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教與青年—青年篇(人間佛教系列4)
星雲法師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身為佛教青年應該有無限的希望,無限的未來。以下分幾點來說明佛教青年未來的成功立業之道:
  
  一、從奉獻中獲得快樂
  
  我們希望未來的前途能夠成功,首先要養成一種觀念:從奉獻中獲得快樂。一般社會人士,是從貪婪欲望中去追求快樂,從個己自私中去佔有快樂,從物質享受中去尋找快樂;佛教青年與社會上一般青年不同的是從奉獻中去獲得快樂。
  
  以前在朝山會館,有一位櫃台小姐曾淑芳,她畢業於天主教所辦的文藻外語學校。我問她:「你受天主教學校的教育,現在接觸了佛教,有什麼感想?來到這裡服務,對佛教有沒有信念?」
  
  她說:「我沒有信奉天主教,來到這裡之後,我很喜歡佛教。不過,我從天主教裡得到一個啟示,神父修女們都很重視奉獻,他們對人生充滿著樂觀,而他們的樂觀是從奉獻中獲得的。」
  
  由這段話,我們知道「奉獻」的觀念在各種宗教中的地位。想獲得內心真正的平衡,一定要掃除自私自利的觀念,淨化自己的身心,變化自己的氣質,莊嚴自己的思想,使我們從奉獻中獲得快樂。今日的佛教徒,講究個己私利的人太多,為教奉獻的人太少。因此,我們進入佛門,應該抱有:「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眾生」的觀念,把自己奉獻給佛教,奉獻給一切眾生。奉獻不是沒有所獲,奉獻以後,在無私、無我、無執的情況下,所能獲得的將會更多。
  
  佛光山的道風,非常注重「奉獻」,可從我們所辦的一切事業說起,如養老、育幼、大專夏令營、松鶴樓老人公寓、佛學講座、仁愛之家、佛光診所、僧伽福利基金……無不是抱著「但願眾生獲得安樂,不為自己貪求利益」的精神來做的。同時,「奉獻」更有助於佛法的推展,有助於心靈的昇華。
  
  青年守則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在佛教裡「奉獻也是快樂之本」;一個宗教徒若不懂得奉獻,是無法了解宗教本懷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佛教以犧牲為主義」,犧牲就是奉獻。如果我們想把握住佛教的基本精神,就要從奉獻著手。
  
  那麼我們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給別人?我們可以貢獻智慧給大家、為大眾服務;如果智慧、能力不夠,怎麼辦呢?佛教有一修行法門--隨喜讚歎,比如說看到別人成功了,能生起隨喜之心,給人一句讚美的話,或是給人一個笑容,點一個頭,布施給人快樂,這些都可以算是奉獻。
  
  所以,奉獻不一定是物質上的給予,而是付出一片真誠的心。我們對於救度眾生的事,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氣魄,對待朋友、師長、父母,也要有一片至誠懇切的真心,對於所信仰的宗教,更是要有一片智慧的信心;所謂奉獻,不外奉獻我們一顆真誠清淨的悲心,這是最寶貴的。希望佛教的青年們,都能養成不貪求個人私欲,發心為眾的奉獻精神。
  
  二、從勤奮中打發時間
  
  一天有二十四小時,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歲月。在這漫長的人生裡,如何打發時間,是個很重要的課題。社會上一般人,用吃、喝、玩樂打發時間,打牌、賭博,或做無聊、沒有意義的事,來消磨歲月。有為的青年,應該從勤勞奮發中去打發時間。
  
  高雄有一位公司的董事長告訴我,他說:「以我現有的財產,即使一天用十萬元,活了一百年,也用不完。我有很多錢,可是我還在工作,我是貪求無厭嗎?不是的,我是以做事業來打發時間。」
  
  他這段話,說明一個人唯有在工作裡,生命才有辦法安住,人也才活得有意義。沒有工作是很無聊乏味的。
  
  他又說:「我的錢雖然很多,但是自奉甚儉,我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娛樂場所。下班回家,就是一杯清茶,看看報紙,如此而已,一天過去,第二天又帶著飽滿的精神開始工作。」
  
  由此可知,社會上一些成功的企業家,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絕不是從安逸享受中得來,而是從不停的勤勞奮鬥中獲得的。
  
  佛教也講求奮鬥,講求進取。六波羅蜜中,有精進波羅蜜,是菩薩成佛的六種重要法門之一,在佛經裡有關勉勵精進的故事相當多。如我們的教主佛陀成道的經歷,就是精進的最佳事例。據說彌勒菩薩比佛陀早學佛,但佛陀修行精進猛烈,直接從難行道起步,而彌勒由易行道下手,因此佛陀的精進力與勇猛心,超過彌勒的境界,終於先而成佛。佛陀的這個事例,實在是我們佛子的最佳典範。
  
  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每個人都要輪流打掃、典座、出坡、勞動服務,這樣的安排,具有特殊的積極意義,我們希望學生的生活,用工作來充實,從工作中去修道、去體會,發揮生命的力量與生命的價值。關於這一點,凡是對教育有認識的人,都稱讚的說:「這樣的教育,才契合新生活教育。」不過,學院教育方針雖然如此,若不帶著歡喜心去從事工作,不帶著認真的態度去奮發圖強,也是枉然的。
  
  俗話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我們必須從勤勞奮鬥中去創造自己的光明,從勤勞奮發中去完成自己的理想。
  
  如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發願莊嚴的;淒苦的地獄,是地藏菩薩教化的道場。我們也可以把一切工作,當作磨練自己身心的機會,讓我們的生命能作最有意義的發揮,讓我們的生命能有最充實的內容,雖然人一生的時間才幾十年,但是我們可以利用短暫的生命,來完成具有無限價值的事業。
  
  三、從忍辱中培養品德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是能注重人格道德,品格是道德的基礎,一個人若對於品格、德行都不注重,那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培養我們品格道德的方法很多,比方說,我們可以奉持戒律,從戒律中培養我們的品格;我們可以實踐佛教的修行法門如念佛、參禪,從念佛參禪中培養我們的道德。佛教講慈悲喜捨,我們也可以從慈悲喜捨中培養我們的人格道德。而要培養我們的人格道德,最有力最有幫助的,還是「忍辱」。
  
  據《菩薩戒經》所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被五百位「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不論佛陀走到哪裡,他們就跟著罵到哪裡,而佛陀的態度是:「未曾於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因為這樣忍辱、精進的修持,終於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可見忍辱不只是培養世人的品格,也是修學成佛的重要法門。
  
  現在的青年,逞一時匹夫之勇,可為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為一句閒話,往往放在心裡久久不能消除,學佛學到最後,還是像蘇東坡一樣,被「一屁打過江」。如果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修持、做事都不易達到理想。一句閒話,也要計較,一點小小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付環境的佛教青年,是不能擔當任務和創造事業的。
  
  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譭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忍」這個字的構造是心上一把刀,由此可看出忍耐的意義。一個人平時生活裡,若不培養忍耐的力量,沒有很好的修養,不要說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就是一塊刀片割破一點腳皮,也會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如果我們要為未來的佛教、未來的眾生擔當重責的話,必須先學忍耐;忍耐的力量有多大,將來事業的成就便有多大。事實上,能忍的人,並不是懦夫,反之,忍是勇敢的、是有力量的。忍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定力,能培養這種定力和犧牲的精神,才能增長品德,未來的事業也才能成功。
  
  我們看近代的太虛大師,他一生遭受別人不斷的打擊、譭謗與壓制,甚至被譏斥為政治和尚,但是他從不與那些人計較,只是一心一意為復興中國佛教而努力。如果太虛大師對每次外來的侮辱都計較,也不可能成就那麼大的佛教事業;不只是太虛大師,大肚能容的慈航大師,與世無爭的印順大師,他們的一生也曾受到不少的侮辱與誤解,但是他們都默默地承受下來。這些事例,都可以做我們佛教青年的榜樣。
  
  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當成學道中的增上緣,不要只求在順境裡一帆風順;順境固然可以成就我們,逆境也可以考驗我們。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該經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榮辱毀譽來時要忍得住、耐得住,這樣才合乎佛教青年的標準。
  
  四、從苦行中激勵精神
  
  佛教對極端的苦行雖不苟同,但對於適度的勤苦,也認為是袪除煩惱、捨離貪著的方便法門。因此,佛陀對某些弟子們的頭陀行,不但沒有呵止,反而加以鼓勵。現在佛教界中,肯吃苦的人實在太少,這也是佛教不能興盛的原因之一。以前太虛大師在四川漢藏教理院的時候,當時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先生曾建議大師找一個深山名剎,集合一群佛教青年,從事苦行的實踐,以便為佛教建立萬年的根基。戴先生的這種建議,確是有感而發的。
  
  當然,我們體認佛法,不一定從苦行中去求得,不過苦行可以磨練、激勵自己的精神。一個人,恆處在安逸幸福的環境中,從未經過風吹雨打和波浪的衝擊,這樣的人生是經不起考驗的。養深積厚,成就必高。現代的佛教青年,更應該用吃苦來磨練自己。
  
  如何吃苦?過午不食?每天只管打坐?不問世事?還是每天不停的勞動身體。其實,苦行的意義,主要在訓練自己的精神。自我鞭策,自我發心才能符合苦行的真義。如果受命令驅使,在逼迫、約束下才去做,就失去意義了。至於發心以後,如何實踐的問題,我舉例來說明。
  
  比方說,吃東西會挑三揀四,應想一想「衣索匹亞的難民常受飢餓,我每日三餐飽足,還有什麼不滿足呢?」如此在飲食上養成節制,不挑剔的習慣。還有,在物質上力求淡泊,譬如買衣服、買手錶,不一定非精緻、名牌不可,只要能穿、能用就可以了。如果對於物質欲望不能克制,而不時的增長自己的物欲,那麼任何苦修,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的。能夠做到不為物欲所驅使,才真正具備修苦行的心理基礎。
  
  以前,閩南佛學院有一位智藏法師,他十六歲進入閩南佛學院時,還不識字,但是到了二十二歲卻成為《海潮音》的主編。只有六年的時間,他的智慧從哪裡來的?事實上,他並不是只顧念書,什麼事都不做。他打掃廁所,不用掃帚,用手去擦去摳;凡是水溝沒有人通的,苦事沒有人做的,他都自己來,他本性中就希望自己刻苦勤勞。養成了這種吃苦的習性,培植福德之後,再去讀書,當然會比別人更快收到成果。耐得起歲寒的是松柏,耐得起苦行的人,將來才能成為棟樑之才。
  
  五、從隨緣中處理生活
  
  太虛大師在他的自傳裡曾說,他並不是從小就計劃要開創什麼佛教大事業的,他的一切事業,只是隨緣地發心為佛教奮鬥,隨緣地辦佛教教育,隨緣地寫文章、出版雜誌,他也是在隨緣裡認識了黨政各界中護持佛法的人。他說:「偶然的關係,我與許多革命人物的思想接近了,遂於革命燃起了奉獻的熱情……偶然與若干信徒相遇,遂組覺社,以著書講學的另一姿態出現。」太虛大師的事業,一切都是隨緣而成功的。
  
  隨緣,並不是沒有原則、沒有個性、沒有立場,今天跟隨這個,明天跟隨那個,拿不定主意。所謂「隨緣」,是指在佛法、道業、修行、工作上,只要有好的事,我都應隨心隨力去做;只要合乎我的理想,是我曾經計劃過的,我便隨緣去做。生活上的一切都是為了佛教、為了眾生,只要是好的事,我怎能不為佛教、不為大眾而隨緣呢?「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從隨緣中建立新的修行,從隨緣中去處理新的事情,這才叫做隨緣。
  
  有的人,養成一些生活習慣,一定要睡高廣大床,一定要熱水才能洗澡,要喝牛奶才能滋補身體,吃水果才能消除火氣,這樣就不叫做隨緣。隨緣是「隨喜他人而克制自己,是隨善隨好的」。在生活裡,我們應該提倡隨緣的合群生活,這才是佛法正覺的生活。弘一大師很隨緣,他認為世間上沒有什麼不好的東西,一切都好,但是他個人的生活卻很嚴謹,可說隨緣中有嚴謹;隨緣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則,不隨俗浮靡,才是隨緣的真義。
  
  六、從信願中增進道念
  
  過去有一個人,對佛學缺乏深刻的認識,對世俗的學問也沒十分的精通,但是一接觸到唯物主義的書,就認為佛教一文不值,非得全盤革除不可,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太虛大師,大談佛教改革。我們知道,太虛大師是提倡改革佛教最有力的一代大師。太虛大師告訴他:「我之所以提倡革新佛教,是從我對佛法的信願中體驗出來的,是我鑽研過中西哲學、社會世學之後,覺得佛學最好而極力倡導的,絕對不是盲目改革的。」
  
  太虛大師所以有改革佛教的意向,是因為他認為佛教很好,但還可以更好,從他對佛法的信願中,培養堅定的道念,因此奮身而起,要為佛法創一番事業;唯有對佛法充滿信願的人,才夠資格談革新佛教。
  
  因此,希望佛教的青年們,能培養對佛法的信心,增進自己對佛教的願力,學習過去的諸佛菩薩,發種種大願,從對三寶、對眾生的信心中來增強自己的道念,道念是我們的根本,好比一棵樹有了根,將來枝枝葉葉才能茂盛起來。有了信願,才能以佛法來化導世界,教化眾生;有了道念,才能轉化外道和世間,而不會被外道世間所轉。今日的佛教青年,應該從信願中來增進道念,來為佛教創造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一九七六年六月講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一、從發心中擔當責任
  
  佛教青年時常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聽到要擔當「責任」,也不明白責任的重要。因此,「發心」往往只有五分鐘熱度,而無法堅持與貫徹自己的發心。我們應當把發心所做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必須擔當的一種責任。
  
  除了「發心」,進一步更要了解「責任」的重要;例如船隻遭遇海難,船即將沉沒,船上的人紛紛逃生,但是最後離開船隻的必定是船長。為什麼?因為維護船上人員生命的安全,是船長應盡的責任;他重視責任甚於自己的生命。
  
  我們平時認為發心只是一種義務,於是,高興時就發心,不高興就不發心,這是有流弊的。「發心」需要擔當「責任」,因為發心本身就蘊含著責任。
  
  大禹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並非他不愛家,不愛老母妻兒,而是責任使得他不容許放棄自己的職守,為了完成責任,只有犧牲小我。
  
  《梵網經》說:「菩薩見外道及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為什麼聽見有人謗佛會覺得像三百矛刺心那麼痛切?因為佛法不能興隆,遭受外來的譭謗,就是我們沒有盡到責任,心裡怎麼能不痛苦?常聽人說:「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不論家務也好,事業也好,弘法利生是佛教青年理所當然應該負擔的責任。
  
  什麼叫做責任?我為它下了三個定義:
  
  ()責任是利他的行為
  
  世界除了我以外,還有許多人。我是人群中的一份子,因此我要為這許多人負起責任來。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責任是利他的行為,是勇者的擔當,是有為青年的抱負。不肯負責任的人是弱者,肯負責任的人才是強者;不肯負責任的人是懦夫,肯負責的人才是勇者。
  
  ()責任是菩薩的本份
  
  我們應該為佛教、為社會、為眾生負擔責任。為什麼?因為我們是普利人群的聖者之徒,我們是佛教的信仰者,我們學習的是菩薩道,因此不容許我們推卸責任。「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佛教的存亡繼絕,也是佛弟子的責任。
  
  ()責任是能者的義務
  
  負責任的人,都是能者;不負責任的人,不管學問多好,都是庸才。為國為民,固然要擔當責任,守衛看門,也是擔當責任。負責任不是你願意不願意,而是做人的義務。
  
  父母生兒育女,養之教之,這是父母的責任。有些父母把恩愛給兒女,並不希望兒女回報,因為他把教養兒女的責任看作是義務,盡了義務才會心安。
  
  佛教青年要發心,更要盡義務來擔當責任。時下的青年普遍缺乏責任感,今後佛教青年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擔當起這個時代應負的責任,同時更要提起精神勇氣,修養道德,學習佛法,未來才能承擔更大的責任與任務。
  
  二、從擁有中養成節儉
  
  談到節儉,有人會說:「我根本沒有什麼錢財,還要節儉什麼?」其實,節儉不光指錢財的節儉,個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應該節儉。例如我們擁有生命、時間,要好好利用我們的生命和時間,對於所擁有的生命、時間更要節儉。俗語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又說:「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時間就是生命,節儉時間就是愛惜生命。我們浪費多少寶貴的時光在懈怠、放逸、散漫上?有多少寶貴的時間在頹唐、隨便、馬虎中消逝?把大好的年華、青春、生命虛度浪擲,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浪費的事嗎?
  
  除了時間要節儉,對於感情也要節儉。每個人都擁有感情,假如不知節儉,濫用感情,會招來多少煩惱?把感情用在不當不正之處,也不是一個學道者應有的行為。
  
  佛教並不是不重感情,而是要淨化感情,以智化情,轉化自己的私情私愛來愛佛教、愛國家、愛人群及愛自己未來的前途。只顧兒女情長,那是社會上一般未成熟男女的幼稚行為,進入佛門的人,感情已經過一番磨練與淨化,應該是成熟的。有成熟感情的人,應該懂得節儉感情,把節省下來的感情,運用在一切眾生身上。
  
  此外,對於物品也要節儉。竺摩長老一生節儉,一件海青洗破了自己縫補,補了再穿。佛教常說「惜福」,為什麼要惜福?就如銀行存款,有一定的數目,若不節制用度,隨便支付,終會有取盡存款的時候,這時生活就艱難了。所以,平日應該「有時當思無時」,「有」的時候應該節省,好好珍惜自己的東西,時時記住一針一線,來處不易,一米一飯,得之維艱。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仰賴社會、國家、師長、父母、常住而有的,日常所需也都是社會大眾成就的,而我們是否對他們有所貢獻?能平白浪費物品嗎?印光大師吃飯時僅吃一樣菜,即使拿兩樣菜來也僅吃一樣,弘一大師也是,認為淡有淡的滋味,鹼有鹼的滋味,因為真滋味是在內心的知足之中。因為他知道:我對社會貢獻有限,不該享受豐富的物品。
  
  佛教青年,如果不能養成節儉的美德,將來不但不能貢獻社會,反而會成為社會的消耗者,一文錢可以逼死英雄漢,我們不能拿不勞而獲的金錢充闊老,或者做人情,應該在有限的金錢之下,學習無限的知識,在少量的金錢之下,完成自己永恆的事業。
  
  我對節儉下了三個定義:
  
  ()節儉是儲蓄之法
  
  節儉就能儲蓄,感情如果不濫用,感情就能一天天的淨化,自然能把感情化為大慈悲、大仁愛與大道德;時間如果能節儉,就是儲蓄生命,將會使我們的人生延長許多;物品如果能愛惜,就能使我們的東西,更發揮效用;金錢如果能儲蓄,就可以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未來的一切,往往是由現在一點一滴而成就的,正如大海是由一點一滴的水所匯集而成的一樣。
  
  ()節儉是致富之道
  
  養成節儉的習慣,將來才會富有。我們往往只看到別人有錢,一帆風順,而不去探究那許多富有者,他們之所以致富成功的原因。如果未來想成為一個富有者,不僅是金錢上的富者,同時也是擁有大感情的聖者及擁有無量時間的壽者,就必須遵守致富之道--養成節儉的美德。
  
  ()節儉是事業之基
  
  無論將來發展什麼事業,如辦圖書館、托兒所、育幼院、或建講堂弘法利生,都必須由基礎做好,也就是從今天起開始節儉,唯有節儉的人,才能使時間長久,才能使情感豐富,才能使物品增加,才能使金錢富足;從現在起,將已擁有的時間、感情、物品、金錢節儉下來,才是佛教青年未來成功立業的基礎。
  
  三、從物欲中有力自制
  
  對於世間的物欲誘惑,要有力量約束自己,克制自己。一個人的偉大與否,不是看他的錢財多少、地位大小,而是看他有沒有自制的力量。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君子能自制,小人不能自制;快樂與煩惱的分別在於:快樂幸福的人生是由於能自制,煩惱痛苦的人生則由於不能自制。
  
  佛教為什麼講布施?是要我們對於金錢物品不要貪著;為什麼講持戒?也是要我們在生活中有自制的力量;為什麼要忍辱?就是在人事上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現在的青年血氣方剛,行動往往憑著一時的血氣衝動,這樣的人並非勇者。真正有力量的人,是一個能自制、能自我要求的人。
  
  唐朝玄奘大師「言無名利,行絕虛浮」,意即玄奘大師所說的話,沒有一句為名或為利,行為也絕無一點輕浮暴躁。過去我曾認識一位法師,一見到人就說:「那位張先生很有錢。」「好久不見了,在哪裡發財?」「那個人很有地位呀!」始終把金錢名利看得很重,所說的話,句句不離金錢名利,實在令人不敢苟同。不能視名利如浮雲的人,是沒有資格做出家人的。
  
  玄奘大師,他有自我克制的力量,在名位之前,更加的虛心,更加的謹慎。但他並不因此而沒有「名」,相反地,唐太宗每次要視察各地,第一個邀請的就是玄奘大師,他的生活所需都由國家供養,朝中文武大臣誰不恭敬他。玄奘大師對於名利,並不是絕對的拒絕,有名利沒有關係,但是在名利叢中,他懂得自我約束。
  
  要培養自制的力量,生活才能快樂;生活有自制,面臨任何誘惑,才有力量對付。關於「自制」,我為它下了三個定義:
  
  ()自制是人類的本能
  
  雖然追求欲望是人類的本能,但是節制欲望也是我們的本能。有人說:「社會講究縱欲,佛教提倡節欲,難免貽曲高和寡之譏」。其實佛教所提倡的節欲,不是絕對的禁欲;因為欲望是本能的,而人類另外有一種本能的節制力量,來對治欲望,使其平衡。如果節制的力量小,物欲的力量強,無法自我克制,那麼就成為人間道德的失敗者。如果要在道德人格中完成自己,就必須把自制的本能發揮出來。
  
  ()自制是君子的要務
  
  自古的聖賢君子,沒有一個不克己利人,佛教之所以有那麼多戒律,也是要我們知道自制的方法,並具有自制的力量。自制,才能完成個人,成就大眾。
  
  ()自制是修行的條件
  
  佛陀在即將成道前,曾經遭受惡魔波旬及數以萬計的天魔擾亂,但是佛陀完全不為所動,終於證得無上菩提。佛陀能不受天魔所擾的主要原因,便是他具有強大的定力與自制力。因此,修行學道的人,必須學習佛陀,培養一種自我克制的力量。能夠自制的人,修行才可能成功。
  
  四、從謙卑中長養自尊
  
  人要有自尊自重的心。自尊自重不是傲慢與貢高,自尊自重須從謙卑中去陶冶。古人說:江海所以能成百川之王,是因為它居卑處下,不拒多少。
  
  與人相處,最得眾望的人,是懂得謙卑的人。做為一個佛教徒,所從事的是教義的傳播,不但要有自尊自信的信念,更須培養謙卑的美德。
  
  以前的出家人「上與君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能夠上與君王同坐,那是因為具有尊貴的德行,能得到君王的愛戴;肯與低賤的乞丐並行,那是因為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雖然是乞丐,但人格並無欠缺,能夠以謙卑的態度去納受他們。一個偉大的人物,一定是謙卑的,唯有不成熟的人,才會趾高氣昂,貢高我慢。
  
  謙虛不是畏怯退縮,也非卑劣懦弱,更不是對一切事情推諉而不負責任,當然,謙卑也不是要我們自暴自棄。孟子說:「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一個自暴的人,不可和他講道理;一個自棄的人,不可與他共事,儒家說培養浩然之氣,主要從謙卑中養成自尊,佛法也是一樣的道理。
  
  印度比丘以乞食為生,即是要出家人從與眾生接近之中,培養謙卑的美德。平常我們至誠禮佛,把尊貴的頭匍伏在地上,以雙手承接佛陀的雙腳,也是要袪除我慢貢高,養成謙卑的個性。
  
  為什麼要謙卑?因為我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為什麼要自尊?因為我們沒有什麼可以怯懦的。
  
  西方哲學家說:「一個人如果驕傲,即使是身為天使,也會淪為魔鬼;如果謙卑,雖是凡人,也會成為聖賢。」成熟的稻穗一定會低垂下來,「宇宙有五尺高」,我們六尺之軀的人,要生存在宇宙中,都必須低一低頭。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上,我們要學習常不輕菩薩的德行,過那低頭而向前的人生。
  
  關於自尊,我為它下了三個定義:
  
  ()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自信心要建立在自尊的上面,沒有自尊,哪有自信?有了自尊,才能培養自信心。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這是自尊,「三旬九遇食,十載著一冠」,他對自己的人格有無比的自信。佛教裡多少古德深山苦修,甚至三餐無以為繼,仍不肯放棄僧侶的尊嚴,隨俗浮沉,他們對自己能體解大道有無限的信心。因為有信心,最後終有所成,所以自尊是自信的基石。
  
  ()自尊是節操的根本
  
  社會人士有社會人士的節操,佛教徒也有佛教徒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不管什麼人,他的節操必須建立在自尊的上面,唯有自尊的人才會尊敬人,自尊的人才不會冒犯人,自尊,是人類高貴的節操。隋朝的道悅禪師,住在荊州時,遇到朱粲造反,朱粲強搜寺中道糧後,命令禪師引路出城,若不從,即予殺害,禪師坐在地上說:「吾沙門也,非引路之人,浮幻形骸,任從白刃!」這種從自尊而產生的節操,雖是盜賊,也不得不肅然起敬。
  
  ()自尊是人格的標準
  
  一個人有沒有人格,主要看他的自尊程度如何?而人格的標準,人格的方向,完全取決於自尊心。出家人應該莊嚴,不能和俗人一樣,一個出家人終日討好世俗,向權貴奉承,或者只為了一點小利,甘心出賣人格。例如有人公然抽煙喝酒,不以為恥;有人出入淫樂場所,不以為羞,這都是由於不具備自尊心所致。
  
  五、從笨拙中啟發靈巧
  
  我們一向把笨拙與靈巧看作兩回事,但是,真正的笨拙就是靈巧的根基,聰明智巧不是從投機取巧當中得來的,真正的靈巧是從笨拙中增長的。很多老和尚自稱老拙,「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乾了,你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老拙真的這樣糊塗嗎?這是老拙歷練出來的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看起來好像很笨拙,這就是所謂的「大智若愚」。
  
  一九四六年,杭州武林佛學院院長會覺法師(太虛大師的弟子)在開學典禮上說:「我一生中最討厭的就是聰明的人。」為什麼他討厭聰明的人?因為許多人聰明反被聰明誤。人笨拙不要緊,只要肯腳踏實地慢慢做,所謂慢工出細活,不從笨拙中啟發靈巧的聰明是靠不住的。所謂笨拙者,為學不求急取,做人不想取巧,一板一眼,穩穩當當,你笑我傻瓜也好,你笑我笨拙也好,依然本本份份的做人做事。
  
  中國人常笑日本人笨,呆板、不懂取巧。有一次,我在日本一家飯店的樓上,看到一輛卡車開到十字路口,剛好紅燈亮了,此時正值清晨兩點,馬路上一點聲音、一個行人也沒有,那輛卡車停在斑馬線前等了一分多鐘,直到綠燈亮了才開車。一定有人覺得他很笨,深更半夜的哪有行人,儘管往前開就是了。只是,路上雖無行人,但若常如此通行,養成闖紅燈的習慣,難保以後不出車禍。守規矩,看起來雖然笨,卻可以養成終身安全的良好習慣。現在的日本很進步,是世界經濟強國,如果日本人不聰明,為什麼會如此富強呢?這要歸功於日本的國民從笨拙、守法之中,養成不取巧、守本份的習慣,所以社會就有秩序,國家就會強盛。
  
  常看到有些同學,正楷還不會寫,就先學草字,龍飛鳳舞,寫到最後亂七八糟,不成字樣。如果能夠承認自己笨,一筆一劃慢慢的寫,自然而然就會靈巧了。
  
  我對靈巧下了三個定義:
  
  ()靈巧是貫通的慧解
  
  靈巧,是聞一知十、聞十知百的能力;靈巧,不是憑空捏造,虛造的假聰明,而是貫通的智慧。因為有了靈巧,可以舉一反三,可以無事不知,無理不明。禪宗大德有的看到桃花開放而悟道,有的聽到嬰兒啼聲而明心見性。不過,這種大道一以貫之的靈巧,不是偶然,也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從多少經歷中,多少笨拙裡才能貫通的。
  
  ()靈巧是敏捷的反應
  
  有了靈巧的心思,對事情才會有敏捷的反應。過去的學子親近善知識時,善知識會以沒頭沒腦的說話,來考驗一個人的靈巧、能不能有敏捷的反應。例如日本快川禪師被軍閥織田信長放火燒寺,逼得無路可走時,快川禪師要求寺眾參「大火中如何大轉法輪」的話頭,並且不時摧著:「快!快!快!」假如是靈巧的禪者,在敏捷的反應下,應該就能開悟了。
  
  ()靈巧是活用的經驗
  
  靈巧,是從多做、多說、多看、多用心來吸收經驗,從經驗中去靈活運用。俱胝的一指,使許多學子契悟佛法;黃檗和臨濟的棒喝,讓多少人接觸到禪機。高明的醫師,甚至是砒霜、毒藥,都可以用來治病。要靈巧才能活用,若無靈巧,即便是好事好話,有時也會惹來麻煩。靈巧非常重要,要學道,先要有靈巧。
  
  六、從理想中實踐抱負
  
  今日的佛教青年最缺少的就是沒有理想,沒有抱負。一個人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就沒有未來,沒有未來希望的青年人,能有什麼成就呢?
  
  若將人分成上根、中根、下根等三種等級,上根的人憑著崇高的理想行事,為理想而辛苦工作,為理想而犧牲奉獻,能否達到目的是另外一回事,總之為理想而奉獻一切。中根的人,憑經驗行事,認為理想太空幻了,因此做到哪裡說到哪裡。下根的人,憑需要而生活,認為有麵包才能不死,有老婆兒子才會滿足,所以下根的人做事只講需要不談理想經驗;禽獸也是只憑本能,如牛馬除了尋找水草作為食物,是不會有其他的要求。
  
  青年人,尤其是佛教青年,不能只求滿足生活上的欲望,而拋棄一切理想!如果這樣,與禽獸有何分別?佛陀說,眾生是無邊的,煩惱是無盡的,法門是無量的,佛道是無上的,人生有那麼多的無邊、無盡、無量、無上,等著去追求,我們能做一個沒有理想有如行屍走肉的人嗎?人有了理想,工作就不會覺得辛苦;有了理想,吃點虧也不會計較;有了理想,生活中就有力量。所以佛教青年要有志願、有抱負、有理想。
  
  關於理想,我為它下三個定義:
  
  ()理想是正當的希望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很多的希望,而崇高的理想,則是我們正當的希望。希望,可以引導人走上正途。哀莫大於心死,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的人生,眼前一片灰色,暗淡無光。就算貓狗,也希望有美好的三餐;就算花草,也希望有朝露的滋潤。何況萬物之靈的人類,怎能沒有正當的希望,怎麼沒有崇高的理想?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
  
  人生有了理想,才有奮鬥的力量;沒有理想的人生,好比乾涸的泉水,無法長養生機。有了理想,才有力量。人類能征服埃弗勒斯峰,是由於人類從理想中產生登高的力量;人類能夠登陸月球,因為人類有上天的理想,所以就有力量上天。世界上多少偉大的事業,都是靠理想所產生的力量而完成的。
  
  ()理想是快樂的國土
  
  有了理想,生命才有意義,人生才有希望,理想使生活充滿快樂。有了理想,便擁有了一個理想的國度。人間的世界,不容易擁有,即使想擁有一百坪的土地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其他,但是,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度。有些佛教青年,沒有崇高的理想,只希望有一間小廟,根本不敢成大功、立大業;靠一些小廟怎麼能復興佛教呢?
  
  想成功立業,必須具備理想。佛教青年不同於一般世俗青年,要有遠大的志向。佛教青年是為學人間菩薩道而來的,所以應該努力實踐人間菩薩的理想。
  
  一九七六年六月講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本篇提出六點來說明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一、從工作中發揮熱忱
  
  沒有工作的人,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無聊。有些年輕人成天閒蕩,無所事事,像孤魂一樣,不知道在哪裡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樣,不知道將飄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工作對每一個人,實具有重要的意義。
  
  工作的益處很多,以下簡單地列出三點:
  
  ()工作中才有生命
  
  工作,這是上天賜與人類最好的禮物,除了成長,開發自身的心胸、眼界之外,還能提供對人間的貢獻,並且逐漸對「同體共生」有所認知。一個人如果沒有工作,等於行屍走肉,沒有精神,沒有靈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發揮生命的潛力,表現出生命的價值,所以說工作就是生命。
  
  ()工作中才有人緣
  
  在一個團體中,最不得人緣的人,就是最懶惰、最不發心、最不肯工作的人。許多小動物,如螞蟻、蜜蜂,都非常勤奮工作,或儲蓄糧食,或採花釀蜜,牠們都活得很有意義。身而為人更應發心工作,從工作中獲得人緣;要勤奮工作,才能獲得群眾的接納。「工作無貴賤,服務最神聖」,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可見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義。
  
  ()工作中才有財富
  
  世間上的人都想擁有萬貫家財,那麼,如何才能獲得?致富之道是什麼?就是工作再工作。財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即使有橫財,如果不繼續努力工作,只是坐吃山空,再多的橫財也不長久;再說,不勞而獲的財物,是不可貴的。唯有摻和自己的汗,發揮精神、用盡力氣去賺取的財富,才是最可貴。俗語說:金砂隨潮水流來,也要你動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黃金。這說明一切的收穫,都從工作中得來的。
  
  有位父親去世之前,召集兒女們到床前,對他們說:「我有不少的財產留給你們,那是一些黃金,就埋藏在葡萄架下。」父親去世後,兒女們在葡萄架下面努力挖掘土地,希望取得遺產。葡萄架下真的有黃金嗎?沒有。但是由於經常挖掘、翻鬆泥土,土壤變肥沃了,架上的葡萄遂長滿了纍纍甜美的果實,這些兒女們也因而獲得很多的錢財。
  
  這個寓言說明了:「唯有工作才能獲益」。在工作中自然有精神、有力量,也唯有工作才能安定身心,因為工作過程能帶來樂趣。人生有了工作,生活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佛教常講發心,發心就是要發心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一部機器,如果長久不發動、不使用,它會生鏽;人的身體,如果不經常磨練,也會衰弱;不經常工作,意志會消沉,心思也會枯竭。一個人不經常工作,好比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設下了障礙,使自己寸步難行。所以,一個人如果希望活得轟轟烈烈,就必須工作;不但要工作,更要竭盡心力去工作,從工作中發揮青年的熱忱,如此,他的人生定能輝煌騰達。
  
  現代的佛教,形同老邁的枯藤,毫無生氣,主要是因為我們佛教徒缺乏熱忱。記得曾有人感嘆的說:「自我進入佛門後,所感受到的是『冷』的氣氛!」這個「冷」,不是氣候寒冷的冷,而是氣氛的消極,令人感到處處一片寒意;工作沒有熱忱,修行沒有熱忱,待人沒有熱忱,衛教沒有熱忱,因此給人一種「冷」的感覺。
  
  翻開歷史,每個朝代裡的救國救民事業,莫不是仁人志士們奉獻出力量與熱忱所創造出來的。所以,工作有熱忱,才有力量;工作有熱忱,才有內容,也才能支持長久。一個宗教家,對於救人救世的事業,必須具有高度的熱忱。佛教青年更應該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志願,鼓舞起熱忱,去擔負弘法利生的工作。
  
  二、反省中檢討功過
  
  人要天天反省自己。自古以來的聖賢,他們能夠變化自己的氣質、修身立德,主要是因為具有反省的功夫。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袁了凡以「功過格」記錄自己的功過,以反省自己舉止的得失。有些人,眼睛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嘴巴只講別人的過失,卻從不檢討自己,因此,養成抱怨不滿、怨天尤人的壞習慣。其實,人與人相處,若能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時時反躬自問,檢討得失,方能增進道德,昇華人格。
  
  反省的益處很多,僅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反省是悔過的勇氣
  
  有些人犯了過錯,卻不肯悔過,因為他沒有反省,不能自知;如果能仔細反省,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青年人在修學的時候,應該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把它表露出來。譬如得了盲腸炎的人,一定要把盲腸割掉,以除後患。一個人的過失,也要用反省懺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一般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護短,覆藏自己的過失。面對自己的過失,不肯改進。因此,踏出學院,真正去負責一方時,便顯出自己處處都是毛病,而無法立足。所以,佛教青年不應掩護自己的短處,要有反省過失、努力改進的勇氣。
  
  ()反省是自知的鏡子
  
  古語說:「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一個人要知道自己的長相,必須照鏡子。若要了解自己行為的得失,則必須用「反省」的鏡子來映照;反省如同一面鏡子,在反省的鏡子中,自己的本來面目,自能顯現無餘。
  
  從一些青年同學們的日記裡,可以發現,凡是品德較好的學生,日記裡通常重在檢討自己的功過,總認為自己缺點很多;凡是品德不好的學生,大都批評別人的好壞,這個人不好,那個人不是,似乎全天下的人都不能令他滿意。事實上,這是他不認識自己,他所看的全是別人的缺點,所想的也是別人的過失。一個人到了連自己都不認識時,那是多麼的無知,多麼的可憐。所以,我們不必忙著去認識別人,重要的是先認識自己,從反省中認識自己,從反省的鏡子中了解自己的真正面目。
  
  ()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之一,他所以能成就千秋萬世的偉業,主要原因在於他能謙沖自牧,肯虛心反省。專門記載唐太宗言行的《貞觀政要》,即曾記錄一段他的自述,他說:「朕每閒居靜坐,則自內省,恆恐上不稱天心,下為百姓所怨。」可見一個偉人之所以成功,確有其為常人所不及的地方。
  
  今日有了過錯,如果沒有反省,明天還是一樣的犯錯。如果能夠時常反省,即使錯了,經過反省,知道犯錯的緣由,隨即改正,下一次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譬如甲乙兩個人相處,甲得罪了乙,經過反省後,知道自己錯了,翌日,隨即向乙道歉,兩個人前嫌盡棄,和好如初,這不就是反省得來的好處嗎?佛教最重視戒律,犯了戒的人必須懺悔,才能消除罪業。所謂懺悔,其實就是赤誠的反省。
  
  《法苑珠林》記載:「有一比丘,名曰欣慶,犯四重禁,來至僧中,九十九夜懺悔自責,罪業即滅,戒根即生,如初受戒時,無有異也。」一個犯了四大重戒的人,經過反省懺悔之後,居然能夠與初受戒時相同,可見赤誠反省的功用,能使人獲得「新生」。所以說,「反省」是明日的祥和。
  
  反省的利益很多,反省是智慧的果實,反省是進德的階梯,反省是青年們修學中重要的功課。一個人不要隨便責備別人,要能以責備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也不要任意批評別人,要以批評人之心來批評自己。更重要的是要時時反省自己,只要是有利於大眾的事,就熱心去做。時時反省,知道自己的言行不合乎道德標準,就趕快改正過來。一個青年人,想要成功立業,首先必須健全自己。如何健全自己?就是要不斷的反省、再反省。
  
  三、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求學的時候,學習把自己擴大,尤其要把心量放大。《釋迦傳》中有一段記載:有一位犯了五逆十惡的壞人,想回頭懺悔,但是心懷恐懼。心想:「我過去那樣冒犯佛陀,如果現在向佛陀懺悔,他能寬宥我嗎?」有人了解他的心意,便告訴他:「佛陀的心量尚且能包含天地,怎麼會容不下你一個人呢?」於是他勇敢的前去懺悔。
  
  佛世時,摩揭陀國阿闍世王,忤逆父母,大行不孝,最後知道自己錯了,想求懺悔,可是父親已經去世,懺悔已來不及。他很悲傷,也因此自暴自棄。他的母親對他說:「諸佛心量,等同虛空,你父親是學佛人,雖然你忤逆了他,但是我想他一定會寬恕你的罪過的。」
  
  所以,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先要養成寬宏大量的氣度。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個人要養成海闊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內能撐船的器量,能夠容納好人善人,甚至仇人敵人、看不慣的人,也都能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寬容才能成就一切。一個人若不歡喜別人好,不歡喜別人快樂,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很痛苦的。
  
  至於如何寬容別人,如何去除嫉妒?必須能做到下列三點:
  
  ()不念舊惡
  
  小孩子和玩伴吵架了,總歡喜算舊帳,譬如:「你過去拿過我一張紙!」「你以前吃過我一塊糖!」我們都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如此幼稚,不應該再算舊帳。不過,愚痴的人往往喜歡算舊帳,喜歡把過去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提出來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既往不究,主要的是現在和未來。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誤會或磨擦,只要我們有寬大的度量容人,不念舊惡,猶如大海之深廣,能容任何污穢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淨,又如虛空之寬大,任何美醜之物,皆能包容無餘。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
  
  在佛教裡,有人犯了過失,經過至誠懺悔之後,罪業就可以消除。佛法中說:一個肯悔過的人,比沒有犯過的人更好。對於已懺悔的人,若再批評他過去的過失,那麼批評者的過失會比犯過者更嚴重。佛門最忌諱算舊帳,佛教青年應該不念舊惡,不翻陳帳,和諧相處,才是佛弟子應有的態度。
  
  ()以德報怨
  
  梁國的大夫宋就,曾做過邊縣的縣令,梁國與楚國的邊界緊緊相鄰。梁國的邊亭與楚國的邊亭,都種了瓜。梁國的百姓勤勞,常常給瓜灌溉、照顧,因此長得很好。而楚國邊亭的百姓懶惰、懈怠,瓜也就長得很差。
  
  管理楚國邊亭的縣令,看到梁國邊亭的瓜長得好,心中非常嫉妒、惱怒。楚亭人就在夜裡去搗壞了一些梁亭的瓜。梁亭人發現後也想去破壞楚亭的瓜,就去請示宋就。宋就說:「造惡是怨禍的根源。別人做惡,你也跟著做,那就更壞了。如果是我,就每天晚上叫人偷偷地為楚亭澆瓜,不讓他們知道。」
  
  梁亭人的一聽,每天晚上便偷偷地去給楚亭的瓜澆水。瓜一天天的長好起來。楚亭人感到很奇怪,便暗中觀察,發現是梁亭人所為。楚縣令聽到這樣的事,便報告給楚王。楚王知道後,感到非常慚愧,告訴官吏說:「毀壞瓜的人,難道沒有罪過嗎?這是梁人在退讓啊!」於是,楚王以重金謝禮,並向梁王示好。自宋就開始,梁楚兩國就交好了。
  
  唯有心胸寬廣、不念舊惡的人,才能做得到以德報怨。
  
  《長壽王經》云:「以怨報怨,怨終不滅;以德報怨,怨乃滅耳。」以怨報怨,永遠不能息怨;唯有以德報怨,才能結束一切冤怨的根本。有仇敵,應該用道德去感化他,不要生起怨恨心,因為以怨報怨,是永遠無法化敵為友的。
  
  ()與人為善
  
  一般人對於犯錯者,往往不肯給予改過向善的機會,也不肯指引一條方便回頭的道路。我們學佛的人,有責任將歡喜布滿人間,把善良的風氣傳遍各處;應該予人方便,予人好處;應該不捨棄任何一個改過自新的人,不拒絕任何一個心向佛道的人。
  
  有些人往往缺乏助人為善的心量,甚至嫉妒他人的善舉。這種態度不只障礙了他人,也障礙了自己,我們應該學習以寬容來揚棄嫉妒。「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泰山所以能高大,是由於它不捨棄任何一塊小泥土;大海所以能深遠,是因為它能容納任何細小的溪流。一個人生存於世間,待人處世,也應該具有泰山、大海的氣度,不嫉妒好人,不排擠異己,因為唯有寬容大度,才能成就一切。
  
  四、從譏謗中莊嚴福慧
  
  無論是偉大的人物或普通的小人物,都難免會遭遇譏諷詆譭。受到譏嘲譭謗時,我們如何給予自己力量?如何使自己不消極?那就要從譏謗中學習莊嚴福慧。
  
  在《大方廣如來祕密藏經》裡,佛陀問大迦葉尊者,有一顆大寶珠,是眾德所成,它的質地純淨,能消除一切的瑕穢。但是,「若有人天,毀罵是寶,而不恭敬。迦葉。於意云何?是大寶珠,畏毀罵故,失寶力耶?」大迦葉回答:「不會。」佛陀接著說:「是淨寶珠,猶彼菩薩,志意清淨;一切眾生,雖不恭敬,所有功德,無有折減。」清者自清,任何譏毀都無法減損賢者之德的。
  
  《優婆塞戒經》裡也說:「我身若被截斫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當云何能調眾生?」忍辱,是菩提正因。對於逆我、謗我、傷我的人,能不瞋不怒,甚至慈眼視之,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昔時有位宰相,氣度寬宏,行忍工夫到家。有一天,弟弟要到外地做官,來向哥哥告辭,哥哥說:「你脾氣不好,此行我擔心你的事業不能順利。」弟弟說:「不會啦!這次我聽哥哥的教導,別人給我的譏諷譭謗我都不會計較!」「真的嗎?假使有一個人在你臉上吐口水,那你怎麼辦?」「我一定照哥哥的指示去做,不和他計較,把口水擦乾就算了!」哥哥說:「如果是我的話,我就不這麼做。別人所以會對你唾面,就是因為不高興你,你把口水擦了,他會更不高興。因此,你不必用手去擦,讓它自己乾了,這才是忍耐的上乘功夫。」
  
  自從我們懂得人事開始,所遭遇的譏諷譭謗,不知凡幾。連受眾人景仰的胡適博士,也是「譽之所至,謗亦隨之」,有人讚美他,也有人譭謗他。試觀世界上偉大的聖賢,哪一個不是從譏諷譭謗中成就出來的?譏諷譭謗會打倒一個人,但是,它只能打倒一個庸懦無能的人,打不倒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人。對於譏譭,要把它看做是莊嚴我們福德智慧的逆增上緣,千萬不要讓它激起自己的瞋恨心。《成實論》云:「惡口辱罵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大人,堪受如華雨象。」小人物與大人物的區別,從其應付外來譏譭的態度,也可以明顯地看出來。
  
  台中李炳南居士,初到台灣弘揚佛法時,也遭遇到很多麻煩。當時李炳南居士效法常不輕菩薩的行持,謙和地說:「善知識,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做佛。」甚至說:「善知識,謝謝你,你給我的這種難堪,是在消除我的罪業,謝謝你給我消除罪業的機會。」由此看來,譏諷譭謗不但對人沒有壞處,對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人而言,反而成為莊嚴自己,增長福德智慧的助緣。
  
  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及許多外道經常蓄意陷害佛陀,但都無法得逞,而且每一次佛陀遭外道陷害後,反而聲望更加提高,佛教的弘化也更形順利普及。所以,黑暗就是光明的預兆;外來的拂逆,更是行善的逆增上緣。沒有譏諷譭謗,就顯不出偉大的人格,顯不出聖賢的節操。
  
  對於如何忍耐譏諷譭謗,提出下列三點來說明:
  
  ()不說譏謗
  
  譏諷別人的話不說,譭謗別人的話不說。如果發覺自己平時好說別人的閒話,那麼,從現在起絕口不說,這就是不惡口。
  
  ()不聽譏謗
  
  不要理會外傳的譏諷譭謗。一個人如果時常注意外傳的謠言,則心情會受影響而難過,一難過,就愈沒有力量、沒有心情去做其他事情。「是非之言止於智者」,一個有智慧的人,絕不亂傳謠言,更不輕易聽信謠言。
  
  ()不怕譏謗
  
  譏諷可以消除罪業,是修道人的逆增上緣。一個修道人,不但不必懼怕譏諷,更應把譏諷轉變成激勵身心的力量。
  
  五、從聽聞中確實奉行
  
  《楞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學佛要多聞薰習,聽聞佛法是學佛必經的過程。任何一部經,開頭必是「如是我聞」,最後是「信受奉行」,經典的這種形式,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有些學佛人,多聞是做到了,但是在「確實奉行」方面卻還嫌不夠。往往只學到半部經,即只學到前面的「如是我聞」,卻沒有學到後面的「信受奉行」。
  
  《大乘寶雲經》說:「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一個多聞而不能奉行的人,就像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一樣,一點用處也沒有。因此,一個人想成功立業,除了多聞,也要確實奉行。
  
  以下舉出如何多聞且確實奉行的方法:
  
  ()聞是要說好
  
  聽到好的道理,要讚美,並隨喜贊同。有一些年輕人,聽到別人所說的許多道理,喜歡反駁:「你講的道理固然很好,不過,我的意思是……」「你講的話雖然不錯,但是,我以為……」「你的意思雖然很好,不過,……」不管別人如何苦口婆心的教導,總是一開口就將它否決,甚至別人的話還沒說完,而他的意思本來也一樣,但是卻一開口就表示他不完全同意。他覺得贊同別人的意見,會使自己矮了一截,因此,總不肯爽爽快快地承認別人的意見正確,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
  
  ()聞善要奉行
  
  有一類眾生常有「聞善不著意」的壞習慣,聽到好的話,絲毫不加以留心,更談不上確實去奉行,因此,常在惡道中流轉。人為萬物之靈,具有辨別善惡的能力,如果能聞善奉行,則道業自能快速增進。
  
  ()聞理要相應
  
  聽到符合真理的話,要設法與它相應。有人說:「你的話打動了我的心坎,你這話好像是為我而說的。」這就是聽話的人,能與對方的話相應。我們常常稱讚佛陀為「如理師」,說他是真理的體驗者,是真理的證悟者,是真理的榜樣。一個與真理相應的人,一定是真正慈悲的人,即使他罵你、打你,其出發點也都是慈悲的。若想與真理相應,就必須從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去體驗,養成事事都「如理作意」的習慣。
  
  平常若有寫日記,應寫些如何與真理相應、如何與真理結合在一起的事,以此來檢視自己的心;因為一個煩惱無明熾盛、怨天尤人,處處不滿現實的人,是不可能與真理相應的,言語舉動更不可能與真理結合在一起。
  
  六、從克難中創造明天
  
  記得政府播遷台灣時,最早發起的運動叫做「克難運動」;組織的樂隊,叫做「克難樂隊」。當時,全國上下,一致推行克難活動,由於大家合力推行,使得台灣從克難中漸漸成長,這種克難的精神,就是奮鬥的精神。從克難中,期待明日的光輝;能夠克難,才能從克難中孕育明日的果實。
  
  「克難」,顧名思義,是克服困難。一個修學佛法的人,有什麼困難需要克服?譬如:有人覺得「話難說」。如果覺得說話很難,國語不容易說得正確,就要努力學習,克服說不好的困難;有的人認為寫文章很難,就要克服文字的困難;思想不能暢達、語言文字不能流利,也是先找出困難的所在,再設法克服。
  
  也有人覺得「事難做」。所謂「事難做」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事情本身的條件困難,一種是人事關係的困難。一個人不論在任何情形之下,絕不可因為事情難做就不做,更不必因人事關係困難而灰心。所謂「佛道難成誓願成」,世間事沒有比學佛更困難的事,成佛的困難都不怕了,還怕世俗成功立業的小困難嗎?
  
  法國英雄拿破崙曾說:我的字典裡沒有「難」字。古來的英雄豪傑常自詡:「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困難。」所謂「世間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雖移山填海,也終有成功的一天。把難字從口邊、心裡去除,腳踏實地切實去做,相信不會有什麼困難。
  
  此外,有人會覺得「道難修」。修道有什麼困難?為了修道,要淡泊名利,忍受寂寞,委屈吃虧,忍耐壓迫;為了修道,親情要放下,故鄉要遠離,朋友少來往,一切功名富貴的念頭都要捨離。
  
  有的人修道,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到頭來反而背道而馳。所謂「修道一年,佛在眼前;修道三年,佛在西天;修道十年,無影無邊。」這種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能耐煩,經不起挫折,因此半途而廢。像這種自暴自棄的人,能完成人生嗎?能成就道業嗎?所以,一個修道人,要有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毅力,不只具備「勇猛心」,更要有「恆常心」,才能圓滿完成菩提大道。
  
  一九七六年六月講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

本篇提出最後六點意見,分述如下:
  
  一、從威儀中訓練自然
  
  對於佛門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我們做到了多少?平常的行住坐臥,身心的語默動靜是否與威儀相應?有的人,小心努力的學習威儀,走路的時候,一板一眼,步伐姿態,毫不隨便;坐著的時候,眼觀鼻,鼻觀心,就像入禪定一般。
  
  但是,威儀並不只是作一個樣子,也不是要裝模作樣。重要的是自然的流露,不做作,毫不勉強。譬如講話的時候,自然低聲輕語,不口沫橫飛,旁若無人;笑的時候,牙齒雖不露出來,內心也自能感到歡喜。平日就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即使獨處沒有外人時,也一樣具足威儀,那麼在眾人面前也不必特意做作。
  
  有的佛教青年發心學習威儀,可是又學得不像,有的則根本不願學習,還是不能免除一般人的習氣,與社會上的青年男女沒有什麼兩樣。
  
  以下提出三點,說明威儀的重要。
  
  ()威儀代表教養
  
  從一個人的威儀中,可以看出他是否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教養的人,風度翩翩,舉止動作,毫不矯揉造作,自然流露平靜純真的氣質,行為表現具有真善美的行止風範。但是,一個沒有教養的人,他的外在言語行為,粗魯莽撞,心思不定,缺乏自動自發的進取心。
  
  佛教青年,應該把平日的學養修持,表現在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
  
  ()威儀可以說教
  
  俗語說:「身教重於言教」。凡是身形儀容能使人肅然起敬,威德儀態能使人效法者都叫身教。過去佛光山舉行大專佛學夏令營時,我向學員說:「希望你們在佛光山能從花草砂石內,認識三千大千世界;從佛像僧容中,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從座椅拜墊上,體會自己的無限生命;從僧團袈裟一角中,緊緊握住人生真善美的一面。」莊嚴的威儀,是能不透過語言而說教的。
  
  幾年來,前來佛光山的信徒遊客日益增多,山上的法師,無法一一去為他們說法,因此,即以莊嚴的儀表、慈祥的面容,向信徒遊客們做無言的說教。有的遊客看到出家人長衫飄動,步伐輕盈,被其莊嚴的氣氛感動不已,因而進入佛門,這也是一種「現身說法」。
  
  ()威儀可以獲得尊敬
  
  有些學佛人,雖不要名利,卻想受到別人的尊敬。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不但須具備學問和道德,更重要的是要具足威儀。佛教中有一項規矩:出家後,五年學戒,然後才允許聽教參禪。一個出家人,必須先學習律儀,淨化自己的身心,養成高尚的氣質,接下來才可以研究教理或參究話頭。
  
  時下有些僧青年,最易犯的重大毛病就是尚未學習基本的威儀,即躐等去聽教參禪。因此,學到最後,往往有如空中樓閣,浮而不實。佛教青年們除了學問的追求,必須特別重視威儀的訓練,舉凡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之間,都要隨時注意是否合乎威儀。只要具足威儀,又有學問、道德,自然能獲得別人的尊敬。
  
  二、從淡泊中體驗樂趣
  
  追求快樂是人類共同的願望。有的人追求物質的快樂,有的人追求享受大自然的快樂,有的人則在物質之外,從淡泊中獲得快樂。而學道的人,在物欲泛濫的世界中,如何選擇或追求快樂呢?自然是從淡泊的生活中體會樂趣。因為物質的快樂,不能絕對長久;唯有在淡泊的生活中,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淡泊的好處可由下列三點來說明:
  
  ()淡泊可以啟發良知
  
  翻開報紙,常看到一些殺人搶劫的事情,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昧著良知去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呢?觀其緣由,大都是對於物質不能滿足。不甘於淡泊的人,為物欲所蒙蔽,行事自然就沒有良知。
  
  我們不妨時時自我反省,我們對社會的貢獻有多少?我是否產生過損人利己的心思?如果我們對粗茶淡飯能夠知足,則物質條件再缺乏,相信也能夠優游自適,自然不會產生有害社會的念頭。如果內心的念頭純正,則「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良知也會自然顯露出來。
  
  ()淡泊可以招致高貴
  
  歷史上的許多高僧大德之所以受人尊敬,並非由於擁有良田千頃或華屋萬間,而在於他們的甘於淡泊、不貪安逸及不務奢華;在淡泊之中,能使僧格不斷地昇華、滋長。
  
  淨土宗慧遠大師,雖有朝中王宮大臣想請求供養禮拜,但他不為所動,甘願粗衣菲食,在小關房茅棚中修行,三十年不下山,因此他的德輝照耀於萬世。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雖然沒有華衣來莊嚴,沒有美食來飽暖,但是由於甘於淡泊,無所需求,人格自然就會高貴。
  
  因此,佛教青年不能太重視物質的追求,如對現實的物質要求太高,流弊必定也大,應該從淡泊苦行中陶冶自己,磨練自己,這樣,不但能啟發我們的良知,更能使我們的人格高貴。
  
  ()淡泊可以帶來快樂
  
  有的人認為有錢就能快樂,殊不知世界上的大富豪,往往比一般百姓有更多的煩惱;有的人認為錦衣玉食能使人快樂,其實未必盡然;有些人認為名位權利可以使人快樂,事實上,名位權利所招致的煩惱,更令人難以忍受。
  
  一個人追求繁華容易,返樸歸真困難。如果能把世俗功名富貴的欲望淡薄一分,那麼道念就能增加一分。舉例來說:在一杯水裡加上一些酸甜苦辣的東西,這杯水立刻就會變質。即便是一杯茶,放個兩、三天,也會產生怪味。可是,如果僅是一杯清水,淡淡的,沒有任何雜味參與其中,這杯水永遠是一杯清水。就如人的思想、欲望愈多,則愈容易變質;如果能甘於淡泊,如同清淨無味的水,則煩惱的怪味便不會產生。所以,淡泊的快樂,是最可靠、最長久的。
  
  許多人相處時喜歡標榜感情濃厚,你來我往,隆情高誼,結果總是不能持久。我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中要淡泊,在人情往來之間也同樣要淡泊。一個人唯有心地純潔,甘於淡泊,無貪無求,不為名利,自然能安身立命;反之,如果貪圖生活上的富裕,過分計較人我間的得失,定難獲得永恆究竟的安樂。
  
  孔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可見物質的過分享受,是歷史上大哲人所極力反對的。一個人若過度熱衷於物質的享受,將為物欲所牽引,本具的靈性也會被物欲所蒙蔽。
  
  學佛人,在生活上必須恬淡,心靈才會清淨明徹,不易為客塵煩惱所染。唯有如此,才能體會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悠然自得的境界。
  
  三、從寧靜中安頓身心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一定是沒有錢,也並非身染疾病,而是身心無所安置。有人說,上了講台,手沒有地方安放,就感到身心不自在;孤魂野鬼最大的悲哀,是沒有一個皈依的所在。
  
  的確,身心無處安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身心應該安放在哪裡?誦經禮佛,可以安頓我們的身心;三藏十二部經典的義理大海,以及大眾的事務,都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除此之外,「寧靜」也可以安放我們的身心。古人說:「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除了淡泊,寧靜也自有一番意境,能讓我們體會到更寬廣的世界。
  
  所謂「寧靜」,不是指外在的一切運作停止,如飛機不飛、車子不跑、人們不講話等等,主要是內心自然沒有聲音,而不是抹煞外在的一切聲音。就如「禁語」,不僅是嘴上不講話、手接觸東西無聲音或走路時腳下無聲等等,更要做到心裡沒有聲音,即使在熱鬧場所,心靈仍然澄澈靈明,絲毫不為外境所動。此時,就是心靈的寧靜,心靈的莊嚴;道德可以完成,人格也可以昇華。
  
  以下說明在寧靜中如何能安放身心:
  
  ()寧靜中有寬廣
  
  內心的寧靜,可以擴大一個人的精神領域及心靈世界。當我們把心靜下來時,平時所想不到的問題,往往就可以想到,記不起來的事情也可以記起來。
  
  當然,使內心寧靜或參禪,並不是為了想起舊日的事情,寧靜中的世界很寬、很大。我們不必在人我是非的小圈子中打轉,因為在煩惱喧嘩的外在世界裡是無法解脫的,好像鑽牛角尖一樣,越鑽越小,我們應該把心胸擴大,從寧靜中體會三千大千世界的寬廣。
  
  ()寧靜中有富有
  
  俗語有云:「沉默是金」,這句話的意思是寧靜裡含著富有。一個人熙熙攘攘地忙碌過一生,擁有功名權勢,擁有家財萬貫,出門汽車,入門洋房,甚至擁有嬌妻美妾,子孫滿堂,這樣就是富有嗎?其實,人生真正的富有含藏在寧靜中。
  
  當一個人靜靜獨處時,可以仰望蔚藍的長空、飄動的白雲,宇宙是那麼廣闊;或是一卷在握,上下古今,多少英雄豪傑與我對語,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一切盡在我心裡,可以任意暢遊在太虛之中,能說不富有嗎?生而為人,重要的不是擁有外在的財富,而是擁有心靈的智慧及寧靜的生活。
  
  一個人一天當中,如果缺乏三十分鐘乃至十分鐘的寧靜,那麼精神生活一定非常貧乏。學院為什麼規定每週放假一天?這是為了讓學生有自己的生活,體會寧靜的樂趣。在一年當中,至少要有一個月的寧靜生活,因為沒有寧靜生活的人生,會迷失方向、忘記自己,只有懵懵懂懂,任人牽著鼻子走。唯有在寧靜中,才能面對問題,與自己交談,才能達到「身心安泰」的境界。
  
  ()寧靜中有平安
  
  人若是每天生活在浮躁動盪之中,會處處埋伏著侵犯德行的陷阱。如果能把自己安住在寧靜之中,就會感到平安。印度聖雄甘地,雖然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牢獄裡,但是,由於他內心的寧靜、淡泊,所以處處感到安穩,不會心有不平。
  
  知足的人,即使身處地獄,也會覺得像在天堂一般。有了寧靜的人生,到處都可獲得平安。當我們或坐或站都覺得不稱心遂意,是因為內心浮躁不安,不能平衡。內心如果能寧靜,即是所謂的「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寧靜能使人心安,並使瞋恨心調伏;內心平靜,則待人處事永遠祥和,爭執的弊端就永遠不起。所以,寧靜中有平安。
  
  四、從信仰中發掘能源
  
  世界性的能源危機,會帶給世人不安與騷動。因為能源缺乏,汽油漲價,汽車不能常出去跑,電燈不能隨便開用,冷氣必須盡量節省,一切物質都供應不足。在物質文明發達的現代,居然還有能源缺乏的危機,可見科學與物質文明的效用是有限制的。然而,我們心裡的能源,則沒有缺乏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裡都有無限的寶藏,人人都可以去自由開採。
  
  我們如何開採自己內心的能源呢?應以「信仰」來開採。《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仰就是力量,一個有信仰的人,內心充實,他看這個世界,到處一片祥和;一個沒有信仰的人,他的心境就不同了,由於沒有心靈的皈依處,會感到這個世界很貧乏,甚至覺得人生很空虛。有信仰的人生才是美滿的。
  
  信仰與能源的關係可用下面三點來說明:
  
  ()信仰可以發掘智海的能源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如大海般深邃廣闊的智慧寶藏。此內心的智慧能源,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佛法四句偈的功德不也是勝過三千大千世界嗎?由此可知,智慧不是物質上的財寶所能比擬的,而這個智慧的大海,必須用「信仰」來發掘。所以說「信仰」可以發掘智海的能源。
  
  ()信仰可以發掘慧山的能源
  
  能源在哪裡?在深邃的海底,也在高聳的山上。有人說,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一般人只以為台灣「四季如春,物產富饒」,其實,台灣的可貴處並不只於此。台灣的山脈連綿,那兒有無限的寶藏;台灣的山林蒼翠,那是台灣的生命線。如果將台灣山脈裡所蘊藏的資源,全部開採出來,能讓人民生活豐富,精神愉快。但又何妨留一些給後代的子孫,讓他們還能看到青山綠水的大自然之美呢?
  
  山上有能源,海底也有能源。所謂智如海,慧如山,我們除了入智海去發掘能源,還要登山去開採慧山上的能源。登山固然艱難、危險,但是卻能從中得到很多益處。為什麼許多高僧大德要到山裡潛修?為什麼不到交通方便、物質豐富的都市去?因為山裡面所擁有的的物質比都市更「豐富」。
  
  喜歡登山的張培耕先生曾說:「登山的人與久住城市的人,對事情的看法往往不一樣。登山者,他擁有廣大的天地,心胸開闊,對人間的是非更能坦然視之。」
  
  往聖先賢與高僧大德們,入山隱居修行,一住就是幾十年,佛教青年來到佛門,也要立下志願:「多少年不下山,多少年不出山門,等到有朝一日學有所成時,再深入社會去弘法度眾。」唯有如此,才能覓得豐富的寶藏。
  
  ()信仰可以開採佛性的能源
  
  信仰有什麼用處?信仰可以淨化我們的身心,可以增進我們的道德,可以昇華我們的人格,可以做我們生活的指標,除此之外,信仰還可以發掘我們佛性的能源。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眾生皆有佛性」,佛性是什麼?是成佛的「能」。這個「能」比原子能更可貴,原子能固然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解決人生的問題,但是,它也可以用來殘殺鬥爭,毀滅人類,可見世間上的東西是有利必有弊的。唯有佛性的能源,是「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那麼,佛性要如何去發掘?俗語有云:「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性能源的開採,別人不能替代,唯有靠自己用心去開採發掘。要使佛性顯發出來,則讀書求佛法要認真,誦經禮佛要虔誠,如同開山一樣,要一剷一剷的挖,一鋤一鋤的掘,經過一番血汗辛勞,成功的果實自然能展現在眼前。
  
  每個人必須立志做發掘自己佛性能源的工程師,只是這種工程比一般的修橋鋪路、建造房屋更不容易,需要付出長年累月的恆心與毅力。
  
  五、從合群中廣結人緣
  
  在團體中生活,如果沒有合群的性格,便不能體會團體的樂趣。有些人雖然處在團體裡,卻很孤獨,不論什麼人,都不關心,不論什麼好事,都不中意。這種冷漠的人,在團體裡面,可說是殘忍的根苗。學校教育有所謂的「德、智、體、群、美」五育,其中的「群育」,在現代社會中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身為一個佛教徒,在團體裡不能沒有合群的習慣與德行。
  
  下面舉出三點加以分析:
  
  ()人不能離群索居
  
  《維摩經》上說:「佛法在眾生身上求。」沒有眾生就沒有佛道,尤其對於思想、意志、立場不一樣的人,也要容忍,並要有殊途同歸、並肩合作的氣度。
  
  英國有工黨與保守黨兩大主要政黨,工黨因執政太久,保守黨就慢慢衰微,此時最擔心的不是保守黨而是工黨,因為如果保守黨衰微了,工黨在沒有敵對黨的情勢下,就無法再進步。這件事很有啟示的意義,對於與我們立場、意見不一樣的人,應該心生感謝,因為他們是我們最好的逆增上緣。天下是大家的,不必要求每一個人都和我們一樣。而世界既然是千萬眾生共同的世界,我們怎能離群索居,單獨生存呢?
  
  有個故事說:有一天,世界發生了戰爭,不斷地打來打去,戰到最後,世界只剩下兩個人,由於彼此立場不同,繼續再打,結果其中一人死了,只剩下另外一人。當這個人高喊「我勝利了!」的呼聲,可是旁邊沒有任何人可以聽到,也沒有人分享他的喜悅。他口渴了,想喝水,可是沒有水可喝;肚子餓了,可是沒有人做麵包,這時他才覺醒到世界上應該多留一些人,畢竟自己單獨一個人是無法生存的,需要有別人、有團體的存在。所以,一個人離開了團體,是不能單獨生活的。
  
  我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時,聽說台北有太虛佛學院,由很多人經營合辦,而且辦得很好。我知道了以後,內心不但不嫉妒,反而很歡喜。我高興佛教教育日漸興隆,也高興有競爭的對手,可以互相觀摩,為了不輸別人,自己必須更求進步。所以,有人比我們好不是障礙,反而是促成我們進步的增上緣。
  
  現在的基督教除了辦醫院、學校外,還從事監獄布教及電視宣傳。對此,我不但不討厭,反而從心裡感謝他們。近幾十年來,佛教界像一頭睡獅般慢慢地醒過來,開始從事電台廣播、冬令救濟、創辦醫院、籌設學院及宣傳布教等社會事業,這都是基督教的功勞,如果沒有基督教的刺激,佛教界的人還在老僧入定,沒有人想到應該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呢。
  
  ()人要靠因緣生存
  
  人所以能存在,是靠眾多的因緣關係。佛教界常有一些現象,如這個宗派容不下那個宗派,男眾看不起女眾,出家人看不起在家人,老的看不起小的。其實這都是錯誤的,佛教人士是彼此相互需要的。
  
  很早以前,演培法師曾對我說了這麼一句話:「某人在某處建廟、起精舍。」
  
  我說:「這事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他說:「我們從此又多了一個地方可以弘法,又多一個地方可以掛單吃飯。多了一間寺院,就多了一個使佛法振興的助緣啊!」
  
  的確,佛教要靠眾多的因緣才能發展,彼此都是息息相關,大家應該互相提攜,彼此合作。
  
  ()人要靠眾緣成就
  
  世界上許多成功立業的人,所以能夠成功,並非僅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實際上,部屬也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成功的人,常是由部屬塑造起來的。譬如打勝仗而成名的將軍,他的偉大,不知是多少部屬的血汗付出,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佛教界受人崇敬的印光大師,是因為有很多在家信徒,敬仰印光大師而擁護他成為一個楷模;太虛大師所以成為當時佛教界的偶像,是因為那個時代的佛教青年了解大師的抱負,而以他做為效法的對象。
  
  《成佛之道》書中有一句話說:「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讚僧。」一個人想要成功,首先要廣結人緣,所謂「佛道未成,先結人緣」,廣結善緣是很重要的。很多有學問有勢力的人,為什麼做起事來,卻處處不順利?其原因何在?就是因為人緣不夠所致。由此可知,欲成就一件事情,必須眾緣和合;獨木難撐大廈,廣結人緣是非常重要的。
  
  六、從悲願中奮勉學習
  
  學習佛法的目的為何?為什麼要學佛法?學了佛法可以賺錢嗎?學了佛法就有衣服穿嗎?學了佛法就有飯吃嗎?學佛法是為了逃避現實,只求做一個自了漢嗎?當然不是!我們學佛是為了淨化自己,是為了發大悲願廣度眾生,是為了復興佛教。
  
  以下分三點說明學佛的目的:
  
  ()為淨化自己而來學佛
  
  一個人想要學習佛法,如果不從慈悲中去學習,或者不從發願中去學習,那麼學習就沒有力量。我們是為了求道而來,不是為床座而來,更不是為自己的安逸而來。佛法無量義,以淨為本。佛法再多,如果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就不能與之相應。所謂淨化,不僅思想要淨化,眼、耳、鼻、舌、身全部都要淨化,唯有身心都淨化,才能與佛法契合。
  
  ()為廣度眾生而來學佛
  
  學佛,不是為求名利而來,也不是為逃避社會責任而來,應是為廣度眾生而來。一切的佛法,皆是為對治眾生的貪瞋癡等病,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即是為了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
  
  學佛,是為了廣度眾生,因此,學佛的態度,不能像一般的哲學家,只在文字、理論上分析,口頭上空談,或像一般的歷史家,只在歷史事項或典籍史料上去考據求證;如此皆脫離了佛法的本義。佛法重視的是眾生的實際生活及解決眾生的痛苦。所以,學佛必須發大悲心,以廣度眾生為前提。
  
  ()為復興佛教而來學佛
  
  《成佛之道》一書說:「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學佛,除了為淨化自己的身心、廣度眾生,還要有復興佛教的悲願。譬如為了宣揚教法,可以忍苦耐勞;為了維護教團,可以自我犧牲;為了服務眾生,可以獻其所有;為了信仰佛陀,可以捨身捨命;為了復興佛教,人人都須發堅固願,立恆常心。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佛弟子也應該有「佛教興亡,佛子有責」的雄心與悲願,只要聖教興,個人存亡在所不惜。如果每位佛子都能有這種悲願,則衰微的中國佛教,一定能重振昔日的光輝。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分成四篇,每篇各以六點來說明,希望今日的佛教青年,能夠即時覺醒,因為時代的重任已經落在青年的肩膀上。為了廣度眾生,為了續佛慧命,佛教青年應該先從充實自身、改變氣質做起,發慈悲心,立堅固願,相信未來的佛教,即能如麗日中天,光燦寰宇。
  
  一九七六年六月講於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


如何做一個出家人

發心出家,又發心求受戒法,為的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受戒固然是出家人的終身大事,但不是受完戒就算數,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一個出家人。
  
  出家身份非同往昔,和一般世俗人大不相同。佛陀在《佛遺教經》中對出家沙門訓示:「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佛陀強調做為一個沙門釋子必須嚴持淨戒,不能失去出家人應有的本色。
  
  如何做好一個出家人?以下分十二點來說明:
  
  一、去傲慢、受委屈
  
  有人說,出了家就是人天師範。的確,出家人是要統理大眾的。因此,我們必須了解:越是偉大的人越謙和,佛菩薩都非常慈悲,而我慢與出家法是不相應的。
  
  一個人傲慢心沒有降服,目空一切,就偉大不起來,人格也不能俱全,將來如何成為人天師範?受完戒後,開口閉口就說:「我是受過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至尊至貴。」「我是學過戒法的法師。」「我是師父,大家應該聽教於我。」優越感於是興起,傲慢於是抬頭。但是已出家,應自問:有多少的佛法可以度化眾生?有多少的慈悲可以濟拔眾生?有多少的忍耐可以為眾生受苦?有多少的能力可以貢獻眾生?
  
  身為一位人天師範,已具足比丘、比丘尼的條件了嗎?徒然擁有出家的虛名,而不能名實相符,成為實實在在的出家人;如果佛教中有許多這樣的出家人,佛教如何能興盛?本身不健全,又如何去度化眾生?
  
  很多大德開示後學說:「你要知道苦惱。」這句至理名言對於修行人很有幫助。因為,一個苦惱的人,會安安份份的堅守出家人的本份,不會憑著聰明去為非作歹。所以古人說:「唯智者與愚者不移。」我們寧可做一個苦苦惱惱的慚愧僧,也不做一個貢高我慢、危害佛教的聰明人。知道苦惱的人,對自己的缺點會生起一種慚愧懺悔的心,這股自覺的力量,就能推動我們向善。因此,知道去除我慢是出家人最大的本領。
  
  如何才能具有去除我慢的大本領呢?就是要肯接受委屈。這必須有大本領、有堅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到別的道場參學掛單,首先要接受知客師父的百般質詢,如果不能低聲下氣、委屈求全,就不能參學掛單。過去的大德為了要掛單,即使吃了閉門羹,被擯拒門外多日,也都毫無慍色地忍受,為的是能求法參道。譬如浮山法遠禪師,就是通過這一關的考驗而成大器的。
  
  到外面的道場參學求道,一定先從淘米、煮飯、洗菜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由這些最基本的工夫,磨鍊出家人忍受耐煩、禁得起委屈的個性,而成為法器。如寒山拾得、六祖惠能,就是如此成就他們的人格。所以,出了家要學習從工作中委屈求全,冶鍊自己的品格。
  
  出家為僧,僧的意思是大眾,所以說佛法要在大眾中求,離開大眾是不能得到佛法的。也許有人會說:「我又不住大叢林,我只要在小寺廟修行,就不必和大眾在一起。」即使是小寺廟,也有師父、師伯叔、師兄弟及寺中大眾,各有各的立場、見解,如果不能忍耐、接受他們的要求,如何能生活在一起?
  
  真正偉大的人,愈能謙卑及受委屈。田中的稻麥越是成熟,穗子俯得越低;想成為偉大的人,也一定要受得起委屈。好比生鐵要鍛鍊成鋼,一定得經過烘烤、錘打;受得起委屈,人格自然能昇華,受不得委屈,稍不如意就鬧情緒,整日活在煩惱之中,人生有什麼樂趣可言?況且出家就是要度化眾生,拔除眾生的痛苦,把歡樂散播給大家,如果自己老是心情不好,需要別人來安慰,如何去解決別人的苦惱呢?所以,出家學菩薩行,要學習把眾生的委屈、煩惱背負在自己的身上。
  
  受委屈就是受氣,受氣愈多愈能健全,受委屈愈多愈能偉大。在受氣、受委屈之中,我們可以體會堅毅、寬容的重要。一個時時需要受呵護、禁不起稍微挫折的人,是永遠無法成熟的。所以戒期時,戒師對戒子特別嚴格:眼睛東張西望就責罵、講話攀談就喝打、走路不規矩就懲罰。並不是戒師和戒子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非得如此苛薄對待,而是要訓練戒子能受得了委屈,成為一個堅強的出家人。
  
  俗話說:「人倫常在忍中全。」世間的人際關係尚且需要以忍耐來成就,何況要成為人天師範的出家人,更應該以忍耐來莊嚴自己的德行。如果受不得一點委屈,又傲慢貢高,即使受了戒,也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出家人。
  
  貢高我慢,不能受委屈,不是一個有能力的出家人;有本領忍耐一切的磨難,才是有力量的出家人,就如一艘在狂暴雨中行駛的船隻,若能通過巨浪的吹打而不沈沒,最終必能到達安全的岸上。因此,要成為一個出家人,首先須去傲慢、受委屈,去除了傲慢,就能虛心的接受別人的教導;受得了委屈,就能溫和的克服許多艱難;受得了摧殘,才能成器。
  
  二、勤作務、惜福報
  
  出了家,要把自己奉獻給佛教,為大眾服務。自古以來,偉大的出家人不是坐著等人來服侍,也不像高官貴族一般差奴遣婢,而是甘心情願做眾生的牛馬,為眾生奉獻生命。
  
  古人說:「業精於勤而荒於嬉。」社會上的人士,如果想開展事業,一定要勤勞工作,運用雙手、頭腦,努力去經營。出家辦道,更應該勤勞作務,才能有所成就。農夫在春天辛勤的播種、插秧、灌溉、除草,秋天來臨,就能收到纍纍的果實。天底下沒有守株待兔、不勞而獲的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對於社會、國家,尚且要負起一份責任,何況我們佛弟子,拋開了家庭,投入更大的僧團,目的是把自己毫無保留的獻給大眾,怎麼可以不勤勞作務,而成為社會的寄生蟲?
  
  《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自然是多麼勤勞,四時如序更遞,萬物依時榮枯。要成為世間的君子賢人,必須自強不息,努力不懈,身為人天師範的出家人,怎能懶惰不工作呢?出家要學菩薩大道,菩薩是席不暇暖、馬不停蹄的救拔眾生的痛苦,解決眾生的煩惱。所以,要成為一位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必須勤勞作務,不勤勞就不能與出家法相應。
  
  平時我們以為打坐參禪、誦經拜佛,才是修行,其實,搬柴運水、種菜蒔穀,一樣是修行。從實際工作中,可以莊嚴我們的道行,使我們得到身心的安然自在,對大眾也能盡到一份力量,那怕是掃地煮飯,如果好好發心去做,也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從工作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生命真實的意義;從勞動中我們可以品嚐到人生真正的快樂;從服務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人性珍貴的價值。古來的高僧大德,就是在勤勞作務中,把自己融和在佛法與大眾裡。
  
  譬如大聖佛陀,親自為弟子補縫衣服,修理門戶;百丈禪師樹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風格,為中國僧伽留下了楷模,近代的印光大師、太虛大師、守培法師、虛雲和尚、弘一律師等,無一不是身體力行,勤勞不息。他們自己掃地、剃頭、洗衣,不隨意麻煩徒眾,終身更不輕易打擾別人。我們的德業有他們崇高嗎?我們的修持有他們精進嗎?要做好一個出家人,應該學習古今大德們的勤奮工作,以我們的雙手、勞力,來莊嚴自己的國土、道行。
  
  今日的台灣,文明發展迅速,生活水準提高,佛教愈來愈進步,信徒的供養也愈來愈多。我們出家眾不能因為供養充足,生活不虞匱乏,就懈怠驕奢,不勤勞作務。
  
  佛陀在世時,阿闍世王以珍奇美物供養提婆達多,佛陀於是告誡弟子們:「芭蕉的心如果飽滿,驢子如果懷有身孕,就離死亡不遠了;小人如果得到財物供養,離滅亡就很近了。」後來,提婆達多因為驕矜意滿,叛教破眾,墮入地獄,可見財物危害之大。
  
  我們要體會菩薩的用心,上契歷代大德的精神,自己的生活要靠勤勞換取。勤勞的人,永遠不會感到貧困;如果勤勞不夠,更應愛惜自己的福報,生活所需,當思來處不易。現在家家都有自來水管,用水很方便,但是也不能浪費,沒有節制。依佛法說,我們一天只能用七斤四兩水,以此標準來要求現代人,洗臉都不夠呢,比起古人我們所浪費的福報實在太多了。雖然水費不高,但是任何東西,都是物力維艱,對於一粥一飯、一羹一菜,要時常想著其來源之不易。
  
  有一首描寫農夫耕種的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我們生活所需,無一不是靠著社會大眾的分工合作,搬運輸送才能獲得,我們有什麼福德,堪受如此的護持?若不珍惜福報,實在愧對大眾。好比在銀行存款,只知揮霍,不知儲蓄,等到錢都支空了,怎麼辦?平時不知惜福,等到福報用盡,用什麼道糧來資養自己?就如天人福報享盡,還要再來輪迴受苦。所以飯前五觀想,就是在警惕我們不可浪費福報。
  
  古代的大德高僧,愛惜福報有加。在《高僧傳》中記載:高僧們如果不是閱藏看經,絕不輕易燃蠟燭;不是拜佛課誦,絕不隨便穿鞋走上佛殿;不是供佛待客,絕不輕易加一樣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年、廿年;一襲袈裟,一披就是一生。他們生活力求簡單,物質力求淡薄。一條毛巾,用了幾十年,破爛不堪,仍然捨不得丟棄;一張床,睡了幾十年,吱啞作響,依然睡臥無憂。身為出家人,應自問,能夠像他們一樣惜福嗎?
  
  我年輕時所參學的大叢林,住眾、學生有好幾百人,但是一星期下來,字紙簍裡面,找不到垃圾。現代寺院的垃圾箱,常常一會兒工夫,垃圾就滿了。現在的人,需求增加,浪費的物質就多了。
  
  別人常會對我說:「你真有福報!」我覺得不是我有福報,而是惜福報。我的福報從哪裡來?你們吃剩的殘羹剩飯,我覺得是珍餚美味;我穿著鞋子,爬山作工,一穿幾年也不容易壞,因為我訓練自己,穿的時候,腳步要放輕,小心愛惜;天氣熱,我也不吃冰淇淋、可口可樂,因為我不願把錢花費在這上頭。
  
  在最初參學的十年中,我從來不曾看過、聽過「水果」,更遑論吃了,現在雖然有水果,也不會特別想吃,因為我沒有需要的習慣;對於紙張,我捨不得任意丟棄;平時衣食只求禦寒裹腹,不求豪奢,更不曾想到要添置屯積,因為沒有購買的欲望。我認為身為出家人,要有愛惜福報的美德。
  
  惜福不是慳吝,是對自己要求嚴格,不浪費財物,不勞煩他人;但是對別人要有供養心。唯有珍惜福報,自我要求嚴格的人,才會寬容待人。我們應該常常思惟:自己有何功何德?從孩提時代,父母茹苦含辛養育我,師長不孜不倦教育我,社會人群源源供給我,國家民族保護我。出家了,受到三寶的加持,常住的攝化,而我們對父母、師長、社會、國家、三寶、常住,能有什麼貢獻?若還不懂得愛惜福報,發心勤勞作務,那麼形雖出家,也永遠求不到佛法。
  
  戒律上記載:如果有信徒供養出家人,即使三十里路遠,也要去應供,否則就是懶惰僧。佛陀的用意是:想吃飯就要多受辛苦,勤勞才能和眾生在一起。不知勤勞,不懂惜福,如何做好一個出家人呢?
  
  三、有熱忱、愛佛教
  
  有的人出了家,冷漠不熱情,這是很不好的惡習。許多佛教徒最初接觸佛教時,常覺得佛教好冷漠,出家人對在家人愛理不理的。雖然出家人要注重威儀,不隨便嬉笑,但並不是呆若木雞,毫無表情,或者冷如冰霜,沒有笑容,出家人應該把慈悲、祥和表現出來,使信徒覺得和藹可親。
  
  有人說:「出家人不能有感情。」出家人不是不能有感情,而是要淨化感情,轉化感情;把私情淨化成愛眾生的大有情,把貪愛物慾的情念,轉化成愛護真理的熱忱。出家學佛,先學習愛護佛教,學習愛護眾生;不愛佛教,不熱心衛護佛教,還算得上是佛教徒嗎?
  
  《梵網經》說:「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戒時,如三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菩薩愛道護教,不遺餘力,只要佛教存在,自己肝腦塗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見其愛教之真切。
  
  今日的佛教,最大的弊病,就是自私自利,宗派觀念及門戶之見過於根深蒂固;人我分際、地域觀念,牢不可破。目睹這些現象,能忍心袖手旁觀嗎?佛教教育不能普及,能不發心奉獻嗎?佛教慈善事業不能開展,能不發心從事嗎?出了家,要拿出青年的熱忱,為佛教做一番事業,如同太陽給大地溫暖般,無私的愛護我們的佛教。
  
  也許有人會說:「我是小人物,救佛教、救眾生是大法師的事。」不可以如此妄自菲薄。俗語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地,「佛教興亡,佛子有責」。出了家,就要以佛教為家,以佛法為依歸,一般世俗人,尚且愛他們自己的家,如果我們不知道愛自己真理之家,不是比世俗人愚痴嗎?佛教是每一個佛弟子的依靠,人人都應該有「護教衛道,捨我其誰」的氣勢,怎可分人我彼此,推諉責任呢?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把佛教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寧可自己吃虧,也不讓佛教損失,不如此就不是佛弟子。事實上,唯有佛教興盛,佛法發揚,佛弟子才能存在。因此,每一個出家人,都應把身口意奉獻給佛教。
  
  常聽人說:「我已經獻身給佛教了。」懂得為佛教奉獻一切固然很好,但是更要常常自問:「我現在究竟能獻給佛教什麼?」過去我們所謂的佛,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現在我們所謂的佛,是有熱心、有慧心、有悲心的人。身為佛弟子,要學佛之行,與佛並肩,也要具備熱心、慧心、悲心,把自己和佛教合為一體;不能合一時,也要以佛教為第一,我為第二。以佛教的興衰為自己的存亡,以眾生的苦樂為當先的急務。常常自勵:我是否有足夠的悲心慈憫眾生?我是否有無比的熱心為佛教努力?佛教的前途我是否關心?佛教的弘揚我積極從事了嗎?把愛佛教的熱忱激發起來,只要佛教能興隆,即使以身殉道,也毫不遺憾!這才是身為現代佛弟子應有的本分。
  
  四、發信願、真修行
  
  《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如大海,浩瀚無比,唯信能入;佛道如高山,崇高無匹,唯願能達。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對佛教的信心已經具備了嗎?相信教主佛陀擁有完美的人格嗎?相信他是宇宙第一大覺完人嗎?相信他可以救度我們脫離苦海嗎?相信跟隨他,人身就不會沉淪嗎?對於佛法教理都能信受奉行嗎?對佛法的因果業報是否毫無懷疑、至誠懇切的相信呢?是否真的用心探討佛法、發心弘揚光大呢?是否對僧團貢獻出所有力量,並有信願使它健全呢?有了信願,一切才能完成。有信願,好比船隻有了動源,能迅速到達目的地。
  
  信願是趨向佛道的力量。初入佛門要堅定大信心,相信自己所選擇的是宇宙無上的真理。對佛法產生堅定不移的信心之後,就要勇往直前,即使是千萬人阻擋,也毫不退縮。《大般涅槃經》云:「有信之人則名可治,定得涅槃。」對佛法起大信心,就能依著佛菩薩的教誨,乘著信心的舟筏,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信是一切善根的種子。若對佛法不能深信不疑,對佛法所指導的一切,自然無法接受,如何能獲得大自在呢?好比一個病人,對醫生充滿信心,聽從醫生的診斷,自然藥到病除;如果對醫生不相信,不敢服用他所開的藥方,病如何能好?所以,學習佛法,信心很重要;要正解信樂大乘經典,並且終生受持讀誦。
  
  有了信心,更要發願。願力好比時鐘上了發條,準時行走;願心像一股力量,是推動一切的熱能。譬如每天拜願懺悔,無始以來的罪業,就可以藉著這股願心所產生的力量,及虔誠的懺悔心而洗滌乾淨。所以,發願很重要。歷來諸佛菩薩發下多少恢宏大願,莊嚴了無盡的國土,也引度了無邊的眾生。
  
  發了誓願,彷彿立下功課表的學生,給自己增加了責任,就會努力完成。對於四弘誓願,我們捫心自問:是否真的實踐了?做到了幾分?出家學佛,若想在佛教中植根深厚,就要培養堅定不移的信願,對佛法深信不動搖,發大願努力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慈航法師在汐止辦學時,曾擔心自己圓寂後,彌勒佛學院的經濟來源短缺。於是,發願圓寂後要肉身不壞,讓信徒來瞻仰。如今慈航菩薩的肉身還供奉在汐止,受人禮敬,願力使他成為萬人景仰的高僧。過去以來的諸佛菩薩,無一不是從其願力中成就的。無願力一切都是虛浮的,沒有信願,稍遇魔障就退心,即使受戒持戒也會大打折扣。
  
  佛教講信解行證,對佛法具備大信心,發下大願力之後,更要確實力行,從教理教義去解證,或從拜佛、禪定、工作及生活中修行,沒有實際去修行,即使發了信願,也是沒有作用,好比已上弦的弓箭,若不發射出去,永遠無法射中鵠的。
  
  如何真實修行呢?修行並不是容易的事。詩云:「坐破蒲團不用功,何時及第悟心空。」在佛殿禮佛時,眼睛雖然看到佛像,但是心中真的有佛嗎?念佛拜佛,真的與佛同在嗎?誦讀經典,真的感受到與宇宙的真理合而為一嗎?穿衣吃飯,是否懷著感恩的心?行住坐臥,是否時時都有威儀?芸芸眾生的苦,有如切膚之痛,發心濟拔嗎?無明煩惱時,有痛下決心破除嗎?如果肯用心體會,腳踏實地用功夫,才能進入佛法的堂奧。
  
  許多人都能熟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但是卻沒有人敢說:「我要度無邊眾生,我要斷無盡煩惱,我要學無量法門,我要成無上佛道。」必須當仁不讓,直下承當,才是有信願、真修行的人。
  
  五、改習氣、養威儀
  
  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個「本性」,依照佛法來說就是習氣。受戒持戒容易,但是要改掉習氣很困難,所謂「積習難返」,就是這個意思。習氣不改,威儀就無法莊嚴,所以改習氣、養威儀,對於一個出家人是很重要的。
  
  有人會認為:「我很好啊!沒有惡習呀!」其實,自己身上有一些習氣,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所謂「習氣」,是已經習以為常,而變成自己的一種氣質,所以沒有自覺性。譬如有的人喜歡嬉笑,就是習氣;有的人煙癮很大,抽煙雖不犯戒,仍然是習氣;有的人喜歡嚼檳榔,滿地亂吐,吃檳榔雖然不是罪過,只是一種嗜好,但還是惡習。
  
  習氣,也是一種愛戀執著。有的人一定要穿某一種質料的衣服,喝什麼牌子的牛奶,用什麼名牌的物品,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氣。有的人睡覺要有固定的床舖,換個地方就睡不著,這也是壞習氣。有的人早上不吃飯,只以零食點心裹腹,凡此,不好的習氣,實在太多了。甚至有些出家人喜歡用花露水,吃人參補藥,這更是要不得的惡習。習氣不改除,清淨的佛法是不能進入心中的。好比裝了穢物的器皿,乾淨的食物如何裝入?唯有去除惡習,才能長養威儀、師範人天。
  
  養威儀特別注重「養」這個字,即威儀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別人是幫不上忙的。良師益友等善知識,雖然可以不時從旁糾正提醒,但也無法老是跟在身邊,還是得靠自己細心揣摩、用心修養。有人出家好幾年,還不時哼唱流行歌曲,這就是壞習氣、沒有威儀。有的人出了家,不弘法利生,到處攀緣流浪,應酬交際,這也是壞習氣、沒有威儀。
  
  去除惡劣的習性很難,而保持優良的德性更不簡單。例如佛學院的同學,雖然歷經三年摺棉被、整理內務的嚴格訓練,一旦畢業離開了,很快就故態復萌,髒亂一如從前。三年如此長久,尚且難以保持,何況只是接受短短兩三個月的戒期儀規,更容易忘記。因此,不僅在戒期中要整理好內務,小心訓練走路,使威儀具足,出了戒場,也要保持行住坐臥的威儀,使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則舉止言行,自然充滿威儀。
  
  古人說:「身教重於言教」,威儀比說教更容易度人。在《阿含經》中記載:有不少外道,對佛法譭謗不已,但是看到佛陀的莊嚴相好,卻身不由己的皈依佛門。現在有不少人,也是看到出家人威儀的外表,因仰慕而走入佛門。所謂「身教感人之深,深入其心;言教服人之利,止乎其口。」當信徒看到出家眾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殿堂,他們也會自動排隊,魚貫進入大雄寶殿拜佛,這就是一種無言的教化。所以長養威儀,對化導眾生是重要的功課,所謂「風行草偃」,出了家要著力於威儀的長養,不可掉以輕心。
  
  有人認為習氣只是個人的缺點,沒有威儀有什麼關係?經上記載:見思惑的煩惱容易斷除,而習氣不容易淨滌。有不少羅漢雖然證得果位,但是習氣仍然未除。譬如苦行很深的大迦葉尊者,平日嚴行謹言,不苟歡笑,但是喜極的時候,卻會手舞足蹈;《阿彌陀經》裡的憍梵波提尊者,不管吃飯與否,嘴巴終日咬嚼,如牛反芻;道行很高的金碧峰禪師,眷戀金缽不捨,貪心執著,差點喪命;也有證果的羅漢,如女人一般,喜歡攬鏡自照,這都是因無始以來的習氣使然。
  
  習氣是趨向無上佛道的絆腳石,做為一個出家人,必須改掉習氣,將行住坐臥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仔細揣摩,做得盡善盡美,像佛陀一樣,累劫以來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圓滿無缺。
  
  想去除惡習,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嬌寵自己。例如當身體略有不適時,不一定非得打針服藥及吃補品,除非身體虛弱,非得靠補品來滋補身體,否則,不要養成進補的習慣。我過去受戒的戒場有好幾百人,五十三天的戒期,雖沒有醫療設備,但也沒人生病。在我叢林參學的十年當中,物質匱乏,沒有醫務室,也不曾有人需要看病,人人身體健康,主要是大家心理健康,不養成依賴物質的習慣。所以,如能健全自己的心理,去除習氣、長養威儀就不困難了。
  
  六、除嫉妒、寬心量
  
  佛教的出家僧團與社會的各行各業不同,社會上同一種行業叫同行,同行之間,競爭激烈,以打倒對方、贏得顧客為目的。佛教不稱為同行,稱為同道、同修。所謂同道,就是共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好比搭乘在同一條船上,行至江心,如果船上的人有二心,一定會覆舟滅頂。所以,佛教中的同道是親家而不是冤家,彼此之間應該憂慼與共、患難同當。
  
  放眼今日佛教人士,互相友愛慈悲的固然不少,互相仇恨嫉妒的也不在少數。有些佛門中人心態不正常,見不得人好,又幸災樂禍。自己不做的事業,看到別人積極從事,非但不加以讚歎,還給予惡意的誹謗、指謫,甚至是致命的打擊。
  
  譬如某人致力於佛學教理研究,就批評此人沒有修行;某人專心修行,就批評此人不會辦事;某人做事明快,就挑剔此人不夠周密。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別人永遠是錯的。其實,這種幸災樂禍的態度,是嫉妒心在作祟。因為別人的事業顯赫,相形之下顯示自己的貧乏,自己沒有能力辦到,也不想積極去做,所以看到別人的成功,由羨慕求不得而變為嫉妒中傷。這種同歸於盡的心理,是阻礙佛教進步的因素。
  
  許多人以為阻礙佛教進步的是外教,事實上,最不希望佛教興盛的反而是我們佛教中人士。例如某人發心為佛教興辦一所大學,去密告阻止的是佛教人士;某人在海外創建佛教道場,接待世界佛教人士,給予攻訐誹議的還是佛門中的人。目前的佛教界鼓勵者少,譭謗者眾;嫉妒使得佛教不能興盛。過去有人說:「中國像一盤散沙」,而佛教也如散沙般不能團結合作,甚至如藩鎮割據,各立門戶。古德說:「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讚僧。」我們這一代的佛弟子,應該放下成見,去除嫉妒,以隨喜的心,來讚歎別人的成就。
  
  做為一個健全的出家人,應該學習古德,寧可說自己不好,也不說別人不好;寧可讚歎別人,也不嫉妒別人。佛陀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虛空法界都包融在我們的心中,民胞物與,無所不容,何況是與我們同心協力、有志於佛法大業的同道,有什麼不能包容呢?所以,要做好一個出家人,必須把嫉妒去除,把心量放寬,能容納別人,別人自然也能接納你。
  
  幾十年前,我曾到日本的道場訪問,日本人對我說:「你們台灣佛教的宗派雖沒有我們日本多,但是你們人派之多,實在令我們望塵莫及。我們日本沒有人派,只有宗派,各宗派之間,彼此競相發展,但互不妨礙。例如你的宗派開創一間醫院,我的宗派就興辦一所學校。你的宗派創辦雜誌,我的宗派就推行叢書、譯藏經;你的宗派建設一千坪的講堂,那我就建二千坪;你的宗派舉行法會,有十萬信徒參加,我的宗派就要有廿萬人參加。所以,我們日本的佛教,只在事業上互相競爭,不在人我上互相破壞。」由外國人口中,讓我們客觀地看到了中國佛教界的弊病。
  
  中國佛教在隋唐盛世時,各宗派紛立,如百花齊放,眾鳥爭鳴。各派祖師大德,生於同一時代,如禪宗惠能、律宗道宣、法相玄奘、華嚴法藏、天台智顗,大家為了佛教,在教理上各自專一精研,並不彼此互相破壞,因而形成中國佛教史上的燦爛黃金時代。若想把佛教回復到隋唐時期的光輝蓬勃,首先須把出家人做好,去除嫉妒,放寬心量,堅守本職,讚歎別人。
  
  春天的時候,萬紫千紅,百花芬芳,彼此爭妍鬥麗,把春天裝飾得多麼華美!在佛教中,大家愈有成就,愈是佛教興盛的氣象,這是我們佛弟子所共同希望的,應該予以鼓勵、讚美,不應嫉妒、排擠;互斥只會滅亡,只有互助才能共存。
  
  七、避譏嫌、遠世俗
  
  出家人由於身份特殊,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避免不必要的譏嫌。過去,有一次我搭乘火車到台北,在車上用便當,因為便當內的菜非常像肉,於是退還給服務人員。有人說:「我們又不是吃肉,有什麼關係。」但是當時素料食物並不普及,很容易讓不知情的人,誤以為出家人也吃葷。
  
  此外,儘量避免到一些非素食的小吃店用餐,雖然我們不吃魚肉,但是踏入這種場合,總是易惹人譏嫌,讓一些尚未親近佛法的世俗人,對佛教產生誤解。古人說:「君子遠庖廚」,何況是出家人,更應該遠離這些譏嫌。有時看到一些出家人也出入市場買魚蛋,雖然是買來餵貓狗,但是別人會批評:「出家人也貪圖芻豢甘旨」,由於很難對所有的人一一解釋,所以,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未然,不要招惹譏嫌。
  
  出家人最忌讓人議及男女的是非,譬如一個男眾、一個女眾,單獨在一起,有說有笑,雖然是談論佛法,但看在別人眼裡,很容易引起誤會。出家人對於這種譏嫌要儘量避免,男女眾不可單獨在一起。有時候看到一些年輕的出家僧尼,到電影院看電影,雖然看的是教育片,總是會招人側目。有時在寺裡看電視,讓信徒看到了,以為法師沒有拜佛誦經,不離娛樂,縱然只是看一會兒,也容易引人誤會。
  
  做為一個出家人,要時時記住自己是個捨棄世俗享樂,追求佛道的人,不能失去自己應有的身份,使佛教蒙羞。譬如有的人回俗家,或者到信徒家,看到小孩子很可愛,抱抱逗逗,別人會認為你心中還眷於情愛。因此,出家人不可以抱小孩,更不可涉足娛樂場所。
  
  出家人要有為教爭光的榮譽感,要為教爭光就應避嫌,要避開譏嫌,就應有捨離世俗的心。平時常住在寺院裡,不輕易涉足世俗之地;與信徒保持距離,引度他們到寺院來親近佛法,即使是很擁護你的信徒,也不輕易拜訪;不隨意到百貨公司,少上街買東西。總之,少出門,遠離喧嘩塵囂,將身心安住在道場。
  
  尤其剛出家不久的人,道心尚不夠深厚,不可以在人口眾多處居住,必須住在山林、僧團及可學處,等到植根厚實,才經得起考驗。有的人,人雖在僧團,心卻在世俗,不像個出家人。所謂出家人,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能夠遠離世俗之家,連這點都做不到,遑論出三界之家。
  
  現在,佛學院的學生往來信件比老師多,一個住眾的電話比住持頻仍,這樣與世俗太接近並不好,不但易惹來譏嫌,甚至會退失道心。佛弟子迦留陀夷喜歡流連於世俗,引來不少譏嫌,甚至差點嚇死善施的孕婦。佛陀因此制定過午不食的戒律,並且訓示弟子,不可以太接近世俗,因為世俗的聲色犬馬,容易使人退失初心。
  
  有些出家人,已割愛辭親,遠離父母了,卻還認乾爸爸、乾媽媽及乾兄弟姐妹,不知道是什麼心理?做為出家人,寧可孤獨,也不與世俗人結親攀故、本末顛倒。既然出家受戒,就要守得住清淨、寂寞、孤獨,不能安於孤獨、遠離世俗,身心就無法安住在佛法之中,形雖出家,又有什麼法樂可言呢?
  
  八、勤學習、為度眾
  
  出家的目的,是為了度化眾生,而眾生有各種不同的根器,因此度眾也要有種種的方便。有的人以為出了家,只要誦經拜佛修行就可以了,不必學習技能。菩薩有無量的方便,如果不多加學習,是無法度眾的。
  
  如果懂得醫理,行醫就是度眾的方便;教書、辦教育,這也是度眾的方便;會唱誦敲法器,可以透過梵唄、音樂與信徒取得共鳴;善於烹飪,煮一桌好吃的素菜,可以和信徒結善緣;字寫得好,可寫佛教偈子送人,也是度眾的方便法門,如弘一大師時常寫字送人,深得信徒敬愛。會種花種樹,將花草送給信徒,怡養身心、陶冶性情,花樹也能變成度眾的方便;會寫文章,著書立說,文字就成為與信徒之間思想交流的橋樑。因此,學習得越多,在佛教中度眾就越方便。
  
  古人說:「活到老、學到老。」學問永無止境,要不斷吸收新知識,化為種種的方便。譬如現在全世界各佛教間,彼此交流頻繁,如果懂得英語、日語,語言就成為佛教發揮力量的方便;懂得建築工程、水電設施,就能幫助道場的興建。所以,學習愈勤,懂得愈多,就能為佛教付出更大的力量,度化更多的人。
  
  出了家,不要急著出風頭。當住持、當家沒有什麼了不起;做師父收徒眾,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年輕有志的出家人,受了戒之後,要努力充實自己,把自己安住在一個地方,好好學習各種度眾的方便。年齡大的人,可以找一個清淨的地方念佛修行。總之,不是在智慧、知識及學問上用功夫,就要在修行上去著力。
  
  做一個好的出家人,不是受了戒就算了,沒有經過十年八載的磨鍊,不容易把道學好。出家度眾,任重而道遠,好比出遠門,如果不事先把資糧準備好,一定無法到達目的地。青年僧伽們如果不趁年輕的時候,好好積蓄道糧,為將來弘法利生做準備,如何扛負如來家業?
  
  佛教今日之所以不能有更大的發展,就是出家人太急於表現,不能養深積厚、長期規劃地磨鍊自己;有如幼苗尚未長成,就急於砍伐使用,當然不能植林,更無法冀望有蓊鬱的叢林了。美國發展太空探測,也是經過多年的計畫、多次的試驗,才有今日的成功。度眾,是重大的任務,怎麼可以不養深積厚、勤奮去學習各種方便呢?
  
  九、應節儉、要知足
  
  一般人只知道對於金錢要節儉、物質要節儉,卻不知道節儉尚有其他意義。做為一個出家人,自然在金錢物質方面必須節儉,即使手無寸銀、身無一物也不要緊。此外,對於感情、時間也同樣要節儉。
  
  既然出了家,就不可以浪費感情,亂用感情,更不可自作多情。眾生最大的愚痴就是多情。一旦被感情所牽繫,就無法脫離生死苦海。感情太多,好比氾濫的河流,會造成災害。對感情不能淡薄一分,道念就不能增長一分。所以想學道,就要學習淡情。道家尚且說:「太上忘情」,更何況我們佛教!
  
  佛弟子應以「把感情淨化為慈悲」的態度來面對感情。感情是個人主觀的好惡,是自私的;慈悲是完全為大眾著想,是無私的。所以,世界上慈悲越多,人類就越和平幸福;感情越少,紛爭就愈消弭不生。身為一個出家人,首先要淡化感情,去除私情,發揮佛教大慈悲的精神,三根普被,行化濟眾。
  
  除了要節儉感情,更要節儉時間。時間就是生命,不愛惜時間,就是不愛惜生命。古人尚且珍惜寸陰,我們怎能不把握時間,好好修行辦道呢?
  
  一般人通常有凡事喜歡拖延的毛病。比如修行,我今年很忙,等明年再來修行;辦佛事,今天事情太多不辦,明天再辦。什麼事情都推拖到明天、明年,像這樣不知道愛惜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人的生命短暫如朝露,今天脫鞋上床,誰能保證明日能再穿上這雙鞋呢?今天是最實在的,明天只是個永遠無法把握的虛幻日子。所以,我們平時要養成一種觀念: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趕快,為善唯恐不及,所謂「今日事,今日畢。」普賢警眾偈中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要時時想著:「我只有今天!」善加節儉時間,利用時間修行辦道,才是懂得生命意義的人。
  
  想節儉時間、節儉感情,須先從節儉金錢物質開始。出家人即使沒有錢也不會妄求,金錢對於求道者,不但沒有幫助,有時甚至是障道的因緣。過去有人上佛光山來隨我出家,想把他家裡的電視機、電冰箱也一齊帶過來。我對他說:
  
  「你不能出家,因為你的東西太多了。」
  
  「我自己不用,給常住大眾使用。」
  
  自己不要,獻給常住,那也不行。因為當你看到有人在吃冰棒時,馬上起心動念:「那是從我的電冰箱裡拿出來的」;聽到電視機的聲音,立刻便想:「那是我的電視機」。像這樣心中天天罣礙著電冰箱、電視機,怎麼還有心思修道呢?
  
  佛光山有位徒眾,家人因為他出家了,想送他一棟房子,讓他好好修行。我聽了,加以勸阻,因為他的父母若這樣做,這個弟子將做不好出家人。譬如,我稍微教訓他兩句,他會說:「我受不了啦!我要回去住自己的樓房。」我責罵他兩句,他會說:「有什麼了不起,我身邊有的是錢,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於是另謀他處,半途而廢。所以,出家人的東西越少越好,沒有了世俗的東西,佛法才能長養起來。出家人對於財物不但要能節儉,最好是沒有,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斷絕世俗上一切可能的因緣,自然能在佛法中安住身心。
  
  如果福德因緣很好,東西富足,也要廣結善緣,布施與人。不要儲蓄,儲蓄多,對於一個出家人是很危險的,出家人應該是:「財貧道不貧」。
  
  出家人平時生活要知足;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獄也好比天堂,無一不是善處;不知足的人,就算睡在天堂也好比地獄,一無是處。古人說:「知足常樂」,知足的人,即使窮無立錐之地,因對物質沒有絲毫攀緣希求的心,自然不覺得缺乏。夢窗禪師說:「知足第一富。」要做一個富貴的人,先要養成知足的觀念。
  
  數十年來,世界一直存在能源缺乏的危機。最主要的能源為石油,沒有石油,汽車不能行走,工廠不能作業,一切只好停頓,所以,世界不能沒有能源。但是,真正的能源在哪裡?就在人的心裡。
  
  佛教說:「萬源歸一心」。心是一切的泉源,心有無限的寶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沒有恐慌的時候。如果能知足,不假外求,返求諸己,我們會發現:這顆心可以成佛作祖,這顆心可以擁有三千大千世界。宇宙星辰為我們而閃亮,奇花異卉為我們而開放,我們是天下最富有的人,除了此心,還有什麼值得去攀求的呢?我們心中的東西那麼多,不知道珍惜、探掘,還有什麼比這更顛倒的呢?因此,做為一個出家人,除了要節儉,更要知足。
  
  十、有自制、不放逸
  
  出家後最大的弱點,是沒有自制的力量。面對金錢的誘惑,沒有自制力,很容易被買動;美色當前,沒有自制力,很容易被迷惑;冤家仇敵碰頭,沒有自制力,瞋恨一起,就火燒功德林。有不少出家人,只因別人隨便講一句話,就火冒三丈;隨便一點困苦折磨,就茶飯不吃,不理睬人,時時被情緒所左右著。出家本來是要度眾,解決眾生的煩惱,自己卻動輒眼淚鼻涕不斷,愁容滿面,自己都沒有力量度化自己,哪裡還有力量去化導別人?
  
  做為一個出家人,應該在心中時常興起:「我何許人也?我是大聖佛陀的弟子,我是人天導師,怎麼可以兒女情長,不能自制呢?」一個出家人,如果一切都要仰賴師長教導,時時需要朋友安慰,凡事要求別人幫忙,何年何月才能長大呢?已受具足大戒,成為人天師範,應該能自制自強,並擔負眾生的困苦。
  
  出家人應該在思想上、精神上、意志上去冶鍊自己,使自己迅速的成長、堅強,培養自我克制的能力,去除過去的陋習。過去輕浮、浪漫,由於現在已是受過具足大戒的比丘、比丘尼,要知道檢束自己的浪漫輕浮;過去嬉笑、貪玩,而今已是住持大法的沙門釋子,不能再如此嬉戲;過去沒有定力,七情六慾形諸於外,今後身為人天師範的出家人,要加以克制自己。時時想著自己的身分不同往昔,以堅定的自制力量,時時攝持自己的六根。
  
  能夠控制自己的人,就能不放逸。儒家說:「君子不欺暗室」、「不愧屋漏」,這種慎獨的態度,即是有自制不放逸。能夠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慾,時時不放逸,即使溫香軟玉抱滿懷,也不會怦然心動;縱然黃金美屋,雙手奉獻給你,也不會生起貪念。只要一想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君子之過如明月,人人皆見,還敢覬覦妄想嗎?儒家尚且如此小心翼翼,比儒道更高遠的佛道,能不更謹慎自己,時刻做到不放逸嗎?學佛道上,不必假外力的牽制,直接觀照諸法無自性,自然不會放縱自己的情慾;了知因果輪迴的道理,自然能不放逸,而時時精進。
  
  如何才能不放逸?就是一切言行都光明磊落,可以公諸於眾。有的人講話竊竊私語,怕別人聽到,一定是此人有不可告人之事,這就是放逸不自制。書信日記怕人閱覽,一定是此人有什麼隱私,這就是放逸不自制。做事怕人知道,行住坐臥神祕莫測,一定是此人行為不正,這也是放逸不自制。做為一個堂堂正正的出家人,應該凡事光明正大。孟子云:「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把一切的祕密去除,做到「書無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無一事不可對人言談,如此就是自我控制不放逸。
  
  十一、不爭論、無怨恨
  
  一般人所以有爭執,是因為我執未除。出了家的人,如果「我執」很強,必然很容易引起爭論。譬如有人指責你做錯事,於是氣憤填膺,回答說:「我沒有做」、「我沒有說」、「我不服氣」、「你如此冤枉我,我要和你拼命!」仇恨心如此重,是一個好的出家人嗎?你罵我,我恨你,彼此怒目相向,動輒拔刀相對,這樣還算是修道者嗎?出家學佛,要學佛菩薩的行徑;佛菩薩即使受到侮辱,也能以甚深忍辱波羅蜜,堅忍不動怒。
  
  佛陀成道後,外道為了破壞佛陀,把女子裝扮成孕婦以誣衊佛陀,但佛陀並不慍怒,也不加爭辯,謊言後來不攻自破。佛菩薩對眾生加諸於身上的侮辱,總是以慈悲憐憫來接受。眾生以譭謗誣賴為樂,菩薩就以慈心布施他們;真理最後自然不辯自明。所以,做一個出家人,要學習放棄執著,不堅持己見,即使受到謗譭,也不反擊;受得了摧殘,才能成為法器。
  
  有不少出家人,我執雖容易去除,但是學佛之後,又多了一重法執,而且,學佛愈久,法執更是根深蒂固。譬如你和他討論問題,他就說:「我以為如何……」「我聽人說,這個道理應該是這樣的……」「經上記載……」,一切一成不變,不能圓融變通。
  
  再如各宗各派之間的儀規、走路行進的樣子,可以爭論很久;拜佛禮懺的儀式,可以爭議不息。各宗各派,揚己貶他,門戶宗派森立,格格不入。在印度於是有部派佛教之歧異,在中國則有十大宗之紛立。宗派的別立形成,固然有利於對佛教教理作一派深入的闡揚,但是,對於整個佛教的綜合統一,未嘗不是一種阻礙。趨而末流者,今日佛教界人士,彼此之間狹隘的地域、門派的爭論,乃至利害爭鬥,成為佛教興隆團結的致命傷。
  
  言談行事能遠離爭論,才是一個出家人。若有人好議人非,則遠離此人,如畏鬼神;某地好武鬥狠,遠離此地,如棄火宅。沒有爭論的人,沒有爭端的地方,才有佛道。
  
  佛光山一九七七年的傳戒,創下模範戒期的諸多記錄,我個人以為這些都沒有什麼了不起,有一項記錄我覺得難能可貴,就是戒場中沒有爭論。譬如三師之間和氣相處,沒有爭論;總開堂和引禮師之間,如儀教導戒子,沒有爭論;整個戒壇,一團和氣。戒場的莊嚴與否,從有無爭論就可以看得出來。
  
  要做好一個出家人,不論別人待我們如何苛薄狠毒,轉頭即忘此人的缺點,不能耿耿於懷,把別人的不好,一直記放在心中;心量如此小,如何負荷佛法大業呢?心中污穢如此多,如何進入清淨之道呢?所以,一個出家人,應該無隔宿之仇,不怨恨、不爭論、臉上無瞋、口中無瞋、心裡無瞋,能夠如此,離佛道就不遠了。
  
  十二、淡親情、求內證
  
  出家人割愛辭親,為的就是要求得佛道。古人想要光耀門楣,聲播海內,總會離鄉背井,求取功名;現代學人,想要學有所成,得負笈他鄉。出家人要證得佛果,一定要離開家庭,到各道場去參學,或是住在山林茅蓬裡潛修。因此,做為一個出家人,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能夠捨離眷屬,淡化親情。
  
  有些出家人已經出家了,還是常常回到俗家。哥哥結婚,回去一趟;妹妹出嫁,回去一趟;叔叔的兒子滿月,伯伯做生日,也要回去。親情如此濃,如何有心求道?
  
  出家人對親情的表達不是以回家與否,來博得家人的歡欣。《禮記》:「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儒家認為:生時賺錢奉養父母,甘旨承歡無缺;死時慎終追遠,結廬三年,極盡哀傷,只是小孝;必須光大門庭,名聞宇內,榮及父母,才算是大孝。但是這對佛教而言,仍然只是中孝,出家人要盡的大孝是:自己證道,了生脫死,並拔濟父母出於三途輪迴的痛苦。佛陀的母親,因佛陀證得正等正覺,而得生忉利天。我們也應好好修行,修得正道,使父母也因此而得度。
  
  我在出家受戒後的最初三十幾年,一共只回俗家三次。我的俗家,離我出家的常住非常近,吃過早飯後回去,於午飯前趕回寺院都還來得及。但即使是這麼短的路程,我也不輕易回去。在我青年參學時期,我當了六年的行堂,從來不曾因出門回家而不和大眾過堂,並不是我沒有親情觀念,而是我要把身心安住在寺院,好好參學。
  
  從我出家以來,我很少見到我母親,離開大陸之後,更是關山阻隔,音訊沓渺。後來我從朋友口中,終於間接聽到我遠在大陸的母親捎來一句話:「三十多年來一直不知道你的存亡,也不知道你在台灣。阿彌陀佛,現在知道你還活著,好好地做一個出家人,我至少可以再活十年。」當時,我的母親已是耄耋之齡,當她知道我還安住在佛教中,使得她有信心再活十年,她如此歡喜,我也很欣慰。做為一個出家人,表現孝行,不一定要經常回家,把出家人做好,才是真正的孝順。我雖然不常回家,但是我的親族都認為:我最孝順,因為我做到了一個出家人應有的本分。
  
  一個出家人,若不能忍耐孤單寂寞、遠離世俗,名雖出家,實際不是出家。出家貴在能求內證,而求內證的功夫,是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寂天寞地的磨鍊;經過這種大死一番的實證之後,外界的斗換星移,再也動搖不了我們。所以,內心有所證悟很重要,好比種植樹木,紮根堅固,自然能抵抗風暴。
  
  有的人出了家又還俗,不知羞恥,甚至連一點慚愧心也沒有,這是因為心裡沒有絲毫的證悟,不能體會佛法的妙樂,自然無法安心於佛道。如果對修行曾經努力用功,內心有所證悟,殺了頭也不會背叛佛教的。因此,一個出家人要從佛法中求證身心的安止。
  
  過去我在戒場中,受到百般的折磨,這些對我日後有著極大的幫助。我初到台灣,生活困頓,吃飯沒有著落,有很多人幫我介紹工作,有人推薦我去當記者、編輯、電台廣播,但是戒期中所給予我的折磨,使我有力量把出家人做好,因為辛辛苦苦求得的具足大戒,怎麼可以輕易捨棄?世間上的一切都不值得珍貴,只有袈裟披肩才是最難得的。
  
  幾十年來,我所受的苦難、逼迫、排擠、傷害,一言難盡;但是我不曾動念想離開佛教,因為我從佛法中所體驗到的法樂,使我對一切的痛苦,甘之如飴。出了家,應時時攝受自己的身心,如制伏失轡野馬,時時不忘自己是大聖佛陀的弟子,要與佛教共患難,盡到佛弟子上弘下化的任務,才不愧是一個出家人。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講於佛光山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