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從“境解脫”到“心解脫”
楊惠南
07/11/2016 06:1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近一、兩年來,隨著環(境)保(護)這一理念的受到國人重視,臺灣佛教界也開始從事環保的工作。就以花蓮慈濟功德會所推動的預約人間淨土,以及臺北農禪寺和法鼓山所提倡的心靈環保來說,當代臺灣佛教界的環保運動,可謂成果裴然。然而,以這兩個道場彬單位為主導的臺灣佛教環保運動,不管是在實際的環保工作,或在環保理念的建立之上,卻都有所偏頗、值得商榷。

  拙文──〈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預約人間淨土心靈環保為例國〉(注1),曾經指出:

  (一)在實際的環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於垃圾回收和植樹,未能觸及污染臺灣環境的兩大污染源資本家所開設的工廠,以及已與資本家利益結合的政府。(二)在環保理念的建立方面,二者都有重(內)心(外)境的傾向;也就是說,二者都偏於心理垃圾(貪、瞠、癡等煩惱)的去除,卻忽略了外在世界之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染、空氣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與清理。

  在這二者當中,第(一)乃實際的環保工作;第(二)則是第(一)的理論基礎。重的環保理論,乃預約人間淨土心靈環保之所以有所偏頗、值得商榷的原因。他們錯誤地以為一己內心煩惱的掃除,即可達到外在世界污染的徹底清理。他們不瞭解外在世界的清淨,乃是達到內心解脫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這樣看來,建立一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乃是刻不容緩的事情。而且,為了對治重這一古來即已形成的錯誤理念,此時此地甚至應該提倡重,亦即後的佛教生態學。

  本文試圖透過更多的經證,說明心、境平等(甚至後)的生態學,乃佛教經論的本意(注2)。也就是說,一個修行者,固然必須瞭解只有心解脫,才能境解脫;但也不可或忘只有境解脫,才有心解脫的可能。後者意味著外在世界的清淨無染──“境解脫,乃是內心煩惱徹底掃除──“心解脫的必要條件。

一、《維摩經》〈佛國品的〉淨土之行

  不管是預約人間淨土或是心靈環保的環保理念,都是建立在《維摩經》〈佛國品〉(注3)當中的淨土思想之上(注4)。該經曾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注5),這是該經有名的唯心淨土,古來即被淨土宗和禪宗的高僧,所熱烈討論。換成環保的名詞來說,經文的意思似乎是如果要使外在的環境不受污染,就必須先清淨自己內心的煩惱。因此,內心的清淨,乃是外境不受污染的先決條件。內心的清淨,也就來得比外境的清淨,更為根本、更加重要。例如,在心靈環保的運動當中,曾把不說謊生氣時念佛開車時不要趕路、搶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等純屬內在心靈修養的德目,當作是環保的德目(注6)。這似乎是荒誕不經的作為,但是,只要瞭解這類的環保運動,實際上建立在重的經據和理論之上,也就變得可以理解了。無疑地,這種重的環保理念,乃是當前臺灣佛教環保運動的主要盲點(注7)。

  說它是盲點,並不是《維摩經》的錯誤,而是引據者的斷章取義。《維摩經》〈佛國品〉,在述說唯心淨土之前,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往往被人忽略(包括古代高僧);但是,如果舍去這段經文不論,《維摩經》〈佛國品〉的淨土思想,即是截頭去尾的殘缺思想,不足以窺其全豹。這段經文相當冗長,本文不想全部抄錄,下面僅作簡略的說明和必要的引錄(注8

  首先,寶積菩薩向釋迦牟尼佛,請教有關菩薩淨土之行。而釋迦先是原則性地回答說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就是說,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淨土(佛土)。例如,有重視持戒的眾生,有重視佈施的眾生。菩薩為了度化重戒眾生,創建了其地平正的淨土;為了度化重施眾生,則創建了七珍具足的淨土(注9)。修習淨土之行的菩薩,依照們不同的本願,即以所化眾生的不同類別,來創建不同型態的淨土。所以,釋迦緊接著解釋說菩薩隨所化眾生(之類別不同),而取(不同型態的)佛土。又說菩薩取於(不同型態的)淨國,皆為饒益諸(不同類別的)眾生故。

  上面所引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這句經文,乃《維摩經》〈佛國品〉所說菩薩淨土之行的總原則。而其詳細修行方法──“因行的展開,則在下面的一長段經文(注10)。這段經文總共說到了十七種修習淨土之行的德目;它們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佈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慧;(10)四無量心;(11

  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闕;(17)十善。這十七種德目,其實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並無特殊之處。特殊的是,在十七種德目的長段說明之後,緊接著有一小段經文;這是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

  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回向。隨其回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在這段引文當中,最後的兩句,已如上文所說,乃是被稱為唯心淨土的有名經句。它的意思顯然是如果要使外在的國土清淨,那麽,就必須先使內心的煩惱清淨。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境解脫,就必須心解脫無疑地,這是一切重之環保理念的經據和理據基礎,不再贅言。

  筆者想提醒讀者特別注意的是,引文一開頭,一直到是故寶積一句之前,還說到了直心乃至一切功德淨等十三個由淺入深的修行次第(1)直心;(2)發行;(3)深心;(4)意調伏;(5)如說行;(6)回向;(7)方便;(8)成就眾生;(9)佛土淨;(10)說法淨;(11)智慧淨;(12)心淨;
13)一切功德淨。這十三個修行次第的逐一說明,並不是本文想要做的工作。目前筆者所最關心的,是這十三個修行次第的排列次序。

二、淨土之行的兩層意義

  在這十三個由淺入深的修行次第當中,第(9)和第(12)值得我們特別注意。排列在前的第佛土淨,而排列在後的第(12)則是心淨。從它們的排列次序看來,外在的佛土淨,顯然比內在的心淨更加必要而根本。這意味著佛土淨心淨(原)因,而不是(結)果。也就是說,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淨,那麽,內在的心中煩惱也就無法徹底地清淨。只要境解脫,那麽,緊跟著也就心解脫,乃至徹底的解脫成佛一切功德淨(注11)。

  因此,《維摩經》〈佛國品〉當中的淨土思想,應該有兩層意義:

  如果想要心解脫,就必項境解脫亦即,如果要讓內心的煩惱徹底去除,那麽,必須先讓外在的世界清淨無染。這是直心乃至一切功德淨等十三次第所顯示的淨土理念。

  如果想要境解脫,就必須心解脫亦即,如果要讓外在的世界清淨無染,那麽,就必須先去除內在心靈裡的煩惱。這是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句經文所顯示的淨土理念。

  以預約人間淨土心靈環保為主導的當代臺灣佛教環保運動,顯然只看到了這兩層意義中的第層,忽略了另外的第層。這是對《維摩經》〈佛國品〉的斷章取義。重的環保理念,即是建立在這種斷章取義的基礎之上。無疑地,那是有缺陷的。

三、嚴淨佛土成佛的必備德性

  在唐·玄奘所譯的《說無垢稱經(卷1)》〈序品〉(注12)當中,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一句,被譯為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注13)。其次,菩提心是菩薩淨土一句,被譯為發起無上菩提心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另外,(菩薩)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句,則被譯為隨諸菩薩自心嚴淨,即得如是嚴淨佛土(注14)。可見嚴淨佛土乃《維摩經》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這和其他大乘佛典沒有兩樣,只是其他佛典有時把嚴淨佛土譯為淨佛國土莊嚴淨土罷了。事實上,鳩摩羅什所譯的《維摩詰經(卷中)》〈佛道品〉,也曾說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注15))其中,常修淨土,無疑地,即是修習嚴淨佛土淨土之行

  什麽是常修淨土嚴淨佛土呢?有人說那是念佛以求往生既有的淨土,例如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等目前已經建造完成的淨土。然而,何處天然彌勒、自然釋迦?(注16)彌勒菩薩和釋迦牟尼佛,都是苦修而成的;世界上並沒有天生自然的佛、菩薩。同樣地,既有的淨土也不是自然而有;而是阿彌陀、藥師等諸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各自發下淨土大願,然後一點一滴建造完成的(注17)。就以釋迦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所居住的華藏世界海這一淨土而言,依照四十卷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的說法,那是毗盧遮那佛本修菩薩行時,於阿僧只世界微塵數劫之所嚴淨(注18)。另外,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6)》〈淨土品,也說菩薩以各種的善根因緣,並且發下了國土皆以七寶成常聞天樂眾生皆得百味食,乃至一切眾生皆得隨意五欲等七種淨土大願,然後才完成了淨佛國土的最終目的(注19)。

這樣看來,淨土之行確實有兩大類別往生既有的淨土,這是《阿彌陀》、《藥師》等經所闡述的;嚴淨佛土,這是《維摩》、《華嚴》、《摩訶般若》等經所弘傳的(注20)。在臺灣,廣泛流行著弘揚《阿彌陀經》的淨土宗,因此,在這兩類淨土之行當中,偏重往生既有的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相對地,卻忽略了嚴淨佛土這一類的淨土之行。無疑地,這是一種偏頗,也是重之環保理念之所以取代心境平等之理念的背後原因。這正如印順導師的〈淨土新論〉所批評的大乘經中,處處都說莊嚴淨土,即菩薩在因地修行時,修無量功德,去莊嚴國土,到成佛時而圓滿成就。現在只聽說往生淨土,而不聽說莊嚴淨土,豈非是偏向了!(注21

  事實上,隋·吉藏,《淨名玄論》卷8,在注釋《維摩經》〈佛國品〉[之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這句經文時,曾經做了更加精闢而又露骨的分析和批評:

  凡夫但為安自身,求生好國。二乘本期滅患,意在無餘,於遊戲神通、淨佛國土,不生喜樂;故並不修淨土。菩薩普化眾生故,取於佛土。故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注22

  這意味著,像求生(極樂世界等)好國這裡往生淨土淨土之行,乃凡夫一己之私(但為安自身)的作為。而二乘(聲聞乘和緣覺乘),則由於意在無餘(涅盤),並不修習淨土之行。只有菩薩才會為了普化眾生,而修習嚴淨佛土淨土之行。吉藏的意思顯然是撇開不修淨土之行的二乘人不論,在兩類淨土之行當中的往生淨土,乃凡夫所修習;只有嚴淨佛土,才是菩薩所應修習的淨土之行。而當代臺灣佛教的淨土之行,由於強調往生既有的西方極樂世界,因此,押地偏向凡夫所修的往生淨土(注23),卻多少忽略了菩薩所修的嚴淨佛土

  事實上,當代臺灣佛教界,不但重、重往生淨土莊嚴淨土;而且也重有情的眾生世間、輕無情的器世間。把器世間,亦即眾生所居住的外在世界,視為可以獨立於眾生的另外一個世間。因此,重(眾生世間)輕(器世間),乃至只重往生淨土,欲忽略嚴淨佛土的偏頗理念與作為,於焉形成。然而,不管是從佛典的經據,或從實際的理論來說,眾生都無法離開他(它)們所居住的器世間。拙作〈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曾依照中觀學派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龍樹《中論》語)的性空緣起理論,以及瑜伽行派(唯識宗)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阿賴耶識緣起之教理,說明內與外的一體性。事實上,這些經(論)證和教理,不但可以用來說明的一體性,也可以用來說明眾生世間(相當於器世間(相當於)的一體性。就以阿賴耶識緣起來說,器世間是眾生的阿賴耶識(當中的種子)所生;因此,沒有獨立於眾生之外的器世間,也沒有獨立於器世間之外的眾生。眾生及其居住的器世間,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普渡眾生和嚴淨佛土其實是同一件事情,單單強調普渡眾生,而忽視嚴淨佛土的作法,是不夠、有所偏差。印度唯識宗開宗祖師世親(Vasubandhu),在其《無量壽經優波提舍》(即《淨土論》)當中,也曾相提並論地說到了兩種清淨”──“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注24),足見二者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可偏廢。

四、從境解脫心解脫

  從以上所說看來,清淨眾生(普渡眾生)即是清淨佛土(嚴淨佛土),反過來,清淨佛土即是清淨眾生。換句話說,內的清淨即是外的清淨,外的清淨即是內的清淨。二者一體而不可分割。因此,依照理想的狀態,目前臺灣佛教的環保運動,應該建立在心與境平等、眾生世間與器世間平等的佛教生態學之上。然而,預約人間淨土心靈環保所主導的臺灣佛教環保運動,具有重、重眾生世間器世間的傾向;他們截取《維摩經》(佛國品)中心淨則佛土淨的經句,共同主張從心解脫境解脫。為了對治這種曲解經義的偏差,建立一個強調清淨或器世間清淨的佛教生態學,似乎來得更加重要。這是筆者之所以強調從境解脫心解脫的原因。

  注釋
  (注1)拙文口頭發表於佛教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籌備處主辦,臺北,199410月。並刊於《當代》104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412月,頁3255
  (注2)拙文──〈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雖然曾以唯識宗的種薰理論,乃至西洋邏輯當中有關條件句conditional)所可能蘊含的雙層意義,說明內心清淨即是外境清淨的心、境平等理念。但是,該文口頭發表時,評論人──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系林朝成教授,卻指出拙文的主要結論──“外在世界的清淨,乃內心解脫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並不具有強而有力的說服力。本文的撰寫,也許是在林教授的批評,以及筆者的自我反省之下,才有機會完成的吧!因此,本文其實是拙文的補充說屆諉已。
  (注3)《維摩經》至少有三個以上的漢譯版本
·支謙所譯的《佛說維摩詰經》,二卷;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三卷;·玄奘所譯的《說無垢稱經》,六卷。而本文所說的《維摩經》,指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那是流通最廣的譯本。
  (注4)詳見拙文──〈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

  (注5)引見《大正藏》卷14,頁538,下。
  (注67ELEVEN和《聯合報》,曾與聖嚴法師合作,推動心靈環保。方法是剪下一份有獎徵答的表格,回答十個和心靈環保有關的問題,最後抽獎。而這十個問題則是
“心靈環保一詞的來源?物質環境的環保是治標,人心的淨化是治本?環保就是生活簡單少丟一個塑膠袋即是功德?“我多用一點是環保的最大困擾?“說謊是臺灣社會的嚴重弊病?生氣時應該念佛?開車時不要趕路、搶路?如果人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淨土就在面前?惱苦眾生是惡?在這十個問題當中,只有和一般意義的環保有關,其他都不相干。
  (注7)詳見拙文──〈當代臺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
  (注8)下面所引《維摩經》〈佛國品〉經文及其說明,皆見《大正藏》卷14,頁538,上-下。
  (注9)僧肇,《注維摩詰經》卷1,曾說若因持戒,則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引見《大正藏》卷38,頁334,下)吉藏,《維摩經義疏》卷2,也有相同的說法。(參見《大正藏》卷38,頁927,下。)另外,天臺宗大師智,則從不同的觀點,來注解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這句經文。他在《維摩經略疏》卷2當中,曾說(眾生之)類者,即氣類也。又說氣類無邊,爾其正要,不出二種一、有為緣集;二、無為緣集。也就是說,眾生共有兩類有為緣集無為緣集。所謂有為緣集的眾生,即是以有為法(條件),而集成的那類眾生;其實,即是一般的凡夫。所謂無為緣集眾生,則是以無為法而集成的那類眾生,亦即大菩薩們。由於眾生有這兩類,因此,諸佛在修菩薩道時,為眾生所創建的淨土,相對地也有兩類。(詳見《大正藏》卷38,頁589,上。)
  (注10)古師的注釋,往往都把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一句,和下面經文所提到的十七種修習淨土之行的德目(詳下文),區分開來。並把這十七種德目,判為淨土之。(參見隋·吉藏,《淨名玄論》卷8;《大正藏》卷38,頁904,下。又見後秦·僧肇,《注維摩詰經》卷1;同前書,頁335,中。)因此,筆者將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判為總原則,其後的十七種德目判為因(行)(詳下文),應該是有根據的。
  (注11)隋朝天臺宗的大師--智,在其《維摩經略疏》卷2當中,純粹從觀心的立場,來注釋這十三個修行次第(詳見《大正藏》卷38,頁594,中)。彷佛這十三個次第,僅僅只是內心的修行功夫,無關實際的行為。筆者以為這是有所偏頗的說法。這一偏頗的說法,正好證明了重的淨土理念,有其古來即已存在的傳統依據。
  (注12)玄奘所譯的《無垢稱經》,相當於鳩摩羅什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參見(注3))。玄奘譯本中的〈序品〉,在羅什譯本中作〈佛國品〉。隋·吉藏,《淨名玄論》卷8,曾說依梵本,初猶是〈序品〉。譯經之人,改為〈佛國〉。(引見《大正藏》卷38,頁904,下。)可見,羅什譯本中的〈佛國品〉,相當於玄奘譯本中的〈序品〉。
  (注13)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卷2─本,在注釋玄奘所譯之經句諸有情土是為菩薩嚴淨佛土時,曾說舊雲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文義不同。嚴淨當來成佛之土,名淨佛土;非菩薩時,已名佛土。(引見《大正藏》卷38,頁1023,中。)窺基顯然是在批評羅什的翻譯,以為羅什誤把嚴淨當來成佛之土,誤譯為嚴淨現在已經完成的佛土。二者的差別,乃在當來(將來)與已名之間。但是,實際上,羅什的翻譯盡避語意不清,卻不必一定像窺基所說那樣。羅什的翻譯,還是可以瞭解為當來,而非已名。也就是說,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一句,應該瞭解為眾生的不同類別,決定了菩薩當來成佛時,所要完成之佛土的型態。
  (注14)以上皆見《大正藏》卷14,頁559,上下。

  (注15)引見前書,頁550,上。
  (注16)諦觀,《天臺四教儀》;引見《大正藏》卷46,頁779,上。
  (注17)依照《無量壽經》(即《大阿彌陀經》)卷上所說,阿彌陀佛(無量壽佛)修菩薩行時,發下了四十八願;然後歷久遠時日,才依照這四十八願,建造完成目前的西方極樂世界(詳見《大正藏》卷12,頁267,下269,中)。另外,依照《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所說,藥師琉璃央緘來在修菩薩行時,發下了十二大願,然後歷經久遠的時日,才依照這十二大願,建造完成目前的東方淨琉璃淨土(詳見前書,卷14,頁405,上-中)。
  (注18)詳見《大正藏》卷9,頁412,上。另外,同經還有相同意趣的經句一切佛刹清淨色,無量行海所修集。(引見《大正藏》卷9,頁411,下。)
  (注19)詳見《大正藏》卷8,頁408,中409,中。
  (注20)《維摩經》〈佛國品〉,在說明直心乃至十善等十七種修習淨土之行的德目時(詳本文),曾說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其中,直心是菩薩淨土乃至十善是菩薩淨土,應屬嚴淨佛土淨土之行;而且也是《維摩經》所真正闡揚的菩薩淨土之行。而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乃至菩薩成佛時.....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則屬往生淨土淨土之行。依照經文的精神看來,往生淨土的部分,並不是《維摩經》所強調的淨土之行,而是附帶提到的淨土之行。然而,《維摩經》雖然強調嚴淨佛土,而不強調往生淨土,經中還是明顯地含有往生淨土嚴淨佛土這兩類不同意趣的淨土之行
  (注21)引見印順,《淨土與禪》,臺北正聞出版社,1987,頁38

  (注22)引見《大正藏》卷38,頁905,上。
  (注23)當代臺灣的淨土宗人,強調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更足以證明吉藏的觀點正確求生好國乃帶有惡業之凡夫所修習的淨土之行。
  (注24)《淨土論》說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清淨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引見《大正藏》卷26,頁232,中。)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