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思維科學
31/03/2010 20:40 (GMT+7)
我們知道,有不少的自然科學家曾求助於 佛學,有不少的哲學家曾求助於佛學,還有不少的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因學習佛法中的思維科學而悟入(宇宙真 理)。佛法中講認識論,講思維方法,講哲學, 講邏輯學的經論是非常之多的。
佛法對現代文明的啟迪
31/03/2010 20:39 (GMT+7)
自16世紀以來,人類文明逐漸以西方文化為領 航,全球文化日益西方化,工具理性、實證主義、科學技術主義風靡,促使全人類走向工業化時代、電子時 代、光子時代、資訊時代。科學技術的飛 速發展,物質財富的大大豐富,在使人們的生活不斷方便

佛教文化與電腦
31/03/2010 09:15 (GMT+7)
在二十一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人類正面臨新的困境。一方面,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一方面,道德水準日益降低。為什麼在科學技術高 度發達的今天,人 們的思想覺悟卻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佛教、禪與現代科學
31/03/2010 09:13 (GMT+7)
近現代,隨著西方科學文化的大規模輸入,古老的中國文化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寺院和僧侶屢受衝擊和限制,這是眾所週知的 事實。順應時代的要 求,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居士佛教蓬勃興起,從而穩定了佛教的文化陣地,形成了近代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

佛法與科學
29/03/2010 09:00 (GMT+7)
佛法是幫助眾生成佛的方法。成佛,意味着躂到生命最圓滿的境界。然則佛陀的境界非我所知,因此我只能談論到我所領會的深度,也 許已經不是佛陀本意,只做一傢之言罷了。可名之曰“佛法之我見”。
佛教與玄學學理之於傳統譯論的意義
03/03/2010 22:14 (GMT+7)
“中國傳統翻譯理論”或“(中國)傳統譯論”,指以中國傳統哲學、美學、文(詩)學、經學[1]、乃至書畫等國學[2]思想為其理論根基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一系列既相互聯繫又有機結合的翻譯研究命題;它不僅涵蓋上溯兩漢時期的佛經翻譯理論,下迄清代的 “新學”翻譯理論

一個佛教徒的科學觀
03/03/2010 22:14 (GMT+7)
三百年來,科學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成果被用來改造自然界,並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並不一定真正懂得 科學是什麼,由於科學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使人們對之產生越來越堅固的信賴,這種信賴也反過來加速了科學的發展。
吸收先進科技,促進佛教適應時代發展
03/03/2010 22:13 (GMT+7)
佛教是宗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傳播範圍最廣的三大宗教。宗教不是科學,是屬於社會意識形 態中特殊的信仰體系和信奉這種體系的社會群體的結合。 那麼作為宗教形態之一的佛教對科學、對先進科學技術是什麼態度呢?

“人間佛教”與“科學主義”摘要
03/03/2010 22:13 (GMT+7)
“人間佛教”發端於民國著名高僧釋太虛的“人生佛教”,他針對當時佛教衰敗的現狀,提出佛教必須要進 行全面的革命,其中包括教理、教產、教制三個方面的革命。接過太虛法師的旗幟,釋印順將“人生佛教”進一步發展為“人間佛教”,特別強調“此時此地之需要”,其應機特點非常突出。
佛教與科學
03/03/2010 22:13 (GMT+7)
今天我要談的題目是佛教與科學的關系問題。主要就佛教徒的本位來談。涉及到三個方面:第一,在佛教與 科學的關系中,佛教的科學觀應該為何,也就是以佛教本 位應該如何看待科學?第二,佛教科學觀常見的錯誤類型是什麼?第三,佛教攝受科學有無可能?

佛教•科學•科學家
03/03/2010 22:12 (GMT+7)
  佛教與科學的關系,看似複雜,實則微妙。試簡述之。其實,純粹從認識論的角度上來分析,不管佛教與科學——甚或其他的學科門類,矛盾不矛盾、有多少矛盾,佛教都有充分的理由泰然自處、坦然面對,完全無懼于 來自任何一方的挑戰。
黃夏年:淺議佛教中的科學知識——兼談宗教與科學的關系
03/03/2010 22:10 (GMT+7)
   宗教與科學始終是當前從事科學與人文學科學研究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曆來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宗教是科學的前身,科學是從宗教里面 發展而來的,所以宗教往前一步就成為科學,反之科學后退一步就成為宗教。

佛教與科學的對話:曆史、現狀及意義
03/03/2010 22:10 (GMT+7)
宗教與科學作為兩種社會現象或文化樣式,它們在東西方文明中都有久遠的曆史,[1]但是,對於宗教與科學關系的專門研究則是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后。按照美國科學史家南博斯(Ronald L. Numbers)的說法,“科學與宗教”這個具有特定意義的稱謂是在19世紀30年代才出現的。
佛教與教育科學
03/03/2010 22:05 (GMT+7)
二十世紀以來,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各個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 前所未有的拓展,許多研究課題已慢慢接近成果與佛法理論非常吻合或相對接近, 相信今后科學的發展與佛法相契合的地方必將日益增多。

生命工程(圖)
03/03/2010 22:05 (GMT+7)
關於何為知識的思考
28/02/2010 00:03 (GMT+7)
知識的樸素定義是:“知識是真實的信念”,在羅素的批判下,知識可以是新 的定義:“知識是有辯護的真實的 信 念”。然而,葛梯爾問題又提出了該知識定義的反例。一些學者是在知識定義之上再加入更多的條件,來 定義新的知識定義。然而,反例還是層出不窮。

淺議佛教中的科學知識
28/02/2010 00:02 (GMT+7)
宗教與科學始終是當 前從事科學與人文學科學研究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對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曆來有不同的 說法。有人認為宗教是科學的前身,科學是從宗 教里面發展而來的,所以宗教往前一步就成為科學,反之科學后退一步就成為宗教。
“人間佛教”與“科學主義”摘要
27/02/2010 23:50 (GMT+7)
“人間佛教”發端於民國著名高僧釋太虛的“人生佛教”,他針對當時佛教衰敗的現狀,提出佛教必須要進行全面的革命,其中包括教理、教產、教制三個方面的革 命。接過太虛法師的旗幟,釋印順將“人生佛教”進一步發展為“人間佛教”,特別強調“此時此地之需要”,其應機特點非常突出。

對佛教與科學之關系的現象學思考
11/02/2010 02:01 (GMT+7)
  自宋朝以后,儒釋道合流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到了今天,許多佛教廟宇中往往也同時供養著道教的神像,許多修習佛教的人士往往也同時強調對儒家和道家經典的誦 讀,許多和尚和居士往往也喜歡周易八卦之類的術數,等等。由此,這裡關於佛教與科學關系的討論,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擴展為關於釋道儒與科學關系的討論。
僧一行的曆、術體系中的西方立場
11/02/2010 02:01 (GMT+7)
僧一行(683-727),俗名張遂,法號一行,或據玄宗的贈謚稱大慧禪師,也稱一行阿闍梨。一行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天文僧,唐開元年間,他編制的《開元 大衍曆》終結了數條糾葛百年的曆爭內容,集一時之大成,也開啟了后代曆法的基本模型。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4 [5] 6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