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阿含經》念佛理論研究
黃夏年
10/08/2012 18:46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提要:
  本文通過對《阿含經》念佛理論的研究,探討了早期印度佛教中的一些念佛思想的發展及脈絡,對念佛理論的研究及實踐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主題詞:阿含經念佛理論

一、引言

  談起念佛,我們決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在廣袤的中國大地,只要對佛教稍有一點粗粗了解的人,都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者聽到"阿彌陀佛"這几個字。如果不了解佛教的人,也沒關系,因為媒體和影視也經出現這句話,當佛門弟子與人問訊,一句"阿彌陀佛",再雙手合十,表示尊敬對方;與人發生爭執,雙手合十,一句"阿彌陀佛",似乎就可將爭執化解,總之,"阿彌陀佛"這四個字在佛門內外可以說用得最廣,但是這几個字是怎么來的,有什么正確的用處,未必每人都能道得清楚,人們只是覺得,這四個字無不代表了佛教的一種精神,念上一句,至少能給人多多少少一種慰籍……

  念"阿彌陀佛"句,就是念佛,這是最直接念佛的例子。不過佛教法門八萬四千,念"阿彌陀佛"也僅是此中一個法門而已。按佛教的說法,念佛最基本的形式應不離二種,一是心念,心念也是意念,即念想佛、菩薩名號于心,心中起念佛、菩薩想的念頭;另一是口念,即通過嘴念佛、菩薩名號,而且要發出聲來,念一句"阿彌陀佛"最為典型。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經佛弟子的努力弘揚,現在已經形成了南北兩傳大系。南傳佛教是流行在斯里蘭卡和東南亞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和越南(部分地區),以及我國的云南省邊疆地區的傣族等少數民族中流傳;北傳佛教就是現今中國的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并包括從唐朝以后傳到朝鮮、日本和越南(部分地區)的佛教。口念"阿彌陀佛"是北傳佛教最流行的佛法之一,它是淨土宗的根本法門,在廣大佛教徒中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北傳佛教流行念佛,南傳佛教念不念佛?答案是肯定的,念。但是,南傳佛教的念佛與北傳佛教的念佛有一樣的地方,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南傳佛教沒有北傳佛教的淨土宗和大乘佛教的菩薩乘思想,它的念佛理論大多還是承繼了早期部派佛教的法門,是早期佛典《阿含經》念佛學說的發展。

  眾所周知,佛教產生于印度,時間在2500余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創立了佛教,他是持平等主義思想的人,所以當他離開人世時,一再對弟子強調要"依法不依人",也說是說,以佛教的法理作為隨順世間的圭臬。

  釋迦牟尼圓寂后不久,佛教僧伽就舉行了佛教經典結集活動,經、律、論三部分基本完備。學朮界通過研究,公認《阿含經》是佛教史上比較早的時期出現的佛典,許多早期佛教的資料基本上在《阿含經》里收入,因此研究念佛理論和思想的源頭,《阿含經》是非常值得挖掘的一個寶藏,而且在《阿含經》中的確有着非常丰富的念佛理論和思想,但是這個念佛的思想與現在的念佛思想是完全不同的。本文將依據《阿含經》里的一些有關念佛的理論,試圖說明早斯印度佛教中的一些念佛思想的發展及其脈絡,由是對研究念佛理論與實踐提供一些有用的幫助。


二、《長阿含經》與念佛

  《阿含經》的念佛思想,是指的一種嚴格意義上的修行思想。佛教的理論將全部佛教分成了佛、法、僧三種,也稱之為"三寶",其中""指釋迦牟尼佛,""指佛教的教說,""指弘傳佛教的人。如《長阿含·究羅檀頭經第四》云﹕

  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佛言:"若為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僧起僧房堂閣;

  不如起歡喜心,口自發言:'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曾。'此福最勝。"

  佛是大覺大悟的人,正由于他的偉大的人格力量,獲得了人們對他的最高尊敬,這就是在"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供養三寶,是佛教徒的義務,凡是要求福報的人,都應供養三寶。但是,釋迦牟尼佛創教,在當時古印度屬于"沙門思潮"之一,這是在反對婆羅門教思潮的背景下進行的。婆羅門教有三大綱領,即"梵我一如、婆羅門至上、祭祀萬能",佛教是反對這些綱領的。所以釋迦提倡供養三寶,他本人也曾經接受過不少人的供養,但是他更認為,如果仍然以祭祀和修養建僧房作為供養,這只是表面形式的東西,最好的方法是在心里誠心誠意事奉三寶,生起對佛教歡喜贊嘆的心情,其結果是必然會得到一個最大的福報。用心供養三寶,則是最殊勝的福報。在《長阿含·闍尼沙經第四》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摩竭國瓶沙王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優婆塞,篤信于佛,多設供養,命終時得到了如來的授記。瓶沙王的福報是怎么來的呢?是因"念佛"得到的!而且還由于他對佛教的堅定信仰,在社會上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有很多人都因此像他一樣信解佛教,供養三寶。這些人最后也得到了福報,乃至于整個摩竭陀國成了佛國,命終時"唯願世尊當與記之,饒益眾生,使天人得安!"該經中還講了一個鬼神釺尼沙,"我本人為王,于如來法中為優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終,故得生為毗沙門天王太子。自從是來,常照明諸法,得須陀洹,不墮惡道,于七生中常名釺尼沙。"釺尼沙之所以能得到"極七往返,乃盡苦際"的福報,還是因為他念佛的原因。

  念佛有這么大的威力,那么人們開始念的是什么佛?在《長阿含酚渦芯第二后》里,佛對此有一個解釋。經云:

  佛告阿難:"汝勿憂也。諸族姓子常有四念。何等四?一曰念佛生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二曰念佛初得道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三曰念佛轉法輪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四曰念佛般泥洹處,歡喜欲見,憶念不忘,生戀慕心。阿難!我般泥洹后,族姓男女念佛生時,功德如是。佛得道時,神力如是。轉法輪時,度人如是。臨滅度時,遺法如是。各詣其處,游行禮敬諸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

  從經文可知,欲求生天功德,當要"四念"。此"四念"是念"佛生處、佛初得道處、佛轉法輪處、佛般泥洹處"。曆史上不管是佛教徒還是學者,都把釋迦牟尼的一生就概括為出生、得道、轉法輪、涅?(即泥洹的又一譯法)四個階段,因此這里的"四念"就是念的釋迦牟尼佛,紀念他的偉大一生和人格感召,生"歡喜欲見""生戀慕心",進而得到"神力""度人""遺法"等等功德。這就是早期佛教念佛的由來,也是當時曆史現實情況的反映。尊崇釋迦牟尼創教者的地位,將他看成一位偉大的聖人,而不是加以神話,是符合早期佛教的曆史發展特點的,是佛教曆史發展必然的內在邏輯。

  佛教強調念佛,并把它作為必修的法門之一。大概沒有多久,念佛的法門有了變化,在《長阿含·十上經》曰﹕"云何六修法?謂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修法"也是"六念法",并且在這里將修行念佛法是作為第一法來排列的,放在了諸修行法之首。行者經過修行,掌握了此六法,是得不退法。《長阿含·游行經二初》云﹕"佛告比丘'復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長,無有損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佛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念佛也是敬佛的一種表現,六念法有增上緣的作用,故亦名"六增法",亦名"六敬法",即"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同樣由六退法而得到"六不敬法",即"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六法還有趣善、趣惡、趣涅?的功用,《長阿含·三聚經》說:“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云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所有這些,都旨在強調六法的重要性,而六法中,與""有關的法門又放在為首的地位,充分突出了佛教中""的地位,將具有人格感召的釋迦牟尼作為效法的榜樣,是早期佛教的鮮明特色和修行的特點之一,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中阿含·福經二十二》非常強調:“是故當自為,欲求大福佑;當恭敬于法,常念佛法律。”《中阿含·息止道經第二十三》也說:“若見色可愛,清淨欲相應,見已觀如真,正念佛法律。"


三、《雜阿含經》與念佛

  早期佛教念佛曆史已經如上揭出,下面我們討論念佛實踐的具體法門。關于早期佛教的念佛法門,在《雜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里有許多介紹。《雜阿含經》卷二十說:

  "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欲覺,離睼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于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痴,安伴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習念佛。"

  在這里,經中談到了修習念佛活動要離貪、離睼、離害,由是可以出染著心。念佛要"正念正智,乘于直道""正智""八正道"之一,就是正確地智慧,即佛教所說的教法,亦即"如來所應行法""直道"就是直乘之道,因為修習念佛法門是禪定之道,亦是"八正道"之一,所以修習念佛法門,成為佛教徒的基本道路,念佛修行的色彩也愈濃。該經還以釋迦大弟子的口氣說:"尊者摩訶迦葉延語長者言:'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長者當念佛功德。'""世尊說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我悉成就。我當修習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為了證明念佛的有功德,經中又講述了給孤獨長者在晚上不能入睡,但因為他后來"令心念佛。因得睡眠。"可見,念想佛名在這里除了有對治五欲,出染著心外,還有安眠的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念佛修習是八正道的正智、正見的內容之外,經中還就修習念佛法門由八正道的正信而獲正見的功能。《雜阿含經》卷四十六云:

  時天帝釋說偈言:正信于如來,決定不傾動。受持真實戒,聖戒無厭者。于佛心清淨,成就于正見。當知非貧苦,不空而自活。故于佛法僧,當生清淨信。智慧力增明,思念佛正教。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正信"是堅持正確的信仰,"正見"是持正確的見解,仍然屬于智慧的法門。"正教"是佛教的自稱,因為佛教將其它的宗教哲學都視為外道,由此顯示出來自己的正法地位。念佛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信,只有正信之后,才能獲得正見,這比前面《長阿含經》所說的念佛求功德前進了一大步。在《長阿含經》里,念佛是供養法門之一,念佛也就是生"歡喜欲見""生戀慕心",進而得到"神力""度人""遺法"等功德。但是到了《雜阿含經》里,念佛除了仍然能獲得《長阿含經》所談到的功用之外,還與佛教的八正道聯系起來,"于佛心清淨,成就于正見"。《長阿含經》強調供養三寶可得趣善、趣惡、趣涅?,而《雜阿含經》則更強調出染著心,"當生清淨信。智慧力增明",說明兩者之間在念佛問題上是不完全相同的,這是應該注意的地方。

  在《雜阿含經》里,還有關于念佛可以解決身后的問題。在《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云: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拘律園中。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此迦毗羅衛國,安隱丰樂,人民熾盛。我每出入時眾多羽從,狂象狂人狂乘,常與是俱。我自恐與此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終之時當生何處?"佛告摩訶男:"莫恐莫怖,命終之后不生惡趣,終亦無惡。譬如大樹順下順注順輸,若截根本當墜何處?"摩訶男白佛:"隨彼順下順注順輸。"佛告摩訶男:"汝亦如是。若命終時,此身若火燒,若棄冢間,風飄日曝久成塵末,而心意識久遠,長夜正信所薰,戒施聞盡所薰。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時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摩訶南對身后的問題感到不安,為此向佛請教,佛的回答很直接,強調念三寶之后雖然灰身,但是不滅智,因為這都是受薰的結果。灰身滅智也是涅?的一種,這是小乘的說法,肉身雖爛,但神識不滅,卻又含有靈魂不死的內容,特別是"神識上升向安樂處,未來生天",已經含有大乘的淨土思想,可以看作是西方淨土的先導。這個說法很可能是較晚出現的。在《長阿含經》里雖然也說過"(四念佛者)各詣其處,游行禮敬塔寺已,死皆生天,除得道者。"但并沒有明確指出灰身不滅智的思想,經中更多的意思則是指念佛可以獲得"唯願世尊當與記之,饒益眾生,使天人得安""一心念佛而取命終,故得生為毗沙門天王太子"的說法,《雜阿含經》的念佛不僅有灰身不滅智的思想,而且還說到了"命終之后不生惡趣,終亦無惡。""無惡"即是得善,這里已有中觀不二法門的思想痕跡,是不是又可看作是中觀思想的先導耶?

  在《雜阿含經》卷五十里又說到這樣一個故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游行住一林中。時有天神依彼林者,見佛行跡,低頭諦觀,修于佛念。時有優樓鳥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跡。爾時天神即說偈言:'汝今優樓鳥,團目棲樹間,莫亂如來跡,壞我念佛境。'時彼天神說此偈已,默然念佛。"此處的"見佛行跡,低頭諦觀,修于佛念",是指佛足崇拜,這應是佛教信仰的最早的表現形式,由于當時菩薩乘還沒興起,佛教造像藝朮還不發達,用佛足代替佛的崇拜。諦觀佛足,就是念佛的一種形式,具體地說就是"默然念佛"。即前面所說的"心念"的形式。


四、《增一阿含經》與念佛

  前面介紹了《長阿含經》的念佛"四念""六念"的法門,在《雜阿含經》里沒有談到這方面的情況。但是到了《增一阿含經》里,念佛的方法開始變成了"十念"法門中的一種念法。《增一阿含經》卷一云:

  時佛在中告比丘:"當修一法專一心,思惟一法無放逸。云何一法?謂念佛法念僧念及戒念施念,去相;次天念息念安般及身念死念,除亂,謂十念。"

  "一法"即是心專注一處思念法,在佛教禪定法門里可稱為"一心定""十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息、念安般、念身、念死這十種思惟。其中前五念有破相遣妄的作用,故經中稱為"去相",后五念有定心消亂的功用,經中稱為"除亂",所以十念的修行方法既可以除去心中的妄執,還可以做到消泯心中的惑亂。此十念應是后來小乘佛經中常說的"十隨念"的早期形式,與后出的小乘十念法還不完全一樣,因為"念息""""休息"的意思,有止于一處的意思。我們還可以從其它經文中得到證明。如:《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七日品第四十之一〉云:

  是時阿難受佛教敕。即時與長者剃除須發,教令著三法衣使學正法。是時阿難教彼比丘曰:汝當念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當修行如是之法,是謂比丘行此十念者,便獲大果報,得甘露法味。是時毗羅先修行如是法己,即其日命終,生四天王中。  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十念廣分別修行,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賅慢無明,云何為十?所謂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止觀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比丘有眾生修行此十念者,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一切無明賅慢皆悉除盡。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增一阿念經》卷四十二〈結禁品第四十六〉云:

  所謂十念,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是謂十念。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第四十七〉云:

  若有人行此十法者便生天上。云何修行十法得至涅?。比丘當知

  上面所說的所謂"休息",原文意應是休生養息或停止棲息的意思,這是最基本的日常用法,佛教也不能免,因為在《阿含經》里這種用法隨處可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云:"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踴,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但在這里,"休息"的用法系另有所指,因為它是以一個專用名詞出現的,所以這種用法必有所指,而不擬與其它用法相混。在《增一阿含經》卷一中,佛陀對"休息"一詞釋云:

  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休息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系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休息。所謂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詳諦亦無卒暴,恆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貪勝光上達。如是諸比丘,名曰念休息,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休息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在這里很明確表示,"所謂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詳諦亦無卒暴,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貪勝光上達。"這就是說,以心意念想詳細審諦,專心一意閑居賦處,常起方便心得三昧定,念不貪得殊勝,就是休息。正因如此,佛陀才強調:"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休息。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增一阿含經》卷一)"但是在《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又談道:"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若長若短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如入息念學。出息念時如出息念學身行休息。入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身行休息。出息念時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可見,""這個字,在《阿含經》所說的佛教修行法門里有多義,它除了有"休息"意之外,也不能排除還有出入息的意思,關鍵是看在哪里運用?從佛經譯經史上講,一字多用的形式是屢見不鮮的,因之可以對這種多義的用法應該理解。又由于漢譯佛經曆史久遠,當年古代先哲大德譯出經文所依據的原本早已不可尋覓,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一些古本或今本,是不能作為原本的依據的,只能作一些參考,而且數量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現在學者們仍然只能以"會本"的方法,來討論諸經的原意,試圖找出契合點或切入點。

  "安般"是出入息,《解脫道論》云:"安者入,般者出,于出入相彼念隨正念,此謂念安般。"如果按上述所說的""有多義的理解,那么從"念息"和所具的修行法門上講,它們似有明顯的重復的念法,或者至少是不規范的使用法。到了部派佛教時期,十念被進一步規范化,南傳上座部的著名論書《清淨道論》就將十念定為"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舍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隨念、安般念、寂靜隨念"之十種,其中以"舍隨念"代替了"念施",因為布施雖有""的含義,但界定時有拿出予人的嫌疑更多一些,而用""一詞,不僅包含了拿出,還含有將自己舍棄的意思,一字之差,意思又有新意了,這也是中國漢文化的丰富性表現。同樣,去掉"念息",增加"寂靜隨念",不僅在形式和內容上更加明晰、確定,而且于義理上也更合乎邏輯,因為使用"寂靜隨念",更能反映出三法印佛法的清淨寂靜的特點,由此可以推出:《增一阿含經》的十念是經佛教早期的念佛法門擴充后再形成的更丰富、圓滿的形式。

  上述四經中,將"念息"解為"念休息"的有三部經,解為"念止觀"的有一部經。"止觀"這個詞,在佛門里用的是最廣的一個詞,而且早在印度就已經出現,并且在佛教的修行法里,被抬到很高的地位。《長阿含經》卷一曾云:"如來大智,微妙獨尊,止觀具足,成最正覺。"可見只要修行了止觀法,卻可獲得覺悟。佛教傳入中國后,止觀又被中國僧人加以新解,特別是天台宗智者大師對止觀的研究甚深,一直在影響着后人。止觀二字既可拆開分用,也可連在一起使用,如《雜阿含經》卷十七說:"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于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于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于止,終成于觀。修習觀已,亦成于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一般說來,止觀二字經常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情況為多,特別是大乘佛教以止觀作為一修種習法門,強調止不離觀,觀不離止的不二作用。在《阿含經》里,止觀更多的是說的禪定法門。如《中阿含經酚骶匪擔o"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種種車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觀為車。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止觀以為車者,便能舍惡,修習于善。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駕御者,謂御車人,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為駕御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為駕御人者,便能舍惡,修習于善。舍梨子!猶如王及大臣有極高幢,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己心為高幢。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己心為高幢者,便能舍惡,修習于善。"《雜阿含經》卷十七云:"如意念處正勤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憶念。"《雜阿含經》卷十七云:"如是比丘,乃至斷過去未來現在無常,乃至滅沒,當修止觀。"《增一阿含經》卷七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起于正見。云何為二?受法教化內思止觀。"《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六重品第三十七之一〉云:"彼比丘戒具清淨無有瑕穢,修行止觀樂閑靜之處。"《增一阿含經》卷二四十八〈禮三寶品第五十〉云:"意不錯亂恆一心故,當念專意諸止觀故。"等等。修習止觀,也有見佛的功效,《雜阿含經》卷四十四云:"其心寂默成就止觀。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見已即詣其前。""金色光明焰照"是指經過修習止觀法之后,行者的身上放出的一種光,佛陀就是有這種光的大行者。

  念佛法排在十念法之首,尤顯重要。在《阿含經》里,佛陀告誡弟子們念佛是重要的,《增一阿含經·十念品第二》云:"一時佛在舍衛國笆鞲露澇啊6筆雷鷥嬤畋惹穡�'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在《增一阿含經·廣演品第三》里,佛陀還進一步強調了念佛的益處。經云:“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系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長,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

  世尊強調念佛一法,并將念佛得到的果報放到了很高的地位,念佛念得諸善普至,甘露味至無為處,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至涅?……盡管如此,但是這里的念佛按照他力和自力二力的分類方法來定義,仍然是屬于自力念佛,即我念佛我得報的理路。"自致涅?"四個字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而且念佛不是僅僅一句誦念佛名號已,釋尊明確指出,念佛要"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系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說明念佛乃是禪定的一種基本方法,修行者通過念想佛陀,"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己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專精佛陀,與佛親近,于此才能最后獲得大果報,才能獲得沙門果,才能獲得自致涅?,所以佛陀強調念佛一法,是有嚴格地修行作鋪墊的,否則念佛則成為一句空話,修行也無從談起。《增一阿含經》的念佛一法,真正地體現了修行不偏念佛,念佛不離修行的早期佛教的精神。念佛的最終目的是獲得解脫,但正是由于念佛和修行結合,它帶來的果報實之不易,如是佛陀一再強調,"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增一阿含經飯閶萜返諶)


五、結語

  在《增一阿含經》卷四〈一子品第九〉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時佛在舍衛國笆鞲露澇啊6筆雷鷥嬤畋惹穡�"若有一人出現于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云何為一人?所謂如來至真等正覺。此謂一人出現于世,此眾生類便增壽益算,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是故諸比丘,常當專精一心念佛。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在這個故事里給我們描繪了因念佛而帶來的益處,一人出世,眾生益算,念佛念到高層次時,修行者的身心必然相應地起到變化,"顏色光潤氣力熾盛,快樂無極音聲和雅",這一切都是因修行念佛所得到的,而且是現世現報的!念佛不是求來世,而主要是在現世中求解脫,在現世中自致涅?--這就是《阿含經》要介紹并強調的念佛理論與實踐!

  《阿含經》是早期出現的佛典,它因距離佛陀涅?時間不遠而述出,因此許多資料是比較真實可靠的。由于現存《阿含經》屬于不同的部派作品,所以在不同的阿含部中,念佛理論的特點都不太一樣,例如《長阿含經》從三寶供養的角度,提出了四念和六念法門;《雜阿含經》主要在念佛的理論上,如八正道和佛足崇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增一阿含經》則從十念和一法的修習觀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是在《中阿含經》里則沒有很詳明的念佛見解或法門,故本文沒有介紹。所以,可以說四部《阿含經》在念佛理論或修習方法上各有自己的特點,這是我們在研究早期念佛情況時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情況。至于為什么會產生這些不同的情況,因篇幅有限,擬將來再做探究。

  《阿含經》是念佛理論和實踐方法,應該仍然屬于早期佛教傳統的修心法門,不管是四念、六念,還是十念,都強調要正心正意的修行,即通過一整套禪定觀想的辦法來達到念佛的目的,而念佛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現世得報的問題,即通過念佛達到身輕安,煩惱欲望卻除,斷三毒,破無明的功效。雖然其中有的論述中有往生淨土或解決身后的問題,涉及到神識不死的靈魂探討,但在其整個念佛理論體系中,它并不占主要成分,與后出的西方淨土的淨土宗念佛理論不一樣,頂多就是有這方面的萌芽而已。在《阿含經》中,四念法是以釋迦牟尼的一生事跡作為念想的對象,很明顯有紀念偉大佛陀的色彩;六念法則是在供養三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十念法又是經過六念法而擴充后形成的,這些念佛的法門,直到后來才最后定型。從這些念佛法門的數字和內容的變化,我們有理由說佛教的念佛思想和實踐是經過后人一步步充實后,才發展起來的。

  從釋迦牟尼佛創教自始,到現在已經有2500余年的曆史了。佛教的念佛法門,經過后代弟子的弘揚,已經變得丰富多彩,形式各異。念佛思想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佛教徒的基本功課之一,是每個佛教徒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心念還是口念,佛不離心,佛不離口,應是怠慢不得的大事。現在我們已進入新世紀,佛教在21世紀的發展成為全體佛教徒關心的事情,念佛修行仍然不可缺少,正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中佛對徒眾說:"長者,若修行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者,其德不可稱計,獲甘露滅盡之處。若善男子善女人念三尊已,佛法聖眾,墜三惡趣者,終無此事!

 來源:http://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