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藥師佛信仰的經典闡釋與生命價值(摘選)
【作者】李榮榮,西北大學文學院。
01/07/2016 07:2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摘要】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曾發下「十二大願」以為人間眾生解除疾病痛苦,得以超脫輪迴之苦,並以此行道而成佛。藥師佛是佛教教義從「重死輕生」向「生死並重」方面的傾斜。通過對其價值的研究,不僅可以看到佛教教義在融合「人文關懷」與「臨終關懷」兩方面的趨勢,其本身所蘊含的價值,對於當代社會人的本質方面的探索,也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力。

【關鍵詞】藥師佛人文關懷臨終關懷

一、藥師佛信仰的經典溯源與成就法門

1藥師佛信仰的經典溯源

藥師佛的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佛教對藥師佛的闡釋為,「藥師」,是譬名,藥師隨病設藥,能令除滅一切病痛,此佛亦爾,以世、出世二種妙藥滅除眾生心身病,離苦得樂,故名藥師。此外,藥師佛身如琉璃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莊嚴過於日月,鐵圍中間幽冥之處互得相見,或於此界闇夜遊行〔1〕,照度三有之暗,稱琉璃光。

關於《藥師經》的漢譯經典,普遍認為共有五部,現存四部而佚失一部,這五部經典分別是:(1)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1卷;(2)劉宋慧簡譯《佛說藥師琉璃光經》1卷,已佚失;(3)隋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1卷;(4)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1卷;(5)唐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2卷。通過對現存四部《藥師經》內容的比較,可以鑑別,四部經典屬於同本異譯,皆圍繞東方淨琉璃淨土藥師佛敘述。只有唐義淨所譯的經典相對詳細,對東方七佛一一描述,其他譯本只敘述東方七佛中最遠的淨琉璃淨土藥師佛。

藥師佛在過去劫修行菩薩道時,曾發下十二大願,並行道「焚身燃臂」的大悲行願,以此祈願為眾生除愈娑婆眾生種種病苦的纏逼,破戒趣惡道:

滿千二百歲已,香油涂身,於日月淨明德佛前,以天寶衣,而自纏身。灌諸香油,以神通力願,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億恆河沙世界。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復自念言:我雖作是供養,心猶未足。我今當更供養舍利,便語諸菩薩大弟子,及天龍夜叉等一切大眾。汝等當一心念,我今供養日月淨明德佛舍利,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2

2藥師佛信仰的佛教意義

在佛教所分世界中東方淨琉璃世界、娑婆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被稱為「橫三世」,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從佛教義理層面來看,人一生面臨生老病死這幾大無法迴避的問題。娑婆世界的有情眾生要超脫生死輪迴,不僅要面對生、老這兩個問題,更多是與人類社會並時存在的疾病困擾。而且這種困擾更具破壞力,其無法確定性、不定時性、治療的滯後性和預防的艱難性,都時時困擾著人們。怎樣健康的度過一生,被病魔纏繞時何處寄託心願,如何打破命運為什麼如此不公的質疑,達到心理上的平衡等諸多問題,都是佛教要普度眾生,超脫人生苦海無法迴避的問題。佛教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藥師佛就具有這種針對性的功能,得以位居教主足可以看到其重要意義。

藥師佛在佛教中具有如此崇高地位的另一大原因,就是為眾生發願行道,有「焚身」和「燃臂」供佛的事蹟。因為在諸佛講法時認為有情眾生要破除迷妄、證得佛果,更多的傾向於對於外物的摒棄和否定,對於世俗中財色聲利的淡薄,對於佛教典籍及信仰的執著追求。而藥師佛則是由外而內,在放棄外物束縛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破除對於自身「相」的執著。從這一點來說,他是更貼近佛教思想「五陰聚合」說的本質。藥師佛又稱東方淨琉璃淨土藥師佛。琉璃光用來顯示佛的大智慧,即天青寶中所含的淨光。如蔚藍色的海洋,在陽光下充滿明淨安逸的光輝,寶石質堅固,如金剛石,視覺上冰涼舒適,極為稀有。這是以琉璃寶的光輝、明淨,比喻佛法,又因藍色可以使人的心情趨於平復安靜,對於處在疾病痛苦中的人,提供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在民間信仰中,供養藥師佛,不只是在親屬有疾病困擾的時候。更多是在家裡有長輩時,唸誦佛經以期望其延年益壽,或是護佑子孫遠離病魔。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疾病的定義不再侷限於生理上,心理健康也變得更加舉足輕重。「藥師佛」不再只是眾生面對生理疾病折磨時的心理慰藉,更是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心靈導師。大多數人會認為藥師佛身上所體現的「焚身燃臂」的奉獻精神,是對自己身體的不愛惜,對生命的自戕,是不符合佛教教義的。但不要忽視一點,藥師佛雖是普度眾生,但其更傾向於那些正在被病魔侵蝕困擾的人。尤其是面對無法治癒的疾病,如何使他們放下心中對於正在受到傷害的身體而產生的無能無力的恐懼感,對於逐漸流逝的生命無法挽回的絕望。「佛教最關注人的有情生命,致力於消解身體生老病死現象下的種種痛苦,體會到存有的苦迫紛亂與生死流轉,都是身心五蘊和合下的我見與執著,佛陀的證道與弘揚佛法,是要教導人們廣觀一切法空的生命本質,領悟解脫生死的真慧,進而能不斷反觀自身,從離我之間中去完成生命的存有價值。」〔3〕這正是藥師佛所代表的佛教教義。

二、藥師佛信仰補充佛教教義的價值

1由「重死輕生」到「生死並重」

佛教早期的教義追根溯源,是以「四諦」說為主,而下則有「五陰聚合」說,「十二因緣」說和「業報輪迴」說等。「據稱,『五陰』本是以類的性質獨立自存的。其所以集成千差萬別的個體『有情』,在於有一種追求和貪愛『五陰』的業力。由於業力不同,感得五陰聚合的形體也不同,因而有三界六道、貧富壽夭等果報差別。如是業報輪迴,受諸苦惱。既然有情只是五陰的聚合,是多種因素的集合體,所以有情不是獨立永存的實體,沒有單獨的自性,此即謂之『人無我』。佛教認為『我』是一種常一自在的存在,即獨立自主,有絕對自由的永恆精神體,『人無我』亦稱『人空』是佛教空觀的內容之一。他們往往據此否定有情和人的真實性。從而否定人的價值。」〔4〕在「十二因緣」說中,更是認為娑婆世界有情眾生「苦」的本源來源於「生」。從而導致了「厭生」和「無生」思想的漫延,只專注於對死後世界的追求,這種消極的哲學觀使佛教的理論脫離社會和人生本質。後來佛教「橫三世佛」的出現,對於上述思想的缺陷有明顯的補充糾正作用,也是佛教在普度眾生功能方面的細化。三者在度人方面、在成佛途徑上提供了多樣化選擇,也是適應社會發展而產生的。作為接引佛的阿彌陀佛,即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他超度的對象包含了所有有情眾生,接引一切發願前往之人。對於無病無災的普通民眾,以其簡潔易於接受的修持方式廣為流傳。而藥師佛一方面則更傾向於對於生活在太平之世的民眾對於長生的渴望,每個人都會走向衰老,這是不可避免的,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或是心態去面對衰老、如何使自己的身心抵抗外部的誘惑免於污染。

另一方面對於忽遭重大疾病,或是終生無法擺脫疾病的人,如何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遭受到的命運,以一種健康正確的心態去對待,而對於這類人的特殊關照,也體現出了佛教眾生平等的理念。「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佛教始終致力於人的生命體驗與生死關懷,是要指引人們洞察生命的本質與徹悟人生的實相。」〔5〕由此也可以看到,佛教教義從早期的「重死輕生」到後來對於現世的關照,不僅體現在對於生命的尊重,而且上升為超脫世俗的危害追求生命更高享受,從而轉向「生死並重」的領域。這是符合社會發展和需要的,是對於佛教教義擴充極其有益的方面。2對「彼岸」的弘揚到對「此岸」的肯定

東方琉璃世界也是一種淨土,如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對東方琉璃淨土的描繪: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諸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乃至窮劫說不可盡。彼佛國土一向清淨,無女人形,離諸欲惡,亦無一切惡道苦聲。琉璃為地,城闕、垣牆、門窗、堂閣、柱樑、斗栱、周匝羅網,皆七寶成,如極樂國。

藥師佛是大乘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中塑造的形象。在這部大乘佛教經典中,提出「菩薩行」這樣的成佛方式。「早期大乘佛典之所以把成佛目標定為無限長的過程,是因為他把深入世間、解脫眾生當做自我完善、滿足成佛條件的前提。所謂『眾生』,不僅指人類,而且包括被世人理想化了的『天』,被視作『三惡道』的『畜生』、『惡鬼』、『地獄』等,凡此都是應予拯救的對象。眾生無限,法門無限,修習的過程也必然無限。這種與自我解脫於救苦救難、普度眾生中的踐行,叫做『菩薩行』」。〔6〕作為佛教徒,要成佛必須經歷漫長的修行和遵行嚴格的佛教儀軌,在歷經不可思議的劫數考驗和磨難後方能成佛。相對於發願超生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只需遵守簡潔的佛教儀式,或唱誦咒語來說藥師佛的修行法門,更傾向於提倡人們在現實世界多做修行。藥師佛在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宏願「焚身燃臂」以供佛,都是經歷了無數劫才得以成道。相對於在佛教經典中,過多的描述「彼岸」世界甚至借助繁複的修辭及虛幻的構想,極容易使人覺得太脫離現實而難以接受,產生了心裡接受上的阻力。而通過對於藥師佛這種菩薩行的弘揚,他所代表的正是人們生活所缺少的精神動力,以及對於職業從心理上的認同與熱愛,是現實社會所缺少的,更進一步肯定了現實世界及人們在現實世界所做的努力及創造的價值。藥師佛的大悲行願涉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與他人相處,反對慳吝、貪婪、嫉妒,抨擊耍乖巧手段,離間他人,搬弄是非等。這些都是對於現實世界中人們的道德規範方面的要求,肯定美好的人性,否定人性之惡,更傾向於對「此岸」世界的教化作用。

三、藥師佛信仰與生命質量的彰顯

1生命的死亡觀:從「臨終關懷」到「人文關懷」

1968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醫學科學委員會把死亡定義為:「對環境失去一切反應,完全沒有反射和肌肉張力,停止自發呼吸,動脈壓陡降和腦電圖平直」。這樣的表述僅針對於人的肉體生命的終結,對於千千萬萬的生活在有情世界的人類而言,未免過於理性,在感情上難以接受,尤其是這種定義關係著每一個,包括所有和自己有血緣和感情的人。

而佛教認為,死亡只是人生所面臨生、老、病、死諸苦之一,不可避免的成為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佛教的「臨終關懷」是其最有價值的思想之一,從佛教對於死亡界定的定義可以看出來,《俱舍論》卷五云:

命根者何?頌曰:命根體即壽,能持暖及識。論曰:命體即壽。故對法言,云何命根?謂三界壽。此復未了,何法名壽?謂有別法能持暖識說名為壽。故世尊言:壽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7

由此可知佛教對於死亡的闡釋,傾向於死者喪失了「壽」、「暖」、「識」三者,並不是說死亡意味著形神俱滅。從其倡導的轉世輪迴觀來看,死亡只是生的開始,而不是終結。所以佛教從創教之初更多的是在解決臨終關懷,或者是死後的去向問題。對死亡進行超越性的解釋,以及對死後世界的宣揚,為信教者提供了臨終關懷。

而佛教的臨終關懷,以及死後世界體系的構造,似乎都表現出了對現世生活和人生所創造價值的否定。忽視了人的本身及其所創造的有益的價值,即忽視了人文關懷。「人文關懷是一種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與關注人的全面發展、生存狀態及其命運、幸福相聯繫。」〔8〕藥師佛的經典和形象出現以後,佛教在人文關懷方面的理論及實踐都大為改觀。

藥師佛以其所獨具的功能,對於現實社會的關照,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的憐憫,對人本價值和人生所創造價值的肯定,使佛教從對彼岸世界的關照轉向此岸世界,對於努力在社會創造價值的肯定都體現出鮮明的人文關懷的精神。以藥師佛所發「十二大願」的其中幾願為例: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工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凌辱。悲愁前逼,身心受苦。若聞聲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天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昧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惜,貧無衣服,蚊蟲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9

藥師佛在行菩薩道時,對於現實社會有情眾生,所遇到的牢獄之災,飽暖問題,以至於貧無衣服、蚊蟲寒熱、晝夜逼惱這類切身的小問題,都給與了極大的關注。對於人的關注,從生存的環境貼近到生存的舒適度。尤其對於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注,更體現出人文性。是佛教思想從重「臨終關懷」到重「人文關懷」的一大改變趨勢。

2生命的健康觀:從「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

藥師佛,從其名號便可知,其關注的更多的是對於疾病,這一人類生存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佛陀教法的最大特色,就是要解除眾生一切存在之苦,尤其特別關注緊貼色身而來的種種病苦,所謂病苦是指在累世輪迴業報中由貪嗔痴三毒引發在身體與心靈上的疾病。」〔10〕《大智度論》認為:「疾病主要有二大類,一類是由累世業力引發的疾病,一類是因現世飲食、起臥等不節制引發的疾病,又可分為身病與心病等。」〔11〕因此,藥師佛的「藥」不僅僅是指治病救人的藥品,也傾向於對心理健康方面的關照。有情眾生面對利益的誘惑,取捨不當,心生嫉妒、怨恨、貪念甚至是詛咒傷害他人。這都是心理不健康導致的,也是應予疏導、治療的心理疾病。

佛教早期思想中就有「十二因緣」之說,順觀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用『緣起』說解釋人生的本質及其流轉過程的,後人稱之為『業感緣起』,因為是由十二個概念構成一個前後相續的因果鏈條,所以也稱『十二支緣起』」,「在這十二支中,對人生和社會起重要作用的是『生』、『愛』與『痴』。『愛』及其先後的『觸』、『受』、『取』等諸支,構成了相當完整的心理分析和精神分析的理論體系。」〔12〕由此可見,佛教在創教初期就對於人類的心理和精神有相當完整的認識理論,但只作為理論的存在提出予以解釋人生的動力,或是歸因於「苦」的本源,藥師佛則進一步提出對於這些理論的進一步解決方法。是面對問題本身試圖提供解決之道,是對於佛教教義進一步的深入擴展,而這種趨勢也導致佛教對於人的認識由精神到肉體,由生理到心理的進一步深化。對於治療和預防現當代人所面臨的心理方面的疾病,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生命的智慧觀:從「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

對於人的本質的探索,是各個宗教及哲學家試圖解決的問題。在佛教思想中,最早關於人本質的解釋是「五陰聚合」說。「佛陀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有情』(指包括人在內的一切有情識的生物,亦稱『眾生』),則是由『五陰』組成。『陰』亦譯作『蘊』,有『積聚』或是『覆蓋』的意思,實指類別。『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等五類現象的總稱。」〔13〕所以,對於人來說,肉體不是永存的實體,進一步否定了人的真實存在。而強調那種絕對自由的永恆精神體。因此,佛教最高的理想就是「涅槃」,即與現實世界的一切對立,超越時空、生死的境界。「『涅槃』的另一個含義是『不受後有』,即死後不會再生意味著超越了輪迴。把這種說法推向極端就是『灰身滅智』,身不在生,智識全無。」〔14

因此,佛教最高理想的實現,雖然在於使人們脫離現實世界,但並不是離開現實世界,而是在對現實世界進行全面否定基礎上的超越。「佛教不追求生死也不反對生死,而是要以有形的生命去證悟無限的生命,重點在於了生脫死,以修持來化解認得無明愚痴,熄滅一切煩惱與生死諸苦,得以真正洞察生命的本質,在緣起性空的體證下,不以色身為真實的我,更要求不以色身造種種生死之業只求以善行來圓滿生命,在涅槃的證悟中放任色身自然老死,順應世間一切有為法的生住異滅。」〔15〕這樣的理想是出於對於人類所面臨的生老病死之困境,提出了一種解脫方式,「以人為本」及對於人的本質及全面發展的各個方面的要求,都促使佛教思想在適應社會發展方面有更多的理性認識。藥師佛對於人的本質理解從靈魂到肉體,從生理到心理,關注人的生存狀態,肯定人的社會價值,種種方面都迎合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佛教教義在新時期得以與社會進一步結合,發揮其有益思想的重要的支撐。

【參考文獻】

1\[\]義淨:《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13頁上。

2〕《妙法蓮華經》卷七,《大正藏》第9冊,第53頁下。

3〕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頁。

4〕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頁。

5〕鄭曉江主編:《宗教生死書》,台北華城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44頁。

6〕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頁。

7〕《阿毗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第25頁下。

8〕童慶炳:《中國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頁。

9\[\]義淨:《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50頁。

10〕鄭志明:《佛教生死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版,第3頁。

11〕川田洋一,許洋主譯:《佛法與醫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版,第25頁。

12〕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頁。

13〕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頁。

14〕杜繼文主編:《佛教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頁。

15〕鄭志明:《佛教生死學》,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版,第6

 

 

來源:www.bgvpr.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