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水鏡回天錄白話解〈文士篇〉1
宣化上人
30/03/2017 06:1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自序

宣化上人作於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

靜觀三千大千世界,惡業瀰漫。國與國殺,造成世界戰爭。家與家殺,造成鄉里戰爭。人與人殺,造成彼此戰爭。自與自殺,造成心性戰爭。乃至空與空殺,水與水殺,造成有形與無形──等等戰爭。悲夫,痛哉!無量浩劫,莫不皆由殺業造成。吾人若不及早覺省,戒除殺因、殺緣、殺法、殺業等,勢難挽回浩劫,而獲安樂。浩劫因殺業而生,殺業因心而生,若心不生殺念、盜念、邪婬念、妄語念、飲酒念,嚴持五戒,勤修三學,則一切惡業即蠲除矣。本來面目不難認識矣,本有智慧自然現前矣,本地風光別有妙趣,其味無窮矣!吾人其欲嘗試之?淨其意志,回心向善,發精進勇猛心,立志修成道果。廣度同倫,共登彼岸,與諸上善人,歡聚一處,不退菩薩,永作伴侶。予之水鏡回天錄所以作也,亦即為此。然此事說來容易,行之甚難。何以故?眾生習善,耳提面命,三誨五教,猶不奉行。若遇惡緣,念念增長,無教自通,迷途知返者鮮矣。故譬如水中之月,鏡裏之花,有影而無形,此正所謂不可希望之希望,不可成就之成就;故名之曰「水鏡回天」云爾。
 

歲次壬辰(一九五二年)彌陀誕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安慈(1)識。

白話解(2)

這一部《水鏡回天錄》,「水、鏡」這兩種東西都是有影無形;水裏的月、鏡裏的花,都沒有自己的體性。這兩種是比喻我寫這一部《水鏡回天錄》的動機,是想把現在世界的災劫挽回來。災劫,這是天數;你作惡多端,就受果報,所謂自作自受。自作自受,這本來是很公道的事,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把這天數挽救回來,扭轉回來。挽回,也就是希望本來該受果報的能減輕他的罪,回復做一個沒有罪惡的人。受果報,這本是以前造的業,現在受果報;這種情形,是不容易挽回的。現在我們想把它挽回,這個工作就譬如水中的月、鏡中的花,那麼樣的渺茫,那麼樣地沒有把握。雖然說沒有把握,也很渺茫的,可是我還要做這種工作,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明知是不容易挽回,還要把這個天意挽回。

這「回天」並不是就到天上去,而是把這個天意、這個浩劫災難挽回;從應該受世上的刀兵水火、瘟疫流行等種種的三災八難裏邊,把人搶救回來。刀兵應該死的人,也就是戰爭應該死的人,我們從戰場把這人救活了;水把人淹死,火把人燒死,由水火這種災難裏邊,我們也把人救回來;瘟疫流行等種種病痛:瘟疫病、傳染病、治不好的愛死病和癌症……,我們在他得病或者沒有得病之前,就教他防備,能死裏偷生,要死的人再變成活人,這就叫《水鏡回天錄》,這是我作這部書的動機。這個動機,總而言之,雖然水中的月、鏡中的花沒有實體,可是我在虛妄渺茫之中,要盡我的力量,把這一種浩劫、這一種災難挽救回來,令災難不發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上。

所以才說「靜觀三千大千世界」,「靜」就是很平心靜氣的,「觀」就是看一看,我們很平心靜氣的看看什麼呢?看看這個三千大千世界,惡業瀰漫。一個須彌山、一個日月、一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個世界。那麼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日月、一千個四大部洲,這叫一個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就叫一個中千世界;再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就叫一個大千世界。現在說三千大千世界,就因為含有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等三個「千」,所以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究竟這有多少個世界?那恐怕用電腦也數不完這些世界的數目。

那麼在這麼多世界裏邊,每一個世界的善業很少,多數都是惡業的多,所以惡業到處瀰漫,充滿虛空法界。怎麼證明它充滿虛空法界呢?你看看,這一個國家就想殺那一個國家的人,那一個國家又想殺這一個國家的人。為什麼?無非是想把對方滅了,擴大自己的領土、權利和地位;因為這樣,所以就造成世界的戰爭。喔!你發明原子彈,我就發明氫氣彈!你又發明什麼,發現一號;我又發明這個,發現二號,沒有完的時候。所造的,都是殺人的武器,所以就造成世界戰爭。

世界上的戰爭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就是因為家與家殺,有殺因、殺緣、殺法、殺業這種的情形。家與家之間,你想把我這個家庭毀滅了,我也想把你的家庭毀滅了,彼此就互不相容,所以就造成鄰里鄉黨的戰爭了,甚至於雞犬都不安寧。那麼為什麼家庭有戰爭?就因為人與人互相想要殺。甲想把乙殺了,把所有世界的糧食都留著自己來用;乙呢!也想把甲殺了,把所有世界的珠寶都落在他的手裏;所以這就造成人與人的戰爭,互不相容。那麼人與人戰爭,這還是小事,甚至於自己和自己也戰爭,自己和自己也種殺因、殺緣、殺法、殺業。殺因,心裏起殺念;殺緣,遇到事情有這個緣了,就會付諸行動;殺法,殺緣有了,但殺人需要一個方法,於是就想盡方法來殺人;殺了人,就造成殺人的業。所以這就是自己與自己也在那兒相殺呢!連自己的心性都在那兒作戰鬥爭,那麼世界就沒有安寧的時候了。

心性上的戰爭,導至家與家戰、國與國爭,因為這麼殺,身為國家領袖元首,例如做國王、總統、皇帝的,就和他國爭戰。爭地以戰,就殺人盈野;爭城以戰,就殺人盈城。殺有殺法,於是就放一些個毒氣,原子彈也有毒,氫氣彈也有毒,乃至現在所造的火箭、洲際飛彈都有一股毒氣,這股毒氣充滿虛空,虛空和虛空也相殺起來了。你那個虛空就想把我這個虛空佔有,我這個虛空又想把你那個虛空吞沒了。水與水也相殺了,水與水怎麼殺?你放毒氣在海裏頭,想殺我這邊的人類,他也在水裏放毒,彼此放化學毒品,使人體都吸收了毒素,得了不能醫治的怪病。那麼這些慢性毒藥都是很厲害的,把空氣染污了,地球染污了,水也染污了,陸海空沒有一個地方是安樂土。這種的災劫是非常慘痛的,所以說「悲夫,痛哉!」這是很可怕很可怕的!

若想把這種浩劫、這種天數挽回,把一切的災難、疾病都挽回來,於無形中,令這些事情都不發生,那麼我們人就應該戒殺放生。因為一切的戰爭,都是因為殺生而形成的。怎麼產生殺生這種行為呢?就因為有殺念,殺念若不生,殺緣、殺法、殺業自然也不會有,那麼一切災劫也都沒有了。

所以人人應該守持五戒:

一、 不殺生,連殺生的念頭都沒有。

二、 不偷盜,偷的念頭也不起。

三、 不邪婬,不起邪婬念。「萬惡婬為首,百善孝為先。」又說「萬惡婬為首,死路不可走。」你借人家多少就要還多少,果報是絲毫不爽的。

四、 不妄語,你不可以儘打妄語來欺騙人,就連打妄語的念頭也不該有。

五、 不飲酒,也不應該生飲酒的念;酒喝多了就會亂性,亂性就做出很多犯份越理、不合規矩的事情;所以要戒除了它。

你能嚴持五戒,再能奉行十善,這就是一個消滅世間災劫、惡難的工作;所以我們在這防患未然的期間,都應該守持五戒;人人若守持五戒,世界就太平,人類就沒有災難了。

本來浩劫是天意,要挽回浩劫就是回天,你能有回天的手段,人人都會得到安樂;人人得到安樂,世界就沒有戰爭了。浩劫是從殺生太多來的;你看我們人殺牛、殺羊、殺豬,一天要殺多少?所以要連殺心都沒有,要受持五戒,勤修戒定慧三學。什麼叫戒?戒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定,是不做不正當的事情;慧,就是有智慧了。為什麼做惡?就因為不守戒律;若能守戒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自然就有善業了。所以想要消滅一切的災劫,必須要蠲除殺念、盜念、婬念、妄語念、飲酒的念,就能認識你本來的面目了。

你本來的面目是什麼?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你認識自己的佛性了,將來一定成佛的;自己本有的聰明智慧也會自然現前,見到本地風光。本地風光就是你本來來的地方,也就是在佛性那兒來的;它別有妙趣,其味無窮。吾人想要試一試的話,就先要怎麼樣呢?要把意志、心性都清淨了,回心向善,改惡向善;再能勇猛精進,發菩提心,立志修行,成就道果,這就是一個好辦法。

我們還要廣度同倫,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自利利他,要是有誰沒有離苦得樂,就是我們沒盡到自己的責任;大家一起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同登彼岸,與諸上善人歡聚一堂,不退菩薩永做我們的伴侶。我之所以作《水鏡回天錄》,就是為著這個事情;所以誰能嚴持五戒,誰就是《水鏡回天錄》的戰士。

然而此事說來容易,行之甚難。為什麼?娑婆世界的眾生性識無定,難調難伏,要他去行善,即使一再耳提面命,三誨五教,還是很難令他去遵守奉行。但是一遇到惡緣,例如賭錢、吸毒,或者跳舞、看電影,就心心念念想要去做;這些事情不用教,他自己就明白了,也可以是說無師自通。在孽海茫茫中,知道回頭的實在很少啊!所以想要挽回天意這件事情,就好像水中月,有影無形;也像鏡中花,但有影而無形,根本是空的。

雖然我想挽回天意這個希望,不是水中月、鏡中花;但是要把天意挽回,就好像水中月、鏡中花,那麼沒有根據,沒有成就,根本就是有影無形的,只可見而不可及,只可觀不可取的;可是就是再不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要做的,這正是所謂「不可希望之希望,不可成就之成就」,所以我把這部書取名為「水鏡回天」,也就是我想做的這個事情,是不容易做到的。

1:安慈是宣公上人的法名。
2:白話解乃宣公上人在一九八八年十月一日講於金山聖寺。

 

編後感言

夫水中月、鏡中花,縱虛幻不可得,卻曾現影於水中、鏡中。人生亦復如是,雖曰浮生幻夢,緣起性空,亦曾於時空的長廊中點下足跡。其足跡或平穩,或凌亂,或平穩、凌亂交錯,端看每人所行所作,各個不一。
  
  而無論先人走過的足跡如何,均是為人們說法──當行正道,莫蹈歧途──此乃人人之自我期許。然若非遇良師諄諄示誨,則隨順世流,人云亦云,是非不辨,雖行歧路,猶不自知。
  
  憶我宣公上人秉剛正不阿之精神,運春秋筆法,褒貶前人為今人之鑒,祈眾生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敦化人心,成就大同世界。然眾生難調難伏,上人明知圖挽狂瀾於既倒,猶如水中月、鏡中花,飄渺無形,卻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故肇自一九五二年迄至一九八九年,前後三十七年,著水鏡回天錄,或贊或評古今中外善人惡人、賢人愚人等等,近兩百八十篇。今為方便出版白話解,分篇如下:
  
  一、浩然篇
  
  二、聖眾篇
  
  三、法師篇
  
  四、居士篇
  
  五、賢聖篇
  
  六、帝王篇
  
  七、文士篇
  
  八、古人篇
  
  九、今人篇
  
  其中帝王篇、賢聖篇已相續出版,文士篇運蘊而生,即將流通於世。編輯整理此篇期間,我等每每驚嘆於上人智慧卓越超然,其真知灼見,灼破我人見解的樊龍,猶如空中鳥瞰,得覽事理全貌。在書中,上人或道出因果本末,來警示眾生,如曹丕、曹植兄弟何以這一世互相煎熬:
  
  大概以前他們都是在一起互相勾心鬥角的;所以現在做兄弟,還是互相勾心鬥角、妒忌障礙,不能解開這種怨氣。
  
  上人或指明事理真相,來勸誡世人:
  
  身為作家,著書立書必須要有正確的理論,不能導人走入歧途。好像施耐庵寫水滸傳,雖看起來文詞構想是很奇特的,所以很多人願意看,看了之後都入迷了。可是細玩其味,它能令人走錯路,做很多錯事,所以這對人類是有害的。
  
  上人或贊忠烈賢士,鼓勵我等見賢思齊,如:
  
  文天祥是中國人的精神代表,中國人要是人人都像文天祥,那麼誰也不敢來侵略。
  
  舉凡種種,無不顯出善知識的苦口婆心,諄諄善誘,冀以前車之鑑教誡後人,所謂「善者可為師,惡者可為戒」,導我正確之道路,示我平穩之足跡。又謂文士,其著書立論及所言所行,對社會深具影響。立論言行若正確,則有功於世、有德於民,一如文天祥就義前曾書:
  
  ……孔曰成仁,孟云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
  
  惟今知識份子縱不能有如文天祥之讀書人氣節,焉可貽誤眾生落邪見網,誤民誤己,甚至誤國?尤其值此大眾傳播氾濫之秋,影響層面寬廣迅速,我人豈能不更戒慎恐懼乎?

 

七步成詩──曹子建

西元一九二~二三二年魏晉南北朝

宣化上人講述於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

名植,字子建,曹操之四子。十歲能文,妙筆生花,文不加點,為一代文豪也。幼年陪母誦經,久之,會入妙理,遂信佛。值陽春之際,率眾欣賞魚山風光,忽聞空中有梵音,幽雅悅耳,眾皆聞之,植悟其妙,靈感湧至,以七音譜出魚山梵唄,即今寺院所唱讚也。植有才高八斗文華,天馬行空豪放,為其兄曹丕(魏文帝)所嫉,迫七步成詩,否則誅。植不加思索,即成其詩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丕受感動,貶於外地,含憂而卒,年四十一。有〈銅雀臺賦〉及〈洛神賦〉等行世。

贊曰

修慧無福 折磨痛苦 兄迫吟詩 豆萁泣釜
同根相煎 互為荼毒 親屬同胞 斬斷手足

又說偈曰

天賦才智超群倫 空中梵唄少知音
七步成詩曹子建 百劫相好釋迦文
自古聰明多夭壽 而今愚蠢寡遠親
至道無情法如是 造業受報莫外尋

白話解

曹子建是一個才子,可是才子多數是沒有福報的。才子乃近於一種狂慧,因有狂慧,所以多數是放蕩不羈,所謂的自由派,無拘無束遊山玩水這一類的人,也可以說是沒有做什麼正經事的。

曹子建有一點遺傳他父親的小聰明,因為曹操有鬼聰明,而不是真正的神聰明;鬼聰明的人壞主意最多,他專門害人。你看曹操逃難的時候,逃到一個姓孟的家裏,姓孟的到街上買酒、買菜,預備回來殺雞給他吃,他聽見人家說:「要殺。」他就懷疑:「喔!這一定是他要殺我去領功。」於是就把這一家人全都殺了。由這種行為看來,他的思想裏有一種鬼,是什麼鬼呢?人家對他好,他也不知道,反而以為是不好。因為這個,鬼聰明就遇到鬼聰明,所以他生的兒子也就有他這種氣質,多數有他這種血、這種肉、這種骨頭,都很奸的,都有鬼聰明。因此他們兄弟之間互相勾心鬥角、互相猜忌、互相傷害。雖然曹子建很聰明,但沒有什麼用,只是在當時文化上留下一些文章,沒有其他更好的建樹。而且他的文章也都是華而不實,唸起來詞句很美,可是沒有什麼骨頭,只有一股氣在那兒。

他姓曹,名植,字子建,人很聰明,十歲就能寫文章,妙筆生花。所謂「妙筆生花」,就是所寫的文章合乎當時人的思想及心理所好,近於豔麗穢婬之類的,令人想入非非;旁人形容不出來的,他可以形容。他「文不加點」,也就是不加句讀,不用標點符號,寫出來的文章就能成誦,讀起來很順口,唸起來很好聽。

曹操有二十六個兒子,長子曹昂被殺死,次子是曹丕,曹植是曹操第四個兒子,是絕頂聰明的。雖然他的兄弟也都很聰明,可是曹植比其他的兄弟都聰明。那麼他們是什麼樣人來的呢?大概以前他們都是在一起互相勾心鬥角的,所以現在做兄弟,還是互相勾心鬥角、妒忌障礙,不能解開這種怨氣。

曹植是晉朝時很有名望的學問家,被稱為一代文豪(1)。小時候常常跟著母親念佛、誦經,因為他很有悟性,久而久之,就體會佛法微妙的道理,所以對佛法生出信心。有一次在陽春三月的時候,他率眾到魚山欣賞風光,忽然聽見空中有梵音,幽雅悅耳,很好聽的。大家也都聽見了,但大家只是聽一聽,惟獨曹植有所覺悟,他悟入這種音樂的道理,靈感湧出,於是就用七音譜成梵唄。直到現在寺院所唱的讚,都是他那時發明的。

他有才高八斗的文華,如天馬行空那樣豪放。豪放就是不守規矩,天馬行空也是不守規矩──橫跑、豎跑、上跑、下跑。可是在無規無矩當中,還能中規中矩,大致上也不能說他怎麼樣不好。

因為這個緣故,他的哥哥曹丕(2)非常嫉妒他的才能,而且惱恨曹操曾想傳位給他,常常想要報復。所以曹丕做皇帝以後,對他猜忌排擠,幾次俟機加害於他,有一次又找機會加罪於他,強迫他七步內作成一首詩;如果能七步成詩,就赦他無罪,否則就要把他斬首示眾。

曹植也不加思索,還沒七步就說出一首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子的時候用豆荄(豆梗子)作燃料,這時豆子在鍋裏哭泣,為什麼?它說:「我這個豆子和你這個豆荄,本來都是從同一棵豆子上生出的,同氣連枝,同名同姓,又同個一命運。為什麼你要變成火來燒我,我要被熱水來這麼煮,這麼難過啊?我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為什麼你就要來煎熬我呢?

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兩人是親兄弟,親兄弟不應該如此相煎熬啊!為什麼你要這樣嫉妒我呢?曹丕一聽這首詩,也覺得自己不對了,所以就沒有殺這個弟弟,把他貶到外地。

曹子建也是放不下的人,雖然有智慧,但是不能逆來順受、忍辱負重,覺得自己命運這樣不好,遇到這樣的哥哥,所以四十一歲時就憂憤而卒。他有銅雀台賦(3)、洛神賦(4)等很有名的文章流傳於世。

贊曰

修慧無福,折磨痛苦:因為他往昔只知道修慧,沒有栽培福報,有慧而福不足,所以遭遇一些不圓滿的事情。不單他是這樣,世間上很多修行人也都是沒有福慧雙修,所以有時就會遇到坎坷逆境,受了很多折磨痛苦。

兄迫吟詩,豆萁泣釜:他的哥哥壓迫他,叫他七步成詩。他在七步內作了一首豆萁泣釜的詩,說煮豆燃豆萁,萁在底下燒,豆在鍋裏哭。豆越哭萁越燒,燒得豆沒有了,萁也盡了,兩敗俱傷,同歸於盡。

同根相煎,互為荼毒:本是源於同一個根,卻互相煎熬,你害我,我害你。

親屬同胞,斬斷手足:他們兩個是骨肉至親、同胞兄弟,可是曹丕也想不要他,他也想不要曹丕。因為曹子建是被勢力所逼迫的,如果是他做皇帝,也不一定會放過曹丕。所以這兩個人是半斤八兩,只是一個有勢力,另一個沒有勢力,結果曹子建就失敗了。

又說偈曰

天賦才智超群倫:雖然說是天賦,也是曹子建前生修來的,所以他有一些才華、智慧,出乎其類,拔乎其萃。

空中梵唄少知音:他和梵唄大概有很深的緣,旁人不懂梵唄的音韻,他懂得。所以說,他梵唄的知音是很少的。

七步成詩曹子建:曹子建七步之內就能作成一首詩。很多詩人都要推敲幾天才能作成一首詩,而他在七步之內就能成詩,所以他的學問、文化水準非常高。

百劫相好釋迦文:釋迦文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修行一百個大劫,修福修慧,栽培他的相好莊嚴,所謂「百劫種相好,三祇修福慧」。

自古聰明多夭壽:從古到現在,很多非常聰明的人,都是很年輕就死了;例如顏淵,最聰明,聞一知十,可是沒到三十三歲就死了。所以太聰明的人要學愚癡一點,不要那麼聰明,否則就會短命。

而今愚蠢寡遠親:愚蠢,就是窮困的人,不是貴人,很愚癡的。而現在的人要是很愚蠢呢,就會很少有遠親的。因為你愚蠢,大家也都不願和你做親戚,不願和你做朋友。

至道無情法如是:你若真往道上講,那是沒有情感可講的,若有一點情感就不合乎道了──法本來就這樣。

造業受報莫外尋:每一個人造什麼業,就受什麼果報。不要向外找,也不可以怨天尤人,說:「我怎麼這樣子?他怎麼那樣子?」他種那個因就那個樣子,你種這個因就這個樣子,絲毫不會錯的。

 


1曹操、曹丕、曹植共稱「三曹」,父子三人可謂三國時期文壇上的領導人,這個時期正是文學史上所謂的「建安文學」,它可視為魏晉文學的前驅,代表了兩漢文學的結束。

2曹丕,即魏文帝,雖有文才,卻遜曹植一籌。東漢末年(西元二二O年)曹操病逝,曹丕即魏王位,並於當年十月逼漢獻帝退位,做了魏朝第一位皇帝。在位七年崩,時年四十。

3歷代帝王喜歡建造高臺,一以登高望遠,一以此為天子威權之象徵。曹操野心昭昭,雖未篡位,也建造了富麗堂皇的高樓──銅雀台。 落成後一日,曹操召集所有兒子登臺共遊,並命兒子們各寫一篇登臺賦祝興。曹植揮灑自若,文采粲然,不只獨躍眾子之上,還大大地捧曹操一番,曹操樂不可支,生起傳位給曹植的念頭。此即〈銅雀台賦〉之由來。

4女色亦是讓曹丕、曹植兄弟相鬩的原因之一,當時兩人相爭美女甄氏,〈洛神賦〉即是曹植為紀念甄氏所作之文。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