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禪——心的效能訓練1
鄭石岩
29/08/2017 07:1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作者簡介

  鄭石岩教授,中國台灣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曾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深造研究,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多年來;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是融心理學、教育學與禪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著作豐富,包括生活禪徑”“生命教育系列圖書三十多本,是積極入世,以書度的人的典範。

  這裏沒有奧妙玄機,卻看出生命的微笑。這裏沒有生財之道,卻讓心靈從此自由。

  我們或許無緣聽到鄭教授的課,但借著他的書,我們仍可以得到他的禪修心得,並據此實踐而達至個人的現世淨化與進化,從過去經驗解脫、開放自我的心靈,在生活體驗品嘗禪味的喜悅。

  ——著名漫畫家 蔡志忠

  有些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是我們看待它們的眼光狹隘。鄭教授的書讓我站得更高,從而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讀後,我心欣然。

  ——北京人民廣播電視台首都生活廣播心理節目主持人 馬維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東方的哲學家們已經開始對禪坐、冥想作深入的研究與實踐,而其中鑽研得最透徹的要屬西方的佛陀了!

 

  佛陀除了悟出人生痛苦的原因,也提出現世解脫痛苦的實踐方法。而這個方法即是借著禪定、冥想和日常生活中的實踐修行,而達成對個人身心的自我控制。禪定是佛教的根本,佛法如果離開了禪定和生活的實踐,就會變成虛妄不實的玄學空談了!而禪定的修行有一定的次第方法,因此由一個好的禪師把我們引進門是必要的。

 

  十年前的一個夏日夜晚,我有幸能到鄭石岩先生的家中聆聽他說禪,從滿室的大藏經典、佛堂和他悅樂的家庭歡笑聲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什麼是禪喜的生活。  鄭石岩教授的心理學家、教育家背景,使得他很善於掌握禪的核心與實踐的次第方法,因此,他的禪學很淺顯而易行。我們或許無緣聽到鄭教授的課,但借著他的書,我們仍可以得到他的禪修心得,並據此實踐而達至個人的現世淨化與進化,從過去經驗中解脫,開放自我的心靈,在生活體驗中品嘗禪味的喜悅。

 人因為容易陷入執著,所以經常生活在成見、偏見和刻板觀念之中。相對的,我們卻生活在不斷變動的現實,生活是不確定的、變動的。尤其是現代人,生活在變遷快速的社會裏,如果執著於過去的情緒、態度和觀念,就會發生適應上的困難。

 

  人註定要用智慧面對現實,用創意解決問題,用清醒的態度面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禪正是一種心的訓練課程,讓每一個人更清醒、更有效能地面對人生。  禪的功用就在訓練自己的心。它讓人從貪婪、敵意、野心、享樂和放縱中解脫;使自己的智慧自然地運作,去過清醒、有效能的生活。同時,在禪的修持中,也能看出生命的豐富意義和希望。

 

  現代人生活在嚴重的情感汙染之中,心中的藍圖是扭曲的,因為大家把生活當手段,把工作和佔有當目的。結果,生活變得乏味,情緒開始低落,身心健康受到摧殘。最普遍的心理症狀是緊張、焦慮、憂鬱和充滿敵意。

 

  禪是現代人尋求精神悅樂、充實生活和發揮潛能的處方。透過禪的訓練,可提升心的效能,既可生活得好,工作得以順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我們找到生命的終極意義。

 

  我年少學禪,及長,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多年,很能瞭解現代人心靈生活的困擾,也相信禪是開啟現代人過悅樂生活的鑰匙。這幾年來,抑鬱症已成為新的流行病,家庭功能低落,離婚率提高,虛擬人格特質的青少年增加。我們的社會性格似乎也有了問題。

 

  雖然我們的科技進步,物質文明仍然向前推進,但心靈的生活卻變得紊亂、不安和茫然。我認為禪應是現代人最好的方劑。禪的訓練課程中有幾個重點,是現代人不可不學的素養。它們是:

 

  學習不放縱自己的情欲:你想當生活的主人,就得使它臣服於你,為你服務,而不是你成為它的奴隸。

 

  調伏自己的心,讓它不再執著於敵意、不安、成見、偏見和情欲之中。這能使心力變得清醒、有效能。

 

  面對真實,看清生活、工作和生命的真相,不致迷失人生的方向。

 

  解開執著或情感汙染的系縛,發現心靈深處的真我;從中找到真正皈依處,看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禪的訓練,使人更清醒,領受到更多生活的安定、自在和悅樂。這是現代人克服情緒紛擾的良方。

 

  禪是心的效能訓練,是21世紀的現代人必須修煉的功課。

 

  本書精要地介紹禪的幾個重要課題,包括禪心、禪行、禪燈、禪機、禪喜、禪悟及禪坐。每一個部分都與現代生活相銜接,並以實用、易懂的語言,將它呈現給讀者,以方便讀者作自我訓練。

 

禪心——清醒覺察的心力

禪是一種內在學習,經由淨化自己的過程,進行心的訓練。從冥思、靜坐開始,到心靈的開悟;不只帶來身心的健康、喜悅的態度,更從中看出生命的意義。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它的價值,透過這項心的效能訓練,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

 

  禪是一種生命的智慧、生活的指南、心靈生活的藝術。透過禪的訓練,心的效能就會提升。我們是曆經心識的不斷提升,才有成功的人生、喜悅的生活,從而找到生命的歸宿。心的效能決定個人的思考、情緒和回應能力。禪即是心的效能訓練。

 

  心如果紊亂、不安,就無法專注、清醒地思考和工作;心情浮蕩、低落,憂鬱、煩惱和痛苦緊跟著出現。禪的修持就是要我們從這些無明和塵勞中解脫出來,展現自己亮麗的本性。

禪就是內在學習

 現代人生活在自由開放的社會,價值是多元的,所以呈現在眼前的事物和現象,林林總總,千奇百怪,如果沒有做好心的效能訓練,面對繁複的聲光世界和無窮的資訊叢林,就會迷失其中,找不到自我;隨波逐流,厘不清方向;摸索不出人生正確的道路。

 

  我們的生活情境是競爭,社會現實是功利和快速變遷。於是心靈生活很難逃脫緊張、焦慮和憂鬱。緊張久了,心會變得焦慮;長期的焦慮,人就會覺得憂鬱和倦怠。要克服這些困境,人們必須提升心的效能。

 

  禪是一種心的效能訓練。它能幫助現代人找到清醒、安定和自在感,同時也是克服緊張、焦慮和憂鬱的自然藥方。在過去50年之中,科學對禪作了許多研究,已經證實它是一種內在的學習,透過它可以促進身心健康,提升生活效能,打開心靈生活的視野。

 

  大家都在追求幸福,卻只一味往外追尋,於是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環視周邊的人,彼此比較、互相嫉妒,於是陷入爭奪戰的心態之中。我們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內涵,大抵傾向於向外追求的學習,而疏忽內在學習的部分。人的內在學習,指的是對心靈生活的提升,保持生活的平衡、悅樂和豐足感;內在學習就是心的訓練,一種淨化自己的過程。

 

  人的生活既需重視事功的追求,物質的創造,乃至財富、權力和生活現實的維持,同時需要注意內在心靈的成長,內在效能的提升。

 

  禪就是內在學習。透過心的效能訓練,我們能生活得更好,工作得更有效率。如果你能多瞭解禪學、冥思、靜坐方面的好處,就會加深對內在學習的興趣,並從其中受益。

禪坐對身心的影響

 首先來瞭解禪坐對身心的影響。日本的笠松明(Akira Kasamatsu)和肥田富雄(Tomio Hirai)研究記錄了45位禪者坐禪30分鍾的變化,發現他們在坐妥後一兩分鍾,α腦波就開始出現;而且隨著禪定的加深,漸漸變強、變慢。最熱烈的人,還會出現θ腦波。α腦波是一種清醒、放鬆的腦波,若長時間出現α腦波,往往代表入睡的前奏,但θ腦波則是清醒、放鬆而又保持覺察的腦波。

 

  坐禪的人,對於外界輕微幹擾的反應與瑜伽靜坐的結果略有不同。若以每15秒響一聲哢嚓來幹擾他們,禪坐組的α腦波會阻滯幾秒,繼又恢複原來狀況,他們開始保持警覺狀態。瑜伽靜坐組則在第二、三聲後,α腦波減少阻滯,到第四聲之後已不再受幹擾。他們已經習慣那聲音的幹擾。禪者的報告是:

  在禪坐冥思時,對外界每一個刺激,感覺比平常更敏銳。但心靈一點也不受外在或內在刺激的影響。他感覺到什麼就作出反應,接受每一個刺激的本來面目,而且任它流過腦際。此時,心靈狀態就像走在街上,注意人潮中的每一個人,走過就走過,從來沒有回看一眼的想法。

  外離相,內不亂

  禪是一種內在效能的訓練,從腦波的證據可看出,它是一種清醒的心理狀態。禪是透過坐禪的訓練,培養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種清醒、放鬆和隨時待動的態度。《六祖壇經》解釋禪定時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當外界的種種刺激呈現在自己眼前時,只是覺察看得清楚,但不會被它給欺蒙或系縛,而內心仍保持清醒、明白而不紊亂,這就是禪定。

  從禪坐的內在訓練,遷移到日常生活動靜的響應,是禪所謂向內學習的要領。於是,坐禪成為習禪的重要訓練,不只安定其心,而且包含了清醒的覺照。

  坐禪使人安定下來,不過它比一般的靜坐更進一步達到覺察和清醒的效果。現在,進一步討論靜坐冥思對生理機能的變化。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羅伯特·華裏斯(Robert K. Wallace)和赫伯特·班遜(Herbert Benson)兩人,研究36位學習超覺靜坐(TM)三年的人。他們學習想著一個單純的念頭或一個令他安靜的聲音,舒適的靜坐,把注意力集中於思想的精微部分,直到心靈超越了它,而歸於此意念的本源。這個冥思方法與禪宗參話頭的法門,有異曲同工之妙。研究這些受試者靜坐30分鍾,結果是:

  一開始,他們的耗氧量快速下降,身心舒緩下來。

  皮膚電阻升高,表示放鬆、不緊張。

  心跳緩慢下來,身心感到舒適。

  出現α腦波,身心安定、放鬆。

  血液中乳酸鹽的濃度下降,焦慮得到緩解。

  這些受試者靜坐30分鍾,耗氧量減少16%;相對於睡眠6小時,才減少8%,催眠時則沒有什麼改變,靜坐的休息效果可見。血乳酸與焦慮息息相關:焦慮症的人,每逢緊張,乳酸鹽濃度立刻上升;如果將乳酸注入人體,不但會引起病人發病,也會使正常人出現焦慮症狀。低濃度乳酸鹽顯然與心神寧靜有關。研究發現,靜坐對於降低乳酸鹽,比睡眠要快四倍。至於皮膚電阻,是鬆弛的指標,靜坐對於皮膚電阻的提升,要比一般睡眠快四倍。

  研究還發現,超覺靜坐能使自主神經系統平息,產生清醒和代謝的效果,使心跳跟著緩和。如果我們經常緊張、焦慮,心跳加快,氧的消耗增加,全身進入備戰狀態,生理平衡容易受到幹擾,則會導致慢性高血壓,心髒功能失常。研究指出,靜坐不失為舒緩身心的良方。

  此外,泰瑞·拉斯(Terry V. Lesh)曾經對心理輔導人員作過每天一小時坐禪的訓練,為期四周,主要的發現是:

  同理心(empathy)增加。

  產生開放的經驗(open to experience)之態度。

  提高生活中的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

  同理心增加

  同理心是覺察人我關系的心力。同理心強,比較能清楚瞭解別人的感受、立場和想法,容易和別人溝通。對自己的角色和立場也清楚,不會把自己的感受、意識硬加於別人身上。同理心就是慈悲心,是生命世界相互瞭解、互助互愛,從而發展民胞物與的襟懷。真正的愛建立在同理,珍貴的情感來自同理,它是精神成長的關鍵因素。

  透過同理,個人才可能從自我中心和執著中解脫出來。透過同理,才有真正的信仰,因為它讓我們與有了真正的默契和會心的互動。

  宗教的情操來自同理。同理心一旦開發出來,你將會仰望著他,但也明白自己的存在。彼此交流著,形成清醒和覺察,從而看清生命的真實。

  同理心使人在精神生活上找到自己。因為它是內在純淨自性萌發出來的力量。

  透過禪定的修持,我們看到自我,認清了無相的慧命。

  開放的經驗

  其次是開放的經驗。人的心很容易被自己所產生的感情、經驗、知識和成見所障。心在面對生活情境時,必然產生感受、思考和反應,這是維系生命的本質。我們當然要記取前次的經驗、教訓和感受,作為以後前車之鑒的參考。正因如此,這些過去的經驗和感受,都回過來阻礙我們清醒的思考和回應的智慧。

  經驗包括所有經曆過的感覺、情緒、思考、知識和能力,它既是一套心靈生活的工具,同時又可能成為我們認清真實的障礙。所謂開放的經驗,是指一個人不會被過去的經驗、成見和情結所困,但又能清楚地活用這些工具;心靈的自由和智慧就建立在這個關鍵上。

  有了開放的經驗,在生活與工作中能看得真實,就能領會其中動人的喜悅。看得真實,讓我們有真正的見解,去解決問題,提出創意,才有新的研究發現。許多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立所謂SCI(Science of Creative Intelligence)的課程,就是著眼於開放經驗的訓練;主要的課題,仍然建立在靜坐、禪坐的心靈放鬆等課題上。

  人在努力工作和學習之後,保持悠閑自在的心情,放下幹擾你的種種想法和意識,讓自己清醒、自由、放鬆下來,便容易產生創意和正確的思考。

  在生活之中,留給自己悠閑的心境,將會是生活上的豐收,帶來許多妙悅和歡喜之情。禪的訓練對忙碌的現代人尤其價值不凡。現代人脫離不了工作和忙碌,但如果懂得打開心境,就能在生活與工作中,保持欣賞和悅樂的態度,而使生活變得活潑、有生機。

  放下你的塵勞,在下班的途中,觸目遇緣,竟然都是興味。如果你帶著不滿、挑剔和敵意,任你看到什麼,都令你冒火不悅。工作時拿起,休息時放下,讓休息時的心保持經驗的開放,你會看到生活情境中,也有許多雀躍和豐收。禪家指出:

  雨過竹風清,雲開山頂露。

  用封閉的心去看你的家人和朋友,不免處處拿著心中的標准丈量他、批評他,這時就會陷入封閉經驗的死胡同。如果保持開放的經驗,就能看出量尺之外,也存在著許多值得欣賞的優點、天賦和能力,你就不會陷入強烈的不滿和憤怒。

  開放的心,能開發生活的興致;陽臺上一株小花開了,能令你愉悅;天邊的白雲,帶給你鬆弛、神往;周邊的朋友,令你覺得溫馨和有安全感。

  開放的心讓你有機會看到造化之美,在平常的生活中領會它的神奇。由於禪的訓練,很容易在生活和工作中超越出來。禪定的訓練,有時會令你從自我意識中解脫,去當一個局外人看自己,去看生活和眼前的情境。局外人能看到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現象,於是有了惜福和感恩。局外人能看到生活中的奇跡及許多美妙的事物,所以會珍惜人生。

  以局外人來看自己,使你從主觀和自卑中解脫出來,走出窠穴。這時,你猛然有大死一番,再活現成之感,而再活現成又是多麼令人喜悅的事啊!

  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其三是生活中的自我實現。禪的生活態度,是一切現成的。每一個人都註定要依自己的現實過生活。我們不可能用自己沒有的東西去生活。因此要回到當下,把自己看清楚,用它來生活。生活的任務是依據現有的,活出它的價值和意義,從中也得到喜悅。

  禪把快樂分成三個階段。透過五蘊受身所感覺的快樂,那是快樂,是依賴感覺和接觸,是五蘊受身的樂。它是身心的需要,人當然要保持這方面的基本快樂。但如果快樂的來源是靠它,而依賴著它,就會如饑似渴,把快感當快樂,一味追求聲色之娛,甚至陷入更多酒色、毒品和荒淫的生活,這會使生活潰敗,失去健康和快樂。

  第二個階段的快樂是主動的、創造的和肯承擔的生活態度。透過愛、慈悲、責任和智慧,去創造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行菩薩道之中,領受到快樂。這種快樂是先苦後樂的,是經過創造和責任之後所帶來的快樂。

  第三個階段的快樂是禪喜。超越了創造快樂的意識,從真正的悠閑中得到快樂,那是禪喜。

  禪喜代表著對生命的接納,沒有絲毫的挑剔,而歡喜地承擔它,並領受它帶來的喜悅。雖然工作是辛苦的,但找不到受苦的人。生活雖然需要負責和承擔,卻沒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有的是一種生活的實現、悅樂和滿足。他們領會到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是休息;心情安適,觸目遇緣,顯得自在、恬淡和歡喜。

  禪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啟發個人能過實現的生活。實現者已擺脫了我執,能放曠自在;在起居中如實地領受生命的賞賜;在生活中如實地迎接它、回應它,卻也明白它的無常。把生活看成有趣的事;對於能看、能聽、能工作、能穿衣吃飯的自己,抱著更多珍惜和感恩。

永恆的自性與慧命

 禪的功課就是透過這個無常的生命世界,看到永恆的真理,發現慧命的存在。它不屬於知性的部分,但也不屬不知的世界。它是一項生命的大突破;他開悟了,最後積小悟成為大悟,他頓悟了。頓悟到原來自己在戲檯子上,戲演完了,就要拍拍手,高興地回家。家的門是開著的,隨時可以進去歇息。他也領悟到,這現實世界的林林總總,如戲如夢,真正的自己是永恆的自性或慧命。

 

  人生活在現實的世界,卻也從中找到永恆的歸宿。明明知道它如夢,但要努力做個好夢;明明知道它如戲,但要當一個成功的演員。這時他找到一個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常不斷的自性或慧命。

 

  禪是一種生命的智慧、生活的指南、心靈生活的藝術。透過禪的訓練,心的效能就會提升。

禪行——篤實力行的智慧

對現代人而言,達摩秘付的四個行門,是提升個人精神生活的錦囊。它引導人們徹底檢討生活的狀況、苦樂的根源、成敗的關鍵。它能安服內心不平的情緒,引發達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它能給人一套實現的方法,訓練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勘破無知和種種引誘,有足夠的定力克服困難,而獲得圓滿成功的人生。它能給你清靜的態度和意識,以冷靜的眼光,看出生命的究竟和價值體系,使你活得有目標、有意義。達摩四行的簡要含義是:報怨行、隨緣行、稱法行、無所求行。  禪是開啟生活智慧和生命意義的法門,它是一門心的效能訓練。

 

  人如果明白怎麼活,為什麼而活,就能過得充實自在,活潑悅樂。禪正是教導我們獲得這個答案的實踐方法。

 

  生活在喧囂擾攘的現代社會裏,觸目所及的是琳琅滿目的誘惑,眾所關心的盡是功名利祿;爭奪心、較量心、嫉妒心、憤恨心,充斥大部分人的心靈世界。它像濃霧渾塵一樣,蒙蔽了心理生活的視野。看不出人生的輪廓,理不清人生的藍圖。這正是容易淪落陷阱的原因。

 

  禪能幫助我們拭亮眼睛,看清世態的真相。淨化心識,覺察生命光明之路,引導人們跨出踏實的腳步,走出充實圓滿的幸福人生。

 

  禪就像一盞明燈,能點亮心靈,開啟人生的錦囊,時時刻刻可以從中獲得新的指引,展露自性中的般若覺性。

 

  中國禪的始祖達摩,是印度人,約在西元520年,由海路來到中國,弘揚禪法。由於其弟子們的創造發揚,結合中國文化的精華,形成了禪宗,達摩也就被尊為初祖。達摩留下許多神奇的傳說,諸如一葦渡江”“面壁九年等,甚至還有易筋武學等說法,其實大多是附會傳說,而且也不重要。達摩所留下來最值得重視的是一篇稱為二入四行的經文,堪稱達摩留給世人作為紅塵路上的錦囊。

解行並重

 達摩所傳授的人生錦囊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理入,就是教導人們參悟生命的圓滿性;透過冥思與頓悟,看出生命的原貌,從而建立完整安身立命的價值系統。這也就是所謂的開解。它是發現生命的實相與證悟成佛的修持方法。故雲: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

  這是透過萬緣放下,忽然超越於一切客塵(生活所接觸的現象和執著),而看入生命的實相;在舍妄歸真中,見如來本性,成就正等正覺。同時,也因為清醒和覺察,我們能活得更充實、更悅樂和更有效能。

  理入現清明,學禪以安心

  當我們從各種成見、偏見、私心和自我中心的系縛中解脫出來時,理性變得清明,思考和覺察力於焉現前,這就是理入。因此,它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法門,是清醒的生活與工作必要的條件。

  於是,我們該學禪,訓練自己的心,讓它變得安定,發揮清醒生活的功能,覺察到生命的喜悅,以及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領悟。

  訓練就得從禪定開始,透過禪坐,讓內在的理性得到充分的開放和流露,讓心靈世界裏的智慧得到蘇醒。禪坐就是面壁,又稱為壁觀。它教導我們作超越現象的思維,解脫種種限定性思考,而入於智慧的直觀,從而展開寬闊的心靈生活和視野,得到滿足、喜悅和自在。這時,回過頭來思考生活中的事務,就變得清朗又有創意。

  禪坐是現代人值得學習的一種心靈修持,透過禪坐,身心可以放鬆,壓力和焦慮得到紓解,生活與工作的創意得以提升,這些都是經過研究證實的。近年來,坐禪對個人心靈的影響又有許多發現:

  它有助於一個人清醒的直覺(direct perception),這是一種對生活及事務產生直接的知覺。這種能力有助於我們觀察事務的真相,看清事務的道理,明白自己真正的態度。

  禪坐的訓練可以引發悠閑的警覺(restful alert),它有益於專注和學習。  經過禪坐練習,心靈深處的純淨智慧(pure intelligence),自然得到開啟,它是領悟和開悟的根本。

  在禪的訓練中,我們發現最根本的內在自我(innermost self),它就是無我相,沒有執著的真我,在那兒我們容易接近到永恆的慧命。

  禪學中所謂的理入,也就是透過心靈的安定和淨化,從執著與對立的思考中解脫出來,我們不再只是生活在成見和限定性思考之中,不再只是用防衛的態度生活,而能躍入一個寬廣的心靈世界,並發現真正的自己。這時,努力去生活,去實現人生,但沒有執著和不安。這就是佛陀所謂:

  我生己盡,梵行己立,所作己作,自知不受後有。

  禪的訓練,就理入的部分來看,不但學會真正的心靈自由、解脫和證悟永恆的法界,同時也領悟到,自己盡了人生該做的事,用慈悲和智慧實現人生,而得到圓融的滿足。

  禪教導我們努力面對人生,告訴我們用清淨的智慧面對生活與工作。這就叫我生己盡,梵行己立。禪也指引我們,努力開拓人生,增進眾生的福報,但卻讓我們看清楚,沒有一樣東西在生命終了時能帶得走,所以要懂得達觀,懂得放下,不要執著。透過這個觀照和覺悟,就能超脫,不再被六道輪回系縛,而回歸到本體圓滿的精神世界。

  理入的禪行,能讓我們看出生命的意義;理入的實踐過程,則使心的效能變得清醒,從而流露出慈悲、喜、舍的智慧和態度。

  以行入作理入的資糧

  錦囊的另一部分是行入,它包含報怨行、隨緣行、稱法行和無所求行四部分,是勘破種種客塵,讓自己在種種挫折、誘惑、困惑中能起正覺;生活過得悅樂自在,從而供作理入的資糧。

  現代人不肯思索生死大事,不願參悟自己本來面目,在理入上較少澄澈的頓悟。於是,行入的四個方法,對多煩惱的現代人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在這裏要特別強調四行的意義和對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價值。我深信,如果一個人能透過四行改變自己的意識世界,無疑的,對心智成長、生活適應,乃至工作事業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它確能幫助人在滾滾紅塵中看出希望,活得堅韌有力。

  達摩所提出的四種改變意識的方法,正是幫助現代人精神生活調適的四種方式(四策)。不過,這四種方式必須加以解釋,才能靈活應用。特別是透過現代心理學的新知加以剖析說明,讀者更能瞭解個中旨趣。不過,在未作詳細分析前,我們有必要先檢討現代人普遍的心理現象;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精神生活困境的根源時,也就更能有效的應用達摩的心理適應法則。

 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普遍呈現著緊張、焦慮、空虛和不安。一般而言,人們的物質生活是豐裕的,但在心靈上卻顯得赤貧。看來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夜深人靜時卻覺得悵然若失。許多人為了避免這種空虛,開始一頭栽進電視節目、整晚打麻將,或者置身燈紅酒綠、吸毒麻醉或步入淫色之鄉。事實告訴我們,許多精神上的困擾源自心靈的空虛。據我所知,空虛可能是現代人精神生活的最大難題。它使一個人看不出生命的意義和光明面,從而墮落迷失。

  欲望帶來貪婪帶來苦難

  另一方面,現代人的生活重心是欲望而不是希望。一個只顧欲望滿足而不去接觸希望是什麼的人,生活態度是競爭與囤積。他對外在事件的知覺向度是敵意和對立。這是現代人精神壓力的來源,也是緊張和焦慮的主要原因。敵意破壞了人的安全感,使人從自在感中連根拔起。此外,強烈的欲望帶來嚴重的貪婪,它使人在心理上產生匱乏和饑餓的感覺,造成永遠不知足地向外追求;嘶竭呐喊地向外追求,正是一種苦難。

  過度功利的觀念使人汲汲於營求,人竭盡自己的力量鑽營,而把生活倒懸過來,生活變成追求物欲的手段。結果越是營求,生活越被扭曲,精神生活也就更加空乏。最嚴重的問題是,人們在功利的價值觀念下,慈悲、寬恕、恬淡等人性體驗已漸漸淡忘,人的相處不但體驗不出溫暖和親密,經驗到的反而是彼此的冷漠和沖突。

  享受越多,保護越周到,人們越容易失去強韌的心智力量。新生的一代,在富裕的環境中成長,既欠缺完整的生活經驗,又缺乏種種曆練;沒有學會負責,更未培養出有能力的愛心。精神生活變得脆弱,脆弱到不能接受或容忍挫折,以致失去響應失敗的能力和毅力。在我的輔導諮詢經驗中,脆弱是生活適應問題的主要原因。脆弱的性格特質,使一個人走向逃避、攻擊或防衛機轉,如吸毒、酗酒、逃避現實。

  這些現象與經濟發展帶來的過度功利傾向有關。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人的觀念。佛教所謂萬法唯心,它的意義是說,就個人的精神生活而言,發生什麼事其實並非關鍵,真正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它和體驗它。現代人的經濟生活方式雖然改變,如果我們有一個正確、成熟、健康的態度面對現代環境,精神生活無疑仍可以積極振作起來。

  現代人精神生活頹廢的另一原因,是缺乏足以引導個人,從生活環境中發現意義,及建構其適應環境的健康態度。我深信人若以囤積財貨為心態,精神生活即會彌漫著匱乏、不安和爭奪的緊張或焦慮。反之,若有一套正確的引導系統,表現出來的將是一個健康活潑、適應力好的精神生活狀態。

  此外,社會越開放,越自由,對於個人心靈生活而言,要尋找穩定的生活模式已不複存在,生活適應完全要看自己。如果人不能堅強起來,反而會因為開放和自由,而覺得失去安全感。在我們的社會中,不安、憂鬱、逃避自由,甚至活得不自在的人正在急劇增加。

  精神生活是共業

  從心理諮詢與輔導中,不難發現現代人精神生活困擾的主要現象可歸納為:

  生活缺乏創意,心靈失去自由。一般人在機械式的上班生活中,體驗不出活潑的生活情趣。因此,創意的人際關系消失,人的相處和互動缺乏溫馨和喜樂,甚至產生冷漠與沖突。

  貪婪和物化的生活,嚴重地折磨現代人的精神。人們因為貪得無厭,不停地向外追尋名利,造成嚴重的匱乏感和饑餓感。這是精神生活赤貧和不快樂的主要原因。

  在價值觀念上,現代人完全建立在比較和競爭上。大家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打敗對方或超越對手上,普遍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贊美和肯定。這樣的生活態度,導致精神生活的嚴重失調:競爭產生對立,忙碌帶來緊張,贏得別人的贊美卻迷失了自己。

  頹廢和脆弱是年輕一代普遍現象。他們失去多方面生活曆練的機會,許多人無法體會承擔、負責、愛人的生活經驗。他們充其量只不過從書本中學到一些知性化的知識。他們似乎知道很多,但是一旦投入滾滾的紅塵之中,卻又脆弱得禁不起挫敗和挑戰,而產生嚴重的心理防衛機轉,甚至產生心理適應上的困難。

   缺乏對生命的統整向度,看不出生命的意義和希望。缺乏宗教的生活和情操,把整個人生界定於操作性的行為反應,使自己覺得無根和空虛,從而導致精神生活的墮落和無助。

  現代人面臨的精神生活困境,也許可以從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中得到紓解或治療。但是這兩種對治方法都是治標的,有時連治標都無法令人滿意。精神生活是文化的問題,就佛教的觀點而言,那是一種共業。因此,它必須透過教育,透過淨化和啟迪,透過個人與社會的蘇醒,才能展現活潑悅樂的面貌。

生活的四個行持

 達摩的教誡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光明的指引。它不但可以幫助個人解脫生活適應的困境,同時也是創造安和社會的途徑。現在我們要來探討達摩四行對現代人的生活適應,有些什麼幫助。

 

  對現代人而言,達摩秘付的四個行門,是提升個人精神生活的錦囊。它引導人們徹底檢討生活的狀況、苦樂的根源、成敗的關鍵。它能安服內心不平的情結,引發達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它能給人一套實現的方法,訓練自己有足夠的智慧勘破無知和種種引誘,有足夠的定力克服困難,而獲得圓滿成功的人生。它能給你清靜的態度和意識,以冷靜的眼光,看出生命的究竟和價值體系,使你活得有目標,有意義。達摩四行的簡要含義是:

 

  報怨行:要從因果現象中培養通達事理和勇於承擔的氣度。

 

  隨緣行:要把握現有的生活因素,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

 

  稱法行:要建立一套正確的生活規範和習慣,俾能創造幸福人生。

 

  無所求行:要以恬淡的態度,開拓寬闊的心理生活空間。

 

  這四個行動策略,不但能促進現代人身心健康,締造成功的人生,同時也是自我實現、令自己豐足自在的光明之路。茲分別就社會適應的角度加以闡明。

通達與承擔

生活的第一個策略就是報怨行。意思是人不能回避辛苦,更不能拈輕怕重,只顧享受而不解決生活的難題。因為規避會使人墮落,怕苦只會徒增困擾。任何痛苦都有它的原因,不可以怨天尤人,而要找出原因,無怨無悔地接受它。達摩說:

  甘心忍受,都無怨訴。

  怨天尤人的人,不知檢討自己的過錯。他把錯誤推給別人,推給社會,推給環境和命運;他埋怨別人或怪自己命苦,既不肯承擔、檢討改進,又滿腹牢騷。這會導致精神生活的崩潰。心理諮詢專家有一個共同的發現:人格異常者與生活環境發生沖突時,總覺得別人或環境是錯的。因此,人格異常的人往往不夠負責,不肯忍受痛苦而反省和檢討,這使他更陷入困境。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

  生活是不可能處處順心的,如果你沒認識到所有的困境都有它的原因,不願意忍受或承擔得久一些,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覺察能力去分析問題,那麼問題就永遠不可能解決。當然,問題也不可能自己走開,那就會有更多的痛苦。因此,每一個人都要學習接受痛苦,忍受它,承擔它,並設法解決。達摩說:

  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本故。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怨進道,是故說報怨行。

  達摩對於意識活動的瞭解,實在很令現代心理學家感到敬佩。他說的這段話,如果把它譯為通暢的語體文就是:你怎麼才能逢苦不憂呢?那就是要承擔它、忍受它、思考它,並設法找出答案。你一旦有這樣的心理向度,凡事就能與理性相契合。人只要能體會怨恨的來源,避免錯誤,勇於改進,就是心智成長之道了。

  報怨行主要的目的,是要人凡事反求諸己,遇到苦難要想著:是我過去的錯誤和造業,才導致現在受苦報。心裏一有這樣的念頭,就能逆來順受,而且比較能平心靜氣地承擔它,思考解決它。故雲: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另一方面,人若能用果報的向度看自己的不幸,對眼前無法克服的災難或遭遇,就能坦然包容,容易釋懷。佛家在生活中強調因果,這因果是可以異時而熟的。也就是說,所造之業,有些是隔世才產生果報的。因此,深信因果的禪者,不但知道清醒地生活,用慈悲喜舍待人處世,避免再造苦業,同時還知道時時明白事理,以求解除障礙,設法解決種種問題。

  有許多人用消極的觀念看待報怨行,他們以為只要把不如意和不幸的事看作是果報,而予以承擔就行了。事實上,報怨行還有一層積極的意義,那就是明因果,肯承擔受苦,並從中發慧,設法解決問題。

  明因果以長智慧

  從心理學觀點看,選擇現在受苦,是希望問題能得到解決(解脫)。也就是說,今天的承擔受苦,正是為明日進步和幸福鋪路。此時把因果弄清楚,正是下一步解答問題的智慧和力量。

  明因果使一個人增長智慧;也是防範行為逾矩、避免導致失敗的最佳方法。談到這裏,就不免想起禪宗典籍的一則故事:唐朝禪宗大師百丈懷海,是百丈禪規的創立者。他說法時,經常有一位老人前來聽法。有一天,百丈說法結束下堂,老人徘徊不去。百丈問他是誰,他說:

  我不是人而是一隻狐狸,在過去迦葉佛時,曾是此山的住持,因為有人問我,大修行的人,是否還會落於因果。我說,不落因果,從此墮入狐狸身。現在請和尚開示,好讓我能解脫野狐身。 

 於是,老人問道:大修行的人是否還落因果?” 

 百丈禪師答說:不昧因果,不是不墮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作禮說:我已脫離野狐身,住在山後,乞請老和尚以亡僧之儀為我埋葬。後來,百丈領著大眾,到山後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以僧禮予以火化。

  這一則故事是非常完美的公案,它是用象徵式語言表達的。整個公案似乎就在說明,如果你認為可以不墮因果,你就可以肆無忌憚,那就會失去智慧,從而迷失墮落,像一頭野狐一樣。唯有念念分明、明白因果的人,才能得到解脫,成就正等正覺,顯現自性中的智慧。中國人的觀念中,野狐是狡猾的、獸性的;人如果失去明察因果,就會使自己陷入愚昧的獸性。如果不願意從因果關系中檢討自己的生活、家庭、事業和精神生活的狀況,他就不可能成長和幸福。

  從佛經中我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自己的所作所為正是你的精神狀況。它不但決定往後的人生,同時這種精神的品質,也塑造了下一個生命之旅的種子。依《西藏度亡經》所述,人在瀕臨死亡時,稱為臨死中陰身,這時所面對的境界,正是自己一生中精神生活的弱點,使亡魂在這時候幾乎無法開脫自己所布下的天羅地網,種種誘惑和享受,各類脅迫和激怒,都足以使具有某種精神性質(業力)的亡魂,走向他應有的果報。

  我們能回到當一個人就很難得了。至於那些業報則是我身為人的代價,必須接納,從而把業轉動成為善良的慈悲喜舍。去行布實現,當因圓果滿時,即得到精神生活的豐足自在,那就是真解脫。

  達摩所揭示的報怨行,就是任勞任怨和應用自己的智慧尋求生命的成長與實現。生命的本質是苦,生活就免不了有壓力、有負擔。人唯有肯為生活付出代價,才能活得悅樂和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無論遭受到的是挫敗或失望,是損失或痛苦,都必須承擔、接納。在不逃避的情況下,用智慧去努力與嘗試,而且知道如何順應那些無法挽回的事實。這就是禪家重視頭陀行的主要原因。

  參透生命的意義

  肯含辛茹苦的人,必然能從中看出極深的生命意義。它既是宗教的甚深義和解脫義,同時也是心理健康幸福人生的光明之路。有一位老先生,晚婚而老年得子,這應該是令他喜悅的事。很不幸,這孩子因生產時出了狀況,腦部受到傷害,不但走路一扭一扭,智慧也明顯不足,連生活都需要別人照顧。

  老先生既愛又心疼,眼看著孩子已屆入學年齡,又不能如常接受教育。他為了使孩子得到應有的照顧和受教育機會,毅然辭掉工作,以微薄的報酬為一家特殊教育機構開車,每天接送受特殊教育的兒童,好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在那個特教機構得到較好的教育機會。他每天一大早帶著孩子登山散步,然後送孩子上學,每次看到他,總是和藹慈祥。我對他的愛心既佩服又尊敬。在他的言行中,我看到菩薩的氣質和愛的芳香。有一次他對我說:

  每一個人都有命,是要接受和承擔的。我會盡心來照顧他,而且也看著他在進步,他所需要的正是我現在應該給予的。這就是人生。直到我終老,我可以無愧地離去。至於孩子,也不必想得太多,他也會有自己的路要走。

  我尊敬這位老先生,是因為他從認命和接受中看出生命的本質。他最令我欽佩的是:流露著和藹、有智慧和沒有條件的父愛。據我所知,現代有許多父母,他們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他們不但沒有好好接納子女,依子女的需要提供適合他們成長的教育,甚至以苛刻的條件要求子女,要他們成績好,出人頭地,為父母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美夢。

  肯忍耐別人的中傷和誹謗的人,當然也是抱怨行的實踐者。他們相信,如果沒有原因,就不會有今日受謗和受辱的結果。於是先承擔下來,然後檢討個中的原因,設法改善。他們似乎更懂得一肩承擔,一方面當作對自己的試煉,一方面用時間把它稀釋。因為這樣能使他們不發生嫌惡和敵意,不讓自己陷入憤怒和嫉恨的消極情緒中,而使自己更有清醒的響應能力,以解決生活問題。

  如果你認為任何人占你便宜都要討回,設法挽回面子,那才是大笨蛋。特別是夫妻、家人或同事間,如果你分寸都計較,必然更傷和氣。你還不如把它當作一個必須承擔和接受的事實,然後才能設法改善自己的遭遇。

  肯承擔才能大開悟

  無論是生活或工作,可能會有別人留下爛攤子,要你來收拾、挽救、重建。你無須逃避,要冷靜設法解決難題,這正是為什麼需要你的原因。遇到困難是不能逃避的,是責無旁貸的,要把它視為自己的使命。人總是在不肯面對事實,不願意去承擔擺在眼前的責任時,才會潰敗下來。

  唐朝時,石頭禪師和弟子招提慧朗的對話很具啟發性。

  招提問:師父,請告訴我,如何才能成佛?”

  石頭禪師說:你沒有佛性。

  招提想了想又問:那麼昆蟲乃至飛禽走獸有沒有佛性?”

  石頭卻對他說:昆蟲乃至飛禽走獸都有佛性。

  於是招提不解地問:為什麼我會沒有佛性呢?”

  石頭禪師說:因為你不肯承擔。

  這是禪師對弟子的當頭棒喝,直接道出弟子在修行上的習氣。要他肯承擔,接受種種生活的現實,分析原因,克服困難,這樣才能發展自性中的智慧,過成功的人生。在這則公案中,石頭很懇切地指出:肯面對當前困局的人就有圓滿的人生;肯面對生命困局的人,就能了悟生命,而得到大開悟。

  許多人在婚姻生活遇到難題時,第一個念頭是互相指責。彼此使盡心思把責任推給對方,甚至加油添醋,冤枉對方,在所不惜。這使得兩口子更加疏離,推卸責任,而不願意檢討改進。當夫妻雙方不能共同為彼此的幸福負起責任時,夫妻的感情才真正惡化。因此,奉勸瀕臨仳離的夫妻或經常爭吵不休的怨偶,看清一個事實:好的婚姻不是撿來的,不是好運碰上的,而是要兩個人接納這樁既成的婚姻,願意接受婚姻諮詢,各自檢討,認清困難的所在,設法改進彼此的關系。婚姻生活的危機都有其原因,極少是單方面的偶發事件,而多是長期以來彼此沒有說真心話的結果。只要願意改進,就能恢複幸福。

  每個人都有其獨具的遭遇,有些遭遇是無法改變的,卻可以用接納順應的方式響應它。當我們把它當作生活使命的一部分時,就願意為它付出承擔,從而看出為它忍耐和含辛茹苦的意義。因為它正是自己努力去生活的本質。有許多遭遇是可以補救的,就必須為補救付出努力,因為那正是心智成長的資糧啊!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幸福,所以都希望追求幸福和快樂。但是,生活並不全是幸福和快樂的,而是要付出許多代價後才有幸福。因此,不要把眼光放在幸福上,而是要把眼光放在如何承擔、如何明白事理、如何接納自己的事實上。然後,好好的實現自己,根據自己的根性、環境和條件去實現。實現的本身,正是幸福的所在。

隨緣實現人生

 生命是一個緣生的曆程。有過去的因,還得有現在的緣才能成立一切現象。因是種子,緣是環境;有因而無緣,種子無從發展成豐碩的果實來。人生就是一個因緣不斷互動的過程,緣一錯過就不再出現。所以生活的第二個策略就是隨緣。

  人生不能空等待

  隨緣表示不可以在生活曆程中裹足不前。生活是現成的,環境際遇是不能挑剔等待的。待機而動往往是虛擲光陰,蹉跎歲月。生活必須是隨緣成長,隨緣實現的;任何等待都在破壞生的成長和完整性。

  有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來晤談生涯規劃的問題。他敘述自己的境況時說:

  我在等服兵役,所以每天都待在家裏,心裏很悶、很無聊。我看得出來他正在蹉跎歲月,正犯了不隨緣的毛病。於是問他:

  為什麼不去找一份工作?它既能解除你的無聊,而且可以獲得一些生活與工作的體驗。

  他回答說:那些都是臨時性的工作,我不喜歡。我希望等服完兵役後,再找固定的工作,或比較適合我興趣的工作。

  他好像很有理由,很執著的樣子。於是我為他解釋道:

  此刻就是你找臨時工作的時候,你不隨緣接受這個事實,那你就得為自己的等待,付出無聊和痛苦的代價。

  他遲疑了一下說:短短的幾個月,又有誰肯雇我呢?”我說:

  正因為是短短的幾個月,你無須考慮太多,有許多正當的臨時工作可以去嘗試。只要你不怕苦,我相信許多工作正等著你。

  人生是不能等待的,隨時隨地都要隨著因緣際遇鍛煉自己、提升自己。順逆成敗,都能隨緣得到新的經驗和成長,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禪宗第三祖僧燦大師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隨緣成長,隨緣教學  隨緣絕對不是隨波逐流,而是隨緣不斷增長智慧,豐足自我。已故的美國科學奇才費曼(R. P. Feyman)曾回憶他父親如何隨緣教導他觀察事物的過程,他說父親週末會帶他到樹間散步,講解樹林裏的生態給他聽。隨緣所看到的都是用以教導的素材。看到小鳥,就教他觀察小鳥在做些什麼;看到樹葉,葉片就是他的教材。有一次,他要費曼想想鳥兒為什麼要啄羽毛?

  費曼說:也許鳥兒飛行時把羽毛弄亂了。

  父親說:好,若是這樣它剛飛過之後會啄得勤些,而且停留在地面一段時間後便不太啄了——你聽得懂我的意思嗎?”費曼說。後來觀察的結果發現,鳥兒在落地時並未啄得勤些。費曼的假設錯了,於是父親說因為蝨子在咬它。鳥的羽毛會分泌蛋白質,蝨子就是吃這種蛋白質的薄片維生。他進一步解釋說,蝨子的足部又有一種蠟質,一種更小的蝨子就吃這個,它們吃下去後,消化不完全,排出一種糖類,細菌就靠這個滋長。

  最後他說:所以你知道啦!哪裏有食物來源,哪裏就有某種形態的生物賴以維生。

  費曼所受的教育是隨機教學,是一種隨緣的思考、學習和心智成長。他在科學上能有卓越的成就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我們的社會裏,父母親對子女的教育並非不關心,而是觀念有了偏差。父母教給孩子的都是目標和欲望。許多父母為孩子買一整套的偉人傳記,希望他向偉人看齊,卻很少從生活教育和身教的示範中,隨機教給孩子正確的觀念、思考方法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偉人的典範是遙遠的,隨機教學的心智成長才是切實有效的。

  隨緣又表示能隨自己的本質自我肯定。我曾看過一篇報道一位女歌唱家成功的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台告訴她:

  你有演唱的天賦,但照現在情況繼續下去,你不會成功。

  女歌手很訝異地說:為什麼?”

  老先生說:不瞞你說,你長得有些暴牙,所以你在歌唱時一直想要掩飾它,嘴巴不禁要合起來。你要聽我說,暴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的它正是你的特色。好好照你的暴牙去唱,才能唱出你最好的歌聲。

  這位女歌手就因為這位長輩的指點,在歌唱上脫胎換骨,成為成功的歌手。

  隨緣也表示自己可以依不同的能力和興趣,得到不同的成功和成就感。我們的社會,潛藏著一種刻板的錯誤觀念,大家只一味要進大學,得高學位。似乎只有會念書、學業成績好的人才算成功幸福。這樣的觀念,導致許多青少年,空有其他能力,而得不到鼓勵,使得智育以外有著極高稟賦的孩子反而造成壓抑。

  我們缺乏隨緣鼓勵孩子,依其個性和能力去實現人生的觀念,以致大家拼命擠高考的狹門。我們必須認清,成績好未必就是幸福的保證。只要孩子肯幹上進,一樣有成功幸福的人生。若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許多在事業上很成功的人,他們過去在校成績未必很好;在生活上過得愉悅自在的人,未必擁有高學歷。只要你能認清這一點,你就會肯定一個事實: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人能接納自己和肯定自己。禪家有一首詩說:

  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一個幻軀能幾日, 為他閑事長無明。

  這是說要隨緣而生,隨緣自我肯定、自我成長。千萬不要與別人比較,那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閑事)。最切實的方法是,把握自己,努力成長。

  結緣:佈施、愛語、利行、同事

  隨緣也表示我們還要懂得結緣,因為結了善緣之後又可以隨緣增長。什麼是結緣呢?那就是培養成功、幸福及成長的機會和環境。這包括:

  培養人緣。改善環境。充實自己。把握機會。

  注意培養你的人緣,有好的人際關系適應能力,成事的機會就會大大地增加,情感生活也比較豐富,它對健康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人緣是建立在相互攝受上;佛法所謂四攝事: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就是培養人緣的最佳方法。

  佈施是指關心別人,能為別人多做服務。對企業家而言,能多為顧客服務,企業就能經營得好。對教師而言,能給予學生教育愛,教育就會成功,自己也覺得歡喜。對父母而言,能隨時注意子女心智成長的需要,多給他鼓勵和幫助,孩子就會有健康的人格。所以說佈施是成功的緣,是幸福的緣。

  在與別人意見溝通上如果沒有障礙,就會投緣,容易合作而有默契。好的溝通就是愛語,它能結合大家的智慧以成事,能融合家人的情感為溫暖,能令自己與別人和諧相處,這就是福慧增長的緣。

  利行的意思是幫助別人成功。一個有愛心的人,不但能給自己成功的機會和方便,同時也能給別人機會和方便,這就是互助。互助可以帶來善緣。人最忌諱的是處處與人過不去,缺乏幫助別人或成全別人的雅量,這樣的人,無異逼自己走上絕路。

  廣結善緣需要有好的同理心和感受性,能瞭解別人,又能站在他的立場替他想想,這就是同事。同事的美德,可以促進人際關系,帶來合作,同時能夠培養友誼和感情。

  善用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四種相互攝受的技巧培養人緣,成功和幸福的機會將大大地提升。

  其次,改變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也能帶來善緣。比如說,多和積極肯上進的人做朋友,無形中受到薰陶而振作起來;想安心地閱讀研究,就得安排一個起碼的環境,如果辦不到,那麼你就得上附近的圖書館。環境代表著周遭的人物情況和一切硬體的條件,若不善加安排,它們就會在無聲無息中影響你、幹擾你。所以,要遠離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的朋友,或者勸他們一起改變自己。這些是使人精進成長的緣。

  再者,充實自己,提升能力,是適應現代化生活的基本條件。肯不斷地努力,有能力肩負工作,機會自然來。在現代社會裏,沒有能力而想成功,簡直不可能;即使一時走運,也不可能維持長時的順利。總之,人必須懂得廣結善緣,再隨著所結的善緣,好好努力,就能成功。

  隨緣行還代表著一種隨順成長的意思。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隨緣,不要隨意挑剔,而要懂得隨緣欣賞。這既能代表清閑,又能創造成長的契機。許多人不懂得這種隨緣之美,假日出外旅遊,一會兒抱怨交通擁擠,一會批評缺乏規劃的頭腦;不是嫌風景不好,就是厭惡遊客太多太雜亂。在他的眼裏,什麼都不好,好像只有他才最好一樣。這一來,輕松的旅遊被糟蹋了。這不是健康的生活態度。旅行就是旅行,不是開檢討會,要隨緣體驗它的美和欣喜。禪家所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人必須時時有潔淨的慧眼,看出周遭生活的意義和美感,它就是悅樂的泉源。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最後,就整個人生而言,也是一個緣的事實,你飛黃騰達了,終究是緣的顯現而已,緣起緣滅,卻又回到空性的法界。懂得順逆都只是緣,不要執著它,不要把緣當作是永恆的本體。真正的本體是菩提自性,所以對於緣生的一切成敗順逆,必須曠達以對。達摩說:

  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挫折而灰心煩惱,更不必為自己的不幸遭遇飲恨終生。懂得禪家所謂大死一番,再活現成,把那些積鬱徹底泯除;用晴朗的心情,就現有的條件和環境,好好活得充實才對。當然,你也不能以既有的成就自恃自傲,那就更不懂得緣如浮雲,來去不定的道理。所以達摩又說:

  喜風不動,冥順於道。

  真正懂得隨緣的人,不但能順著自己的根性因緣成長,還能悅樂地如雲門禪師所謂隨波逐浪一般生活。請留意!“隨波逐浪可不是隨波逐流!

建立生活規範

 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是成功人生的守護神。

  就佛學而言,好的生活習慣正是自己的護法神。堅守原則和一定的規範,是促進福慧增長的動力。我們把這些好的習慣、生活秩序、工作態度和法則稱作規範。它是幸福人生和富裕祥和的社會所必需的行為系統。建立規範,實現規範,就是達摩所謂的稱法行。

  生活需要規範,但又不可以把自己變成規範的奴隸;因為死守著規範,就不能解決新的問題。生活也忌諱沒有規範,沒有規範就會紊亂不堪。因此,規範必須與智慧同時存在,這也就是禪家要重視戒禪合一,才能達到理事圓融境界的原因。現在,我要透過理事圓融的觀點,把生活中最重要的規範陳述出來:

  清醒地思考。避免自我中心。淨化心中的煩惱。遵守倫理。

  清醒地思考

  禪的修行,首要把握的就是去惑。所謂惑就是智慧使不出來,老是被一些成見、偏見和刻板觀念束縛。所以達摩說:

  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

  用清新的思考面對生活和工作,更要擺脫成見,以純真態度待人處世,這是人生最寶貴的原則。若不能靜心思考自己遭遇的問題症結所在,就得不到最恰當的答案。請注意!問題終究必須自己解決,而不是依別人的觀點解決。用智慧思考的步驟是:

   1. 面對困境,瞭解真相。拿起筆來,具體列出問題;不可以含糊籠統一味地沮喪或慌張。

  2. 把問題的前因後果弄清楚,搜集解決問題的資料,擬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並列出時間表,以利自我考核。

  3. 切實依據計劃去努力。要不斷搜集資料,不斷評估校正原訂計劃。

  人活著就是要不停地解決面對的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必然是新的。若能不斷解決新問題,心智的成長和經驗的累積,將使自己的腦子變得更靈光清晰,思考的向度也越開闊。

  每個人為了充實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養成主動學習、不斷吸收新知的習慣。不過,吸收新知的目的,不全是為了直接拿來套用,最重要的是把它用來孕育自己的創意。心理分析學家克比(L. Kubie),特別強調靈感在創造活動上的重要性;它是創造思考的前身,往往把兩個現成而無關聯的觀念結合在一起,孕育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

  我認為教育的目的,除了要傳授知識和必要的經驗之外,還需要教導學生清醒地思考。它能使一個人心智不斷 地成長,在人格上發生壯碩的效果。在我的輔導經驗中發現,精神官能症或人格異常者最普遍的原因是執著,他們執著在我無能我不好的自責和自我批評上,以致思考停頓,不能有效地解決生活問題,而產生精神官能症。另一方面,當一個人採取防衛的態度,老認為別人是無知、愚蠢的,而不屑與人溝通,自陷於獨夫的偏見之中,同樣會導致生活創意的退化,那就有了人格異常的傾向。唐朝的臨濟大師,特別教人要保持清醒的思考。他說:

  汝欲得如法見解,但莫受人惑,向裏向外逢著便殺。

  他的意思是說,你當然要博學多聞,但更重要的是不被學識所惑,不被多聞所困,要能從中解脫出來,所以又教人逢著便殺,要破除它產生的成見。這樣始得解脫,不與物拘,透脫自在

  不學習、不磨煉自己,比不獨立思考更為不如。因為不學無術的人,連孕育獨立思考的資糧都沒有。所以,一個人要多讀書,多學習,這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必須把握的法則。請留意!博學多聞和獨立思考是互為必要條件的。

  避免自我中心

  其次,避免自我中心是另一重要規範。自我中心的人格特質,與學識或學曆並沒有關聯。有些人學曆雖然很高,但是自我中心的傾向卻很重。在我們的社會裏,確實不乏這種人格特質者。他們以睥睨的眼光看人,以不屑的語言抨擊人,當自我中心膨脹到一定水準時,開始與別人沖突。很不幸的是,這些沖突和爭吵,並沒有引導他去關心別人、尊重別人和改進溝通意見的方法。結果,他總覺得別人是錯的,別人對不起他,甚至認為別人是無知。相對的,別人也會因為他的自大,而與他疏遠;獨夫的個性就更加明顯。因此,人必須打破我執,從自我中心中解放出來。達摩說: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這是說,清醒的智慧不是存在於自我中心,而是在於自由的心靈。因此,自我中心就像是汙垢一樣,會障礙思考,必須遠離它,才能展現好的適應能力。

  自我中心會發展為侵略性。它一心一意要占上風,要贏人家,不留給別人尊嚴。自我中心的人往往因為太愛贏,所以才輸掉許多機會。太重視自己的尊嚴,才會失去許多人緣。

  你若站在十字路口,看看許多駕車的司機或摩托騎士。他們兩眼直瞪著紅綠燈,似乎只考慮自己,經常有人在勉強的情況下沖了過去。彼此爭道,互不相讓,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和事故。人們意見的溝通,只要有鴨霸的人出現,就會出現紊亂和沖突。

  人不要老是要贏人,要留一些給別人贏;不要老想占上風,要給別人一些尊嚴。這樣的人生遊戲才維持得長久。請注意!自我中心的人,既輸不起,也不是真正的贏家,唯有虛懷若穀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自我中心不是不可以克服或改正的,只要能注意以下幾個原則,自然能克服:

  開拓你的視野:經曆的世事越多,越能走出自我中心的死胡同;所見越多,越能捐棄一己之見。

  為別人設想:這會增強同理心和感受力,孕育健全的人際關系能力。

  多發現別人的優點:養成贊美和欣賞別人優點的習慣,這不但有助於解脫自我中心的態度,而且能幫助自己吸收新知,孕育活潑的智慧。  避免誇張自己:優點是在平實中流露出來的,炫耀和自誇除了破壞已有的優點之外,別無意義。

  淨化心中的煩惱

  淨化心中的煩惱是現代人必需的生活規範。現代生活太忙碌、太緊張、多誘惑、多欲望,如果不設法淨化自己的情緒和心境,很容易煩躁不安。達摩說,幸福生活的關鍵是淨化自心中的矛盾和失衡。人總是在失衡時才起貪、嗔、癡、慢、疑等煩惱,所以禪家把這些煩惱稱為自心眾生。他說: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生活智慧是在沒有纏縛時才展現的,所以必須注意滌蕩塵垢,才能純真無礙,活潑自在。為了淨化自己,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要確立實際的目標,不要被貪婪或虛榮心所迷惑。要以淳樸的態度生活,不要讓自己沾染上奢華浪費的習氣。

  要改正自己的壞脾氣,戒除性急的習慣。

  不要沾染玩物喪志的遊戲。賭博電玩令人神魂顛倒,色情宴冶尤易墮落;對於壞習氣,必須防微杜漸。

  傲慢使人無知,自負會失去心智增長的機會;要虛心學習、步步踏實。

  培養安全感。要把心中的防衛機制降至最低,對別人處處設防,無異作繭自縛。

  遵守倫理

  最後,要瞭解和遵守倫理。倫理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結晶,是安定人心的寶貴法則。大部分的倫理都蘊涵著豐富的意義,具有維護心智成長,避免矛盾和墮落的功能。每一個人不是天生具有完備的生活適應能力的,人雖具足完好的潛能,但若未經一番學習和磨煉,不可能發展出優良的行為。倫理能提供一套安全有效的法則以適應生活,同時也是糾正錯誤、塑造正確言行及強化自我功能的憑借。

  缺乏倫理觀念,言行不合倫理規範的人,除了與人格格不入外,也會因為缺乏認同,而帶來相當的不安。用倫理管教小孩,比舍棄倫理而任其放縱,顯然較能培養親情和樂觀的態度,因為倫理能提供彼此有條不紊的互動系統。

  倫理給予人們健康的精神生活。達摩所謂的稱法行,重點就是實踐倫理。佛家的主要倫理是六度,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前面五個波羅蜜是遵行的規範,最後一個波羅蜜是獨立思考和創造。也就是說,無論遵行任何一項倫理,都必須以獨立思考的智慧為准據。六度就是要一個人能活在真實之中。唯有真實才能解決生活上一切問題,只有真實才能事事中肯。這些倫理幫助我們避免錯誤,減除矛盾痛苦,維護人免墮邪惡之道。但必須運用智慧善加取用,使自己成為倫理的主人,不要陷自己為倫理的奴隸,所以達摩說:

  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倫理的存在是為了除妄以發展智慧,建立幸福自在的人生。就拿對子女的愛而言,必須投入時間關心他,協助他解決問題,建立他的安全感,引導他主動學習,這就是佈施。但教育愛並不止於此,必須能恪守紀律和生活秩序,把握教育子女的方法等,這就是持戒。這還不行,父母須能寬容和忍耐(忍辱),否則氣急敗壞,往往舉措言行失當,很難教好孩子。這還不夠,必須有積極的思想和態度,才能培養孩子主動向上的思想和習慣。此外,還需要有一顆安定的心,不被挫折、激怒和引誘等所擾亂或岔開,這就是禪定。有了它才能維持循循善誘、綿綿不斷的教導和啟發。僅此仍不為足,最後還需要智慧,用清醒的思考解決教育子女的一切問題。這六度倫理,同樣可以用在任何待人處世上,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展現出光明面。  倫理不是一種口頭說說的形式規範,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能力。它不是口說的,而是要實際化作行動和培養出能行的習慣才行。我們在上小學就常聽老師說要愛惜光陰,常引用唐朝杜秋娘所寫的《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惜時是一種珍貴的規範,是一則自愛的倫理。惜時的人不但懂得上進,善於安排時間,利用時間,同時還能有效地把工作做好。因此,惜時的人是有效率的,是會把生活安排得恰如其分的,這才是真正有能力的惜時者。

  常有人問我:你要上班,又要上課、演講,你是怎麼寫作的?”其實除了惜時,而且要真的去做之外,並沒有特別的安排。工作之餘,與家人閑談之餘,演講上課之餘,正常作息之餘,都是很好的讀書和寫作的時間。比如說上下班在車上,就可以讀書思考,晚間沒有事時就可以放心寫作。只要肯把握時間,在忙碌之外,還有許多時間。只要安排得當,真是充實得很。但是真正的關鍵在於把它變成自己生活的規範。更確切地說,要養成善用時間的習慣。

  達摩所揭示的稱法行就是建立規范,養成習慣,並實踐倫理。它使一個人具備有效的行為系統,去充實生活,發揮潛能,過悅樂成功的生活。

恬淡與寬闊

  生活的本質是實現,不是追求。

 

  實現是一切現成的,在現成的生活中就有悅樂。人總是對自己不忠實的時候,才會壓抑和痛苦。所謂不忠實是指抱著一個很沉重的期望或欲望,用它作為生活的目標,以致自己的能力或現有條件,在那個目標之前相形見絀。於是,陷入嚴重的自卑或挫敗感,感覺無力或匱乏。於是,開始不喜歡自己,要用許多伎倆來偽裝自己。這時強烈的追求就會化作一團欲火,燃燒自己原先自在的功德林,這是人生的悲劇。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達摩提出的第四個生活方策,就是無所求行。千萬不要把無所求誤會為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這樣就會墮入消極的無記空。無所求的本旨是恬淡。恬淡的正確意義是如實地接納自己,依自己的本質實現生活。生活不是追求,而是實現;追求的結果是苦惱,實現的本身就是悅樂,故雲: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如果活著是為了追求滿足野心,便即刻陷入一個急流似的漩渦之中。因為自己變成那個追求之流的難民,一直被它旋轉而起漂泊,成為欲望漩渦的奴隸,那就沒有快樂可言。有一位初當婆婆的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媳婦賢孝,更希望親人都能稱贊她有好媳婦。所以她殷切期待媳婦溫柔勤快,理家井井有條。她的目標太高,又對媳婦的角色認識不清,漸漸由挑剔而起摩擦,終至水火不容,同一屋簷下,彼此經常惡言惡語。那不是苦嗎?

 

  無所求就是空,空是指淳樸沒有虛幻、實實在在的意思。人必須把不合理的抱負和欲望放下,才能實實在在的生活,能接納自己如實的生活,自然有著悅樂的心情。

 

  人最忌諱強求一些自己辦不到的事,因為那會扭曲自己的生活,又會使自己陷入饑饉貧乏的心理狀況。另一方面,即使有能力追逐和佔有,也未必能悅樂清心。禪門有一則故事說,有一位貪心的旅客來到一個地方,發現那裏珠光寶物應有盡有,這位嗜財如命的旅者,看到好的衣服就往身上穿,美的珠寶就往身上戴,但一戴上去就捨不得脫下來,等到他感到可以滿載而歸時,自己卻走不動了。這時地動山搖,旅者卻無力逃走,他站在那裏等著地層漸漸下陷,最後墜入地獄的陷阱。所以,達摩說:

 

  世人長迷,處處貪求,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不貪不求,悅樂自由

 

  人若能不貪婪,不強求;祛除野心,心靈自由,就不會使自己陷入困境。人生本來就是苦,如果坦然接受人生是苦,那麼恬淡之情油然而生。倘若汲汲於鑽營,就會產生嚴重的苦惱,佛學上叫作苦苦。因此,要能以恬淡的態度生活,才有真正的自由和悅樂,所以說:

 

  判如無求,真為道行。

 

  無所求行使一個人從無欲則剛中脫胎換骨,不易受引誘而墜入陷阱,同時也有較好的心智以解決問題。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智慧而不是野心和佔有。有智慧的人,處處都能解決問題,所以是自在的。名利熏心則障礙心智,限制了自己的開闊前程。

 

  我們看看雙手,如果兩手老握著拳想抓住什麼東西,這雙手是不是就不能做其他的事了呢?如果心裏老想著鑽營,是不是也卡死在鑽營中,而看不出更多悅樂的生活情趣呢?所以無所求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它能給我們自由和自在,它提供了創意的生活條件。

 

  在滾滾紅塵之中,我們時時刻刻要明白並接受來自各方的挑戰(報怨行)。由於生活是無常的、變動不羈的,所以你不能僵化,必須檢討原因,隨緣應變(隨緣行);有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改變的,所以你必須懂得任命而不逃避(報怨行)。當然,必須有一套現成的生活應對方式,好解決一般生活及工作的問題(稱法行)。為了保有清醒的智慧和回應能力,不能用野心和貪婪來生活,而要以恬淡的態度待人處世(無所求行),這樣就會有悅樂的人生。達摩所提示的四行:報怨行、隨緣行、稱法行和無所求行,為成功人生的四策。

禪燈——光明寬闊的胸襟

每個人心裏的深處,都有一盞光明的燈。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腳踏實地地生活和工作,那盞光明燈便能大放異彩。它給人溫暖,給人信心,助長志氣,照亮前程。

 

  心燈是無形的智慧,是活潑的響應能力,是能克服煩惱、使人自在的積極心志,而不是迷信者在家裏點的一盞燈。如果家裏需要點一盞禪燈,也必須明瞭那盞燈是一種象徵,它在提醒自己:要經常維持智慧的明亮,心神的愉悅,待人處世的清醒。

 

  透過禪的訓練,我們能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走得安穩,能在艱困的日子看到光明的方向和希望。

 

  人生不免有許多逆境,而順境是克服逆境之後才出現的。辛苦和憂心是生活的必然,但喜悅卻在含辛茹苦之後才嘗得到。順逆之間的轉變,煩惱與悅樂之間的消長,端賴自己是否運用覺照的智慧,開悟的卓見,展開生活的豪情。

 

  開悟表示自己看出新希望,看出事態的真相,願意打起精神迎接它,並照它的應然好好地努力。這種心智狀態,就好像走在黑暗的道路上,點燃了一盞明亮的燈,讓自己看清行路,步步踏實,不至於掉落懸崖或踏入坑洞一樣,所以稱它為禪燈。

 

  禪燈不是供佛時用的燈,而是在供佛之前和供佛之後,從自性所流露出來的光明力量。這種心智慧力,不是一般所謂的智慧,不是學問知識,亦非遺傳稟賦。禪燈可以勉強解釋為你的生命之眼,它正在看你自己,而且要看出接納它和展現它的意義。正因為看出自己的意義,就能振作起來,有意願去生活,去承擔現在的應然

 

  禪燈是心靈世界的新希望。人一旦看出自己的意義和價值,肯接納它時,貧富影響不了你的自我評價,貴賤左右不了你對人生的莊嚴信念。這就能做自己的根器,好好發揮,得到自我肯定的滿足。

 

  這個生命之眼是在看著自己,也看著自己的生命和周遭;是自性,又是千變萬化背後的如來(根本智)。唐朝的洞山禪師年老時受到病魔的折騰,弟子與他有一段精彩對話:

 

  是否在你之外還有一個不病的體?”

 

  有。

 

  那不病的體是否看見師父?”

 

  是我在看他。

 

  師父如何看他?”

 

  當我看他時,看不到有病。

 

  很明顯的,當我們用那心靈的眼去看時,才看到他——生命的真實性。而且照得自己通徹明亮,不覺自己有病。因為他已超越了病與不病。

 

  更具體地說,當智慧之燈通徹明亮時,所有的順逆、成敗、高下、得失都成為生命中莊嚴的一部分,就好像有高山就有深穀,有凹凸就有明暗,有急流就有湖泊一樣;不因為高山就高貴,深穀就低賤;不因為急流就壯觀,湖泊就停滯,都是整個莊嚴的一部分,都具備佛性,同屬尊貴,所以叫平等性智。這就是佛光,就是禪燈。

 

  在禪的典籍裏,無處不在傳述光明的心燈,照亮人生的光明面,故雲:

 

  一燈能除萬年暗。

 

  這是說當自己的心燈明亮時,就可以從萬年的黑暗中走出來,看出希望,有了新生。這就是所謂的解脫。

 

  禪不是在幫助一個人長生不老,而是要他看出生命的真實現象,發現它的圓滿意義。禪也不教一個人變貧為富,或化逆為順,而是教人面對厄運如何超脫,陷入困局時如何自處。當然也啟發我們在順境中,當如何作正確有智慧的回應。我們不可能用自己的財富和地位來解決自己心中存在的困境和苦厄。許多人在煩惱痛苦中掙紮,並不是沒有錢和權勢,而是它們根本就派不上用場。心理的調適必須從心中發現希望,才能掙脫泥淖。

點燃你的心燈

禪教人點燃自己的心燈,這需要經過一番努力,用自己的生活當資材,用悟性當火石,才能把它點亮。禪宗六祖慧能說: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這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參悟才行。希望的心燈一旦被引燃,生活即刻振作起來,感覺自在,而且能完全接納自己,實現自己。禪宗有許多關於禪燈的公案,可以幫助你瞭解它。

  唐朝的溈山靈佑是一位禪門高僧,也是溈仰宗的開山祖師。在他還未開悟之前,跟著百丈懷海學禪,是百丈的侍僧。有一天,天氣很冷,百丈對溈山說:  去撥撥看爐中是否還有火種?”

  溈山在灰燼中撥來撥去,就是看不到一點子火,於是回報百丈說:

  沒有一點子火。 

 於是百丈下了禪床,走了過來,深深一撥,卻被他找到一粒炭火。於是百丈挑起它,對著溈山說:

  !這不就是火。 

 溈山就在百丈禪師深深撥開灰燼找到火種時而大悟。這則公案告訴我們,肯努力、肯盡責、肯承擔,就能看到那禪燈之火。

  心燈是無形的智慧

  每個人心靈的深處,都有一盞光明的燈。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腳踏實地地生活和工作,那盞光明的燈便能大放異彩。它給人溫暖,給人信心,助長志氣,照亮前程。

  心燈是無形的智慧,是活潑的響應能力,是能克服煩惱、使人自在的積極心志,而不是迷信者在家裏點的一盞燈。如果家裏需要點一盞禪燈,也必須明瞭那盞燈是一種象徵,它在提醒自己:要經常維持智慧的明亮,心神的愉悅,待人處世的清醒。

  德山是唐朝時代的高僧,他年輕時由四川來到湖南,跟鼎鼎有名的龍潭禪師學佛。一天晚上,他陪師父閑聊,不覺已到深夜。德山離開老師的茅棚,因天色很黑而折了回來。龍潭於是點了一盞燭火給德山。正當德山要去接時,龍潭忽然把火吹熄,就在這時候德山大悟,而向龍潭禮拜。

  龍潭說:你見到什麼?”

  德山說:從今以後再也不疑天下老和尚說的話。

  第二天德山便離開他的老師,繼續行腳參訪去。龍潭對其他弟子說:

  他的心志有如金剛一般,牙如劍樹,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頭,將來向孤峰頂上立吾道在。

  後來德山成為禪宗大師,培養了許多高足。你也許想知道德山在火把被吹熄時見到什麼。很明顯的,他見到了獨立不依賴的自由性;所以龍潭才會說,他具備金剛不惑的獨立思考,牙如劍樹,口如血盆表示他能辯破邪說,破除迷信,而能高顯生活的真理。

  人最忌諱的就是失去光明的心智,漸漸被黑暗的罪惡所包圍;最可怕的是步上貪婪、暴力和癡迷。這使人失去理性和情性,而最後心靈卻完全黑暗。

  明與暗不是日夜的明暗;在光天化日之下仍有人為非作歹的昏黑,深夜時仍有人會綻放雪中送炭的光明。光明不是在佛龕上點燈點燭,而要在自己心中綻放覺醒的牟尼珠光。

  昏黑是什麼?消極的一念就是。消極的思想,逃避的態度,貪婪的欲念,都是消極;惡習氣、壞脾性、壞情緒也是消極,這都會導致心智的昏聵。

  光明是心靈無障礙的自由。自由不是現代人所說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縱欲而不是自由,是物欲色相的奴隸而不是自由的主人。真正的自由是能完全自我控制,是心靈上的自由,是清醒與覺悟。

  唐朝的仰山禪師在悟道前問他的老師溈山說:什麼是真佛住處?”這話的意思是說,如何才能證悟成佛,溈山當然知道要告訴他,佛唯有醒覺的光明性才能契會到。但他沒有這樣明說,卻用過程來表達,那就更加生動了,他說:

  以思無思之妙,反思靈焰之無窮。

  這裏所說的無思是指不被刻板的觀念所限,不受消極的惡習氣所染,那就有光明自在的思想。這正是《六祖壇經》所說:

  去除執心,通達無礙。

  所以禪者從無思的自由性中試著點燃自己的心燈。

  教育在培養光明性

  人生需要光明,如果自己認為命不好,就真的時運不濟起來;如果能積極振作,好運就在門口等候你。所以教育子女要從培養光明性開始,要先瞭解他,接納他,然後才能教導他,督促他,進而鼓勵他,省發他。

  我曾看過一幅圖畫,畫面是兩個人,一個是在通往高山半途中,從姿態中看出勇往邁進的樂觀,畫家把它畫得很有神采,那栩栩的神采就是心燈明亮。另一位坐在離山腳下不遠的地方,垂頭松肩,看來迷惘頹廢,畫家的筆觸表現得沉重緩抑,這個人看來是黴運十足了。

  教育不是用自己的野心和目標來教,不是教孩子成為什麼,而是要培養他的光明性,然後讓他去開拓自己的前程。

  經營事業又何嘗不是一樣呢?光明的心智就是成功的關鍵。松下幸之助講過一個故事:有兩個鄉下人一起到城裏謀生。他們一到城裏共同目睹一副景象:城市裏有人在賣水。甲說,這城市連水都要花錢,生活費用太高,很難維持生計,於是打退堂鼓,回到鄉下去了,一直過著貧困憂鬱的生活。乙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說城裏頭連水都可以賣錢,那麼賺錢一定很容易,於是留在城裏工作,發展出一番事業來。甲所以憂鬱是因為消極,乙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心燈是明亮的。

  心理諮詢的任務是幫助一個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然後修正它,將它化作光明面,那就是點燃他的心燈。學禪則由自己來參修,從而引導自己,走出窠穴,擺脫消極的習氣,從而展現出自性中光明的心力。

  佛教有一則故事很能發人深省:在偏僻的鄉下,住著一對夫妻。有一天,一位貌美端莊的女子,向他們要求借住一晚。這對夫妻答應了,便問她的來曆。這女子說她是幸運之神,所到人家將非常幸運。夫妻倆聽了非常高興,熱忱地款待她。不久,又有一位奇醜無比的女子也要求借住。夫妻兩人問明她的身份,知道她是不幸之神,又奇醜無比,便不肯借與她住。這時不幸之神說,幸運之神是她姐姐,如果要接納姐姐,就一定同時要接納妹妹。

  這對夫妻向幸運之神求證,果然不幸之神就是她的妹妹。夫妻兩個人只因為害怕不幸之神,就把兩姐妹統統趕出門去。

  幸運之神與不幸之神便一起來到另一戶人家,說明她們的身份之後,這家主人則說:不管是幸運與否,都住進來好了,天色已晚,不住這裏就無處棲身,便接納她們姊妹。結果這家人家爾後一直很幸運。

  經典上說幸運之神來自功德天,不幸之神來自黑暗天,兩個是相伴而遊的。功德天的神可以將黑暗天的力量,轉動成為智慧和光,所以兩人在一起就完全地光明起來。正如同人的一生,有如意也有失意,只要能用意志力和光明性,就可以把失敗的經驗當作成功的踏板,用改正過去的錯誤化作未來成功的條件。

  一般人都說黑暗過去之後就是光明,黑夜之後必然是朝曦。但禪者的觀點卻非如此,他的法眼中看黑暗本身就是光明。我們該注意一個事實:當你認為黑暗之後是光明,那麼此刻你正無奈地處於黑暗,等著光明的到來。等待本身就是一種消極的心智,怎麼會得到光明的結果呢?所以處於黑暗,仍然必須像光明時那麼有勁,才能化黑暗為光明。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在逆境中,蓄足了光明的智慧和熱力。

  真正的佛是人的自性

  禪在宗教信仰中,並不膜拜偶像,而是要真正虔誠地禮佛。禪者禮佛是虔誠地學習佛的光明智能,雖然他也拜佛像,但他拜的不是像而是佛。所以有沒有佛像並不重要。在沒有佛像下禮佛,也一樣地虔誠。這就是所謂無相了。

  唐朝的丹霞禪師,有一天因為天氣太冷,而把佛像劈了當柴燒,其他的禪僧看了,就責備他對佛不恭敬,質問他為什麼要燒佛像?

  丹霞禪師說:我想看看佛像能否燒出舍利子。

  禪僧們說: 木頭雕的佛像怎會燒出舍利子呢?” 

 於是丹霞神清氣閑地說:那麼它就不是佛了。

  丹霞是為了啟發眾禪僧:佛不是色相的,也不是想像的,真正的佛就是人的自性。成佛就是從自性中綻放慈、悲、喜、舍的光明性。

  禪門重視的是覺悟,要弟子見性(展現自性中的光明)成佛,而不是成天只念佛,自己毫不知努力,不肯培養德行,省發智慧。所以趙州禪師說:念一聲佛要漱口三天。他所說的念佛是指依賴、迷信和不肯磨煉自己的念佛,而不是心繫念著諸佛法界的念佛。一個人若流於形式的念佛,那就該慚愧地漱口三天了。

  禪宗的修行是很特別的,他們要避免宗教的情結或宗教的依賴性神經質,而要一個人真正能獨立解脫,去面對生命,去承擔人生,去認證宇宙的本來面目,去悟佛入佛。禪燈就在這裏引導禪的參訪者尋得那光明的至寶。

  對現代人而言,禪是不可或缺的。禪與科學文明並不相悖,甚至於能引導現代人善用科技文明,以提升生活的素質。禪的光明心燈,能澄清每個人的心念,讓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裏,流露著清新自在的情操。禪也能幫助我們厘清思考,讓自己在價值紛擾的社會裏,看出究竟圓融的生活之道。當然,這盞心燈,也能照亮自己有限的生命,去看出無盡的光明前程。

光明的精神生活

禪學的重心是引導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真我,從而展露它。發現真我是看到自己的如來,展露真我則是真正的見性。所以見性是理事不二的,是性相常住的。見性可以說是一個人真正活在光明法界裏。真我的流露是淳樸沒有夾雜的,是沒有野心和任何成見或偏見的。唐朝的溈山禪師說:

  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

  這就是人生的光明面。理地是指自己的真性自我,萬行是指真我的展現。能從自性中的慧性,去實現自己的根性因緣,便是自在光明。而在生命的究竟圓滿處,又必須能看出空有不二後的常淨,所以溈山又說:

  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超越善惡、有無、凡聖等對立,而在無差別中看出平等性,看出自在,展現如如的自己,這就是佛,是光明的人生。現在我們來討論日常生活中的禪燈。

  信心

  信心帶給人安定的生活態度;信心與健康的自尊有關;信心好的人樂觀,肯負責任,學習效能較好。

  信心夠的人,能展露生活的豪氣。豪氣是願意面對人生,肯對生活負責,期許自己心智成長的勇氣和態度。套一句俗語說,它是一個人的主運,是決定個人命運的力量。許多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一談到考試,便要求縮減範圍,不要太難。他們似乎沒有什麼擔當,只要高分的喜悅,缺少接受困難挑戰的豪氣。這樣的態度,實不足以承擔挑戰重重的人生。依我看來,成績好壞並不能決定個人的成敗,有信心、有豪氣,肯接受磨煉,才是個人步向光明前程的關鍵。不幸的是,許多父母只重視子女的成績,而不重視信心的培養。

  喜歡好成績,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表面上看來是好習慣,但就心理層面來看,有時是一種惡習。因為它很容易使人沮喪,易於造成退卻。消極的心理,經常是求好心切的結果;逃避學習是因為害怕得不到好成績。所以在教育上,一定要注意培養信心,它是一種樂於接受事實,願意承擔責任的態度。

  為人父母和師長,不要因為孩子的功課差,便否定他的優點;要懂得欣賞他的勤勞,贊美他對別人的關心,肯定他日常生活中有價值、有意義的表現,就能培養他們的信心。就人生而言,學校的成績只是一時的表現,但信心卻是他未來能克服困難、轉敗為勝、振作志氣的憑借。不要把風光建立在一時高分的逞強,要把根底落實在信心上。

  信心使人振作,它是成功人生的素質。要想培養信心必須從以下幾點做起:

  多培養自己的優點,少挑剔無法改變的缺憾。

  多鼓勵自己負起責任,少給自己偷懶的藉口。

  要堅持完成預定的工作。

  要堅守積極的思考方式和態度。

  首先,要清楚自己有什麼優點,然後才能培養信心。優點不是天生的,而是學習來的。你大可不必在自己的弱點上花太多時間彌補,而要在現有的基礎和優點上加以發揮。這能使你覺得有信心,有興趣。我記得在大學時代,就把重心擺在哲學的研究上,讀了許多哲學名著,充實自己的思想。我不期待自己樣樣都好,卻期許自己在某一領域有獨到的鑽研。這個讀書方向,使我的專長越來越明顯,給自己增添了信心。

  培養信心有一個簡便的方法,那就是選擇一個目標,朝著它努力,但問耕耘,深耕易耨,日子久了,必然豐收。就拿我對佛學的鑽研和修習而言,每天總是孜孜不倦研讀、修正、檢討和反省。我篤信日知其所之,月無忘其所能,同時採取緩慢漸進,不急功,對佛學的認識也就一點一滴培養出來。

  有人認為我的演講很具說服力,認為那是我的天賦。事實不然,演講也是培養出來的,在我受邀上大型演講和電視演講之前,足足有十年的時間,經常四處作小型演講,而且大部分是免費的。當然,我不是為了訓練演講術才去演說,如果這樣,也就很難堅持。我所以能長期地演講下去,是為了一個理想,把我自己的人生感悟傳播出去,幫助許多人提升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正因為如此,我的演說總是帶著對別人的關懷。

  當優點漸漸多起來時,原有的一些短處漸漸失去它的影響力,有時甚至透過優點而克服了那些短處。比如說,我大學畢業時,寫作能力差正是我的弱點,但由於多講多寫,這些弱點也克服了。因此,要把眼光放在培養優點上,不要把心力放在掩飾缺點上,這就是培養信心的秘訣。

  其次,要鼓勵自己多負責任,勉強自己做該做而懶得做的事。人很容易因為安逸而失去許多成長的機會。俗語說玩物喪志,一點都不錯。從學校畢業,找個工作,平常下班回來就看電視,欣賞音樂,甚至找幾個朋友打牌玩樂,這是很安逸的。但是,在安逸之中,卻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成長的動力潛藏在肯負責裏。肯為家庭負責的人,在無形中激勵了家人負責的習慣,而形成家庭豪氣。肯為工作負責的人,會為工作盡一份應有的心思和努力,所以能夠不斷地進修,想把工作做好。責任心使人變得能幹,而步上卓越之路。此外,責任往往是超越功利的,它不因為你富足就不工作,不因為你已盡本分就不去助人。責任往往建立在使命感上。人因為有使命感才使自己活得有信心、有豪氣。在《臨濟錄》這本書中,記載著一個故事說:唐朝的臨濟禪師,雖然住在深山裏,卻還在種松樹。他的老師黃檗問他:

  深山裏已有很多樹,種樹做什麼?”

  臨濟說:一與山門作境致,二與後人作標榜。 

 臨濟的禪風,有很強烈的使命感,無怪乎臨濟宗至今仍蓬勃地發展著。禪是很重視承擔的,肯承擔的人,才有濟世救人的襟懷,才有大乘慈悲喜舍的行布,才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卓絕豪氣。

  再次,要堅持完成所訂的工作。確實評估自己,訂出適當的工作目標和進度,然後自己堅持去完成它。訂目標和進度時要避免野心的幹擾,而造成好高騖遠。在執行的階段切忌毅力不夠,導致半途而廢。給自己訂一個目標,有前景看好的感覺,那是充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所以能振作起來,能激發豪氣。

  堅持把事做完能使人容光煥發,身心健康。如果編造理由,縱容自己退卻,那就註定要軟弱無能了。在心理諮詢上,最常看到的現像是放棄目標,放棄堅持,為自己尋找打退堂鼓的理由。我見過多位初中三年級的學生,在三年級的下學期,突然不肯上學,他們的理由是疲倦、頭疼、瀉肚或頭暈。但是醫生為他們檢查,卻找不到生理上的毛病。很明顯的,這些學生不自覺地逃避考試,在潛意識裏用病當理由,結果真的病了。他們付出的代價,遠比堅持完成工作要大得多。

  堅持是精神旺盛的原因,是培養信心的方法。放棄是頹廢和沮喪的開始,有陷入絕境的危險。母親有一次對我說:姑息自己是最危險的事。她解釋道:老年人是多病的,如果姑息自己而不振作,不多運動,不去參加公共活動,那會很快虛弱下去,以致無法做一個清朗煥發的老人。禪門的修行警語有雲:當勤精進。

  勤勞令人奮發,精進使你福慧增長。有人常說:人生很短,為什麼要那麼辛苦呢?”這是病態的思想。健康的信念是:人生很短,所以要珍惜振作。因為肯刻苦的人才有福氣,才有信心和豪氣。

  最後,積極的思想才能培養信心。積極表示樂觀進取,肯改肯學,時時抱著充分的信心和希望。世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積極思想的成功者,另一種是消極思想的逃避者。積極思想的人有以下幾種特質:

  對自己的目標有著活潑的想像力,不斷激勵自己朝著那光明的遠景努力。當機立斷,沒有拖延的惡習,該做的一定訂出時程去做,絕不拖延。

  把失敗當作朋友,不但接納它,而且在失敗中汲取更多經驗;失敗越多,進步越快。

  樂觀而少憂鬱;在樂觀中跨出篤實的腳步,在紮實的工作中孕育出信心。

  信心可以透過自我暗示來培養,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當一個自信、堅毅、樂觀的人,照著上面四個原則,經常提醒自己,積極思想的幼芽就會快速成長,成為庇蔭你終身的大樹。透過積極振作的暗示,必能點燃生命的禪燈。

  給自己期許

  對自己有所期許的人,其人生是光明的。期許不是虛幻的妄想,而是具體的藍圖。對自己有所期許,生活就有重心。有意義的藍圖不是用野心構築的,而是因自己對生活的正確認識所發現的。構築是由外塑而來,發現是由內發展現而得,外塑的東西是因野心和狂熱而生,內在的展現是從見性中獲得。禪者的說法是:你自己就是你的藍圖。要依自己的既有當藍本,去實現,去成長。打個比喻說:如果現在的你是波,而整個人生是浪,那麼你必須懂得雲門三句中的第三句:

  隨波逐浪。

  能很自在展現自己,就是隨波逐浪,但不是隨波逐流。人永遠不能脫離自己而生活。事實上脫離了自己也就失去意義。我們必須瞭解一個事實:自己本來就很單純,沒有什麼貪婪和野心,而生活的主體正是本來單純的自己,而非別人。所以自己的藍圖也必然是簡樸單純才對。

  單純的一念,最能產生有意義的期許。一位守總機的小職員,別無其他專長,那麼就好好地做好該做的工作。要用責任感和包容的態度,對自己期許,因為它正是你的生活價值和對生命的肯定。接著可以在業餘學習其他能力,透過不斷學習和成長,看到另一個新機。也許學會計算機操作和程式設計,有一天,機緣成熟,可以實現轉業的期許。但在未轉業前,畢竟要期許自己做一位盡責的職員。因為它能令自己振作快樂,把工作做好,並令你有精神努力進修。

  在禪者的眼裏,生命有如朝露,無常且瞬息萬變,最後在陽光下消失。但是在陽光照射時,朝露是何其耀眼奪目。最後它完全融入那光明的世界裏。人必須對光明的精神世界有所期許。因為它讓你成為法界的一部分,和諧光明的一員,而不是一個遊蕩的疏離者。這個期許,令人生有一個皈依之處。它安定了心。太虛大師在《三寶歌》中說:

  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處。

  這樣的期許,將使自己在每天的生活中有著無盡的悅樂,因為你明白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此外,期許自己在生涯上有個充實的內涵,就必須作生涯規劃。切記!要忠實於自己來做生涯規劃。規劃的原則是:

  不用好惡來決定生涯,而應權衡自己的根性因緣作選擇,行業的興趣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

  先檢審過去經驗,把做得順利、滿意和有成就感的事寫出來,從中尋找自己的行業。

  要多利用現有的能力,再依所訂的行業或目標學習所需的能力和經驗。

  就行業和生涯而言,除了行業的基本能力之外,最有效的學習場所就是工作,從做中學最確實,最易豐收。

  不要用貪婪、狂熱和野心來選擇行業;要真正接納自己,依自己的本質決定行業或工作。

  決定行業之後,要把它視為人生的一部分,全力以赴,實現它。

  每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的人生有所期許。期許使生活變得有意義,使自己在道德世界中有光彩,在生涯活動中植個根,在生命之旅中有個清明的方向。人有了方向就有了光明的精神力。

  踏實肯幹

  踏實肯幹的人,眉宇和言行之間總是綻放著光明的氣質。與他交談,就可以感受到一股熱力,甚至會感動你,令你心生敬佩。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踏實肯幹的人。這種人處處都需要他,升遷的機會多,成功的概率大。他是真正的幸運者。

  依我的觀察,腳踏實地肯幹的人,無論他在學校的成績如何,從畢業那一天開始,就開始走向大運。這種人肯吃苦,肯用心,他們擅長鍥而不舍的功夫;能積跬步以成千裏,世上成功的果實都是為這些人預備的。禪家常常提醒弟子說:

  看腳下!

  想想腳下會有什麼值得你注意的呢?當然就是腳踏實地,肯精進、肯努力。腳踏實地有以下幾個特質:

  實際行動。艱苦卓絕。克服疲倦。培養剛健的個性。

  首先,你必須像發電機一樣,不斷發出能量,讓自己有精神去實踐。實際行動的道理看來大家都懂,但真正懂得磨煉自己、實際培養它的人卻不多。洞山禪師說:行取說不得底,說取行不得底。

  這段話是說,實際行動的能力,不可能從言傳或認知中學會。反之,如果僅僅止於傳述實際行動的重要性和方法,往往不能直接化作行動。因為它終究還沒有實踐的經驗。所以,每一個人都必須知所行動。當自己決心想做某一樁事時,就要真的苦幹。我們要注意一個事實,養成知而不行,在你心理層面的後果,要比失去一次成功的機會來得更糟,因為它完全養成壞習慣,妨礙下一次行動的推展。

  行動是艱苦的,如果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就不可能堅持下去。但堅持需有方法,依我的經驗,如果在寫作上遇到困難,就會把它放下,先做一會兒勞動的事,過一會兒,障礙自然消失,就能堅持下去。此外,我也經常覺得,早上起來,若能抽出時間做一點費力的運動或工作,就會覺得精神振作,做起事來耐力提高,情緒上也閑適許多。調整生活,堅持做些苦差事,對自己的身心有極大的幫助。

  工作加上堅持是不是很容易疲倦呢?千萬不要被假性疲勞擊倒。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經提出過所謂疲勞點的現象。他說,當我們工作一段時間,就會覺得疲倦,這就到了疲勞點。這時距離真正的疲累還差得很遠。而絕大部分的人,就在這時相信自己疲累,而縱容自己無精打埰地走開或停止工作,擺出一副倦容,墜入假性疲勞的陷阱。其實,若能把疲勞點往後延,堅持下去,又會振作起來。事實告訴我們:一位大忙人並不表示他要比一個清閑的人需要更多時間來休息。

  最後,是要培養剛健的個性。個性是自己生活經驗累積和類化的產物。因此,要創造更多積極的生活經驗,讓它們能在自己的腦細胞裏留下穩固的線索,並成為一套引導自己清醒、勤奮和樂觀的軟件系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好習慣,培養自己的道德和責任感,它會類化成剛健的性格,有了這種性格,一生受用無窮。

  把壞的習慣戒除,每天往自己腦細胞中儲存足夠的好習慣,這就能成長,並步向光明的人生。禪學中所說的戒律,正是這個含義。所以修禪必須奉行:

  以戒為師。

  學禪人一定要累積更多的好習慣,以增強自己的修行和道力。現在我要建議你戒除以下幾種惡習:

  自負:能使自己與人疏離,失去學習的機會,所以要改為謙虛。

  貪婪:造成心理匱乏,在饑不擇食的情況下,誤入歧途,所以要改為恬淡。

  淫欲:使人在淫亂中喪失健康,破壞家庭的和諧,所以要改為慈悲。

  怠惰:令人欲振乏力,隨波逐流,陷入困境,所以要改為勤奮。

  嫉妒:會腐蝕志氣,令人消極,所以要改為自勉。

  憤怒:破壞你的人際關系,浪費你的精力,所以要改為溫和。

  你的個性就是你的命運,要自己好好維護培養,才有成功的人生。就學佛而言,個性就是證道的資糧,如果活到老來個性依然卑劣,那麼往生的資糧就空乏不足了。

  清醒與智慧

  清醒的思考是避免錯誤、解決問題和創造活動的核心。清醒表示正確的觀念或見解,從紛擾的因素中脫穎而出。它正是思考者不被成見所縛,不被外表的假像所蔽,而能真正獨立思想的根本。所以它是光明人生的重要因素。

  清醒思考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創意,它從非理性的心靈世界出發,提供了一個觀點。因為創意的點子是嶄新的,所以它絕少是經驗的邏輯,而只是一個點子。這點子還帶著相當成分的情性或情緒性。如果思考者的心情是開闊平靜的,那麼創意容易出現。其二是邏輯的檢驗,它是智能的,是嚴格的經驗系統,它用來檢查那點子是否能解決問題,是否符合道德法則。智慧性思考必須與現實世界的法則相吻合。邏輯與檢驗系統,越是精細,越能從現實世界中發現分析的線索;經驗越多,就越能正確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瞭解清醒的思考包括兩方面:

  開放的心靈和平靜的心情。

  豐富的經驗和完整的邏輯。

  每天百物不思不叫清靜心,因為它無從孕育智慧;反之,孜孜不倦地博通古今,以為就能大發智慧,也未必然。因此,清醒的心應該是努力充實自己,多方面曆練,同時要維持一種平和清靜的心情。唐朝的雲門禪師,提出發慧見性的三個妙招,正好融合現實世界的邏輯經驗和性情世界的創意開展。那就是雲門三句

  一、顧。二、鑒。三、咦!

  是指不斷從現實世界、現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中努力學習,要看清它,瞭解它,把握它,令自己的經驗和情感豐富起來。所以,雲門禪師對的解釋是:涵蓋乾坤。

  如果你從小都不接近文明,就會成為野人:赤貧的知識、單調的情感和兇猛的情緒。無知是文明的障礙,是精神生活的絕境。有人以為部分文盲從未進過學校學習,他們還不是一樣活得好好的。不過,我們必須承認活在文明社會中,使用文明的器具,每天與人往來,就等於每天在學習,所以學習是必需的。此外,人若不肯學習上進,就會適應不良,或在變遷的社會裏被淘汰。因此,如果想要保持好的生活調適,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開拓新的體驗,否則就會漸漸變得愚蠢,邏輯和經驗系統即將發生故障。

  其次是,它的含義是看到,發現新的點子或有所省發;它是提供答案的線索。但這個線索是從清醒的心理世界中靈躍出來的。它不是知識經驗,不是邏輯系統,而是在不受現實法則幹擾之下才出現的。它是在心平氣和、沒有成見和偏見之中才出現的,所以雲門對於的解釋是:截斷流機。

  情緒的紊亂,得失心和煩惱結,對於所知的執著等,都是流機。它會阻礙非理性世界所孕育的智慧靈焰。因此,心靈世界最重要的就是開放的心情。當你的心靈開放給各種經驗悠閑無礙地進出時,就容易有悟的點子。

  接著,你會!”地叫了一聲,你看清了它,看清了事相,看清了自己。你豁然開朗起來,這就是開悟。開悟有小悟,有大悟。在知的範疇裏有開悟,在情感的範疇中有開悟,在生命的究竟中同樣有開悟。知的開悟解決了事的問題,情的開悟解決了心理的困擾,生命的開悟使自己見性成佛。這時,自己能夠真正地自由和清醒,所以雲門禪師對!”的解釋是:隨波逐浪。

  面對現實,接受它的挑戰,自由自在、遊刃有餘地生活,就能開啟清醒主動的心力。

踏著光明的路

禪燈指的是精神世界的光明性,透過那光明的本性看自己,體驗到眾緣性空唯識現,了知真我的純淨無染及其永恆的自性,這就是見性。另一方面透過光明性而使生活落實起來,從而知道老實生活,並依自己的因緣去展現,這也是見性。

 

  見性是在生命之旅中,一則能看清現象界的無常和系縛,而求出離;二則要把自己現有的生活活出光彩來。總而言之,禪的旨意是要人真實地去生活,然後無牽掛地走開。它是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同時圓滿相契的,是透過世間生活的展現而獲得出離,這就是不二法門,是真空妙有的。

 

  禪的旨趣是把修行建立在世間法上,以求得出世間的圓滿之果。它不是要追尋和執著世間法,而是要在世間法中實現出世間法,是在有生之年中看出無限的第一義諦。能在這關鍵上努力,就能兼修”“的圓滿,那是成功的人生。這成功的人生應從以下八個方面實踐,要用你自性的明燈實踐以下八個正道:

 

清醒的價值觀念。正確的思維方式。良好的交流藝術。圓融的實踐智慧。  適當的工作態度。積極的生活意識。活用的知識經驗。深厚的禪定修持。

 

  這八個實踐方法就是佛陀所說的八正道。它分別為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和正定。這八個實踐法門,是健全的精神生活所必需的。我們透過對它的實踐,使自己的禪燈益發明亮。它照亮自己的人生,發現成功生活之路,並譜下對永恆實在界的體認。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