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菩提道次第》的實修理路
濟群法師
06/09/2013 07:38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20045月講於戒幢佛學研究所

《道次第》是一部實修性很強的論著,不僅為我們建構了完整的理論體系,更以簡明的修學套路,將理論一一落實于實修。

   本論在略示修法部分,以依止法為例,為我們示範了修習任何法門必須具備的四個步驟,即加行、正行、結行與未修中間。《道次第》的實修理路,便是圍繞著這一綱領展開。

一、加行——修法的共同基礎

   加行,也稱為前行,即正式修法前應作的準備。在佛法修證體系中,不論大小乘皆有資糧位、加行位元的進程。具備扎實的加行基礎,正修時就較易上路。

   藏傳佛教各宗派的修行,有著大致相通的前行。在《道次第》中,關於加行的內容主要是六點,稱為六加行。

   1.灑掃住處
   修行應在如法的壇場進行,灑掃整潔並營造莊嚴的氛圍,如是才易於安住身口意所依。因為凡夫的特點是放逸,如法的環境可令人油然而生恭敬之心,並使內心清淨安詳。而在嘈雜的環境中,各種妄想紛至遝來,沒有相應的定力,很容易放逸散亂。

   同時,灑掃也是用心方式之一。修依止法,可以掃除對師長的不恭敬;修念死無常,可以掃除我們對生的貪著。這種用心方法,《華嚴經·淨行品》中有許多開示,如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等。所以,灑掃不僅是掃除外在塵垢,更應蕩滌內心的污濁,保有清淨無染之心,從而契入法性。

   修行,無非是善用其心,而用心又是從發心開始。我們做任何一件事,不必過分關注結果,關鍵是要善用其心,在發心過程中調整心行。

   2.陳設供養
   供養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在漢傳佛教地區,因受禪宗影響,不太注重陳設供養之類的外在形式。事實上,禮佛、供佛不僅僅是形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修行意義。

   學佛,首先是皈依三寶,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作為我們依賴的物件。如果我們時刻想著衣食,心就會和衣食相應;時刻憶念佛菩薩的慈悲智慧,心就會和佛菩薩相應。所以,皈依、憶念三寶功德的過程,就是見賢思齊的過程,使自身和三寶相應,成就三寶的功德。

   作為學佛者,必須保持對三寶的神聖感。恭敬供養,能使我們的心更謙恭、更柔和,從而與佛法相應。有一分恭敬,才能得一分佛法的受益。對三寶的恭敬,須通過一些外在形式來體現,如拜佛、供佛、陳設供品,包括工作取得的成就,都可奉獻於三寶。如此,就能在恭敬中獲得無量福德。

   必須注意的是,應以清淨無諂誑之心行供養。一是供品的來源清淨,非不法手段得來;一是直心供養,不作顛倒、諂誑之想。直心和清淨心,本身就接近于心的自然狀態,而顛倒、諂誑則是心的扭曲狀態,是典型的凡夫心。修行,正是要恢復心的本來狀態。供養時,對佛菩薩應真誠坦蕩,而不是帶著貪婪之心祈求。當然,我們可以為利益眾生而希求三寶加被。

   修行人應養成拜佛、供佛的習慣,看到佛像即禮拜供養。這種習慣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加深皈依,使佛菩薩在我們心中產生更大的力量。不斷加強這種力量,最終就能喚醒生命內在本具的三寶品質。

   3.身具威儀,從殊勝的發心修皈依
   修法之前,必須具備兩點認識。

   其一,應憶念三寶功德。我們所以要皈依三寶,正是基於其殊勝的功德。佛菩薩不僅調伏了自身煩惱,更以無量慈悲和善巧方便度化眾生。對三寶功德的景仰,還可使我們自身得到淨化。《阿含經》中有六念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念,不只是簡單地念誦,而應以虔誠心真切地、如母憶子般時時憶念。恒常保持這種憶念,既是將佛陀作為學習楷模,還能幫助我們將自身融入三寶功德之中,實為修行捷徑。

   其二,對佛陀和佛像保有恭敬之心。凡見到佛像及有關的法寶,皆視為聖物而發自內心地恭敬。有些人因接受了無相等觀念,以為不重視外在形式就是不著相,這其實是誤解。要知道,對法寶、聖物生起不共的信心,本身就是修行的一部分。我們不妨反省一下:對經書法寶,對聽聞之法,是否保有足夠的恭敬?是否僅僅將其作為學術著作進行研究?甚至當做普通書籍隨意翻閱?

   認識到恭敬的意義,便不會隨意將無相作為藉口。若我們連佛菩薩的功德都認識不到,是沒有資格談無相的。佛陀是福智二足尊,既具福德資糧,又具智慧資糧。如果否定佛菩薩的功德,甚至認為這些都不存在,便會落入斷見。即使在空性的層面,修行也並非空無所有。佛菩薩在因地行種種難行苦行,方能成就果位上的無量福德。在學修過程中,人們往往會把握不當,或落入斷見,或落入常見,這都是應當特別警惕的。所以說,我們既要以佛菩薩功德作為觀想的皈依境,也不能因此著相。

   認識三寶功德,是為了幫助我們生起真切的皈依之心。很多人以為,皈依僅僅是學佛的開始。事實上,三寶便代表了佛法的整體。阿底峽尊者在藏地期間,無論走到哪裡都為人說皈依,言不知皈依之外還有什麼其他佛法,因而被稱為皈依喇嘛。由此可見,皈依三寶貫穿了學佛到成佛的整個過程。從皈依外在的三寶開始,到最終成就內在的三寶。

   這一過程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一是從出離心、菩提心、六度四攝等方式漸次修行。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要發心為六道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修,這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心行。作如是發心,任何一種修行皆能成就無量功德。我們的能力有限,所做的事情也有限,但我們的心卻可以無限。菩提心正是以無限的心行為基礎,因而,佛菩薩的慈悲是無限的,所證得的空性是無限的。如果我們始終停留在有限的心行上,永遠無法通達無限。

   一是直接以佛菩薩的功德作為臨摹對象。我最近所講的《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核心便是如何臨摹佛菩薩功德,以此迅速成就菩提。這是我在修學過程中發現的最高、最直接的修法,且具有極強的可行性。通過這一步驟著手修行,成就佛道不再遙不可及。

   4.觀想資糧田
   資糧田的具體觀修,可觀想十方諸佛菩薩,深觀、廣行二派祖師及造論的宗喀巴大師。禪宗叢林有不立佛殿,唯立法堂之風,簡約之極。而在藏地寺院中,不僅供奉著諸多佛菩薩造像,還供有歷代祖師造像。從觀修意義而言,這是很有必要的。借助具體的佛像,可使觀修達到更直觀的效果。如上師傳承圖,就為觀想資糧田提供了入手處。當觀想更為清晰之後,進而將這一觀想擴展至盡虛空、遍法界。最後,不僅觀想十方虛空充滿諸佛菩薩,更能將所有一切觀想為佛菩薩功德的化現。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言: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這一觀修的意義,是極為殊勝的。

   5.積資淨障
   正修之前,必須懺除罪業,積集福報。

   佛陀乃福智兩足尊,成佛,即成就佛菩薩所具有的福德和智慧。但這些福德無量無邊,我們怎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成就?若以有限之心去做,終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只怕也無法成滿。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的罪業又如此深重。正如《地藏經》所言: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亦如《普賢行願品》所雲: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罪業已如此之多,更令人驚心的是,我們還在不斷造作,所謂舊債未了又添新債。如何才能儘快將無量罪業一併消除,不復再造?最好的方法,便是根據《普賢行願品》的七支行願進行觀修,以此祈福、懺罪。藏傳佛教也非常重視普賢七支供的修習。據說藏文的《普賢行願品》沒有長行部分,從觀修意義而言,長行本身就是極為殊勝的觀修儀軌,比偈頌更容易操作。不過,這一教法需要深厚的教理基礎才能運用于實修中。

   如何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有微塵數的諸佛?如何將山河大地皆觀想成無量無邊的供具?如有中觀和唯識學的理論基礎,觀想起來便會容易得多。中觀認為,一切皆是無自性空,皆無特質可言。既無特質,就可隨觀想變化為無量。而唯識認為,一切皆唯心所造,皆是內心影像。觀想者賦予它什麼內涵,它就具有什麼內涵。具備中觀和唯識的教理基礎,對於理解《普賢行願品》的觀修並付諸實踐會很有幫助。但對於大部分信眾來說,接受《普賢行願品》這一建構於極高見地的觀修方法,的確有相當難度。

   藏傳佛教的加行中有供曼紮,也是非常殊勝的觀修法門。將曼紮觀想為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部洲,並於其上安放相應的供養物,然後觀想它們充滿整個宇宙。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在世界地圖上供奉香、花、燈、燭等,觀想世界各地遍佈供品。然後進一步擴大,觀想三千大世界乃至無量虛空皆充滿供品……作如是觀想時,我們的心就打開了。實物供養,再多也是有限,故應賦予如法觀修使之增長。有限之物乘以無量之心,即可成就無限功德。基於這一原理,當我們拜佛時,亦應觀想同時在拜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若能以無限之心禮拜、供養,即可成就無量福德。更重要的是,我所也因此失去了落腳點。

   6.三事求加
   積資淨障已,於皈依境前請求加持:一願滅除不敬善知識等一切顛倒心,二願對善知識速疾生起清淨心,三願摧滅一切內外障難。

   每個法門的修行,皆有所緣境界。如念死,死亡便是所緣境;念惡道苦,惡道苦便是所緣境;念死無常,死無常便是所緣境;修依止法,念上師功德便是所緣境。因為正行中的所緣不同,在三事求加中祈求加持時內容也要相應的調整。
   以上明加行。

二、正行——止觀實踐

  略示修法中關於正行的內容,主要是講述止觀。從《道次第》的整體內容來看,正行應當是三士道。為什麼略示修法將重點放在止觀呢?原因在於,止觀是三士道修學的著力點。任何法門的修習,都要落實於止觀才能產生作用,故止觀是修法的核心內容。

   1.止觀的修習意義
   止和觀,乃修行落實處。未修止觀者,往往視其為深奧玄妙之境。據傳,舊時西康地區即有寧背石頭,不學止觀之說。事實上,止觀無非是對心行的訓練:止,是安住於正念、正行中;觀,則為調整心行,照破妄執的影像。止觀所要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將心從顛倒妄想中脫離出來,安住並熟悉正念。

   我們的世界由心和境構成,環境有種種不同,心念亦有種種差別。在心靈舞臺上,既有貪、嗔、癡等負面力量,亦有慈心、悲心等正面力量,凡夫念念皆隨所緣境而轉,變幻不定。貪有貪心的所緣境,嗔有嗔心的所緣境,慢則有慢心的所緣境……任何心行皆有各自的物件,即唯識學所說的見分和相分。對於這些境界,我們又會進行虛妄分別,賦予自我的情緒和觀念。正是對境界的錯誤解讀,導致了種種煩惱。由凡夫心呈現的世界,便是一堆紛擾交錯的影像,及由此而來的顛倒妄想。

   如何才能規範這顆動盪不安的心?唯有通過止觀的修行。

   2.何為止觀
   止,即止心於一處。《略論》云:所謂修道者,即於善所緣,如欲而能令心安住之謂也。止觀的修習,需要選擇一個善的所緣,然後安住其心。止為安住修,訓練心安住境界的持久性。《瑜伽師地論》、《大毗婆沙論》講到九住心,代表著心從散亂到安住、持續、穩定的過程。止與觀不同,無分別一心為止,是說止為安住修,毋須對所緣物件進行分別、判斷,安住即可。

   止的用心方式除有所緣(即有所止)的用心方法外,還有無所止的用心方法。無所止,即沒有所緣物件,直接體悟心的本質,要求心不造作地安住。藏傳佛教大手印、大圓滿及漢地禪宗的修行,都屬於這類用心。

   觀也包含兩個層面:一為比量,一為現量。

   比量即正思維,建立在聽聞經教的基礎上。格魯的教法特別重視聞思,因為聞思不僅是修的基礎,本身也是修的一部分。《道次第》所說的觀察修,正是通過如理思維來轉換觀念、調整心行。

   《道次第》中,宗大師特別強調觀察修的重要性,批駁了唯有無分別安住才是修行的觀點,明確指出:如理分別的觀察修也是修行。當然,觀察修與單純的理論思維有所不同。觀察修是選擇一善所緣境,在經教指導下,於此所緣境如理思維、觀察,以此完成觀念及心行的調整。《道次第》中,依止法、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思維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及菩提心的生起,皆以觀察修為主。通過觀察修,將心調整到正確的觀念及心行上,並安住於此。

   止和觀是相輔相承的。在修習止觀的過程中,安住於善所緣境離不開止,否則便無法進行如理思維。但初修的凡夫很難長時間安住於正念中,往往妄念紛飛,一不留神就陷入凡夫的顛倒心行中。所以,必須通過觀察修不斷調整心行,逐漸擺脫乃至徹底降伏顛倒妄念,方能無造作地安住於正念並熟悉這一心行,最終任運自在。

   比量和現量,即分別與無分別,前者為後者的基礎。不少人對此有誤解,認為修行便是無分別。但若一開始就無分別,如何獲得正見?而沒有正見為指導,則易走入盲修瞎煉的誤區。所以,有分別的觀察修是現量(無分別)證得空性的基礎。經典中,有時批判分別的過患,提倡無分別的殊勝,這是針對凡夫的虛妄分別所說。其實,如理分別在修學佛法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未現量證得無分別的空性前,必須依比量層面的觀察修獲得正見、正念,這是契入空性的關鍵。

   無分別智證得的空性,當然高於凡夫的比量分別。通常,凡夫的分別是建立在妄識的基礎上,而無分別智則是聖者契入空性的智慧。很多人未能厘清分別和無分別、現量和比量之間的關係,或開始即提倡無分別,認為分別乃無分別之障;或始終在文字中打轉,糾纏於虛妄分別之中。我們要知道,若不經過聞思經教、如理分別的階段,無分別智便是空中樓閣。比量與現量,代表了修行兩個不同層面的用心。因為根本智是超越分別的,故經論談及究竟真理時,謂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忘慮絕,不可思議

   作為正行部分的主要內容,止觀修習貫穿了整個《道次第》。我在《漢傳佛教的反思》中,提出修學佛法的五大要點,其中就談到如何將聞思正見落實於止觀。這不僅關係到我們能否契入空性,也關係到所學教理能否於心行產生作用。唯有依靠止和觀的力量,教理才能真正成為調整、淨化心行的方法。

   3.注意事項
   對於正行部分的內容,《道次第》還提出一些注意事項:首先是確定修習內容,其次是明確修習過程中的應修之量。《道次第》認為,初學打坐每次時間不宜過長,關鍵是保證品質,但應每天多修幾座,如胃病患者宜少食多餐那樣。通常都以為,打坐數小時不動就很有修行,夜不倒單更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們卻很少關心,這幾個鐘頭坐在那裡是為了什麼?很多人雖然用功,但修到最後非但未得法喜,反而養成很多不良習慣。

   所以,剛開始修行的人,必須通過作意才能進入特定的所緣境。除非將此法門修習純熟,無須用功亦可任運自如。作意,即通常所說的注意力,初時很難長時間高度集中。所以,每座時間不必長,但次數要多。在保證品質的同時,保持觀修的長期性。最重要的是,不應為打坐而打坐,否則,養成昏沉、掉舉等不良習慣,徒耗時光。關鍵要考慮如何用心,如何安住於所緣境。

   在修行中,應時時正念分明。我們有種種不良心行,及對種種所緣境界進行的錯誤判斷。修習止觀,就是從內心訓練正念,使心不至失足於情緒和妄想的陷阱中。同時,對特定的善所緣境作智慧觀照,而不是想入非非。心能否安住於善所緣,正是止觀修習的關鍵所在。

三、結行與未修中間

   正行之後,還必須注意結行與未修中間。

   1.結行
   結行,即修完每一座法之後的回向。通常,我們念的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此外,《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最後的普皆回向也非常好: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回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回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總之,回向應建立于廣大發心的基礎上。當我們從菩提心出發進行回向,修行便能成就無限功德。心處於無限時,一切都是無限;心落於有限中,一切則是有限。

   2.未修中間
   在座下時,我們又應當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連綿不絕。我們的每個念頭和妄想,都不是無緣無故而來,而是源於日常的積累。若希望禪修進展順利,座下功夫也很重要。擁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較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應。若平日拼命攀緣、執著,想上座就平靜下來,只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最執著的,一定是座上出現最頻繁的妄想。如果擁有平常心,于一切淡然面對,座上自然容易入靜。心念是延續往返、洄流不止的。所以,我們既要重視座上的觀修,更要注意座下的如法生活。

   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四點:

   首先是守護根門。根、塵相對時,往往會喜順厭逆。凡夫面對順境即生貪著之心,面對逆境即生嗔恨之心。此時應以正念和智慧觀照,不使心粘著於順、逆之境。雖知境界順逆,但了知一切如幻,不隨其動。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修行不是對外境沒有感覺,否則即與木石無異,並非修行正道。我們應保持心的靈敏性,保持對境界的正知。同時,了知一切皆如夢幻泡影,不起絲毫貪、嗔之心。

   其次是正知而行,包括兩個不同層面的修行。從基礎層面的修行來說,即此應作,此不應作,如受持戒律。但從更高層面的觀修來說,能對各種境界保持覺知即可,無需再對境界進行判斷,既不執取,亦不生厭,這是回歸生命本原的直接手段,一旦擁有這種力量,就不會被境界傷害。歸根結底,禪修是要培養不受境界和念頭左右的能力。

   第三是飲食知量。用餐時應避免吃得過多或過少,避免貪著之心,並心存五觀。同時還要有利他心,為更好利益眾生而吃,也為身上八萬四千蟲而吃,若不進食,它們也會感到饑餓。

   最後是勤修悎寤瑜伽。《佛遺教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即初夜、後夜要專心修行,中夜可以稍微睡一下,但不能睡得太深,並以吉祥臥的姿勢入睡,否則容易放逸。養成良好的習慣,于睡眠時也能用心。白天如何用心,也應帶著這種用心方式進入睡眠。若能做到這一點,即使在睡眠中,也不會空過的。

   如果做到這幾點,無論是在座上座下,都能貫穿著如法的修行生活。

   《道次第》中略示修法的部分,主要針對依止法而言。事實上,念死、念惡道苦、菩提心等很多觀修內容,皆可按加行、正行、結行、未修中間的步驟進行修習。除更換正行部分外,加行、結行和未修中間大致相同。乃至我們學習唯識、中觀等法門,也可根據這一流程落實於止觀實踐中。

200710月修訂版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