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佛學入門6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
02/06/2016 07:2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二十一)六根本煩惱

 

聲聞乘是以斷煩惱(見思二惑)而成就阿羅漢果,故介紹聲聞乘前,必須先認識什麼是六根本煩惱。

 

 

本—

 

1、貪—貪愛五欲———————————————┐

2、瞋—瞋恚無忍———————————————┤

3、癡—愚癡無明———————————————┼——

4、慢—驕慢高舉———————————————┤

5、疑—狐疑猜忌———————————————┘

 

 

五鈍使

 

 

6、不正見

 

 

1、身見(薩迦耶見)—執取五蘊根身——

│2、邊見—————執取常斷二見————┤

┤3、邪見—————謗無因果,壞諸善事—┼

│4、見取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

└5、戒禁取見———執持不正戒,非因計因┘

 

 

五利使

 

 

├十

│使

 

煩惱即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的痛苦。這痛苦的來源,乃由六根本煩惱而起的。現略說明於下:

 

一、貪—是貪愛、貪戀、貪著。對於五欲過分追求,或不義的竊取,或對於自我的財物與所學的理法,慳吝不捨,不肯惠施於人。只為私欲,損害他人,貪之為害,罪業深重,經云:「死墮餓鬼,受饑渴報。」

 

二、瞋—是瞋恚。對違逆不順之境,不能忍受,生起忿怒,或橫起暴惡,損害他人,或饑渴寒熱到來,無涵養心,而生瞋恨。華嚴經云:「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瞋恚之惱害,死墮地獄,受身相醜陋報。

 

三、癡—是愚癡迷昧,智慧閉塞,是非不辨,事理不明,謗無因果,起諸邪見,名為愚癡。因愚癡而妄生貪求,求之不得,則成瞋恚,故愚癡為三毒(貪、瞋、癡)總根,能造傷天害理之事,死墮畜生中,受人宰割。

 

四、慢—是我慢貢高,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對於他人不如自己的,或超過自己的,乃至與我程度相等的,都表現輕慢態度,造成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的苦惱。

 

五、疑—疑是懷疑不信。對佛教真理,善惡業力,以及世間一切實事實理,都不能誠信無疑,杜塞善門,滋生邪見,造出是非惡業。

 

以上貪、瞋、癡、慢、疑五煩惱,是心著垢染,繫縛不脫,謂之思惑,即思想上的迷惑錯誤。其性質遲鈍,難以制服,尤其無明惑不易斷滅,故稱為五鈍使。

 

六、不正見,由思惟不正,產生錯誤的知見,有五不正見,即是:

 

(一)、薩迦耶見—華譯身見,或我見。因執此身以為有「我」,其實此身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名五蘊)四大(地、水、火、風名四大)和合之身,本來是無常敗壞之物,而無知執之為「一」,為「常」,為「遍」,為「主宰」的實我存在,即是薩迦耶見。

 

(二)、邊見—又名邊執見。邊是鄙陋或偏差的意思。即謂所得的知見鄙陋,有所偏蔽,執常執斷,各落一邊。執常的知見,以「常」為恒常不變,人死仍舊為人,牛死仍舊為牛,貧窮永遠是貧窮,富貴永遠是富貴。執斷的知見,以人死一滅永滅,無有生死輪迴升沈之事,則作惡何畏?無善惡因果可論。

 

(三)、邪見—不正的知見,不信正法,撥無因果,譭謗聖賢,壞諸善事。

 

(四)、見取見—見即指前說的「我見、邊見、邪見」。取是取著不捨,乃對前說三不正見,執以為實。又這見亦名「非果計果」,即是自己還沒有親證聖果,而妄執已得到聖果的錯覺。

 

(五)、戒禁取見—戒是戒止殺盜淫妄之類,禁是禁絕飲酒、賭博、吸鴉片煙等嗜好。持戒和守禁,本來是好的,為什麼反說不正見?這因為過患在一個「取」字。取是執著,即妄自執著其所持不正的戒禁為最殊勝。如印度,有一種外道,他們持牛戒,或持狗戒,便食草食糞,或作投岩、投水、赴火、臥荊等種種苦行,本非出世正因,而執著修此類苦行之因,是獲得最上的涅槃妙果,故又名「非因計因」。

 

以上五種不正見,是知見上的迷惑,稱為見惑。是因為邪師、邪見、邪思維等,而生起不正見。如聞正法,於見道中,即能頓斷惡見,因為易斷惡見之故,稱為五利使。佛經有說,舍利弗本為外道弟子,因遇馬勝比丘,聽到佛教因緣法門,即棄邪歸正。親聞佛陀說法之後,七日遍通佛法,證三果羅漢,再經十五日的修持,斷十惑證阿羅漢果。十惑即貪、瞋、癡、慢、疑及五不正見,也稱十使,謂能使令眾生迷妄沈淪苦海。由此十使而起見思二惑,故為煩惱的根本,有情生死流轉的苦因。

 

【註】

 

1、貪、瞋、癡、慢、疑是屬思惑,五不正見是屬見惑,斷見思二惑便證阿羅漢果。

 

2、舍利弗聞馬勝比丘說:「諸法因緣生,亦從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二十二)聲聞乘簡釋

 

佛陀在鹿野苑說四諦法,因為憍陳如等五人,由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所以另起個別名叫做「聲聞」。凡屬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總稱為「聲聞乘」。「乘」是載運的意義。即是把眾生從迷岸運至悟岸的工具,這工具乃指教法。故乘是譬喻而指教法—此即指四聖諦的理法,由聞四聖諦可到達(運載)悟道之彼岸。

 

聲聞乘的果位—聲聞乘修習四諦法而證悟的果位有四:

 

一、初果—須陀洹(預流)

 

二、二果—斯陀含(一來)

 

三、三果—阿那含(不還)

 

四、四果—阿羅漢(無生)

 

【註】

 

1、聲聞功夫最淺的第一果位,梵語叫做須陀洹,華譯「預流」,即預入聖流(進入聖果之位)。

 

2、二果梵語斯陀含,華譯叫做「一來」,意思即修到此果位,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上的人,再生到我們這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3、三果梵語阿那含,華譯「無還」,即是修到此果位,不來人間受生死,稱為「無還」。

 

4、阿羅漢是聲聞乘中最高果位。梵語阿羅漢有三義:

 

1)、殺賊—破煩惱之賊。

2)、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

3)、應供—應受天上人間供養。

 

 

 

(二十三)四聖諦簡釋

 

 

 

 

四聖諦───

 

 

┌苦諦(迷的果,即苦果)

├集諦(迷的因,即苦因)

├滅諦(悟的果,即樂果)

└道諦(悟的因,即樂因)

├世間的因果

 

├出世間的因果

 

佛成道後,初轉法輪,是在古印度波羅奈國的鹿野苑(Sarnath),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說四聖諦法門。四聖諦的「聖」字,是解作「正」的意思。諦是真理,即是表明苦、集、滅、道的四諦法,是聖智所親自證驗到的四種人生正確真理。

 

一、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生老病死,人人免不了的痛苦。還有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都是苦的果報。

 

二、集諦—是說明人生集起貪瞋癡等許多煩惱的「因」,去造種種的不善業,才會招受種種的苦果,故「苦」以「集」為因。

 

三、滅諦—是指修道所證的聖果,即是煩惱滅除,獲得無生(解脫生死)的真理。

 

四、道諦—道就是正道,道有多種,主要的指修習八正道,就會得到最勝智慧(般若),修善斷惡,解脫生死痛苦。

 

「集」為「苦」的根本,此二諦又為流轉於世間的因果;知苦而斷集,斷集以離苦,為聲聞乘厭離世間的觀行。

 

「滅」為「道」的收穫,此二諦即為超出世間的因果;求證滅而修道,由修道以證滅,是為聲聞乘修證涅槃的行果。

 

聲聞乘證得涅槃果,即斷集諦所集起之煩惱見思二惑,此見思二惑具含有十使:1貪,2瞋,3癡,4慢,5疑,6身見,7邊見,8邪見,9見取見,10戒禁取見。斷此十使乃修戒定慧三學,以破我執,證得我空真如,而解脫生死。

 

當時佛以三轉四聖諦開示憍陳如等五人,令彼等悟道。現將三轉四聖諦列表於下:

 

 

 

 

四─

 

┌苦諦—苦果

├集諦—苦因

├滅諦—樂果

└道諦—樂因

 

┌初轉  示相:此是苦,逼迫性

┼次轉  勸修:此是苦,你應知

└三轉  作證:此是苦,我已知

┌初轉  示相:此是集,招感性

┼次轉  勸修:此是集,汝應斷

└三轉  作證:此是集,我已斷

┌初轉  示相:此是滅,可證性

┼次轉  勸修:此是滅,汝應證

└三轉  作證:此是滅,我已證

┌初轉  示相:此是道,可修性

┼次轉  勸修:此是道,汝應修

└三轉  作證:此是道,我已修

├又稱三轉十二法輪

 

【註】

 

1、五陰熾盛苦—身心欲求如火之熾盛,故苦。

 

2、轉法輪—佛說法,叫做轉法輪。輪的意義:(1)如碾米之輪,能碾破糠秕,喻佛法能破五住煩惱。(2)如舟車的輪,能通行抵達於目的地,喻佛法能通達四德涅槃(常、樂、我、淨叫做四德涅槃)。轉的意思,謂諸眾生能所改轉,即轉迷為悟,轉染為淨,轉凡成聖。故法輪依第一解,使眾生藉以破五住煩惱(五住煩惱—(1)三界見惑,(2)欲界思惑,(3)色界思惑,(4)無色界思惑,(5)無明惑。),依第二解,使眾生由聞佛法喻如舟車可運載到達四德涅槃之岸。

 

3、四諦法中苦集二諦是世間迷妄的因果,滅道二諦是出世間證悟的因果。苦諦是迷惑的苦果,集諦的主力為貪瞋癡諸迷惑是苦因。滅諦是消滅煩惱,證涅槃果,道諦是修道的正因。

 

4、佛初轉法輪說四聖諦三轉十二法輪,教史上稱此次說法為轉法輪經。

 

5、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度五比丘,是佛教有僧伽的開始。也是有具足三寶的開始。(最初的具足三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四諦法,僧寶是五比丘。)

 

6、五比丘的譯名根據巴利文與華譯對照如下:

 

1)、KONDANNA(音譯空達婼)華譯憍陳如。

2)、VAPPA(音譯瓦伯)華譯婆沙波或伐缽。

3)、BHADDIYA(音譯峇里雅)華譯跋提或婆提和跋陀羅闍。

4)、MAHANAMA(音譯馬哈那嘛)華譯摩訶男或摩訶那摩。

5)、ASSAJI(音譯阿沙據)華譯阿說示或阿濕波恃和阿舍波闍又譯馬勝比丘。

 

(二十四)三十七道品簡表

 

佛陀從四諦的道諦中,開示出三十七種修習基本聖道的法門,叫做三十七道品,亦稱三十七菩提分法。

 

 

 

一、四念處

┌A、身念處—觀身不淨

├B、受念處—觀受是苦

├C、心念處—觀心無常

└D、法念處—觀法無我

├重修智慧

 

 

 

二、四正勤

┌A、已生惡令斷滅

├B、未生惡令不生

├C、未生善令生起

└D、已生善令增長

├重修精進

 

 

 

三、四神足(四如意足)

A、欲神足

B、勤神足

C、心神足

D、觀神足

├重修禪定

 

 

 

四、五根

A、信根

B、進根

C、念根

D、定根

E、慧根

┼此五慧根能生聖道

 

 

 

五、五力

A、信力

B、進

C、念力

D、定

E、慧

┼此五慧力能入聖道

 

 

 

 

六、七菩提分

   (七覺支)

 

A擇法菩提分

B、精進菩提分

C、喜  菩提分

D輕安菩提分

E、念  菩提分

F、定 菩提分

G、行舍菩提分

┼由凡夫從迷而入悟,由未覺而成覺,

修此七覺支。

 

 

 

 

 

七、八正道

正見—見四諦理,正確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走向正道。

├正思惟—思四諦理,斷滅惡的欲念,生起正當的欲念。

├正語—常攝口善業戒,說出和善真誠的言語。

├正業—常攝身善業戒,努力做自己正當的行業。

├正命—以正業維持生命,不做不道德的職業,來玷污聖潔的生命。

├正精進—一心專精,不間斷地向善的方面去努力。(又名正勤)

├正念—憶念正道,精進正業,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

└正定—身心清淨,入無漏定。

 

【註】

 

1、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念常住於道法中,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即是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最為殊勝,亦稱四正勝。此時智慧力已增多,但禪定力較薄弱。

 

3、四神足即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欲神足是希慕欲樂,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4、五根五力,依程度深淺立名,如信根增長,破諸邪信,得名信力,故五根為生聖道的根本,五力為增長聖道的主力。佛經說:「能生善法,故名為根。能破惡法,故名為力。」

 

5、五根:(1)信根,於諸法諦理,信忍樂欲。(2)進根,信諸善法理,倍策精進。(3)念根,追念正道,不忘正法。(4)定根,攝心正道,相應不散。(5)慧根,以觀照慧,抉擇分明,思惟真理。

 

6、五力:(1)信力,信根增上,故能破疑障。(2)進力,進根增上,故能破懈怠。(3)念力,念根增上,故能破昏忘。(4)定力,定根增上,故能破散亂。(5)慧力,慧根增上,故能破愚昧。又五根五力以信為始,慧為終,顯示信心是以智慧為主。

 

7、七菩提分說明如下:

 

1)擇法菩提分—以智慧擇法之真偽。

2)精進菩提分—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3)喜菩提分—心得善法,而生歡喜。

4)輕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安。

5)念菩提分—明記定慧,使其均等。

6)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亂。

7)行捨菩提分—捨諸謬妄,更行進益。

 

8、七菩提分又名七覺支,在三十七道品中獨得覺名,正因前修四念處至五根五力時未覺,後修八正道時已覺,唯中間修此七覺分法,是由迷而悟,由未覺而覺,故獨得覺名。

 

9、八正道以正見為首,即以正見為最重要,因為有了正見,對於事理才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破謬妄偏差的俗知俗見,悟入正道。

 

10、有漏—有煩惱,亦稱有為。

 

11、無漏—清淨無煩惱,亦稱無為

 

(二十五)略釋四念處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眾弟子說:「我入滅後,你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緣身執淨,2、緣受執樂,3、緣心即常,4、緣法執我。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何謂四念處?簡述如下:

 

一、身念處—觀身不淨:是以修不淨觀之慧力,對治「緣身執淨」的顛倒妄見。試想我們的身體是否乾淨?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觀,當你滿身大汗時,便會覺得臭氣難堪,何況唾涕便溺等,皆是不淨。當人死後,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後,尸體腐爛,遍體生蛆,穿筋齧骨,最後成為白骨一堆,這個身體的生存,實在不淨。故能觀身不淨,則貪愛渴想,戀慕豔麗色相等煩惱,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於道法中。

 

二、受念處—觀受是苦:是以觀苦之慧力,對治「緣受執樂」的顛倒妄見。受乃領納為義,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當我們與境界接觸時,所領納的不論是苦、樂、捨的感覺,在無常的法理看來,苦受固然是苦,而樂受以至於樂極生悲,仍是逃不了苦。捨是捨受,即不苦不樂的感覺。因眾生外有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內有意念中的諸想不斷,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這世界充滿著苦。苦既是由「受」而有,那麼,知苦而不貪欲樂,就不為境界所轉移,則「緣受執樂」的錯見,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處—觀心無常:是以觀心無常之慧力,對治「緣心執常」的顛倒妄見。「心」是生命的本質,同時是眾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獨存物,而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因緣和合的心物世界,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世界,五蘊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會壞滅的,故我們的心是無實體的,不過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緣關係的發展而已,絕無實體可捉取;而且心的現象,是念念生滅、剎那不住。怎麼可執它為常?由此觀心無常之慧力,能使心念遠離執常妄見的過患。

 

四、法念處—觀法無我:以觀法無我之慧力,對治「緣法執我」的顛倒妄見。宇宙萬法,都是因緣互相依存,我們的身體是五蘊四大(地、水、火、風)組合的軀體,一旦四大不調,五蘊離散,生命便死亡。佛說五蘊的我是「假我」,不可執為真我。但眾生無知,於無我法中,妄執有我,這種妄執叫做「我見」,有了我見,則有種種偏執煩惱,便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於道法中,便要以「觀法無我」之慧力,消除「緣法執我」的錯誤。

 

修四念處觀時,如上述將各分開作觀,叫做別相念處。如修四念處觀時,每作一觀,並作其餘三觀,叫做總相念處。例如觀法無我時,並觀此身不淨,是苦,是無常,或並觀身、受、心,皆是無我。觀身不淨時,並觀此身是苦,無常,無我,或並觀受、心、法,亦皆不淨,餘類推。

 

四念處又名四念住,修此四念處,重在智慧,以慧為體,慧之力能使:身、受、心、法四種觀想,常住於正念的道法中。故在修此四念處階段上,已經趣向真實智慧,此後由於更加精進因緣,智慧力則越增多,再接再勵地修其他道品,就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註】

 

1、道諦的三十七道品,了生死苦即四念處;而其離貪愛中持戒生定,即四正勤、四如意足;由定開發無漏真慧,即五根、五力、七覺支;從無漏慧具修戒定慧法滿足,即八正道。

 

(二十六)實踐八正道

 

向來說:大乘重於般若,小乘重於正見,因為大乘能隨於般若而行,可得到解脫,小乘能依正見而行,也可得到解脫。由此小乘人要修三十七道品的最後道品—八正道。八正道首為正見,正見即是行正道的眼目,有了正見,就不會盲修瞎行,徒勞無功。

 

說到八正道,非僅限於小乘人修的,因為八正道有世間和出世間兩方面:依世間的八正道去實踐,將可成為善人君子,依出世間的八正道去實踐,將可獲得生命的解脫,也即是小乘的最高果位,名為阿羅漢。

 

八正道第一是「正見」:即正確的知見,由聞四諦理,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苦、空、無常,是無一法能獨立存在,也無一法是永恒不變的。因此而明瞭這短促人生,要保持純潔善良,不縱我役物,隨流惡染,速把偏執的思想,改正過來,步入正見。印順法師的佛學概論說:「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可知正見是要多聞佛法,根據佛法的真理,分別邪正,信善惡因果,三世業報等法理。不論任何佛教徒,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修慧斷邪,培養正確的知見,這是進德修善的根本。

 

八正道第二是正思惟:又譯為正欲、正志等名詞。正思惟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由理想而實現行動,是要深密思考,所謂三思而後行。為什麼又名正欲?因欲有善不善,不善欲是私心,有貪瞋癡慢疑惡見等煩惱;善欲是大公無私(離六根本煩惱)的欲,即是正欲。換句話說,正欲是正當欲望的理想,凡人應該有此正欲理想,依著目標去做。唯事先須正確思考,精密計劃,立定意向,才能實踐理想,做到成功。至於正思惟又名正志,如經所云:「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數計、立意。」這是說明正志的意思。也即正思惟、正欲、正志是異名而同一義為純正的思想。凡能實踐正思惟的,就不致造出身口意三惡業,免陷於煩惱苦縛。

 

八正道第三是正語:即言語要端正。言語是心聲,由內心而表現於外。內心不正,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便如刀劍刺入心胸,令人難堪,弄出禍患。要實踐正語,便須戒止口四惡業,說話真誠,純潔有禮,言辭合於事理。

 

八正道第四是正業:即身口意三業清淨,遠離殺生、邪淫、偷盜等一切邪妄,梵行清淨。

 

八正道第五是正命:即是保持聖潔的生命,要以正當的工作、事業來養活此生命。不可經營非道德性的工作或獲取不如法之利益來維持生活,使生命被染汙不淨。這也是說要有合理的經濟生活。

 

八正道第六是正精進:即是離惡向善,勇猛精進的努力,叫做正精進。不論修哪一正道,都是要精進,如果不精進,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反退。故必須具有勇往直前的大精進毅力,制止一切惡行,進修一切善行。

 

八正道第七是正念:即不生邪念,憶念正道。遺教經說:「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就是說正念要堅固,才能抵抗外境物欲的誘惑,倘然在五欲混濁的環境中,仍不為它所染汙。正念是要精進修持,方不使思想上有不正念頭。

 

八正道第八是正定:即一心專注,不向外馳散,到達入無漏定,便可解脫自在。故小乘人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從定發慧,以達到證悟無生果位,是要在八正道最後的正定上用功。

 

佛陀開示實踐的八正道,已具有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如正語、正業、正命,就是戒學;正念、正定,就是定學;正見、正思惟,就是慧學;而以正精進為策勵戒定慧三學的完成。八正道為聖者解脫的正軌,要求解脫,必須循著此八正道實踐力行。至於在家佛徒,如能實踐八正道,也可以淨化自己,推進而淨化社會,使大眾行正道,成為善的、安樂的、幸福的人生社會!

 

(二十七)五蘊淺說

 

緣覺乘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其理即是空性,故於介紹緣覺乘前,先須認識五蘊法非實,亦即經上常說,四大本空、六塵非有的事實真相。

 

一、五蘊—即色、受、想、行、識五個蘊叫做五蘊,「蘊」是「積聚」義。又名「五陰」,「陰」是「障蔽」義,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現把五個蘊的意義說明於下:

 

1、色—即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

 

2、受—領納為義,包括苦、樂、捨三受。

 

3、想—取像構想為義,於善惡憎愛等境界,取種種相,作種種想。

 

4、行—意念中遷流不息,起諸造作為義。即由行動去造作善惡業。

 

5、識—了別為義,由心識了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二、四大作用性與色法—四大的地性堅硬,水性潮濕,火性溫暖,風性流動。色法中的根身與器界的構成都具有此四大和合的作用性。如我們身體的骨節爪齒是屬地大,汗液唾涕、膿血便利,是屬水大,熱度溫暖是屬火大,呼吸氣息,是屬風大。器界中的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的作用性。

 

三、四大與根身—四大是地、水、火、風。根身是我們的身體。佛說四大是構成根身的元素,即是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和合而有的假相,如果一個人因四大不調,生起大病而死亡,則根身已壞,四大和合的因緣便消散,故佛經說:「四大本空。」

 

四、五蘊與根身—根身的總和不出色、受、想、行、識的五蘊,由這五蘊互相關係的結合,才聚成了我們具有精神作用的身體假相,到了這些關係的助緣散滅,身體也就壞了,故佛經又說:「五蘊非有。」

 

五、佛經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緣聚則合,緣散則離。」這就是說「五蘊根身」是緣生性空,不可對這「五蘊根身」起諸執著,煩惱自縛,就有業報,因為造業的是由這「五蘊根身」。

 

【註】

 

1、五蘊中的色蘊是屬於物質的叫做色法。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的叫做心法。

 

2、器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總稱。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