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優婆塞戒經講錄1
太虛大師著

懸論

集會品第一

發菩提心品第二

悲品第三

解脫品第四

三種菩提品第五

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發願品第七

名義菩薩品第八

義菩薩心堅固品第九

自利利他品第十

自他莊嚴品第十一

二莊嚴品第十二

攝取品第十三

受戒品第十四

淨戒品第十五

息惡品第十六

供養三寶品第十七

六波羅蜜品第十八

雜品第十九

淨三歸品第二十

八戒齋品第二十一

五戒品第二十二

尸波羅密品第二十三

業品第二十四

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

毗梨耶波羅蜜品第二十六

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

般若波羅蜜品第二十八

重示

 

懸 論

 

優婆塞戒經,即今日開講之經。在未講經文之前,先將宣講此經大意略言之:

 

一 佛法與人生之關係

 

現在流行於人世之佛法,所以開導人生者最為深切,故先就佛法與人生之關係,分別明之。

 

甲、人生難得佛法難聞 從佛法出發點言,佛法不獨為此地球人類而說,是普為一切而說;所謂普為盡虛空無邊世界一切眾生之類而說。但現今流傳此世界之佛法,則為釋迦牟尼在此人類中成佛所說。人類固為眾生之一類,而在一切眾生中,卻具有特殊之意義。蓋釋迦牟尼佛現身人類中說法,大部分為依人類而施設者,佛謂:『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即言得生為人之不易。以佛法觀人類,確有優勝之點。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聞到佛法。如不聞佛法,則不知人生之真價,而一期人生,仍是空過。必要聞到佛法,方知無始以來從業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續。因有善業,方能得到人身,而人身又復無常。假使在人生中為惡、為善,或發解脫心,或發菩提心,則可轉受惡趣、善趣,或阿羅漢、辟支佛,以至菩薩及佛之果報。此由聞到佛法,乃知人生意義之深廣,而佛法與人生關係之密切,亦可見矣。

 

乙、人道為罪福聖凡樞紐 人為無數眾生中之一類。佛法中常分眾生為十類,所謂四聖、六凡。四聖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及佛,此四聖已超脫生死輪轉;其猶在生死中輪迴者,則為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在六凡中,人道之上祇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則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惡趣,係感受惡業之果報者。阿修羅、意為非天,近似常人所說之所謂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無天之德,其性好鬥,故時亦受苦。此下畜生、即飛禽走獸等類,常人謂為動物者;此為人類能見之眾生。尚有人類所不能見者,即所謂幽冥世界之眾生,則地獄、餓鬼、兩道也。此兩道眾生,純受苦報。大致在十類中,人與天兩道適居中間。但人、天雖同處中間,天道則以享受福報為勝,其身心之創造能力,則仍不及於人道。在人道中,造惡業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罪報,造善業或值遇三寶聞持佛法,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福報,且從凡位轉超入四聖果位;此唯人道為能之,如餘經論中詳說。由異生──即六凡──而生起聖道者,唯人中能之,為別道異生所無,以人道能修習布施、持戒、多聞等極多功德,雖天道亦有所不如,此為人道特殊之功能。所以謂人道為轉生四聖及其餘五凡之樞紐。人生此種意義,唯佛法發揮盡致,非佛法則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聖之希望。

 

丙、降生人間成佛說法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降生人間所證所說之法。佛有三身,所謂:法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佛之法性身與自受用身遍一切處,無相可睹;其所說八相成佛之變化身佛,則為人類等眾生所共見之佛。此係最後身菩薩從兜率天上降生人間,出家修道,成佛說法。就此八相成佛言,乃有佛所說法。然此佛法非僅流行於人世,即天宮、海藏、亦均由是而得有佛法化行。因現身成佛,說法度生皆在人間,即可見佛法與人間關係尤切。所以唐裴休長者作圓覺經序云:『諸天正樂,修羅方瞋,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生懷獝狖之悲,其能整心慮趣菩提者,唯人道為能』。故知佛法雖普為眾生,而就特殊關係言之,人類為佛法所依,佛法為人類所最需要;所以人生對於佛法,極應研究了解,依以修行也!

 

二 此經在佛法中之位置

 

此經、即優婆塞戒經,為眾經中之一部,流行之佛典,大概可分為:經、律、論之三藏;復有古德種種著作為雜藏,併之可稱為四藏。此經屬經藏中之一經。經者、梵語修多羅,乃結集佛所說法以傳世者。而此經在佛經中居如何之位置,茲略加以分別。

 

甲、五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 佛法可分三類:一、五乘共法,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共法;此五乘共法中,人天善法為出世三乘之基礎。二、三乘共法,同為了脫生死超出輪轉之法,即聲聞之四諦,緣覺之十二因緣。三、大乘不共法,即發菩提心、廣度眾生、修學六度萬行成佛之法。此經在三大類中,以名優婆塞戒故,可為五乘共法;以明發菩提心、修學六度、廣度眾生故,又可為大乘不共法。所以此經可謂為五乘共法與大乘不共法;因之受持此經之戒者,即為菩薩優婆塞。

 

乙、在境行果中特重在行 此經在佛法境、行、果中,以說明何者為主?佛經凡說明諸法性相者,為境;說明持戒、修六度行者,為行;說明佛果福智莊嚴功德者,為果。諸經中,有特重明境者,有特重明行或果者,有兼重若二若三者。此經重在說明受持戒行,故於境、行、果中為特重在行之經。

 

丙、優婆塞戒中心之佛法 以此經在明優婆塞戒,所以為優婆塞戒為中心之佛法。優婆二字為譯音,譯意有翻為清信者,有翻為近事者,有翻為善宿者;總而言之,可謂清淨正信近事佛法之弟子。塞字、亦為譯音,意指男性。在家弟子有男性,有女性,此經因為男弟子善生所問起而說,故題為優婆塞戒經。論其性質,亦可題為優婆夷戒經;夷者、女性也,以優婆戒男女無分別故。此經所明佛法,關涉佛所證所說之一切法;但以優婆塞戒為中心,故應以之為線索而貫通之也。由此點觀之,自發菩提心至受戒品,為明由能優婆塞戒之人而受戒;自淨戒品至般若波羅密品,為明受優婆塞戒人所應修之行,故名之曰優婆塞戒經。

 

丁、在家菩薩中心之佛法 優婆塞戒經,最好題為在家菩薩經。蓋觀集會品所明: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阿羅漢辟支佛等果。又每品末,皆謂:在家之人發菩提心,種種之難於出家人。是此經雖貫通於一切佛法靡不窮盡,然究以在家菩薩為其中心。而其讚歎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尊得人天之師。又以出家之人不事生產,受人天供養,於布施波羅密反難圓滿;故此經乃特為在家菩薩之所宗也。

 

三 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

 

首都各界此次發起請本人講經,原未定何種經典。其決定講此優婆塞戒經者,乃出於本人之選擇,而選講此經,有關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故特提出說明之。

 

甲、非研究佛書之學者 有人見本人有許多著述,以為是於佛學有專門研究之學者。其實從事考稽佛學書籍而研究其義理,以造成一專門之學者,亦殊非易易!所以用字比句櫛、勾古證今之功夫,將佛書當學問來研究者,並世雖不乏其人,而本人則讀書每觀大略,不事記誦,不求甚解,但資為自修化他之具。故在吾之志願趣向上,不在成為學者;其所有著作,亦皆為振興佛教弘濟人群之方便耳。

 

乙、不為專承一宗徒裔 在佛法中、自古即有開承一宗者,如中國之天台、賢首等,而宗又分派,則如禪宗之臨濟、曹洞、溈仰等。此皆是古德以自悟之心得及教化上適應時機而建立。最早在印度有小乘十八派、或二十派之別,嗣後大乘復興,遂有大小乘對立,大乘復分法性、法相之空有兩宗,繼之又有真言宗興起,故宗派對峙,不獨在中國為然也。至中國性、相、律、密、各宗,為承傳印度之宗派;台、賢、禪、淨等宗,則為創立之宗派。日本承中國,復有日蓮宗、淨土真宗等之開創。各宗至今皆有專承之人,系統甚嚴,而各自弘揚其本宗之教義。至本人在佛法中之意趣,以為由佛之無上遍正覺所證明之法界性相,為度眾生應機設教,則法有多門,故法本一味而方便門則無量無邊。佛法本旨既是如此,所以一切菩薩古德所開承之宗派,無非在方便妙用上顯其區別,究竟均是趣向於無上大覺海中者。由此,本人於佛法中不為專承一宗而弘傳之人。佛之現身人間,應機說法,而聽法承傳之人,當即不免各有偏勝。故佛所說法,由迦葉、阿難承傳之,則成初期小乘;由龍樹、馬鳴、無著、天親傳弘之,則成中期大乘;由龍智、善無畏、蓮華生傳承之,則成後期密法。印度佛法,因之即分為三期。至佛滅千二百餘年後,佛法在印度,即由衰落而銷聲匿跡,而轉盛行於異地。印度初期佛法,可以傳入於錫蘭、暹羅、緬甸等地之巴利文系見之,以錫蘭為代表;第二期佛法,可以由梵文譯傳為中國之漢文系見之,再傳入於高麗、日本等地,以中國為代表;第三期佛法,可以傳入西藏而密法為中心系見之,西藏再傳於蒙古、尼泊爾等地,以西藏為代表。此為印度三期分流三系之佛教,流行二千餘年之大概。其於諸法性相一味平等之各宗派法門,本可隨人根機所宜而修學,藉以通達究竟覺海,則能修之人興所修之法本無高下。所以本人觀察佛法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原為一貫,在教理解釋上,教法弘提上,隨宜施設,不專承一宗以自拘礙。

 

丙、無求即時成佛之貪心 佛法,原不拘限以現身此世為立足點,乃普為法界一切眾生而發心。蓋以佛法觀察,一人與一切眾生互相關涉,而一世界與無量世界亦相攝相入,如帝網之重重無盡。因此、佛法不是為此一人生與此一世界而起,即此一生、一世亦當體無始無終無邊無中;所以發心、修行,應不為空間時間所限,宜普遍平等,超出一切時空而涉入一切時空。於佛法如此理解信行,即能自悟悟他,精進無息,再無庸拘定要即此身成佛。蓋成佛亦不過自悟悟他而已!菩薩行滿,佛陀果成;但勤耕耘,自能收穫,何藉刻期企求?若有拘求,心量自狹,將不免為虛榮心所驅使,為滿足此虛榮心而去著相貪求,則反增煩悶,難得自在!佛法為接引一類好夸大之眾生,亦曾施設立地成佛,即身成佛等假名,而本人則不因此假名而引起希求即身成佛之貪心。

 

丁、為學菩薩發心修行者 前三從消極的反面說,此則從積極的正面言之。本人係以凡夫之人,得聞解佛法信受奉行者。認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均一貫可達到究竟圓滿之覺海;凡從貫通五乘、三乘之大乘教法,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者,即是菩薩。願以凡夫之身學菩薩發心修行,即是本人意趣之所在。蓋真發菩提心已,歷十信而登初住,由此經十住、十行、十迴向、修菩薩行,則為集福智資糧之菩薩。今人每多稍具信行,便爾心高氣傲,不知尚未做到發菩提心之少分。照起信論講,入初發心住以前,尚須十千大劫修習六度行,乃成真正初發心菩薩;然後再經三大無數劫,方能成就無上遍正覺。故本人為一欲學菩薩發真正菩提心而學修六度行者。此經正是教凡夫人學發菩提心、學修菩薩行者,故深合本人之意趣。

 

四 今講此經之所為

 

因首都各界發起講經之機會,本人選講優婆塞戒經,亦自有其所為之意義,今一言之。

 

甲、為建立人間大乘佛教 在佛法與人生之關係一條,已詳說佛法與人生有深切之意義;而推究佛法真正本旨,凡所證所說,均為大乘佛法。故欲弘揚佛法,應以人類世間為依據而弘揚大乘佛法。又、惟人生最需要大乘佛法,所以應建立人間大乘佛教。此經可為一切具善根之男人、女人修成在家菩薩之規範;如人皆依據此經去發心修行、自利利他,則人間大乘佛教即由此建立,而此世界人類即可由此大乘佛教之利益,而得享受和平安樂之幸福矣。

 

乙、為提倡實踐修行 學佛之人中,有為專造成一宗一派之學者,或為成一博學者,因而努力研求。然此雖亦佛法之所需,而佛法之本旨,原從修行成無上覺而證明諸法性相,再由開示諸法性相而導他實踐修行,期亦證明諸法性相而成無上正覺,故佛所說法重在實行。如由凡夫眾生而發心趣求菩提者,即應從此優婆塞戒經而實踐修行;如此經集會品,辨菩薩性非本自有,非依佛有,乃由發心修行因緣而有,尤為此經重行之特色。今為提倡發心學佛人實踐修行,故特選此經。

 

丙、為從基本之戒學修起 菩薩分為兩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人為數甚少,在家人為數甚多;此經係應在家之人而發揮學戒之需要,故最能普及人類。而於戒、定、慧三學,應先修習戒學為基本,所謂由戒生定,依定發慧;戒為定、慧之基,定生後、戒即與之相應而成為定共戒,慧發後、戒即與慧相應而成為道共戒。戒能生定者,以戒具足後,理得心安,內心即常生歡喜安樂,由安而定,依定體驗觀察而發生智慧,則為無漏聖智。故佛法應從戒學之根本上修起。

 

丁、為從普通之六度修去 中國人多有豪邁不羈躐等之習性,不屑從普通者平實做去;又好專取一經之言或一宗之行,標高立勝,對他經他宗輒起水火是非之諍!此經第十八六波羅密品,講明應從菩薩普行通修之六度修去。並引或者謂不必定有六度,可合為四。或通為一等言而斥破之。蓋此雖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圓融道理,即一度可攝一切度,一切度可入一度,但根本上必先成立各各波羅密之獨殊相,而後方能體會相攝相融之理。故於六度均須普行通修,方可由凡夫人歷菩薩位而成佛之平正大道。

 

五 本經譯傳之略史

 

此經之名優婆塞戒經,已於優婆塞戒為中心之一段中說明其大概。此外關於譯傳所應說明者,分為三段說之:

 

甲、曇無讖法師在北涼姑臧譯 此說明本經翻譯之人及時與地者。一切經皆釋尊所說,由弟子結集而成。當時或以文字紀錄,或用口語背誦,皆用印度語文之巴利文或梵文等。此經由梵文譯為漢文,係由曇無讖法師、在北涼朝之姑臧地方所譯。北涼、係在南朝劉宋文帝時代,於現在甘肅地方所成立之一朝。姑臧、即今甘肅涼州,為北涼之首都。此經譯在北涼時代沮渠蒙遜玄始十三年至十五年,或至承元元年之五六年間,亦即劉宋文帝元嘉三年或元年至五年之間。翻譯者為曇無讖。曇無、即法義,讖、即『豊』義,合云法豊。中印度、即中天竺。法豊法師通達經、律、論三藏,故稱為三藏法師。此經為法師到北涼後,在姑臧所譯。法豊法師在中國所譯,除此經外,尚有涅槃、大集、金光明經等,而古譯之菩薩戒本經,亦為法師所譯,故師既為涅槃宗之初祖,亦為中土傳弘菩薩戒之初祖。與當時之求那跋摩──功德鎧──法師較略在前也。法豊法師所譯之菩薩戒本,與玄奘法師所譯之瑜伽菩薩戒本,原本無異而譯文稍減。故達磨迦羅──此云法時──為傳聲聞戒之首,法豊法師為傳菩薩戒之首。以此大師而譯此經,可知此經係以大乘法及菩薩戒為結晶;故所明優婆塞戒,即是菩薩優婆塞戒行。

 

乙、與此經類似各經之辨別 類似此經者,有中阿含經中優婆塞戒經,為瞿曇僧伽提婆所譯;但雖講五戒,而仍為普通所行五戒。又有優婆塞五戒相經,為求那跋摩法師所譯,乃佛因淨飯王所問而說,亦為普通之五戒,故皆與此經不同。又有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亦為求那跋摩所譯,其實是瑜伽菩薩戒本之異譯,與此經名稱相近。又有優婆夷淨行法門經,亦與此經不同,係佛為最有名之優婆夷鹿母所說。鹿母為大富婦,施構竹林精舍以供養佛,即於大乘優婆塞戒修行者;優婆夷發心修大乘行,亦可依此經也。又、此經係佛因善生之問而說,然善生經有數譯本,亦佛為善生長者子所說者。一、後漢安世高譯,名佛說尸迦羅越──此云善生──六方禮經。二、西晉支法度譯,名佛說善生子經。三、名善生經,在中阿含第三十三。四、亦題善生經,在長阿含中。此四則與此經有關係,然經文均甚少,僅當此優婆塞戒經受戒品中之一部分。如小乘有摩登伽女經,而大乘則有楞嚴十卷。其善生長者子問佛所說之一小部分經,與此大乘部優婆塞戒經之關係,亦然。

 

丙、本經與優婆塞戒本 有單行本題為優婆塞戒經受生品者,即此經之受戒品,內分六重、二十八輕,與梵網經之分為十重、四十八輕,瑜伽菩薩戒本之分為四重、四十三輕者,同可別行為常誦之戒本者。

 

釋 經

 

經題之優婆塞戒義,前已言之。其內容共有七卷,分為二十八品。品即品目,凡文義相類,則收為一品。茲將二十八品經文,依古德分為三分:一、敘啟分,即集會一品。二、自發心品至般若品多分,共二十七品,皆為正說分,又稱正宗分。三、結成分,即最後兩行之文。

 

集會品第一

 

甲一 敘啟分

乙一 追敘嘉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阿那邠抵精舍,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優婆塞,五百乞兒。

 

此為結集人追敘本經有說法者、有聽法者、及說聽之時與地,謂之五重證信,藉證此經之確實可信,以流傳於永久。佛弟子有阿難陀者──義即慶喜──在佛弟子中為多聞第一,記持不忘。佛滅後第一次結集經典時,由五百弟子推舉阿難陀結集經藏,優波離結集律藏,大迦葉結集論藏。此經為阿難陀所結集,當結集時,追敘有此嘉會。如是我聞,是敘親聞。我字、是結集者自稱。如是,含義甚深,此中且指本經文義而言,謂如此經義,是我親從佛說得聞,以證本經非道聽途說,憑空杜撰者比。是為親聞證信。

 

一時,係敘說法之時。所以不記明某年某月某日時者,就廣遠義言,天上人間,年月日時長短不同。就切近者言,世界各國所用歷法亦互有差異,不相統一,故不能用某年某月某日時記之,以便行於各地也。復有事一時、理一時之分,所謂機教相扣、說聽事畢,謂之事一時;依無分別智契無分別理,理之與智無二無別,謂之理一時。是為說時證信。

 

佛、係梵音,具足應言佛陀,或浮屠、浮圖。浮圖、中國一般人每指塔而言,其實、塔為供佛舍利之所,殆借名以代表佛耶!古時文人,又每以浮圖二字稱佛出家弟子,實在出家人為學佛而尚未成就者,不能逕稱之為佛;或以出家人為佛弟子之上首,代佛宣揚,亦稱之為佛歟!佛陀之本義為覺者,覺為覺悟之覺,與中國之聖字相似。但佛法中阿羅漢、辟支佛及地上菩薩亦可稱聖,而佛則為聖中之聖。覺者、謂有覺悟之聖者,譬如有學問之人稱為學者,以有覺悟故稱之為覺者。但此中覺者,要無絲毫迷惑錯謬,究竟圓滿者方可當之;所以聖中阿羅漢乃至大菩薩,尚不能謂為覺者,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遍覺者──方可稱為覺者。正、即正而不謬,遍、即遍而不偏。大菩薩雖有正遍覺悟,猶非無上,故須福智兩足,乃可稱佛。佛本為通稱,如東方藥師佛,西方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皆可稱為佛。但因此世界祇有釋迦牟尼佛教法化行,故可單稱為佛,別佛則須加別名於其上,如藥師佛之類。故此中佛字,即指釋迦牟尼佛。但十方諸佛,福智均等,其所證所說無有高下,僅於應機設教上有各種方便之不同,一佛說亦即等一切佛說耳。此為說主證信。

 

舍衛國、在中印度。中印度非祇舍衛一國,不過舍衛與摩竭陀等國較大耳。舍衛、為譯音,其義為豊德,謂豊富道德之國也。祇陀林阿那邠坻精舍,即是金剛經中所云祇樹給孤獨園。祇陀、簡稱為祇,是舍衛國太子之名,其義為戰勝,因生在其父王戰勝時而命名。阿那邠坻、譯為善施,即給孤獨長者,以其當時給卹孤獨之人,故稱為善施長者。林為祇陀所有,精舍為阿那邠坻所有,故合謂為祇陀林阿那邠坻精舍。此處原為祇陀太子之地,阿那邠坻長者欲買此地以供養佛,祇陀太子戲謂須黃金鋪滿其地方可,長者供佛心切,復饒有家產,乃傾其所有金以鋪此地。祇陀太子受其感動,止其鋪金,即以此地售與長者,而留樹林以自供佛,故謂之祇陀林。長者得其園林,構造最精美之房舍以供佛,故謂之阿那邠坻精舍。此中舍衛國為大地名,譬如南京;祇陀林阿那邠坻精舍為小地名,譬如逸仙橋中國佛學會。是為說處證信。

 

敘與大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乞兒者,為同聞證信。此中先敘比丘僧者,出家五眾以比丘為首故。比丘、有人望文生義,謂比於孔丘。然比丘為譯音,即乞士之義。因出家之人,不獨不事生產,且將家財捨盡,常行乞食以資生命,現在錫蘭、暹羅、緬甸等地尚是如此。又有乞法以資慧命之義,乞法即求法,謂從佛出家,求學佛法以除煩惱了生死也。比丘本義,不過如此。若引申之,則有怖魔、破惡等義。蓋修學正法,破除諸惡,為天魔所恐怖也。僧字、多有錯用誤認之者,或以僧為出家人之姓,或以僧即是出家之人。但僧為譯音,具言應稱僧伽,即眾也。故僧即出家佛教徒之團體。此團體係依戒律而住;依比丘律而住者,謂之比丘僧;依比丘尼律而住者,亦可謂之比丘尼僧;僧、即出家各類團體之通稱,佛經中亦有譯為眾者。比丘程度不齊,有證聖度生者,有破戒退墮者,復有新學之人,而此中比丘,皆是證阿羅漢果、發菩提心、有大功德智慧者,故謂之大比丘。復是常隨從佛者,其數有千二百五十人。尼係譯音,比丘尼即比丘之女性者,其數有五百人。比比丘在佛徒中為晚起之事,佛成道後約二三十年,由佛之姨母求出家,方有比丘尼。又優婆塞之義,前日雖曾略說,今日聽眾中不乏新來者,再約言之:優婆塞為譯音,又有譯為鄔波索迦、鄔波塞迦或優蒲塞者,義為近事,能親近承事三寶故。有處翻為善宿、近宿、清信。中國習稱為居士,其實、佛典中居士稱通常之人,若佛弟子應稱為優婆塞或優婆夷。大概為受過五戒者所稱;廣義則但歸依三寶者亦可稱為三歸優婆塞夷,受五戒者稱為五戒優婆塞夷,受八戒者稱為八戒優婆塞夷。此中,其總數有一千人。乞兒、乃普通之乞丐,與前之比丘有乞食、乞法之二義者不同,其數有五百人。此會、僧俗、男女、貧福俱備,全為人眾而無他道眾生,亦此經特殊之一點,可為本經正為人道而設之證。此種集會追敘,與現代之開會紀錄相同:如是我聞,乃紀錄人之自署也;繼之有會時、有主席、有會地、有會眾。如此佛經,證據確鑿,無怪流傳至今,永久可信也!

 

乙二 問啟綱宗

 

千優婆塞中,有長者子名善生,發問啟動佛說,揭示此經之綱宗。

 

丙一 本事問答

丁一 問禮六方

 

爾時、會中有長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師常演說法,教眾生言:若能晨朝敬禮六方,則得增長命之與財。何以故?東方之土屬於帝釋,有供養者,釋提桓因則為護助。南方之土屬閻羅王,有供養者,彼閻羅王則為護助。西方之土屬婆婁那天,有供養者,彼婆婁那則為護助。北方之土屬拘毗羅天,有供養者,彼拘毗羅則為護助。下方之土屬於火天,有供養者,火則為護。上方之土屬於風天,有供養者,風則為護。世尊!佛法之中,頗有如是六方不耶』?

 

長者、為年高德邵,饒有財譽人之尊稱;善生年輕,稱長者子。在他經中,言其父命終時,囑令禮拜六方之事甚詳。善生歸佛法後,因再啟問六方之義。因其有善根方生人中,又能不空過此生,增進為善,故曰善生。此時善生雖已歸佛,然未詳問佛法,故舉外道六師當說禮六方義以問。凡非佛法,即為外道。據理,所說所行與一切法實相相應,則為內道;反之,則為外道。在佛世外道有九十六種,六師為其著名之代表,涅槃經曾詳言之。第一、富蘭那迦葉,富蘭那其子,迦葉其姓。立一切法斷滅性,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第二、末伽梨拘賒梨,此云不見道,末伽梨其字,拘賒梨其母名。計眾生之苦樂非由因緣,惟自然生。第三、刪闍夜毗羅胝子,刪闍夜其子,毗羅胝子其母名,此云正勝不作。計不須求道,但經生死劫數自盡苦際,如縷丸轉於高山,縷盡自止。第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阿耆多翅舍其字,欽波羅即粗衣也。身著弊衣,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將長時之苦於短時受盡,即得解脫。第五、迦那鳩陀迦旃延,迦那鳩陀、此云牛領,其字也,迦旃延、此云剪髮,姓也。計諸法亦有相亦無相,應物起見,隨意而答,謂之邪命外道。第六、尼犍陀若提子,尼犍陀、此云離繫,為出家總名,若提、為母名。計苦樂善福悉由前造,非今生行道所能斷者,即現在印度之耆那教,徒眾甚夥。以上六種外道,均有徒眾,亦教化眾生,此中亦非六師皆如此說,不過六師中有作如是言者耳。

 

增長命財,如所謂添福添壽。外道之人,多隨順世俗之要求,以圖其恭敬供養;而在大乘佛法,亦不僅修智慧,尚欲兼修福德以增長財命,為利他之資故。東方之土,土字、訓為世界,非泥土之土,即天帝之領土。能為天中之帝,即為帝釋,釋提桓因、即是能天主之義。閻羅王、為地獄之主,掌管地獄苦報眾生。婆婁那、即龍王名,掌治水者。水天之天、可訓為神;婆婁那天即水神。拘比羅、義為蛟,乃夜叉神名,非蛟龍之蛟。火天、即火神。風天、即風神。禮彼天或神,彼則為保護救助,此外道禮六方之道理。世尊,為一切世界之所尊敬也,譯音為薄伽梵。

 

丁二 答修六度

 

『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謂六波羅蜜。東方即是檀波羅蜜,何以故?始初出者,為出智慧光因緣故。彼東方者屬眾生心。若有眾生能供養彼檀波羅蜜,則為增長壽命與財。南方即是尸波羅蜜,何以故?尸波羅蜜名之為右。若人供養,亦得增長壽命與財。西方即是羼提波羅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為後,一切惡法棄於後故。若有供養,則得增長壽命與財。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羅蜜,何以故?北方名號勝諸惡法。若人供養,則得增長壽命與財。下方即是禪波羅蜜,何以故?能正觀察三惡道故。若人供養,亦得增長命之與財。上方即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上者即是無上無生故。若有供養,則得增長命之與財。善男子!是六方者,屬眾生心,非如外道六師所說』。

 

佛答六方即六度。所謂正人說邪法,邪法皆成正,佛即六方說為六度,則外道轉成佛道矣。波羅蜜係梵音,義為度到彼岸,凡事做到圓滿成功,即謂之波羅蜜。六度之義,後當詳說,此處祇約言之。檀、具言檀那,義即布施,先修布施,可開智慧之光。供養、即修學之義。尸、具言尸羅,義即持戒。右、訓為上、為優,能受戒修持則為上為優。羼提、義為忍辱,後者、能忍辱即是將惡法棄之在後。毗梨耶、義即精進,北方能降伏惡法,故號勝諸惡法。禪、即禪定,具言禪那,義為靜慮,能靜觀善惡因果之義。般若、義即智慧,乃無分別之真實智慧,為善法中之最上者,故云無上。以無分別智契證真如,無有生滅,與般若心經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義相當,故曰無生。六度為眾生心中所行,故曰屬眾生心;非外道所說之六方神也。外道有多神教,有一神教,佛法則證明一切皆屬眾生之心。

 

丙二 決擇問答

丁一 辨能供養之菩薩性

 

『如是六方,誰能供養』?『善男子!惟有菩薩乃能供養』。

 

前已說如能供養六度,則能敬禮六方,依此義自應引起善生誰能供養如是六方之問。善男子、即稱呼善生。佛即答言:如是六方非菩薩不能供養。菩薩、有認作偶像之代名詞者,凡木彫或泥塑、金鑄神鬼之像,皆呼之為菩薩,實屬非是,即以菩薩通稱一切神,又或將神、佛混而不分,統稱菩薩,亦不妥當!蓋鬼神,或為天道,或為阿修羅道、鬼道等,不出六道輪迴者。至菩薩,雖在人天中受生,乃已發菩提心,依其發菩提心之念,即已超出三界、二乘之上。因此,不能與未出三界鬼神並稱。又、有謂菩者、普也,薩者、濟也,菩薩為普濟之義者,亦屬望文生義。其實,菩薩即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略,薩埵、為有情眾生之義。要之、即發菩提心之有情;人為有情之一類,或近指發菩提心之人,方可稱為菩薩。故須發無上心、堅固不可動搖者,乃是菩薩。菩薩乃能敬禮六方,即能修行六度。

 

『世尊!以何義故名為菩薩』?佛言:『得菩提故名為菩薩;菩提性故名為菩薩』。『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為菩薩者,若未供養彼六方時,云何得名為菩薩耶?若以性故名菩薩者,誰有此性?有此性者則能供養,若無性者,則不能供養!是故如來不應說言:彼六方者,屬眾生心』!『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薩。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薩;亦非性故名菩薩也。善男子!一切眾生無菩提性,如諸眾生無人、天性,師子、虎、狼、狗犬等性;現在世中和合眾善業因緣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業因緣故得師子等畜生之身。菩薩亦爾,和合眾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故名菩薩。若有說言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則不應修善業因緣供養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則無初心及退轉心;以無量善業因緣故,發菩提心名菩薩性。

 

善生不明以何種義名為菩薩,故而再問菩薩之義。佛即答以:得菩提故名為菩薩,菩提性故名為菩薩。得菩提、是從果上講,即究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佛。菩提性、是從因上講,本來如此、常常如此者,謂之性;本來、則非從學得,常、則不變。譬如有人性故名為人,有男性故名為男,有女性故名為女,以有菩提性故,則名為菩薩。

 

此兩句答,又啟善生之疑,故進而再問。此一問,甚為重要,即本經特殊宗旨之所在。善生問意:若言已得菩提者方名為菩薩,則未供養六方之前,尚未得菩提,即不得名為菩薩,又何能供養六方,故有矛盾!若以有菩薩性名為菩薩,是否眾生皆有此性?倘非皆有此性,則無性者即不能供養。以此推論,彼六方者即非為眾生心!又、若非皆有此性,則自己有無菩提性乃不可知,從而不能決定能否供養六方,豈不徒勞無益!若言眾生皆有此性,何以眾生不能供養六度?若說有有性、有無性,又將無從知之以決定其能否供養!是故不應說言彼六方者屬眾生心。因已得菩提故,則不必供養;有菩提性故,亦不可供養,則佛說似不能成立,所以善生大啟難問。佛則答言:非得菩提故為菩薩,以得菩提者名之為佛,故以在未得菩提之前方名菩薩,故與前並無衝突。前說得菩提故者,重在其能得也。又言:非以性故名為菩薩,性者、指本有不變而言。又言一切眾生本無菩提性,譬如一切眾生無人、天、畜生等性,以和合善惡因緣而得人、天、畜生等身。以諸眾生能受眾多生死,生生死死流轉六道,都無一定之性;若有一定之性,則師子永遠為師子,人、天永遠為人天矣。蓋由此生死流轉,說無本有不變之性,現在所得之人、天、師子、虎、狼、等身,即為善惡業因緣和合所得之果。例如能修五戒,則得人身;能修十善、不動業,則得天身;如行十不善業,則得師子、虎狼等身。依此道理,菩薩亦然,以和合超出人天而包括人天等善惡因緣,又能發起誓得菩提之心,所以名為菩薩。菩薩所以為菩薩,乃從此和合超出人天、包括人天多數善行而得。若說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則不然;本有不變謂之性,以有本有不變之菩薩性,則不必供養六方而能得菩提成佛故。

 

善男子若有性者下,結成菩薩性非本有不變心。蓋既屬本有,則無初心;既屬不變,則無退轉。以有初心及退轉心,證明非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而為以無量善業因緣發菩提心名菩薩。此上、雖依文加以說明,在未曾研究其他經典者,或能信解無疑,若曾研究過其他經典者,則反生難問矣!蓋有一類經內,曾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一類經內,言眾生分為五種性:有無性者,即是無聲聞、緣覺、菩薩等涅槃性;次有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及大乘菩薩種性;又有不定性者,於聲聞、緣覺三乘種性不定。今此經言一切眾生皆無佛性,與彼諸經如何會通?雖佛法為一貫之理,但說經造論各有特重之點。特重之點,分境、果、行三種說之:境、即宇宙萬有──諸法性相,從宇宙一切法平等真如性言,離言說,絕思慮,一切眾生均屬平等,無二無別,則眾生皆有佛性;即無情之一草、一木、山河、大地,亦皆同此佛性。此從境法之性,明皆有佛性者。若從境法之相上言,宇宙萬有各有其因,如草木之種子各各不同,則有情眾生亦各有本識中一切種之功能差別;由此法相境以觀察,即有無性、三乘性、不定性之分也。有經論從果上談,又有不同:如涅槃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法』。蓋從果上觀一切法,一切眾生皆佛之法身,故皆有以佛為性之義。然法華經彰佛果教之力,可明一切眾生皆無佛性。故曰:『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以一切法從眾緣生,眾生初非有佛性,須有已成佛者大悲教化之殊勝增上緣,乃可令其生起佛性,即頓起佛性;先起聲聞、緣覺之性,後被佛化,迴發大心起佛之性。此皆依佛之教化為因緣而生起,初皆無性,此法華依菩提果之說也。此經特重在行,已說如前。以重行故,故以能發心修行者為有菩薩性。譬如發羅剎之心,行羅剎之行,即有羅剎之性;發人、天之心,行人、天之行,即有人、天之性;皆以發心修行為準。此經以特重在行,所以能發人、天之心,修行五戒、十善,為有人、天之性;以發菩提之心,修菩薩之行,則有菩薩之性;若能修集無量無漏業,三大劫滿則能成佛。此顯本經重行之宗旨所在,故菩薩性既不是已得菩提者,又不是本有不變者,須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者方有此性,方名菩薩。然此經與法華所說之義,雖屬相近,唯法華是從佛果菩提為緣起一面說,故重在果;此經則從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一面說,故重在行;但其理則相通無滯。此是辨明能供養六方六度之菩薩性;明有此菩薩性者,則名為菩薩。

 

丁二 辨明所發生之菩提心

戊一 明十種能發因

 

『善男子!有諸眾生受行外道,不樂外典顛倒說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住寂靜處,內善因緣,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觀生死過,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惡、聞惡,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深知自身貪欲、瞋恚、愚癡、慳嫉,為呵責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諸外道五通神仙,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欲知世間有邊無邊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見聞如來不思議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生憐愍故,發菩提心;或有眾生愛眾生故,發菩提心。

 

菩提心之能發因,有十種:一、捨棄外道,由捨邪說而歸投正法者。此種人、現時最多,如由同善社、道院、乩壇等信從鬼神教者,以從理論上研究其說難得成立,所說多與事實不符,乃捨卻不符事實之邪教邪師,發心歸佛、正知正見以修學也。二、為內因善根所啟發,以先有善根故。三、觀生死流轉,六道往返時生時死,無間息時,見生死有無限之過失而發起菩提心故。四、有眾生見惡、聞惡,引起悲愍心,欲救拔眾生苦惱而發菩提心故。五、有人體會慳是貪之一分,嫉為瞋之一分,此為覺自己與眾生,皆須闡明煩惱之根本,故發心對治。六、五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通;佛菩薩則更有漏盡通,合之則為六通。但佛菩薩雖有六通,非有度眾生之必要,則不常顯現;外道特重在神通,專以眩耀人心。此為羨慕神通以為降伏外道,乃發菩提心故。七、為求知欲所驅使,現在講科哲學亦類是;如欲知世界有始無始,有終無終,有中無中,有邊無邊等,為澈底了知個中道理,故發求無上覺之菩提心。八、為羨慕佛道故。因佛有十號,以觀佛有最尊最勝之不思議事,自己亦欲成就佛事故。九、即眾生有苦而欲救濟,起憐愍心,認為非發菩提心則不能成辦。十、欲成就其所親愛而發心,觀眾生如父母、兄弟、妻子,親愛之極,故發心普度。

 

戊二 示三種所發心

 

『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種:謂下、中、上。若言眾生定有性者,云何說言有三種耶?眾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眾生勤修無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為下。若善修進則名不退,若不修進名之為退。一切時中常為一切無邊眾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轉;若不如是,是名退轉,如是菩薩則有退心及恐怖心。若一切時中為一切眾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轉,是故我記是人,決定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明三種所發之菩提心,所謂下心能作上中心,中心能作上心,上心能作中心,中心能作下心。此之下上、上下,即增進退轉之意。下心即是聲聞心,中心即是辟支佛心,上心即是菩薩心。有先發菩提心,後退發聲聞、緣覺心者;亦有先發聲聞、緣覺心,後發菩提心者。是上中下變動不定,以勤故上進,不勤故不進,且不進則為退,進為不退。要於一切時中常為一切無邊眾生修集故,方名不退。倘有一念之退心及恐怖心,即為退。若不退轉。則佛定可授記,記其經若干時即可成佛。

 

戊三 辨發心無定性

 

『善男子!三種菩提無有定性;若有定性,已發聲聞、緣覺心者,則不能發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眾僧無有定性,是三種性亦復如是。若有說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諸外道等無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此發明菩提心無有定性。僧眾和合無有定性,如僧眾原為五六人,今日離去一二人,明日又來二三人,分子不定,時有變動。以喻三種菩提變動如是。若說有定性者,即是外道之見,以佛說諸法因緣生;所謂諸法皆空,亦是明因緣變化之無定性。外道有自在天者,與耶教之創造主宰,體用相同;謂為本有不變,即為非因非果。因是能變者,如穀種生穀則因已變果,自在天既常不變,則為非因非果。然佛法中之平等真如雖亦非因果,但不於因果外有其存在,不過遍於一切因緣生果諸法中之理性;自在外道乃於因果之外,有其本有不變之存在,故為外道。

 

丁三 辨菩薩性之因緣生

 

『善男子!或有人說菩薩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緣發故,得為金用;菩薩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說。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樹,眼有火石,是故梵志無因無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樹,當知即是梵志因果,是義不然。何以故?因細果麤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則被燒;眼若被燒,云何能見?眼中有石,石則遮眼;眼若有遮,復云何見?善男子!如梵志說:有即是有,無即永無;無則不生,有不應滅。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說性,性不說金。善男子!因緣故則有和合,緣和合故本無後有,如梵志言無即永無,是義云何?金合水銀,金則滅壞,若言有不應滅,是義云何?若說眾生有菩薩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緣故而有金用,菩薩之性,亦復如是。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也。善男子!譬如眾生先無菩提後乃方有,性亦如是先無後有,是故不可說言定有。』

 

此處再辨因緣生。石中有金性,是梵志所說,即因中有果說。尼拘陀樹、即菩提樹,此樹甚大,略與廣東榕樹相似。此樹之子甚小,小子內有大樹,亦即因中有果。人眼患病,或覺燒疼,或覺有星障。彼謂眼中本有火與石,燒即是火,障即是石,亦即因中有果。若謂好眼已有火石,尼拘陀子已有尼拘陀樹,所以因即是果,此與事實相違!子小樹大,是因細果粗,如何子即是樹?又若眼好時即有火者,何以眼不被燒?眼好時即有石者,何以眼不被遮?彼執有定性,故說有即永有,無即永無,此近數論派所說。如此則無生滅,無生、則與因緣和合本無後有之事實相違,無滅、則與金合水銀金即滅壞之事實相違。且既已有金,則不必說性;既說是性,不能說即是金。如礦石不能作金用,以非金故。梵志之說與理相背,是故若說眾生定有菩薩性者,則為外道;以有善業因緣和合始有菩薩性故。欲心、即願欲之心。發菩提心,即發菩提之願。欲、即志願得菩提之心,以此即名為菩薩心故。不可謂眾生定有菩薩性,要成佛方得名菩提,要發心方名有菩薩性。雖無有決定性,若一發欲得菩提之心,則無論男女長幼,即皆為有菩提心之菩薩。

 

丙三 揭示綱宗

丁一 彰一切菩薩之義類

 

『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薩;欲知一切法真實故,大莊嚴故,心堅固故,多度眾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薩修行大乘。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退轉,二者、不退。已修三十二相業者,名不退轉;若未能修,是名退轉。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薩奉持八重,具足清淨,是名不退;在家菩薩奉持六重,具足清淨,亦名不退。』

 

大智慧、即大覺,亦即佛智。由覺慧相應而得之──一切智、一切種智、自然智──廣大普遍之覺慧,欲求如此智者,為菩薩;此總明菩薩之義。次別明菩薩之義為五:一、欲知宇宙一切法之究竟真實,此亦求智之動機。何故求智?此為發菩提心品之綱領。大概世人求學問事業,都不外乎求安樂、免苦惱,及求知識得智慧之二種,世人一切欲望不外此二。此中對宇宙萬有、法界諸法之求知,即最高無上之求知欲,因此可成一切智故。如法華經言:『諸法實相,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了知』。二、大莊嚴,為此後自他莊嚴二莊嚴品之綱領,即福智兩足尊之謂。二、心堅固,以志向絕對,住持趣向,發心修行,不免遭遇困難;要心志堅固,才能勝彼私欲。欲堅固,則須受戒,所以有受戒品文。四、多度眾生、為六波羅蜜品、三十二相業品之綱領;種種菩薩,皆為度生。五、不惜身命,菩薩為度生而受身,眾生為煩惱牽引而受身,菩薩為度眾生入生死海,具足福智莊嚴,施捨資財;既為度生受身,則如手足頭目等皆可施捨,無慳惜心。命、即命根,亦皆可為度生而施捨。蓋菩薩真能照見五蘊皆空,即人我已盡,得生忍智,依摩訶般若而度生,以身命與資財及無畏等無差異。上來明為求智慧等而發心,既發心、更須修行,是為菩薩定義。要具五義,方為菩薩。菩薩大乘、如車中之火車,能載多數人至目的地。此下、明菩薩之種類。二種菩薩,以退不退分。在真發心以前,不名有退無退;既發心已,於十信中六信名信不退;初住名發心不退,此要圓具十信,才到發心不退;第七住為位不退,修菩薩行至第七住方不退,故發心在因中修行,於第六住尚有退轉;到初地方證真理,證真能不退,故名為證不退;第八地則為念不退,以其念念任運增進,真智現前故,七地以前則尚起俱生煩惱。有說到三劫行滿,方修三十二相。或說:從初發心住已修三十二相業,即是初住。至三十二相業,下面專有一品說明。前明退不退二種,下明出家在家二種,即以持戒堅固與否明退不退,足證此經重在戒行。此中八重、六重,為輕重之重,其重者犯則不可悔,犯則失戒體,可悔則輕。比丘戒四重,瑜伽菩薩戒亦四重。八重:即以比丘四重──殺、盜、婬、妄,與菩薩四重──自讚毀他、慳不施法、瞋不受悔、說相似法,合為出家八重。以此八重完全修持無犯,可名不退。在家六重:此經受戒品所明之六重、二十八輕,即在家菩薩之戒,至下受戒品時詳言之。亦要完全不犯,方為不退。足見此經重持戒以示宗旨之所在。

 

丁二 顯在家菩薩之殊勝

 

『善男子!外道斷欲所得福德,勝於欲界一切眾生所有福德;須陀洹人勝於一切外道異見;斯陀含人勝於一切須陀洹果;阿那含人勝於一切斯陀含果;阿羅漢人勝於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勝於一切阿羅漢果;在家之人發菩提心,勝於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時,從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諸天,皆大驚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師』!

 

此以比較而顯殊勝。善男子以下,皆以比例而說。外道亦能修世間四禪、八定,能斷五欲,能超欲界諸天。須陀洹、即小乘聲聞初果,由聞佛所說法,修行解脫;聲聞四果,此為第一。義為預流,即初入聖人之流類。已勝一切外道,超過非想非非想天,證人空無我見,見所斷惑皆已斷竟。非真實見為異見。斯陀含人為聲聞第二果,義為一來,謂於人間一往來也。阿那含為聲聞第三果,義為不還,即生色界五不還天,不還人間即可證阿羅漢果。阿羅漢、依法華有十九種義,根本義為無生。辟支佛人,義為獨覺或緣覺,以從十二因緣得覺,謂之緣覺;以不聞佛說法而自覺,又謂之獨覺;其智慧超過阿羅漢果。上來不專講在家,此下特講在家。在家人若能真發菩提心,不僅勝過外道,乃至辟支佛均超過之。就此可見發菩提心之尊貴,不要自貶去供養外道鬼神。從前有一羅漢,以他心通見跟隨背後負著包袱之小沙彌忽發菩提心,羅漢應時知其發心,即將包袱取來自負,讓沙彌前行。沙彌忽想起菩薩行之難行,有退心,羅漢即將包袱交還,仍令沙彌背負後隨。沙彌問:何緣如此?羅漢為說:發菩提心即超越阿羅漢,一有退轉即不及阿羅漢。

 

出家之人以下,言在家發心之難。出家人捨離五欲,無惡緣纏繞,清淨易進;在家之人,於五欲之中能發菩提心,真不可思議,以其有許多惡濁因緣故。四天王天為第一天,阿迦尼吒天是色究竟天,共有二十四天,皆生驚異歡喜,以其於惡因緣中能發菩提心,當為人天師表,即與佛無異故。由持戒清淨,宗旨在重行,尤重在家菩薩行故,特在此品顯其殊勝,故可謂在家菩薩經。已顯全經綱宗,以下各品,於綱宗內詳明其義而已。

 

甲二 正說分

乙一 明能行六度之菩薩

丙一 廣說修成菩薩之行丁一 策發心願

戊一 策發總心

己一 明發心相

 

現講發菩提心品,即明發心義相。發菩提心,此心上已說明發求菩提或求佛果之願欲,對佛果起求得之心,可謂發願欲心或誓願心,即對菩提願欲之心;到初住成勝解;由十住到十迴向,欲、勝解、念具足;到四加行得定;入初地得無漏智,方是真正菩薩。其初發心之實質,即願欲。

 

發菩提心品第二

 

庚一 善生問

 

善生言:『世尊!眾生云何發菩提心』?

 

云何、即為何因、何以、何方法之意,發起以下第二段世尊之所說。

 

庚二 世尊說辛一 分別廣說

壬一 信解發菩提心

 

『善男子!為二事故發菩提心: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財物。復有二事:一者、為不斷絕菩薩種姓,二者、為斷眾生罪苦煩惱。復有二事:一者、自觀無量世中受大苦惱,不得利益;二者、雖有無量恒沙諸佛,悉皆不能度脫我身,我當自度。復有二事:一者、作諸善業,二者、作已不失。復有二事:一者、為勝一切人天果報,二者、為勝一切二乘果報。復有二事:一者、為求菩提道受大苦惱;二者、為得無量大利益事。復有二事:一者、過去、未來恒沙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觀菩提是可得法,是故發心。復有二事:一者、觀六住人雖有轉心,猶勝一切聲聞、緣覺;二者、勤心求索無上果故。復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眾生悉得解脫,二者、欲令眾生解脫、勝於外道等所得果報。復有二事:一者、不捨一切眾生,二者、捨離一切煩惱。復有二事:一者、為斷眾生現在苦惱,二者、為遮眾生未來苦惱。復有二事:一者、為斷智慧障礙,二者、為斷眾生身障。

 

信解發菩提心有十二種二事,凡此皆是最初外凡發心,未到十信位,是由外凡進入十信位之發心。先說之二事,就平常人說,即長命富貴、多福多壽。雖是平常人所求,然亦至佛乃為具足福壽者。又二:一、為不斷絕菩薩行,二、為斷眾生種種罪苦煩惱。又二:一、以三世因果已明,認為造業受苦而不得利;二、以無量恒沙諸佛皆不能度脫己身。又二:為濟世利人廣作善業,但人由求知求經驗至能作善,忽已衰老而死,故常作已而失,發菩提心乃不失之。又二:勝一切義如前已說。又二:一、為不惜受大苦惱,苦不立堅固志願不成;二、為得無限量利益,一切世界之利益,得已易失,惟發心後不失。又二:一、過去、未來諸佛未發心修行時,亦與我同;二、如不可得,即是妄想,既是可得,當立志求之。又二:一、七住不退,六住以前有退轉,猶勝緣覺;二、發心勤求,亦須立願。又二:欲令眾生解脫勝於外道解脫,亦須立願。又二:菩薩以大悲度一切眾生,眾生無盡,故須不捨;自斷煩惱,方能度他。又二:為遮眾生現在未來苦惱,故須立願,以眾生無知,菩薩能以智悲斷遮之。又二:智慧障礙即所知障,佛智被無明無知所障;眾生身報障,由煩惱業所招故,即煩惱障。欲斷此二,故發菩提願。

 

壬二 修習發菩提心

 

『善男子!發菩提心有五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斷瞋恚心,三者、隨師教誨,四者、生憐愍心,五者、勤修精進。復有五事:一者、不見他過,二者、雖見他過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見他善業不生妒心,五者、觀諸眾生如一子想。』

 

此即以修習兩種五事、發菩提心。此由學習發心,為十信位菩薩。為要長成菩薩心故,須修:一、親近善友,佛、菩薩等皆是善友。二、斷瞋恚心。三、順師教誨。四、對眾生生憐愍心。五、勤修精進。又有五事:一、觀他人須從好處看,不觀其過。二、菩薩雖方便為人,而難使離過,仍不厭悔。三、發心修行,若得善法或好境界,或得禪定清淨,或得好稱譽等,若生憍慢,則如好食中放毒藥,成為有漏之善。四、一生嫉心,則成有漏。五、有二子,或生偏心,若只一子,決無異心。前來猶非真實發心,不過由信解以修習發心而已。

 

壬三 真正發菩提心

 

『善男子!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有智之人,為三事故發菩提心:一者、見惡世中五濁眾生,二者、見於如來有不可思議神通道力,三者、聞佛如來八種妙聲。復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眾生苦如已受苦,為斷彼苦,如己無異。』

 

此以三事、二事說。有勝解之智者,其發心乃為真發心,即能破惡如須彌山。須彌山、即妙高山,此界最高之山也。有智之人,以三事故發心:一、以大悲心,觀眾生在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之五濁中,欲為救度,然非有無上菩提不可;此一、為下度眾生。二、見佛神力,欲得佛果事;三、聞佛法音,故欲成佛;此二、為上求佛道。八梵音:一、轉好,二、柔轉,三、和適,四、尊慧,五、不妄,六、深造,七、不誤,八、不竭。此三為內由悲智,外藉教法之勝緣以發心也。又二:了了自知,知最深切苦,即聲聞苦諦,所謂三苦、八苦;此一是三乘共法。二、即大乘不共法,以有同體大悲心故。第一句通發三乘心,第二句惟發大乘菩提心。

 

辛二 揭示正宗

 

『善男子!若有人能發菩提心,當知是人能禮六方增長命、財,不如外道之所宣說』。

 

若能發心,即成菩薩,即能增長命之與財,亦即增長功德法財;可度眾生,可成佛道,即揭示正宗之別於外道。

 

悲品第三

 

先明大悲生因,即悲品,後明解脫,即解脫品。

 

己二 辨發心因

庚一 大悲生因

辛一 問答發因

壬一 通問發因

 

善生言:『世尊!彼六師等不說因果,如來所說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說發菩提心,為是生因、是了因耶』?

 

悲、即慈悲之悲,悲天憫人之悲,亦即哀憐之心,是為悲義;須依一切眾生所發。又須了知眾生性空,方謂大悲,非僅對自已親愛者所起悲痛之謂。但悲有淺深,不到佛果,則悲起皆待緣;一到佛果,則悲不必由緣而起,即是同體無緣大悲。在此品中,明應如何發起悲心,進而起菩提心。

 

發即是發見、或發生,發見、在科學上亦謂發明,不過發生是生因,發見是了因。此段文即通問發因。此文即善生問佛義,六師在前第一品已講過。外道因果不得成立,雖說因果,等於不說,即六師說因果之理,不能通達。如來、亦即佛陀尊稱之一。生因、即能產果者。了因、即明了因;如屋內電燈之光一照,則室內各物皆現,室內各物並非燈光所生,不過因光發現而已。前兩品皆言發菩提心,究竟發心之發,是發生、抑發見耶?

 

壬二 廣答因義

癸一 汎說多種因相

 

『善男子!我為眾生或說一因,或說二因,或說三因,或說四因,或說五因,或說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煩惱、業、器。言四因者,所為四大。言五因者,未來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經中所說六因。言七因者,如法華說。言八因者,現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經說。言十因者,如為摩男優婆塞說。十一因者,如智印說。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緣。善男子!一切有漏法無量無邊因,一切無漏法無量無邊因,有智之人欲盡知故,發菩提心;是故如來名一切智。』

 

善男子者,呼善生而答之也。十二因以上,有說十五依處,二十四因,乃至無量因者。十二因、就是普通所講十二因緣也。一因:為生因之因,因所生者為果,能生果者為因。二因:在涅槃經中常說為生因、了因。三因者:煩惱與業為內因,器即器世界為外因。有根生為正報,此中正指為因之業報。四因:為四大,即地、水、火、風,亦即內身外器皆地、水、火、風所成。又通常四緣,即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及增上緣,亦為四因。五因:未來五支,即十二因緣中之愛、取、有、生、老死。六因:為眾多契經所說。梵文修多羅,修婄路,華語契經,為眾經之通名;因佛說法契理契機,故具言契經。不契理、則不能切合真理;不契機、則不能化度眾生。六因:在大小乘論皆說之: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七因者:法華經並無明白說七因之文,不過在方便品內有十如是,除後二──果報及本末──其前即為七因。八因者:即十二因緣中現在八支,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九因者:出大城喻經。十因者:摩男優婆塞、為佛之弟,即須承王位欲出家未能者。此二經,待考。大乘論中有明十種因者,即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生起因,五、攝受因,六、引發因,七、定異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前六因、俱舍論詳說之;十因、瑜伽師地論論之亦詳。十一因者:在漢文智印經不可考,但說有七因發菩提心:一、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三、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四、菩薩教餘眾生發菩提心,五、布施發心,六、因他發菩提心而發心,七,見如來相好莊嚴與聞佛教而發心;或漢譯簡略故。十二因:即十二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以其展轉為因,故名為十二因。有漏、如壼漏則茶盡,屋漏則水滴。無漏之法,分別說其因則為數無量無邊,如說六波羅蜜,八萬四千波羅蜜,無量數波羅蜜;有漏之法亦然。有智之人,為欲盡知有無漏一切因,故發菩提心。佛以悉知一切法無量無邊因,故稱為一切智者。

 

癸二 正辨悲是生因

 

『善男子!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當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發心,是故悲心為生因也』。

 

發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生因者,即是大悲;無上菩提心非有大悲則不能發。不欲了脫生死,亦不能發菩提心。然小乘雖欲了脫生死,但無大悲,亦不能謂為發無上菩提之心。故修發菩提心,要從大悲修起。如穀播種,無種則穀不生,發菩提心亦然,無大悲則菩提心不生。』

 

辛二 問答修悲

壬一 善生問修悲法

 

『世尊!云何而得修於悲心』?

 

此即善生問如何而得修悲。

 

壬二 如來說修悲相

癸一 三十六因明生悲

 

『善男子!智者深見一切眾生沈沒生死苦惱大海,為欲拔濟,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未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我當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雖多怨毒,亦作親想,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迷於正路,無有示導,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臥五欲泥而不能出,猶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常為財物、妻子纏縛,不能捨離,是故生悲。又見眾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為惡知識之所誑惑,故生親想,如六師等,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墮生有界,受諸苦惱,猶故樂著,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造身、口、意不善惡業,多受苦果,猶故樂著,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渴求五欲,如渴飲鹹水,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雖欲求樂,不退樂因,雖不樂苦,喜造苦因,欲受天樂,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於無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無定有性,流轉五有,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業,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受身心苦而更造業,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愛別離苦而不斷愛,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處無明闇,不知熾然智慧燈明,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為煩惱火之所燒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為五欲樂造無量惡,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飢者食於毒飯,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處在惡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惱,猶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流轉八苦,不知斷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見眾生飢渴、寒熱,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見眾生毀犯禁戒,當受地獄、餓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色力、壽命、安隱、辯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生於邊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處饑饉世,身體羸瘦,互相劫奪,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處刀兵劫,更相殘害,惡心增盛,當受無量苦報之果,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值佛出世,聞說甘露淨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見眾生信邪惡友,終不追從善知識教,是故生悲。又見眾生多有財寶,不能捨施,是故生悲。又見眾生耕田種作,商賈販賣,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見眾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屬、宗室、不相愛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應觀非想非非想處所有定樂,如地獄苦,一切眾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此即佛以三十六因明生悲。若佛大悲,須了眾生性空。三十六因者:一、深見眾生沉沒苦海、欲拔救故。二、見眾生無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之三念,欲彼具足故。廣說還有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亦是見賢思齊之意。一、即怨親平等無分別故。四、見眾生無有開示指導,欲示導故。五、見諸眾生沈耽五欲,──即財、色、名、食、睡──而又放逸,欲救濟故。六、見眾生等為財物所束縛而造惡,欲令捨離故。七、見眾生以色力健美、壽命延長而生驕慢,欲令悔改故。八、惡知識、即惡友,誑惑、即故意顛倒是非,偽似親愛,如六師外道,欲令眾生遠離故。九、苦略有三:即苦苦、行苦、壞苦,欲令眾生知苦斷苦故。十、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癡之十惡,欲令斷絕故。十一、渴求財、色、名、食、睡之五欲,愈求愈苦,欲令悔改故。十二、不樂苦而反造苦因,欲求樂而不造樂因,欲令離此倒行故。十三、我所、即我所有,所有、即法律上所有權義,非但我所有空,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何處去覓我?眾生不知,欲令知故。十四、有,有三有、五有、二十五有等之別,五有、即五道,謂人、天、地獄、餓鬼、畜生、之五趣,欲令超出此流轉故。十五、畏而又造,愚而不知,欲令知故。十六、多有因身心疾病等而更造殺生業者,欲令悔改故。十七、斷別離苦,先得斷愛,欲令斷故。十八、除無明黑闇,須要智慧光明,欲令熾然光明故。十九、除卻煩惱火,須用三昧水,三昧即定,所謂心靜自然涼,欲令得此故。二十、五欲本非樂,欲令勿以此造惡故。廿一、又有明知五欲之苦,而仍求之不息,欲令心息故。廿二、遇暴王不知求避而放逸,欲令悔改故。廿三、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欲令斷除故。廿四、飢渴、寒熱,欲令自在故。廿五、眾生不自見毀戒得苦報,欲令悔改故。廿六、色力即健康,壽命即命根長久安樂,均不能自在者,欲令自在故。廿七、諸根不具,為惡業所感,欲自悔改故。廿八、邊地、即無佛法教化之地,欲令得佛法教化故。廿九、如現世互相搶奪之匪,皆因飢饉羸瘦,欲令免除故。三十、世界大戰,更相殘害,當受無量之苦,欲令免除故。在此時、如各國人皆想弭戰爭,求和平,即可從此生悲發心而實現和平。卅一、雖聞佛說法,每不能受持,欲令其改變故。卅二、從邪棄正,必受大苦,欲令反其道故。卅三、有寶不施,由此造惡,欲令悔改故。卅四、農工商苦,欲令解除故。卅五、不相愛亦惡業所感,欲令改悔故。卅六、總言一句,三界皆苦,而生非想非非想天,壽命經八萬大劫,然以佛法觀之,將來還有墮落地獄之苦,以在輪迴中故;一切眾生亦莫不然。前三十五為分別言之,此第三十六為總括說也。因見眾生有此種種之苦,所以生悲。

 

癸二 別以四因明大悲

 

『善男子!未得道時,作如是觀,是名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時,雖作是觀,觀皆有邊,眾生亦爾;既得道已,觀及眾生皆悉無邊,是故得名為大悲也。未得道時,悲心動轉,是故名悲;既得道已,無有動轉,故名大悲。未得道時,未能救濟諸眾生故,故名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濟,故名大悲。未得道時,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與慧共行,故名大悲。』

 

要證生空,即人我空,或生、法──人我、法我──空之智,如聲聞須陀洹果以上,或辟支佛以及初地菩薩,方謂之得道。若就廣義言,初住發菩提心之勝解行地,亦可謂得道。得道之後,法法無邊,以得生法空其智無邊故,觀眾生亦無邊,故名大悲。又生法空智,一切平等,雖與眾生種種苦相應而智不動,常常如此,故名大悲。未得道時則否,故只名悲。又從功用上講,以普救與否及與慧共行與否,為悲與大悲分別之標準。此以四種相顯明大悲。

 

壬三 結示修悲利益

癸一 總明修悲菩薩益

 

『善男子!智者修悲,雖未能斷眾生苦惱,已有無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羅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與眾生相親相愛而無怨對,故有無量利益。

 

癸二 別顯在家菩薩益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則不能得優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獲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戒、忍、進、定、智慧。若修悲心,難施能施,難忍能忍,難作能作,以是義故,一切善法悲為根本。』

 

在家之人,為一身、一家之計,以惡緣多故,不易修悲。但得優婆塞戒與否,必以能修悲與否為斷,即以修悲為戒體故。真能發心之在家人,多能樂善好施。出家之人,以法施為多而難行財施,在家之人,兩施俱能具足。然行施先應修悲,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故在家菩薩應注意修悲。非然者,則貪、瞋易起,而動輒作惡矣。大乘智慧,無悲則不能起,無悲之智,不過口頭上,書本上之智慧而已,離開口頭、書本則無智慧。

 

癸三 結成修悲廣大益

 

『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

 

悲心如火,惡業如薪,有火可燒薪盡,有悲可滅惡盡,故不久可成正覺。

 

解脫品第四

 

庚二 解脫了因

 

解脫、即是涅槃,大涅槃經說三德,解脫其一也。從果上說,三乘之果皆名解脫。又有經說三解脫門,謂空、無相、無願。又有八解脫定,即依修八種定而得名。又華嚴經。善財童子參五十三善知識,各言得一解脫門。亦有以勝解名解脫者。此中解脫品之解脫,亦指三乘勝解,及依勝解所成定慧,即能得解脫之門名解脫,故屬了因。

 

辛一 承前起說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當知是人得一法體,謂解脫分』。

 

此即佛承前悲品文起說也。若有善根之男子、女人能修悲心者,能得一種法體,即從身、口、意修悲所得解脫分。分者、支分義,又因分義。此解脫在真見道,謂無漏智;在真見道前,為加行慧及勝解慧,對解脫果,名解脫分。若能照悲品修悲,則可得此解脫分。

 

辛二 問答推明

壬一 問得體義

 

善生言:『世尊!所言體者,云何為體』?『善男子!謂身、口、意;是身、口、意從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聞,二者、思惟。復有三種: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聞』。

 

善生問佛:所言體者,以何種法為體?佛答以身、口、意。修三十二相品中明業體,亦即以身、口、意業為體。此解脫分法體之身、口、意,從方便得。方便、有處是指善巧權巧,亦多有指預備工夫者,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利器義同;此中亦指預備工夫。解脫分法體,如因受戒作羯磨──受戒作法──而得戒體。此中解脫分法體,從身、口、意得,亦復如是。聞、即聞慧,思、即思慧,此中之體,由聞所成即聞慧,由思所成即思慧,又有由修所成者為修慧;要得解脫法體,須有聞思之慧。又分三種者,謂施、戒、多聞。惠施有三:見有苦而施為大悲施;為報恩而供養為報恩施;供養有德者,如供佛、菩薩、及師長三寶,為尊敬施;此三皆能生解脫之慧。又因持戒可生解脫之慧。多聞佛教經典,尤可得生解脫之慧。此中智慧謂之了因,以此種種智慧,了知佛法、眾生法,而為發起菩提心之因故。

 

壬二 問方便得

癸一 辨得不得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從三方便得解脫分;是三方便有定數不』?『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雖於無量世中以無量財施無量人,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於一時中以一把麥施一乞兒,能得如是解脫分法。有人乃於無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持讀誦十二部經,亦不能得解脫分法,有人唯讀一四句偈,而能獲得解脫分法。何以故?一切眾生心不同故。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觀察生死過咎、涅槃安樂,如是之人,雖復惠施、持戒、多聞,終不能得解脫分法。若能厭患生死過咎、深見涅槃功德安樂,如是之人,雖復少施、少戒、少聞,即能獲得解脫分法。』

 

善生問:具足幾多惠施、持戒、多聞,即能得此解脫分之法體?佛答:不必定數。或有以多施而不能得者,或有以少施而能得者。一把麥、即一團之麵食。八戒、即八關齋戒:一、不殺,二、不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身不塗飾香鬘,七、不坐高廣大床,八、不歌舞觀聽,是為八戒;不過午食,是為一齋。又有以多持戒而不得,以少持戒而得者。又有以無量多聞而不得,以持一四句偈而得者。十二部、即十二部分、十二部類之義。十二部者:一、契經,二、重頌,三、諷誦,四、因緣,五、本事,六、本生,七、未曾有,八、譬喻,九、論議,十、自說,十一、方廣,十二、授記。有說小乘只有九部,大乘為十二部者;有說小乘為十一部,大乘加方廣為十二部;以說大小乘皆具十二部者,為善。偈、即伽陀,或四字一句,或五字、七字一句,每句字數均整,以四句為一偈。得解脫分與否,不以多少為準,而以用心不同為分別。有僅以修人天福報用心者,有以求解脫生死用心者。求人天福者,雖多施、多戒、多聞亦不得解脫分;求了生死者,雖少聞、少施、少戒亦得解脫分。解脫分、即能得涅槃之因。涅槃者、即真解脫果。知生死過患欲解脫,知涅槃安樂而趣求,故得解脫分也。涅槃、有翻為滅,或滅度,或寂滅。或圓寂者,以一切功德圓滿,一切過患寂滅為義。三界之中,六道皆無此安樂,惟解脫生死才有此安樂。所以平常修心之人,以存心為最要。一切功德如迴向人天福報,即不得解脫分;如迴向無上菩提,即得解脫分。即念佛、坐禪人,雖已得定,若不迴向菩提,未發真無漏慧,亦不過得世間四禪、四定而已。

 

癸二 得解脫時

 

『善男子!得是法者,於三時中:佛出世時,緣覺出時,若無是二、阿迦尼吒天說解脫時,是人聞已得解脫分。善男子!我於往昔初發心時,都不見佛及辟支佛,聞淨居天說解脫法,我時聞已,即便發心。』

 

此佛言得解脫之時。凡佛住世及佛法流行尚有經典存在於世時,即為佛出世時。無佛經教時,即緣覺出時。緣覺雖不度生,而其神通威儀亦可起人信仰而發出世之心。阿迦尼吒天,即五不還天之色究竟天,皆證聲聞三果或位登大菩薩者生在其中。淨居天、為五不還天別名。即釋尊在作悉達太子時,出城所遇沙門為說解脫法,亦即淨居天所化,此即以本生事來證明者。

 

癸三 得解脫人

 

『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亦非無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無身、口故。是法體者,是身、口、意。鬱單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無三方便故。是解脫分,三人能得:所謂聲聞、緣覺、菩薩。眾生若遇善知識者,轉聲聞解脫得緣覺解脫,轉緣覺解脫得菩薩解脫;菩薩所得解脫分法,不可退轉,不可失壞』。

 

此說惟以人趣為能得真見道。欲界天享欲樂,無三方便,即無施、戒、多聞。無色界無身、無口,而得解脫分應以身、口、意三為體,無色界缺二故不能得。鬱單曰或譯鬱單越,即北俱盧洲。此地福報最勝,故無貧富之分,無壽夭之別,本無惠施、持戒、多聞,因其無用之必要也。三人:即聲聞人,緣覺人,菩薩人;即以人為能得聲聞解脫,緣覺解脫,及菩薩解脫。又可由劣轉勝,由聲聞轉緣覺,由緣覺轉菩薩。

 

壬三 問得法相

癸一 正明得相

 

善生言:『世尊!說法之人,復以何義能善分別如是等人有解脫分?如是等人無解脫分』?『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謂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聽法,聽已受持,聞三惡苦心生怖畏,身毛皆豎,涕泣橫流,堅持齋戒,乃至小罪,不敢毀犯,當知是人得解脫分法。

 

至心、即至誠懇切之心,聽後即能受持實行。聞地獄、餓鬼、畜生之苦,皆係造殺、盜、淫、妄等十惡業而生,即生恐怖涕泣,持戒不犯,此種人可謂得解脫分法之相。

 

癸二 廣辨得人

子一 就五趣辨

 

『善男子!諸外道等獲得非想非非想定,壽無量劫,若不能得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地獄人。若復有人阿鼻地獄經無量劫,受大苦惱,能得如是解脫分法,當觀是人為涅槃人。善男子!是故我於鬱頭藍弗生哀愍心,於提婆達不生憐心。』

 

外道得報,雖居最高之非想非非想天,經八萬大劫,而業報一盡即落輪迴,難免墮生地獄,故觀其為地獄人。而地獄中如曾具有三方便得勝解者,已能得解脫分,故觀其為涅槃人。鬱頭藍弗、為外道之最高者,佛得道後即欲度之,而彼已生非想非非想天。佛觀之,知其第二生即轉畜生,第三生即墮地獄,所以哀之。彼曾在水邊修定,被水魚、樹鳥所擾,發願為水獺害魚、鳥而生惡心,致將來墮畜生、地獄。提婆達、此云天授,雖墮地獄,在法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為提婆達多授記成佛,故雖在地獄,已具有解脫分矣。

 

子二 就三乘辨

 

『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萬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脫分法;雖爾、猶勝緣覺根利。善男子!是法有三:謂下、中、上。下者聲聞,中者緣覺,上者諸佛。善男子!有人勤求優婆塞戒,於無量世如聞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於短量世如聞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獲得解脫分法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善男子!若諸菩薩得解脫分法,終不造業求生欲界、色、無色界、常願生於益眾生處;若自定知有生天業,即迴此業求生人中。業者,所謂施、戒、修定。善男子!若聲聞人得解脫分,不過三身得具解脫;辟支佛人,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得解脫分法,雖復經由無量身中常不退轉,不退轉心,出勝一切聲聞、緣覺。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脫分法,雖復少施得無量果,少戒、少聞亦復如是。是人假使處三惡道,終不同彼的惡受苦。若諸菩薩獲得如是解脫分法,名調柔地,何故名為調柔地耶?一切煩惱漸微弱故,是名逆流。善男子!有四種人:一者、順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順不逆,四者、到於彼岸。善男子!如是法者,於聲聞人名柔軟地,於諸菩薩亦名柔軟。復名喜地。以何義故名為喜地?聞不退故;名菩薩故。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

 

舍利子、此云鶖子,為佛弟子,因已修得大乘勝解,故雖有退轉,猶勝緣覺。未得勝解者,於戒即為修戒,不為持戒──即定共戒、道共戒──。業有善惡、有漏無漏之分,此中為不造三界業而修無漏三業,即布施、持戒、修定、多聞之業。人中易化,故迴生天業以生人中。須陀洹若得解脫分,但經三次生死身即涅槃,不必七返。須七返者,為鈍根性。以無相布施而福德不可思量,故提婆達多在地獄,阿難問其苦否?彼言:有如三禪之樂。以有勝解功德故。調柔地。即勝解行地,或登初地。此中之四種人:一者、凡夫之人,順生死流;二者、二乘之人,逆生死流;三者、菩薩之人,不順不逆;四者、到彼岸人,為佛,以涅槃功德妙用度生故。喜地、即初歡喜地,此地以前為假名菩薩,此地以上是實義菩薩。覺悟眾生,即是菩提薩埵。外典雖知,不受持,亦不教人,而惟受持佛法,教以佛法。

 

癸三 作菩提種

 

『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愍眾生。善男子!增長如是菩提種子,復有五事:一者、於己身中不生輕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厭悔;三者、勤行精進,不休不息;四者、救濟眾生無量苦惱;五者、常讚三寶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時,常當修集如是五事。增長熾然菩提種子,復有六事: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六種事,因一事增,謂不放逸;菩薩放逸,不能增長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則能增長。善男子!菩薩求於菩提之時,復有四事:一者、親近善友,二者、心堅難壞,三者、能行難行,四者、憐愍眾生。復有四事:一者、見他得利心生歡喜,二者、常樂稱讚他人功德,三者、常樂修集六念處法,四者、勤說生死所有過咎。善男子!若有說言,離是八法得菩提者,無有是處。善男子!若有菩薩初發無上菩提心時,即得名為無上福田,如是菩薩出勝一切世間之事及諸眾生。』

 

四種種子,即是悲心,修此四種種子,即是修悲。復次、修者中五事、六事,能增長此四種子。熾然、是最勝之意。而六波羅蜜又以一不放逸行而增長。善友、指佛菩薩。六念:即念佛、法、僧、戒、天、死──即無常──。合兩種四事,即八法。初發菩提心,在理性上即與佛無異,故得名為無上福田。

 

癸四 明佛難得

 

『善男子!雖有人言:無量世界有無量佛,然此佛道甚為難得。何以故?世界無邊,眾生亦爾;眾生無邊,佛亦如是。假使佛道當易得者,一佛世尊則應化度一切眾生!若爾者,世界眾生則為有邊。善男子!佛出世時,能度九萬九那由他人,聲聞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諸眾生猶不可盡,故名無邊。是故我於聲聞經說無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諸眾生輕佛道故。諸佛聖道,非世所攝,是故如來說無虛妄。如來世尊無有妒心,以難得故,說無十方諸佛世尊。善男子!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薩道。若人難言:若有現在無量諸佛,何故經中但說過去、未來二世有無量佛,不說現在無量佛耶?善男子!我一國說過去、未來有恆沙佛,現在世中唯一佛耳。善男子!真實義者,能得佛道無量眾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轉,時有一人乃能得度,如菴羅華及魚子等。』

 

此言佛不易成。若佛易成,則眾生當有窮盡,而與世界皆有邊矣。那由他、此云億,佛及弟子,能度此多眾生,而眾生猶不可盡,證明佛之難成,恐眾生輕佛也。從佛非世間攝之理,故言十方世界無佛。初發心者雖多,而退墮者尤多,故歷長時間方有一人成佛。三千諸佛名經等,不言現世有多佛,乃據小乘以說。其實、現在有多佛也。菴羅樹、幾千幾百花而間結一二子,水中魚子亦幾千幾百子偶成一二魚,譬發心雖多而成佛者少,以見得佛之難能可貴!

 

癸五 顯在家勝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是不為難;在家得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此顯在家菩薩惡因緣所纏繞多於出家之人,故說出家菩薩得解脫分法不為難,而在家之人則為難能可貴也。

 

三種菩提品第五

 

三種菩提,即聲聞、緣覺及諸佛菩提,此品宗旨,在從三種菩提中辨出諸佛菩提為最勝。

 

戊三 別策勝願

己一 辨勝策發

庚一 辨三種菩提策發

辛一 善生問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種:一者、聲聞菩提,二者、緣覺菩提,三者、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為佛者,何故聲聞、辟支佛人不名為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以何緣故不名為佛?若一切智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一切智,復以何故不名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諦。』

 

三種菩提,即文中所講聲聞、緣覺及諸佛菩提。證聲聞菩提即阿羅漢果,證緣覺菩提即辟支佛果,此二雖得解脫生死而不得謂無上菩提;要得諸佛無上菩提,才是真正菩提。辨明三種菩提,須捨劣取勝。此品仍由善生問,佛答,本經各品皆然,如金剛經為須菩提問、佛問之類。問意:以聲聞聞佛說四諦法之聲而證阿羅漢之果,緣覺由觀察因緣而覺悟,同得一種菩提,何故聲聞名為聲聞,緣覺名為緣覺,均不名佛?若覺法性名為佛者,聲聞、緣覺亦覺法性;若一切智名為佛,聲聞、緣覺亦知一切法,何故不名為佛?以四諦即攝一切法──苦集攝世間果因;滅即解脫生死而證涅槃,道即達涅槃之方法,則攝出世果因──,何以聲聞、緣覺不名為佛?以上有三種問意,蓋欲起佛說三種之差別也。

 

辛二 如來答

壬一 就所問三義答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種:一者、從聞而得,二者、從思惟得,一者、從修而得。聲聞之人從聞得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從思惟已少分覺故,名辟支佛;如來無師,不依聞、思,從修而得覺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為佛。法性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之人,總相知故不名為佛;辟支佛人同知總相,不從聞故,名辟支佛,不名為佛;如來世尊,總相、別相一切覺了,不依聞、思,無師獨悟,從修而得,故名為佛。善男子!如來世尊緣智具足,聲聞、緣覺雖知四諦,緣智不具足,以是義故。不得名佛;如來世尊緣智具足,故得名佛。』

 

聲聞須從佛聞法而得菩提;緣覺不必聞佛說法,即以思惟而得菩提;如來無師,從修而得一切覺悟,乃成無上菩提。所以菩薩發心修行,雖亦藉佛所說法為方便,而由離言妙悟,不同聲聞之拘執法相;菩薩了諸法性空,由修遍覺,辟支佛只有少分覺,未為深廣圓滿;真要得一切智,須以無師智離一切語言文字修證而得。佛又能為一切眾生之機說法,亦非聲聞、緣覺所能。所覺法性,有總相、別相之分。達五蘊和合空無人我為總相智,辟支佛以自思惟亦只了總相,了別相則五蘊之法一一皆空,無有自性。此既從修而得,一切言語文字皆無所用,以無分別而證知者為妙智,故名為佛。以一切法為所緣境,而佛智緣之無不圓滿。此佛境界,非聲聞、緣覺僅於所緣知其總相者所堪比,以彼不具遍正覺故,不名為佛。

 

壬二 別增舉八事辨

 

『善男子!如恆河水,三獸俱渡,兔、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過;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則盡底。恆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緣河也。聲聞渡時,猶如彼兔;緣覺渡時,猶如彼馬;如來渡時,如彼香象,是故如來得名為佛。聲聞、緣覺雖斷煩惱,不斷習氣,如來能拔一切煩惱、習氣根原,故名為佛。善男子!疑有二種:一、煩惱疑,二、無記疑。二乘之人斷煩惱疑,不斷無記,如來悉斷如是二疑,是故名佛。善男子!聲聞之人厭於多聞,緣覺之人厭於思惟,佛於是二心無疲厭,故名為佛。善男子!譬如淨物,置之淨器,表裏俱淨;聲聞、緣覺智雖清淨而器不淨,如來不爾,智器俱淨,是故名佛。善男子!淨有二種:一者、智淨,二者、行淨。聲聞、緣覺雖有淨智,行不清淨;如來世尊智、行俱淨,是故名佛。善男子!聲聞、緣覺其行有邊,如來世尊其行無邊,是故名佛。善男子!如來世尊能於一念破壞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脫障,是故名佛。如來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一、 恆河、為印度最大之河,香象、為最大之象。此譬以恆河水喻十二因緣生死流轉大河,以兔喻聲聞,以馬喻緣覺,以香象喻佛;三獸雖同渡河,而唯象達河底。二、聲聞、緣覺僅斷煩惱,不斷習氣,如兔馬勉強渡河而不徹底,佛則徹底,斷其根本。三、疑為六根本煩惱之一,煩惱疑障善法使之不生;無記疑如地球為多少微塵所成,有多少斤兩,聲聞、緣覺不須明白,而佛則悉知之,所謂佛於恆沙世界一滴之雨,皆知頭數。四、聲聞從佛聞聲得悟生空而不願多聞;緣覺雖以思惟而悟生空,亦不願多所思惟,唯佛則於山河大地微塵草木無不了知,於聞、於思心無疲厭。五、智慧喻物,身心喻器。聲聞、緣覺之身心,為業報所成,故須灰身泯智,方得無餘涅槃,有餘身心則非究竟清淨。六、聲聞、緣覺習氣未淨,所以身心有時於行不淨,佛則無不清淨。七、聲聞、緣覺其行自利利他,俱有邊際限量,佛則俱無邊際限量。八、佛於最後一念,能斷二障,智障即所知障,解脫障即煩惱障,前障菩提,後障涅槃。智因、即菩提心等,智果、即佛果。

 

壬三 廣明佛功德辨

癸一 總示佛功德

 

『善男子!如來出言,無二無謬,亦無虛妄,智慧無礙,樂說亦爾,具足因智、時智、相智,無有覆藏,不須守護,無能說過,悉知一切眾生煩惱起結因緣、滅結因緣,世間八法所不能汙,有大憐愍,救拔苦惱,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滿足。』

 

此總示佛功德智慧。無障礙樂說、即隨意所說。了知一切眾生心行,即因智。知一切時,為時智。知一切因相、果相、差別相等,為相智。三業清淨,全無過失,故不覆藏守護。結、即煩惱,起結、即起煩惱,滅結、即滅煩惱。八法: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之八風。於眾生之大苦惱、能憐愍之。十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即知事理是非之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眾生心性之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所至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四無所畏:一、說一切智無所畏,謂大眾中作獅子吼,我為一切正智之人,無怖心也。二、說漏盡無所畏,謂說我已斷盡一切煩惱。三、說障道無所畏,謂說煩惱等障法,無有怖心。四、說盡苦道無所怖畏。佛能在大眾中作獅子吼:言我為一切智者,斷盡一切煩惱,能說起何業、得何果,及知苦之滅盡;由此四無畏,能於大眾中分明決定而說,毫無怖畏。大悲不必待緣,眾生信與不信,佛亦無喜與憂。因此身心二力,皆得充滿。世人言:有志者,事竟成。但初發菩提心,雖有大悲救他之志,尚無其力,故須精進培養成身心二力。

 

癸二 別顯身心力

 

『云何身力滿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見,其城縱廣滿十萬里,宮室百萬,諸天一千六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有天。夏三月時,釋提桓因欲往波利質多林中歡娛受樂。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羅苯那,具足七頭,帝釋發念,象知即來,善見城中所有諸天處其頭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勝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萬八千,其力唯敵佛一節力,是故身力出勝一切眾生之力。世界無邊。眾生亦爾;如來心力,亦復無邊。是故如來獨得名佛,非二乘人名為佛也。』

 

三十三天、為欲界第二天,其頂之城,名善見城。釋提桓因、即三十三天之天主。波利質多樹、義為香遍樹,為樹中之王。乾陀山、即香樹山。伊羅缽那、即熱臭樹而大。所有諸天、即一千六十六萬餘天,俱能變化,隨意大小,可處香象之顯上。由延、又謂由旬,正譯踰繕那,印度三十里之數。即合如是香象一萬八千之力,僅敵佛之一節力。以世界無邊,眾生亦爾,形容佛心力之無邊。

 

癸三 列舉諸德號

 

『以是義故,名無上師,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師子,龍王,調御示導名大船師,名大醫師,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淨蓮華,無師獨覺,為諸眾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門,大婆羅門,寂靜持戒,勤行精進,到於彼岸,獲得解脫。』

 

人天師中,佛為無上,故名無上師。能調御眾生,故名大丈夫。能渡一切眾生到道岸,故名大船師。能醫一切眾生心病,故名大醫師。人比常牛,故佛比大牛王。一切清淨,故名佛淨蓮華。菩提樹下無師獨悟,故為無師獨覺。能指示眾生覺路,故為眾生眼目。為一切施,故是大施主。沙門、為出家之通稱。婆羅門為清淨之裔,佛為出家之最極清淨者,故稱大沙門、大婆羅門。身心清淨,故名寂靜。能止惡行善,持戒不退,勤行精進,故得竟解脫也。

 

癸四 結非聲緣比

 

『善男子!聲聞、緣覺雖有菩提,都無是事,是故名佛。』

 

聲聞、緣覺都無上述佛之功德,故惟有佛得名為佛。

 

壬四 結在家菩薩勝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分別如是三種菩提,是不為難;在家分別,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此中仍警策在家菩薩,環境惡劣,甚難辨識如是三種菩提。

 

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欲成最勝菩提,須修三十二相福業之因,此品次在第六,故題為修三十二相業品第六。

 

庚二 修三十二相策發

辛一 善生躡問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身力,何時成就』?

 

善生跟躡上文,即問佛之身力何時成就?

 

辛二 如來廣說

壬一 正答得成身力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業時。』

 

佛答上述佛之身力,即成就三十二相業時。

 

壬二 總明修相功德

癸一 略明功德

 

『善男子!菩薩修集如是業時,得名菩薩,兼得二定:一者、菩提定,二、有定。復得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善男子!菩薩從修三十二相業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中間,多聞無厭。菩薩摩訶薩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為圍繞。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則名為百種福德。』

 

此為真正菩薩,以修集三十二相之業故。趣向無上菩提決定時,即得菩提定。於二十五有之中不墮三惡道,謂之有定。知自己宿命,為知宿命定。能了解正法,修行正法,為生正法因定。自初發心修三十二相業,乃至得無上遍正覺,於中多聞無厭。一種相有百福德者,修心五十、即十善法一一各有五善根,合為五十;到具心時,十善法亦各有五善根,合亦五十;是名百福德。

 

癸二 較顯功德

 

『善男子!一切世間所有福德,不及如來一毛功德;如來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種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復不得及無見頂相。』

 

世間所有福德不及佛之一毛孔功德,即以三界之功德與佛之一毛較。白毫相、即眉間白毫光相。佛說法華經,即放眉間白毫相光;說楞嚴經,即放無見頂相光。白毫相與無見頂相,為相之最勝者。

 

癸三 出修相人

 

『善男子!菩薩常於無量劫中,為諸眾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業,是故如來成就具足無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報也。轉輪聖王雖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是相業體,即身、口、意業。修是業時,非於天中、北鬱單曰,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菩薩摩訶薩修是業已,名為滿三阿僧祇劫,次第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十二相即大悲之果報,以因中修大悲而得此三十二相之功果也。輪王、有金、銀、銅、鐵、之四種,轉輪王即金輪王,王四天下。金輪王雖具三十二相,不及佛果三十二相光明顯現。成就三十二相業,即以身、口、意三業而成。三方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此三洲能修三十二相業。男子相亦為三十二相之一。三十二相修滿,即滿三無數劫,次第獲得無上遍正覺。

 

癸四  示修相時

 

『善男子!我於往昔寶頂佛所,滿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燈佛所,滿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滿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我於往昔釋迦牟尼佛所,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供養無量恆沙諸佛,種諸善根,修道持戒,精進多聞。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是三十二相業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觀掌中菴摩勒果。其業雖定,修時次第不必定也。』

 

迦葉佛為賢劫第三佛,即釋迦佛之前一佛。此中釋迦佛,即古釋迦佛。滿三十二相業時,明白自知成佛,菴摩勒果,此云難分別果,印度人常握置掌中,取『如示諸掌』意。

 

壬三 別明修相次第

癸一 汎說先修何相

 

『或有人言:如來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樂以善眼和視眾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餘相。或有說言:如來先得八梵音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恆以軟語、先語、實語,教化眾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或有說言:如來先得無見頂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供養師長、諸佛、菩薩、頭頂禮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無見頂相。或有說言:如來先得白毫毛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不誑一切諸眾生故,是故先得眉間毫相。善男子!除佛世尊,餘無能說如是相業。』

 

此是汎說先修何相。前說已成三十二相功德,未明先修何相?佛言:修時次第不必拘限先修何相,蓋應隨機緣之先後發起而定。自來多有人言先修何相者。牛王眼相者,即青蓮花目,所謂目紺青相。和視者,即和平慈視。八梵音相者,即於一音有八種功德相。先語者,如於兩人對語時而先發。實語、即真實語。無見頂相者,以佛初生時,其姨母不能見其頂,持地菩薩觀至上方無量世界,亦不能見此無見頂。此正顯一切法之妙真如相,所謂一相無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無對待妙理,故難可見。佛為至尊無上;菩薩為先進,或同輩之有德者。頭頂禮拜、即五體投地,在頂禮之中有種種儀式也。憍、是小隨煩惱,以著己功德者為性。慢、為根本煩惱,有七慢、九慢之分,恃己凌人為慢。世界不平之事,皆由慢心而起,其根本在有我見。接諸佛菩薩之足以破其憍慢,則能達一切平等。常人以憍慢故,不平等故,不能得此無見頂相。白毫毛相者,毛字、可改作光字,他經俱作光,毛與毫同。白毫光相,透明有光,細長而能卷舒自在,因不誑眾生而成,此表中道實相。雖有此先修何相諸說,以佛之意,不必定言何先何後,隨緣修之可也。

 

癸二 正明修相次第

 

『善男子!或復有人次第說言:如來先得足下平相,餘次第得。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時,其心不動,是故先得足下平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足下輪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供養父母、師長、善友,如法擁護一切眾生,是故次得手足輪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纖長指相。何以故?為菩薩時,至心受持第一、第四優婆塞戒,是故次得纖長指相,足跟長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身庸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善受師長、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傭滿相。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網縵相。何以故?為菩薩時,以四攝法攝眾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網縵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手足柔軟勝餘身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以手摩洗師長、父母身,除去垢穢,香油塗之,是故次得手足軟相。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常化眾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鹿王瑞相。何以故?為菩薩時,至心聽法,志心說法為壞生死諸過咎故,是故次得鹿王瑞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身方圓相,如尼拘陀樹王。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常施一切眾生病藥,是故次得身方圓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手過膝相。何以故?為菩薩時,終不欺誑一切賢聖、父母、師長、善友知識,是故次得手過膝相。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馬王藏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見怖畏者能為救護,心生慚愧,不說他過,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馬藏相。得是相已,次得軟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親近智者,樂聞樂論,聞已樂修,樂治道路,除去棘剌,是故次得皮膚柔軟,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身金色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常施眾生房舍臥具,飲食、燈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七處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可瞋之處不生瞋心,樂施眾生隨意所須,是故次得七處滿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缺骨滿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善能分別善不善相,言無錯謬,不說無義,可受之法口常宣說,不可受者不妄宣傳,是故次得缺骨滿相。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頰車,皆如師子。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自無兩舌,教他不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齒,二、白淨相,三、齊密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以十善法淨化眾生,眾生受已,心生歡喜,常樂稱揚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得是相已,次第獲得四牙白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修欲界慈,樂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不待求己然後方施,是故次得味上味相。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廣長舌。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眾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自不惡口,教他不為,是故次得梵音聲相。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紺色目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等以慈善視怨親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宣說正法,實法不虛,是故次得白毫光相。得是相已,次得無見頂相。何以故?為菩薩時,於無量世,頭頂禮拜一切聖賢、師長、父母,尊重讚歎,恭敬供養,是故獲得無見頂相。』

 

此言次第,僅二十八種相,與他經論,有不盡同者:一、足下平相。道、即菩薩道,達一切法空平等,其心如實不動。二、足下輪相者,即足下千輻輪相。擁護、即愛護。三、四、五、足跟長為二相:纖長指相者,此處亦重持在家戒;足跟長者,即足跟圓滿。此中攝三相:纖長、及足跌端厚、並足圓滿。六、身分庸滿者,即身分圓滿。前一相包括三相,此一相即為第六。七、四攝:即布施、愛語、同事、行利。網縵、即指間之網。八、柔軟、在他處又謂網軟。九、上向靡、即毛向上。十、鹿王、為鹿中之最美滿者。□、即足脛。十一、尼拘陀樹,其幹端直,眾生身不端正圓滿,故無此相。十二、手足過膝、即能立身摩膝。十三、藏相、他處又云馬陰藏相,又謂勢峰密藏相,謂與象王、馬王無異。十四、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即每一孔生一毛。樂聞、樂論、樂修,均對佛法言。十五、佛身常現真金色,故名得身金色相。十六、七處平滿相者,在全身七處皆圓滿:即頭、胸、臍間、及四支;又謂之七處充滿。凡人生瞋恨心即現醜陋相,生善心即現好相。十七、缺骨者、人身有骨節處,皆現缺陷相。缺骨滿,即骨處皆圓滿無缺。十八、十九、頰車、又謂師子頰輪。上身、即如師子身,頰輪、即如師子面,兩皆圓滿。此即兩相。二十、廿一、廿二、三相,皆關於齒者:白、淨、齊密、皆齒之圓滿相。廿三、四牙、即門牙,寬闊鮮白,此亦修四無量心而得。廿四、上味相,即不待他求,先施而得。廿五、廿六、肉髻;即頂上隆起之紅肉,廣長舌、能遍於世界而說法,此為二相。廿七、梵音相,已如前釋。廿八、廿九、牛王紺色目相,分為牛王睫相,目紺青相。牛王睫、似其形,目紺青,言其色。三十、白毫相,以說不偏不虛中道實法而得。卅一、無見頂相、解釋見前。此中只明三十一相,無項光及胸卍字之相。其次第自足修至頂,亦即此經明在家修行次第,明應從施、戒修起。佛之功德所惑,皆無漏果,非出有漏之業。菩薩須修三十二相業以度眾生。

 

壬四 結在家菩薩勝

 

『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修如是業,是不為難;在家菩薩修是業者,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在家菩薩多障礙纏繞,以難修勉勵精進。

 

發願品第七

 

上來策發無上菩提,即辨勝策發,勉以修大悲心,行菩薩道,因有前兩品之辨勝策發,所以有正發勝願之此品來。就實體講,願、即是欲、欲通善、惡、無記之三性,此願即善性之欲。三乘之願,並是無漏,非有漏攝。願之發,與草木種子發芽相同,在中國普通謂之立志。願與迴向不同,於有功德之後,用向於何途謂迴向;未有功德之前,欲修功德,謂之發願。

 

己二 正發勝願

庚一 善生問答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業誰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云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發無上大願,是名智者。』

 

善生進問:云何為智者?佛答:發無上大願。無上者、即最高最上,有廣大心量,深遠志趣者之謂。

 

庚二 廣說發願

辛一 發願所因

 

『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業,願為眾生;將來得果,一切共之。菩薩摩訶薩常親近佛、聲聞、覺緣、善知識等,供養恭敬,諮問深法,受持不失。』

 

摩訶、即大義,大、即勝義。從真正開發菩提心,即初住或初地以上菩薩。發心、即發菩提總心。願、即如普賢十大願王,藥師十二願行,彌陀四十八願,各有不同;四宏誓願,則為共願。不外願眾生皆能享受其所修之功德。親近、亦是普賢十願之一,此兩願、仍是願之總相。

 

辛二 正陳願言

 

『作是願言:『我今親近諸佛、聲聞、緣覺善友,寧無量世受大苦惱,不於菩提生退轉心!眾生若以惡心打罵毀辱我身,願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惡念!願我後生,在在處處不受女身、無根、二根、奴婢之身!復願令我身有自在力,他為給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驅使我!願令我身諸根具足,遠離惡友,不生惡國邊裔之處,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財寶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說,聞者樂受,離諸障礙!無有放逸,離身、口、意一切惡業,常為眾生作大利益!為利眾生,不貪身命,不為身命而造惡業,利眾生時,莫求恩報!常樂受持十二部經,既受持已,轉教他人!能壞眾生惡見、惡業,一切世事所不能勝;既得勝已,復以轉教!善治眾生身、心重病,見離壞者能令和合,見怖畏者為作救護,護已為說種種之法,令彼聞已心得調伏!見飢施身,令得飽滿,願彼不生貪惡之心;當噉我時,如食草木!常樂供養師長、父母、善友、宿德,於怨親中其心等一!常修六念及無我想,十二因緣!無三寶處,樂在寂靜,修集慈悲!一切眾生若見我身,聞觸之者,遠離煩惱』!菩薩雖知除菩提已不求餘果,為眾生故,求以弘利。』

 

不退轉者、不論遇何苦惱──打罵毀辱──而不生惡念,即大慈悲心。修行度生,須色力具足:女身力弱;無根者,即無丈夫相;二根者,即男女根不決定;奴婢者,無自在力。菩薩雖恆順眾生,而須有轉眾生之力及教化眾生之力,不為他人所支配。惡國者,即有惡王惡法之國。邊裔者,不拘地域方所,但指無文化及氣候不良之地而言。生豪姓、則人多欽仰。色力殊特者,即勇健。好念、即常起善念。十二部經、前已詳述。心病者,即煩惱病。六念、十二因緣、前均已解。三寶:即佛法僧。此上為正願言。

 

辛三 顯示願果

壬一 總顯立願利益

 

『善男子!菩薩若能如是立願,當知是人即是無上法財長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菩薩為利他故而求得法王,於發願時尚未得到法王之位。但若能立如上願言,即是無上法財長者。

 

壬二 別明法財長者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三事,則得名為法財長者:一者、心不甘樂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貪著生死之樂,三者、常樂供養佛法僧寶。復有三事:一者、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無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時求生憍慢。復有三事:一者、為諸眾生受地獄苦如三禪樂,二者、見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業不為生死。復有三事:一者、見他受苦如己無異,二者、所修善事悉為眾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離苦。復有三事:一者、觀生死樂如大毒蛇,二者、樂處生死為利眾生,三者、觀無生法忍多諸功德。復有三事:一者、捨身、二者、捨命,三者、捨財;捨是三事悉為眾生。復有三事:一者、多聞無厭,二者、能忍諸惡,三者、教他修忍。復有三事:一者、自省己過,二者、善覆他罪,三者、樂修慈心。復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攝攝取眾生,三者、口言柔軟不麤。復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財施,三者、以此二施勸眾生行。復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眾生,二者、常修轉進增上之行,三者、於諸眾生不生輕想。復有三事:一者、雖具煩惱而能堪忍,二者、知煩惱過樂而不厭,三者、自具煩惱能壞他結。復有三事:一者、見他得利歡喜如己,二者、自得安樂不樂獨受,三者、於下乘中不生足想。復有三事:一者、聞諸菩薩苦行不怖,二者、見有求者終不言無,三者、終不生念我勝一切。』

 

此十四種三事,如文可解。

 

壬三 結示法王自在

 

『善男子!菩薩若能觀因觀果,能觀因果,能觀果因,如是菩薩能斷因果,能得因果。菩薩若能斷得因果,是名法果,諸法之王,法之自在。』

 

此明能觀所觀以善因得善果,離惡因解脫惡果。從因觀果,謂觀因果;從果觀因,即觀果因;如觀苦、集、滅、道,即從果觀因。能斷因果、乃能得因果,斷因果、即斷德,得因果、即恩德智德。王者、自在義,能支配一切而不為一切所支配。法華經言:『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凡夫之心,亦可造一切法,謂之心王;但未做到一切自在,故不名法王也。

 

庚三  結在家勝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不為難;在家菩薩立如是願,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此言要常行精進不放逸,以勉勵發心而時加警策。

 

名義菩薩品第八

 

假名及實義之二種菩薩,在此品中,分別以出其相,故名。

 

丁二 積集福智

戊一 分別名義菩薩

己一 善生問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二種:一者、假名菩薩,二者、實義菩薩。云何名為假名菩薩』?

 

此品分別假名、實義兩種菩薩。善生所問僅及假名菩薩,就以下答文觀之,應兩種菩薩俱在問中。

 

己二 如來答

庚一 假名菩薩

 

『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轉化眾生。為自身命殺害他命,不樂修悲。樂於生死,常造諸業受生死樂。無有信心,於三寶所生疑網心。護惜身命,不能忍辱。語言麤獷,悔恨放逸。帶己身所生自輕想,我不能得無上菩提。於煩惱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壞結方便。常生慳貪、嫉妒、瞋心,親近惡友,懈怠、亂心,樂處無明。不信六度,不樂修福,不觀生死,常樂受持他人惡語,是名假名菩薩。善男子!復有眾生發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聞無量劫苦行修道然後乃得,聞已生悔。雖修行道,心不真實,無有慚愧,不生憐愍。樂奉外道,殺羊祀天。雖有微信,心不堅固。為五欲樂造種種惡,倚色、命、財生大憍慢,所作顛倒,不能利益。為生死樂而行布施,為生天樂受持禁戒,雖修禪定為命增長,是名假名菩薩。

 

已發菩提心之菩薩,不於佛法中自學化他,而以學外道化他,乃至常樂受持他人惡語,故為假名。麤獷者、即粗惡獷野。悔恨者、即發菩提心後又生悔心。自輕者、即不信自己能得無上菩提。不勤修壞結方便,即不修布施以度慳貪,不修忍辱以度嫉妒、瞋心等。六度、即六波羅蜜;是雖發菩提心,而不修菩薩行,即假名菩薩,此是一類。復有一類假名菩薩,先發菩提心,原非真實誠懇,故後見難生畏而悔。慚愧、在修行中為最重要。慚者、即崇善,見己不如諸佛、菩薩善行而崇仰之;愧者、即拒惡,見諸眾生惡行而輕拒之。慚愧、在中國,通謂之羞恥。殺羊祀天,即如現在亦有受佛法僧皈戒後,仍祀禮神鬼者。復有雖修布施、持戒、禪定,乃為生天、長命而起者,均為假名菩薩。

 

庚二 實義菩薩

 

『實義菩薩者,能聽深義,樂近善友,樂供養師長、父母、善友,樂聽如來十二部經,受持、讀誦、書寫、思義。為法因緣不惜身命、妻子、財物,其心堅固。憐愍一切,口言柔軟,先語、實語,無有惡語及兩舌語。於自身所不生輕想。舒手惠施,無有禁固。常樂修磨利智慧刀,雖習外典,為破邪見,出勝邪見,善知方便調伏眾生。於大眾所不生恐怖,常教眾生菩提易得,能令聞者不生怖心。難修精進,輕賤煩惱,令彼煩惱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為涅槃果持戒、精進。願為眾生趨走給使,令彼安隱歡娛受樂;為他受苦,心不生悔。見退菩提,心生憐愍。能救一切種種苦惱,能觀生死所有過罪,能具無上六波羅蜜。所作世事,勝諸眾生。信心堅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報,於怨親中其心無二。施時平等,捨身亦爾,知無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攝法攝取眾生。知世諦故,隨眾生語。為諸眾生受苦之時,其心不動如須彌山。雖見眾生多作諸惡,有少善者,心終不忘,於三寶所不生疑心,樂為供養。若少財時,先給貧窮,後施福田;先為貧苦,後為富者。樂讚人善,為開涅槃。所有技藝,欲令人學;見學勝己,生歡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業所作諸善,終不自為,恆為他人,是名實義菩薩。』

 

此策勸為實義菩薩。修行進退,本無一定。如假名菩薩習修菩薩行,又可轉為實義菩薩。忽進忽退,或忽退忽進,為凡夫常有之事;若自己省察尚在假名菩薩相中時,一生慚愧而轉進修。仍可為實義菩薩。深義者,即佛法之深義。受持、讀誦、書寫、解說、思義,在法華為五法師行,詳之為十法行,即對於經典十種行法: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諦聽,五、披讀,六、受持,七、開演,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為法因緣不惜妻子、財物者,即可為出家菩薩。智慧刀者,能斷煩惱緣之義,所謂聞慧、思慧、修慧。善知方便調伏眾生者,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善知善調,可令止惡行善。自在者,每一法能轉動他法,謂之自在。煩惱能轉動善法,則煩惱力得自在矣;要令彼煩惱不得自在,須勤賤視煩惱。信心者,即信三寶之心。不惜身命者,知身命無常而不惜之。四攝法義、見前。認世事為真實者,謂之世諦。財多可平等施,若財少則先貧窮。令人學藝,所謂菩薩當於五明處求,五明謂:內明、聲明、因明、醫藥明、工巧明。技藝、即後四明之學。若此者。則為實義菩薩,是即勸勉從假修真。

 

庚三 彰在家勝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實義菩薩,是不為難;在家菩薩,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每品末後皆置此勉勵之語,佛之慈悲,深切極矣!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