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論文
九相觀初探 ──以《大智度論》為主──
釋如聖
27/10/2014 06:2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一、         前言

二、         原始佛教中之八想

三、         部派佛教中之九相

四、         《大智度論》中之九相

(一)          九相之解釋

(二)          九相與十想之差異

五、         《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之比較

六、         結論

 

 

 

 

關鍵詞:1. 九相              2. 十想

                                                                                                                                                                       一、      前言

    「九相觀」,在佛法中,為對治淫欲貪的法門。[1]此文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有二:一、《大智度論》中的「九相」與「十想」有何異同?二、《大智度論》的「九想」與經論所提到的,是否有相近之處?本文中九相觀的探討範圍,限定在北傳經論。本文的內容安排共分為五節:第一節,前言。第二至第三節,追溯原始佛教跨越部派佛教,探討九相觀發展的過程。第四節,探討《大智度論》「九相觀」的內容?同時,亦辨識九相與十想。第五節,將《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作一比較。第六節,結論。

                                                                                                                                      二、      原始佛教中之八想

九相觀,又名九想醜惡[2]、九想門、九相。一般稱為不淨觀。即對人的屍體醜惡形相,作九種不淨觀想。此能斷除我人對異性的執著與貪染。此種觀法早在《阿含經》中,即已出現,大多採用十想的名稱較多。[3]如《增壹阿含經42所提的十想:

1、白骨想,2、青瘀想,3、脹想,4、食不消想,5、血想,6、噉想,7、有常無常想,8、貪食想,9、死想,10、一切世間不可樂想。[4]

文中僅有名目,沒有再對個別的意義解釋一番。筆者在《增壹阿含經》卷5、卷12,發現提到八想,亦有解釋其內容。[5]以下將文句列出,並加以解釋:一、脹想:「觀死屍,或死一宿、或二宿、或三宿、四宿、或五宿、六宿、七宿,身體膖脹,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免此患。」死屍因時間的長久,於是死屍膨脹,身體開始發臭,這時觀察自己身體,同樣亦是膨脹的模樣。二、噉想:「觀死屍,烏、鵲、鴟、鳥所見噉食,或為虎、狼、狗、犬、虫獸之屬所見噉食。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患,是謂比丘觀身而自娛樂。」種種野獸見屍體而食,觀自身亦是被野獸所食。三、散想:「觀死屍,或噉半散落在地,臭處不淨。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身不離此法。」野獸分食後的屍體,已散落在地,臭氣薰染遍處,吾身亦是如此。四、血塗想:「觀死屍,肉已盡,唯有骨在,血所塗染。復以此身觀彼身亦無有異,如是,比丘觀此身。」屍體肉已消除,血沾染在骨頭上,觀自身無異於此相。五、筋纏束薪想:「觀死屍筋纏束薪。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如是,比丘觀此身。」文中「筋纏束薪」,若以《增壹阿含經》卷12「血肉以盡,唯有筋纏束薪。」[6]可知是指,血肉盡除所剩下來的東西,文中亦未解釋「筋纏束薪」一語,筆者在《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12的文中,發現「筋纏束薪」的解釋是指「筋骨相連,譬似束薪」整句意思為筋肉纏繞[7],相似束緊的木柴燃料。六、骨節分離想:「觀死屍,骨節分散,散在異處,或手骨、腳骨各在一處,或膞骨、或腰骨、或尻骨、或臂骨、或肩骨、或脅骨、或脊骨、或頂骨、或髑髏。復以此身與彼無異,吾不免此法,吾身亦當壞敗。如是,比丘觀身而自娛樂。」前面的第五項是觀筋骨相連,此項是觀筋骨分離。七、骨想:「觀死屍,白色、白珂色。復自觀身與彼無異,吾不離此法,是謂比丘自觀身。」屍骨血肉已盡,剩下白珂色的骨頭。八、青瘀想:「若見死屍,骨青瘀想,無可貪者,或與灰土同色不可分別。如是,比丘,自觀身除去惡念,無有愁憂。」青瘀想是指骨頭改變成青色,《增壹阿含經》卷12云:「骸骨經無數歲,或有腐爛壞敗,與土同色。」[8]骨頭因長時間的放置,出現腐爛壞敗的現象,漸漸從青色轉變灰土的顏色。這是在《阿含經》中,所出現的八想。接著從部派佛教來看九相觀的發展情形。

                                                                                                                                      三、      部派佛教中之九相

在部派佛教時期,九相觀的發展是相當複雜的。九相觀最早出現在六足論中的《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以下簡稱《集異門足論》﹚,[9]此論中僅有列舉名目,其義未解。影響《集異門足論》的論典——《阿毘達磨發智論》[10]﹙以下簡稱《發智論》﹚亦未解釋。[11]《發智論》的異譯本《阿毘曇八犍度論》,此與《發智論》所列舉的名目、次序有出入,[12]為何同樣的論本,會有如此的差異?這倒是值得再深入的問題。值得注目的是與《發智論》、《阿毘達磨品類足論》﹙以下簡稱《品類足論》﹚時代相當的論典——《舍利弗阿毘曇論》,[13]有對九相加以解釋。《舍利弗阿毘曇論》解釋九相,[14]與前節《增壹阿含經》所解釋的八想有相近之處,現對列如下:《舍利弗阿毘曇論》第一項說明膖脹與青瘀相,青瘀相在《增壹阿含經》中是放置在最後。第二噉相的說明是一致的。第三項,從《舍利弗阿毘曇論》文中來看,「若見死屍骨節相連,青赤爛壞膿血不淨臭穢可惡,乃至是名內外身觀身行。[15]文中「青赤爛壞膿血」不是很容易了解,筆者是參考《禪祕要法經》與《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得知此義,如云:「見爛壞已,起青、黑、赤、白膿血想,是諸膿血,極使臭處。」[16]「膿血相,或見死人,身已爛壞,血流塗漫,極為可惡不可瞻視,我所愛身亦當復爾,故曰膿血相。」[17]二經與《增壹阿含經》血塗想的解釋相當雷同,比較有問題的是「唯有骨在[18]一文,上來文中並未提及。第四筋纏束薪相,筋纏束薪相是指「血肉已離筋脈未斷[19]《舍利弗阿毘曇論》是多加了第五項「餘血皮所覆筋脈未斷[20]。第六項骨節分離相,骨節分離相是指「骨節已壞,遠離本處。[21]《舍利弗阿毘曇論》多加了第七項「骨節已壞,未離本處。[22]從第五、第六項可看出《舍利弗阿毘曇論》是比《增壹阿含經》的分析更為徹底。第八骨相,《增壹阿含經》是列於第七項。第九燒相,是《增壹阿含經》未列舉的,筆者認為也許是部派時期所添加的。[23]

《發智論》及其注釋書《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以下簡稱《大毘婆沙論》﹚,二者名目相合。[24]但與《大毘婆沙論》的異譯本《阿毘曇毘婆沙論》,所列舉的相違。[25]

有部後期的論典,九相的敘述,改變成配對的方式說明﹙如……貪,須修……觀﹚,與上來按其次第的解釋不相同。《雜阿毘曇心論》所出現的對治四種貪是最明顯的例子,如云:「對治四種貪故,復說四種,謂斷威儀貪故,修死屍觀;斷色貪故,修青瘀等觀;斷觸貪故,去皮肉修骨瑣觀;斷處所貪故,修骨節分離觀。」[26]文中的「威儀貪、色貪、觸貪、處所貪」《雜阿毘曇心論》未解釋,但據《阿毘達磨俱舍論》﹙以下簡稱《俱舍論》﹚卷22所列舉的四貪,其中供奉貪與妙觸貪,是與《雜阿毘曇心論》的威儀貪、妙觸貪相通。至於《雜阿毘曇心論》的色貪筆者還未了解是屬顯色貪,或者形色貪?《俱舍論》四貪的解釋,法寶撰寫《俱舍論疏》有作注解,如云:「顯色貪者,謂妙青黃等。形色貪者,謂好形狀等。妙觸貪者,謂妙軟、滑等。供奉貪[27]者,謂妙俯、仰等。[28]八想和四貪的關係為「修青瘀想及異赤想,為欲伏治形色貪故。修被食想及分離想,為欲伏治妙觸貪故。修破壞想及骸骨想,為欲伏治供奉貪故。修膖脹想及膿爛想,許緣骨鎖修不淨觀通能伏治如是四貪,以一骨瑣中具離四貪境故,應且辯修骨瑣觀。[29]文中對治妙觸貪的被食想與分離想,與《俱舍論》以「緣蟲蛆[30]為對治觀法相合,而《雜阿毘曇心論》則廣為說明「離四貪境」的骨瑣觀;[31]對治供奉貪的破壞想與骸骨想,此與《俱舍論》、《雜阿毘曇心論》的「緣屍不動[32]、「死屍觀[33]具有同等意義。

    綜觀來說,阿毘達磨時期九相一語最早出現在《集異門足論》,《集異門足論》與《發智論》未解釋名義,比較詳盡的說明是出現在《舍利弗阿毘曇論》。經筆者比對《增壹阿含經》,得知與《舍利弗阿毘曇論》前八項內容是相合的。值得注意的是,燒相已出現在《舍利弗阿毘曇論》。有部後期的論典,形式上與原先按其次第的方式有些改變,轉換成配對的方式﹙如八想伏治四貪﹚。

                                                                                                                           四、      《大智度論》中之九相

                                                                                                                                                                 (一)    九相之解釋

  《大智度論》卷21中,九相[34]內容為:「脹相、壞相、血塗相、膿爛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燒相。」[35]現就對此九者名、義,敘述如下:一、脹相:死屍因菌類使得他發酵,於是死屍膨脹,膨脹之相比起原來美麗的相差得很遠,所以行者觀死屍異於本相,容易產生厭患之情。[36]二、壞相:死屍慢慢在大地上腐壞,五臟、屎、尿、膿血及種種組織液流出來,這叫做壞相。[37]三、血塗相:不但惡露流出,種種組織液流出,死屍本身呈現一片血塗,已不成原形。[38]四、青瘀相:觀想風吹日曬,死屍變黃赤色,復又發黑青。[39]五、膿爛相:觀想死屍皮肉糜爛,自九孔出膿、生蟲。久久因不埋藏的關係,產生膿瘡及生蛆蟲,這是膿爛相。[40]六、噉相:鳥獸挑掉死屍的眼睛,虎、狼、野狗及種種的野獸分食屍體的手腳。[41]七、散相:野獸分食後的屍體,最後已離散,變得不堪入目。[42]八、骨相:骨相有兩種:一種是骨跟筋連在一起,亦即還可看出整個人的骷髏骨架。另外一種,是筋肉骨節分離,只看得到一塊一塊的骨頭。甚至於骨相亦有淨相和不淨相的差別。白骨觀一般是指白淨的骨,可作為「淨觀」。但是從淨觀裡還可觀不淨觀。怎樣是不淨呢?骨頭上還有膿血及種種的脂膏等,沒有清淨,所以做不淨相。久而久之,屍骨上的血肉脂膏全部消融殆盡,這時完全像白雪一樣,這是淨相。[43]九、燒相:到最後用一把火,屍體全化為灰燼。以上九相是對於死屍的觀法,「如說: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人,是名究竟不淨。」[44]仔細地觀察這身體,一定會死亡,我們很難駕御這個身體,它就很像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一樣,不論你平時對他怎麼好,它說走就走,一掉頭再也不回來;而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無論你如何的細心呵護,照顧得再怎麼好,一死不可能再復生。所以,以觀身不淨來講,這是一種最徹底的不淨。

以上已將《大智度論》的九相大略提過,與《舍利弗阿毘曇論》較為不同的是,《大智度論》增添了壞相。此外,《大智度論》將血塗相與膿爛相分開說明,此與《舍利弗阿毘曇論》的「青赤爛壞膿血[45]合為說明不同。散相的解釋,同於筋纏束薪想。《大智度論》的骨相分為二類,一類是骨節未離相與分離相;一類是淨相與不淨相。第一類正好是《舍利弗阿毘曇論》中第六、七的項目;第二類淨相同於骨相,而不淨相為《大智度論》所添加的。

                                                                                                                                                  (二)    九相與十想之差異

    除九相外,《大智度論》亦提到十想:一、無常想;二、苦想;三、無我想;四、食不淨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七、不淨想;八、斷想;九、離欲想;十、盡想。[46]關於九相與十想的差異,《大智度論》21即有說明,如云:「是九相斷諸煩惱,於滅婬欲最勝。為滅婬欲故,說是九相。問曰:無常等十想,為滅何事故說?答曰:亦為滅婬欲等三毒。」[47]九相特重滅除婬欲;而十想主要是滅三毒。如果是這樣的話,二者又有什麼不同呢?《大智度論》有作進一步的說明:「九相為遮未得禪定,為婬欲所覆故。十想能除滅婬欲等三毒。九相如縛賊,十想如斬殺。九相為初學,十想為成就。」[48]因此從上得知,九相是為了尚未獲得禪定,被淫欲遮障的人而說;十想則是能夠除滅淫欲等三毒。九相猶如把盜賊縛住;而十想猶如斬殺盜賊。九相是從因位上而為初學者說;而十想是從果位上為成就者而說。此外,同樣在《大智度論》卷21,點出此二者的差異:「復次,九相為因,十想為果,是故先九相,後十想。復次,九相為外門,十想為內門,是故經言,二為甘露門,一者不淨門,二者安那般那門。」[49]上述所言:九相是因,十想是果,所以先修九相,後修十想。九相是外門,十想是內門。此外,九相是可通於十想的,《大智度論》云:

      復有人言:十想、九相,同為離欲,俱為涅槃。所以者何?初死相,

動轉、言語須臾之間,忽然已死;身體膖脹,爛壞分散,各各變異,是則無常。若著 此法,無常壞時,是即為。若無常苦,無得自在者,是則無我不淨、無常、苦、無我,則不可樂。觀身如是,食雖在口,腦涎流下,與唾和合成味,而咽與吐無異,下入腹中,即是食不淨想。以此九相觀身無常變異,念念皆滅,即是死想。以是九相厭世間樂,知煩惱斷則安隱寂滅,即是斷相。以是九相遮諸煩惱,即是離想。以是九相厭世間故,知此五眾滅更不復生,是處安隱,即是盡想[50]

    由上引文,筆者即從九相與十想的關係更深透的了解,其實二者是可相通的;然而,兩者間有一個共同特徵也就是「離欲」,且都能達到「涅槃」。十想中,不淨想是可攝於九相;此外,也有人說,十想中的不淨想、食不淨想、世間不可樂想,皆可攝於九相。文中的「也有人說」筆者現今還未清楚是誰說。

                                                                                    五、      《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之比較

上來討論中,從原始《阿含經》到大乘經典,可看出九相觀是不斷地發展,有的稱作九想,有的稱作九勝解,其義皆同。此外,亦有多一想稱作十想﹙相﹚,從南傳經典可以明顯的發現﹙參見《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的比較﹚。

不管形式上的綜集,或是約義立名,筆者在本節中將作一整理。九相的發展過程,筆者於此文中暫時不處理,今先將經中所說的「九相觀」類集,從《順正理論》之八想至《攝阿毘達磨義論》之十想﹙等七種分類﹚,依種類多寡列出,筆者擬以《大智度論》九相的品目為主軸,將其他經典與《大智度論》作比較以顯其同異(名目)。相同部分以此〝〞符號替代,並列出經中的次序(序號為筆者加註)。如下圖表所示:

(※表格中有“☆”記號表示相同的類別及名義,“b”記號表示語詞未存有,阿拉伯數字加上名義表示相同的類別,K記號表示卷數。文中的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省略為「一切」。)

圖表()

《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之比較

九相

八想

八想

八想

九相

九相

九相

九相

大智度論

顯宗論

順正理論

瑜伽論

放光般若經

摩訶般若經

摩訶般若經

觀佛三昧海經

K21

K29

K59

K98

K1

K1

K4

K2

T25217a

T29917b

T29671b~c

T30865b

T82c

T8 219a

T8242c

T15652c

1

膨脹

膨脹

膨脹

×

×

2

破壞

破壞

筋纏束薪

筋纏束薪

3 血塗

異赤

異赤

分赤

絳汁

4 膿爛

×

膿血

5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6

食噉

×

×

7

分離

分離

分散

骨節分離

骨節分離

8

骸骨

骸骨

骸骨

久骨

枯骨

9

×

×

×

燒焦可惡

燒燋可惡

 

 

 

 

新死

 

 

新死

 

 

 

 

食不消

 

 

食不消

 

 

 

骨鎖

 

 

 

 

 

 

 

無心空

 

 

 

 

 

九相

九相

九想

九想

九想

九想觀

九想觀

九勝解

九想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

 

了義般若經

大乘義章

釋禪波羅蜜

發智論

婆沙論

瑜伽論

法界初門

K21

K44

K1

K13

K9

K2

K40

K30

 

K2

T25217a

T25381a

T8845b

T44735b~c

T46535c

T26926c

T27205a

T30452b

T46675b27~29

1

離赤

膨脹

膨脹

爛壞、膨脹

2

尾布野迦

破壞

破壞

3 血塗

血相

離青

異赤

異赤

異赤

血塗漫

4 膿爛

尾佉禰多

5

離散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6

×

蟲食

被食

被食

食噉

7

×

分散

分離

分離

分散

8

內法

骸鏁想

白骨

白骨

9

無住

×

×

×

 

 

無熱惱

 

 

 

 

[51]

 

 

 

離飲食

 

 

骨鎖

骨鎖

骨鎖

 

 

九相

九想

十想

十想

十想

十想

十不淨想

十不淨想

大智度論

摩訶止觀

增一阿含經

大般若經

大乘寶雲經

佛說寶雨經

解脫道論

菩提資糧論

K21

K17

K42

K46

K5

K8

K3

K5

T25217a

T46121c14~16

T2780a

T5261c

T16269a

T16318a

T32411a

T32537b

1

膨脹

膨脹

2

×

破壞

×

×

×

斷壞

3 血塗

異赤

赤血塗染

4 膿爛

×

5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6

啄噉

八萬戶蟲

所唼食

餘殘

鳥獸食噉

7

×

離散

解離

離散

斬斫離散

分散

8

白骨

骸骨

骸骨

骨鎖

9

×

焚燒

×

乾焦

×

×

 

 

一切世間

不可樂

一切世間

不可樂

厭離

棄擲

潰出

 

 

 

赤血

身肉分張

斷解

 

 

貪食

 

臭穢

 

虫臭

肉落

 

 

食不消

 

 

 

 

 

 

 

有常無常

 

 

 

 

 

 

九相

十想

十想

十想

十想

十相

十相

大智度論

增支部經典一[52]

增支部經典六[53]

小部經典十八[54]

法集論[55]

清淨道論[56]

攝阿毘達磨義論[57]

T25217a

p.54~55

p.297

p.66

p.75

p.304~306

p.79

1

膨脹

膨脹

膨脹

膨脹

膨脹

膨脹

2

×

×

×

×

斷壞

斷壞

3 血塗

×

×

赤塗

血塗

4 膿爛

×

×

漬爛

膿爛

5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青瘀

6

蟲啖

蟲啖

5食噉

9蟲啖

5啄噉

9蟲啖

5食殘

9虫聚

5食殘

9蟲聚

7

×

×

4斬斫離散

6離散

4斬斫離散

6散亂

7斬斫離散

6散亂

7斬斫離散

8

骸骨

骸骨

骸骨

骸骨

骸骨

9

×

×

×

×

×

×

 

無常

無常

棄執

 

 

 

 

無我

無我

殺戮棄執

殺戮棄執

 

 

 

 

 

 

 

 

食違逆

食違逆

 

 

 

 

 

一切世間

不喜樂

一切世間

不喜樂

 

 

 

 

 

穿孔

穿孔

 

 

 

 

 

圖表()>:

圖表中的阿拉伯數字(1234)代表順序記號。

《大智度論》與各經論中九相觀次第的比較

九相

大智

度論

1

2

3血塗

4膿爛

5

6

7

8

9

 

 

 

 

 

 

八想

顯宗論

7

5

2

8

1

3

4

6

×

 

 

 

 

 

 

八想

順正

理論

7

5

2

8

1

3

4

6

×

 

 

 

 

 

 

八想

瑜伽師地論

2

×

4

×

1

3

5

6

×

 

 

7骨鎖

8

心空

 

 

九相

放光

般若經

×

2

3

4

5

6

7

8

9

 

1

 

 

 

 

九相

摩訶

般若經

1

2

3

4

5

6

7

8

9

 

 

 

 

 

 

九相

觀佛三昧海經

×

6

4

3

2

5

7

9

8

 

1

 

 

 

 

九相

大智

度論

1

2

3

4

5

6

7

8

9

 

 

 

 

 

 

九相

大智

度論

1

2

3

4

5

6

7

8

9

 

 

 

 

 

 

九想

了義

般若

×

×

3

2

4

5

7

×

×

1內法

6無住

8無熱

9離飲

 

 

九想

大智

度論

2

4

5

3

1

6

7

8

×

 

9骨鎖

 

 

 

 

九想

婆沙論

2

4

5

3

1

6

7

8

×

 

9骨鎖

 

 

 

 

九勝解

瑜伽論

3

×

5

2

1

4

6

7

×

8

9骨鎖

 

 

 

 

九想

大乘

義章

2

5

6

4

3

7

9

8

×

1

 

 

 

 

 

九想

釋禪波羅蜜

1

2

3

4

5

6

7

8

9

 

 

 

 

 

 

九想

法界

初門

1

2

3

4

5

6

7

8

9

 

 

 

 

 

 

九想

摩訶

止觀

1

2

3

4

5

6

7

8

9

 

 

 

 

 

 

十想

增一阿含經

3

×

5

×

2

6

×

1

×

9

10

一切

4貪食

7食不消

8

常無

 

十想

大般

若經

1

5

3

2

4

6

7

8

9

 

10

一切

 

 

 

 

十想

大乘寶雲經

6

×

7

8

4

2

9

10

×

1

3赤血

5臭穢

 

 

 

十想

佛說寶雨經

7

×

4

6

5

3

9

10

8

2

 

 

 

 

 

十不淨想

解脫

道論

1

×

8

3

2

5

7

10

9

 

4棄擲

6身肉分

 

 

 

十不淨想

菩提資糧論

1

×

8

3

2

5

7

10

×

4潰出

6斷解

9肉落

 

 

 

十想

靜慮品

10

×

×

×

8

7

×

6

×

3

5一切

1無常

2無我

3食違

9穿孔

十想

己心品

10

×

×

×

8

7

×

6

×

3

5一切

1無常

2無我

3食違

9穿孔

十想

大品

1

×

8

3

2

5食噉9蟲啖

4

10

×

6棄執

 

7殺戮

 

 

 

十想

心生起品

1

×

8

3

2

5啄噉9蟲啖

4斬斫

6離散

10

×

 

 

7殺戮

 

 

 

十相

清淨道論

1

4

8

3

2

5食殘

9虫聚

6散亂

7斬斫

10

×

 

 

 

 

 

 

 

十相

攝阿毘達磨義論

1

4

8

3

2

5食殘

9蟲聚

6散亂

7斬斫

10

×

 

 

 

 

 

 

 

 

上列圖表中,我們可明顯看出:

1﹚、脹相、青相、骨相是一切經典共同的部份,由圖表()

比對,可發見:從《順正理論》至《攝阿毘達磨義論》「脹相」皆同,皆譯為膨脹想。「青相」是經論一致認同的,除了《大智度論》、《佛說了義般若經》譯為青相、離青想以外,其餘譯為「青瘀想」。「骨相」在經論中,有的譯為骸骨想,有的譯為骨想,無疑地亦有種種其它的譯名(參見圖表()),在此不再詳列。

2﹚、《增一阿含經》是將噉想與食不消想區別開來,二者的不同點在於噉想為蟲噉,食不消想為飲食不消。若以《正法念處經》是瘡蟲與刺蟲的別開說明。[58]《觀佛三昧海經》食不消想是解釋為噉想,並無區分二者。[59]

3﹚、《放光般若經》的九相與《觀佛三昧海經》相合,由圖表()比對可發見:《觀佛三昧海經》的絳汁相、膿血相、枯骨相、燒燋可惡相跟《放光般若經》的九相不同的外,其餘大致相同。《佛說了義般若經》的九想與其它系統完全迥異。(除了3. (離赤想)→取代血塗相、2. (尾布野迦想vi-puyaka-samjba)→取代膿爛想4. (離青想)取代青相5. (尾佉禰多想vi-krta)[60]→取代噉相7. (離散相)→取代散相,其餘的與九想是否相同,有待進一步考察)。

4﹚、《大智度論》卷21的九相承襲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禪波羅蜜》、《法界次第初門》、《摩訶止觀》等,亦皆承襲《大智度論》的九相(由圖表()次第的比較可看出)。

5﹚、《瑜伽師地論》稱作九勝解。南傳《清淨道論》的十相完全被《攝阿毘達磨義論》所承襲,此從圖表()可發見。

6﹚、從〈附錄﹙一﹚〉九相觀字義的綜集中,可看出文義多半相近,其中噉相的異名最為居多,其次是骨相、散相。

九相觀,傳承上是無次第的演化。不同於空性的發展,即有組集的成立,如從十四空為以後十六空、十八空、二十空的根源;十八空更加「不可得空」與「自性空」;二十空則對原有的「自相空」(或作「相空」或「自共相空」),分立為「自相空」與「共相空」──二空。原有「散空」(或作「無散空」或「散無散空」),分立為「散空」與無變異空)──二空。直至最終,十八空演化為二十空。[61]顯然地,九相觀的發展就沒有像空那麼有系統。最早﹙原始佛教時期﹚九相觀是相當單純的,人為拓展因素演變出利用觀察的原理,進向對治粗重的煩惱,這種觀察的產生,眾多弟子做為實踐的方針,傳至後代已成「特重」對治貪欲的法門﹙亦斷除瞋恚、愚癡﹚。[62]導師認為是在晚期才有此說。[63]

                                                                                                                                                                       六、      結語

以下試歸納數點以作為本文總結:

1、九相觀與十想觀的差別,依《大智度論》說,大致可歸納五點:﹙1斷惑而言:九相是特重滅婬欲;十想是滅婬欲等三毒。﹙2對賊待遇而言:九相是縛賊;十想是斬殺賊。﹙3修學歷程而言:九相是為初學者﹙因﹚而說;十想是為成就者﹙果﹚而說。4﹚、因果而言:九相是因;十想是果。﹙5﹚、內外門而言:九相是外門;十想是內門。九相與十想實質上是相同的,二者共同的特徵為得「離欲」求「涅槃」。

2、《大智度論》卷21的九相可說承襲《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除此之外,《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法界次第初門》、《摩訶止觀》等,亦皆承襲《大智度論》。

九相觀的內容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別家說法,各家的微細歧異處,各有其勝處,現今未能一一列舉。本文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如:一、龍樹菩薩對九相採取怎麼樣的態度和立場?二、最早九相與十想是否同時發展?演變又是如何?三、九相自性、所緣、所攝為何?四、菩薩觀此九相,為何不墮入二乘的果位?有關此問題,盼日後有因緣另文探討。

 

附錄

 

〈附錄﹙一﹚〉

各經論中九相觀之異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膨脹

新死

肪脹

 

 

 

 

 

 

 

 

 

破壞

筋纏

束薪

爛壞

斷壞

 

 

 

 

 

 

 

 

 

血塗

分赤

絳汁

離赤

異赤

血塗漫

赤血

塗染

赤塗

 

 

 

 

膿爛

膿血

尾布

野迦

漬爛

 

 

 

 

 

 

 

 

青瘀

離青

 

 

 

 

 

 

 

 

 

 

 

食噉

食不消

尾佉

禰多

蟲食

被食

啄噉

八萬戶

蟲所唼

餘殘

鳥獸

食噉

蟲啖

虫聚

蟲聚

分離

分散

骨節

分離

離散

解離

斬斫離散

散亂

方亂

蓬想

 

 

 

 

骸骨

久骨

枯骨

骸鏁

白骨

骨鎖

白骨連

白骨離

白骨盡

骨散

 

 

 

燒焦

可惡

焚燒

乾焦

半燋[64]

 

 

 

 

 

 

 

 

 

 

 

 

 

 

參考書目

 

一、原典

1、《中阿含經》60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1冊,No.26  

2、《雜阿含經》50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No.99

3、《放光般若經》20卷﹙西晉‧無羅叉譯﹚大正藏第8冊,No.221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卷﹙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No.223

5、《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1卷﹙宋‧施護譯﹚大正藏第8冊,No.247

6、《禪秘要法經》2卷﹙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5冊,No.613

7、《佛說觀佛三昧海經》10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5冊,

No.643   

8、《大乘寶雲經》7卷﹙梁‧曼陀羅仙共僧伽婆羅譯﹚大正藏第16冊,

No.659   

9、《佛說寶雨經》10卷﹙唐‧達摩流支譯﹚大正藏第16冊,No.660   

10、《大智度論》100卷﹙龍樹菩薩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No.1509

11、《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20卷﹙尊者舍利子說;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6冊,No.1536 

12、《阿毘達磨發智論》20卷﹙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6冊,No.1544

1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卷﹙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7冊,No.1545 

14、《舍利弗阿毘曇論》30卷﹙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大正藏第28冊,No.1548 

15、《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58

16、《阿毘達磨順正理論》80卷﹙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62

17、《阿毘達磨藏顯宗論》40卷﹙尊者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63

18、《瑜伽師地論》100卷﹙彌勒菩薩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No.1579

19、《摩訶止觀》20卷﹙隋‧智顗撰﹚大正藏第46冊,No.1911

20、《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12卷﹙隋‧智顗說﹚大正藏第46冊,No.1916

21、《法界次第初門》3卷﹙隋‧智顗撰﹚大正藏第46冊,No.1925

22、《南傳大藏經》高楠博士功績紀念會纂譯:

--《南傳大藏經》《律部》1(1),《相應部》經典1(19),《增支部》經典1(19)、經典4(22)、經典6(24),《小部》經典18(40),《法集論》(45),《清淨道論》1(62),《攝阿毘達磨義論》(65),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昭和1198日發行,平成元年815日再刊三刷。

23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漢譯南傳大藏經》44卷,《增支部經典1 (19)、經典6(24),《小部》經典18(43),《法集論》(48),《清淨道論》1(67),《攝阿毘達磨義論》(70),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854月出版。

 

二、現代人著作

1、印順法師: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8910月新刷一版,pp.1~271

--《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正聞出版社,中華民國8910月新刷一版,pp.1~420

2、服部如實:

--〈九想觀略說〉,《密宗學報》第104號,京都,六大新報社

,大正1121日發行,pp.1~8

 

 

 



[1] 此觀點印順法師提出對治貪欲,特別是對治淫欲貪為最有力(轉引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增注本)〈三乘共法〉)的立場,又提出了另一個有力的證明。其此觀點出於《大智度論》21 (大正25217c18)

[2] 林崇安《基本漢梵英佛學術語》,pp.64~65

[3] 增壹阿含經42 (大正2780a)、《增壹阿含經》卷44 (大正2789b2~7)二段文內容不一致。《雜阿含經》卷31 (大正2221b26~28)僅有提到五類。

[4] 增壹阿含經42 (大正2780a)。文中的有常、無常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筆者推測為有捨棄、思惟的意思。即捨棄有常想,而思惟無常想;捨棄可樂想,而思惟不可樂想。參見《增壹阿含經》卷42 (大正2780b6~7)

[5] 《增壹阿含經》卷5 (大正2568b1~27)、《增壹阿含經》卷12 (大正2605c2~606a14)

[6] 《增壹阿含經》卷12 (大正2605c24~25)

[7] 筋纏束薪想:「筋」亦稱筋肉﹙即肌肉),是指與骨節相連的筋條。「纏」為繞的意思,按照《說文解字》云:「繞也」,另有約束的意思,《玉篇》解:「約也」,亦見《一切經音義》卷21 (大正54436a3~5)

[8] 《增壹阿含經》卷12 (大正2606a9~10)

[9] 《集異門足論》卷18 (大正26443b10~13)。其它五論,並未發現。《集異門足論》卷6 (大正26392a24~26)文中省略離散、啄噉、異赤,並增添了膨脹。

[10]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180

[11] 《發智論》卷2 (大正26926c)

[12]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3 (大正26781b6~8)。另一譯本《發智論》缺文。

[13] 印順法師《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32「屬於分別說系……《舍利弗阿毘曇論》……這是可以貫通南傳北傳阿毘曇唯一的要典﹙另參見印順法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265

[14]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3 (28614a18~b13)、卷15 (大正28629b10~c21)、卷29 (28711b4~c12)

[15] 《舍利弗阿毘曇論》15 (大正28614a24~26)

[16] 《禪祕要法經》卷1 (大正15246c29~a2)。鳩摩羅什譯的《禪祕要法經》,說的比阿含、毘曇更有系統。

[17]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2 (大正15652b29~c2)

[18] 《增壹阿含經》卷5 (大正2568b12)

[19]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3 (大正28614a29)

[20]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13 (大正28614a27)

[21]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29 (大正28711b19~20)

[22]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29 (大正28711b17)

[23] 《舍利弗阿毘曇論》29 (28711b4~c12)與卷13 (28614a18~b13)、卷15 (大正28629b10~c21)文中多了散相,少了燒相,此一歧異之處,為何同論說法會不相同,此有待詳盡考察。

[24] 《大毘婆沙論》卷40 (大正27205a)、卷42 (大正27221a21~24)。《大毘婆沙論》卷23 (大正27117a14~18)、卷166 (大正27839b29~c2)文句、次序上是有差異的。

[25]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23 (大正28170b2~4)

[26] 《雜阿毘曇心論》卷8 (大正28933c4~7)

[27] 供奉貪又作承事貪、威儀語言貪。見《成實論》卷9 (大正32309c4~5)

[28] 《俱舍論疏》卷23 (大正41730a3~6)

[29] 《順正理論》卷59 (29671b29~c6)

[30] 《俱舍論》卷22 (大正29117b25)

[31] 《雜阿毘曇心論》卷8 (大正28933c7)

[32] 《俱舍論》卷22 (大正29117b26)

[33] 《雜阿毘曇心論》卷8 (大正28933c5)

[34] 相=想,元本、明本皆同。

[35]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a6~7)

[36]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6~14)

[37]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14~19)

[38]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19~22)

[39]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19~22)

[40]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22~26)

[41]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b26~c1)

[42]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c1~5)

[43]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7c5~12)

[44] 《大智度論》卷19 (大正25199a24~27)

[45] 《舍利弗阿毘曇論》15 (大正28614a24~26)

[46] 其他經典說法不一,可參見望月信亨編《望月佛教大辭典》(3)pp.2384c~2385b

[47] 《大智度論》21 (大正25217c18~20)

[48] 《大智度論》21 (大正25217c22~25)

[49] 《大智度論》21 (大正25217a9~13)

[50] 《大智度論》21 (大正25217c)

[51] 《瑜伽師地論》卷30 (大正30452b20~23)有區別鎖與骨鎖的差異。

[52] 《漢譯南傳大藏經》19〈二一 靜慮品〉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3] 《漢譯南傳大藏經》24〈第六 己心品,五七 想﹙二)〉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4] 《漢譯南傳大藏經》43〈大品第一,智論〉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5] 《漢譯南傳大藏經》48〈第一 心生起品, 不淨靜慮〉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6] 《漢譯南傳大藏經》67〈第六品 不淨業處的解釋〉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7] 《漢譯南傳大藏經》70〈九 攝業處分別,四十業處〉元亨寺:妙林出版社。

[58] 《正法念處經》卷64 (大正17384b5~13)

[59]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2 (大正15652c4~7)

[60] vi-kRta原譯為尾訖哩多,作改變、顛倒、變相、惡衣、形貌變壞的意。筆者推測就是「尾佉禰多想」。

[61] 引自釋如戒〈《大智度論》十八空的研究〉《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民國885月,p.388

[62] 《大智度論》卷21 (大正25218b3~7)

[63] 印順法師《華雨集》第二冊,p.8

[64] 《放光般若經》卷3 (大正819a3~4)

來源:www.fuyan.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