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門
淨空法師法語(續編1)
淨空法師 講 劉承符居士輯
01/04/2018 05:34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內容與本文所載的另一本"淨空法師法語(續編)"不同,故亦加以轉載


    轉凡成聖,不退菩提,非離相見性不可,《華嚴經》與《金剛經》所說的境界完全相同,不過《華嚴》詳、《金剛》略而已。大乘均講轉凡成聖,此聖係由圓初住講起;平常無此高超,只說斷了見惑即是初果聖人,比絲毫未斷見惑的凡夫高明多了。在小乘中講四果,是超越三界六道之阿羅漢、辟支佛的地位,雖超越三界而未見性,因其離了有而未離空,其著空之病仍障礙了本性。不能離有不離空,要兩邊都離,相與非相都要離,才能證實相般若。不持戒修福便非實信,不實信即不能信心清淨,如未發菩提心聞《金剛經》等於不聞,最高只能開慧眼成四果羅漢。

    菩提,覺也。通常講菩提有三種:分證菩提。初住以上至等覺菩薩所證之菩提,有其差別之不同。究竟菩提。即究竟覺,此係佛的境界。真性菩提。個個眾生所具足之菩提,在凡夫位上為煩惱、塵沙、無明所障,不能證得。

    元清淨體本來有的,佛與眾生之差別即迷與悟而已。佛示現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無非為眾生打破迷關。元清淨體是說本性是清淨的,即是本來面目,理智本來是一如的,必須以此為本修因。

    佛說識精元明,識即阿賴耶識,精是精華,阿賴耶識是真妄和合之體,有三細相,精指染淨和合的阿賴耶識,性迷了即為識。如以唯識學之四分說,識精即自證分,自證分是體,見相二分是用,從體上講稱之為識精。元明與無明相對,我們的阿賴耶識並非完全包含了無明,我們還能聽得到看得到,這還是元明,可見本能並未喪失盡,而喪失了大部份。本來元明可以用眼看到十方三世與極樂世界,用耳可以聽到十方諸佛說法,現在只能見聞近方近聲,可見元明已為無明遮蓋,範圍縮小。無明是生滅法,元明是不生不滅,我們是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成為這個身體,此處須認清者,即識是生滅,精是不生不滅。

    成佛作祖與墮落三途,而元清淨體始終不變,凡夫以攀緣心為自性,而把元清淨體遺失,此是遺失其作用,非遺失其體。見分相分所緣不到的即是真本,捨棄攀緣心即見到真本,凡夫只知見分相分而把自證分失掉了,不知此理如何作觀。

    我相是從身上起執;法相是從法上起執;無法相即法執空,亦名法空;非法即是無、即是空;亦無非法相是空亦空,又名重空,又名俱空。般若顯三空之理,以遣執為主,人我空後又執法空,還是不可,必重重遣之,連空亦要空,古人稱為窮空到底,故名勝義空亦名第一義空。

    有人說弘法不容易,愈熱心煩惱愈多。其實不必顧慮,自行化他都要隨緣,若有他人破壞,於自己的清淨心毫不相干,是障礙了眾生的法緣;如我自己發生煩惱,說他把我的法緣破壞了,豈不又著了「我的法緣」之相嗎?自行化他應當什麼條件都沒有,他人能從何處破壞呢?

    「至一切處迴向菩薩」是第四迴向菩薩,至者到達義,一切處與法性相應,稱性起修才能一切處。怎樣才能稱性?必須有大願,十迴向菩薩所修的是大願。十大願王有廣修供養,修供養有福德,即《阿彌陀經》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佛稱為二足尊,福慧俱足;廣修福田,利益無量無邊。佛法與世間法一樣,重修福重禮敬。《華嚴經》曰:「此菩薩摩訶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物,至一切世間,至一切眾生,至一切國土,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無為,至一切言語音聲。願此善根,亦復如是,至一切諸如來所供養三世一切諸佛。」學佛要拓開心量,十迴向菩薩著重在拓開心量,心量小是凡夫,心量大是佛菩薩,拓開心量與真如本性相應,學佛是恢復本性而已。

    能供養佛,佛一定說法,佛在世時托就得說法,以示禮尚往來。我們只有心有願而無事實上的供養,十方諸佛還是給我們說法,有顯示、有冥加,現在讀經方明白此理,供養一定有效。所謂「一切處」,就是一切處所都現身,似有分身之術。《楞嚴經》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華嚴經》講事無礙、理無礙、事事無礙、事理無礙,時亦無礙,念劫圓融。小乘經典非如此說法,在修持上大小乘性質不相同,小乘用識,有分別心即有時劫;心無分別,念劫圓融,當生即能成就。見性實在太重要!

    海雲比丘住在大海旁邊,以海為境界,大海有廣大甚深義。想到佛的智慧有如大海,此是會相歸性,六根接觸六塵均可會歸自性。學佛重理論,而有理必有事,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即可見到西方三聖,見到的境界正與經中所講的相同,如見不到是自己程度還不夠。經的用意有兩種:指示修行的方法,重在理論的發揮;給與修行人作證明之用,修行人到了相當的程度,遇有境界現前,看看是否與經中所講相符。從初住到等覺菩薩所見的佛相均是報身佛,而每位菩薩所見的相粗細不同,隨自己的心而有所轉變,自己心清淨,見一切境界也清淨。所以修行的方法只在修心,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菩薩以大海為境界想到心海,真心像大海,直心、深心、大悲心猶如大海,所現的菩提心海,由菩提心中出現的蓮花是無漏的性德現前,心與行相應才有依正莊嚴的境界現前。華嚴如此,念佛亦不例外,念佛以菩提心為基礎,無論上中下品均以菩提心為根本。《無量壽經》中說的至誠心即是直心,迴向發願心即是大悲心,如圓滿發足,即能見西方極樂世界。如不發心不過與淨土結一個緣而已,三心齊發沒有不往生的。淨土是大乘法門,離了菩提心不成。現前的世界都是煩惱分別心現出來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並不是外來的,只要心地清淨到此程度,佛的境界自然現前。

    本心是本有的真心,分別影事即第六識妄心,以第六識為真心,迷真認妄,若不蒙佛開示,永遠迷下去。幸遇到佛,不但要開悟還要解脫,身心泰然即是解脫,悟了何為真、何為妄!見性(此二字是名詞,非動詞)是不生不滅的,意識心是生滅的,我們幸得人身,若遇不到佛法,或學佛而不能開悟,來生想再得人身,如爪上土,難上加難了!

    吾人應明瞭一切萬象均無自性,了解無自性即了解一真;果然認識一真,即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從不動搖,我們現前就是不生不滅。見性是不生不滅的,佛的意思就是在妄相上見到一真即證入法界,才真正得到身心泰然,與《心經》中之「度一切苦厄,遠離顛倒夢想」之境界同。

    萬法因緣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念念遷謝,新新不住,此所指的即是行陰剎那生滅,如同燒香,一面燒,香灰一面落,灰落火興,火又成灰。人之初生即如點燃了一支香,所以燒香亦可以起警覺心,佛門中處處都是表法的。人生雖然變化遷流,但仍然要求養生之道,藉色身以修行。身體要勞動,佛法中拜佛經行均是動;心要靜,以定養心。既知身體是暫時性的,即不必與人爭;爭名奪利,即是使香趕快燒完。

    度眾生用一個人的力量很難成就,要集合眾多人組織一個團體,作弘法利生的事業,才能辦得有聲有色。佛得道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均是大菩薩再來,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他們如同一個大戲班,表演給眾生看。佛在世時之國王大臣均是菩薩再來。《楞嚴會》上波斯匿王是四地菩薩,示現一個凡夫老人相,作佛的助手,告訴我們年齡不饒人,色身是無常的,作了皇帝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此國王先示外道後歸依佛,其答覆佛的一段變化密移,實為感人,其言曰:「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為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看了這段經文,自然會了解人生是無常的。

    依教修行今生必有成就,佛法不過是增上緣而已,主要還靠自己修。如想成就必須四緣具足,其中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均屬於自己方面的。所以必須要相信自己,信心具足,法緣當然要結是賓,自己開悟證道是主,賓主認清,福慧雙修。廣結善緣屬於福的方面,精進修行屬於慧的方面。不必等修圓初住時再弘法,說法只要不說錯就不會出毛病;自己若沒有明心見性,決免不了錯誤,但須根據經典及古大德注疏說,千萬不可用自己的意思說。古人與今人並無交情,古人注疏設非真有價值,不會流傳到現在。因古時刻一版書不容易,若無價值,誰替他流傳?

    法身是理體,智身是般若,般若是無分別智,無分別即不執著;心不執著,但對於善惡看得清清楚楚。不平等不能普入,即生障礙。執著最大的是人我是非,有人我是非,智慧絕透不出;消除人我是非,平等心即現前。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就是功夫;若淡一分,一真法界即接近一分。

    知其理而後信是謂真信,真信之後起行,心理方面得到轉變,相信的程度就不同了。此心理境界之轉變即是悟入,能信、能解、能依教奉行即能悟入。疑是根本煩惱之一,如認為自己是個薄地凡夫,今生沒有成佛之分,那就真正沒有希望了!因為自己不相信自己,善知識也幫不了忙。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裏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藪,所以才發生七苦;二為煩惱魔,根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然是外道。《楞嚴經》說捨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轉法輪即是說法,說法前先要觀機。要想度眾生,首先是令眾生生歡喜心,眾生才願意接近;同時還要調伏眾生的煩惱,煩惱重的聽經也聽不進去。隨眾生之心,悉令開悟,縱能小悟亦得利益,集小悟為大悟,小悟是大悟的基礎,所以經云:「能令一切眾生歡喜,調伏一切眾生煩惱,能照一切眾生心行,善了一切眾生根性,能以威力普轉法輪,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金剛經》是大乘經,有菩薩種性的人來聽方能領會,否則一聽便有茫然不知所措而生恐懼之感,佛在世時即是如此;佛說法時小乘人間有聞之退席者。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有人懷疑其中是否有後人偽造,應知凡已列入大藏經者,其版本均有來歷,不必疑惑。佛所說的種種法門均係對眾生之根機不同而說的,佛無定法可說。佛法不怕懷疑,古來高僧大德也有不少人在年輕時曾經闢佛,等他對於佛學深入研究之後,方始至誠懇信,一心皈佛。佛法最怕世間有小小聰明的人,每天吃吃喝喝,打打麻將,過其優閒的生活,對於三寶,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好像不知道世間還有佛法,這種人沒有得度的機緣,最為可憐。

    般若講空,一開始就講破四相。人的執著第一個是我,現在世間人誰不為己,這個破四相的道理,一聽就相信的人是多生以來所種的深厚善根,否則聽了一定疑慮重重。般若中之真正義趣隱晦難辨,自古以來學者均怕談般若,怕說得善巧不足,令人聽了發生誤會。有專修《華嚴》的,有專修《法華》的,也有專修《楞嚴》的,但是很少專修般若的。古來大德有的是佛菩薩應化,但多數都是單獨讚揚自己所修的法門而貶抑其他法門,此係祖師教學的苦心,所謂門庭設施,不如此不足以增強學子們的信心。其實若是一切通達,法門何嘗有高下之分,二十五圓通,門門第一,沒有第二,可以證明。

    般若稱第一般若波羅密,因般若是諸度之母,學佛人離開了般若是佛教的門外,必須懂得般若才能入佛門。無量的波羅密門,通常將之歸納為六大類。波羅密譯為度,即度至菩提彼岸。何以稱般若為第一?因各法門中缺了它即不成度,如布施設無般若即是布施而非布施度,不能證果;再如修禪定無般若,修得再好也是四禪八定,超不出三界,可見般若之重要。般若就是智慧,就是不著相、不執著,任何事作了之後就算了,不必常常掛念他。般若是佛母,能生諸佛,一有般若的話,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均有般若在內。四相俱空,一空一切空,如此義趣,方知大乘法門之可貴;深深了解般若精義,不斷熏習,漸漸亦能培養成大乘種性。今日聽到之後,不怖不畏,與般若感應道交,即與十方諸佛感應道交,才算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金剛經》曰:「如來說第一波羅密,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如來說者,表其是約性而說,性體空寂,那有此第一波羅密之相?般若是理體,無形無相,所以般若只是一個假名,並非別有一個相在,故曰非第一波羅密。性體雖無相,而亦無不相,一切相皆緣性起,此第一波羅密亦是緣性而起者,不無第一之名相,故曰是名第一波羅密。「是名」者明其相不離性,仍應會歸於性;又「是名」者,談般若之理離不開言語文字,設無假名,佛菩薩亦無法引導我們領悟其意義。

    三輪體空,並非只有布施才用得上,其他日用平常之中穿衣吃飯均要三輪體空,才能斷惑證法身,這是修大乘法的要件。先要解其義趣,解得深,解得圓,穿衣吃飯馬虎一點即近於三輪體空,生活過得去就行了,有敷餘錢,培福度眾生。

    破四相是佛說的,若有四相即非菩薩。一般人都疏忽掉了,以為是對文殊普賢說的,菩薩才破四相,其實我們學菩薩即應先破四相。不懂般若,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為還是念念不捨功名利祿、家庭眷屬,就去不了,有一絲毫的罣礙也去不了。道理明白之後,知道四相果然是空的,才肯真正放下。果真明白般若的真實義,對於世間事也要淡了幾分。

    有眼的人看得見,盲人看不見,此是俗人的見解。佛開示,有眼人看明與盲人見暗並無軒輊。在見的情況下,見明容易明瞭,見暗不易體會;眼見色而發生眼識,需要九種緣,缺一不可,而見性是獨立的,不需要一個緣。其實見明見暗是見性的功用,見是心見而不是眼見,心性離開眼根有其獨立的自體。在這一點上能有所悟入,與一般人就不同了。

    客塵比喻煩惱,作客住兩天就走了,用此「客」字比喻見思煩惱的粗相。眾生不知外塵的事相,所以生種種妄想;如以智慧觀察,知煩惱性空、無自性,本性自然現前。《起信論》說一念不覺生三細,生三細就是起惑,起惑連阿羅漢的資格都不夠,何況證無上菩提!就大乘理論言之,念佛求往生,見性者生實報莊嚴土,未見性者生方便有餘土,見思煩惱未斷生凡聖同居土。塵是動相,客與塵皆是假有,如拿他當作真的,必定吃他的虧。佛的華藏世界也是客也是塵,存心嚮往,也去不了。生西方是大乘法,須不著相,才能往生。

    根塵識均是生滅法,見性是不生不滅。如是思惟(觀照),身是四大五蘊和合而有的假相,其理體即是本性。識與根不容易分,「愚者難分識與根」,愚者指羅漢。六根的本能見聞覺知是性是心而非識,識是分別,見明見暗均是心見,如若再分好醜即是識。不分別,萬法一如;不分別,即《華嚴》的一真法界,其中無佛無眾生。經中所說的萬佛及菩薩等等名稱,是對一般有分別心的眾生說的。圓教初住菩薩以上無分別心,無佛無眾生;初住以下有佛有眾生。同樣一件東西,凡夫用識去分別,初住用根去見性。

    一生分別心馬上就覺悟,用了別不要用分別。對於這些事物有偏好,對於那些事物有厭煩之心,就是分別。知此理論可以慢慢修,十信位菩薩仍是用識而不是用根。於一切法不生染著之心,一切放得下看得破,自己四大五蘊是客是塵;相對的人也是客是塵,連佛菩薩都是客是塵;天天想成佛也是打妄想,仍落在塵上。所以讀《楞嚴經》每節每句都要深思,揣摩透了,六根接觸六塵時才能一絲毫不染。

    雨過天晴,陽光清晰,隙中微塵無數,發現空中諸有塵相。虛空是不動的,指心性,塵相指煩惱,煩惱無論如何干擾,虛空絕不受其影響。見了性的菩薩即能證入一真法界,他看一切眾生同他一樣,無二無別,依報隨著正報轉。凡夫看佛菩薩也同凡夫一樣,有一位學《華嚴》的老修行,看到學淨土的就看不起,他是修法界觀的,其實他還沒有入法界,對事仍有分別,行解不能相應。

    三苦中之行苦是行陰之相,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念念變遷不停,仔細觀察我們的肉身念念變化,生滅無常。小乘人觀察此種現象之後即生厭倦之思想,求取偏真涅槃,大乘根性的人觀察之後即知色身是假相,清淨法身才是不生不滅的,清淨法身即在此色身之中,如捨棄此身也找不到法身。色身如水泡,法身如大海,現前的幻化色身中本有不生不滅的性,六道眾生均有之,凡夫不明此理,佛不指出,我們焉能明白?人生如過客,世間如旅舍,知此理,生在世間應保持何種態度?於世無求,與人無爭,身心清白,一塵不染,這是真正的福報;如認為有錢有勢是福報,終日鑽營,患得患失,心為境轉,苦不可言,豈能稱為福報?真正的福報是身心清涼自在。

    能見者,是你根中之性。見性一詞很難了解,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之見字當動詞解,《楞嚴經》中所說的見性之見字當名詞解。在《楞嚴經》中所謂見性,是指能見到外面境界的功能。佛問波斯匿王:三歲與十三歲所見之恒河水是否一樣?波斯匿王說無兩樣。佛說:汝今髮白面皺,與童年之見河水,有童耄之分否?波斯匿王說沒有分別。由此可以知道能見的功能並無變化,也就是說見性並無變化,真性並無變化;學者由此處觀察,在現前生滅當中尚有不生不滅的性。生滅者是四大五蘊,而六根之性是不生不滅的。

    捨識用根,捨識是把身心世界全捨掉,如不捨掉即用不上根。《金剛經》說破四相,不破盡,識如何能捨掉?第六意識的勢力很大,人生一切行為都是第六識當家;對於經論深入研究之後,知道第六意識不是自己,是顛倒妄想,就有方法對治它。慢慢來,修學不可操之過急,免生障礙,逐步轉變自己的境界。處處要覺,不要隨著迷情;覺即不為外境動搖,能明了那是真、那是妄六根根性是真,其餘全是妄。依此修持,即可斷惑證真。

    世道衰微,佛法不振,我們沒有能力扭轉目前的環境,只有先保持自身之清白,先求自度,等待時節因緣成熟,再斟酌行事,千萬不可勉強。同時先求自度,會講經說法濟得什麼事,必須要求「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均是先求自己成就而後度生。外面順逆境界都是增上緣,縱然遇到逆境也是佛菩薩來測驗我們的,如無此境界,如何能成就?

    學佛若是以消遣的態度,求精神有所寄託而學的,又當別論;若是真為了求解脫而修行,首先要破我相,我相一破,四相全破。須知一切法是因緣所生,不可執著。《金剛經》說眾生怕聞般若,其實若真懂般若即不會怕,般若是無比的智慧,離了般若即不是大乘,離了般若均屬魔攝,無論研究任何經典,離了般若即不能圓融。真正懂得佛法,不要等死後看到輪迴才覺後悔,先要有決定信心,要深解圓解,才能發生作用;作用即受持,穿衣吃飯均是解脫,在日用平常生活中打成一片。

    何謂清淨法身?即相即性,即空即有,色空一如,即謂之清淨法身。微妙淨法身,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即是一身。小乘說法身是理體,其實山河大地全是法身。見了性的人六根接觸的境界全是佛菩薩的境界,使自己與外面的境界融成一片;未見性的人看法身、報身、應身不一樣。若是看每個人都是菩薩,則自己已經是菩薩,在境界上可以考驗自己。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完全是本性的境界,現在是被凡情蓋覆著了;迷的時候有十法界,覺了即是一真法界。講十法界是初級的佛法,《楞嚴》一下手即用不分別的根性,下手的方法即是圓初住菩薩的方法。初用功時有方便:即少知道事,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

    未見性之人號稱顛倒,因其執著「色身包括了自己的心」,凡夫認為自己的心在自己身子裏面。見性如果在身子裏面,則身外的茶碗即不應當看到,所以見性是周十方。心亦在身子裏,如不在身子裏面,則是心之外還有個身。

    佛有三身:應身、化身、或稱應化身,有始有終,如佛之八相成道,八十歲入涅槃。報身有始無終,佛證得圓滿菩提,以智慧為身。法身是理體,無始無終,說始說終均加不上。在《華嚴》中講三身無礙,一身即三身。

    《華嚴經》中至一切處迴向菩薩,以其所種一切善根悉皆迴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回轉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於所期,謂之迴向。其迴向的方法有十:不亂迴向。在供養時非常虔誠沒有妄想,以及亂心雜念。一心迴向。專注在一個境界上,沒有其他的妄念,如一心專想阿彌陀佛,心無他想者是。自意迴向。即不往外求,指的開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解悟與證悟均不是從外而來的。尊敬迴向。如迴向菩提,迴向實際,迴向眾生均應尊敬。不動迴向。心常在靜中,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無住迴向。即不著相的迴向。無依迴向。不依靠任何境界,不著在境界上。無眾生心迴向。是無我相,離四相之義。無躁競心迴向。心中平靜,修任何法門無急躁幸進之心。寂靜心迴向。遠離煩惱,絕諸苦患,與涅槃相應。

    這一生就可以用不生不滅的心性作本修因,圓滿菩提一生有分。有人以為成佛太難,將來能保持人身也就算了,此種人很多,實未了解佛法。須知我們縱然已往造業甚重,但回頭是岸,當生就能成就。所謂回頭是岸,並非多行善事、將功折罪之義,這不是真回頭,捨識用根才是真回頭。平常用的是分別心,從今以後用不分別的性,乃可成就。況且捨識用根是自己可以作到的事,不必求人,求人的事難,自己的事自己肯做就不難。

    名必有相,例如說茶杯,大家一聽到,心裏就有個茶杯的印象。眼前的境界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如自己作得了主,即可變現出一切全是好的境界;自己心中無種子,那裏會變得出來?明白這個道理,心就平了。看到惡人,亦是心裏變現出來的。學佛之後才知道心即境、境即心,最要緊的是轉自己心裏的境界,心染污找淨土那裏找得到?念佛不明白佛法的道理,用分別心、染污心念佛,不能往生,因心與淨土不能相應故。

    六根根性當家,六識即轉變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變為成所作智。覺了,生死輪迴當下就沒有了;迷了,仍受生死果報。不知真心,想開悟是不可能的事。自己有求開悟的心,十方諸佛必然加被。不如法得不到感應;不是禮佛念經誦咒為如法,與理性相應謂之如法。所謂與理性相應約有三事:開智慧。辦一切事不要感情用事,即能破無明,用理智、用般若對付無明。布施,破貪心。布施若不著相,連無明也破了,即與本性相應。忍辱,破瞋恚兼破四相,而後才能身心清淨自在。

    用功下手處應與法性相應,六根接觸六塵以理智作主宰,行住坐臥均是道場,念念覺即念念不迷。十住修直心,十行修深心,十迴向重在大悲,存心利益一切眾生,如有任何善根或功德均須迴向。如不肯迴向,即有我相;有我相則四相俱全,即非菩薩。

    證果的相自己知道,因為境界變了。經云:「願令一切世間皆得清淨」,其範圍很廣大,此菩薩絕不是空口說白話。我們每天做早晚課是有口無心,天天向佛菩薩打妄語;如真肯用功,不做早晚課亦等於做。學佛法不必貪多,一句兩句受用無窮。所謂清淨者即無煩惱也,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就清淨了。

    經云:「令一切眾生具足善根,悉得調伏,其心無量,等虛空界,往一切剎而無所至,入一切土施諸善法,常得見佛植諸善根。」善根有三:無貪、無瞋、無癡,反之即三毒。善根是一切善法所從出,三毒是一切煩惱之本,只要具足善根,一切煩惱均可調伏。「往一切剎而無所至」,即是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西方極樂世界是唯心所現,全是自性變現的。此是講的理,對初學者最好不談,恐生疑惑,礙其進修。入一切土施諸善法,即是無論何時何地,凡與眾生不利者絕不作,凡與眾生有利者雖捨生命也要幹。過去諸菩薩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無量無邊,我們這個生命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如抱著犧牲生命修學,那有不成功的?「常得見佛植諸善根」,事實上佛比凡夫多,但何以見不到?是自己有障礙。見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並不算見佛,見性才是見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見了性,一切眾生均是佛。修行要轉識成智,禪家說明心見性,迷時叫心,不迷叫性,心即阿賴耶識,性即真如本性。

    第三住菩薩是修行住菩薩,有善巧方便的修行方法。談及修行,是轉境界,通常講止觀。止息妄念,止心不亂;妄念既伏,心自朗然、無所不照即是觀,尤其重要的是觀空與有,此是綱領,把握到空有二大綱領,修行即有門路。《心經》中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知空即有、有即空,就算入門了!

    經云:「趣入無邊法門教海。」受持必須趣入,趣入即是變境界。很多學者誤會以為讀誦即是受持,錯了!受持是依教奉行,這是初步的受持,也是初級的佛法;往深裏講,應當證入,必須入到這個境界。

    諸相指一切相,一切相皆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散了,相即不存在。六塵皆是虛妄相,佛說不壞世間相。般若講的籠統,中下根性的人並不契機;唯識對於一切萬法說得比較切實詳細。佛說持戒修福者可以接受般若法門,不持戒易趨於狂慧,不修福必墮小乘。

    佛法精華在大乘,既學佛,目標就要放遠一點,不要以為高攀不上。大乘以度他為主,處處為自利是小乘。但小乘亦不易修,小乘要破相。般若是大乘的綱要,無論何宗何派均需要般若。性相兩宗不但不衝突,而且相輔相成,唯識與般若均是破妄想、破執著的。

    《金剛經》之發起,完全是在日用平常當中。入城乞食是日常生活,須菩提見之因而開悟。無上法門即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出來,若非須菩提看破,我們實在無法了解;佛並未說一句話,須菩提以大悲心為接引眾生特出來啟請,故蒙佛讚許。《金剛經》先表無住,以正智慧觀察眾生界,破我法二執,說離四相(我人眾壽)。此學大乘人應注意者,學大乘即是菩薩,應直下承當。最初下手用功先不要著相,不著於相即是正住。在日常行事中以布施為第一,布施包括六度,布施即是放下,更重要的是離相,離相即與般若理體相應。

    從須陀洹至阿羅漢均不著相;如其自己覺得已證得須陀洹,卻尚未破身見,此仍是凡夫,那裏是初果聖人?大乘佛法不著相,於法實無所得,指無上菩提之法。為什麼不可得?因為法有一個得的心(「得」是生滅心),與法即不相應,《心經》說無智亦無得,必須超越得失心,才真正證入佛智。去了得失心,又怕我們走上消極的路子,故佛又教我們學無住生心,生清淨心。「生」是現前,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清淨心即能現前,一切不住,一切不離,在萬法中心地不染,不是逃避。佛一再開示,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才是中道第一義,才是無住生心,此是《金剛經》中講修持方法具體而扼要的說明。

    凡夫執著最重的是身,身相不執著,身外之物更容易捨掉。修行須先將身外之物放下,煩惱就輕了;煩惱減輕,菩提即相對的增長。身相不執著,生死就沒有了。生死能不能了,要看能否放下。

    佛所說法有許多地方與普通人的見解不同,因其與一般常情未盡相合,或與一般人耳聞目見的事理不符,很難被人所接受,這是凡夫通有的現象。但現在科學對於宇宙間之事理能以證實者尚屬有限,科學尚未到達圓滿究竟之地步,如以現在科學所達到之境界來衡量佛法,尚談之過早。佛的智慧是一切種智,必須證得一切種智,對於宇宙人生以及萬事萬物之認識才算是正確。

    佛法中常說妙心,心上加個妙字,即非分別心,不是見聞覺知的第六意識心,妙心指見性,即現前一念見聞之性。凡夫對妙心的意思不大容易領會,所以佛在楞嚴會上說十番顯見。見性何以為妙?因其覺相,同時又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身是四大假合、是虛妄的,心是受想行識、亦是妄的。談到修行,如用生滅的因修行,想證不生滅的果是辦不到的,必須找到不生滅的本修因才行。妙心亦指大圓鏡智說,唯識學中之百法全在真心中包含著。悟了以後用八個識在十方世界度一切眾生,迷的時候此八個識不能作主,外境作主,身被境界牽著走。見性本來是妙,不要修不要證,如說有所修有所證就麻煩了,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佛法所說教人放下,即是放下凡情妄想;如能放下,本妙即現前。

    唯識學是說明山河大地等一切法皆為假有,唯識之所變現,此是唯識學之主要宗旨;依此解釋,與一般人日常生活所觀感的相反,很不容易被接受,但是唯識學所說的是真實話。我們自己的看法如何,如與經典上一樣,即是入佛知見;如不相符,即是邪知邪見。邪知見中之最重者為我執,認為身心是真我,大乘佛法要破我執。若想在唯識學上有成就,無論解或行均須先破我執。

    覺悟一切萬法是假的就應當放下,放下即自在,放不下是顛倒妄想。往高深裏說,連佛的世界都是假的,覺後空空無大千,但是凡夫不到這個程度,最穩的辦法還是念佛求生西方,先免除六道輪迴之苦。

    集起名心,集起者在八識中最恰當的為阿賴耶識,集種子,起現行,屬第八識,若以現代話說,種子即是印象,如說留個印象,在佛法中謂之種子,此種子永遠不會失去,藏在阿賴耶識中。種子無形象,雖無形象而能變出形象,盡虛空法界即是一個阿賴耶識,極為廣大。如何能體驗得到呢?從現行可以體驗,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阿賴耶識內種子起現行。起現行不是偶然,必須具足種種條件,自己阿賴耶識中即具十法界種子,樣樣俱全,染淨之因具足,個個人具足。在十法界中可自在受身是佛,業力受身是凡夫。佛亦有八識而不迷謂之智,體是一,作用不一樣;佛是覺者,覺了對宇宙人生徹底明瞭,具足大悲心,造作是清淨的。因為已破我執,一切造作均不著相,謂之真正清淨。

    無為法。為是作為,無作為是不生不滅,不去不來。欲知無為,須先知有為,有為有三用意:現所知法。如色法心法各別顯現,一說大家都知道。現受用法。如說衣服可以穿,茶碗可以盛水,可以得到受用。有作用法。如五根眼耳鼻舌身有了別五塵境界作用。與此三種相違者即無為法。又凡是不生不滅的是無為法,凡因緣所生之事物皆是有為法,本來自爾而非因緣所生者是無為法。

    阿賴耶識有能藏、所藏、執藏三重功用。能藏是指自體,能含藏一切法之種子;所藏指萬法種子而言,係就受熏方面說;執藏是末那執藏,看守的人即是末那。末那執著阿賴耶之一分以為自己,即是我執,它不知阿賴耶之全體是我,而執著一部份,認水泡是自己而不知大海是自己,且認為水泡即是大海,此即所謂加一倍的迷惑。

    八識通常分為四部份,前五識為一部份,第六七八識各為一部份。就名稱上講,八識均可稱為心、為意、為識;如就心意識之殊勝說,第六為識、第七為意、第八為心,有時總稱八識。禪宗說離心意識參一語,可就如上六七八識之分配命名。八識尚有其他名稱,如五蘊即八識,十二處、十八界均是八識。

    八識的功用,同中有勝劣。前五識了別之功用最勝,第六識分別最勝,其特性變化太大,心猿意馬,從無安份時,時時刻刻打妄想,如能老想一樁事叫作定,主意不定,毫無成就,所以世出世間均著重在第六識。第七識與第六識恰好相反,第七如如不動,但卻執著一個我,從來不間斷,一切眾生從來沒有把我忘了。第八識是藏識,含藏一切種子,遇緣即起現行。前五識如起作用,必須與第六、第七、第八識同時俱起。如眼識不與第六識同起即無分別心,不與第七識同起即無染淨心,不與第八識同起即無種子。學佛人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想辦法將分別依、染淨依漸漸淡下去,才會有成就。如看到幾個月大的小孩,其明了意識很薄弱,不分別善惡;所以古人說應保持赤子之心,此之謂明了意識。明了意識者,謂意識依五根與五識同緣五塵,明了取境,好惡長短,悉均現前,是名明了意識。

    獨頭意識指第六意識,身口意三業造作均為獨頭意識所控制。獨頭意識有三種:定中。定中意識是與定相應的意識,不在定中時妄念紛飛,定時放下萬緣;念佛佛號打成一片,即入了定中意識,即是一心不亂。定中意識作用很大,可得生死自在,來去自由。二六時中與阿彌陀佛名號相應即是獨頭意識,亦即是高級禪定。此種定中獨頭意識謂意識獨緣定境,不與五識同緣,而無一切塵作對,是名定中獨頭意識。獨散。即第六意識於散位,不伴前五識而起,又名散位獨頭意識。謂意識不緣五塵之境,但散亂計諸法或緣空華水月等諸色相,或緣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法,此非定中,又非夢境,是名散位獨頭意識。夢中。夢中境界是夢中意識的相分。謂不對諸塵而於夢中見種種境界,此亦心王性境變現而有諸相,是名夢中獨頭意識。此獨頭意識完全是就凡夫方面說的,獨頭意識起作用是身口的造作,造的時候謂之識,阿賴耶一定落種子,因果必然有;如不能破無明,轉識成智,決定逃不了因果。處處學忍辱,學吃虧,把身心世界一齊放下;若佔他人便宜要想出三界,必須把帳還掉才能走。他人欠我的一概不要了,這是最聰明的辦法,如肯布施,其利益不只一本萬利。

    引業與滿業。引業即是引導之義,在六道中引導我們去投胎;到那一道去要看造那一道的業最重最大為依據,所謂強者先牽,如還債然。所以造業必須謹慎,修十善引至天道,持五戒引至人道,瞋恚嫉妒引至地獄道,是非不明、利害不分引至旁生道。身根是無記性的。業有千差萬別,別業中苦樂種種不同是為滿業。於六趣各有總別二報,例如人趣彼此各具六根,彼此受共同之果報是總報,又如人人壽夭、美醜、貧富不同是為別報。其引發總報之業名為引業,其成滿別報之業名為滿業。

    執著「一切萬法是實在的」謂之法我執,執著「身是實在的」謂之人我執。

    《百法明門論》中有五行,五行的名稱是觸、作意、受、想、思。是普,行是行動,就是說這五種行動,它的接觸範圍很廣,一切心、一切地、一切性、一切時,都有它活動的蹤跡:一切心。它八個識,與每一個識都相應;至於其他的心所,並不是都普活動到一切心的。一切地。行心所所緣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即三界九地。(欲界為一地,色界及無色界各分為四地。)一切性。包括三性,善、惡、無記,一動念即有。一切時。過去、現在、未來均起作用。

    觸由根、塵(境)、識三法和合時所生,令心王心所接觸外境,使其產生其他的心理作用。故三者必須和合才叫作識。觸心所的體性是引君與臣民相接,後面的心所靠它起作用。作意是警覺,引心趣境,警覺心王與心所,使其發生注意力的作用,例如作事要小心謹慎,就是這種警覺心。觸是對境,亦稱感覺;作意是攀緣,又可稱為注意。注入作意,注入第六意識,作意以後即有感「受」,領納外境所引起的順、違、俱非境等感受心理,順是喜歡的,違是不喜歡的,俱非是不討厭亦不喜歡,往深裏講,即苦樂(身)憂喜(心)捨,捨即俱非。想是於境取像,在自心所取的境上,安立了大小方圓、青紅皂白、善惡美醜等等差別之相。心理上起分別,把境界安立種種名詞,所以想全是虛妄的。如到達想的地步即停止,還好,尚未造業,只是打妄想,若到了思的程度就糟了!思就是意業,亦稱意志,即造作身口意業的作用,吾人一切心心所的動作與行為,無不由此推動出來,它能令心取正邪等的業因,來造作善惡業。身口意之意,在戒律中小乘思不犯罪,大乘算犯戒。思是心裏頭有界限,大乘戒難持,一發心十方諸佛讚歎。

    行不是普通人能覺察出來的,以五行修,八地以上菩薩可以做,凡夫無此能力。我們接觸外面,到作意即可,不要有受。遇到境界就受,是薄地凡夫,不能往生西方;必須把娑婆世界的一切捨掉,冤家對頭的憎恨,家庭眷屬的恩愛一齊去掉,到了八風吹不動的時候,生死就有把握了。如辦不到,應於想上用功夫,如在思上用功夫,菩薩行就有虧欠了。

    百法中別境分為五類:欲、勝解、念、定、慧。別境中之「欲」是緣所樂境起希望,對於喜歡的事物上,做欣求的心理作用,此是廣義的。順心的境界是樂,於違心的境界,希望遠離,早早離開亦是樂;所以欲是通一切的。不過這希望亦有好有壞,若是希望財色名食睡或吃喝嫖賭,固然是不好的希望;如果是希望成佛作祖,救世濟人,是好的希望。百法中之別境是與行心所相對的,於一切之心不起,對於各各別別之境而起之心所。例如向所樂之境,則欲之心所起;向決定之境,則勝解之心所起是。

    百法別境中之「勝解」是殊勝的見解,或認識的決心,對於希望的境界很了解,對於善惡正邪的事物有明確的見解,不受其他事物引誘轉變的心理。如學佛的人了解佛法的真實義,若能依教奉行,確能自利利他,離苦得樂,這種見解是不能動搖的。

    百法別境中之「念」,「緣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對曾經學習過的記得很清楚,專管記憶。念是憶念,也就是所學所修的正念,不可一曝十寒,要念茲在茲,念念不忘,明記在心,這就叫作念心所。這種心理作用是以定為所依,而定則依念而生。

    百法別境中之「定」,「緣專一境,令心不散」,即專心義,也就是精神的集中。如專心聽講,心不專什麼事都作不成,對於所觀的境界專注精神不移的心理,為慧之所依。欲界凡夫緣境,多屬散亂,心不專一,唯有修養者能之。

    百法別境中之「慧」,是世間聰明智慧,對境界知道揀別,緣所觀境而起簡擇,斷疑為業,為揀擇思考的心理作用,故有慧就能斷惑。但有惡慧、善慧二種。惡慧中如惡見、邪見,應歸屬於煩惱位。善慧稱為正慧、正見,約分為三: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是聽聞教法所生的智慧,思慧是觀察義理所得的智慧,修慧是由修定力所得的智慧。

    百法中善法分十一類: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第一個是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此信字為信解行證之信,實指一切萬法實在的道理。常說的諸法實相,在有情方面稱為佛性,在無情方面稱為法性,順性修行即佛菩薩,違則是凡夫。德指三寶,真正的淨德,在如來大涅槃中有常樂我淨,凡夫則無,凡夫稱為四顛倒。能指於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相信有能力成就,自信能成佛。自己若不相信能往生西方,則決不能往生,失去信心作世間一切事業均不能成就;佛法雖深,自己能夠實踐才有用處。深是深深的相信,忍是有堅固的信心決不動搖,樂是愛好,欲是希望。信字並不簡單,必須要心地清淨,在十一善法中,信列為第一,因為信太重要了,信心堅固,以後的十個善法才能起作用,假如信心不成立,其餘都談不到。

    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於善品修,於惡品斷」。一切世出世間,自利利人事業,皆由精進一法而能成就。業精於勤荒於嬉,勤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懈則如鑽木取火,未熱而息。

    慚,「依自法力,崇重賢善」。以自覺的能力,自動自發的改過自新,推崇尊重賢人善事。人家有學問道德,我為什麼不如他呢?慚對治無慚,無慚即不知恥,不知好歹。愧,「依世間力,羞恥過惡」。怕世間輿論,不敢作壞事情;就是正要作惡的時候,恐怕別人誹謗,社會批評,並受法律裁制,假如這樣為非作歹,是對別人不住啊!所以慚是對自己說的,愧是對別人說的。

    無貪、無瞋、無癡謂之三善根,反之即三毒,一切善法一切功德是由三善根發出的。有慚愧方有善根;成佛作祖也是凡夫修成的,論其因地每人均有佛性,為何我不如佛菩薩?如常常如此想,對修行即有幫助,應向上處求。無貪,於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無著。三有即三界,三有之具即三有之因,初學佛之人很難講通。學佛若以貪心學,貪圖四禪八定,一心一意的貪心成佛,仍落在貪有,成了佛也是有修有證的理即佛與名字佛,比不了一位大乘初發心的菩薩,人我法我俱空。大乘一發心四相俱空,無貪是四相空了。

    無瞋,於三苦及能生三苦之具無恚。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此三苦三界,欲界全有,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有行苦。苦要忍受,苦因亦要忍受,苦有人為的苦,天然災害之苦,修行之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任何橫逆之來均應視作前生之因,作還債想,不貪圖一點便宜,一切忍讓認吃虧,道業方有成就。

    無癡,於諸理事,明解不惑。癡即無明,三善根中無貪無瞋尚容易有下手之處,無癡則不容易;對世出世法條條要明白,無明煩惱斷盡才是無癡。要想修此條,除讀誦經典外,無其他辦法。佛法無邊,唯有大乘佛法能破無明,而要作得徹底究竟,唯有到了成佛的時候才圓滿。無明需要一分一分破掉,是慢慢來的;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了一品就是大乘菩薩。凡夫迷的是情執,悟是知道情執是空的。情執是一切煩惱總代表的名詞,覺了就不會隨著境界轉;不隨境界轉,智慧即現前。現在我們無明一分沒有破,即應常常覺。可見修行在舉心動念中。

    勤,謂精進,能勇於修善斷惡的進取精神。純而不雜謂之精,永無休止謂之進。在善惡法中必須以佛法為標準,凡與真如本性相應的謂之善,不相應的謂之惡;合乎五戒十善者為人天的善法,若修大乘必須向本性中求。

    不變隨緣,不變是本性,即雖觸所緣而現萬有,然其本體不變。隨緣不變是佛菩薩的境界,大乘人修行的捷徑,隨一切緣,心中如如不動,心不隨著轉,有隨緣動作而本性不變之意。真如者,其體雖為不變,然觸緣則生萬有,故曰隨緣不變。不變不隨緣,此二乘人之境界,不度眾生,但求自度。隨緣隨變,六道凡夫之境界,隨外面境界而內心即隨之起變化。

    輕安:就是脫離有漏煩惱的穢濁,調暢身心,堪任有為。證果之後才有輕安,三界凡夫無之。在四禪八定中亦無輕安,此必須離開貪瞋癡三毒煩惱。此處所說有為係指菩薩事業而言,以六度萬行度生。度眾生不簡單,若不去掉三毒即不能度生。輕是輕快,安是安樂,煩惱是粗重的別名,脫離了煩惱的重擔,故得身輕心安,方能成辦世間一切善法的大事;以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為體,斷除諸煩惱,名曰輕安。輕安只和定心相應,能對治昏沈。

    不放逸:精進同三善根合起來即是不放逸(放是放蕩,逸是縱逸),就是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人若放逸就是對於貪瞋癡三毒不加節制,任性所為,肆無忌憚。不放逸剛好與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進為體,有防惡修善的功能。對一切善法肯認真負責,精誠集中,故名不放逸。

    行捨:行是六度萬行,行業、行門,必須要修學,且須不著相;不著即是捨,如布施三輪體空即是捨。行是修一切善,捨是離一切相,行與捨是同時的,不能分為兩個階段。能如此修,心即平等,平等正直心沒有任何染污相。修行成佛好像走路一樣,如果不肯捨棄後面一步,怎能往前進一步達到你的目的地呢?

    不害:害是損害。損害人的名譽生命財產,都是惱害有情的惡事,反之即是仁慈的心理。所以學佛的人不令眾生生煩惱,不使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上、身體上受痛苦的心所,使眾生生歡喜心,要悲憫有情,不惱害眾生。

    根本煩惱有六:貪、瞋、癡、慢、疑、惡見。第一個是貪,貪是根本煩惱中最重者,於一切順境上發生的貪著心,為苦的根本。貪能破戒,瞋能破定,癡能破慧,如有貪瞋癡即無法修戒定慧(大小乘均離不了三無漏學)。貪是三界果報之業因,貪著就是放不下,其業用是生無量無邊的苦,貪是煩惱之本。三毒如不去掉,所學的均落空,雖作善事均為有漏法,來生在六道中享福。若只知培福而不知持五戒清淨,將來可能墮入畜生及鬼道中享福,此應特別注意者。

    瞋是一切逆境上發生的憎恚心,為惡業的根本,也是一切惡行所由生。瞋是障定的,定好不容易修成,瞋心一起,一切都完了。忍耐是對治瞋恚的,什麼境界現前均不能起瞋恚心。

    癡即無明,對一切事理真相不明。看起來癡的作用並非十分厲害,實際上他是煩惱的根本,很難斷掉;若真能斷掉即見性,禪家說的明心見性即指此事。修行人能照著煩惱,能察覺他,就有辦法控制他,禪家的觀心,就是觀心心所之生起,打那兒來的。

    慢是貢高我慢,僅次於三毒,乃修行人的大障礙,必須除掉。慢的定義是「恃己才能,於他高舉」,自己有才幹,目中無人。不但佛法中講求去慢,儒家《禮記》亦說傲不可長。證到四果羅漢,慢就沒有了。小乘要證到人我空,須將我執打破;(我執即第七識,第七識中有四大煩惱,其中有我癡即無明,我見即我執,我慢即倨傲,我愛即我貪。)我執未破,不能證羅漢。如何破慢?要用禮敬。普賢十大願王之第一願即禮敬諸佛,用意在破慢。

    疑:於諸諦理,猶豫不決,就是躊躇懷疑的心理。諦理是實在的道理,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的事理如真能了解即不會造業,但對一切事理無疑者不多。成佛作祖,明心見性,及西方極樂世界的事與理,是否相信,如懷疑,西方即去不了。如對經典有疑惑,學佛即不能成就;佛法最重視聖言量,佛決無妄語。

    惡見或稱不正見,是根本煩惱之一。一切凡夫,未階聖道,介爾起計,悉皆是見,思慮推求。審詳而抉擇事理謂之見,通於正邪,煩惱中之見均屬惡見。惡見有五:

(
)        身見又名我見,就是對於五蘊假和合的身心,妄起實我我所的迷執。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苦,破了身見之後,五種受都沒有了(五種受是苦樂憂喜捨)。身見除,煩惱即減輕,菩提即增長。

(
)        邊見:人的思維如不是中道即落兩邊,相對的即是兩邊、大小、有無、長短、上下皆屬兩邊。凡夫生存在相對的世界裏,執斷常空有,障礙了中道。邊見中最重者有二:一為常見,二為斷見。常見是執著己身有一常住不滅的實體之迷執,斷見是執著死後什麼都幻滅之迷執。阿羅漢見思煩惱已斷,已無身見,住於涅槃,但是落在空的一邊,所以《楞嚴經》稱之為魔;凡夫住於生死,落在有的一邊,均非究竟。見了性的菩薩比阿羅漢高得多,其涅槃謂之無住涅槃,即不住涅槃而身在三界中,雖在六道而無生死。

(
)        邪見:凡是不正的知見即屬邪見。不信輪迴,不信因果報應,不信聖言量,是最大的邪見,障礙本身殊勝的利益。自己不信就罷了,還勸別人不要信,此造無間地獄之罪;八難中有世智辯聰,他有一套理論,他還勸人不要相信,將來引導他人齊下地獄,其罪過彌天。邪見的範圍包括很廣,除去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四種見之外,其餘均屬於邪見。

(
)        見取見:於諸見執為最勝,非果計果。見就是主觀的一種見解,取是執著,執持自己不正的主觀。如外道生天得永生為究竟,認為是正確,實際生天並非究竟之果,此即是成見;本來天是有漏的,他誤認為天是涅槃妙果,此即是非果計果。

(
)        戒禁取見:戒是性戒,如殺盜淫之類;禁是遮禁,如飲酒食肉之類。持戒持禁,本是善法,何以列為不正見之列?其過在執取。有一種外道得了天眼通,看見牛犬生天,以為學牛犬的生活即可生天,久之就成了一種外道教,此之謂非因計因,因為牛犬生天另有其原因在。

    小隨煩惱有十: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這十種的性質雖屬非善,而其行相互違,不是並起的,故稱之為小隨煩惱。

(
)        忿對現前不饒益境,憤發為性。心裏對於某一件事不高興,忿就起來。忿很微弱,知道根本煩惱之嚴重性,要由隨煩惱中一發現有忿起作用馬上就把他止住,用力少容易控制,小忿要忍,到了瞋恚發出來就難以壓制。我們只知宇宙萬事萬物複雜,而不知人的心心所更為複雜,對於修行幫助很大,一觀照,煩惱就沒有了;煩惱是以自己的見分緣自己的相分所起的作用,自證分是體都是清淨的。「見」一不分別,「相」就沒有了。心所起作用,一起來就觀照,久而久之,心就清淨了,這是用功夫最好的辦法。

(
)        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冤為性。恨與忿是兩個心所,忿給恨作增上緣,恨前必先有忿;恨中有忿,而忿不包括恨。只是在小隨範圍內起作用,種子無形相,那裏去找?法相宗專談相,四分中重在相分,種子起現行的時候,有忿或恨的現象,其體就是根本煩惱之瞋。

(
)        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為性。自己造作的不善要把它遮蓋起來,不讓人知道,想盡方法掩飾。罪惡不能覆藏,若常覆藏即為積惡,積小惡變成大惡,障礙智慧之開發,只有幫助愚癡;故佛法中重視懺悔,懺悔即是發露,決不覆藏。

(
)        忿恨為先,追觸暴熱,狠戾為性。就是對於忿恨的事情,加以追懷憂悶苦惱的心理作用,以根本煩惱之瞋為體,其形相比忿恨又重一點。遇到不滿意事,血氣上升,滿臉通紅,脾氣要發作。凡是常常發脾氣的人,生理上一定有毛病,絕非健康長壽之相。常發脾氣實與他人無關,吃虧受害還是自己,故學佛之人要特別提高警覺。

(
)        不耐他榮,妒忌為性,對於他人的榮譽,常懷憂戚。以根本煩惱之癡為體,看到別人有殊勝之處即忍耐不住,生種種障礙。經中常常說嫉妒瞋恚是地獄因,雖在佛法上修福德,若嫉妒不除必落阿修羅道,修羅雖屬善道,而受報時苦處相當嚴重,修羅常發脾氣,自生煩惱,無人惹他,他自己會發脾氣。學佛真有善根之人,自不應嫉妒他人之才幹地位財富,想害他人絕對害不了,反而害了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心所中生的煩惱,他人有財是他前生修的福報,有前因後果,我們能夠破壞因果嗎?

(
)        鄙吝財法,不能惠捨,鄙吝為性。以根本煩惱之貪為體,不肯將財或法施捨與人。慳的果報很可怕,經中載周利槃陀伽兄弟二人,先後出家,其兄見他太笨,令其還俗;佛五眼圓明,留於座下,令其念掃帚,念數年開悟了,辯才無礙。佛說其前世因緣亦是三藏法師,以吝法故今生得愚痴報。吝財亦如是,吝財得貧窮報,凡物質生活不如意者是過去生中布施少,今生富有者是過去世肯布施。愈富有者愈不肯布施,而窮人反而慷慨,所以窮富是循環的,如命中沒有財富,而憑藉吹牛拍馬屁或其他不正當的手段可以得到的話,因果律即可以推翻了。

(
)        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為了名聞利養,並無德能,裝著有德,希人供養。僧人托乞食,接受信徒四事供養是正命,作其他不如法之世間事而生活謂之邪命。但中國風俗習慣氣候不同,托乞食,樹下一宿,不易實行,所以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接受信徒不動產的供養,團體生活雖清苦而安定,可以專心修行。

(
)        矯飾異儀,以罔冒他,諂曲為性。不守常態,故意變更一種方式教化眾生,巧言令色,以取悅於人。以佛法教化眾生,應根據經律論,在儀式方法上要承襲大德之遺規;但他不照經典說法,不照古德儀規方式,用奇異方法,吸引一般愚人,拉攏信徒。本來佛無定法可說,因時因地設施不同,焉能說其不對?因為他的目標是為了名聞利養,他的教法使信徒走入邪道,此心所之體是貪與癡;如使眾生獲得正知正見,即不為諂。

(
)        於諸有情,心無悲憫,損惱為性;即缺乏同情心。研究唯識學知道害眾生之心即是此心所所起的作用。譬如看見一隻蚊子趴在牆上,想打牠,馬上覺悟,想想這是害煩惱心所起作用,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彌勒菩薩滿面笑容,絕無惱害眾生之念。

(
)        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對於自己一時際會世間隆盛之事,得意忘形,其體是貪。慢與憍又不同,慢範圍廣,是末那識的四煩惱之一;而憍則是世間所謂值得驕傲的,如自己學問好,有技能、藝術地位、財富,在一般親戚朋友中確實比旁人強,值得驕傲。其實懂得佛法的人知道這是煩惱之一,沈醉於驕傲的人,便會生起一切雜染之法,起因還是貪愛,離了貪,也找不到驕傲了。

    中隨煩惱有二:無慚、無愧。此二心所與一切不善心並起,故稱中隨。

(
)        無慚不知自短,輕拒賢善。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對於自己的品格及賢人善事都輕如草芥,自暴自棄。其作用能生一切惡法,即不知恥。知恥近乎勇,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如人不是恥,我們的智慧不如人才是恥,我們的心地清淨不如人是恥。若比三惡道眾生,我們殊勝多了,但必須把標準提高,應與佛比,決不甘心屈曲於佛之下。

(
)        無愧不顧世間,崇重暴惡。即不怕人家批評,不畏譏誚,不避嫌疑,無所顧忌;偏偏崇拜暴虐,推重過惡,不以罪過為恥,更無視於社會輿論的責難,因而引生了一切惡行惡事。

    大隨煩惱有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此八種心所,因及一切染污心,故稱為大隨煩惱。

(
)        不信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對於三寶聖賢的實有事理、功德、能力不肯忍可,不肯相信是真的;對於三寶清淨之德,以及自己亦有佛性均不相信,不相信自己能作菩薩,不會發心從事自行化他的事業,對於修行有很大的障礙。總要相信自己一生能成就,有能力弘法利生,這樣才能蒙佛菩薩加被。相信佛菩薩決無妄語,信聖言量,這是相當困難之事。《阿彌陀經》是難信之法,完全是聖言量,如百法中各名相,每項解說明白尚有其理論在,故易於接受,而西方極樂世界似在虛無縹渺之間,難以置信,須待行解相應,經過實驗之後,證明佛說不虛,方能真信。信在十一善法中列為第一,如不信即與解脫無緣,凡是不能接受佛法,不能依教修學的均屬大隨煩惱不信起的作用。一切染法都各有各的別相,唯有這不信,他不但自相渾濁,而且也渾濁了其餘的心心所法。好像極污穢的東西,不但自穢而且穢他,所以《成唯識論》曰:「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不信是與信相反的穢濁心,即不信樂善法,不求善果的懈怠心。

(
)        懈怠惰於修善斷惡、障精進。每人均有懶惰之性,蹉跎歲月,虛度光陰,須以精進對治之。披甲精進是不要命的幹,還須要善巧方便作助緣,大乘佛法以化他為主,化他即是自度。佛陀在世時,人們善根厚、煩惱輕,末法時期人們煩惱重、善根輕,所以後來祖師制定早晚課以資共修,防止懈怠。懈怠的人,他能使染法滋長。不但對善法不勤的人名叫懈怠,就是對一切染法勤勉的人,也叫作懈怠,因為他的善法都隨著染法的滋長而退轉了。

(
)        放逸不能防染修淨,障不放逸。放蕩縱逸,既不認真,又不負責,不肯向上的心理,作事不可靠,對於染法不能防使不起,淨法不能修使增長,使惡法增長,善法損減。菩提道上如不全心全力的去修持即生障礙,放逸就是沒有至誠心,亦即不能發菩提心。

(
)        昏沈神志昏蒙,多增睡眠,妨礙止觀,不修正道。最普通的現象是打瞌睡,不管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萎靡不振,障礙輕安,障礙定。對治的方法是起來走走,經行拜佛。精神提不起來,佛法就入不進去;如對佛法有濃厚的興趣或得到法喜,自然就不會昏沈。每個人的對治方法都不一樣,那一種方法有效,即用那一種。昏沈的自相就是昏惰沈重,他能令俱生的心心所法沒有堪任善法的性能,能障礙善法中的輕安,能障礙對事理的觀智。

(
)        掉舉就是令心妄動浮躁的心理,特別障礙修定的心。大隨起來,八個心王均受影響,初學佛的人常常犯,聽經看經也常犯。對於境界,心靜不下來,障礙了行止,心中亂想,妄念紛飛;靜坐的時候,愈為顯著,一坐下來,妄念全來了。其實平時妄念即如此之多,不覺察而已,一坐下來求靜才發現這麼多心所起作用,研究唯識的人知道這是掉舉的見分緣掉舉的相分,不理會它就沒有了。初學的人希望在幾天之內斷掉是不可能的事,操之過急,只有增加煩惱。掉舉令心於境,不能寂靜,就是掉舉的體性;掉舉的別相就是囂動,能障奢摩他。

(
)        失念於諸所緣,不能明記。記憶力太差,讀書一遍兩遍都記不得,年齡大了記憶力更差,其實是分心使然,如果專心注意力集中,看一遍還不會忘記。防止失念即須專心,更重要的是複習。對於所緣的一切境界,不能記憶清楚,常常忘失,丟三落四,是失念的體性,能障礙正念,為散亂心所依託。是五別境中念的一分所攝,或謂根本煩惱癡分所攝,實則念癡俱攝。

(
)        不正知於所觀境,起錯謬解。與正知正見相反,為一切惡業所依。對於所觀察的境界上起了錯誤的見解,而毀犯了一切正因果法。凡是知見不正的人,多數是犯戒律、不信因果報應,此屬於根本煩惱癡之所攝。

(
)        散亂於諸所緣,令心流蕩,能障正定;不但如此,邪知見亦依此心所而發生。散亂是精神不能集中,六度以禪定對治散亂;學佛所求者為定與慧,既為定慧之障礙即應設法對治之。散亂與掉舉不同,掉舉是說心對境界易起分別,更易能知之心,一境多心;散亂是對境界起攀緣,更易所緣之境,容易轉移,一心多境,無法專心。散亂的別相就是躁擾,躁是心急不安靜,擾是騷擾紛亂。

    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其名稱如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
)        是假立的名字,例如得錢,所得的是錢,不是得的得。凡夫有所得之心,未獲既獲,得已成就不失,皆名為得。

(
)        命根命即壽也。由過去之業而生,因而一期之間維持煖與識,名之為命;命能持煖與識,故名為根。又命根是由壽煖識三法上假和合而成,壽煖識三法若捨棄了一樣,命根就不能存在,故命根亦是假名。

(
)        眾同分六趣差別、各各不同,自類而居。眾是大眾,同是相同,分是一分子,大眾聚合的共同之一分。如人類彼此皆是人、同是人、一個人是眾中之一分子。每一道有每一道的行業,各各不相同,雖同為一類,而所見外面的境界不一定相同,如兩人同見一個境界而感受不同,各人現各人的境界。宇宙人生是自己變現出來的,自己享受,自作自受,與任何人均無關係,沒有真正的相同,正報依報都是心變的。

(
)        異生性異是異類,生是眾生,性是性質,未得聖果即有染淨淺深之不同。菩薩有四十一位,圓初住以前有十信位,十信位包括聲聞、緣覺權教菩薩,是淨,程度各各不同;六道是染,輕重亦不同,有人天,有三塗。此之謂異生性。小乘初果比凡夫殊勝,如細分之,其程度無量無邊,如學校每年級程度不同是大致的分類,而每人程度又各各不同。

(
)        無想定想是想心所,就是行中之第四位。心裏所想的善惡事務,入此定者止其想心,滅第六意識不起現行,如石壓草,出定還想;屬外道定。此係修世間禪定;修四空天的功夫,雖不算究竟,比凡夫殊勝多了!無想不是斷滅而是伏滅,若是斷就出了三界。定的功夫能令心王與心所不起作用,心王有心王的種子,心所有心所的種子,伏滅是定功的力量,而是有限度的,縱然修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只有八萬四千大劫的壽命。

(
)        滅盡定比較又進一步,滅前六識心心所法及七識一分。羅漢所證又稱為第九次第定,不但前六識可斷,連第七識染的一分亦可斷掉。有清淨我,有染污的我,滅七識的一分指七識中的我執,而仍有法執;此境不究竟,羅漢、辟支佛均在此境。六道中之凡夫外道誤認無想天及四空天為究竟,以為是已證到究竟果位,殊不知其境界是虛妄的,《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均認為是已經成佛,其實是五陰變現的。入大乘門要把名聞利養掃得乾乾淨淨,否則沒有不墮落的。名聞利養得來的享受,至多只能享受二三十年,以短期的享受換來長期的地獄果報,太愚癡了!滅盡定又叫作滅受想定,在心所中功用最大的莫過於受想,受是五行之第三位,想是第四位,因為受是領納前境,想是想像前境,前境既被領納想像,則生順逆之心,便起愛憎,遂造諸業。

(
)        無想報又名無想天。四禪有九層天,其中第四位為無想天。定中一點念頭都沒有,只有靜,沒有慮,只有止,沒有觀,是無想定,報在無想天,在第四禪。小乘聖人亦在第四禪天,所以四禪是凡聖同居的。小乘人在此續修九次第定,《楞嚴經》言之極詳,有方法可以滅前六識心心所,即用根不用識,用識是用分別心、染污心,用根是用清淨心、用無分別智。無始以來用識用慣了,用根太不靈光。無想報不是真正的果報,定功失掉馬上墮落。五百大劫,都無想心,報盡命終,隨先造業,還入輪迴,升沉不定;我們不必修。

(
)        名身名是名字,身是聚義。單名能詮自性,多名方名名身,例如碗之一字是名,茶碗二字是二名連在一處,即為名身,名身即名詞之謂也。

(
)        句身一句名句,二句以上名句身。一句要有一個主語和一個述語,例如雞啼,有主語與述語,此名為句,一句為句,二句名句身。

(
)        文身文即是字,一字為文,二字為文身,是名與句二種所依。外國文是字母,中國是點畫,文身即是一個單字。口說出來謂之語言,寫下來謂之文身。

(
十一)      生、住、老、無常此為四個名詞,是有為法的四相。本無今有謂之生;生已暫停謂之住;從生至死,剎那變異謂之老;器世間有成住壞空,眾生有生老病死謂之無常。此四法自無始以來,眾生即執著不能捨離,以致有輪迴之苦;如知其是假的,在六道中即沒有苦樂的感受。佛說苦樂乃是隨眾生而說的,因為不隨眾生說,眾生不會了解。

(
十二)      流轉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凡夫觀感中有因果相續不斷的現象,如種生芽,芽生根葉花果,果又結種,種復生芽,世間因果相續,循環不斷。因與果亦是心所變現,總綱是心外無法,佛菩薩祖師大德只是增上緣,修行完全靠自己。眾所週知的野狐禪故事,一字之差墮五百世野狐身,大修行人亦不昧因果,佛尚有馬麥之報,造惡因有惡報,因果相續不斷即是流轉;但不必怕,專心念佛,不再造惡,一心求往生,即可改變。

(
十三)      定異定是決定,異是差別,各類有情,性質不同,決定別異;如人間的有情,當然與天上的有情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能抵銷,阿賴耶識中之種子無量無邊,一有造作即有因果,一個生滅即有一因果。心心所全在造作,一刻不停,所造的必有報;種子遇緣即起現行,有功夫的人可以控制,但無能力改變,故造因太要緊,不能不慎重。等佛把阿賴耶識改變為大圓鏡智時,種子即消了。每一尊佛其慈悲不可思議,他一定要帶一分生相無明,不肯到常寂光土去,此一分無明不破,是為了度一切眾生。懺悔罪障有事懺有理懺。性是一片光明,善惡種子均為染污,種子如霜雪,懺悔如太陽,換境界改變心理,使之與本性相應,謂之理懺。初學重在事懺,最要緊的是發露懺悔,大家都曉得,大家知道,就報掉了。(善事不讓人知道,亦即是現在不要輕於報掉。)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而不去修行,幾十年豈不白費了嗎?愈是人來找麻煩,愈歡喜;愈阻撓,愈可以替我們消災。走在馬路上,他人罵我一句,他是替我消災的,應感激之不暇,焉能對他發脾氣?

(
十四)      相應因果相應,造何因得何果,相契合之意。善法與善法相應,惡法與惡法相應。此心不相應行法之中有「相應」一法,是說明此二十四個不與心王相應,但同類與同類還是相應。宇宙萬有,各從其類。這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既不是有知覺的東西,當然不與心王心所相應;又不是有質礙之物,當然不是色法;既是有生滅,亦不是無為法,所以名之曰心不相應行法。

(
十五)      勢速勢是勢力,速是快,勢力速疾義。是平等的行苦,剎那不停,一切有為法全如此。有情眾生從生至死,念念變遷,剎那生滅,流轉迅速;無情的生住異滅,器世間的成住壞空,一分一秒均不肯停留,一生下來直奔此一目標走,此目標即是死。

(
十六)      次第編列有序,令不紊亂。一切法中均有先後次第,如一本書有第一頁第二頁,住戶有街道門牌號數,又如天干有甲乙丙丁,地支有子丑寅卯等,均屬次第,尊卑、上下、左右、前後、有規矩者皆此攝也。

(
十七)      方、時、數此為三個名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等謂之方,過去現在未來、今天明天、上午下午謂之時,一二三四十百千萬謂之數,全是從因果分位上假立的。雖是假的,如執著即有障礙;如有相當功夫,見了性,在四無礙法界中沒有方時數等(四無礙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
十八)      和合眾緣聚會,古人有喻水乳交融之義,如函與蓋亦為和合;單從和合上講,是不相應行法。世出世法均重視,和合就是一切事圓滿成就,所謂六和合者即為僧團之和合。

(
十九)      不和合諸行緣乖,什麼事都有障礙,如冰炭不容,楚漢相爭。六和合中之見同解是一切和合之要件,見解上要相同,不要發生歧見,必須深入經藏,見解一致,才不會發生爭執。

    無為法分為六種:

(
)        虛空無為無為法是真如本性理體的境界,謂真空寂滅之理,本無造作,故名無為。證得無為之後,最可貴的是無所不為,三業不造作謂之無為。虛空無為,非心非色,離諸障礙。地球有成住壞空,而虛空無變化,看似無為,實際上非真無為。虛空即無礙之義,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故,故名虛空無為。以無礙為性,無論向何法,無礙亦無被礙,其相恰如世間說的虛空,故名為虛空無為。世所言之虛空,雖如無為法,然彼為眼見之法,且自不礙他而為他所礙,呈廣狹方圓之相,非無為法,故稱之為空界之色,而攝於色法中之顯色;此虛空無為則於色心之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實體。《俱舍論》中說:無為法不障礙一切物,一切物不會障礙無為法,然而不可誤會以為是外面的虛空,那是有物處就會障礙,虛空不在其處。

(
)        擇滅無為擇是揀擇,滅是寂滅。謂聲聞之人依智慧揀擇力斷除煩惱,遠離見思繫縛,即證寂滅真空之理,所顯之一種滅諦,謂之擇滅無為;其滅依擇而得。此滅體即涅槃。名之為滅者,以其為滅煩惱而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無為法的真理,是要把煩惱滅除了才能顯現。用什麼東西才能把煩惱滅除呢?必須用智慧,所以說揀擇智慧,滅除煩惱,所證之理就叫做擇滅無為。

(
)        非擇滅無為有兩種說法:煩惱缺了緣即不能生起。一切有為法都是仗因托緣而生的,煩惱也是有為法之一,當然不能離開因和緣,遇到緣才會生;假定永遠遇不到緣,就永遠生不起來;既然生不起來,揀擇什麼東西去滅除他呢?有煩惱才要去滅,沒有煩惱,滅什麼?所以叫做非擇滅。無為的法性自體本來清淨,沒有煩惱,用不著擇智慧來滅除。謂聲聞之人證果之後,諸惑不復續起,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故名非擇滅無為。

(
)        想受滅無為想是想心所,取像為義;受是受心所,領納為義。就是五行中兩心所。想受一滅,違順的境界也就不發生作用;有為一停,無為顯現,也就是入滅盡定的人所證到的無為。滅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之位所顯者,名為想受滅無為。

(
)        不動無為色界第四禪的禪定,捨念清淨,無喜樂等動其身心。經中說世界要壞的時候,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掃三禪,而第四禪不受影響,故稱為不動。但第四禪有凡夫、外道、聖人三種之不同,現在所指的是五不還天的三果阿那含,他的境界是三災不至,煩惱不生,而顯現的無為,叫做不動無為。

(
)        真如無為這個無為才算是真體,前面五個都是方便說的。真如無形無相,那有分為類別的說法?即真如二字也是方便言說、名字相而已。《唯識論》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異。謂此真實,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

    心所中之不定法有四:悔、眠、尋、伺。

(
)        追悔往事,障止。此是心所有法中第六不定法之一,不定法是通善、惡、無記三性;不屬於善亦不屬於惡,所以叫作不定。悔又叫作惡作,就是厭惡從前所作過的善惡業,它的體是後悔,它的業用是障礙修止,惡作是因,追悔是果。有四種分別:悔這件善事何不早作,或何以未作,是事善悔善。悔這件善事何必去作,是事善悔惡。悔這件惡事何不早作,是事惡悔惡。悔這件惡事何必去作,是事惡悔善。學佛的人對已往已作的事,無論善惡均可不必追悔,因為已經作了,悔已無用,一動念,阿賴耶識即落一種子,既往不究,以後儘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了。

(
)        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觀。其體是昧略,業用是障礙觀行。一個人在睡眠的時候,自體不自由,心靈闇昧簡略;因為定心是明白,醒時是詳細。睡眠若為修持功德,調攝身心,名之為善;若睡眠無度,不修正業,名之為惡。

(
)        於法推求,未審細察,令心粗轉。尋是尋求,使我們的心,很忙急遽,意識取境,令心於言說的境界,粗略的推求的心理。

(
)        是伺察,亦是使我們的心忙急遽,對於言說的境界,加以詳細推求的心理,在取境上過細的分別。尋伺這兩種,若是用思心所去尋伺,徐緩而細,所以身心就安住;如果用慧心所去尋伺,急暴而粗,所以身心就不安。身心安不安,完全看尋伺徐緩與遽來判斷。對於善事思量計較,固屬於善;對於惡事思量計較,乃屬於惡。

    聽經聞法,解義入理,依教修行,謂之聞思修,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法在精不在多,要專攻,勿貪多,一部經肯下三年苦功夫,把握重點,能得到莫大的利益。讀大藏經看後忘前,不如專讀一部經。現在的人講考據,必須找到梵文經典,互相對照,看看翻譯的有無差錯,否則不相信,此乃世智辯聰;天天懷疑經典,尋章摘句,在文字上追求,已經走錯了路。學佛不離文字但又不依文字,只要經中說的道理不違背自性清淨心,就是大乘佛法,何必苦苦尋章摘句?翻譯人早已亡故,你說這句經文靠不住,那句可疑,他又不能起來分辯,你說的一定對嗎?古時譯經大德都是有修有證的,我們如認為經文中之一字或一句有「錯誤」或「不妥」的地方,如果確有把握,也只能將自己的意見眉批在上邊,說明己見,不可輕於擅改經文。因為凡夫有所見有所不見,老實說所見的極為有限,等你讀經讀多了,也可能發現原來的經文是對的,我反而改錯了。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