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四十六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26/05/2017 08:1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四十六章  言行一如水同雲

 

永明壽禪師一再強調「性相融通,真妄交徹」的究竟佛法理趣,他又說:

 

故知若欲深達法原,妙窮佛旨者,非上智而莫及,豈下機而能通。所以《法華經》偈云: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修持佛法要「妙窮佛旨」,深入瞭解真正的佛法是什麼。要「深達法源」,弄清楚宇宙萬有的根源。這除非是上上智的人,才可以瞭解的,不是下機者所能通。永明壽禪師接著提出來兩部南北朝以後影響中國文化最深廣的大經《法華經》與《華嚴經》來證明,其中《法華經》比《華嚴經》影響的歷史更深入民間一些。《法華經》裏頭講「如是大果報」。這是一個大果報,是很大的善果,要想智慧地成就,達到成佛的境界,必須要有種種的功德所累積形成一個大善果,才能啟發出來。真正的大福報是智慧,世間物質的獲得只是小小的福氣而已。況且一般來講,有福就有氣,福氣大的人,受「氣」也跟著大,天天煩惱死了。真正的大福報是清淨無為的大智慧,這是佛法的大果報。還有,「種種性相義」,那包括形而上本體的「性」與形而下萬有現象的「相」,它們存在與發生的道理,也就是「義」,這全部宇宙人生秘密的真相,只有佛和佛才知道。

 

譬如我們中國佛教的出家人,手裏拿一百零八顆念佛珠,人家經常問起,為什麼是一百零八顆?佛說《楞伽經》的時候,大慧菩薩提了一百零八個問題,這一百零八顆珠子就代表了那一百零八個問題。那一百零八個問題,各式各樣,佛全體都回答了,但也等於都沒有回答。你問窗子上幾顆沙子?蝨子有幾隻腳?蝨子腳上,有幾顆灰塵?像這類問題複雜而又莫名其妙。可是就算是莫名其妙,凡是世界上一個神經病問得出來的問題,實際上就存在。所以,我常常以哲學觀點來說,世界上存在的事情,往往是你意料之外的,有這個事實,你研究不出道理來,那是你智慧不夠,學問沒有到家。你說鬼,有人說看到,有人說沒有看到。有這件事,但道理找不出來,這是我們人類的智慧不夠,不明它的「性相義」。另外,人類只要幻想得出來,有這個理,可是人類沒有經驗過這個事,那是經驗不到,慢慢來,慢慢等,活長一點,你等到那個時候就看見了,經驗到了。所以,有其理,無其事,不要隨便否定它,那才是科學精神,隨便否定,那你是迷信。有其事,無其理,參究不出來,那就是智慧不夠。所以智慧夠了,經驗夠了,性與相的道理和事實你便都通達。成了佛的人,徹底悟道了,能夠完全知道宇宙生命種種性與相的道理。所以說「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只有到達成佛境界者,也就是佛與佛之間才懂,比佛的程度底一點,菩薩境界都還不能知道。佛經上說,初地菩薩不曉得二地菩薩的事。等於我們坐在十樓,不曉得十一樓在幹什麼?智慧的程度差別有如此之嚴重,所以做學問要特別小心,經常碰到許多年輕同學們,人小心大,底樓門鎖都沒有打開,偏要問:「你頂樓鋪的是什麼磚啊?大理石呀?還是水泥地呀?」在那裏專搞這種事。你不答覆他,他說:「耶!我們年輕人應該有幻想呀!」都是神經病。幻想本身就是神經病,但是我講神經病並不是一定錯,剛才聲明過,究竟我們是不是神經病還是個問題。

 

又見解圓明是目,行解相應是足。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才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

 

言行相應難

 

這段文字,音韻和文學境界美得很,「又見解圓明是目」,學佛第一要見解圓融通達,有法眼。見解不通達,你學的是外道法,修的是外道法。第二,光理論上懂沒用,「行解相應是足」。理論瞭解得到,行為就要做到。我經常告訴青年同學們做事情,言行相應很難,不要輕易講一句話。你年輕,有時候高興起來,便隨口答應人家事情。往往有許多朋友說:「耶!你到我那裏去看一看好不好,吃一餐飯。」我說:「好呀!」其實我是告訴你絕對可以,但是不一定喔!因此我上面這一句話,自己曉得講錯了。說好好好,是給人家的誠意逼到那個牆角去,沒得辦法了,順口答應下來。但是下面,我害怕了,這句話騙人的。我哪里有時間去呢!我事情多得動不了。所以人的話說要這樣,但是人生的種種其實是永遠不一定的。年輕人不懂,不知道「言行相應」很難,尤其答應了一句話做不到,那很痛苦的。所以真正修行的「行」,是心理與行為,見解和事行要相應合一,這是「足」。如兩隻走路的腳,踏實地實踐佛法。修行要有眼睛看到正路,不是走的歪路,然後兩隻腳要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去。

 

目足更資,理行扶助,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才明,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

 

驟雨難滌久汙鏡

 

「目足更資,理行扶助」,道理通了,心理行為,幫助修持,「可趣涅槃之域,能到清涼之池」,這樣便可達到真正的解脫自在。因此打坐修定是重要,但是求智慧更重要。「若定慧未熏,如摩尼之匿礦」,沒得定,也沒得慧,你說我很聰明,書讀得很好,那不是慧,那是學問。必須要在定中啟發自己的無師智,那才是慧。什麼叫無師?並不是說不要老師,而是跟佛一樣,佛所見到的這個理我也見到了,自己證到。換句話說,不得到真慧,你那個打坐也不算數,那只是打坐。真正得到定,要慧到了才是真得定。所以定慧沒有熏修,等於你那個摩尼珠永遠埋藏在泥石頭裏。「性相不辯,猶古鏡之未磨。欲望雨寶鑒容,無有是處」,性相的事理永遠不清楚,等於一個古鏡沉埋太久了,沒有擦拭乾淨,你想天上下一場雨,便把它洗乾淨,可以照出面孔,那做不到的。你不修定,不修慧,想把自己無始以來這個骯髒的心鏡,能夠變成容光煥發照見萬物,無有是處。「若意珠既淨,心鏡才明」,重點在意珠,我們第六意識這個意珠,要活潑潑的,亮晶晶的,由定修到那個智慧源源不絕而來,這智慧是自動啟發的,卻不是妄想,是清明的心鏡,本來無一物。這樣到達了這個清明的心鏡的智慧境界,還要不要修呢?要!「更以萬行熏修,轉加光潔」,一點細行都不能馬虎,一定要時時處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才能到家。

 

如《華嚴經》云:佛子,譬如金師,善巧煉金,數數入火,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菩薩亦復如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轉轉明淨,調柔成就,隨意堪用。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

 

這裏所引是佛教裏頭最大的一部經典《華嚴經》,一看是非常清楚的,因為它翻譯的文字非常美,但是在邏輯的思辯上,在佛法修持的層次上,則要特別留意。佛說一個修證佛法的人,譬如像一個金店裏頭的金師,要把金子再三地鍛煉,放進火裏燒,加高溫,使很堅固的東西化柔軟了,再用他的智巧和技術,將它變成了一件應用品或藝術品。這煉化過的金子,你隨便愛怎麼樣變化它,就怎麼樣變化它。這個譬喻說明修大乘菩薩道的人「亦復如是」,也是同這個樣子一樣。這種煉化即所謂菩薩的修行,包括「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等等。對上對下,拿中國文化來講,就是「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就在這種行為上,「皆為修行清淨地法」,能夠憑藉事的磨煉和調理,使心地更為潔淨。以教化眾生來講,教化不一定居師道的位子,對社會人類做一番非凡的貢獻,就是教化。

 

中國文化裏的通人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統統都為修行達到清淨的境地。這裏請注意,並不像其他經典說為了達到空的境界。所謂佛法談空,只是一個初步而已,並非了不起的究竟。佛法最高的境地是達到清淨地,而且依大乘佛法的精神,所有自己所修的善根,自己所得到所有的好處,自己一概都不要了,統統回向,布施出去,貢獻出去,給什麼地方?「一切智地」,和眾生一起達到最高智慧的成就。這就是「供養諸佛,教化眾生,皆為修行清淨地法。所有善根,悉以回向,一切智地。」所以,我經常同諸位青年同學們說,所謂悟道成佛,不是別的東西,正是最高智慧的成就,也就是成就一切智地,使智慧「轉轉明淨」。譬如有許多人,在佛學或人生哲學的理論上都到了,要如何做人,理論講起來都很好,但往往碰到事情便過不去了。智慧到了,行不到,心理同所做現實的行為有落差,那麼所講的理論都是空話。因此一切善行不論對上或對下都是使智慧「轉轉明淨」的實驗,也是智慧真正明淨的證明。

 

我們中國文化,老一輩子問一個人讀書,並不是問你哪里畢業。你哪里畢業根本不在話下,話都懶得提,你是哪個學位也不管,碩士也好,博士也好,都不問,就問你這個人啊!讀書讀通了沒有?書讀得很多,學問很好,做人不通達,做起事情來,學問跟人事配不上,沒有用,那是書呆子。要做過去所稱謂一個通人,非常不易。在佛法裏頭比通字還要進步,通了還要明,心智通明,照見一切。通明還不算,沒有一點殘餘的渣子,心地、心智要修養到這個程度才合乎佛法。

 

諸佛所遇到的難題

 

大家學佛都知道,對人要和善慈悲,講起來很容易,理論上早做到了,事實上卻做不到。往往你佛法越瞭解,個性卻越來越古怪,行為越來越狹窄,這有什麼用呢?所以我經常說你們不要學這一套好不好?這學了毫無用處。學佛要「轉轉清明,調柔成就」,要把自己剛強尖銳化的氣質轉為柔軟慈善。所以我經常說,佛與佛之間有個外交辭令,這個外交辭令差不多固定有幾句:「眾生易度否?」「少病少惱否?」這兩句話一定有的。等於一個國家元首到另一個國家彼此互祝「政躬康泰」、「國運昌隆」。「眾生易度否?」您身體不大有病吧?!煩惱少吧?!我們反過來看,可見成了佛,第一個碰到的困難是教育眾生之難。眾生不容易度,因為剛強眾生,很難調伏,那麼強的個性,那個討厭的氣質,根本很難調柔。所以修持用功夫,打坐也好,修什麼法門也好,主要就是兩個字——「調柔」。

 

自動自發,自助自度

 

調柔還不算數,心性柔軟了,變成軟糕一樣,也沒有什麼用,還要使它成就,變成有用有成果的東西,能夠「隨意堪用」,出世也好,入世也好,一切皆在佛法中行,能夠成就利益大眾之事。在這種情況下,佛又加一句話:「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各種的行為,在磨煉自己的習氣與個性,並不是靠他力。「他力」是佛學的專有名詞。他,就是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諸尊,或其他宗教講的上帝、天、或者鬼神。人所謂成就,普通事業成就也好,佛法事業的成就也好,都是自助自度自救,即使有他力可以依仗,但也要自助而後天助。換句話說,你能夠站得起來,佛菩薩的力量才能夠得到。你不是一塊鐵,他再給吸鐵石也沒有用,要你本身是鐵,吸鐵石才能起作用,這是仗他力的道理。

 

所以這裏特別強調,「然雖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是由自己自動自發地在自己的心地法門上修。有許多人學佛說:「唉呀!我也念佛念了好幾年!」又有些人說:「我念了三十年佛,一點感應都沒有。」這就是在做生意。我都做了三十年生意了,一個銅板都沒有賺到。就是這個心理。他因為不曉得佛法的道理要「萬行磨練,皆是自法所行」,你先要捫心自問,不要沒有真心自動自發地修行,卻求他力要這樣、要那樣,這樣是不成的。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