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禪門3
聖嚴法師

 
  三、學問生涯的規畫
  
  (一)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
  
  學問是需要的,但要問,學問是做何用?常言:「人是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的生命過程是相當地短,而學問知識又是那麼的多,例如:科學的研究範圍,僅僅是在地球上就已研究不完;就僅研究人的問題,倫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病理學家等,分門別類,直到永遠,也沒有研究完了的日子。所以人生的過程,便是在學習之中成長,也當在學習之中走完生命的最末一站。
  
  (二)學習謀生的知能
  
  人生在世,必須要有謀生的知識和謀生的技能,否則,不僅不能為社會造福,還會給他人帶來負累。可是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謀生,所以就不得不問自己到底要學什麼?又想研究什麼?為了學以致用,又要知道用在那裡?有人上學進某學校的某科系,是出於自主的選擇,有人沒有選擇的機會,怎麼辦?有人讀書是有計畫的,有人則不但不是計畫地讀書,而讀得非常雜亂,相當膚淺。雖然古人有說:「開卷有益。」青年人則必須要實用與理想兼顧,要不然便是學非所用了。
  
  記得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見有兩位同學的例子,其中一位老是為生活擔憂,於是成天在外奔波,打工賺錢,結果是一事無成。另一位留學生雖然生活也是毫無著落,卻從不考慮錢的問題,每每想到將來回臺灣要做什麼?以當時的所學,回國後能奉獻什麼?對中國會產生什麼影響?乃至對世界人類有何貢獻?往往為了抱負而充分利用留學的時間和機緣,努力讀書吸收知識,充實自己。正因為他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於是在短短六年之內,完成了碩士及博士學位。在他讀書期間,就認識很多國內外的有識之士,大家都十分地器重他,並提供獎學金資助他的生活,所以,當他完成學業離開日本時,所蒐集的資料就有一卡車。
  
  其實,我在東京念書的時候,有一位老師送我兩句意義深遠的話:「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無道心。」此所謂道心,便是救人、救世、救眾生的心。「道心之中有衣食」,就是說,在大志向的努力之中,一定包含著生活的保障;「衣食之中無道心」,是說若只為了個人的生活而奔走,那就沒有大志願、大方向可言了。如此可知,學習謀生的知能固然重要,但如果僅為餬口謀生而學習,就太可惜了。
  
  (三)學習經國經世的大學問
  
  現代的年輕人,多抱著功利主義,而且是非常自私近視的現實功利,在考學校讀書之前,便已考慮到將來要如何養家活口,最好很快地就能擁有私人的洋房、汽車和美眷,然後才決定學習什麼。這也可說是西方社會的物質文明,所造成的形勢。我們臺灣在最近十多年來的經濟起飛,能成為亞洲經濟體的四小龍之一,也就是拜這種現實的功利主義所賜,而社會不安、人心浮動、人的品質粗糙,亦是拜這種現實的功利主義所賜。由此可見,現實雖然重要,經國經世的學問,也不能不學。也就是說,除了必須具有謀生的知能外,進一步也要有經國經世的學問,才能自安安人,救國救民救世界。
  
  (四)學習無愧於天地的做人之道
  
  做人而知愧對於天,愧對於地,當然也就知道愧對於自己的良心,那已經是好人。若能無愧於天地良心,便是聖賢了。聖賢豪傑,雖說是天生,但是也需要後天的教育環境和主動的努力學習;我們雖不是聖賢,也當學習無愧於天地良心的人格修養。
  
  這裡的「天地良心」,是指自然的法則和道德的規律。「自然法則」是萬物之間的盈虛消長,有其一定的平衡原則;現代的人類,常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自然環境,增進人類的生活品質,以為人定勝天,其結果卻是為人類帶來了層出不窮的災難。我剛到臺灣的時候,在臺中住過,那時的河流,都是清澈見底,魚蝦處處。可是,曾幾何時,由於農業用藥及商業住宅等的污染;那些河流,已變成了下水道和污水溝,這種人為的開發,就造成了自然的破壞,而違背了自然法則的人們,就要受到了「天罰」。「道德規律」,是指的人有人的天責和本分,人在人間的生活言行,必須自愛愛人,自助助人,不得由於滿足一己的私欲和貪圖一時的便利,而損害到他人,乃至貽禍後代的子孫。如果我們能無愧於天地良心,就不致於做出違反自然法則及違背道德規律的事了。
  
  做學問求知識,若不能顧到天地良心的原則,也就等於背離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立場。
  
  四、感情生涯的規畫
  
  有人說:出家人離開家庭,離開父母親友,所以不需有感情。又說:出家人不結婚也沒有兒女,所以不懂什麼是感情。其實,這種說法,都似是而非;應該要說,出家人的感情是最豐富的,也是最崇高的,因為清淨無染的感情,便是平等關愛的慈悲。
  
  我把感情分成四個層次:
  
  (一)情緒
  
  也就是起伏波動的感情,因為不安不穩,便會自傷傷人。一個常常鬧情緒的人,其身心都會有病,不但自己倒楣,連帶著也會影響到周遭跟他一起生活的人。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這是必須調整的。
  
  (二)情感
  
  情感也有很多種類,例如夫妻之間的愛情、父母子女之間的親情、朋友之間的友情等。人而沒有感情,很難與人相處,就像機器沒有潤滑油,很容易被磨損。因此,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有感情作為相互間的調劑、協助與勉勵。俗話說:「在家靠父母」,是由於親子間的親情;「出外靠朋友」,是珍惜真誠的友情。
  
  另外,若要有快樂的家庭生活,必得依靠夫婦間的愛情來維繫。可是,愛情雖然甜蜜可愛,如果處理不當,卻會惹上很大的麻煩。那就是千萬不要陷入三角戀愛的問題中去,也要有勇氣拒絕接受異性乃至同性情欲的誘惑,才不致發生失足千古的憾事。否則如果感情氾濫,處處留情,便會危害自己的家庭、損傷個人的身心、破壞社會的和諧。
  
  (三)情操
  
  詩人有詩人的情操、軍人有軍人的情操、藝術家有藝術家的情操、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情操,乃至宗教家也有宗教家的情操。其實情操是帶有感情的,但並不執著於個人的私利。軍人的情操是為了捍衛國家、保護民族,救亡圖存,而在戰場,可以奮不顧身,為國捐軀,馬革裹屍。這種情操是非常聖潔和純淨的。政治家的情操,是人溺己溺,人饑己饑,洞悉民隱,體念民瘼,以國家民族的興亡強弱為己任,不以個人的權位名利做考量。
  
  所謂情操,是基於內在的道德修養,是發自內在的心甘情願,不受外界的人情包圍,也不受威脅利誘所左右。情操是自發的人格修養和道德修養,是不受他人影響的。例如:在一個家裡,父母的年紀大了,如果只有一個兒子,那父母的日子可能過得很好;如果有二個兒子,父母就要搬來搬去,日子過得會稍微辛苦一點;如果有三個、四個兒子,每次搬家要搬到那裡,可能就有些混亂了。
  
  我就認識有這麼一位老先生,他告訴我:「過去我還有一個家,如今沒家了。」我問:「你兒子們的家,難道不就是你的家嗎?」他說:「不是,那是兒子們的家。」我問:「那你有沒有一個房間呢?」他答:「有的兒子比較富裕,就讓我有自己的房間;有的比較窮,晚上就只好睡在他們客廳的沙發上了。」我問:「那你的兒孫們晚上要看電視,你怎麼辦呢?」他搖搖頭說:「只好在旁等待囉!」我又問:「那你為什麼不乾脆就住在一個富裕兒子的家呢?」他說:「那樣不公平的。」請問諸位同學:你們家裡有幾個兄弟姊妹的人,將來是否也會用這種方式來對待父母呢?這不但沒有人格修養的情操,連親子間的感情也被扼殺了!我希望同學們聽了這場演講之後,絕對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四)慈悲
  
  慈悲是不求回饋的施予,是沒有佔有欲的關懷,也是怨親平等的救濟,所以是無染無私的感情。
  
  五、經濟生涯的規畫
  
  諸位同學,可能已經有人感受到經濟的壓力。不管是有錢沒錢,沒有經濟資源,就沒有辦法生存;這也就是說我們要有生活的本錢,才能生存下去。有精神的本錢,有知能的本錢,有物質的本錢,都是經濟的資源。像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人家覺得他很可憐,可是他卻樂在其中。在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也有一位遠從捷克來的學生,本來我們是提供他全額免費,因其中文基礎不好,無法聽課,故勸他先到師範大學語文班進修。捷克是歐洲很窮的一個國家,剛從共產主義的制度下解體不久,他在臺灣又舉目無親,故在他離開我們研究所一年之後,見面時我問他:「如何生活的?」他說:「有時有人給一點錢,有飯就吃,有地方就住。」為了求學,他並不覺得生活得有多苦。他沒有物質的經濟資源,卻有精神的本錢,作為他生存的條件。所以,人如能富貴則富貴,如不能富貴則要耐得起貧窮。富貴當然表示幸運及有福,貧窮也不就是罪惡及恥辱,最大的罪惡和恥辱是沒有以良心、道德、品行作為依準的經濟生涯。
  
  當我們在規畫經濟生涯之時,一定要確立一個原則:要量入為出,開源節流;要厚以待人,儉以律己;要克勤克儉,積蓄財富;要將自己擁有的經濟資源,用在國家社會,乃至全體人類的福利事業,這才是真正懂得運用財富的富貴中人。
  
  諸位同學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將來對經濟生涯的規畫,一定要好好處理。一定要建立惜福、培福、種福的觀念;首先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再以自己的技能、知識、體能、智慧、人品,為社會謀福利,這就是惜福培福。種福的意思是對現在尚沒有做的好事,要加強努力。同時我要建議諸位另一個觀念的認同:「坐著享福的人,那是無福之人;培福、種福的人,才是有福之人。」
  
  以下用兩句話來勉勵諸位同學:「以利人為利己,以助人來自助。」凡是有人需要我們幫助,而自己也正有此能力,便要盡力而為。例如:中山先生從未只想到為他自己,在他的觀念中,只想到如何挽救中華民族免受亡國滅種之禍。又如:釋迦牟尼佛的出家、修道、成佛,其出發點也並非只為自己,而是他看到人類有生老病死之苦無法解決,種種的煩惱不得解除,於是他發願修行,成道之後便將解決苦難和煩惱的理念和方法告訴大眾,其目的是想幫助他人,結果也幫助了他自己。所以,以助人為自助,是最可靠的方法。
  
  六、精神生涯的規畫
  
  精神的修養,有文學的、藝術的、體育的、哲學的、宗教的,以及培養參與公益活動等的興趣。所謂公益的活動,乃是為社會公益團體的活動而做不支薪的義務工作。這也是除了物質之外的一種精神上的寄託;也許這種公益活動,對各位同學來說是太早了,或許也有些同學已經參與了。其中宗教的信仰,乃是精神生涯極重要的一環。
  
  自從有了人類,就開始了宗教的需求;人從出生開始,就不曾離開過宗教的行為。
  
  因為人類對許多身心世界的種種現象無法瞭解,常為人生帶來很多的困惑和煩惱,直到現在,尚不能從哲學的思辨和科學的分析,獲得徹底的答案。然而一般的知識分子,又忌諱談宗教,導致現代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只好盲目地去求助於算命、卜卦、看相、摸骨,乃至求神許願,禳災開運,其實這些也是宗教信仰的流類,所以也能獲得某種程度的精神寄託。
  
  若能透過高級宗教的信仰,不只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也可使你知道此生的生命是與無限的未來,結合在一起的,故不要把此生的生命現象,作為單一片段的時間來看待;就生命之流而言,此生僅是一個非常短暫的片段而已,過去已曾有過無數的生命片段,未來尚有許多生命過程的遠景往前展現。
  
  若能透過宗教的信仰,也能體會到個人的生命和全體宇宙是不能分割的。縱然不求安全,安全已在其中。如能更進一步,以超越了時空的體驗來看人生,那就是解脫自在的境界了。
  
  因此,我希望建議,如果能讓小孩自幼就知道有祖先之外,尚有神、天、菩薩、佛,那麼,他們從小就可獲得心靈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啟發。對諸位同學而言,宗教信仰與精神生涯也是應該考慮的一種規畫。
  
  七、人生處處有桃源
  
  (一)天天都是新希望的展現
  
  我們的每一步腳印,都是成功的過程。
  
  (二)時時都是新境界的開始
  
  我們的每一口呼吸,都是無限的財富。
  
  (三)常常遇到山窮水盡,處處都有柳暗花明
  
  不要跟他人比高比低,只要無愧於心地盡心盡力。
  
  (四)人人都是成功的人
  
  做事成功、治學成功、做人成功,能夠保有健康平衡的身心,也是成功。
  
  成功有大小之分,每個人都有各自成功的因緣條件。所以,不需跟人比。在我童年時代,有天我和父親路過鄉間的一處河邊,恰巧看到一群鴨子,由於我們走近,便都游過河流,上了對岸。
  
  父親問我:「孩子!你看到嗎?這一群鴨子都游過了河,而且每一隻鴨子都游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我答:「我看到了!」父親又說:「大鴨游出大路,小鴨游出小路。每隻鴨子都有自己的路,而且小鴨子也能夠像大鴨子一樣,從河的此岸,游到了河的彼岸。」這段話,對我的啟發很大,從此,我就不論是大路或小路,只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所走出來的路,就是成功的好路。我也以這段小故事,奉獻給諸位同學,量力而為,給各自的生涯,做最明智的規畫。
  
  謝謝大家,祝福大家平安健康,萬事如意。(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講於成功嶺大專院校新生暑訓營)

淨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諸位女士、諸位先生,大家好!
  
  我把今晚的講題「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加上兩個字,成為「淨化人生的責任、權利、義務」。
  
  一般人都希望把責任和義務推給別人,權利則歸於自己。尤其當今社會,不論東方或西方,大家都從各個角度求取更多的權利。不過,權利從何而來?如果只想爭取權利而不先盡義務及責任,這個權利是空的,是不道德的;即使爭取到了,那也是倒果為因,苦在後頭。
  
  一、主題的意義
  
  (一)「人生」是什麼
  
  就是從父母得到生命之後的生活與生存。所以生活與生存,便是人生的基本權利。但是既生而為人,就有一份做人的責任和義務。因此能有盡責任盡義務的權利,乃是人性的光輝。若把責任和義務當作是每一個人做人的權利,則追求權利就不是壞事了,關鍵在於所追求的權利是否適當,是否恰到好處而定。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基本的人權,但人之所以為人,也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不是有權利就沒有責任。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瞭解。
  
  (二)「淨化」的意思又是什麼呢
  
  「淨」是清淨,是非染污、不犯罪的意思。如果一個人的生命過程充滿了染污、犯罪的行為及觀念,就是不清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凡夫,每個人都會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在發現自己未盡責任的時候,都會用這句話來搪塞。又為自己找藉口:「我也是個普通人嘛!怎麼會沒有過失呢?」其實,許多過失是可以防禦的,可以減少到最低限度的。
  
  簡單地說,人的生命現象就是人生,這個現象又可分為人的生存現象,人的生活現象和人的身心現象。在人的生命過程裡,有生理的成長過程,也有心理的心路歷程。有人少年老成,小小年紀就懂得蠻多;有人活到六十歲還不懂事,稱之為老天真。最近我看到一個年約十二歲的小孩子,懂的事情很多,心理和觀念的成長已經像成年人。他不跟小孩一起玩,我問他:「你是小孩,怎麼跟大人在一起?」他說:「跟那些小孩子在一起很無聊。」這表示這個小孩的生理年齡雖然只有十二、三歲,他心理年齡卻是成年人了。另外,我也看過年近六十的人,他的言談、動作都像小孩,我問他:「你的年齡跟我差不多,怎麼會這樣?」他答得很有道理:「我沒有結婚,從來沒有孩子,我就像沒長大一樣。」
  
  曾有一位醫生告訴我說,他有一個小姨子,從小嬌生慣養什麼家事也不會做。當她要結婚的時候,大家都替她擔心,到婆家之後連飯都不會煮,連針都不會拿,怎麼過日子啊?嘿!真奇怪,她結婚一年多之後,就什麼都會做了。醫生遂下個結論──人應該結婚,不結婚永遠不會成人。由此可見,人的成長,是要靠生活歷練的。很多人天真地認為懂得很多知識,就是成長,事實上,不經過實際生活的經驗,是不容易成長的。
  
  (三)什麼是人生的「價值」
  
  生命的過程和生命的展現就是人生的價值;前者是時間的長流,後者是空間的舞臺,我們究竟留下了什麼?價值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今天在我們中華文化復興總會主辦,由中華佛學研究所承辦的「佛教與中國文化」的國際會議中,主席黃石城先生講了一句話:「佛教在中國有很多的貢獻,但在歷史上,佛教也有負面的影響。」有位記者於散會後跟我反應,認為主席那句話有待商榷。我說:「你不必為佛教打抱不平,我都承認。說佛教完完全全對中國文化沒有負面影響,可能嗎?」同樣地,人在一生之中,究竟是正面的價值多?還是負面的價值多?究竟對社會、對人類,是奉獻的多呢?還是享受的多?人在空間的活動之中也會產生正負兩面的價值。有的人只能在家庭中產生一些影響,有些人則能夠在一個社區或是整個社會產生影響,有的人可以影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的人甚至可以影響全世界。每一個人在生存的過程之中,有的專門放光,讓人家來沾光,有的人是專門吸光沾光的。放光的人是不是吃了虧?沾光的人是不是佔了便宜?諸位想一想,究竟是那一種人佔了便宜?許多人認為沾光的人佔了便宜,而放光的人是吃了虧;若從正面的價值觀察,施予者遠過於受惠者。
  
  (四)什麼是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有兩點:一是負責任,二是盡責任。三天前,有一位在政府擔任過高職務的大人物,到農禪寺聽我講經。聽完經之後,他好像頗有領會,因此跟我談了很多話。言談之間他表示,退休之後沒有事做了,他這一生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了,奉獻的時間已經結束了,身體也不很好。他告訴我:「法師,我覺得人生在世的確如佛所說的,像一場夢,是空的。我身體又不好,真想早一點死,因為再活下去,已沒有意義了。」
  
  請問諸位:贊不贊成他的想法?這是不是佛教的看法?
  
  我當時告訴他:「唉!你這是愚蠢哪!你尚不懂佛法,所以又未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人的出生,有兩項目的,即負責任和盡責任。負責任是對自己這一生的行為要負責任,乃至也要對無量過去生的行為負責任。也就是說,要面對應該接受的果報,要償還應該償還的債務。否則便是不負責任。」
  
  他問:「我已經這麼老了,還要負什麼責任?」
  
  我說:「你身體的老、病、寂寞,就是受報,你不但沒有權利自殺,而且有責任要好好地維持生命,並運用生命到最後一刻;一面受苦報,一面多念佛。你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如果怕死、求死,是不負責任,等死則是不盡責任。一定要面對現實的人生,它怎麼來,我們就怎麼接受,在未死之前,正好可以用宗教信仰改善現在,準備未來。到人生的最後,儘管只剩下幾天、幾分鐘,也要好好地看待它、享用它。不要為自己造成遺憾,不要使別人覺得遺憾。否則你就是不負責任,也是不盡責任。」
  
  他聽了之後很高興地說:「那我要活下去了。」
  
  我問他:「準備活多久?」
  
  他說:「多活一天好一天。」
  
  我說:「對了!我們不能說,非得要活多久,也沒有權利說,不想活得太久。」
  
  (五)什麼是人生的「責任」
  
  責任是本分事,你是什麼身分的人,就應該做什麼身分的事;你是站的什麼立場、擁有什麼地位,就得盡你該盡的責任。
  
  很多人說:「我是沒有地位的小人物、普通人,所以人微言輕。」這可能是事實,但不一定是事實。特別處身於今日這個民主的社會,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都享有基本的人權;正如佛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相對地,基本權利是從基本責任產生。
  
  既然我們有生存及生活的權利,就應該有生活的責任。在道德、倫理的規範上,由於某種行為的結果,我們應該面對這個結果所帶來的反應。比如:我們做錯了事,被人家批評、指責,也可能被法律制裁,就應該負起這個責任。法律上有個名詞是「對債務履行之擔保」,意思是債權人有權利聲請法院對債務人強制執行,迫使債務人履行其債務的責任。
  
  以上是從道德、倫理、法律的觀點來看責任。一般人所知道的責任多半是法律上的,至於道德上、倫理上以及本分上的責任,大概很少人想到。
  
  (六)什麼是人生的「權利」
  
  「權利」是權益和財利。比如:許多人用爭權奪利的方法,使自己成為權貴,獲取勢利。因為有權就有勢,有勢就有利。
  
  很多人只看到權利的好處,所以一味想追求;甚至在表面上說,只要為大眾付出,是要給社會服務,是要向國家奉獻,而他們的目的卻是為了爭權奪利。
  
  人人在法律上都有可享的權利,例如:公民有投票權,有要求被保護的權利,有居住的權利,以及現在很多人在強調人民有知道政府的權利,也有個人隱私的權利。
  
  「義務」,是指為社會大眾奉獻出自己的心力、體力、時間、錢財等而不接受報酬,比如:義務工作者稱為義工,義務興學的稱為義校。
  
  在法律上,義務的意思,與權利是相對的概念,例如:要享公民的權利,就要履行公民的義務。
  
  二、人生目的探討
  
  (一)人生是為負責盡責而生存
  
  對於現在所面臨的遭遇,好的,有權利不接受,壞的,無權利不接受。這是對於過去行為的負責任;若想逃避現實的苦難,便是不負責任。從佛法的觀點,這是「因果律」。因果是大家都能認同,但也有一些地方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比如:大家都能認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觀念,但是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這卻使人頗為不平。此外,在人的一生之中,可以經驗到,有些人未種瓜卻得到了瓜,未種豆卻得到了豆,這也使人不服氣。
  
  如果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人有過去世,還有過去世的過去世,有無量的過去世,就能夠解釋如上的因果現象了。有人問我:「法師,過去世是什麼,你能不能讓我看一看?我如果看到了就相信,不能給我看看,我就無法相信。」
  
  我只能講,如果讓你看到了,你會覺得這是魔術或催眠術,你也不會相信的。相信的人不必看到也會相信,從道理上推論就會理解。因此,如能接受了三世因果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厚此薄彼的不公平。
  
  對於現在的遭遇,壞的可以藉努力及智慧來改善,好的可以用努力及智慧更求進步,這是「因緣」的觀念。個人的勤惰及智愚,可以彌補及成長,可以衰退及銷損,但也得有外在因緣的配合與否。
  
  最近有位將軍來看我,他有一肚子的不服氣,本來他已內定要升級的,結果陰錯陽差,升級的不是他。上階的缺位很有限,錯過這次機會,以後便輪不到他了,因為牽涉到軍中的體制和資歷,一個年次有一個年次的升級倫理。他儘管嘴上說升不升沒有關係,別人升了,他還是為對方歡喜,同時也高興他可以早些退休了,但我還是看得出來。
  
  我對他說:「你心裡不平衡也是真的。」
  
  他說:「當然了,我依然耿耿於懷,為什麼升級輪不到我?」
  
  如果我們在命運的改造方面加以努力的話,或許還是有希望的,我們對於前途縱然不要抱著太大的期待心,但仍要盡心盡力去做我們所能做的事。往往是塞翁失馬,有所失者也有所得。沒有新位子坐,原位子也可以坐呀!我問這位將軍接下來要做什麼,他說大概很快要辦退役了,我說:「很好哇!退役之後,前程無可限量。」我不是開玩笑,他如果盡心盡力地工作,怎會沒有前途?前途也不一定是名位和權勢。
  
  (二)人生是為發揮權利而生存
  
  一般人只知向外爭取權利,但是天賦的權利是有限的,他人給我們的權利也不多,如果一味向他人、向社會爭取權利,便是一樁矛盾。我們要求這麼多權利,而這些權利又從那裡來呢?所以我強調,至少要跟自己付出的相等,才是公平可靠的權利。
  
  權利也不只是向外爭取這樣那樣。例如:
  
  人人有拒絕誘惑的權利:這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過的,尤其是對於作為一位佛教徒的人,作為一個修行者而言,要多瞭解自己,要能掌控自己,要履行拒絕誘惑的權利,這是很重要的。財、色、名、利等都是一個一個誘人的陷阱,這些東西如果來得很突然,接著來的,多半是禍不是福。
  
  人人有婉謝回報的權利:比如我今天來此做一場演講,待會兒主人會給我演講費。假如我拒絕或者捐出來,一定是可以的。
  
  人人有忍苦耐勞的權利:自己心甘情願地為子女或晚輩,為社會大眾,以及為眾生的幸福而忍苦耐勞。
  
  菩薩可以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這是大修行者的權利。
  
  類似的許多權利,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諸位聽眾也可以學習。就因為享受這些權利的人太少了,我們的環境才會混亂,如果享受這些權利的人增加了,我們的社會就會祥和安定,如意自在。
  
  應分得的權利,沒有人會批評;巧取和豪奪的不當利益,將來則要付出重大的代價。
  
  應分的權利,有的也可以讓賢,那是一種功德,功德做得越多,在功德庫存的信用和保障就越大。從凡夫以至成佛,在菩薩道的路上慢慢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修功積德,圓滿之時,即是成佛。如果付出一點努力,馬上希望回收,做一點功德,立即求取回報,功德的庫存永遠不會增長。所以功德最好多做,回報最好少收,這個權利我們是有的。
  
  (三)人是為了盡其義務而生存
  
  我們既有權利享用此一寶貴的生命,就有義務保護此一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也就是我們的權利,若不好好地享用這個生命的事實,就是放棄了我們對生命所擁有的權利。
  
  我們必須愛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短短數十年,但是很多人都不願相信。例如:我今年已經六十五歲,明明已是來日無多,今天下午在國際會議的大會中,天主教的羅光總主教還說聖嚴法師很年輕,比起他已八十二歲,我是年輕。可是,已過花甲的老人,究竟還能會活多久,就很難講了。所以不論年齡大小,遲早都會死亡。享用這個生命,是權利;不用這個生命,是浪費。
  
  不論什麼人,只要活著,都是有用的,不要以為只有年輕力壯或身體健康的才有用,其實只要你是人,你就有用。有一次我去醫院看一位病重的老太太,她很沮喪地說:「我已經沒有用了,應該早點死了。」她的女兒卻在旁邊說了一句話:「媽,你不能死啊!」老太太說:「我活著除了連累你們,還有什麼用呢?」女兒說:「你活著,我們還有媽媽,這就是有用。」
  
  老太*又對我說:「師父這麼忙,還來看我這個沒用的病人。」我說:「千萬別這麼以為,其實如果沒有像你老太太這樣的需要關懷,我的慈悲,就沒有對象了,所以對我來說,你也非常有用。」
  
  由此可見,施者與受者,都是有用的人。能夠為人服務,當然是盡其義務,縱然是接受他人的服務,而能讓服務者感到安慰、感到成就,也算是盡其義務。
  
  不論是施者或受者,只要是恰到好處地盡了義務,便會得到至少有三種利益:1.得到別人的尊敬;2.得到內心的安慰;3.得到無形的功德。
  
  三、如何淨化人生
  
  (一)以智慧來淨化人生
  
  以智慧觀察,因能生果,是必定的關係,雖然我剛才講過,種瓜不一定得瓜,種豆不一定得豆,但是要想吃瓜,還得有人種瓜,如果大家都不種瓜,大家也就不要想有瓜可吃了。所以,因能生果,果從因生,我們現在所遭遇的一切,不論是好、壞、順、逆、多、少,都是由過去的因而得到目前這些果。因果是平衡的;當我們得到任何結果的時候,必然要相信是跟隨著過去的因而來;當我們正在努力耕耘的時候,卻不必擔心自己的心血白白地犧牲了;努力雖不一定有理想的結果,而理想的結果,應該是從努力獲得。有這種觀念,就是一分智慧,就會不起煩惱。
  
  以智慧觀察,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因緣生、因緣滅,由因緣生滅的生善滅惡,而知不生不滅,則無煩惱。這幾句話很不容易懂,懂得它的道理之後,所有的佛法就全都懂了。
  
  「此生故彼生」是說,因為有這個現象,所以帶動另一個現象;因為這個現象產生,所以另外一個現象也會跟著產生。由於時間的過程和空間的移動,都有相互連帶的關係,不可能有任何一樣事物是孤立孤起的,而是時間、空間、有因有緣,彼此影響而生,彼此影響而滅。由於種種因緣互動的原因,就有前後、左右、上下的關係,遂使現象產生變化。有變化,便叫作無常。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正確的無常思想,可以產生努力、改進、再生等積極面的效果,例如:當你受到苦難時,相信苦難是無常的,因緣改觀,便是否極泰來。在最黑的黑夜裡時,相信旭日東昇的曙光已經不遠了。有人正在得意的鋒頭上,覺得威風凜凜,不可一世;若能相信無常的道理,處在顛峯狀態,也會小心謹慎。所以,只要服膺無常的觀照,任何時刻都不致於絕望,也不致輕易地得意忘形。
  
  正因為無常的意思是改變,人的命運,能好能壞,人品的變化,也能好能壞,所以我們法鼓山要提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運動。我們的人格從小到大,我們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環境的熏陶下,不斷地轉變,就是無常。因此,「無常」的原理,兼具消極與積極;可以說就是落空、就是無奈,也可以說就是成長、就是革新;一方面固然是逝者如斯,另一面也是生生不已,若往積極面看,無常實在太有意思了。「因緣生,因緣滅」,正是一切現象的常規,也正是無常的原理。
  
  若能體驗到因緣生滅的自然法則,便是有智慧的人,智者就能不受暫時的成敗得失而起情緒的衝擊,那便是淨化的人生,也就是平安愉快的人生。
  
  (二)以慈悲來淨化人生
  
  以慈悲來看一切眾生,每一眾生都有求生存發展、求安全保障的權利,所以中國古代的聖賢主張,當為天下人謀公利。佛教則主張,修行菩薩道的佛教徒,當以無私無求的心態,平等普濟一切眾生。因為身為佛教徒,就已受到了佛法的恩惠,就當學佛的心行、言行和身行,以菩薩道的修行為成佛的過程,故當以慈悲協助眾生。苦難的眾生,有尋求佛菩薩給予救助的權利,佛教徒則以協助他離苦得樂為本分的權利。
  
  以慈悲來看世間的現象,眾生都有求生存活下去的權利。凡是為了求生存而產生的種種行為,都是值得諒解的,也可以說那是他們的基本權利。例如:老虎吃人,是老虎的基本權利,因為老虎只知道在饑餓的時候要食物充飢,老虎是肉食性動物,但牠們不知人類和野獸有什麼分別。人類明知老虎也會吃人而不預防,便是愚蠢。例如:今年春天,美國紐約動物園中的一隻印度大白虎,吃了一名管理員。依人類的法令,很可能是殺人者死,這隻老虎若在不文明的地區,可能會被處死,而美國終究是一個講求權利平等的國家,人有人權,虎有虎權,不知者不罪,老虎並不知道人是不可以吃的,因此這隻老虎還可以平安無事。我常說老虎吃人是平常心,人吃老虎是煩惱分別心;過去的人是因恐懼心、瞋恨心殺虎吃虎,現在的人則是因貪欲心、虛榮心殺虎吃虎。
  
  依世間法律的規定,人犯了罪,一定要繩之於法,甚至要判死刑。然而,站在佛法的立場看,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基本上並沒有誰是絕對的壞人,甚至要說,人人都是好人,只是有人偶爾失足做了壞事。人做壞事,損害到他人,是不幸的事,可是人做壞事,必然有其內在的身心和外在的環境,種種因緣促成的。因此,對犯罪的人要同情、諒解。重要的是防止犯罪的措施,不是犯罪之後的懲罰。他們的確沒有權利犯罪,但我們當以慈悲心來改善他們和諒解他們。
  
  (三)以智慧和慈悲來淨化人生
  
  1.以智慧和慈悲來看人間社會,人人都會尊重各人的權利,不會互相奪取彼此的權利。
  
  遇到父親,尊重父權;遇到母親,尊重母權;面對子女,尊重子女權;面對妻子,尊重妻權;面對丈夫,尊重夫權;面對老師、長官、老闆,都應該尊重他們的權利;面對學生、員工,也要尊重他們的權利。彼此尊重對方的權利,這是既智慧又慈悲的態度。肯定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權利,這是慈悲。不去計較別人的責任和義務,心中就不會有那麼多的煩惱;我們尊重別人的權利而不計較他們的責任,這是智慧。協助他人也都知道如何盡責負責、尊重他人,便是給他人智慧,教他人慈悲。若能人人如此,不僅能夠淨化人生,也能淨化社會。
  
  2.以智慧與慈悲來看人間社會,人人都當各盡自己的責任及義務。
  
  從生命的過程而言,你每活一天,乃至一分一秒一剎那,都要盡到應盡能盡的責任,應盡能盡的義務。為什麼?因為生命本身也是一個責任,如果在這一分鐘之中不負責不盡責任,就是放棄了自己的權利。從人生的立場而言,對我們每一種身分和每一個名分,都要盡到應盡能盡的責任,都要盡到應盡能盡的義務。
  
  人生的責任和義務,是為償債及還願。不想還債,就成了賴債欠債的無賴;不想還願,就成了食言輕諾的無信人。還債和還願這兩個觀念,非常重要。一般人來這個世界,是為了還債,這就是因果的觀念。不過,應該更進一步、更積極,不要想到自己是來還債的,也不要想人家是來還我的債的。應該要學菩薩心懷,是來人間實踐往昔所發的弘誓悲願的。比如:現在有很多人來支持我們法鼓山和參與各種社會福利工作,他們不是還債,他們是做的還願的修行,有的是過去生中早已發了一個慈悲的心願,有的是現在發了慈悲的心願,希望對社會有奉獻、對眾生有利益,這是救苦救難菩薩的行願。所以,凡是遇到對我們付出幫助的人,都應該感謝他,視他為來還願的菩薩;千萬不能視自己為債權人,而對方是債務人,那是倒果為因,沒有良心。相反地,我們自己不論遇到順境協助的人或遇逆境受損害時,也不要老是認為是他來還債或我來還債,如果想成是來還願,心裡會覺得愉快的多。因為還債的心情是很痛苦的事,還願的心情則是很愉快的事。
  
  今晚這場演講,到此結束,謝謝諸位聽講,祝福大家晚安。(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四日講於華視視聽中心)

 

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

二十一世紀即將來臨,今天跟諸位來討論到二十一世紀時,佛教將會怎麼樣?佛教徒將會怎麼樣?佛教徒又應該怎麼樣?
  
  首先,要聲明的是,這場演講並不是預言;不是說,我已經看到了二十一世紀,而是從今天的立足點往未來看,將會發生那些情況。我將它分成七個項目:
  
  (一)二十一世紀將是宗教盛行的世紀
  
  很多人在預言,也在討論,說我們這個時代,進入二十一世紀時,宗教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物質文明,使自然環境的生態失去了平衡。近代的人,竭力想用科學的方法及人為的努力,改變自然。事實上,就是因了人為的破壞,使得自然生態失去平衡,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加危險、更不安全。
  
  今天的人類,都在緊張不安的環境中生活。特別是工商業的社會,從家庭到工作的場所,從工作到休閒的空間及時間,甚至於連睡覺、起床都在緊張、忙碌中度過。但是,宗教能夠提供我們在生活裡的安定感,使我們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之中得到平安。
  
  很多人認為,「哲學」可以探討許多問題,解決許多問題。「科學」可以為社會、人類帶來很多的福利。事實上,哲學的思辨,陳義較高,不是一般大眾所能領會;今天的科學雖然昌明,可是,現代人並不比過去的人更幸福、更安定、更安全。
  
  從宗教的信仰和修行,特別是佛教的修行過程中,可以體驗到,外在的環境雖然險惡不安,但是,內心的世界,卻有無限廣大的智慧和慈悲可以開發。修行的方法和觀念能幫助我們,以無限的包容心,包容一切的人、事、物;這種包容心,使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有安全及安定的歸宿感。
  
  在今天的社會裡,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生活,忙著享受物質,忙著自己的前途,因此對周圍有沒有關係的人都很冷漠。所以,要從宗教的、倫理的觀念來幫助我們重建人文道德。而佛教特別重視布施和持戒,這可以廣結善緣,最有助於改善冷漠的人際關係。
  
  (二)二十一世紀將是佛教徒走向世界各民族的時代
  
  從目前全世界宗教的狀況來看,信奉耶穌基督的人數最多,傳播地區最廣;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各派系在內,已囊括世界五分之二的人口,遍及五大洲。回教徒正滲透到全世界,信仰人數僅次於基督教;預料二十一世紀初,回教徒的人口數將超過基督教。印度教已被列為世界第三大宗教,印度的人口相當多,教徒本來只在印度本土,現在也漸漸地傳遍了世界各地。佛教徒則由於中國大陸推行唯物主義無神論,對宗教信仰是有限制的,因此,中國大陸的佛教徒人數難以統計,故居世界總人口比率的第四位。
  
  迄今多數的中國佛教徒,尚跟一般的民間信仰混雜不清,正信的三寶弟子則非常有限。但是,近二十年來,以臺灣為中心,正信的佛教已經在向全世界推廣之中,除了臺灣,還有日本、韓國、西藏等各系統的佛教徒,都非常努力地向全世界推動正知、正見、正信、正行的佛教。
  
  由於一神論的各大宗教,仍停留於神權至上的信仰基礎上。現在,世界人類的民主與人權思想抬頭,獨立自主的人格精神運動高漲,故對西方各派的一神論宗教,不論是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等,已經顯露出若干信心動搖的危機信號。
  
  二十年前,年紀大的人才會來學佛。許多中國的年輕人,原來是佛教背景的家庭出生,但是,後來多半都接受了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信仰。近十年來,情況漸漸轉變,學佛的年輕知識分子也越來越多。
  
  佛教在未來為什麼會有前途呢?因為佛教不否定各宗教所奉諸神的存在,也不否定各宗教的信仰價值。在宇宙起源論及人生禍福論這兩方面來講,佛教是採用眾生自主與共業共感的因果論及因緣論,不是唯神論,不是唯物的無神論,乃是緣起思想的無神論。
  
  眾生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有的人有福報,有的人有災難呢?佛經裡告訴我們,乃是因為過去造的因,現在結的果,這是「因果」的觀念;它與上帝創造並支配宇宙和人類的觀念是不相同的。諸位一定聽說過,佛教有護法神,也相信有鬼。然而,我們所說的神、鬼都是眾生。而其他宗教所說的唯一「神」,是創造宇宙的主宰;所說的眾神,是唯一神的仇敵魔鬼,或是唯一主神的扈從。在觀念上,是完全不相同的。從釋迦牟尼佛開始,佛教就不排斥其他任何的宗教信仰,也不會跟任何宗教對立。它包容一切也消融一切,可以跟任何宗教和學術思想做朋友。
  
  中國的道教如果沒有佛經翻譯,道藏可能無法成立;在道藏裡邊,許多經典都是佛教的翻版。過去,天主教、基督教到中國傳教,他們研究並且學習中國儒家的思想。在今天,他們也在研究著、學習著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法,希望從佛教之中取得一些東西,來幫助他們改變體質,提昇品質。
  
  目前,世界上有些宗教國家還相當保守。像原來的土耳其,如果不是回教徒,就不准進入國內。但是,他們也需要做生意賺錢,做生意的對象可能是佛教徒。現在當佛教徒到了土耳其,也有自由信仰自己的宗教,漸漸地,將會影響當地人的信仰。過去,只有天主教、基督教的傳教士們,到偏僻沒有開化的民族地區,幫這些落後地區的人建立唯一神的宗教信心、信仰。現在佛教徒也正在做這樣的工作;佛教專業的弘法人員,也可隨著佛教徒的踪跡而深入世界各地。
  
  諸位可能不知道,我的書也被翻成多種國家的文字。最不可思議的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羅馬」,有一家書店,主動把我的一本英文書《信心銘》(Faith In Mind)翻成了義大利文,在羅馬市發行,讓天主教徒們也能看到這本禪學的書。
  
  所以,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人類,都將會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及宗教互相容忍的共識。工商業的佛教徒們,走入宗教的專一化地區時,不再會被任何宗教歧視、排斥和迫害了。
  
  (三)二十世紀末的佛教徒已在轉變消極出世的印象而為積極化世的宗教
  
  中國人在近二、三百年來,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出世的、厭世的,一旦信了佛教之後,將離開社會、人群而獨自去修行。在二十年前還有人跟我說:「聖嚴法師,你不像是沒有用的人,怎麼出家做和尚呢?」十年前,有一位臺大畢業的年輕人準備跟我出家,他的父親就來跟我說:「法師,我的兒子前程似錦,不論對國家、社會、家庭都是極重要的,這樣優秀人才去出家,不是浪費了嗎?」我問他:「為什麼出家就不能奉獻?」他說:「出家以後,除了天天念經、拜佛,還有什麼事情可做呢?」這就是一般人對出家人的印象。
  
  在二十世紀末期的今天,情況已在改變。中國大陸的寺院,已從收租修行轉變為旅遊服務。過去,大陸寺院幾乎脫離人間社會。現在,他們做的是對旅遊觀光客的服務,被現代人稱為「沒有煙囪的工業」。我去大陸訪問時,看到有些出家人,在大殿上一邊照顧香火,一邊拿著《金剛經》在念,一邊還在說著:「添油香!」高喊:「不可以照相!」也就是說,如今的大陸僧尼,不工作就沒有生活費了,這也是一種生產。當然,我們也寄望中國大陸的佛教,逐漸地將會從教義和修行的功課上去加強。
  
  臺灣佛教的僧尼生活,已經從經懺、農耕,漸漸地轉變為文化、教育、社會服務。如今臺灣佛教出家人的生活,幾乎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都在做。像辦學校、建醫院、到監獄弘法、貧病急難救濟、家庭問題、幫助戒毒、環境保護、打禪七、打佛七等修行活動。為各種層面、各種範圍的人提供修行的機會、修行的方法和修行場所。
  
  中國佛教徒的年齡層次已從老太太族群轉變為各年齡層次的大眾。在過去,一般人如果不是因為年紀大或者退休了的,是不會想到學佛的。現在不論在臺灣、香港、星、馬、菲,或是美國的華人佛教信徒的年齡層次,已經是普及的。各階層的社會大眾,漸漸都在接受佛教的信仰。就像剛才我們東初禪寺的合唱團表演時,成員中就包括了老、中、青的三代。若在三十年前的過去,年紀大的佛教徒們除了念佛之外,怎麼還可能跟青年人一起上臺表演唱歌呢?
  
  中國佛教的僧尼素質,已從低教育程度轉變為中上教育的水準。在過去,凡是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人,不會想到要出家。因為佛教徒的一般情況來講,教育水準較低;不是教育水準高的人不需要佛法,而是他們如果出了家便沒辦法在佛教界容身。一九七五年當我獲得文學博士學位時,臺灣佛教界尚對我極為冷漠。但是,現在的臺灣、香港及星馬的僧尼,教育水準已普遍提高,一般都受過中、上等的教育。我是第一位以留學苦讀而得到博士學位的中國和尚,當我從臺灣出國赴日之際,佛教界的很多人就看準我不必等到讀完博士學位,就會還俗的;幸好未被他們猜中,如今在我的學生之中,已經有兩位出家眾拿到了博士學位。目前為止,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丘及比丘尼,在臺灣已有五位;獲得名譽博士學位的,也有五位了。
  
  中國佛教的文宣工作,已從泥古不化的講經、印經,轉變為多元化、多媒體的大眾傳播。在過去,大家主張寫經、印經的功德最大。但是,真正能把佛法普及化,是需要通過通俗的各種各樣的文字及媒體的傳播,讓他人來接觸、來接受。現在,我們臺灣已用電視、電臺、報紙、錄音帶、錄影帶、音樂卡帶等種種方式傳播佛法。
  
  過去,一場大型的講經法會,能有幾百人聽到,已經很不容易。現在通過電視、電臺的弘法,再度及多番的傳播,可能就有好幾萬、幾十萬,乃至上百萬人看到、聽到。我在臺灣,不需要出廣告費或者買時段費,好多家電視臺及電臺,報紙及雜誌,乃至於書店、出版公司等,也會主動要我們提供節目,提供專欄及專書、出版稿件;因為佛教的節目,佛教的作品,不但聲譽佳,也能讓他們獲得社會大眾的肯定。
  
  (四)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將會有互相尊重的寬大雅量
  
  在過去,只要提到緬甸、泰國、錫蘭等國家的南傳佛教時,中國人就會說那是小乘佛教。而南傳國家的出家人看到中國和尚時,也不承認我們是比丘。他們譏笑中國和尚說:「你們平時不穿袈裟,過了中午以後還在吃東西,哪裡像出家人?」中國和尚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出家人連肉都吃,還算比丘嗎!」中國漢傳佛教的僧尼,也對藏傳的喇嘛教不以為然。
  
  各宗派之間由於不瞭解彼此的思想、觀念,所以互相批評。現在,不論是顯教或者是密教大乘;大小乘的各宗各派;出家佛教與在家佛教;佛教徒與世界各大宗教;傳統佛教與新興宗教等系統的佛教徒,都能彼此互相的謙讓,互相的尊重。
  
  (五)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將會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
  
  將來專業弘法的在家佛教徒,尤其是女性佛教徒的弘法工作者,勢必大量增加。然而,還是會以出家僧團為精神依歸,並且保持佛制所規定的倫理原則:仍依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的男女大小眾順位相處。
  
  過去出家人對在家人的家務俗事,都不會參與或顧問。現在,我們法鼓山在臺灣提倡佛化的聯合祝壽,關懷年長者的幸福;提倡佛化的聯合婚禮,關心佛化家庭的基礎建立。許多的青年男女、中年夫婦,乃至老年居士,為了家庭、兒女、婚姻、安養修身等問題,也來請教我們出家師父。漸漸地,出家人也需要管世俗的事務,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而做的弘化工作,也會逐日增加。但是,必須立足於化世,而不是戀世及厭世的基本觀點上來為世俗的社會服務;仍然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則,以持戒、修定、發慧的三無漏學為先決條件,用佛法來拯救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為目的,否則,便會脫離佛法的淨化功能,而易於變質或成為流俗的攀緣行為,那就不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了。
  
  如何使眾生脫離生死苦海呢?必須要用智慧。智慧又如何生起?那就要用佛法的觀念及修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解決煩惱、減少罪惡、增加智慧。修行的方法很多,廣則六度萬行,約則三無漏學,再簡則最實用的,我有兩句話是:「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諸位一定覺得念佛號是很簡單的事,這沒什麼稀奇;可是,問題在於你是否相信觀音菩薩處處和你在一起?你是否能夠一生一世都在念阿彌陀佛呢?這也要下一番工夫了。
  
  (六)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將會以入世的方式做化世的事業
  
  戀世、厭世、混世、入世、化世的不同點在哪裡?
  
  戀世──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入世,實際上,那是戀世;「戀」的意思是貪戀、留戀、追求而且放不下。
  
  厭世──是失望、怨恨、逃避現實。
  
  混世──在這個世界上,好多人在「混」,在搗蛋、擾亂、犯罪。
  
  入世──是參與,努力的做著社會的服務工作。現在,有很多的佛教徒,正在做著同樣的入世工作,這是菩薩精神;但是,入世的工作,不能離開戒、定、慧三學的基本原則。
  
  化世──是佛陀出現人間的目的,佛教徒當學佛陀的悲憫胸懷,無條件的為眾生離苦得樂而奉獻、關懷,不要求任何的回饋。
  
  釋迦牟尼佛成佛的目的,是看到眾生有生老病死的苦惱,生死範圍的三界,就像火宅一樣,因此,佛才出家、修道、成道、說法、度眾生。如果,我們的在家居士,已經接受佛教,而對凡夫界的生死不覺得苦,沒有想到用佛法來救濟,這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所以,在家佛教徒雖然擁有眷屬兒女的照顧教養,仍當以解脫三界生死之苦的法門為依歸。
  
  現代天主教的修女、修士、神父們,因為參與社會的服務工作太多,與在家的異性、俗人的世務接觸的機會過多,漸漸地,也接近俗化,很容易還俗。二十一世紀的佛教也將面臨這樣的危機,將來出家人的人數會越來越少。因此,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雖然會深入社會,做各種社會關懷的服務工作,但是,還是要以修持梵行作為出家人的依歸;出家人也必須保持每日的禪修、持誦、懺悔禮拜等的恆課。
  
  佛教徒雖然將來會積極的參與文教、政治、學術、工商等工作,還是會以五戒、十善、六度等的菩薩道為依歸,否則便不是正統正信的佛教徒了。
  
  有修養的佛教徒,能夠盡其在我地進退自如;不倦勤、不戀棧,為了現實環境的需要,可大可小、能伸能屈、提得起、放得下;所以,既是社會的安定力,也是大家的好朋友。
  
  為了迎接二十一世紀的來臨,佛教徒必須積極並且普遍地推展兩項工作:(1)如何修習佛法的禪定和智慧,來安定身心,消融苦惱。(2)如何修學佛法的戒律和慈悲,來清淨身心,救濟眾生。
  
  (七)二十一世紀是推動法鼓山理念建設人間淨土的時代
  
  臺灣的法鼓山,正在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它不僅僅是一個地名,或者是我們的一個道場;凡是推動和響應法鼓山理念的人,就是在做法鼓山的工作;凡是推廣法鼓山理念的場合,便是法鼓山的道場。
  
  法鼓山正在做什麼呢?正在從心靈的建設以及禮儀的教育這兩方面,來幫助社會大眾,做著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服務。法鼓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是一座學府,是一所提昇人品的修行中心,它正在建設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包括三項教育工作:1.大學院教育,2.大普化教育,3.大關懷教育。
  
  法鼓山的佛化教育,是為了落實淨化人間的全面教育。它不僅是建設有形的道場,同時,也淨化無形的人心。人人都可以參與,也歡迎人人都來參與辦教育及接受教育,讓我們共同做好一個二十一世紀佛教徒的準備。(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十日講於紐約華埠柏松中學,姚世莊居士整理錄音帶,聖嚴法師親自刪修成稿)

 

讀經與修行

 一、讀經自利利人
  
  西藏中心的諸位先生女士:
  
  兩年不見了,此刻能與諸位再聚一堂,感覺十分歡喜。今天我所要介紹的是──讀經與修行的關係。
  
  說到讀經,方才大家就是在齊聲誦經。所謂「經」,即是佛所說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的戒律,屬於身口的行為規則;「論」則是佛弟子們對於佛法義理的思辨。讀經可以令人生定、發慧;因之,在漢地,不論任何宗派都主張要誦經。即使是我個人所修學的禪宗,也不例外。
  
  諸位知道禪宗是教外別傳,一向不立文字。對於經典,禪門祖師常有驚人之語。如有一位禪師就曾表示:「佛經不過就是擦瘡瘤的廢紙!」藥山惟儼禪師則把看佛經當作遮眼。有一次門下弟子問他:「既然不立文字,不需通過經典,請問師父看經作什麼?」惟儼禪師答道:「我把它當遮眼的看!」這些妙語另有寓意,然而由此二例觀來,禪門似乎慣於漠視經典。事實不然,禪宗非但重視經典,尤其特別偏重《楞伽經》和《金剛經》。剛才大家一起讀誦的《心經》,也是禪門的日課之一。《金剛經》與禪宗頗有淵源。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到人家誦《金剛經》而開悟的。所以,自己讀了雖然不能當下開悟,還是有用;何況也有可能由你讀了佛經而給別人開悟哩!
  
  讀經大約有四種方法:一是眼讀,即默看而不出聲音;二是朗誦;三是唱誦;四是持誦。一般講「讀經」,是指讀完一本經書後,再去另閱其他經書。「持經」則不同,那是經年累月,持之以恆地反覆讀誦同一部經書。
  
  二、讀經的依據
  
  然而讀經、持經的依據何在呢?也許諸位不免有如此的疑惑。現在讓我們就學術的觀點來分析介紹。
  
  在小乘經、律及原始佛典中不難看出,或讀、或持、或誦佛經是一種共修的方法。如《中阿含經》卷五二的《周那經》兩次提及:「於中若有比丘,持經、持律、持母者。」《十誦律》卷四:「若阿蘭兒者與阿蘭兒共,持律者與持律共,說法者與說法共,讀修妒羅者與修妒羅共。」又《五分律》卷三云:「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共、樂靜樂靜共、誦修多羅誦修多羅共、持律持律共、法師法師共……坐禪坐禪共。」這就說明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需要會誦經或誦律。而且,讀經是重要的三種修行方法之一。文中的修妒羅及修多羅,都是梵文的經典之意。
  
  大乘的經律更進一步闡揚讀經的功德與功能。如《法華經》裡面所載的修行方法不勝枚舉。但是這部共計二十八品的經書,卻有十八品都在讚歎讀經的功德。如卷六的〈法師功德品〉第十九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讀經可以使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是《法華經》上提到的。還有《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的〈大辯才天品〉也記載說:「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受持、讀誦、書寫、流布、如說修行是妙經王者,……皆令速度生死大海,不退菩提。」菩提心不退,也就菩提果不退。
  
  弘揚彌陀淨土的有兩部經典也曾提及持經的功德。如《阿彌陀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壽經》卷下亦云:「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遇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另外,大乘的戒經也明白指出為亡者追薦,可以讀大乘經律,如《梵網菩薩戒經》卷下:「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
  
  在印度當時,讀誦佛經,旨在解義及禪修。傳到中國後,誦經逐漸演變為祈願、迴向之用。甚至有作為祈雨、禳災、福國、祐民乃至除病解厄的。導致元朝以降,漢地有以誦經為職業的僧尼及俗眾,這豈是佛陀的本意!
  
  三、中日兩國的讀經修行方法
  
  (一)讀經的作用
  
  讀經的作用是什麼呢?善導大師曾將經書譬喻作明鏡,用來反觀自心。他在《觀無量壽經疏序分義》裡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
  
  (二)中國佛教的讀經記錄
  
  中國佛教的僧俗四眾,不論禪宗、淨土宗、天臺宗或華嚴宗等,無一不以讀經為入門的必須方法。《法華經》卷四的〈法師品〉,即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為「五品法師」,以此五項修行者,可為法師。大乘經典裡面常見讚歎讀經功德的文字,意在鼓勵四眾弟子讀經。因此,《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心經》、《維摩經》等,廣為持誦(見《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弘賛法華傳》、《華嚴經傳記》、《金剛般若集驗記》等書)。其中又以讀誦《法華經》及《阿彌陀經》的人最多。
  
  方才大家在念《心經》之時,我注意到有好幾位同修不需要看經本。記得我還是小沙彌的時候,我師父就曾經要求我把《心經》先背起來。然後依次背《阿彌陀經》、《金剛經》和《法華經》。《法華經》有八萬多字,我並沒有全部背下來,但是那個背了的部分很管用。其實真正的持經,不能光用看的,最好能夠熟記於心,把它背出來。不但經書需要會背,咒語也應該能倒背如流;這樣子才可以隨時隨地持誦。中國的顯教雖然有別於密宗,但是也誦各種咒語。長的如〈楞嚴咒〉、〈大悲咒〉,短的有十小咒、〈六字大明咒〉……。這些都是近數百年來中國禪僧每日必誦的。誦咒語時並不一定要瞭解它的意思,但卻一定要用「持」,而不僅是能讀就好。
  
  中國歷代高僧中,頗不乏專門持經的修行人。他們的事蹟散見於梁、唐、宋、明四代所編之《高僧傳》。如《高僧傳》卷一二,載有誦經者二十八人。《續高僧傳》卷二八,計有讀經者二十一人。《法苑珠林》卷一八也有四十一個例子。而《宋高僧傳》卷二四、卷二五則收錄了五十個專門誦經的出家人。《高僧傳》中有一篇敍述華嚴宗的第四祖,說他在五臺山修行之初,某天夜裡聽到隔壁僧人在誦《華嚴經》,他於是凝神靜聽,似乎只有一盞茶的工夫,八十卷的《華嚴經》已然誦畢。這是異乎尋常的事,因為《華嚴經》每卷有一萬字左右,普通人即使能夠日誦十卷,也需要足足八天才能誦滿一部。
  
  (三)日本佛教的讀經方法
  
  日本自從派遣入唐僧求經以來,一直到本世紀初,沒有將佛經日語化,仍是完整的保留漢文經典,而且僧團誦經也是直接採用漢語發音。所以,日本人誦經十分辛苦。首先得要學會中國的吳音及漢音,然後才能讀誦。因此,他們讀漢文經典有兩種方式:一是音讀,即直接讀吳音或漢音。二是訓讀,以漢語發音,照日文的意思來解讀。一般說來,個人自習用訓讀,團體共修則用音讀。諸位可以想見,日本人誦經,如同我們讀陀羅尼咒一般,若不解義則茫然無緒。(有人問我,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是總持的意思。某尊佛、菩薩所說的陀羅尼,即代表著那一尊佛或菩薩所有的功德和願力。)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所讀誦的都是十分浩瀚、繁長的大經。如《大般若經》、《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等。諸位要不要試試看,不讀英文的佛經,而改以中文代之?這個不容易!所以,日本人這種讀經的精神,令人敬佩。
  
  不過,日本人音讀佛經,又可分作四種。一是「真讀」──即全經逐字、逐音從頭到尾讀遍。二是「轉讀」──單只讀經題,而不讀經文,然後在念經題的時候,便一邊快速地將經典一卷卷翻過去。此法又稱為「略讀」。這個讀法很有趣,我在日本也見識過。有一次我到某個寺裡去,聽說當天要誦經,便問道:「今天要誦什麼經啊?」他們說:「《華嚴經》!」我很詫異地說:「《華嚴經》這麼長,一天誦得完嗎?」想不到他們一致答說:「沒問題!沒問題!」原來,他們一面唱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面不停的一冊接一冊地翻書,所以,八十卷很快就翻完了。照這種特殊方式,即使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也難不倒他們。據我所知,這種讀經法在西藏及漢地,尚未出現,只不知道韓國有沒有類似的方法?第三種方法是「心讀」。顧名思義,就是在心裡默念。這種方法在中國十分普遍,便是不出聲的默讀。許多人在上洗手間的時候,不便出聲誦經或稱名;因為出聲不恭敬,所以就在心裡默默稱誦。最後一種是配合身體動作的「色讀」,亦稱「體讀」,有跪讀和拜讀。跪又分坐跪及長跪。日本人習慣坐跪,中國人則多長跪。集體念經的時候,則不分中、日,慣常配以各種法器,如大磬、引磬、鈴、鼓、木魚及鐘等。而在巴利文或梵文、藏文流通之處,讚頌時也有樂器,讀誦時就沒有用到這些法器伴奏。
  
  (四)佛教徒讀經的方式
  
  一人讀經,多半專持同一部經。有人專持《華嚴經》,有人單誦《法華經》。這兩部經的感應十分殊勝。曾經有人專門持誦《華嚴經》,結果感召天神來送供,餐餐都不需要去外面乞化。也有某位修行人誦了幾千部的《法華經》,死後口中生出蓮花來。這莫非是一種舌菌?蓮花不是長自水中嗎?怎會出現在死人的嘴裡呢?不過,傳記上確是如此記載的。
  
  中國人習慣在誦經前先念「淨口業真言」及「開經偈」。經文念完後,則念「補闕真言」和「迴向偈」。有人念經的時候,妄念不斷,最後就多誦幾回補闕真言。西藏也有一套類似的咒語,用來懺悔補救念經時候,心念不能集中的過失。
  
  在準備讀經之前,先要洗手、漱口、整潔衣服,具備威儀。然後設經桌、供佛像,並奉上香花燈燭和飲食等供品。這樣子就能夠生出恭敬心。至於讀經的姿勢,則可因時間的長短而各有不同。短時間誦經通常是用站的或用跪的。在中國,佛教徒的早、晚課都是用站的。可以連續站兩個小時。長時間讀經則多半採坐姿;或用趺坐或用椅坐。南傳及藏傳以及日本讀經,多用盤坐或跪坐。
  
  有一種修行方法,是用拜讀的。在中國,除了拜《法華經》,也有拜《華嚴經》或《金剛經》等的。在選定拜某一部經典之時,要先讀誦流利,然後再從經首至經末,逐字、逐句、逐段、逐頁地拜讀。每念一個字,就做一個禮拜,同時須稱念經中與會的佛菩薩名號。如「如是我聞」四字,讀到「如」字就拜下去,然後邊拜邊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若是拜《華嚴經》的話,就改唱:「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這種方法我曾經修過。
  
  日本有一個獨尊《法華經》的〈方便品〉及〈壽量品〉的日蓮宗,但他們光是唱念經題,而沒有逐字禮拜。當你拜的時候,不可一味求快,而要恭敬從容。《法華經》拜完就是八萬多拜。藏密的四加行裡邊,有一種加行要拜十萬大禮拜。所以,拜完《法華經》也就是相當於一種的加行了。
  
  四、讀經的功能
  
  讀經的功能約略可分為六種。當然!法無定法,如果在座有人知道第七種,甚或更多,歡迎提出來討論參考。
  
  (一)讀經是為明心
  
  時時讀經就像是時時用明鏡來照心一樣,煩惱無明就會減少。
  
  (二)讀經是為解義
  
  每讀一次經,就會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依據中國的傳統,師父在授經時,通常不解釋意思,而只是要求你不斷地去念。我做小和尚的時候,曾經請教過師父:「經裡面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師父卻說:「多讀呀!多讀幾次就會懂的。別人告訴你的有限,自己熟讀了,自然懂得更多。」當初我頗覺懷疑,現在卻不由得不相信了。如今我把相同的答案告訴弟子,他們也同我當年一樣,無法接受。甚且還會高聲抗議:「為什麼不先解釋一下呢?還不懂得就讀,有什麼用。」
  
  (三)讀經是為修定
  
  我教導學生,讀經時要都攝六根,口裡專意念誦,耳朵仔細傾聽念出來的聲音,不必去理會經文的意思。獨自自修的時候,因為別無選擇,只好自念自聽。但是人多的時候,最好是聽別人念出來的聲音;不論是聽群體合念的聲音,或是某一個特定對象比較穩定順暢的聲音都好。聽自己的聲音很不容易得定。可惜凡夫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聲音。因此,讀經還是跟多數人一起讀比較好。請問諸位:剛才讀《心經》的時候,是聽自己的聲音呢?還是聽別人的?兩者大概都有吧!
  
  (四)讀經是為弘法
  
  我剛才開頭的時候提到,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聽到人家讀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於言下豁然開悟。所以,讀經的人自己不開悟沒有關係,能夠讓別人開悟也很好。因此,你在誦經時,說不定真的有人聽了你念經,引發善根。曾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原本是不信佛的,有一次在旅途中,枯坐船艙百般無聊,心裡異常煩躁;後來,因為一位女士不斷在旁誦經,他聽了覺得受到安撫,一顆躁鬱的心便逐漸安定下來。他自忖:「聽到別人念經都這麼好,自己來讀豈不更佳?」後來就因為這個因緣,他也開始讀經,終於變成了正信的三寶弟子。
  
  (五)讀經是為了護法
  
  在大乘經典裡面,多方提及,佛滅度之後,凡是有人受持讀誦佛經,就等於佛住於世,此人居處即得十方諸佛及護法龍天護持。護持佛法僅是將佛經擺著是不夠的,應當進一步受持讀誦。
  
  (六)讀經是為超度及祈福
  
  不論大、小乘的佛教徒都相信臨命終時,親友為亡者以做佛事來超度的功德。我們通常以誦經來超度亡者。我們的禪中心有一位西方人,一向只知參禪打坐,結果,他的一位摯友於去年過世了,他就來問我:「師父呀!我的朋友過世了,怎麼辦呢?可以用打坐來幫助他嗎?」我告訴他:「你還是誦經吧!」因為這個關頭,打坐不如誦經來得直接有利。
  
  為亡者誦經的作用是什麼?簡單地說,是運用佛力,將已逝的人召回,讓他來聽經聞法,進而得以解脫。如若亡者已往生他界或已轉生,也無妨。因為在我們誦經時,自己便在修行,即有功德;並且常有許多肉眼不見的無形眾生在旁聽聞,獲得法益。因為這些眾生得到法益,使得亡者有了功德;畢竟「經」是為他誦的。所以《梵網經》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解說大乘經律。能夠使得死者及無形的眾生同霑法益,發菩提心,將來共成佛道。
  
  誦經可以超度新死亡靈,同樣也可以追薦亡故已久的死者,只是力量小得多。因為死者可能早已轉世了,不能來聽經,但是替他誦經做佛事,幫他結其他眾生的善緣,仍是不無助益。附帶的,這裡有兩個觀念請大家留意:第一,我們自己平常就要常常聽經聞法,自求多福。不要等到死後才由別人來代勞。第二,經上說「三七日或七七日」,指的是從臨終之日算起至二十一天或四十九天內,要盡快替死者做布施、設供、誦經、念佛號等的佛事,而不是叫你等到那時才做。
  
  總之,誦經既能嘉惠生者,又可資益亡人,可說是冥陽兩利的事。一切眾生,不論天、人、鬼神,乃至有靈的畜牲,凡是未出離三界的,都需要讀經修行;這也正是我今天在此叼叼絮言的本意。(本文係由聖嚴法師應邀講於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五日的紐約西藏中心,英文題目是「Reading Sutras as a Spiritual Practice」,已在《禪通訊》摘要發表,中文全文則由果育游貞苓居士根據錄音帶整理成稿)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