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禪與情緒管理
聖凱法師
24/03/2014 07:1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一、前言

  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47日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定為精神衛生,還提出了消除偏見,勇於關愛的口號。在一些報紙上面,赫然地登著精神疾病--新世紀頭號殺手的文章,向人類預示著精神病時代的到來。

  據1993年抽樣調查表明,我國精神分裂症、精神發育遲滯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者由1982年的12.68%上升至13.47%,約有精神病患者1600萬。在各種重性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最高。在輕性精神疾病中,神經症的患病率最高。專家估計,最近幾年我國重性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還會上升。如果按照國際通用的衡量健康狀況的“DALY”指標來評價各類疾病的總體負擔,我國各類精神疾病約占疾病負擔的15,在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居首位。根據預測,進入新世紀後我國各類精神衛生問題將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總負擔預測值中,精神疾病仍將排名第一。所以,認為精神疾病成為新世紀的頭號殺手並不是聳人聲聞。

  精神疾病的產生來自思想與感情的誤區與缺陷,所以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關鍵在於對精神的控制與調節。人類作為有情眾生,其特點便是有感情。幾千年來,占支配地位的觀念一直認為情感雖是人的本能之一,但它是理性的異己力量,必須由理性來駕馭。但是到了現代社會,人們受科學技術的巨大力量迷惑,一味張揚理性而砭斥壓抑情感,走向了唯科學理性主義。對此,後現代主義批判道:以理性支配感情,只能使人成為喪失個性的、無血無肉無感情的抽象的人,從而壓抑了人的具體性、個體性。當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智力與情感是同一的,根據這個原理,知情互動理論便誕生了。[1

  情緒管理其實正是在知情互動理論的指導下而產生的,強調對於情緒的管理--控制與調節,並不同於簡單的壓抑,這取決於一個人對人生價值觀總體把握的水準,取決於由生活閱歷和理論修養共同培養的情感質地,取決於處理自身與環境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藝術。[2]情緒管理學是在西方精神分析學的推動下,從認識自己發展到管理自己,這是從探索和揭示人的心靈奧秘,從而促進人的自我覺悟和自我實現。

  所以,情緒管理是全新的現代科學,正在風靡于世界,成為人類追求成功的重要學問。而禪作為東方的古老智慧,一直是救濟世人解脫痛苦的良津,本世紀以來,禪宗流行於世界各地,成為影響最為深遠、廣大的佛學體系。在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如何從東方的古老智慧中找到救濟現代危機的有效方法,將禪的修行落實到現代人的生活中,讓現代人能夠體會到禪的清涼與智慧,成為禪宗弘揚者的重要課題。

  我們以情緒管理為契入點,提出以禪的超越智慧來進行情緒管理。但是,二者的共同基礎在哪裡?為什麼能夠將二者聯繫起來?禪的修行對於情緒管理具有什麼意義?對於日常常見的情緒,應該如何從禪的超越角度來進行管理?這是從禪的智慧透露出禪宗對情緒管理的關注及其可操作性,我們試圖以此說明:禪不僅是戰勝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異化、內心分裂和精神頹廢的良藥,而且能給現代人以生存的勇氣,因為禪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生活之道。

二、禪與情緒管理的共同基礎

  禪,是梵語dhyqna的略語,漢譯為思維修,也稱為靜慮,是靜止念慮散亂的意思,亦即定慧的通稱,而兩者實為一體。從印度傳來的禪,經過中國祖師大德的弘揚,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並且傳播到東南亞國家。本世紀以來,禪宗風靡于歐美,成為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佛學體系。

  禪宗的宗旨,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禪宗主張人的心性本來清淨,本來空寂,是超越於現象界的。善與惡,天堂與地獄,都是因思量而從自性中化現。一切法的現起,不能離卻自性,如萬物在虛空中一樣。如《六祖壇經》中說:

  世人性本自淨,萬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惡)事,即行於惡。思量一切善事,便修於善行。知如是一切法盡在自性,自性常清淨。[3

  人心雖然本自清淨,但是由於煩惱妄念的染汙,取相著相,如雲霧障于明淨的虛空;如果能于禪的修習中,離一切法相,就頓見心性的本來清淨,如雲散而虛空明淨一般。所以無相不只是離一切相,更是因離相而性體的清淨。[4]所以見性,就是開發自性,達到無心無念的境界,徹見到自己本來的心性。但是,佛性是在日常生活中顯露出來,無論行住坐臥,只要你於念無念於相離相,莫思一切善惡,便佛性具足。

  因此,鈴木大拙先生強調禪是一種生活的藝術,他說:

  禪者可以告訴他們,他們這些人皆忘了自己天生是藝術家,是創造性的生活藝術家。一旦他們認識到這個事實和真理,他們就會從他們的苦惱中解脫出來,不管這個苦惱是神經官能症、精神病,還是其他任何名目。……對於這樣一個人來說,他的生活反映出他從無意識的無盡源泉中所創造出的每一個意象。就此而言,他每一個行為都表現了獨創性和創造性,表現了他活潑鮮明的人格。這裡不存在因襲、妥協和禁抑的動機。他從心所欲,行動如風一樣隨意飄蕩。他不再有那囿於片面的、有限的、受限制的、自我中心的存在中的自我。他已走出了這個監牢。唐代有一位大禪師說:隨處作主,立處皆真。這種人就是我所說的真正的生活藝術家。[5

  鈴木大拙先生認為,見性的人生之所以具有藝術性,這是因為見性的人的個體無意識已經觸及到廣大無邊的宇宙無意識(佛性),並同廣大無邊的宇宙無意識那種無限可能性的淵源相溝通,而由這個淵源,不僅各種藝術家孕育他們的靈感,即使我們一般人,也各以他自己的稟賦,把生活化做真誠的藝術。

  所以,禪指出了從枷鎖到自由的道路,通過禪的修行把本具於我們內心中的一切創造性與有益的衝動顯現出來。禪的生活藝術把儲藏於我們內心的所有生命力量進行適當而自然的釋放,而這些生命力量在通常的環境之中是被壓抑被扭曲的,它們找不到適當的管道來活動,因此禪的目標就是救我們免於瘋狂或殘廢。[6]所以,禪對於現代人尤其具有精神療法的治療效果。

  見性成佛就是顯現本具的佛性,佛性就意味著每一個都具有成佛的條件,用西方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說法,說明人具有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的潛在可能。所謂自我實現,即人的潛能的充分實現,按照馬斯洛的觀點,現代情緒管理學的目標正是培養自我實現型的人,認為這是真正健康、高度發展和成熟的人,他們對情緒是這樣管理的:

  他們不會刻板地抑制自己的情緒;他們行為的一個典型特徵,是自由抒發與他們當時的感受相關聯的情緒;他們不必約束自己的情緒,他們有充分感覺的自由;他們應付新的情景而不必事先計畫應該怎樣作出反應。心理健康的人從心所欲而不違私衷,因此能自然地生活於自己所處的環境中。這樣的人,為自身情緒所開拓的是恬然情真而又理性深蘊的樂土,能使情緒成為有益於人生實踐、人生健康的天然盟友。[7

  所以,禪與情緒管理在表達自我實現上有一定的不同,但是禪宗則與精神分析學的自我實現是相同的,弗洛姆將二者的目標概括為解除壓抑自我實現。因為無意識中蘊含著人的全部潛能,所以只要覺悟到這一點,便意味著覺醒,擺脫幻象、假像、謊言,如實地觀照事物。覺醒的人是解脫的人,他的自由不為別人所限制,也不為自己所限制。意識到以往未曾意識之物的過程,構成人的內在革命。正是因為這種真正的覺醒,成為創造性的知性思想與直覺性的直接把握的根源,所以只要通過自覺的努力將無意識中受壓抑的創造性潛能釋放出來,從而在建設性的方向上去獲得個人的自我實現。[8]所以,弗洛姆認為對禪的知識及實踐,能夠在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技術上產生最為豐富和清楚的影響,可以使精神分析的焦點更為集中,為洞察本性投下新的光輝。

  情緒管理學的表達傾向於具體的、現實的,而禪宗與精神分析學則傾向於抽象,但是具有很大的一致性,這也是我們以禪的超越來闡釋情緒管理的基礎。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這樣表達禪與情緒管理的共同基礎:一位具有很高境界的禪師,本身便是情緒管理很好的人;一位情緒管理得很好的人,他已經在向禪的境界靠近。

三、禪定的修習與情緒管理

  中國的禪宗是由印度禪演變過來,本來禪習的修習是佛法的根本,但是由於慧能的南宗禪,認為只要於一切法上無有執著,活潑潑的一切無礙,行住坐臥都是禪。正因為曹溪門下所傳的,是般若相應的禪,定慧不二的禪,無所取著的禪。以此作為的定義(曹溪門下自己下的定義),所以對入定出定,內照外照,住心看淨等,採取否定的立場。[9]但是,上上根機的人,能夠一聞頓入;對於根微智劣者來說,就不得不以安禪為方便,否則是不能契入的。所以,禪定的修習是十分重要的。

  從佛教本身來說,當今佛教的多元化發展已經勢不可擋,但是對於宗教情操的培養及實踐上的提高則是佛教徒的根本。從現代社會來看,心靈浮躁的現代人需要來自佛法清涼智慧的安撫,這就需要契理契機地弘揚佛法。現代人因為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而迷失於氣功與各種邪門外道中;在佛教內部,亦因為在佛法弘揚上的不足,造成佛教徒對整體佛教在理解與實踐上有些偏差,對未來佛教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障礙。在中國佛教中,最能滿足現代人的精神饑渴,安定人類的心靈,能糾正當今佛教在修行上的誤區,應該是佛教的禪修。[10

  禪定對現代人的作用,體現在許多方面,如個人發展及潛能發展、團體成長、智力方面、學習方面、心理治療、教育機構、生理、疾病、體育等。在心理治療中,可以對戒煙、青少年犯罪、適應性退化作用、焦慮、大學生壓力、自我寬容、神經質、緊張等,具有明顯的效果。[11

  對於情緒管理來說,通過修定,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不良情緒,如修不淨觀對治貪心,修慈悲觀對治嗔心,修因緣觀對治癡心。如現代醫學製造出成千上萬的鎮靜藥,而這些藥不但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而且事實上也是完全無益於消除焦慮本身,而佛教的禪定卻能平息我們的亂心,使不良情緒漸漸降伏下來,禪定的作用是任何鎮定藥也比不上的。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面前,具有冷靜的頭腦,先忍受心中的痛苦與不快,再能審察情勢,檢討反省。

  佛教的定學不但提倡對不良情緒的對治,更提倡對優良情緒的培養,如慈、悲、喜、舍等優良情緒的引發,也是至關重要的。慈,就是希望眾生歡喜受樂、受人愛敬的與樂心;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的深度同情心;喜,因眾生享受喜樂幸福而自感欣喜快慰的歡喜心;舍,捨棄我執我慢,等視自他的平等心,及捨棄財物等的佈施心,捨棄自心過度的愛憎及煩惱的平等心。四無量心的修習,先從自身觀起,然後推己及人,平等普覆一切眾生。這是通過禪定培養道德素質,改變人格結構,很值得現代情緒管理學注意。

  所以,現代情緒管理學也非常提倡靜坐,許多研究都肯定靜坐能降低血壓、膽固醇,有益身心健康。在現代心理治療中,常用深呼吸來減輕壓力,如《擺脫壓力》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家紐倫伯格博士說:許多與壓力有關的抱怨,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情緒--皆因不正確的呼吸所造成。但是幸運的是這類的抱怨,通常只要學習正確的呼吸法即可解決。12]而佛陀將數息觀作為習禪的最初入門,稱為二甘露門之一,可見佛教的修行法門與現代情緒管理方法上具有一致性。

  所以,禪定的修習能使心趨於寂靜,增強自主情緒的能力。同時,由於得到身心的輕安,能使人心調柔,具堪能性,如皮革已鞣,隨意製作,具有高度的心理自控能力,很強的自塑能力,有力量把持自心,使行為符合自己所處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形象。在正定輕安中,能夠超越粗劣情欲的精神或身心享受,能自然保持安恬平穩的心態,不被煙酒毒品、聲色貨利所誘,不作殺盜淫妄、貪贓枉法、損人利己之事。而這些正是情緒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所以禪定的修習在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可操性具有很大的空間,值得我們去探討、摸索。

四、禪的智慧與情緒管理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個情緒流布的世界,情緒處於社會生活的敏感的前沿陣地;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與調節能力,成為衡量現代人素質的重要標誌。所以,現代心理學提出了情感智慧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新概念,而且認為情感智慧包括五個方面:情感自覺情感管理將情感導向正途同理心(情感判讀能力)融洽的人際關係。[13]通俗一點說,情感智慧的含義是:(1)瞭解自己的情感,能立即覺察自己的情感,瞭解產生情感的原因,明瞭自己對別人與某些決策的感覺,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2)控制自己的情感,能安撫自己,擺脫強烈的焦慮與憂鬱,也就是能控制刺激情感的根源;(3)激勵自己,能夠整理情感,讓自己朝一定的目標努力,增強注意力與創造力;(4)明察和理解別人的情感,瞭解別人真正的感受,察覺別人真正的需要,具有同情和理解別人的心理;(5)營造融洽的人際關係,能夠協調、引導別人的情感,營造良好的人際互動模式和團結共感的氣氛,提升集體精神,使集體生活充滿和諧與生機。

  所以,情緒管理不但是對自己的控制與調節,同時意味著在自他互動中營造良好的氛圍。但是,不良的、負面的情緒如影隨形,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影響著人們,所以如何對治這些負面的情緒如緊張、沮喪、生氣、悲傷、恐懼、寂寞、害羞、憤怒、嫉妒、自卑、自傲、冷漠、焦慮、無聊及不確定性等等,這是情緒管理的主要任務。

  美國心理學會提出心理平衡的10條要訣:一、對自己不苛求,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二、對親人期望不要過高;三、不要處處與人爭鬥;四、暫離困境,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五、只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非原則問題方面適當讓步;六、對人表示善意;七、找人傾訴煩惱;八、幫助別人做事;九、適當娛樂;十、榮辱不驚,知足常樂。[14

  這些情感智慧及心理平衡的方法,與禪修的超越智慧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禪修的目的不僅在於獲得寧靜的心理,更重要在於通過禪修而獲得一種超越的智慧,能夠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與困擾,實現自我超越與解脫。

  禪的智慧首先在於破除執著、看破、放下。凡夫之所以迷而不覺,是因為心識的虛妄作用,在不可分別處強作分別,產生能所對立、主客對立。而禪的實踐與證悟,無非是超越主體和客體的對立,直接契入能所兩忘能所一如。而執著與分別是各種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如嫉妒是因為別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應,是一種相對比較中的錯覺現象;被稱為心靈假像死亡的冷漠也是由心理挫傷和認知不當而引起的。所以,禪的智慧在於破除我們人類對於事物的一種錯誤認知,看破事物外在的假像,從而放下事物的執著,而得到自在、快樂,這樣自然能夠克服一些不好的情緒。

  禪的智慧要求禪修者自我反省,觀照自身,因此採取種種反詰的教學法。所以,在進行情緒管理理時,應該學習禪修的觀照智慧,進行自我解剖與分析,走出自我的怪圈。如恐懼本身是由於生活中不良的經歷而引起錯誤的認知,害羞也是因為一次偶然的失敗而造成的心理障礙。所以,情緒管理者與心理治療者應該對這些心理疾病進行分析,反省自己這些精神障礙產生的原因,進行暴露與剖析,讓患者瞭解到其實這些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可怕。

  禪的智慧要求禪修者生活在當下,注重當下的生活,尋找當下的快樂。許多心理疾病都是來自對過去的沉緬及未來的過高期望而產生的,所以情緒管理與心理治療應該讓患者瞭解到當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這就是禪修的正念。所謂正念,就是要從對過去和未來的思慮中擺脫出來,安住當下,清楚明瞭自己的身心內部和周遭正在發生的事物之無常無我、互即互入的本質,就是要打破自己的那種對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視而不見、麻木不仁的狀態,從而對日常生活中優美寧靜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覺照,就是要善於發現和欣賞生命中的種種奇跡並與它們融為一體。[15

  改造世界要從當下實現自己的內心和平開始,禪修與情緒管理都是一樣的。禪不僅是戰勝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異化、內心分裂和精神頹廢的良藥,而且能給現代人以生存的勇氣,因為禪是真正符合人性的生活之道。所以,我們要以一種禪的超越智慧直面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弱點,擺脫煩惱的糾纏,建設美好的人間淨土。

  200157日 聖凱于南京大學哲學系


  注 釋:
  1、黃甫全〈當代社會生活嬗變與人的素質提升〉,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系列學術研討會《人的素質》(1999)論文集,第210頁,法鼓人文社會學院,1999年。
  2、拙文〈論佛法與情緒管理〉,《妙智》第5期,第20頁,2000年。這篇論文獲得臺灣慧炬雜誌社1998年度獎學金,分別發表在《妙智》第56期。在這篇論文中,以《清淨道論》及唯識有關經論作為基本材料,探討了佛法對情緒的分類及形成原因,並且提出了以戒、定、慧作為佛法情緒管理的總原則,以此展開佛法對日常生活中常見情緒的管理;特別提出佛法的情色觀,以此關注現代社會的情欲問題,探討了以禪化欲的修行理念。
  3、《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藏》卷48339b
  4、印順《中國禪宗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次印刷,第303頁。
  5、弗洛姆、鈴木大拙、馬蒂諾《禪宗與精神分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第1920頁。
  6、袁久紅〈佛性在當代的閃光〉,淨慧主編《佛教與現代文明》,中國佛教協會1991年版,第75頁。
  7、楊傲多主編《卡耐基情緒管理手冊》,三峽出版社1997年版,第1頁。
  8、《禪宗與精神分析》,第145165頁。
  9、印順前揭書,第295頁。
  10、拙文〈現代僧伽禪修教育芻議〉,臺灣《佛藏》1999年第13期,第23頁。
  11、釋惠敏〈美國禪定與教育博士論文之簡析〉,臺灣《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第417453頁。
  12、(美)帕德絲等著《心靈導師:情緒管理全書》,包黛瑩等譯,88頁,經濟日報出版社,北京,1997年。
  13、丹尼爾·高曼《情感智慧》,張美惠譯,臺灣時報文化公司1996年版,第311312頁。
  14、〈精神疾病--新世紀頭號殺手〉,《環球時報》2001417日第14版。
  15、法]一行禪師《一行禪師佛學講演錄·與生命相約》,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9頁。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