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廬山煙雨 -- 星雲說偈2
星雲法師
01/04/2015 06:1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覺樹枯榮幾度更,靈山寂寂待重興;此來不用傷遲暮,佛法弘揚本在僧。
  
  --民國.太虛
  
  太虛大師在抗戰期間,曾一度到印度靈鷲山時,有感而發地寫下這首偈語。
  
  所謂靈山,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靈山會上,當初佛陀說法時,百萬人天聆聽。現在靈鷲山雖然還在,只是已荒蕪了,所以太虛大師說「覺樹枯榮幾度更,靈山寂寂待重興」,菩提樹茂盛了又枯萎,枯萎了又茂盛,經過好多變化,如今靈鷲山也很寂寞,需要重新發揚,把佛陀百萬人天聽法的盛況,重新振興。
  
  我個人曾經六度到靈鷲山去過,每次到靈鷲山,也像太虛大師一樣不勝感慨!是的,現在的靈鷲山荒涼又蕭條,但是在我們佛教徒心中,仍有它神聖的意義。每次我在靈鷲山禮拜,都想終老於此。我們常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靈鷲山現在是枯萎了,但在我們心目中,仍不失去神聖的分量!
  
  「此來不用傷遲暮」,到了靈鷲山,不必悲傷來得太遲,也不必悲傷年華老去,或有不見如來金色身的慨嘆。「佛法弘揚本在僧」,弘揚佛法本來就是我們僧伽的家務事,若佛法只靠佛陀來宣揚,那我們這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做些什麼呢?所以「佛法弘揚本在僧」,每一個出家人,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發心,要紹隆佛種,要光大如來遺教,要弘法度眾。我們可以做的方式很多,如教育、慈善、文化等等,只要對人間眾生有利益,就應該把佛法傳授出來,「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願我們佛教徒及僧俗大眾都能精進,互相勉勵!

 

.大千一粟未為寬,打破娘生赤肉團;萬法本閒人自鬧,更從何處覓心安?
  
  --民國.八指頭陀
  
  這是一首八指頭陀老禪師的偈語。
  
  八指頭陀是民國以來第一任中國佛教會會長,他自小沒有讀過什麼書,詩偈完全從悟性中自然流露。在童年時代,有一次在洞庭湖乘小船,就曾順口吟出:「洞庭波送一僧來。」
  
  「大千一粟未為寬」,大千世界也只是滄海一粟,在無盡無量的虛空裡,只是一點點塵影而已。在佛教裡,須彌山不算大,芥子不算小,一沙一石可以包容三千大千世界,芥子也可以包容一座須彌山。所以大也好,小也好,只是一種互容,不是比較。
  
  「打破娘生赤肉團」,要緊的是:要證悟父母未生我之前,什麼是我的本來面目?只要佛性一證悟,管它大千世界,管它無邊虛空,當下就與自己的本性一如也。所以過去有句詩偈:「若人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放光。」假如我們認識到父母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草木叢林都放光,三千千世界都踏在自己腳下了。
  
  「萬法本閒人自鬧」,世間萬事萬法,本來是如如不動的,可是人們硬要把世間搞得忙亂煩躁。人心本來安閒,硬是心隨外境轉變,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自己興風作浪,害得世間人也不得安寧,正是自己擾亂了自己,「更從何處覓心安」,到什麼地方也找不到自己的安心之道呀!安心的法門,在於解鈴還須繫鈴人,要快快息下自己動亂的心,找回本來面目,才能與大千世界宇宙同在!

 

.禪心一任蛾眉妒,佛說原來怨是親;雨笠煙簑歸去也,與人無愛亦無瞋。
  
  --民國.蘇曼殊
  
  這一首偈語點了只要是人,都有一顆禪心。
  
  什麼是禪心呢?就是無人我,不計較,不執著。禪心是一種自然,一種包容,一種安住,如果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將這點禪心發揮出來,生活就非常美妙了!
  
  「禪心一任蛾眉妒」,你有了禪心,對人家的毀謗、嫉妒、障礙都會無所動心,將這無所動的心,服務於國家社會,就不會分別你我,計較得失了。
  
  「佛說原來怨是親」,有時冤家對頭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如提婆達多一直在陷害佛陀,甚至於要置佛陀於死地,也就是因為提婆達多惡毒的心腸,反而增長了佛陀人格的偉大。所以沒有黑暗,哪有光明?沒有罪惡,哪有善良?沒有亂動,哪有寧靜?沒有魔,哪有佛?我們要將冤家看成逆增上緣,是在成就我們的修行。
  
  「雨笠煙簑歸去也」,下雨時,只要有頂斗笠,在煙雨濛濛中穿著蓑衣歸家,回到家就安穩自在了!佛法,就是我們人生的家。
  
  「與人無愛亦無瞋」,我們與人相處,要保有無愛亦無瞋的心態。有些人愛憎強烈,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很偏激的觀念。三祖僧燦大師曾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如能將愛憎中道一些,我們的生活就不會那麼掛礙,佛法也常講生佛平等、冤親平等、佛魔平等,懂得了這個道理,人生多少悲歡事,都可以付之笑談中了。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