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盛噶仁波切心得
盛噶仁波切
24/02/2017 07:0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寫在前面

  如果說,在被認證為活佛轉世之前的16年中,我對佛法的所有修持是本著對世界充滿善良和美好的願望的自覺行為,那麼,在16歲到28歲的十幾年中,當我以活佛的身份接受上師的言傳身教,接受尼泊爾、印度高級佛學院的系統教育,並在寺院教育之餘刻苦地研修佛學理論、參悟教義並尋找修煉方法時,我的所有修持,已經轉變為一個佛門弟子必需的功課。

  在這樣的求學歷程中,我對佛法的領悟、對人世的理解也逐漸加深,讓我能撥開迷霧,見到佛學的真諦。當然,求佛的人必然要經歷大的迷惘,甚至經歷大的苦難,在此過程中,我的所有疑惑、不解甚至是小小的迷途,都是佛讓我在求學的路上必經的逆境。

  無論是順境逆境,我都時常反思自己,反思我的求學之路,希望在這樣的反思中,領悟到更多,並指導我的下一步修持。這十幾年的求學並反思的心得,以片段的形式被我記錄了一些,我的有心的弟子們也從我的日常言談中記錄了一些。雖然是片段式的文章,經過整理,也是一大收穫。--止貢噶舉 盛噶仁波切 

信仰有多重要?

  信仰有多重要?信仰即人格。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對於一個成就了人格的人來說,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

  19481128日,豐子愷為廈門佛學會作了一次演講,題目是《我與弘一法師》。

  在演講中,豐子愷講道:"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3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一個3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1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賢孫,這樣就滿足了。

  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佔大多數。其次,高興(或有力)走樓梯的,就爬上2層樓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這裡頭。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還有一種人,'人生欲'很強,腳力大,對2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3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求人生的究竟。

  他們以為財產子孫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連自己的身體都是虛幻的存在。他們不肯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豐子愷認為:"我們的弘一大師,是一層一層地走上去的……

  故我對於弘一大師的由藝術的昇華到宗教,一向認為當然,毫不足怪。"以上的話是我在翻閱佛家圖書時看到的,對於弘一大師,我是欽佩的,他既是一個出色的藝術家,也是一個優秀的佛家弟子,尤其,他對華嚴宗、淨土宗和律宗都有很深的研究,的確是一代佛學大師。對弘一大師出家的動因,現在已經形成佛教歷史和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了,很多人都曾撰寫文章,分析弘一大師"出家之謎"

  當然,在這種分析中,對大師出家前後的思想發展進行了梳理,這是學術範圍的事。其實,我覺得如果非要問大師出家的原因,豐子愷的這一段話就是個很好的解釋。豐子愷是大師的弟子、好朋友,是有資格說這樣的話的。在豐子愷看來,李叔同的出家,完全出於"腳力大"者對人生追求的自然漸進,是一種人格的完滿和昇華。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人要有信仰。這真是個很大、很複雜的題目。我只能說,如果,你不想渾渾噩噩地活著,那麼,就必須有個信仰。世俗中不也有這樣的話嗎,生存不等於生活。要我說,沒有信仰,就和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延續基本生命的人一樣,是在生存;而有了信仰,才能稱為生活。這種生活,是對生存之人的解釋,是對眾生生命的解釋,這種活法,不知要高出"生存"多少倍!人生一世,誰都想活得自在,活得無悔。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我們滿足我們的慾望時,我們快樂過,但是,這種快樂是不恆久的,當下一次還是這樣的滿足慾望,很多人會覺得"沒意思"。這種快樂是淺層次的快樂,而且,這種快樂很容易成為痛苦的源泉。比如,有人因為這樣的快樂,產生貪念,癡迷於那樣的享受,等到再一次享受的時候,卻很快發現"沒意思"了,覺得慾望沒得到滿足,享受也沒了快樂,這時,心理上是痛苦的,是煩惱的。

  這樣的例子還少嗎?而大多數有追求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很多人學習進步了,工作進步了,這時心裡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很多人說這時候的快樂感受"比蜜還甜",這就是說,這時的快樂是超越了物質享樂的。更進一步說,很多人在社會生活中,成就了一番事業,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這時會快樂。很多人對以前不解的問題突然"看開了",覺得自己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對了,覺得自己生活得更坦然、更踏實了,這時快樂的感覺,是物質可以買得到的嗎?

  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世俗中的人是可以明白的。而這一點,雖然大部分是屬於豐子愷說的"第二層",但也有一部分已經是"第三層",也就是信仰這一層的感悟了。也只有有了信仰的人,才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是能用言語表達出來的,而是有機緣的人才能領悟的境界。而這種機緣,並不是多難得到的事。我們不能把信仰簡單地理解為神秘主義,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裡,也在我們的內心。問題在於,我們是不是選擇了有信仰的人生,選擇了快樂的人生。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句話也是太虛大師對信仰的一個解釋,他的意思很簡單:信仰即人格。一個人有了信仰,就會更好地成就人格,而對於一個成就了人格的人來說,他的信仰就是高尚的,就是一生有成的。而這,都是現實,是人生一世中最本真的現實。其實,信仰就是這麼簡單而且重要。

心態100

  態度,也就是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圓滿,也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快樂幸福。 
 
  什麼決定了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一環?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相同。我想,知識、運氣、好的家庭等等,都會被人們重視。 
 
  那麼,在給出我的答案前,我們做一個小小的遊戲吧: 
 
  如果令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分別對等於1—26等數字, 
 
  那麼Hard work(努力工作)
 
  H+A+R+D+W+O+R+K=8+1+18+4+23+15+18+11=98% 
 
  Knowledge(知識)
 
  K+N+O+W+L+E+D+G+E=11+14+15+23+12+5+4+7+5=96% 
 
  Love(愛情):L+O+V+E=12+15+22+5=54% 
 
  Luck(好運):L+U+C+K=12+21+3+11=47% 
 
  這些我們通常認為重要的東西往往並不是最重要的。 
 
  什麼能使生活變得圓滿? 
 
  是Money(金錢)嗎? 
 
  不!M+O+N+E+Y=13+15+14+5+25=72% 
 
  是Leadership(領導能力)嗎? 
 
  也不是!
 
  L+E+A+D+E+R+S+H+I+P=12+5+1+4+5+18+19+9+16=89% 
 
  那麼,什麼能使生活變成100%的圓滿呢? 
 
  每個問題都有其解決之道,只要你把目光放得遠一點! 
 
  Attitude(心態)
 
  A+T+T+I+T+U+D+E=1+20+20+9+20+21+4+5=100% 
 
  我們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 
 
  這僅僅是一個很好玩的遊戲,但我想每一個人都明白了,態度,也就是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圓滿,也決定了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快樂幸福。 
 
  想起1998年世界盃足球賽前,中國隊的主教練米盧提出的「態度決定一切」的口號,我們就能明白心態有多重要了。是的,技術水平、戰術水平、身體素質和比賽經驗,無論從什麼層面和對手相比,我們都是處於下風的。可是,我們能因為不行就放棄嗎?能因為打不過對方就走過場嗎?要想取得好成績,參加比賽的人的態度是放在第一位的。我們無法衡量信心、勇氣在做成一件事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但是,一個水平不高,但願意百分之百發揮的人,一定要比一個水平高些,但不願意發揮、混事的人取得的效果好很多。 
 
  這就是態度的作用。 
 
  對於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講的心態,是努力中的灑脫,認真中的平常心,積極中的有捨有得,不偏執,不執迷,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基礎上認識生活和人生。 
 
  就像遊戲中所講的,運氣,每個人都想得到。這個運氣,是工作機遇,也是「貴人」的幫助,可是這有什麼用呢?每天總盼望著所謂「幸運女神」的垂青,就什麼事也不做了,這完全是一種宿命論的生活態度,這樣的人生,永遠解脫不了自己「為什麼不自在」的苦。 
 
  愛情,在一個人的生活裡是很重要的,但也解決不了人生圓滿的問題。有多少人的婚姻是不幸的,至少是自以為不幸的?沒有家庭的人煩惱,有了家庭的人也煩惱,就算是有了一個人人羨慕、表面上看來很好的家庭的人,也在煩惱。煩的是家庭瑣事,更煩以前深愛過的那個人,怎麼就一下子不能溝通了呢,而且還限制了自己的「人身自由」。可是,這樣的問題哪個家庭沒有呢?心態不好的人,將怨氣撒在家庭身上,後悔「晚點結婚就好了」。可心態好的人呢?將自己的問題和家庭剝離開來,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弱點、情緒和壞脾氣,從來不用自己的自私面對家庭矛盾。如果這樣,矛盾的一方沒有了,又何談矛盾? 
 
  學識、能力和事業心,在成就一個人的過程中發揮著更大的作用。這一點,是運氣、金錢等等不可比的。為什麼?因為那些東西都是身外的,是別人給予的,而學識等是自己的,是不受外界條件影響的,充分發揮出來了,得到的也就更多。 
 
  但是,它們為什麼都不是百分之百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問一問這個問題,我們就能理解心態有多重要了。 
 
  其實,有不少人有了學識、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得不錯了,但卻總以為「懷才不遇」,總覺得領導不重用,自己的能力沒發揮出來。慢慢地,有的人意志消沉了,有的人心生怨氣了,有的人更是自暴自棄了。可是那些心態良好的人呢,還是在踏實地工作,認真地做事,老實地做人,不會因為一時的不順心拈輕怕重,更不會因為人際交往的問題對自己的事業產生牴觸。 
 
  歷史上和現實中,但凡我們能看到的有所成就的人,我們都會讚歎對方一句:「這個人道理看得明,對自己認識得清,胸懷廣,不計較。」仔細想一想,這不就是心態嗎,不就是對人生的態度嗎? 
 
  凡是覺得自己的生活圓滿、幸福的人,又有哪一個不是心態很好的?要知道,我們的生活是一天天好了,對世俗生活來講,我們的吃穿住行,哪一樣不是每天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心態好的人,會注意這些讓人舒適、平安、快樂的方面,會為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正所謂「知足常樂」,他看到的都是幸福圓滿的一面,他的生活怎麼能不幸福?就算是一天比一天好。有的人呢,卻還在抱怨,別人比他好了,他埋怨別人有好運氣;別人沒他強,他又看不起對方。總有嫉妒、小氣、爭執的念頭在他的心裡,從而影響了他的生活,好也看不到好了。 
 
  第二種心態,不正是佛家講的貪嗔癡嗎?貪得一切,癡迷於其中,不知道滿足和感恩,因此嗔怪別人,嗔怪命運的不公,總覺得自己不得志,這樣的人生,又怎麼能圓滿自在呢? 
 
  只有心態,才能百分之百地決定我們的人生。 
 
  也只有好的心態,才讓人生百分之百。

佛法非迷信
 
  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確實有些高僧或上師有很強的預測能力,但是,這種預測能力並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生活慾望的,如果運用法力滿足私慾,則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
 
  這些天有幾個朋友邀請我,去見他們的幾個朋友。我知道他們的意思,而且,這種事情我也經常遇到。
 
  我的很多朋友並不懂佛法,也不可能在求佛的道路上走多遠,但是就願意與佛門弟子在一起,卻不願意談佛法。其實社會上這種人非常多,好一點的,是在求佛的護佑;不好一點的,是以一種迷信的心態看待佛法。
 
  就像我身邊有一些人,他們和我在一起的時候,不問修持的方法,更不想與我探討佛學的道理,往往一開口就問,他下一步該怎麼做,比如生意上是不是好啊,事業上有沒有障礙啊,或者感情上會有什麼收穫啊。
 
  而他們介紹的一些朋友,也大多數是見一面,之後問一些類似的問題,再之後,可能再也不見了。我總是想,是不是我與他們談佛法,卻並沒能滿足他們世俗的心願,讓他們連見我的興趣都沒有了呢?
 
  或許在他們的意識中,佛法總是有些神奇的東西,而藏傳佛教更讓他們感覺神秘。
 
  我曾拜訪過漢傳佛教的很多寺院,一些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傳統、影響力很大而且很嚴肅的寺院還好點,很多城市的小寺院就不同了,門前經常有很多搞迷信活動的人,信徒們似乎對佛法並不感興趣,而是衝著這些算命、求籤的人來的。
 
  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確實有些高僧或上師有很強的預測能力,但是,這種預測能力並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生活慾望的,而是為了更好地普度眾生,讓眾生避免輪迴之苦。如果運用自己的法力滿足私慾,則不是真正的佛門弟子;同樣,如果用自己的法力滿足別人的私慾,甚至是邪惡的慾望,那已經是接近魔了。
 
  我曾看過很多涉及藏傳佛教的小說,尤其是一些武俠小說中,對藏傳佛教的法力都有些誇張、片面或者是不尊重的認識,好像一些密宗的修持方法神秘得有些離譜。
 
  比如說,很多的小說中,一說到來自西域的武功高手,他們的工夫都是邪門的,不是用毒,就是有一些奇怪的法門,讓很多「正派」不齒,更讓人悲哀的是,很多作者對藏傳佛教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偏差。應該說,作家應該對歷史、文化和宗教傳統有比普通人更深的見解,可是讓人失望的是,很多作者對密宗持有的態度,並不是一個作家的態度。比如,在小說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西域的法師在唸咒語。這是最讓人誤解的地方。咒語在藏傳佛教中,是「真言」的意思,和漢地佛教中的「佛號」本質上是相同的,比如「南無阿彌陀佛」,是佛號,也是真言。但是在小說作者的描寫中,咒語反而成了神秘的法術。其實,在中國道教中,「咒語」倒是有法術的意思,在佛教中是絕對沒有的。
 
  至於一些修持方法,由於大部分人不懂,更成為「迷信」的同義詞。前些年在報道中,新聞工作者很客觀準確地說明了藏傳「歡喜佛」的意義,他們告訴大家,那是一種佛家的修持方法,而不是巫術,更不是違反佛家教義的。可是還有很多人,在內心中對「歡喜佛」產生了誤解,尤其在小說中,更是把這些佛門的修持方法當成了迷信。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進而影響了大家,產生了非常錯誤的認識。
 
  當然,在小說中作者可以想像和發揮,但我不贊成將一些神秘的修持方法刻畫得有些迷信,這當然會讓一部分人對藏傳佛教產生誤解。
 
  我想,很多人想見我,也有迷信的成分。我想這也是世俗人的一種思維習慣,也就是越不瞭解的東西,他們就越感覺神秘,所以越覺得有效。我總是對他們說,我是佛的弟子,是佛家思想的傳播者,對個人的困苦、迷惘,我願意用佛法點化他,願意用佛家的道理引導他,但我絕對不能用法力滿足個人私慾,也不能讓俗家人誤以為佛法是迷信。如果那樣,雖然我用的是佛法,但卻是讓他們離魔道更近了。
 
  雖然佛教已經傳承了千餘年,但現實告訴我,人們對它的認識還是自我的,很多人拜佛,還是為了私慾的。這也無怪乎很多人在求佛的護佑的同時,也相信一些迷信。如果大家都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也就肯定會遠離迷信了。 
 
  註釋:目犍蓮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以神通第一著名。普通人不能看見、不能聽到、不能做到的事情,他都能夠看到、聽到、做到。佛陀並不贊成他玩弄神通,因為奇妙的神通和解脫生死毫無關係。他熱心保護佛教,同情大眾的苦難,很受大眾愛戴。目犍蓮的名氣招來外道的妒忌,他們蓄意殺死他。有一天,他在山中靜坐,外道在崖上投下巨石,把他打成肉餅。許多人都為他悲傷。佛陀對大眾說:「神通是不是恃賴的,業報重於一切,目犍蓮就是一個例子。」只有勤守佛法,求解脫業報,這才是最好的方法。佛教不靠咒術、算命、扶乩、問卜、焚燒紙錢等,這些都是邪術,會擾亂人心,佛弟子不應該做。

 

正法與外道

  稍有佛學常識便會明白,外道法師的行為很難經過佛學教義的衡量,而且他們還喜歡聖化、神化自己,喜歡搞精神崇拜,其實質不是妖言惑眾,就是求名斂財。
 
  在現實生活當中,由於種種原由,有一些人對佛門的修行觀並不十分瞭解,雖有心於修行,卻往往不懂得如何辨別正法與外道。
 
  外道與正法的最大區別就是,外道修行無論有多麼玄妙和神奇,這種神奇不過是相對於世俗常態而言,是絕不可能成功的。絕大部分外道法師、氣功師,包括邪教教主在言說與方式上,往往依佛傍道以示「正統」,也會說什麼破除迷信、眾善奉行、提高心性標準等。這些說法本身沒錯,因為它們就是從佛經上斷章取義出來的,但如何落到實處做功夫卻往往說得很空泛。因是外道,沒有正確的法門,即使修行也易生魔障,具體修持上只注重個人,講究個人的得失與好壞,用一句較為貼切的話來說,外道的修行從來都是「諸法有我」,什麼師父、鬼神或概念上的佛菩薩都是我的「主宰」。正法則不同,佛門真正的修行圓滿必須要三身成就,即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一齊成就,明心見性、開悟見道、見性成佛。
 
  在我們所看到的世事中,幾乎沒有一個外道法師會說自己的東西不是正法是外道,也沒有一個氣功師會講我傳的法不好,就是邪教也不可能公然說我是邪教、我主張邪惡。總之,任何人都會宣稱自己的東西是正法或善法。但我們稍有佛學常識便會明白,這些外道法師、偽氣功師及邪教教主其實還是比較好識別的。就算不懂佛學,通過俗世的各種報道也能看出來,這些外道法師總有一些非常顯著的特徵,比如他們的行為很難通過佛學教義的衡量,而且他們有的還喜歡聖化、神化自己,利用一些依佛傍道的言說,鼓吹跟隨自己修煉可以開發出人體的潛能,像特異功能之類的;喜歡搞精神崇拜,其實質不是妖言惑眾,就是求名斂財,甚至聲稱自己肩負了不得的重大使命,替天行道,揚言能滅掉什麼,創造什麼等等。有了這些顯著特徵,外道與正法其實很容易就區分得開。當然,不能說人家練了氣功就是外道,也有一些人在治病、強身健體方面有所幫助的,這就需要我們一分為二地看待。
 
  為什麼要講正法與外道呢?其實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外道似乎更容易欺騙人心,也更有市場,這在社會上不乏先例。從佛教上來講,就是因為外道宣揚的是「諸法有我」,與博大精深的佛教教義相比,這樣的外道更容易讓人們的血肉之軀起反應,從而停留於外道的一些小術小能上,難有突破性的進展,或是根本誤入歧途,終致走火入魔。
 
  想要達到佛教所堅持的練意,修煉自己的心性和意識,若是急功近利的話,很難如外道般一經修煉就可獲得。因為正法的修習很難,所以,學習正法,似乎既難入門也難堅持。然而,只有以練意為主導的修煉,才有可能使得身業、口業達到真正的清淨,獲得真正的大智慧。
 
  在這裡,我還要強調一點的是,佛法無論顯密,一切法門都是為行方便,都是要與具體修行者相應的緣起法。而密法的特殊之處,其實在於意、氣兩不偏廢,以修心為根本,因此修密法者往往需要很高的定慧力,才有即身成佛的可能。如果對顯宗和密宗的義理和心要並不能融會貫通,也沒有上師的傳承和指導,就選擇密宗修習,則此舉實在糊塗得讓人擔憂。這就如同治病,藥量小則不能祛病;藥量過大,則有毒性!所謂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
 
  要區分一個修行人是正法還是外道,就要看他修行的初衷和目的是什麼,這也就是我們曾經說過的一個人為什麼要修習佛法,他的目的和態度就決定了他將修正法還是行外道。為了盡可能地減少些外道習氣在求佛的過程中走彎路,我們就要時常進行自我批評,同時也應提醒身邊的人不要誤入歧途,這樣才能多為自己創造一些直取無上菩提的助緣。就像佛教界人士經常會說起的那樣:任何人,只要心無以掛礙,心正法就正,自然就會感得諸佛菩薩的幫助和正法的接引。

 

宗派可分,心不可分

  其實,宗派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所有的有無,都在人心。無論是哪種宗派,不都是佛家嗎?宗派本身沒有矛盾,矛盾在人心。
 
  這幾年,總會有人問我,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區別?
 
  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中國佛教有藏傳、漢傳之分,而無論是藏傳還是漢傳,其中又都有很多分支,成為宗派。我也曾想過,為什麼分這麼多宗派呢?有沒有哪個宗派的修持更好、更容易成佛呢?
 
  我想,這是每一個願意皈依佛門的人的普遍想法,大多數人更願意選擇捷徑,或者避免苦行吧。
 
  但既然選擇修行,又怎麼會怕苦呢?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修持之心不堅定,信仰心不真誠。世俗之人在城市生活久了,總有些急功近利的想法,總是要求結果的好,而不去想過程的苦,或者,既要求一個好的結果,又要求一個輕鬆、自在的過程。這種意識本身便不利於修行。
 
  「修行」二字,在「修」也在「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也是在行中修正自己的心。其實修行,不只是字面上理解的修正行為,比如飲酒、殺生等等,更主要的,是修心,心選擇的路,不也是行嗎?而且,心路不正,所作所為也必定不正,有惡念才會導致惡行。
 
  所以我經常告誡我的弟子,端正自己的行為不是最主要的,先要修心。不要只想著修持之後能得到什麼,也不要覺得別門別派的修持方法有多好,沒有堅定的向佛的心,什麼修持方法都不能通往極樂淨土。
 
  佛教分成了那麼多的宗派,並不是哪一派好與不好,哪一派離佛遠還是近,只是方法不同,心路則是同一的,終歸是往一個方向走的,如同百川終歸大海。很多俗家人很不理解,有的河九轉輪迴,歷經坎坷,但也有的河奔騰雄壯,直入大海,兩者確實不同。其實,這是機緣不同。就如佛家修持,前世有了什麼因,現世就有什麼果,如一味地追求不適合自己的、甚至是捷徑的求佛之道,就是貪念。本已有貪念的人,讓他用什麼宗派的方法修持,都不會求得正果的。
 
  在藏傳佛教的寺院中,上師會根據修持者的稟賦、刻苦程度,給他選擇一條合適的修持方式,比如,愛好藝術的人,可以讓他研究書法、繪畫或者建築,讓他為寺院做一些藝術方面的工作,為上師、喇嘛的修持服務,或為求佛的眾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本身也是功德。
 
  其實,宗派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所有的有無,都在人心。這甚至在佛門弟子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交流中我也曾聽一些其他宗派的僧侶說,他們如何如何好,這也是貪。無論哪種宗派,不都是佛家嗎?宗派本身沒有矛盾,矛盾在人心。
 
  我也曾簡單地瞭解過世界上其他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他們也要求眾生平等,也要求與人為善,從根本上看,我們都是普度眾生的,只不過是有一些要求不同,有一些方法不同。那麼,我們又為什麼非要論個高低,非要爭論誰好誰不好呢?
 
  以前別人問我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區別時,我會一一給他們講清楚,如何如何不同等等,但現在,我大多跟他們講,沒有不同。我覺得,對一些不願意皈依佛門或者只是以好奇的心看待佛門的人,這樣的解釋基本就可以了。但是,對一些掌握了一定的佛學知識,或者已經在家修持的人,我都會認真地告訴他們其中的差別,並願意與他們探討。

人人皆可成佛

  當一個人心中有佛,就有了慧根。當他想到要去皈依佛門,那麼,還要懷疑自己有沒有慧根嗎?佛不會因為誰有了慧根就接受誰,也不會因為誰的慧根多就特意眷顧誰。
 
  在我弘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人願意帶著他們的孩子,皈依佛門。但是,很奇怪地,他們總會問我:「仁波切,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嗎?」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在很多小說、電視劇或者傳說中,都是說,皈依佛門的人是要有「慧根」的,很多人也說,某某人皈依了佛門,他是從小就受到佛的感召的,他是前世修行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說一個人是作家,那他注定是文曲星下凡,一般的人想都不要想。這造成了一個誤解:凡是皈依的人,都必須是具備了什麼嚴格的條件,否則就是不行的。
 
  當有的家長問我「您看我的孩子有慧根嗎」的時候,我通常會反問他們:「您也要皈依,那您覺得自己有慧根嗎?」 

  他們都會恍然大悟:為什麼自己沒有慧根卻想皈依佛門,而又要孩子有慧根呢?
 
  能明白這一點的人,我覺得就是有慧根了。如果不明白,我會跟他們說,其實,當一個人心中有佛,就有了慧根。當他想到要去皈依佛門,那麼,為什麼還要懷疑自己有沒有慧根?
 
  佛經中說,一切眾生平等。佛不會因為誰有了慧根就接受誰,誰沒有就排斥誰,也不會因為誰的慧根多就特意眷顧誰,誰的慧根淺就刻意讓他接受逆境的考驗。對佛來說,只要心中有佛,願意以佛門的修持之道規範自己的生活,願意以佛門的道理參與社會生活,願意以佛的心去對待這個世界,他都會接受的。
 
  很多人還有一個大的顧慮,總是覺得自己做錯過很多事,傷害過別人,便說自己沒有慧根,或者,覺得自己受不了佛門的戒律的約束,雖然有心向佛,但是心裡卻覺得離佛家太遠了。其實,佛離眾生是最近的,當你覺得自己「沒資格」向佛的時候,心裡不就是已經有了佛嗎?心裡有了佛,為什麼還要覺得自己離佛遠了呢?況且,佛是以平等的心接納任何人的,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再去想自己有沒有「資格」了。
 
  佛經中說,「人人皆可成佛」,這一句話包含了很多層次的道理,的確是博大精深的一句話。從淺的層次來說,這體現了佛的包容性,佛是以平等的心來接納任何生命的。再深一些想,佛在告訴眾生,佛離你最近,你離佛最近,我們講求的「慧根」,並不是條條框框,並不是要求,而恰恰是相反的,是要人打消疑慮,相信自己是有慧根的。

佛法如海

  我們都想從佛經中得到更多,更多的人卻是想喝那最鹹的一口海水。可以做個比較,當他和一個從一開始就堅持一天喝一口海水的人相比,即使是最鹹的水,裡面的鹽也比不上喝了一生的人多。佛法如海,能取一口的就取一口,能取一瓢的就取一瓢。
 
  走進古籍書店,或者關於宗教知識的書店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佛家的書,有一部分是佛經,也有很大部分是佛法的研究人員、佛家弟子等人寫的,除去這一部分書,還有一些比較通俗的書介紹佛家的小知識。
 
  我身邊總有一些在家修持的人問我:「仁波切,您給我們推薦一些書啊。」我都會很高興地為他們推薦一些。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有一部分人對我說:「仁波切,您推薦的書我們看不懂啊。」或者又說:「能不能再推薦一些簡單一些的啊?」
 
  從自己容易理解的知識入手,循序漸進,這是對的。對於很多信仰佛法的人來說,佛經是很難理解的,沒有師父的引領、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想一下子看懂佛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比如說我曾看過一本介紹佛學名詞的書,僅僅是那麼多常用的詞和概念,就足以讓一個初通佛法的人領悟很長時間了。
 
  佛法真是大海,在這片海中,我們所能讀的書是一小部分,在我們讀的書中,所能領悟的東西,又只佔一小部分,這樣算來,即使是一個堅持修持的人,一輩子都在領悟佛法,又能得到多少呢?
 
  可是,我們能因為永遠讀不完佛經,就不去讀嗎?就像世界上的科學知識、人文知識,有的是幾千年流傳下來堆積到今天,就算是一個專門搞古代文學的,一部《四庫全書》一輩子也看不完的;尤其是科學領域,每天又有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發現,這真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了。
 
  我經常跟有困惑的弟子講,不要因為佛法如海,就覺得自己一輩子也修不成,就覺得灰心,你只要去修,就會有收穫。就像一片大海,從哪裡喝都是鹹的,我們一方面不要總想著找到一口最鹹的水,就像很多人總想著一下子讀一本最通佛法的書;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我們不能喝乾大海,那麼,我們只要喝了,就有收穫,因為,你知道了它是鹹的,這時,佛法就對你的人生起了作用了。當然,信仰堅定的人、修持好的人,還有我們這樣的佛家弟子喝得多些,體會得就更深些,對普通人來講呢,喝一口有一口的好處,多喝一口有多喝一口的好處,但不要因為明知道不能全喝下去就放棄掉。
 
  關於讀書,其實是有這方面的故事的。從前有個國王,剛剛登基,為了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他決心學習天下所有的知識,好利用那些智慧讓天下的百姓幸福平安。為此,他讓臣子把天下所有的智慧書都找來供他學習。
 
  5年之後,找書的臣子們回來了,帶了5000本書。國王一看頭都大了,就讓臣子們去精簡。又5年過去了,臣子們將書精編為500本,可國王還是認為太多了,一個人看500本書也是很困難的啊。又過了5年,臣子們又將書濃縮為50本,這個時候,國王已經被國家的事務攪得焦頭爛額了,哪有時間看書啊。又過了 5年,臣子們終於將書編成了一本,可是國家已經亂了,國王的年齡也大了,即使是那本大智慧的書,也解決不了他和國家的任何問題了。
 
  佛法是最有包容性的,世界上任何問題,用佛家的觀點去體悟,都能得到更多的啟示。就像這個小故事,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那5000本書就像浩如煙海的佛經,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讀完的,也更不可能完全讀懂。我們都像那個渴望智慧的國王一樣,渴望感悟到佛學的真諦,但是,很多人也和他一樣,總想著讀一本濃縮的精華本。如果有,當然最好,可是,就像我說的,大海在哪裡喝都是鹹的,佛經的任何一本都是佛法,本來就沒有高低之分。
 
  從那個小故事裡,每個人都能看明白,如果國王能從第一個5年開始讀書,他早就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了,他的智慧也會越來越多地幫助他解決國家的事務。他總想著一步登天,可是終於有一本天下最好的智慧書送到他的面前時,他已經沒能力領會那些智慧了,他的國家也不需要他的智慧了。
 
  修持佛法的人不也是一樣嗎?我們都想從佛經中得到更多,更多的人卻是想喝那最鹹的一口海水,不要說根本就沒有這口水,即使有,即使一個人費盡一生找到了,等他想喝的時候,他的一生的罪孽已經太多了。可以做個比較,當他和一個從一開始就堅持一天喝一口海水的人相比,即使是最鹹的水,裡面的鹽也比不上喝了一生的人多。
 
  修持佛法就是這個道理,每天在像大海一樣的佛法裡領悟一點點,堅持下來,就是一個大智慧的人。
 
  所以我常對那些說「看不懂」的弟子們說,看了就好,看不懂可以先找看得懂的看,不要不看,也不要想著一口氣看懂最精深的,這都不是修持的好態度。佛法如海,能取一口的就取一口,能取一瓢的就取一瓢,這看個人的機緣,也看修持佛法的態度。

人成即佛成
 
  要想成佛先要成人,人成即佛成。「人成」與我們平時所定義的成功又不完全一樣,這種「成」重在開悟,自悟佛境、佛理的「成」。
 
  佛祖告訴我們,眾生皆有佛性,都有獲得一切智慧與覺悟,並徹底開發生命潛能的屬性,佛學屬於眾生,人人都可以同佛一樣,人人皆可成佛。
 
  到底如何才能成佛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呢?當然要修行。我曾說過,在佛學中,一般出自身、口、意的有意向的任何行為,都可以叫「業」,有業便有業報。「業」 是因緣的產物,可以分為善業和惡業,惡業也可以稱為罪業。凡是利於證得菩提的都可以被稱為善業,而一切不良業力和習性則可被稱為罪業,「罪業不過是修證菩提的一種暫時的障礙罷了,關鍵還在於我們對自己心靈的把握和改造」。我所說的修行,其實就是要創造修證菩提的條件為其減少障礙,就是為了「消業」,消除一切不良的業障,積累善資善因。消業也就是滅罪,遠離一切罪惡的業因,這樣才能不受罪惡的果報。我覺得做人最難的就是要保持身、口、意三業的清淨,身、口造業人皆可見,易於發現,相對也易於監督、改正;唯意造業難察,表面看起來這人還面帶微笑地口若懸河,應承得讓人不予懷疑,實際卻早已經心猿意馬了!這可是需要自己時常監督的一項重任。《華嚴經》說:「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可見,無論是善因還是罪因,其實都在於我們對自己心靈的把握和改造。當我們完全地轉識成智了,成佛了,便是徹底消業,徹底滅罪。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想要達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有可能達到徹底消業的佛境,不過,畢竟佛陀已向我們傳達了這種意思:佛於我們而言,恰恰是求則得之,尋則見之,叩則開之。不論任何人,皆可求得、尋見、叩開。只要我們肯努力修證和實踐,我們就會同他一樣成佛。
 
  如何才能修成正果呢?要想成佛先要成人,人成即佛成。就像我們平時常會講的那樣,無論是工作、娛樂、生活,做什麼事最重要也是最終的結果往往還在於做人,做人成功了,其他的先就成功了一大半了。但我在這裡所講的人成與我們平時所定義的成功又不完全一樣,這種成重在開悟,自悟佛境、佛理的成。
 
  我常告訴弟子,佛法無邊,六道中皆有佛在,而我們平時在佛經典籍中所看到的極其深奧的佛理也許很難理解,但它們可能就蘊含在最普通、最顯見的日常生活中,從宇宙、大自然到人類社會、歷史與文化,再到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男歡女愛,所有普通生活的細節中都可能蘊藏著可以讓人開悟的佛理,而一旦發現了生活中的那些佛理,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佛理也就成了最容易瞭解的道理。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這些生活中所存在的佛理,更多的人則是對此視而不見的,因此說,要想發現生活存在的佛理、開悟的話,首先得做個有心人。佛學認為,人的命運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人的生命並非是宿命的,事在人為,不由任何外在因緣或事態所主宰,而在於對自己言行、思想、精神及心靈的洗滌和改造,以及不斷的自我救贖、完善和超越,只有我們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因此說,能否成人,能否成佛,關鍵也在於自己。
 
  我曾聽說過有一位老禪師留下了這樣的名言:「老僧30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舊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看來一個人從開悟到小悟、到大悟再到徹悟的過程,與其說是成佛的過程,不如說是人在紅塵生活中不斷自我完善、自我開悟的過程。佛祖說,向佛門求福為迷信;向佛門求術(神通)為邪信;只有向佛門求智慧才為正信,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任何人、任何事都需要一個發展和自我完善的過程,當你真的做到了反觀自照,打消妄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使身、口、意三業清淨,洞悉了真如空相、實相無相、實相無相無不相的真意,明瞭實相的大空性,妄念一歇,菩提即現,那麼人自然可以成為完人,人成即佛成,那麼這個人就可以脫離六道的輪迴,成佛了! 
 
  《華嚴經》云:
 
  菩提心,則為大道,能使得入一切智城故;
 
  菩提心,則為淨眼,悉能睹見邪正故;
 
  菩提心,則為明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則為淨水,洗濯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則為良田,長養眾生白淨故;
 
  菩提心,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但願眾生都能明白人成即佛成的道理,在求佛的路上不斷完善自身,不斷使人成,明心見性,悟得菩提心,修成正果。

 

 佛法要在入世中修持

  佛教的教義本質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門」、不理世事的。如果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普度眾生?佛法,從來不是在一間小屋子裡,冥思苦想就能參悟的。
 
  對於信仰,世間有不同的見解。很多人認為,有信仰也是活一輩子,沒信仰也照樣活一生。對這樣的觀點,我們能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進行探討,比如說社會學的、哲學的、心理學的,應該說,在各種各樣的方面,都曾有學者研究過。
 
  對於我來說,我覺得這樣的觀念是將信仰和生活割裂開的認識。很多人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有信仰也叫生活,沒信仰也能生活。同時,我也發現在生活中,的確也存在這樣一部分人,他們有信仰,也在堅持為自己的信仰做些什麼,但是,他們所做的就是心裡面在想,在淨化自己的內心,卻沒有在生活的層面上用自己的信仰指導自己的行為。對於這部分人來說,信仰和生活也是割裂的。其實,這與沒信仰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的。
 
  世界上有幾大宗教系統,也有其餘的科學信仰。對於我來說,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人受到佛法的感召和指引。但對於有其他信仰的人,我也認為他自有他的道理,畢竟,有信仰和沒有信仰,對一個人的生活是有很重要的影響的。只不過,我想說的是,我們要在入世中堅持信仰,體會信仰對我們的好處。
 
  許多誤解了宗教信仰的人,認為它們是避世的,是消極的。我想,這是一種對信仰的不瞭解而造成的曲解。
 
  對我來說,我瞭解的是佛教。佛教的教義本質就是入世的,而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遁入空門」、不理世事。如果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做到普度眾生?
 
  佛教是講「因果」的,可我看到,即使是我們的佛門弟子,也是在「倒因為果」,更別說不瞭解佛教的世俗人了。
 
  這個「倒因為果」的現象是怎麼來的呢?根本就在於沒有理解佛教入世的修持方法,而僅僅將一些初級的入門法門當作了修持,比如打坐、觀想等等個人入門的行為,就當成是悟道了,這是不對的。真正的悟道,是要在入世中獲得的。
 
  佛陀悟道,是在經歷了種種苦修之後才洞悉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諦的。他將他悟到的真諦以各種形式傳遞給了弟子們,逐漸形成了可以流傳的經典、法門等等。而這些,是「果」,不是「因」。
 
  「因」是佛陀在苦修過程中見到了人的老、病、死,從而思考人往何處去;見到了人生的苦難,從而思考人的解脫。同時,這個「因」也在於佛陀在悟道的過程中經歷的磨難,比如,在他於菩提樹下禪定7天之前,曾進行過多年的苦行,甚至每天僅僅吃一點點食物,也就是佛經裡說的「日食一麻一麥」,甚至最後絕食修行。但是,這並沒有讓他領悟解脫之道。佛陀為追尋人的智慧、快樂、解脫,是進行了艱苦的實證的。而這些艱苦,則是佛陀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的「因」。
 
  而我們呢?我們恰恰「倒因為果、倒果為因」了。我們看了一些佛經,瞭解了一些修持的法門,就去以它們為「因」,想用自己的修持,用它們去求證佛果。很多人不是這樣嗎?佛經上這樣說,他就覺得自己理解了,就打坐、唸經,以為這樣就能求得果位了。豈不知,佛經上說的已經是「果」了,而我們要做的,是用自己的 「因」,去求證這個「果」。當我們求證得到時,這個「果」才是我們自己的,是佛法的,而不是誰說的。
 
  這個求證的過程,就是入世的過程。這個用自己的「因」的概念,就是說我們從一開始,就要知道佛法是入世的,是要我們去做的。
 
  正因為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以為躲進小樓,或者單獨在一間小屋中「清修」,就能修成佛了。其實,這時學的是「果」,要證的也是「果」,這不是一個矛盾嗎?這真像世俗生活中所說的一句話:「空對空」了。
 
  我們說佛家入世,就是要讓世人在社會活動中去修持,去求證這個「果」。
 
  通俗一些來講,如果我們能見到親人的離去,我們怎麼能了悟生死?我們又怎麼能理解生離死別的痛苦?有人說,只有當親人離去後,人才能真正地自立,才能真正地成長,就是這個意思。
 
  再如,如果我們一心避世,沒有在社會生活中經過一番拚搏,沒有在自己的貪嗔癡等慾望的支配下,嘗試過慾望之苦,我們又怎麼能理解「求不得苦」?我們又怎麼能知道慾望這種惡趣帶給人的無盡煩惱?世俗世界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年輕人血氣方剛,什麼都想得到,但是,很多長輩卻勸導他說,算了,很多東西不是強求的。老年人經歷過「求不得苦」的磨難,因此,他們知道用什麼樣的心態去化解世俗的矛盾。這,其實已經通了佛法了。但是,如果不經過年輕時的入世劫難,要理解這一點,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在入世的過程中,我們會得到大智慧、大快樂和大解脫。當我們真正能懂得朋友、親人的苦之後,我們才有資格去幫助他,才能對症下藥地排解對方的痛苦,這個時候,我們是快樂的,是智慧的,我們給別人帶來的也是快樂和解脫。如果,我們不入世的話,我們怎麼能做到「對症下藥」?那麼,我們的智慧從何處來?
 
  以上只是一些淺顯的例子,無非說明一個道理:如果我們不入世,第一,我們是對佛法的不理解,甚至是曲解;第二,我們也根本不能瞭解佛法的真諦。
 
  佛法,從來不是在一間小屋子裡,冥思苦想就能參悟的。
 
  不只佛法是這樣,任何信仰,不都是這樣嗎?如果我們的信仰不能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如果我們的信仰只能讓個人去枯想,如果我們的信仰在社會生活中行不通,那麼,我們的信仰就不是真正的信仰。這樣的信仰,就完全是「空對空」的虛幻。

讓你的信仰發揮作用

  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自私,讓我們的信仰變了形,讓它連我們自己都不再相信。其實,是我們沒有做好,我們不知道信仰是要去實踐的,而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信仰是什麼?是讓自己生活得更好嗎?
 
  是,也不是。
 
  很多人說,現在有了信仰,那麼,心靈上就有了一個依靠,有了一個避風港。在迷惘、困惑的時候,能解決心理上的一些問題,能在現實世界的紛擾中,找到一片安靜、純潔的淨土,那麼,自己的人生就會活得更平靜、和諧。
 
  這一點,我想,可以稱為「初級信仰」或者是「低級信仰」。如果每一個人都這樣想,都這樣理解信仰,都是為了自己好受,而不去管別人,那麼,我說,還是不要有信仰好了。因為,對這樣自私的人,有沒有信仰是沒有區別的,甚至,有了信仰,還會誤導別人,實在沒有什麼好處。
 
  對於每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我們時刻反問自己的內心:當初,在被這個信仰感召的時候,我們是被什麼樣的力量吸引的?那時,我們想做的是什麼?
 
  無論是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還是別的科學信仰,在我們最初接觸它的時候,它都是告訴我們,這個信仰,是解決人世和人生的一個心靈途徑,大家要為這個信仰努力去做一些什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達到信仰中的世界。
 
  比如宗教,我們從來不是說這裡是個避風港,你可以躲在這裡,如果大家都躲在這裡,這個世界就是淨土了。我想,任何人都不會相信這個信仰的。再比如科學信仰,都是號召大家去努力實現,而不是讓大家閉門不出,更不會告訴相信它的人,大家不用去努力這個世界就能好。也正因此,任何對信仰執著、堅定的人,都會用行動去做、去弘揚、去實踐。
 
  就以佛教為例,我們告訴每一個信仰佛教的人,只有大家都用佛教的宗旨、教義去認識人生、指導我們的行為,並讓更多的人與我們有共同的心願、理想,讓大家一起去做,我們的信仰才能實現,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說,我們的信仰是有價值的。
 
  我們不能說,信了佛教,你的人生就解脫了。因為大家都沒解脫,這個世界還是充滿了我們極力去改造的惡,那麼,我們信的是什麼呢?這不是在憑空想像嗎?不是迷信嗎?我們一心想著這個世界已經沒有惡趣,沒有苦難了,其實事實根本不是這樣,我們又不去創造,不去努力,到頭來,我們只能發現,我們的信仰什麼也實現不了。那麼,我們一直在心裡憑空想像的,還是最初我們相信的那個信仰嗎?
 
  就像我曾經看過的一些在家修持的弟子,到了老年的時候,兒女不是很孝順,受了些苦難。他們在問:「我虔心向佛這麼多年,怎麼還有這麼多苦啊?」其實,他的修持,完全是自私的,是在尋求佛的「保佑」。迷信一些地說,是在讓神通保佑自己,卻不知道,要想不苦,是要去做的,比如,讓兒女感悟到善,讓他們有慈悲心,這樣,還有晚年兒女不孝的果嗎?可是他沒有去做,而是在內心憑空想像苦難已經消失了。到了最後,他不得不懷疑自己的信仰了,可是他又不知道,這樣的信仰已經根本不是最初的那個了,而是迷信。
 
  可是,又有多少人在信這樣的已經變質的「信仰」?
 
  讓我們的信仰發揮作用,是我們得到信仰的回報的惟一途徑。這個道理一講就明白:如果我們想自己生活得更好,那麼,努力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努力讓我們身邊的人生活得更好,不再有嫉恨、暴力、貪婪等等,而是平等、善良地相處,每個人有困難都互相幫助,只有這樣,自己的生活才能好。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發現,我們的信仰是對的,是成功的。
 
  但是如果是自私的信仰呢?只想著自己得到信仰的好,想像著有一天,世界都太平了、人與人之間都和諧了,自己坐享其成,至少,在苦難的時候,別人都幫著自己。可是,卻沒想一想,你不去幫助別人,不去創造美好,又怎麼讓這個世界美好呢?更多的人,是在拿信仰當護身符,以為有了信仰,就有了保障,仔細想一想,你的信仰從來沒有說過保障什麼,如果是那樣,豈不成了巫術?那麼,你信它嗎?
 
  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自私,讓我們的信仰變了形,讓它連我們自己都不再相信。其實,是我們沒有做好,我們不知道信仰是要去實踐的,而不是想想就可以的。

有了信仰,就要好好堅持

  有了信仰便好,不要探求哪一個比哪一個高級,也不要在心裡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抬高哪一個,貶低哪一個,這都不是對信仰的基本觀念。
 
  在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宗教體系,僅就世界性宗教來說,就有佛教、基督教等等。當然,每一種世界性的宗教,都有它發展、流傳的歷史、文化基礎。這個基礎,也表現在一定的地域性因素上,比如,東方佛教比較普遍,在西方,則是基督教、天主教等比較盛行。
 
  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有很多的東方人信仰基督教,當然,越來越多的西方人也被佛教吸引。
 
  這時,便有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同樣是經過人類歷史考驗並流傳下來的信仰,我們該信哪一個呢?
 
  我身邊的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困惑,有的人甚至直接問我佛教和基督教哪一個比較好。我只能回答他們,有了信仰便好,不要探求哪一個比哪一個高級,也不要在心裡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抬高哪一個,貶低哪一個,這都不是對信仰的基本觀念。
 
  在我身邊的年輕人,有很多對信仰的認識並不很全面,甚至,很多人信仰什麼,完全是心血來潮,甚至是趕時髦,別人念佛了,他也跟著念佛,念著念著,覺得對自己的心靈和生活沒有什麼收益,又不念了;看到別人去教堂做禮拜,也跟著去了,卻對基督教完全不瞭解。這樣的信仰,是將它與生活方式等同了,而不是將它放在心裡,用它來指引生活,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
 
  對信仰基督教的人,我只會告訴他們,要信,就好好信,別三心二意。我相信,有了信仰的人,會以平和、善良的心態生活,對生活中的挫折、矛盾和困難,會以樂觀、向上的心去體會;在事業上,更會面對那些不如意,在福利、地位、待遇等等方面,能用一個自然平常的心態去理解,不會因而產生不必要的煩惱,反而會在有了收穫的時候,得到很多人難以得到的世俗的快樂。如果大家都是這樣去面對人生、面對世界,那麼,我們的世界就能更平和,沒有爭執,沒有矛盾,大家生活在善良和理解中,自然就沒有對別人的暴力和不滿,也沒有對自己的委屈和貪求了。
 
  我這樣說的前提是,我相信所有的信仰都是入世的,都是積極的,都是可以對這個社會的平和和個人的修養、人格有幫助的。
 
  佛教是入世的,是要每一個信仰它的人,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生活,也善待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用我們的信仰,用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去創造我們希望中的世界。而別的宗教信仰呢,如果不存在誤解和在修持過程中的方向的變化,我想,所有信仰的宗旨和目標都是一樣的,我們解釋的都是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的問題,探討的都是人在這個世界的生存問題,追究的都是宇宙的真理。雖然教義不同,但信仰的本源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同。
 
  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很多人在對信仰的問題上就會更加迷惘,這種迷惘,更多地表現在「我該信什麼?」「我信這個對不對?」這樣的疑問上。這樣的疑問,其實是沒有信仰的基礎的,所找的信仰,也只是他對心理問題的一種借口罷了,其實,對他的人生和生活,絲毫沒有半點好處。當遇到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反過來還會懷疑自己的信仰。
 
  這樣的信仰,不信也罷了。
 
  當然,在歷史上,也有很多轉變信仰的例子。但我們要知道,這種對舊信仰的拋棄和對新的信仰的堅定,是有現實的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在入世的基礎上,在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上,對信仰本身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從而發現了它不適合自己的地方。這時,才會出現轉變信仰的情況。
 
  而這種轉變,也是建立在對新的信仰進行了瞭解和研究的基礎上的,認為新的信仰可以解決自己現實中和人生中的問題。這樣的信仰轉變,不是隨便的,也不是潮流式的,更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真正發現了解脫的方法和途徑。這與對信仰的心是不是堅定是兩回事。

嗔心如水月

  嗔心起,恨難消,怒火高,安寧無。明白嗔心如水月的道理,能夠使自己的內心平靜,懷著一顆慈悲心遠離憤怒、仇恨。如果能悟到嗔心如水月的道理,那麼嗔心也即是菩提了。
 
  朋友說他們幾個人一起去王府井吃小吃的時候,又遇到了打架的事。兩個人僅僅因為一張5元的鈔票掉了一個小小的角,在收與不收的問題上爭執起來,最後竟然揮拳相向,引得同行的人與賣東西的人也大打出手。
 
  朋友搖著頭說:「現在的人,火氣太盛!」
 
  對於這種一點小事就大打出手的事,現在似乎並不少見,看起來就像朋友形容的那樣,人們的火氣越來越大了!可是,為什麼人們就不能控制一下,不讓自己的脾氣那麼火暴呢?難不成人們天生就愛打架?我想,當然不應該是這樣的。也許,是日益緊張的生活壓力讓人們無處宣洩自己的情感,才因此而引起的吧!但是,嗔心太盛,於人於己都不利。說白了,嗔心一起,煩惱便起,人本來有的慈悲心、容忍、平靜便都被這嗔心趕到了一邊,擠在了一處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人的嗔心耀武揚威。佛家把嗔心稱為「三毒」之一,有「毒」的心當然是難成正果的。就像那打架的人,因為心頭火起便壓制不住,暴跳如雷,罵也罵了,打了打了,最後看看彼此之間的憤怒和狼狽,想想雖然自己逞了一時的口舌之快,似乎也洩了心頭的怒火,可自己的心裡真的就痛快嗎?自己又能從這罵、這打中得到什麼?除了憤怒,除了傷痛,便只剩了滿心的火了!
 
  佛說,煩惱如空,只是幻化的影像;嗔心如水月,一抓就破,哪有形象可得?
 
  事實確是如此,你生氣了,罵人了,動手打架了,最後其實什麼也剩不下,只有生氣,自己生氣,別人生氣,看的人也好不到哪兒去。如果能克制自己的憤怒,平心靜氣地好好說說,或者乾脆放開這件事不去理會,其實不但自己什麼也沒失去,反而會得到很多:不必生氣,心情自然比那生氣的強;不動手打架,自然少耗費體力,既免去自己的皮肉之苦,也免去別人的皮肉之苦;至於那破了角的錢,早晚花得出去,花不出去的話到銀行換一張新的,照樣可以用。你說這樣麻煩,可銀行總是要去,順便就可以辦的事,麻煩不到哪。想想,倒不如自己走一遭,換張新錢就什麼是非都沒有了。可見,嗔心果如水月,一抓就破。佛經講:「人因嗔心,仇恨敵對,不喜他善,不耐他榮,又因利害衝突,是非蜂起,刀槍相見,非置對方於死地不可,致使人間充滿殺機,人的生命財產備受威脅」。嗔心起,恨難消,怒火高,安寧無。每想到此,我總希望勸火氣旺盛的人能夠學習佛法,明白嗔心如水月的道理,能夠使自己的內心平靜,懷著一顆慈悲心遠離憤怒、仇恨、敵對種種過失,不因嗔恨而殘殺無辜,不因憤怒而虐待生物,慈悲、容忍、寬恕,時時為人著想,處處勸人行善,共享一個安寧的社會、和平的世界。使自己和別人都能夠快樂地生活,於人於己都有利啊!
 
  不過,嗔心也並非一無是處,如同世上萬物皆有它的相對性存在一樣。如果你無法逃避怒氣,也無法在那個讓你發怒的當下平息你的嗔心,不妨試著把嗔心轉成菩提。這個道理就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在醫術高明的大夫手中,就能挽救病患的性命;如果落到屠夫的手中,它便成了一把奪去生命的屠刀。如果能悟到嗔心如水月的道理,那麼嗔心也即是菩提了。

癡心如鏡花

  癡迷帶給人們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除了汗水便是淚水。可人們卻總是捨不得,只在紅塵俗世中癡情於自己的妄想。癡迷於俗世,結果總是一場空。癡心如鏡花,轉頭不復得!
 
  人皆有癡心,也正因此,貪嗔癡被謂為「三毒」。
 
  世間的癡人最多,尤其是那為愛癡狂的人更是數不勝數。孟姜女為夫哭倒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雙雙化蝶,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最具代表性的還得算是那流傳至今的「石頭記」,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悲劇震撼和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就連蒲松齡筆下的狐仙鬼怪,也不乏那癡情癡心種,白蛇傳中的白娘子和許仙,還有一年才能相會一次的牛郎和織女,更成了人間真心癡情的代表。
 
  世人皆癡,看了癡心人做的癡心事,卻難得有情人終成眷屬,便免不了一掬熱淚,感慨不已。輪到自己,茫茫人海中,為尋到那真正的心靈契合的人,又有多少人在不斷尋找,不斷失望,又不斷尋找……
 
  豈不知,癡心猶如鏡花,抓不到摸不著,一觸即破,不復可得!
 
  佛說,人因癡心,不明真理,不尚正義,不知因果,僅憑情緒衝動,胡作非為,導人於迷信,陷人於邪見,人間苦惱,隨之而增。若能學佛,以智慧心對治內心愚癡,不信邪教,止息邪行,進而洗刷內在無明煩惱的積垢,使內心清淨,不顛倒是非,不嫉賢妒能,不傲慢無禮,輕視他人,抬高自己;反而能夠時刻關懷別人,關懷社會,以智慧劍,斷我法二執,放下個人的利害得失,進而捨己為人,如是積福積德,自然使自己的運程,脫離苦因苦果,長養善根,運行於永生不滅,純樂無苦,純淨無染的真理境界……
 
  愛,究竟是什麼?愛她秀美的容貌?愛他滿腹的才華?愛天真的笑容?還是他毫無心機的坦誠?可是,一切終究會變,變了的他(她)你還愛不愛了?如果你曾經那麼癡迷的愛人都會在某一天被你所背棄,那麼還有什麼是你真正所愛的?說白了,你癡情的,你愛的只不過是你自己,以及讓你感覺愉悅的東西而已。
 
  有首偈子說:  
 
  世人意馬離慧房 只用心猿守情長
 
  更有萬般飢渴飲 何時得以歸西鄉
 
  常言恩愛意漸濃 旋踵即落惆悵中
 
  都把愛比天地久 我視驟雨紙蝴蝶
 
  今人若能明此理 何勞別處立功課
 
  我佛言身如露電 一失萬劫難復還
 
  我意勸諸同人知 情愛只是古董貨
 
  粉碎虛空為了當 從此極樂可相賀 
 
  雖然並不知道這偈子出自哪兒,連它的作者也不知所終,但我想,這偈子中寓於情愛之中的癡迷到底是什麼,看完之後便知道了,大概就是那「驟雨紙蝴蝶」以及 「粉碎虛空」吧!世人執著於虛無飄渺的愛情,卻不知那癡迷的盡頭全是淚水和傷痛。追求了一生,卻怎麼也看不透情愛的虛妄,不知那癡情就如鏡中花,一轉頭便不復可得!
 
  愛情如此,世心如是。癡迷帶給人們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除了汗水便是淚水。可人們卻總是捨不得,只在紅塵俗世中癡情於自己的妄想,不明白無論你得到名也好利也好,最終仍會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地離開這紅塵。癡迷於俗世,結果總是一場空。癡心如鏡花,轉頭不復得!
 
  《紅樓夢》裡的《好了歌》道: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可見,癡於情、癡於事,終於會在種種的痛苦或短暫的歡娛之後走向虛無,想起來不免可歎,人活一世,歷盡千辛萬苦,以為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其實卻是一場空。不如化解癡心,悟得癡心鏡花的因果,明瞭此生輪迴的因緣,為得悟菩提積蘊正見。
 
  雖人皆會癡,若以此悟道,也不枉癡情一次,此生輪迴!
 
  鏡花水月本是空
 
  人生在世,要經過多少苦難,我們才能相信平安就是福?要經過多少折磨,我們才能體會寧靜就是祿?要經過多少生滅,我們才能證悟涅就是壽?千江有水千江月,鏡花水月本是空。
 
  鏡中花與水中月,本來就是不可得、不可摸的,因為它們只是影子,是鏡中與水中倒映的影像,也是鏡中與水中並不實際存在的東西。
 
  佛家以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四大(地、水、火、風)及八識(即佛門唯識學中所講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個識)來概括人類生命中的活動、功能、現象和本質等的全部內容。我們的一切身心狀況、形態、生命活動、生活歷程、生存環境與時空,乃至包括行善作惡、聽聞佛法、修證佛法等等,均離不開五蘊、六根、六塵、四大和八識之「屬性規則」。佛家還把衰、毀、譏、苦、稱、譽、利、樂統稱為八風。對於人們來說,最難克服的不是衰、毀、譏、苦,而是稱、譽、利、樂。然而從這些再向裡看,則會看到佛門常講的「四大皆空」,「空」 實際是泛指一切事物的本質為「空性」,是說沒有一種事物能孤立產生、存在和恆常不變,一切都是真如實相的「起用」和「顯露」,因此佛門把事物在實際上非恆常、非孤立、非實有的本然性質叫做「空性」。而若要做到四大皆空,便要做到「無我」。在佛法中,「我」是萬法之中的「法」,萬法都是大空性,「我」是真如依緣起的「產物」,其形態方式自有升滅,絕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獨立之本體的「我」可以執取和貪著。「無我」並非是否定「我」的生命現象、功能和活動,而是由菩提心和慈悲心引發的「無我」的觀照,是從心生出的反觀自照。
 
  若能因此明白了「無我」與「空」,那麼,自然也就明白了鏡花水月其實也是一種「空」了。所謂千江水自有千江月,月只一個,卻化身無數投影江水之中,誰又能說是月亮本身掉在了千江水中?中國古有猴子撈月的傳說,以為是月亮掉到了水裡,撈來撈去卻是一場空,這才知道那真正的月還在天上,水中的月不過是影罷了。何又為影?雖然表現出了物體的形象,實際卻是假的物體,是空的。
 
  紅塵俗世,慾海浮沉,而世間萬物變化無常,滄海桑田,緣起緣滅,一切皆是空。而一切貪嗔癡心,不過如鏡花水月,看著如霧裡看花,卻是一抓即破,終不復得。佛說,明得真性在,方識身外身。看破那鏡花水月,看出的應只有空。執著貪嗔癡,佛道不可為——不執著於貪心,不執著於嗔心,不執著於癡心,不執著於語言,不執著於空像,實相無相無不相,真幻兩不立,不執空不執有,性相一如。
 
  人生在世,要經過多少苦難,我們才能相信平安就是福?要經過多少折磨,我們才能體會寧靜就是祿?要經過多少生滅,我們才能證悟涅就是壽?
 
  千江有水千江月,鏡花水月本是空。了了世間萬物,才知萬物皆空。

 長大了,便有長大的好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無憂無慮,但你不能指望自己永遠是小孩子。讓自己解脫是快樂,讓別人也解脫,是大快樂。而這大快樂,是要長大了才會發現的,這種長大,是智慧、慈悲心的長大。
 
  新近認識了兩個在家修持的弟子,這兩人是父子,同時皈依佛門的。父親體味到了塵世的苦難,皈依佛門是有感而行的,但是孩子,還並不是十分成熟的人,還沒有更多地接觸社會,他的父親是想讓他從小就有個信仰,從小就能夠修持,讓他能有大智慧、大自在地去對待日後的生活。
 
  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煩惱。父親對我說:「師父,我這個孩子一天天大了,我也一天天覺得管不了他了,他小的時候很聽話的,真希望他永遠是那個可愛的小孩子。」
 
  回頭我又問了問孩子,那孩子說:「長大了也真沒意思,每天的煩惱越來越多,不像小時候無憂無慮的了,有的時候都沒有信心去面對那麼多年的人生。」
 
  這一對父子,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人是不可能不長大的,即使明知道要面對更多的煩惱、痛苦,面對更多的無常,也總是不能永遠活在兒童時期吧。一個人在孩子的時候,有孩子時的苦,在成人的時候,有成人時的苦。問題是,在每一個生活的時期,我們都要是個有心人,都要是個會生活、懂得生活的智慧的人。
 
  我對父子兩人說:「長大了,便有長大的好。沒有什麼時期是一個人最好的,苦是永遠存在的,快樂也是永遠存在的,這要看一個人的心是什麼樣的。」
 
  一個人的兒童時期,表面上看來不用參與社會生活,可他難道沒有自己的生活嗎?他沒有足夠的知識,對世間的萬物都疑惑不解,這不是苦嗎?他也沒有力量,甚至不會保護自己,時時會受到外界對他的傷害,簡單來說,身體的疼痛對一個小孩子來講,不是苦嗎?小孩子的時候,沒有智慧,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社會惡念、惡行的誘惑,要他們去辨別、抵制,這不是苦嗎?只不過,他們沒有參與社會的生活,接受苦的面不廣而已。但是就他們能接觸的生活面來講,成人的一點點煩惱就是他們的大苦了。
 
  成人總是覺得小孩子天真、好玩,這是不理解他們的苦啊。
 
  在成人的階段,面對的社會問題更多,因此,覺得苦也更多,這是正常的,就說一個簡單的「求不得苦」,就讓多少人苦了一輩子呢。但是,當我們知道了苦的真諦的時候,我們又何嘗不會得到大解脫、大自在呢?
 
  感悟苦的真諦,是要靠修持的,這裡暫且不談這一點,僅僅說說成長的好。
 
  一個人長大了,有了更多的對社會事物的觀察力、領悟力和分析能力,能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讓生活豐富多彩,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孝道、幫朋友,讓更多的人快樂,這本身不就是大快樂嗎?而這,在小孩子的時期是做不到的。
 
  能夠時刻發現成長的好,也在於能夠發現更多的世俗社會的苦難、不公平,深刻地認識這個社會,從而讓自己對社會的貢獻更多、更大。成人的社會裡,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惡行,如果就此認為長大了是不好,那就本末倒置了。我們應該知道,當我們看到惡的時候,要我們去化解它而不是迴避它,是要我們消除它而不是讓它傷害更多的人。當我們做到這一點時,而且,當我們發現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時,我們不是快樂的嗎?
 
  就像求佛,剛修持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心平靜了,脫離了貪嗔癡三惡趣,這時是高興的,是欣喜的。這個階段有些像是小孩子,自己沒有了煩惱,每天活在快樂中。修持到了一定階段後,我們會發現社會中存在這麼多的苦,甚至越修持越會發現更多的苦,因此,很多修持的人會灰心,會對社會失望。這就像是成年人的社會,即使你想躲避,可苦還是找到你的頭上來。那麼,我們怎麼辦呢?面對那麼多苦,我們明白,只有我們自己在修持是不夠的,我們要讓更多的人感悟佛法,讓更多的人脫離惡趣。雖然我們看到了那麼多的苦,可是我們讓那麼多的人快樂了,我們知道他們也在擺脫苦,我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對的,是對別人有好處的,這不就是快樂嗎?
 
  這就像長大和不長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無憂無慮,但你不能指望自己永遠是小孩子。我們都知道小乘佛教度自己的道理,但我們不能看著別人還在苦中。讓自己解脫當然是快樂,讓別人也解脫,是大快樂。而這大快樂,是要長大了才會發現的,這種長大,是人的年齡的長大,也是智慧、慈悲心的長大。
 
  如果用一顆我為人人的心去長大,長大了自有它的好處。

人生苦難老方知

  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因」得到的「果」。當我們反思自己的人生時,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將「因」與「果」的關係進行梳理的過程。很多人說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這個道理。
 
  大凡到了老年的時候,很多人才會認真地回憶、反思自己的一生。這些回憶中,有年少時的理想,有青年時的輕狂和拚搏,有中年時的磨難、痛苦,當然,還有足以欣慰一生的事業成就……到了老年的時候,這些東西彷彿突然復活了似的,連成了一條線,讓每個人都有很多感悟、心得。在這種心得中,是老人的經驗、教訓。 
 
  很多老年人常常說:「如果當初不那樣……」或者說:「如果那個機會把握住了……」可是,有多少當事人能在當初就做出那樣的決定呢?我們甚至每天都在面臨選擇,選擇的路似乎也有好多種,每一種看來似乎都有很好的前景,於是,更多的時候,更多的人,所做的選擇都像是下賭注似的,這裡不是理性不理性的問題,而是我們即使很理性,也看不到所選擇的有什麼不對。
 
  世事就是這樣,很多當初的最「理性」的選擇,到了後來一回憶,卻是不理性的了,卻讓人後悔了。而很多「撞大運」似的選擇,走來走去,還真就成就了一個人。所謂「世事無常」,大概就是這麼簡單的情況。
 
  如果我們真的把人生的每一步都當成「賭博」,那麼我們也就沒必要認真地生活了,到了選擇的時候,我們「押寶」就是了;我們也沒必要後悔什麼了,畢竟,我們都知道賭博是有輸有贏的,贏了算是偏得,輸了也沒有什麼可沮喪的。
 
  那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到了老年的時候,方才後悔,方才埋怨當初的選擇呢?就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在選擇的時候,都不是隨意的,都是思前想後了一番的,都覺得以後會更好的。當我們的預期想法沒達到的時候,我們的時光和精力已經付出了太多了,又捨不得放棄選擇,所以煩惱的事情越積越多,到了老年,不必再去拚搏的時候,後悔也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很多老年人說,「人生苦難老方知」,好像年輕的時候,所有的苦難都在拚搏、自信和勇氣中被掩蓋了,到了老的時候,它們卻集中發作起來。可是,老人又沒什麼精力、雄心和事業勇氣了,要一下子集中起來承受這些痛苦,也真是人生的一個苦難了。
 
  而且,現在的年輕人也有很多類似的想法了,說什麼「老的時候要遭罪呀」之類的話,進而,連事業心也沒有了,意志消沉、相信迷信,形成了一種宿命論的人生觀。
 
  事實上,所謂「世事無常」,也是一種「因果」。只不過,如果我們終日在宿命的人生觀中生活,我們就看不到這種「因果」,我們就會認為命運對自己不公。
 
  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是我們自己種下的「因」得到的「果」。這個「因」,淺顯地說,就是我們的選擇。當我們為自己的選擇奮鬥了一生後,我們在閒暇的時候反思自己的人生時,所得到的感悟就是將「因」與「果」的關係梳理的過程。很多人說老年人睿智,能看透人生,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我們的選擇又是怎麼種下了「因」呢?比如一個同樣的例子,一個人選擇了物質生活,要掙很多的錢。這是表面上的選擇,我想現實世界裡也還存在大量的這樣的選擇。但是,在行為上,有的人以誠信為本,靠勞動和自己的知識掙錢;有的人呢,則靠「撈偏門」,靠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行為做事。我想這種「因」所造成的「果」,我們是好理解的,在佛家裡說,這是「現世報」,很多人在活著的時候就能得到「報應」。另一種,是在心理上的,比如,有的人掙錢是為了家庭、親人或者幫助更多的人;有些人卻有了點私心,掙錢的目的不那麼純粹,是要報復、要揮霍,或者,是要用掙到的錢做另外的惡事。表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都誠實勞動,都遵紀守法,但是,內心的動機卻是不一樣的,也就是「因」是不一樣的,所得的「果」也就不一樣。假設來說,掙錢為了孝順老人的,雖然掙得少,卻心安理得,當他的老人離世後,他是快樂的,因為他用自己的努力為老人送了終。而對於那些目的本來就不純的人來說,掙了很多的錢,卻為的是一個邪惡的念頭,這個念頭會讓人形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是「鬱鬱不得志」,又哪來的快樂和解脫?到了老年的時候,苦難的「果」也是正常的了。
 
  剛才說的是一個同樣的例子。我們還可以講不同樣的例子。比如一對同學,在同樣面臨就業選擇的時候,一個人的選擇比較自私,過著一種和普通人一樣的,但是為了自己的平凡生活;另一個人的選擇比較高尚,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大眾的,或者是胸懷遠大的理想的,所做的,也都是「我為人人」的事業。到了老年時,他們的「果」也是不一樣的。前者,雖然生活無憂,卻處處可以碰到矛盾、委屈和痛苦;而後者呢,雖然不一定有富足的生活,但是心底無私、寬闊,他的快樂是建立在解脫的基礎上的。
 
  所以我們說,選擇即是「因」。正像我前面所說的,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兩種選擇方向都差不多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選擇哪一個更好,於是就「蒙」一個算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分析利弊的時候,又何嘗沒有私心?這就是「因」。
 
  「人生苦難老方知」,這個「知」,是與我們年輕時種的「因」有關的。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人到了一定歲數,才顯得睿智,才顯得成熟。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老年人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對社會事務的處理方法更老到,這個老到,不是油滑,而是穩健。
 
  應該說,老年人在我們的社會裡是年輕人的一筆精神財富。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一定的角度上看,這話是很有道理的。不管是什麼動機,老年人願意將他們對人生的感悟傳授給我們,並希望我們能夠少走彎路,少遇到挫折。
 
  正所謂老年人「過的橋比年輕人走的路都長」,在他們的一生中,遇到過的矛盾、困苦要比年輕人目前所遇到的多得多,同時,他們對這些困難的理解也比我們全面、深刻得多。這不就是一種財富嗎?
 
  很多人說人到了一定歲數,才顯得睿智,才顯得成熟。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他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對社會事務的處理方法更老到,這個老到,不是油滑,而是穩健。所以,在行為上,給人的感覺是,老年人卻比年輕人更有智慧。
 
  年輕人的智慧是聰明,是勇氣和信心,而老年人呢,是對前因後果的瞭然於胸,是對處理方式的全盤掌握。
 
  為什麼會到了老年的時候,人會越來越有智慧了呢?不是因為老年的時候人的頭腦從生理上成熟了,如果這樣理解,就是將「智慧」等同於「聰明」或者「創造力」了。我們說的「智慧」,其實質就是佛家所說的「智慧」,這種智慧,能通達宇宙萬物,能觀照人世百態,是一種對人生的觀念和看法。
 
  老年人具備這種「智慧」,有兩個必備的條件,第一,是要在漫長的人生中,對人間的矛盾、困惑、苦難等有深刻的認識,這種深刻,一要不偏激、不激憤,而是理性地看待,二要善於思考,善於總結,不是得過且過,而是要在經歷中發現人世生活的普遍道理和普遍規律。第二個條件,則是老年人已經基本上不參與紛繁的社會生活了,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人生的問題,而不受世俗事務的打擾,這個環境讓他們的思考和總結很少有雜念。這個環境,也就類似於佛家講的「禪定」的狀態,雖然有很大的不同,卻也殊途同歸。
 
  這樣講,我們就可以明白,佛家講的「智慧」從哪裡來的?一是從入世中來,從實踐中來,沒有這個基礎,所有的思想都是別人的,都是別人說的或者是別人寫的,要不,就是自己的空想。二是從內心的環境中來,不能邊思考深刻的問題,邊做一些干擾思考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的思考成果往往會受到所做事情的左右,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感受過。不受世俗事務的左右,在佛家講,就是不受有相的幻象的誘惑。
 
  有一個很著名的政治家,他從小不是我們想像的「好孩子」,他也淘氣,也叛逆,有年輕人那種我行我素的天性。他說過一句名言:「30歲之前,父親的話在我看來是迂腐的,30歲後,才知道父親的話每一句都是真知灼見。」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要經歷困惑甚至磨難的,但是,老年人是提醒過我們的啊,我們不能說沒有先輩的例子作為我們的借鑒啊。
 
  那麼,我們為什麼非要「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而不能在年輕的時候就具備老年人的智慧呢?為什麼非要到了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才有成熟、容忍的性格和掌握處理事情的方法呢?
 
  喜歡讀歷史書的人大概都知道,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每一代都不乏這樣的人,在年輕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具備了非常高的人格修養和非常適應社會的處世原則,這類人大多都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也為時代創造了很大的價值。這就是說,不需要靠天才,也不是神秘現象,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充滿「智慧」。
 
  這個「智慧」,就要靠修煉。這種修煉,有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對社會事務的敏感等多種因素,這些,都是後天可以養成的。可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不具備這種素質?這就是因為很多的人執著於世俗了。
 
  人年輕的時候,接觸的東西多,領悟得快,好奇心也強,所以,什麼事情都願意嘗試,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做,這就難免分了心,也就是說,被很多幻象的東西誘惑、迷惑了。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昨天還發誓好好學習,今天又要做明星夢,後天沒準兒和別人學著做生意去了。這樣,世俗的事就糾纏住了人的本心,這個本心本應該是純淨、安靜和充滿智慧的,可被這麼一攪,想的都是爭鬥、矛盾、迷惘等等,在佛家講,這就是陷入貪嗔癡三惡趣了。久而久之,這樣的心怎麼能看明白自己?又怎麼能看明白這個世界呢?
 
  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大智慧,問題是,你用什麼樣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

愛情的力量

  200561日,一對英國夫婦慶祝結婚80週年,他們也是目前世界上婚姻時間最長的夫婦。看看他們的愛情「保鮮」秘訣吧:常說「對不起」和「是,親愛的」。這兩句話,其實是用最簡單最世俗的言語解釋了佛家對愛情的觀念。
 
  愛情在現在這個世俗社會裡,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也因此顯得越來越珍貴了。我想沒有一個人不想要一個幸福美滿的愛情,可是,憧憬和追尋得越強烈,愛情彷彿就越脆弱,變得經不起一點風浪,甚至一言不和都可能讓一段讓人羨慕的感情夭折;愛情越脆弱,人們對愛情就越失望,但在心裡,對純真愛情的渴望也越強烈,愛情,在人的心中也越重要,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
 
  作為佛家弟子,我對愛情和婚姻是有自己的理解和認識的,我堅信愛情和婚姻是輪迴和因果的關係所造就的緣分。在現實生活中,我看過太多人間的離合,就是在現在,身邊也有很多人是家庭不和,感情處於危機中。而也有很多家庭,夫妻相敬如賓,感情維繫得很好,而且,時間越久,感情越深厚。或許,正是因為我跳出了世俗愛情的界限,所以,我能更清楚地看到愛情的真諦。
 
  佛家對愛情和婚姻的觀念,我想即使是不懂佛法的人,也能知道一些。我們認為姻緣是前世修定的,大千世界,兩人能相遇,這本身就是緣分,而能修成感情,進而結成婚姻,這是十分不容易的,是前世所做的功德的「果」。而感情失和、婚姻破裂,在佛家看來,也是早有「因」在前,只不過,今世要人品嚐這個「果」罷了。
 
  然而,我們又是這麼執著於這個「果」,甚至,將這個「果」當成「因」,感情失敗了之後,便一蹶不振,自暴自棄,或者,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理想,玩世不恭,做出了很多荒唐事。問他原因,他卻振振有辭:「如果不是因為那段愛情,也根本不會這樣的。」言外之意,是如果當初的愛情圓滿了,自己也就生活得平安了,也就「換個活法」了。
 
  這不是給自己找理由嗎?
 
  我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愛情,本來就不是可以一談就成的,世界上這麼多東西,惟獨愛情是最難得到的,因為它是兩個人的事。一個人有知識、力量、頭腦,可以得到學位、地位和事業成就,只要達到標準就可以有收穫,可愛情的標準,卻不是自己定的,也不是社會定的。那麼,我們所做的所有努力,便都不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愛情,就在這樣的得與失、幸福和痛苦中穿插在我們的生活中。
 
  可是,更多的人在痛苦的時候,卻忘了擁有時的幸福,於是,心理失衡,不相信感情,沒有事業心,更糟的是因愛生恨。現在,類似感情報復的事情,每每見於報端,讓人不禁問:愛情是很美的人間情愫,為什麼失衡的心理會變成惡魔?
 
  而看看恩愛到老的夫妻,我們會得到更多的啟示。
 
  但凡平安幸福地走過一生的夫妻,都有幾個相同的特徵:互相信任、寬容、誠實、承擔自己的錯誤、改變自己與對方不適應的地方,即使自己是沒有錯的……其實,在他們的心中,何嘗不知道愛情是轉瞬而過的東西?想當時的激情在漫長的瑣碎生活中已經淡化,轉為濃濃的親情,而這親情,是因為個人的心中世界大了,理解的事物多了,心胸寬了,能包容一切了,才可能包容對方的錯,並讓自己所有自私的想法不去傷害對方。
 
  200561日,一對英國夫婦慶祝結婚80週年,他們也是目前世界上婚姻時間最長的夫婦。看看他們的愛情「保鮮」秘訣吧:常說「對不起」和「是,親愛的」。這兩句話,其實是用最簡單最世俗的言語解釋了佛家對愛情的觀念:愛情是前世修來的,但世事無常,我們也要知道,今生今世,我們也是在修行,是在給來世修。那麼,在今世,我們所做的,又有哪些是我們應得的,又有哪些是我們只要享受,不去付出的?
 
  愛情就是這樣,沒有付出,就沒有幸福美滿。
 
  很多人或許很痛苦,他們要問我:「我付出得很多了,我為她……」我們承認,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我們會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是,話說回來,誰相信金錢可以買愛情?如果不相信,那麼,我們不要說我們付出了什麼。還有的人,付出的是感情,是精神方面的,為此,很多人埋怨,對對方用情這麼深,對方怎麼那麼傷害我呢?如果是這樣,我們要想想,哪有不必付出情感就能得到愛情的時候?而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又完全是那麼純粹和純潔嗎?
 
  很早以前,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這段故事,也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經典愛情。
 
  早年,金岳霖十分喜歡林徽因,可是,林徽因卻和金岳霖的好朋友梁思成有了感情。梁思成從小有殘疾,對林徽因說,還是選擇金岳霖吧,而且還十分肯定金岳霖的為人和學問。林徽因將這段事和金岳霖講述了一遍。金岳霖沉思了半晌,對林徽因說:「看來,梁思成是最愛你的,我的愛比不上他的。」
 
  從此,金岳霖再也沒打擾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感情,而且,和他們成了很好的朋友。金岳霖成全了梁、林的婚姻佳話,他卻終身未娶。
 
  我想,這就是愛情的力量。

友誼永在

  為什麼朋友多了,而「友誼」卻少了呢?因為我們在內心中設了一堵牆,讓每一次情感的交流都撞牆而回。人心隔成的牆,比世界上任何磚砌的牆都要難以摧毀。友誼永在,問題在於我們的那顆心在不在。
 
  在這個世界上,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多少個人?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人海茫茫,我們結識了那麼多的朋友,又有哪一個可以說保持了很好的友誼?
 
  我想,對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確實會讓很多人深思一會兒的了。同時,我想也有很多人會說,真正能稱得上是「友誼」而交往的朋友,實在是少而又少。
 
  每個人和朋友的交往,都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有公共原則,比如,對方的人品、道德層次和行為規範等等,另外的,就是私人化的,比如性格、家庭背景、學識等等,就看投緣不投緣了。可是,我們交往了那麼多人,不能說每一個人都是壞人,也不能說每一個人都和我們不投緣,為什麼朋友多了,而「友誼」卻少了呢? 
 
  就在內心。因為我們在內心中設了一堵牆,讓每一次情感的交流都撞牆而回。人心隔成的牆,比世界上任何磚砌的牆都要難以摧毀。
 
  比如說,我們在新認識一個朋友的時候,首先會察言觀色,心裡早就存在個念頭:這個人找我有什麼目的?是不是利用我?或者,就是我得用這個人做些什麼。有了這兩種念頭後,我們怎麼能指望所謂「友誼」?
 
  有的人說,所謂「友誼」,只是停留在青春期之前或者學生時代。他們的道理是,這個時期交的朋友,是互相沒有機心,沒有防備的,純粹是感情和經歷的交融,是打都打不散的鐵朋友。而在成年後,在社會上交的朋友呢,則多了一層利用關係,是互相辦事情的,而不是互相交心的。
 
  可是,我們也知道,同學、少年時的玩伴,長大後都是天各一方,有很多都是多年不見的了,還談什麼「友誼」?況且很多人,長大後變化很大,我們都不見得能在一起談得來,這時還能存在「友誼」嗎?更有這樣一種現象:同學聚會的時候,凡是有了地位和職位的人,似乎都是別人「友誼」的對象了,而那些工作、生活不如意的人,即使以前感情再好,也只是「普通朋友」,僅僅是「敘舊」的對象罷了。
 
  這時候,很多的人將「友誼」二字置於利益之上了,凡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人,則似乎可以保持「友誼」,沒有的,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那麼,這是我們對「友誼」的認識嗎?我們一邊口口聲聲說友誼難尋難得,另一面,卻在破壞友誼在自己內心中的形象,根本就是用兩種概念來講一個事物,這樣的「友誼」,到底是什麼呢?
 
  在世俗中生活,我們除了親人,還需要朋友。人世間,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解脫的。這個時候,我們除了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依靠、排解和安慰、理解。
 
  然而,我們是怎麼做的呢?當我們有了難處的時候,我們想到了朋友,這時的朋友,就不普通了,而是上升到「友誼」了。而當我們「平步青雲」的時候呢,我們孤傲、自滿、剛愎,內心裡起了「霸氣」,這時候,好心的朋友規勸我們幾句,我們就對人家起了疑心,不是認為對方嫉妒,就是尋思對方有什麼企圖。豈不知,這個時候,才真的是「大難臨頭」的時候!
 
  人的苦難,不在一時的手頭拮据和物質上的難處,而是自己身陷泥潭而不自知。這個時候,有朋友善意地提醒、幫助,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友誼」嗎?而又有多少人,視而不見,反而心中生怨?
 
  人生於世,若能兩心相交,已經是萬分難得。可是,我們是那麼不重視這種難得,往往將友誼、親情、愛情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感情輕易拋棄,而對地位、官職等虛幻的東西趨之若鶩。這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是「生在苦中以為福」呢。
 
  其實,「友誼」是不可求,但又哪裡是不可遇的呢。我們都以為身邊的每一個人都不足以結交出友誼,這是我們遇到而不自知。凡是所有精神方面的東西,都是靠我們去「修」的,就比如信仰,不是擺在那裡我們直接拿了就可以用了,如果是這樣,我們拋棄得也必定更快。這要我們去「修」,用什麼「修」呢,要靠我們的內心。
 
  這顆心,不是互相利用的自私之心,不是互相提防的小人之心,也不是可同甘不能共苦的狹隘之心,而是一顆用善、誠、真、直築建起來的心。這顆心,不要有怨恨、嫉妒、攀比,更不要隱匿自己的不好,試著用這樣的心去交流,你會發現,對方也是這樣想的。
 
  在每個時代,都有偉大的友誼存在。我們會發現,凡是所有成就了一生的友誼的人,其人格都是高尚的,也都是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的。
 
  友誼永在,問題在於我們的那顆心在不在。

在童年,你耕種了什麼?

  「讓孩子學會做個人」。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完善的人格,讓他們學著有善心,胸襟廣闊,心中裝有天地,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大概是說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當他領獎的時候,主持人問他:「對您來講,您認為得這個獎,什麼年齡的經歷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科學家毫不猶豫地說:「童年。」
 
  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看到這則故事的開頭時,都以為他會說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啊,結婚以後有了好的家庭,從而讓他安心工作啊等等。
 
  科學家解釋道:「在我的童年,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這讓我直至現在還在受益,我所有的成績,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
 
  我們可以想像,他所說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是早睡早起不偷懶,可以是遵守計劃一絲不苟,也可以是保持心情愉悅不緊張,甚至,可以是團結、友愛、積極、胸懷廣闊。這些,都是良好的生活習慣。
 
  而這些生活習慣,確實都是在兒童時期就可以養成的,至少,是在這個期間打下的基礎。
 
  這樣說來,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了。
 
  現在的父母,有沒有認識到童年的重要呢?除了在生活方面的習慣外,很多做父母的,要求孩子有學習的能力、競爭的意識以及很多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這些,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僅僅是這些嗎?
 
  還有信仰!我們不要忽視信仰對一個人的人生產生的重要作用。很多人依然將信仰當成滿足精神需求的那一層次的東西,認為孩子還小,還不能理解那些,就不必教育這方面的知識了。其實,這是很錯誤的觀點。第一,信仰不是精神產品,它不是文學藝術,不是為了心的愉悅而產生的產品,而是引導一個人理解生活和世界的基礎。第二,信仰說得通俗些,就是人生觀,就是一個人的胸懷,這不是需要從小就養成的嗎?父母教孩子團結、尊重、胸襟要豁達,我看,這就是信仰的基礎。至於將信仰當成迷信,則是愚昧的想法了,更不可取了。
 
  其實,每一個做父母的,又何嘗不知道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個比方說得好:一個人成年後的事業,基本就是童年時想像的心願。仔細想想,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成年人所做的事,其實都有兒時理想的影子,或者,都是與兒時的某一個想法、經歷相對應的。
 
  佛家講求因果,我們認為,兒童的心底是一片未被污染的淨土,而童年的經歷,就容易讓兒童在沒有辨別能力的情況下,受到世俗社會的一些不好的現象的影響,從而很多孩子都有了貪嗔癡等惡趣,比如小小年紀就口出髒言、不尊敬師長、甚至以暴力去解決矛盾。這就種下了惡的「因」,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能夠得到什麼「果」,我想不只是佛家弟子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能想像得到。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上是不夠完美的。比如,我看到兒童學會了說髒話後,家長採取的方式是狠狠地呵斥,孩子做了錯事,動輒打一頓。這是不對的,家長要和兒童說清楚這樣做為什麼是不對的,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的內心中,逐漸培育出信仰的輪廓,讓他明白,發善心、做善事,不是父母的紀律,也不是社會的規範,而是自己成為一個「人」 必要的要求。不然,很多孩子完全可以反問:「別的人這麼做,我為什麼不能?」這個問題,只有信仰能解釋清楚。
 
  如果說,童年是人生的「因」,那麼,老年就是人生的「果」。每一個人都希望在老年的時候能自問實現了人生價值,有所收穫。但是,大多數人認為這個「果」是靠著青年時的學習,靠中年時的拚搏,而忽視了童年的重要。「讓孩子像個孩子。」這是現在的社會對兒童教育的一個觀念,說的是給孩子減輕負擔,恢復他們天真快樂的本性,而且,不讓成人社會的不良影響污染了孩子純淨的心靈。
 
  但是我要補充一點,「讓孩子學會做個人」。這就是要逐漸培養孩子的完善的人格,讓他們學著有善心,胸襟廣闊,心中裝有天地,做一個有信仰的人。

如是因,如是果

  人一生的因緣不只在此一世中,還有上世、上上世的因緣,同時,也將存在於下世、下下世的輪迴中。但無論怎樣輪迴,卻始終是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佛講因緣,還有因果。萬事皆有因亦有果,如是因,才有如是果。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這樣的因緣。
 
  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曾發生了一件有些離奇的案件。德克薩斯州有一個騙子叫格林·迪克林特,他拋棄了一個被他玩弄後的姑娘。姑娘痛苦不堪,最後,含悲自殺。姑娘的弟弟一直想為姐姐報仇,有一天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朝格林開了一槍。不想,子彈偏了一點,擦過格林的臉射進了格林旁邊的樹裡。格林除了臉上被擦破了一層皮外,其他可算是毫髮無傷,這讓他暗自慶幸。然而自那以後,那顆嵌入了樹中的子彈卻成了格林所有噩夢的根源,每當他夢到自己被那顆子彈射中之後,總會從夢中驚醒,然後又會在一身冷汗中不停地想起那顆顯些要了自己性命的子彈。終於,格林再也忍受不了這顆子彈的存在了,他決定把那顆嵌著子彈的樹鋸倒,從此對自己就再也不會有什麼威脅了,而自己的噩夢也就會理所當然地消失了。
 
  於是,格林找來一把鋸,打算把樹鋸倒。沒想到樹比較粗,用鋸很難鋸倒,於是他就找來了一些炸藥,打算用炸藥把大樹炸倒。炸藥放好,點著後,他跑到一邊準備親眼看著自己的噩夢被炸倒的一刻。爆炸聲響起,格林卻應聲倒下了!原來,那顆留在樹裡的子彈因為炸藥的威力而彈出,恰好擊中了等在一邊的格林。
 
  本想除掉自己噩夢的根源,不想仍是被復仇的子彈所擊中,冥冥中,還是給那死去的姑娘報了仇。
 
  你可以說這一切只不過是個巧合,巧合得需要所有的人物、時間、地點,甚至連人物的心情都要完全對得上號,才有可能出現這樣巧得不能再巧的一幕。但在我看來,其實這就是我想要說的一種因緣。正因為有格林種惡因在先,才會有姑娘的弟弟找他報仇的惡果在後;正因為他心中有鬼,時常因子彈做噩夢在先,才有想要除掉子彈的心思在後;正因為有他作惡遭人報復在先,才有子彈偏巧擊中他在後啊!正因為有這樣的因,才導致他受了這樣的果。自己種因,自己得果啊!
 
  世上總是有那麼巧的事存在,為什麼?就是因為因緣實在是太奇妙、太不可思議,只要你給自己種了因,日後便自然會得到那樣的果。我還聽說過這樣一件事,說是德國的一家報紙廣告上說,有一輛八成新的寶馬車出賣,價格只需要1馬克。因為那天剛巧是愚人節,因此人們幾乎都把這則廣告當成了愚人節的笑話,一笑了之,沒往心裡去。有一個美國青年卻相信了,於是按照廣告提供的聯繫方式與車主取得了聯繫,一問,這廣告竟然是真的,於是,年輕人只花了1馬克便買到了那輛八成新的寶馬轎車!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可是,這麼巧的事偏偏就發生了。原來,出賣寶馬車的女主人只是出於氣憤才出此策,她的丈夫剛剛去逝,卻在遺囑裡把這輛寶馬車分給了他的情人。女主人一氣之下,決定以1馬克的價格把車賣掉,將車錢給她丈夫的情人。
 
  你看,這世上的許多事其實都在這因果裡,所謂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就是這個道理,只不過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似乎僅僅是幸運和倒霉之分:有的人第一次買彩票就中了大獎,也有人第一次偷東西就被抓了起來;有人第一次上戰場就立下了赫赫戰功,有的人卻可能第一次去紅燈區就染上了艾滋病;有的人只唱了一首歌就紅遍了大江南北,有的人卻可能在天天走的樓梯上摔斷了骨頭……
 
  其實則不然,至少不是單純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人一生的因緣不只在此一世中,還有上世、上上世的因緣,同時,也將存在於下世、下下世的輪迴中。但無論怎樣輪迴,卻始終是因緣會聚時,果報還自受。
 
  雖然都說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是,為什麼有一些惡貫滿盈的惡人卻在世上逍遙自在呢?而那鞠躬盡瘁的好人卻總有著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因緣不只一世的原因了。惡人享福、好人短壽,只能說明他們上一世的業報是不同的。惡人也許在上世積了許多福報,之所以沒馬上就遭報應,就是因為福報未盡,福報一盡,自然就要遭惡報了。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至於到底是先有福報還是先有惡報,則要看個人的因緣了,善緣先成熟則先報福報,惡緣先成熟則先報惡報。
 
  有人說:
 
  無私的愛+助人=快樂
 
  耐心+容忍=面目美好
 
  佈施+慷慨=生活無缺與富裕
 
  護生+不殺生=健康長壽
 
  誠實的語言=所說的話受人敬重、相信
 
  善良心=受人愛戴、萬事如意
 
  貞節=配偶相合
 
  而最可貴的因果就是——智慧+菩提心=
 
  福報大,福報享盡,終會受報
 
  歹路不可走
 
  舉頭三尺有神明
 
  我代表最廣義的真理,因果是其中之一。
 
  還有一段話,是我非常欣賞的,佛陀說:
 
  我已經為你指出可以得到究竟快樂的道路,
 
  可是……
 
  能不能得到究竟快樂,完全在於你自己
 
  你——是否修行。
 
  說得非常有道理!

 冷水泡茶慢慢濃 -- 第一部份

  茶總是要慢慢地飲、慢慢地品,才能嘗出其中的味道,品出其中的深意。茶道的本質是要從瑣碎的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裡感悟到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亦如此。
 
  (一)
 
  雖然我並不喜歡喝茶,但身邊的很多朋友卻很喜歡,所以無論是我的辦公室還是我的住處,常會準備一些茶葉,待朋友來訪時飲用。古人常會把飲茶與禪悟相聯,於是我便萌發了對茶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據說「茶」字的由來在中國的歷史上,曾度過了相當漫長的過程。在中國古代的有關史料記載中,茶曾有很多名稱,但茶則是正名。茶的寫法也多種多樣,在中唐之前,「茶」字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到了中唐時,由於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得更加清楚、直觀,茶的音、形、義便趨於統一,後來,表示茶的「荼」字就被去掉了一劃,變成了現在的「茶」字。
 
  茶的歷史從有記載算起至今也已幾千年了,從原始社會的神農時代,即公元前28世紀,人類便發現了茶葉。在《神農百草經》上就記載了「神農嘗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可以看出,當時的茶葉是作為藥用出現的,與我們今天所飲用的茶葉意義並不相同。到了約公元前 1000年的西周時代,茶葉便成了巴蜀一帶「納貢」的珍品,而這也是茶葉作為貢品的形象出現的最早記錄。待到春秋時期,茶葉已經成為菜餚湯料供人使用了,《晏子春秋》就有這樣的記載:「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茶葉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到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從它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表現形式的迅速變化,就可以看出一二。三國時期,《三國誌》的記載中則出現了最早的「以茶代酒」的字樣,而隋朝文帝患病,則被告知「茗草服之,果然見效」,於是國人爭相采之,茶葉也由藥用演變成社交飲料。到唐代,茶葉才從社會上層走向全民,公元780年,唐朝已開始徵收茶稅,可見茶葉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和廣泛了。公元80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師從中國帶茶籽、茶樹回國,這是茶葉傳入日本最早的記載。宋代開始弘揚茶文化,明代則專設了茶司馬,專司茶貿易。明代的茶發生了一項最顯著的改變就是,廢團茶,興葉茶。從明代開始,貢茶由茶團改為芽茶,即散葉茶,茶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終於慢慢地接近了現在的樣子。

  儘管茶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因此地方不同,飲茶的習慣和習俗也有著很大的差異。擂茶、龍虎鬥茶、竹筒茶、鍋帽茶、蓋碗茶、婆婆茶,種種不同的飲茶習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而因茶而生出的茶具的發展壯大,以及越來越講究的茶道,似乎也都在不約而同地暗示著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茶在中國的美術、書法及文學史上所佔據的地位,恐怕是其他事物所不能比擬的,也多少有些望塵莫及。與茶有關的茶聯、楹聯以及各種各樣的茶回文,至今看來仍讓人嘖嘖稱奇。其中比較出名的還得屬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所留下的那副對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據說蘇東坡有一次外游時,在一座廟中休息時遇到了主持寺廟的老道,由於老道並不認識蘇東坡,因此只是冷淡地對蘇東坡說:「坐。」又吩咐道童:「茶。」待他與蘇東坡交談後發現這人才學過人,但把蘇東坡引至廂房,客氣地說:「請坐。」又對道童說:「敬茶。」繼續深入地交談後,老道才知道原來坐在他面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於是連忙起身作揖道:「請上坐。」又讓道童「敬香茶。」老道對蘇東坡態度的前倨後恭,讓蘇東坡頗有些世態炎涼般的感慨,當老道請蘇東坡給寺廟留下墨寶時,蘇東坡便以這位老道前後3次所說的話為內容寫下了這副對聯。看似不經意的串聯,實則帶有苦心的深意,從語氣的變化看出人的變化及態度的變化,令人感歎的是,即使在那紅塵外修持的出家人,也有不能免俗的勢利心,對人,也對茶。想來那接過著名詩人墨寶的老道,看到這樣一副出自名家卻頗有諷刺意味的對聯時,該是一副很不好意思羞紅了臉的樣子吧! 
 
  關於茶的品種和起源,更是可以細細地說上三天三夜,有很多茶的起源和發展至今聽來仍是讓人感動的傳說和歷史。無論是烏龍還是苦丁,毛尖、龍井或是碧螺春,哪怕只是普通的花茶,細究起來都有著各自的傳聞。當那些充滿了善良和希望的傳說經過千年的時空流傳至今,我想,總會有些關於茶的最深的含義也一同傳遞了下來,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各自不同地體現著。
 
  有人就曾說過,茶是有靈性、有生命的。茶的生命並不在於茶本身,而是在於採茶人、制茶人、品茶人的心。飲茶使人寧心、靜氣、養神、修身養性。當茶葉在水中不住地翻騰、起舞,時而浮起、時而沉下、沉下之後旋又浮起,並在這浮沉中醞釀出關於茶的種種味道,這點細品起來倒是很像我們的人生!
 
  或者,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飲茶的一個原因吧!茶總是要慢慢地飲、慢慢地品,才能嘗出其中的味道,品出其中的深意。

冷水泡茶慢慢濃 -- 第二部份

  (二)

  真的仔細探究一個事物的來龍去脈時,常常會有一些驚人的發現。如同探究到了茶那古老的起源一樣,與茶相關聯的文化和風俗同樣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與茶相關的種種引申也是豐富多彩,就比如那曾在社會上風靡一時,至今仍沿用著的茶話會,原來卻也是茶文化的一種引申。
 
  據說茶話會算得上是近代世界上都很時髦的一種集會。它既不像古代茶宴、茶會那樣隆重和講究,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樣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禮儀和規則,茶話會僅是以清茶或茶點(包括水果、糕點等)招待客人,想起來便是一種簡單而清爽的感覺。集會品茶,互相交換意見,交流和溝通成了如今的茶話會最主要的內容。去掉了費時及花費頗多的茶宴,有人說,如今的茶話會更像是一杯香茶吸引下的饒有興味的集會。就連結婚典禮、迎賓送友、學術討論、文藝座談,乃至國家級的慶典活動、招待外賓,如今也盛行以茶會友,看起來既簡單又隆重,輕鬆、高雅又不失禮節,因此茶話會才逐漸成為世界範圍內通用的一種集會形式吧!
 
  同樣地,茶館、茶樓等的興起,似乎只是在以廣而告知的形式宣傳著變相的茶話會,以至於茶樓一度成為老北京城內最火暴、人氣最旺的地方。北京人常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稱做「開門七件事」,這幾件事可以說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雖然「茶」被放在了最末的位置上,可它在老北京人的生活裡卻依然是重要得缺少不了的一項。即使是在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茶樓也沒有像其他的營業場所一樣冷清,多少可以說明茶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而今再加上茶具的不斷更新,茶道的愈加複雜化,似乎都在暗示著茶可以帶來的巨大商機。聽說茶具的變化也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不過在我看來,那些與文人相關的歷史傳聞,總是比事物發展的流程更吸引人。
 
  據說蘇東坡就是個極愛飲茶的人。他原來總用一個很小的紫砂壺喝茶,可是因為壺小,喝了一壺又一壺,他嫌費事,便買了紫砂天青泥,想自己親手做一把大茶壺,可是拍拍捏捏弄了幾個月也沒做成一把像樣的茶壺。一天夜裡,小書僮打著燈籠來請蘇東坡去吃夜宵。蘇東坡看著燈籠計上心來,何不照燈籠的樣子做把燈籠壺呢?於是就照著燈籠的樣子做了一個肚皮大大的燈籠壺。雖然壺是夠大了,可是這壺又光又滑不好拿,蘇東坡想了想,便又搓了條泥巴,在燈籠壺上兩頭一搭,這頭搭那頭,看起來就像房屋上頭的梁。燒製出來後,蘇東坡手提著「梁」,用這個自己燒制的帶梁的燈籠壺喝茶。於是後人就給他做的這個茶壺取名「提梁壺」,也有的把這種提梁式的壺稱為「東坡提梁壺」。
 
  和那些製作精美、選材上等的茶具比起來,這種提梁壺恐怕算不上什麼上好的茶具,但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有趣的歷史背景,才讓人覺得茶葉再好,終須茶具來盛,而茶具再好,只要可以盛茶飲用,便可以了。

  喜歡喝茶的人常會有這樣的感悟:茶可會友亦可獨酌,「一杯在手,清香滿室,消除煩慮,使人拋卻是非心、名利心」。當茶的甘味順著舌根、嗓子進入腹中,飲茶者的唇齒間還留著茶香,久久不散之時,可以想見,那小小的一片茶葉可以讓多少人品出造物的神奇!雖然我不喝茶,但也知道茶於那愛茶之人實在可以一葉關情的,而且,古語也常說茶禪一味,只是不知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可以體會到「從一葉茶看世界」的境界?假如只是為了喝茶而喝茶,或為了那精美的茶具而喝茶,抑或是人云亦云地亦步亦趨,那麼飲茶恐怕就沒有那麼多的意義和讓人遐思的人生況味了,也枉那小小的茶葉在水中翻騰的付出了。是吧?

冷水泡茶慢慢濃 -- 第三部份

  (三)
 
  喝茶的種種好處是愛飲茶之人津津樂道之事。由於茶能益思,所以詩人飲茶成習,對此體會更深。盧仝在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這樣寫道: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像這種描寫了各種不同的飲茶感受的詩,對提倡飲茶當然產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所以這首「七碗茶詩」便同茶文化一起,常為後人所傳誦,盧仝也被人稱作「愛茶詩人」。
 
  不但寫茶的詩源遠流長,茶經與茶諺的產生和發展,同樣成為茶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茶諺也可以算作是一種「諺語」,多半來自於百姓口口相傳的一種易講、易記又富含哲理的俗話,大致可以分為茶葉飲用和茶葉生產兩類。比如古時候的人認為茶樹是不宜移植的,在陸羽所著的《茶經》裡就曾寫道:「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就是說茶樹即使被移植了,也很難長勢良好。於是古代的道學家們便利用了這一點,把種茶的這一特性化身為「從一」的代表貫穿在古代的婚姻當中,茶成為「從一而終」的代表,也因此成為古時婚禮用品中不可缺少的首要物品。然而,茶樹並非是不能移植,只不過是「植而罕茂」,道學家為了給茶樹冠上這樣一個「從一」的帽子而硬性地說茶樹不可移植,則多少帶著私心和那個時代所特有的霸道的道德約束觀念。好在時代的發展剔除了許多因循守舊的綱矩常規,曾經可以象徵或代表整個婚禮含義的茶終於回歸到了一個正確的位置,但「受茶」「喫茶」「茶金」「茶禮」等卻流傳了下來,從中還看得到舊日禮茶的一些痕跡。

  如今人們在喝茶時,考慮得更多的並非是古時候發生了什麼,或者關於茶到底曾發生過怎樣的變遷,當人們在茶葉的香氣中陷入沉思,那些小小的茶的葉片總會不可避免地讓人想起一些與生命的本質或人生發生、發展的漫長過程有關的內容,就算只是考慮自己周圍的事,既是正常的,也是好事,因為這樣的思考會把人的思維引向縱深,也會輻射自己的周圍。可以說,這種由飲茶所帶來的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恐怕是喝茶的人最初沒有想到的。
 
  據說唐代曾有個轟動一時的「趙州喫茶去」的典故,可算是茶禪一味最突出的代表了。
 
  河北趙州有一禪寺,寺中一高僧名從念禪師,人稱「趙州」。
 
  有一天他問新到僧:「曾到此間乎?」
 
  答:「曾到。」
 
  趙州說:「喫茶去!」
 
  又問一僧,答:「不曾到。」
 
  趙州又說:「喫茶去!」
 
  後院主問:「為何到也『喫茶去』,不曾到也『喫茶去』?」
 
  趙州又說:「喫茶去。」
 
  趙州對3個不同者均以「喫茶去」回答,只是希望能以此消除學人的妄想,即所謂「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論來或沒來過,或者相不相識,只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喫茶」,就可進入「茶禪一位」的境界。可以看出,茶道與禪心之間的這種默契,正所謂:「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靜心境;唯是清淨心境,方可自悟禪機」。茶禪一味可見一斑。據說趙樸初也曾寫過一首相類似的詩:「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喫茶去。」

  我不喝茶也不喝咖啡,這只不過是我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而已。但不喝不代表不理解不知道喝茶的種種好處與意境,這也正如許多雖然喝茶,但卻未必知道那與茶相關的種種,一樣的道理,喝茶的人未必體會得到那由茶帶來的禪境,不喝茶的人也未必不知那由茶香帶來的禪境是人生寶貴的財富。事實上,就如同我常對弟子們講過的一個道理一樣,當人給茶杯裡添水的時候,無論茶杯裡放著的是茶葉還是咖啡,也無論你想往杯子裡添多少水,那水的本質還是水,茶的本質還是茶,杯子的本質也還是杯子。杯子就那麼大,你倒再多的水它也只能容納一杯子那麼多的水,杯子不會因為你倒水的多少或是裡面裝著的茶葉而改變它本身的大小、杯子的本質,水也不會因為杯子裝不下而變成別的什麼。當水的數量超過了杯子所能容納的體積,水便會溢出,但茶仍是茶,水仍是水,杯子也還是杯子,改變的可能只是物體的形狀,而不是物體的本質。禪也如此,無論是茶葉還是咖啡,哪怕只是一杯白開水,只要人們用心體會,禪境就會「因緣觸發,禪機自顯」了。可以說,所謂禪並不是玄妙得無法理解,但確實也高深得很難得到,如果一片小小的茶葉可以把人與佛及禪境巧妙地聯繫起來,那麼,我真的希望人們都愛喝茶,因為這樣,就有機會接近佛祖,接近那高深玄妙的禪境了。

冷水泡茶慢慢濃 -- 第四部份

  (四)
 
  茶與禪到底如何聯接起來的呢?有人說是因為可以概括茶與禪的這幾個字是相通的:苦、靜、凡、放。我覺得這種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釋迦牟尼佛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 「苦、集、滅、道」四諦以苦為首。佛祖說,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各種各樣的「苦」,佛法就是要教人「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求佛法而脫離苦海,參禪而看破生死、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最終解脫。而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茶性雖苦,但茶又能苦後回甘,且苦中有甘。正因為茶有這樣的特點,因此修習佛法之人在品茶時,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品茶之時品味人生,苦甘相伴,借此參破「苦諦」。 
 
  對於「靜」,則是茶禪可以聯袂的最顯著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喝茶之人總愛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鑒、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修佛參禪也主靜。無論是佛教中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還是「戒、定、慧」三學,這些都是以靜為基礎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
 
  所謂「凡」,其實就是從平凡的生活小事參悟人生的大道理。即使再複雜再花哨的茶道,其本質也無非是「燒水沏茶」而已,這才為茶之本,茶道的本質也是要從那些瑣碎的微不足道的平凡生活的小事裡感悟到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哲理。禪亦如此。
 
  關於「放」我覺得可以這樣理解:當人們想要品茶時,總要放下一些事,放下手頭的工作,放鬆自己的心情,靜靜地品嚐茶的甘苦和清香,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吧!而修習佛法則要學會放下。佛祖告訴我們,人類的苦惱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放不下」,放不下名放不下利放不下身外一切事,才因此有了諸多煩惱。如果學會 「放下」,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那麼人自然會輕鬆無比,無煩無惱,再看世界時便如同多了慧眼,天藍海碧、山清水秀、風和日麗了。
 
  正因茶與禪的這種契合,有人寫了這樣一首詩: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
 
  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
 
  看來要做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當是輕鬆和讓人羨慕的了。

 我國傳統的喫茶法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經由最初的鮮葉生吃發展到後來的生葉煮飲,也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煮茶法。不過那種原始的煮茶法至今已經看不到更具體的記載了,只是憑借《茶經》裡的部分內容,猜測當時的煮茶法有這樣3個關鍵的點:一是煮茶前先要烤茶,烤茶要講究遠近、茶色和時間長度,以保證餅茶香高味正。二是碾茶要適度。在烘乾餅茶冷卻後,將其敲成小塊,再倒入碾缽碾碎,用籮篩選出粗細適中的茶顆粒,這樣煮出的茶湯清明,茶味醇正,不會生苦澀味。而第 3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要在煮茶時掌握好火候,協調好茶、水、鹽3者用量的比例關係。雖然我看現代人喝茶時是絕不加鹽的,但關於煮茶的古老記載中,的確是要在「一沸」時按一定比例加鹽的;當水汽增加,「緣邊如湧珠連泉」的「二沸」時,則需舀出一瓢沸水待用,並有節奏地向同一方向攪水,當中心出現漩渦時,按量放入茶葉;至茶水「騰波鼓浪」的「三沸」時,加進「二沸」時舀出的一瓢水止沸,隨即端下煮茶鍋,舀茶湯分成35碗。看來,茶道中的幾個環節果然大有說道,碾茶時要輕拉慢推,煮茶時要「三沸水」,點茶時則要提壺三注,就連喝茶之前也要注意觀色、聞香、品味,茶及茶道的內容果然包含了很多可以體會及領悟自然的真諦,而與之相關的佛性,則要看品茶之人自己的留心了。
 
  雖然大多數人泡茶都用熱水,講究的茶道更須拿捏好水的軟硬和溫度,然而流傳下來的茶諺裡偏偏有一條叫「冷水泡茶慢慢濃」,也叫「冷水泡茶慢慢香」。這句茶諺對於南方江浙一帶的人來說也許並不陌生,但由南至北傳遞過來時,則讓很多人產生了誤解和分歧。我的一位弟子就曾問過我這樣的問題,他說他真的用冷水泡過茶,但根本沒有喝到平時所能體會到的茶香,就更別提領悟那「慢慢濃」和「慢慢香」的意境了。我倒覺得這樣的茶諺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而應該深入地理解這句話的內涵。雖然我們都用熱水沏茶,但真正入口時,水必然已經涼了,這種涼並非冰冷,只是我們人體能夠接受的一種溫度,這溫度相對於沏茶的水溫當然是冷的。而且,在沸水沏茶之後,茶香四溢之時也是水溫慢慢下降的過程。從這些來看,「冷水泡茶慢慢濃」並非謬傳,只是個人的理解不同。我還聽說有人專喜歡喝冷茶,或把茶溫降至冷飲的溫度,說是喝起來更能解渴,也更能深刻地體味茶香。
 
  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理解與那茶諺的本意是否相合,但我覺得,無論是用冷水還是熱水泡茶,慢慢濃和慢慢香的過程總是一定的,而這慢慢濃的過程大約也是要人慢慢地體會才感受得到的吧!

 冷水泡茶慢慢濃 -- 第五部份

  (五)

  有人說,只要平心靜氣細細品茶,茶與佛的相通便近在咫尺,甚至可以水乳相融,也有人這樣來形容茶與禪的關係——品茶是參禪的前奏,參禪是品茶的目的。
 
  曾有一首《茶壺詩》這樣寫道:心也可以清,清心也可以,以清心也可,可以清心也。其實,無論是品茶還是參禪,都需要靜思細品,茶道就是通過茶事、品茶,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當身心都沉浸在旁無一物的空靈境界,才有可能達到反觀自我、明心見性的無上境界,人的心靈也會隨之在虛靜中得到昇華和淨化。從這點來看,靜的確是品茶與參禪的重中之重,古往今來,中國的儒家主靜,道家主靜,佛教更主靜,單此一點,便可知那茶禪一味的根源了。或許,能夠從品茶中洞察生命的奧秘,體悟佛禪的真諦,這才是茶和茶道真正希望世人參悟的根本。
 
  只是這單有靜的品味,似乎還少了點輔助的要素,如今的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事情的發展速度也加快了。你想要慢慢地品味,想要慢慢地思索,卻是不能,就連那本應慢慢濃慢慢香的過程也被提前和壓縮了,如同只看了茶葉的形狀,聞了茶葉的香氣便急吼吼地用熱水泡茶,急吼吼地品嚐。儘管水很燙,但還是忍著,只為盡快地把那香氣喝進,或者只是為了盡快地解渴。喝是喝了,香也香了,卻也是燙著了,當你發現口腔的牙床竟被茶水燙壞的時候,才知道,對品茶來說,絕對是急不得的一件事,否則就會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咕嚕一下吞了下去,吃得倒快,可是那人參果的味道卻不得而知。
 
  實際上,不只品茶須慢慢體會,慢慢品嚐,很多事都是急不得的。就拿如今人們的婚姻來說,本應是一個慢慢濃慢慢香的過程,須細細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可是很多現代人卻非要速戰速決,不但在一見鍾情的促使下迅速地走入結婚的殿堂,同時又鬼使神差地很快離婚,視婚姻為兒戲,視誓言為廢話練習,所有關於地老天荒海枯石爛的情愛只不過虛設般地存在於別處而已,與己無關。每當聽說哪位明星上午剛剛舉行了婚禮,下午便離了婚的消息時,我的心裡便常常湧出「冷水泡茶慢慢濃」這句話,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這句茶諺,是否知道有些事、有些感情也應當如同喝茶一般,須得有個慢慢濃的過程,然後才能體會那慢慢浸泡出的冷香。
 
  茶禪一味,一杯茶,從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體會,如同從不同的角度去聞也會有遠近不同的香氣一樣。同樣是那注滿水的茶杯的故事,有人從中看到滿滿的水,有人看到滿杯的茶,也有人可以從中看到「空」。

  從這點來說,參禪也是如此。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果一心只想迅速地求成,修習佛法之初便想走成佛的捷徑,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這樣的人,修習佛法、參禪悟道是沒有捷徑可言的,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修習佛法,才有可能得正法成正果。正所謂冷水泡茶慢慢濃,茶禪本一味,悟者得先嘗。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