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佛教戒律對現實的意義--關於戒律與維護生態平衡的思考
范正風
30/12/2016 06:5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站在人類歷史的關鍵點上,二十世紀雖然帶來了空前的物質文明發展,卻無法避免戰爭、貧窮與環境惡化等問題。當政治、經濟、社會等力量試圖予以解決卻束手無策時,超越種族、國界與階級立場的宗教信仰,此時成為聯合國寄予希望的二十一世紀世界和平的新契機所在,面對大自然的瘋狂報復,人類加深了對生存危機的憂慮。在人類必須面臨的二十一世紀的重大課題中,無可否認的,生態環保是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幾年前,我就開始熱衷於關注全球生態危機與解救之方,今借此機會嘗試著運用佛教戒律精神對生態問題的貢獻進行展開,我希望有緣的讀者看後也能下決心一道來重建一個安樂的地球。

  在當今世界上,佛教對全人類的生存環境的改善有著巨大的發言權。佛教是個深具環保意識的宗教,佛教中最有名的環保專家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發四十八大願,為建設清淨安樂的世界,歷經久遠時日,成就了無污染的西方極樂世界,其中的公共設施,如:黃金鋪地,是都市的規劃;七寶樓閣是居家的規劃;七重行樹是公園的規劃;八功德水是水源的規劃;不但便利民眾,而且美好莊嚴。尤其在淨土世界裡,沒有三惡道的眾生,都是持守淨戒的善人,沒有空氣污染及水源、噪音、暴力、毒氣、核能等各種污染,氣候清爽宜人,人人身心健康,壽命無量,是徹底推行環境保護的最佳典範。其他如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彌勒佛的兜率淨土,以及三世諸佛的清淨國土,無不是規劃完善的美好居處。

  博大精深的佛教所蘊藏的深廣智慧,對於促進文明自覺、挽救世道人心、維護生態平衡來說,有如一劑良藥。從心靈環保、生態環保的角度觀察佛法,其蘊含的明哲睿智,有以下四個方面最值得注意:

一、緣起論

  緣起論是佛教理論的基石和核心。佛教全體的基本精神都奠定在緣起論的基礎之上,都是緣起論思想的展開。佛教的環保思想也是起源於釋迦牟尼佛對"緣起"的覺悟,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建立於"緣起"的相互依存之中。例如: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陽光、空氣、水等資源,在《毗尼母經》卷五中,佛陀就明示: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佛陀也說道:圓果施清涼,橋樑度人民,近道作圊廁,人民得休息。種植花果樹木,淨化空氣、保護水源`、利人利物、自利利人,自然能增長功德。

  再反觀當今已遭受嚴重破壞的地球村的實際情況。由於對自然界的過量開發,資源的浪費,臭氧層變薄,海洋的毒化,環境的污染,人口的暴漲,生態平衡的破壞,不僅破壞了自然的和諧,而且嚴重的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情況已經嚴重威脅到人類自身生存的條件。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如何而有的,依佛教看:緣起",地球的存在也不是獨立、永恆的,而是由種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既然地球是由種種因緣條件合和而成的"",如果地球成為地球的""""消失了,那麼地球的存在就成了問題。比如說,地球作為人類生息長養的場所,它全部的海洋都毒化了,人類還能生存嗎?它的植物全部枯死了,人類還能生存嗎?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實際上只要其中的一個條件消失了,地球就不再是人類生息長養的地球了。所以佛教說:一旦組合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是千真萬確的道理。現代文明之所以走到破壞自然這一步,筆者認為,主要因為人類確認自然界和人類是不同的另一個世界,為了滿足人本身的欲望而無所不為,佛教的緣起論,針對人類的實踐而言,其第一宗旨是要人類拋棄"我執",跟宇廟生命中存在的""相一致,並從中指出人和自然走向融合協調的道路。(下面有詳細分析)

二、持戒

  戒律是為淨化人類的身心而設,是為了淨化人間的社會而設。當你認識了戒律的功能,明白了佛陀制戒的用心,你便不會拘泥於枝未小節,而著重於人類身、心、語言三種行為的淨化。佛教的戒律雖然出家戒,在家戒,大乘戒,小乘戒的區別,但一切戒律是以五戒為根本。五戒雖然分別為五,其根本精神則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諸佛的本源。持戒就是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慈悲心與菩薩道的具體表現,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根本之道。守持戒律時,要把握戒律的根本精神,才不會拘泥於戒條的形式,從而發揮安頓身心、淨化社會的功能。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此外,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佈施,自然能發財致富;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佛教提倡不殺生而積極護生。《梵網經》菩薩戒雲: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業,並作是念?quot;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戒殺護生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戒律對於動物的保護,有著積極的慈悲思想。從佛教戒律出發,佛教自然地傾向保護森林、綠地、保護水資源……這在《四分律》及諸經典籍中,都有保持簡樸生活和尊重自然生態的做法。其次,《業報差別經》中記裁:若有眾生於十惡業多修習故,感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為十?一者以其殺生業故,令諸外報大地鹵鹹鹵,藥草無力;二者,以其偷盜業故,感外霜雪,蝗蟲毒害等,令世饑饉;三者,以其邪淫業故,感惡風雨及諸塵埃;四者,以其妄語業故,感諸外物皆悉臭穢"。據此可知,世界的安危,紛亂,與人心息息相關,依緣起觀點來看,如果人人能持守戒律,奉行十善,互助互信,關心自他,尊重生命,維護自然,做好生活教育,共同為我們居住的世界貢獻心力,必能創造身心清淨的家園,使社會大眾免於痛苦和災難,進而實踐建設人間淨土的理想。

三、惜福

  這是佛教對於"同體生"的認識。唯有珍惜大自然各種資源,人類才能在地球上展開理想的新世紀。福報猶如銀行存款,有儲蓄才有支出,日常生活中,積極配合"垃圾分類,資源回收",讓可用的資源再生,垃圾即是財富。如污泥可變成培養土,鋼渣可變成道路填土材料,廢電渡液轉制氯化鐵懸浮劑,廢石膏成為土壤改革劑等,可化腐朽為神奇。像寶特瓶、廢玻璃、廢鐵罐、廢塑膠等,都可做分類回收,資源迴圈再利用。廢餘可作肥料,將廚房的剩餘物,果皮、落葉等全部放入大垃圾桶內,最上層覆蓋廢棄的木屑或泥土,偶爾加以攪拌,數月後即是天然的有機肥。回收廢紙製成再生紙,以迴圈利用,除可減少砍伐量,亦可間接節約水源。根據統計,種一棵樹要花十年的時間,砍一棵樹即只要幾分鐘,每回收一噸廢紙,可以少砍長八公尺、直經十四公分的原木二十棵,若能以再生紙代替模造紙,每月可以少砍約四十萬棵原木。為防止污染,就避免使用容易造成污染的產品,如塑膠袋、含鉛汽油等。塑膠是一種化學合成物,用來裝盛熟食時,聚合劑在高溫下析出,易造成食物中毒,導致肝癌和昏睡等病症,以火焚燒,會產生******毒,用土掩埋則萬年不腐。因此要積極防止污染"對於具有互性的廢棄物,每一個人都應本著良心道德,做好安全的處理。這在《四分律》及《梵網經菩薩戒經》中都有講述,有保持簡樸生活和尊重自然生態的做法。持淨戒者,于諸天地森羅萬象,不會觸犯,誤犯者猶獲大罪。《普賢行願品》曰: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佛說十善戒經》曰:"啖肉者多病,當行大慈心,奉持不殺戒。"戒律具策勵止惡行善的力量。"諸惡莫作"是消極的止惡,屬於止持戒;"眾善奉行"是積極的行善,屬於作持戒。佛法並不忽視物質文明的建設,大乘號召菩薩掌握工巧技術醫方明,豐富和便利物質生活,以饒益眾生,莊嚴國土。但物質生活的建設,需以淨化人心為本,以令眾生獲得正受之利樂為本,防止逐物役心的弊端,反對自相殘殺技術的發展,這當然離不開心靈的環保,因為心靈的貧窮衍生的禍害,遠遠超過物質貧窮造成的影響層次,儘管環保工作迫在眉睫,儘管人人皆知,可卻仍然無法抵擋經濟利益的誘惑,問題就在於心靈的麻木。因此應把淨化人心的技術看得比發達物質的工巧技術更為重要。正如《金剛經》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只有以此為前提,科學界再積極發明出不破壞自然的器物、資源隨用隨收,作能源的重新組合,才是究競之道。

四、淨化

  佛法從緣起論的立場分析人的存在,認為人的生命由五蘊--物質(包括身體)與精神、心理活動集成的動態結構、身心、境之緣和合,彼此不離,心色不二,依(國土),正(根身)不二。欲期依報清淨莊嚴,生存環境富樂理想,關鍵在於人類能自淨其心,自嚴其心,《維摩經》曰:"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佛教戒律提供給人類一套消除我執、體認真正自我的大道。教人修習三學六度四攝等諸善法,在自度度人中使人格高尚,智慧圓滿,生命昇華,社會國土也隨之清淨莊嚴。

  今天我們談以戒律為依據的佛教與生態平衡的維護,並非主張全盤遵守佛世所制的戒律條文,而是希望循著因果和因緣的理念,根據戒律的精神實質,明白佛陀制戒的用心,用清涼的佛法,來淨化人間大家的身、心、語言的三類行為。誠然,對於內心塵垢,固然應該要努力消除,轉化;對於外在的污染,也應喚起群體意識,力行環保,則二十一世紀的人間世界,必定是身心淨化的美好世紀。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