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十善業道經的啟示3
濟群法師

第八章、成佛的途徑

【爾時,世尊複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于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損害。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譭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恒無乖諍。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皈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堅固,具大威力。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

  這段經文,為我們講述了成佛的途徑。如果想要成佛,必須通過菩薩道的修習,那就是六度法門。對於六度萬行的實踐來說,十善道的基礎依然非常重要。

一、布  施

  六度以佈施為首。佈施,相當於通常所說的施捨,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
  財施,即財富的佈施,主要有兩種,一是錢財及衣食住行等外財施,一是生命等內財施。有些眾生缺吃少穿,有些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我們都應盡力予以幫助,使之免於饑寒之苦,這些屬於外財施。無論是否學佛,只要不是極端吝嗇者,只要有一定的憐憫心、同情心、慈悲心,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相對而言,內財施的難度會更大。所謂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乃至生命。有人需要你的眼睛,你能否佈施給他?人家需要你的手足,你能否佈施給他?這類佈施,對於凡夫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只有大菩薩才能做到。
  對於他人來說,佈施提供了相應的幫助。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佈施主要是修習慈悲的途徑,是對心行的調整。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我們有心,無論經濟條件如何,都可以廣行佈施。俗話說,貧窮佈施難。其實,有錢固然可以用錢來佈施,沒錢同樣可以通過廣大的發心來隨喜。此外,佈施的方式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用微笑對待每個人,佈施人們以歡喜;也可以花時間為人分憂解難,佈施人們以關愛;包括在生活中處處謙讓,也是佈施人們以方便。所以,生活中時時可以修習佈施。 
  法施也主要有兩種:一是以佛法幫助人們解脫痛苦,一是為他人傳授謀生技能。相對而言,法施的意義遠勝於財施。因為財施的作用有限,而法施的作用卻是無限的。對於生活無著的人來說,給一些暫時的資助,遠不如為他傳授一項謀生技術,那才是可以終身受用的,是任何人無法奪走的。若能進而以佛法予以指導,使之明白因果之理,免受三途劇苦,功德就更不可思議了。
  無畏施,即受持五戒,使眾生不必因為擔心被傷害而生活在恐懼中。如果我們決心不殺生,眾生就不必害怕被殺戮;如果我們決心不偷盜,眾生就不必時刻猜忌提防;如果我們決心不邪淫,眾生就不必擔心妻女被勾引、強暴;如果我們決心不妄語,眾生就不必害怕被坑蒙拐騙;如果我們決心不飲酒,眾生就不必擔心被失去理智的行為糾纏並傷害。
  所以說,修習佈施有以下幾點利益:
  其一,佈施可以克服吝嗇。通常,人們對屬於自己的物品總是珍愛有加,不願與他人分享。即使自己不需要了,一旦要給予他人,也往往覺得重要起來,捨不得佈施出去。若不加以對治,久而久之,吝嗇就會成為堅固的習氣。最有效的對治方法,就是佈施。
  其二,佈施可以克服貪著。貪心重的人,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捨不得。我們在修習佈施的同時,也是在克服對財物的貪著。若能時常修習佈施,貪著自然隨之減少。
  其三,佈施可以增長福德。人天路上,修福為先。福德從哪裡來?正是通過佈施而來。正如農民春天播種、秋天收穫那樣,我們也只有通過播種善因,耕耘福田,才能獲得回報。
  其四,佈施可以將今生財富帶到來世。人命是無常的,所以很多人將及時行樂奉為宗旨,有了錢就拼命揮霍,惟恐死後無法享用。其實,帶走財富的訣竅就是佈施。這就像是投資,如果善於選擇投資專案,就能以錢賺錢,使財富源源不斷。反之,若是不善經營,有錢就花,福報就會像只出不進的銀行存款那樣,終有坐吃山空的一天。獲得財富,不僅取決於能力,也取決於機遇。而機遇正是來自福報,來自往昔佈施種下的業因。
  我們不僅要佈施,更要及時佈施。在這個世間,無常的火在不停地燒著,無常的風在不停地吹著,萬物都受到無常規律的支配。每度過一天,就向死亡靠近一天。生命究竟有多長久?可能是百年,也可能是幾十年、幾年乃至幾天。在這段歷程中,生命只是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隨時可能死亡。雖有萬貫家財,死時仍然兩手空空。所以,我們必須在健康時努力修習佈施,去救濟窮人、孝敬父母、供養三寶。如果現在不積極投資,就可能錯失良機。所以說,怎樣花錢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
  在《佛說十善業道經》中,雖對四攝、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都作了闡述。但對佈施和十善業的關係介紹得最為詳細,可見佈施在修學佛法中的重要性。
  爾時,世尊複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于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所害。這時,世尊對龍王說:修習菩薩道的行者,若能常行佈施,且所施錢財是以遠離殺生的職業賺取,將來就能招感富貴長壽的果報,不會被人巧取豪奪,也不會短命夭折而死,更不會被種種冤家、竊賊所危害。那麼,若是通過殺生及相關行業謀生,並將所賺錢財拿出一部分從事慈善事業。這種佈施究竟有沒有功德?將來會招感什麼果報?我們要知道,不論從事什麼職業,只要種下佈施善因,都能招感相應的功德。但是,這種功德不能取代殺生造下的惡因。比如,佈施招感的果報可能是生於富貴之家,物質條件優越。可是,因為這些錢財是通過殺生賺得,自然也會由這一惡因感得苦果,或是疾病纏身,或是還未長大成人就短命而死,或是被怨賊加害而橫死,等等。所以,修習佈施必須以不殺生為前提,否則隱患無窮。
  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不與取,就是不偷盜,包括不偷稅漏稅。如果以合法手段賺錢佈施,將來必能招感大富大貴的果報,資產富饒,遠勝他人。同時,能長久保持這些財富,不被王、賊、水、火、不肖子孫侵奪。若以來路不正的錢佈施,雖也能感得相應回報,卻不能長久保持,很快會遭遇破產等橫禍,所謂來得快也去得快。積聚財富固然不易,但保有財富更為不易。更重要的是,遠離不與取而廣行佈施,不僅能使我們擁有世間的物質財富,同時還能有緣聽聞佛法、實踐佛法,積累廣大無邊的功德法財。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非梵行,即邪淫,如婚外情之類。遠離邪淫而廣行佈施,一方面可長久保有財富,無人能夠侵犯奪取;一方面可感得家庭平安美滿,諸事如意。家中妻子、母親等女眷都潔身自好,無人以淫欲心引誘並企圖占為己有。在生活中,這類變故經常發生。有些人雖富甲一方,家庭卻極不和睦,妻兒或是懷有異心,或是行為不貞,或是吃裡扒外。之所以招感如此果報,都是因為他們前世修佈施時種下了邪淫之因。因此,我們在修習佈施的同時,也應遠離邪淫,才能招感富貴且家庭和睦的善報。
  離虛誑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譭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虛誑語,即妄語。若能遠離妄語,以正當誠信、童叟無欺的手段賺錢修習佈施,今生不但富有,且能擁有良好的信譽和威望,沒有誰可以誹謗得了,也沒有誰可以對其名譽構成危害。生活中類似的現象也很多。有些德高望重者,因為長期以來始終行為正直、品德高尚,即使有人惡意誹謗,也無法歪曲他們的形象。又像社會上一些老字型大小公司,因為信譽特別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與之合作,使其事業蒸蒸日上。具備這樣的誠信度,故能秉持正法,一切都按自身願望圓滿達成。
  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恒無乖諍。離間語,即挑撥是非的言論。如果能夠遠離是非,憑藉自身的能力和技術賺錢修習佈施,一方面能感得源源不斷的財富,且無人能夠侵奪;一方面能感得家庭和睦,志同道合,沒有紛爭事端。若是以挑撥離間等不正當手段賺得錢財,雖然也用來修習佈施,也可感得富貴果報,卻會因離間語等惡因所致,不能擁有和睦的家庭。對於人生幸福而言,家庭美滿往往比財富更重要。此外,還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境、和順的人際關係等等,都是構成幸福的主要因素。
  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皈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粗惡語,即粗暴而令人不快的語言,如諷剌、挖苦、謾駡等。如果能遠離粗惡語而修習佈施,將來不僅能長期保持富有,而且能在大眾中建立威望,使人們樂於以他為中心,樂於聽從並隨順他的意見。在現實中,有人雖樂善好施,慷慨大方,但語言刻薄尖酸,出口傷人。這樣的人即使富有慷慨,也很難受到大眾尊重,很難使人心悅誠服地隨順於他。
  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無義語,即綺語,是以染汙心所說的話,會使人產生煩惱,並對內心產生負面影響。如果遠離綺語而修佈施,就能感得富有的善報,並擁有良好的信譽和威望。只要話一出口,大家都會認真聽取並樂於執行。同時,因為遠離綺語,還會具有善巧的教化能力,能幫助人們答疑解難、斷除困惑。反之,若是平時說話不嚴謹,經常說些華而不實的花言巧語,即使富有且樂於佈施,也無法建立信譽和威望。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慧舍,信解堅固,具大威力。如果能以沒有貪求的心修習佈施,未來就能招感源源不斷的財富。因為不貪,擁有再多也不為物累,還能繼續廣行佈施,從不間斷。就像善於投資的經營者那樣,財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更重要的是,使生命也進入良性迴圈中。因為深信因果之理,經濟實力就會不斷增強,社會威信也會不斷提高。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忿怒心,即嗔心。如果遠離嗔心而修佈施,未來就能招感巨大的財富。而且,因為心地調柔、自在無礙,還能招感莊嚴的相貌,令見者心生敬愛之情。有些人雖然樂於佈施,但性格強悍、脾氣暴躁,即使受施者得到幫助,也往往會因施者態度不善而感到委屈,很難生起由衷的感恩之心。如天龍八部中的龍王、夜叉、阿修羅等,雖然福報和能力很大,卻因嗔心未盡,使人敬而遠之,不敢接近。
  離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恒生正見敬信之家,見佛聞法,供養眾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邪倒心,即邪見等錯誤觀念。如果能遠離邪見,以正確的發心和認識修習佈施,不僅能招感巨大的財富,並且能在來世投生於具足正見和虔誠信仰的家庭。唯有這樣,才有因緣面見佛陀、聽聞佛法、供養僧眾,也才能在修學路上勇猛精進,生生世世不會忘失菩提心。反之,如果帶著邪見修習佈施,如古印度的種種外道,雖能招感諸多財富,卻不能生於信仰佛法的家庭,也就失去很多親近三寶的機會。
  是為大士修菩薩道時,行十善業,以施莊嚴所獲大利。大士,乃菩薩的通稱,指能成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事業的人。以上,是菩薩在修習菩薩道過程中,秉持十善業而行佈施所能獲得的巨大利益。
  由此可見,無論修習六度四攝、四無量心,還是三十七道品,都離不開十善的基礎。只有這樣,未來才能招感沒有缺陷的善報,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反之,若不遵循十善業而修佈施,所感果報也是有缺陷且不圓滿的。

二、持  戒

  【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

  持戒為六度中的第二度,是通向解脫的途徑,也是佛法修學的重要基礎。佛法的整個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學,又稱三無漏學,即三種解脫煩惱的根本法門。其中,也是以戒為首。戒,又有聲聞戒和菩薩戒之分,有在家戒和出家戒之分。
  聲聞戒,包括七眾別解脫戒。七眾,分別是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二眾,出家的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比丘尼五眾。所謂別解脫戒,又名別別解脫。也就是說,我們每遵守一分戒律,就能獲得一分解脫。
  所有這些戒律中,又以五戒為基礎。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相似,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持每條戒,都有輕罪和重罪之分,有可懺悔和不可懺悔之分。
  就殺戒而言,如果所殺是牛、馬、豬、羊或螞蟻、蚊子之類,就屬於輕罪,是可以懺悔的。如果所殺是人,就屬於重罪,是不可懺悔的。一旦犯下這類罪行,不僅世間法不能赦免,在佛法中也不通懺悔,還會失去皈依體,失去在家居士的資格,後果不堪設想。
  至於盜戒,佛陀是根據古印度摩揭陀國的王法而制重戒。摩揭陀國法律規定,如果偷盜五錢以上,將判處死刑。故佛陀規定,凡偷盜五錢以上,就屬於不能懺悔的重戒。如果偷了五錢以下,或想偷而沒偷成,就屬於可以懺悔的輕罪。懺悔的方法,或是在佛菩薩像前自我譴責,或是向他人說明自己的悔過之心。
  而邪淫的劃分,是以法律允許或社會習俗承認的夫妻關係為標準,除此而外的所有兩性關係,都屬於邪淫範疇。邪淫也有輕重之分,想行邪淫但未能達成目的,屬於輕罪,達到目的就屬於重罪。
  關於妄語,主要有大妄語、小妄語、方便妄語之分。未證言證之類,屬於大妄語。比如為得到名聞利養,未證得阿羅漢果,卻欺騙他人說已證阿羅漢果;或沒有神通,卻欺騙他人說已獲得神通。這類妄語,就屬於大妄語,是不可懺悔的重罪。未見言見之類,屬於小妄語。在生活中,看到了說沒有看到,沒看到說看到,屬於小妄語,是可以懺悔的輕罪。還有一類是方便妄語,比如為利益大眾而說的一些不符合事實的話,或是為了不給他人帶來麻煩而說的託辭,只要出發點確實是為了利益大眾,是沒有多大過失的。在菩薩戒中,某些情況下還有功德。
  五戒中的不飲酒,屬於遮戒。在原則上說,遮戒不算是犯罪。也就是說,飲酒本身不屬於犯罪。佛陀所以制定這條戒,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保護其他四條戒。因為酒精具有刺激神經的作用,會使人興奮乃至失去理智,無法控制自身行為。在生活中,關於飲酒帶來的過患,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比如借酒壯膽而犯下殺人、強姦等重大罪行。再如酒後駕駛,雖不是有心犯罪,也已造成很多難以挽回的慘劇。不飲酒的意義,主要在於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保護所受的其他戒律。
  對於在家居士來說,五戒而外,佛陀還慈悲開設了八關齋戒,使在家居士得以體驗清淨離欲的出家生活。八關齋戒的具體內容分別為: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七、不坐臥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其中,前七條為戒,不非時食為齋,合為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的受持時間為一天一夜。也就是說,每受一次八戒的有效期限是一天一夜,從開始受持到第二天早上明相出現之前結束,故又名一日戒。如果條件允許,能夠終身受持八戒,是極為殊勝的。通常,可在六齋日受持八戒,即每月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當月最後兩天。八關齋戒在南傳佛教地區非常盛行,很多在家居士雖不曾出家,但獨身住在寺院中,嚴持八關齋戒,和出家人一起生活、修行。我曾去泰國法身寺參訪,那裡就有幾百名八戒女,她們在寺院親近三寶,並承擔相應的工作。這類修行生活名為近住,不僅和出家人住得很近,生活方式也很接近。
  八戒和五戒的主要區別,分別是第三條和第八條。五戒中,允許保留正當的夫妻生活,而受持八戒期間,必須嚴格禁止所有性行為。此外,第八條不非時食也很重要。古人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可見,食和色是最易使人產生貪著的兩項內容。八關齋戒的這兩條,正是對食欲和色欲的直接對治。總之,八戒所宣導的是清淨、離欲,與解脫相應的生活方式。所以,受持八戒的功德極大。佛經中說,假如嚴格受持八戒一天,將超過終身受持五戒的功德。《十善戒經》中,總結了受持八戒的八種殊勝功德:一、不墮地獄;二、不墮餓鬼;三、不墮畜生;四、不墮阿修羅;五、常生人中;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七、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八、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出家五眾的戒律,主要有沙彌的十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單從戒條數量來看,也可發現,出家五眾的戒律遠比在家戒複雜。不過,其核心仍是圍繞對貪、嗔、癡的止息,對殺、盜、淫、妄的止息。只是在具體行持上,規定得更為微細、更為嚴格。換言之,一切行為幾乎都可在戒律中找到依據,這就為大眾的修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上,屬於聲聞別解脫戒。
  此外還有菩薩戒,是通於出家和在家二眾的。菩薩戒也有不同版本,在漢傳佛教地區比較盛行的是《梵網菩薩戒》,除此而外,是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摘錄成冊的《瑜伽菩薩戒》。《梵網菩薩戒》屬於地上菩薩行持的境界,行持難度很大。與《梵網菩薩戒》相比,《瑜伽菩薩戒》的開遮就非常善巧。因為《瑜伽菩薩戒》是針對初發心菩薩所規定的,只要我們願意去做,努力去做,每一條都是可以做到的。近代的太虛大師,就曾大力提倡《瑜伽菩薩戒》。我也希望,佛教界有更多的人學習並受持《瑜伽菩薩戒》,使戒律真正成為我們修行生活的規範,而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條文。有不少信眾雖然受了菩薩戒,卻很少考慮自己能做到幾條,甚至不知菩提心為何,不懂得怎樣修習慈悲,那只是徒有虛名的菩薩。甚至還有些人是把受菩薩戒當作炫耀的標籤,那就更與修行不相應了。
  如是,龍王!舉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莊嚴故,能生一切佛法義利,滿足大願。佛陀在此總結道:龍王,從根本上說,如果我們能在十善業道的基礎上持戒,就能以此成就佛法的一切利益,滿足成就解脫、成就菩提的大願。

三、忍  辱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

  忍辱,為六度中的第三度。忍辱,是面對各種逆境逼迫時,仍能安穩自在,從容面對。如果沒有忍辱的修養,嗔心就可能在違緣現前時一觸即發,使內心處於焦躁不安的狀態中,更有甚者,會伺機報復。此時,說出的話、做出的事,往往會帶有攻擊性,從而對自己和他人構成傷害。
  在很多人心目中,往往會將忍辱視為無能的表現,視為懦弱的代名詞,甚至等同於沒有骨氣。有道是,士可殺不可辱。也就是說,寧可失去生命,也不能失去尊嚴。那麼,忍辱是否意味著失去尊嚴,或使尊嚴受損呢?事實不然。真正能夠忍辱的人,必定具有包容的寬廣胸懷,具有強大的人格力量。因為包容,才能在面對各種考驗時安之若素,就像海納百川,不會有任何抵制和反彈。而普通的河流,只要連降暴雨,就可能因無法承受而釀成洪澇災害。因為強大,才能在經受各種打擊時巋然不動,就像巍巍高山,風吹不動,雨打不動。而那些沒有根基的蘆葦,只要微風吹過,就會飄搖無定,動盪不安。
  我們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必須培養忍辱的功夫。否則,僅逞匹夫之勇,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很多例證。比如韓信,在未得志前能忍胯下之辱,但後來卻能建功立業。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不具備忍辱之力,往往會因一點小小挫折而前功盡棄。對於學佛者來說,所謂的大謀,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那就是解脫,就是成佛。這一目標的達成,也離不開忍辱的修行。
  我們所熟悉的彌勒菩薩,就有超凡的忍辱涵養,並曾作偈雲: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吐老拙,讓它自幹了。他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大意為:若是有人想打我,我就自己先睡到在地上。若是有人想往我的臉上吐口水,我擦都不想去擦,就讓它自己幹掉。如是,對方也省下力氣,我也因為自己有充分思想準備而不會引起煩惱。另外,寒山、拾得兩位大士也有關於忍辱的對話。寒山曰:世間有人笑我、罵我、誹我、謗我、辱我、打我、嫉妒我、中傷我、非禮我,以及種種不堪我,當如何?拾得對曰:只是聽他、任他、忍他、讓他、躲他、避他、漠然他、不理他、一味由他。再待幾年,汝且看他。這些都是忍辱的典型。由此可見,忍辱絕非無能懦弱,而是取決於一個人的修養。這是我們必須認識、調整的觀念。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因為這個世界污濁不堪,且有種種痛苦,若非具備忍辱之力,很難在此間生活下去。比如對嚴寒酷暑等自然氣候,我們需要忍辱。面對難以下嚥的飲食、破舊襤褸的衣服、四面透風的破屋,我們也需要忍辱。對於修行來說,沒有忍辱更是難以成就的。我們念佛、打坐時,腿酸或是瞌睡來了怎麼辦?如果不能忍辱,就會懈怠甚至放棄,自然無法獲得進一步的成就。此外,對佛法觀念的接受也需要忍辱。在很多方面,佛法真理與我們的固有觀念是截然相反的,佛法修行也與我們的原有習氣是對立衝突的。比如我們習慣於貪著,習慣於追求各種感官享樂,習慣於被情緒支配並左右。但佛法卻告訴我們:要放下這些貪著,放下這些享樂,要超越情緒的左右。前面說過,戒律是修行的必要基礎。而持戒同樣需要忍辱的配合,否則就很難持好。所以,忍辱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忍辱莊嚴故,得佛圓音具眾相好。生活中,我們一定聽過夾雜嗔恨的聲音,那是兇狠的、聲嘶力竭的,令人聞之膽寒。我們也一定見過帶著嗔心的面容,那是猙獰的、扭曲變形的,令人不願直視。只有在忍辱的基礎上修行,將來才能感得佛陀那樣圓滿、柔和的音聲,具足諸佛成就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四、精  進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

  精進,為六度的第四度,相當於通常所說的不懈努力。在這個世間,所有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需要通過各種努力方能達成。我們希望學業有成,就應努力學習;希望事業有成,就應努力工作。世間暫時的成功尚須如此付出,更何況,我們現在想要成就佛陀那樣的事業,想要普度十方眾生,沒有精進作為保障,自然不可能抵達目標。
  那麼,是否所有努力都屬於精進範疇呢?並非如此。佛法所說的精進,是有其特定內涵的,那就是斷惡修善的行為。除此而外,為謀取個人私利而勞碌不休,為追求權力地位而拼命鑽營,並非佛法所說的精進。如果是努力地殺生、偷盜、邪淫、說謊,就更不能稱為精進了。
  佛法所說的精進,不僅有著斷惡修善的內涵,還必須在中道、不著相的前提下進行。如果以掉舉的心態,過分著相地勇猛精進,也是與修行不相應的。佛陀在世時,有弟子名億耳比丘,出家後廢寢忘食地努力修行,但數月過去卻絲毫沒有進展,內心很是懊惱。於是便想退心做名居士,憑著家庭富有,照樣可以供養三寶、培植福田。當他向佛陀說明自己的想法時,佛陀卻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問他在家從事什麼工作,億耳答是彈琴。佛陀又問:彈琴時,將琴弦繃得太緊會怎樣?億耳說:那會將琴弦弄斷。佛陀又追問說:將琴弦放得太松又會怎樣?億耳說:那樣的話,琴就會發不出聲音。這時,佛陀就告訴億耳比丘道:修行也是如此,過於勇猛,會令心掉舉,反而不易與修行相應,而且會因情緒過分緊張而精神崩潰。過分放鬆懈怠,則會放逸昏沉,同樣是與修行不相應的。正確的修行,不僅要精進,更要符合中道,不松不緊,不沉不掉。
  精進莊嚴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如果能在十善業的基礎上精進用功,就可破除各種魔障,悟入甚深佛法。此處所說的,不僅是指天魔外道,還包括煩惱魔、生死魔。總之,一切障礙修行的違緣皆可稱之為

五、禪  定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

  定,即禪定。不少初學者往往將禪定和禪宗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著不同的內涵。簡單地說,禪定屬於定學,而禪宗屬於慧學。此外,禪定是佛法與外道共有的。佛世時,印度許多外道也修習禪定。在中國,從古代的道家,到現代的氣功師等,也都進行禪修,也能進入禪定狀態。可見,禪定並非佛法特有。定是對心的一種訓練,令心專注某一境界,就是止。止於這個境界,久而久之,就會得定。得定的方法很多,如誦經、念咒、念佛、觀呼吸等,皆可達到定的效果。
  神通也是在禪定基礎上產生的。所以,神通也是佛法與外道共有的。如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是外道也能修得的。佛法所特有的是慧觀,如無常觀、無我觀、緣起觀、空性觀、唯識觀等。通過定和觀的結合,即通常所說的止觀雙修,便可由定發慧,證得諸法實相,證得佛法特有的漏盡通。所以,修止的同時還應修觀。否則,即使禪定功夫很深,能定上百年、千年,但若沒有佛法智慧為引導,同樣不能解除煩惱。
  定莊嚴故,能生念、慧、慚愧、輕安。禪定是佛法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具足定的基礎,才能引發正念並使之相續不斷,才能開發智慧並斷除煩惱,才能生起慚愧心,使身心進入和諧、喜樂的輕安狀態。所有這些,都是由修定成就的。

六、般  若

  【慧莊嚴故,能斷一切分別妄見】

  般若,為梵文音譯,相當於智慧,只是漢文中的智慧一詞還不足以體現般若的內涵。《大智度論》雲: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慧學,是佛法核心所在,也是佛法區別於其他宗教的不共之處。從根本上說,成佛並非成就具體的什麼,而是智慧的圓滿成就。所以,一切修行也須以般若慧為指導。我們修習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前五度都是佛法和世間法共有的。即使不學佛法,照樣可以修習佈施、持戒乃至禪定。但若沒有般若作為指導,所修善法只能得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能成就福報,而不足以成為解脫生死的資糧。有道是:五度如盲,般若如導。如果沒有般若指引,前五度就像盲人,即使勤奮地走著,卻不知道最終走向何方。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導下,才能將五度引向佛道,成為佛道的資糧。
  《心經》曰: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在十方世界中,無論是過去諸佛、現在諸佛還是未來諸佛,他們的成就都源自般若智慧。如果離開般若智慧,就不可能成就佛果。《維摩經》亦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智度,即般若,乃出生諸佛菩薩的母親。就像沒有母親就沒有孩子那樣,如果沒有般若智慧,就沒有諸佛菩薩的誕生。
  佛,是覺者之意。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們學佛,從聞思經教開始,就是為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最終引發生命內在的智慧。由有智慧,而能斷除一切妄見,斷除錯誤認識,斷除一切煩惱。

200711月修訂版


第九章、菩薩的精神

  【慈莊嚴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這段經文講述的四無量心,也是菩薩道的精神所在,能幫助我們培養慈悲濟世的胸懷。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成就佛陀那樣的圓滿人格,成就佛陀那樣的慈悲和智慧,這都必須從行菩薩道開始,從與樂、拔苦、隨喜、平等開始。

 

一、慈無量

  慈莊嚴故,于諸眾生不起惱害。慈,為與樂,就是給予他人快樂。在培養慈心的同時,就能遠離惱害之心,永不生起傷害有情的想法。對於一切眾生,哪怕是曾經的冤家仇敵,哪怕是想要加害於自己的人,都能平等無別地施予慈心,這也就是佛教宣導的無緣大慈。無緣,即不講任何條件。世人給予他人幫助時,總是會有各種考慮:此人與我有關嗎?是否有必要幫助他?會不會影響我的事業?會不會給我帶來很多麻煩?往往會在內心反復計較一番再決定是否幫助,是否施予慈心。而在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無別的。眾生與眾生是平等的,眾生與自己也是平等的。沒有誰會有心傷害自己,沒有誰不是處處為自己著想,如果我們真正認識到自他不二,認識到自己和眾生之間本無差別,自然就會處處替眾生著想,自然也就能夠給予眾生全部的、由衷的慈心。

 

二、悲無量

  悲莊嚴故,憫諸眾生常不厭舍。悲,為拔苦,是將眾生從痛苦深淵中解救出來。因為修習悲無量心,就能時時對有情生起憐憫和關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無厭倦。佛教提倡的慈悲,與儒家的有相似之處,但內涵更為深廣。儒家提倡仁愛,卻非遍及一切生命。如君子遠庖廚之說,雖不忍見動物被殺,但只是躲避,並未進一步宣導以不殺生來實踐對生命的尊重。而佛教所提倡的是同體大悲。同體,是將眾生和自己視為一體。眾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眾生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維摩經》中,有人問維摩居士因何患病?居士的回答是: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因為眾生處於病痛中,所以維摩才會生病。一旦眾生的病痛消失,他的病也將隨之痊癒。就像母親對待病中的孩子,哪怕是再大的痛苦,也寧願由自己代替孩子承受。如果可能,甚至願意以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來換取孩子的健康。那麼,這樣的悲心是否就等同于佛菩薩的悲心呢?並非如此。雖然母親的悲心極為強烈,但這種悲心往往是狹窄的,只是針對自己的骨肉,而不能遍及法界一切眾生。 
   菩薩的修行,須將母親對孩子的悲心擴展至無量,以一切眾生為所緣物件。所以,修習四無量心可從親人開始,對自己最容易生起悲心的物件開始。從慈悲父母、孩子、兄弟姐妹,進而擴展至親朋好友。再進一步,擴展到與自己無關的大眾。最後,擴展到自己的冤家仇敵,乃至螞蟻、蚊子等一切有情。若能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慈悲心就修習成就了。

 

三、喜無量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喜,為隨喜,是相對嫉妒而言。通常,人們往往會因執我而產生這樣那樣的嫉妒心。因為這一障礙,很難發自內心地隨喜他人。而修習喜無量的菩薩,對於一切善行及其實踐者,都會生起由衷的、發自內心的歡喜。就像對待自己所取得的榮譽和成就那樣。這也是檢驗喜無量心的標準。看到別人修善時,是歡喜,還是厭惡、嫉妒?哪怕有一點點不以為然,就說明這一心行尚未成就。
   修習喜無量的程式,也和修悲無量相似。首先,可從我們熟悉的親友開始隨喜,對他們的善行和成就心生歡喜,真誠讚歎,就像父母為孩子的成就感到歡喜、自豪那樣。接著,將這種歡喜心擴展到更多的人,包括陌生人。最後則是和我們有利害衝突的人,對他們的善行和成就,同樣要隨喜讚歎。隨喜,不僅體現在語言上,更要發自內心,否則就是口是心非的假話了。在心口合一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落實於行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以實際行動隨喜有情的善行,才是完整、全面的隨喜。

 

四、舍無量

  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舍,為平等,是相對分別而言。修習舍無量,須對親人和冤家一視同仁,對順境和逆境不起分別,不起愛憎,以平常心處之。並將這一心態擴展到一切環境、一切眾生。在四無量心中,平等舍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慈、悲、喜都不可能達到無量。原因何在?只要我們還存在好惡之別,就會慈悲某些眾生而不慈悲另一些,就會隨喜某些眾生而不隨喜另一些。即使我們能慈悲很多眾生,但只要有一個眾生不在我們關愛的範圍內,就不是佛菩薩那樣的無限心行。

200711月修訂版

第十章、攝化眾生的方便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這段經文所講述的,是十善與四攝的關係。
  四攝,即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分別是佈施、愛語、同事、利行。與六度同樣,是菩薩度化眾生最常使用的方便法門。作為菩薩道行者,在社會上必須建立良好的威信,才能具有相應攝受力,更廣泛地度化眾生。
  所以,佛陀慈悲開設了四攝法門,以此作為佛弟子的處事準則。若能遵循四攝法門,無論為人處世或經商從政,必定善緣眾多,諸事順利,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會歡喜愛戴。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再向他們介紹佛法,自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自身缺乏親和力,不能得到眾人愛戴,怎能使他們順利地接受教化?如果在公眾心目中品德低劣,不能得到眾人尊重,甚至會使人因此誹謗三寶,以為學佛人都是這般德行,不學也罷。

 

一、布  施

  和六度同樣,四攝法門也是以佈施為首。由此可見,佈施是與眾生結緣的最好方法之一。佈施,能幫助我們培養樂於助人、樂善好施的良好習慣。只要我們用心關愛世間,就會發現,其實人人都需要幫助:貧窮者需要物質説明,孤獨者需要心靈慰藉,空虛者需要精神指導,失敗者需要安慰鼓勵。所有這些,都屬於佈施範疇。尤其在今天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因缺乏溝通而日益冷漠。所以,除物質需求外,更多人缺乏的是精神安慰,是心靈滋養。作為一個佛弟子,我們應以關愛之心發現人們的需求,並盡己所能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

 

二、愛  語

  愛語,是本著愛心所說的話。它必須是真實、清淨的,若是懷著個人目的對他人阿諛奉承、溜鬚拍馬,雖然所說都是甜言蜜語,柔和動人,或許也會令聽者感覺特別受用,但並不屬於愛語。因為這些話是以染汙心所說,是不真實的。更重要的是,愛語必須是對他人有真實利益的話。若僅僅迎合對方喜好所說,聽來固然順耳舒心,未必可以從中得到受用。那樣的語言,也不屬於愛語。此外,雖然是愛語,也必須注意方式方法。即使本著利益他人的心,如果不懂得說話藝術,不懂得善巧方便,也難以起到良好的教化效果。

 

三、同  事

  同事,有兩層內涵。一是積極參與,當他人從事有利於社會大眾的事業時,我們應積極主動地予以協助,予以支持。當然,這種參與是有特定範圍的,只應參與對社會大眾有益的事,如果是無益甚至有害的事,決不能隨順參與。二是關心,即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觀念強加於人。這一點,做父母的尤其應當重視。為人父母者,往往不自覺地將個人觀念強加給兒女,雖然出發點是為了他們,效果卻往往事與願違。同樣,有些學佛者,接觸佛法後感覺很受用,就四處弘法,卻不考慮對方的接受習慣和程度,一味根據自身想法行事。發心固然可嘉,實際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甚至使人產生反感,反會影響他們日後對佛法的接受。而同事法門則是潤物細無聲式的,體現於日常的點點滴滴。

 

四、利  行

  利行,即所做的一切都對他人有利。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也和同事法門那樣,一方面要有利益他人的發心,一方面要有利益他人的善巧方便。如果沒有利他的發心,即使某個行為碰巧能給他人帶去利益,也不屬於真正的利行。但若僅有發心,沒有相應的方便善巧,同樣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四攝法門,是菩薩應有的處世態度。作為菩薩道行者,在平日的工作和生活中,應按四攝法門和眾生廣結善緣,使人們對自己生起歡喜心,使人們心甘情願地聽從、接受自己的教化。如是,逐漸培養度化眾生的能力。

200711月修訂版

第十一章、趨向解脫的法門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莊嚴故,恒令身心輕安快樂。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方便莊嚴故,速得成滿為無為樂。】

  這段經文所講述的,是在十善的基礎上修習三十七道品,並介紹了止觀和方便。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道,為能通之義。也就是說,這是三十七種通達涅槃的資糧,成就解脫的正因。分別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和六度四攝法門同樣,三十七道品的修行也應建立在十善的基礎上。  

一、四念處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念處,為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念頭安住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應依四念處而住。
  一、觀身不淨。凡夫雖有種種執著,但其中最執著的,往往是這個身體。很多人終其一生,忙忙碌碌,無非是為了這個色身的吃、穿、住,為了這個色身的調理、保養、康復。年輕人關心它是否美麗出眾,費盡心思地裝扮它;老年人關心它是否健康平安,竭盡全力地呵護它。但我們是否想過,這個讓自己操勞一生的身體究竟是什麼呢?其實,這個身體遠不如我們以為的那麼值得貪著。經雲:九孔常流不淨。在我們身體上,有九個時常流淌不淨穢物的窟窿。此外,每個毛孔都會分泌汗液,若不及時清洗,就會散發令人掩鼻的異味。一旦死去,這個身體更會迅速惡臭、腐爛,最後剩下一堆枯骨,化為一抔黃土。常人迷惑於色身假相,才會貪著不已。若能透視其本質,明瞭色身的不淨和不可愛樂,自然就能減少貪著。
  二、觀受是苦。受,即對環境的感受。很多人覺得,人生感受是有苦有樂的,當我們患病或情緒低落時,自然是苦受。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之類,難道也是苦受嗎?明明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何苦之有?那麼,佛法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的呢?以佛法智慧透視,這三種感受的本質都是苦的。苦受本身自不必說,大家都知道是苦。至於樂受,佛教稱之為壞苦,因為沒有一種快樂是永恆不變的。事實上,快樂的當下,就是在趨向痛苦。當快樂消逝時,痛苦就接踵而至了。我們饑餓時,品嘗美味佳餚會感到快樂。一旦超過身體所需,快樂就轉為痛苦了。如果品嘗美味的本質是快樂的,應該越吃越快樂才對,事實卻不然。所以,樂受的本質也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只是來自某種欲望得到滿足時的心理平衡,並沒有實在、不變的快樂。此外,還有一類屬於非苦非樂的感覺,為舍受。依舍受建立行苦,即有為法無常變遷之苦。總之,一切感受終會歸於痛苦,就像一切生命都會走向死亡這個終點。
  三、觀心無常。我們的心念是無常變化的。快樂到來時,不會永遠快樂;痛苦降臨時,也不會永遠痛苦。情緒高漲時,未必長久保持;心情沮喪時,也未必持續不變。心念總是飄忽不定的,念念都是無常,時時都在變幻。認識到心念的無常本質,就不會執著於某種感覺,不會因順境而自鳴得意,也不會因逆境而難以自拔。
  四、觀法無我。法,指宇宙人生的一切諸法;我,指獨存、不變的主宰。宇宙一切諸法,包括我們自身,都是眾緣和合而成,其中並不存在獨存的實體。但眾生由於顛倒無明,妄執有我。所以,佛陀告誡弟子應觀法無我,從而擺脫對世間萬象的貪著。
  世人由於對宇宙、人生缺乏正確理解,導致常、樂、我、淨四種顛倒觀念。佛陀所教導的四念住,正是為了幫助我們對治這四種錯誤觀念。通過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修習,最終能夠擺脫因常、樂、我、淨四種錯誤認識製造的種種煩惱和痛苦。

二、四正勤

  勤,是勤奮、精進。正勤,即正確的勤奮、精進,能夠對治懈怠。勤奮不僅是佛法提倡的,也是世間法提倡的。有道是天道酬勤”“天才出自勤奮。世間任何一種成功,雖有各種因素促成,但同樣都離不開勤奮這一動力。對於學佛修行來說,勤奮又有著特定的內涵,那就是斷惡修善。所謂四正勤,又名四正斷、四正勝等,是精進於斷惡生善的四種修行途徑。具體內容如下:
  一、已生惡令斷,努力斷除已生起的惡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發現問題和錯誤後,應立即懺悔,積極改正,從此不再違犯。
  二、未生惡令不生,嚴持律儀,慎守威儀,為自己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心靈環境,使尚未生起的惡法不再生起。
  三、未生善令生,通過聞思經教,隨教入觀,依理起行,使未生的善法逐漸生起。
  四、已生善令增長,學佛不僅要發心,更要發長遠心,使已經生起的善法增長廣大,堅固不退。
  正勤莊嚴故,悉能斷除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常修四正勤,便能斷除一切惡法,成就一切善法。

三、四神足

  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以四種定力攝心,由此引發神通,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四神足又是成就禪定的四種因緣,因為修習四神足,而令身心時常處於輕安快樂之中。具體內容如下: 
  一、欲神足,在佛法中,欲望有善惡無記三性。發心行善利他,為善法欲;準備行兇作惡,為惡法欲;非善非惡的想法,為無記欲。任何行為,都由相應的希求引發。同樣,習禪也必須有修習禪定的強烈意願。如果自身未生起這一希求,就不會精進禪修了。
  二、勤神足,即精進不懈。禪定修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在經教及善知識的指導下找到心行入手處,然後是堅持不懈地努力。
  三、心神足,修定是訓練心的專注,通過止的修習,系心一處,達到心一境性的狀態。
  四、觀神足,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在止的基礎上如理思維,如實觀照所緣境,從而達到心一境性。
  神足莊嚴故,恒令身心輕安快樂。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四神足,能使我們的身心時常保持在輕鬆、和諧、安樂的狀態之中。

四、五 

  根,即根本,根深乃能葉茂。修行也是同樣。修習四念處,能令善的種子萌芽,但如果沒有發達的根系提供營養,善法的萌芽仍會夭折損毀。五根,正是使善法得以生根的五種途徑,也是趨向解脫的五種力量。具體內容如下:
  一、信根,對佛、法、僧三寶須有堅定不移的信仰,沒有絲毫懷疑。信為道源功德母,因有信仰,而能出生長養一切功德。
  二、精進根,在佛法正見和善知識指導下,找到正確的修行方向,然後勤求不息,努力奮進。
  三、念根,依正見樹立正念,保持正念,使之成為心靈的主導力量,使妄念沒有可乘之機,從而不被煩惱、習氣主宰。
  四、定根,由正念引發正定,使內心寧靜,不受外力干擾。
  五、慧根,在定的基礎上依正見如理思維,如實簡擇諸法。
  五根莊嚴故,深信堅固,精勤非懈,常無迷妄,寂然調順,斷諸煩惱。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五根,能使我們堅定對三寶的信心,在學佛路上精勤不懈,從而遠離迷惘、妄想,使身心調柔寂靜,最終斷除種種煩惱。 

五、五 

  五力,就是五種力量,內容和五根相同,分別為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當五根堅固不退,就能生髮強大的力量。也就是說,五根修習到一定程度時,能轉化為五種動力,從而降伏煩惱、妄想。信力是由信根增長而成,能夠破除種種邪見和迷信;精進力是由精進根增長而成,能夠破除懈怠和退轉;念力是由念根增長而成,能夠破除邪念和妄想;定力是由定根增長而成,能夠破除昏沉和掉舉;慧力是由慧根增長而成,能夠破除無明和迷惑。
  力莊嚴故,眾怨盡滅,無能壞者。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五力,能逐一破除障礙修行的違緣,沒有什麼可以對修行構成干擾。

六、七覺支

  七覺支,又稱七菩提分,是圍繞覺悟的修習而建立。
  一、念覺支,依正見而修習正念,是覺悟生起的所依。
  二、擇法覺支,如理思維諸法,如實觀照諸法實相,是覺的自體。
  三、精進覺支,依覺知諸法實相建立精進,於精進中念念與覺相應,念念解除凡夫心。
  四、喜覺支,由心與法的真實相應而生喜悅。
  五、輕安覺支,身心遠離粗重,進入寂靜、安詳的狀態。
  六、定覺支,遠離昏沉、掉舉,置心一處。
  七、舍覺支,心無偏頗,不取不舍,保持平衡。
  覺支莊嚴故,常善覺悟一切諸法。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七覺支,能夠引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

七、八正道

  八正道,是趣向解脫的不二中道。在走入佛門到最終成佛的歷程中,如果偏離這八項常規修學內容,修行必定難以相應。具體內容如下:
  一、正見,如實觀照宇宙人生的真實。
  二、正思維,依正見如理思維諸法,樹立正確的人生志向。
  三、正語,說真實語、利他語,不說虛妄語。
  四、正業,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使言行如法如律。
  五、正命,選擇符合法律和戒律雙重規範的職業,杜絕破戒及違法行為。
  六、正精進,依正見指引,精進于斷惡修善的行為。
  七、正念,依佛法正見如理思維,將心安住於善所緣境中。
  八、正定,於善所緣境中持續安住,不沉不掉,心一境性。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八正道,能使我們成就圓滿的般若智慧。

八、止 觀

  止莊嚴故,悉能滌除一切結使。止,梵語奢摩他,為禪定別名,即止息妄念,令心專注一境。結使,為煩惱別名。煩惱能系縛身心,結成苦果,故名為結;又能使眾生沉溺生死苦海,故名為使。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止,能夠平息妄想,降伏煩惱。但要徹底解決問題,僅僅靠止是不夠的,還須輔以觀的力量。
  觀莊嚴故,能如實知諸法自性。觀,梵語毗缽舍那,即如實觀照諸法。在十善業的基礎上修習正觀,便能引發般若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

九、方 便

  方便,是根據眾生不同根基及接受方式而演化的種種方法。比如前面所說的四攝法門,就是菩薩接引大眾的方便。在佛法修行過程中,除證得根本智之外,還須成就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是了知眾生根基,因機設教的智慧。如果沒有善巧,就很難與眾生打成一片;如果法不對機,就很難成辦利益一切有情的事業。
  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為無為樂。為,指世間的有為法;無為,指出世間的無為法。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廣修方便法門,就能迅速成就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成就。方便,是根據眾生不同根基及接受方式而演化的種種方法。比如前面所說的四攝法門,就是菩薩接引大眾的方便。在佛法修行過程中,除證得根本智之外,還須成就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是了知眾生根基,因機設教的智慧。如果沒有善巧,就很難與眾生打成一片;如果法不對機,就很難成辦利益一切有情的事業。
  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為無為樂。為,指世間的有為法;無為,指出世間的無為法。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廣修方便法門,就能迅速成就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成就。方便,是根據眾生不同根基及接受方式而演化的種種方法。比如前面所說的四攝法門,就是菩薩接引大眾的方便。在佛法修行過程中,除證得根本智之外,還須成就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權智,是了知眾生根基,因機設教的智慧。如果沒有善巧,就很難與眾生打成一片;如果法不對機,就很難成辦利益一切有情的事業。
  方便莊嚴故,速能成滿為無為樂。為,指世間的有為法;無為,指出世間的無為法。在十善業的基礎上廣修方便法門,就能迅速成就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成就。

200711月修訂版

第十二章、結  說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複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這段經文,對修習十善業道的殊勝利益作了全面總結。
  龍王當知: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故汝等,應勤修學。十力,為佛陀成就的十種力量,分別是:一、知處非處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無畏,即四無畏,指佛陀對眾生說法時具有四種泰然無畏的態度,分別是: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十八不共法,指僅限於佛陀而不共於其他二乘的十八種殊勝功德,分別是: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舍,七、欲無滅,八、精進無滅,九、念無滅,十、慧無滅,十一、解脫無滅,十二、解脫知見無滅,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陀告誡龍王說:切莫輕視十善業道,以此為基礎,能令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等一切佛法圓滿成就。既然十善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聽聞後應加倍重視,認真修學,精勤不懈。
  龍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藥草卉木叢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複如是。接著,佛陀以比喻向龍王說明修習十善業道的重要性。就像所有城市、鄉村都安立於大地那樣,又像一切花草樹木都依賴土壤才能生長,佛陀及三乘聖賢所成就的功德,也離不開十善業的基礎。
  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鹹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前面說過,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的護照。唯有如法持五戒、修十善,未來才可能得生人天。此外,聲聞、獨覺、菩薩三乘賢聖果位的證得,乃至佛果的成就,都離不開十善業的基礎。就像萬物生長離不開大地那樣,十善業,就是一切佛法賴以萌芽、生長、結果的土壤。
  若離十善業,欲修行證果,譬如空中建樓閣,或種稻子,欲成就生長,無有是處。如果離開十善業而想修行有所成就,就像在空中搭建樓閣那樣不切實際,又像揠苗助長那樣欲速則不達。所以說,十善業道是修學佛法的必經之路,也是成就三乘聖果不可或缺的資糧,作用不可估量。
  佛說此經已,娑竭羅龍王及諸大眾,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陀講完此經後,參加法會的龍王及諸大菩薩、諸大比丘、天、人、阿修羅等眾生,都根據自身根機獲得利益,從而法喜充滿,紛紛表示一定依教奉行,努力實踐十善業道。

 

後  記

  97年春季,我應蘇州戒幢律寺普仁法師的邀請,舉行為期五天的講經活動,宣講《十善業道經》。法會莊嚴隆重,因緣殊勝。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多。非常高興,五卷的《十善業道經》錄音帶,現已成書,並根據講授的內容,給它取名為《幸福人生的原理》。此書的形成,由沈月新居士將《十善業道經》的錄音帶記錄成文字,李尚全居士做文字整理,慧聞居士又做了文字的修飾、校對,使文稿增色不少。陳立居士發心幫忙輸入部分文稿,為我在電腦修改提供了方便。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200711月修訂版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