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推動社會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間的互助發展
淨因法師
13/06/2010 00:5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宗教與教育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受何種宗教影響,古代的教育特色基本上是遵循 “教書先育人,育人德為先”的原則,即以獲得正確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為導向,最終目標是培育有道德的人,其缺點是不太注重培養實用人才。

據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有一定規模的公共教育事業, 大約是出現在四千年前的兩河流域的“祭司教育”。直到12世紀大學創立之前,宗教教育在社會上一直扮演 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上不少著名大學(如巴黎大學、牛津大 學)與宗教之間有著直接的歷史淵源。由此可見,宗教與教育之間的緊密聯繫。無論是受何種宗教影響,古代的教育特色基本上是遵循 “教書先育人,育人德為先”的原則,即以獲得正確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為導向,最終目標是培育有道德的人,其缺點是不太注重培養實用人才。

從13世紀到20世紀,近八百年來大學教育的目標經歷 了由人格的培養(做人)逐步轉化為職業訓練(做事)的過程。尤其是隨著工業革命、啟蒙運動及科學之發達,職業人才 及專門人才之培養在各大學愈來愈受到重視。當人類文明進入信息時代,激烈競爭使得全人教育在大學 進一步被邊緣化,而知識的灌輸、專才的培訓則成為大學教育的主要目標。這種教育模式成功地培養了大批社會急需的職業人才,積 累了極其豐富的培養專業人才的經驗,尤其在平衡“教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擁有十分豐富的資源。這對長期以來忽略現實社會的需求而固執地偏重於某種專 業理論訓練的佛教教育而言,有著極大的借鑒作用,為推動佛教教育的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慢慢發現,人的綜合素 質才是使一個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正如愛因斯坦曾說:“智力上的成績,依賴於性格上的偉 大。”基於這種認識,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對大學教育的目標進行反思:灌輸知識、培養專才,是大學教育的手段,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才是大學教育的 目的。而現行的大學教育有點急功近利,因而錯把手段當目的, 這才引發出大學教育目標的各種爭議,最終形成一種共識,大學應該成為一個培養學生的人格素質的溫床,而非只是一個製造具備高學歷能力卻缺乏心的機器人製造工廠。傳統的全人教育理念,又重新被帶回到現代大學改革的舞 台。在如何培養一個身心靈和諧、健康的人方面,佛教教育積 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值得社會教育借鑒。面對多變而又充滿創新契機的時代,我們若能集中精力, 推動社會高等教育與佛教教育之間的互助發展,這無疑將會對社會教育和佛教教育重新定位、共同培養新世紀所需的人才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明報》2007年4月4日)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