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一切現成(法眼禪師)
無名
30/12/2015 17:3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法眼文益曾約兩個同伴去桂琛處參學,第二天就辭行,桂琛覺得他還可以深造,又不便明白挽留,就指門前一塊石頭對他說:
  
  「你是懂得唯識的,試問這石頭是在你的心外還是心內呢?」
  
  文益說:「在心內。」
  
  桂琛說:「你是行腳的人,應該輕裝前進,為什麼安塊石頭在心內去到處走動呢?」
  
  文益無詞可對,便又留住月餘,仍不得其解,桂琛這才告訴他說:「若論佛法,一切現成。」
  
  這就是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心裡有塊石頭,也是自然存在的,並不加重你的負擔。
  
  文益於此得到很大啟發,後來到處傳播此說。他的門下德韶曾寫了一首偈呈與他看: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文益看了很為稱賞,說:「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此偈的內容,也是「一切現成」的意思:學禪達到頂峰,當然與人間不同,但由於心外無法,則隨處都可以見到青山(禪境)。也就是說,處處皆是禪,不須離開人間去找。也就是不待安排,隨處即是。
  
  德韶後來還明確地說:
  
  佛法現成,一切具足。
  
  還同太虛,無欠無餘。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禪宗法眼宗的創立者法眼文益,在公元十世紀初期享有盛名。
  
  他問一個弟子說:「你對所謂『毫釐有差,天地懸隔』作何解釋?」
  
  這位弟子回答說:「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但是法眼告訴他,這回答不對。
  
  這位弟子說:「那麼你怎麼答呢?」
  
  法眼答道:「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投子和尚也善於用這種「重複法」開導弟子。有人問他:「如何是佛?」
  
  他回答說:「佛。」
  
  有人又問:「如何是道?」
  
  他回答:「道。」
  
  有人接著問:「如何是法?」
  
  他仍說:「法。」
  
  你也許對這種鸚鵡學舌似的重複疑惑不解,但法眼、投子所期待的正是這種大疑的出現。大疑才能大悟。佛就是佛的本身,道就是道的本身,曹溪一滴水就是曹溪一滴水。不必思量,何用議論?事物的實體正是它本身,正是「這個」。

 

丙丁童子來求火

一日,法眼問道:「則監院為何不入室參請?」
  
  則說:「和尚你不知道,我在青林處,有個悟境。」
  
  法眼說:「你說說我看。」
  
  則說:「我問如何是佛,青林說:『丙丁童子來求火。』」
  
  法眼說:「好語。只怕你領會錯了,談談你的理解。」
  
  則說:「丙丁屬火,以火求火,如我是佛,更去求佛。」
  
  法眼嘆道:「監院果然理解錯了。」。
  
  則監院不服氣,氣呼呼地渡江走了。
  
  法眼說:「這人如果回頭還有救;如不回頭,就沒救了。」
  
  則走到中途,心想,他是一代宗師,還能騙我不成?多半是我錯了。於是又回頭再參。
  
  法眼說:「你再問我,我為你解答。」
  
  則便問:「如何是佛?」
  
  法眼說:「丙丁童子來求火。」
  
  則於言下大悟。
  
  法眼時代,禪林有五百宗師,佛法大興。
  
  這時,韶國師久依疏山,自己認為已得禪之旨趣了,於是收集疏山生平文字,帶領弟子雲遊天下。
  
  到法眼處時,他也不去入室參請,只令弟子跟隨別人一道去參請。
  
  一天法眼升座,有僧問:「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說:「曹源一滴水。」
  
  那個僧人惘然而退。韶在一旁聽了,忽然大悟。後來他作了一偈呈給法眼: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法眼印可說:「只這一偈,可以承繼我的宗風。你後來自有王侯敬重,我不如你。」
  
  韶後來出世,承嗣法眼,並被封為國師。
  
  有位叫慧超的和尚問法眼:「如何是佛?」
  
  法眼說:「你是慧超。」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