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居士學佛100問 (破除邪見與疑惑)之一
25/05/2015 07:03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45、佛教徒的拜佛行為是不是偶像崇拜?

46、「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47、有人說:「佛教只關心來世,不關心今世。」這話對嗎?

48、佛教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49、學習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

50、學佛法獲得成就的根本條件是什麼?

51、如何看待佛法現代化的問題?又如何著手進行?

52、學術界認為「如來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奧義書》的影響,對嗎?

53、對別的教派應持何種態度?

54、佛教出世思想和消極的厭世思想有什麼不同?

55、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和價值觀是什麼?

56、學佛必須要吃素嗎?

57、什麼叫傳承?傳承共有哪幾種?

58、「命由心造」這句話符合佛教的觀點嗎?

59、有人說:「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一法印。」這話對嗎?

60、先人回來報夢或附身,是真有其事嗎?

61、如果有鬼靈等加害作崇,應該怎樣去處理呢?

62、民間信仰中,有時會見到乩童有佛陀附體或請來祖先的魂魄附體,是不是真的呢?

63、有些人自稱能魂遊淨土,也能帶別人靈遊淨土,這是否真的?

64、有些人能見到佛與菩薩等,為什麼我誠心禮佛多年,卻從未見過佛陀呢?

65、一個人如果擁有神通,是否代表他的佛法修持就很高呢?

66、如果遇到自稱已經開悟成佛的人,我們如何去判斷真假?

67、佛教是主張無神論的嗎?

68、很多人說小乘是低級的佛法,所以大乘行者不應修持,這是對的看法嗎?

69、佛法教示我們不要執著,那麼積聚功德及智慧是否也是一種不應有的執著呢?

70、有人視地獄為實有,也有人說它是唯心所造,何者的觀點才對?

71、佛法對墮胎有何看法?可以在墮胎後供奉嬰靈嗎?

72、如果佛陀及三寶有無與倫比的力量,為何寺院及佛像又會在戰爭及天災中被毀呢?

73、佛教徒可以經營佛具店及佛像買賣嗎?

74、佛教的僧尼天天只懂得念經,不事生產,豈不只是社會的「寄生蟲」?

75、學佛是否一定要出家?如果人人出家,世界豈不是會滅種?

76、婦女有月事時,是否不能到寺院禮佛?

77、我常常發惡夢,怎麼辦才好?

78、怎樣才能知道前世及來世?

79、修禪定的作用是什麼?它可以令我成佛嗎?要多久才能成就禪定?

80、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81、如果業力是不會消失的,懺罪又有何用處呢?

82、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後動物一樣會死,放生又有何意義呢?

83、佛珠的意義是什麼?市面上有多種佛珠,應選哪一種才適合呢?

84、在佛壇上燒很多香是不是能得更大的庇祐呢?

85、有人說淨土修持只為一己往生,所以是小乘的修持,這見解有何錯處?

86、有人認為須消盡了業障才能往生淨土,有人主張可以帶業往生,哪一種是正確的?

87、有人說密法興時,佛教就會滅,這是否有根據呢?

88、持咒及念佛號之間,哪一種修持比較好?

89、修密法的人,可以同時修淨土嗎?

90、學習持咒及修本尊法是否一定要先受灌頂呢?

91、修「破瓦」法與念佛往生之間,何者較易成就淨土?

92、是不是凡是咒語都屬密法?

93、有人說密宗是外道演變出來的,這有否根據?

94、四加行修滿了十萬遍,是否就圓滿了呢?

95、佛教中的「手印」一詞是指手勢動作嗎?

96、西藏喇嘛很多都叫「寧波車」、「仁波切」等,這個名稱有何意思呢?…

97、什麼是「本尊」?怎樣可以知道自己的「本尊」是哪一位?

98、有很多法門我都想修,怎麼辦呢?

99、臨終助念算不算終極關懷,應注意什麼?

100、信佛是不是迷信?

附錄:毛澤東讀書劄記詮釋

附錄:居士公約

附錄:憨山大師費閑歌

附錄:中外名人談佛教(第一輯)

 

45、佛教徒的拜佛行為是不是偶像崇拜?

 

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瞭解佛教本質的一種最大的誤解和歪曲。拜佛的目的和利益,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憶念佛的功德及積集功德資糧。

 

我們向自己國家的國旗致敬,是不是因為這塊布很神聖呢?當然不是,但我們透過向國旗致敬表達對國家的效忠及支持;同樣地,我們藉著頂禮佛像來憶記佛陀聖身、紀念佛陀、憶念佛的功德及積集功德資糧。佛像並不是佛,而只是木頭或銅鐵。向佛像供養食物,佛像也不會吃。這種道理人人都明白,佛教徒當然也不例外。佛教從來沒說佛像就是佛或神靈,我們亦同意它只不過是木頭偶像。然而,因為我們凡夫並無清淨業力得見真正的佛陀,我們以佛像來代表佛陀。我們對佛像恭敬作拜,不是頂禮面前的木像,而是在禮拜它所代表的諸佛。我們對佛像供上食物,不是要喂飽根本不會吃東西的木像,而是為了藉以供養它所代表的諸佛。事實上,真正的佛陀也不需要我們的供品,這樣做只是為了讓我們自己積聚功德而已。

 

(二)紀念意義,見賢思齊。

 

紀念意義就是看到諸佛的光輝形象,聯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薩為榜樣修行做人、做佛。認識層次較高的人,可以從各種佛像的象徵意義,得到精深豐富的佛教哲理的啟示,思想境界得到昇華。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淨、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麼該怎樣拜佛呢?關鍵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三)觀想意義。

 

修禪定的人,經常眼觀佛像,在大腦中形成佛的視覺形象,以便在修定過程中,思想集中觀想佛像,以觀佛的一念,代替紛繁的雜念,獲得入定成就。

 

拜佛還是一種極好的康復、保健身心的方法,簡便易行,效果顯著。

 

附:為什麼拜菩薩?

 

一、彌勒菩薩:包容、歡喜

 

我們一進天王殿,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正當中供奉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麼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什麼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我們以清淨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所以他是教學,而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祭祀,那就錯誤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你明瞭之後,才會對於佛家教育佩服到五體投地,不能不稱讚,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圓滿的設施。明瞭他對我們的教育意義,這就是拜菩薩了。

 

二、地藏菩薩:孝順、恭敬

 

地藏菩薩所表示的是孝親尊師,所以一部《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無論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都是從孝親尊師做起。然後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夠孝順、恭敬一切眾生,這就是拜菩薩了。

 

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觀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拜菩薩,就是以菩薩為榜樣,長養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會。因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愛護他人,才是真愛自己。

 

四、文殊菩薩:智慧、善巧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絕對不是迷惑顛倒,感情用事。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個話對照起來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實它有道理的,因為,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愛。感情用事,不思後果,那就是禍害。如果是以智慧為基礎,慈悲、方便才能恰到好處,才能善巧,才能自利利他,那是真實的功德。因此,拜菩薩,就是學習開發自己的智慧,為人處世,善巧方便,得當適宜。

 

五、普賢菩薩:應用、實踐

 

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穿衣吃飯、學習工作、待人接物,能夠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落實在其中,這叫做普賢菩薩。拜菩薩,就是學習知行合一、解行相應。

 

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四個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實踐。諸位想想,佛教裏哪來的迷信?真正是叫我們破迷開悟啊!然後才能離苦得樂。

 

苦從哪里來的?

從迷來的。

 

樂從哪里來的?

從悟來的。

 

覺悟就樂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統統清楚,統統明瞭,自然就快樂了。你能夠掌握這個現實,你能夠自在地運用這個現實,支配這個現實,而不是被環境所支配。被環境支配,這個人很痛苦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環境,支配自己生活,樣樣作得了主宰,他怎麼不幸福,怎麼不快樂呢?關鍵就在迷、悟啊!這些菩薩代表修學的綱領,都是叫我們真正地認識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使我們真正受益。

 

附:為什麼拜羅漢?

 

羅漢是佛陀的學生,聽聞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脫了煩惱和痛苦。我們拜羅漢、數羅漢,就要學羅漢,聽聞佛法,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從而離苦得樂,身心清淨,生活幸福。

 

附:為什麼拜四大天王?

 

走進佛寺大門,你看的第一個建築物,叫天王殿。天王殿裏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四大天王是護法,保護這個道場的。你懂得其真正的意思嗎?

 

一、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持國裏面最重要的含意就是「負責盡分」。我們修身、齊家,也就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自己是什麼身分,就負擔起什麼樣的職責。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每一個人在他自己崗位上都能盡忠職守,負責盡職,這才能護持國家,他表示的、教我們的是這個意思。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樂器),它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什麼呢?負責盡職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這就是中庸之道。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就像弦一樣,你要是太緊了,它就會斷掉;太鬆了,就彈不響了,一定要調得恰到好處,這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得恰到好處,它是這個意思啊!

 

二、南方增長天王。「增長」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求進步;與時俱進,不進則退。儒家教學說日日新,日新又新,永遠在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進步當中要守住精純,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所以佛法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那你不求進步怎麼行,整個社會都在進步,你落在後面,會被淘汰掉的。所以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才藝也要進步,乃至於我們生活品質也要天天往上提升,這才是佛法。佛法講苦行,那是在求學的階段。因為佛所講的是教我們離苦得樂,不要搞錯了,我們離樂去吃苦,這在佛法裏找不到。所以苦行是在修學的階段,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求學的階段要苦,踏進社會我們造福人群,這個時候是離苦得樂;不但自己離苦得樂,幫助整個社會,幫助一切大眾離苦得樂,是這麼一個意思,不能搞錯。苦行是一個階段,不是永久的,這個一定要知道。

 

增長天王手上拿的是寶劍,這個劍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智慧之劍,能斷煩惱。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煩雜事情,統統都解決掉,它表這個意思。

 

三、西方廣目天王;四、北方多聞天王。前面兩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要負責盡職、要日新又新。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要多看、多聽,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智慧從這兒來的呀!要讀書,要讀誦佛經;要到處去看、去考察,像現在說觀光、考察。「光」是什麼呢?光是那個地方的風俗人情,那個地方的生活習慣。我們去看看都瞭解了,人家的長處,我們學習;人家的缺陷,反省我們有沒有。我們能夠採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社會,這樣豈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最美好的社會了嗎!這個不是憑空在想像的,是要叫你多方去考察、去學習。可見佛教給我們的確是非常踏實,絕不是空談;教我們多看、多聽,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見識。

 

那麼廣目天王右手拿的是一條龍,或者有的時候造像造的是蛇。龍跟蛇代表什麼呢?代表變化莫測。這是講人心、社會、世界,非常非常複雜,常常在變化,你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局勢,才能遊刃有餘,它表這個意思。

 

北方多聞天王,他手上拿的是傘蓋。傘代表什麼呢?傘是遮蓋,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環保,遮蓋灰塵,既要多看、多聽,又要保護自己身心的清淨,不被誘惑,不受污染。所以你要是真正明瞭,真正懂得,一進天王殿看到這些塑像,就給你上了一課。這一課真正護持你自己身心的健康,護持你個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的和平,這統統都護持了,一點都不假。諸位一定要曉得它表法——教學的意趣。這是藝術的教育。(以上主要參照淨空法師演講)

 

附:為什麼燒香?

 

「香」代表戒、定真香,燒香就是提醒我們,要修學戒、定,從而開顯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修學戒律,就是要遵紀守法,修十善業。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或稱十善業道。

 

修定,就是通過念佛,或誦經,或持咒,或靜坐,或參禪等方法,培養一種安定、清淨、祥和、穩靜的心態;榮辱毀譽,泰然處之;得失隨緣,不驕不餒;遇事不慌,一心不亂;從容不迫,體動心靜。心靜,則慧生,故能恰當解決人生之種種疑難、困惑與煩惱,走出低谷,走出困境,離苦得樂。所謂大將風度,指揮若定。因此,這種心態,有益於現代人生,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因此,要修戒、定、慧。

 

附:為什麼敲鐘?

 

佛門、佛事,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佛寺的鐘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徵一年輪迴,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鐘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鐘基頻低,儲能大,使鐘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製鐘比黃銅和鐵製鐘聲音青脆。鐘的下部和鐘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鐘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鐘的鐘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鐘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鐘發出的。

 

敲鐘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如此發心,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附:為什麼供水?

 

表示要修平等心、清淨心。

 

我們對諸佛所作的供養,可以有很多種,例如水、花、燃香、塗香、食品、明燈等等,但最重要是供品的來源之清淨及供養時的心清淨。「供養之心清淨」是說不要在供養時生慳吝心或在供上貴重供品後又後悔。「供養來源清淨」是指不可以是經由殺生、邪淫、妄語等不善業而換取的供品供養,僧眾又不能以妄言、有大神通等不正的方法,吸引施主而得來之物品作供。清水是不須辛苦得取的東西,在世俗上而言又沒有什麼貴重的價值,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供水時供者必定不會生慳吝後悔的心,也不須以各種不善方法而得取,所以清水就成為了最佳的供品之一種。水有八種功德,分別有八種表義,所以緣起亦十分吉祥:(一)清涼——表義戒德清淨;(二)味甘——表義得享百味食;(三)性輕——表義身心壯健;(四)質軟——表義意念柔順;(五)清澈——表義意念清明;(六)無臭——表義障礙消除;(七)益喉——表義成就妙語;(八)養胃——表義健康無病。供水之時,供一杯也可以,供七杯也可以。先在杯中放少許水才放壇上排列,然後才倒添至近滿,這樣做是因為供空杯之緣起不太吉祥,所以宜避免放空杯在供壇上。添水時不要滿溢,亦不要太少,加至距杯緣一顆米之粗度為宜。杯與杯之間之距離勿過窄或過闊,亦以一顆米粗度之距為宜。在放下杯時,要恭敬輕輕放下,勿粗魯地擲投。在添水時,要以雙手持壼,似是對皇帝供茶那般恭敬。我們一般會在早上供水,傍晚把水倒去,把杯抹乾另放。以上細節是為自己積聚功德而做的,不是為諸佛而做的。大家不要以為這些小節是多餘的執著,對凡夫來說,小節正是很重要的成就關鍵。

 

附:為什麼供花和水果?

 

表示要明瞭凡事皆有因果,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必得惡報。不必怨天尤人。供花也是相貌端正、美麗的緣起。

 

附:為什麼敲木魚?

 

表示不貪睡,要精進,不懶惰、懈怠。

 

附:作為佛教徒,是否仍然可以參與民間的拜神儀式呢?

 

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成為了一個佛教徒,佛教弟子有幾件事是不應做的,也有幾件事是應該努力去做的。既皈依了三寶中的佛寶,便不可以再皈依外道天神、鬼及「非人226」等等。民間的信仰也有多種。有些寺廟供奉觀音、彌陀及藥師佛等,我們去這些地方參拜供奉都沒有問題。有些地方供奉的對像,在佛法上定義為天界的眾生,也有些地方是供奉畜牲、「非人」及鬼道眾生的。有的家族本來是供奉狐狸精靈的!在東南亞地區,也有很多供奉鬼道及「非人」的民間寺廟。一般來說,朝拜供奉鬼道、「非人」及畜牲道眾生的廟宇,我們還是不去為妙!這些眾生,依修持佛法及福報的角度來說,它們還比不上生於人間的我們。它們或許有些少的神通力量,能夠為我們帶來一些小利,但長遠來說,供奉它們對我們只有害處而沒有真正的利益。所供奉的民間神明,例如天帝等等,在佛法上視為天界眾生。他們的福報及能力比我們大得多,也的確有能力令我們得到些少今世的利益。然而,天界的眾生仍然是被縛於生死六道內的眾生,一樣要經歷生死的變幻。這些眾生只能給予我們一點今世的小利益,卻不能協助我們解脫輪迴或成佛,也沒有佛陀的圓滿悲心及智慧,所以並非堪受皈依的對像。天界的眾生與人類一樣,有著親疏友敵的觀念。如果你天天去供養禮拜,他們有能力為你帶來一些短暫的眼前好處;如果你有一天忘了供養,他們也有可能會發怒而加害。簡而言之,三寶弟子要認清應該皈依的對像,不要隨便跟著人到處拜拜。如果家中有拜神的習慣,我們也毋須為此與父母作對,應該好好地解釋。如果實在沒有選擇的話,我們勉強也可以入鄉隨俗及恒順父母眾生的心態去上上香,供上一點食物,心裏應存著向同輩送禮的心態,這是不違反皈依學處227的,但絕對不應在心中生起依止228的念頭。

 

附:佛教徒是否可以拜祖先?

 

佛法教導我們必須孝順及尊敬父母與先祖,但卻沒有說要對他們的照片或骨灰上香及供奉。很多人把祖先的骨灰放在家中天天上香,也有人把祖先的遺灰放在寺廟中,這些敬祖的方法並不符合佛教傳統。在父母及祖上往生後,我們應該代他們供僧及布施,也可以代他們供佛及延請僧人誦經,這樣做可以為他們帶來利益,令他們得生於善道之中。此外,最直接及有效之利益祖上的方法,是善用自己的身體。我們的肉身是由父母的身體而來的,他們的身體又源自我們之祖輩,所以我們與祖上歷代的血脈有著直接的關連。如果我們能利用自己的身體行善的話,因著以上所述的關係,對血緣祖上的利益遠比其他善行為大。怎樣利用身體行善呢?例如禮佛及捐血就正是身體上的善行了。禮佛正是藉著這個由祖先血脈而來的身體來積聚功德。捐血也是一種最能利益祖先的善舉。它的本質是身的布施,可以積集功德,同時又能幫助其他人。這個參與捐血的身體,乃至所捐的血,其實正是祖輩及父母之身體的延伸,所以他們也會得以直接積聚功德。祖輩既然已經往生,他們的神識就早已轉生於六道中其中的一道,不再是他們以前的身份了。所以,我們向祖先祈求保祐是沒有意義的,他們也不可能會接到我們的供養物品。至於骨灰的處理,西藏的做法是把它混和泥土而造成小泥佛像。這些泥佛牌會被裝入一間小屋中。在不能做到這種處理方式的時候,也可以把骨灰撒在聖地的乾淨土地上或川河水之中。佛陀並無教示我們要對骨灰供奉叩頭,而這樣做對祖輩往生後之處境只會有害處,完全沒有益處。佛經中有一個典故正是教示我們不要對先人的骨灰供奉禮拜的,否則會為已轉生了的祖輩帶來很大的痛苦。對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們應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在父母在生時要隨順他們,令他們歡喜。在父母死後才哭著上香,其實是沒有什麼大意義的!

 

附:佛教徒可以拜土地公及龍神嗎?

 

地神、國神及山神等只是六道眾生的一種,它們大部份屬於餓鬼道的轉生,只是比較有福報而已。這些眾生的能力有些會比人間的眾生為大,能夠為我們帶來一點眼前的利益,或者也能傷害到我們,但最終來說,它們並無能力令我們脫三惡道苦,也不能令我們脫生死輪迴,更莫說令我們得證無上佛境了。龍神等其實亦只不過是有些神通變化的畜牲道眾生,它們並無能力令我們得到究竟的福樂。這些眾生與我們的情況是相似的,並無自主生死的能力,亦沒有圓滿的悲心與智慧。依止它們的人,頂多只不過能在現世中得到少許利益,但在死亡後,由於依止的心故,或許會轉世成為這些眾生的奴僕下屬,所以並無究竟的益處。作為正信的三寶弟子,我們既依止了佛寶,就不應再依止天道及其他道的眾生,何況比我們還糟的三惡道眾生!如果我們並不生起依止的心,而單是對它們作一些供養,祈求它們幫助我們得到眼前世間利益,嚴格上來說這並未算是違背依止三寶的學處,但其實亦並無這樣的實際需要。只要我們一心依止三寶,自然能得到世間與出世間之利益,不需另行依賴凡俗的世間眾生賜予福報。若果我們真的要去供養地神及龍族等,應以平輩的身份,尤如向一位有勢力的朋友送禮的心念,但我們不需祈求它們令我們未來生能得益。這些眾生連自己的未來生亦不能自主,如何能幫到我們呢?這些眾生與我們一樣,在得到尊重供養時,會以它們有限的力量為我們帶來一些眼前好處;在我們停止供養或得罪了它們時,它們會加害復仇,因為它們一樣有凡夫的嗔心及貪欲,並不具有佛陀的悲心。

 

附:先人骨灰應該供奉在寺院中嗎?

 

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亦不符合佛法之傳統。佛陀教示我們以孝道善待父母及祖上,但經上並沒有說可以把先人骨灰供奉在寺院中。這樣做並不能為先人帶來真正的利益,反而會帶來不利。佛經中有一個故事:佛陀的弟子舍利弗以神通力去到地獄中,遇到了一個受著極大痛苦的外道,這外道向他說:「我前生為人間一個宗教領袖,有不少弟子。在我死後,弟子把我骨灰供奉在廟內。這樣做未令我得益,反而加深我現在所受的痛苦。請你在返回人間後,叫我的弟子停止那樣做。」,舍利弗在重返人間世界後,便按照外道的請求,去到外道廟中說明原委,不過眾外道並不相信,還把他打了一頓。事實上,舍利弗早已得證聖者境界,但為了向我們凡夫開示,把先人骨灰供奉的過失及他在過往世侮辱他人的業力,他才示現為無力反抗而被外道毒打的情況。如果要在先祖死後多盡孝道,可以為他們供佛、供僧,也可以多作拜佛等身體所行之善業,甚至可以持咒而向骨灰加持,以上的方法都能利益先人。在西藏也有另一種如法的傳統,把骨灰混入乾淨的泥巴中,造成很多泥佛像,最好能造十萬尊小泥佛,放在戶外的一間小建築物中,這樣也很能為先祖帶來真正的利益。把骨灰放寺院內或家中,對骨灰供香、祈願及頂禮等,都並非佛法傳統,對亡者毫無益處可言。要盡孝道的人,最重要的是在祖上生前好好侍奉。

 

46、「空」是什麼都沒有嗎,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唯心主義嗎?

 

(一)有人說:「佛教講四大229皆空,是虛無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這完全是誤解,是望文生義,沒有深入經、論的結果。

 

很多人只從字面上瞭解佛教,甚至許多學術界的人士,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這種看法,由來已久。「空」的意義深奧難解,沒有相當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對「空」的意義容易產生誤解,墮入頑空,導致否定因果業報、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而造惡業。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為了消除對佛教教義誤解,對「空」作一簡明介紹。

 

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即萬法,分為性相兩個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現象,現象就是世俗智慧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現象。「自性」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稱做俗諦,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作理諦或勝義諦。事物的現象或現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標準,全部承認其有,世俗諦如三界230六道231,苦集滅道232,生死輪迴,業力233受生,因果報應,世間法234與出世法235等等,不能說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內,在世俗諦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若不承認世俗諦事物的存在,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這是佛家最反對的。

 

事物的「自性」有兩種,一種是世俗習慣上稱謂的「自性」,如人、動物、山、水、樹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為有這種物自性,才不至於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對這類「物自性」,佛教從來不否定,那麼「空」是指什麼呢?是指一種「特殊自性」的「空」(無自性)。「特殊自性」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事物的單一、獨立、自在的物我自性。這種「特殊自性」觀念是一種無明236形成的虛妄觀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實際情況是,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和合形成的現象——即「緣起」。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沒有單一獨立自在的自性,這「自性」不就是「空」嗎?——這就是從思辨的方法認識的「緣起性空」之理,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不是理諦「真空」,而理諦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不是空有的對立,而是「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性空的難悟也正在這裏。總之,四大皆空或「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也不是思辨性的色237238彼此不能相容,而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顯然,把佛教的「空」理解為虛無主義239,不符合佛教基本學說的本來含義。 此「空」並非與「有」相對之「無」,而是超越有、無二端之「空」,故空不可被誤解為虛無主義之「無」。

 

當代佛教僧團或組織大多都繼承了歷史上佛教中的主流思想,不把世界看成是虛無的,而是強調世間事物的互相依存,強調事物的因緣關係,否定世間存在一成不變的東西。多數當代佛教團體或組織的所謂「空」,也主要是強調世間事物(包括人的地位、財富、生命)不是永恆存在的,人不應當過分執著那種根本不存在的永恆不變的世間事物,強調實現佛教的理想並不是去追求一種與現實世界無關的境界,而是要在現實世界中去實現佛教的理想。顯然,從這種對佛教有關世界本質理論的理解出發,人們在社會中的活動就是有重要價值的,有意義的,因為世界並不是絕對的虛無。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有益於民眾或他人的活動,與佛教徒對其理想的追求並不矛盾,在許多方面有一致之處。佛教的這種關於世間事物(人的地位、財富、生命等)不是永恆存在的「空」的觀念,對於引導當代人以一種豁達的態度對待自身利益,減少因社會的激烈競爭而導致的許多矛盾、衝突等不良後果,有著積極的作用。

 

換言之,親證「空性」,是為了開顯智慧,斷除我執、煩惱,不再損人利己。

 

(二)有人說:「佛教是唯心主義。」這話有道理嗎?

 

對佛教這種內涵十分廣闊的人類文化,扣上一頂簡單的,只適應於哲學分類的名詞——唯心主義的帽子,不但是一種簡單粗淺的作風,也是一個無法提出充足理由的非科學性概括。凡思想方法嚴謹的學者對這類十分複雜的思想文化現象,不會做出簡單輕率的評判。就拿佛教內容來說,包羅萬象,有的問題可以用哲學思想來衡量,有的問題不能用哲學思想衡量,如佛教藝術、音樂、舞蹈、繪畫等怎能用唯心、唯物的尺度來衡量。倫理道德價值觀念,也不能用唯心、唯物來衡量其優劣。馬恩著作中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概念的使用範圍有嚴格的限制,說僅僅適用於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時候,不能亂套、亂用。就佛教的哲學思想而論,就有毗婆論、經部、唯識、中觀四個不同的派別。從唯心論和唯物論的根本標誌,物質存在和精神存在哪個是第一性的主張來衡量,小乘毗婆沙、經部、大乘中觀宗都無法劃入唯心論範疇,因為這三派都承認獨立於精神之外的客觀存在,並認為心因境生,無境心不生的觀點。「境」指物質世界,客觀存在,「心」指主觀意識。中觀論將主觀和客觀、物質和意識視為相對的存在,二者是相互對立,互為依存,有則俱有,空則俱空的對立統一體。按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衡量240,毗婆沙和經部屬於唯物主義,中觀宗屬於辯證唯物主義,怎能把佛教簡單地劃入唯心主義的哲學範疇呢?符合客觀實際的說法應該是,佛教哲學中既有唯心論成分,也有唯物論和辯證法成分,不考慮這種實際情況,一口斷定是「唯心主義」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究竟唯心主義是不是全是錯誤的呢?恐怕也不能這樣簡單地下結論。凡是一種哲學思想都有通過思辨建立的各自的理由,從某一個角度來看是錯誤的東西,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未必是錯誤的;在宏觀世界中看來是絕對正確的東西,在微觀世界領域也許會變成徹底的錯誤。如經典物理萬有引力理論,在原子以上宏觀物質領域似乎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但在本世紀以來由於亞原子領域以及量子場的發現,卻遭到推翻。物質的實在性原則也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產生了懷疑(詳見美F·卡普拉著的《物理學之道》一書)。在四維空間時空連續體的理論中三維物體已成了相對的存在。

 

在美學領域,唯心論的觀點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柏拉圖、康得、黑格爾、貝克萊、休謨、湯瑪斯、叔本華、尼采、胡塞爾、薩特、海德格爾、雅斯貝爾斯、柏格森、羅素、維特根斯坦等許多古希臘和近現代西方著名的哲學家,其中很多都是具有卓越貢獻的自然科學家和優秀的學者,他們在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上統統倒向唯心主義。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他們不懂科學,還是精神不正常呢?問題並不那麼簡單。對他們採取簡單否定的辦法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在多樣化的世界和多元化的思想文化體系中,每一種思想都有它產生和存在的一定道理,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性,絕對的正確和絕對的錯誤是不存在的。

 

附:有人說佛教是「無神論」,但佛教中有眾多神、佛,對此問題如何解釋?

 

首先,佛陀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其次,「有神論」和「無神論」的所謂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的大梵天、濕婆、上帝之類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毀和人類苦樂命運的神。佛教不承認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和創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張業力論或緣起論,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屬於無神論。241「業」指心理、語言、行為活動,指人類的各種活動。「業」是有意識的活動,即意識支配下的活動。眾生共同的環境——器世界242是共同的業力形成的,個體的五蘊243之身是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環境和生命均屬業力的造化,故說「三界唯識」。「三界唯識」的「識」是指眾生的「意識」,因為造業離不開意識,所以,只說業的主體意識,不說業力——這是中觀家對「三界唯識」這句話的解說,唯識宗對「三界唯識」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但若過分誇大意識的作用,就會滑向外道的「神我觀」和「絕對精神」的錯誤的深淵。

 

佛教認為有無數的佛菩薩和諸佛菩薩的化身244,也有眾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羅、無色界天、餓鬼道眾生、藥叉245、世間眾神246、幽靈等等。有的可見,有的肉眼不可見。這類生靈構成了非人類的隱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薩的化身外,都是眾生。有的人不承認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們這種看法正確的話,非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宇宙線、電磁場、引力線、只有頭髮絲的億萬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維以上的空間等,都要統統否定,這豈不可笑?

 

附:「萬法唯心」是什麼意思?

 

「三界唯心」是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經》中說的一句話。但對這句佛語的解釋上,中觀論師和唯識論師有很大的分歧。中觀家認為這句佛語是權變之說「不了義」,唯識家認為是究竟「了義」。

 

中觀家為什麼認為這句佛語是不了義呢?因為按了義角度解釋,就要犯否定客觀外境存在,墮入外道數論派「神我」說的邪見,但佛是遍知者,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因此,佛說這句話是針對外道造物主創世說的一種權變之說。佛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界並非神造,而是心造。」「心造」就是「業造」,因為無心不會有業,業是意識操縱下的善惡和中性行為。唯識家認為,「三界唯心」這句話是究竟了義,並非權宜之說不了義。以佛陀的這句話為根據,建立了「境空識有」的唯識觀。

 

對「三界唯識」這句佛語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從發生學的角度解釋此話,認為這句話是「業創世」說的同義語。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器世界和眾生都是眾生共同和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業是無明心支配下的行為,從業的發生根源上說主體是心,故說「三界唯心」。從發生學的意義上解釋,並不排除與意識相對的客觀存在。另一種是從存在本質的角度上解釋此語,認為「三界」的本質是觀念性的存在,沒有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前一種解釋出於中觀派,後一種解釋出於唯識派。但對觀念性存在中的「觀念」,究竟是指集體觀念還是個體觀念呢?從經典唯識派的意向來看,是指眾生的個體觀念。例如在《菩提心疏》中說:「雖然是一物,各見所不同,甲見為美色,乙見卻相反。」對同一事物,美醜各見不同的事實,是唯識派否定客觀存在的主要論據,眾生各見不同,也說明了唯識的「識」,指的是眾生個體的識,個體的觀念,並非集體的「共識」和「共同觀念」。若承認眾生「共識」和「共同觀念」,就不可能產生對同一物件美醜所見各不相同的情況,若眾生有「共識」,對同一事物,大家所見相同,也就無法否定客觀存在,因而,唯識說也就難以成立。

 

但從承認客觀存在的中觀派看來,沒有個體意識為基礎的所謂「集體意識」,「共同意識」是不存在的,把一切存在說成個體意識的反映和個體觀念性存在也是與理相悖。不妨舉個例子,例如說外境客觀存在,僅僅是一個個體人的意識外觀,或者觀念性存在的話,那麼,某甲未出生前和某甲死後,某甲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山河國土等是否存在呢?若存在,怎能說是某甲的「意識外觀」或者某甲的觀念性存在呢?如果說不存在,就等於說某甲死亡的同時,整個世界也毀滅了。這符合事實嗎?難道某甲未出生之前,某甲的父母親也不存在嗎?如果說,眾生的意識是同一個意識,某甲、某乙個體的存在與否並不影響「共同」觀念世界的存在的話,也避免不了更大的違背事實的過錯。假若眾生是「同一個意識」的話,一人快樂,就該大家感到快樂,一人覺悟成佛,就該一切眾生同時成佛,一人有殺人之心,眾生都有了殺人之心。這符合實際情況嗎?現在有些講唯識的人說什麼「三界充滿了我們的心」,「除了我們的心,什麼也不存在」。這種說法離經典唯識論的觀點更遠,和外道數論派的「神我觀」走到了一起。我們稱這種唯識觀為「庸俗的唯心主義」。因為,經典唯識論在唯識觀的解說上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理論,有它解釋得通的理由,但現在的庸俗唯心論就連自己也不能自圓其說,與經典唯識論不可同日而語。

 

附:生命轉世之說,如何證明?

 

生命轉世、無始無終的觀點是一切宗教的基礎,也是佛教的思想基礎。若轉世的觀點不能成立,佛教的思想基礎就會產生動搖。因此,對生命轉世的問題,要從邏輯推理和現實證明生命轉世的方法。

 

(一)生命具有先行同質因。

 

一切事物都是眾緣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緣是「因」,事物本身是果。事物從本質上分兩類,一類是物質,一類是精神。物質實體都是物質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質眾緣和合體,精神、意識是以極短的時間為單位的生滅連續不斷的「意識續流」,如河流、電流,前一剎那意識的同質因,後一剎那意識的同質果。剎那意識,前後相續,因果接連不斷,便形成了生命意識之流。瓜種生不出豌豆,石頭變不成花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任何事物無因不生,異因也不生。人的意識,也是無因不生,非同質的異因物質也無法生出意識。意識和物質,雖然相依,卻非同質。意識中生不出物質,物質中也生不出意識,因果同質性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從因果必然同質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識的前因必然是意識而不是物質。既然人的意識的前因是同質的意識,人在母胎中形成時的第一剎那的意識的前因是從何而來呢?作為人的有形的物質肉體,其同質的物質因來自父母的精血,與肉體相連而性質完全不同的意識,不會沒有同質先前因,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後一剎那意識,還會有什麼呢?

 

(二)續流先前因。

 

意識不是物質分子集合體,而是先後相續不斷的續流——意識流。既然意識是續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滅亡,而是一種與時間相同的無始無終的生滅連續過程,既然是前後相續的過程,怎麼會沒有先前之流和後續之流,只有現時之流呢?以現實的意識為例也能證明意識先後相續的道理。如識別作用和回憶都離不開先前意識,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也是先後意識連續不斷的證明。意識續流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總體意識續流的一個時段,現時生命,從生到死,這一時段也是生命自身總流轉過程的一個時段,並非全過程。

 

(三)習性規則。

 

生命活動中的每一種重複的實踐,會變成習性。這種習性,也稱本能。牛犢和象仔剛生下幾分鐘就會尋找母乳吃奶,人和動物的異性相求,也不需要誰來教。這都叫作本能。這種本能習性若無先前的實踐活動,怎麼會形成呢?機器人為什麼沒有本能?本能習性是實踐中形成的,因此,幼兒和初生動物身上現出的本能習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實踐活動。若有先前的實踐活動,初生生命的先前實踐活動,不在前世,又怎麼可能在今世呢?

 

(四)前世回憶。

 

「回憶」是指對過去經驗的事件的回憶。沒有經驗過的事情不會有回憶。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回憶起前世的兒童,有許多根據回憶認定前世住址、家庭、親人的國內外事例,古今中外的傳說記載,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認定中回憶,也無法斷然否定許多兒童憑回憶認定前世的事例。通過邏輯推理和現實事例,完全可以證明生命轉世理論的正確性,能證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樣可以證明,生命定有後世。

 

附:有人說:「一真法界,不與萬物俱,萬物生滅無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動。」這話對嗎?

 

這種說法,與理不通。「一真法界」一詞,指的是萬物的「法性」。萬物的「法性」,若不與萬物同在(萬物俱),怎麼能稱作萬物的「法性」呢?具體地講,「法性」是指「共性」。一切法具有的共性,每一法都該具有,若一法不具其共性,就不成其為一切法的「共性」。這一切法的「共性」,在佛教中被稱作「法性」。「法性」是終極真理,無生無滅,遍及眾生萬物。「如如不動」是法性不變之義。「遍及一切」成為萬物的法性,從具體的事物講,人有人的法性,瓶有瓶的法性。若人無人的法性,就不能成為人,若瓶無瓶的法性,就不能成為瓶。「生滅無常」是具體存在的屬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屬性。人有生死指的是個體的「人」,具體的「人」。人的法性指的是一切人類,共性的人,抽象的人。作為共性的人,抽象的人,是一總體的抽象的存在,不生也不滅。又如瓶中的虛空,與瓶俱在,依瓶而有,瓶破,瓶中的虛空也不存在。法與法性的情況也同瓶與瓶的虛空一樣,法與法性,相依並存,不一不異。「不一」是說,法與法性不是一個東西,法是現實實有,法性是本空。空有性質怎麼會一樣呢?「不異」是說,法與法性並非異體,法不離法性,法性不離法。如「色」是法,「色空」是色的法性。故「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如法性的存在,只是與事物現象對立的存在,並非實有存在,故「空也空」。在大乘佛教中,「法界」無一例外都指「空性」,從究竟義上講是「法性本空」。把「真如法界」看作與「萬物」相離,相異的存在,是非常錯誤的,幾乎可以說是對法性空理一竅不通的表現。

 

附:有人說:「法由心造,心即是法,佛由心作,心也是佛。」這話有道理嗎?

 

這是一種經不起分析考究的說法。首先「法由心造」這句話是唯識派的觀點,並非佛家的共同觀點,這句話若從字面義理解,就會陷入種種矛盾。「法由心造、心就是法」的說法,更是邏輯錯誤。「法由心造」因此「心就是法」,這種說法如同說「人造房子,房子就是人;人修路,路就是人」一樣,能說得通嗎?「心」是能感能知的意識,「法」除了心法247還有色法248和不相應法249,「心」能認識「山河大地」,但「心」不是「山河大地」,即使是把外境客觀存在看作主觀熏習物質意識外現的經典唯識論,也不會犯這樣的邏輯矛盾。「佛由心作,心也是佛」的說法,同樣是錯誤的。「佛」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心作」,因為發心、修行都離不開心的作用,但「心也是佛」這句話是說不通的。如果說「心是佛」的話,六道眾生都有心,六道眾生不都成了「佛」了?學佛還幹什麼?「心」有佛心、魔心,但心本體既不是佛,也不是魔。如果心的本性是「佛」的話,就沒有眾生,就不必要學佛;如果心的本性是「魔」的話,學修也改變不了本性,學佛也等於白學。「佛由心作」的真正含義指的是心的可塑性,說人經過學習心可以變好,可以成佛。這就是說,玉經過雕琢,可以變成珍貴的玉器。但不能說:「玉就是玉器,玉就是玉佛。」這中間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佛法是建立在理性思辨基礎上的精細智慧,不能隨意亂說。

 

附:「學佛以心為本」的說法和「萬法唯心」的說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為本」和「萬法唯心」含義完全不同。

 

學佛「以心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同一觀點,而「萬法唯心」只是唯識派一家的觀點。

 

「以心為本」的觀點,並不排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觀世界的存在,但「萬法唯心」的觀點,排除了除思想意識以外的一切客觀存在,即「境空識有」。因此,不能把這兩種說法混為一談。佛教從本質上來說,是以「脫苦得樂」、「去染還淨」為終極目標的一種意識形態體系。「苦」與「樂」是思想感受,「染」與「淨」是心性的狀態。因此說,學佛的根本是「心」。又因為,生命流轉的本質是苦,受苦的根源是煩惱和造業行為,而「煩惱」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動表現,造業行為是受思想意識支配的身、言活動。二者又離不開「心」,學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惡,「心善」才會棄惡揚善,「心誠」才能精進學修,「心慈」才能利樂眾生。「入定」是散亂心的排除,「見性」是心智功能的質變。「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兩種「菩提心250」的結果。事事處處離不開心,受心的影響,所以說,「修佛以心為本」。「以心為本」這句話只是點明了心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並沒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應法」和「無為法251」的客觀存在。但「萬法唯心」指的是哲學上的一種見解,這種觀點認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識中的境識的顯現,猶如夢中境物,心物無二。正宗的唯識論,對境空識有,識境無二等有一套比較嚴密的思辨方法。不像當今的庸俗的唯心論那樣,公然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說成是自己心識的顯現。這種觀點不但違背科學,就連佛教中的中觀、經論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認。這種觀點,經不起考察辯論,若略做考察,便見漏洞百出。

 

附:佛陀的沉默

 

在巴厘文原典中,多處都提到一位游方者名叫婆蹉種。一次,婆蹉種來到佛處,問道:  「尊敬的喬達摩啊,神我252是有的嗎?」

 

佛陀緘口不答。

 

「那麼,可敬的喬達摩,神我是沒有的嗎?」

 

佛還是保持沉默。

 

在佛陀時代,類似於婆蹉種這樣的游方者不乏其人,他們在和別人討論時,為了辯論而辯論,時常用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來同別人爭辯。其中十個有名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

 

一、有關宇宙的問題

 

1.宇宙是永恆的嗎?

2.宇宙不是永恆的嗎?

3.宇宙是有限的嗎?

4.宇宙是無限的嗎?

 

二、有關心理學方面的問題

 

5.身與心是同一物嗎?

6.身是一物,心又是一物嗎?

 

三、佛陀悟證的境界問題

 

7.如來死後繼續存在嗎?

8.如來死後不再繼續存在嗎?

9.如來死後是既存在亦同時不存在嗎?

10.如來死後既不存在亦同時非不存在嗎?

 

佛陀對討論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不感興趣,所以每當有人向佛陀提出以上問題時,佛陀總是沉默不語。

 

佛陀為什麼不回答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呢?首先,這些問題與佛陀的教誨沒有多大關係。在早期佛教教義中,佛陀特別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253。佛陀不止一次地說,「比丘,我所講的法只有兩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人類充滿了痛苦,我們當務之急的任務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釋這些法,因為它們有用處,它們與修煉身心的梵行有根本上的關係,可令人厭離(苦)、去執、入滅254,得寧靜、深觀和涅槃。因此我解釋這些法……。」而在以上十個形而上學的問題中,前四個問題是有關宇宙的期限和廣度的問題,這是宇宙論,它們與佛陀的教誨關係不大。不管世界是永恆還是非永恆,有限還是無限,它們都無益於人類對痛苦之解脫。接下來兩個問題是有關身與心方面的問題。根據佛陀的教誨,諸法無我,這是三法印之一。事實上,無我的教義是佛教的一大特色,所以若有人問身與心是同一物還是不相同,對佛陀的教誨而言,這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對佛教來說,這些問題根本就無從說起。最後幾個問題是有關佛陀悟證的境界問題。佛陀悟證的超凡境界只能通過修行而悟證之。對普通人來說,即使佛陀為他們解釋,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這種超越現世的境界。所以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與佛陀的教誨關係不大,它們與修煉身心的梵行根本無關,它們不能令人厭離(苦)、去執、入滅,得到寧靜、深觀和涅槃,因此,佛陀沒有解答這些問題。所以每當有人向佛陀請教以上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

 

其次,形而上學的問題會把人們引入歧途,使人迷失方向。

 

佛陀時代,一位比丘名叫曼童子,有一天,他午後靜坐時,忽然起來去到佛所,行過禮後在一旁坐下,就說:「世尊,我正獨自靜坐,忽然起了一個念頭:有十個問題您從來沒有給我們明確解釋。每當人們向您問起這些問題時,您總是將之擱置一邊,沉默不語。我不喜歡這種做法。世尊,今天您若跟我解釋清楚這十個問題,我將繼續修梵行;如果世尊仍對這些問題保持沉默,我便會失去信心,不再修梵行。如果世尊知道世間是永恆的,就請照這樣給我解釋。如果宇宙不是永恆的,又為什麼?如果您對這些問題也不知道,就直接說:『我不知道。』」

 

佛陀說:「你這愚蠢的人啊!你當初出家修行就是為了瞭解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嗎?你跟隨我修梵行時,我答應過你將會回答這些問題嗎?」曼童子回答說:「世尊,沒有。」佛陀說:「在你還沒有得到如來的答案之前就要死掉了。曼童子,假使有一個人被毒箭所傷,他的親友帶他去看外科醫生。假如當時那人說:我不願把這毒箭拔出來,除非我知道是誰射我的,他是剎帝利種姓、婆羅門種姓、吠舍還是首陀羅種姓;他是高、是矮還是中等身材;他的膚色是黑色、白色、棕色還是金黃色;他來自哪一個城市或鄉村。我不願取出此毒箭,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麼弓所射中,弓弦是什麼樣的;哪一型的箭;箭是哪種毛製的;箭簇又是什麼材料所製……曼童子,這人在未弄清這些答案之前早就死了。同樣,如果有人說,我不要跟隨世尊修梵行,除非他回答我,宇宙是否永恆等問題,此人還未得到如來的答案就已告死亡了。」由於人生是短促的,如果某人整天為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所困擾,窮追不捨,追根窮源,這便誤入歧途,終將一無所獲。

 

再次,由於語言的局限性,凡夫無法通過語言明瞭這些問題。

 

語言是人類創造的,用以表達人類由感官與心靈所體驗到的事物、經驗、思想和感情。它代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與意念的符號。它局限於時間、空間和緣起法,語言不可能超越這些範圍。換句話說,人類只能在時間、空間和緣起法允許的範圍內用語言表達一件事、一種境界。有時,人類的語言甚至不足以表示日常事物的真實性狀。例如經驗告訴我們,有時我們會有一種激情或感受,但卻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所以人類的語言不是萬能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了知真理方面,語言更是不可靠而且易致差錯的。因為絕對真理(例如涅槃)超出時間、空間和緣起定律的限制,人類只能體證之,而不可能用語言描述之,即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事實上,這些問題永遠不可能通過語言文字而獲得充分而圓滿的答覆,沒有任何語言文字可以表達這種經驗。就像在魚的辭彙裏是沒有形容陸地的字眼一樣。烏龜對他的朋友魚說,它剛到陸地上散步回湖。魚說:「當然你的意思是說游泳了。」烏龜想對魚解釋陸地是堅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面步行。可是魚卻堅持不可能有這麼一樣東西,陸地一定也是液體,和它住的湖一樣,有波浪,可以在上面跳潛游泳。同樣,在普通凡夫的辭彙裏,不可能找到適當的詞句去描繪涅槃。可是目前有不少人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詞語去描繪涅槃的崇高境界,有人甚至不惜絞盡腦汁,長篇累牘地論述佛陀入滅後的奇妙境界。其結果正如《楞伽經》裏所說愚人執著語言文字,如大象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最後,對機說法,因材施教是佛陀教化眾生的方法。佛陀並不是一座電腦,不管什麼人問什麼樣的問題,他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他是一位很講究實際效益的老師,充滿了慈悲與智慧,他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而答問,而是為了要幫助問話人走上正覺的道路。他和人說法時,時刻不忘對方的水準、傾向、根器、性格以及瞭解某一問題的能力。

 

根據佛說,對付問題有四種方式:

 

1、當問題比較直接、明顯,而且避免了形而上學的問題時,這些問題必須直截了當地答覆。例如苦之因是什麼?

 

2、某些問題必須以分析的方法解答,例如佛教是唯心主義還是唯物主義?

 

3、另有一些問題必須以反問為答覆。

 

4、有一類問題必須以緘默不語為答覆。例如當有人向佛陀尋問有關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時,佛陀常常是保持沉默。

 

所以,當婆蹉種問佛陀有無神我時,佛陀總是保持沉默。佛陀的緘默對婆蹉種的影響勝過任何雄辯。悲智雙全的佛陀曾為這位困惑的求法人煞費苦心,並對他表示深切的關懷。

 

也許有人會問,佛陀到底是否能回答以上十個形而上學的問題?我們姑且先不作任何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佛陀所知的法一定比他所說的法要多得多。

 

有一次,佛陀在憍欣賞彌(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尸舍婆林中經過時,他取了幾片葉子放在手裏,問他的弟子們道:「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我手中的幾片葉子多呢,還是此間林中的葉子多?」弟子答:「世尊,您手中只有很少幾片葉子,但此間尸舍婆林中的葉子卻多得不可勝數。」

 

佛陀說:「同樣,我所知的法如同尸舍婆林中的葉子,而我已經告訴你們的如同我手中的葉子,只有一點點,我所未說的法還有很多呢!而我為什麼不為你們說那些法呢?因為他們沒有用處,不能引導人證得涅槃。這就是我沒有說那些法的原因。」

 

因此,沉默並不是因為佛陀不知道某些事,而是因為語言的限制,佛陀無法將那超越感官的境界用普通語言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佛教反對熱衷於討論形而上學方面的問題,而提倡求實的精神。所以,在宏揚佛法的方法上,我們也應向佛陀學習,結合當今現實社會的需要,多講些通俗易懂、對日常生活又有指導作用的佛法,少講些空洞的玄妙的大話。255

 

來源:www.bfnn.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