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藥師佛信仰的生死轉換
西北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海波
18/02/2016 17:45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隨著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中國當代社會發展迅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現象。在生命領域的一個新氣象就是國人由原來的重視「優生」開始重視「優死」,即關注死亡的質量。死亡,也前所未有地伴隨著災難的頻發和人口的高度老齡化越來越直接地呈現在公眾面前,由傳統社會一直禁忌的話題進入尋常百姓的閒談。

  一、解除病患與消災延壽

  佛教的主旨是跳出輪迴解脫煩惱,死亡作為一大煩惱,被斬釘截鐵地推到人們面前,促使人們直面生命無常的實相,追求真實永恆的安樂。佛教了生脫死的方法非常多,對大多數人而言,能延生續命和危難時刻避免橫死便是一大幸事,這也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給予中國人的一大心理安慰,是當下能夠見效的現世利益。

  對於延生續命,佛教稱,普通人通過特殊的儀式和途徑也能擁有一定的死亡主動權。體現這一思想的代表經典是藥師類經典,代表信仰就是藥師信仰。有關藥師佛的經典有:隋代達摩笈多譯《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一卷,唐代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卷、唐代義淨譯《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和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等。這些經典一概提及,若有人身患重病,出現瀕死衰相時,眷屬晝夜供養禮拜藥師佛,通過相應的修法,即可令病人痊癒。如《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表述得最為詳細:

  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幡,長四十九?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1]

  看病難,天價藥費,怪病迭出,是今人面對的一個現實。面對疾病的痛苦,當盡人事無可奈何之時,把自己交給天命和佛菩薩的安排不失為一種選擇,至少在心理層面可以得到安慰。已有研究表明,內科疾病治癒的80%來自心理作用,而非藥物。

  除過能治癒疾病,藥師信仰的一個特點鮮明的功能還在於其消災延壽的效用,經云:

  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羸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前;父母、親屬、朋友、知識,涕泣圍繞。然彼自身,臥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

  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燃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幡,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

  是故,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2]

  「福和壽」是中國人的傳統追求,藥師信仰能夠令必死之人得以重生,這在佛教龐大的諸佛菩薩的信仰體系中並不多見,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佛教從而衍生出在寺廟供奉病人消災延壽牌位的習俗,至今暢行不衰,「藥師佛」成為廣大民眾心目中「消災延壽」的代名詞。

  二、優死的保證——遠離橫死

  相比於「消災延壽」,「遠離橫死」在某些時候更能贏得追求「壽終正寢」的中國人的信奉。死亡在各種文化體系都有好壞之分。在中國,壽終正寢是「善死」;死於水火刀兵為「凶死」,凶死最嚴厲者又為「天打五雷轟」。佛教傳入中國後,體系龐大的經籍內容把中國人心目中的死亡種類進一步細化。佛教對死亡的分級和分類在不同的經典由側重內容而有所不同。在信仰層面,信眾將藥師佛定位於和佛教所講的人生四苦之中的生、老、病三苦相關,將「善終」交給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實際上,生與死相依而存在,有生才有死,藥師信仰能夠對「生」帶來希望,必然也涉及到對「死苦」的解決。和阿彌陀佛信仰的西方淨土類經典一再強調善終、強調西方三聖接引不同,藥師信仰的宗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等系列經典似乎更為關注如何避免不善之死。經云「勸造續命幡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3],此處的「苦患」指的就是死苦,尤其指「橫死」。

  佛教對死亡的分類有很多,《瑜伽師地論》多從宏觀上分析,按照個人平生業力的積累將死亡分為善心死、不善心死和無記心死。又,同書從死亡緣由方面進行劃分,總結諸說指出三種情況:一、壽盡死,活至天年而老死;二、福盡死,生理上的壽限雖未到,卻因福報已享盡,如貧窮困厄凍餓而死等;三、非時死,又稱「橫死」,壽數未到,福亦未盡,而是因意外原因導致的早死,如遭車禍等。橫死為普通民眾畏懼所在,也正是如此,如何避免「橫死」是佛教倫理教化的一個重點闡述內容之一,直接指向對生命的超越層面。藥師類經典並不迴避這類問題,反而把死亡分得更加細緻,經云:

  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藥,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佑,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噉;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飢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4]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死是生的基礎,民間流行「早死早托生」,因此死亡無非是生命開始的轉換。在顯示出生命的脆弱之後,藥師信仰也提供避免橫死的方法,強調「勸諸有情,然燈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5]這個方法和前面祛病時提到的具體方法相同,也是強調晝夜供奉藥師佛,誦經、燃燈、造幡等。

  佛教直面死亡議題,不是為「死」服務,而是審視「生」的另一個視角,是彰顯人生意義的一個標準,也是生命提升超越自我的契入處。從更深的層面而言,佛教認為,缺乏對自身存在的理性審視,不謀求超越自身存在的悖論生死,等同於「與畜生同死,自投黑暗」[6],是生之為人的恥辱。因此,佛教毫不忌諱死亡話題,直言死亡不可避免,將人或隱或顯的死亡焦慮與畏懼大白於眼前。《藥師經》關於橫死的內容不僅對個體具有警醒作用,對社會而言具有倫理教化功能。細說橫死,是為了保證善終,即當代所強調的「優死」。生和死在佛教本來就是一體,離開此世無非兩大去向,一即徹底解脫,進入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聖果位,二即重新邁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的輪迴。邁向輪迴的生死有「橫死」和「優死」之分,在死亡問題上,趨「優」避「橫」為人之本能,藥師信仰在此把具有被動性特徵的死亡交還到個體手中,指出人對「死亡」和人生一樣具有主動性,個體可以規劃自己的離世,可以提升自己的死亡品質。

  三、死後的安養——藥師淨土

  死後有無續存,是每一個活人多少都會思考的問題。因為這關係到每個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正如《中國哲學發展史》所說:

  人死後,是否還有某種「生活」?如果沒有,那麼人生前的善惡還有多少意義?如果有,那麼人生前的行為對死後有什麼影響?這一切,都要落實到人生前應如何行動,應如何對待自己的一生?[7]

  對有無死後生命的解答決定著個體的人生態度、認識目標,是建立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的基石,廣而言之,社會、人類群體對這一問題的普遍解答,為整個社會人類文明創立的出發點和基石。

  對死後生命研究在當代也邁入了實證科學的研究範圍,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對此已經積累有二十多年的研究歷史,生命輪迴作為精神心理學範疇,是歐美心理學研究的前沿課題,相關論文和著作相當多[8]。一些研究人員斷言,所謂「死後的生命」(life after death)現大多已經得到了證實。

  儘管現代科學一直迴避,各種宗教都將死後生命有無列為需要回答的主要問題,基本上普遍承認它的存在,大多數宗教執人死有後世的觀點。以一元神宗教為例,這類宗教的死後去處往往比較單一,或升入天堂享受永樂,或墮入地獄永不得翻身,或與某種所謂的宇宙最高神合一。中國民間最初的死後世界觀念比較樸素,人們認為存在不死的靈魂,再簡單套用現實世界的生活模式外加相信存在命運主宰力而形成龐雜的鬼神信仰。佛教來世學說的豐富性和形象性可列為諸種文化之前茅。

  藥師信仰也提供了其中的一種選擇——藥師琉璃光淨土。《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云:

  佛告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於一劫若過一劫說不能盡。然彼佛土純一清淨,無諸欲染,亦無女人及三惡趣苦惱之聲,以淨琉璃而為其地,城闕、宮殿及諸廊宇、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於彼國中有二菩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於彼無量菩薩眾中而為上首,能持彼佛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若有淨信男子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9]

  清淨透明的無瑕琉璃淨土,對於平生造業而投生到三惡道者,只因得聞過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也都能很快積攢福德走上解脫之道,這對世人來說,是肯定有誘惑力的,比如對投生地獄者而言:

  若復有人,歸依世尊受諸學處,而破壞戒威儀及壞正見,諸有持戒正見不求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雖有多聞而懷憍慢,由慢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百千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墮於地獄傍生鬼趣。若曾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彼如來本願威力,於地獄中憶佛名號,從彼命盡還生人間,正見精進,意樂調善,舍俗出家,於佛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於憍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乃至菩提。[10]

  藥師如來的願力既然有如此不可思議的效用,其對生命的掌控在科學知識不發達的古代,無疑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相信藥師如來的魅力,就能滿足生命的所求,經云:

  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瘧干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道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11]

  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清淨澡漱,或食、或藥、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至心唸誦,皆得如意,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12]

  藥師淨土是中國大地上廣為流傳過的淨土之一,歷代皆有推崇者。古代較早的有《廣弘明集》,該書卷二八有陳文帝親筆所作的《藥師齋懺文》,讚歎藥師淨土的殊勝,近代有弘一法師讚歎並倡導藥師淨土。弘一法師當年答佛學書局的一封信為:

  承前惠書,謂今藥師如來聖誕,才疑別刊行專號撰文以為提倡,近多忙碌未暇撰文,謹拙見如下,以備參考焉。余自信佛法以來,專宗彌陀淨土法門,但亦當講《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講此經時所最注意者三事:一若犯戒者,聞藥師名號已還得清淨。二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未定者,得聞藥師名號。三現生種種厄難悉得消除。故亦勸諸緇素應讀誦藥師功德經,並執持藥師名號,而於求生東方淨土琉璃世界之文,未極詳釋,謂為別被一機也。今者佛學書局諸賢,欲弘揚藥師聖典,提倡求生東方勝願,大心甚可欽佩,但依拙見,唯可普勸眾生誦經、持名,至於求生何處,宜任其自然,亦可發心誦藥師經並持名號,而與本願無違。因經中謂求生極樂者,命終有八大菩薩示路,又東晉譯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見彌勒者,亦當禮敬藥師琉璃光佛。

  從生前到死後,藥師信仰提供了一個讓心安頓的依靠,集中體現了佛教「了生脫死」的特點。藥師佛所表現的智慧則是為人提供了生的希望,這是佛教的菩薩所為:

  具足經云:云何為菩薩具足方便住?此菩薩所修善根,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二饒益,三安樂,四哀愍,五度脫,上四皆同初句。六令一切眾生離諸災難,七出生死苦,八發生淨信,九悉得調伏,十咸證涅槃。[13]

  菩薩是已經獲得了智慧者,藥師佛的十二大本願就是菩薩智慧的來源。在當代社會,人類不僅面對生、老、病、死等的困擾,同時也正在被愈演愈烈的心理疾病大潮所侵襲,「予眾生樂,拔眾生苦」的慈悲理念更顯出社會價值,佛教在現代社會擔當的最大責任就是保持佛教一貫的擔當——解救眾生。解救眾生是取得最大的生,藥師佛信仰恰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能夠得到人們的尊敬和依靠。藥師佛信仰實踐了佛教所說的「如人病差,名為安樂,安樂名涅槃」[14],還原了「慈悲即真解脫,解脫即大涅槃」[15]的大乘佛教的真諦。從這個角度而言,「優死」與「優生」處在同等的地位,兩者之間可以自如轉換,遙遠的琉璃淨土得以在我們現世生活的世間實現。藥師佛信仰其實就是這兩者轉換間的中介者,其中所展現的對生死的態度,恰恰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取得的認識所在。

  (作者為西北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注 釋】

  [1](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7頁下。

  [2]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7頁中。

  [3]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4頁下。

  [4]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8頁上。

  [5]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14冊,第408頁上。

  [6] (姚秦)鳩摩羅什譯:《禪法要解》,《大正藏》15冊,第286頁下。

  [7]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884月,第758頁。

  [8] 具代表性的人物和成果有 : Dr. Rick Brown, The Reincarnation of James, Journal of Regression Therapy, Volumes 5,1999,62~67; Dr. Ian Stevenson,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Reincarnation, Univ of Virginia Press ,1992; Dr. Brian Weiss, Many Lives ,Many Masters, Smion & Schster, 1988. 這些研究數據都證明了生命輪迴的存在。並且在眾多的輪迴實例研究中,臨終者死亡前的最後意識決定了其投生之後的最深層次的心理意識,對新生的生活有極大影響。

  [9] 《大正藏》第14冊,第413頁下。

  [10] 同上,第414頁上。

  [11] 同上,第414頁中。

  [12] 《大正藏》第14冊,第414頁下。

  [13]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大正藏》第36冊,第640頁上。

  [14] (唐)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第2頁上。

  [15] (唐)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第38冊,第2頁上。

 

來源:www.bgvpr.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