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從<中論>與<瑜伽師地論>檢視(阿含)空義的教說 -----以<第一義空經>,<大空法經>為主
空證法師
23/08/2012 18:3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目  次




關鍵詞:空,第一義空經,大空法經,中論,瑜伽師地論

一、前言

「空」的教說雖早見於「阿含」,部派也有所論義,然其能受到高度的矚目,「般若經」的流傳與龍樹等大乘行者的闡揚,可說厥功至偉。


自古以來,不少人咸以為《中論》是依於「般若經」而造;而當代佛學巨擘──印順法師,從其遊心法海數十載,對於《中論》緣起中道的思想,抱持著一理念:「《中論》乃『阿含經』的通論,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的深義。1再者,藉由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得知《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的「契經事擇攝」[以下簡稱《瑜伽論‧攝事分》]乃《雜阿含經》的本母。2令人感興趣的是,面對這原始的「阿含」教說,大乘佛教的兩大主流是如何看待?3是否因於自宗觀點而出現歧異性的詮釋?


在印順法師論證為《中論》所依憑的「阿含經」,其中有兩部明顯與「空義」相關,分別是《雜阿含經》第三三五經、第二九七經[又名《第一義空經》、《大空法經》]。4由此,本文撰寫內容即依於《中論》與《瑜伽論‧攝事分》的說明,作一概要性的比對及闡述。本文架構約分如下:


一、前言:敘說寫作動機,處理的論題及其方式。

二、說明《中論》與《瑜伽論‧攝事分》闡釋《第一義空經》的觀點。

三、說明《中論》與《瑜伽論‧攝事分》詮解《大空法經》的立意。

四、藉由上二節內容,探索《中論》與《瑜伽論》兩者「空義」的異同。

五、結論:略述本文之要義、所得,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

二、關於《第一義空經》

(一)《第一義空經》大意

《第一義空經》5唯存於漢譯佛典,南傳巴利藏並沒有相對應者。此經另有其他異譯本: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卷30〈六重品〉第七經;宋‧施護等譯《佛說勝義空經》。而《增壹阿含經》卷49〈非常品〉第八經,在說明「空行第一之法」部份的經句中,文意同於《第一義空經》。6


《第一義空經》主要闡明:在世間生滅流轉的業果相續中,唯依世俗名言安立諸法的緣起而生、緣散而滅;除此之外,就其真實面來說,並非有一實體的來去相可得。


此中,值得留意的是:

第一、關於《第一義空經》中所說的「俗數法」,與其他異譯本及相關經論對照,可得如下:


漢 譯 經 論

譯  語

《雜含335‧第一義空經》7

俗  數  法

《增壹》卷30〈六重品〉8

假號法,因緣法

《增壹》卷49〈非常品〉9

因  緣  法

《勝義空經》10

緣     生

《俱舍論》、《順正理論》11

法     假

《成實論》12

假  名  字


所謂「俗數法」,即指「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法」;這一理則,乃架構在萬事萬物上,非離於現象之外。


第二、既然依於世間行法而施設建立,何以此經名為「第一義空經」呢?要知道,從法法的無常、無我[本身不存有常恆自主的性質]──這「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直顯其性本自空寂。13這諸法當體即空[常謂:色[等]即是空]14,也就是第一義空。

(二)從《中論》看《第一義空經》

印順法師認為《中論》歸敬偈所揭示的「八不中道」15,其中,「不來亦不出」一句,即源自於《第一義空經》的教說。


經云:眼等六入「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來去」,指物體在空間上位置的移動;當然,也伴隨著時間的遷流。《中論》闡釋「不來不出」的深義,較詳盡者,如〈觀去來品〉所示。16簡要的說:如果認為諸法實有自性,這常恆不變的法決無運動的可能性;正因為諸行無常[沒有常恆性],方能成立「來去」的狀態,與世間現見相符。


至於「有業報而無作者」,《中論》的立場是:依造因感果等事,假說有作業受報的有情──但這是世間共許而方便施設;實際上,獨立不變的「我」並不存在於現實中。若有,則種種業感生死流轉與趣向解脫還滅之事反而無法成立了!17


在此,必須先聲明:歸敬偈中的「八不」,是從諸行在時空中流變的真相,否定法體的實有性;而這八項,都是描述「緣起法」的。18但是,為何名之為「空」呢?且引《中論》極為著名的偈頌作說明: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空]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19


現見世間萬物,無不依因待緣而存在;既然需依待種種條件而有,便不具有常恆、獨一、自主的性質[無自性]──由此,稱之為「空」。20龍樹以「緣起即無自性,無自性故空21」的觀點,巧妙地將阿含「八不緣起」的教說22與「空」相聯結:







這樣,諸法緣起即顯其性空;所謂:「世俗假名有,勝義畢竟空」。23

(三)從《瑜伽論‧攝事分》看《第一義空經》

《瑜伽論‧攝事分》對於此經的詮釋,分為「世俗諦空」與「勝義空」兩方面。24在解說「世俗諦空」與「勝義空」之前,先敘述《瑜伽論》對「世俗諦」與「勝義諦」的定義。


論中說到:對於名色[總括五蘊]以及諸有情類,以約定俗成的語言文字等,表稱其名、顯示其用。這世間共許的真實,即稱為「世俗諦」。而所謂「勝義諦」,亦即在此有為諸法、有情身心相續中,見彼法的無常滅壞性、有為造作性,乃至苦、無實我性,即是「勝義諦」。25根據《瑜伽論》,無論是「世俗諦」或「勝義諦」,皆依於諸行而安立,因此,能通透此二諦之正見,稱為「有為法見」。26


而「阿含經」中明「世間空」一經,27《瑜伽論》則就此將「空」歸為兩類:


復次,空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

此中有為,空無常、恆、久久安住、不變易法、及我我所。

若諸無為,唯空無有我及我所。……28


將「空」劃分為「有為」與「無為」兩類,從其定義來看:「有為」者,乃是就因緣和合生滅的諸行,否定其具有「常、恆、久久安住、不變易、我我所」等特性,因而稱為「空」;而無為法[如涅槃等],只能說是「無我我所」的「空」了。29


如此,本著名言施設,稱說某人造業受報,以及種種業感等事。這或時依因而生、或時緣散而滅──此即《第一義空經》「俗數法」的內容;《瑜伽論》則作「世俗諦空」解。而對於經「生無所來,滅無所去」等言,《瑜伽論》釋為「勝義空」,又分成七種:30


《瑜伽論》

《第一義空經》

七種空

釋  義

後際空

諸行生時,非實有自性之法從未來世來生。[若有自性,則不應生]

生時無有來處

前際空

諸行滅時,非實有自性之法往至過去世。31[若有自性,則常住不滅]

滅時無有去處32

中際空

諸行剎那生滅中,唯有諸行暫時可得

,而無餘異物。

不實而生,生已盡滅

常 空

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

我 空

無我我所33

受者空


有業報而無作者

作者空


總而言之,從世俗諦的觀點,可假立有造業受報的人以及依此生彼的種種因緣生事;若以勝義諦的角度來說,則說「人無我」、「法無我」──諸行中,我不可得、其性非實,亦無種種作用別事。34

三、關於《大空法經》

(一)《大空法經》大意


《大空法經》35,巴利藏《相應部》「因緣相應」三五、三六經內容等同,但經中並未說此經名。


「命」(jIva),除了有「壽命」、「生命」、「存在」等意,另意指「靈魂」或「神我」。36經中「命即是身」等,即從與五蘊身心的各種交互關係,成立「神我」的存在。


本經破除「命即是身」[即蘊計我]與「命異身異」[離蘊計我]的邪執,37確立「此故彼」的緣起正見。

(二)從《中論》看《大空法經》

《中論》歸敬頌中「不一亦不異」,38印順法師認為這是在通論《雜含.297‧大空法經》。


對於「即蘊計我」與「離蘊計我」,龍樹將經中提到外道種種我見39,以「五求門」──[1]五蘊不即我、[2]五蘊不離我、[3]五蘊不在我中、[4]我不在五蘊中、[5]五蘊不屬於我,加以破斥,由此顯現「不一不異」:40







龍樹等中觀者的立場:諸法實相──空,必是無二無別;然就觀察的對象、破除的謬執等差異面,也就區分為「眾生空」與「法空」。而趣入的善巧方便,也就有所分別:趣入「我空」,即如上言以「五求門」觀我不可得;趣入「法空」的方式,《中論》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依「四門不生」,破法的實性。41

然而,《大智度論》在論辯阿含教中的「法空」說,引《大空法經》為證,指出經為「我法二空」說:


法空者:如《佛說大空經》中,十二因緣──無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誰老死」,皆是邪見;……無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於神」,是二雖異,同為邪見。……

是經中佛說「法空」。

若說「誰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生空。

若說「是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法空。

乃至無明亦如是。42

「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

如《雜阿含‧大空經》說生因緣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見。是人老死,[人不可得]43,則眾生空;是老死,[老死不可得],是法空。44


對《大空法經》「不一不異」的教說,《中論》歸敬頌視作「緣起」的特質之一,但在餘品評破時,似乎是偏重於「生空」的;而《大智度論》則解釋為「我法二空」[但之所以名為「大空」,乃就「法空」說]。無獨有偶的,《瑜伽論》在闡明此經,也是分成「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這留待下節再詳明。


(三)從《瑜伽論‧攝事分》看《大空法經》


對於《大空法經》,《瑜伽論》首先說明以緣起觀,了達諸行唯因果相似而前後迥別[不一不異],非自作自受、非異作異受。45其次,論即表明以「大空」為號之由:


復次,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

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

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

如是二種,略攝為一,彼處說此名為大空。46


論中秉持著阿含教說──無我即是空義,而從「補特伽羅無我」與「法無我」──以「一切無我」之故,統稱為「空」;所以本經名為「大空法經」。47

如何對治「即蘊計我」、「離蘊計我」兩種妄見呢?藉由無倒正智,如實知見諸行唯是因緣和合、無常相續,非於此外另有實我可得,且亦不具「恆常不變、獨一自主、支配主宰」的自性;而此與上說「勝義空」──「唯有因果、無作受者」意近。今表解如下:








再者,關於論書對《大空法經》的詮釋之雷同者,如下簡表所示:


《雜含.297‧大空法經》48

命異身異;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

命即是身;我即老死

《大智度論》49

邪執

身異於神;是人老死[乃至無明]

身即是神;是老死[乃至無明]

對治

生空

法空

《瑜伽論》50

邪執

有別物異緣生法,或緣生法異彼屬彼

即於名色所攝緣生法中,計命即是身

對治

補特伽羅無我

法無我

《成實論》51

邪執

某老死

此老死

對治

遮則破假名

遮則破五陰


附帶一提:面對外人以「世間常、無常,乃至命身一、異」等十四種質難,釋尊皆說「此是無記」,採置而不答的方式回應。此中因由,後代論書提出種種解讀:[1]無有彼事,[2]是邪執見,[3]不生義利,[4]引發諍訟,[5]障覆真實,[6]常人不解,[7]答之有過……等;52而印順法師則指出:由於外人錯執自性實有,佛的默然無言,正顯示出「我法如幻」、「緣起空寂」的深義!53

四、關於《中論》與《瑜伽論》「空義」之別

般若中觀談「空」,可從「世間虛妄」與「出世勝義」兩方面說。這或是約根機利鈍的觀機逗教,或是約契入真實的修證歷程;只能說是施設善巧有異,「空」並無二樣。雖然中觀者不時強調「諸法當體即空」、「性自爾」,然不論從教法的詮說或實踐面,前者顯然為龍樹所重。這不僅是基於直入甚深法性的困難度高,或許也正因為上合阿含教說──從現存的阿含聖典發見,釋尊未曾直說空義。從上述對兩部「空經」的闡釋,可見一斑。同樣的,在《大智度論》釋「中品般若」,也同樣指出此一道理。54而《瑜伽論‧攝事分》在注解「阿含經」時,雖也曾說:「……又此空性,離諸因緣,法性所攝,法爾道理為所依趣;此或如是、或異、或非,遍一切處,無不同歸法爾道理」,55但仍不離於蘊、處、界、緣起等明「空」。


那麼,兩部論書所說「空」義等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不違原始教義的基準點,各學派自有其與眾不同宗義。中觀主張:「諸法如幻假有,勝義畢竟空寂」的「緣起性空」。而瑜伽行派則以「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之說,認為經中說「一切法空如幻、無生無滅」等,乃不了義說,應「有所空、有所不空」;56若真以為「一切皆空」,則是落入損減執的惡取空者。57


然而,在瑜伽行派所宗的經論中,指出「一切法空」的教說,為「隱密相」,是為「五事具足」的上根人說,非能普被一切,由茲方成「不了義」。58按此而論,所謂「不了義」,問題並不在教法本身,而是應機與否。這與「下品般若」、「中品般若」等主張:「不應為新學菩薩說深般若」之意趣,不是正相符順嗎?59


再者,「般若經」及餘經提到因學般若而生謬行:輕慢他人、起增上慢,60口說空而行於有中等。61面對這種種偏差,評彼等為「惡取空者」,頗具當頭棒喝的遏阻之效!與經言:「寧起我見如須彌,不起空見如芥子」,62亦不謀而合!63

五、結論

啟發本文撰寫的靈感,來自於印順法師早期一理念:「《中論》乃『阿含經』的通論,本著『般若法門』的深悟,以大乘學者的立場,抉發『阿含』的深義」,64以及其著作《空之探究》闡發佛法重要思想──「空」:從「阿含」根本教說、部派的精細論辨,延伸到大乘佛教般若經、龍樹中觀系的開展。


藉由跟師友學習研讀的機緣,將《中論》和《瑜伽論‧攝事分》齊同引注的兩部「空經」──《雜阿含經》(335經)[又名《第一義空經》]、《雜阿含經》(297經)[又名《大空法經》],從中觀、唯識學派兩部重要論典的說明,一方面透過其深邃的智慧,來理解「阿含經」的甘露法味;一方面則反觀其詮釋阿含教法的立場,以及彼此間的異同:


(一)對於說明「諸行生無來處、滅無去所,唯有業報而無作者」的《第一義空經》,《中論》著重於「不來不去」的緣起理則,由此顯發「法無自性、本自空寂」的勝義。就《第一義空經》,《瑜伽論‧攝事分》則依「二諦空」詮表;而勝義空又由時間、空間、法體等分成七種空,藉以個別注釋經句文意。


(二)《大空法經》中,否定「命即是身」與「命異身異」,體現「此故彼」的緣起正道。這「不一不異」的甚深理趣,同樣為《中論》引為揭示緣起的妙義之一;尤有甚之,針對外道計執神我的種種方式,以非即蘊、非離蘊的「五求門」,各個擊破。《瑜伽論‧攝事分》的釋經,乃以「人無我」遣除「命異身異」的邪執,觀「法無我」而遮滅「命即是身」謬見;由此「諸法無我」總明空性,故目之為「大空」。然值得探究者,《大智度論》解說此經時,判攝為「生空」、「法空」[《成實論》則近於破「名假」與「法假」],這與《瑜伽論》的型態雷同,反而和《中論》說明契證二空的教觀歧異了!


(三)中觀與唯識的空義,雖同樣合於「阿含」無常、無我的緣起說,然彼此分歧,在於前者明「諸法緣起即空」,而後者則倡「勝義不空」。雖說有異,或是基於應機施教,而臻至究竟的體悟,該是無二無別!


當然,從這如此薄弱的文證乃至於單憑一經一論,都難免有管窺蠡測之失,但想綜觀阿含、中觀、唯識,又豈是唾手可得!企望在透過多加磨練後而能有所進展?!本文中若有絲毫不如正理或錯解經教之處,謹以慚愧之情,惟願有識之士能自明曉。

【參考書目】

一、漢譯藏經

  1. 《雜阿含經》50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No.99

  2. 《增壹阿含經》51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No.125

  3.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1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9冊,No.274

  4. 《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卷(失譯)大正藏第11冊,No.310

  5. 《佛說慧印三昧經》1卷,吳.支謙譯,大正藏第15冊,No.632

  6. 《佛說勝義空經》1卷,宋.施護等譯,大正藏第15冊,No.655

  7. 《入楞伽經》10卷,元魏.菩提留支譯,大正藏第16冊,No.671

  8. 《解深密經》5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16冊,No.688

  9. 《大智度論》100卷,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No.1509

  1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卷,五百大阿羅漢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7冊,No.1545

  11. 《阿毘達磨俱舍論》30卷,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58

  1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80卷,眾賢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29冊,No.1562

  13. 《中論》4卷,龍樹造,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64

  14. 《瑜伽師地論》100卷,彌勒說,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No.1579

  15. 《顯揚聖教論》20卷,無著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No.1602

  16. 《成實論》16卷,覺吉祥智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2冊,No.1646


二、近代著作

  1. 印順法師著

  1. 《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4612月初版,19981月出版。

  2. 《中觀今論》,新竹,正聞出版社,19501月初版,19981月出版。

  3.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19505月初版,19924月修訂一版。

  4. 《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526月初版,19981月出版。

  5.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712月初版,19941月修訂三版。

  6. 《無諍之辯》,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3月初版,19953月修訂版。

  7.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725月初版,19981月出版。

  8. 《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出版社,19738月初版,19981月出版。

  9.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815月初版,19927月七版。

  10.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新竹,正聞出版社,19839月初版,19942月重版。

  11. 《空之探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857月初版,20001月十版。

  12.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884月初版,19934月五版。

  13. 《華雨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4月初版。

  14. 《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聞出版社,19946月初版。

  1. 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出版。


三、工具書

    荻原雲來著:《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新裝版〕,東京,講談社,1986325日第一刷發行



1 [1]詳見印順法師著:

《中觀今論》,新竹,正聞,19501月初版,19981月出版,p.17~24

《空之探究》,新竹,正聞,19857月初版,20001月十版,p.a1~a2p.137~138p.209~210

[2]關於學界對此議題的論究,可參見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年出版,p.56~59

2 此一成果,首為呂澂所發現,而印順法師更進一步做出精確的經論對比。此相關研究文獻,參見:

[1]呂澂著〈《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年刊》〈第一~四輯〉19734月〔原載192412月第一輯〕,台北景印一版,支那內學院編輯,漢聲出版社,p.106~127;《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1,山東濟南,齊魯書社,19917月一版,199612月二刷,p.1~29

[2]姊崎正治著,漢譯四阿含The Four Buddhist Agamas in Chinese,〈亞細亞雜誌三十五卷〉,日本,1908年;又別有單行本。

[3]印順法師著: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九章 第一節 雜阿含經的整理」,台北,正聞,19712月初版,19941月修訂三版,p.629~684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中、下),新竹,正聞,19839月初版,19942月重版。

3 當然,現存漢譯這兩部空經是否即是《智論》與《瑜伽論》論主當時所見,是可以再考究的!本文暫且依於現存的漢譯文獻進行論述。

4 《第一義空經》,僅存於漢譯《雜阿含經》,巴利《相應部》並無相對應的經典;而《大空法經》,對應的巴利《相應部》經文中無有經名。

5 《雜阿含經》卷13335經)(大正292c12~26)。

6 以上詳見:《增壹阿含經》卷30〈六重品〉(大正2713c12~714b12);《增壹阿含經》卷49〈非常品〉(大正2819c2~24);《佛說勝義空經》卷1(大正15806c23~ 807a19)。

7 《雜阿含經》卷13335經)(大正292c20~24)。

8 《增壹阿含經》卷30〈六重品〉(大正2713c18~28)。

9 《增壹阿含經》卷49〈非常品〉(大正2819c17~21)。

10 《佛說勝義空經》卷1(大正15807a9~18)。

11 [1]「法假」一詞,依現存《俱舍》梵本羅馬轉寫為“ dharmasaMketa

saMketa 一詞,表示約定俗成的名言等,故與「三假」中的「法假」(dharma-prajJapti),並不相同。

[2]陳‧真諦譯《俱舍釋論》卷6(大正29204b17~19);唐‧玄奘譯《俱舍論》卷9(大正2947c4~7);《順正理論》卷28(大正29498b29~c1)。

12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卷12(大正32333a7~21)。

13 詳見印順法師著:

《空之探究》,p.81~85

《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19505月初版,19924月修訂一版,p.23~24

《無諍之辯》,台北,正聞,19723月初版,19953月修訂版,p.110

《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19738月初版,19981月出版,p.149~150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偈頌講記》,收錄於《華雨集》(一),台北,正聞,19934月初版,p.124~125

14 此一解說,可參考印順法師著《佛法是救世之光》,p.189~207

15 關於「八不」,可參見:

[1]印順法師著:

《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19526月初版,19981月出版,p.49~58

《中觀今論》,p.83~141

《空之探究》,p.218~233

[2]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p.70~82

16 [1]《中論》卷1〈觀去來品〉(大正303c5~5c14)。

印順法師著《中觀論頌講記》,p.79~101;《中觀今論》,p.131~141

[2]另可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4(大正30600a10~17)明「無別運動實物可得」。

17 關於作者、受者不可得,詳見:

[1]《中論》卷2〈觀作作者品〉(大正3012b5~13b2),卷2〈觀本住品〉(大正3013b3~14b13),卷2〈觀燃可燃品〉(大正3014b14~16a3)。

[2]印順法師著《中觀論頌講記》p.175~185p.186~196p.187~210

18 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p.70~82

19 《中論》卷4〈觀四諦品〉(大正3033b11~14)。

20 [1]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59~81);《中觀論頌講記》p.469~475;《空之探究》p.216~265

[2]萬金川著《中觀思想講錄》,p.143~146

案:《空之探究》p.257之圖示,從整體而言,雖不妨中觀義,卻與此偈頌原義略有出入。

21 [1]此義,另參見《中論》卷2〈觀行品〉(大正3017a29~18b8):「虛誑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說如是事,欲以示空義。諸法有異故,知皆是無性;無性法亦無,一切法空故。

[2]根據印順法師的彙歸,「空」有破除虛妄執的一面,另有直顯勝義的涵義。詳見:

《中觀今論》,p.79~81

《空之探究》,p.5p.174~179p.181~183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19815月初版,19947月七版,p.641~642p.647~664p.679p.701

22 參見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18~24;《空之探究》,p.a1~a2p.137~138p.209~210的論述。

23 關於作者、受者不可得,另見於《中論》卷2〈觀作作者品〉(大正3012b5~13b2);印順法師著《中觀論頌講記》,p.175~185

24 《瑜伽師地論》卷92(大正30826b5~c6)。

25 此可參見《瑜伽師地論》卷83(大正30766a26~b4)與卷87(大正30792a20~28)的解說。

26 [1]參見《瑜伽師地論》卷92(大正30824c2~26)明「有為法見」、「無為法見」。

[2]又此二見,即「法住智」及「涅槃智」的內涵。詳見:《瑜伽師地論》卷10(大正30327c17~21),卷80(大正30746c9~11),卷87(大正30787b4~11),卷94(大正30835c19~836a8)。

印順法師著《性空學探源》,p.133~135

[3]關於二諦,詳見: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18~24;《空之探究》,p.123~127

27 《雜阿含.232經》卷9(大正256b21~c1)[~S. 35. 85. Suñña.]。

28 《瑜伽師地論》卷90(大正30812a9~14)。

29 關於這兩類空,另見:

[1]《瑜伽師地論》卷85(大正30774c22~26)。

[2]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諸行空與涅槃空」一節(p.117~123)。但對於將「空」作此區分,導師似乎略有微言,不甚贊同。

30 《瑜伽師地論》卷92(大正30826b8~28):「若說恒時一切諸行唯有因果,都無受者及與作者,當知是名「勝義諦空」。應知此空復有七種:一、後際空;二、前際空;三、中際空;四、常空;五、我空;六、受者空;七、作者空。……」

31 《瑜伽論》主張諸行「不待餘因,自然滅壞」。詳見:《瑜伽師地論》卷16(大正30363b5364c1~2),卷34(大正30473b8~10),卷54(大正30595b28~29600a18 ~b11),卷66(大正30667b10~14),卷92(大正30826b17~23),卷100(大正30880c12~13)。

32 印順法師在《性空學探源》(p.109~110)說:「經說『眼(等諸法)生時無有來處』,就安立為前際空。經說諸法『滅時無有去處』,就安立為後際空」,這與《瑜伽論》的解讀不同。本表以《瑜伽論》為主。

33 [1]關於「常空」、「我空」所對應的經文,印順法師引用《雜阿含經》卷11273經)(大正272b20~73a1)的「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文句近者,又見於《雜阿含經》卷9232經》(大正256b21~c1)[~S. 35. 85. Suñña.]。

[2]關於「常空」、「我空」,可參見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常空、我我所空」一節(p.103~105)。

34 此如《瑜伽師地論》卷16(大正30363a15~365c15)「勝義伽他」所說。

另參見《瑜伽師地論》卷51(大正30583a5~b17),卷56(大正30610a19~27),卷93(大正30829c9~18),卷93(大正30833c19~29)。

又《瑜伽師地論》卷78(大正30735c4~27)引《解深密經》[《解深密經》卷5(大正16710b5~28)]。

35 《雜阿含經》卷12297經)(大正284c11~85a10)。

36 荻原雲來著《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新裝版〕,東京,講談社,1986325日第一刷發行,1987325日第三刷發行,p.505b~506a

37 關於此二見的解說,可參見《大毘婆沙論》卷15(大正2776b2~14),卷200(大正271002c29~1003c1);《俱舍論》卷30(大正29155b25~156a25)。

38 《中論》卷1(大正301c9)。

39 諸如:《雜阿含經》卷243經)(大正210c19~11a12)[~S. 22.7-8. Upādāparitassanā.],《雜阿含經》卷245經)(大正211b1~20)[cf. S. 22. 47. Samanupassanā.],《雜阿含經》卷5109經)(大正234b11~35a14)[~S. 13. 2. PokkharaNi.],《雜阿含經》卷8226經)(大正255c1~12)[~S. 35. 90-91. Eja.],《增壹阿含經》卷6〈利養品〉(大正2573b7~17573b18~28)[~S. 22. 1. Nakula.]等。

40 [1]《中論》卷2〈觀燃可燃品〉(大正3015c8~10),卷3〈觀法品〉(大正3023c20~21),卷4〈觀如來品〉(大正3029c6~30a3)等。

[2]印順法師著:

《中觀論頌講記》,p.208~209p.319~325p.401~418

《中觀今論》,p.247~250

《性空學探源》,p.59~60p.60~67

《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聞,19946月初版,p.355~358

41 [1]《中論》卷1〈觀因緣品〉(大正302b6~17):「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及〈青目釋〉。

[2]印順法師著:

《中觀論頌講記》,p.58~66

《中觀今論》,p.101~102

《成佛之道》(增注本)p.352~355

42 《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2c26~193a6)。

43 此為印順法師依義補文,以下例同。參見印順法師著《空之探究》,p.93

44 《大智度論》卷31(大正25288a11~14)。

45 關於否定「自作自受乃至無因作」等四類邪說,依《瑜伽論》,歸結其理為:現見世間萬物皆待種種內因外緣而成,唯除法法相益外,所餘皆不可得。

詳見:《瑜伽師地論》卷10(大正30328a17~20),卷16(大正30364c10~ 15),卷87(大正30787a5~8),卷91(大正30815b22~c12),卷93(大正30829c9~18),卷93(大正30833c19~29),卷94(大正30834a19~b13)。

46 《瑜伽師地論》卷93(大正30833b15~20)。

47 對此,印順法師在《空之探究》(p.85)認為《瑜伽論》此處的「法無我」與「一切法空」不同。

雖然《瑜伽論》中不乏別說「空」與「無我」之理,然從論餘處說明教理及修證時,也不難發覺「空」與「無我」之間實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舉如:

《瑜伽師地論》卷12(大正30337c7~16),卷27(大正30432a12~18),卷31(大正30454a26~b1),卷34(大正30474b7~15),卷55(大正30605b4~10),卷68(大正30674c28~675a1),卷84(大正30768b23~25),卷84(大正30768c8 ~10),卷91(大正30818b6~27),卷100(大正30879a20~24)等。

此亦見於印順法師著作:《佛法概論》,p.245~246;《性空學探源》,p.113~116;《中觀今論》,p.32~34;《印度佛教思想史》,p.364~365

48 《雜阿含經》卷12297經)(大正284c11~85a10)。

49 《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2c26~193a6),卷31(大正25288a11~14)。

50 《瑜伽師地論》卷93(大正30833b15~c5)。

51 《成實論》卷12(大正32333a21~25)。

52 [1]《大毘婆沙論》卷15(大正2776b2~14);《俱舍論》卷30(大正29155b25~ 156a25)。

[2]《大智度論》卷2(大正2574c8~75a29),卷26(大正25253b13~c6)。

[3]《瑜伽師地論》卷16(大正30362c29~363a8),卷64(大正30654c10~655 a1);《顯揚聖教論》卷6(大正31510b4~26)。

53 詳見: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141~143

54 [1]諸如:《大智度論》卷26(大正25253c26~254b2),卷52(大正25431b18~ 20431c8~21),卷54(大正25444a7~b3),卷61(大正25489c7~13),卷74(大正25578c7~9),卷88(大正25681c8~11),卷94(大正25721b6~21)等。

[2]關於般若法門,從「原始般若」的直示深義,發展到「下品」、「中品」等的隨機適應,可參見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647~668

55 《瑜伽師地論》卷90(大正30812a11~14)。

56 [1]瑜伽行派此一空義,源於《小空經》[《中阿含‧小空經》卷49(大正1736c27~738a1)]。

[2]對此,印順法師於著作中深細的剖析。舉如:

《中觀今論》p.66~68p.75~79p.190p.191p.192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19884月初版,19934月五版,p.252~253等。

57 參見《瑜伽師地論》卷36(大正30488c22~489a12),卷45(大正30541a12~b23),卷75(大正30713b2~18)。

58 [1]參見《解深密經》卷2(大正16695b9~697b9),《瑜伽師地論》卷76(大正30720b15~723a12)。

[2]印順法師即依此觀點,說明瑜伽行派所謂的「一切法空為不了義教」,實是基於眾生根器資糧而論。詳見《成佛之道》(增注本)p.374~377

59 關於空有二宗的分判與諍論點,可參見印順法師著:

《中觀今論》,p.253~263

《性空學探源》,p.150~151

《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194612月初版,19981月出版,p.28~30

60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8(大正8573b20~c1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3(大正8318b27~29318c7~9),卷18(大正8352b11~27)。

61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大正9376a3~7);《佛說慧印三昧經》(大正15464b16~ 20466b5~10);《大智度論》卷63(大正25506a16~17),卷89(大25686c16~19)。

62 《大寶積經》卷112〈普明菩薩會〉(大正11634a5~19);《入楞伽經》卷5(大正16542a24~b8)。

63 以上論述,參見印順法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167~1171;《印度佛教思想史》,p.244p.252~253

64 印順法師著《中觀今論》,p.17~24;《空之探究》,p.a1~a2p.137~138p.209~210

 來源:www.fuyan.org.tw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