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人生語錄--人間缺陷與社會弊病
戒幢網
02/11/2012 06:5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當知有四大畏,恒逼人身,終不可制卻,亦複不可咒術、戰鬥、藥草所能抑折:所謂生老病死。亦如四大山從四方來,各各相就,摧壞樹木,皆悉磨滅。

  《增一阿含經》 卷五十

  一切歸於盡,果熟亦當墮,
  合會必當散,有生必有死。

  《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

  佛言: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

  《處女經》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何不于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無量壽經》卷下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從初樂恩愛,因淫入胎影,受形命如電,晝夜流難止。

  《法句經·生死品》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由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法句經·無常品》

  身空虛偽,不可長養……地水火風,合集成立,隨時增減,互相殘害,猶如四蛇,共處一篋。水火風種,散滅壞時,大小不淨,盈流於外,體生諸蟲,無可愛樂,捐棄塚間,如朽敗木。心如幻化;馳騁六情,……猶如世人,馳走空聚,六賊所害,愚不知避。

  《金光明經》卷二

  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於此劇惡極苦之中,勤身營務,以自給濟。尊卑、貧富、少長、男女,累念積慮,為心走使,無田憂田,無宅憂宅,眷屬財物,有無同憂。有一少一,思欲齊等,適小具有,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消散磨滅。心慳意固。無能縱舍,命終棄捐,莫誰隨者。貧富同然,憂苦萬端。

  《無量壽經》卷下

  佛告彌勒:汝等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惡少,易可開化,唯此五惡世間,最為劇苦。我今於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何等為五?其一者,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尅賊,殘害殺傷,迭相噬吞,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故有窮乞、孤獨、聾盲、(廣/音)啞、癡惡、尫狂,皆因前世不通道德,不肯為善。其有尊貴、豪富、賢明、長者、智勇、才達,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積德所致。世間有此目前現事,壽終之後,入其幽冥,轉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獸、蜎飛蠕動之屬。譬如世法牢獄,劇苦極刑,魂神命精隨罪趣向,所受壽命或長或短,相從共生,更相報償,殃惡未盡,終不得離,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天地之間,自然有是,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淫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入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迫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太苦毒。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尅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複取,神明尅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淫佚,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戳,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海,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舍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複何及!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恨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意念身口,曾無一善,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欲害真人,鬥亂僧眾。愚癡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從何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慈心教誨而不肯信,苦口與語無益其人,心中閉塞,意不開解。大命將終,悔恨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誰能知者?獨佛知耳,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譬如大火焚燒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恒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長。是等輩人,如履泥途,負于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

  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如油過老鷺,無魚而萎滅。少壯不得財。並不修梵行,臥如破折弓,悲歎於過去。

  《法句經·老品》

  食、色、財寶,無論如何吝惜珍藏,死時仍需空手而去,實在沒甚利益。

  岡波巴《寶鬘集》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