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三十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17/04/2017 05:5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三十章  開掌大千小

 

所以說相者,為彼外道著於無相,畏有相;所以說中道者,欲令有相無相不二也,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

 

外道,這個名詞有兩種意義,一種是一切宗教通用的名詞,外於我者,不同於我者都叫外道。另一種是佛法性的,經義中所說的外道,凡是心外求法的人都是外道。這裏所說的外道是以當時印度文化的宗教觀念來說的,當佛在世時候的印度,除了釋迦牟尼的弟子外,另外尚有六大學派,影響力也都是非常大。有些外道認為一切都是空的,等於現在西方國家的唯物思想,認為人死同燈滅一樣,沒有靈魂再轉世投胎,這種觀念在佛學上就稱為斷見;另一種觀念叫常見,認為這個生命是永遠存在的。

 

「所以說相者,為彼外道著於無相,畏有相」,講有,有些外道相反的會害怕,這是他們的知見。而真正的佛法是講中道的,在佛滅後六、七百年間印度出現了龍樹菩薩,他特別提《中論》思想的中觀正見。「所以說中道者,欲令有相無相不二也」,偏於空治喪,偏於有也不對,偏空或偏有是觀念上、邏輯上及見解上的差別。「此皆破執除疑,言非盡理」,不管是說有相、無相或中道都是教育上的方便。佛經講破執除疑,拿現代觀念來看則是教育方法。宗教的大教主是個教育家,也可以是同於普通從事教育的人,其教育的方法是「破執」。一個小孩子不乖,壞習慣抓得很牢,你想盡辦法把他的壞習慣改掉,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這是普通教育的目的。佛法的教化也一樣,對於一般眾生,不管是偏空、偏有,都執著得太厲害,或對於真理的認識有所懷疑之處,因此有時講空、有時講有。但講了一個空、一個有,又有人兩邊都抓,多一點更好,因此只好又說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等等。可以說,一般學佛的人忙得很,一天到晚都在那裏抓。他怕你太忙啦!所以叫你這些都放下就是「中道」。可是,哎!一講個中道,學佛人又來抓中道。

 

「言非盡理」,這是古文的寫法,現代的觀念是不論是說有相、無相或中道,他們的理論都非常合乎邏輯,都是對的,但是如果你自己沒有求證到,還是不對。比如,學佛的人都曉得空,但是你自己沒有達到空的境界,空不了,一天到晚都被那個身體給困住了。一個緊張的人,隨便弄一點小事來逗他就緊張萬分。因為他有身見,身、心兩見都沒有解脫。事實上,他也知道自己太緊張了,要是能不緊張多好,但是就是做不到。因此,理論上雖然知道,甚至比佛說得都還要漂亮,卻是求證不到,這是「言非盡理」的意思。

 

無心的道理

 

若復有人,了相無相,平等不二,無取無捨,無彼無此,亦無中間,則不假聖人言說,理自通也。如上所述,皆為有心成障。若乃無心,自然合道。即是離其妄心,真心不動。

 

假設有一個了不起的人,他一切都不管,什麼空、有、無相、有相通通都丟到九霄雲外,一切平等不二,空有都把它平等,不抓這邊,也不抓那邊,沒有這個,沒有那個,也沒有中間。「不假聖人言說」,則佛經都可以不用再看了。「理自通也」,這就是禪宗說的自己悟了,悟道了這些理自然就通了。「如上所述」,這裏他下了結論,上面所說的各種理論,「皆為有心成障」,都是因為我們一般的眾生,有心去求道、學佛,想成佛因此有了障礙。「若乃無心,自然合道」,假如真達到無心,那自然就是道。「即是離其妄心,真心不動」,所謂無心就是離開一切妄想心,那個真心本來就沒有動過。

 

講到這裏我們要做個討論了,從上一次講到這裏,強調「無心」就是道。但是我們有幾個問題,第一:什麼叫無心?好像我們同學常常做錯事,我問他:「你為什麼做成這樣?」他說:「老師啊!我無心的嘛!」那他這是不是得道了?有些人,當人家責問他:「哎呀!你怎麼搞的忘記了?」他說:「哎呀!我無心嘛!」是不是也悟道了?若是,所謂有無心就跟糊塗差不多了,這是個問題。然而,無心不是不知喲!如果把糊塗、把愛忘記、把腦子白癡當成是道,那就錯了。因此古德禪師曾講過一句話:「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無心不是道,這是禪宗的大師們所提出來的,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在彌勒菩薩所講的《瑜伽師地論》,當然學者們都會說那是無著菩薩著的。在佛滅後六百年出現了馬鳴大師,他著了《大乘起信論》。七百年後是龍樹大師,那更不得了了。到了九百年後是無著、天親兩兄弟,這兩個兄弟都是弘揚唯識宗,是唯識法相的泰斗。而唯識法相又以彌勒菩薩講得最清楚,但是彌勒菩薩跟佛一樣,距離他們大約有一千年的時間,那麼他們是什麼時候聽到彌勒菩薩說的呢?因為他們兩兄弟都是大菩薩,定力都很高,無著菩薩夜裏打坐到兜率天內院去聽彌勒菩薩說法,像跟我們在這裏上課一樣。早晨出定回來了,再把它記錄下來彙成了這部《瑜伽師地論》。

 

他們兩個兄弟的故事很多,天親菩薩本來是反對大乘佛學,著了許多部書罵大乘佛學。他是研究小乘的,認為只有小乘才是真正的佛法,他哥哥無著也拿他沒辦法。等到後來他悟了道,要自殺。幾十年寫的書全錯了!這還得了!害死天下人,害死後世的人,非自殺不可。他哥哥說,你自殺沒有用呀!那怎麼辦?我的罪業太大了。因此,寫文章的人要注意,一句話錯了,文字流傳的禍害往往比你去殺一個人還嚴重,因為思想觀念的錯誤一誤下去那是遍及天下蒼生,以空間、時間來講真是貽害無窮,所以天親認為自己罪過很大。他哥哥說,你怎麼那麼笨!「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這句名言就是天親的哥哥無著說的,好像一個人走路為什麼跌倒呢?因為給地上的東西絆倒了,你跌倒了沒有地還爬不起來呢?你既然有本事用筆來譭謗大乘,為什麼不會用這支筆反過來讚歎大乘呢?天親這時才想通!後來兩兄弟的著作都是大乘的,最後也都成道了。

 

當無著菩薩要涅槃的時候,跟天親菩薩說:「告訴你,我要走了。」天親菩薩問:「你走了,要到哪里呢?是去阿彌陀佛那裏,還是藥師佛那裏?」他說:「我還是跟彌勒菩薩。」天親菩薩說:「哥哥你究竟在不在那裏,要給我一個消息,在我入定的時候,你來跟我講一聲,我才放心。」無著菩薩走了以後,天親菩薩就一直在等他哥哥的消息了,不料功夫做了半天,最後沒著落。等了三年一點消息也沒有,究竟佛法靠得住,還是靠不住,他自己心裏也有一點動搖了。有一天他在入定的時候,他哥哥出現了。「哎呀!你總算來了,你是不是往生到彌勒菩薩那裏?」哥哥說:「是呀!」「那你怎麼都不給我來消息?」無著說:「這不我馬上就來了嗎。」天親抱怨說:「但是,我卻等了三年啊!」「我去報到以後,彌勒菩薩在上課,我坐下來不好走呀!下課了,我就馬上來跟你講一聲。」這是他們傳記上的記載。

 

在印度凡是修道有工夫的都叫做瑜伽師,在《瑜伽師地論》裏頭把學佛一步一步的功夫都告認了我們,包括大、小乘總共分為十七個層次。初步從個人身心所起的前五識地講起,講到第六意識地包括的範圍就很廣了,三千大幹世界,整個宇宙只不過是唯心的意識範圍。因此整部《瑜伽師地論》有一百卷,而第六意識地就講了有十幾二十卷之多。最後講到修持,第一是有尋有伺地,比如打起坐來在找道,道在哪里?老師說要空,看看我空不空?都在那裏找,也就是尋。那不尋的時候呢?就在那裏等,呆呆地等著,呀!今天好空哦!在那裏發呆,這是伺,二者都有就是有尋有伺。有尋及有伺都是意識思想的境界。慢慢做到了無尋。心不再亂找,比較有點清淨了是伺,在那裏等,就像瞎貓在等死老鼠來好抓,等一個道的境界來。要做到無尋無伺地以後,才是屬於有心地。

 

而尋伺在小乘經典裏頭早期翻成有覺有觀地,我們大家打坐都在這一地上,都是登地的菩薩,登的是哪一地呢?都在那裏有覺有觀,在那裏哎呀!頭上有風,這時感覺來了;要不然就是妄念好多,然後嘿嘿!這下好清淨;或者一下子看到佛菩薩了,看到亮光、看到五臟六腑了,一天都在那裏玩。大家以為在那裏打坐就是用功在學佛修道,套句王陽明先生講的話,是在那裏「玩弄精神」。因此,若是在有覺有觀地,就是一天到晚沒事做都在那裏玩弄精神。要到達無覺無觀、無尋無伺才是有心地,有心地再翻過去才是無心地,但是無心地並不是就到家了,而是可以開始學佛了,可以走小乘路線了。小乘修完了才走緣覺乘,緣覺乘修好了才走菩薩乘。這是根據法相唯識的道理所講的學佛用功的次序一步一步清清楚楚。

 

因此,縱使到了無心地也還不是究竟。不過,在《宗鏡錄》的這一部分是強調無心地的重要,在尚未達到無心地以前,你說你在學佛,其實是還沒有起步哩!達到了無心地才可以起步來修持。無心地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講的無念、無妄想境界。如何又是無心地的境界呢?就是上一次所講的身、心兩方面都能解脫了,才算是達到了無心。這是學佛修持非常實際的功夫。

 

悟道的現量——觀大千世界如掌中果

 

接著引伸到唯識方面來了,從這卷開始後面面很多都是唯識的東西。

 

如《釋摩訶衍論》云:「離心緣相者,心量有十: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阿賴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

 

普通唯識學都講八識,而《摩河衍論》就是大乘論標榜有十個識而不只是八識。實際上,這個識的作用的分析,在佛在世的當時,印度就有多達十二個識的。撇開佛法立場,拿學術觀點來講,從釋迦牟尼佛整理上古的文化以後,學術的發展,關於心識、心性學問的研究,到了後世已經發展到十二識的階段。一直到了無著、天親兄弟還是把它裁定為八識,因為太發展下去會囉嗦得不得了。而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回來後,主要弘揚的也是法相唯識的學問。

 

他現在舉出《摩訶衍論》講的,「離心緣相者」,學佛都想息心除妄想,達到空的境界,這要做到心相、外相皆離。要達到這個目的,先要認識我們的心量,「量」,就是範圍,要先認識心識的十種範圍。

 

在唯識學關於心量把它歸納成三種,一是現量;二是比量;三是非量。何謂現量?依唯識的道理,這個世界、宇宙一切物質、精神、心理的現象是整個心的體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境。換句話說,西方的柏拉圖把世界分成物質與精神的兩重世界,這兩重世界都是屬於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境。這叫做真現量,現在國內外都流行禪宗,真正的禪宗悟道的,身心解脫而進入現量,就在這裏不需要天眼也能觀三千大千世界都明白。因此佛經上說,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庵摩羅果,庵摩羅果臺灣有,叫車幹子,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橄欖一般大小,能看得如此清楚,這是真現量境。

 

有時候,即使我們沒有打坐,心境很清淨,沒有妄想,既無歡喜亦無悲,沒有煩惱很清明的時候,這是第六意識境界所呈現的一點現量境,是第六意識的清淨面,也可以說是第六意識的相似現量,也就是還沒有跳開第六意識的範圍。千萬不要因為這一念的清淨而自認為悟了道。雖然有了第六意識這一念清淨的經驗,但是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八識的阿賴耶識的影子還尚未模到呢?這個現量的道理要懂。

 

眾生業報是唯識的現量境

 

換句話說,父母所生的業報身乃至思想、精神,都是多生累劫阿賴耶識的業識所帶來的現量。像我的現量就是這種瘦巴巴、怪模怪樣的樣子。有些人的現量是矮矮的、高高的或是胖胖的,有些是女的,有些是長頭髮,有些沒有頭髮,這一切都是他的阿賴耶識所呈現的現量。懂了這個,我們自己頭腦聰不聰明,為何身體多病,都是前世業力所帶來的現量。命運遭遇的好壞,有沒有上過當,也都是業力的現量。

 

所以人家問,老師算命這個東西到底有沒有啊?我說,有啊!那就是宿命論?我說不是宿命論,命運是你走到了這個階段的現量境。真正禪宗悟道,明心見性要做到那個現量。比如,修淨土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淨土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智慧所成就的他的佛世界,他的現量的呈現。諸佛的淨土都是諸佛的無始劫來修的功德智慧所成就的現量。這個道理等於說,你發了財、賺了錢了,買了這一層樓又把它裝璜得像皇宮一樣漂亮,在那裏泡茶享受、怡然自得,這是你的現量。你說,我窮得不得了耶!他住高樓,我住茅蓬,那個茅蓬冬天來還過風的,連棉襖、夾克都沒有,凍得牙齒發抖天天感冒,這也是你的現量。這就是現量的道理。

 

比量的世間有非量的人生

 

此外,我們的思想是屬於比量,善惡、是非、明暗,都是比較性的,不是絕對的。換句話說,唯識認為一切知識範圍都在意識的比量範圍。所謂比量,拿現代話來講,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的東西,今天下雨明天晴,永遠天晴是不可能的,這是比量,比較性的。佛經對眾生而言是比量。在經典上有另外一個名稱,這個比量叫做聖教量。聖人教化的範圍屬於聖教量。而非量則是錯誤的思想、幻想、精神病,乃至人在受了麻醉後所起的境界,都屬於非量境。人在吸食強力膠或上了麻藥以後好玩得很,如果是信佛的馬上看到一條亮光,嘿!阿彌陀佛來了,如果是信上帝,那麼上帝穿了白衣,聖母抱個娃娃就來了。自己要看什麼都有,蠻好玩的,或者自己飛起來……,等等什麼都有,喜、怒、哀、樂所有的帳都來找你算。所以麻醉醫師在手術房裏,看病人被麻醉了蠻好玩的。啊!現在看到上帝了,過耶誕節嘛,當然看得到上帝。那個病人受了麻醉說,是啊,因為我信仰虔誠啊!因為要準備開刀,所以麻醉師陪在病人旁邊跟他玩,這是非量境。

 

實際上,不但夢境、神經病、受麻醉是非量境,就是現在我們坐在這裏也是非量境。你現在聽我講課這個境界,你覺得蠻有趣,等一下時間到了,大家擠進電梯下去,一切如夢如幻,同樣是非量的境界。人世間一切都是非量境界。你不要以為在打坐、持咒、念佛念得好,啊!我看到菩薩,對不住,這是非量境界。那個非量哪里來!是從比量來的,因為你心裏頭有個佛啊菩薩的,有個光明的境界,不是你真的見到佛,真佛是無相。你非達到真現量,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一切山河大地、物質、星星都是真如本性中的一點,如浮、如塵、如夢、如幻,那個境界才是明心見性。所以,大家要學佛修持,無論是禪宗、淨土、密宗等等,教理不通不能學佛,不然,通通走入心理變態去了。

 

猴子也很聰明!

 

「離心緣相」,我們現在的心理思想在佛學名詞叫攀緣心。我們現在的思想由這個念頭想到那個,由那個念頭又想到別的。有些人攀緣心快,思想靈敏得很,功作也快,就是攀緣心大。這個道理,我經常講比方給大家聽,也表演給你們看。因為我在山上看到過,很好玩嘛!猴子偷包穀,猴子來偷包穀的時候,四面一看沒有人就右手摘一個挾在左腋下,它以為放得很妥當,再四面看看深怕有人來,然後再摘一個也放在左腋下。看它摘了很多,結果地上卻沿路灑了一堆,我們在後面一叫,猴子就被嚇跑了,摘了半天結果一個也沒有拿到。我們做人一輩子就像猴子偷包穀一樣地在攀緣,不斷地攀這個緣或攀那個緣,都以為自己抓到了。愈是聰明、學問愈好、本事愈高的人愈想抓住某個東西。抓住這個人、抓住這個錢,都想抓來,然後一跑,什麼都沒有。唉!看到這個境界覺得很妙,所以人生的確是在攀緣中過日子。

 

心的十種作用範圍

 

而我們修道則是要離這個心緣相,把現有心理思想的境界,讓它能夠不起。離開了心緣,你才能初步地明心,見到自己的心量。他現在依《摩訶衍論》的說法來說明心量,分為十種,這不同於唯識的分法。「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這個身識心要注意,我們打坐起來感覺到身上氣脈的變化,這都是身識心的作用。什麼叫做氣脈?是你身識心的作用。第六是「意識心」,意識思想的心;第七是「末那識心」,也就是平常我們講的靈魂,這個生命投胎與出胎的東西,也可以說是那永遠不死的生命,死了又去投胎,反反覆覆。第八是「阿賴耶識心」,包含了過去、現在、未來,所有業識的種子。普通的唯識就講到阿賴耶識。第九是「多一識心」,這是我們普通人都能體會得到,當你的心念一寧靜的時候,一個人同時可以做很多的事,在一剎那間當眼睛在看的時候,耳朵還在聽聲音,手還可以寫字,當然還可以邊講話,如果有人抽煙的話,也能聞到煙昧,而身體冷不冷也感覺得到,這就是多可以為一,一也可以為多,這是心的功能的變化,多一識心。有許多同學讀書讀到,或是修道修得把腦子變得呆呆板板,喂!我正在做一件事,請不要來打擾我!我的話還沒講完,我不聽你的回答,就這樣把自己搞得笨笨的。他不曉得去發揮心體功能的多一作用。我現在雖然跟你們講話,但是旁邊在做什麼都能聽得很清楚。這個多一識心就是心體的功能所發出來的作用。這個道理懂了以後,就知道人修持到某種程度就自然有神通,這神通並沒有什麼稀奇,而是每一個人生命本來具備著這種功能。第十是「一一識心」,這作用就多了,無所不知。因此佛可以智周萬物,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拿《易經》的用語來說即是萬物各有一太極,由一當中又產生一,有無窮無盡的一,不可盡、不可說,而作用無限。這是一一識心,總共有這十種心。

 

一即一切的真理心

 

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

 

這節根據《摩訶衍論》的說法,與無著、天親的唯識學派稍有不同的意見。「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他說這十種心量中的前九種心,從眼識心到多一識心,「不緣真理」,普通都叫做妄心、妄想;「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只有一一識心才是自性本體整體的現量。一切萬境為真現量,宇宙萬有都是一一識心的功能所發起的,而構成了各種境界。物質世界是它的境界之一,三千大千世界也是它的境界之一。而《瑜伽師地論》把三千大千世界整個萬有的範圍都歸納在第六意識心的範圍,因此無論升天或下地獄都是第六意識心所造的業而形成的。

 

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甚深真體,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

 

根據《摩訶衍論》講心性之體的說法,「離心緣相」,要我們離妄想心、攀緣心,這些心的現象離開了,自性的本體就呈現了。「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本有」,自性的光明是本有的。「契經中」一切佛的大經裏頭,「作如是說」,這樣講,怎麼講?「甚深真體,非餘境界」,這自心的本體,也就是成佛成道的本體,沒有境界,有一個境界都不是。那麼它到底有沒有境界?有境界,它自己本身是境界。普通我們講一個境界,呀!這個好清淨,這個境界是意識的作用,不是本體的作用;呀!這裏好美喲!這是意識觀念感受上的美,不是本體上的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反過來說,一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一切至真、至善、至美的,都是它的功能、它的境界。一一識心是所謂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道理是非常難懂、難知的,因此下面他接著引用《楞伽經》來說明。

 

是心非心的方法論

 

《楞伽經》云:「非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若以非心量為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

 

這是《楞伽經》的原文,當初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時候,翻得很老實,但是以看過中國文字的中國人來看,就會覺得翻譯得很難懂。然而像大家常誦的佛經,如《普門品》、《藥師經》、《阿彌陀經》等,都很容易懂、很好懂。《普門品》的內涵求衣得衣、求食得食,因此能廣為流傳。反過來看《楞伽經》好難懂,所以難以流通,很少有人去讀它。

 

「非心之心量」,不要用現在的文字去翻譯,我有過經驗,千萬不要隨便動手想去翻譯佛經,在還沒有大徹大悟以前不要去做這種翻譯的工作,翻成了白話很難懂。不過我曾做過這種的翻譯工作,因為我沒有悟、膽子大,假使悟了就不敢翻了。因此,古代有人曾經想把佛經再做翻譯註釋,把它寫得更明顯一點,碰到了南陽忠國師,國師問他,你要把佛經翻譯呀?他說,是的。國師說,好!就叫一個徒弟說,你倒一碗水來,再放進七顆米,碗上再放一雙筷子。國師問,你看我這是什麼意思?這個人說不懂;國師說,哦!我的意思你都不懂,那你還懂佛的意思!所以,佛經不要亂翻。

 

「非心之心量」,非心就是佛講的無心,所謂明心見性的這個心,不是我們現在習慣所講的這個心。那個真的心量不是你所能想像的,不是意識心。「我說為心量者」,那麼我在表達的時候,為什麼也把無心的現象說是心量呢?「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我說一個空並非是真的空,那是因為你像那猴子一樣把包穀抓得太牢了,我叫你放下就可以自由自在了,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為遣除你心量的限制,因此才講個非心量。

 

「若以非心量為是」,假如你認為空了,一切無了這才是佛法。「斯即心量」,那你早就著相了嘛!已經又抓了一個妄想了。「今謂非心量即不可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因此,佛說我沒有辦法表達,只好跟你們講,這個道呀!是不可思議的啦!不可思議就是不去想!想也想不通的!不可以用你的思想你的方法去追求、去討論。佛說不可思議,這句話是方法論。不可以用思想、用普通的知識去研究它。在佛經上叫遮法,就是障眼法。嘿!這一面很髒,因此擺一個不可以看的標示牌;這一面太亮了,你看了眼睛會看壞的,因此把它擋起來,這就叫不可思議。一般我們看佛學常把不可思議誤以為是不能思議,沒有告訴你不能思議喲!有真智慧就可以思議,因此叫你觀心!如把不可思議解釋成不能思議就錯了,不可思議指的是研究的方法論,而心性的本體則是要你止觀觀到了極點,觀法成就了以後,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大智慧是由思惟修來的!這點請大家瞭解清楚。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