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教慈善對當代社會的作用
則悟法師

從目前中國宗教慈善狀況來看,在每一次賑災救困活動 中,各個宗教都積極組織參與,不容置疑他們做出的貢獻。可見,宗教慈善是社會慈善的重要補充和積極力量。慈善是踐行宗教理念的重要方式,源於每個宗教的教義都 具有愛他利他的思想理念。

  一、簡述宗教與慈善的關係

各種宗教具有“救世主”的共性,即與人慈悲和關愛的精 神。

從目前中國宗教慈善狀況來看,在每一次賑災救困活動 中,各個宗教都積極組織參與,不容置疑他們做出的貢獻。可見,宗教慈善是社會慈善的重要補充和積極力量。慈善是踐行宗教理念的重要方式,源於每個宗教的教義都 具有愛他利他的思想理念。

中國現有的五大宗教,首先從道教說起。道教誕生於公元一世紀(即東漢中期),是中國土生土長 的宗教。道教奉春秋時老子為教主,尊其著作《老子》(亦稱《道 德經》)為經典。

道教的理想境界是長生不老修煉為仙,而其前提條件是要 積德行善。因此,道教倡導“矜孤卹寡,敬老懷幼”,“濟人之急, 救人之危”。為此,道教出了許多勸善之書。其中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著名善書是宋代出現的《太上感 應篇》。為之作序、作注、作圖的文人墨客甚多,故而在中國流傳 數百年,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構成了中國古代慈善事業的思想基礎之一。在道教的戒律中,“初真十戒”是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 養。其中就有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 德,廣濟群生”;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道教特別講究廣濟群生,要迴光返照,與人為善,如此廣 施陰德,普濟群生,乃為人道之本。

基督教誕生於公元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基督教於唐初,元初和明末清初三度傳入中國,歷時長達 一千三百多年。與此同時也把基督教慈善事業傳進了中國,他們廣泛傳播 福音,開設教堂。開辦慈善事業也就成為基督教在中國發展的重要工作,亦 是塑造基督仁愛和實踐基督博愛美德的重要途徑。

在公元一世紀的一個夜晚,瑪利亞受聖靈的感應而在伯利 恆產下一名嬰兒。而後短短的幾十年光陰中,他以其博愛寬宏之心感召著無 數的人。他,就是基督教的創始人,現今全球二十一億基督徒的領 袖——耶穌。他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 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憐恤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清心的 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主。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主的兒子。為義受迫害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可見,謙卑、清靜、慈 悲、善良之心才是上帝所喜悅的心。這足以顯明基督教的博愛思想理念。

天主教誕生於公元二十九年,公元六百三十六年(唐朝) “景教”傳入中國,是基督教的主要派別之一。天主教領導中心設在梵蒂岡,首腦是教皇,實行集權制。教皇掌管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的傳教事業,有權任命各 地的主教,是大部分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

二戰後,世界力量對比的變化和科學的進步,導致天主教 的危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天主教會為克服危機,召開了第 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開始在教義、禮儀、組織和政治等方面走向現代化。凡是宗教,都具備教義、教規、教禮。論教規,天主教有教會法典,十誡等教條。從十誡的內容來看,如:“應孝敬你的父母,不可殺人, 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貪圖屬於你近人的一切財物”。在新的聖經中,有一個少年人問耶穌如何得永生。耶穌的答復是首先要明白天主是唯一的善,接著就是遵守 天主的誡命。最後,耶穌用積極的命令作總結說:【應愛你的近人,如 愛你自己】。耶穌更發揚了十誡的全部要求:【你們一向聽過古人說: 不可殺人……我卻對你們說: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由此可見,天主教規和教義上無不充滿著慈愛和善行。

伊斯蘭教七世紀初發源於阿拉伯半島,其教主為穆罕默 德。至於何時進入中國?有的說隋開皇年間,有的說唐武德年間,或說貞觀二年 等。其教義核心內容就是“安拉是唯一的主宰”,“穆罕默德 是安拉的使者”具體內容為:信安拉是唯一的主宰。伊斯蘭教信仰安拉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恩養者和唯一的 主宰……《古蘭經》教導穆斯林不僅要服從安拉,而且要服從他的使者穆罕默德。

聖訓:“人是天地間的精華”,“人為萬物之靈”。大力倡導和呼籲人們樹立起對於自身普遍本質、共同屬性 的內在精神自覺與認同;同時,又大力倡導、號召人們將這種內在自覺精神推恩於同類,慈愛同類。 《古蘭經》指出:“真主是仁愛眾僕的”,“要求每一個 人都應把真主的慈恩施於同類,通過對慈愛的外在踐履來實現自己真正的社會價值”。伊斯蘭教強調慈愛,認為人的生命價值就在於對他人的慈 愛,把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作為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關鍵。穆斯林在世時期,對窮苦大眾充滿同情,並對所有人表現 了慈愛的情感;他重視建立伊斯蘭民主協商機制,並率先垂範,表現出一代偉人關切民眾生存的慈愛之心和仁道情懷,成為後代穆斯林執政者效法的道德典範。顯然,伊斯蘭思想中所蘊涵的對於人的浩大關懷,把“愛 民濟眾”這一內在價值觀外化於社會政治實踐層面,這就是伊斯蘭教所擁有的“平等互助、團結友愛、憐貧惜弱、和樂盈盈”的理想社會理念。

而對於佛教而言,慈悲更是其註重的核心精神,將與下面 作專門的,較為全面、詳細的論述。

粗淺綜觀以上世界五大宗教,儘管他們教規教義不同,修 持方法迥異,但卻有著共同的教義部分——“慈善愛人”。

  二、慈善概念的詮釋

“慈善”這一概念,在中國起源甚早,是一個古老的概 念,在中國許多典籍中多有記載。然而其原意並不是一種行為,更不是一種事業,而只是形 容人的性情慈愛,寬厚。如《北史?崔光傳》就有記載說:“光寬和慈善,不忤於 物,進退沉浮,自得而已。”而在此之前,《韓非子?內儲》說:“王曰,慈惠,行善也。”即以慈愛仁愛之心來做善事,直接解釋大 意為“以慈行善”。而“慈”在許慎的《說文解字》裡只註二字:“愛也”。而在《左傳》的疏注裡則發揮道“慈者愛,出於心,恩被 於物也。”在這裡的解釋就較明了:慈,是一種發自內心世界的愛,她的恩惠遍施於萬物,對為萬物之靈的人尤甚。

在近代中國,如同許多概念是從西方傳來的一樣。 “慈善”與“公益”這兩個概念,是經日本人轉譯過來 的。明治年間日本學者留岡幸助曾著有《慈善問題》一書。把西文philanthropy譯為“慈 善”,public welfare譯為“公益”。因此,這種譯法始於留岡幸助。當然這與中國古代“慈愛行善”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

  三、佛教與慈善的關係

佛教起源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其為釋迦牟尼佛創 建。自漢明帝之際傳入中國,“慈善”二字便與之結下不解之 緣。 “種福田”,“布施”,“結善緣”等與慈善有關的名詞 數不勝數。最常見的說法是“大慈大悲”,即崇高的、最寬泛的慈愛 與悲憫。 《大智度論》第二十七品《釋初品?大慈大悲義》解釋 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使一切生命體感到快樂,稱為“大慈”;為遠離差別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稱為 “大悲”。 “慈”:梵語maitrya,maitri^,巴利語 metti;“悲”:梵語karun!a,巴利語同。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 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 《觀無量壽經》雲:“慈悲為萬善之基本”;《大智度 論》卷二十七雲:“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可見,慈悲即為佛教之精髓。這裡“慈”的解釋與中國固有傳統中對“慈”的解釋如 “恩被於物”、“惻隱憐人”不僅毫無衝突,而且顯現出相互融合的濃厚意識。

中國的大量慈善事業與佛教慈悲理念是分不開的。特別指出的是,佛教“善惡因果業報”,“行善事,得好 報”的觀念引入慈善事業。對於推動更多的人投入到現實的社會慈善事業中,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從魏晉南北朝到盛唐,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與弘揚。浮屠寺院遍布大江南北,佛教的慈善事業隨之興盛而起。範圍涉及濟貧賑災,施醫給藥等諸多方面。其中,堪稱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慈善機構—“悲田 院”,始建於北魏,至唐朝武則天長安年間,在官方支持下,成為全國性的佛教慈善組織,影響深遠。到宋朝改稱為“福田院”,名稱雖僅一字之差,但性質異 樣。其包括養老院,孤兒院,養病院;同時兼救災,濟貧,收 容難民等。至明清時代,各地許多慈善會,慈善堂多創設於寺院,由 僧眾管理,有的由信徒“張善人”“李善人”出面籌資創建,這些無不反映了佛教與慈善事業的密切關係。

中國佛教的慈善事業已是傳播教義,踐行佛法,引導信 徒,樹立佛教形象的主要方式。因而,在歷史上中國佛教的高僧大德對其無不重視和大力 提倡。可見,慈善事業是實踐佛教精髓的重要途徑。事實上,沒有比濟人之急更為便捷的方式來讓世人認識、 了解和信仰佛教。

  作為中國五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兩千五百多年來,以慈悲與智慧作為大乘佛教的兩大根本 精神。將其傳播和指導眾生尋回最純淨的本性——善良,這也正 是大力弘揚與倡導慈善事業的目的。古人云:“釋氏之教,義本慈悲”。與人為善,教人利人,廣度眾生,已成為佛教的倫理道德 準則。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回。佛陀以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就是度化眾生。其無不勸告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 佛教” 的道理。可這也是三歲小孩都會念,卻八十老翁做不到的道理。但佛法深似海,博大精深,方便有多門,為眾而設,實乃 難以說盡。以慈悲度世的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大乘 菩薩道修行的基礎。無論是從佛法四攝六度的精進修持,還是從慈悲喜捨四無 量心的圓融運用;無論從廣義而言,還是從大乘教法要義來講,都是與慈悲理念密不可分的。對於慈善,佛法中有堅實的理論依據,可從其基本教義來 分析:

  (一)、慈悲觀

佛教之所謂慈悲,如姚秦鳩摩羅什譯的《大智度論》卷十 七的《釋初品?大慈大悲義》中:“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大慈者能令眾 生得亦與樂事;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由此看出,佛教慈悲觀是要盡量助人得到快樂,解脫痛 苦,以求普度眾生之意。

  可慈悲精神如何具體呈現呢?那就是布施。慧遠撰的《大乘義章》中:“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佈與 他,名之為布,輟己惠人,名之為施。因其布施緣物從道名布施攝。布施攝中差別有四: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 四者報恩施。菩薩思願與無貪俱起身口業,舍所施物濟惠貧乏名財施;以佛陀真理勸人修善斷惡名法施;捨己為人濟拔厄難名無畏 施;菩薩先曾受他恩惠,今還以其財法無畏酬報與我有關的有情無情均予我有恩名報恩施。用此四種為布施攝,所化之人有貧有惡,若對貧人先行布施濟 其貧苦,次行愛語授之以法,以明利行勸物起修;若對惡人先行愛語化令舍惡,次行布施隨順資養,以後利行勸令起修。” 布施是一種充滿慈悲心的具體表現;是實踐佛陀教法的基礎;是傳播佛法的保障。上述四種布施攝是佛教的主要慈悲觀,後來成為中國重要 的傳統道德思想理念。

  (二)、福田觀

佛教所宣揚的福田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至深至遠。佛教談到布施時,常用“福田”作比喻,“田”含有生長 和收穫的意思,“福田”即可生福德之田。凡敬待福田(佛僧、父母、悲苦者),即可收穫福德,功 德的“福報”。

佛教所說增長功德福報的方法,都是有益於社會大眾的公 共設施。因此,可以說佛教福田思想實乃發展公益事業的啟蒙。

佛教的福田思想的重要理論根據是西晉法立、法矩譯的 《佛說諸德福田經》。在這部經中,釋迦牟尼佛號召“廣施七法”。所謂七法就是,“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果園洛 池,林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監牢船,濟渡人民;五者安立橋樑,過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 廁,施便利處。”

與《佛說諸德福田經》相比,《大智度論》在中國的影響 似乎更為廣泛深遠。 《大智度論》把福田分為兩種:一、以愛慕敬之佛法僧為 對象的“敬田”;二、以愛憐憫之貧、病者為對象的“悲田”。另有“三福田”(悲田,敬田,恩田)、“八福田”、 “看病福田”等多種分類,但都不出悲敬二大福田。在悲、敬二田中,佛教更關注以貧病、孤老為對象的悲 田。據《像法決疑經》所述:“我於經中處處說布施,欲令出 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 田,悲田最勝。”這種強調救助悲苦眾生的悲田思想,是啟發社會福利觀念的理論來源之一。

  (三)、緣起論

  緣起理論是佛教的核心理念。緣起是因果性的普通法則,一切法的存在,都是緣起的。這緣起的一切,廣泛的說:大如世界,小如微塵,一花一 草,無不是緣起;扼要的說:佛教的緣起論,是以有情的生生不已之存在為中心。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 滅。”這是緣起的定義。世間萬物都不是單一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關聯 的,故稱萬法都是緣起。因為凡是因緣所成的都是假法,假法即是無自性的,無自 性才能安立因果緣起。佛陀教導弟子,不但要空我執,並法執亦要空。 《金剛經》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須菩提,汝勿謂如來 作是念。我當有所説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 名說法”。在《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汝等比丘,知我說法, 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在行善事,布施時應以“三輪體空”來觀照。即所布施的物,被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人,三者比是 緣起法,不真實存在的。倡導眾生不著諸法相而行布施,方是究竟解脫之道。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公益精神。以緣起法,不著諸相而行布施,功德巍巍。

  (四)財法二施等無差別

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於菩提下成等正覺;兩千五百多年 後,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感召著數十億信眾熏修與傳承。中國佛教能夠經得起兩千多年的歷史考驗,並成為中華文 明釋儒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原因眾多。諸如佛教文化的精深,中華大地特有的大乘氣象以及佛教 四眾弟子忘我的傳教精神等等。然而,時光流轉如梭,我們已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佛教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因素之一,必有其延續性,繼承 與創新,對佛教弘法利生事業的重要性和與時俱進的必然性也就不言而喻。佛教的弘法利生事業,其中包括佛教的文化、教育、出版 流通、環保、傳播信息、慈善事業等。慈善,與中國傳統文化美德是相互融合的。而本質上它是一種精神,即是佛教根本精神之一——慈 悲。它不但以財施和無畏施去濟施貧困,解救危難;更是以法 施去淨化人們的心靈。

慈善事業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一種新動力,是社會精神文明 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二十一世紀,佛教應該肩負著淨化人心,環境保護,慈善 救濟,服務社會,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使命。佛教擔任著不可推卸的使命,任重而道遠。以佛教的因果觀、慈悲觀、福田觀、善惡觀等,修積福 德,止惡揚善。以慈悲之心廣結善緣,廣愛眾生,從而達到自利利他。有利他,方能自利;有多為他人著想,自己方能培植福 德。以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精神,從是非黑暗中超越昇華,營 造一種奉善、止惡、慈悲、關愛的社會氛圍,而達到淨化人們心靈的境地。當然發揚佛教慈悲“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是非常有 必要的,相信佛教在物質慈善方面是竭盡全力,不負眾望的。

如汶川大地震,這次空前的大團結。世界各地,全國各行各業、各部門、各團體組織及各人, 無不積極捐助,這就是慈悲精神的表現。佛教界也不負使命地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也顯現出佛教以 慈悲為根本的一種本能。再如全國各地的佛教慈善機構,時刻無不關注著某些地方 的貧窮困窘,某些人的生活貧困潦倒……。而後開展慈善活動進行濟貧解困,出於人文精神的本懷。開展書畫義賣等活動,這就是文化慈善的表現。諸如佛教慈善濟貧賑災,施醫給藥等事例枚不勝舉。可見,古今那種固有佛教慈悲理念和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 美德,是持續不變,令後人受益的。

  四、佛教心靈慈善的時代意義

  時代需要佛法,社會需要佛法。佛教慈善對當代社會的作用是積極,必需的。而心靈的慈善遠比物質的慈善、文化的慈善重要。物質的慈善可以達到扶危濟困;文化的慈善可以提高人類 的素質;而心靈的慈善可以讓人類懂得感恩、尊重、包容、仁愛、善良,甚至可以讓人們擁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起落。

佛教對心靈的淨化和關愛也是無微不至的,二十一世紀的 佛教應得到重視和推崇。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心是萬法之 源”;“三界為心,萬法為識”;“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有人把佛法稱為心法 也是有一定依據的。

  (一)繼承民族傳統精神

縱觀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達的社會,人們生活水 平日新月異。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由一窮二白到溫飽解決;由原來的量 變到質變的轉換過程;由原來的東亞病夫到現在的“世界強國”邁進。如二零零八年八月奧運會成功舉辦,全國上下歡欣鼓舞, 讓全國的目光匯聚北京。從開幕式了解中國五千年泱泱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華 民族是愛好和平,有著精深文化修養的民族;了解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輝煌成就。開幕式通過高科技手法,驚天地、泣鬼神、氣壯山河的一 幕幕如幻如畫的“卷案”,將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呈現於世人面前。這幅氣勢磅礴的“卷案”無不體現中國發展至今的偉大成 就。開幕式後我深思著:為何要用筆、墨、紙、印刷等最為古 老的文化來作為這次奧運會開幕式的主題文化呢?這是不是文化興國之舉?這是不是向國人倡導要發展現代文明,必須繼承古老的文 化?這是不是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大國的公民,其要體現中國 人的文化氣息與國民基本的修養?是不是告訴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必須要具有國 之特色的民族文化與素養?這裡是不是要告知大家,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邁步前 進,勇往直前,成為世界民族之林,其文化傳承和發展是其魄焉?

儒釋道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國人的靈魂。常言道:“儒家是治國,道家是養生,佛家是治心。”一 個國家要興旺,一個民族要發展,首先國人的心靈要健康。這如同電腦主機,如人的大腦,如機器的機芯。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確立,物質豐富的今天,出現了精神 文明極度貧乏和失落的時代。可見,物質生活的優裕並不能解決心靈的貧乏和失衡。當今社會出現人與人之間的扭曲,相互猜疑,相互嫉妒; 貧富差距懸殊導致人們心靈極度的不平衡;生活在富裕中,卻時常跌落在空虛、孤寂、抑鬱的生活情感中等現象時有發生。針對這樣一些人類精神文明極度貧乏失落的現象,佛法給 予我們現在的社會人生是大有啟迪的。

  (二)對治社會道德問題

近期三鹿奶粉事件的發生,日本毒大米事件的揭露,黑煤 窯事件的屢屢曝光,這都反應出當今社會仁義、誠信、道德意識受其利益趨之若鶩的趨使,從而導致“道德滑坡”的現象在救治道德滑坡,建設和諧社會,提倡精神文明建設等諸 多問題上,佛教的慈悲觀、心靈慈善等能給予有力的對治,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佛教的慈悲精神是以人文關懷和慈悲濟困為宗旨的公益事 業。它提倡人道主義、助人為樂、使人人富有同情心。有助於形成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愛的社會道德風 尚。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之無不從此受 生,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弘揚佛教心靈慈善,有助體現“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社會責任,體現“助人為樂,平等互愛,扶貧濟困, 熱心公益”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道德倡導、示範和展示,也有利於弘揚與光大佛法的社會 價值。

在當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導致人類的心出現不平衡。由於競爭激烈,為了利益,不顧親情、友情,導致極度的 心理“變態”。出現這種情況,用科學,金錢等手段,卻是無法解決的。離開宗教,還有誰能勝任?而宗教之中,佛教又是治心之王。就佛教的唯識宗而言,以“百法”述人生,把人的起心動 念,善惡無記,描繪得淋漓盡致,堪稱世界上最為深透的心理學。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以佛教因果觀,讓大家“明因識果”。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生果,今生作者 是。”今生好壞,都是前生作的業,要想來世好報,只有把握當下,精進行善,平時就要以寬容心、平常心、因果心對待眾人,而非以嗔恨、嫉妒 等不善之心。

  (三)消解現代人心理問題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企業家、明星等社會知名人士, 在事業、地位、錢財等方面有成者不計其數,但卻頻頻出現其自殺事件。生活在物質富裕中人,其內心卻時常跌落在空虛、孤寂、 抑鬱的生活情感中。在娛樂圈裡,飽受抑鬱症和焦慮症困擾的明星也不少數。據業內人士估計,在高壓力和競爭激烈的娛樂圈裡,有情 緒問題的藝人數量正處於上升態勢,比例竟達近百分之五十之多。這說明僅有物質上的滿足是不夠的,精神上的困惑,心靈 無法超越精神的負擔,最終導致自殺。如果用佛法去教化他們,就能引導這種非正常念頭與行 為,從而令其脫離“苦海”。面對生命的苦境,我們無法放棄或毀滅它,而是要勇敢地 面對它、轉變它、提升它,即通過不同的佛法修行方式,消除內心的苦境。佛法對生命的關注和拯救,是建立在對生命本質的了解和 覺悟之上的,故能有效地幫助人們化解和消除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

  (四)面對外在災難和人生痛苦

人類生活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對於自然災害發生後的 恐懼、哀傷和焦慮是必然的,如遇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恐懼來源於災害來襲時的強烈震撼與衝擊,它直接威脅安 全,傷及生命,身心同時受到創痛;及周邊的人在受災時的恐懼,尖叫和呼喊。頓時變得驚恐、哀號和脆弱,給孩子的懼怕更甚,其安全 感因而受到破壞。佛法在此能夠起到慰藉心靈和消除恐懼的作用。佛說:“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 的諸法,空無自性,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因為世間萬法都不是常住不變的,因此說“無常”,但法 性是真實平等的。 《大般涅槃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此時,佛陀教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一切事物。擁有平常心,就能自由地把握人生,擺脫生死和羈絆。

人成就再大,免不了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 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及五蘊熾盛苦。病,即是生病。佛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顛沛於殘酷的現實之中,有誰能保證不受到病魔的折磨?當人在病床上受病魔纏縛時,當心靈上的痛苦超越身體的 痛苦時。此時通過佛法,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覺悟內心從而達到內 心平和。唯有看破,放下,才能自在;唯有解心牢結,將自我解脫 種種的束縛,才能證得內心的自由。以此放下,解脫,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妄想, 而達慈悲,平等,自由自在的狀態。

(五)佛法引導家庭的和諧與美滿

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科技猛飛的時代,生活如此的 優裕。但在這個社會,家庭觀念的轉變,生活觀念的轉變,婚姻 結構的混亂如霧裡看花。夫妻兩的種種矛盾造成相互的不信任,憤恨厭離,反目相 仇,最終以離婚收場。有關報導說,中國離婚率的不斷增高。據中國民政部2007年5月發布的《2007年民政事 業發展統計報告》中,顯示了全國2007年辦理離婚手續的有209.8萬對,比上年增加18.5萬對,增長9.7%。家庭的鞏固與美滿,是塑造美滿,和諧社會的主要因素。幸福與美滿的家庭,必定要有真誠與關懷;有感恩與喜 悅;有自信與慈悲,婚姻中的一切才能取得平衡與和諧。夫妻間固然有矛盾,但如佛說應“屏相教誡”,必須和顏 悅色,在適當的因緣場面給予糾正。佛教講因緣,我們明白前世今生的緣分,更要珍惜當下之 姻緣;佛教講包容,有多大的心量就能擔當多大的事業,對於家庭亦當如此。古云:“有容乃大”,“心包太虛,量週沙界”,真正的 愛像虛空一樣,能包容現象界的一切。

  (六)結語

無漏的大智大慧與大慈大悲,才是佛教的宗旨所在,也是 人類本真的精神所在。

最大慈善是喚醒眾生的心靈,心靈的慈善是根本的慈善。它如同閃爍人生至真至純的情感,可以超越生活的沉重苦 難和人生的孤寂境遇。以仁愛音符慰藉渴望慈善的心靈,以慈悲之愛淨化人類心 靈的污垢。

無可厚非,物質慈善、文化慈善和心靈慈善同等重要。無論從教義基礎與價值來分析慈善;還是從慈悲精神來體 現慈善;以及從物質、文化、心靈來詮釋慈善,佛教慈善在當代社會的作用是重要的,必需的。那麼要想發揮其更大的功能,就得使佛法的甘露灑滿人 間,使社會眾生真正得到甘露法味。從目前社會的佛教慈善狀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需進 一步提高對其認識與完善。

中華民族素有積德行善、扶危濟困、樂善好施、濟世為懷 的傳統美德。儒家講“仁者愛人”,佛教講慈悲為懷。可見,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慈善道德積澱。但我國當前,大家對於慈善事業在思想觀念認識上不到 位,很多人心裡缺乏慈善公益的概念。總體而言,我國的慈善公益事業尚未形成一個長效的運轉 機制。通常情況下,總是某個地域發生了自然災害,或者某個特 殊的家庭遭到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我們才會發動人們捐款捐物。在當今社會貧富差距懸殊,具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急需 大力弘揚社會慈善。佛教慈善是社會慈善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進一步發揮社 會慈善的作用,還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要大力發展佛教慈善事業,增強慈善事業發揮社會 功能的實力。

大力宣傳佛教利人濟世的理念,培育慈善價值觀。發展慈善事業,需要思想先導。慈善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慈善體現的是佛教慈悲的精 神。慈善事業維繫人心向善從美的力量,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是社會繁榮、文明和進步的標誌,是佛教濟世的重要途徑。佛教要擔任起新時代人類的心靈“淨化器”,將佛法智慧 和甘露法味灌溉於人類,融會貫通佛法的慈悲理念,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慈善的認識和了解,引導大家的慈善行為。從而提高廣大信眾的慈善觀念,增強信眾慈善意識,營造 信眾都來關心、參與的社會氛圍,這也是佛教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中國古代提倡“積善餘慶,積惡餘殃”的觀念。倡導“養浩然之氣,為大法而生”的精神。我想,通過大力宣傳佛教慈悲精神,培育社會大眾的慈悲 價值觀,增強公民慈善意識;提高慈善管理思想和理念,完善慈善組織製度;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弘揚佛教愛他利他精神。相信佛教必然會贏得新時代的親睞,在世界文明中能夠起 到更大的作用的。毋庸置疑:這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投入;這需要慈悲觀 和大願力;這需要“為大法而生”的精神。以佛法踐行慈善,以佛法滋潤眾生心田。佛教慈善對當代社會起到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佛教應當 在中國當代社會慈善充當先鋒的角色,這也是所有佛教信眾應當肩負的重任!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