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柏林夜話
濟群法師
23/12/2013 07:0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20067月,濟群法師應邀參加柏林寺生活禪夏令營,為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佛子作修學開示,並與營員們進行了分組交流。本文根據問答部分的現場錄音整理。

·辯證看佛典

  問:看過金庸先生的學佛經歷,起初他讀了一些大乘經典,感覺神話成分較濃,難以接受。後接觸原始佛典,覺得很相應,這才對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畢竟我們受唯物論教育多年,對類似神話的描述很難接受。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金庸先生的說法,只代表他的一家之言。其實,佛經並不像小說或傳奇那樣,是編出來的,而是由佛陀闡述其親證經驗,再經弟子們記錄而成,並不存在神話的成分。

  佛教有不同語系、不同法門之分,每個人有緣接觸什麼,又能對什麼生起信心,都取決於他自身的認識。正因如此,佛陀才應機設教,開顯種種法門。金庸先生喜歡原始佛典,感覺那才比較平實,只是代表他的根機,他的需要。作為他個人來說,當然有自由選擇任何一個適合自己的法門。但是,因此評判其他法門,顯然是不合適的。

  事實上,大乘經典是以整個法界為平臺,蘊涵著更高的知見,更廣的視野,更深的修法。在修行上,所要成就的品質和境界也更為高廣深遠。因為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標是成佛,不僅要成就大智慧,還要圓滿大慈悲。

  人對世界的認識,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難免有諸多局限。所以,我們不要過於主觀地看待自己不瞭解的領域,更不要輕率地下結論。有時,我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為這是對,那是錯。事實上,所有這些只是我們看到的現象,只是我們根據有限經驗所作的判斷。可曾想過,我們看到的究竟對不對?又能看到什麼程度?在證得實相之前,每個人都在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我們看到的,只是被我們處理過的影像,並非客觀的真實。

  因此在瞭解過程中,我們應當本著虛心學習的原則,先去理解我們能夠理解的那部分,而不是妄加評論。在此過程中,善知識的引導也非常關鍵,否則我們很可能師心自用而不自知。

·弘法現代化

  問:佛法弘揚是否也面臨現代化的問題?現代人應如何弘法?

  答:佛法在現代的弘揚,當然需要有契合現代人的表現方式。佛法雖是究竟圓滿的真理,但離不開作為載體的文化。在它的流傳過程中,也經歷了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包裝。我們今天接受的佛教,是被傳統文化包裝過的,現代人理解起來確實存在一定困難。如今,社會已進入網路時代,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較以往有巨大差別,這就需要更直接明瞭、更貼近大眾的溝通方式。我們目前所要做的,是把佛法從不適應時代的包裝中解放出來,以現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詮釋,使大眾不會因為文字、表達等外在因素而障礙對佛法的認識。

  我在弘法過程中,主要把佛法定位為對心靈的認識和改善。事實上,佛法就是究竟的心理學,可以幫助我們透徹內心世界,並通過禪定之力徹底解決心理問題,最終導向解脫,導向生命的完善。佛法在這方面的作用,是世間任何哲學、心理學無法比擬的。

  問:法師談到弘法的現代化,這樣是否會使佛教走向世俗化?是否會影響佛法的純正性?

  答:現代化和世俗化是兩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世俗化是帶著世俗目的,將佛法作為獲取名利等世間利益的手段。現代化則是以當時人們最易接受的表現方式,詮釋佛法的甚深義理。

  其實,佛教在每個時代都面臨現代化的問題。在唐朝,是以唐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在泰國,是以當地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播。所以,現代化本身是中立的,不存在任何傾向或問題,關鍵是我們運用得是否如法,是否應機。
  佛法的傳播,是以契理、契機為原則。不僅要適合時代,更不能背離佛教的根本精神,這就需要如實理解佛陀說法的本懷,所謂願解如來真實義。作為弘法者,應通過聞思、修行來把握佛法本質。若能體悟佛法的真諦,就有資格以任何方式去表現。如果背離佛教的根本精神,那這個現代化就很危險了。

  佛教在兩千多年的弘揚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誤區現象,究其原因,都是因為對佛法本質的掌握不足或出現偏差造成的。此外,佛教也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尤其是當代佛教,是經過十年浩劫的全面破壞後,在改革開放的特殊環境中成長起來,難免存在諸多問題。世俗化的傾向,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當佛教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時,在任何時代都可能存在問題,只是程度不同。但我們不能把這些問題和佛法本身混淆起來,要深信佛陀的智慧是究竟、圓滿的,這是學佛者應有的認知。

·皈依及修學

  問:法師最近一直在大力弘揚皈依共修,請問,五大要素中為什麼如此強調皈依?

  答:皈依是佛法的基礎,也是佛法的根本,但以往一直重視得不夠,這是現在需要特別強調的原因所在。以往的學人,信心較為堅固,也沒有如今那麼多的誘惑和考驗。相比之下,今天的學人不僅自身信心薄弱,更兼外在干擾較多,難免妄想紛飛,遊移於各種選擇中。

  現代人學佛,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問題,原因有二,一是對皈依的認識不足,二是缺乏相應的修習。雖然表面看來是在學佛,但原有的生活方式及人生觀念並未發生多少改變,並未將生活重心由自我轉向三寶。如此,自然難以體會學佛的利益。長此以往,佛法也很難在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更不可能成為人生的唯一目標。

  所以,當我們確定以三寶為人生究竟皈依後,必須不斷進行強化。否則的話,心很容易被各種誘惑帶走。同時,我們的習氣、煩惱極其深重,若不強化三寶在內心的份量,很難超越原有的不良習性。唯有將信仰提升到人生重心,才能增強免疫力,從而抵擋自身習氣和外在誘惑的雙重攻擊。

  你們在這裡參加夏令營,因為環境的力量,會覺得整個身心都沉浸在佛法氛圍中。一旦回去,很快會轉向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時也進入固有的心靈軌道。於是乎,在多數人心中,佛法又會被邊緣化,又會成為若隱若現的影子。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當我們身處世俗社會時,更應時時強化自身的正知正念。對皈依的深入修習,正是為了幫助我們強化三寶在心中的地位,這是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修行。真正發心學佛的人,都必須認真對待,努力修習。具體方法,可參照戒幢佛學研究所出版的《皈依修學手冊》。

  問:佛教講究真修實證,請法師開示一下基本的實修方法。

  答: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修證方法。但不論有多少修行法門,基礎是共同的,必須由下而上地一步步修習。

  皈依,是修行的重要基礎。事實上,它不僅是基礎,本身也是高不見頂的修行法門,甚至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皈依的修行,是以佛法僧三寶為所緣對象。而整個佛法修行,正是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如《阿含經》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淨土宗的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禪宗的即心即佛,及很多佛子熟悉的《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等等,都是皈依的高級修法。

  在奠定修行基礎後,我們還要了知:修行究竟修的是什麼?不論什麼法門,歸根到底,是對內心的一種訓練,是對健康心理的正確重複。所以,我對修行的定義是:擺脫錯誤、重複正確。不僅修行如此,做世間任何事也都是這樣。唯有不斷擺脫錯誤習慣,完成正確重複,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對於佛法修行來說,正確重複的過程,就是完成正念、正見,就是在圓滿慈悲、智慧。重複的是正見,就是在成就正見的修行;重複的是慈悲,就是在成就慈悲的修行。反之,如果我們重複的是貪嗔癡,就是在增長內心的貪嗔癡,在成就自身的凡夫品質。我們現有的凡夫心,正是這樣生生世世訓練起來的。修行,關鍵要放棄對凡夫心的訓練,以這樣的力量訓練正念,訓練慈悲、智慧的品質。

·以戒為師

  問:對於在家居士,是否受持五戒就夠了? 

  答:作為在家人,嚴格將五戒持好還有些難度。尤其在現代社會,受持五戒會面臨很多考驗。不殺生就不容易做到,但更難的是不偷盜。現代企業存在很多偷盜問題,常常在有意無意中就會犯戒。至於不邪淫和不妄語,在如今這個紅塵滾滾的世界,每天面對這麼多誘惑,這麼多境界的考驗,稍不注意也可能違犯。所以,五戒看似簡單,但也不容易持得清淨,切莫掉以輕心。

  五戒之外,最好還要多受持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信眾體驗出家生活慈悲開設的方便法門,可以為我們種下出世解脫之因。當然,解脫的根本是生起出離心。唯有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八關齋戒才能使我們走向解脫。

  問:八關齋戒中過午不食的原理是什麼?

  答: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一種戒律。

  和在家戒相比,出家戒主要有兩條比較特別,分別關於飲食和男女。關於男女問題,五戒的要求是不邪淫,而出家戒的要求是不淫欲;關於飲食問題,出家戒有過午不食一條,為五戒所無。八戒是為培植解脫之因而施設,故這兩條與出家戒同。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和色,是凡夫最容易產生執著的兩大問題,也是導致生死輪回的根本力量。所以,修行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逐步減少對食、色的貪著。八關齋戒要求過午不食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出世與入世

  問:怎樣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答:當我們說到出世修行時,往往會聯想到出家這種修行方式。若是這麼定義的話,似乎與在家居士無關,其實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態。

  作為在家居士,雖不能在寺院、山林過一種遠離塵囂的清修生活,同樣要具備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態,不為世間種種名利聲色所染,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出離心。有了這種心態,我們才會過得更自在。

  菩薩道,是以入世的悲心修行。但我們要知道,這種入世仍須以出世的心態為基礎。只有這樣,入世時才不會陷入對世事的執著中。若無出世的超然,很可能入到哪裡就陷到哪裡。不僅陷入世事中,同時也陷入生命內在的世俗心中。那時,自顧尚且不暇,遑論利益他人?所以說,入世修行必須以出離心為基礎,否則就會隨世俗心所轉。

  至於說到出家及在家的修行方式,我覺得,出家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是有前提的,必須找到一個如法道場,找到一位堪為依止的善知識。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修學道場,出家後也可能會忙於應酬,和世俗生活並無太大差別。

  若是因緣具足,自己也有純正堅定的發心,走上出家之路,就可放下一切負擔,全身心奉獻於追求真理、傳播佛法。在社會上,畢竟有太多牽掛,太多羈絆,必須完成各種責任後,才有時間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人生幾十年是很短暫的,如果我們在盡義務的同時又繼續不斷地製造責任,可能永遠都會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較而言,出家確實比在家的修行條件優越很多。

  問:如何以緣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答:以緣起的智慧觀照,了知一切皆是因緣假相,如幻如化,無常無我。其中的關鍵,是將這一智慧審視真正轉化為自身認識,感覺它確實如此,必然如此,而不僅僅是一種用來說、用來聽的理論。否則,說得再熱鬧,關鍵時刻仍無真實力用。當然,未具空性正見和相當禪修基礎前,也很難在認識上產生這樣確定無疑的感覺,因為我們看到一切時仍會覺得很真實。

·何為菩薩

  問:菩薩屬於六道中的哪一道?和佛又是什麼關係?

  答:菩薩雖出入于六道,但又超越六道。所以,在六道以外還有四聖,即聲聞、緣覺、菩薩、佛,合為十法界。這裡所說的菩薩,是指登地以上的大菩薩。比如我們剛發菩提心,也可稱為菩薩,但並未具備超出輪回的能力。也就是說,生命內在能夠製造輪回的力量還在左右我們。當這種力量不再對我們構成影響,就是超越輪回之時,就能像諸佛菩薩那樣來去自如。

  通常來說,菩薩是佛的因,佛是菩薩的果。要想成佛,必須經歷修習菩薩道的過程。圓滿菩薩道的修行之後,就成佛了。但也有一些大菩薩,已和佛無二無別,只是為了度化眾生,才以菩薩身分示現。甚至還可能以六道眾生的身分出現,事實上,他們的生命品質早已圓滿。所以,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問:是否只有成佛後,才有度化眾生的資格?

  答:未必。若真正有能力幫助眾生解脫煩惱,證得空性,幫助他們走向解脫之道或菩提之道,都屬於有資格度化眾生的人。比如說,世界冠軍未必是世界冠軍訓練出來的,只要研究並掌握訓練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即可。

  問:地藏菩薩為什麼不願意成佛?

  答:是否具有的身分,並不是最重要的。成佛,是成就生命內在的悲、智兩大品質,並不僅僅是身分的象徵。對於大菩薩來說,其生命品質與佛並無差別。只是在凡夫看來,才有佛或菩薩等名分的分別。至於大菩薩,他們早已超越這些外在束縛。所以,這個問題不用我們關心。

·禪宗相關

  問:據敦煌寫本記載,禪宗曾傳播到藏地,並在當地導致頓漸之爭,後來就退出藏地。您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答:你是說,漢傳佛教在西藏傳播過程中,禪宗的大乘和尚和印度蓮花戒論師進行的那場辯論吧?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勝負也有不同記載。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辯論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一,雖然某人所持見地很高,但未必大家都能認同;其二,有辯論必然有裁判,但裁判的思想可能有傾斜,有取捨;其三,被某個時代接受、推崇的見地,未必是最高的,關鍵在於,什麼見地是當時更需要的。所以,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通過一些表相來判定孰高孰低,不是那麼簡單的。

  問:什麼是禪淨雙修?

  答:所謂禪淨雙修,即融合禪宗與淨土的修行。其中也有不同類型:比如,參禪者有個話頭叫念佛是誰。從字面看,是關於淨宗修行的內涵。事實上,其修行方式是禪宗的,但似乎也有淨土宗的內容,可歸為禪淨雙修的方式之一。還有一類是早年參禪,參了幾十年沒有消息,或者已經找到一些路頭,也有明心見性的功夫,但對生死還沒有把握。在這種情況下,用禪修的工夫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回嚮往生淨土。這也是屬於禪淨雙修。

  問:什麼是參話頭?

  答:參話頭,究竟參的是什麼呢?參,就是尋找,比如參一念未生前是什麼,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讓我們順著這個話頭一路追尋下去。在參的時候,無須以意識窮根究底,尋找答案。凡是通過意識思維而得的,皆非參禪所要尋找的答案。它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掃蕩我們心中現有的一切雜念。

  我們的心,時時陷在各種念頭中,從這裡跳到那裡,又從那裡跳到這裡。有的念頭會暫時影響我們,有的念頭則會長久左右我們。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在經歷一種心路歷程,都是一次心靈之旅。

  念頭生起時,我們會進入相對的世界。只要有一個念頭生起,就是一個相對世界的顯現。因為每個念頭必然伴隨相應的影像,沒有哪個念頭是沒有影像的。想到一件事情,會有想的影像,而那個被想的影像背後,還會伴隨著某種感覺、某種情緒,使我們的心陷入相對世界中。

  在這些念頭未曾生起時,我們的心又是什麼呢?參一念未生前的目的,就是在説明我們超越生命的相對狀態,進入絕待、不二的狀態。禪的真義就在於此。所有的禪宗公案,所做的都是這麼一件事。當你明白這個道理後,就會明白公案中的那些祖師們為什麼要對學人當頭一棒,大喝一聲。所有這些超乎尋常的方式,無非是説明他們打破能所,進入生命的絕待狀態。

  問:那時我們還有沒有知覺?

  答:到那個時候,你的知覺比任何時候都靈敏。因為心進入相對狀態時會很遲鈍,就像我們特別專注於某件事情時,對周圍的反應會變得遲緩。如果心不曾執著某個影像,便空寂澄澈,對一切了了分明。

  問:禪宗與甯瑪巴的大圓滿,在見地、修行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答:禪宗和甯瑪的大圓滿,都屬於如來藏的見地,即認知自己是佛,本具諸佛菩薩的品質。而契入這一見地的手段則各不相同。如禪宗的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包括後來的參話頭,都是一些實修方法。而大圓滿則是另外的用心方法。雖然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通過某種特定方式,契入內在明空不二的智慧,並安住於此。所以說,相同的是見地,不同主要表現於用心方法。

·認識輪回

  問:輪回是看不見的,應如何理解呢?

  答:輪回,其實是內心迷惑的顯現,根源就在我們的心。換言之,在我們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眾生的心理特質,當這些心理外化後,便呈現出流轉輪回的種種狀態。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為那是看不見的。其實,我們仔細觀察一下,無須向外尋求,人間已然有六道之別。

  餓鬼,其特徵為渴求無度,不知饜足。生活中,很多人對地位、金錢、感情也存在一種病態渴求,即使擁有再多,仍無法滿足,仍一味索取,這就是與餓鬼無異的心理特徵。

  畜生,其特徵為愚癡,這也是它和人的根本區別所在。人具有理性思維,而動物只是憑著本能生存、享樂。事實上,很多人也處於類似的生存狀態,一生都是為衣食、為改善生活條件奔忙。活著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活著,對人生再無更多的思考和追求,那就與動物的生存狀態相差無幾了。

  地獄,其特徵是身心時時處於極度痛苦中。世間有不少人,現世就遭遇了這種苦不堪言的處境,有些是被劇烈的病苦糾纏,有些是被無盡的煩惱折磨,身心倍受煎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種生活狀態,正是通常所說的人間地獄

  阿修羅,其特徵是嗔心極重,並以爭鬥為樂。這樣的人,現實中也比比皆是。他們熱衷於各類爭鬥、挑釁,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似乎只有在爭鬥中才能感受自己的存在,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佛法觀點來看,世界正是人們內心迷妄的顯現。所以,六道也沒有離開我們的心。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世界,就會感得什麼樣的生命狀態。

·需求原理

  問:請問法師,如何看待個人需求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答:在今天的講座中,我談到有關需求的問題,這是與環保有關的重要內容。事實上,所有環境問題都和人類不斷增長且毫無節制的需求有關。我們總在想著,要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和物質條件,才能過好日子。卻很少去想,為達到這個目的所消耗的一切資源,最終都是向大自然索取;由此產生的一切垃圾,最終也要由大自然負擔。這就從兩方面構成了對環境的破壞,而其中的一些,是不可逆轉的破壞。

  問題是,這些需求是生存必需嗎?我們必須依靠現在已經擁有和希望擁有的一切才能過好日子嗎?我們反省一下就會發現,所有需求都是自己建立起來的。當我們沒有對電的需求時,它根本不會對生活構成影響。沒有電的古代,人們一樣在過日子,並不覺得缺少什麼。事實上,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更悠然,更閒適。至少,他們不需要像現代人那樣日夜顛倒地加班加點,因為忙於工作而影響生活本身。可一旦建立這種需求並產生依賴,一連幾天沒有電,就會對生活構成很大影響,讓人感到種種不便。若是從此不能用電,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非常痛苦。這種痛苦,其實是我們製造出來的。

  如果我們真正意識到,人類的所有需求都是自己建立起來的,並非必然,才能自覺減少無謂的需求。所以說,對需求進行自律,而不是過度縱容,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保問題。其實,生命本身是自足的,如果不是在無明慫恿下建立種種無謂的需求,簡單的生活一樣也能令人怡然自在。

  問:這次有幾位法師講到,柏林寺舉辦首屆生活禪夏令營時,投入的財力、物力沒有現在這麼多。我想,若不是為了滿足大眾需求而投入,未必能吸引這些年輕人。

  答:舉辦第一屆夏令營時,我就應邀參加講座了,前後至少參加過六屆,對這個問題還是有些發言權的。我覺得,從環境、硬體上來說,柏林寺確實比以前好了很多。至於其它方面,差別應該不會太大。第一屆時,也請了很多老師,也有很多義工來為大家服務。當然,現在辦了十幾屆,經驗更豐富了。

  至於說到吸引年輕人的問題,其實也和人們的需求有關。如果大家對學佛有發自內心的嚮往,即使環境簡陋一些,仍會對他們有吸引力。因為我們真正需求的是法,其他條件如何,不會構成太大影響。反之,如果大家覺得學佛是可有可無的,只是工作生活之餘的一個消遣專案,才會在意環境及各種生活條件。

  另外,對於淡泊隨緣的人來說,條件簡陋也能安然自在;而對於習慣挑剔的人來說,條件再優越也往往是不完美的。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唯心所現,還是由內心的不同需求所決定。

·其 他

  問:有些師父告訴初學者,讓他們專門持一種咒,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持咒,而且要觀想這個咒語。請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答:持念、觀想咒語,也是令心安住的方法。

  從我個人的弘法方式來說,傾向於把道理講清楚,告訴學習者,為什麼要這樣做,做了之後對心有什麼改變,最後達到什麼目標。我希望把這些環節說清楚,讓學人瞭解修行意義,從而生起信心,明明白白地去做。

  但人也是挺複雜的,各自有不同需求。有些人要明白道理後才有信心去做,也有些人,聽明白了就覺得沒有神秘感了,反而沒興趣做。所以,有的師父只提供一個咒語,藏地來傳法的上師們通常會這麼做。如果學人很有信心,專心持念某個咒語,也能由此完成心行的轉化。但如果只是稀裡糊塗地念著,本身就很難專注,往往念著、念著就堅持不下去了,那樣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問:如果有人處於重病中,該如何引導他們學佛呢?

  答:對於處在病痛中的人,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幫助他們。一是引導他稱念佛號,以此消除業障,並令精神有所依託。很多患者在病中都會感到恐慌,需要一個強大的精神支柱作為依託。念佛,既可助其消除違緣,亦可令其心有所屬,不再彷徨無措。此外,我們還可以為他做一些善事,如誦經、放生等,將功德回向給他,通過外在力量幫助其減少違緣,增長善緣。

  問:佛教怎麼看待人的夢?

  答:通常來說,夢是妄想的顯現,迷惑的顯現。所以,佛教中有個詞叫做顛倒夢想。從佛教觀點來看,我們的整個人生就是一場夢,而不僅僅是在睡眠狀態下才會做夢。至於通常所說的夢,和意識活動很有關係。此外,還可能受諸多因素影響:有時是一些鬼神進入夢的狀態;有時夢中也能感得佛菩薩的示現;有時修行達到一定程度,夢中會出現相應境界;有時是意識超前的感知,會在夢中預知一些將要發生的事;有時是過去生命留下的特別強烈的印象,會在今生乃至很多生中不斷以夢境顯現相關影像,等等,不一而足。

  問:聽說居士可以到西園寺學佛,寺方管吃管住,請問現在還是這樣嗎?

  答:現在的情況也差不多。西園寺有個戒幢佛學研究所,下設教學部、弘法部、研究部等。研究所不僅招收出家眾,也招收在家男眾。只要通過相關考核,就可進入研究所學習,食宿全免,每月還發一定補助,只要專心學習即可。這也是戒幢佛學研究所的特殊之處。當然,我們對於在家眾也有一定要求,除各方面條件合格外,還須具有出家意向。

  另外,弘法部也開設了青年佛學進修班,主要面向有工作的青年居士,每週六來西園寺上課。為方便外地信眾學習,每堂課都有網路直播,無法前來寺院的學員可以通過網路同步學習。我為進修班設定了兩年的學習課程,包括佛法概論、戒律、道次第、百法明門論等,使在家居士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佛法的基礎修學和基本知見。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