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論傅偉勳的佛教生死學
鄭志明 宗教哲學 第三卷第四期(1997.10)
08/02/2010 04:0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Mục lục
  • 第二頁

四 、從終極目標到終極承諾

  「終極承諾」是傅偉勳創造的名詞,有別於沙特等人所倡導的「實存的承諾」(existential commitment)。實存的承諾基於個人實存的自由抉擇,不必涉及宗教信仰或信念,也不必假定有所謂「終極目標」,而為此目標獻出自己的整個生命與人生。「終極承諾」則必須關涉每一宗教實存的根本價值取向,心性的向上轉移,以及人格的徹底改變,俾使人的生死有其宗教依歸(註52

  「終極承諾」也是緊接著「終極目標」而來,進而形成了「終極獻身」(ultimate devotion),由承諾而獻身於此一目標的宗教願望,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死態度與生活方式,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新生的轉機」或「人生的轉捩點」(註53。「終極承諾」即是成佛成道的完成,依菩薩道的精神,生起大慈悲心。在這樣的認知下,傅偉勳對淨土宗是持相當肯定的態度,認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大願正是菩薩成道的終極承諾與終極獻身。

  淨土的往生思想與實踐,不是單單解脫自我生存的因頓,自了於快樂安詳的享福,而是要立大心、發大願,將來與佛陀同樣地救度眾生,發願以今世的成就,從可眾生的救濟工作,不僅個人解脫,也促成眾生都能解脫(註54。傅偉勳肯定了淨土宗是一種由信生願、由願導行、以願代解的簡易修行佛法,雖然代表了他力解脫法門(註55,在中國的發展中卻也逐漸地揚棄客體意謂的淨土觀念,結合了禪宗自力解脫的修行法門,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淨土禪」(註56

  傅偉勳認為淨土宗是一種應機的法門,其說法教法的時代下好應合了接受教法的對象,彼此因緣成熟,遂能契合機根來對機說法,形成了易行道的他力淨土門(註57。傅偉勳重視淨土宗主要就在於強調佛教的應機功能,必須勇於面對佛法與世法之間的現實問題,思考佛教現代轉化的問題,重新面對新的時代與眾生,進行新的契機對應,在現代化的激烈挑戰下,有著新的自我調節、自我充實與自我創造。

  面對這種現代化的重建課題,傅偉勳深入地思考佛教戒律問題,有不少相關的著作,如〈從勝義諦到世俗諦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註58、〈大小兼受戒、單受菩薩戒與無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觀的評較考察〉(註59、〈突破傳統佛教,開展現代佛法〉(註60等文,企圖重建佛教現代化的倫理觀,建議傳統以來的大小乘戒律必須擴充而為合乎新時代要求的佛教倫理,以便適予應付日益多元化、世俗化的現代社會種種道德問題,諸如佛法與世法的微妙關係、政治參與、死刑、世界和平運動、女權運動等世俗諦層次的具體問題(註61

  傅偉勳的這種想法是極為大膽與前衛的,但非一時的偶然意見,他進而創造了一套具有五對 倫理學名詞的詮釋模型,即第一、僧伽本位的微模倫理對社會本位的巨模倫理。第二、具體人格的慈愛倫理對抽象人格的公正倫理。第三、動機本位的菩薩倫理對結 果主義的功利倫理。第四、修行本位的戒律倫理對規則本位的職責倫理。第五、無漏圓善的成佛倫理對最低限度的守法倫理(註62。這五套詮釋模式反映了傅偉勳對佛教深切的關愛之情,真切地想要重建具有新時代意義的二諦中道倫理觀,經由理論與實踐的配合,不僅保留了佛教勝義諦的超越真理,也能發揮了佛教在世俗諦層次的倫理威力。

  傅偉勳更大膽地探觸佛教戒律的問題,這是佛教內部自我調適的問題,而他以學者的身分去 反省戒律的問題,難免會引起一些反彈。但正因為以身外者的立場,反而能針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戒律四大層次的主張,即最勝義諦層次、純勝義諦層 次、勝義戒律落實於世俗諦層次、純世俗諦層次等(註63。經由這四大層次的分析,他勇於挑戰傳統戒律的一成不改與墨守成規,尤其是某些威權的觀念如「僧尊俗卑」等,提出了「僧俗一貫」的新觀念(註64。這是傅偉勳突破傳統佛教局限性的一貫主張,認同了太虛大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進而強調要與人間日常生活結合的入世佛教、城市佛教與居士佛教(註65

  傅偉勳也敢去碰觸宗教組織的問題,他認為教團的形成是人情之常,但是一旦變成了組織化、制度化宗教,立即就有戒律鬆弛、內部腐化、權益鬥爭、與世俗政權勾結或無謂干預世俗政治等的危險危機(註66。 這種危機原本就存在了,就佛教來說,早就有教團圈內問題與圈外問題。圈內問題有:特定佛教寺院與信徒之間的合作問題、大小佛教教團之間的分工合作問題、整 個佛教教團理論與實踐雙重的現代化充實問題等。圈外問題有:佛教教團與其他各種宗教教團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佛法與世法之間的關連、調節與衝突等問題(註67

  佛教在現代化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比如佛教的社會慈善策略、佛教文化的調適、佛教藝 術的創新、佛教學術的開展等問題。傅偉勳比較關心的還是佛教學術開展的問題,認為佛教現代化的首要課題就是佛教思想的繼往開來,要隨著時代潮流與社會變遷 進行現代化的創新、擴充與調節。他根據日本佛教學術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當代佛教研究的七大部門,即基層研究工作、經典譯注工作、專書專家專題研究、各期各 宗教義研究、歷史研究、比較研究、佛教思想的繼往開來等(註68。傅偉勳認為這種學術的開展,是佛教圈內應該承諾起的歷史責任,也是學者應該勇於獻身的路。

  另外在〈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一文中,傅偉勳提出了佛法與佛學現代發展的十項重要 課題,即佛教啟蒙教育課題、佛法與佛學雙重發展的內外資源課題、具有佛法基礎的現代(臨終)精神醫學課題、現代佛學與科際整合的銜接課題、佛教詮釋學等方 法論課題、佛教人物類型探討課題、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對談交流課題、佛學與四方哲學的對談交流課題、現代佛教美學建立課題、傳統佛教倫理的現代化重建課題等(註69。以上十個課題正是他一生所關心的課題,稱之為「學問的生命」,是其安身立命的真實生命源頭,以哲學、宗教學等學問探討為其終身的工作目標(註70

  值得一提的是傅偉勳對佛教與臨終精神醫學的探討,帶起了台灣生死學研究的風潮。傅偉勳 透過對大乘佛學的研究,提出了「心性本位的現代生死學」,主張應該早日培養具有日常實踐意義的生死智慧,藉以建立實存的本然性態度,不必等到罹患絕症或已 到臨終階段才慌慌張張,臨時想要抱佛腳而得不到安身立命之處(註71。傅偉勳想要根據佛教二諦中道的大乘生死學,去建立佛教有關臨終關懷的「生命的學問」,展現佛教生死學與生死智慧的新時代精神威力(註72

  很遺憾的是,傅偉勳不能多活幾年,來建立佛教的臨終關懷學,其實在佛教的經典裏,記載 了不少佛教的臨終關懷的文獻資料,比如在《大般涅槃經》、《遊行經》等佛陀臨終時的狀況,並且由此發展出佛教臨終科儀與關懷儀式,這方面的資料很多,如 《無常經》所附《臨終方訣》、《飭終津梁》、《善導大師臨終正念文》等,有一套處理生死的方法,幫助人們克服生死的際遇,達到「無生死的風光」境界(註73。此一研究領域的開拓只好期待後人來繼承與發揚。

五、結論

  傅偉勳對佛教的感情,來自於其多年來的生命體驗與學問探索,形成了對人間淨土的終極關 瀤,希望能突破傳統大小乘佛教的局限性,創造出新世紀的佛法系統來。這樣的雄心壯志已非單純地做個佛教研究學者,實際上隱藏著強烈的與佛教共存亡的悲願, 繼承了近代太虛大師所鼓吹的「人生佛教」與印順的「人間佛教」,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間」,是被眾生和佛與菩薩所共同創造的淨土,更應該共同的改造淨土中的 惡劣環境,使它成為真正的淨土(註74。這種強願也可算是傅偉勳的「終極承諾」罷,希望能透過畢生的努力,將超世俗的高度精神落實到世俗世間的日常生活中(註75

  傅偉勳這種人間淨土的堅持,來自於其「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的自由辯證,進行多面向科際整合的理路探尋,保有著「從分析到綜合、從微觀到宏觀、從分歧到交流、從對立到對談」的開放性思維空間,對傳統的價值理念進行徹底的轉換(註76。由此面對著現代種種生存的問題,企圖重建佛教內在智慧,以勇猛精進的菩薩行來面對各種現代文化的挑戰(註77。傅偉勳的這種現代人間淨土的建構藍圖,絕非草率性的現代比附,也帶有著積極對治現代化的努力,企圖矯治現代文明的過失,從而諦造自然與人性、個人與社會以及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依存而和諧融通的美好境界(註78

  傅偉勳還是有遺憾,他的這種人間淨土的架構,實際上只完成了一個宏觀的大體結構,尚有待精緻的細部規劃,好好經營其所提出來佛學與佛法現代發展的十大課題,以完成傳統佛教全盤性現代化的重建工作,傅偉勳希望在其晚年能專以寫作為餘 生天命,開出了一系列的著述計劃,他以肯定的囗氣說一定會完成,但要三個條件配合,第一、最好活到八十歲,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氣命。第二、必須保持身心健 康。第三、儘早自美國學府退休,回歸故土臺灣,全心全意只用中文寫作(註79。第三個條件牽涉到經濟來源的問題原本是最難解決的,卻獲得佛光大學的全力支援,可是第一、第二條件卻無法實現,或許傅偉勳告別人間時依舊問心無愧,只是死亡仍是人間最大的遺憾。

 


註 釋

1. 傅偉勳,〈生死智慧與解脫之道〉(《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東大圖書公司,1986),頁194

2. 傅偉勳,〈從終極關懷到終極承諾大乘佛教的真諦新探〉(《當代》)。

3. 同註釋2, 頁17

4. 十項要素,還包含開創人格、基本聖典、解脫進路、世界觀、人生觀、精神共同體等,見於傅偉勳,《死亡尊嚴與生命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正中書局,1993),頁103─104

5. 同註釋4,頁106

6. 同註釋4,頁146

7. 傅偉勳,〈中國大乘佛學繼承課題的我見〉(《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東大圖書公司,1990),頁141

8. K. Sri Dhammanada,釋印海、張大卿合譯,《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慧炬出版社,1986),頁42

9. 同註釋2,頁20

10. 同註釋2,頁21

11. 藍吉富,《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頁86─89

12. 傅偉勳,〈大乘各宗教相判釋的哲學考察〉(《從創造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168

13. 同註釋12,頁187

14. 同註釋7,頁122

15. 「創造的詮釋學」(creative hermeneutics),傅偉勳最先在其英文論著中提出,1984年在台大哲學系以「創造詮釋學」為題,作了專題演講,後以中文發表了一系列相關論文。

16.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及其運用中國哲學方法論建構試論之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9

17. 16,頁10

18.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的義理新探〉(《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教》),頁265─304

19.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東大圖書公司,1995),頁51-92

20. 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與思維方法論〉(《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正中書局,1994),頁227

21. 同註釋16,頁10

22. 同註釋19,頁64

23. 同註釋20,頁233

24. 同註釋20,頁234

25. 同註釋19,頁71

26. 同註釋19,頁86

27. 同註釋20,頁238

28. 傅偉勳,〈大乘佛學的深層探討〉(《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148

29. 同註釋28,頁156

30. 同註釋7,頁149

31.傅偉勳,〈大乘佛法的教義多門性與辯證開放性〉(《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386

32. 傅偉勳,〈從勝義諦到世俗諦〉(《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308

33. 傅偉勳,〈生命十大層面與價值取向模型〉(《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268

34. 同註釋33,頁260─261

35. 傅偉勳,〈生死智慧與宗教解脫〉(《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東大圖書公司,1986),頁191

36. 「根本佛教」一詞是日本學者姊崎正冶於一九一0年首次使用,指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佛教。

37. 傅偉勳,〈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頁196

38. 同註釋4,頁153

39. 傅偉勳,〈(禪)佛教、心理分析與實存分析〉(《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東大圖書公司,1986),頁373

40. 同註釋37,頁198

41. 同註釋37,頁213

42. 同註釋37,頁214

43. 傅偉勳,〈緣起思想的義理開展與現代意義〉(《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頁116

44同註釋28,頁143

45. 同註釋7,頁122

46同註釋18,頁299

47. 傅偉勳,〈禪道與東方文化〉(《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245

48. 傅偉勳,〈胡適、鈴木大拙與禪宗真髓〉(《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頁338

49. 傅偉勳,〈日本臨濟禪的現代發展久松真一〉(《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446

50. 傅偉勳,〈《壇經》慧能頓悟禪教深層義蘊試探〉(《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213

51. 傅偉勳,〈虛雲和尚的禪悟智慧與宗教實踐〉(《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頁164

52. 同註釋2,頁24

53. 同註釋4,頁107

54. 鄭志明,〈試說無量壽經四十八別願的宗教精神〉(《中國意識與宗教》,學生書局,1993),頁33

55. 同註釋 7,頁159

56. 同註釋37,頁214

57. 同註釋31,頁412

58. 同註釋32,頁305─323

59. 傅偉勳,〈大小受戒、單受菩窿戒與無戒之戒〉(《佛教思想的現代》),頁121─159

60. 傅偉勳,〈突破傳統佛教,開展現代禪法〉(《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頁219─232

61. 同註釋32,頁307

62. 同註釋32,頁307─308

63. 同註釋59,頁154

64. 同註釋59,頁158

65. 同註釋60,頁227

66. 同註釋4,頁111

67. 同註釋31,頁418

68. 傅偉勳,〈關於佛教研究的方法論與迫切課題〉(《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頁325

69. 傅偉勳,〈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頁123

70.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開端〉(《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17

71. 傅偉勳,〈現代生死學建之課題》(《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頁236

72. 同註釋60,頁227

73. 盛永宗興,郭敏俊譯,《無生死之道》(東大圖書公司,1996,頁113

74. 楊惠南,〈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1990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集》,佛光出版社,1992),頁93

75. 傅偉勳,〈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330

76. 傅偉勳,〈辯證開放的科際整合理路》(《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337

77. 許明銀,〈佛教、現代佛教與現代佛學〉(同註釋74),頁278

78. 周慶華,〈順應現代化/對治現代化〉(《佛學新視野》,東大圖書公司,1997),頁35

79. 傅偉勳,〈結語無有止境的學思歷程〉(《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頁352

(本文作者鄭志明係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中心主任)

鄭志明

宗教哲學
第三卷第四期(1997.10
©1997 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
臺北縣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