Phật Học Online

禪與悟3
聖嚴法師

心淨國土淨

到目前為止,我們這個世界還不能夠稱為淨土世界。我們所處的環境,實際上是心境的寫照。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心境而感受到不同的境界。當心中感到歡喜愉悅時,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較美滿,倘若心理不健康或有煩惱苦悶時,所見到的世界、所處的環境,也就不盡如意。在未成佛、未解脫之前,環境影響我們的心,所謂心隨境轉;當然,我們的心也可以改變我們的環境,即境隨心轉。
  
  在古代,孟母三遷的目的,是為覓得好環境,讓她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更臻健全。在佛教的立場,這世界的誘惑太多、障礙太多,無法使我們順利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其有宏大的慈悲願力,凡有意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他必接引。到達西方之後,處在很好的環境,修行很容易就可以成功,所以一定要改善環境,或到清淨的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讓環境影響我們,使人格昇華、使心得清淨。
  
  境隨心轉是另一個方向。這世界雖非淨土,雖不像阿彌陀佛般的淨土,可是若靠自己的努力,在未達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前,所見到的世界,也是比較清淨的。
  
  心是什麼?心可分物質的和精神的兩類。所謂物質的心是指心臟、頭腦。一般人說「我心裡很難過」、「這樣的麻煩事,使我很頭痛」,心裡難過就是心急、心臟負荷過多,頭痛就是心裡很煩惱、心情暴躁。
  
  精神的心,包括感情、理性、思想、觀念等。這些雖然和頭腦都有關聯,但頭腦卻不等於精神,頭腦是精神所依,精神是頭腦產生的功能。
  
  從佛學的立場來看,頭腦細胞的意根加上意識才是心。人死後,頭腦雖在,但是已經沒有感情、思想。電腦可以記憶,錄音帶可以記憶,但是它們沒有思想,有生命、有精神的頭腦才是心。
  
  一、煩惱心和清淨心
  
  佛教所謂的「心」是指煩惱心和清淨心。你、我、他,貪、瞋、癡,無常、苦等,是煩惱心。所謂「你、我、他」就是分別的意思,對接觸到的人、事、物產生的反應。
  
  有人問我:「佛經說無執著就是無分別、無煩惱,我們是否可以無分別?」
  
  我說:「這是不可能的。當下的你問我答,你我之間無分別嗎?」
  
  「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只是用不同的名詞而已,有的稱佛,有的稱耶穌、上帝、神。」
  
  我說:「不一樣,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譬如一個女人,對其父親而言是女兒;對她的丈夫而言她是妻子;對她的兒女而言,她是母親;對她的老師而言,她是學生等。雖然是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層次,見到的並不是同一個人。因此,由於宗教立場或身分立場的不同,見到的環境、對象便不一樣。如此,怎麼可能無分別呢?
  
  雖然,一切事,一切現象,一切人有不同的位置、立場和不同的環境,但對自己的感覺而言,不要當作是和自己有衝突或無衝突。這種感覺越減少,見到的世界越和諧。
  
  「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沒事」,我曾經用這三句話疏導你我他之間的問題。雖然有你我他的分別,可是自己不生煩惱,這是菩薩的心境和心量。我們雖不是菩薩,但是也可以學習、模仿。他家有事,幫助他;你家有事,幫助你;但是自己沒有事,自己所做的,都是為了你、為了他。用這種心態,多關懷他人,則會減少與他人起衝突或矛盾的機會,較不會產生煩惱。
  
  貪瞋癡是你我他的具體表現。所謂你我他,其實就是「我執」。有「我」才知道有「你」、有「他」、有「我希望……」、有「我不希望……」等念頭。
  
  一般勸人不要貪、不要瞋的人,若要他本身完全不貪不瞋,是很不可能的。若能完全不貪不瞋,就是聖人。若以聖人的尺度期許是對的,卻不必要求他人或自己都是聖人。
  
  凡人即使不貪財,也貪名、利;不貪名、利,也貪五欲,身體是依五欲而生存,既然生在欲界,未真正入定或解脫時,對於色、聲、香、味、觸任何一樣,無不是貪。一般人貪五欲,修行的人,即使修苦行不貪求五欲,也有貪,貪的是聖果、聖位。得解脫,才真不貪。
  
  對於不喜歡的人、物或環境等,欲離不能離,想要而得不到,就有瞋心。這和身體與觀念有很大的關係。身體和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對生活有利的就貪,貪不到就瞋。對自己身體有利的,不希望離開,強迫離開,便起瞋心。與自己的名利起衝突,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生不歡喜心,也是瞋。
  
  二、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
  
  清淨心也是智慧的佛心。煩惱心使我們痛苦,使我們生生流轉六道中。煩惱心越少,投生的層次越高,智慧越增長。智慧如鏡子,煩惱如塵土,鏡上蒙塵是愚癡,拭去塵埃現智慧。六祖惠能大師到五祖弘忍大師的道場時,曾發生一個故事:
  
  五祖將入涅槃,欲傳衣鉢,便命弟子們各作詩偈一首。大弟子神秀在牆上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意是將心的煩惱去除以顯現智慧。五祖看了這首偈,令弟子們點香勤念熟記,會有很大的功德。
  
  六祖另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認為菩提本來沒有樹,心也沒有鏡,既無樹也無鏡,不會有塵埃,也不必拂拭,這種境界更高。
  
  但是,法身應依色身修,要以血肉之軀的色身修行佛道,才有可能開悟、解脫、成佛,所以身體是很重要的,它是修行的工具,也是煩惱的淵藪。
  
  我們的心,非貪即瞋,愚癡而不知智慧,所以從減少貪瞋著手,才能發現智慧是什麼。有人在念佛或誦經時,生不清淨的雜念、妄想,這是正常的情況。就是因為心不清淨,所以要修行。開始修行的人應該相信自己有煩惱,才要追求智慧。煩惱斷盡則見智慧,智慧圓滿便與佛心相同,佛心與眾生心原是一樣,不同的是眾生心有煩惱、佛心無煩惱,這就是明心、明佛的清淨智慧心,便能見佛的不動性和空性。
  
  清淨心是自照照人的智慧,佛性是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的本來面目。有位禪師開悟以後,有人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回答:「早晨起床後,轉身碰到牆壁,才發現我的鼻孔是朝下的。」意謂佛性到處存在本來具足。當煩惱心還在的時候,即在迷中,就看不到佛性。智慧顯現時,即已開悟,不論看到什麼,什麼都是佛性,那又稱為無分別心,或無差別性。
  
  三、不起貪執便是清淨心
  
  「心淨國土淨」出自《維摩經》的〈佛國品〉,即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的經句。那是說心清淨後環境也清淨。所謂環境,是指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嚐,身所觸到的五欲境界,又稱五塵。好看的彩色及形色就是好看,好聽的聲音就是好聽,美味的飲食就是美味的飲食,面對這些種種,心雖明白而不起愛著貪執,便是清淨的不動心,所謂心不動或心不污染,不在於我們對環境的接觸,而在於我們放不下、丟不開。若能慢慢地練習,不為過去的事煩惱,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惱,心就漸漸地與清淨的境界接近了。
  
  在日本的禪宗公案中,有這樣的一則趣談:有兩位努力修行的和尚,一是師兄,一是師弟。有一天的行腳途中,走到河邊要過河,遇到一位年輕女子也急欲過河,但那是在大雨之後,河面水漲而又無船可乘。其中的師兄自告奮勇將女子抱過了河,然後各走各的路。然而在路上,師弟不斷地向師兄抱怨:「出家人怎麼可以接觸女子,你今天抱了女子過河,是犯了大戒。」師兄不予理會,行事如常。到晚上,師兄一覺睡到天明,而這位師弟輾轉難眠,對於師兄白天的行為,耿耿於懷,認為他犯了戒,尚不知懺悔。師兄醒來見師弟一夜不眠,問明原因。師兄便說:「我抱女子過河後已放下,為什麼你到現在仍緊抱著她不放。」
  
  這個故事,便是在說明不受環境污染。雖然對環境有接觸到,但不因接觸到而心波動,或生瞋心或生貪心,當時接觸什麼就是接觸什麼。其次,對接觸的環境,過去的已過去,不在心裡牽掛著,這樣,就是心清淨。也許經常保持心清淨,並不容易,但是按照上述的觀念試著做,雖然對所有的事不能常保心不動搖,但總可以藉此減少一些煩惱。
  
  心清淨並不是非常困難,不能永遠清淨,能得一小時清淨,乃至一分鐘清淨也好,只要練習了清淨,就能享受到一分鐘清淨自在的快樂。
  
  誤解佛法或不會修行的人,很可能與現實的世界產生隔閡、討厭、逃避的現象。因此,再以一則故事供大家參考:
  
  唐朝時,有一對母女供養一位修行人許多年。有一天這位母親想試探修行人是否修行成功。母親告訴女兒:「今日送飯過去,妳緊緊抱他一下。」女兒照做了。第二天,母親問這位修行人:「我的女兒怎麼樣?」修行人告訴她:「枯木倚寒崖。」
  
  一般人認為能對美色不動心,已是很有修行的人了。但是,這位母親認為他並未修好,所以拿起掃帚便將他趕走,並放一把火把供給修行人居住的草寮也燒了。
  
  這個故事說明,像這位修行人是已有工夫的,但尚沒有開悟。雖然心不動,卻違背了常識和現實生活,那是死修行。所以,不受環境污染的意思是需要認識環境,但不受其動搖。心淨後,環境就可清淨。
  
  四、從內至外潛移默化
  
  如何使環境清淨、國土清淨,首先要從內心開始,那便是從觀念的糾正和信心的建立,同時要用戒定慧的修行方法來淨化身心。在修行過程中,便會發覺身不清淨、心不清淨,當發覺身心不清淨時,就是漸漸趨向清淨的表徵。由個人的自我清淨,再用關懷和勸導,付出時間與耐心,影響各自的家庭和生活環境內所接觸到的人。也就是自己本身要在行為上、觀念上、心念上,漸作檢討。同時潛移默化,影響所及,便能使得國土清淨了。
  
  建設法鼓山的活動已開始推動,法鼓山建設的目標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其意義是從每個人的內心開始改善,當有煩惱時,對人不友善時,要及時發現自己正在起什麼心、動什麼念。我們當然無法如聖人一般地不動壞念頭、壞舉動,可是要漸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經常要反省,或許是說錯話,或許是做錯事而生慚愧心、懺悔心。能坦白、誠懇,人的品質一定提昇,人格一定比一般人高尚,所以會受敬重。作為佛教徒的,若能人人都朝這方向走,環境就會越來越清淨。「建設人間淨土」不是口號,不是空洞的理想,乃是全體關懷現代社會的全民,每人都應努力的事業,人間淨土,方能很快地實現。(一九九年七月十九日講於板橋體育館的「佛法滿人間」系列演講,楊慧媖整理)

 

人間淨土

一、人間是什麼?
  
  一般我們講人間,好像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在佛學上,是當「人」的意思,在日本「人間」也是作「人類」解釋。
  
  人類是眾生的一類,在佛法中,眾生可以有三種分法:
  
  五趣即五類的眾生。
  
  六道即六類的眾生。
  
  十法界即十類的眾生。
  
  五趣和六道都是指凡夫,十法界則包括凡夫和聖人。
  
  人是五趣之一,五趣乃從因的立場來看不同的果。此趣位的「趣」,也就是去向的「去」之意。端視我們一生中究竟造了什麼不同的業,就去到我們應該去的地方。通常五類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因此,由這五個地方,就可知道我們造了那一類的因。例如:造了地獄的因就到地獄,造了人的因就到人道上。
  
  人是六道之一。道是「路」的意思,從果位上而言,我們正走在什麼路上就稱什麼道。例如:前生造了人類的因,即到人道,也就是走在「人」的路上。為何稱為「六道」?即是五趣再加阿修羅。為何五趣沒有阿修羅趣?因為阿修羅可以在人間,也可以在天道;可以在畜生道,也可以在餓鬼道。凡是非常凶的人、鬼、神,或凶而靈的動物都可以稱「阿修羅」。
  
  根據佛經中記載,阿修羅常在人間作祟,又到天上像孫悟空般鬧天宮和天人作戰,而每次和天人作戰時,他一定是打敗,之後就逃到人間,人間無處躲就躲在水裡,或植物或藕孔去,他可大又可小。
  
  就十法界而言,人是十法界中的一界。所謂十法界包括四聖、六凡。就是六道稱為六法界,再加上小乘的聲聞和緣覺、大乘的菩薩和佛四類聖人而成。凡所有一切眾生──包括從最低層次到最高層次,均在十界之內。
  
  「人間」的意思在經中的根據,如:
  
  佛在《長阿含經》卷二《世記經.忉利天品》云:「我昔於人間,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我」是指佛。佛在人間修行時,身、口、意都是善,亦即十善業。修十善業就可得人天果報。
  
  《中阿含經》卷三六《聞德經》云:「天上人間,七往來已,則得苦邊。」是說入道聖人要證得四果須到人間七次,直到證得阿羅漢果後就不再來人間,而解脫生死苦海。
  
  人間的定義可由幾方面來看:
  
  「人間」乃由梵文翻譯而來,梵文叫「摩奴闍」(manusya)。
  
  《立世阿毘曇論》卷六,解釋「人道」一詞有八義:聰明、勝、意細微、正覺、智慧增上、能別虛實、聖道正器、聰慧業所生。這些看似複雜,其實很簡單。因為人有這些能力,可以分別、分析、記憶、思考,所以稱為人。更重要的是六界眾生之中,只有人是修行佛法的道器,也就是說人的身體是修行佛法的工具,而其他眾生卻不容易成為修行的工具。也正因為眾生可得不同的身體,此生為人,來世不一定為人,故得人身時是最好修行的時候。
  
  《大涅槃經》卷一八謂:「人者名曰能多恩義,又復人者身口柔軟,又復人者名有憍慢,又復人者能破憍慢。」其實應還有很多特性是人所具有的,如憍慢外還有嫉妒。或許其他動物也會有嫉妒心,但人的嫉妒心更強。其他的動物可能有懷疑心,但傲慢唯有人類才有。為何有傲慢?因為人有思想的能力,他是以自我為中心,加上判斷,就比較會產生傲慢。
  
  由以上可知梵文「摩奴闍」──「人間」,翻譯成中文是「思考」及「思考者」。動物的構成條件有四:1.細胞,2.神經,3.記憶,4.思考。越低等的動物,所具備的條件越少,唯有人類四種條件具足。其他高等的動物,如狗、猴,最多僅有少許記憶,唯獨人類能夠思考。
  
  二、人間在何處?
  
  我們已很清楚人是住在這個世間,但是不是僅有這個世界有人呢?根據佛經上說,這世界是在一個有形的山丘,但是我們看不見,我們稱為「須彌山」。
  
  須彌山的頂層是天人所居,底層是地獄眾生所住,須彌山的四方有四大洲可住人。我們是在須彌山的南方,而東方、西方、北方也都各有一個地方可住人。不同地方的人類壽命和福報,以及自然環境都不相同。我們不知道須彌山的東方、西方、北方在那裡?但佛經中說人類最長壽的是北方,每個人可以活到一千歲。
  
  除了我們知道的地球以外,其他的地方是不是還有人呢?有人問「人身難得」,還有「人身一失萬劫不回」,似乎是說很不容易為人的,失去人身的機會很多,得到人身的機會很少。可是我們地球上的人越來越多,這是否和佛法不相應呢?
  
  其實佛經中曾提到,娑婆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而以須彌山為中心的世界是個小世界,一千個小的世界稱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大千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多少個像地球這樣的地方啊!雖然我們眼睛看不到,但在這整個娑婆世界,就是一個佛所教化的範圍,釋迦牟尼佛稱為娑婆教主。諸位不要誤會,認為釋迦牟尼佛只是我們地球上的教主,其實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而在這世界出現以前,已有很多的世界存在,當我們這世界毀滅時還有很多其他的世界將會生起。
  
  三、人從何處來?
  
  人最初是由那裡來的呢?基督教說人是上帝造的,先有地球、世界,然後再造人,不論此種說法是否正確,讓我們看佛經裡的說法。
  
  根據《長阿含經》卷一四《梵動經》、卷二二《世記經.世本緣品》等,均介紹到人的起源,其中說:世界由存在到毀滅共經四個階段,即成、住、壞、空。經歷這四個階段稱一個大劫。當世界在完成這四階段時,就有一些眾生,從第二禪天的光音天的天人中,因福報享盡,壽命結束,漸往下至梵天,再到有物質的地球世界來。
  
  「天」分為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欲界天人都有形相;色界天人則只有心理、精神的現象,而無物質現象存在。原在二禪天──光音天的眾生是無物理現象,即無身體,存在的只是精神、心理現象。但後漸降到了地球,最初仍然飛行自在,未感覺到身體,漸漸在地上沾了地氣,吃了地上的東西,身漸粗澀,不能飛行,逐漸也會老化、死亡,那就是我們的祖先。
  
  那麼光音天的人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們是從不同的世界修行禪定,修成之後而生到禪定天。所以眾生應是從無始以來就有,並無開始,但地球上的人則是有開始的起點。
  
  四、如何生為人類?
  
  除光音天的眾生來成為人類的祖先外,以後所有的人類是怎麼來的呢?
  
  《雜阿含經》:「行十不善業,生於地獄,若生人中,即受諸難。行十善業,生於天上,若生人中,得免諸難。」此處所講的是因果報應。十不善即指十惡業,包括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癡。亦即身業三、口業四、意業三。若造此十種不善因的全部,即墮地獄。若只造一部分,可能生於人間,但卻受種種阻難。相反地,十善即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癡。做人時,十善業均能做到並不簡單,若全部做到,則可生於天上,若做一部分,生於人間,可免受諸難。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云:「於十善業,缺漏不全,以是十業,得人趣報。」
  
  《辯正論》卷一引《魔化比丘經》云:「五戒人根,十善天種。」即持五戒之人,均能生到人間為人,修十善則能生到天上去。五戒即指: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盂蘭盆經疏》卷上云:「一人乘,謂三皈五戒,載運眾生越於三塗生於人道。」人乘即人所乘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到人間所乘的交通工具、所具備的條件。到天上也有交通工具稱天乘。成聲聞、緣覺的條件是二乘,而成菩薩的條件稱大乘。最高的交通工具即佛乘。如何成佛?便是修行佛法。而修行佛法可分五個層次,最低的稱人天乘,便是三皈、五戒、十善。也就是說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得生於人間。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第三章說,人間有四特勝:1.環境有苦有樂,2.知慚愧,3.有智慧,4.能堅忍。具備這些條件後才可為人,所以說人身難得。且因唯有人的身體是修行最好的工具,所以人身更是可貴。
  
  五、什麼是淨土?
  
  淨土的定義: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住的國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願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們的世界不一樣的地方是無病、無惱、無苦的環境。但因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淨土也不一樣;同樣地,在淨土裡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淨土分為四種等級。
  
  淨土的等級:
  
  法身土──法身所居住,永遠且普遍存在的。是無形,也可說沒有一個形相不是在此淨土中。
  
  報身土──報身即佛的功德身,佛的功德能和聖位菩薩的人共同分享,能使聖位菩薩在佛的淨土中,繼續成就佛和菩薩的道業。
  
  化身土──化身佛的淨土,化身佛乃是度凡夫。我們這世界也是淨土,若學佛、接觸佛法,就會感到淨土就在面前。當然也有死後往生的世界是在佛國裡,而凡夫所居佛國的淨土也是化身土。
  
  凡聖同居土──即使我們到西方、東方或任何一個佛國淨土,我們自己仍是凡夫,雖然可以看到許多菩薩、羅漢和佛,但在同一個地方,菩薩所能感覺的淨土和凡夫所感覺的淨土是不同的,此稱凡聖同居土。
  
  淨土的種類:由經典可分四類。
  
  1.唯心淨土:《維摩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是說心清淨的話,所見的世界亦是清淨的。此「心淨」係指心無煩惱,心中只有智慧的光明、無煩惱的黑暗。此時所見的世界也就是淨土,即使在地獄,心無煩惱,地獄亦成淨土。所以,因意念的轉變,世界也完全不同,如心非常煩惱,則所見的世界亦成地獄。若能看開、想通,所見的就是淨土。有句話說「化火焰為紅蓮,化紅蓮為火焰」,便是指只要意念轉變,世界便為之而轉變。
  
  2.他方淨土:十方諸佛的淨土,和我們這世界最有緣、感覺最親切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3.天國淨土:是在欲界天裡的兜率天,分內院和外院,外院是凡夫所居,內院是彌勒佛教化眾生的地方。
  
  4.人間淨土:可從幾個地方看到,一是在彌勒佛到人間成佛時會出現。二可到須彌山北方的北俱盧洲看到。目前那兒是人間淨土,可惜還沒有交通工具可以讓人去參觀,因此,我們最好努力在這個世界建設人間淨土。
  
  人間淨土的建設及理想現象可由《正法華經》卷三的〈應時品〉看出:「平等快樂,威曜巍巍,諸行清淨,所立安穩,米穀豐賤,人民繁熾,男女眾多,具足周備。」
  
  目前,我們在這世界上所感受到的是不安、憂慮、沒有保障,且感到缺乏不夠,希望得到的東西,不容易得到;不希望得到的東西很多,所以這不是淨土。但我們可能在這世界建設淨土的境界嗎?答案是可能的。若是不能,釋迦牟尼佛便不須在人間出現。而人間過去可曾出現過淨土?是的,有的是個人見到淨土,即「唯心淨土」,有的是一個家庭、一個範圍或區域的人所建造的淨土。
  
  六、為何建設人間淨土?
  
  因為佛是在人間成佛,而成佛後教化的對象是以人為主,而且所有眾生中能修道成佛的只有人才有可能,所以我們既然是在人間,又遇到佛法,當然要從人間淨土開始著手。而也因為佛法的修行是從「人」的基礎開始才成佛,所以若「人」都沒做好,則成佛的可能性也沒有了。
  
  前面我們提到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可以生在人道和天道,但是否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僅可生在天、生在人間呢?不是,若未聽聞佛法、修持佛法的人,因不能解脫,所以只能在人間和天上。如果聽聞到佛法後,知道「無我」、「空」的道理,就會出三界入佛道。
  
  對於佛法修行道理,都有它的層次,第一層教我們不要造惡因、墮地獄,因此為了不墮地獄,所以不造惡業。第二層是修善業,因為修善業可生人間及天上,如此我們便不會做壞事。這些都是以「自我」的出發點來教化,因眾生都是自私、自我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利害關係,便會去惡修善,此即為基礎佛法的層次。這是人天乘的說法,即以此為基礎告訴我們,天福享盡後又會到下面來,所以天福是不可靠的。
  
  所以用自我、自私的心來修行,則福報有限,享福的時間有限,如果不為自我修行,只為廣度一切眾生,不求福報、回饋,永遠修行下去,是絕對成佛的。
  
  從以上可以知道生人、天,得有限的壽命福報,以及求解脫的修行法,還有成佛的修行法,基礎都是相同的,只是存心、觀念不同。
  
  七、如何建設人間淨土?
  
  人間淨土可分二個方向來建設,一是物質建設,二是精神建設。前者可從科學、技術方面去努力。後者則由對佛法的信心或修行而努力。從佛法的立場看,物質的建設有與無、多或少,不是重要的事。精神建設才是重要的。請問諸位,若一個貪得無厭的人有了一棟洋房後,他會不要第二棟、第三棟嗎?我想人是不怕錢多的。假若一個人的家裡,所有物質條件都有了,這個人是否會感到即生活在淨土裡呢?
  
  有一次一位居士載我到他家裡去,那是一間別墅,院子很大,房子也很漂亮,進了屋子一看裡面的擺設都好像在極樂世界一樣。我說:「你住在這裡一定是很快樂了!」他回答:「師父啊!如果我住在這兒快樂,就不會請你來了。」他說:「我的電話每半個月要換一次號碼!我的門鎖已經換好幾次了,而保險及防盜系統常被破壞,我住在這兒非常痛苦,我準備搬家了。」在我看來那是一個極樂世界,真想說:「你這房子讓給我好不好呢?」於是我告訴他:「問題不在外在,而在你本身心裡空虛、沒有安全感,如果你能將事業、財產都看成是臨時的、暫時的。有很好,沒有也無妨,我想你就會感到平安,而覺得這地方非常好了。」但他卻告訴我:「師父您真不懂事,現在這世界你自己要做好人、自己放得下,但人家卻放不下你?自己看得開,人家看不開呢!所以,就算我認為今天晚上東西都沒有了也沒關係,可是問題沒有解決,社會上專門綁票的人,專找開賓士車及企業家,這社會這個樣子,我放得下,但他們放不下啊!」
  
  最近又遇到另外一個居士及她的家人。她住的房子很好,有天晚上來了五、六個人破門而入,將他們綁起來,再搜索家裡的東西,這位太太剛皈依沒多久,皈依時我教她發生任何困難時,別人救不了妳的時候,有人會來救妳,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妳只要念「觀世音菩薩」就行了。於是她就大聲念「觀世音菩薩」,此時那幾個強盜就說:「不要念了,我們也是佛教徒啊!」後來就搶走了現款,沒有取其他的東西及傷害她的家人。被搶後他們就趕快搬家了,她將經過告訴我,我說:「哎呀!妳不需要搬家呀!他們已經來過,也知道妳念觀世音菩薩,且他們也是佛教徒,下次不會再來了,即使再來,只要妳常念觀世音菩薩,有修行、有信心,妳會平安的。」
  
  我們一個人如此地學佛、修行,且勸人受三皈、持五戒,即有諸佛菩薩及護法善神保護我們。
  
  建設人間淨土是從每個人的內心做起,每一個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其次是要照顧全家,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安,也都能成為佛教徒,再讓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也都能念佛,都能行善,無自私心,如此由個人推展到家庭再到團體,漸成淨土的世界。
  
  如果我們都能如經裡所說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口意三業都做好事,則淨土就在我們面前。即使白天看不到,晚上也會在夢中見到。(一九九年九月二十日講於永和國父紀念館,林淑芬整理)

 

如來如去

有人認為「禪」與「淨土」截然不同,其實,二者並無衝突。此在古來諸師們,已多有說明。念佛人臨終時能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願力。禪修者,若能明心見性,心淨則所居國土亦淨。因此,禪與淨土沒有絕對分開的必要,我不僅教人用禪的修行方法,同時也鼓勵人們念佛。
  
  一、「禪」是什麼?
  
  (一)禪是安定、平穩、和樂的生活方式
  
  人經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態及環境中,因為心不安定,所以我們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穩,導致自己和別人之間缺乏和樂的氣氛。所謂「和」,即彼此關懷、互相照顧的意思。
  
  我們自己若能前念與後念、過去和現在沒有衝突,與人相處又能相互關懷,生活怎麼會不快樂?
  
  (二)禪為開朗、寬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們與人相處,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開朗。所謂「不開朗」,又名「閉鎖」,是將自己與他人隔開,而不能有所溝通。閉鎖的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與他人來往時受到損失及傷害。其實,越閉鎖就越不能和人溝通,對自己的損失越大。唯有開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順利。
  
  很少人願意寬恕別人,反而容易寬恕自己;也就是說,自己不能對別人慈悲、接受別人。心量越是狹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捨不得奉獻自己,這種人心裡最痛苦,他沒有朋友,也不會得到幫助,縱使有人想幫助他,他也會害怕。而禪修,能幫助我們打開心胸,容納所有的人與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樣,能收納所有的一切,無論大魚、小魚,甚至有毒的魚。大海不會拒絕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存。
  
  (三)禪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則
  
  我們的世界上,有人重情、有人重理,也有些人特別重視法律,這都是有所執、有所偏。最好的生活態度就是,應該用情時用情,該用理性處理時就講理,必須用法律處理時則用法律。
  
  「情」,一般多是自私的、不清淨的;無私的情即是慈悲,便是清淨的「情」。「理」應該是好的,但若是一味講理,會使人生活得不自在,凡事「一個鏍絲一個釘,一個蘿蔔一個坑」,把人當機器來處理,絲毫沒有通融和轉圜的餘地。因此,對於大原則或自己的問題,我們要用「理性」處理;至於小枝節上對他人的困難問題,我們要用「情」處理。如果反過來,對人只是用理、對己只是用情,那就麻煩了。所以「情」與「理」應視事情輕重來處理。
  
  其次說到「法」。法不一定合理,法和情也不相同。法是大眾所共同遵守的規則,是可以修正的,但當多數人認為必須用它時,我們就該遵守它。
  
  可是,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追求不合理、不合法的利益。所謂「不合理」,就是不肯付出自己的努力與代價,而希望憑空得到利益。若獲利而不合法,即做了大眾所不允許的事。
  
  有位海防軍官告訴我,國內許多漁船出海到大陸買魚,然後回到臺灣賣出。於法,這是走私的行為,漁民卻認為向大陸買魚花費的時間少、成本低、賺的錢也多,何樂不為?況且能替國家節省能源、賺取更多的利潤,因此希望法律能夠改變。對於這種站在一方面合理、另一方面不合法的事來說,究竟我們應該遵守法律?或是守理呢?
  
  從佛法的立場來說,佛法講因緣與因果,對於大眾皆認為應該修改的法律,如果確實對全體大眾現在有損、未來無益,而且不能提供安全的保障,則法律自有變更的必要,這是因緣所生。反之,若僅少數人獲近利,多數人吃遠虧,就不該做,還是應該遵守法律。例如走私黑槍,可得暴利,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黑槍,對臺灣社會無疑會造成可怕的影響。
  
  世間人追求的東西不外古人所說的功、名、利、祿,「功」是功勳、「利」是錢財、「名」是聲望、「祿」是職位。只要追求得合情、合理、合法,即為佛法所鼓勵。然而在追求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考慮,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其他的人,除了人以外還有眾生。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只是為自己設想,眼中無人,我們的社會不知會亂成什麼樣子?此時,我們還會安全、安定嗎?所以,個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得到幸福。如果自己得到利益,反而使別人蒙害,這種利益必然不可靠、不安全。
  
  社會上有許多人喜歡不勞而獲,希望得橫財、偏財,殊不知,這是一種危害自己、危害社會的行為。從佛法的觀點來說,這就是違背因果,沒有種下善因而想得到善果,對於自己和社會不能產生建設性的作用。所以求利,最好要為天下所有人的利益而求、為眾生的利益而努力,不要貪圖個人的私利與暴利。
  
  另外,有人求名,利用新聞媒體或種種方式希望大家知道他自己。甚至有抱持「縱然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遺臭萬年」的想法,結果不但自己不能得到利益,反而害了很多人。因此,求名當求萬世名,而非一時虛名。如果能夠水到渠成、實至名歸的「流芳千古」也未嘗不好,但是如果能不求名地做事,那就更好。
  
  其次,社會上更充斥著急功好利的現象。無論在國內或國外,常常有人問我,是不是有速成法可以使人即刻開悟?我總是告訴他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如果有,我會先用而不是給你用。」也有些人生病找我幫忙,我建議他去看醫生,他說:「醫生醫不好才找師父,師父有修行,一定有辦法。」我對他說:「很抱歉!師父有病也是要看醫生。」他問:「那修行沒有用囉?」我說:「有用。別人生病的時候覺得是倒了楣,希望趕快好,心裡怨恨,口頭歎苦。而我生病看醫生,要病多久才好,則不去管它,病沒有好是業報,病好就是業消了。」身病而心少嘔,便是修行佛法的好處和用處。
  
  修行佛法,當以過程為目的,才不會退道心,「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要我們努力用功,自然會有收穫。但是,如果對收穫期望過早或過高,就必然會發生問題。
  
  二、禪的內容是如來
  
  禪就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方法包括持戒、修定、修智慧。
  
  (一)戒
  
  持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要有利於人,同時也是要有益於己,這才是戒律的精神。切勿為了持戒,拘泥於戒律條文,而使自己生活得彆扭。
  
  有一次我掃地,掃了一大堆螞蟻,有人怪我說:「師父!您怎麼不慈悲,把螞蟻都掃死了!」我說:「阿彌陀佛!你來掃好不好?」他說:「我也會掃死螞蟻。」我問他:「那怎麼辦?是不是我們應該搬家呢?」
  
  佛陀住世時,有一次和弟子到一個很久沒有人住、沒人打掃的精舍,精舍裡面的浴室水池長了很多孑孓,比丘們不敢洗澡,請示佛陀如何處理?佛陀只告訴他們「清理水池」,比丘們擔心會弄死孑孓,佛說:「不是叫你們去殺蟲,而是清理水池。」這意思是說,目的是要清理水池,而不是以瞋恨心殺蟲,所以不算犯戒。
  
  由此可見,戒是不做不合悲智原則的任何事,並對合乎悲智原則一切的事要積極為之,否則即是犯戒。
  
  (二)定與慧
  
  一般以為「老僧入定」就是坐著什麼事都不管,才是「定」。所以有人修定時,希望別人不要干擾他,讓他好好修行。這種人修到最後會變成自私鬼。因為他們在修定時怕干擾,要離開人群,修成後又貪著定境的快樂,會逃避現實、厭離世間。這不是自私鬼,是什麼?
  
  其實,禪宗所說的「定」為「即定即慧」,定即智慧、智慧即定。智慧是頭腦清楚、條理分明,不以主觀、自私的立場判斷、處理所有的事情。因此「定」絕對不是坐著不動或逃避現實。「定」的真義是:在安定、平穩、和樂的身心狀態下,從事於持戒的修行生活。而「智慧」,是以開朗、寬大、涵容、無我的心量,指導我們持戒和修定。
  
  有位中醫師告訴我,他看過不少佛書,在觀念、認知的理解上知道應該怎麼去做,但總是做不到。當貪心、瞋心和嫉妒心生起時,自己不知道,發現後常常感到懊惱。為什麼他的心不容易受指揮?這是因為平常他沒有下工夫修定的緣故。修定的工夫,包括靜坐、拜佛、念佛與誦經。如果能持之以恆每日按時做定課,日子一久,心自然會平穩,情緒也不會輕易受環境影響而波動了。
  
  總括的說,持戒、修定為慈悲的範圍,智慧是屬解脫自在的範圍。如果我們平時情緒穩定、思想開明、心胸豁達,對自己、對別人自然都會有安定的作用。
  
  三、如來也是如去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佛的十種尊稱之一,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的意思。廣欽老和尚往生前曾說過一句話:「沒來沒去,沒什麼代誌(事情)」,已有很多人奉為金玉良言,這句話和《金剛經》所說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如來如去?譬如你昨天買股票,股票上漲,一夜之間使你變成富翁,明天股票下跌,又使你一夜之間變成窮人。究竟,錢來了沒有?它好像是來了、使你發財,結果錢又到哪裡去了?錢不是你的,這就叫如來如去。來的時候不必興奮,去的時候不需難過,因為這是正常的事。
  
  世間人的煩惱痛苦,是因為沒有把環境中遇到的人事物看清楚,所以才會「迷」,才叫「凡夫」,也因此才有煩惱。我們往往以假當真、把不真實的事情當成永恆,對與我們相關的人、事、物,執著何者為我、為我所,何者為多、何者為少、何者為來、去、生、死等等,這種種執著都使我們心裡產生煩惱的反應。
  
  佛法說,一切現象都是因緣所生、因果相循、變幻無常。因緣是由許多因素相加,所產生的結果,所以現象的出現、消失,都是不同的因素所形成。「無常」這一名詞,常使人誤解佛教徒消極、悲觀,其實恰好相反。無常是變化的意思,也就是說,沒有一件事物可永久不變。所以「無常」有其積極的意義,便是教我們要努力不懈。惡運當頭,無常變化,豈非好事;好運當頭,無常變化,不必難過。只要繼續努力,好運還會再來。壞的事情臨身時,那不是永恆的,故也無須傷心絕望。
  
  禪宗《五燈會元》卷一六中白兆圭禪師說:「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家鄉;水中遊魚,忘卻水是性命。」空中飛鳥翱翔天際,本身即在天空中,牠並不擔心自己非要天空不可,因為天空夠寬闊的了。又如水中的魚,水對牠是必需品,可是牠並不把這想成非常重要的事,而操心憂慮。如果,我們能以這種態度積極努力的生活,不處處起煩惱,生活必然愉快。(一九九O年八月十八日講於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張國蘭整理)

 

解脫自在

 一、何謂解脫?
  
  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為犯了法而坐牢,身體便受拘束;如果從牢裡出來,便得解脫。但是心的解脫比身的解脫更重要。如果我們心裡面沒有煩惱、沒有執著,雖被關在牢裡,心仍是自由自在。
  
  有位居士跟我談起某某人,說他可能要坐牢了,在他快要坐牢之前,很多人跟他說:「很好啊!你有這個機會可以閉關好好修行了。」我說:「這句話有問題,若是心已得解脫或得自在的人,到牢裡去,對他而言的確是修行。否則,坐牢便是坐牢而已。」
  
  我曾經在山中閉關,前後共計六年。有人問我:「住在裡面是不是很痛苦?」我說:「如果是坐牢會很痛苦的。但是,我是閉關修行,我很自在。」因此,不能夠把閉關當成坐牢,或將坐牢當成閉關,這二者完全不同,而其不同的地方,即在於我們的心是不是自在!
  
  二、解脫在於心
  
  現在我舉二個禪宗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禪宗四祖道信禪師的故事,道信禪師在十四歲就出家了,他見到三祖僧璨禪師便說:「但願大師能夠慈悲,教我解脫的法門。」三祖就問他:「是誰把你綁起來?」小沙彌回答:「沒有人綁我呀!」因此三祖說:「那你還要求什麼解脫呢?」這時十四歲的小沙彌聽了馬上就開悟了。我說了這故事,諸位是否開悟了呢?請問諸位有誰綁你們?大概諸位沒有要求一個解脫的方法,所以聽了故事也沒開悟。
  
  這故事是說:自己認為未得解脫,是有人綁住了自己,仔細問清楚並無人綁住自己;那就是自己把自己綁起來了。既是自己綁自己,那只要將自己鬆開就可以了。所以當下就能開悟。像這種情形,於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不都是如此嗎?即所謂「作繭自縛」,自找麻煩,所以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二則故事,有一位禪師說:「見、聞、覺、知,俱為生死之因。」又說:「見、聞、覺、知,正是解脫之本。」所謂見,看見;聞,耳朵聽到的;覺,五官所接觸的;知,明白。這些都是我們於平常所見、所聞、所覺、所知。如果對它們起分別心、執著心,認為是真的,而牢牢抓住不放,那就變成了生死的原因。
  
  相反地,如果不管見到、聽到或感覺到以及明瞭的事,都能把它客觀化,不加入個己的利害得失,即是解脫的根本。換句話說:任何事如果把自己帶進去,就有問題、有麻煩。除掉自己的利害得失,就得解脫了。
  
  佛在世時,其弟子阿難有一天與佛出去托鉢,看到路邊樹下有一堆黃金。阿難說:「世尊,那兒有一堆黃金。」世尊說:「不,那是大毒蛇,不要看它。」阿難便不再看它。後來,有人經過那裡,就把黃金撿起來帶回家。當時正好警察在追趕強盜,強盜跑掉了,將黃金隨手丟棄。而撿到黃金的人卻被捉,被當成強盜來處罰。這說明,黃金如果你把它當成黃金的話,它可能會是一條毒蛇,而若當成毒蛇,那麼黃金對你而言便毫無問題,因為你已遠離它了。
  
  三、五蘊皆空得自在
  
  現在看一段《心經》,經文一開始即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四句也可說是《心經》中最重要的,它說明人要想得自在,就要學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是誰呢?通常解釋成觀世音菩薩,當這位菩薩用他非常高的智慧來看世間所有的萬法以及一切現象時,便可離開一切苦難。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就是用高深的智慧,來度脫眾生的苦難。
  
  《六祖壇經》是中國禪宗最基本,也可說是最根本的一部祖師語錄。淺顯易懂而寓意深遠。其中提到:「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共三句話。解釋什麼是「摩訶般若波羅蜜」,意即以大智慧到彼岸。因此,若要解脫須先有智慧。
  
  有居士會認為學佛之後,雖聽了解脫及自在的道理,但沒辦法做得到,便覺得很痛苦。我相信我們中國人之中的許多人學佛之後都有同樣的問題。因為中國人一講佛法,都是講最高深的,佛的法、菩薩的法,沒有講凡夫的法。從人到佛的境界,這階段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講得太高了,便常使我們在沒有辦法做到之前,便感到自己好像不夠資格學佛,越學越糟糕。其實從人看,以人的標準來要求,再以佛法作指導,而做到人能做到的程度,這就是智慧,就是到彼岸。
  
  自在有不同的程度,解脫也有不同的程度。我們無法要求什麼事都得解脫,什麼地方都得自在,因為這要慢慢的來。
  
  四、心自在和身自在
  
  什麼叫自在?自在的意思可分身自在和心自在。身自在是指我們的身體進和退沒有阻礙,心自在指從煩惱中得解脫。身自在如果能修得神通,就能夠變化。
  
  但是神通有限,一般凡夫的神通並不持久,事實上,除非已成佛,否則不可能有真正的身自在。如果有肉身存在,即使有神通,仍不可能不死,所以,仍是不自在。
  
  心自在是用「智慧」來看這世界,心就不會受到阻礙,因為以智慧看世界,世界都沒有問題。因為,只有個人有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的問題,所以才覺得世界有問題。
  
  凡夫就是凡夫,聖人能夠得自在後便永遠自在,而凡夫只能以觀念來指導、糾正;但小煩惱可用佛法的觀念來化解,而重大煩惱產生時就不容易了。所以,往往有些人要求自己太高,希望一聽到佛法就能使心自在,這是不切實際的。有不同層次的眾生,也就有不同層次的自在。一般的眾生就叫煩惱的眾生,既是煩惱的眾生,便不可能有真自在,所以就叫作不自在。有的人煩惱很重,可是卻常說他是最快樂的人,但往往剛剛還說最快樂的人,馬上淚眼婆娑,這是真正的自在嗎?若有人出生於監牢,對監牢以外的事全不知道,或許他會覺得監牢也不錯嘛!只有從監牢外面進去的人,才明白進了監牢是不自在。同理,眾生從佛法而知自己是不自在的,而我們能去體驗,這是非常可貴的事。
  
  另外,小自在是小乘的聖人所有的,佛教有大乘、小乘。小乘乃指只管自己的解脫者,但因其畏懼在現實世間有生、死、苦、難,所以離開生死,住入不生不死的境界。但真正的自在是不怕生死,也不受生死束縛。所以,小自在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希望的是佛和大菩薩的大自在。因為只有佛才能既不怕生死,也不怕任何苦難,而他自己也沒感受有苦難。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又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種以願力、自主、自動到眾生需要的地方,出入隨心所欲,這就叫自在,而眾生因業力非去不可,要想出來出不來,就叫不自在。
  
  五、自在與悟境
  
  解脫自在就是開悟,迷和悟是相對的,在迷之中的人,不知道悟是什麼,而對悟了以後的人,他當然也不覺得悟是一個真實的東西。在迷中不見悟,悟後的人也不以為自己是悟。這便沒有執著,叫作真自在。迷的人是有「我」的,那個「我」是什麼?是「我」和「我所有」。其實分析一下,這個「我」本身是不存在的,只有「我所有」才是存在。第一,我們的身體是「我的身體」,不是「我」。至於我的錢、我的家……這些都是「我的」。並沒有一個真正是「我」,並沒有可以指得出、可以感受得到的「我」存在。所以,把「我的」當成「我」就叫迷。
  
  最近我遇到一位年紀很大的商人,他退休後告訴我:「我現在解脫自在了。」我問:「你怎麼解脫自在呢?」他說:「我將職務、財產全部給我兒子,所以我沒事了!」我又問:「你的兒子是不是你的?」他說:「兒子當然是我的,誰也搶不走。」我說:「你解脫不了!因為你的兒子還是你的啊!」諸位想想他解脫了嗎?如果還有一個「我的」觀念,有一個「我的什麼東西」,那麼你還是迷人,並不是悟者。因此,凡夫是住在煩惱之中,所以不得解脫。
  
  而小乘的聖人,他住於解脫之中,好像是解脫,但不是大解脫。真正大乘的佛、菩薩的大自在,是心中無我。例如《金剛經》說的「無我、無人、無眾生。」其無我、無人、無眾生,並不是說就沒有行為、沒有行動,而是以他的慈悲、智慧幫助任何一眾生,這才是真正的叫作「自在」。
  
  六、迷與悟
  
  現在介紹迷和悟的例子,因為悟才是解脫,迷就是不自在。有二位修道人同時出去參訪行腳,途中,發生了這樣的故事:
  
  因有二句話說:「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有佛的地方不要停留,無佛的地方也趕快走過。有一天,他們見到一座寺廟裡面有佛像,迷的一個說:「寺裡面有佛,我們進去吧!」悟了的一個則說:「既然有佛,快快走,莫停留。」
  
  又一天,看到一所無人管的破廟,裡面也無佛像,迷的修道人說:「這裡面無佛,我們進去吧!」開了悟的則說:「我們是行腳朝聖,既無佛,還進去做什麼?趕快走吧!」
  
  為什麼有佛要走,無佛也要走?因為你心中無佛想找心外的佛,你到處也找不到;若不見心中有佛,只見心外有佛,那就不是真佛,必須急速努力。這說明了如果知道什麼是解脫,什麼是自在,則處處都是佛,處處也都不是佛。
  
  七、相似解脫
  
  再來解釋解脫自在的層次,有所謂相似的解脫自在,是指凡夫的解脫,也就是我們能夠理解到多少佛法,就能替自己解決多少問題,修行多少就幫自己多少的忙。有人問我,拿念珠有什麼用?是不是掛著好看?是拿在手上數的。數念珠有什麼用?是念一句佛號數一個數字,有時候自己打妄想忘了念佛的時候,還在數,但是只要手還在動,就會提醒自己,剛才是在念佛,趕快再念。那麼念佛又有什麼用?有人認為念佛是為求生西方、求消災、求平安。其實念佛是安心、除煩惱。心中念佛或口頭念佛?有二句話「念佛不在嘴,參禪不在腿。」就是念佛的時候是用心念,所以「念」字拆開來看,是「現在的心」、「今心」的意思,現在的心在佛號上面,叫作念佛。參禪是用心參而不是僅靠兩腿盤坐的工夫。
  
  佛教的修行方法中,任何一種方法都是在求解脫自在。因為心有煩惱,所以要念佛;因遇到苦難,所以要念菩薩的聖號。念佛、念菩薩當然有感應,即使沒有感應,也是很有用處。對念的人而言,念多久、念多少,本身就會得到多久、多少平安。在二個星期前,我在臺灣的時候,有一位太太來見我,並說:「師父,您幫了我很大的忙,非常感謝。」我說:「不記得幫妳什麼忙啊!」她說:「二年前我的先生喜歡喝酒、玩女人。所以請問師父怎麼辦?您就教我念〈準提咒〉二十萬遍。」我當時告訴她說念二十萬遍的〈準提咒〉,一定會有感應。所以我問她:「妳念了沒有?」她說:「念了。」我又問她:「有感應嗎?」她回答:「有。」於是我說:「那妳先生現在不喝酒、不玩女人了?」她說:「師父,那倒沒有,他還是照樣的喝酒、玩女人。」我感到很奇怪,問她的感應是什麼?她回答:「師父,過去我沒持咒的時候,他喝醉了酒,就覺得好像是我自己喝了酒;他玩女人,好像我自己去做了什麼壞事。現在他喝他的酒、玩他的女人,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只要把家照顧得好好的,而我也過得快快樂樂。所以,我覺得有感應啊!」她又說:「本來我知道他在外面做這些壞事,都會與他吵架,結果他幾乎要跟我離婚,而且常常不拿錢回家,人也不回來。那時,我們的家幾乎要破離。而現在,我不會跟他吵架,我們的家庭至少是和平的。所以,我很感謝師父教我念咒。」
  
  有修行、有信仰就有解脫。看我們修行到什麼程度,就能從煩惱中得到什麼程度的解脫自在。對凡夫而言,因不能一次解脫便永遠解脫,所以稱為相似解脫。
  
  八、分證解脫與究竟解脫
  
  另外對菩薩而言,稱為分證解脫自在。所謂分證,是說不是一次解脫之後,就永遠徹底解脫。解脫的程度是不等的,地位低的菩薩,解脫的程度比較淺;地位高的菩薩,解脫的程度比較深。所以,慢慢的修行,到最後才能成佛,只有成佛的時候才是永遠的、圓滿的、究竟的解脫和自在。
  
  我們是要從凡夫進入菩薩的階段,再由菩薩的階段到達佛的層次,所以修行學佛,不能好高騖遠,不是一步登天立即成佛。大乘佛法雖有講到頓悟成佛的觀念,但是頓悟悟理,而修行還是要漸漸地來。禪宗有說到頓悟而漸修,或是漸修而頓悟,這二個觀念其實是相同的。怎麼修行?是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去體驗。尤其,我們都還是凡夫,當在平常的生活中,以平常的身心來體驗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事,禪並沒有那麼奧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心,便可見到處處都是禪了。(一九九O年十月十八日講於香港沙田大會堂,林淑芬整理)

 

平常身心

一、什麼是平常身心?
  
  什麼是平常身心?一般人的身心狀況稱為平常身心,修行修了一段時間,而有了成就的人的身心也叫平常身心。
  
  (一)平安的身體
  
  普通人的身心狀態,若從身體來說是有病的,從心理而言也是有問題的,但我們卻認為這是正常的。人自出生開始,就是帶著父母的遺傳而有了身體。父母本身沒有絕對的健康,所以,任何一個嬰兒出生的時候,也就帶著若干的病來到這個世間。
  
  有一次我和一位醫生在街上走著,他向二個人打招呼,並跟我介紹他們是他的病人。我很驚訝,因為這二個人看起來沒有病啊!怎會是病人呢?後來我問醫生,他們得了什麼病?他說:「是啊!從醫生立場來看,凡跟我有關係的都是我的病人,雖然你看他是好好的,但他還是有病啊?」從那天之後,我就肯定從醫生的立場來看所有的人都是病人。有的人雖看過醫生,但是病根還沒有完全去除;有的根本沒發覺有病,但已經潛伏著病因。
  
  既然世界上沒有人不害病,那麼有病是正常的;既是正常的,我們就應該接受它。不需要對病產生恐懼、害怕或怨恨。身是如此,心亦如此。我們的心從出生以來,便是不滿足的,這是因為我們對世界有追求和討厭的二種心態。也就是貪、瞋的心態。永遠追求、執著好的事物;永遠逃避、拒絕、反抗不好的事物。
  
  曾經有一位母親問我:「佛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
  
  我說:「那麼妳的意思是人之初,性本惡?」
  
  她回答:「佛教說人人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很疑惑,因為我有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出生後,脾氣很壞、貪心也很重;只要不滿足他,就拳打腳踢,又哭又鬧,讓我覺得他可能是從阿修羅道、餓鬼道投胎來的。後來第二個孩子也降生了,以為他會好一點,想不到卻比他哥哥還壞。帶這二個孩子非常辛苦,給他們很多愛心都沒任何好的反應,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他們滿意。我氣得只有打他們、罵他們;但卻使他們恨我,更不喜歡我。從孩子身上,我發現人之初,應該是性本惡。」
  
  我告訴她,人無所謂生就是惡、是善,而是從無始以來,一生又一生的帶了許多煩惱,所以出生後,還沒接受教育的時候,他的性格就是人的本性,這是一種煩惱心,帶著煩惱來,所以,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
  
  有一位香港的慈善家告訴我:他的前半生沒做過一件好事。我覺得那是正常的事,因為他前半生沒有想到要做好事,所以,從現在來看,他的前半生是沒做好事,但在那段生活期間,他會想到自己是沒做好事的人嗎?會想到自己不是個好人嗎?
  
  當時如果他想自己不是一個好人,那他已經做了好事。而若他認為自己還不錯,所以不需要做什麼好事,那到了後半生成為慈善家時,才檢討自己前半生沒有做好事,從這個標準來看,誰是好人呢?
  
  所謂病就是身體的病,或心理的病,這二種病加起來,就讓我們不自在。如果我們瞭解這是一種平常人的身心,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的家人或所接觸到的人,就會採取一種容忍、同情、諒解、慈悲的心態。所謂「同病相憐」、「同舟共濟」,我們都是有病的人,病人看病人,彼此互助,這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人當成健康的人,而把自己當成病人,這可能有問題發生了,會只希望人家原諒自己,而不原諒別人。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人人都有身體的病及心理的病,他們做了任何對不起我的事,做出了任何對不起社會的事,要給他們一份同情和憐憫,這也是佛法所講的慈悲的精神所在。
  
  而已經開始修行的人,他們的身心也是平常身心。因為他們修行以後,身心會有一種變化,那是平安的身體和平靜的心理。雖然身體可能還是有病,但是他會比較安定,不會因為有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般焦慮、煩躁。有的人生病後,胡亂投醫,什麼醫生都去找,什麼藥都吃。但那就像一條船有許多船長,只會增加不安。也有很多人非常注意身體的保養,但對身體太愛護,反而使其更壞。修行之後,原則是這樣:吃的粗,營養好;吃的少,吸收多;不吃很精緻的東西,但要細嚼慢嚥,只吃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這樣身體自然會平安。
  
  (二)平靜的心理
  
  平靜的心理是怎麼產生?即以一種修養、修行的方法,使我們的心經常保持寧靜。第一個方法就是,當你生氣的時候,或是非常的煩躁,以注意呼吸為方法,注意呼吸在鼻端一進一出,你的心緒就會漸漸平靜下來。就如在演講前,做幾次深呼吸,可緩和緊張的情緒,這也是修禪定的基本方法。
  
  另一種方法是移情作用,藉注意力的移轉,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來平緩心理的不平衡。例如面臨忿恨不平的事時,不管信不信佛,念一句「阿彌陀佛」,便可把不平的情緒緩和下來。不要只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其他無任何用處。所以,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以移轉作用作為解除心理問題的方法,這也就是修行。這種方法平常都可運用。
  
  有人問我說當他生氣時,喜歡罵三字經,一罵氣就消了,所以念佛是不是等於罵三字經?我說不一樣,罵三字經,罵過後心裡還是氣,謾罵對方也使別人生氣,二人氣上加氣,麻煩更多。而念阿彌陀佛,對方認為你是在懺悔,氣也就消了。這不是很有用嗎?
  
  (三)日日是好日
  
  而一個人修行到相當的程度時,其身心狀況是如何呢?可用「日日是好日」來形容。我們平常人在一星期中,情緒大概三天下雨,二天刮風,另外二天則是晴時多雲。日日是好日,怎麼可能?這句話是雲門禪師問他的弟子:「十五日以前的事不問你們,請把十五日以後的情況告訴我。」弟子們無一個人能回答他,結果他自己回答說:「日日是好日。」
  
  我們平常見面的時候都會問一句:「你好嗎?」「近來好嗎?」這是問候的習慣語,關心著彼此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好?但是,真有可能每天都很好嗎?傷風感冒都沒有嗎?不會頭痛、或走路不小心碰到石頭嗎?搬東西時從來不會去掉一塊皮嗎?應該會有,那既然有,怎麼可能天天是好天呢?
  
  我曾經遇到一位四十多歲的法師,有一次我看到他劈柴的時候,劈到了手指,血流了很多。我就問他:「你要緊嗎?」,他說:「很好,很好。」,我說:「你已經砍掉一半手指了怎麼還好啊?要不要幫忙?」他說:「很好,我在消業,可能我過去殺了一條豬或一頭牛,現在砍了半根手指消業,以後就沒有事了。」
  
  遇到災難算不算好日呢?當然是了。因為身體雖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評、攻擊,但只要心裡面的狀態天天是正常的、平靜的,不就是日日是好日嗎?
  
  二、現代人的身心
  
  我曾遇到一位年輕人,他沒注意到旁邊有個上了年紀的人,一不小心就踩了他一腳,年輕人害怕得轉身就溜了,而年紀大的那個人及時追趕他。我想不得了,可能會吵架了。等他追上,他抓著年輕人說:「不要怕,對不起,我的腳讓你嚇了一跳。」
  
  (一)身心緊張
  
  現代人的身心狀態是怎樣的情況?第一是身心的緊張,因為我們的時間感覺太短,空間感覺太小,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太頻繁,相反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遠。照道理來說,我們接觸的人越多,應該跟人的關係越好,事實上卻相反。為什麼?過去的人生活環境比較單純,所以,關係以關懷比較多,而今因為接觸的人多,且現在的人太忙,不知道對那一個關心才好,所以就不再關懷他人了。那麼現代的人最關心什麼?關心自己。如何關心呢?就是防備,預防所接觸到的人是否會對我們不利,或是挖空心思,想如何讓跟自己接觸的人能對自己有利。如此一來,我們便生活在緊張之中,將見到的人都當作小偷、仇人,甚至自己嚇唬自己,增加自己的緊張。
  
  例如在紐約東初禪寺時,有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來寺裡,因為很久沒看到他們,我就問他們好嗎?他說:「師父,不談也罷,做人、生活不容易啊!我們這幾個月來都是在緊張、奔波之中,所以,今天來求平安,散散心。」我想他們該會留下打打坐或念念佛吧!結果只見他緊張的叫他的家人一起燒香、拜佛,拜完後要趕快走。我便攔住他們說:「稍等一下,你們不是來求平安的嗎?怎麼如此緊張呢?到這兒是希望散散心,讓心平靜點,結果你來了卻這麼緊張。來就是求平安,心要安定下來。」像這種例子是不是很多呢?
  
  (二)物質的緊張
  
  第二種狀態是物質的刺激,所謂物質的刺激是指凡眼睛所見到、耳朵所聽到及嘴巴所吃的,處處都是誘惑,五花八門,眼花撩亂,這是過去社會沒有的現象。
  
  最近有個信徒問我說,因為他有一輛賓士的轎車,所以最近很麻煩,因為臺灣有一個集團專門追踪勒索坐賓士轎車的人,他說:「這車子怎麼辦啊?」我說:「把它賣掉。」他說:「不能賣,賣了就沒車坐了。」我說:「坐計程車啊!」結果他回答說:「不能坐計程車,太不方便了。」這就是物質條件使得我們不自在。坐了賓士車害怕,不坐又不能過日子。所以,物質條件反而使我們現代人沒辦法得到安全感。
  
  (三)心靈的空虛
  
  第三是心靈的空虛,物質生活豐富的人,不等於他擁有快樂和平安。當一個人心裡感到空虛,便會時時覺得有威脅,並且不易滿足。心靈的空虛就好像是空中的一片羽毛,也像水上的浮萍般,處處飄,不知道何處是落腳的地方,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可依靠的。諸位可能聽過「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俗語,有錢就有勢,有勢就有力,有力就可靠,這幾乎是現代人的觀念,但真的有了錢就是最安全的保障嗎?其實追求錢、權,或勢都是既吃力又空虛的事。
  
  有勢的人怕勢力失去了,失去權勢的時候,比沒有得到權勢前更痛苦。所以有權勢的時候,他就恐懼什麼時候權勢會失去,因此沒有權勢要追求權勢,等失去之時,卻也是真正痛苦的時刻。所以現代的人心靈的空虛比過去的人嚴重,物質條件越豐富,精神生活越貧窮。
  
  我們這一代的人是最可憐的,拿我個人來說,如果我不是出家人的話,我可能會覺得我很可憐,乃至生不如死,因為我在臺灣,臺灣的人把我當成是大陸人;我到了日本,他們當我是中國人;等到了美國,美國人說我是東方人;回到大陸,又說我是臺胞,真不知道我究竟是那裡人?還好出家人是「出家無家,處處家」,否則我就成了「天涯淪落人」。
  
  我不是天涯淪落人,我是處處的主人,無論人家怎麼說都毫無影響,所以出家很好。就如我們曾講的如來如去,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時間都能把某一處當成自己的地方;因緣要我走,我就走,走到另一地方亦能安身立命的住下來。如此我們的心靈就不會恐懼了。
  
  (四)失落了自己
  
  此外,失落了自己也是現代人的問題,所謂失落,是說自己被環境所迷,亦為時代所迷,也可以說走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和環境的岔路,不知道那個方向才是歸處、才是彼岸。有人問我:「師父,是誰叫你出家的呢?」
  
  我說:「我師父叫我出家的啊!」
  
  他又問:「你那時想出家嗎?有沒有後悔過?」
  
  我說:「其實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人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後,也覺得好像生出來就該出家,所以,我沒有懷疑過是對還是錯,就這樣,便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來。也許我的因緣很好,環境對我的誘惑不多。所以感覺出家很好。」
  
  因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不適合我做。
  
  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夠瞭解自己,也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過程中有許多十字路口橫在前面,常常會不知何去何從。
  
  因此就有如香港黃大仙廟的香火鼎盛、臺灣媽祖廟的人潮洶湧。此外還有很多測字攤及算命仙,他們也都生意興隆,這就是因為有許多人,常常失去方向,不知道怎麼辦,所以,去求神、求籤、問神、測字、算命、要求指點迷津。我們這時代的人,還這麼迷信。那是因為失去自信心,便不得不以碰運道心態,求助於迷信的行為。
  
  能有自知之明的自信心者,相當不容易,如果要達成自知自信的目的,需要有二種方法:1.是用佛教的觀念來引導我們、指導我們;2.是要能平衡身心。若對自己有信心,對三寶會有信心;信了三寶對自己就會更認識。所以,佛教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我們首先能發現自己的毛病,然後知道自己的優點,便是最基本的方式和作用。
  
  因此,禪的修行的功能,可使我們達到三種目的:1.身體的健康,2.心理的平衡,3.精神的昇華。身心健康之後,便能進入精神健康的領域。所謂精神領域,就是能夠更有智慧、更客觀;越能客觀的人,精神生活越豐富,精神力量越大。希望諸位能有機會學一學禪的修行和方法。(一九九年十月十九日講於香港沙田大會堂,由弟子根據錄音帶整理成稿)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