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榮格非幣饈鬥佛教建築
譚郎

 

DSC02049 [].JPG


讀榮格的心理學,會使人驚覺外在世界竟與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有關,這和佛教的“一切唯心造”的論調有點相似。榮格心理學主張人類所興建的建築物,反映了人們的實際需求、內心想像和社會野心。換言之,是人類創造了自身的生活環境。

如果榮格的觀察是對的,那我們也可以作出以下論斷:“佛教建築反映了佛弟子的實際需求,內心想像和社會野心。換句話說,是佛弟子創造了自身的宗教硬體。”

信徒由於消災延壽、尋求寧靜的“實際需求”而建寺造廟;另一方面,藝術家因爲“內心想像”而把虔敬與莊嚴的內容完美呈現,相信一般人不會有異議。唯一有意見的地方,大概就是佛教建築與“社會野心”有關聯的觀點,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質疑,兩者真的可以扯上關係嗎?有關這點,也許我們可以從梁武帝建寺造廟,卻被達摩祖師斥爲“無功德!”的著名公案得到啓示:有些佛教建築確實是和建寺者的社會野心(如希望個人名聲流芳百世、傳頌千古……)有關,可說自古皆然。

在一個資本主義的社會,社會野心的傾向更加明顯,不過整個心靈的焦點卻是集體的金錢意識,這使人分不清到底是宗教企業化抑或企業宗教化。於是某些佛教建築的建設就不單是信衆的實際需求、藝術的創造與欣賞,反而像商業廣場一樣,建設目的是爲了吸引信衆的注意與支援。

就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好了,我曾多次參觀的香江大佛,成功吸引了成千上萬遊客的注目,對寺廟的香火與觀光旅遊業的貢獻,可說功德無量,卻從未予我深刻感受。我後來在泰國的一個小地方參訪一尊露天坐佛時,卻情不自禁的五體投地,感動莫名。其實兩者的高度、知名度完全是不成比例的,可是後者卻能觸動我的宗教情感,足見佛像或其他佛教建築是和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密切關係。一棟建得符合神聖感與美感結構的佛教建築本身就會散發感召人心的奇妙力量,這就像凝視梵穀的藝術作品,會使人有一種和更高力量産生關聯的美好感受;著名學者劉再複在觀賞羅丹的“沈思者”時,激動得流淚,都是類似的境況。

反過來說,出於功利目的而建設的宗教硬體,最終只能映照出人們的社會野心,一旦面對人性的宗教需求時,恐怕就無法表現自身的神聖感,因爲整個硬體一開始就欠缺深層心靈的關注,無法展現精神的深度力量。這也是部分現代的佛教建築雖然建得宏偉,卻始終無法使我激動與平靜的原因。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