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佛教的性教育觀初探
華梵人文科技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陳錫琦
08/02/2010 04:0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摘要

  佛陀教育旨在啟發人的覺性,其對個人成長中所需面對的性問題,有其獨特的教育哲理。本文從以覺性為人性的 觀點來探討佛教中有關性教有的理念,發現其與現代性教育的理念有相通之處,並對其所具有之時代意義加以探討,發現其對現今從事教育或輔導工作者,面對兩性 問題時,能提供一有異於西方教育思想體系的價值觀念做為參考架構,亦能為當今社會因兩性問題所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輸出一股淨化的清涼勁流。

關鍵字:佛陀教育 覺性 性教育

215765_2009021203294363.jpg

一、前言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

  教育是立國的根本,一切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的發展,都與教育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在任何一個社會, 如何教育社會的成員與下一代,應該是社會上最根本、最重大的課題(李遠哲,民83)。由上可知,教育的主體是人,是一項重要、複雜且艱辛的大工程。在教育 的領域中,有關宗教或性的主題,在傳統上是一項令人〞有所忌諱〞的主題。而性教育可能是教育工作中,受到最多誤導和誤解的一科(鄭石岩,民84)。近年 來,在多方的努力及隨著社會環境的快速變遷與開放,有關宗教與性的問題,也漸能在校園中談開來;宗教的愛與關懷的理念,與教育是能相輔相成的;在傳統的觀 念中,性是〞羞於啟齒〞,但在現代的環境中,卻常〞勇於去做〞,兩性教育正好扮演著扭轉乾坤的角色,教導社會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對性要〞勇於啟齒,羞於 去做〞(晏涵文,民83)。根據近年來的研究(秦玉梅、晏涵文,民76;郭明雪、晏涵文、李蘭,民78;晏涵文、郭明雪,民79;施靜弘、盧美玲,民 80;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民81A;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民81B;晏涵文、毛萬儀,民83;江文瑜,民85)顯示出性教育的課 程,從幼兒至大學生,都有其必要性,且教師與家長等也多數認為需要實施性教育。

  性在宗教中常是一項嚴肅的主題,宗教對性的看法,常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社會大眾對性的主觀規範,因此認知 宗教對性的看法是必須的,尤其是價值觀念多元化與混淆不清的今日,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從事性的教育、輔導或諮商者,認識宗教對性的看法,當有助於澄清與建 立自己與他人對性的價值觀,而使性教育成為一項有意義的利人工作。

  在所有宗教中,筆者對有〞覺之教育〞之稱的佛教,所知較多,故今以佛教為主,略探其對性的看法、兩性觀及 其在性教育上的意義,盼能將佛教對性的觀點初步的介紹給關心教育的人士,以做為從事教育、輔導及諮商者的參考。故本文的限制是未能從佛教的律藏來細述有關 性教育的問題及從歷史性的發展來探究佛陀教育的兩性觀。

二、佛陀教育的人性觀

  要瞭解佛陀教育對性的看法之前,先瞭解佛陀教育對人性的看法是必須的。因為,性的主體是人本身,我們對人性的看法,當然會影響到對性的認知、態度及行為。

  所謂〞一切眾生皆具佛性或人人皆具覺性〞,是佛陀教育的人性觀。故佛陀教育的基本原理是以人為出發點,肯 定每個人都具有覺性,覺性是每個人的本性,故佛陀成道時即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言: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惠 能大師,民79)。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 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惠能大師,民79)。由此,佛陀教育認為每個人本來的覺性,清清淨淨具足一切,雖能隨緣幻現萬事萬物,但不隨內外境界而生生滅滅 或來來去去。

  簡而言之,覺性具有兩種特性,一者隨緣,二者不變。就教育而言,覺性能隨緣,故個人能隨教育而改變或成 長;覺性不變,故個人雖隨內外因緣有種種的改變,但仍不失其本來,以其本來不失故,教育方有著力點,能再隨緣改變之。此即如水能隨器皿之緣,現種種水相, 但不失其本來為水之本性,以不失水之本性故,方能再隨千萬不同之器皿,再現不同之水相。

  從覺性為人性的觀點來看,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具備以下的特點(陳錫琦,民83):

  ()人人皆具覺性,本來平等。

  ()覺性能隨緣,故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性。

  ()覺性不變故,任何人再十惡不赦,只要放下屠刀,都能當下顯現覺性,立地成佛。

  ()覺性本來清淨,具足一切,只要覺性開顯,則一切自然圓滿。

  ()開發自己的覺性為受教育之要務。

  佛陀曾對他的弟子們說:善男子,如佛所化,無數蓮花忽然萎變,無量化佛在蓮花內,相好莊嚴結加趺坐,放大 光明眾睹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 惱身中,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佛陀跋陀羅譯,民67年)。

  從上述經文,我們同體會到如下的事實(陳錫琦,民83):

  ()佛以佛眼觀一切煩惱眾生,皆具覺性。

  ()一切眾生,雖有種種煩惱,但他的覺性並不會受到這些貪瞋癡等煩惱所污染,眾生的覺性依然德相
   具足與佛無異。

  ()眾生若能得明師教育,除去煩惱,本具的覺性自然顯現,與佛無二。

  綜上所述,從覺之教育的觀點來看,人性本是覺醒、清淨、自在的,由於受到貪瞋癡等煩惱所污染,故本來覺性無法顯現,若能除去貪瞋癡等煩惱,則佛性自然顯現;而人對於性的欲望等,正是使佛性無法顯現的煩惱之一。基於此點,佛陀教育對性的看法又如何呢?下面將探討之。

三、佛陀教育對性的看法

  大方廣圓覺經(佛陀多羅譯,民67):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六: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又云: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 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又云: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如 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般剌蜜帝譯,民69)?

  從上面佛陀的教誨中,可發現覺之教育對性的看法有如下幾點:

  ()眾生的生命,之所以能代代相續或在六道中輪迴不盡,皆由於對性的本身之慾望及需求而來。

  ()如前所言,一切眾生本具覺性,本來是佛,本應無諸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事。今佛陀開示大眾,如
   何永斷煩惱,回歸清淨的覺性,其中之一,就是須降伏斷除婬穢的性想法。

 ()如果不降伏斷除婬欲,縱然有多智,禪定現前,也無法回歸本具之覺性,解脫生死煩惱。

  總之,從個人回歸覺性的角度來看,婬欲或有關性的行為,是修行者的障礙,是必須加以伏除的,在佛教的修行法門中,有具體可行的伏除方法供修行者來實行。

  從佛陀教育的教化對象來看,可分為出家修行者與在家修行者。修行者的目標皆是一致的,回歸本具之覺性;但 在有關性行為或婬欲的要求上是有差別的,出家人必須伏斷婬欲,至少在身與口的行為上必須伏斷,最後意念亦必須清淨;在家人必須有不邪婬的認知與行為,所謂 邪婬,是指除了夫婦之間的男女關係,一切不受國家法律或社會道德所承認的男女關係(釋聖嚴,民67)。在家人雖允許可與己妻有性行為或淫欲,但若欲明本心 見本性,最終亦需能伏斷淫欲或性行為。

  佛陀教育的最終目的,雖是希望一切眾生皆能斷除一切的性行為,以趣向解脫之道,但這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很 困難的;一般來說,修禪定而入初禪以上者,始能伏住婬欲,修證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斷婬欲(釋聖嚴,民67)。故佛陀巧設方便,在家弟子,允許有其正當 的夫妻生活。

四、佛陀教育的兩性觀

前曾探討佛陀教育的人性觀,認為覺性是為人之本性。又覺性具隨緣與不變之特性,覺性能隨緣故,故能隨緣現男或現女,但不管是男是女,其覺性是隨緣而不變的,就隨緣不變的覺性來看,男女兩性都具有覺性,本性是平等的。

今舉維摩詰所說經中,舍利弗與某天女的對話為例說明之。其大意如下,舍利弗言:妳何以不轉女身?天女說: 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否?舍利弗言:不也!幻化是沒有定相的,當何所 轉;天女說: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鳩摩羅什譯,民67)。

從上面舍利弗與天女的對話,顯示出佛陀教育認為男相與女相皆是隨緣而現的相,雖有但卻是如幻的,沒有固定 相,故男女從其外相上來看都是如幻、不定的,故謂其本來平等無二。這種男女不二平等的境界,如舍利弗及天女已開發覺性者外,一般人是甚難體證的,但其義理 當能悟之,將其用在生活中,自然能形成一種兩性平等的文化概念與兩性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的行為。

在佛經中有許多地方在在的顯示,男女本是平等的概念,或突顯對男女不同看法的刻版印象是錯誤的想法。例如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鳩摩羅什譯,民68),龍女的即身成佛,即糾正一般人認為只有男人能即身成佛(回歸覺性),女人身無法成佛的錯誤觀念;其他如勝曼 經(求那跋陀羅譯,民67)的勝鬘夫人;大寶積經(菩提流支譯,民67)的妙慧童女;佛說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佛經選集,民67,失譯人名)的庵提 遮;觀無量壽佛經(薑良耶舍譯,民67)的將韋提希夫人等,皆是佛陀說法時的當機者,其表現一點也不輸給男性,顯示出女性與男性皆本具平等不二的覺性本 質,在佛陀覺性教育的薰陶下,男女相互尊重,和諧相處的情景。在中外歷史傳統中,女性地位,常被忽視,在佛門密宗裡,還特別對修持密法的人,訂了一條不可 輕視女人,認為女人沒智慧不得成就的根本戒(汪復佛,民75),若持有這種見解的人,本身如何的修行都無法成就的(回歸覺性),以其所見所行與覺性相違 故,當然無法回歸覺性。由此更顯現出佛陀教育對男女平等的重視與實踐,而這正是現代性教育所要努力的重點之一。現代性教育的理念是什麼?將在下面介紹之。

五、性教育的意義與理念

  自從二十世紀初,有學者以科學方法研究人類的性(human sexuality),如Henry Havelock Ellis(1859-1939)Alfred C. Kinsey(1894─1956)Master and Johnson等,性學才成為一門新興的學問(sexology)(晏涵文,民84)。

  將性學研究的結果結合教育學應用在人身上稱為性教育(sex education,但最近八十年中,sex一詞的習慣用法縮小、變窄了,而人們對性的認識卻是擴大、變寬了(晏涵文,民84)。人們認識到,性並不只是 一個生物學上的事體,而有著心理學上、社會學上、人類學上、文化學上的多個層次,並且這不同的層次間有著複雜的內部關係;人類對性的認識的這些新的擴展, 導致sexuality一詞的出現,並且學術界也越來越廣泛使用sexuality一詞來指與性有關的一切層面,因此sexuality education已逐漸取代了sex education,而為性教育工作者使用(阮芳賦,民84)。

  從上可知,性教育並不是如一般人想像的,只是談談生殖生理與解剖的知識而已。它至少包括了性生理、心理、倫理和法理等層面,目的是要產生社會和道德所接受的態度和行為,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育,所以稱之為〞人格教育〞或〞人性教育〞亦不為過(Burt & Meeks 1975,晏涵文,民79SIECUS 1991)

  性教育的重要理念是什麼?它是一門發揚人性且支持美滿家庭生活的教育,是幫助每一個人為自己的性行為負責 任的教育(晏涵文,民84)。其目的依晏涵文(民79)歸納國內外學者的說法,根據健康教育科目中〞觀念教育法〞課程發展的三個主要概念生長發育、人與 環境互動、做決定等,來分別說明兩性教育的目的為:

  ()幫助每一個人正確的認識自己在性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成熟的過程,以避免因錯誤知識或態度
   所導致的損害。

  ()幫助個人對人際關係有較深入的認識,並發展自己的性別角色,如:伴侶、父母親及子女等,學習
            去愛、尊敬和對他人負責。

        ()培養正確的觀念和建立對道德所需的了解,它是在〞作決定〞時很重要的根據。至此,我們對性教
            育的意義、理念與目的,已作了大略的探討,接著來探討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在這個時代的性教育
            上,它所具有的意義是甚麼。

六、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之時代意義

        很顯然的,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是以人性為覺性做為教育的中心思想,以明本心顯本具之覺性為目標,男女之間有關性的行為或婬欲,是在回歸人人本具之覺性過 程中,須逐步以順乎回歸覺性的方法,適當的調伏,乃至斷除。又從佛陀教育的覺性為人性來看,兩性本來是平等的,兩性應基於同具覺性的認知,順乎覺性故,應 是相互尊重,在各方面應是機會均等的。不邪婬與男女平等互相尊重這兩個概念,可說是佛陀教育對一般人的性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佛陀教育對一般人在回歸覺性 的過程中,行為評價的指標之一。其與上述,性教育稱之為〞人格教育〞或〞人性教育〞的理念有相通之處,皆是強調人格的完成與人性的發揚。

        現代的社會變遷相當快速,男女兩性的關係也隨著產生快速的變化,有些問題也隨著男女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例如:

        ()女性意識高漲,要求兩性在受教育、職業、經濟、法律等處於平等地位(謝小苓,民85

        ()離婚比率愈來愈高,以八十二年而言,每千有偶人口的離婚率已達6.6(內政部,民82

        ()單親家庭愈來愈多

        ()婚前性行為造成未婚懷孕或生子,或墮胎、棄嬰等

        ()情殺、強姦、性騷擾、雛妓問題等時有所聞

        ()AIDS與性傳染病的增加,截至八十四年八月台灣地區AIDS已發現的感染數為914人,發病數為209
            (行政院衛生署,民84)。

        上述這些問題,有些彼此之間互有相關,若仔細探究其問題源由,都與兩性間的關係有所關聯;有些問題不僅影響或傷害到個人的健康,同時也影響到家庭的健康, 且對整體的社會帶來負擔或傷害。面對這些問題,性教育是良好的對策之一。或許因此,今日的社會已較以往更能接受性教育,對於性教育也較能以正面的價值來肯 定它。在此,我們可發現以回歸覺性,開啟人人本具之覺性的佛陀教育,其兩性平等觀與不邪婬的概念,可做為從事性教育的參考,尤其是在價值觀念的形成與建立 上,可做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參考架構,且或可補助今日以西方性教育為主的文化差異。由此可見,覺之教育的性教育觀,雖源自傳統的文化,但其真義卻一直未 被廣大的人類所認知與實踐,時至今日,我們所面臨的社會問題與性教育問題,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提供給我們一個從事性教育價值觀的思考方向,其所具有的時 代意義,智者自然不言可諭。

七、討論

        ()過去大家關心性教育會不會造成性氾濫等問題,主要是大家不清楚性教育到底它的目標是什麼?教些什麼?如何來教?它可能帶來的教育效果是什麼?會不會預期的目標沒達成,反而出現許多負面的結果。現在社會風氣漸趨開放,由兩性關係演變出的社會問 題、家庭問題及個人間題,其有效的預防策略之一,即是實施性教育;近年來國內在教育系統,除大專院校有選修課外,雖尚無正式的課程,但在教育相關機構,如 杏陵醫學基金會、中華民國性教育協會及政府教育部門等,或單獨,或共同推動下,已為性教育邁出一步。有關性的問題與社會文化背景有密切關係,尤其是以西方 思想為主的現代性教育,身為一位教育或輔導工作者,應基於那種價值觀念來做好這件事,是項嚴肅的主題;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以回歸人人本具之覺性為思想中 心,有其與現代性教育共同的教育理念,如是一種人格教育或人性教育等;但也有其不同之處,如在對與性相關的問題〞做決定〞方面,最後雖都是由受教育者本身 來做決定,但兩者在做決定的過程是有所不同的,如西方性教育在做決定的過程是以個人的價值觀為取向的,而佛陀教育的性教育是以回歸個人的覺性為導向的。今 日有這麼多與性有關的社會問題,或許就是因為人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覺性,因而隨著各種不同的價值觀的建立,自然有著各種不同的決定與行為。雖然 我們在做性教育時,會運用價值澄清方法來引導受教育者做決定,但是其對降低導致與性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行為有其限制,若能加入以回歸個人的覺性為導向的性教 育理念,供受教者思惟,相信對個人做決定與降低與性有關的社會問題是有助益的。

        ()雖然,我們在前面有稍稍探討佛陀教育的兩性平等觀與不邪婬的概念,但那還是不夠的。有關佛陀教育的性教育觀的內容與其行為改變的方法,都需進一步的 探討與整理,如將律藏中的資料加以研究整理,使之能成為一套完整可行的教育內容與方法,並能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使其不但能傳達人性的本來之理念,且能適應 現代社會的需求,為多元價值觀的現代教育思潮,提供一項參考架構。我們深信,以覺性為思想中心,以明本心現本性為目標的佛陀教育,其性教育觀是促進兩性和 諧,改善社會風氣,及使個人趨向健康人格的圓滿理念。

參考文獻

1.內政部(民82),台閩地區人口統計。

2.求那跋陀羅譯(民67),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佛教大藏經,第四冊,第948頁,佛教出版社。

3.行政院衛生署(民84),疫情報導,第11卷第9期,第256頁。

4.江文瑜(民),落實兩性平等教育評論稿,教改通訊,17/l8期,頁44-45

5.佛陀跋陀羅譯(民67年),大方等如來藏經,佛教大藏經,第9冊,第369頁,佛教出版社。

6.李遠哲(民83),教育改革,教改通訊,創刊號,頁3

7.汪復佛(民75),金剛乘十四根本大戒淺說,華藏世界,第3639頁。

8.阮芳賦(民84),性育芻議,臺灣性學,創刊號,台北,中華民國性教育協會。

9.佛經選集(民67),佛說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了義經,第89頁,台灣印經處。

10.佛陀多羅譯(民67),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佛教大藏經,第86冊,第205頁,佛教出版社。

11.施靜弘、盧美玲(民80),兩性交往外一章婚前性行為,學校衛生,第l8期,81-82頁,中華民國學校
     衛生學會。

12.晏涵文(民79),生命與心理的結合。張老師出版社。

13.晏涵文(民83),家庭生活與性教育中心五週年特刊,財團法人杏陵醫學基金會,頁2-3

14.晏涵文(民84),性教育導論,性教育(江漢聲。晏涵文主編),性林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15.晏涵文、毛萬儀(民83),學齡前幼兒的性好奇,健康教育,第72期,頁32-36,台灣師大衛生教育學會。

l6.晏涵文、郭明雪(民79),兩性婚前生理及心理親密行為研究,學校衛生,第16期,13-25頁,中華民國學
     校衛生學會。

17.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民81A),幼稚園至國小六年級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
     需求研究,衛生教育雜誌,第13期,1-17頁,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l8.晏涵文、李蘭、白瑞聰、林燕卿(民81B),國一至高三學生、家長及教師對實施性教育內容之需求研究,衛生教育雜誌,第13期,18-36頁,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60

19.秦玉梅、晏涵文(民76),高職三年級學生性知識、態度和行為及家長、教師對性教育的看法調查研究,
     衛生教育雜誌,第8期,39-57頁,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20.郭明雪、晏涵文、李蘭(民78),台北市76學年度五專五年級學生約會行為探討,學校衛生,第15期,81
     -82頁,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1.般剌蜜帝譯(民6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佛教出版社。

22.惠能大師(民79),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佛陀教育基金會。

23.菩提流支譯(民67),大寶積經妙慧童女會,佛教大藏經,第3冊,第922頁,佛教出版社。

24.陳錫琦(民83),覺之教育與自我成長之探討,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討會論文,華梵佛學研究所。

25.鳩摩羅什譯(民67),維摩詰所說經,佛教大藏經,藏經,第8冊,第271頁,佛教出版社。

26.鳩摩羅什譯(民68),妙法蓮華經,佛教出版社。

27.鄭石岩(民84),性教育的省思,性教育(江漢聲。晏涵文主編),性林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28.謝小芩(民85),追求兩性平等教育,教改通訊,17/18期,頁39-40

29.薑良耶舍譯(民67),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教大藏經,第86冊,第205頁,佛教出版社。

30.釋聖嚴(民67),戒律學綱要,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1. Burt, J.J. & Meeks L.B.(1975), Education for Sexuality: concepts and programs for teaching, Philadelphia, PA: W.B.
      Saunders Co.

32. SIECUS( Sex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council of the U.S.), National guidelines task force (1991), 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sexuality education: Kindergarden-12th Grade, SIECUS.

 

An Exploration of the Buddhist view of sexuality

Chen, Si-Chi

Humanities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buddhism education is to enlight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human, it has the specific education philosophy on the issue concerning sexuality.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the buddha nature of the human to study the sexuality concept of buddhism finds it has some similar concepts with modern sexuality education, further more, to study its meaning of today education finds it can supply a different reference structure of the value system from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educator and counselor when they take the case about the sexuality problems and also can purify the social problems from the cause of the sexuality problem.

Keyword: buddhism education, buddha nature, sexuality education

 

華梵學報
第四卷第一期(1997.05)
頁55-60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