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如來藏思想略探 ──以《大般涅槃經》為主──
釋宗證
17/06/2015 07:0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福嚴佛學院初級部

 

  

 

一、         前言   

二、         如來藏的詞義   

三、         如來藏系的經論及其旨趣       

四、         概說如來藏的重要思想   

(一)          信在如來藏思想的地位    

(二)          如來藏思想的常、樂、我、淨觀    

(三)          如來藏與生死流轉、涅槃還滅之關聯    

(四)          眾生悉有佛性說及闡提亦有佛性說

(五)          抉擇如來藏思想之深義──空與中道    

五、         結論   

 

 

關鍵詞:1. 如來藏           2. 佛性

                                                                                                                                                                       一、      前言

印度大乘佛教早期,是以中觀和瑜伽為兩大主流,直至西元三世紀左右,如來藏思想才逐漸萌芽。約西元四、五世紀之際,隨著如來藏系的經典陸續傳譯,此一學說也備受重視而日益興盛、廣為推崇,呈現與中觀、瑜伽兩系並駕齊驅之趨勢。[1]然此思想雖屬於後期大乘佛教,而其淵源,上可追溯至初期大乘佛教時期。[2]

    如來藏思想之精髓,不外乎闡揚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說,以及依如來藏建立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諸家古德,乃至現代學者等,投身於如來藏思想之解析論述者,可說不計其數。按此,筆者企盼藉撰寫本文,以了解佛陀宣說如來藏之目的為何?此思想為什麼一反早期佛法倡導無常無我,而說常樂我淨?而具有常樂我淨性質的如來藏與生死輪迴之關係又如何?再者,為何眾生悉有佛性?其隱含何種意義?佛性是否有其更深層的意涵?筆者擬從窺探如來藏思想之一二,進而正確認知「如來藏」之後,再導入修學佛法的歷程中。

在如來藏系經論中,《大般涅槃經》[3]除了宣說如來藏思想外,其後分三十卷裡,更含攝著般若思想之要義,將佛性與二諦、緣起、空觀等作一連結,實為特異;又佛教所說的斷善根闡提成佛論,《大般涅槃經》的解讀亦呈顯出耐人尋味之處,故本文多以《大般涅槃經》作為論述之主導,除能瞭解如來藏思想,更能得悉其所囊括的內涵。以下,首先釋名,再藉由如來藏系的典籍來敘述,探求如來藏的信仰層面、思想之安立與價值;最後對此教法之特勝,試著與佛法中的根本教法──緣起,作一融會。

                                                                                                                                                  二、      如來藏的詞義

分析如來藏的語辭,若能從原文下手是再好不過,但礙於能力之侷限,在此僅就漢譯的經論及參考其他學者著作,試著加以解釋。

如來藏一詞,在聖典中,與其同義者甚多,例如:如來眼、如來智、如來身、如來界、法身()、眾生界、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種性、佛性、真我……等。但就較為耳熟能詳者,分述如下:

()、如來藏:依梵文,如來藏是如來(tathAgata)和藏(garbha)的結合語。如來,是佛十號之一,謂乘如實之道而來,斷諸結使、離諸戲論,福德智慧圓滿成就,具足無量功德的究竟者。[4]「藏」字,依梵文為「胎藏」或「界藏」義。胎藏者,即謂其內含藏有且具能成長發育之義,例如母腹中的胎兒;界藏者,乃隱藏於中而待發掘者,好比地下的礦藏。故此如來藏,可說是富藏如來之性者。[5]依照《勝鬘經》所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過恆河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離煩惱障,名如來藏。[6]在《大方等如來藏經》則舉萎花中的化佛等九種譬喻,來說明如來藏[7]

()、佛性:依據學者所作之梵漢對照,佛性此譯詞出自梵文的原語可能有三:(1) buddha-dhAtu (直譯為佛界) (2) buddha-gotra (佛種性) (3) buddha-garbha (佛藏)。其中,佛藏即是如來藏。佛界的界字,原義是根基、元素、依處、領域、種類等,引申之,則界即具有生種的因義、特性 (區別異性,同性相通的特性),或表顯某一範圍,或能執持等意思。[8]種性,原義有二:一者指埋藏珍寶的山,二者曰血統、傳系的能力,而演進成種因、種子,或本具的能力。[9]其餘同義詞繁多,此不一一贅述。

        由如來藏等詞的含義,約可推知其所欲彰顯的是──凡夫雖被無明煩惱所覆染,但卻蘊藏與如來相同的因性、種性,或是成佛的可能性。接著,再從如來藏系經典,與佛陀宣說如來藏的意旨,對如來藏作進一步的了解。

                                                                                                                        三、      如來藏系的經論及其旨趣

據學者專家的推論,如來藏系經論中最早譯出者,應為西晉竺法護於西元二八六年翻譯的《如來興顯經》。[10]其餘較具代表性的經典有:

1.《大方等如來藏經》,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異譯本:《大方廣如來藏經》,唐‧不空譯)

2.《大般泥洹經》六卷,東晉‧法顯譯 (異譯本:《大般涅槃經》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宋‧慧嚴等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唐‧若那跋陀羅譯)

3.《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以下簡稱《勝鬘經》) ,求那跋陀羅譯 (異譯本:《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唐‧菩提流志譯)

4.《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以下簡稱《楞伽經》) ,求那跋陀羅譯 (異譯本:《入楞伽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乘入楞伽經》,唐‧實叉難陀譯)

5.《不增不減經》,菩提流支譯。

6.《無上依經》,梁‧真諦譯。

7.《大乘密嚴經》,唐‧地婆訶羅譯 (異譯本:《大乘密嚴經》,不空譯)

論典方面則以《究竟一乘寶性論》,元魏‧勒那摩提譯;《佛性論》,真諦譯;《大乘起信論》,真諦譯(異譯本:《大乘起信論》,唐‧實叉難陀譯)三部較熟為人知。[11]

法門的闡述,在於其內容、功用──對於修證上的捨染得淨、轉凡成聖有何超群絕倫、契應根機的地方,方能引人入勝,普及人心。有鑑於此,要通曉如來藏思想,對於其相關經論,應先有概要性之了達,再作深入探究。就如來藏一系的經典中,《如來藏經》深入淺出的用九種譬喻來表達眾生悉有佛性;《不增不減經》則把如來藏與法身相結合,展現出其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特質;而《大般涅槃經》在宣達佛性說之外,其與眾不同之處,乃至在經之後分中呈顯般若思想,而帶出佛性之深義。故於一系列經典中,簡述此三部經意,以對如來藏思想能有一概括性的暸解:

()《如來藏經》:此經之緣起乃釋尊神通變現萎華中有化佛結跏趺坐,金剛慧菩薩起疑問佛,佛藉斯宣說眾生有如來藏的密意。其後更以萎華中之化佛、群蜂守護的淳蜜、皮裡的粳糧、不淨處的真金、貧家內的寶藏、菴羅果裡的芽種、外裹穢物的金像、貧女懷轉輪王,以及鑄模內的金像等九種譬喻,一一說明眾生雖為煩惱覆蔽,然內含如來秘藏。[12]《寶性論》則以法身、真如、如來性三者來對照九種譬喻。[13]

()《不增不減經》:正如經名所言,闡揚如來藏不論是在凡夫位乃至證佛果,其體實無增減。更談到如來藏相應的清淨法界,不相應的煩惱所纏法界,及常恆清淨法界,「皆真實如,不異不差」。[14]

()《大般涅槃經》:釋尊以示現涅槃為因緣,進而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及佛性之常樂我淨四德。較為特殊的是,此經把「我」、「第一義空」、「十二因緣(觀智)」、「中道」等,與佛性相結合。較引人注目的,則是談到闡提的佛性觀。[15]下文將對這些觀點逐項論述。

誠如《大般涅槃經》卷22所說

一切聲聞、緣覺經中,不曾聞佛有常、樂、我、淨,不畢竟滅,三寶、佛性無差別相,犯四重罪、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有佛性,今於此經而得聞之。(大正12493b18~22)

經中明示:關於佛性,與所有眾生(包括一闡提等重罪之人)皆有佛性此等教說,是前所未聞的。然而佛是以何因緣說佛性呢?在《大般涅槃經》及《楞伽經》等皆明示乃為教化引導眾生,使能滅除妄執,趣向菩提。應機之眾生聞此教法,得悉自身具有佛性,而能起信解而隨法行,終必脫離生死苦海,同證涅槃妙樂。[16]《佛性論》與《寶性論》則同以為除眾生怯弱、輕慢等「五種過失」,得生勇猛、恭敬等「五種功德」來解釋。[17]此外,《大般涅槃經》卷9更言:

譬如良醫善知八種微妙經術,復能通達過於八種,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陸山澗藥草悉令識知,如是漸教八事已,次復教餘最上妙術。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先教其子諸比丘等方便除滅一切煩惱、修學淨身不堅固想,謂水陸山澗,水者喻身受苦如水上泡,陸者喻身不堅如芭蕉樹,其山澗者喻煩惱中修無我想,以是義故,身名無我。如來如是餘諸弟子漸漸教學九部經法,令善通利,然後教學如來秘藏,為其子故說如來常。如來如是說大乘典大涅槃經,為諸眾生已發心者及未發心者作菩提因,除一闡提。如是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經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未曾有也,當知即是無上良醫,最尊最勝,眾經中王。(大正12420c3~17)

經文以良醫教子比喻佛先教弟子修無常、無我觀等,後更以「不思議」、「未曾有」、「最尊最勝」之法教授與眾生,令彼得種無上菩提之因。這即是說:釋尊初時演說無常、苦、空、無我等破世間四顛倒見,次演如來秘藏,俾使眾生了達如來法身常、樂、我、淨四波羅蜜等諸深義,進而成就聖道。從此段經文,或許有意突顯這「如來秘藏」的無與倫比;但換個角度來看:此法門乃佛因應某種根性而開展,對此類眾生而言,自然是「最尊最勝」──這一說法,似乎較合情理。

    對如來藏法門的緣起與整體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後,以下,擬就幾個較能彰顯如來藏思想特色的要點,再作深一層的透析。

                                                                                                                             四、      概說如來藏的重要思想

本章節將先從佛說如來藏本身的用意來導論出「信」的重要性。其次,依如來藏的語義,可知其隱含有似佛一般的功德藏的意義,而其中較為特殊的是四波羅蜜──常、樂、我、淨──這和以往無常、苦、空、無我之教說,有衝突否?再者,常樂我淨的如來藏如何解答有情輪轉於三界的原因?而有佛性必定能夠證果、得涅槃嗎?又佛性與中觀、唯識的思想有什麼關聯性呢?佛性說的「有」異於般若思想的「空」嗎?以下,將就這些內容,試著逐一闡釋。

                                                                                                                            (一)                  信在如來藏思想的地位

在印度,如來藏思想所受的待遇並不如中觀和瑜伽二者,然此思想傳入東方後,反而蓬勃發展,成為中觀、瑜伽外另一個主流。如來藏法門主要宏揚眾生皆有佛性的論說,相較於中觀系多從否定面來論述其本身的思想(如龍樹菩薩的《中論》),與瑜伽行派繁瑣的法相、法義的分析,此或許頗謀合於中土傳統生性好簡易,企望升天成聖的民情。[18]者,如來藏思想對於「信」的要求意味濃厚,不像中觀、瑜伽那樣著力於教理推演、論述,這或許也是其普及化的理由之一。當然,就如《大智度論》所說的,佛法浩瀚如海,唯有誠信方能深入法藏,蒙受其利。[19]既然如此,卻為什麼說如來藏法門特重於信呢?所說的信是否有與眾不同之處?這可從經論裡略見端倪。在《大般涅槃經》卷8談到: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佛性者,云何甚深難見難入?佛言:善男子……無量菩薩雖具足行諸波羅蜜,乃至十住,猶未能見所有佛性。……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難得知見,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聲聞緣覺信順如是大涅槃經,自知己身有如來性,亦復如是。(大正12411c18~412b14)

佛性的甚深難了,即使是大菩薩也僅因聽聞佛說而得見少分,何況二乘、凡夫?唯有奉契經為圭臬,信受奉行,才能見知。《勝鬘經》說:

1)聖諦者,說甚深義……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

     界。

2)如來藏者,一切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本所不見,本所不

     得。

更以「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的「空如來藏」,以及「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的「不空如來藏」,且如來藏是「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然以此自性清淨心而有煩惱雜染等等難知難了的境界,來解釋為何唯諸佛方可如實照見;[20]此在餘諸經論中亦作是說。[21]在論典裡,為顯明如來藏的甚深境界,而同樣說到此一旨趣的,如《寶性論》卷4偈云:

非初非中後    不破壞不二    遠離於三界    無垢無分別

此甚深境界    非二乘所知    具勝三昧慧    如是人能見

出過於恒沙    不思議功德    唯如來成就    不與餘人共

(大正31842c10~15)

再者,說明此甚深大義乃不可思、不可議的第一義諦理,惟獨如來可成就之:

非言語所說    第一義諦攝    離諸覺觀地    無譬喻可說

最上勝妙法    不取有涅槃    非三乘所知    唯是佛境界

(大正31843c11~14)

    諸如上述,此如來秘密之藏是難解難知的甚深法義,唯是諸佛之境界,所以凡夫應深生淨信而納受,不可妄起分別。(有關引文中提到的如來藏與空、第一義諦等的連帶關係,將於下文再作敘論)對此,《寶性論》尚有詳盡的說明,然因文義相近,在此則不贅述。[22]

        既然經論強調信的重要,然而,何謂信?所信者何?《大般涅槃經》卷26解釋作:

云何為信?菩薩摩訶薩信於三寶,施有果報;信於二諦,一乘之道,更無異趣,……因是信故得聖人性,修行布施若多若少,悉得近於大般涅槃,不墮生死,戒聞智慧亦復如此,是名為信。(大正12517c18~25)

所謂信,即是對三寶及大乘法深忍受持,不為他移,如是修進,堪名為信。信的對象,是於實(諸法實事諦理)、德(三寶真淨德)、能(一切世出世間善),生起勝解、信樂,以心清淨故,即能自利利他,圓滿菩提資糧。[23]然所生信處,即《寶性論》講的「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四者,且因為此四法無不從如來清淨法界所流出,由信彼已,更上求佛道,故所獲功德,得勝一切眾生。[24]

如來藏甚深密意,唯佛通達無礙,凡夫眾生應知如來乃「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25]依佛語義,信受奉行,不妄恣毀謗,則能超脫三界,向於涅槃。[26]

                                                                                                         (二)                  如來藏思想的常、樂、我、淨觀

一如前文,釋尊闡揚如來藏義,或為破除凡俗外道之我見,宣達真我之實義,或為引導眾生入佛知見。但何謂真我實義?本段將從如來藏系的經論談到常、樂、我、淨觀,試就佛性、法身、涅槃三者,闡釋真我,來揀別外道的神我見。下文首先淺釋常、樂、我、淨的含義,再看經論如何詮釋彼此之間的關係。

所謂常者,即恆常安住,不隨時空而變易。《勝鬘經》(大正12222a1~2)云:「離有為相者是常,常者非虛妄法」。《大般涅槃經》卷22 (大正12495b4~8)說:「無生之法乃名為常,如來無生是故為常。常法無性,……如來無生無性,無生無性故常。有常之法遍一切處,猶如虛空無處不有,如來亦爾,遍一切處,是故為常。」這是說:若法離有為因緣之造作,無生無滅,盡虛空、遍法界等故,則稱作常;反之,名為無常。

樂者,指能令產生身心適悅安樂的感覺、受用,如世間多以貪求種種資生之所需,滿足欲求等為樂事;反之即苦。然而從佛法的立場去衡量,世間樂都是暫時、不究竟的,只有從修習布施、持戒、慈悲、禪定、般若諸行,而得真實究竟的涅槃解脫,成就佛道,如《大般涅槃經》卷12 (大正12439b13~22)所說:「持戒則為樂,身不受眾苦,……若能於眾生,晝夜常修慈,因是得常樂,以不惱他故;少欲知足樂,多聞分別樂,無著阿羅漢,亦名為受樂;菩薩摩訶薩,畢竟到彼岸,所作眾事辦,是名為最樂」。

我者,在印度宗教或哲學是指其體具有恆常、獨一(例如有一實在的輪迴主體),能自在作用的個人或宇宙(有自由、主宰的能力)《大般涅槃經》卷2 (大正12379a1~3):「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性不變易者,是名為我。」此明白的指出真實、常恆、主宰、獨一、其性不更易者,是名為我;反之為無我。

淨者,則是美麗、真實、純粹、清淨之義;反之為不淨。在《大般涅槃經》卷2,釋尊對弟子說:

世間亦有常樂我淨,出世亦有常樂我淨。世間法者有字無義,出世間者有字有義。……有想顛倒、心倒、見倒。以三倒故,世間之人,樂中見苦,常見無常,我見無我,淨見不淨,是名顛倒,以顛倒故,世間知字而不知義。何等為義?無我者名為生死,我者名為如來;無常者聲聞緣覺,常者如來法身;苦者一切外道,樂者即是涅槃;不淨者即有為法,淨者諸佛菩薩所有正法,是名不顛倒。以不倒故,知字知義。若欲遠離四顛倒者,應知如是常樂我淨。(大正12377c3~14)

由常等四義,可知世俗法所謂的常樂我淨,無非假象,但有假名,無有實義,因其仍雜帶無常、苦的過患。假使能伏滅思想、見解、妄心分別三種顛倒,則知世間無常、苦、無我、不淨之相,而了悉常者法身、樂者涅槃、我者如來、淨者佛正法教之實義。[27]

一如釋尊在《大般涅槃經》等處所明,如來往昔宣說無常、苦、空、無我等,是為了對治世間的四種顛倒見,[28]此亦表明佛觀說常、樂、我、淨的因緣。《大般涅槃經》卷30云:

為破眾生如是常心,說一切法悉是無常,惟說如來常住不變,……為破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亦爾,如來為破世我、世淨故,說如來真實我淨。[29](大正12545a8~12)

佛為破斥凡夫執世間為常樂我淨之謬見,而說無常等法;同樣的,為破斥世間錯誤的常樂我淨相,演說超俗出世、真實一如的常樂我淨。於前文曾引的《大般涅槃經》卷9 (大正12420c3~17)也指出,釋尊先說無我,後開演如來藏之妙法,普令諸有情得種成佛之因,是漸次增勝的教學。

在經典中多用這常樂我淨四德形容如來、法身、佛性、菩提、涅槃等,以下歸納為三項,藉此來了解四德的內涵。

第一項,約如來、法身說:在《大般涅槃經》談到有關如來、法身者,例如:

1)爾時世尊復告迦葉: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無有去來而亦去來,不破不壞,不斷不絕……無有寂靜而亦寂靜……非有為非無為……不可宣說,除一法相,不可算數,般涅槃時不般涅槃,如來法身悉是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如來所以示病苦者,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大正12382c26~383b14)

2)云何為佛?佛者名覺,……既覺了已,令諸煩惱無所能為,是故名佛。以是覺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是故名佛。(大正12469c13~18)

3)佛言:善男子,佛身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無常者,欲度一切眾生方便示現,是名眼見。常者如來世尊解脫之身,亦名眼見,亦名聞見。(大正12530b1~4)

4)如來世尊永斷色縛乃至識縛,是故名為常、樂、我、淨。復次,色者即是因緣,若因緣者則名無我,若無我者名為苦、空。如來之身非是因緣,非因緣故則名有我,若有我者即常、樂、淨。(大正12544b9~13)

5)若言我者,則是如來,何以故?身無邊故,無疑網故。不作不受故名為常,不生不滅故名為樂,無煩惱垢故名為淨,無有十相故名為空,是故如來常、樂、我、淨、空無諸相。(大正12544c15~19)

在《大般涅槃經》中,講到如來的,或說有為度化眾生的方便示現色身,[30]與覺證諸法實相的常恆不變法身兩種(引文13);或說已解脫、斷除、遠離一切隨眠煩惱,不昧於世法因緣而為束縛、變動,清淨無垢,且具無邊無量功德(引文1245);或以遣破二邊之中道觀來描述常、樂、我、淨(引文15)[31]另外在其他亦同樣記載,《無上依經》卷上說到:

阿難!若有眾生信如來語,能見法身常、樂、我、淨。見眾生者,無顛倒心,生真正見。……如來法身是真常、我、樂、淨波羅蜜,若有眾生因勝妙道,觀如來身,是等眾生從明入明,從安隱處至勝樂處,是佛真子,佛心愛念,從佛口出,得佛成就,從法化生,得法財分。……如來法身大淨波羅蜜應知有二種:自性清淨是其通相;無垢清淨是其別相。大我波羅蜜應知有二種:遠離一切外道邪執,出過我見虛妄故,遠離二乘計理謬執,出過無我虛妄故。大樂波羅蜜應知有二種:斷苦集本、解習氣縛,則能證得一切苦滅,意生諸陰拔除盡故。大常波羅蜜應知有二種:既不損減無常諸行,出過斷見故,亦不增益常住涅槃,出過常見故。若計諸行無常,是名斷見,若計涅槃常住是名常見。治四惑障,翻四顛倒,常、樂、我、淨為其真果。(大正16472a2~c5)

依經所言,若眾生能淨信佛之法語,而明了徹觀如來法身之常──離斷常見,樂──無眾惑苦,我──滅諸謬見,淨──具通別相,則能泯除貪瞋痴慢四種惑障,斷非常計常等四種顛倒,能「從明入明,從安隱處至勝樂處」,得真正見,堪名「佛真子」。[32]經文雖用常、樂、我、淨四詞來表顯如來法身,但其乃「以指標月」之用,切不可落入文句中。正如經文後闡明的,此實為破除凡夫邊見,而表顯出中道。

第二項,約佛性說:在《大般涅槃經》中提到:

1)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佛性雄猛,難可沮壞……如是佛性終不可斷,性若可斷,無有是處。如是我性即是如來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無能沮壞燒滅。……出世我相名為佛性,如是計我是名最善。(大正12407b9~408c8)

2)佛言:譬如二人共為親友,一是王子,一是貧賤……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於世說真我相,說已捨法,……凡夫愚人說言一切有我,……如是眾生不知我相,……菩薩如是說於我法,凡夫不知,種種分別,妄作我相,……是諸凡夫次第相續而起邪見,為斷如是諸邪見故,如來示現於無我,……善男子,今日如來所說真我,名佛性,……若有凡夫能善說者,即是隨順無上佛法,若有善能分別隨順宣說是者,當知即是菩薩相貌。(大正12412b13~c29)

3)善男子,我觀諸行悉皆無常,云何知耶?以因緣故。若有諸法從緣生者則是無常,……佛性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因行所作非無因作、非作非作者、非相非無相、非有名非無名、非名非色、非長非短、非陰界入之所攝持、是故名常。……一切有為皆是無常,……佛性無為是故為常。(大正12445b27~c13)

4)復次,善男子,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常樂我淨。……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以方便力種種教告,令彼得見,以得見故,眾生即得常樂我淨。(大正12523c10~23)

如上之引文,依《大般涅槃經》卷8所舉之譬喻(引文2),說明因眾生不明如來所說之「真我」(即佛性),而生諸邪見,佛為破之故說無我之教,再者,若直說常樂我淨的話,「恐濫邪解,且一時拂下情塵故」,[33]因而先說世間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由此當知凡夫外道所說的我決不同於如來藏真我。[34]佛說的我──佛性,乃恆常不可沮壞(引文1),無生無滅,非一切有為造作(引文3)能離無明貪愛、破除生死之惑業苦障故,得具常、樂、我、淨四波羅蜜,約名中道,此中道之法即為佛性(引文4)。在其他經典裡也同樣記載著佛性的常樂我淨義。[35]由上引文亦可知諸佛菩薩但以假名、權說而曰「真我」;凡夫外道卻計實有一自性的「我」存在──雙方在用意、指稱、內涵上皆不相同。

第三項,約涅槃說:在《大般涅槃經》中說到(大般)涅槃的常、樂、我、淨有:

1)一切諸法,唯除涅槃,更無一法而是常者。(大正12414c5~6)

2)常樂我淨乃得名為大涅槃也。……有大我故名大涅槃,……有八自在則名為我,……有大樂故名大涅槃,……以四樂故名大涅槃,……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立為名,……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得名為大般涅槃。以純淨故名為大涅槃,……淨有四種,……以大淨故名大涅槃。(大正12502a11~503c23)

3)佛言:我法雖從無常獲得涅槃而非無常,……從了因得故常樂我淨,從生因得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說是異無者,有三種無,……是三種無,涅槃中無,是故涅槃常樂我淨。(大正12592c2~593c27)

依經所云,因具有八大自在我、四樂四淨,從了因得非從生因故,非有三種無等因素,(大般)涅槃得名為大,具常樂我淨四波羅蜜。[36]

就諸經論中以四德來論述如來法身、佛性、涅槃等,所詮釋的,非有不同,即平常所熟知的法界一如、諸法實相,乃無有變異,寂滅安樂,法爾如是,畢竟清淨。由此可知,常等四者的表象,全為度化眾生故,不得不依世俗諦而強立種種假名施設,而於第一義中則是離言絕慮,切勿解同凡俗外道言稱的常樂我淨與神我。

                                                                                                   (三)            如來藏與生死流轉、涅槃還滅之關聯

如來藏思想,除了宣達佛性的常樂我淨的理念外,更處處明示眾生悉有佛性,也因如此,不免遭人置難,對於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覺者而言,是不需懷疑的,但是尚處生死輪轉的凡夫,竟有著和佛無異的佛性,這卻又怎麼理解呢?而具有常樂我淨性質的佛性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呢?以下,簡單地就生死、涅槃兩者與佛性的聯性,試著解讀問題之所在。

一般說眾生之所以會輪迴三界之中,是因為煩惱惑業未淨除,但在如來藏思想裡,每每言明眾生亦具自性清淨的佛性,與佛無別,這其中似乎略帶矛盾──眾生若亦有此佛性,何以仍處三界之中不得出離?何況凡夫尚有無明煩惱,怎麼能有這清淨的佛性呢?《勝鬘經》對此而解釋:

1)世尊!過恆河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障,名如來藏。(大正12221c9~11)

2)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大正12222b22~23)

3)世尊!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非如來藏有生有死,如來藏離有為相,如來藏常住不變,是故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大正12222b5~12)

所謂的如來藏,即是法身在凡夫位之名(在纏),然因煩惱迷惑不得見(功用不得全顯);雖不得見,卻仍恆存於眾生內。[37]而煩惱與如來藏關係,乃「是依、是持、是建立」──依存、攝持、任持不失的,但這不是說煩惱與不思議清淨功德是以如來藏為親因緣而生,而是說染淨法依存於如來藏的,這在《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無上依經》都敘述著此一道理。[38]但此處隱藏一個難題──為何雜染法能與清淨法並依存於如來藏呢?對此,經中多以「難知難了」、「唯佛如實知見」作結論。[39]在《寶性論》雖亦同曰「真如有雜垢者」為「不可思議」,然有可發見論後引《無上依經》的「自性清淨」和「無垢清淨」二義試作解答。[40]而據《楞伽經》和《密嚴經》,是將如來藏貫串阿賴耶識的思想,以「如來藏藏識」之名來解決的。[41]如《楞伽經》對於如來藏為涅槃依處,是這樣解釋的:

1)如是大慧!轉識、藏識真相若異者,藏識非因。若不異者,轉識滅,藏識亦應滅,而自真相實不滅。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大正16483a29~b3)

2)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藏識名。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大正16510b26~28)

這是說:把依於「如來藏藏識」的有漏習氣滅除(業相滅),則其真相即顯──如來藏出纏,還得原來清淨法身。[42]此表顯出《楞伽經》與《密嚴經》似乎有試圖融合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二說的意味存在。[43]

依照《勝鬘》等經之義,如來藏是生死之所依,亦是涅槃之所依,由此更可了知如來藏的功用價值──凡夫眾生了達自身也潛藏佛性,並非一昧以雜染垢穢為體性,知己成聖有望,如此順依佛性清淨之正因而對世間虛妄不實之法產生厭離,於涅槃寂靜之境起欲樂想,進一步追求出世法。[44]附帶一提,相較於如來藏系思想,唯識學乃用轉識成智──轉捨雜染、轉得清淨的轉依說來表明其立場,如《成唯識論》卷9所言「轉捨依他起上遍計執,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45]這是依阿賴耶識說的;《楞伽》、《密嚴》二經則是融會二者思想,以分別說明染淨面。

                                                                                                    (四)                  眾生悉有佛性說及闡提亦有佛性說

        如來藏說最引人側目的,可算是眾生悉有佛性和闡提亦得成佛論。其中,談到眾生悉有佛性,如來藏系的經論比比皆是,在此不一一列舉。本節重點將放在進一步闡釋凡聖佛性之異同。

眾生雖存有與佛相同的佛性,但到底還是凡夫,不具有和佛一般的智慧功德。這性一而相異的情形,約略可分作三種解釋:

一者、佛性是未來有。凡夫尚為煩惱纏縳故,然於未來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說言眾生悉有佛性。《大般涅槃經》卷27云: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問,是義不然,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然諸眾生悉未具足。……一切眾生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我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切眾生真實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是義故,我於此經而說是偈:本有今無,本無今有,三世有法,無有是處。善男子,有者凡有三種:一未來有,二現在有,三過去有。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佛性。……眾生亦爾,皆悉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46](大正12524b1~ c10)

所謂「佛與佛性雖無差別」──這是理體上等同;「然諸眾生悉未具足」,仍未有如佛一般的功德相好、福德智慧等──這是事相上差異。但就「一切眾生未來之世,當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故,而說眾生悉有佛性。

二者、眾生需勤修正法,淨除垢穢,以此因緣,方得見佛性。如《大法鼓經》卷2云:

若勤方便,除煩惱垢,爾乃得我。(大正9297a13~14)

這「爾乃得我」的我,即指佛性。《無上依經》說的更加明白:

一切如來昔在因地,知眾生界自性清淨,客塵煩惱之所污濁。諸佛如來作是思惟:客塵煩惱不入眾生清淨界中,此煩惱垢為外障覆,虛妄思惟之所構起,我等能為一切眾生,說深妙法除煩惱障。…… 於諸眾生生尊重心,起大師敬,起般若,起闍那,起大悲,依此五法,菩薩得入阿鞞跋致位。是諸菩薩復更思惟:此煩惱垢無力無能,不與根本相應,無真實本無依處本,最清淨本,是故無本,虛妄思惟顛倒習起,如地水風依本得住,是本者無所依,煩惱亦如是,無真實依。若如實知正思惟觀,是諸煩惱不起違逆,我今應觀令諸煩惱不染著。……如來在因地中,依如實知,依如量修,達如來界,無染無著,能入生死輪轉生死,非煩惱縛、證大方便,住無住處,寂靜涅槃,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眾生界於生死苦而起厭離,除六塵欲,依八萬四千法門十波羅蜜所攝,修菩提道,我說名菩薩。(大正16469b24~c26)

諸佛本著往昔以來修習的經驗,了知煩惱如客塵般覆障於眾生自性清淨心之外表,故教導眾生修五法(於一切眾生起恭敬想、視之如佛、起般若慧、智、大悲念)、十波羅蜜,觀諸煩惱無所依本,如幻不實等種種法門,由此依法修行,即可斷惑顯真。但值得留意的是,倘若眾生誤解佛性之本義,認為當來必定成佛,因而不勤修正法,多所放逸,則佛道勢難可成,[47]故《大般涅槃經》說到佛性之二因時,也舉出種種修行之法要:

眾生佛性亦有二種因:一種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謂諸眾生,緣因謂六波羅蜜。(大正12530c15~17)

經之餘處復言「觀照十二因緣智」、「首楞嚴三昧」、「八正道」、「大信心」、「發菩提心」、「畢竟第一義空」、「四無量心」「捨二十五有」[48]「得一子地」[49]「持戒」等,作為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因緣。《妙法蓮華經》卷1 (大正99b8~11)明示:「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凡夫的佛性,需待眾因緣和合來顯現其相用,便是有情(即正因──親感果體者)勤修六度等萬行,通達甚深緣起法義(即了因──顯發者、緣因──資助者)[50]乃得具足過恆河沙不可思議功德──法身之功德妙用即顯。依此則知:佛為度化眾生,有時因中說果,言眾生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悉有佛性;或是讚歎具大信心、清淨梵行、六波羅蜜,及無量不可稱計、不可思議功德之殊勝,此為佛因應眾生根器,善巧引導,令彼悕求出世安樂。[51]

三者、佛性即法身真如義。《寶性論》卷3云:

佛法身遍滿    真如無差別    皆實有佛性    是故說常有

(31828a28~29)

《寶性論》依《如來藏》、《無上依》、《勝鬘》等經,把如來藏(佛性)與法身、真如視作等同義。論中偈頌闡明: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的;真如者,真實一如故,於一切皆無有差別,是平等平等的;而眾生實具成佛之性,由此故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其下,更開展十義及引《如來藏經》的九喻解說之。[52]

從上文可知,說眾生悉有佛性,應是偏就「理佛性」之平等義而說;事相上,凡夫畢竟仍為煩惱惑障。佛觀眾生當來必定成佛(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故說悉有佛性;凡夫尚需精勤淨治惑障、具諸功德,以息惡修善等因緣和合故,方得真正與佛無異,假使懈怠放逸,那是會阻礙成佛之道的。[53]

關於一闡提 (icchantika) 能否成佛的問題,在此思想中,是頗為重要的關鍵。《大般涅槃經》四十卷中,前十卷雖說眾生悉有佛性,卻將一闡提摒除在外;但在末三十卷,卻說一闡提雖斷善根,然佛性不斷,故當來亦可成佛。造成這前、後分的闡提觀的差別何在?下文,先略釋一闡提之名,再分述異同處。

一闡提,經論中描述相當多──或用譬喻,或依言行、表徵等形容:

1)一闡提者,斷滅一切諸善根,本心不攀緣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

念之善。

2)佛言:唯除一人,餘一切施皆可讚歎,……如此經中所說破戒,……破戒者謂一闡提,……若有比丘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發麤惡言,誹謗正法,造是重業,永不悔改,心無慚愧,……若犯四重五逆罪,自知定犯如是重事,而心無怖畏慚愧,不肯發露,於佛正法永無護惜建立之心,毀呰輕賤,言多過咎,……若復說言無佛法僧,如是等人亦名趣向一闡提道。

3)一闡提者,不信因果、無有慚愧、不信業報,不見現在及未來世,不親善友,不隨諸佛所說教誡。[54]

《一切經音義》47對闡提一詞的解釋為:

阿闡底迦,此云無欲,謂不樂欲涅槃。亦言一闡底柯,此云多貪,謂貪樂生死,不求出離,故不信樂正法。……阿顛底迦,此云畢竟無,謂畢竟無有善心也。(大正54622a)[55]

諸如上述,既然闡提之輩於佛法深生誹謗,破見破戒,離諸善行,不能信受涅槃解脫的正法,反而愛樂生死,造作重惡,且毫無慚愧、改悔、生善之心。既是如此劣根之性,為何也能獲證佛果?其因何在?《大般涅槃經》卷22解釋曰:

一闡提者亦不決定,若決定者,是一闡提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不決定是故能得。如汝所言佛性不斷,云何一闡提斷善根者?善男子,善根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佛性非內非外,……復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佛性非有漏非無漏,……復有二種: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大正12493c24~494a2)

此中明白解曰:依諸法因緣和合、無有決定相的觀點而論,闡提之性亦不決定故,即所謂法無定法。又從佛性非如善根,離內外、漏無漏乃至常無常等二邊,以是故闡提但斷善根,而佛性不斷,待時節因緣則可望迷途知返。[56]《大般涅槃經》說:

1)復次,菩薩摩訶薩修慈悲善已,得住極愛一子之地……見一闡提墮於地獄,亦願與俱生地獄中,何以故?是一闡提若受苦時,或生一念改悔之心,我即當為說種種法,念彼得生一念善根,是故此地復名一子。(大正12458c23~459a19)

2)一闡提輩分別有二:一者得現世善根,二者得後世善根。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今雖無益,作後世因。……見諸眾生墮三惡道,方便救濟令得出離。(大正12482b6~16)[57]

如此可知,闡提之人承蒙諸佛菩薩大悲願力故,聞教受持,亦得獲救,還生善根。[58]其次,佛性有正因、緣因,一闡提但缺緣因,而其正因仍具足不失,因此一闡提亦有成佛之可能性。再說依佛性的法身真如義,在此條件下,闡提之人是等同於其他眾生。

綜合上述幾點,前述一闡提的種種惡狀惡行,應是強調其根性下劣、極難教化的一面,然從緣起的觀點,諸佛菩薩的攝受,與其自身不失之正因,亦不泯除闡提成佛之可能性。[59]至於《大般涅槃經》前、後分對闡提成佛說法不一,或說是「佛性廣略[60]之別,或因經集出的時間不同等所致。[61]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大般涅槃經》後分含容著前分所無的般若思想,就此緣起性空的觀點來說,闡提成佛是自有其可能性的。[62]釋尊曾說:「若言斷善根者定有佛性、定無佛性,是名置答」,「如是置答復有二種:一者遮止,二者莫著,以是義故,得名置答[63],佛或說定有佛性,或是定無,乃為遮止眾生不正見──偏執實無或實有之一邊,令彼了達如實的中道義吧![64]這在中觀系的經論──如《大智度論》卷91說到:

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不但說空,不但說有;為愛著眾生故說空,為取相著空眾生故說有。有無中二處不染,如是方便力為眾生說法。

(大正25703b24~28)

如此會通於《大般涅槃經》卷27(大正12523b11~524b9)提及佛性者即名第一義空、中道等,兩者義理或可說有相當之處。

從釋尊說一切有情乃至一闡提皆有佛性的旨趣,除了融攝凡夫、外道(如《楞伽經》說的畏無我之愚夫或是計神我之外道;《寶性論》所言的「五種眾生」等),但另一方面,以有佛性故,當視一切眾生悉作佛想,不起輕慢、惱害,而應該恭敬尊重、禮拜讚歎,即《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是;又眾生了知自身之佛性故,不生自輕之心,而能勇猛上進。如來藏法門不光只是攝化一類眾生入佛知見,且更具這一層正面、積極的意義。

                                                                                                (五)                  抉擇如來藏思想之深義──空與中道

如來藏系經論,大體而言,確立佛性的信念,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亦不難發現其中同樣蘊含緣起及中道的深義,如《勝鬘經》、《不增不減經》、《大般涅槃經》後分、《佛性論》、《寶性論》等幾部經,皆或隱或顯的提及,但其中則以《大般涅槃經》後分最為明白的將佛性與般若思想相串聯,這在前文曾約略點出部分內容,此處承接上文,再作補充。

        在《大般涅槃經》卷27,釋尊應師子吼菩薩「云何為佛性」之問,作如是答: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常與無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謂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佛性,以是義故,佛性恆常無有變異。無明覆故令諸眾生不能得見﹔聲聞緣覺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於我,以是義故,不得第一義空,不得第一義空故不行中道,無中道故不見佛性。……道有三種,謂下上中。……中者名第一義空,無常見無常、常見於常。……無常無斷乃名中道。無常無斷即是觀照十二因緣智,如是觀智是名佛性。……是觀十二因緣智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是十二因緣,有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是故我於諸經中說:若有人見十二因緣者即是見法,見法者即是見佛。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諸佛以此為性。……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為名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大正12523b11~524b9)

此段經文把佛性、第一義空、中道、十二因緣作一連貫。依經解,簡單的說,即是以智慧(因中之因)觀照十二因緣(),真實覺了緣起之有,徹證法本無自性之實相,能雙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我與無我,而悟入無生滅、常斷、一異、來出之中道義,亦即法性第一義空的道理,即於一切法之性相如實照見。由此漸進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大般涅槃(果上之果)。諸佛同以此為因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種子),成聖種性故,所以稱十二因緣法、觀智、第一義空、中道、成佛、無上大般涅槃,亦名為佛性。

將佛性與《般若經》中常說的空等劃上等號,代表何種含義呢以下試著用「空」及「中道」二義,引用其他經論來解讀:

一者、空義:《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皆提到三種如來藏:一、空如來藏──脫離一切煩惱藏,即是《大般涅槃經》中所說的一切生死雜染法,是「空」的;二、不空如來藏──具恆河沙不可思議佛法功德,同於《大般涅槃經》說的無上大般涅槃,是「不空」的;第三是空不空如來藏──即圓滿具足一切世出世法,不生不滅、恆常清淨、不可思議法界,就《大般涅槃經》說,這是一切智智者所見的中道,亦為第一義空,即名佛性。真正了見佛性者,是圓滿照見空與不空的,[65]就如《寶性論》卷4偈云:

如空不思議    常恒及清涼    不變與寂靜    遍離諸分別

一切處不著    離閡麤澀觸    亦不可見取    佛淨心無垢

(大正31842b10~13)

二者、中道義:除上段《大般涅槃經》之引文外,卷27又以解脫生死苦本,見佛性、得常樂我淨四波羅蜜,名為中道:

生死本際凡有二種,一者無明,二者有愛,是二中間則有生老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為中,以是義故,中道之法名為佛性,是故佛性常樂我淨,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佛性實非無常無樂無我無淨,……佛性亦爾,眾生不見,以不見故,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有善知識諸佛菩薩,以方便力,種種教告,令彼得見,以得見故,眾生即得常樂我淨。(大正12523c10~23)

諸佛菩薩以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令彼得見中道,破除無明貪愛的生死苦本,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妙果。而此中道之法,即是令眾生了達佛性。卷35則以雙遣雙即的方式來表達:

我為眾生得開解故,說言佛性非內非外,……是故如來遮此二邊,說明佛性非內非外、亦內亦外,是名中道。……是故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是故如來於是經中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為著,若無佛性是名虛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是故我於是經中說:因生故法有,因滅故法無。(大正12572a1~573a25)

這段經文不但闡述為遮斷有情落於二邊見,故說佛性非有非無、亦有亦無,不可定執的中道義。[66]在經末更以實相無相之義重宣說之:

若觀實相,是人能斷一切諸有,……無相之相名為實相,……一切法無自相他相及自他相,……無菩提相無得菩提相,無業相無業主相,無煩惱相無煩惱主相。……如是等相隨所滅處,是名為實,是名實相,是名法界,名畢竟智,名第一義諦,名第一義空。(大正12603b20~c6)

此中說能善知諸法相,絕能所、主客之對待,能夠不妄分別、取著,徹見法之空寂性,如是得實相、法界、畢竟智、第一義諦、第一義空故,則能斷除一切諸有,出離三界。從《中論》卷3〈觀法品〉的一段偈頌,可看出《大般涅槃經》後分所談到的實相空義,近似於中觀之主張:

諸佛或說我  或說於無我    諸法實相中  無我無非我
     
諸法實相者  心行言語斷    無生亦無滅  寂滅如涅槃

一切實非實  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  是名諸佛法
     
自知不隨他  寂滅無戲論    無異無分別   是則名實相

(大正3024a1~8)

從以上《大般涅槃經》後分諸段文可證知,佛性與空、如來、法身、真如、法界、涅槃、第一義等,在某些範疇裡,所含容的諦理是無異的。同樣的,在《楞伽經》卷2清楚地指出: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所說之我。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大正16489b3~20)

這是說佛為攝化畏懼聽聞無我教法的凡夫,而說如來藏法門。但如來藏與法性、實際、真如等的意義,及最終的指歸,並無絲毫的差別。如《佛性論》卷1 (大正31787b4~5)更直接闡述:「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顯真如」。《寶性論》卷4〈為何義說品〉則說:

問曰:真如佛性如來藏義,住無障閡究竟菩薩地,菩薩第一聖人亦非境界,以是一切智者境界故。若如是者,何故乃為愚癡顛倒凡夫人說?答曰:以是義故,略說四偈:
  處處經中說  內外一切空  有為法如雲  及如夢幻等
   
此中何故說  一切諸眾生    皆有如來性  而不說空寂
  以有怯弱心  輕慢諸眾生  執著虛妄法  謗真如佛性
  計身有神我  為令如是等  遠離五種過  故說有佛性

     (大正31840b23~c5)

論中明白的彰顯:佛在餘經處處揭示一切畢竟空的教理;而此,為令眾生遠離五種過患,不再說空寂之法義,而宣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之性。這不但指出宣說佛性的緣由,也可得知佛性與法身、真如、第一義空等等,所指涉的實為同一諦理。

總結以上諸經文中明顯見得,為世間眾生故,依俗諦善巧安立如來藏,然在第一義諦上實是與勝義契合的,所以說如來藏(佛性)即是真如、法性,遍滿法界,又說自性涅槃、不生不滅、本來寂靜、空、無所得。對於一位究竟者來說,此乃內證之境界,自然無諸分別,更是離言絕慮的。所言淨染、有無、生滅等,但依世俗名相,方便安立假名,皆為令眾生解了勝義故,誠如《中論》卷4〈觀四諦品〉所云:「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67],知空亦是假名施設[68],那便「空亦復空」,不會再起謬執的![69]

                                                                                                                                                                       五、      結論

從如來藏思想的起源,以及由其經論中部分的論述,至此,約略可以透析其理念之一隅。文末,簡單以五點總結:

1﹚、如來藏系經論中處處彰顯此如來藏(佛性)的甚深義,是唯佛能如實遍知的境界,登地菩薩尚不能了了分明,何況凡夫、二乘行者?由此則顯現出「信」在如來藏說的重要地位。

2﹚、此思想所說的常樂我淨觀,有別於一般凡俗似是而非之妄執。在其經論中藉由如來、法身、涅槃等,將其超然離俗、不可思議的性質,以正面、肯定的方式來闡述。

3﹚、佛法所著重的,無外乎針對有情世間的流轉與還滅,中觀、瑜伽二系各以緣起性空,阿賴耶識、轉依等作為說明的核心。真常系的經論中,是依如來藏為主軸而建立的,如《勝鬘經》、《寶性論》等所說;而在《楞伽》、《密嚴》二經則將如來藏同阿賴耶識的觀點融合,從另一個角度解析。此中,有關染淨二法共存的難題,多數經論中是用唯佛之境界來作結論。

4﹚、如來藏法門最具魅力、也極受矚目的,為眾生悉有佛性說,其中更以《大般涅槃經》後分指出闡提亦有佛性,能同證無上菩提之說,自古以來備受諍議。本文試著以未來當有、除惡修善、法身真如之論點,說明眾生悉有佛性;而對於一闡提佛性之有無,更以《大般涅槃經》後分中的正因、了因、緣因佛性,及其所融攝的般若空觀思想,來解讀經之前後分闡提觀的差異。

5﹚、《大般涅槃經》後分除了一闡提亦能成佛為其一大特色外,尤其經中長篇述說緣起性空,與本身的佛性說作一聯結,隱然有會通於初期大乘的般若思想的意圖。再者,此一歸結,對於佛性思想之理路,尤其是頗受質疑之處,例如如來藏具足常樂我淨等諸功德,轉凡成聖之修證,染淨二法共存,乃至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等教說,似乎更能進一步得到有力的佐證。且對於後人在讀誦受持時,也能夠深達經意而不產生謬解。

        釋尊示現娑婆,大轉法輪,因眾生根器有別,而因時制宜,應機施教,廣說八萬四千法門,契理契機,令眾生得各取所需,同沾法益,想其如來藏說亦復如是。但所需留意的,佛說之教法各有其勝妙之處,契應之機,若不當曲解,則壞佛的本意,反墮入惡知見中,所以應掌握法的根本意趣,即所謂「依義不依語」,「象以盡意,得意則忘象;言以詮理,入理則言息」[70]如此方能契佛本懷。然而,雖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71]但誠如《寶性論》卷3 (大正31829b5~6)所云:「大乘信為子,般若以為母,禪胎大悲乳,諸佛如實子」,修學佛法,秉持重誠信,以大悲心、禪定水與般若智慧等來滋潤長養聖人種性,而以此依循如來藏法門,得其正義,信解修持,亦不失為一大方便。

本文所敘述如來藏思想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其他尚有許多相當令人玩味、值得再深入探討的議題,[72]但是限於本身佛學素養、語文、能力、時間種種條件的不足,而成遺珠之憾。再者,筆者試著引用如來藏系的經論來詮釋佛性思想,但文章所呈現出的單限於筆者目前所認知的範圍,對於經文的引用、解讀難免落入主觀意識的「斷章取義」,無法從客觀的角度去掌握其整套思想的脈絡,作嚴謹的論述,寄望來時行有餘力之際,能加以補強。

 

(九十年度演培長老佛教論文獎勵金入選作品。)

 

 

 

 

 

 

 

 

 

參考書目

 

()、原典

1.《大法鼓經》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9冊,No.270

2.《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1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12冊,No.353

3.《大般涅槃經》40 (北涼‧曇無讖譯) 大正藏第12冊,No.374

4.《大方等無想經》6 (北涼‧曇無讖譯) 大正藏第12冊,No.387

5.《大方等大集經》60 (隋‧僧就合) 大正藏第13冊,No.397

6.《大方等如來藏經》1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16冊,No.666

7.《佛說不增不減經》1 (元魏‧菩提流支譯) 大正藏第16冊,No.668

8.《佛說無上依經》2 (梁陳‧真諦譯) 大正藏第16冊,No.669

9.《楞伽阿跋多羅寶經》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大正藏第16冊,No.670

10.《大乘密嚴經》3 (唐‧地婆訶羅譯) 大正藏第16冊,No.681

11.《佛性論》4 (世親菩薩造,陳‧真諦譯) 大正藏第31冊,No.1610

12.《究竟一乘寶性論》4 (堅意造,後魏‧勒那摩提譯) 大正藏第31冊,No.1611

13.《一切經音義》100 (唐‧慧琳撰) 大正藏第54冊,No.2128

 

()、現代人著作

1. 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十月出版。

2. 印順法師著,《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十月出

版。

3. 印順法師著,《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修訂一版。

4. 印順法師著,《華雨集》〈四〉,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

版。

5. 印順法師著,《成佛之道》(增注本),竹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初版,p.383~396

6. 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竹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初版

七刷。

7. 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六年二月初版。

8. 屈大成著,《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初版一刷。

9.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 ,中和,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六月初版。

10.賴永海著,《中國佛性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八月第一版。

11.杜正民著,〈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12期,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廿日及十二月廿日。

12.《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第四、五、七、九冊,藍吉富主編,永康,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民國七十三年一月出版。

 



[1] 印順法師著《如來藏之研究》,p.1;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p.73

[2] 印順法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p.153p.157p.162,及《如來藏之研究》,p.19p.89。依《如來藏之研究》一書的說法,如來藏思想與初期大乘佛教的心性本淨說頗具有關聯性,詳參閱p.67~88

[3] 本文所引用的《大般涅槃經》,為北涼‧曇無讖所譯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大正12No.374)

[4] 《大智度論》卷2 (大正2570b13~75c3);《佛性論》卷2 (大正31795c22~28)

[5] 《佛性論》卷2 (大正31795c22~796a28)以三義解釋如來藏,即「所攝藏」、「隱覆藏」、「能攝藏」。《論》說:「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攝藏;「由妄想故」,「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如性」(真如本性),故名隱覆藏;以常義故,此「如性攝藏「果地一切恆沙數功德」,故名能攝藏。

[6]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12221c9~11222b22~23)

[7]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16457b~460b)

[8] 《俱舍論》卷1:「法種族義是界義,……界聲表種類義,謂十八法種類自性各別不同,名十八界。 (大正295a4~10)。另外在《瑜伽師地論》卷56說到:「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大正30610a1~2)

[9] 以上有關「如來藏等辭語,請參閱:(1) 印順法師著《佛法概論》,p.60;《以佛法研究佛法》,p.309~314;《印度佛教思想史》,p.9~66(2)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p.111~115p.148~149(3)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8)p.11~15p.19~30(4)《中華佛教百科全書》,p.2026p.2289~2293p.3382p.5047~5052

[10] 杜正民著〈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p.32~52

[11] 其他計有(1)《大哀經》(異譯本:《大方等大集經》〈瓔珞品〉、《大集經》〈陀羅尼自在王品〉,北涼‧曇無讖譯)(2)《大方等無想經》,曇無讖譯(即《大雲經》)(3)《大法鼓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4)《央掘魔羅經》,求那跋陀羅譯;(5)《入法界體性經》,隋‧闍那崛多譯;(6)《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元魏‧曇摩流支譯(異譯本:《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梁‧僧伽婆羅譯)(7)《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趙宋‧法護等譯;(8)《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元魏‧菩提流支譯;(9)《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梁‧月婆首那譯(異譯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六分〉,唐‧玄奘譯)(10)《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唐‧提雲般若譯。諸如以上記載,如來藏系的經論可謂不少。又如《法華經》、《華嚴經》〈性起品〉、〈入法界品〉、《金光明經》、《大乘莊嚴經論》等,其中部分內容抑或與如來藏思想相關聯。

[12] 《如來藏經》(大正16457a29~459b12)

[13] 《寶性論》卷4 (大正31838b2~839a16)

[14] 《不增不減經》(大正16467b20~c15)。根據印順法師之《如來藏之研究》中說,此三法與《勝鬘經》(大正12221c16~18222b5~21)中所言「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與「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之為生死、涅槃所依此三者,意義相合。詳見該書p.118~119

[15] 印順法師著如來藏之研究》,p.4~8p.110~113。恆清法師著《佛性思想》,p.84~95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p.34~44。杜正民著,〈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011期,p.32~52

[16] 大般涅槃經》(大正12517c27~518a4574a29~b6)。《楞伽經》卷2 (大正16489a2~b20)云:佛說「如來藏者,不同外道所說之我」,乃是為「斷凡夫畏無我句故」、「開引計我諸外道」「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緣故,建立如來藏說。《如來藏經》(大正16458b10~28)以貧家有珍寶喻如來為諸有情開演如來藏法門,令彼知曉,得離苦海。

[17] 《佛性論》卷1 (大正31787a8~b28)《究竟一乘寶性論》卷1 (大正31816a19~b1840b22~c28)

[18] 參閱印順法師著《般若經講記》,p.1~2;《大乘起信論講記》,p.44;杜正民著《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p.41

[19] 《大智度論》卷1 (大正25222c2~7)

[20] 《勝鬘經》(大正12221b8~c23222b22~c7)

[21] 《不增不減經》(大正16467a10~c6)無上依經》卷上(大正16470c4~12)《寶性論》卷4 (大正31846c16~847b8);在《央掘魔羅經》卷4 (大正2537 c19~538c7),佛用種種譬喻說明若能受持隨順此甚深如來之藏,乃至為一切眾生開演者,甚為難事。由此更可彰顯信之重要。

[22] 《寶性論》卷2 (大正31826c20~827a29)4 (大正31839b8~840b21)

[23] 此外,有關信的定義,《顯揚聖教論》卷1裡明白說到:「信者,謂於有體、有德、有能,心淨忍可為體,斷不信障為業,能得菩提資糧圓滿為業,利益自他為業,能趣善道為業,增長淨信為業,如經說於如來所起堅固信。(大正31481b22~25)另參見《成唯識論》卷6 (大正3129b22~c13)

[24] 《寶性論》卷4 (大正31846c16~847b8),與卷1 (大正31822b6~14)

[25]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正8750b27~28)

[26] 《勝鬘經》(大正12222c7~16)若我弟子隨順增上者,依明信已隨順法智而得究竟,……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信如來者,有是大利益,不謗深義。」在真諦三藏譯,《攝大乘論釋》卷7,亦提到信與佛性的關係:「信有三處:一信實有,二信可得,三信有無窮功德。信實有者,信實有自性住佛性。信可得者,信引出佛性。信有無窮功德者,信至果佛性。」

[27]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p.1558p.2547~2550p.3828p.5314。屈大成著《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p.115~116

[28] 《大般涅槃經》(大正12376c18~379a5407a3~408c22)等。《大方等大集經》卷9 (大正1353c14~16)。《放光般若經》卷14 (大正895a22~25)

[29] 另外,《大般涅槃經》(大正12376c18~379a5407a3~408c222)等中,佛形容常、樂、我、淨者即是法身、涅槃、如來、法之義。此在《寶性論》卷3 (大正31829b9~c10)亦有解說。

[30] 關於佛身的示現,可參考《十住毘婆沙論》卷11 (大正2681a10~b5)

[31] 另見《大般涅槃經》(大正12416a18~417b8421a13~c1428b19~432a6493b12~495c 25502c17~503c23559a6~9)等處,亦明如來法身常恆不變易性。

[32] 《勝鬘經》(大正12222a4~b3),義同《無上依經》此段。《大方等無想經》卷2 (大正121084b16~c8)

[33] 宋‧永明延壽大師集,《宗鏡錄》卷34 (大正47610c28~611b27)

[34] 見《楞伽經》卷2 (大正16489b3~20);《佛性論》卷1 (大正31787b4~5);《寶性論》卷4 (大正31840b23~c5)

[35] 《大法鼓經》卷下(大正9297b4~19)、《勝鬘經》(大正12222b11222b22~23)、《大般涅槃經》卷25 (大正12513a3~5)、《如來藏經》(大正16457b28~c3)、《無上依經》卷上(大正16469b8~27)、《密嚴經》(大正16724c7~11765a5~766a20)

[36] (1)八大自在我者,《大般涅槃經》云:「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二者示一塵身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三者能以滿此三千大千世界之身輕舉飛空」,「四者以自在故而得自在」,「五者根自在」,「六者以自在故得一切法」,「七者說自在」,「八者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四樂者,即「斷諸樂」、「大寂靜」、「一切知」、「身不壞」,以此四樂故得名大樂。四淨者,即永斷二十五有、「業清淨」、「身清淨」、「心清淨」,以此四淨故得名大淨。詳見《大般涅槃經》卷23 (大正12502c16~503c23)(2)生因、了因者,《大般涅槃經》卷39 (大正12593a12~14)言:「佛言:云何生因?云何了因?婆羅門言:生因者如出瓶,了因者如燈照物」;又卷28 (大正12530a16~26)解釋生因具有能生之用,了因則是資助之用,文中更舉多種譬喻。《大般涅槃經集解》卷70 (大正37606b10~11)解以「作果是生,不作是了」。(3)所謂三種無,即是先無、壞無與異相無,詳見《大般涅槃經》卷39 (大正12593b23~c5)(4)其他如《大般涅槃經》(大正12465c11~466a2514c8~14515a29~b6)等處亦有提及。

[37] 在《不增不減經》云: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義一名異。(大正16467a16~b19)

[38] 《勝鬘經》(大正12221c16~23)。《不增不減經》(大正16467b20~c15)。《無上依經》卷上(大正16469b23~28)

[39] 《勝鬘經》(大正12222c2~7);《無上依經》卷上 (大正16470c4~12)

[40] 《寶性論》卷2 (大正31827a13~15),卷4 (大正31841b2~c3);《無上依經》卷上(大正16472b24~25)

[41] 見《楞伽經》卷4 (大正16510b29~511b29512a27~b23)及《密嚴經》(大正16737c23~738c15741a27~742b8746b19~747b11)

[42] 《楞伽經》卷4 (大正16512a27~b23)。《密嚴經》卷上(大正16765a2~766a20)

[43] 《密嚴經》卷3 (大正16747a17~20)偈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44] 見《勝鬘經》(大正12222b5~21);《楞伽經》卷4 (大正16510b4~28)或《入楞伽經》卷8 (大正16560c21~23);《寶性論》卷3 (大正31831a7~b9)

[45] 《成唯識論》卷9 (大正3150c19~51a19)

[46] 另於《大般涅槃經》卷28 (大正12532a14~19)等處亦同載有相關者。

[47] 《大法鼓經》(大正9297a13~14)。《央掘魔羅經》卷4 (大正2539a14~c1)

[48] 二十五有者,(1)地獄有(2)畜生有(3)餓鬼有(4)阿修羅有(5)弗婆提有(6)瞿耶尼有(7)鬱單越有(8)閻浮提有(9)四天處有(10)三十三天有(11)炎摩天有(12)兜率天有(13)化樂天有(14)他化自在有(15)初禪有(16)大梵天有(17)二禪有(18)三禪有(19)四禪有(20)無想有(21)淨居阿那含有(22)空處有(23)識處有(24)不用處有(25)非想非非想處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天、無想、梵、淨居、四空、四禪。參見《大般涅槃經》卷14 (大正12448b12~c2)或《一切經音義》卷25 (大正54468b)

[49] 一子地者,如《大般涅槃經》卷16 (大正12458c23~459a19)所述,菩薩摩訶薩住是地時,於諸眾生如同父母視子一般,無所棄捨。

[50] 有關「正因」、「了因」、「緣因」,參見《大般涅槃經》卷28 (大正12530a9~533b16);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33802a)、《法華文句》(大正3458a140c~141a)、《觀音玄義》(大正34878c~879a880b~c)、《金光明經玄義》(大正392a)、《摩訶止觀》(大正46126c);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大正38177c);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44476c~477c)等。

[51] 《大般涅槃經》 (大正12523c26~27524c11~525a11530a20~26533b4~5554a6~555b 18556c11~557a18405a17~23)

[52] 《寶性論》卷3 (大正31828b~836c),卷4 (大正31837a~840b)

[53] 《大般涅槃經》卷28 (大正12533a13~b6)

[54] 見《大般涅槃經》(大正12393b14~16425a23~b11477c26~28)。另外於該經 (大正12418 a4~420c17466b12~15481b27~28519a14~c13554b11~555c6559b 9~13563b4~9)等,或喻闡提之人如焦種、必死之人、完無瘡者、無目、非法器、盲聾等,或信等五根不具、斷諸善法、不自信有佛性,或具惡心自熾盛、樂習煩惱、造諸惡業等因緣而沒三惡道不能得出。另外,《央掘魔羅經》卷2 (大正2529c11~530 a4)將闡提類比為邪定者。《不增不減經》(大正16467c20~24)以一闡提具二種邪見(增見減見),從冥入冥、從闇入闇。《無上依經》卷上(大正16471b20~27472a8~9)說「貪著三有、誹謗大乘」,「墮邪定聚」,「棄背正法,生死臭穢深生染著」。而《楞伽經》卷1 (大正16487b20~c3)明有所謂闡提斷善根及大悲闡提二種。其他如《佛說佛名經》、《大集經》、《釋摩訶衍論》等皆記述有關一闡提之形相。

[55] 此外於卷25 (大正54465a)亦云「闡音昌善反、斷善根人也。經云信不具故名一闡提,云障未來故名無性,畢當得故名有性也」。而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1 (大正43610c24~29)同樣說到:「一闡底迦為樂欲生死之人,阿闡底迦為不樂欲涅槃之人,阿顛底迦乃畢竟無涅槃性之人。」

[56] 由此段經文可見前說佛性的常樂我淨是超越相待的。又《大般涅槃經》(大正12519a14 ~b3562b11~25)同說到佛性不同於善根非三世所攝故不可斷。

[57] 《大般涅槃經》卷33 (大正12560b28~c4)《楞伽經》1 (大正16487b29~c3)也說到佛已憐愍故,為闡提演說法要,得以生後世諸善種子,更舉與善星比丘住二十年之例證說明之。

[58] 《大般涅槃經》(大正12563a14~20570c19~23)

[59] 《大般涅槃經》(大正12445b27~28482c18~26493b13~494b20502a9~10530 b20~533b6)等。又《佛說佛名經》(大正14301a27~29305a11~20)等。《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17903c28~29)亦明闡提有能懺悔滅罪而得解脫的可能。另外,天台宗從「性具」的思想──一闡提但斷修善,但性善不失,來解釋闡提亦有佛性。參見隋‧智顗《觀音玄義》(大正46882c)

[60] 《出三藏記集》卷9〈大般涅槃經記〉(大正5560a24~25)

[61] 參見恆清法師之《佛性思想》p.29及其註52

[62] 在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一書(p.251~270)提到,《大般涅槃經》後分的眾生悉有佛性說,指稱「重視《阿含經》的因緣說,參用《般若》、《中論》等思想來解說」。依《般若》經系所倡導的空義來解讀《大般涅槃經》後分所說的佛性即是第一義空、十二因緣法等,如此,闡提成佛是無庸置疑的。

[63] 《大般涅槃經》卷35 (大正12571b18~23)

[64] 對於此一問題,《佛性論》卷1 (大正31788c18~24)及《寶性論》卷3 (大正31831b5~9)同解為令闡提之人離彼惡因,迴入正法故。

[65] 如來藏系經論中所談的第一義空,又分成空與不空,與中觀者所定義或許有些差異,值得再相互對照、探討。

[66] 釋尊應師子吼菩薩宣示眾生有佛性時,用正因、緣因(或生因、了因)來解釋,更舉乳生酪等的譬喻來言明不可定執有或無,見《大般涅槃經》卷28 (大正12530a9 ~533b16)。有關「正因」、「了因」、「緣因」,及《大般涅槃經》卷27 (大正12523b11~524b9)說的「因」、「因因」、「果」、「果果」等辭義,可參見隋‧智顗《法華玄義》(大正33802a)、《法華文句》(大正3458a140c~141a)、《觀音玄義》(大正34878c~879a880b~c)、《金光明經玄義》(大正392a)、《摩訶止觀》(大正46126c);隋‧灌頂《大般涅槃經疏》(大正38177c);隋‧慧遠《大乘義章》(大正44476c~477c)等著述。

[67] 《中論》卷4 (大正3033a2~3)

[68] 《中論》卷4 (大正3033b11~14)偈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頌由梵語原文解析,「假名」、「中道」二詞所論謂的對象是「」,而非「眾因緣生法」。且從龍樹為破除外人執空之謬見,而說空「亦為是假名」,更顯出其立論之深義。參見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

[69] 《中論》卷4 (大正3033a20~21)青目釋。

[70] 梁‧慧皎《高僧傳》卷6 (大正50366c14~15)

[71] 《妙法蓮華經》卷1 (大正95c10~11)

[72] 諸如:(1)《大般涅槃經》(大正12422c15~16464c10~11524b23~24531a28~29)四處提到的「本有今無」偈,具何種象徵?(2)此思想對其他宗的影響:天台宗的性具說、華嚴宗的性起說、禪宗的如來禪等。(3)與本覺、始覺、第八識、九識說的彼此關聯性。(4)與唯識、中觀三者間的相攝相異的問題。(5)中國歷代祖師古德,如竺道生、天台智者、章安灌頂、嘉祥吉藏、荊溪湛然等,如何詮釋如來藏思想,乃至獨闢蹊徑,發展出超塵拔俗的精闢理則;乃至於近代各學術方面對如來藏之觀點、判攝;(6)南、北傳涅槃經異同之比較。(7)《大般涅槃經》中的其他思想等。

來源:www.fuyan.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