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心的經典 : 心經新釋2
聖嚴法師

第二篇 心經講記

一、緒言

《心經》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可以視為一部很好的佛學概論。不過要把它解說得深入而淺出,卻是很不容易的事。今晚,諸位專程到農禪寺來聽經,求法的心意非常可喜,即使到時聽不清楚或聽不懂,相信也會耐心地聽完,而我也會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解說。

首先我們看這部經的結構。它可分成三個段落︰

第一段是「序分」,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序言」或「序論」,一共有四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是「正宗分」,一般稱為「本文」或「本論」,即本經的主要內容,它分述五個觀點︰

    *
人類觀︰指出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是空的,因此,人的本身就是解脫自在。共七句︰「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講的是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十一句︰「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人的三世因果觀︰解釋人在生來死去之中就是解脫自在。共六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
菩薩的境界︰這是解脫自在最好的範例。共八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佛道︰這是菩薩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解脫自在的終極圓滿。共三句︰「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最後一段是「流通分」,即一般所稱的「結論」。共十四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在所有的佛經之中,是文字最精簡,組織最嚴密,內容最豐富的一部經,我們既可以因它而理解佛法,深造自得;也可以把它當成修行的法門來用功;更可以為求感應而虔心持誦。原因是這部經主在開顯大乘的「空」義,深廣而微妙,我們可以由此而理解深究佛法;而我們自己若能瞭解「空」義,信受奉行,也可離卻煩惱;更且持誦本經,使鬼神了知「空」的道理,又能度鬼神得解脫,所以,持誦《心經》可以自利利他,冥陽兩利。

下面我簡單介紹《心經》的來歷。根據印順老法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說︰「此經本是《般若波羅蜜多經》中的心要,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裡,有〈學觀品〉,此品有與本經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句,不過不是觀自在菩薩說的,而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說的。此經應該是《大般若經》裡的精要部分,古德為了易於受持,特地摘出來單行流通,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東初老人著的《般若心經思想史》也說︰「《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要,也是《大般若》的結晶體。《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內,但在《大般若》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其異譯為《大品般若.習應》第三的一段,頗與《心經》類似。有說這段原文該為《心經》的原型,或說《心經》是根據這段文而組成獨立的經典。於此不特可觀見《大般若經》的精要,亦可窺見《心經》組織的來源。」

歷來《心經》的譯本很多,自姚秦鳩摩羅什翻譯之後,一直到宋朝的施護為止,可以查考的,一共經過十一次的漢譯工作,前後經過的時間約六百年。現在我們一般講誦流通的是由唐朝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全部為二百六十個字。

二、《心經》的內容

現在,我就前面所分的段落,依序來講述《心經》的內容

序論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在梵文佛經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在中文佛經中的譯名則有好幾種,大家最熟悉也最常稱的就是鳩摩羅什的舊譯──觀世音,玄奘則新譯為觀自在。

前面說過,《心經》的原型,在《大般若經》裡本來是佛陀向舍利子說法,可是到了西元四、五世紀《心經》成立之時,密教正流行於印度及西域各地,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廣大靈感,應化無礙的威神之力,早已成為密教信仰的中心,所以就把觀世音,即觀自在菩薩,奉為《心經》的說法主了。

菩薩是依德立名的,依般若觀慧而已得自在的菩薩,即名觀自在菩薩。這位菩薩以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五蘊,知道五蘊本就是空的。由於證悟了空性,一切的苦難對這位菩薩而言都超越了。

我們佛教徒有很多人會念〈白衣大士神咒〉,此咒的後面是這樣說的︰「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怎麼有這樣大的力量呢?是因為咒中稱念了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緣故。本經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們一心念《心經》也能夠「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念的人未能徹底了悟空義,那麼災難只是暫離開,以後難保不會再來。

觀自在,觀什麼自在?只要用修行的方法觀照,就能夠得自在,從《楞嚴經》裡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是耳根圓通,也就是因聽聲音而入三昧,因聽聲音而解脫自在。這個「觀」,可以用耳朵、眼睛、鼻子,也可以用身體。不過從修行的方法來講,用耳朵來「觀」,最容易讓我們去煩惱證菩提。

我在指導禪七的時候,如果有人打坐著魔,不由自主的哭笑吵鬧,通常我都教他躺下來,把眼睛闔上,心裡什麼都不要想,只用耳朵靜靜地聽,聽四周的聲音,遠處近處各種聲音,不需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所以用耳朵聽,是最容易使心安定的修行方法。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中文的意思是「覺有情」,又譯為「大道心的眾生」,即「已發了大菩提心的眾生」。菩提心有大有小,發小菩提,是但求自了,只求自己解脫的小乘人;而發大菩提心,則是發廣度一切眾生的願心,以助眾生得解脫、成佛道為目標,並非只求個人解脫的大乘行者。

事實上,唯有不顧自己,只關心別人,只度眾生,不為自利,才是真正自在解脫的法門。為什麼呢?因為他去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心。人的煩惱都是從自我中心的意識而產生,真正發大菩提心,不為己而為眾生的人,才能真正得到解脫,而且是得大解脫。所以諸位要學佛,就要發大菩提心。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兩句經文是說︰修行甚深的般若法門之時,照見我及我所的五蘊法,畢竟是空的。

梵語「波羅蜜多」,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用現代語來講,就是「超越」。「般若」也是梵語,中文譯為「智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以深廣的智慧來超越煩惱的障礙。

智慧可分三等︰1.世間的智慧;2.出世間的智慧;3.世出世間的智慧。

世間的智慧,係指凡夫的聰明才智,亦即以自我為本位而發展出的各種學識經驗和價值判斷,這種出於「我執」的產物,不能徹底究竟,也無法獲得解脫。

出世的智慧,是指小乘聖者的智慧,能證人無我,能出三界苦,已得解脫樂;不過尚未證得法無我,所以執著離世間而入涅槃,只能自求了脫,不能普度眾生。

至於世出世間的智慧,乃是大乘菩薩的智慧,既證人空(即人無我),也證法空(即法無我),得大解脫而不離世間,這才真是大智慧、深智慧,這也才能稱之為「般若」。

菩薩修行,有所謂「六度」法門,又稱作「六波羅蜜多」。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這六度裡,若無智慧度(即般若波羅蜜多)貫串其間,其他五度便不得究竟,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就是此意。故智慧為菩薩修行的終極目標,唯有修得智慧,才能度脫一切苦厄,而這個智慧的著眼處,就是先要把五蘊看空。

什麼是「五蘊」呢?簡單的說,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是吾人身心的總合。色蘊是指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受、想、行、識四蘊是指心理的、精神的活動。

五蘊皆空的「空」是什麼意思呢?中國人常把佛門叫作「空門」,出了家就叫「入空門」,但許多人不瞭解「空」的意義。

就如一首〈醒世歌〉,開頭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然後說什麼「夫也空,妻也空,大限來時各西東。」「母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說︰「人生好比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後,到老辛苦一場空。」這樣子看人生是多麼失望,多麼空虛啊!

佛法的「空」絕不是教人消極、逃避和否定一切的;相反的,它是從空性中教人正視生命的意義,不斷的努力向上。以下我從三個不同層次的比較來說明大乘佛法的「空」︰

    *
頑空︰這個思想又可分兩種,一是虛無主義,另一是唯物主義。

     
虛無主義者認為世間沒有真實的事物,沒有因,也沒有果;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一切都是現成,所以不需要努力,也不必害怕,反正有的一定會有,沒有的就算再努力也不會有;而該來的一定會來,即使不努力也一定會來;而且有與無,來與不來,皆無實在的價值,生時感到空虛,死後一切歸於幻滅。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思想。

     
至於唯物主義,則以物質世界為唯一的真實,一切都依附物質而存在;認為人活在世上的時候,是有的;當人死了,就像油盡燈滅一樣,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應趁有生之年好好努力,就會有收穫。

     
這或許有些正面的意義;不過人生無常,如果努力一生等不到收穫就死了,那豈不冤枉?因此有人認為這世上只有那些運氣好、很聰明的人才需要努力,其他的人則無必要。例如我們對人好一輩子,到頭來卻得不到好報應,那又何必要對別人好?所以,唯物主義會造成少數人拼命努力,多數人懈怠茍且的危機。

     
甚至心想反正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不需要對未來負責,管他留芳百世或遺臭萬年都與我不相干,追求今生的享樂才是最實際的,因此凡事先下手為強,寡廉鮮恥,不擇手段,為人類造成無止盡的災難。

    *
偏空︰是指小乘的聖者所證的「空」。他們觀察思惟世間所有的現象,都是暫生暫滅,不停地遷流變化,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絕沒有什麼不假因緣、永恆不變的事物,特別對人的身心現象──五蘊的無常、苦、空、無我體證深刻,所以捨離五欲,勘破自我,而得到了解脫。

     
由於他們對世間有著很強的厭離心,認為世間充滿顛倒、污濁與苦痛,不願留下來受苦,證人空而未達法空,便急急趣入涅槃,了生脫死。這種偏空的思想中,生死與涅槃、煩惱與菩提是對立的,離了生死才能證得涅槃,斷了煩惱方可獲得菩提,明顯表現「獨善」、「出世」的精神。

    *
畢竟空︰是指大乘菩薩所證的「空」。已發菩提心的菩薩,雖知道世間是無常、是空幻的,可是他們不忍心任由廣大無邊的眾生貪著五欲,沈淪於生死苦海,所以發願度眾生。這些菩薩,本身對於世間的五欲已不執著、不貪求,所以對這世間也無需逃避,依然生生世世留在世間關懷眾生、幫助眾生,讓所有眾生都能證得無餘涅槃。這種「空」,是空去對自己身心的執著,也空去了對一切現象的執著,轉生出救濟眾生、無我無私的悲心與願力。

度一切苦厄

菩薩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五蘊,如實證見自己的身心是空的,當下就能夠度脫一切苦厄。

何謂「一切苦厄」?我們先說「苦」。苦有三大類︰一是身體的苦;二是心理的苦;三是身心交熾的苦。身體有生、老、病、死四種苦,這是從生到死之間的四個現象。人,出生了以後就會病、會老、會死,過去生我們記不得了,今生我們還沒有死,可能不知道死苦是什麼滋味,但當我們看過別人死的情況,就可明白死亡不會是一件快樂的事。

至於心理的苦有三種︰即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愛別離苦。例如世人求升官發財、求婚姻美滿、求子孝孫賢等,能有幾人如願以償?這就是求不得苦。再如世間的事很奇怪,自己所討厭、不喜歡的人,在甲地避不見面了,偏在乙地碰了頭,而且常因情勢所逼,非在一起不可。俗話說︰「冤家路窄」,這便是怨憎會苦。至於愛別離苦也是人間常有,其中最痛苦的,莫過於親子之愛、夫妻之情,因為生離死別而腸斷心碎,魂牽夢縈。

更且由於凡夫眾生把身心的現象與活動執著為我,在自我意識的驅動下,生生世世的造業,再生生世世的受報。這種生命輪迴,不斷地造業、受報,稱為「五蘊熾盛苦」,這是身心合起來的苦。總計上述有八種苦,我們叫它作「八苦」。

至於「厄」,則是執著五蘊所招感的一切災難。例如︰水災、火災、風災、地震、毒蟲猛獸等天災,以及刀兵、盜賊、惡政等人禍。刀兵是指戰爭,惡政是指昏闇殘暴的政治,像中國歷史上的夏桀、商紂、秦始皇,以及西方的羅馬皇帝尼祿、俄共頭子史達林等所施行的暴政。古人說︰「苛政猛於虎」,苛暴的政治比老虎還可怕,以致在亂世裡,許多人寧可冒著被老虎吃掉的危險而躲到深山裡,也不願意留在平地受官吏的迫害。我們把身心的現象計執有我,就難免要受這些天災人禍的恐懼和痛苦。

但願大家能常念「觀世音菩薩」,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得身心放空,念得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觀念不再生起,那麼就一定可以「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了。

本論

(一)人類觀──五蘊→五蘊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脫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即《阿彌陀經》裡面所稱的「舍利弗」。「弗」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兒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種鳥,這種鳥眼睛非常明銳,舍利弗的母親眼睛明銳得像舍利一樣,所以取名為「舍利」。她這個兒子從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蘊所成,我們若能如實觀照五蘊本空,那麼,雖有身心的現象,也能夠生活得解脫自在。然而要把五蘊看空,必須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蘊怎麼看法呢?觀世音菩薩對釋尊的弟子,被稱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子啊!色之於空,並沒有不一樣,空之於色,也沒有不一樣;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

這裡的「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屬於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其餘受、想、行、識四種,是屬於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它們與空的關係,和色蘊完全一樣。也就是在本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寫成「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不過為免繁贅,只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句概括了。

我們再進一步問,何謂「色不異空」呢?「色」在這裡是指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互為因緣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聽到「四大」就以為是指酒、色、財、氣,其實這是牛頭不對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風,是物質界的四種特性,因為這四種特性在世間極普遍而作用又極大,所以稱為「四大」。

地大表現的是堅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皮膚、毛髮、指甲等等;水大表現的是濕潤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等;火大表現的是溫熱性,就是我們的體溫了;風大表現的是流動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環。

由這四種特性的物質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須每天攝取食物、補充水分,經過消化、分解、吸收以維持體力,而體內的廢物則以糞、尿、汗水的形態排出體外;這些新陳代謝的活動都是一刻不停地進行著。根據生理學者的研究報告︰每六至七年,我們身上總數約六十兆個細胞就全部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六、七年之間,我們身上的所有細胞至少經過一次生死。像這樣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化,幾十年之間,身體組織就變老了,今天生這個病,明天鬧那個痛;當有一天,救治不了,這條命便報銷了。

所以凡夫眾生執為實有的這個身體,殊不知從因緣的觀點來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變化,根本沒有獨存性、不變性與實在性,只是「假有」──暫時的有,空幻而不真實,一旦和合的關係結束了,身體也就隨之死亡、朽壞、消失。這就是「色不異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僅僅抱持一味「色不異空」的觀念,三世論者會流於小乘聲聞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論者則會墮入可怕的虛無主義了。因此下文要緊接上一句「空不異色」。前句以因緣滅故,色不異空;後句以因緣生故,空不異色。色不異空,所以能見有如空,在生死不異,住解脫自在。空不異色,所以能住解脫自在,但不離現實生死界,這就是大乘菩薩了。

這裡我們要注意到,「空」是因為有「色」才知道有「空」,離開了「色」來說「空」,不是真的「空」。例如農禪寺的大殿,本來空無一人,現在卻有這麼多人;農禪寺真的有這麼多人嗎?其實本來沒有,待會兒又不見了。也就是說,本來沒有人,而現在卻有人了;當它有人的時候,的確是真的有人;但是我們知道,等一會兒這些人會散去不見的,由此可見,「色」與「空」本來就是相即而不相離的。同理,我們的色身,在母親懷我們之前是沒有的,是在「空」中,而現在是活生生的軀體,其實它本不自有,而將來死了,又消失不見了,像這樣,即「色」而顯「空」,才是「真空」。

如果只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可能有些人聽了,以為色與空雖不相離,可是色是有,空是沒有,色與空畢竟是有別。所以觀世音菩薩接著告訴舍利子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說︰我們的色身,無非是以四大為因緣而起生滅變易的延續現象,真觀色身的本身就是無常(非不變的)、是無我(非獨存的),合而言之就是空的(非實在的)。反過來說,這無常、無我的空相,絕非一無所有的空,而是因緣而生,宛然存在的身體。如此,色與空,空與色,只是一體兩面的說法,彼此是沒有分別的。

可惜世俗凡夫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執「色」為有,亦即執著自己實有這個身體,因而纏縛了種種的煩惱不得自在。為什麼呢?例如︰我的太太跑掉了、我的錢被倒了、我的房子被燒了、我患了高血壓、我挨了別人一拳、我被毀謗了、我要死了……等等。也許有人認為毀謗是名譽受損,與身體無關,其實人的名譽還是需要有身體作為對象。總之,如果你執著這個身體,放不下、看不透,這些就成了你的煩惱和痛苦。所以這種人被稱為「具縛凡夫」。

至於小乘行者也是未了達即色即空,即空即色的大乘空慧,固然體證了色身是空,放下了對色身的執著,卻沒有放下對法的執著,所以急欲出離世間,趣入涅槃,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後,再也無需也不想接受另一個色身,這種一味「耽空滯寂」,我們稱之為「偏空」。

講完了「色蘊」,接著我們講另外四種屬於心理的精神活動,即「受、想、行、識」四蘊。這四蘊也莫不一一皆如色蘊,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受蘊──「受」是領納的意思。是我們身體的官能,即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與外在的環境(色、聲、香、味、觸)接觸所產生的種種感覺,可分三種︰苦、樂、捨。苦受是不舒服的感覺;樂受是舒服的感覺;捨受則是不苦不樂,純粹是感覺而已。

想蘊──是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認識作用,即對於外境的瞭解、聯想、分析和綜合等等心理活動。

行蘊──是與外境接觸之後,心理所起的對策。例如你搭乘公車,車內很擁擠,突然被人踩了一腳感覺很痛。這個痛覺,就是「受」。於是你趕緊抬起頭看是誰踩了你,噢!是個急著想找座位的胖婦人,這是「想」。這時,你決定瞪她一眼,還是埋怨她一句了事,或者向她說︰「對不起!我的腳把妳嚇了一跳。」這種決定處理事情的意志、意願,叫作「行」。

識蘊──是指對外境(色)以及因外境而起的感覺(受)、認識(想)、意志(行)等活動能起了別識知作用的心之本體。所以「識」統攝了一切心理的活動。由於無明所覆,凡夫對於身心自體以及身心所依的外境,有著強烈的愛執染著而造作種種善惡行為,積聚成為業識,由是依業受報,生死死生不得解脫。所以這個「識」是連貫凡夫生命之流的主體;這個主體絕非如一般神徒所相信的那種永恆不滅的「靈魂」。它不停地積聚業種,也不停地隨緣現行,好比棧房一樣,貨物搬進搬出,變動不已。不僅前生與今世,今生與來世識蘊質量彼此不同,即使一念之間也前後不一了。

所以,凡夫眾生的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受、想、行、識四蘊,也和色身一樣是如幻不實,緣起而性空、性空而緣起的。

因此,經文的「色不異空……,亦復如是。」也可以併寫成四句,即「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

既然五蘊是空,五蘊非我,那麼其他的人,乃至一切眾生,也都無非是緣起幻現,了無真實的自性可得。從如此甚深的空慧之中即能發起大菩提心。

一位大乘菩薩持一切淨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且如《金剛經》上所說的︰「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造作如此大的功德,卻不覺得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為什麼?就是因他具備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般若智慧。

總而言之,心理的活動,在凡夫來說叫作「受想行識」;在佛、菩薩的境界則叫作「後得智」,是「大用現前」,是大慈悲、大智慧。而構成身心的「五蘊」在佛、菩薩的境界,就成了化身、神通、慈悲與智慧。

或許有人以為︰我又不是菩薩,聽這些做什麼?諸位居士,我們雖然不是大菩薩,但是既然信仰了三寶,希望將來成佛,就一定要先從學做菩薩開始,曉得菩薩是怎麼看待五蘊的,對自己時存慚愧之心,對菩薩常生仰慕之心,所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今生做不到像賢位聖位菩薩那樣,只要願心不失,來生還可以繼續努力,所以我們要發願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畢竟成佛的心。

(二)宇宙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人在宇宙中即解脫自在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上面這一節經文,是宇宙觀的總論。佛教的宇宙觀包括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說明人在宇宙之中就是解脫自在。

何謂「宇宙」?古人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所以「宇宙」就是指無限時空中的一切事物。誰能夠知覺時空的存在呢?主要是人類。人類透過多種官能,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動覺、平衡覺的協同活動,再加上經驗;以此認識事物的深度、形狀、大小、顏色、運動以及與自身的相對位置等等,因而知覺到空間的存在;同時,人類經驗著外界事物各種持續不斷的變化現象,如晝夜更替、夏去冬來、生命的生死枯榮,乃至自身生理的周期現象等等,而知覺到時間的存在。人類根據空間與時間的知覺而論究宇宙的原理所提出的觀念,就叫作宇宙觀。

觀世音菩薩繼續對舍利子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是諸法空相」的「諸法」即五蘊法,包括一切物質與精神;佛法的名詞稱為「色法」和「心法」。前面是以人類身心的五蘊法來觀空,本節則是以時空現象的五蘊法來觀空。從時間的立場來看事物,叫「生滅」;從空間的立場來看事物,叫「增減」;從凡夫的立場來看時空的現象,則有欣喜和厭惡,欣喜的叫作「淨」,厭惡的叫作「垢」。因此從凡夫位所看到的宇宙,無非是生滅、增減與垢淨。然而以佛法的觀點而言,一切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什麼道理呢?我們依序來說明。

世間的事物,從無變有叫作生,從有變無叫作滅;生與滅,以凡夫的知覺而言,是真實而不假的。但是換作佛法的立場,則生與滅其實都是暫時的,不是生了就永遠生,滅了就永遠滅,因為「生」只是由於各種因素的配合而顯現,「滅」也不過是由於各種因素的解散而消失。所以,生,並非真的生;滅,也不是真正沒有了。

我在美國認識兩位太太,其中一位年紀較輕,生了一個女兒,我向她道喜,她竟然說︰「生等於無生。」我讚歎她︰「真了不起!妳怎麼知道生等於無生?」她說︰「現在的小孩到十六歲讀高中時,就不再依著父母,要找他們也不容易了,所以我只是把她生下來養著,將來離開之後,便等於沒有了。」這位太太學佛,學得真是不錯哦!

另外一位太太快五十歲了,她有一個兒子,大學剛畢業,突然患心臟病死去。她痛苦得受不了,一直找我問︰「師父!我的孩子在那裡?你能不能教我修行,修到讓我可以見到我的兒子,只要再見一面,我就甘願啦!」老年喪子的悲痛是可以想像的,特別是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所以我總是安慰她,但每次她都不死心。最後一次又要求我︰「師父!能不能用你修行的道力,把我兒子找回來讓我見一見?」我就對她說︰「以佛法來看,如果妳的兒子在生時沒做什麼壞事,死後不是生天,就是再轉生人間;要是做了大壞事,現在已經入地獄或轉生畜生道去了,即使牽亡魂的人要找他也找不到了。假設他已生天,天人看人間是又髒、又臭、又腥、又亂,他絕不肯回來受罪的。萬一真的有人幫妳把他的靈魂召回來,可能那不是妳的兒子,而是個魔鬼。」

她聽了嚇得瞪著眼說︰「那就不要找了!」我又問她︰「妳兒子做過什麼大壞事嗎?」她搖頭說︰「沒有。」又問她︰「那有沒有做過大善事?」她再搖頭說 ︰「也沒有。」「那麼,可能他又投生人間去了。」她愣了一下,說︰「又投生,又變成另一家的兒子囉?」我舉個例問她︰「太太和丈夫離婚,離了婚的丈夫是否還是丈夫?」「不,應該叫作前夫。」「前夫死了沒有?」「沒有,但不再是丈夫了。」我再問她︰「妳兒子死了又投生,該怎麼稱呼?」她想了想,說︰「我的前子。」「前子是不是妳的兒子?」「不是。」我說︰「既然不是妳的兒子,妳還要叫他回來,實在沒有道理;這等於是前夫再婚了,而你還要他回來,太不合理。」

雖然宇宙之中的物質和生命現象,都是有生有滅,但是若把時間的距離延伸,與因緣配合來看的話,則並沒有真的生與滅。所以經文告訴我們︰「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是就空間的質量與數量而言,質量有多有少,數量有增有減。舉人口為例,臺灣有二千零七十多萬人口,臺北巿有將近二百七十萬人,北投一區有二十多萬人,人口很多,但是如果來一次瘟疫或戰爭,人口馬上會少,這是增、減。不過,構成我們人體四大(地水火風)的元素是取自地球,人死後四大分離,元素又回歸大地。從地球的物質成分或數量來算,不管人口增減多少,都沒有離開地球,所以地球的質量是不增不減。

就生命的精神體而言,地球起初沒有生命,現在地球上的眾生是從他方世界轉移到地球來接受共同的業報的。換言之,由於有共同的因緣而到相同的世界裡來。世界不只是地球而已,佛教所說的世界廣大無邊,眾生在各世界中來來去去。在此處造惡業,到彼處去受苦報;造善業則可能生天,或隨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或再投生人間仍做地球人。因此,從全體空間而言,亦是「不增不減」。

所謂「不垢不淨」,「垢」與「淨」是我們凡夫對時空諸相所生的執著,產生喜歡的心就說「淨」,不喜歡就說不淨,也就是「垢」。俗諺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戀愛中的男孩,由於主觀的感情因素,常把對象看成仙女下凡。不過,這種主觀也非永遠不變,婚前她是「仙女」,等到婚後,距離感沒有了,吸引力消失了,昔日眼中的「仙女」往往就變成「母夜叉」和「黃臉婆」了。可見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環境看待相同的人事,感受是會變化的,它是出自人的妄想與執著,並沒有真正的垢與淨。

所以,五蘊法是空無自性的,沒有時間相,沒有空間相,也沒有所執相。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上面這一節經文,是宇宙觀的別論。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句中的「空」是指「照見五蘊皆空」的「空」性。這是承接了上面宇宙觀的總論而說︰「因此在空性之中,是沒有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既然沒有,就不用害怕、不用逃避,更不會執著它了。只是那些抱著偏空思想的小乘聖人,未能看透這點,急著要離開這個五蘊法的世界,好比儒家說的「敬鬼神而遠之」的作法一樣。殊不知個人雖然躲開了鬼神的纏擾,但是鬼神以及鬼神的作用,在他的心裡永遠還是存在著的。

既然五蘊法即是空,空即是五蘊法,那麼屬於五蘊法的另外方式的分類──十二處、十八界,自然也是空的,經文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前六項主要是指人類身體的官能,後六項是官能與外界接觸的對象,前後的十二項都屬物質體。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指視覺神經,耳是指聽覺神經,鼻是指嗅覺神經,舌是指味覺神經,身是指觸覺神經,意是指大腦所司的記憶、分析、思想等等功能的神經,總稱為「六根」,六根個別接觸的對象為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

六根組成身體,又名「根身」;六塵組成我們生活的環境,又名「器界」。六塵中的法塵,是指語言、文字、思想等種種的符號,即能使我們用來記憶、分析、思想的符號都可以叫法塵。

六根與六塵加起來合稱為「十二處」,是五蘊法中的「色法」。那為什麼叫「處」呢?處是指所依託的地方,意思是說︰經由依託而能產生另外六種東西的地方,這六種東西,就是「六識」。能使眼睛看到物體、耳朵聽到聲音等等而產生認識的作用,即前面說過的,屬於受、想、行、識等心理、精神的活動。

所以如果沒有六識的話,就不會有對宇宙和生命的體驗和認識。試想,如果只有六根而沒有六識,那就成了死人或植物人;要是只有六塵而沒有六根,則這個世界對你來講是不存在的,因為既然沒有六根,怎麼知道有六塵?人的六根不起作用,儘管世界仍在,但對死人而言等於不存在。因此,人死了若沒有福報和神通,就根本無從辨識這個六塵的世界,想碰我們也碰不上,所以諸位怕鬼的人,膽子可以放大一點了!

六識屬於「心法」,即五蘊法中的受、想、行、識。六識中的每一識都與識蘊有關,但五蘊裡的識蘊並不等於六識中的意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任何一識所產生的功能,成為業力,此業力才是五蘊裡的識蘊。

綜合來說,佛教的宇宙觀是推源於五蘊,五蘊的物質部分(色蘊),可分析成十二處;五蘊的精神部分(受想行識等蘊),可分析成六識。把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合起來總稱為「十八界」。界,即範圍、界限的意思,表示每一部分各有其一定的概念範圍和功能定義。

上面所講的「蘊」、「處」、「界」是佛教宇宙觀的三大科。菩薩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的結果,五蘊是空,十二處、十八界當然也是空。因為空,故一切「有」能依空而立,這叫「真空妙有」;大乘菩薩就是憑這個不著空、有兩邊的中道智慧,離一切相,度一切眾生。

(三)人的三世因果觀──人在生來死去中即解脫自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此乃說明十二因緣的流轉和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

從無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個階段,顯示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過程,這是佛法裡很重要的理論和觀念。佛法講眾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眾生,而十二因緣則是專從人的立場來看。因為諸佛世尊皆出人間,只有人才能信佛學佛,才能得解脫自在。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其中「無明」和「行」屬於過去世。「識」屬於過去到現世的主體,故跨越過去世與現在世,乃至未來世。「名色」到「有」屬於現在世,最後的「生」和「老死」屬於未來世。「老死」以後又再「生」,「生」一定又從「無明、行、識……」流轉不已。

「無明」為生死的根本,它從無始以來就有,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因為自己曾經做了什麼壞事。眾生一開始就是眾生,唯其本質可以成佛。如金礦裡的金子,本來是夾雜在礦石之中,只要將石頭洗鍊,金子就會顯現,無明如礦中之石,故有無明就不是佛,而是煩惱的眾生。何謂煩惱呢?煩惱就是由貪欲、瞋恚、愚癡所衍生的種種心理現象;再由這些心理現象,表現種種的身心行為,造作種種的善惡諸業,這叫作「行」。

當一期生命結束了,生前的種種善惡諸業便積聚成一股很強的力量,讓他去感受果報,而投為新一期的生命主體。這個生命主體叫作「識」,和五蘊中的識蘊是同一個東西。當人在轉世投胎的剎那,他的「識」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為「名色」;「名」是指識,「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後,一、兩個月之間,胎兒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這稱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

當胎兒出生之後,他的六根就與外界的六塵接觸,這就是「觸」。觸之後會產生苦或樂的感「受」,於是喜歡的就想追求,不喜歡的就想擺脫,這些一併叫作「愛」。當「愛」的心理活動付諸行為,成為事實,便叫作「取」。在追求或擺脫的過程,不免又造作了種種的善業和惡業,於是,便又有了未來受生受死的果報之身的因,這叫作「有」。

所以「有」與前面講過的「識」,是一樣的性質,所不同的,「識」指的是今生投胎受報的因,「有」指的是來世投胎受報的因,如此而已。於是,憑著這個「有」,來世又去受「生」,然後「老死」,就這樣,三世因果生死流轉的關係,像一根鏈條,老死以後又生,生以後又老死……永無止期。

從小乘的觀點看,十二因緣流轉,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緣的還滅,就是了脫生死,不在生死之中,進入涅槃。生死怎麼來的?其根本是因「無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沒有「無明」,就不會生,不生,也就沒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斷無明了生死。

然而,大乘菩薩則有更深徹的智慧觀照。如前所述,既然現前的諸法都是空是假,則十二因緣所呈現三世流轉的生命現象,亦不離五蘊諸法的生滅,所以當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無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斷無明;而從無明以下的行、識、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

換言之,當一位大乘菩薩徹見十二因緣的流轉相是空的,那麼十二因緣的還滅,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句中的「盡」,是還滅的意思。因此,對大乘菩薩而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後,既不戀生死,也不厭生死,不被生死所縛,自在於生死之中。

經文接著說︰「無苦、集、滅、道」,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轉生死與生死的還滅,也是離不了空性。「苦、集、滅、道」叫四聖諦,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苦」,生命的現象就如苦海,有三類八種,這在前面講「度一切苦厄」的時候說過了。「集」是指苦的原因,人因無始以來的貪瞋癡等煩惱,而驅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種善惡業,由此善惡諸業積「集」招感各種苦的果報。一邊接受苦的報應,一邊又造下新的生死之業。所以,造業而受報,受報而造業,周而復始,永無了期。受報是苦諦,造業便是集諦。如果不想再受苦,就要修「道」。在修道過程中,漸漸地不再造苦因,終究才能「滅」苦。

由此可知,集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為滅之因,滅是道之果。集與苦為世間因果,道與滅是出世間因果。

我們學佛就是要斷除苦因以達到不受苦的目的。「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前面說集是苦因,然而流轉生死的眾生為什麼會不斷地在造苦因呢?要找出根本原因來對治它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流轉生死的眾生不斷造作苦因的根源,是來自於無始以來的貪欲、瞋恚和愚癡的無明煩惱。例如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拼命貪求,患得患失而不擇手段;娶了太太生不出兒子,就想再找一個太太來生;恐怕一個兒子不孝順,再生一個才安心。貪得無厭的同時,「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樹立了許多怨家仇人,逞兇鬥狠,報怨復仇,你來我往;再如對事情缺乏正確清楚的認識或判斷等等,便使行為上造作殺、盜、淫等身業,嘴巴則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口業。

所以不斷造業受苦的根本原因來自無明煩惱,也就是沒有智慧!那麼如何去開發智慧呢?必須修三無漏學和六度。三無漏學是解脫道的根本,而六度是菩薩道的基礎,也是三無漏學的開展。

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戒與定是為了得無漏慧,有了無漏慧,才能斷除生死惡業,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和精進是戒的範圍。從菩薩的立場看,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應該忍耐而不肯忍耐,可以用功而不用功,能捨而不捨,該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至於如何持戒清淨,那就要有禪定的工夫。修行禪定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禮佛、拜懺、誦經、打坐、念佛、持咒……等等。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才願發布施的心;心越安定,煩惱越少,智慧越增長,最後就能得解脫。所以,解脫來自禪定和智慧之力。由持戒而離苦得樂,習禪定而得禪悅,修智慧而得法喜。諸位看,這有多好!能修戒定慧的人實在太幸福了。

依智慧而得自在,依三無漏學而得解脫,固然不錯,但是一個修行人如果心裡這麼想︰「哦!我已經得解脫了。」「我已經有大智慧了。」或「我已經成為大菩薩了。」那就有問題了。在空慧的觀照之下,根本是無苦、無集、無滅、無道的,這樣才會不離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縛,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小乘說 ︰「苦、集、滅、道」,大乘菩薩則說︰「無苦、集、滅、道」。

經文接著說︰「無智亦無得」,這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一定會問︰既然說沒有智慧可得,那就沒有可以證悟的目標了;沒有目標,我來修行做什麼?在前面的經文裡,各位已經知道了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麼能觀照的智,和所證得的理,當然也是空,也就是無可執著。因此,「無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無得」,是說沒有什麼可以得到。有人說修行可得功德,修行可得智慧,修行可證道果,又說什麼四果、五果,乃至七果、八果,如果有果可證,就是一種執著了。現在外邊有人標榜自己已證三果、四果,說自己是聖人,這種人有大問題;把證悟當作一樣事實去執著,有一點宗教的體驗就生狂慧,是驕慢心。

所以遵守《心經》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的話來修行才是最正確安全的。我們中國的老子不也說了嗎?「大智若愚。」又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四)菩薩的境界──解脫自在的範例

以無所得故

「以無所得故」的「得」是得什麼?從凡夫的立場看,世界是實有的。我們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得的是什麼身呢?是五蘊身。從凡夫來看,是有得的。因此,在這裡要把「無所得」的問題分下面三個層次來說明︰(一)世法的現象;(二)聖道的修證;(三)菩薩無所得。

    *
世法的現象︰凡夫看五蘊為實有,但從佛法的觀點來講則是空的。五蘊中的色蘊──十二處是空,五蘊的身心世界──十八界是空。由於色法的肉體和心法的精神皆是空,所以凡夫所得到的五蘊身等於沒有得到,故說「無所得」。十二處中的六根是身空,六塵是境空,如果我們認為六塵是空,那六根就沒有作用;反之,知道六根是空,則六塵就不會影響我們。

     
若真的體驗到不受六根、六塵所動,就不會因六塵而使六根引生貪瞋癡的煩惱,這叫作「六根清淨」。這種情形,就是當六根對六塵時,好像鏡子照著面前的事物,影像在鏡子裡清清楚楚,但鏡子本身一無所動,不受影響,這就是「心空」。此時的六識已不稱六識,因為它不再以情欲反應外境,而轉為以智慧來處理外境,六識變成了智慧。

    *
聖道的修證︰此即指四聖諦。集、苦是流轉生死,道、滅是生死的還滅;集、苦是緣生,道、滅是緣滅。執著緣生緣起的現象,不離生死,是凡夫的境界;而執著要遠離這個現象,不再生死,一心求緣滅,就是小乘的涅槃境界。

  *
菩薩無所得︰大乘菩薩則認為諸法空相,不生不滅,所謂緣生緣滅,對他而言,了無罣礙,所以連聖道也無,亦無智慧可用,既然無智慧可用,當然「無所得」。

     
智慧可分三種︰1.世間智;2.出世間智;3.世出世間智。如果認為這三種智慧實有,那就有「能得」「所得」。何謂「所得」?以世間智而言,得的是知識聰明;以出世間智而言,得的是四雙八輩;以世出世間智而言,得的是三賢十聖。

     
現在請問諸位,什麼人得世間智?是凡夫,其實有知識聰明也不錯。

     
什麼人得出世間智?是小乘聖者,所得的四雙八輩︰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就是把小乘的四果分成八個階段。

     
至於什麼人得世出世間智呢?是大乘菩薩,所得的三賢十聖,三賢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則是指初地至十地的聖位菩薩。

     
從凡夫的立場看,上述這些修行階段是有的,佛經上也清清楚楚告訴我們是有這些的,但是從大乘菩薩的立場則說沒有。凡夫有得,小乘有得,而菩薩無得,所以要說「無所得」。

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即菩薩的全稱,梵文作bodhisattva,它的意思,舊譯為「大道心的眾生」,新譯為「覺有情」。我將它分為兩項來說明︰一是原始聖典中所說的菩薩,二是大乘經典中所說的菩薩。

在原始聖典中的菩薩有兩個階段︰一是指釋迦世尊從出生、修道,到成佛之前的時期,稱為菩薩。其次,在釋迦世尊往昔生中,一生又一生地以種種不同的形象和類別,捨生受生,受生再捨生,這樣的階段也稱為菩薩。「本生」裡記載釋迦世尊於過去生中,曾做過國王、做過太子、做過猿猴、做過烏龜,還有鹿、鸚鵡、象,乃至巨大的魚等等。

佛教將一切佛經分為十二種類,名為「十二部」,其中第六部叫「本生」,述說釋迦世尊未成佛前,生生世世以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眾生類別來教化廣度眾生的故事;另有一種專講佛弟子們在過去生中的種種因緣,則稱為「本事」。

下面舉幾則「本生」裡的故事︰曾經有一個國家鬧旱災,當地的人民無食物可吃,已到人吃人的地步。後來連人肉也沒得吃,釋尊看到這樣悽慘的情況,就化身為一條巨大的魚,魚身像一座肉山,讓人剮他的肉充飢。由於被剮過的肉又會馬上長回去,因此他忍受了千刀萬剮的痛苦,終於把快要餓死的人民都救活了。另外,大家比較熟知的故事還有︰「九色鹿」入河救溺水的人,度他發心的故事;「捨身飼虎」是說釋尊有一生曾身為某一國的三太子,在寒雪紛飛的山林中,看到一隻母老虎,餓得癱在地下奄奄一息,身旁尚有七隻出生不久的小老虎繞在母虎的四周要吃奶,如果母虎餓死了,那七隻小老虎也必跟著餓死。這位三太子發了大悲心,用乾竹刺頸,走近母虎,讓母虎舐他的血再吃他的肉,結果因此救了母虎和七隻小虎的生命。

捨己利人的就是菩薩,但在原始聖典中,被稱為菩薩的只有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繼釋尊之後下一尊將在娑婆世界成佛的菩薩。

大乘聖典中有四種人被稱為菩薩︰第一,諸佛在尚未成佛前的因地,都稱菩薩。第二,凡人從初發菩提心到成佛前的階段,也稱菩薩。例如經中記載過去劫中,有國王在世自在王佛所出家,號法藏比丘,於佛前初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的前身。第三,在《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華嚴經》裡,皆把菩薩分成不同的階次,從凡夫菩薩到賢位、聖位、等覺、妙覺,共有五十二個階位,都稱菩薩。第四,於原始的《阿含經》中說菩薩要修六度,即六波羅蜜,又可延伸為十波羅蜜。凡夫修六波羅蜜,初地以上的十地菩薩每一地修一波羅蜜,稱十波羅蜜;而且每一波羅蜜又含攝無數的波羅蜜。波羅蜜即「到彼岸」、「超度」之意。用種種方法使眾生從生死苦難的此岸,

到達不生不死、菩提和涅槃的彼岸。這些方法總計有八萬四千法門,所以六度之下常接兩個字──萬行,六度攝萬行。另外,又可以用四句話來含攝萬行,那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諸位,我們每天課誦時都念〈四弘誓願〉,這樣算不算菩薩了呢?當然算。可是,菩薩要像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捨行一樣,難忍能忍,難捨能捨,做得到嗎?我們眾生非常可憐,人家稱呼自己是菩薩時,就蠻歡喜的,但是要叫自己去行菩薩道的時候,就捨不得了。

曾經有一位居士受了菩薩戒之後回到農禪寺來,就自稱「本菩薩」如何如何。我想這個人真了不得,戒場一下子把他從凡夫變成菩薩了。我也不能說他錯,戒場的法師說︰「受了菩薩戒就是初發心的菩薩。」本來沒什麼不對,但他找我時,竟然說︰「師父,你比丘是小乘,我現在是菩薩,所以我是在家菩薩,你是出家羅漢。」我問他︰「你的戒師是誰?」他說︰「也是羅漢。」這就是沒有弄清楚,菩薩有在家,也有出家菩薩;沒有說做了菩薩就不准出家,這是沒有道理的。

另有一位居士對我說︰「菩薩一定是在家人。」我說︰「菩薩也有出家人。」

他搖頭說︰「不,在家人。」我再問他︰「你怎麼證明菩薩是在家人?」他說︰「觀世音菩薩有頭髮。」接著,他更提出怪論,說︰「出家人應該拜在家人、拜菩薩。」這都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沒有真正懂得佛法。

須知大菩薩並無所謂在家、出家的分別,只不過有時示現在家相而已。事實上,菩薩多半示現天人相、梵天相,他們已離欲界的淫欲,沒有男女的性別,所以也就沒有在家出家的問題。只有欲界凡夫才有在家、出家,男男女女的問題。總之,我們人間只要發心捨己為他,就是菩薩了。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是呼應前面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意思,是說任何菩薩只要依般若波羅蜜多的甚深智慧,即證畢竟空、無所得,能超越諸苦,心中了無罣礙。

一切諸佛均以智慧為父、慈悲為母,其法身是依智慧與慈悲而生。以智慧自度,度一切苦;以慈悲利人,使一切眾生離苦;悲智雙運,自能遊刃於無間。

佛法中的智慧與慈悲是不可分的,有慈悲就一定有智慧,有智慧也一定有慈悲,如果有人自稱有智慧,卻沒有慈悲心,那他也絕不是真有智慧。因此,不能說小乘聖者沒有慈悲,如果南傳佛教的國家佛教徒沒有慈悲心,南傳的佛教就不可能流傳到現在。

為什麼說「心無罣礙」呢?當一個人心中無所得,內在無我,外在無物,內外皆空,那還有什麼好罣礙的?心有罣礙,一定是先有自我,有自我就會放不下人,放不下事物;心外有人、事、物種種計較牽連,梗在心上丟不開,這就是心有罣礙了。假如心像萬里晴空一樣,無風、無雲、無雨,也無日月星辰,只是一片皎潔,不著一點微塵,這便是智慧,是心無罣礙。

請問諸位,如果心裡有愛人,這是有罣礙對不對?心裡有仇人也是有罣礙對不對?心裡有錢也是有罣礙對不對?那心裡沒錢算不算罣礙?也是罣礙。你心裡想︰「我沒有愛人,也沒有仇人,我什麼也沒有。」這算不算有罣礙?其實說自己心裡沒啥事情也是一種罣礙,凡是心裡有計較、有執著,不管計執有還是無,都是罣礙。

我遇過好幾位單身的居士對我說︰「法師,我跟您一樣喔!」前天有位日本教授也這麼說︰「我在學你。」我問他︰「你怎麼學?」他說︰「我來臺灣,沒有把太太帶來。」他沒把太太帶來,其實心裡頭已把太太帶來了。而我呢?不管有沒帶,根本沒有太太可帶,也沒有太太可不帶。

所以,「人無罣礙」之意,並非執「有」才叫罣礙,執「無」也是罣礙。譬如有人說︰「師父,我現在已經沒有煩惱了。」這就是煩惱,凡是相對的有和無,都是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已證諸法皆空,心無罣礙的人,內既無我,外亦無物,便沒有能夠恐怖的自己,也沒有讓自己恐怖的事物了。

請問這個世上,誰在貪生怕死?是每一個「我」在貪生怕死啊!一般初學打坐的人,坐到心裡有安靜的感覺之後,就會有一種恐懼感產生,說不出是恐懼什麼?其實很簡單,人人都怕寂寞,所以打坐的時候,讓自己進入一個深不可測的精神世界,便會感覺非常的寂寞,再寂寞下去,不知會發生什麼事,心裡便很害怕。

所以誰在怕呢?是「我」在怕。這些人常會來問我怎麼辦?我告訴他辦法很簡單,只要不想過去,不想未來,不想自己,也不想他人;專心的用方法,這時就沒有什麼好怕的了。想到過去會捨不下,想到未來則無法捉摸揣測,所以會害怕。

佛經說,初學的菩薩有「五怖畏」,即︰惡名、惡道、不活、死、大眾威德。

為什麼害怕「惡名」?因為沾了惡名,便會遭人鄙視、排斥、隔離,甚至冤枉,在社會上難以立足,所以古人說︰「君子惡居下流。」就連壞人也怕別人說他是壞人,還想盡辦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護,裝作君子善人,要人肯定他、歌頌他。

害怕「惡道」,是指怕死後墮到地獄、鬼、傍生等三惡道去。其實在人間,有許多人已經像在地獄,行為已經像畜生、像鬼一樣了。

害怕「不活」,是指行布施不敢盡其所有,以免自己生活成問題。這跟窮與富沒有關係,有錢人也怕活不下去,好比越大的魚需要的水越多,因此貪心重的人,財產只能多不能少,一少就害怕,就活不下去了。很多人只能伸,不能屈;只能富,不能窮,尤其大富大貴之人,突然一夕之間落難變窮,就自殺了。本來他多少還有點錢生活,即便沒有錢,也不是活不下去,但是他卻害怕活不成而自殺了。這種人很愚蠢,大丈夫應該能伸能屈,能富貴能貧賤,如此才是真正學佛的態度。

另外是害怕「死」,死是人人都怕的。初發心的菩薩,雖然發了廣大心,突然要他捨身命,也一定會害怕的。

最後是害怕「大眾威德」,就是指在大眾面前,或有威德的人面前,心裡虛怯,不敢說法。

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是指不合理的思想和行為,如凡夫的我執與小乘的法執均是。

所謂我執,是指「常、樂、我、淨」的思想。「常」是永恆不變的意思。外道的神我思想認為死後會被上帝召回,跟隨上帝永遠在天國享福,這就是「常」。還有一般民間信仰以為人死如換衣服,衣服穿舊了,換件新的;衣服穿髒了,換件乾淨的。我們的軀殼肉體就像衣服,可以一生一生地換,今生穿牛皮,來世穿人皮,再下一世穿狗皮,而這些皮囊裡的性靈則永遠不變,這種思想也是「常」。

依佛法來說,我們的肉體固然會生老病死,而我們的神識也一樣沒有固定不變的本體。由於我們的識蘊經常因業力的作用而變化,即使今世與前世都做人,也因識蘊不同而出現人格的差異,所以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

「樂」即快樂之意。眾生皆有不同層次的快樂,螞蟻有螞蟻的快樂,糞蛆有糞蛆的快樂,狗有狗的快樂,人有人的快樂,上了天,天有天的快樂。從天人看我們人間的快樂,算不算快樂呢?當然不算。我們人看狗的快樂,算不算快樂?狗吃屎很快樂,我們人會去和牠同樂嗎?因此,既然不同的生命層次有其不同的快樂,那就沒有所謂真快樂。再從無常的角度看,世間的一切喜樂,如財富、尊榮、健康、聰明,乃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雖然會使人感到滿足,但是到了變化的時候,苦就跟著到來,不能不說「諸受皆苦」了。

「我」是獨立自存的意思。依佛法講,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暫時現象,絕沒有任何東西是可以獨立自存的。

「淨」,在凡夫的立場看,也是因層次而有不同,由於心理情況的差異,對相同的境界會產生淨或不淨的認識與感受。而人間的清淨,從天上來看,就變成了垢穢而非清淨。

所以凡夫認識的「常、樂、我、淨」都是顛倒見,有顛倒的思想就會產生顛倒的行為。到了小乘,則講「無常、苦、無我、不淨」,他們從常見無常,從樂見苦,知苦而知修道,修道至徹悟無我而得解脫。凡夫因為有「我」,「我」是無常的、痛苦的、不淨的,徹悟了「無我」固然是好,但此等聖人很可能因此而厭離人間,執「無常、苦、無我、不淨」,而汲汲要入涅槃。這種去了「我執」而未去「法執」還是不究竟,應該更上一層樓,修菩薩的境界,就是「非常非無常、非樂非苦、非我非無我、非淨非不淨」,這也就是佛法所謂的「中道思想」。「中道」就是既不執常,也不執無常;既不執我,也不執無我。

「夢想」是因為執著身和心的對立,自和他的對立,物和我的對立,乃至煩惱和菩提的對立,生死和涅槃的對立等等。在五蘊法中產生種種錯誤的想望,凡夫以我執為夢想,小乘以法執為夢想,大乘菩薩則已遠離我執法執的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遠離顛倒夢想之後,就「究竟涅槃」了。為什麼要加「究竟」兩個字呢?因為涅槃有三種︰一是外道的假涅槃;二是小乘的真涅槃;三是大乘的究竟涅槃。

外道的假涅槃是「與神同在」、「神我合一」或一般人所說「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可從兩種情形來體驗︰一是以信仰、信心祈求上帝或神的力量的救拔,帶引他到天國,達到與神同在或與神合而為一的境界。二是以自己修定的力量,達到內外統一,體驗身心與天地宇宙原是一體,這就是神我合一的境界。

很多人說佛教教人消極逃避,事實上,信神的人才真正是逃避現實,他們信神,祈求上天國,再也不來人間了。至於入定的人,把自己融化在宇宙之中,自我與外界統一,像冰化入水中一樣消失了,如何能產生救世的功能?另外有一種屬於哲學思想的「天人合一」,它是純學理的推論,非親身的體驗,不包含在這裡面。

小乘的真涅槃,佛法稱之為「灰身泯智」,即身體死了沒有了,招感生死之本的煩惱業惑也泯滅了,只是三界外的塵沙,無明煩惱尚未斷盡;這時像喝得酩酊大醉的人一樣,陶醉在涅槃之中,別人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人,因此也就無法教化世人。真假涅槃的差異,在於真涅槃是無我的,而假涅槃則執著神我的統一,雖放棄了個體的小我,而仍執著於宇宙之神的大我。

究竟涅槃是無怖畏、無顛倒、無夢想,不貪戀生死,也不畏生死,自由自在於生死之中。凡夫是依業報在生死中受苦受難,沒有自由;菩薩則是以願力在生死中救苦救難,自由自在。兩者雖同在生死,卻是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不離開現實的人生,隨緣度化一切眾生就是大乘的究竟涅槃。

(五)佛道──菩薩道的目的,解脫自在的終極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是從菩薩而來。菩薩的意思是覺有情,是自覺覺他;自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而又幫助其他的眾生覺悟,他是在菩薩道上的眾生,菩薩道稱為大道;在大道發了菩提心的大道心眾生,就是菩薩。

而達到自覺、覺他、覺滿,最高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佛是菩薩究竟的位置。

在原始佛教中,僅有的一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其他的佛弟子雖然也證涅槃,但稱阿羅漢。到了大乘經典,就有所謂「三世諸佛」了。因為釋迦牟尼佛是過去的菩薩而現在成佛;而現在的菩薩將來也必定成佛,是未來佛。既有現在、未來諸佛,那過去一定也已有眾生成佛,是過去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就是「三世諸佛」。這無異在鼓勵眾生起信心,好好修學菩薩道,肯定將來都會成佛。

從時間上來說,有三世諸佛,而時間離不開空間,既有三世諸佛,也就一定有十方諸佛。我們皈依三寶,乃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此可見,成佛是菩薩道的終極點,我們應等視一切菩薩都是未來諸佛。經文強調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來度一切苦厄,而諸佛也是以般若波羅蜜多來成佛,所以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如來的果位。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又稱「無上正等正遍知覺」。正覺,即正確的覺悟;無上正覺,就是悲智圓滿的如來果位。正覺一定是從正行產生,正行一定是從正信而來,即從正確的信仰產生正確的修行,再從正確的修行達成正覺的目的。因此,大家平日應該多讀正信佛教的書籍。

結論

下邊我們要講流通分了,也就是《心經》的結論。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一段是用真言為比喻,來讚歎般若波羅蜜多,意思是說︰「因此可知般若波羅蜜多實在太好了,它就好比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其他咒所比不上的。它能使眾生除去一切苦難,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喲!」

在講緒言的時候,我們曾簡單地提到《心經》的來歷,這裡再作小小的補充。《心經》的主要部分,即「舍利子!色不異空,……無智亦無得。」計一百零九字,是源自於《大般若經》第四百二十一卷〈觀照品〉第三之二,並與《大品般若經‧習應品》第三的內容相同。另外,「是大神咒,……能除一切苦」計二十二字,與《大般若經》第四百二十九卷〈功德品〉第三十二,以及《大品般若經‧勸持品》第三十四的文字大同小異。

也就是說,《心經》在《大般若經》中有它的根據,但原來不是連在一起的。當後來被譯成漢文的時候,這兩部分已經連在一起了,可能是在印度就有人做了這項工作,並將它稱為《心經》。不一定是中國譯師玄奘,或在他之前的羅什法師所為,所以這部經不但在中國重要,在印度也很受重視。

「咒」在梵文稱「陀羅尼(dharani)」,有總持、能持、能遮之意。總持,謂總一切功德,持無量義理。能持,是指它能含攝保存無量的內容。而能遮,則謂具有無量神變不思議的功能。另外,「咒」又名「曼陀羅(mantra)」,意為真言,也有神咒、祕密語、密咒的涵義。陀羅尼和曼陀羅本來是印度婆羅門教所慣用的語言,釋尊最初不用它,到大乘般若經典發達後,才有了祕密般若部的成立。

「大神咒」是說有很大功能咒語,而且此「大」不是比較的大,是絕對的大,大得不可思議。

「大明咒」,大明能破一切黑暗愚癡,所以大明即大智慧之意。

「無上咒」意謂最高、最尊、最勝的咒中之咒。

「無等等咒」意謂無任何一咒能與之相比。

「能除一切苦」,此句呼應經首「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然後說︰「真實不虛」,很肯定的表示「就是如此,一點不假!」

這裡所讚歎的就是「空」。若能實證空性,還有什麼事辦不成?空,即智慧、般若。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於是就念一個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是真言大成就、解脫大自在之意。

「揭諦」是去、到的意思。

「波羅揭諦」的「波羅」意謂彼岸,「波羅揭諦」就是到彼岸去的意思。

「波羅僧揭諦」的「僧」,眾的意思,「波羅僧」表示眾多法門,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乃至無量波羅蜜。此言有無量能度脫生死的法門,依這些法門到彼岸去。

「菩提薩婆訶」的「菩提」是正覺、佛道。「薩婆訶」是大圓滿、大成就之意。

將此咒連貫一氣來念,意思就是︰「去呀!去呀!去彼岸呀!用許多許多到彼岸的方法去彼岸,去成就菩提大道。」就這樣一直念,一直念,到最後你不去也會去了。

《心經》講到這裡,也是「菩提薩婆訶」,功德圓滿。(一九九一年一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講於農禪寺,溫天河居士整理錄音帶,聖嚴法師親自修訂成稿)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