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試論法界止觀
釋超然

天台宗的止觀,可以統攝整個法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中曾經說過:「止觀亦爾,若開若合,開亦不多,合亦不少,一一皆是法界,攝一切法,悉名秘密藏。」 1 所謂開,指的是從分立的角度來探討問題;所謂合,指的是從統一的立場來把握全體。所謂秘密藏,指的是諸佛不可思議的境界。在這裡,智者大師告訴我們,無論從全體,還是從局部來看,止觀都能代表整個法界,甚至能夠代表佛的甚深不可思議境界。本文將嘗試著從合、開兩個方面論述並發揮這種思想。因義立名,權且稱為法界止觀。

所謂法界,是總括一切的意思。整個世界,全體宇宙,一切物,一切生命,一切時間及空間,一切道理,一切可知的,一切不可知的,等等,統稱為法界。法界有兩個方面的含義。法是指一切的共性,界是指局部之間的差別性。一切的共性也叫做法性。在佛法中,法性是縱貫三世,橫遍十方,了無變異的,因此可以叫做止。而且法性不可以用分別心來了知,只能在妄念止息之際契合,從這一點來講,也可以叫做止。而局部之間的差別性,則需用分別心來觀察,因此可以叫做觀。所以法界也可以叫做止觀。湛然大師就曾經說過:「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 2

以上是從合的方面,簡略地論述。以下將著重從開的角度,論述法界止觀。為了討論問題的方便,我們把整個法界分為四個較小一點的法界。一是時間和空間法界;二是無情法界;三是有情法界;四是佛法界。

  雖然分為四個法界,它們的法性是無二無別的。不儘如此,法性、心性和佛性三者之間也是無二無別的。這是為什麼呢?《圓覺經》上說:「眾生國土,同一法性。」 3 眾生指的是有情法界,它們的法性也可以叫做心性。國土指的是時間和空間法界及無情法界,它們的法性仍然叫做法性。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則法性就是心性。其次,《涅槃經》上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4 由此可知,一切眾生所共有的心性就是佛性。因此我們可以說:法性即心性,心性即佛性,是三無差別。

  那麼,當一個眾生,通過修行,轉凡心成佛境之後,它就親証了心性即佛性。同時,它也應該親証法性即佛性。這樣一來,若一個眾生成佛,則時間與空間,乃至山河大地,有情無情,將同成佛道。所以,如來的法身是無不周遍的,因此叫做毗盧遮那,譯成華文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摩訶止觀》上也說:「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5 這裡的實相,指的就是法性,也可以稱作如來的清淨法身。在《圓覺經》上,還有更為清晰的表述:「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6 有性指的是有情和無情法界,無性指的是時間和空間法界,因為時間和空間沒有固定的形質,甚至其特性也無法準確描述,所以叫做無性。

如上所說之境界,古德多有親証,近世亦不乏人。禪門宗匠虛云老和尚五十六歲時,在揚州高旻寺打禪七開悟,說了一首偈子:「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語難開;春到花香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 7 湛山倓虛大師六塵緣影偈也說:「六塵緣影本一心,誰將玄元作主賓?大地拈來無不是,滄桑轉變一色新。」 8

  也許有人會問:「有情無情,既然同成佛道,釋迦如來成佛久矣,我等為何依舊流落生死呢?」我們可以這樣回答:「釋迦如來眼中,娑婆即是淨土,眾生不異佛陀。吾等識心妄計,不能發諸真見而已。故曰,佛眼觀眾生,無非是佛;眾生眼觀佛,無非眾生。心性無二,心眼不同。」

  法性、心性和佛性這三者不僅沒有差別,而且都不離開止觀。這是為什麼呢?在佛性的含義當中,佛是常覺不昧的意思,性是如如不動的意思。常覺不昧就是觀,如如不動就是止。智者大師曾經說過:「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 9 意思是一樣的。因此佛性即止觀。

  綜上所述,法界本具之性即是法性,即是心性,即是佛性,即是止觀之性。所以稱作法界止觀,也叫做性具止觀。

  既然法界本具止觀之性,在四法界中就必然有所表現。下面,我們就來略述一二。

一、時間和空間法界的止觀

  時間和空間的共同特性就是空,所以能夠容納一切事物。這種空用止觀來表現就是:止觀俱隱。為什麼呢?因為止可以表現事物的體和相,觀可以表現事物的用和心。止觀俱隱則無體無用,無相無心,當然就是空了。雖然說止觀俱隱,一定不會破壞本具的止觀之性。這樣的話,就一定有個去處。止觀俱隱,隱於止的,就是空間,因此空間好像是凝然不動的樣子。止觀俱隱,隱於觀的,就是時間,因此時間給人一種流逝的感覺。這就是止觀在時間和空間法界的表現。

二、無情法界的止觀

  無情法界用止觀來表現就是:止痴觀隱。為什麼呢?因為止痴的緣故則體凝相顯;因為觀隱的緣故則無用無心。有體無用,有相無心,所以叫做無情。比如金屬、石塊、瓦礫等,就屬於這一類。但是草木等植物就有所不同,它們用止觀來表現叫做止痴觀微。為什麼呢?因為止痴的緣故,札根於一處,不能移動;因為觀微的緣故,能夠向空中生長,而且能夠向著陽光生長。所以植物可以叫做有體少用,有相少心。只有一點輕微的感覺,依慣例,只能算做無情。如上所述即是止觀在無情法界的表現。

三、有情法界的止觀

  止觀在有情法界的表現是:止觀俱顯。因此有體有用,有相有心,所以叫做有情。此法界錯綜複雜,依佛法中的慣例,分為九個較小的法界,略述如下:

( ) 地獄法界

  地獄法界用止觀來表現就是:止惡觀毒。為什麼呢?止惡的緣故,則心常住於凶惡之境,所以由因果而感生刀山火海,體相俱劣。觀毒的緣故,則常起貪瞋痴心,由此而感得受用極苦,心無片刻安寧。所以叫做地獄法界。

( ) 餓鬼法界

  止觀在餓鬼法界的表現是:止吝觀貪。為什麼呢?止吝的緣故,則心常住於狹隘之境,由此而感得肚大如鼓,咽細如針。觀貪的緣故,則心不知厭足,故感得受用乏少,千年不得一食。所以叫做餓鬼法界。

( ) 畜生法界

  止觀在畜生法界的表現是:止愚觀痴。為什麼呢?止愚的緣故,則其心常住朦昧之境,故感得身處荒野、冥空水域,居無定所。觀痴的緣故,則其心常茫然無措,只知飲食肉欲,由此而感得弱肉強食,惶恐不安。所以叫做畜生法界。

( ) 修羅法界

  止觀在阿修羅法界的表現是:止善觀瞋。為什麼呢?止善的緣故,其心能住修善之道,由此而感得身居天宮,出入仙境。觀瞋的緣故,則嫉賢妒能,心狂好勝,由此而感得眷屬不寧,恒相爭鬥。所以叫做阿修羅法界。也叫非天法界,雖居天界而不享天福的緣故。

( ) 人法界

  止觀在人法界的表現是:止誠觀仁。為什麼呢?止誠的緣故,其心常住於信義和氣,由此則感得體貌優雅,群居有序。觀仁的緣故,則心念善良,常懷隱惻,由此而感得風雨隨時,五穀應季,常得飽暖,眷屬情親。所以叫做人法界。

( ) 天法界

  止觀在天法界的表現是:止觀俱善。為什麼呢?止善的緣故,感得依正二報美妙莊嚴;觀善的緣故,感得受用莊嚴。所以叫做天。天界繁雜,通常分為三界:

1 、欲界天

  止觀在欲界天的表現是:止於十善境,觀於十善法,但止的時候不能夠完全專一,觀的時候不能夠持久。由於止於十善境,觀於十善法的緣故,感得殿宇雄偉,身形相好,凡有所求,隨想而至。由於止時不專,觀時不久的緣故,不能得甚深禪定,對於五欲境界不能捨離。所以叫做欲界天。

2 、色界天

  止觀在色界天的表現是:止於離欲善境,觀於離欲善法,止時能夠專一,觀時能夠長久,由此而入四禪定,所以叫做色界。由於止觀俱離情欲的緣故,感得依正二報形色清淨,微妙無比。由於止專觀久的緣故,入四禪定,所以感得禪悅法喜,受用無窮。但是,色界天的止觀二法還不能平等雙運,所以不能得三昧正定,不能見諸法真性,於諸生死煩惱尚未得解脫。所以叫做色界天。其中有一層天叫做無想天,它們雖止於離欲境,而不觀諸善法,墮於邪見外道。雖然叫做無想,實際上只斷第六識的粗顯分別,不斷第七識的細微我執,福報一盡,必然墮落,終究尚未能出離三界生死。

3 、無色界天

  止觀在無色界天的表現是:止於離色善境,觀於離色善法,止深觀久,兼習四無量心,由此而入四空定,所以叫做無色界。由於止觀俱離色執的緣故,感生定中非色妙身。由於止深觀久,兼習四無量心的緣故,得入四空定,由此而感得曠劫壽命,暫離煩惱。但是無色界的止觀二法,也未能平等雙運,所以不得三昧正定,不能見諸法真性,於諸生死煩惱也未得解脫,所以叫做無色界天。

( ) 聲聞法界

  止觀在聲聞法界的表現是:止於析法空性,觀於四諦善法,止力超勝,觀力次之,得入無漏諸禪,超凡入聖,所以叫做聲聞。由於厭離有法,止於空性的緣故,不於三界內受生,永離煩惱。由於雖觀善法,止強觀弱的緣故,定深慧淺,不見佛性,貪住無為,入於偏真涅槃。而且宿世習氣未斷,猶有變易生死,只入化城,不得究竟佛果。這就是聲聞法界的止觀。

( ) 緣覺法界

  止觀在緣覺法界的表現是:止於緣生空性,觀於因緣善法,止力超勝,觀力略次,速入無漏諸禪,復超聲聞,所以叫做緣覺。止觀之表現類同於聲聞的緣故,與諸聲聞同斷見思惑,同得一切智,同出三界,同証偏真涅槃。雖然未見佛性,由於觀力勝過聲聞的緣故,稍斷餘習,尚有變易生死,亦入化城,未得究竟佛果。這就是緣覺法界的止觀。

( ) 菩薩法界

  止觀在菩薩法界的表現是:方便隨緣而止,空假平等而觀,觀力超勝,止力次之,不住有餘無餘涅槃,乘願度生,所以叫做菩薩。由於宿世曾發菩提大願的緣故,雖通達空性,而不取証二乘小果。而且能夠從空出假,隨緣入世,示修一切佛法,度化一切眾生。由於平等觀照空、假二諦的緣故,如實通達一切法相義理,成就法眼,得道種智。但由於觀強止弱的緣故,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這就是菩薩法界的止觀。

  有情法界雖分為九,因界界互具的緣故,千差萬別,不能詳述。以上就是有情法界的止觀。

四、佛法界的止觀

  止觀在佛法界的表現是:止於諸法實相,觀於實相諸法,止觀平等,和融不二,所以叫做佛。為什麼呢?由於止於諸法實相,觀於實相諸法的緣故,止外無觀,觀外無止,止即是觀,觀即是止。這就叫做止觀平等,定慧等持,寂照不二,明靜一如。於一實諦中,泯絕一切對待,佛性了了現前,具足佛眼一切種智。由於止於諸法實相的緣故,不住於生死轉回,一切善行,已究竟圓滿。觀於實相諸法的緣故,不住於涅槃境界,未動本際,能應現十方國土,隨緣化度有情。這就是佛法界的止觀。但是,雖說止觀,卻不可執著其名相;雖說佛法界,卻不可妄生分別。因為「以決定性不可得故,」 10 隨宜叫做佛法界的止觀。

  如上所說四法界的止觀,其隱顯作用雖然各有差別,而本具止觀之性則了無有異。無異之中,幻生四界,依諸因緣,互攝互化,是沒有絕對固定之界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性稍昧,止觀俱隱,即落頑空,則時間和空間法界就隨之幻化成就。所以《楞嚴經》上說:「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11 由於空性稍凝,止痴形顯,則無情法界隨之幻化成就。所以經上說:「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12 若於一實諦中,妄立知見,此知見攬止為相,攬觀為心,則有情法界隨之幻化成就。所以經上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13

  其它三個法界,都是依佛法界而幻化成就的。為什麼呢?因為《圓覺經》上說:「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花,從空而有。」 14 其中一切眾生種種幻化,包含三法界;如來圓覺妙心則指的是佛法界。

  從道理上講,有情法界與無情法界,也應該是可以互相容攝,互相轉化的。例如有情眾生,因極度失望悲絕的緣故,一念痴絕,止痴觀隱,則可能化作無情。因此古來多有望夫石、望兒山之類的傳說。或者無情萬物,依仗特殊因緣,如聖者之神通等,一念離痴,觀照現前,則可能化作有情。因此,傳說中老樹、頑石、枯骨等年久也可以化成精魅。

  綜上所述,法界是大而無其外,小而無其內,純一實相,不壞不雜的。雖然能生起種種差別相,皆屬幻化。所以《楞嚴經》上說:「無同異中,熾然成異。」 15 其中,無同異指的是法界本具之性,即法性,即佛性,即止觀之性。熾然成異指的是由本具之性,所幻化成就的種種法界之間的差別性,這種差別性,可以用止觀二法來描述。不僅如此,整個法界,都可以用止觀來描述,由此可見天台宗止觀法門的博大內涵。如果有人能夠深入學習並實踐止觀法門,則必定能夠通達法界,乃至通達一切佛法。這也正是本文探討法界止觀的目的所在。

註釋

1 《摩訶止觀》卷三,釋名。

2 《摩訶止觀輔行傳弘訣》卷第一之二

3 《圓覺經》卷上末。

4 《大般涅槃經》卷下。

5 《摩訶止觀》卷一,緣起。

6 《圓覺經》卷上末。

7 《虛云法師年譜》

8 《影塵回憶錄》

9 《摩訶止觀》卷一,緣起。

10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下,証果第十。

11 《楞嚴經》卷六。

12 《楞嚴經》卷六。

13 《楞嚴經》卷五。

14 《圓覺經》卷上。

15 《楞嚴經》卷四。

 

www.sanghanet.net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