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淺談佛教戒律的道德思想
法向法師
20/01/2016 07:3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內容提要:佛教在中國渡過曲折、興衰的漫長歷程,它與本土文化不斷地衝突、融合、雙方相互吸收、相互改造,演變成為不斷世俗化、本土化、倫理化的中國式佛教。其發展除了有其客觀的社會基礎之外,它的倫理道德對人們價值觀念的形成,幸福與完善的追求以及人生的理解和生活的影響,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

  本文欲以佛教中關於戒律修學道德的標準進行分析、歸納、論述、探究出戒律對個人的身心,德行以及對社會的現實意義。期待教內人士以此更能堅守戒律,嚴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讓不信佛教之人能認識到戒律的積極意義,更能以此作為淨化心靈,完善道德的行為規範。
  
  關鍵字:佛教  戒律  道德

前  言

  依一般定義講道德本依靠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習慣,信仰,與思想來調節人和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所謂的規範,就是說個人的行為必須循規蹈矩,有禮有節,推之於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應該互相尊重,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利益。這樣,民眾安寧,生活不受到破壞,這是道德行為的基本效益。

  目前,社會科學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明顯可觀的物質繁榮,但功利思想的惡化,核武器的實驗,唯武論者的軍備竟爭等,給人類安寧帶不了極大威脅,使人心動盪不安,有識者均主張理性,用道德控制科學使之為人類造福。已故趙樸老在1989年召開的世界宗教和平會議第五屆大會上指出:佛教所強調的慈悲,平等的精神,對於提高人類道德的情操,促進人類和平友好,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設若人們失掉理性,道德淪喪。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秩序容易紊亂,生產發展會受到妨礙,文化素質的提高也必然會受到影響,人類就不會實現和平,安寧。因此,人類的進步繁榮需要道德。

一、佛教道德的標準

  道德從字面上說:道是理論和路徑。明確正理,實踐正道,有所悟證,功成德具,稱之曰德。

  佛陀成正覺後,于鹿野苑對五比丘說四諦法、明八正道,示以首先必須具備因果緣起的正見《理》,修戒定慧三行《道》;得到解脫《德》,故佛教的教、理、行、果,皆貫通于道德的範圍中。

  太虛大師說:解之豁然大通之謂道;踐之潔然均得之謂德。說明佛教的道德是首重理智的解之豁然大通。明白真理,開悟後豁然開朗的胸懷,似廣大虛空,無掛無礙,再經過實踐,自利利他,福慧漸臻圓滿,無量功德,此中包括解與行並重,因與果俱融的要義。是瞭解善惡的果報。是止惡行善。在《法句經》中的七佛通戒偈中說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一名偈代表了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故稱通戒。歷來備受佛教信徒的尊崇。此偈內容有兩個層次:第一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求保持思想清淨和行為規範,這是尚有善惡對立的層屬於世俗層次的倫理。第二是自淨其意,也就是超世俗的更高層次的倫理。

  從以上我們便知佛教的道德觀,主要以向善為倫理規範,其中對善和惡的標準又是怎樣呢?

  簡單概括:

  1.對已對他都有利的是善。
  2.對已不利,但對他人有利的是善。
  3.對已對他都不利的是惡。
  4.對已有利,對他不利的大惡。

  這種以他人為重的倫理道德,表現在實踐上就是以慈悲為本。如《大曰經》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是大乘菩薩行的精神。慈心為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為幫助他人解除痛苦。

  故佛教把以人的行為歸於身、口、意三業。業是造作義。身、口的動作是有形的,意識之動是無形的。然此無形的力量非常強大,身與口的行為都要受無形的意識支配,同樣道德與罪惡表現在外,其根源則在內心,是心理現象善與惡,邪與正的兩大類的支配者。而佛教提倡的淨化人生和社會,其正本清源,遠離罪惡,完成德業之妙道,即在斷惡修善,轉染成淨的修行法門。

二、佛教道德的準則

  早在佛陀時代,釋迦牟尼佛就為自己的弟子制定了一系列的行為規範和宗教生活儀規,以約束弟子們思想和行為,修養身性。由於佛教把人的欲望看作是人生痛苦的源頭,便高立了一整套戒律規範信徒的思想和行為,以限制物欲的氾濫甚至消滅物欲,保持身心的行為符合教義要求,使之成為道德上純潔和完善的人。

  佛陀認為,人生即苦,苦是現實人生的生命本質,佛教的使命便是在於救人出苦海。那麼,人如何才能走出苦海呢?人所受之苦,就人的實踐層面而言,是因為人的貪欲而造作的種種惡業造成的。如果要尋求解脫,首先的意義就在於除人的貪欲,而除貪欲與除惡密切聯繫在一起。因此,善與惡的問題就成為人瞭解戒律,把握精神,尋求解脫的關鍵問題。

  依照佛教的教規,凡為佛子,不論在家出家都必須嚴守戒規,《華嚴經》上講:戒為無上菩提本。不論是五戒、八戒、十戒等等,戒律的真實意義就在於要佛弟子約束自己,規範自己,做到諸惡莫作。也就是說,從進入佛門的第一天起,佛教以律令即他律的形式,要人將人性之中惡的方面阻止住。惡如不禁除,人只有在貪、嗔、癡之中度過餘生,只有在六道輪回之中受煎熬。所以,持戒對於人來說,是求解脫出苦海的關鍵問題。

  在這個意義上,《大智度論》卷十三上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故持好戒律,才能守住清淨三身,學佛成佛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

三、佛教戒律的內容

  戒的本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為佛教三學之一。從文義上看,戒即指戒,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為戒,而一般限指淨戒和善戒,是為在家和出家信徒制定,它規定什麼准做,什麼不准做,具有防惡止非,修善進德的功用,是佛教倫理道德的基本行為規範。其中最基本的數以下幾種:

  1.五戒:它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前三戒防身惡,第四戒防口惡,第五戒防身口之惡。同時五戒配對五常,以之作為佛教倫理最基本的行為規範。

  2.八戒又稱八齋戒,八關齋戒等,也是佛教為在家信徒暫時出家制定的禁戒,受此戒都必須一日一夜離家,居於寺廟,以學習出家人的生活。它具體內容,在五戒的基礎上加了不以香料飾身,不觀聽歌舞,不坐臥華麗大床,不食非時(過午不食)。

  3.十戒為沙彌和沙彌尼所持的禁戒,故又作沙彌戒、沙彌尼戒。內容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香料、不觀聽歌舞、不坐臥華麗大床、不食非時食、不畜金銀財寶。

  4.具足戒:又稱具戒,近圓戒;大戒等,為比丘和比丘尼所持的禁戒,它相對於五戒、八戒、十戒等不完滿的戒律來說完全圓滿,故稱具足。具體內容:比丘250條、比丘尼348條。

  綜上來看,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有一共同的特點,即偏重於止過防惡。大乘佛教把它們歸之於小乘戒,並於具足戒之外提出菩薩戒即注重止惡防非,又強調修善進德。

  菩薩戒也有很多種類,最有代表性的是58戒,包括十重戒和48輕戒。十重戒是十種大罪,旨在防非止惡,48輕戒屬小,它們多半是禁倡兼重,並非僅僅告誡受持者不許,不應該做那些事,而是在指出不許做的事的同時提示受持者應該做哪些事,甚至專門勸導受持者應該做哪些事。也就是說,它們並非單純限制人們的行為,其精神實質是訓導人們如何去行為,如有違犯則立即悔過。所以說菩薩戒的功用除了禁非止惡外,更注重進德修善,道德修養的功能更加全面。

四、佛教戒律對道德的影響

  戒的本義就含有禁制的內容,它首先是佛陀為了防止僧伽的罪錯而制定的。因此,止惡防非是戒的首要內容,是戒的功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具體從三個方面來說:

  1、戒律具有警懼作用,能夠在行為之先防止人們作惡,因它明瞭地向人們宣示了什麼是應當禁止的行為,如果作了惡必須受到懲罰,而不僅僅會遭到報應,人們有了止惡的觀念,就不僅不敢作惡,而且會主動自覺地去避免作惡。

  2、戒律是人們行為的基本規範,是道德修養,涅槃解脫的必由之路。佛教教義雖然十分多,但落實到行動上,則可歸結為依戒而行。戒律是佛教道德最基本的行為規範,止惡修善都必須以戒律為基礎。同時戒律還是修道覺悟的必由之路,禪定和慧觀這兩大正道,也只有在戒律的基礎之上才能起到促進證悟的作用。如果我們把道德修養比作大廈,其頂端是涅槃,它的基址就是戒律,沒有戒律,整個道德大廈就如同空中樓閣,虛浮不實,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來。

  3、戒律作為信徒生活的儀軌,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過、止過、悔過。在三學中,戒、定、慧作為道德修養的主要手段,都有防非止惡的功能,但三者以戒為首為本。因為戒首先規定了什麼是惡,什麼是非,樹立了明確的非善惡觀念,並詳細告誡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從而使人們的行為有所約束,避免罪錯。

五,戒律對修善德進的啟發

  總言之,戒從總體上宣揚的是一種禁欲主義道德,以無思無欲為根本特徵。但是,它卻包含著豐富的合理成分,其根本精神是勸善止惡。同時,修善德功能與止惡防非同等重要。而且從根本上來說,修善進德才是道德修養的目的,因而也是戒律的根本目的。如《萬善同歸集》中所說:夫戒為萬善之基,出必由戶,若無此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

  說到底,佛教的一切勸諭,修持都是為了最終的解脫與超越,實現自身的絕對完善。而持戒就是修善,不僅指持戒止惡具有積極的修養價值。而且還指從戒律的規範形式來看,除了要求主體被動遵守的不准類限制性戒律之外,還要求主體主動追求的應該類宣導性戒律。

  戒律若從修善進德的功效來看,更加突出地表現在它強調言行一致,表裡如一。道德修善就是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另一方面又使內在的道德素質外觀為人們的言談舉止,語言與行為是一個人內在素質的外在表現。在此,語言與行為哪一個更能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道德素質?雖然,答案是行為而不是語言,實際上語言只有在行為一致的前提下才是主體內在本質的真實體觀。否則,它就是內在本質的虛假表現。佛陀制定出這麼多的戒律,就是要避免道德上的空談,而要求人們把其他理的根本精神落實到行動上。

總  結

  本文通過對戒律存在的形式,特質,功用進行了分析、討論、歸納得出把握好戒律對個人,社會的倫理道德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首先,戒律實現了佛教道德的可操作性,凸顯了道德實踐的重視。它把佛教的價值觀念,道德要求化為具體的行為規範,使佛教倫理道德不再是玄妙高深的清談。

  其次,它揭示了道德戒律止惡和修善的二個層面,起到了雙重功效。即道德行為規範內在地包含著應該不應該兩層義蘊。當人們提出某種道德要求時,也包含了對其相反道德價值的否定。同時,當人們否定某種行為時,也表達了對其相反道德的肯定。所以說,應當同時提出正反兩個方面的要求。

  再次,它對違背行為規範的罪錯施之以相應的懲罰,極大地提高了道德規範的有效性和道德貫徹的力度。當然,道德行為是主體自覺的選擇,不同於法律的社會強制。

  最後,當我們在瞭解,認識到戒律的積極面時,應更多的讓其發揮在社會的作用,成為人們自我規範,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

  參考書目:
  1、大曰經
  2、法句經
  3、大智度論
  4、華嚴經
  5、戒律學綱要
  6、萬善同歸集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