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禪的世界5
聖嚴法師

提起與放下

  一、提不起也放不下

  能夠提得起、放得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許多人把這兩句話掛在嘴邊,能否真正做到便大有疑問。一般人的態度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提不起責任和義務,放不下名利和地位,希望爭取更多權力、名望,卻絕少考慮是否已盡自己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功和失敗

  在人生過程中,如欠缺堅定的意志和毅力,便難以成就大事業,也難免在努力的過程中退縮。所以,成功或失敗,關鍵在於是否具備足夠的意志與毅力。

  有些人,瀕臨死亡邊緣,在彌留之際,為了渴望會見親人,能延續自己的生命直至與親人相聚才逝世。也有些人,憑著願心和堅強的求生意志,能在重病或災難中奇跡地活下去。

  無論爬高山、游長泳、走遠路,均需堅強的意志和不拔的毅力才能夠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因為,當極度疲累和面臨困難時,往往容易萌生退意而放棄目標。但是,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意志力又總提不起來,這種人非常痛苦。

  (二)提不起信心和願心,放不下貪心和瞋心

  進行任何事業或計劃,首先必須具備信心和願心才能完成工作和目標。很多人沒有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有大成就,也因而對自己的未來和事業的前景缺乏願心。

  我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第一句是「信佛學法敬僧」,信佛是信心,學法是願心。先相信學佛對我們有用,開始學習,也就會照著去做。而修學佛法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佛,這便是發大願心。能在信佛以後向僧學法,然後努力不懈地繼續修行的,則很不容易。因此,便有這樣的四句話:「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到西天。」

  三年前,我與一位美籍弟子到美國中西部演講,我們駕車從一州出發往另一州。沿路上,約三個小時仍未抵達,我問他:「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什麼地方啦? 」「在公路上。」他答。我又問:「可以到達目的地嗎?」他便答道:「沒有問題。」「那為什麼還未到達呢?」他馬上反問我說:「師父,您對我沒有信心嗎?」稍後,在進入目的地附近的時候,他卻冒出一句話:「師父,我們現在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終於,在查看地圖和請問沿途路人後,發現已經離目的地不遠了。從這一點來看,在人生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有時候是自己自信不足,又或者是雖然自己充滿自信,相關的旁人卻對你缺乏信心。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願,我提議她先完成學業再作決定。當她大學畢業後,我詢問她是否仍有願望出家。「當然囉!」她應道。結果她卻希望繼續讀完碩士後才出家。當我再度問及她完成學業後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樣堅定的語氣答道:「當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讀完碩士學位,我再問她,她卻對我說了一句實話:「師父,坦白說,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這便是願心不能堅持的一個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會做,今年的計劃,明年不一定會進行。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普遍,他們會解釋說:「我的意願改變了(I have changed my mind)。」

  一般人是既提不起信心和願心,也放不下貪心和瞋心。「貪心」是追求,渴望爭取,貪得無厭。「瞋心」是因求之不得,驅之不去,而起怨恨。這兩種情況,時常擱在心上,丟不開也放不下。其實,只要是分內的,應該拿的,接受了也不能算貪心;而不應該要的,非分的,卻千方百計,挖空心思,希冀得到,越多越好,這便是貪心。若不能稱心如意,反而有種種折磨,惡運連連,橫逆重重,便無法不起怨怒。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個由於貪念和瞋心的受害者,因此,也無從放下。

  二、應當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要把爭名奪利的心放下

  作為一個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認識到行善是自己分內的家事,止惡是自己該盡的責任,何況是一個佛教徒,一個修行的人!「止惡」是不做對己對人有害無益的事:「行善」是須做對己對人有益有利的事。若以菩薩的立場,不會考慮自身的利害,心中只有眾生的利益。在佛經中的止惡行善有四句話,稱為「四正勤」:「已作之惡令斷除,未作之惡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這可用作判定一個人的善惡標準的依據。通常的人,也可說絕對多數的人,都會認為他們是沒有問題的好人。但是,如果連善與惡的標準是什麼都無法分辨,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所謂「好人」的定義是什麼了。起碼要知道止惡行善的定義,並不是那麼簡單。知道不該做的事不會做,應該做的事一定做。那又根據什麼而認為該做與不該做呢?不以個人的判斷來取捨,當以公益作衡量,以佛法因果為準則。

  很多人批評他人爭名奪利,卻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爭名奪利的人。所謂名是什麼?名有大名、小名,還有出鋒頭的事。當別人獲得益處或光榮的時候,自己的反應究竟是讚歎、歡喜、欣賞?或者是嘲笑、妒嫉、破壞呢?夫婦、父子之間也常會有爭風吃醋、看不慣、放不下的時刻。假若太太比丈夫更有名氣,有些做先生的往往會感到難受。至於兄弟之間,是否能夠做到會為了手足獲得殊榮而備覺高興呢?多半是會的,有時則不然。

  我認識一對夫婦,太太榮獲獎狀,新聞被報章報導,太太滿懷高興地拿著報紙展示給她的先生閱讀。先生接到手上一看,竟然非常不屑地把報紙擲於地上說:「什麼玩意?妳也得獎,那裡還有天理!」身為丈夫的,不但不因妻子得獎而感到光榮,反而認為太太獲獎顯得比他傑出是件豈有此理的事。

  (二)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敗得失的心放下

  成就自己目的是為成就他人;若要幫助廣大的人群,必須先要充實自己。在充實自己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做著成就他人的工作。正在做著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時,必然已在促進了自己的成長。然在成己成人的過程之中,難免會遇到障礙,所謂道高魔更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要能經常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成敗得失的心放下,才能堅定信心,鞏固毅力。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敗乃是過程之一,失敗的本身,也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的歡樂,卻經不起失敗的歷練,那樣的成功是福報,遇到了失敗便動搖。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一般的凡夫好不容易成為偉人的最大原因。其實偉大的人格,是從成功與失敗的交替過程中培養出來的。

  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剛選好博士論文的主題,請到了論文的指導教授,進行不久,指導教授突然過世,同學們知道後,便說我完蛋了!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位指導教授,我把論文送去,指示要我重寫,又有同學以為我糟糕了!當時的我,雖感到麻煩,但卻認為正好可給自己歷練的機會,沒有成功,也並未失敗。由於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的經驗,才會使我珍惜留學因緣,鼓起勇氣,重寫第三遍,最後我的論文終獲順利通過。由於我相信好事多磨的道理,既已有了心理準備,遇到困難,便不覺得是失敗,也不考慮能否成功,只是繼續努力,做我能做而當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過一天日子吃一天飯,凡事盡心盡力,放下成敗得失。

  (三)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信佛必須學佛,學佛必須傚法菩薩精神。菩薩心中沒有自我成就的企圖,只有成全眾生的的悲願。凡是能讓眾生得益的事,便不考慮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凡是眾生需要救助,菩薩便會適時適地出現於眾生面前,菩薩不為他們自己做任何事,並非為了他們自己要成佛而度眾生。

  普通人若要學習菩薩的精神,首先得把自己放下來,不論個人的成功與否,必須先把其他的人照顧好。對於家庭,首先要把家人的事辦好;對於團體,則以共同的利益為前題;對於社會,乃以大眾的福祉為著眼。你如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必可獲得他人的歡迎,看在眾人眼中,你便是菩薩的化身。

  三、禪修的立場

  (一)放下散亂的心,提起專注的心

  在沒有修行禪法以前,心猿意馬,無法作得自心的主人。修行是利用數息、參話頭等方法,讓平時不受控制的心,逐漸調整成為專注的心。未用禪修方法之前,尚不知我們的心念竟會如此的難以駕馭。唯有開始修行之後,才會發現我們的心是極其脆弱、多變而又缺乏自主能力。當你打坐的時候,便會發覺你的心唸經常如野馬奔騰,無法停止。有些人,嘴巴雖在誦經念佛,頭腦卻在魂遊太虛;也有些人,身體雖在打坐修定,心念卻在雲霄之外。

 我曾見有一位太太,正在家中敲木魚誦經修行,中途卻高聲呼叫:「兒子啊!把爐火關掉,鍋子快燒焦啦!」照顧爐火是對的,但她為何不在誦經之前先作交代,要在誦經做功課時心繫兩處?這便說明,很多時候,不在乎有散亂心,也不知道那有什麼不好。心念很散亂,仍然不自覺,如用禪修的方法,便可協助你,經常可以發現自己內心的散亂,若能發現散亂便已經在用功修行,心念便會漸漸專注集中。

  (二)放下專注的心,提起統一的心

  這是進一步的階段。專注是以打坐、念佛等為方法,等到念頭統一時,協助你專注用功的方法也放下了。這時候,便可享受到天人合一的無限之我的存在,感覺自己與宇宙合而為一,通常在哲學及宗教的領域中,稱之為「大我」或「神我」的境界。對於淺賞即止的禪修者,並不容易達到這個程度,唯有鍥而不捨的大哲學家、大宗教家、大修行者,才能有這種將心內心外打成一片的體驗。

  (三)放下統一心,提起自在心

  這便是從大我的層次,提升到體驗無我、無人的解脫境界。猶如《金剛經》中提到的:「無我想,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主觀的自我,沒有個別的客觀對象,沒有眾多的客觀對象,沒有時間的延續過程。一般哲學家、宗教家,把統一的、天人合的境界,即認作自在解脫,其實那只是放下個別的小我,卻抓住了全體的大我,不是真自在。放下大我之後,便是超越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的無相及無心層次,才是絕對的自在。

  《金剛經》的「無我」是沒有主觀的自我:「無人」是並沒有一定的、單獨的、客觀的對象;「無眾生」是沒有許多客觀的對象;「無壽者」是指既無我、人、眾生,也沒有他們在時間中的活動過程。如果對於空間的現象和時間的過程,都能心無罣礙,便是解脫自在的境界。

  (四)徹底放下,從頭提起

  放下成敗得失,然後唸唸新生,從頭提起。我們在勸勉進入禪修生活的新人時,常常會提醒他們要「大死一番」,便是徹頭徹尾地放下自己的一切心理執著,才好重新開始作為一個盡責任、盡本分的修行人。換言之,若要改頭換面,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智者,必須先要放下自以為是的自我,才能尊重他人,關懷他人。人在世間,只有身份和立場,責任及義務,並沒有特定不變的自我。責仟是指著你的身份和立場而言,有許多非做不可的事,否則,便是不負責任。義務則是除了責任之外,仍可依你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做額外的事,以幫助別人。

  (五)放鬆身心,提起正念

  最近有一對年輕夫婦來探望我,我問候他們的近況時,太大便表示她的先生最近由於修行太猛,導致身體不太舒服。其實,禪修的基本要求,就是放鬆身心,如因求好心切而造成身心緊張,就容易發生身心的毛病。不過,若要放鬆身心,必先試著把成敗得失的念頭放下,若有只顧耕耘不問收穫的態度,才能輕輕鬆鬆地練習禪修的方法。不斷地把注意放在方法上,便是正念相繼,時時不離所用的方法,便是時時不離正念。類似的心理狀況,也可用於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一面保持身心愉快,一面保持身心平衡。

  四、提放自在

  有提有放的是普通人及修行人;提放自在的則是大成就者,甚至是聖者或大菩薩了。現在用四點來說明:

  (一)因果循環的信念必須提起,因緣聚散的現實必須放下

  相信因果,我們便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種因雖不一定得果,有果則肯定有因。用我們的身心每做一件事,便會相對地獲得每種程度的反應,不論是直接反應或間接反應,或者對外界沒有發現反應,對自我的身心也會產生反應,那便是因果的延續性,以及連鎖性和循環性。

  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一切人、事及物,都是因緣眾散的現象。因緣聚則有種種現象突顯、延續;因緣散則使現實環境變遷、消失。世事變幻,風雲莫測,起滅無常,出沒不定,因此,我們毋須對現實的環境看得太實在、太認真。從因果看是有的,從因緣看是空的。由於有因有果,所以要負責任盡義務;由於因緣是空,所以失敗不必傷心,成功毋須驕傲。

  (二)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故能放得下

  慈悲心是以一切眾生為救苦救難的對象,以至一肩承擔一切眾生的苦難。智慧心是從不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也不在乎眾生會不會感恩圖報。

  我曾有極少數學生及弟子,或隨我學佛學,或跟我修禪修,數年後離開我,並且到處批評我。幾年後,有的倦鳥知返巢,有的一去不回頭。有人問我的感受如何?感想如何?我說我只知道盡心盡力把師父做好,把老師做好,至於弟子及學生的動作,是他們自己的事。作為師父與老師的我,雖然不得不面對不仁不義的學生及弟子,我可不能沒有智慧,去做一個沒有慈悲的長輩。

  (三)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當提即提,當放即放

  很多人無法瞭解因果與因緣,不瞭解為何有些人時常獲得照顧,有些人卻總得不到照顧。有時候,當你準備照顧某人,他卻已經離開;相對地,有些人雖然你從未預料到要照顧他,他卻適時出現在你面前。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因果及因緣所致。

  在台灣有一位男居士,期望我能為他舉行皈依三寶的儀式,前後等待了三年時間,總是因為我們相遇的時間不恰當,地方不合適,因果未到時,因緣不成熟,迄今仍無法使他達成願望。

  (四)眾生的業報不可思議,諸佛的悲智不可思議——提放自在

  眾生的業報與諸佛的悲智難以想像。能否獲得救濟,一切都得看因緣是否具足。諸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一切眾生,沒有特定的被度對象。例如:地藏菩薩曾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他將所有的眾生均看成是他要度的對象,卻有許多眾生並不領情,並未打算要讓地藏菩薩來度,地藏菩薩卻永遠很有耐心,永遠在度眾生,所以他是「提得自在」。

  曾有一位先生,我一再勸他早日學佛,他卻應道:「不急啦!現在的我還不想學佛,反正你們有一位地藏菩薩,總有一天會來度我。」事實上,地藏菩薩當然會等待此人,不過此人若不早日求度,仍然由於業力而處身於煩惱的苦海之中,毫不輕鬆。地藏菩薩則是以願力度眾生,雖然同樣是處身於三界的火宅,卻是自由自在,千萬不要誤解。

  《華嚴經》內提到:「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意思是說,當釋迦牟尼佛初成佛時,看到一切眾生都具備了佛一般的智慧、福報。在佛眼所見的眾生都跟佛相等,因此對佛而言,並沒有眾生可度。但是,這並不等於放棄眾生、不再度眾生。所以《金剛經》中便說:「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這說明了在眾生的立場,尚需佛度,不過佛度眾生乃至度盡之際,終不以為佛已度了眾生。既不抱著一種救世者的心態來度眾生,也不執著這廣度眾生是做的什麼功德。所以,在度了一切眾生後,也沒有認為自己在度眾生,或有任何一眾生被他度了,這便是「放得自在」。徹底放下,但又全部提起。

  五、禪宗的提放不二

  (一)《維摩經》云:「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這是講善惡平等。

  (二)《六祖壇經》云:「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這是度自心中的無邊眾生,斷自心中的無邊煩惱,學自性中的無盡法門,成自性中的無上佛道。也就是說,雖然忙祿,其實無事,是放得下。

  (三)《六祖壇經》又云:「不思善、不思惡。」這是心中無物的智慧境界,也是放得下。

  (四)虛雲和尚云:「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這是表現出無盡的悲願,所以在放下之後必當提起。

  (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講於紐約華埠的中華公所,李果嵩整理,聖嚴於十二月七日補充修正成稿)

無常與無我

  一、無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觀念是苦,因為無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從那兒來,實際上「苦」有所謂的四苦或八苦。四種苦是基本的觀念,乃指生、老、病、死。生並不是指出生,而是生存、生活;人在出生以後,於生存、生活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一個苦的事實。在這裡苦裡,又含有無常,無常就是由少小而變成衰老,老是指生命的過程,一天一天地過去。年輕人可能不覺得生命的過程是痛苦的,其實我們多過一天,就有一天的不舒服在病中過去。人還年輕時就很害怕死,死亡的威脅及死亡的事實,都是最苦的事。生、老、病、死四種苦,是釋迦牟尼佛悟到的人生四大真諦的第一真諦。

  除了上述四種苦之外,還有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和五蘊熾盛苦,加起來便成人生的八苦,這些都是由於無常的關係。「求不得苦」是因所求的對象在變化,自己也在變化,條件也變了,所以求不到。昨天他愛你,今天有第三者插進來,把你愛的人搶走了,因緣產生變化,就是無常,所以求也求不到了。也有已經得到手的,因為因緣產生了變化,上了架的鴨子,也有可能飛了。無常是不斷地變化,變化無常,故有求不得苦。

  「怨憎會苦」是不是也是無常?是。怨多半是從恩來的,如果從無始以來彼此互相沒有關係,怨亦無由生起。怨深的原因,是彼此之間互相有恩,互想關係比較深,結的怨恨也比較深,例如:夫妻之間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就是情況變了,本來是恩愛的,但是由於情況變化、觀念變化和環境變化,就變成了冤家。誰都不想恩愛變成冤家,但是由於與自己的利害相衝突,以及環境變化的影響,就成了冤家,而冤家還又不容易分開,反而常常會碰在一起,這就是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也是無常,這很容易瞭解。親子之愛、師生之家、夫妻之愛、朋友之家,彼此互相非常親愛的人,由於發生情況、因緣變化、自然現象等,便非得分離不可,這也是無常。

  「五蘊熾盛苦」也就是四大不調、心理矛盾、精神失控。四大是指物質的身體不調和,因為它的變化無法控制預料,就成了病苦。還有自我的思想,內外發生衝突,自己的思想在變,外在環境也在變,不能適應;自己折磨自己,前念和後念互相較勁;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不一致;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脫節;物質與精神的失衡等等,便造成了造惡業、受苦報的一生又一生,五蘊相續。

  二、無常放得下

  如若能夠覺悟萬法無常的話,馬上便得解脫;不瞭解無常,不知道是無常,所以淹沒在苦海。如果已經觀察到、理解到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那就多少能夠看得開一些,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放不下了。連我、你、他都是無常,既然是無常,對於自我的價值標準,對於他人的價值判斷,就馬上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在美國,曾經有一人中了樂透獎,電視記者問他準備做什麼?他就大聲哭著說:「不得了啦,我不知道怎麼辦,好高興!但是我不知道怎麼辦,以後有這麼多錢,我怎麼辦呢?從今天晚上起我就不敢睡覺了,我不知道怎麼辦。」如果此人能知道無常,就很簡單了,抽到樂透獎,慢慢地用掉就沒有了,或者不小心丟了、被人騙走、搶走了也就沒有了;如用來投資,賺到億萬財產,死亡時,別說金錢帶不走,連身體也得放下來。何必緊張?擔心什麼?這也就是說,由於一切現象既是無常,遇到好事,不必歡喜;相反地,如果發生倒楣的事,知道是無常,也就不必苦惱,很快地,倒楣運也是無常,就會過去,否極泰來,正好又有一番新氣象了。

  三、無常是空

  知道是無常就能理解到空的道理。空並不是指空空如也的沒有,而是指的不能永恆、不是真實、捉摸不定、隨時變化,因此叫它是空,空才是不變的真理。

  無常就是苦,無常就是空,無常即無我。這是佛法基本的道理,能夠接受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者,即是正信的佛教徒。

  有一次,有位先生聽我講完四聖諦和苦、空、無常、無我之後,就跟我說:「法師,你不能再講了,你再講下去,我們這個世界就完蛋了。多消極!多悲觀!完全沒有希望了。」諸位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同樣的反應?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根本不知道有苦的這回事,雖然聽到了無常這個名詞,事實上不可能體會到無常;雖然講空,不可能感覺到是空;雖然講無我,不可能沒有我,連我自己也有「我」呀,否則又是誰來為你們做這場演講呢?但這是佛法的原則,也是最高的理論,如何能從實際生活中來運用它,是需要很多的方便及方法的。修學佛法,稱為修道,四聖諦便是最基本的入門法。

  四、四聖諦

  四聖諦是釋迦牟尼佛最初在鹿野苑對五個比丘所說的法,稱為三轉四諦法輪。佛將苦、集、滅、道的四個項目,用三個層次說了三遍,來表達從苦集而到苦滅的程序,這是佛法的根本要旨。第一個層次是將苦、集、滅、道的道理說出來;第二個層次是已經知道了苦、集、滅、道;第三個層次是道已修、苦已滅、集已斷。到了第三個層次,就是證了阿羅漢的解脫果位。轉第一法輪時,說明了人生的事實就是一邊受苦和一邊集苦,循環不已,在生死裡流轉不已。轉第二法輪時,說明知道苦是什麼、集是什麼以後,就來修習八正道,修道之後才能夠斷集滅苦。

  五、八正道

  希望解脫,必須修道,不修八正道便不得解脫;修持八正道,能斷造罪集苦的因而達成滅苦成道的目的。

  何謂八正道?是指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八正道在不同的經典裡,有幾個名詞彼此略有出入;但是正見、正念、正定、正思惟、正語和正業是一定有的,這些合起來實際上就是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無漏的意思是沒有漏洞。為什麼?不求果報,便只有裝進去的而沒有拿出來的,所以只有增加不會減少,這叫作無漏。如果裝進去了還拿出來,則是有漏。只要以無所求的無我心來修任何法門,都可名為無漏學。

  若能修道,便能悟道。悟什麼道?便是悟的「無常」即「無我」。

提升人品的佛教

  許多人把佛教神化,也有許多人把佛教鬼化。神佛是指信佛的人把佛看成是神的代表;鬼化是指將佛教看作是專為過世的亡靈而設的。其實正信的佛教是為教化人間而有的。在過去,信佛的人多認為人在世間實在太苦,應該離開世間,早些生到佛國淨土去才好。所以把信仰佛教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現在的我們,雖然也鼓勵念佛的人往生西方,但在未生西方之前,應先努力把我們現在的人間,建設成為淨化的社會。最近幾年來,我們正在開創一個名為「法鼓山」的道場,我們的理念便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現在就將今天的講題分作五大要點,向諸位請教如下:

  一、作為一個源遠流長的宗教,具有三個特點

  (一)以信仰為基礎

  所謂信仰是對於自己所未知的,卻深信其存在。就如同「高山仰止」,雖看不到頂端為何,但相信確有那偉大的事實存在。對佛教而言,便是信仰佛、法、僧的三寶。

  「佛」是福德智慧已經修行圓滿的人,其人格已達絕對的完美之境。地球的人類史上,修行成佛的人只有一位,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生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又被稱為釋迦世尊,簡稱佛陀或釋尊。

  但是釋尊告訴我們,在他之前的過去,已有無量的眾生成了佛,未來也會有無量的眾生將成佛,如今在我們的地球之外的他方世界,亦有十方的無量諸佛,正在說法度眾生。

  三世十方諸佛雖在不同的時空,彼此都互不妨礙,且遍於十方虛空。因此,在我們這個世界,若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便跟我們在一起,若念藥師佛,藥師佛便跟我們一起,若念十方一切佛,他們都會跟我們一起。

  「法」是指佛所說的成佛的方法和道理。只要我們依著佛說的法門如法修行,人人均能成佛。

  「僧」是指住持、修行佛法的專職人員和團體。出家的僧團便是代表三寶來傳播佛法。

  我們不能在完全瞭解佛法才去接受相信,只要在知道佛法的基本原則是可以認同之時,便當皈信三寶了,然後再慢慢去學習、瞭解、依法修行。

  (二)以感應為經驗

  我們念佛、誦經、拜懺、持咒等,無非是希望達到某些感應的目的。許多人發生重大而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我都建議他們我行善積福,多念佛,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或是持《心經》及〈大悲咒〉等等,他們往往能因此而得到感應,化問題及困難於無形。

  這是無道理可說,無法用科學方法求證的,乃是以宗教的信心和修持的功德所得之結果。

  (三)依善惡為標準

  一般人都相信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但有些人一生造善業,卻未必得善報,反之,有些人一生做盡壞事,也未必得惡報,此乃涉及三世因果之故。

  因此,作為一個佛教徒,必須信有過去世,也有未來世的。就好比今天做工沒有拿到工資,明天做工,也未拿到工資,直到月底結算,才領得薪資一樣的道理。

  二、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

  (一)什麼是正信和迷信

  1、迷信的宗教不講因果:台灣曾有許多迷於大家樂及六合彩的人,向神明求明牌許願,如中彩即還願感謝,若不中便殘害神像洩憤,以致於許多土地公被丟到河裡,成了水流公。這種自己不努力,只想不勞而獲的思想行為是違背因果律的。

  2、迷信的宗教違反道德:有些人為非作歹,認為只要懺悔,罪便可消,因此一面說壞話、做惡事,一面求懺悔、求保佑,那不是真懺悔,也不會獲得善神的庇佑,因那是違反道德、逃避責任的行為。

  任何善神及佛菩薩,均不會包庇犯了罪惡而又無心悔改的人。造了惡業,應當懺悔,懺除前愆,並立誓重新做人,才會獲得護法善神及諸佛菩薩的從旁協助,達成滅罪消災的目的。

  不過,也有將功贖罪的情況,例如:浪子回頭,在造了許多惡業之後,忽然遇到因緣,皈依三寶,去惡從善,那就等於放下屠刀,回頭是岸。徹底悔過自新,不斷修善積德,原先所造惡業,也有可能會變成重罪輕報。

  3、迷信的宗教違反情理:常有以宗教為名的人士,要求前去膜拜的人,奉獻大量的金錢,便保證為之消災、祈福、求財、求壽、治病。此等用金錢來賄賂神明的交易,其效果是很值得懷疑的。一般人說「得我錢財、為人消災」,那些宗教人士是恁什麼力量為人消災呢?究竟是神要錢財,還是操作神明的人士要錢財呢?

  正信的佛教,主張信佛的人,當親自來修行效果最好。比如說有人害了癌症,我會建議他們放寬心懷,持誦〈准提神咒〉十萬遍、二十萬遍、三十萬遍,持之以恆,必會有感應。或者家屬親友幫著持誦,也是有若士效果。常言:「自已吃飯自己飽,個人修行個人了」,才合情理。

  (二)正信的佛教必具永恆性、迷遍性、必然性

  許多宗教,許多道理,只能在某一時段的某一地域受人信仰、受人重視,一且換了地方,過了時日,便煙消雲散,被人遺忘。

  佛教則不然,自從二千五百數十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創教開始,直到現在,仍能普遍地受到九億多人口的信仰和皈敬,那表示佛教是有持久性的。

  人人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並不是出生於地球上的歷史人物,乃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介紹給我們的,是一位「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大菩薩。宣揚彌陀淨土的經典中說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似乎必然是在古方極樂世界了。實則,觀音菩薩是不受國界及時間限制的,他是遍於時空而又不佔時空的存在。

  不論何處何時,只要有人持誦觀音菩薩聖號,修行觀音菩薩法門,必定獲得觀音菩薩的慈悲感應。這從信仰的立場來看,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宗教功能。

  若從理論的立足點上來看,佛法的基本思想是「緣生性空」,也就是《心經》開頭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空」字,是指宇宙人生無非由於五蘊的因緣假合,若見其性本空,便得解脫自在。這個空是不離有的,本性固然空,現象還是有,若悟即有即空,便得無礙自在。

  就如今天這座講堂,原是空的,現在則坐滿了一千多人聽聖嚴演講,等演講結束,我和聽眾離開散光,便又空了。所以唯有空,才是真有用。

  可知「有」是暫時變動的,不是永恆不變的,只有空性才能永恆不變。能悟見空性,即能實證無相無我而不執著,隨時隨地靈活運用。這個空有關係的道理,在任何時空裡都是不變的,因此佛法的基本思想,亦是具有其永久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

  (三)正統的佛教須具備三項要素

  1、創始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2、所依的教理——經、律、論三藏。

  3、住持佛法的僧團——出家的比丘比丘尼眾。

  此三項要素,即是前面提及的佛、法、僧三寶。若有人不信仰上舉的佛法僧三寶或否定佛法僧三寶,雖其自稱佛教,那必不是正統的佛教,而是異質化了的附法外道。今天的學術界稱他們為新興宗教,或民間宗教,他們有權自立戶,正統的佛教徒也有權不認同他們是佛教。

  (四)正信的佛法必須符合三法印的原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1、諸行無常:我們的物質環境,不能超出成、住、壞、空,我們的肉體生理,不能離開生、老、病、死,我們的心理活動,唸唸都在生、住、異、滅,均非永恆現象,所以叫作無常。因此,我們常把身心世界,當作自我的「能、所」來執著與認定,其實是一種幻覺,是一種假相,不是真實。

  2、諸法無我:一切現象,不論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是物質環境的,無一不是在不停的變化中,我們無法掌握住任何一項事物或境界,使之真正的屬於「我」及「我所」。

  3、涅盤寂靜:由於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不斷的在生滅變化中,我們對於在起起滅滅中的一切現象起執著、起分別,便產生了煩惱、痛苦,甚而流轉於生死之中,不得解脫。如能對外在的生滅幻相不起分別,不生染著,返觀自性是空,斷盡一切煩惱,便可解脫生死,處於不生不滅之境,就叫涅盤寂靜。

  凡夫不可能進入涅盤,但應當知道無常、無我、寂靜,是佛法的原則。

  三、佛教是淨化人間的宗教

  除了晚期印度大乘佛教的密宗,供奉的一些護法神像比較特殊之外,顯教的諸佛菩薩聖像,均是呈現人間相,且依經典記載,三世諸佛也都是以人間身在人間成佛。

  諸佛菩薩教化的對象主要是人。在各部佛經裡,佛陀說法時,請法、聽法的主要常隨眾,也是人間身的僧俗弟子,只有護持佛法的龍天眾不是人形,而修行佛法也以在人間最適合。在六道中,天上的眾生太有福報,不易起精進心修行佛法,在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之眾生,則太痛苦,更不易修行佛法,唯有人世間是苦樂參半,懂得要離苦得樂,知道要修學佛法。

  四、人成即佛成便是佛教

  (一)廣度眾生先度人

  我們常見「芸芸眾生」一詞是指許多的人。其實眾生可分有情與無情,有情眾生則可引用印順法師所著的《佛法概論》第三章第一節所說予以理解:「梵語「薩埵」,譯為有情。情,古人解說為情愛或情識;有情愛或有情識的,即有精神活動者,與世欲所說的動物相近。」這就是有情眾生。其他的植物及礦物,則是無情眾生。

  我將動物大約分為四類:1、僅有細胞組織;2、有細胞也有神經組織;3、有細胞、有神經組織,也有記憶能力;4、有細胞、有神經組織、有記憶能力,更有思想能力。只有人類具備此最高等的四種條件,也只有人類才具有情愛、情識及精神活動。

  佛經中所說的有情眾生,主要說的也是人,因此我們所謂的廣度眾生,主要的對象便是人,先度人。

  (二)成佛必先成人

  所謂「成人」是成的人的身體和人的品德。佛說人身難得,只有人的身心適合修行佛法,故人身是非常寶貴的。《心經》中說「五蘊皆空」,五蘊還有其他的名詞,如十八界及十二因緣等等。綜合起來便是五蘊,分析起來,從時間上分叫十二因緣,從空間上分叫作十八界。除了人之外,其他眾生,均不具備十八界、十二因緣之條件。

  人的品德,指的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此即是涵蓋一切菩薩行的三聚淨戒。

  一般動物只會照顧同類,不會擴及異類,甚而同類相殘互食。只有人類才能分辨善惡,為善者有慈憫心,除了關懷人類之外,還能愛護其他一切有生命之動物,此乃基於佛法所說眾生平等的觀點。雖然人類之中也剛強難化的人,可是比起其他類別的眾生,又較容易理解佛法和修行佛法了。

  因此,若能先把「人」做好,就能進一步來觀照原本具足的「佛性」,明心見性,解脫成佛。

  五、如何提升人的品質

  如何達到「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目標呢?我們要以教育來達到關懷的目的,並以關懷來成就教育的功能。用慈悲心來關懷他人,乃至遍及於一切眾生;用智慧心來觀照自我,乃至微細的一個念頭。

  一個懂得關懷他人的人,必是勤懇、負責、勇於將自己奉獻出來的人。為了關懷他人,必須知所努力,從自身做起,先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快樂,才有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為眾生解困惑求急。

  懂得關懷他人的人,較能使自己少欲知足而不起瞋心,促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帶來和樂的家庭環境。這就是從慈悲心出發,產生了智慧,自利也利他。

  只要信仰三寶,用佛法自助助人,必能提升自己的人品,亦能影響到社會淨化。倘若人人均能如此努力,人間淨土的到來,便指日可待了!

  (一九九三年八月七日講於花蓮市明義國小禮堂,蘇麗美整理,聖嚴修改成稿)

積極的人生觀

  一、出世不是逃避

  今天的世人,往旆誤以邀進的拚鬥為積極,因而為個人製造不安,也為我們共同生活的環境帶來困擾。許多人認為,人們信佛便是消積;許多佛教徒的言行,也給人家有消極的印象。因此常聽人說:佛教是出世的,是逃避現實的。其實,出世並不錯,逃避則未當。佛教的本質是積極的,至於消極的形象,純粹是由於社會環境及錯誤的認識所造成。

  佛陀的明訓,會為欠產的環境帶來安寧;佛教的理念,能為我們的社會帶來祥和;佛法的實踐,必使我們的身心獲得平衡。信仰佛教的菩薩行者,定是最為積極的人。

  二、人生觀的意義


  何謂人生?人的生命、生活、生存即是人生;人的生命現象以及人的生活環境,不同於其它動物,故稱人生。

  其它的動物,雖也有生命,卻沒有人類的倫理道德,也缺乏人類在彼此之間的責任感與義務心。人與人之間所遵守的軌則即是「道」;由於行道而獲之心得便是沒有產地民不能稱為合格的人生。

  人的生活環境,除了共同的物質世界之外,也與其它的生物迥異,人類的生活環境中,有教育、文化、藝術、宗教、思想等的設施。

  (一)教育:包括家庭的、學校的、民族的、社會的。生而為人,一定能享受到教育的環境,即使是不會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文盲,也不能說他是沒受過教育的,因為,他仍受到家庭教育、社會風尚、民族觀念、倫理思想的薰陶。

  (二)文化:是指我們的服裝、禮節、風俗習慣、語言、法律、科學等人類社會由野蠻到文明演進的成果,它是由人類智慧創造出來的財產。人是文化的動物,不可能離開文化而仍被稱為人類。

  (三)藝術:能夠知道如何將自然界的物質,改造成更為實用優美,更為賞心悅目,則歸功於人類俱來的藝術天性,即使是很小的幼童,尚未入學,卻執筆便會塗鴉,可見人的生命是沐浴在藝術的環境中的。

  (四)宗教:在生命的過程中,人們難免會面臨某些自己的力量所不能完成目的或無法瞭解的道理,咽而有了宗教的需求,相信除了我們人之外,尚有不可知的神鬼或靈界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甚至連唯物論者亦不例外。例如:毛澤東中不相信釋迦牟尼佛,也不相信上帝,卻相信他的思想、權力、謀略,並突出他的權威性,而利用這些來達成統治的目的,因他自己就是教主,故這亦是宗教的一型。因此,人類生活的環境中,應連衍生的宗教,不勝枚舉。

  (五)思想:人在生命過程中,遇到了生活中的難題時,彼此互相情商,各抒見解,鄧是思想的基本型態,這也是人類之外其它動物所不可能有的特色。

  因此,能得人身,生活在這教育、文化、藝術、宗教、思想的環境中,真是太幸運了!切莫因為不受重視,而以螻蟻自居,應該要好好地享受這豐富的人生環境,善予珍惜,善加利用。

  然而,人究勞?生命的價值究竟何在?又何處是人生的歸宿呢?人在一帆風順、平步青雲、受人器重時,通常不太會考慮這些問題,當在孤單、失意或面臨許多困擾挫折時,則難免茫然。

  以佛法的觀點而言,苦樂、貧富、貴賤、榮辱的心路歷程,即是人類生存的目的;止惡修善、自利利他的生活方式,便是生命的價值;除了選定目標,努力以赴,人生別無歸宿。

  苦與樂、貧與富、貴與賤、勞與辱,都是相對的。苦過,不一定有樂;有樂,一定曾經苦過;樂過,可能即是苦來。貧富、貴賤、榮辱亦然。

  我有位在家弟子,太太是既漂亮又能幹。我讚道:「你真幸福,太太好漂亮,又很能幹。」他說:「師父,這叫苦盡甘來!我能追到這太太,花多少年工夫,好苦哦!」我說:「真正的苦,只怕還在後頭呢!」他說:「我知道,苦中作樂,苦樂無常。」

  另有一位在家弟子,他的父親是大企業家,將整個企業交給了他。我問:「你真幸運,生而富貴,現在又繼承了產業,從來不知有窮的滋味,對不對?」他說:「師父,您錯了,我也是窮過來、苦過來的!」原來,他的父親,因為怕他長大之後,不知道窮的滋味而蕩盡家產,所以從小開始,就限制他用錢,訓練他自給自足,讀書時,照樣打工,而且把他送給人家管,不在自己的公司裡上班。

  事實上,貧與富的本身,也沒有一定的標準,當今的大企業家們,往往是轎車、洋房、排場堂皇,但是也有一些空心大老倌,只是拿群眾的錢做生意。

  人類生存在這世界上,不管所追求的是富、貴、榮、樂,必有其背後相反的經驗存在,而這些正負經驗的心路歷程本身,即是人類生存的目的。

  至於生命的價值,則在於止惡修善、自利利他。予人方便,滿足他人需要者為善;僅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者是惡。做任何事,若僅有利於已而無益於人,終將後悔,甚至遺憾終生。唯有能夠與人為善,才有永不褪色的安慰。

  最近有一次,有位老先生來見我,他說:「這一生之中,最值得安慰的是,我有位學生當了某大企業的總經理,而且,在當了總經理之後,還來看過我一次,他說,因為我在教中學時,我對他還不錯。」那麼,如果自己的學生之中,有沒有人半來會當大企業的總經理呢?其實,不一定要當總經理,只要尚有幾個學生,還能飲水思源,不做壞事,還算能夠有益於社會,那你應該也覺得很安慰了。

  所以,人生只要努力,就是目的,雖然辛苦,還是值得。人生何處是歸宿呢?

  紐約市田東河(East River)及哈德遜河(Hudson River)東西環抱。不論像站在那條河的岸上,舀上一瓢水,你知道這瓢水,來自何處,又將歸往何方嗎?即或你清楚面前這條河,是源自何處,流向何方,可是,眼前的這瓢水,在其流程中,隨的因素極多,的確無法斷言其來自何處,將往何方,但卻必有其來去之所。

  人,在這一生的時間中,也像面前的河水一樣,雖不知其何來何往,然必有其來處與歸宿。這世間,凡事凡物,一切現象之發生,皆有其原因,雖有很多現象不知其原因,並不表示沒有原因,既有原因,有許多事,雖似不合理,也即是道理。

  佛法相信因果法則,因果的道理又是錯綜複雜、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的未來,由於因緣的起滅、因緣的變化根本不得而知,除了選定自己願意信賴的目標,利已利人地努力以赴,實在別無歸宿。

  三、何謂積極的人生觀

  何謂積積?時時地生活於現在,既不將生命的時光,浪費在對於過的驕傲與悔恨,也不將寶貴的生命,消磨在對於未來的幻想與憂慮,即是積極。

  許多的人,成功時很驕傲,失敗時很後悔,這都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絆腳石。成功就是成功,當然有自己努力的因素在內,但還有賴於天時、地利、人和等社會因素,與自然因素的配合。遭遇失敗其情況亦同,往往不是以個人的力量可以決定的事。

  我有一位信徒,非常的能幹、聰明,而且積極進取,誠然是大企業家的資質,也著實替他服務過的幾家公司賺了很多的錢,因此,他常常心有不甘,終於出來得立創業。可是,每次總是動作不久就垮臺了。幾番起伏之後,認為命運弄人,而求教於我,看有什麼辦法。我說:「所謂命運,即是自己過去帶來的善根福德,不能強求,你別看你過去的那幾個老闆好像傻傻的、無能的樣子,但是他卻能用到你這樣的聰明人。你做老闆時,就用不到像你這樣的人,對不對?」他答:「是哦!」

  可見,成功與失敗,是由許多因素配合而成,並不值得驕傲或悔恨。

  這世間,有不少的人常做美夢,憧憬未來,一椿椿不斷的計劃,一件件不停的構想,最後皆因缺乏毅力、信心,不諳方法,而成海市蜃樓、空花泡影。同樣地,也有許多的人,因對自己、對未來缺少信心而杞人憂天,疑懼未來,徒僧困擾。不論是思前或想後,皆無非是不切實際的虛耗生命。現在,就是現在,應該趕快地努力於現在!

  前天,有位青年到東初禪寺來見我,提起他目前找到了兩份工作,一份是全職,可是他並不挺滿意,另一份是他喜歡的,目前只是半職,將來可能變成全職。他正猶豫不決,怕失去了將來的機會。我則勸他騎驢找馬,而且好好地騎,以免落得在路上走,連驢也沒有。

  這就是一個信佛的人的態度,凡事在檢討得失與確定目標之後,全心、全力、全生命地投入於每時、每分、每秒的現在,做你應該做的事。

  至於如何的積極?首先應該唸唸想到利人就是利已,便會積極。許多的人只管自掃門前雪,以自己的利益為最重要,其實,那是最傻的。

  佛經中有個寓言,說有一條蛇,蛇頭與蛇尾互爭前後,計較勤惰。蛇頭說:「我好辛苦啊!吃了東西,結果通通歸你享受,走起路來,在前面拖著你,你這尾巴,真是太麻煩惱了!」蛇尾道:「我最倒楣了,出門時,人家都看不到我,只看到你,沒有我在後邊死命地推著你走,你走得動嗎?說到吃的,你專門享受美食,倒楣的是我,髒的、臭的,全最我來處理!」

  我們人的身體,不也一樣嗎?雖分五臟、六腑、四肢、五官,每一個部分,都有它自己獨立的功能存在,卻皆屬於同一個人,少掉一樣,就不健康了。一個家庭之中,雖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個個不同,但是,所謂家庭,就是由於有了這些人集合在一起生活,是共同的一個組織體,所以稱為家庭。現代的社會、國家,雖有各行各業、不同階層、不同組織體系的團體,可是都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國度裡,彼此無法分割。勿使城門失火,池魚遭殃;必須唇齒相依,守望相助。

  例如:最近美國西岸的洛杉磯黑人暴動,東岸的紐約,便訊速地受到感染,雖未成患,便亦耗損大批防範資源,洛城之鎮暴與重建,所耗國帑,亦必來自全美納稅人的負擔。

  如今的世界,由於資訊的發達,交通的便捷,全世界的人,宛若生活在同一個鄉村中,故被稱為地球村。因此,必須要有休戚相關、唇亡齒寒、息息相通的認識。

  古人說:「人不為已,天誅地滅。」今天的我們應說:「人不為人,天誅地滅。」損人者必自損,害人者必自害,舉凡某一地區環境的污染、經濟的惡化、政治的混亂、社會風氣的敗壞,每每立竿見影,全人類的生活安全,很快地就受到影響。

  因此,今天的我們,做任何事,道德要為全體的他人著想。所謂全體,在家裡指整個家庭,在社會指整個社會,在國家指整個國家。全體受益的話,個人身居其中,必然受益。做生意時,必先考慮也讓他人賺錢;交朋友時,先應想到我能對他有什麼益處?如此,則保證你會被視為是一位活菩薩。

  四、菩薩最積極

  信仰佛教的人,可分三等  第一種人,燒香祈願,求神拜佛,只為消災免難、富貴平安、萬事順利,但是並不瞭解,神與佛為何要平白地幫助他們、保佑他們。猶如將神與佛,當成地方賢達、土豪劣紳,若想在地方上出人頭地、平安無事,便得拜謁送禮,以期他們高抬貴手、打點照應一番。那樣還能算是神明與佛嗎?

  第二種人,信仰佛教,是為了修學佛法,出離三界煩惱生死之苦,獲得無礙自在的解脫之樂;縱然不能得到解脫,也必由於修行三皈、五戒、十善的功德,來生得生天上或人間的富貴之家,享受福報。這種人,已經認識佛法,知道修行,瞭解三界(這世間)不是可靠安全之地,所以希望能往生佛國淨土,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信仰佛教,並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用麻醉品、不說無聊話(不綺語)、不罵人(不惡口)、不挑撥是非(不兩舌)、不貪心、不瞋恚,並且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作為生活的準繩。

  第三種人,知道佛法的真義是以無我的空觀為基礎,以慈悲救世的菩薩道為方法,達成成佛的目的,那就稱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發菩提心。「空」義難懂,系指這世間的所有現象,都是無常的,不斷地在遷移、變化,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故稱為「空」,既然所有的現象皆是空,是否就該不問不聞了呢?不!由於尚有許多不明空義,因此而在巧取豪奪、你爭我斗、不斷地製造是非,我們要積極地去協助那些人,也能瞭解世間是無常的、是空的。釋迦牟尼佛的例子,便是最好的傍樣,他看到世界上的眾生太苦而發願成佛,成佛之後,便來廣度眾生。

  以上三種佛教徒中,唯有第三種人,堪稱是學佛的人。學佛,始能成佛,成佛要從修行菩薩道做起。菩薩道的完成,就是佛道的完成。換言之,菩薩道是一個過程,而佛道才是結果。

  《妙法蓮華經》卷四〈見寶塔品第十一〉說:「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菩提道。」這便是菩薩行為的寫照。菩薩行,又名菩薩道,是以利他為方法,以成佛為目的。利他是基於慈悲,慈悲就是憐憫眾生受種種苦,雖然畏苦、怨苦、恨苦,而又不知如何離苦,菩薩便以利他作為自利,首先奉獻自己,最後成就自己。唯有最徹底、無條件、無休止地奉獻出自己,方能成就大悲無我的佛果。所以菩薩是積極的人生之中,最積極的傍樣。

  五、積極的四個原則

  (一)積積在於付出

  如果僅僅為了私利的爭取而積極努力,因緣不成熟時,便會造成怨恨、嫉妒、失望;因緣成熟時,又會造成驕慢、自大、自滿。由於跟你自己的利害有關,任何煩惱都會發生,煩惱產生之後,首先受害的是你自己,接著跟你自己有關的人,亦連帶遭殃。

  若是為利他的付出而積極努力,付出的本身就是目的,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個人的生命有限,而眾生的苦難無窮,故有菩薩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而眾生的苦難,出於物質的貧乏者固多,出於心理的困擾者更多,故又有「煩惱無盡誓願斷」的誓願,以什麼來度眾生?拿什麼來斷煩惱呢?於是又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誓願,而這三種誓願的最後目標,則是「佛道無上誓願成」。依此四弘誓願,不僅在一生之中努力,生生世世皆要努力,不到成佛,絕不中止,所以是積極的。

  (二)積極在於行善

  利人而又能自利的事,應當趕快地做、多做、不斷地做;雖無私利,也無近利,卻有公利、遠利的事,也應當趕快地做、多多地做、不斷地做;從近處看,雖是自私自利,遠處看則是利他的公益,更應當勤勉地做、多多地做、不斷地做;僅為個人有利或少數人的利益,卻要付出多數人的以及長久性的損失者,便不應做。

  行善可用財物,可用身、口,也可用心。自做,教他做,或見到他人做時心生歡喜,即所謂「見做隨喜」。善有大小,善中之善,則是以佛法化世,提供佛法之原則、方法,指導人生的方針,此即是最好的佈施。故《菩薩藏經》中說:「我悉隨喜……,現以法施,充足眾生,饒益眾生,安隱眾生,慈悲世間。」

  (三)積極在於忍耐

  偉大的事業,無一不是從失敗的經驗中獲得成功;成功的要決,在於百折不撓、越挫越奮的毅力與耐力。

  對於一位修行菩薩道的人而言,必須感謝善意協助的人,也要感謝惡意打擊的人。因為,順利的因緣,使你事半功倍,走得更快;逆境的因緣,使你鍛煉得更堅強。所謂毅力、耐力,即是佛法的忍辱波羅蜜,是修行菩薩道中,極難修的一種,就菩薩而言,沒有一樣事,不是成就菩薩道業的增上緣,還有什麼事是不可忍受的呢?

  (四)積極在於安定

  人生要在繁亂之中求安定,身心安定,即有安全;身心平安,即是幸福。在幸福時,不忘他人,能為他人謀福利,才是真正的積極。

  人生要在絕望之時能安心。東南西北皆我舍宅,天地萬物與我同根,還有什麼不能安心的呢?只要一息尚存,沒有什麼使你絕望的事。今日播種,他日收護;今生結緣,他生成熟。有些人,對於自己做的事失望,對所栽培的人失望,其實沒有必要,做事即是做事,栽培人的那樁事即是目的,不要失望,眾生有盡,我願無窮,這是菩薩的精神。把心量擴大到無限,將目標設定在佛道,還有什麼不能安心的呢?兵家有「絕處逢生」之說,禪宗有「大死大活」之論,都是安定身心的好方法。

  人生要在身心的安定中求進步,在進步中求充實,在充實中知謙虛,在謙虛中接納異已。許多人,充實之後,不知道謙虛,亦不能接納異已,故也不能真正的充實,有容乃大,能包容人,才是真正的積極。

  自己的身心安定,始能安定他人;唯有能夠安置眾生,努力於自安安人的人,才算是真正積極的人。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講於紐約華埠的中華公所,陳果綱整理)

現代佛教與生活

  一、現代人的生活

  現代的人,生活非常的緊張,非常的忙碌。但是,多半的人,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緊張?為什麼這麼忙碌?現在的人,感到空間的距離越來越小,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對於時間的感覺亦是相同,因為接收到的訊息太多,想要追求的東西也太多,所以身心越來越忙,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但是究竟為了什麼,卻不知道!

  大家都希望有獨立的自我,但是,並不瞭解「自我」究竟是什麼。很多人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但卻不知道如何尊重其他的人;希望環境能給自己更多的幸運,可是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應該對這個環境負多少責任或貢獻一些什麼。而最大的問題,不知道人究竟是為了什麼活在世間,也不清楚個人的終極目標在何處,更不知道應該怎麼認定方向照著去做才對!因此現代人的殺手:心臟病、高血壓、癌症、愛滋病、麻醉品等相率活潑起來。

  這些,都是現代人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物質的改善、心靈的調理,許多學說,許多方法,便應運而生,但卻無濟於事。因此有些人主張,二十一世紀更需要宗教。我今晚從佛教的立場,為諸位提供一些意見,看看是不是能夠有助於這些問題的解決。

  佛教於已往的二千五百多年間,發源於印度,傳至中國、韓國、日本、西藏,以及印度南方的錫蘭、緬甸、泰國等地。釋迦牟尼佛的出現,即在解決人類的問題,救濟人類的生活及生命中所感受到的煩惱及痛苦。

  二、清淨的生活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消除煩惱、解決痛苦的最好辦法,是不做對自己身心、家庭、社會有不良影響的事,戒除危害身心及社會的殺、盜、淫、妄、酒及麻醉品等不良行為,同時對於自己的身心、家庭、社會有益的事,應盡量積極地去常做、多做。

  據說,貴地亞特蘭大被美稱為「聖經帶」,宗教信仰穩固,所以這裡應該是沒有犯罪或用麻藥的人了,因為《聖經》也是勸導人們止惡行善的,對不對?(大家搖頭)為什麼事實不是如此呢?這就說明了,不管是任何地方,雖然有很好的宗教,但是沒有辦法使得人人做到不應該做的事不做,應該做的事一定做。因此,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裡,便提供了方法,使我們瞭解自己、主宰自己,並且由淨化各人自己做起。

  三、智慧的觀照

  佛教的智慧是指沒有自我中心的智識。自我主觀意識的判斷越少,智慧便越多。它可以從清淨的生活中產生,也可以從精進的禪修中獲得。最基本的要求是:以分析的方法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同時,也要親身積極地如法修行。

  所謂分析的方法,若根據最基本的佛學說明,是指「無常」和「因果」的世界觀。無常是一個事實,它是一直在變動的假相,可是現象是存在的,並不是沒有,所以因果的現象是有的,永恆的實相是空的。

  有一次,在紐約,我向一位抱著剛出世不久的男嬰來見我的弟子道喜,她說:「這只是證明我生了一個無常,他不會永遠是嬰孩,要長大、成年、變老,最後終將離開人間。」這位弟子口上這麼說,是因剛聽了我的課。在她的內心中,孩子就是骨肉,豈能見到無常!

  當我們遇到困難或不痛快的情況發生時,如果也能體會到一切是無常的,那麼,不愉快的事很快就會過去了,這是從分析來減少我們自己對於這個世界以及人生的許多煩惱和困擾。但是,它的實際效益如何呢?少數人可以用這方法去開解自己,幫助他人;多數的人卻只能用於助人而拙於助已。在聽過這觀念的學生中,有人說:「師父,所謂無常,實際上就是講存在是假的,存在是一種虛妄。其他的人發生問題的時候,可以用這種道理安慰人、勸導人,但是,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由於無法離開自我中心而把自己纏縛在裡面,便仍然無法開脫。」

  我見過許多位已經知道這層道理的年輕人,在愛情觸礁時還是非常痛苦。曾經有位男士求救於我,我說:「她是另外一個人,走了的也許就是不好的。你可以再找一個,也許就是更好的。」他說:「師父,因為您是出家人,您沒有女朋友,所以您才能這樣講!」他又說:「問題是她要離開我,不是我要離開她。如果是我要離開她,可能沒有這麼苦,我不想離開她,所以彷彿被判了死刑一般的痛苦!」我便勸他:「一切都是『因緣』,你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有什麼事一定發生和一定不發生,不是個人的自己能夠控制的,因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其他的人,以及外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事實上,這世界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在因素變化中,而又保持情況不變的。男女之間的愛情也是一樣,並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

  另外,我認識一位做房地產的商人,他很努力,可是他的生意總比不上他的另外一位同行朋友,他也來問我:「為什麼是這樣的情形呢?」我告訴他:「沒有其他原因,那個人應該多賺錢,你是應該少賺錢。」他說:「這不公平!」我告訴他:「也許你不合適做這一行的工作吧!」過一陣子之後,他的生意好起來了,於是他來告訴我:「師父,我並不是不適合做這一門生意的,只是前些時候,生意較差罷了。」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我只知道一切事情都是因緣福德不可思議—— 主觀的自己,加上客觀的因素,現在的努力,加上過去宿緣及未來的機遇。

  後來他告訴我,原來最初他只知道努力而不懂得推銷術,現在他知道如何使得買賣雙方都覺得受益而很歡喜地成交。所以,不論是自己努力的因素或外邊環境的因素,只要有一個改變了,你的情況就隨之而變。如果我們瞭解這道理,對於生命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應該歡喜或不歡喜,如果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沒有辦法得到,也不必心裡難過。

  四、宗教信仰

  佛法的修持,可分為「信心」與「禪修」兩個部分。信心,與一般宗教的原理相同;禪修,則有別於其他宗教。

  宗教的「信心」,是當我們面臨自己的智能所不能解決的困境時,必須相信另有超自然的力量來幫助我們。在佛教的立場,指的是相信有諸佛菩薩及護法神王。

  最近幾年來,我常常遇到一些患有絕症的人,他們非常的悲傷、失望、以為像我這麼老的和尚,一定有什麼不思議的神力,可以幫助他們。其實,我沒有其他好方法,只會告訴他們:第一,不要怕死;第二、不要等死,應該做他想做而能做的利人利已的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深信三寶,發菩提心,要能每天常念佛號、菩薩的名號,或者持咒十萬、二十萬遍。本來有病的人應該去找醫生,現在醫生都不管了,就把生命交給佛、菩薩去,自己不要管它。這些人,多半都會接受我的建議,因此幫了很多的人。可是對某些因緣不具足的人,還是沒有大用,要走的人,到了時間就走了。也有些人已被醫生宣告只剩三個月的壽命,可是直到現在,三年乃至十年都過去了,仍然沒事。

  前兩天,我從紐奧良(New Orleans)來,在那兒,我遇到一位馮太太,她說她的母親卵巢長瘤,醫生說是已經沒有希望,也不必開刀了。馮太太就勸她母親一起念「觀音菩薩」名號。當晚,這位老太太便夢見有位穿白衣的人,拿著淨瓶向她灑水,她很納悶,以為是護士或醫生在向她灑水,就喊道:「不要給我灑水!不要給我灑水!」睡在旁邊的女兒就推問:「誰灑你水了?」這位老太太醒來之後,肚子痛得不得了,急忙上了洗手間,排出了許多紫色的血水、血塊。第二天,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腫瘤竟然不見了!這個女兒,原來不相信觀世音菩薩,只是聽說而姑且一試,沒想到,便得到這樣快速的靈驗。

  類似的感應事跡,其他宗教亦有,不僅《聖經》中有記載,我認識的一位很出名的傳教士,也有過類似的經驗,這都是靠宗教信心的力量。這力量究竟如何產生?不得而知。現代人在生活中,面臨許多自己解決不了的事,用這種方法還是非常管用。可是,這種僅靠信心的方法並非能被所有的現代人接受,因此,我們接著要介紹自我解脫的禪法。

  五、禪修方法

  禪,在中國叫作Chan,在日本叫Zen。正在學禪的人,應該都知道它最基本的方法是「放鬆」和「專心」。通常,在你專心的時候,你的頭腦和身體都是緊張的,所以當你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便會感覺很累而需要休息。可是,禪的修行方法,也要求專注,然在專心用方法的時候,要求把頭腦、肌肉、神經都得放鬆。如何能在放鬆了以後,你的頭腦還能集中,則必須經過訓練了。

  當你在練習禪修,你的身體也能真正放鬆時,你的呼吸便會非常平穩,血液循環順暢。人身因其組織機能不通暢、內分泌發生障礙、賀爾蒙失調之時,便會導致各種疾病。如果你的身心能經常處於輕鬆的狀態,許多的病症便能迎刃而解。

  禪修方法可分動靜兩種。動的方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心;靜的方法是指打坐。坐時姿勢務必正確,脊椎挺起,但胸部任運自然,不可作意前突,頭要正,任何方法煉心,只要姿勢正確,對身體健康亦非常有益。

  前行政院長俞國華先生的夫人曾親自告訴我,當他們夫婦出使參加史瓦濟蘭總統就職典禮時,儀式從早到晚,非常冗長,由於身為貴賓,坐姿不得不正,俞夫人本患某種慢性病,結果這麼一天坐下來,病就自然好了。所以她對我說:「打坐有什麼妙用並不清楚,但是它可治病。」

  這就說明了,坐姿正確,能使我們身體健康。但是,除了正確的姿勢外,心理的放鬆也是很重要的,否則效果恐怕就不顯著了!

  六、消融私心·提升精神

  現代人,有許多是缺乏關懷他人的精神,其關鍵就在於太自私了,所以要用修行的方法來消融私心,提升精神。如何減少自我中心?首先應知自我是什麼。如何認識自我?則有賴於動中的禪修方法了。

  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心念;從放鬆身心、注意呼吸開始,繼而舉手投足,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說話時,知道在說什麼,對人有益、無益,了然分明;走路時,步步清楚,知道自己的步伐,自己的方向;吃東西時,不要胡思亂想,而要細細地嚼,認真地咽;甚至如廁之時,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唸唸分明,然後覺知無念,這時候才會最清楚地知道,自我即是無我。

  當你在心無雜念的時候,當下只有單純的自我;如果心中尚有任何念頭,都不外乎是環境的現象以及過去、未來的印象,而不是真實的自我。若能再進一步,體會到所有的人、所有外在的環境,和自己是不一不異、融為一體,那便是統一的「大我」顯現,這時你自己會心生歡喜,感覺非常的舒服,愛心亦油然而生。

  如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連「大我」亦消融淨化,便是進入「無我」的空性,這就是智慧、解脫、自在。許多人由於不瞭解「小我」,所以畏懼「無我」。其實,無我是從有我開始的,先體解「小我」,才可以經驗到「大我」,而達到空、無相、無願的「無我」境界。

  煩惱的重擔使人感到疲累,皆由於你的自我心不是集中的,所以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都能影響你,使你失去自己,不知所措,也使自我變成外在境界的奴隸,稱為「心隨境轉」,而不得自主。如果能練習到很清楚地知道「小我」是誰的話,就可減少被外在環境影響的可能;如果能有「大我」的體驗時,便會對這個世界非常的熱心,積極地去幫助別人而且永遠不會悲觀;如果能進而達到「無我」的境界時,自然會奉獻自己的所有,給一切眾生,結平等法緣。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五日講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佛教會,陳果綱整理)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