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瑜珈菩薩戒》要義
濟群法師
28/04/2017 07:0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菩薩戒的傳承可分為二大支:一為梵網菩薩戒,一為瑜伽菩薩戒

  在漢傳佛教地區,弘揚的主要是梵網菩薩戒,其影響遠遠大於瑜伽菩薩戒。但在藏傳佛教中,盛行的卻是瑜伽菩薩戒,有關譯本和注疏約有八九種之多,如宗喀巴大師的《菩薩正戒論》等,對於我們學習菩薩戒而言,是非常好的參考資料。

  瑜伽菩薩戒在中國先後有多種譯本。最早為《菩薩地持經》,共十卷,由北梁曇無讖翻譯,在南北朝曾經盛極一時,影響非常之大。其後,在劉宋時期又出現了求那跋摩翻譯的《菩薩善戒經》,共九卷。再就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瑜伽菩薩戒本》,是將《瑜伽師地論》中關於戒品的部分獨立成冊,成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出自《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從《瑜伽師地論》的經題來看,瑜伽師即禪師,即過程,也就是說,這是一部論述禪師修行過程的論典。本論共五分,第一分即為本地分,以人天乘、聲聞乘、菩薩乘為脈絡,對發心到修行乃至最後成就的每一部分都有詳盡的敘述,囊括了佛法的整個修學次第。其後出現的一些論典著述,如大家熟悉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成佛之道》等等,它們所建構的修學綱領,早在《瑜伽師地論》中就有明確說明。而《菩提道次第廣論》在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後所提出的止觀部分,也是來自《瑜伽師地論》。由此可見,《瑜伽師地論》對學佛修行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們現在講的菩薩戒,屬於《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這一部分。《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其中三十五卷到五十卷為菩薩地的內容,僅戒本就有一卷。這之前的譯本,如《地持經》十卷,《善戒經》九卷,即是《瑜伽師地論· 菩薩地》的異譯本。如果僅僅想對瑜伽菩薩戒有所瞭解,學習《瑜伽菩薩戒本》也就夠了;如果要對整個瑜伽菩薩戒作深入的研究,就必須結合《瑜伽師地論》進行全面學習。

一、戒相

  四重:
  瑜伽菩薩戒的戒條為四重四十三輕,這和梵網菩薩戒有所不同。在梵網菩薩戒中,重罪有十條,那麼,區別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如殺、盜、淫、妄四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條,但我們發現,在瑜伽菩薩戒的四重內卻沒有包括這幾點。聖嚴法師對此的解釋是:梵網菩薩戒屬於頓立戒,不需要經由五戒、八戒的次第,也不需要具備聲聞戒的基礎,就可直接受菩薩戒,自然要強調殺、盜、淫、妄這些基本要領;而瑜伽菩薩戒屬於漸式戒,必須以別解脫戒為基礎,必須受五戒、八戒或沙彌戒、比丘戒之後,才能進一步受持菩薩戒,而殺、盜、淫、妄這幾點在別解脫戒中已經包含了,因此瑜伽菩薩戒所強調的只是作為菩薩戒的重點,即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從對治凡夫的貪、嗔、癡來制戒。

  1、自贊毀他戒:
  如是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何等為四。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如果菩薩為貪求名聞利養而自贊毀他,處處標榜讚美自己,甚至為抬高自己而別有用心地貶低他人,屬於菩薩戒的第一條重罪。

  2、慳不惠施戒: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舍。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給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這一條是關於慳貪吝嗇的,其實還是屬於貪的範疇。作為菩薩,看到貧苦無依的人前來求財或求法,出於慳貪的心理,不願慷慨地施與財物及佛法,也是屬於重罪。因為菩薩要利益一切眾生,以眾生的需要為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也就違背了菩薩的發心和修學菩薩道的初衷。

  3、不受悔戒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舍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這一條是屬於嗔的範疇,嗔心有著極其猛利的力量,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如果菩薩長養自己的嗔恨之心,表現在行為上,對人惡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傷害他人;表現在情緒上,內懷猛利忿恨意樂,當對方道歉時還耿耿於懷,不受不忍不舍怨結不受是不接受他人的歉意,不忍是不能忍辱,不舍是不願捨棄自己的冤氣,不願化干戈為玉帛,這也是重罪之一。

  4、說相似法戒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如是名為菩薩四種他勝處法。

  這一條是屬於癡的範疇。謗菩薩藏就是譭謗佛法及大乘經論,另建像似正法,所謂像似正法即非佛法或附佛外道。或自信解就是自己建立一套,隨他轉是信受並弘揚他人的邪說。若菩薩如是而行,就是犯下了根本的重戒。太虛大師曾諄諄告誡學人:此一條為菩薩最緊要之關頭,學者其勿忽諸!

  從以上列舉的四點,我們不難看出菩薩戒和聲聞戒的差別所在。聲聞戒的判罪必須通過身業和口業,而菩薩戒則側重於對意業守持,貪、嗔、癡諸種煩惱的現行都屬於犯戒的範疇。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舍別解脫戒,一旦違犯了聲聞戒中的重戒,立刻就失去戒體。但違犯菩薩戒屬於中品纏犯,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舍菩薩淨戒律儀,不會因偶爾的過失而舍去菩薩戒戒體;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違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才是上品纏犯,才會因此失去戒體。

二、四十三輕

  瑜伽菩薩戒的四十三輕根據菩薩所應遵循的六度四攝而制定。佈施為六度之首,在瑜伽菩薩戒中,關於佈施的內容有七條;關於持戒的內容也是七條;關於忍辱的內容是四條;關於精進的內容是三條;關於禪定修行的內容是五條;關於開發般若智慧的內容是六條;另外十一條戒則結合了四攝法門的有關內容。所以說,菩薩戒的四重四十三輕,一方面是幫助我們克服貪、嗔、癡煩惱,一方面幫助我們廣修六度四攝。

  1、不供養三寶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日日中若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贊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不恭敬懶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若誤失念而違犯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苾芻恒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

  作為菩薩,時時都要供養佛法僧三寶。供養的方式很多:以虔誠的禮拜來表達對三寶的恭敬,以由衷的讚歎來稱頌三寶的殊勝,或以清淨心憶念三寶的功德,都屬於供養的範疇,若不如是而行,便屬於犯戒。如果內心對三寶缺乏恭敬之心而不願承事供養,就屬於有染違犯,因為其中夾雜著個人的煩惱和雜染。

  如果因忙碌而一時忘記,有所怠慢,雖也有犯,但屬於無染違犯。

  另外還有兩種情況是屬於不犯的:在內心狂亂、精神失常的前提下,未能供養三寶不為犯;或已是登地菩薩,時時處於清淨意樂之中,本身就屬於三寶的一體,不需要以這樣的形式去供養,也不為犯。

  2、貪名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其大欲而無喜足。于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作為菩薩,如果欲望強烈而沒有滿足之時,對得到的供養貪著不舍,就是對這條戒有所違,因為有貪心在其中作用,所以屬於雜染違犯。

  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是無違犯呢?有的人貪心很重,自己也已意識到這一點,因而努力對治,但在對治的過程中,正念的力量還不夠強大,未能有效克服自己的貪心,還是忍不住會去貪著,就不屬於犯戒。

  3、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憍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非 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決擇。或複與余談論慶慰。或他說法論義決擇屬耳而聽。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護僧制。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出於驕慢或嫌恨之心,對有德的師長同學不善加接待,不遵循通常的禮節,屬於有染違犯。

  如果是因為懶惰懈怠或一時疏忽大意所致,則屬於無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屬於無違犯,如生病、睡著或神智不清等等。

  4、不應供受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餘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或有疾病。或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餘先請。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或為引攝未曾有義。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義決擇當知亦爾。或複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請。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雖不能貪著名聞利養,但也不能無端拒絕他人的供養。如果有人請你受供,而你因為對此人抱有成見,懷著嫌恨恚惱之心不受其邀,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是因為懈怠或忘記,雖也犯戒,但屬於非染違犯,罪輕一等。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或是患病;或是要去的地方非常遠;或是去了之後會有命難、梵行難,前者是有生命危險,後者是可能會破戒,如到一些色情場所及與自身身份不合的地方;或是別人並非真心相邀,去了反而給人添麻煩。

  菩薩不僅要慈悲,還要有智慧,要懂得區分不同的情況。《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菩薩利益眾生是有前提的,否則,一味恒順眾生,無論眾生讓你幹什麼都依言行事,讓你幹壞事也不加拒絕,眾生倒是歡喜了,可結果非但害了自己,也害了眾生,所以慈悲還要有智慧的指導。

  5、不受重寶施戒
  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舍有情故。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觀後時彼定追悔。或複知彼于施迷亂。或知施主隨舍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匱。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違拒不受。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有人贈送珍珠、瑪瑙、琉璃等各種寶物於你,而你因嫌恨恚惱心而執意不受,也是染違犯。因為菩薩對每個眾生都應一視同仁,如果厚此薄彼,就無法體現對眾生的慈悲。

  如果因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沒有接受,則屬於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或神智不清;或知道自己接受了這些供養會產生貪著,對修行不利;或知道對方供養之後可能後悔;或知道這些東西來路不正,是屬於偷搶而來的贓物,接受之後會引起諸多麻煩。

  前面兩條戒都是關於接受供養的,菩薩不應以貪心受供,如果有絲毫貪著之心夾雜其間,本身就沒有資格接受他人的供養。所以,不要以為有人供養就一定是好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還是一種考驗,若還有貪心,接受就是犯戒;若還有嗔心,不接受也是犯戒。

  6、不施其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於是法未善通利。或複見彼不生恭敬無有羞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或複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或複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與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若以嫌恨恚惱或嫉妒之心而不願對他人說法,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是因為懈怠就是非染違犯,所以心念是決定罪過輕重的頭等問題,而不僅僅是形式。

  還有一些情況屬於無違犯:或者因為生病;或者因為心智狂亂;或者對方是存心刁難;或者覺得不說法于對方更有益。菩薩要有善巧方便,對不同的眾生應以不同的方式去調教,應對機說法,因材施教,不一定有問必答,這就需要以智慧來辨別。

  7、不教悔罪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舍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棄舍。由忘念故。不作饒益。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何以故。非諸菩薩于淨持戒身語意業寂靜現行。諸有情所起憐湣心欲作饒益。如于暴惡犯戒有情于諸苦因而現轉者。無違犯者。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舍不作饒益。皆無違犯。

  無論是在僧團還是學佛的信徒中,都會有一部分不守戒律、行為散慢、品質惡劣的人,對這樣的有情,菩薩又應如何處置呢?如果懷著嫌恨恚惱之心而棄舍他,不去管教,不作饒益,也是屬於有染違犯。

  如果因為懶惰、懈怠、忘念,則屬於非染違犯。

  什麼情況是屬於無違犯呢?就是欲方便調伏彼,在比丘戒裡,也有以默擯之,即在一段時間裡,大家都不和這個人說話,讓他閉門思過,反省自己的錯誤,所以,以孤立來制裁對方也是一種方便教化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遮戒,障礙持戒的內容有七條。

  8、遮罪共不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于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舍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于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裡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憍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複過是數亦應取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安住淨戒律儀菩薩。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有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遮罪有共的方面,也有不共的方面。

  共的方面,如聲聞戒所提倡的少事少業,就是要我們奉行簡單的生活原則,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遠離世俗的牽掛,從而達到解脫的目的。而從菩薩道的修行來說,雖然個人生活也應以少事少業為原則,既然聲聞人都不貪著,菩薩就更不應貪著;但從利益眾生的角度來說,如果菩薩只顧自己少事少業,又屬於犯戒的行為。所以說,菩薩為度化眾生的需要,就應多事多業,一方面成就廣大事業,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種供養,只有這樣,菩薩才有更多的能力來幫助眾生,解決眾生的各種困難。

  當然,我們還要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多事多業,不要以為自己很有定力,如果不是修養有素,往往在面對特殊環境時就失去定力了。聲聞的解脫修行為什麼強調遠離?就是因為眾生一旦擁有事業和財富就難免貪著,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再三讚歎遠離的功德。同樣是多事多業,關鍵在於發心,如果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多事多業就是犯戒;如果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出發,多事多業就是菩薩行。

  9、性罪一向不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于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複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複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惟。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落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落迦。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于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湣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惡于諸有情無有慈湣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湣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湣心。于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取。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複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複有情。又見眾主或園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湣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現無系屬習淫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舍不善業。住慈湣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所教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又如菩薩為多有情解脫命難囹圄縛難刖手足難劓鼻刵耳剜眼等難。雖諸菩薩為自命難亦不正知說於妄語。然為救脫彼有情故。知而思擇故說妄語。以要言之。菩薩唯觀有情義利非無義利。自無染心唯為饒益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說異語。說是語時于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舍。菩薩見已起憐湣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舍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于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伎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淫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于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湣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綺語。相應種種倡伎吟詠歌諷王賊飲食淫衢等論。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匯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綺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所謂性罪,就是殺、盜、淫、妄、二舌、惡口、綺語、妄語等不善行。在聲聞戒中,殺、盜、淫、妄是絕對禁止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涉及到殺、盜、淫、妄的行為,都屬於犯戒。如不殺生,不論有什麼理由都不能傷害眾生,但在菩薩戒裡,對此就有不同的開遮。菩薩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殺生;可以偷盜;可以邪淫;可以妄語;可以二舌;可以飲酒;可以惡口。

  比如有人要謀財害命,甚至要殺害父母及聖賢大德,因此造下深重的罪業,菩薩看到這種情況,不忍此人墮落地獄長時受苦,生起極大憐憫,寧願自己把他殺了,寧願自己墮入地獄也不讓其造下重罪,從捨己救人的慈悲心出發,就可以把此人殺掉,不但沒有犯戒,而且功德無量。

  再如偷盜,若盜賊或黑勢力偷拿屬於三寶、常住的物品用以享受,而這樣的罪業也足以使他們墮落地獄,菩薩看到這種情況,可以運用善巧方便將這些物品奪回來並物歸原主,是寺廟的就還給寺廟的,是百姓的就還給百姓,是國家的就還給國家的。其中的關鍵是:菩薩見已,於彼有情起憐湣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菩薩和俠客的不同。雖然從行為和效果來說,俠客也是除暴安良,仗義而行,似乎與菩薩所行沒有本質的區別;但從發心而言,俠客是嫉惡如仇,恩怨分明,而菩薩只有慈悲之心,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對方的利益,勿令受用如是財故,當受長夜無義無利,不忍他們將來在生死輪轉中遭受種種痛苦。

  其它還有關於邪淫、妄語、二舌、惡口、綺語等方面的內容,總之,菩薩為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需要,從慈悲心出發,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開許的,而這樣做了之後,於戒律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10、味邪命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邪命就是不正當的謀生手段,作為菩薩,如果為了名聞利養而偽裝成有道德的樣子,或通過看相占卜、勘測風水來獲取利益,都屬於有染違犯。

  什麼情況下屬于無違犯呢?對於煩惱過於深重的人來說,雖已努力克制,可未能成功,那就不犯戒。

  這條規定特別有意思,關於這一點,在其他戒條中也屢屢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也的確存在這種情況,很多煩惱都是無始以來的習氣,雖經努力克制,一時也難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所出現的不如法行為,從因果角度說是有罪的,但從菩薩戒的角度來說,還不屬於犯戒的範疇。

  11、掉動嬉戲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諠嘩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忘念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惱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歡顏表內清淨。如是一切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心不寂靜,行為輕浮,喜歡嬉戲喧鬧,唱歌跳舞,也是有染違犯,因為這都是屬於放逸的行為。

  如果是一時疏忽,比如在某種環境下,聽到音樂就不由自主地隨之唱起來,則屬於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或是從慈悲心出發,看到別人苦惱時,欲遣他所生愁惱,為對方唱一唱,使其開懷,就不會犯戒,因為這是以慈悲心而不是煩惱心唱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憐憫和利益眾生。或是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菩薩知道對方喜歡唱歌,為了使他和自己有緣,投其所好,在這一前提下,逐步引導對方契入佛法。

  12、倒說菩薩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盤。應於涅盤而生厭背。于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盤忻樂親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于大涅盤忻樂親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倒說菩薩戒法戒,就是歪曲菩薩戒的思想精神。作為菩薩,如果說菩薩不應喜歡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也是屬於有染違犯。菩薩怎麼可能不厭離煩惱、不證得涅槃呢?只是菩薩觀煩惱、涅槃由空而發,不是像聲聞那樣把煩惱和涅槃看得很實在,因而有煩惱可斷、有涅槃可證,菩薩是通過觀空來斷煩惱、證菩提,雖方式和聲聞人有所不同,但目的卻是一致的。聲聞人為自利尚要斷煩惱、證涅槃,菩薩為利益無量眾生,更應如是而行,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

  13、不護雪譏謗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謗聲流布。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被人誹謗或屈辱,又該如何對待呢?這有兩種情況:一是確有其事;一是無中生有。若菩薩確有不如法的行為而導致他人詆毀,就要及時避護,充分檢點自己的行為,不再犯同樣的過錯,否則就是有染違犯。

  如果所面對的是誣陷不實之辭,菩薩就應澄清事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從聲聞戒的角度來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但不作解釋而聽之任之的話,對方的誤解可能會越來越深,嫌恨也越來越重,雖然自己很清閒,對方卻會因此產生煩惱並造作口業,所以從利益眾生的角度來講,及時澄清是有必要的,若事不實而不清雪,也是犯戒,是非染違犯。既要能護,也要澄清,這兩點正顯示了菩薩積極入世的態度。

  在有些情況下,事實自然會得到澄清,辯護只是多此一舉,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只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如果菩薩以智慧觀察到這樣的結果,雖然不去辯護,也不會對戒律有所違犯。所以說,我們要領會戒律的精神,辯護的作用是為了使還事實以本來面目,若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不應盲目為之。

  14、不行楚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菩薩在行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根性頑劣、剛強難調的眾生。佛經中對不同類型的眾生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最善的馬一看鞭影就會跑;稍劣的馬要鞭子及身才會跑;再劣的馬要鞭打至疼痛才會跑;最劣的馬要痛到不能忍受才會跑。以我們研究所為例,最早提倡的是自覺、自由、自在,屬於對上等馬的教育,但試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家未必是上等馬,政策就逐步有所調整。作為菩薩,也要根據對方根基來選擇調教的方式,知道通過什麼途徑才能使對方得到利益。對於那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眾生來說,只有經過猛烈的鞭策痛打之後,才能使之得到利益,就應現威猛相來調伏對方。如果護其憂惱而不施行,礙於人情而不對其進行嚴厲責罰,就是婦人之仁,不屬於菩薩道的行為,因而也是犯戒的,屬於非染違犯。

  什麼是無違犯呢?有些眾生自尊心很強,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這樣的做法對他來說是弊多利少,就不能如是而行,所以菩薩應以觀眾生的義利為前提。

  第三部分是關於障忍辱度的內容,有關戒律共有四條。

  15、嗔打報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嗔報嗔。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作為菩薩,對方罵你,你也罵他;對方打你,你也打他;對方嗔恨你,你也嗔恨他,不能經受一點侮辱,不能以柔和之心去包容對方,以忍讓之心去感化對方,而是像世間法所說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樣,也就違背了菩薩的精神,屬於有染違犯。

  16、不如法悔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外道。若彼悕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若彼有情性好鬥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若複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傷害了他人,又應如何彌補呢?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確實傷害了對方;一是雖未傷害對方,但對方卻懷疑你傷害他。無論是出於什麼情況,只要對方有這樣的誤解,菩薩都應去表示歉意。因為菩薩要慈悲眾生,若不去澄清的話,對方的心中就始終有個陰影,於雙方都沒有好處,而作出坦誠的說明之後,就能使對方放下心理包袱,解除精神痛苦。如果沒有慈悲憐憫之心,不去向對方有所表示,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因懶惰而沒有去道歉,則屬於非染違犯。

  什麼樣的情況是無違犯呢?或者是不去道歉于對方更有好處;或者是道歉後反而讓對方無地自容;或者是對方性格激烈,道歉只會增添他的怒火。也就是說,無論是道歉還是不道歉,都要以幫助對方為前提。

  17、不受懺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複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無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作為菩薩,和他人產生糾紛之後,對方來向你道歉,而你卻依然憤憤不平,拒不接受,也是有染違犯。瑜伽菩薩戒所說的每一條,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非常富有人情味。

  如果對對方已無嗔恨之心,也不是故意要氣惱對方,只是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則屬於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如果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説明對方,那麼,不接受對方的道歉也不犯戒。

  18、懷忿不舍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作為菩薩,當對他人產生嗔恨之後,堅持不舍,耿耿於懷,始終處於煩惱狀態而不能自拔,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是因為煩惱深重,雖想方設法克服,但還不能有效對治自己的情緒,就不屬於犯戒的範疇。

  我們心理狀態的延續也是緣起的,當我們恨一個人時,如果總想著對方的壞處,嗔恨的種子就會不斷增強;如果能將心念轉過來,想想對方曾經有過的好處,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佛子應有的悲心,嗔恨的力量自然會越來越小。所以,當心念產生之時,將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關鍵是看我們給它創造什麼樣的因緣。在瑜伽菩薩戒中,如果懷恨時樂此不疲,就是有染違犯;如果努力對治,雖一時難以克服,也不為犯,因為你所創造的條件正在使煩惱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第四部分是有關精進的戒律,共有三條。

  19、染心禦眾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禦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禦徒眾。

  作為菩薩,如果因染汙心而貪著名利地位,貪著供養供侍,貪著作為住持的權力,貪著作為師傅的樂趣,以此來管理寺廟、招收徒眾,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不是以貪著心來做這些事,那就是不犯。

  在這兒,再次強調以貪心來判攝犯與不犯的區別。有沒有貪心誰知道?自己知道。所以,菩薩戒的判罪不是由別人評判,而是由自己來評判。同樣的行為,是染違犯或非染違犯,乃至不犯,關鍵都是在自己的心: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嗔心?最清楚的就是自己,即使別人對你作出評判,你還可以進行狡辯,所以瑜伽菩薩戒主要是從道德而不是從法治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

  20、非時睡眠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懶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遭疾病若無氣力行路疲極。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人的欲望總有所偏重,有人食欲特別重,吃飯成了人生最大的樂趣;有人名利心特別重,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價;也有人睡欲特別重,一味貪圖放逸之樂,不求精進,虛擲年華。作為菩薩,如果貪著睡眠的快樂、倚靠的快樂,不但睡眠時間沒有節制,且在不該睡覺的時間依然臥床不起,就是有染違犯。其中,非量為睡得太久;非時為不該睡覺的時間,孔子在看到學生白天睡覺時曾感歎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扶也,因為睡眠會浪費了人生大量的時間,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告誡我們說: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如果是因為患病,或過於辛苦勞累,需要通過睡眠加以調整,則不屬於犯戒的範疇。

  21、虛談棄時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忘念虛度時日。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見他談說護彼意故。安住正念須臾而聽。若事希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無所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懷著愛染之心談天說地,論長道短,還覺得津津有味,白白虛度無數光陰,也是有染違犯。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有這一嗜好,由此我們也可以發現,瑜伽菩薩戒都是針對眾生的煩惱和不良習慣,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如果是在某個氛圍中,一時忘記了,不知不覺地跟著說了幾句,就是非染違犯,因為這和熱衷此道的情形不同,雖然也跟著說了,可很快就會生起警覺,並不是從內心喜歡這些無聊的話題,所以性質和前者不同。

  還有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如果對方興致很高,為了不使其過於難堪;或對方很壓抑,需要找你傾訴一下,就可安住正念,須臾而聽,首先,是在聽的過程中要提起正念,其次還有時間的問題,不能一聽就是半天。如果對方所說的事情特別離奇,出於好奇心問一下也沒有太大的妨礙;或者相反,對方就某件不同尋常的事件來詢問於你,而你順便回答一下也不為犯。

  第五部分是關於是障礙禪定修行的內容,戒律共有三條。

  22、懈慢不求禪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懶惰懈怠而不請者。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遇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其師顛倒教授。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無所違犯。

  作為菩薩,當然要修習禪定,如果恃才傲物,自以為是,不願親近善知識,也不願在修行上有進一步提高,也屬於有染違犯,因為驕慢是煩惱心所,而且是根本煩惱。

  如果因懶惰懈怠而不去請法的話,就是非染違犯。懶惰懈怠雖也是煩惱心所,但屬於隨煩惱,較之于根本煩惱而言,性質和程度都有所不同。瑜伽菩薩戒屬於唯識的思想體系,非常重視對心理的分析,臺灣惠明法師就寫過一篇《瑜伽菩薩戒的心理學》。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也可以瞭解到,所有的染違犯或非染違犯都是以心念來判攝的,而對心念的把握正是菩薩戒的重點,這在瑜伽菩薩戒中表現得尤為充分。

  還有一些情況屬於無違犯:或者因為生病而無力前去受教;或者知道這個老師的指導方法不正確;或者自己已經有了智慧,懂得怎麼修習禪定;或者已經得到過這方面的指導。

  23、不除五蓋定障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貪欲蓋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如貪欲蓋如是。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煩惱當做寶貝一樣精心呵護,不願捨棄,而修習禪定正是為了消除五蓋,五蓋為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懷疑五種煩惱。作為菩薩,如果貪著自己的煩惱,對貪欲蓋忍受不舍,就屬於有染違犯。
  什麼樣是無違犯呢?如果通過努力對治,但還是無法克服,就不算犯戒了。

  24、貪味靜慮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作為菩薩,如果貪著禪定的快樂,於味靜慮見為功德,也是屬於有染違犯。對有些人來說,修習禪定是非常享受的事情,很容易沉溺在禪定的快樂裡,既無暇聞思經教,更忘卻了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本份。而耽于定樂,還會影響到智慧的開發,如生活在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正是因為貪著定樂才無法進一步追求解脫,這就需要有正見的指導,如無常觀、無我觀、空觀,由此建立正定並引發無漏智慧。外道的禪定之所以不能開發智慧,就是因為沒有緣起的正見。所以佛法的不共之處是在於正見,而不是在於定。但是定又是修習佛法、開發智慧的必要基礎。如果沒有定的力量,慧往往又會落於狂慧。

  第六部分是關於障礙般若智慧,共有八條,對同學們來說是非常現實的。

  25、立論不許學小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于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無違犯者。為令一向習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說。

  作為菩薩,如果產生這樣一種知見,認為不應聽聞、修學、受持聲聞教法,也是屬於有染違犯。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菩薩對外道典籍都要精勤研究,更何況聲聞教法?聲聞教法也是佛陀所宣說,排斥聲聞教法,就意味著排斥佛法。

  什麼樣的情況是無違犯呢?如果是為了讓那些專門修學小乘的人能進一步回小向大,目的是為了度化他,才可作如是說。

  26、棄大向小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菩薩藏未精研究。于菩薩藏一切棄舍。于聲聞藏一向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沒有認真研究菩薩藏,就輕易地棄舍了菩薩藏,轉而修學聲聞藏,那就是回大向小,這樣的作法也是屬於犯戒,是非染違犯。

  27、舍內學外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于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對佛教的經論典籍還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就開始鑽研外道論著,或鑽研世間的哲學、文學等等,除佛法外什麼都學,那也屬於有染違犯。

  還有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或者自己的根基特別好,又有因緣成就,短時間內就可掌握很多世間典籍或外道理論。同時,自己已樹立了佛法正見,對於世間及外道的觀點能正確辨別,且能妥善處理學習佛法和世間法的關係: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也就是說,一天中以兩分的時間學佛法,一分的時間學習世間文化和外道典籍,也是戒律所允許的。

  從菩瑜伽菩薩戒中我們可以看出,它的規範非常合乎情理,非常接近凡人認識和接受的標準。當然不是說其它經論就不近人情,而是它們所針對的層次更高,有的是針對地上菩薩的境界。如梵網菩薩戒,是盧舍那佛在蓮花藏世界為大菩薩們所說,又由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示,物件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而瑜伽菩薩戒為彌勒菩薩所說,他根據娑婆世界眾生的特點,將佛經裡有關菩薩的行儀整理出來,所以我們學習起來感覺格外契機。

28、寶玩異論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越菩薩法。于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玩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對異道論和世間文化研求善巧,深心寶玩,愛樂味著,也是屬於有染違犯。這樣情況還是比較普遍,比如有些搞藝術的,覺得出家的生活更適合自己,可出家後卻不修學佛法,繼續沉溺於藝術創作之中,將之看得比學佛更重要,無疑是本末倒置。

  對世間的文化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應非如辛藥而習近之,就是說,世間文化只能作為方便而暫時使用,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學佛或弘法。弘一大師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師出家前,文學、繪畫、音樂無所不精,出家後卻將此通通放棄,唯以書法來與眾生結緣並弘揚佛法。

  在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出家後應將以往所學運用在弘法事業中,這才是佛子的本份,否則,還是以藝術創作為樂,挾一技之長而自以為是,結果使煩惱習氣得到延續,將在家的生活狀態帶到寺院中來。所以戒律規定:在家做什麼,出家後不應繼續從事。如在家為人理髮,出家後就不可再為人理髮;在家搞電腦,出家後就不可再搞電腦。這主要是從解脫道的修行來說,因為從事自己熟悉的事情,會習慣性地貪著,一旦迷失在自己的長處裡,就很難再有正念,也很難再有平常心。而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貪著世間文化,也會影響到般若智慧的開發。當然,從弘法事業的發展來說,我們又要發揮各自的長處,前提是避免對長處的貪著。

  29、不信深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譭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是譭謗或由自內非理作意。或隨順他而作是說。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若聞甚深最甚深處心不信解。菩薩爾時應強信受。應無諂曲應如是學。我為非善盲無慧目。于如來眼隨所宣說于諸如來密意語言而生誹謗。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于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

  作為菩薩,如果對菩薩藏的甚深法義,及諸佛菩薩的境界,不但不能相信,甚至還譭謗說:這不能引義,不能使人認識真理,學了沒有好處;或者譭謗說:這不是如來所說,不能利益安樂眾生。這樣的行為就屬於有染違犯。

  如果僅僅是因為認識而造成的誤解,就屬於非染違犯。還有時候,只是隨順他人說二句,雖然也是犯,但犯得比較輕。

  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故意譭謗,明知它能帶來利益,但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去譭謗;後者是認識問題所造成的。從戒律的角度來說,後者犯得較輕,為非染犯。但我們要知道,從究竟意義上來說,後者的罪過更重,為什麼?因為他是由自內非理作意,知見已經壞了,就是破見。前者雖然在某種狀態下說了不該說的話,但知見沒有壞,只是暫時的失足,還有可能改變過來。在佛法裡,破見比破戒還可怕,如果不相信菩薩道,把菩提心捨棄了,就等於放棄了菩薩道的修行,菩薩戒自然也失去了。

  舍戒有兩種情況:一是犯了特別重的戒,戒體自動失去;一是對佛法不再信仰,退失了菩提心,因為菩薩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喪失菩提心也意味著對菩薩戒的捨棄。聲聞乘舍戒的條件比較多:比如說二行,就是原為男身,結果變得非男非女,這不是像現在的變性手術,將女身轉為男身,男身轉為女身,而是指不男不女的狀態。但在菩薩戒的角度來說,怎麼變都沒關係,因為菩薩戒什麼人都可以受,如果男眾變成女眾,戒體還是不失的。

  如果聽聞了不可思議的甚深大法及諸佛菩薩的境界,但一時理解不了,又該怎麼辦呢?作為菩薩,應該要強信受,也就是無條件地來接受,且這種接受應無諂曲,不是出於討好而隨聲附和。明白自己是因為智慧不夠而無法理解,卻不能對大乘經教產生譭謗。佛法有現量、比量和聖言量,佛陀乃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他所宣說的教法為聖言量,不是我們可以從世間經驗出發來衡量的。如果只是從自己的常識出發,能理解的是真理,不能理解的是謬誤,從而障礙自己對佛法的理解和接受,這一做法本身就是大錯,也就是佛法中所說的所知障。在學佛的道路上,我們不過是幼稚的學齡兒童,而如來是一切智者,智慧成就、道德成就、慈悲成就,于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足已為我們可依賴的的師長,這也正是信仰建立的基礎。

  30、愛恚贊毀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恚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複增長。

  作為菩薩,如果有愛染心或嗔恨心,對眾生不能平等看待,根據自己的愛嗔來稱讚和誹謗,也屬於有染違犯。

  31、憍慢不聽正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聞說正法論議決擇。憍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于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以驕慢心對正法論義進行決擇,不去聽聞,也是有染違犯。我們要知道,每個法師或學者都有各自的專長,我們要善於學習,包括對世間的觀察,接觸各種層次的人,都能學到很多東西,這就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道理。學習從哪裡著手?一是要謙虛,一是要打開自己的心胸,這是學習的基本要點。有了這兩點,隨時都能學到知識,古人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尚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的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已經不夠了,隨便一走就是幾萬里,有條件接觸不同的文化,更要善加利用。我自己感覺,我的很多知識就是這樣來的。有時接觸一些學者,也使我得到不少啟發,我們習慣從書本尋求知識,其實書是人寫的,有時一次談話就概括了幾本書的思想內容,這是獲得知識的輕鬆方法,正所謂聽君一席言,勝讀十年書。還有很多知識是來自于生活,信徒中各種類型的人都有,有些是從商的,有些是從政的,聽他們訴說人生的悲歡喜樂,從政的談政界情況,從商的談商業情況,也可以從側面來觀察人生。有了佛法的指導,就有能力將這些生活中的素材轉化為人生智慧,佛法是人本的,它的土壤還是在現實人生。

  還有一種情況是,雖然知道有善知識說法,但因為懶惰,覺得少聽一點也沒關係,不是對善知識瞧不起,那就是非染違犯。

  32、輕毀法師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于文不依於義。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作為菩薩,對法師故意譭謗,缺乏恭敬心,但依于文,不依於義,也是屬於染違犯。

  剛才講到的幾條是關於般若方面的,比如棄大學小戒告訴我們應如何處理大乘和小乘的關係;舍內學外戒有告訴我們如何處理佛法與世間法、內學與外學的關係。如果沒有正確的處理方式,就會影響到般若智慧的開發。我們對每一條菩薩戒的學習,都應對照自己的生活,對照平常的習氣,按菩薩戒來要求自己,而不應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學習上。

  以下是關於四攝法門的內容,共有十一條。整個瑜伽菩薩戒的建構,是以攝意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為脈絡。六度的著重點在於攝善法戒,而四攝的著重點在於饒益有情戒。攝為攝受,從同事、愛語、佈施、利行四個方面來攝受眾生。 

  第一部分為障同事戒,有兩條。

  33、不為助伴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諸有情所應作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助伴。謂于能辦所應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來。或於正說事業加行。或于掌護所有財寶。或於和好乖離諍訟。或于吉會或於福業不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有疹疾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先許餘為作助伴。若轉請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廢。若性愚鈍于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若為將護多有情意。若護僧制不為助伴。皆無違犯。

  佛教所說的同事有兩層含義:首先,積極參與他人所從事的正當事業,比如弘法事業,教育事業,都需要更多人的參與,我們要發心去做,積極促成這些善業的成就,不但西園寺的事業要參與,對所有的佛教事業,都要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覺得和自己無關,或不希望對方的影響超過自己,就不是菩薩所為。其次,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否則,一廂情願地幫助他人,有時反而會成為對方的負擔。許多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就存在這種情況,希望兒女將來讀什麼樣的大學,找到什麼樣的工作,成立什麼樣的家庭,也許他們希望的正是兒女不喜歡的,結果將兒女逼上絕路,這就是不懂得同事法門。

  作為菩薩,對於他人所從事的正當事業,如果懷著嫌恨恚惱之心,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袖手旁觀,不假援手,不為助伴,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因為懶惰懈怠的關係而沒有去參與,就是非染違犯。

  還有些情況是屬於無違犯:或者患病乏力;或者自己的修行不能間斷;或者知道對方有能力獨立完成;或者知道這件事會帶來不好的結果;或者若知求者自有依怙,也就是你的參與反而會引起另外的矛盾,會引起對方父母師長的不悅,就要三思而行,因為菩薩要讓眾生歡喜,不能顧此失彼;或者從慈悲心出發,覺得對方需要冷落後才會反省,因為有人習慣於他人的幫助,反而養成驕慢的習氣,適當的拒絕也是教化的方式。

  34、不往事病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于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先許餘為作供事。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苦當知亦爾。

  作為菩薩,看到有情患病不起,懷著嫌恨恚惱心不往共事,也屬於有染違犯。比如同在一個僧團,知道了有人生病後也不去照顧,就違背了菩薩的慈悲精神。

  如果因為懈怠而沒有去照顧,就是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於不犯:或者自己也有病;或者已經請別人去幫忙照顧了;或者知道病人有人照顧;或者知道病人自己能夠料理等等。

  瑜伽菩薩戒的犯與不犯非常微妙。究竟是犯還是不犯,主要是依靠自覺來判斷,不然,你也可以找到很多藉口,但要找藉口就不是菩薩了。是不是菩薩,不是資格的問題,而是建立在當下的心念,當下的所作所為。所以說,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是什麼身份,而在於你所想所做的是什麼。也許你認為自己現在是什麼,但表現不好,隨時都可能不再是什麼,這就是因果的法則。

  這兩天,有個走掉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說他師傅不讓他到北京佛學院讀書了,要他做事。於是他又想回來學習,我告訴他:最好還是去做事,不要再來學習。如果是一貫表現比較好的學生,走了之後想回來,我們也還是會要的;如果是一貫表現不好的學生,走了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不走也會想辦法讓他走。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世事無常,有錢也好,有地位也好,是學生也好,是法師也好,現在擁有的一切,隨時都在你的所想所作中變化著。不要以為擁有了就可任意揮霍,如果不珍惜自己的身份,失去時再後悔就來不及了。如果懂得珍惜,不斷地種下善因,才可能繼續保有這種身份。如果所種的因有長久性,得到的果才能延續;如果所種的因很短暫,果也就一閃而逝,接著就會被其他緣所替代。

  第二部分是障愛語戒,有一條。

  35、不為宣說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餘善友攝受。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複知彼性弊 悷。不為宣說。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見到眾生為現實利益,做了很多不應做的事情,就應及時去幫助開導他,如果懷著嫌恨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聽之任之,也是有染違犯。

  那什麼情況是無違犯呢?如果知道自己無知,沒有能力幫助對方;或者請別人去開導;或者對方有能力慢慢醒悟過來;或者知道其他人會去開導;或者知道對方根性極鈍、頑固不化等等。

  第三部分是障礙佈施的,也有四條。在六度中,已經出現過有關佈施的戒律,但這兒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六度側重從攝善法戒的角度來修佈施;而四攝是側重從饒益有情的角度來修佈施。

  36、有恩不報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非染違犯。無違犯者。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欲報恩而彼不受。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對有恩于自己的眾生,完全沒有感恩之心,不但如此,還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比如對社會及父母師長為我們創造的一切條件不知感恩,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享受,不懂得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就屬於有染違犯。

  如果因為懶惰、懈怠而暫時沒有酬報,則屬於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屬於不犯:雖然努力了,但現在還沒有能力報答;或者你想到要報恩,但對方不肯接受。

  37、患難不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應知如前。於他事業不為助伴。

  作為菩薩,看到別人因破財、丟官、失去親人而苦惱不已時,不去安慰開導對方,也是有染違犯。當然,這麼做還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不是任何人有苦惱都去開導,因為有人自尊心很強,經受挫折也不願為他人所知,明明不幸福,還是希望表現出幸福的樣子,去開導反而使他難堪。

  佛經中講到四種朋友:有友有如山,有友有如地,有友有如秤,有友有如花。有的朋友像山一樣可靠,能夠給你提供一切利益,給你帶來無盡受用。有的朋友就象地一樣堅實,有無盡的寶藏供給,還有博大的心胸可承載一切,任勞任怨地擔負你。有的朋友就象秤一樣,當你分量重的時候,他的頭就往下低,可你分量輕的時候,他的頭就抬得高高不再理你。有的朋友像花一樣,當你風光榮耀像鮮花盛開之時,就虛浮地捧著你,當你已經枯萎,就把你棄之一邊不聞不問。作為菩薩,就要像山那樣可靠、像地那樣堅實,方可為眾生之依怙。

  臺灣有位淨妙法師,專門到監獄為罪犯講佛法,類似的工作大陸還沒有人開始做。事實上,這對社會安定非常重要,因為罪犯最大的問題是心靈不健康,而佛法正可對症下藥。據說英國有個特殊的監獄,那裡的罪犯都非常老道,無法通過法律手段使他們招供罪行,因此就讓他們生活在教堂,每天聽教堂的鐘聲,每天祈禱,使這些罪犯承受不住良心的譴責而招認罪行。這就是宗教的力量,有些人看起來已經喪盡天良,但通過感化,還是有可能將內心潛在的道德發掘出來。

  我們要認識到佛法對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獨到作用,繼承佛教的優良傳統,為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服務。我一向覺得自己是很愛國的,雖然有時也對時弊作些議論,但我的用心天地可鑒!因為我是以社會大眾的利益為前提,國家也應為人民服務,而不僅僅是人民為為國家服務,彼此的關係是相互的。作為學佛的人來說,所作所為應從多數眾生的利益出發,而不是以狹隘的民族觀念、國家觀念,甚至黨派觀念作為指導思想。共產主義就是要為全人類謀求幸福,我們要説明國家早日實現共產主義目標,因為共產主義理想也接近於人間淨土。

  38、希求不給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正悕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來求者王所不宜將護王意。若護僧制而不惠施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有豐厚的物質條件,當有人來請求援助,而你懷著嫌恨恚惱之心不予佈施,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因為懶惰、懈怠、放逸而沒有佈施,則屬於非染違犯。

  什麼情況下是不犯呢?或者暫時還沒什麼東西可佈施;或者對方索取的是不如法的東西,佈施後會增加他的放逸,使他產生犯罪行為。比如對方人家要尋短見,請你佈施刀子、繩子;又比如對方要吸毒,請你佈施毒品,這都屬於不如法物,所不宜物。所以有人來希求佈施,是不是要給?給什麼?給多少?都要把握好分寸,不是一味恒順眾生。現在有些福利比較好的國家,甚至為吸毒者提供吸毒網站,讓他們定期去那裡吸幾次。因為吸毒者在戒毒之前,很難擺脫毒癮,一旦發作就痛苦難當,這種煩惱的力量非常大,沒有堅定的意志是無法對治的。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種做法也有慈悲的成分,並緩解了因吸毒帶來的犯罪現象和社會問題。但我們要知道,這種方式的説明要有相當的智慧來指導,如果無條件地滿足對方,只會使他越陷越深。究竟的方法是既能幫助他們解決吸毒帶來的困擾,又能逐漸幫助他們徹底戒毒。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有,需要我們以佛法的智慧去處理,所以,不要學教理,有修行就好只是片面的說法,否則,遇到複雜的情況往往會處理不當,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是否如法。

  39、攝眾不施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攝受徒眾懷嫌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匱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資身什物隨時供給。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誠。不為追求如法眾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疹疾。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請餘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懷著嫌恨心對徒眾不加管理和關懷,不進行法佈施和財佈施,也屬於有染違犯。這樣的情況在僧團中的確存在,有人喜歡的只是名利、地位,將管理寺院作為自己追名逐利的資本,自然無暇顧及手下的徒眾。

  如果因為懶惰懈怠而沒有對徒眾進行教誡,沒有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生活條件,則屬於非染違犯。

  還有些情況屬於不犯:或者自己身體不好;或者沒有能力給大眾說法;或者轉請餘有勢力者;或者徒眾們有能力解決自己的資身眾具,等等。

  第三部分為障礙利行的內容,共有四條。

  40、不隨心轉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隨其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彼所愛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護僧制。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多眾非宜非愛。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懷著嫌恨心,總喜歡和他人對著幹,無論對方說什麼、做什麼,都不願隨順,也屬於有染違犯。因為菩薩對他人的正確觀點或正當事業,應該無條件地隨喜讚歎。隨喜有層次的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或身體力行地積極參與,或以語言表示認同支援,不是非要親自參與才算隨喜。很多人做事缺乏自信,習慣於多方徵求意見,而你的認同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能夠給對方增加信心。

  什麼樣的情況是無違犯呢?或者對方的做法是錯誤的;或者對方所做的事情對他來說固然合適,但對多數人來說卻是不合適的;或者為了伏諸惡外道,對治那些邪知邪見。

  41、不隨喜讚揚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懷嫌恨心。他實有德不欲顯揚。他實有譽不欲稱美。他實妙說不贊善哉。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憍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知道他人確實有道德而不肯說出稱揚讚歎的話,那也是屬於有染違犯。

  如果因為懶惰的關係沒有稱讚,就是非染違犯。

  還有些情況屬於無違犯,比如知道對方一向自負,稱讚只會增加他的我慢,可能澆點冷水更適合。我們要知道戒律的精神,該澆水時澆水,該點火時點火,該添柴時添柴,有些人一向自以為是,你還繼續將他越捧越高,就不是讚歎而是捧殺了。又比如,知道對方的道德並不真實,動機也不純正,那稱讚就是為虎作倀,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沽名釣譽,幫他到處宣傳,會給社會造成誤導,結果貽害蒼生。

  菩薩行中有愛語法門,這裡所講的是利行,是他實有德不欲顯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有些人眼中,只能看到他人的缺點,永遠看不到他人的優點。從普遍的心理來說,每個人都容易自以為是,但謙受益,滿招損,所以做人一定要謙下,要開闊自己的胸懷,要學會稱讚別人,這都是四攝法門的要領。弘法尤其要具備這種能力,如果沒有能力攝受眾生,你說法時,對方抱著對立的情緒,講再好的佛法也沒用。人總是感性的較多,理性的較少,能夠做到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人畢竟是少數,因人廢言的情況卻非常普遍,所以要讓對方在心理上認同你。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就是說話要有平常心、柔和心、慈悲心和愛心。慈悲心是戰無不勝的,當然慈悲心也不只是說好話,有的時候打罵一樣是出於慈悲。菩薩要懂得觀機,知道這個物件需要什麼方式來調教,如果是甜東西吃多了,就要來點辣的、酸的、苦的;如果苦東西吃多了,再來一點甜的,味道要調好。好話聽多了就象好東西吃多了一樣,也會感覺膩味。同樣是稱讚,到底是煩惱的行為,是凡夫的行為,還是菩薩的行為,就看自己是什麼心態。

  有時我們進入特定的情緒裡,雖想稱讚對方,可別人聽起來覺得比罵他還難受,這就是情緒所產生的力量,類似氣功所說的氣場。每個人都會有特定的氣息,我這次到新加坡,有些居士來見我,其中有個人酒肉味很重,他走之後,我的整個房間還充滿酒肉之氣。那天他問了很多問題,我也作了回答,他覺得挺有啟發,又打電話說改日再來請教,我說:你身上酒肉之氣太重,要齋戒七天才可以再來。天人為什麼不到人間?就是覺得人間濁氣沖天。不要說天人,我自己就感覺很明顯。我平時住在山上,往山下走的時候,經常感覺那些遊客散發的味道很渾濁,這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俗氣,俗氣不僅可以感覺,還可以聞到。大家在寺院過著清淨的生活,氣息相對就比較清淨。心也是同樣,我們會有這樣的經驗,和有些人在一起就感覺不舒服,和有些人在一起心就能靜下來,這就是心靈所傳達的氣息和力量。學佛不僅要讓身體變得清淨,更要心靈變得清淨。如果心態不健康,只知道沒完沒了地發牢騷,發出的氣息就不正,使人一接觸就頭疼,再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使身體產生異味,就更讓人避之惟恐不及了。

  學會恰倒好處地讚歎別人,是為人處世最好的敲門磚,但不要讚歎得對方不自在,更不能以諂曲之心去討好巴結。稱讚有兩種:一種是有相的,一種是無相的。所謂無相就是不露痕跡,不讓對方感覺你在稱讚他,是潤物細無聲式的;而有相的稱讚往往顯得唐突,使人感覺不舒服。我也經常碰到這種情形,有人當面來歌功頌德,不停地說了又說,以前聽到這些也會感覺不自在,現在定力慢慢培養出來,就沒有表情地聽著,感覺說的是別人。所以說,要適當地、如實地稱讚他人的功德,這也是菩薩的修行方式之一,因為你的讚歎能給他人帶來歡喜,帶來信心。而恰倒好處地讚歎他人,還會使你學到很多知識,因為對方會因你這番誠意而將自身所學談出來,這也是求學的竅門。

  別人有道德,我們要稱揚;別人有榮譽,我們要讚歎。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就是從讚歎開始的:某某菩薩有什麼什麼功德,使閻浮提的眾生得到什麼什麼利益,所以現在要求教於你。學佛就是這樣學的,如果做到這一點,就會受益無盡。知道這個菩薩怎麼做,那個菩薩怎麼做,然後一點一點落實在自己的行為中。佛菩薩的境界說起來很遙遠,但只要做起來就近在眼前。正因為你做得好,人家看到你才歡喜,使你到處遇到的都是綠燈,然後才能在社會上立於不敗之地。否則人見人厭,自己還不知反省,只覺得懷才不遇,只覺得天下人都有負於你,使心態落入惡性循環中。

  所以說,種因是非常重要,不要總想著能得到什麼,只要努力,將來自然有結果。現在教界人才這麼缺乏,到處都在請法師,真正學好還會沒有出路嗎?既有信仰,又有研究教理的基礎,在教界就是寶貝。曾經有人戲言:職工下崗,幹部分流,法師供不應求。這說明什麼?學佛沒有競爭,是一條光明大道,是一項朝陽產業。有同學在擔心出路問題,我實在不理解這樣的想法,就像天堂有路你不走,又怨得了誰呢?海外的弘法事業早已開展得如火如荼,從傳統講經到多媒體弘法,從文化教育到慈善救濟,從心靈環保到人生關懷,涉及了社會的各個層面。相比之下,中國的弘法事業還剛剛起步,很多事情都等著我們去推動。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發心,或是出家,或是以居士身份護法,都是當今教界所需要的。只要發心純正,路就會越走越寬,相應的利益自然也會有,君子憂道不憂貧,不必擔心利益,更不可刻意追逐,如果有人感覺前途迷茫,這只是心念的問題,不是現實的問題。

  42、不隨行威折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可訶責。應可治罰應可驅擯。懷染汙心而不訶責。或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訶責乃至驅擯。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憙出粗言多生嫌恨。故應棄舍。若觀待時。若觀因此鬥訟諍競。若觀因此令僧諠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諂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訶責乃至驅擯。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面對應該訶責的眾生,就要毫不留情地訶責;應該驅擯的眾生,就要毫不遲疑地趕走,如果不這樣做,雖訶責而不治罰如法教誡,或雖治罰如法教誡而不驅擯,也是屬於有染違犯。因為幫助一個人要達到相應的效果,對有些人而言,輕描淡寫地說一說根本不起作用,對應該開除的人只是記過,對應該記大過的只是記個小過,也是不行的。所以說,對有情的治罰和折服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該用重藥時就用重藥,不能心慈手軟。

  當然,這麼做應對事不對人。比如有的人不講究因果,只在研究所混日子,不珍惜常住提供的條件,覺得享用三寶物理所當然,作為法師來說,遷就他就是害了他。因為他享受十方信施而不好好學修,是要背因果的。有多少人想學佛卻沒有條件成就,既沒有善知識指導,又要為生存奔波,沒有時間用來學習。研究所為大家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請了這麼多老師,結果使一些發心不正的人在這裡放逸,作為你們的師長,也是有責任的,因為十方財物必須發揮應有的作用。如果放縱了那些不是真正想學的人,不僅他們要下地獄,我們也是要下地獄的。之所以要辦教育,無非是想成就更多的人,無非是為了佛教事業發展的需要,因為教界太需要人才了。否則我在山裡過著自在的日子,來做這些幹什麼?辦學的困難是眾所周知的,搞一班人來,為他們創造條件,還要每天為他們操心,投入了無數精力還不見得有多少效果。對社會上那些信徒,用一點點時間去指導,他們都感恩戴德。難怪從前有人說:想和哪位法師過不去,就叫他去辦學,這是最賣力不討好的事精。

  儘管這樣,還是要當菩薩,要學菩薩道。人難免會進入一種誤區,這時候還要有耐心、要有慈悲心。我平時在山裡閒散慣了,說話也比較隨便,有時說過就忘了,可能就因此引來了一些不良效果。每次我來這裡,大和尚都會向我反映一些情況,頭幾回,說之前要先打預防針:你聽了不能生氣,要有耐心。開始聽到的時候,的確會覺得氣憤,現在就耐心多了,也知道以後怎麼改正。所以,我自己也是在調整的過程中,因為在山裡住慣的人,做什麼就是憑直心去做,但處理人際關係就不同了,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大家在知見上還不太成熟,容易為一些小事引起思想波動。但你們應該知道:研究所辦學的發心是什麼?我的用心又是什麼?不要因為一句話就跟自己的利益掛鉤,一會兒情緒不穩定,一會兒不安心,實在太不應該了。大丈夫要胸懷坦蕩,時時保有平常心。無論我說什麼,目的是為了對你們負責,你們聽了之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作為研究所的領導,作為你們的師長,不說是我的責任,沒聽是你們的責任。所以你們要慢慢適應我的觀念,不要總讓我來適應你們,還要看學生的臉色行事,那有這樣顛倒的事情?如果遷就對你們有好處,我是可以遷就你們,問題是對你們有沒有好處。

  43、不隨現神力折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于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無有違犯。

  作為菩薩來講,應該要採取各種手段,去折服有情。該嚇唬的時候就要嚇唬,該震撼的時候就要震撼,該引攝就要引攝。菩薩的度眾生有兩種方式,一是折,一是攝。折就好比是用拳頭說話,包括開除記過等處罰手段;攝就好比是撫慰,用柔軟的語言進行開導。所以,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有時為了怕麻煩,怕自己顯神通之後引起一些困擾,而不顯種種神通變現威力,也是屬於犯戒的。

  通過對瑜伽菩薩戒的學習,我們可以發現,犯戒往往是分二種類型:一是有染違犯;一是無染違犯。而每一戒的染違犯,都是以貪、嗔、癡煩惱為前提,所以說,菩薩戒對行為的判攝,是取決於動機,這也正體現了菩薩戒制心的特點。只要有煩惱心所在其中作用,且樂此不疲,就屬於有染違犯,罪加一等;如果是無心造作,雖然對戒律也有所違犯,但屬於無染違犯。判攝罪業的輕重也是如此。從主導思想來說,同樣是貪心,有強烈的貪心和輕微的貪心,它所造成的過錯也就不同;從數量來說,偶而為之和屢錯屢犯,性質也有很大的不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偶而有不如法的行為,也在所難免,一旦意識到就應及時懺悔,而不是放任自流。因為我們的每一次過錯都是在培養煩惱的種子,如果不斷地貪,就是在給貪心的種子澆水,使它的勢力日益壯大,最終成為修行上的重大障礙。

  這兩點充分體現了瑜伽菩薩戒的方便善巧,但我們要知道,菩薩戒看起來容易做到,真正要做好卻並非易事。就象禪者的修行,似乎不那麼重視形式,但對心念的要求極其嚴格,這種嚴格是綿綿密密的,在每個念頭生起之時,都要保有智慧的觀照和清明的狀態。如果起心動念都清清明明,還會犯戒嗎?所以禪宗的修行表面上很隨便,饑來吃飯,困來即眠,但只要對心念始終保有正確的觀照,行住坐臥就自然在戒律的規範中。而其它法門的修行,雖然有很多形式,但形式只是用來幫助自己建立如法的情境,相對而言,還是容易操作的。聲聞戒和菩薩戒的區別也在於此,聲聞戒規定的幾緣成犯都相當明確,但菩薩戒是建立在每個念頭的當下,這一刻是否起了貪心?是否起了嗔心?同樣的行為,因為心態和動機的不同,性質可能就完全不同。

  瑜伽菩薩戒的開遮非常適度,這是公認的。菩薩戒並不難懂,因為它很生活化,要探討戒律的現代意義,完全可以根據瑜伽菩薩戒來進行。我們在學習戒律的過程中會發現,瑜伽菩薩戒梵網菩薩戒,對同樣的問題會有不同的說法,聲聞的律藏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就涉及到兩個問題:是不是有必要對戒律進行會通?如何作出取捨?其實,不同的戒本只是代表著佛法不同的思想體系:梵網菩薩戒代表著《華嚴經》的思想;瑜伽菩薩戒代表著瑜伽系的思想。聲聞的律藏也是同樣,在聲聞的眾多部派中,有著不同的律藏,正因為他們對某些問題認識和詮釋不同,才形成了各部派的特色,從教理到戒律都有所體現。所以,面對不同的戒本,我們不必去進行會通,只需選擇一種適合自己根基的戒本即可。如果覺得梵網菩薩戒對自己比較契機,受持起來效果比較好,就可將梵網菩薩戒作為修學規範;如果覺得瑜伽菩薩戒對自己更適合,就可將瑜伽菩薩戒作為修學規範。學習唯識的人,通常對瑜伽菩薩戒感覺更為親切。太虛大師就非常推崇瑜伽菩薩戒,自稱:教學法相唯識,行在《瑜伽菩薩戒本》,他還專門制定了一套修學瑜伽菩薩戒的儀軌。將來我們這個研究所的學生,最好也受一受瑜伽菩薩戒

  關於菩薩戒,還有受戒和舍戒的問題,這部分內容還沒有講,大家先自己去看。然後我們再坐在一起來進行討論,大家在學習戒律的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都可以提出來共同探討,我也可以作些引導性的發言。然後,每個人還要寫篇作業,總題目是《戒律的現代意義》,具體是寫在家戒、出家戒或菩薩戒都可以。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從宏觀上,要對戒律有比較明確的把握;在微觀上,可以找出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做點深入的思考。

  戒律就是生活的準則,所以關鍵在於對這些戒條的實行,能夠將每一條應用在生活中,我們就是菩薩了。高尚人格的養成,對我們生命的延續具有重大的意義,是我們永遠受用不盡的。這次給你們講課,我自己也受益非淺。雖然很多年前就講過瑜伽菩薩戒,但平時也沒有經常讀誦,通過這次講課,再次感覺到瑜伽菩薩戒的殊勝,既契理又契機。弘法就有這樣的利益,因為是以佛法對人生進行思考,所以講的過程中就是提升自己的過程,自己首先就是受益者。你們將來出去弘法,一樣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