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法是如何判斷是非的
濟群法師

答:佛法中,就是真實、正確的;,則是顛倒、錯誤的。如果這一認識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實的,的。如果這一認識不符合客觀事實,是出於我們的想當然,以黑為白,指鹿為馬,那它就是錯誤的,的。

問:佛法是如何判斷是非的呢?  

答:佛法中,就是真實、正確的;,則是顛倒、錯誤的。如果這一認識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實的,的。如果這一認識不符合客觀事實,是出於我們的想當然,以黑為白,指鹿為馬,那它就是錯誤的,的。是非,還可以從道德角度來評判,凡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就屬於;凡不利於身心健康的,就屬於

佛法是如何定義善惡行為的

問:佛法是如何定義善惡行為的呢?  

答:首先,善的行為能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安樂。比如佈施這種善行,既能幫助我們克服自身的貪心和吝嗇,使人格得到淨化,還能招感未來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仍以佈施為例,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利益。衡量一種行為是否屬於善行,可以用這兩個標準檢驗。

  有些行為雖能帶來眼前的快樂和滿足,卻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給未來生命帶去利益,甚至會造成過患,則不能稱為善行。所以,佛教評判善惡行為的標準,不僅看現前產生的苦樂,更要看它對未來生命的延續是否有益。

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問: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答:如果我們以歡喜心接納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對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報答一切人,就能與眾生結下善緣。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和藹可親,滿面春風,別人自然也願意接近我們。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冷若冰霜,面無表情,無形中就會將人拒於千里之外。即使和身邊的人,也會咫尺天涯,形同陌路。此外,還要恰到好處地讚歎他人長處,而不是虛偽的恭維,更不是肉麻的諂媚,不要讚歎到別人坐立不安。除此而外,供養和佈施也非常重要。當他人有困難時,應盡力提供幫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只要做到這幾點,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就能和眾生廣結善緣。

面對欺騙行為該如何應對

問:如何面對欺騙行為?是否無條件地接受?  

答:關鍵看這種欺騙是什麼性質的。如果行騙者確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們可以本著慈悲心接受。但有時候,這種接受可能使對方更加放縱,對他有害無益,這就必須加以制止。在菩薩道修行中,應對方式有二:一是攝,一是折。攝,是以柔和的方式包容;折,是以嚴厲的方式懲罰。但無論是攝還是折,都要從慈悲心出發,不能有絲毫嗔心。至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並沒有一定之規,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總的原則有三:一是有慈悲心;二是看怎樣處理更圓滿;三是看怎麼能利益對方。

是否不該計較他人的傷害

問: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答:別人欠錢不還,或者冤枉誹謗,如果你能不和他計較,那是說明你的修養和境界。但作為一個學佛者,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還要考慮眾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慮怎樣才能真正利益對方。有時,我們用不計較的態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時,也可能遷就了對方的缺點,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應該是説明他認識並改正自身錯誤。

  面對他人的冤枉誹謗也是同樣,如果不去辯解,對方的誤解可能越來越深,嗔心越來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種種罪業。你固然有涵養,能夠如如不動,卻使對方痛苦不堪,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薩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薩,而菩薩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對方的誤解,也是一種犯戒行為。當然在對待不同情況時,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否則,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們要憐憫他,因為他也是在煩惱支配下不能自己。他雖然傷害了我們,自己卻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時,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都不起絲毫嗔心,這才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親人不理解時如何抉擇

問:若不按習俗生活,往往對親人構成傷害,如何抉擇?  

答:社會上,對許多事有約定俗成的看法。若不按部就班,雖然有了一定的個人自由,卻往往使親人擔憂,這確實是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在選擇人生道路時面臨的問題。應該怎麼抉擇?我們要知道,約定俗成也是相對的。在這個社會上,無論做什麼事,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示讚賞。有讚賞的,自然會有反對的;有擁護的,自然會有不以為然的。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覺得有意義的事,從長遠來看,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事,勇敢地去做就是了。

發牢騷與不平則鳴一樣嗎

問:發牢騷與不平則鳴一樣嗎?默默無聞、一味忍耐是否近乎沉淪?  

答:一般情況下,不平則鳴是褒義詞,多是從公眾利益出發,更能顯示一個人的勇氣和正義感。而發牢騷則是消極抵抗的表現,是一種拿不起、放不下的無能表現。兩者有一定區別,但關係比較模糊,不平則鳴,搞不好也會演變成發牢騷。

  學佛並不是要刻意地默默無聞,只是要我們不去執著世間名利。佛教所提倡的忍辱,也非毫無原則的一味忍耐。在一般人看來,忍耐似乎就是無能的表現。事實上,一個真正能夠忍耐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也更能有所作為。反之,不過是匹夫之勇,未必會有多少建樹。對於學佛者來說,看到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呼籲、去改變,但不要過於執著結果。

自尊是建立在什麼之上

問:自尊是建立在什麼之上?  

答:自尊應該建立於自身品行之上。比如是黨員,就要以黨員的德行要求自己;是佛弟子,就要以佛教徒的標準要求自己。只有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是建立在金錢、權力上,沒錢就不需要自尊了嗎?沒有權力就不需要自尊了嗎?如果是建立在身體、相貌上,一旦老了、病了,就失去自尊了嗎?如果是建立在學識、職業上,學歷低了、工作差了,就找不到自尊了嗎?自尊,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不是自大自傲,是不需要什麼外在條件支撐的。

怎樣才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

問:怎樣才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  

答:關鍵是,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而不是將個人想法強加於人。當我們面對一個殺人犯時,也許會覺得他罪大惡極,心生厭惡。但我們設身處地替他想一想,感覺可能就不同了。他之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也許和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和成長中的挫折、失敗有關,也許並不是他自甘墮落,而是因為種種原因身不由己。不管怎樣,他自己也是一個受害者。能夠從緣起的角度看世界,才能對他人生起真正的同情。

見財不貪著就是財佈施嗎

問:見財不貪著,才是財佈施的說法對嗎?  

答:佈施本身,就具有遠離貪著的內涵。如果我們對財富的貪著很深,就會慳貪吝嗇,捨不得佈施。所以,佈施不僅能培植福報,同時也在幫助我們克服人格中的慳貪。從這個角度說,不貪著也具有佈施的意義。

學佛後就該對一切看得很淡嗎

問:學佛後除做好本職工作,對一切看得很淡,這樣對嗎?  

答:作為學佛者,首先要盡到家庭和社會的責任。在家庭中,應孝順父母,當好父親、丈夫或是母親、妻子;在社會上,應做好本職工作,搞好人際關係。除了這些責任外,我們該以什麼心態看待世間呢?平淡,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也可能意味著冷漠。如果是對一切漠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並不是學佛者應有的態度。身為一個佛子,尤其是大乘佛子,既要以佛法智慧觀照人生,了知世事無常,但又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同時,更要發菩提心,以積極的態度利益眾生。

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

問:看破無常是不是逃避現實?不執著是否過於消極?  

答:無常,是世間的真相,是人生的實質。所以,認識無常非但不是逃避現實,恰恰是要我們認清人生最大的現實,整體的現實。世人總是將無常當做人生障礙,當做破壞幸福的無形殺手,那是自身錯誤觀念造成的。若能透徹無常本質,就不會因無常變化帶來痛苦了。

  對世人來說,無論生活還是事業,都是建立在執著之上。而修行卻要求我們放棄種種執著。但我們要知道,不執著並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執著於結果。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學習、工作、生活。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也說明,世間一切成就並不完全以我們的個人意志為轉移,不是一味努力就必能達成目標的。

  佛法告訴我們,每件事的成敗都是由眾多條件構成。只要我們懂得從因緣分析,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認識,就不會一廂情願地執著於結果。其中,還涉及種種錯綜複雜的因素。所以,我們只須在自己可以把握的範圍努力即可,不必強求結果。否則,就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痛苦。當我們認准一個目標時,就盡自己的能力,隨著這種願去努力。即使沒有執著,一樣能把事情做好,並在做的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如果執著於此,就會被它的發展變化左右情緒,乃至傷害心靈。

  弘法也是同樣,過去的那些高僧大德們,雖然也在以各種方式救度眾生,但不會執著於自己從事的事業。祖師雲:建水月道場,作空花佛事。世間一切皆如水中月影般虛幻,雖然如此,該做的事業還是要去做,該度的眾生還是要去度。因為眾生都在生死中沉淪,他們的痛苦需要有人去説明解決。但做的時候,又不能執著於自己所做的事,不能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的關係,要認識到事物的,但這種不是虛無;同時也要認識到事物的,但這種只是緣起的假相。只有正確認識的相互關係,我們才能將弘法和修行有機結合在一起,身處紅塵而自在無染。

如何看待欲望

問: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嗎?  

答: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道德還是出世間宗教,大多對欲望持否定態度。宋明理學甚至將欲望和道德對立起來,提出滅人欲,存天理的主張。而以佛法觀點來看,欲望從倫理角度可分為善、惡、無記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發揚,惡的欲望需要壓抑,而那些非善非惡的欲望,本身雖沒什麼過患,一旦和煩惱相應,就會介入惡的成分而變質。

  科技的發展,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也使人類欲望隨之不斷升級,造成很多新的社會問題。現代青年奉行能掙會花的生活原則:拼命地掙錢,拼命地花錢。看起來,似乎是工作、享樂兩不誤。但我們想過沒有,我們在享樂中花掉的是什麼?花掉的是我們的生命!因為掙錢是要花時間的,而時間就是生命。

  其實,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簡單。我們今天的很多需要,並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們為滿足攀比心而產生的需要。或者說,是社會使我們產生的需要。社會要求你有舒適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分的服飾,要求你一擲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為我們還有面子和虛榮需要去照顧,我們已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徹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說的正是這個道理。在物質空前豐富的今天,我們沒有因此活得輕鬆,相反,我們比以往更累。當我們面對一桌豐盛菜肴時,味覺已完全被它們麻痹;當我們面對燈火輝煌的街道時,視覺已完全被它們擾亂……我們用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掙錢,結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們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這樣的交換,到底值得嗎?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