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
淺談佛教的四攝法
慎 言
19/07/2010 08:3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淺談佛教的四攝法

慎 言

四攝法是菩薩為了引導眾生信受佛法而採用的度化眾生的方法。諸佛菩薩以慈悲之心, 見到六道眾生無始以來一直在六道中輪回不息,無有出期,於是發同體大悲,盡未來際行四攝法:

佈施攝、愛語攝、

利行攝、同事攝。

諸佛菩薩以此四種方便法門攝受眾生,使一切眾生歡喜接受教化,進而信樂佛法,捨妄 歸真,入佛智海。所以,菩薩外行四攝法,內以無盡的大慈悲心,運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度化眾生,方能利樂有情,同成佛道。本文現簡要介紹「四攝法」

一、 佈施攝

佈施是佛教的六度之一,簡單地說,佈施就是在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來幫助他人,以使別人擺脫暫時的困難。佈施攝是對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 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佛教所講的佈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

所謂財施,就是對那些貧窮困苦的人,給予他們財物方面的幫助,使他們能夠擺脫物質方面的匱乏。中國自古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俗語,就是說, 當一個人在處於生活困境時,若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他一定會心懷感恩,並希望自己能夠在以後的日子中盡己所能地給予回報。那些受到你幫助的人,自然會對你 發生好感,信仰你所說的話,聽從你的指揮。就是不大合情理的話,他都會遷就,何況你說的是合情理的正法。人是感情動物,幫助他最能聯絡感情。有了感情,做 事就順利,舉辦義務教育,以及社會福利慈善事業,都是屬於佈施攝眾生的方法。

在財施之外,還有法施。法施就是對那些喜愛佛法的人而說的法。佛教認為,在諸種供養中,以法供養的功德最大。因為,以法為供養,可以增長一個佛教信徒的法 身慧命,讓人擺脫沉淪之苦,得到徹底的解脫。在四攝法中,以法為佈施是引導一般人信奉佛教的最好方法。因為要想讓一個人接受並信奉佛法,首先應當讓他明瞭 佛法的益處,才能使他真正的信奉佛教。在佛教中,最好的法施方式為培養佛教弘法人才,讓佛法能夠燈繼薪傳,不斷發揚光大。

無畏施是當眾生遇到各種危險的處境之時,你能夠不畏懼外來的風險和個人的安危,而去積極地度化眾生。如佛陀住世時的捨身飼虎、割肉喂鷹的行為,既是一種財 施,又是佛教中的大無畏的佈施之行。

二、 愛語攝

愛語即是溫和柔軟、歡喜讚嘆的話語。諺云:「好言一句三冬暖。」菩 薩依眾生之根性,善言慰喻,使其充滿信心與歡喜,藉由愛語與眾生結善緣,再進一步使其歡喜接受佛法,信受奉行,成就普渡眾生的目的。

四攝法中所講的愛語,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善於運用世間語言,根據不同的情況,運用慰問語使其心情開朗,遠離悲觀。再運用可喜的語 言,去掉他人不好的脾氣,變得知足樂觀。二是善用佛言祖語,來教育引導他人,讓他們對佛法產生信心,進而按照佛法的教導來修行,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

具體來說,所講愛語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誠實語,說話真實厚道,不說妄語迷惑他人。

2質直語,不說花言巧語、綺語、誘惑語。

3調解語,不挑撥是非,不挑起嫌隙仇恨,調解糾紛,化解矛盾衝突。

4柔和語,話語溫柔體貼,使人愛聽、動聽、聽之入神,引人入勝。

5慰喻語,要是有人生病或受到災難,受到恐怖,絕不可幸災樂禍,須要用慈愛和悅的顏色和話語去勸勉他,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這種精神上的 安慰雖然沒有物質的幫助現實直接,但這溫柔的言語,同情的態度,足以使他改變對生活的悲觀絕望的態度,從而對生活充滿信心。正因為如此,你的溫馨的話語不 僅會使他對你感激,還會使他與你之間產生深厚的情誼。

6慶悅語,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就是壞人也有好的地方。凡有好地方,我們都應該讚嘆他、鼓勵他、激發他,使之歡喜。他們因為受到你的歡慶之 語的感動,主動向好的方面發展。即便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也會因此改邪歸正。

7勝益語,是使人聽了你的話,可以輾轉增勝增益。如得少為足的人,你可以勉勵他,使他再進一步地求勝。能佈施的引之再持戒;學小乘的開導他 再學大乘。這些話,都屬於勝而益善的。有時不但以柔語勸勉,亦可以硬語呵責,使之感悟,勵精圖治,祇要態度誠懇,都可以攝化他,使他能接受你善意的教導。

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令他生歡喜心,感到你和藹可親而與你接近,以達到度化對方的目的。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我們能夠處處以愛語 攝對待別人,不僅能夠使人接受佛法,而且還能使我們與人建立更加親近的感情。

三、 利行攝

菩薩以身口意三業之善行,利益眾生,使其歡喜信受佛法,即是利行攝。故凡利益眾生之事,無不盡力而為,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冤親平等的大慈悲心,積極修 利他之行,得到眾生之尊敬與信賴,使其信樂佛法。對於利行的含義,可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說:利行一方面屬於世間的,就是在他人正在遭受危難之時,想盡辦法從 身語業方面幫助他人度過難關。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天災人禍、貧窮疾病等各種災難,時時都在威脅著我們的生存和健康。在我們周圍經常會有許多需要我們從精神 上和物質上進行幫助的人。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祇有伸出援助之手,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進行幫助,才能使他們感受到你給予他們的溫暖,讓他們生起生活 的信心。

另一種利行是出世間的,就是對於沒有信仰的、毀破戒法的、慳貪不捨的、認識不正確的,都視其情節予以開導和規勸,令其改過自新。對佛法沒有信仰的人,不僅 在佛世時有,在現代社會更是不乏其人。佛陀住世時,曾有一些不信佛的人,不僅誹謗佛法,而且還加害佛陀。佛陀往往運用一些善巧方便的方法將這些人度化了。 在現代社會,要想度化那些沒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從物質方面做有利於他們的事,還要從思想上加以開導,讓他們明白佛法對他們的益處,讓他們得到真實受用。當 你的善念善行能夠感化這些人的時候,他們就會由於對人產生好感,進而信奉佛法。對於那些毀壞戒法的人,還應當調伏安立令其戒行圓滿;對於那些慳貪之人,應 當方便勸說,讓其去除慳吝之心,從而廣行佈施;如果是沒有智慧的人,應當加以善巧開導,令其智慧圓滿。

在具體做法上,可以通過以下四種方法來做利行的行為:

1方便隨順無德善人「無德善人」指 的是世間上那些沒做惡業,也不行善,沒有甚麼特別德行的人。這類人如同一張白紙,雖然沒有德行,但起碼也沒有惡行,善加調誘,就能進入佛法正道。度化這種 人,你要先以愛好、興趣等種種他樂意的事情和他打成一片,然後再施以佛法的道理來教化他。

2稱揚讚嘆有德善人「有德善人」就 是經常行善、道德很好的人,這類人是大眾的楷模,可以引導社會朝良性方向發展。對於這類人一定要隨喜讚嘆,多多稱揚鼓勵,並且真心實意地跟他一起來行善修 福,造福社會民眾。

3呵責調伏輕度惡人「輕度惡人」指 那些調皮搗蛋,經常做一些小壞事,但還沒達到十惡不赦的一類人。那些常以「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為掩護的人,多是這種人。對於這類人,我們不能放棄,要循循善誘的化導。 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給予金剛怒目式的教育,來調伏他們的野性。

4神力降服頑固惡人「頑固惡人」指 那些行凶作惡而且屢教不改的一類人。這一類人相對比較少,但危害性很大。「神力」指神通之力、神變之力。佛、菩薩通達世出世法,智慧廣大,圓融無礙,能以不可思議神通 力,變現各種形狀與動作,作為化度眾生的方便。

四、 同事攝

所謂同事攝,就是指諸佛菩薩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往往根據眾生的不同根性,而化現為與眾生同事的身份,和眾生一同工作,一起生活,共同做事,互相同利,打 成一片,同甘共苦。釋迦世尊在菩薩階段的隨類應化,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都是同事的最佳典型。這種同事正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云: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以何身而為說法。」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是不同的,你要想更好地瞭解一個人,更好地從思想感情上與眾生產生共鳴,那麼我們祇有從事與他們同樣身份的工作,才能與他 們相處得更加融洽。當他們有甚麼心理訴求的時候,才更加願意與你說。這樣就更加方便我們度化他們。

同事攝共有有四種:

1「為彼不惜身命」, 為了解救眾生的危急,寧捨生命,終不後悔。

2「為彼不惜財寶」, 為了有情眾生過得富足,不惜施捨財寶。

3「為彼濟其恐怖」, 當有情眾生遇到恐怖情況的時候,及時幫助他脫離恐怖的險境。

4「為彼屏相教誡」「屏相教誡」是佛經裡經常提到的教育人的方式, 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的一種方法,這又分為兩種:

(1)、方便隨他人,就是說自己要以他人所喜愛的興趣、方法等隨他,與他建立信任融洽的關係。在學佛中,方便隨他,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他人走入正法,走向 善道,所以在隨他之後,可以不知不覺地、春雨潤物般轉變他隨著自己,到佛法的正道上來。(2)、善巧他隨你,就是直接用善巧的語言或行為,讓他相信你的話 語、行為,隨著你修學佛法,利益社會。

對於我們現世的佛教徒而言,我們不僅要讓自己感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更要讓一切眾生對佛法產生堅定的信念而感受佛法利益。為此,佛教徒必須通過「四攝法」的實踐,建立起自己與社會大眾相互信 任的融洽關係,讓社會大眾對佛教徒生起親近感,佛教徒以此為契機,為社會大眾解說佛法,使其產生興趣、信心、信仰進而信受奉行,進入佛法大海,修學佛道, 最終成就佛果。

四攝法不僅適用於教化眾生,而且對於我們處理好現實中人與人的關係也能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比如,我們通過佈施,可以消除人的吝嗇之心,培養起積極的奉獻 社會和他人的付出精神;通過「愛語攝」, 我們會養成以溫和柔順的話語,拉近與人的距離,從而與人建立起親近的關係;通過「利行攝」,我們都會養成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利他精神,這樣,我們就能夠為了眾生的利益,不計得失 地奉獻自己的一切。通過「同事攝」, 我們就能夠與人建立起相互幫助,互諒互讓的包容精神。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以「四攝法」的要求來為人處世,我們的世間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淨土。■

http://www.hkbuddhist.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