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王舍城結集的研究
印順法師
06/10/2010 07:3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王舍城五百結集,是佛入涅槃以後,佛教界的第一大事。這一次結集,決定了初期佛教的動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形勢。對佛教來說,這一次結集是無比重要的!先來說:誰發起這次結集?為什麼要結集?結集些什麼?
  釋尊入滅以後,一代的教說,當然是要結集的,結集是佛弟子的共同要求。但結集的倡議者、主持者,對於結集的成果如何,是有特殊關係的。古代一致傳說,王舍結集是大迦葉發起的。大迦葉為有名的大德,以「頭陀第一」而受到尊敬。釋尊最後的遊行,到拘尸那入滅,大迦葉並沒有隨從。但知道了釋尊將要入滅,就率領五百比丘,急忙趕來。在佛入滅的第七天,大迦葉趕到了拘尸那,就以年高望重的上座身分,主持了莊嚴的荼毘大典。就在大典期中,發起結集法藏的會議,而決定在當年的安居期中,在王舍城召開結集大會。王舍城,是大迦葉一向遊化的區域;這一次,也還是從王舍城趕來(僧祇律三二;涅槃經後分)。從王舍城來,又決定去王舍城結集法藏,對這次結集,大迦葉顯然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
  為什麼要發起結集?傳說是:一、出於諸天的勸請,這可解說為佛教界的一致要求(阿育王傳六、有部毘奈耶雜事三九)。二、出於大迦葉的意思,巴利銅鍱律小品(一一)五百犍度,五分律(三○)五百集法,四分律(五四)集法毘尼五百人,僧祇律(三二)雜跋渠,十誦律(六○)五百比丘結集三藏法品,都一致說到:當大迦葉來拘尸那,途中得到釋尊已入涅槃的消息時,有比丘說:「彼長老(指佛)常言:應行是不應行是,應學是不應學是。我等於今始脫此苦,任意所為,無復拘礙。」這位比丘的言論,也見於巴利長部的大般涅槃經、長阿含遊行經等,所以是聲聞經律的一致傳說。這位比丘,銅鍱律(善見律同)、長部大般涅槃經,說是老年出家的須跋陀羅。五分律、四分律、長含遊行經,說是(六群之一的)釋種跋難陀(般泥洹經作釋種桓頭)。迦葉赴佛般涅槃經,作「老比丘波或」。波或即波婆(
pava)的異譯,是地名而非人名。此外,十誦律等,只說是老年出家不懂事的比丘(摩訶羅)。總之,大迦葉發見了這種論調(實在就是阿難傳佛遺命──「小小戒可捨」的主張),非常不同意,因而下了立即召開結集會議的決心。重視這一召集會議的主要動機,再與結集大會所發生的重要事項,作綜合的研究,也就能理解王舍結集的特性。
  當時結集了些什麼?這首先要說,釋尊的身教言教,在王舍結集以前,早就有了部分的編集。王舍結集以後,也還要繼續纂集流通。釋尊在世時,聖典的集成部類,至少有法句、義品、波羅延、鄔陀南、波羅提木叉──五種。法句,是德行(法)的類集。義品,或譯作義足,義句,是甚深義的類集。波羅延,譯為彼岸道,是到彼岸(涅槃)的法門。鄔陀南,譯為(無問)自說,是釋尊因物因事而說的感興語;這與詩教六義的「興」一樣。這四類,或是佛說的,或是佛與弟子的問答;還有編集者的敘述語。文體方面,都是易於傳誦的偈頌。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是佛所制的成文法典。佛世有半月半月誦波羅提木叉的制度,可見早就有了編集。但波羅提木叉是因事立制,所以是不斷增加,逐漸完成。佛入涅槃時,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六十戒嗎?這是很難說的。南傳增支部(三‧八三、八五-八七),一再說到:「一百五十餘學處(戒)每半月誦。」雖然漢譯的相當部分(雜阿含經),已改為二百五十餘戒,但玄奘所譯大毘婆沙論引經,也還說到「誦戒百五十事」,可見一百五十戒的古說,不只是南傳銅鍱部的傳說。佛世所誦的波羅提木叉,也許就是這樣的吧!
  說到王舍城的結集,是在大迦葉領導下完成的。由優波離誦出律藏,阿難誦出經藏。但說到論藏,無論是內容,是誦出者,傳說得都不相同。如僧祇律、銅鍱律、五分律,根本沒有說到論藏的結集。銅鍱律論──覺音的善見律,法藏部的四分律,雖說到阿毘曇藏,但沒有說誦出者是誰。而且,善見律所說,是分別等七部論;而四分律所說的:「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與舍利弗毘曇相合。摩偷羅有部的十誦律,說阿難出阿毘曇藏,舉五戒為例;智度論與此相合。首舉五戒,意指有部的法蘊足論。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雜事,說大迦葉誦出摩呾里迦,與阿育王傳相合;這是有部譬喻師的傳說。西域記(三)也說迦葉出論,但說是阿毘達磨。此外,真諦三藏部執論疏,傳說富樓那出阿毘曇藏。這樣的或者沒有說到,說到的,又全不相合,所以王舍結集論藏的傳說,是難以使人相信的。關於阿難出經,優波離出律的實情,留待以後研究。

  在結集法會中,大迦葉對阿難有了不尋常的行動。起初,拒絕阿難參加結集法會。後來因阿難傳達佛的遺命──「小小戒可捨」,而對阿難作一連串的責難。我在「阿難過在何處」,雖曾多少說到,但還應進一步去了解。大迦葉崇尚苦行,不染塵欲(男女欲與物欲),厭惡女性,威嚴峻肅,更有自視極高的高慢餘習。他自以為受到佛的特別重視:佛曾當眾稱讚他,佛有九次第定、六通,迦葉也能得到(S一六‧九;雜四一‧一一四二,佛光版卷三一‧八九四)。雖然得九次第定與六通的大阿羅漢,佛弟子中並不太少,但大迦葉卻覺得與佛相同,引以為榮(S一六‧一○;雜四一‧一一四三,佛光版卷三一‧八九五)。他在多子塔初見釋尊,自稱弟子時,以自己所穿的貴價衣,摺疊為佛作座。佛稱歎「此衣輕細」,他就發心供養。釋尊於是說:「汝當受我糞掃衣,我當受汝僧伽梨」(S一六‧一一;雜四一‧一一四四,佛光版卷三一‧八九六;根有部苾芻尼毘奈耶一)。他換得佛所穿的糞掃衣,也覺得是不凡之遇(這頂糞掃衣,早就壞了,但被想像為付予重任,因而造成無數的衣的傳說)。受佛讚歎,受佛糞掃衣二事,使迦葉自覺為有攝導僧伽,結集法藏的當然責任(善見律一)。不但如此,迦葉還有與佛幾乎平等的傳說。雜阿含經(四一‧一一四三,佛光版卷三一‧八九五)說:佛在舍衛國,大迦葉從阿練若處來。眾比丘見他「衣服粗陋,無有儀容」──留著長長的鬚髮,大家都輕慢他。佛因此說:「善來迦葉!於此半座。我今竟(不)知誰先出家,汝耶?我耶?」與此相當的巴利經典,沒有這一段,這是北方的特有傳說(大迦葉在北方受到特別推重)。意義非常深長!釋尊的分與半座,不只是尊重,而表示了與佛的地位平等。傳說頂生王升忉利天時,忉利天王也分與半座,頂生王與忉利天王共同治理天宮。所以這表示與佛平等,與佛共同統攝僧伽。說到出家的誰先誰後,就事實說,迦葉末見佛以前,早就出家苦修(但迦葉不承認從外道出家)。後在多子塔見佛,就執弟子禮,也沒有「善來」受戒的儀式。釋尊的這一問,表示他出家很久了,也表示了佛不以師位自居。雖然迦葉當時說:「佛是我師,我是弟子」,而且退坐到旁邊,但傳說的影響極深。如迦葉赴佛般涅槃經,竟說:「佛每說法,(迦葉)常與其對(應是並)坐。人民見之,或呼為佛師」了!雖然這是北傳特有的傳說,未必為當時的事實。這是推重大迦葉集團所有的傳說,多少會與大迦葉的意境有關。這一與佛平等的傳說,又表現在「獨覺」的傳說中。大迦葉行頭陀行,常著糞掃衣,乞食,林間住。佛見他年老,勸他捨頭陀行,大迦葉不肯,說:「我已長夜習阿練若,糞掃衣乞食,讚歎糞掃衣乞食」(S一六‧五;雜四一‧一一四一,佛光版卷三一‧八九三)。這在增一阿含經(一二‧六,佛光版卷十二‧一八○)裏,說得更詳明:「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真正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我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修餘行。」這表示了大迦葉的重要意境,他以為自己不見佛,也會證悟解脫的。這不但自視過高,對於所受釋尊的教益,也缺少尊重。他以為,見佛以前,一向勤修頭陀行,這是辟支佛行,現在不願改變,修習聲聞行──受施衣,受請食,寺院中住。總之,大迦葉自視極高,我行我素,而不願接受釋尊的指導。釋尊是無比的寬容,見他如此,也就稱讚他一番(頭陀行並非壞事,而只是不要以為非此不可。如習以成風,這對於攝理僧事,遊行教化,顯有違礙)。從上來的敘述,可見大迦葉雖還推重釋尊,自稱弟子,但確信自己與佛的功德同等,不需要釋尊的教化;覺得自己所修的頭陀苦行,盡善盡美,所以不願放棄改行聲聞的行儀。
  我在「論提婆達多之破僧」(三),說到佛世的佛教,內有阿難,外有舍利弗、目犍連,協力同心,贊揚護持如來的法化。舍利弗稱「第二師」,「逐佛轉法輪將」。舍利弗與目犍連,被稱為「雙賢弟子」(左右輔弼)。阿難雖年資較淺,卻被尊為「毘提訶牟尼」。傳說一切佛,都有三大弟子──智慧,神足,多聞(長含本行經)。佛說惟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才會止息僧伽的諍事(四分律五八)。這可見舍利弗等三位,在僧團中所有的崇高地位,決非大迦葉所及的。佛滅前二或三年,舍利弗與目犍連相繼入滅,三位合作的僧伽中心,顯得空虛,釋尊也不免有空虛的慨歎(S四七‧一四;雜含二四‧六三九,佛光版卷二四‧六五三)。這時侯,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在佛教中的威望,急疾地重要起來;釋尊也希望他多多的攝理僧事,多施教化。據經律所說,釋尊曾多次向大迦葉勸告。一,勸他捨頭陀行,如上面所說。本來,頭陀的隱遁苦行,雖不能契合佛的精神,但不累塵欲(佛曾稱讚他),與世無諍,也沒有勸他捨棄的必要。經上說:「迦葉,汝年老,可棄粗重糞掃衣,受施衣,請食,近我而住」(S一六‧五)。「近我而住」,漢譯作「可住僧中」(雜含四一‧一一四一,佛光版卷三一‧八九三)。可見這是希望他捨頭陀行,與佛共住,住在僧團中;這才能攝理僧事,助揚教化,但結果為大迦葉所拒絕了。二,釋尊一再勸他,與佛一樣的為比丘們說法,但又為迦葉拒絕了。理由是:「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教授教誡;有諸比丘聞所說法,不忍不喜」(S一六‧七、八;雜含四一‧一一三九、一一四○,佛光版卷三一‧八九一、八九二)。這說明了有些人不滿意,不歡喜他的說法。有一次,事情明顯的表白出來。佛勸他說法,他還是說:「有諸比丘,聞所說法,不忍不喜。」佛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就說:「我見有二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難弟子;一名阿浮毘,是摩訶目犍連弟子。彼二人共諍多聞」(S六‧六;雜含四一‧一一三八,佛光版卷三一‧八九○)。聽聞佛法,目的為了修行,大迦葉所說是對的。但論議佛法的學風,在智慧第一,多聞第一的門下,佛世早就展開,流風不已,後發展為
勒、阿毘達磨等論藏。論辯法義的學風興起,難免有互諍勝負的情形。這是大迦葉所不能同意的;論辯法義者,也未必尊敬大迦葉。大迦葉說的「有諸比丘不忍不喜」,顯然指當時佛教中心──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的門下。槃稠與阿浮毘,只是特出的例子而已(長老偈──目連偈注,傳說舍利弗的甥兒(出家),也不滿大迦葉而有所嫌責)。當時,阿難在場,說了幾句,受到大迦葉的嚴厲警告。阿難說:「且止!尊者摩訶迦葉!且忍!尊者迦葉!此年少比丘少智惡智。」尊者摩訶迦葉語尊者阿難言:「汝且默坐!莫令我於僧中問汝事。」末後一句,別譯雜含(六‧一一二)作:「汝莫於僧中作偏黨語!」就文而論,阿難沒有說他們的互諍勝負是對的,只是希望大迦葉容忍他們,不要為了年少出家的沒有真實智慧,而不肯為比丘們說法。但大迦葉卻認為阿難偏護了他們,所以警告阿難,不要惹我在大眾中舉發你的過失。大迦葉在佛前說這些話,而且以大眾力量來威脅,未免太嚴重了!阿難默然的容忍下去;佛叫二人來訓誨一頓,纔算了事。從這可以看出:一向圍繞於釋尊左右,由舍利弗等三位攝導的僧伽青年,多逐漸傾向於議論。這種學風,與大迦葉的頭陀學風不合。所以佛要他到僧中來,為比丘們說法(應在舍利弗、目犍連入滅以後),他一概拒絕。這不只是不願意,而是因為學風不同,彼此間有了距離!

  大迦葉的風格,大迦葉與阿難間的固有關係,已如上說,再來說王舍的結集大會。佛在世時,大迦葉維持了對佛的一分敬意;我行我素,不顧問僧事,但也不多與阿難等爭執。可是一到釋尊入滅,大迦葉就以上座的身分,對佛教、對阿難有所行動,企圖轉移佛教舊來的傾向。
  發起結集,那是佛弟子所一致贊同的。論到地方,決定在王舍城(或說七葉岩,或說畢
羅窟),是出於大迦葉的決定。說到參加大會的比丘,律部都說五百比丘;而大乘的智度論(二)、西域記(九),說有一千比丘。僧祇律(三二)說:大迦葉率一千比丘到王舍城,選得五百人;這也許是異說的來源,阿難從佛遊行到拘尸那,相從的是五百比丘。大迦葉率眾來拘尸那,也是五百眾。二眾相合,恰好是一千。可見參與大會的五百眾,就從這一千人中推選出來。但這是多少可疑的:佛弟子──大阿羅漢那麼多,散居各地,大迦葉為什麼不廣為召集,而進行這少數結集呢?僧祇律說,大迦葉遣使去邀請著名的大德,大家聽見佛已入滅,也就入滅了。迦葉覺得,召請無益,也就與五百眾舉行結集了。這是說,並非大迦葉不邀請,而是大家不肯發心參加。這是為了解釋少數結集的疑問而成立的傳說。這一傳說,北方的經律,更有所推演。除了說被邀請的入滅而外,又說大迦葉擊楗椎集眾,於是有眾多的比丘從十方來。在這遠來的大眾中,再選出五百眾(合於舊傳)(有部毘奈耶雜事三九);或說一千眾(大智度論二;西域記九);或說八萬四千眾(撰集三藏及雜藏傳)。但就事論事,結集者是五百眾,主要是大迦葉學團、優波離集團,及隨從遊行眾中推選出來。不要別人參加,也許有住處等實際困難,但大迦葉主導的少數結集,以王舍城舊眾為主而在王舍城結集,是怎麼也解脫不了嫌疑的。
  除十誦律外,都說到阿難的參加結集,是經過一番留難的。就是從拘尸那到王舍城,在行程中,也看出阿難被冷落的
象。如有部的十誦律與雜事,說大迦葉先行。僧祇律說:留阿那律守舍利,阿難供養舍利,迦葉與千比丘先行。善見律說,大迦葉與阿那律,各率二百五十眾去王舍,阿難與餘比丘,先到舍衛,再轉往王舍城。這都表示了,阿難是遲一程才到達王舍城的。阿難多聞第一,侍佛二十五年,召開結集大會,而沒有阿難參加,這是不可想像的事!然而大迦葉竟以阿難「位居學地」,不是阿羅漢為理由而提了出來。善見律(一)說:大眾說:「大德迦葉!應取阿難足五百數,此是聖眾意也。」雖然參與大會的五百眾,不滿阿難的大有人在,然而為了結集,到底少不了阿難。關於留難阿難,或說大迦葉拒斥阿難,經大眾的說項而准予參加的(銅鍱律小品五百犍度;四分律五四);或說大迦葉勉順眾意,姑准參加(列席)而又拒斥,等到證了阿羅漢,才得參加的(有部毘奈耶雜事三九;毘尼母經四;迦葉結經);或說先予拒斥,等到證得羅漢,才獲准參加的(五分律三○;善見律一;智論二)。總之,阿難的參與結集大會,曾一度發生困難。
  阿難參與法會而發生困難,理由是不是阿羅漢。等到阿難獲准參加,傳說大迦葉還表明心
,說他並無輕慢心──不是惡意的。但從上面敘述,迦葉對於阿難,早有距離。等到參與結集大會,為了戒律問題、女眾問題,大迦葉又一連串的責備阿難,要阿難於僧(大眾)中懺悔。結合這些而研究起來,對阿難一度不能順利參加結集的原因,不能不重新論定!

  五百結集的另一重要人物,是優波離。優波離本為釋迦王族的理髮師,屬於當時的賤民。釋尊站在平等的立場,攝受他出家。優波離是著名的「持律第一」,經常「與持律者俱」(S一四‧一五;雜含一六‧四四七,佛光版卷十六‧四四六)。持律與持戒不同;持戒是受持學處(戒),清淨不犯,是每一出家者的本分。持律是通二部毘尼,精識開遮持犯,熟悉於僧伽的一切作法──羯磨。舉喻說,持戒如國民的奉公守法;持律如法學者、法官、大法官。持律者,才被稱為律師。
  優波離是著名的大德,(除優波離問等),流傳的事
並不太多,尤其是有關法義的。他曾向佛要求,住阿蘭若。佛告訴他:修學應契合機宜。你先應成就戒,守護根門,正念正知。末了告訴他說:「汝宜僧中住,安穩」(A一○‧九九)。當然,優波離是大阿羅漢,但在起初修學過程中,釋尊明察機宜,要他漸次而入;先要著重戒律的陶冶,成就法器。優波離的持律,特重僧伽律制,應與這一教授有關。
  優波離持律第一,對於戒,當然是清淨不犯;謹嚴的風格,是可以想像到的。他與女眾的關係,不知為了什麼,也不大友好。傳說他與持律者外出遊行,尼眾多沿路瞋罵他,使他乞食難得(五分律一八)。為了毀壞一座尼塔(或說是尼的兄長),為尼眾所毀罵。好在事先避開,否則會被痛毆一頓(銅鍱律大分別波逸提;五分律一三;四分律四七;有部雜事三三)。優波離與尼眾的關係,與大迦葉一樣,所以在結集大會上,大迦葉對阿難的連串責難,如小小戒可捨、度女眾出家,優波離與大迦葉採取了一致的立場。
  說到大迦葉與優波離的關係,先應該了解三類出家人。一、依戒而住的律行,這是住在僧中,也就是大眾共住,納入僧團的。即使為了專修,住阿蘭若,也一定參與半月布薩。對於衣服,可以糞掃衣(從垃圾堆等,撿別人所丟掉的破衣破布,拿來洗洗縫縫,作成衣服),也接受信眾布施的新衣。而且在淨施制度下,還可以保留法定三衣以外的更多衣服。飲食方面,一定是受布施的。或者乞食,或者受請。受請中,或僧次受請;或個人受信眾的供養;或受某一信眾的長期供養──每日托
去受食,也可以著人去把飲食取回。在特殊的節日,還可以受別眾請食。受請的飲食,通常比乞食所得的好得多。住處方面,遊行時也偶然樹下坐等,但經常住在僧坊。住阿蘭若時,也大抵住在小屋中。這是佛世比丘最一般的情形。二、修頭陀行,這是少數人。不住僧中,過著個人的生活(頭陀行者與頭陀行者,就是住在附近,也不相組合),但也可以半月來僧中布薩。衣服方面,一定是糞掃衣,不受布施,而且是限於三衣。飲食方面,一定是常乞食,不受信眾的別請。住處方面,一定是阿蘭若,不住城邑村落,而且是不住房屋的。三、一切糞掃者,這是極少數的。不入僧中;不但不住房屋,不受施衣,而且飲食也不受布施。山林曠野,拾些無主的樹果,農夫遺落的穀類,祭祀所拋棄的飲食。一切糞掃者,是「不受施派」,是極端少數。大迦葉也曾一切糞掃,拾所棄的食物而生活,受到佛的呵責(五分律七)。不受施而食,五分律說犯突吉羅,銅鍱律說波逸提。這些極少數的一切糞掃者,附於佛法而實違反佛法。「少欲知足,易養易滿」,為頭陀行與律行的共同原則,而實際行持不同。戒行有彈性,能容納多數人修學,頭陀行僅能為少數所接受。優波離為律行者,但他曾要求住阿蘭若,(佛命他「僧中住」),可為同情頭陀行,而為了尊重佛的意思,安住律行的明證。優波離同情頭陀行,生活謹嚴,與尼眾的關係不佳,這與大迦葉相近。這所以能互相和合,主持王舍結集。然從當前情況及未來佛教的影響來說,優波離學團是真正的成功者!大迦葉是頭陀行者,對僧事、僧伽制度,素不關心。對說法教化,也並無多大興趣。只自覺德高望重,而不為舍利弗、目犍連、阿難門下所尊敬;不滿智慧、多聞的佛教傾向;又常受尼眾所輕慢,而免不了不滿阿難(舍利弗等已入滅了)。優波離尊者推重大迦葉,不但是教內的耆年大德,而更是一向尊敬苦行的(如提婆達多),阿闍世王所尊敬的大德。在大迦葉的主導下,優波離學系成為實質的佛教中心。依傳說,不僅銅鍱律、五分律、四分律,就是有部舊傳的十誦律,都說先由優波離集出毘尼(阿難後出法藏)。有關五百結集的記錄,廣律雖已標題為「五百集法」,「五百集法毘尼」,「結集三藏法品」,而古典的毘尼本母,是稱為「五百集毘尼」的(十誦律五六;薩婆多摩得勒迦六)。所以王舍結集,實以集毘尼為首要任務(出經為次要的)。大迦葉發起結集的原因,為了毘尼;首先誦出的,是毘尼;大會責難阿難的,也有關毘尼。在這次結集中,毘尼取得了優先的地位。對戒法,否決佛命的小小戒可捨,而確定了輕重等持的原則,逐漸完成嚴格而瑣碎的規律。對尼眾,採取嚴厲管教的態度,樹立尼眾絕對尊敬男眾的制度。上座的權威也提高了;被稱為正統的上座佛教,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的。而大迦葉的頭陀行呢,在真正重律學派中,並未受到特別尊重(因為頭陀行不重律制),但頭陀行因大迦葉而更深的與律行結合。如增一阿含經,顯出了頭陀行的特別尊重。有部舊傳的鼻奈耶,竟說如來的因事制戒,都出於頭陀行者(「十二法人」)的提供意見了!以戒律為主,加深頭陀精神的佛法,也就是所說的小乘了!

  大迦葉與優波離的王舍結集,在重律的學派來說,可說是成功的,有著深遠影響的。但不同的立場,不但阿難曾當眾表示出來(小小戒可捨),而會外的比丘眾,也不完全滿意這一結集。當王舍城的結集終了,銅鍱律、四分律、五分律,都有富蘭那長老,率領五百比丘,從南方來王舍城,與大迦葉重論法律的記載。這位富蘭那長老,五分律列為當時的第二上座。研考起來,這就是釋尊早期化度的第七位比丘,耶舍四友之一的富樓那(說法第一的富樓那,應為另一人)。富蘭那對大迦葉結集的提出異議,說明了王舍結集,當時就為人所不滿(這也就是界外大眾結集傳說的初型)。據銅鍱律說:富蘭那長老這樣說:「君等結集法律,甚善,然我親從佛聞,亦應受持」(小品五百犍度‧一一)。這是說,你們可以結集,我所知道的,也要受持流通的。這一異議,四分律與五分律,舉出異議的實例,如五分律說:「我親從佛聞:內宿,內熟,自熟,自持食從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我忍餘事,於此七條,不能行之。」這七事(四分律作八事),各部的解說,小有出入,今依五分律說:內宿,是寺院內藏蓄飲食。內熟,是寺院內煮飲食。自熟,是出家人自己煮飲食。自持食從人受,是自己伸手取食,不必從人受(依優波離律,要別人授──手授或口授,才可以喫)。自取果食,是見到樹果,可以自己取來喫。就池水受,是自己從水裏取(如藕等)來喫。無淨人淨果除核食之,是得到果實,如沒有淨人為淨,自己除掉果核,就可以喫了。這都是有關飲食的律制,依優波離說,是不可以的(犯突吉羅);但富樓那長老統率的大眾,認為是可以的。這些,佛雖曾一度禁止,但已經開許,所以他們不能接受這七事的制約。富蘭那長老的主張,不就是小小戒可捨的一例嗎?今日中國佛教的飲食規制,豈不就合於富樓那長老的律制嗎?
  大迦葉與優波離為主體的王舍結集,以毘尼為重。阿難所誦出的經法,當時還不曾成為論辯主題。但王舍結集中存在的問題,還是存在。少數不能完全代表大眾,這在佛教的發展中,會明顯的表顯出來!

佛光電子大藏經 阿含藏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