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品味藏傳佛教旖旎情感:倉央嘉措詩傳之3
馬寧川
12/09/2014 07:1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布達拉宮

出生那天,死亡便開始接近,

  切記,沒有任何時間是可以揮霍浪費的。

  ——《修行百頌》

  布達拉是梵語普陀的音譯,意思就是觀音菩薩的住處。也難怪如此,在藏地,曆代達賴喇嘛都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因此他們所居住的宮殿,自然也被稱為布達拉

  布達拉宮的奇妙之處在於,如果你站在它的腳下欣賞,覺得它不過就是一座很大的房子。周遭白色,中心位置深紅,依稀可見金色的簷頂,在陽光下熠熠放光。可是,當你走遠一點,遠到走出拉薩這個城,你就會發現,布達拉宮是如此的巍峨,偉岸。它的整座宮殿全部在山上,山頂之上的高樓,直沖雲霄,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直到今天,布達拉宮也是所有旅人的夢想,就如藏人希冀以磕長頭的方式到拉薩來朝聖一樣。許多人也冒著高原反應的危險,一定要進入這片高原,想一睹布達拉的風采。

  但是,就算你千辛萬苦來到了拉薩,你會發現,你想真正進入布達拉宮,還有一大堆的麻煩。首先,你要在布達拉宮外的那處長廊,排上幾小時的隊,拿到一張購票資格許可,一人只能憑身份證拿到一張,然後,拿著這個購票許可,方能買票進入,票價100(現在可能還漲價了)

  但是,迄今為止,我還沒有見過哪個遊客為如此繁瑣的程式焦躁,每個人都很忍耐,都很謙卑,因為這是布達拉宮。在這裏,不管是什麼人,都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順便說一下,如果遊客是藏族人,那就太幸福了,因為他們只需花兩元錢,就可以進入布達拉宮,而且,任何時候都不需要排隊。

  很多人都知道布達拉宮是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但當時的規模較小,直到17世紀,由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翻修重建,才有了今天的規模。

  布達拉宮建在山上,又是如此的巍峨,所以,它的地基建築極為講究。據說,底部就像圍棋的棋格一樣,正方形,長寬處被分隔成18份,共324個小間,底部的牆異常厚實,大約有3米之厚,厚度向上遞減,到頂部的時候,牆體的厚度也就1米左右了。

  從五世達賴喇嘛之後,布達拉宮成為曆代達賴喇嘛的冬季住所(夏季住在羅布林卡)以及圓寂的地方。雖然,五世達賴喇嘛是布達拉宮翻建的最大功臣,但是,他卻沒能等到工程完全結束的那一天就圓寂了。即使這樣,布達拉宮還是為他保留了最珍貴的記憶。在曆屆達賴喇嘛的靈塔中,他的靈塔是最大最貴重的,全部由黃金製成,上面鑲滿了各種寶石、綠松石、紅珊瑚等,最誇張的是號稱無價之寶的一顆夜明珠,據說是一頭大象腦子裏長出來的夜明珠。

  我相信,很多第一次甚至若幹次遊覽布達拉宮的人們,可能都只會對這些名詞印象最深。這不怪我們,只能怪導遊,雖然他們日日在這座佛教的聖殿裏淫浸,卻沒學來幾分佛教知識。他們能告訴遊客的,都是這尊佛像是什麼做的,那座靈塔用了多少黃金,以至於每個遊客回去之後,腦子裏只有一個感慨,布達拉宮太有錢了。

  在第二次遊曆布達拉宮的時候,我避開了導遊,自己慢慢地在各個房間裏遊走。和所有的宮殿一樣,布達拉宮裏幾乎看不到陽光,到處是色彩深重的布幃、佛像,空氣裏彌漫著濃鬱的藏香味道。

  這裏是達賴喇嘛修行的地方,這裏是他的寢宮,這是他的靈塔……

  遠遠的,我還能聽到導遊的聲音一點點傳過來。

  沒有一個人,可以讓自己活著和死去的地方住得如此之近。

  或許,每一個佛教徒從沒有把活著和死去的距離拉得太遠。死去也並非終點,它是另一個活著的開端。

  而達賴喇嘛更不是一個普通的佛教徒,他是佛。對於常人來說,無論是他活著的身體,還是死去的軀體,都是膜拜的對象。

  我站在黑暗中,只有一絲光線透過窄窄的小窗戶,灑落在斑駁的地板上。我在沉思,我很想知道,當年,當年輕的倉央嘉措從陽光照耀的拉薩城走進這低沉陰暗的宮殿,會是怎樣的一種心境?他那之前還像風帆一樣滿滿的好心情,會不會立刻就沉靜下來?這裏,沒有人和他說話,因為他太尊貴了。他也無人說話,因為,周圍都只是沉默的佛像。

  最重要的是,即使他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年,他也能隱約地感到,在他坐床成為達賴喇嘛背後,將有著太多的凶險與刀戈相見。

禍根

我們的存在就像秋天的雲一樣虛幻短暫,

  看著眾生的生死,就像看著舞步的變換,

  生命就如空中的閃電,

  就像山澗沖瀉而下的流水,奔騰不已。

  ——佛陀

  無論是哪一個時期的政治鬥爭,當你走過曆史來看,都會發現,這實際清晰無比。看不透的,永遠是當事人。

  按照正常的儀規來看,上一世的達賴喇嘛去世,必定會馬上開始下一任轉世靈童的尋找。比如,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出遊蒙古的時候,因病圓寂。於是,他們馬上就在當地尋找到了他的四世轉世靈童雲丹嘉措。雲丹嘉措二十八歲圓寂之後,轉世靈童的尋找頗費周折。不過,當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被尋找到之後,很快舉行坐床大典,登上達賴喇嘛的寶座,這是一個規則。前一任達賴喇嘛去世,如果找到了下一世轉世靈童並被認證無誤,就要馬上送上寶座的。倉央嘉措在四歲的時候,其實已經被找到,那麼,為什麼遲到了十二年才登上這個位置呢?

  其中的原因,可能只有當事人最清楚。這可能一直要追溯到倉央嘉措的上一世—— 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按照史書記載,五世達賴喇嘛是一位經曆坎坷但功績輩出的偉大人物。在他被認證之前,西藏就面臨著教派紛爭,各種地方勢力四分五裂等。15歲,他才被正式認證,並迎送到哲蚌寺供養,18歲由班禪授記沙彌戒,25歲正式做了西藏的政教領袖,40年來,他做了許多重大的事業,比如,1645年下令重修布達拉宮,1652年,率眾來到北京,拜見當時的順治皇帝,後被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怛喇達賴喇嘛的封號。

  然而,這都不是最主要的,五世達賴喇嘛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他聯合蒙古和碩特部固始汗,消滅了敵視格魯派的地方勢力以及宗教勢力,結束了西藏一個時期以來四分五裂的局面。從那時開始,蒙古人與西藏人結成了一種平衡但微妙的關系。表面是供施,實則是聯合統治。

  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政權,卻要借助外部軍隊的勢力才能鞏固,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聯盟關系。當時,五世達賴喇嘛德高望重,如果他一直可以健康地活上很多年,一一理清當時西藏內部與外部的諸多矛盾的話,這種平靜還會維持很多年。可是,很不幸,由於多年的奔波勞累,阿旺羅桑嘉措患上了很嚴重的手腳風濕病。

  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最後給他的友人敏珠活佛寫去了一封語詞隱晦的告別信:

  珍珠般的字句來自密友的書信,

  百靈般的聲音來自故鄉的山林;

  雪山和獅子終究會分開的,

  請到菩提樹下尋找我的夢魂。

  5月,一代大德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圓寂了。當時,布達拉宮的實際統治者第巴桑結嘉措,沒有公開五世達賴喇嘛圓寂的消息,而是悄悄地隱瞞下來了。而且還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派一個人在布達拉宮假扮五世達賴喇嘛,而且,這個消息一瞞就是十幾年!

  桑結嘉措是誰?他怎麼敢冒這樣的大不韙?這就要從他本人的身世說起。桑結嘉措出生於拉薩北郊一個大貴族之家,他的叔叔生前也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第巴。桑結嘉措8歲的時候,被送進布達拉宮,由五世達賴喇嘛親自培育。而桑結嘉措的確是一位相當優秀的人物。很年輕時,就已經在佛學、文學、詩學、天文、曆算、醫藥等方面成績卓著。特別是現在的藏醫,還以桑結嘉措的醫術作為重要的參考文獻。可見其醫學造詣之精深。

  不過,這都不算什麼。最讓人羨慕的,是五世達賴喇嘛對於桑結嘉措的倚重和信賴。23歲那年,正好第三任第巴辭職了,五世達賴喇嘛就指定桑結嘉措擔任這項職務。不過,當時桑結嘉措以資曆太淺為理由,拒絕了這一任命。最讓人驚奇的是,達賴喇嘛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再三地勸請他接受這個職務。之後,又等了三年,桑結嘉措才在盛命不可違的情況下,勉強接受了這個職務。

  這真是一個讓人羨慕而又詫異的高升啊。而五世達賴喇嘛對桑結嘉措的恩寵不止於此,他不僅把他推向了權力的最高峰,對他本人更像父親對兒子一樣的關心。16822月,也就是五世達賴喇嘛即將圓寂之前,他在病重之際,聽說桑結嘉措發燒,還特地捎口信給他,說自己沒關系,要他好好養病。還送了他一尊護法神像。桑結嘉措得知五世達賴喇嘛病重的消息,焦急萬分,馬上趕回布達拉宮。而五世達賴喇嘛在身體及其虛弱的情況下,還為桑結嘉措摸頂,並囑咐他各項事宜。

  有的曆史書籍曾暗指桑結嘉措是五世達賴喇嘛的私生子。若不然,不會受到如此的恩寵。單從表面來看,這種懷疑不無根據,但是,很多藏民絕不相信這個說法。那為何桑結嘉措會受到五世達賴喇嘛這樣特別呵護呢?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和一個藏族人探討。記得他當時大聲說,看人要看心!五世達賴喇嘛看人,是用心而非表面。他知道周圍的人,究竟誰對他最忠誠,他應該最信任誰。

  如果這樣來看,那麼,五世達賴喇嘛對桑結嘉措的信任和恩寵的確沒有走眼。事實上,對於五世達賴喇嘛,他既恭謹又忠誠,五世圓寂後,他應命隱瞞下了這樣一個天大的秘密。據桑結嘉措在自己編撰的《五世達賴喇嘛傳》書中提到,把五世達賴喇嘛圓寂消息秘而不發的指令恰恰來自達賴喇嘛本人。原因就是當時複雜的政治社會環境,五世時期,拉薩的黃教集團因為面臨著多重威脅,所以借請蒙古固始汗的大兵來掃蕩敵手。如今,他們雖然達到目的了,但蒙古人對於西藏的影響和勢力卻也深深紮下了根。就如那句老話: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把五世達賴喇嘛圓寂的消息公佈出去,蒙古人一定會插手六世靈童的尋找,並且接受西藏大部分的政權管理。基於這方面的考慮,五世達賴喇嘛授意桑結嘉措,一面把圓寂的消息秘而不發,一面單獨尋找轉世靈童。

  從這個角度來看,桑結嘉措的確圓滿。然而,這仍不能解答人們的猜疑。迄今為止,人們還在不停地熱議:關於隱瞞五世圓寂的事情,到底是桑結嘉措本人的意思,還是五世達賴喇嘛自己的意思?爭論者都有自己充足的依據。可惜,到現在為止,當事人早已化為塵土,人們的猜測也永遠只限於猜測了。

  不管怎樣,桑結嘉措的這種做法還是埋下了一個禍根,那就是蒙古人由此產生的猜忌和怨恨,這種暗流在平靜的表面之下悄悄彙聚,並在多年之後終於爆發。

辯經

即使明晨就要死去,

  今天仍要堅持學習;

  雖然今生成不了學者,

  但知識仍歸來世己有。

  ——薩迦格言

  沒有人會如此詳細地向倉央嘉措解釋他入主布達拉宮背後的故事。不過,命運即是如此,即使他不知道,他的一生中也將與這種凶險步步為伴。不管怎樣,剛開始進入布達拉宮的日子,倉央嘉措也無暇去瞭解這許多的是非。別人都以為,能登上達賴喇嘛的寶座,是至高無上的幸運。卻也想不到,這個位置並不好坐。

  每天早晨起來,作一段短短的祈禱及靜坐,為時一小時。午飯後,他要開始學習因明學,西藏藝術與文化;梵文,醫學,以及佛學。作為格魯派最大的法王,他要掌握的知識必須比常人多得多,還要精通。

  在藏傳佛教的各種經文典籍中,甘珠爾經書大約是數目最大,內容最浩繁的一部經文了。很多人認為,能窮盡一生之力,讀一遍甘珠爾經文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然而,倉央嘉措卻一共學了兩遍半。第巴桑結嘉措親自為他講授了一遍,另一位老師又講授了一遍。之後,一位密宗大師又講授了半部。除此之外,凡藏地所有教派,薩迦,格魯,寧瑪等等,他們的灌頂、解脫之教法,密咒等,不論顯密,通通要加以聞習。

  倉央嘉措事後回憶那段日子,此情此景,曆曆在目,我所經曆的含辛茹苦各式各樣,不一而足啊!”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倉央嘉措的確慧根精深,面對這浩如煙海的課程,他學得又快又精,讓他的老師也歎服不已。

  在藏地,僧人學習的方式非常艱苦。他不像我們漢族人,當你想背下某個東西,你必須先瞭解。他們正好相反。想學習什麼,在什麼也不會、也不瞭解的情況下,必須死記硬背下來。我看過很多僧人的教科書,都是那種長長的經書。他們在學習某段經文之前,事實上,對這段經文根本就不知道意思。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背下來。然後,到老師那裏,一段段地解釋。

  記憶力好的,一天下來,也只能背上三段文字。如果記憶力不好,就好像螞蟻一樣,掉進一個深不見底的缸裏,窮盡畢生的精力也爬不出來。

  幸運的是,倉央嘉措的悟性極高。他不僅熟讀經文,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學習辯經的課程。

  辯經是藏傳佛教中一個非常珍貴的傳統。據說,從佛陀時期,就有辯經之說。那個時候,也是佛教與外道之間對峙的強有力的理論工具。什麼是辯經呢?就要從因明學開始說,因明的梵文含義是新知,藏文譯作測碼,即真知正確的認識。它是開發人的智慧,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辯論技巧的有力武器。辯經指按照因明學體系的邏輯推理方式,辯論佛教教義的學習課程。這是藏傳佛教喇嘛攻讀顯宗經典的必經方式。

  今日,如果我們有幸來到藏區的大寺院,比如青海的塔爾寺,甘南的郎木寺,拉薩的哲蚌寺,沙拉寺,會看到,那裏依然保留著辯經的傳統。

  辯經者一般分為兩人,一人坐地,一人站立,站立者為發問者。在發問之前,他會有一系列獨特的姿勢,比如,右手向後高高揚起,和左手相拍發出清脆的響聲,然後將右手向下伸向對方後拉起。這個動作,高揚的右手說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後;二手相擊,有三層意思:一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合和的產物;二為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三為清脆的響聲擊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驅走你的惡念;右手向下後又拉回,是希望通過自己內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惡道中苦難中的眾生救出來。喇嘛每一個提問前都要先說一個,那一聲相當於開啟智慧,因為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而他的心咒是嗡阿熱巴雜拉底音可以啟請心中的文殊菩薩,開啟人的智慧。

  辯經的內容是什麼呢?在這裏,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甲:月亮是圓形的吧?

  乙:是的。

  甲:世間只有一個月亮吧?

  乙:是的。

  甲:那麼,初三的月亮不是圓的,是彎的,還是月亮麼?

  乙:是月亮。

  甲:你說月亮是圓的,而且世間只有一個,那就是錯了。因為這裏出現了彎的月亮,說明世間有兩個月亮。

  當然,如果這個論題再辯下去,就涉及到了佛經中的心識等各種問題,在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據說在辯經場上,辯論者不僅引用了佛經知識,還會大量地引用當地諺語、短句、以及個人的幽默,如果我們聽得懂,那將是多麼大的樂事啊。可惜,大多數的我們都聽不懂藏文,無法理解他們直接對白的精妙與智慧。據說,很多成就者都是在辯經場上徹悟的。而我們,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辯論者那令人眼花繚亂的姿勢及口若懸河的表演,最後,帶著滿肚子的遺憾,悵然離場。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可惜,我們連外行都算不上,因為,我們什麼也沒看明白。

  辯經場不僅是一個開啟智慧的地方,更是一個決斷佛學知識高低的武場,就像我們平時所說,有幾斤幾兩,比一比就知道了。

  最考驗人的辯經並非一對一,而是數位高手把其中一人圍於其中,一人引出議題,然後,圍繞這個議題接連不斷地發問,直到被提問者理屈詞窮,以輸場告終。當然,這樣的場面,即使輸了,也並不可惜。因為,不是哪個人都有被眾詰的機會的。

  倉央嘉措也面臨過這樣的辯經。開始,他也輸過。但是,贏的次數越來越多。直到最後一場辯論,拉薩三個寺院——甘丹寺、哲蚌寺、沙拉寺的邊境高手都敗在他的手上。那一刻,倉央嘉措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與愛戴:這的確是我們的活佛,只有他,才能夠累積起累世的智慧,即使他看起來只是一個年輕人,但是,他的軀體內卻集藏了幾百年的智慧與學識。

當時明月在

風啊,從哪裏吹來?

  風啊,從家鄉吹來!

  我幼年相愛的情侶啊,

  風兒把她帶來!

  ——倉央嘉措詩歌

  轉眼之間,拉薩就迎來了六世達賴喇嘛坐床之後的第一個秋天。

  一年時間,已經讓倉央嘉措對新環境有足夠的瞭解了。布達拉宮很宏偉,但是,屬於他的地方只有那麼一點點。寢宮,修行的地方盡管豪華,但並不比之前住的房間大多少。是的,這裏很美,所有的東西都是世間難尋的珍物。可是,即使那樣,又能怎樣呢?他每天也不過是一日三餐,夜臥一床而已。而且,這過去的一年時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累。日夜不斷地學經,辯經。然而,第巴桑結嘉措仍不滿意,他時時都在告誡倉央嘉措的經師,要將一個活佛所應該學習的一切法都要好好傳授,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否則……每當聽到如此嚴厲的誡訓,倉央嘉措和老經師兩人都膽戰心驚,相對無言,無可奈何。

  然而,這並不是最可怕的。最讓倉央嘉措無法忍受的,是那份時時也排遣不去的思念。是的,他失去了最親愛的姑娘了,這是無法忘記的事實。如果失去了,也就忘掉了該有多好啊!可是不能,吃飯時,腦海裏是她的的影子,睡覺時,她依然盤桓不去。沉思的時候,她就坐在眼前看著你。等你想抱住她,她卻倏忽不見了。

  有時,倉央嘉措一人在布達拉宮背後的龍王潭邊散步,他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高挑卻清瘦。才一年時光,自己就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那麼,瑪吉阿米呢?遠在山南的她啊,是否也像自己一樣,被相思折磨得形銷骨立呢?

  山上的草壩黃了,

  山下的樹葉落了。

  杜鵑若是燕子,

  飛向門隅多好!

  翠綠的布穀鳥兒,

  何時要去門隅?

  我要給美麗的少女,

  寄過去三次訊息!

  哦,豈止是三次訊息啊,他想告訴她很多話,可是,歸結成一句,都是那句我想你,我的瑪吉阿米,然而,這是一句永遠也無法說出的思念。他是達賴喇嘛,他是位居布達拉宮的法王!所有的相思,所有的不舍,只要念及此處,就只能化為一聲輕歎,一滴淚水,在龍王潭湖邊消失殆盡。

  風啊,從哪裏吹來?

  風啊,從家鄉吹來!

  我幼年相愛的情侶啊,

  風兒把她帶來!

  這一個夜晚,不知為何,宮外竟狂風大作。連窗格都被淩厲的狂風震得咯咯直響。倉央嘉措惶然從夢中醒來,坐在床邊,有依稀的月光灑在地上,這多麼像記憶中的愛人啊!她的眼睛,就如這月光般溫柔。他伸出手去,想捧住這流瀉一地的銀光,握住往昔的記憶。然而,他失望了,當他伸出手,感受到的,依然是空空的孤獨。

雪登節之遇

情人走了,

  寨子空了一半。

  不是寨子空了一半,

  是我的心空了一半。

  ——西藏民歌

  第二年的藏曆六月末,那一日,倉央嘉措正在隨經師讀經。桑傑嘉措疾步走過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笑意:請示佛爺,今年的雪頓節,您想在哪過?”倉央嘉措有點茫然:雪頓節?”桑傑嘉措微笑道:是啊,就是我們藏族人最大的節日,也是五世達賴喇嘛最喜歡的節日。

  也難怪倉央嘉措對這個節日不太熟悉,因為之前,他從沒有過過這個與格魯派大有關系的節日。雪頓節在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也就是公曆的八月份左右,現在已經成為西藏傳統的節日。每到這個節日,趕往拉薩旅遊的遊客格外的多,是拉薩旅遊最正宗的黃金旺季。那個時候,不管你是住店,吃飯,還是購物,都是一年裏最貴的時候,但遊客不管這些,他們曆盡千辛萬苦,就是為了能夠一睹曬佛會的壯觀與神聖。這個在後面會提到。

  那麼,雪頓節是什麼意思呢?在藏語中,是優酪乳子的意思,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優酪乳子的節日,因此又叫優酪乳節,這是西藏傳統節日裏最盛大的一個。為什麼一個吃優酪乳的節日會如此隆重呢?這個節日有一個典故,在佛陀時期有這樣一個說法,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複蘇,僧人如果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有違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著,關門靜靜地修煉,稱為雅勒,也叫坐夏。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為了犒勞僧人,備釀優酪乳,為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五世達賴喇嘛就非常喜歡藏戲,他會在雪頓節的時候,特地來到哲蚌寺,欣賞來自各地的藏戲表演,然後,親自獎賞中意的藏戲表演者。在那一段日子,能為達賴喇嘛表演藏戲是許多舞者最大的心願。

  可以說,雪頓節是信眾們能與達賴喇嘛交流的最好時機。桑傑嘉措自然明白這一點。按說,倉央嘉措即位的第一年,就應該讓他參加雪頓節。然而,無論是當時的混亂時局,還是倉央嘉措自身的狀況,都使得桑結嘉措不放心讓他拋頭露面。然而,他能明白,應該利用雪頓節的機會,讓信眾們一睹法王的風采,鞏固人們對他的虔誠,所以,他極力進勸倉央嘉措,應該參加今年的雪頓節。

  可惜,倉央嘉措此刻的心情十分沉鬱,對此興趣不大,只是沉默並不表態。

  桑傑嘉措看著倉央嘉措,微笑道:考慮到佛爺最近非常辛苦,擔心你思念家鄉,所以,特地請來了門隅的藏戲班子,他們會在這兩天專門為您進行表演。

  倉央嘉措的眼睛亮了一下,隨即就黯淡了。家鄉,家鄉還有值得他思念的人麼?父母已經過世,瑪吉阿米再也沒有消息。即使看到故人,他會有欣喜的感覺麼?但是,面對桑結嘉措的殷勤,他再沒有拒絕的理由了,只好點頭應允。

  藏曆六月三十號,六世達賴喇嘛應哲蚌寺僧人的邀請,來到那裏度過盛大的雪頓節。時至今日,哲蚌寺的雪頓節慶祝都是最隆重的,這一天也正好是哲蚌寺舉行浴佛節的日子。其時,寺院要把幾十丈高大的錦緞繡繪佛像大唐卡,由幾百個青壯年喇嘛一字長蛇陣地抬著,宗教樂隊為之伴奏著,抬到寺院西北邊的陡斜的後山崖上,自上而下地鋪掛開,供數以千萬的僧俗群眾瞻仰禮拜。

  曬佛大會,你如果不到現場,永遠不能體會那份壯觀與神聖。在拉薩耀眼的天空下,色彩絢麗的巨大唐卡被一點點打開,那一刻,漫山遍野的信眾們屏住呼吸,等待佛的真容一點點顯現,直至最後全部展露在人們眼前。一時間,低沉的號角聲在山穀中響起,喇嘛的誦經聲如天籟之音,巨大的唐卡上,釋迦牟尼佛以無比慈悲的眼神撫慰著萬物眾生,仿佛他能夠理解並寬慰每一個眾生的悲傷與不幸。此情此景,這份壯觀,這份奇跡,讓你不由自主有想流淚的沖動。

  那個時候,我忽然明白,為什麼藏地的寺院、佛堂不厭其精,佛像不厭其壯闊,只因為這份宏偉與精美絕倫,能夠喚起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神往與信任。

  藏曆1698年的那場曬佛法會,與往常沒有什麼區別,桑結嘉措很滿意,因為所有的信眾都對六世達賴喇嘛表現出了無比的虔誠與敬仰。一位老媽媽差點被擁擠的人群踩倒,幸虧及時被拖到了人群之外,才沒有發生危險。

  不知怎的,參加完曬佛會,當倉央嘉措隨眾人回到噶丹頗章院子裏,他有一點點煩躁,然而,他不能離場。這一天,西藏幾乎所有上層官員貴族都圍聚在他周圍,他需要陪著他們把戲看下去,或者說,陪大家把戲演下去。

  藏戲表演開始了。藏戲,是藏地特有的一個戲種,舞者戴著沉重的面具,華麗的戲服,以說唱的方式表演宗教故事,曆史傳說等等。據傳,最初表演藏戲的是七個美麗的姑娘。她們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優美清新的唱腔被人們贊歎不已,大家都說,莫不是阿吉拉姆(仙女)下凡跳舞了吧!以後人們就將藏戲演出稱為阿吉拉姆

  音樂響起了,舞者們踏著悠悠的舞步進入場地,她們是來自門巴的藏戲班子,在厚重的面具與華服之下,你很難看清舞者的性別,他們表演的舞蹈講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雖然故事已經很古老了。但是,依然深受歡迎。倉央嘉措看著院子中央的舞者,忽然有一個奇怪的感覺,他越發地覺得其中一個舞者看起來如此眼熟,因為戴著厚厚的面具,他看不見她的長相。但是,那身姿,那手勢,卻讓他的心都加速了跳動,幾次,他都想站起來,最終都強忍住了。

  終於,到了舞者卸下面具,到達賴喇嘛面前接受獎賞的時刻了。那一刻,周遭的人,有的低聲耳語,有的悄悄微笑。而這一切,倉央嘉措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到了,他只管盯著慢慢走上前來的舞者,眼睛一眨不眨,因為緊張,他按住寶座的手已經被汗水浸透了。

  一個又一個的人跪著伏上去,又千恩萬謝地下去了。最後一個舞者,剛要低頭下跪,倉央嘉措再也忍不住了,他一下子站起來:你上來就好了!”

  所有人都被這句話震驚了,桑傑嘉措也抬起頭來,他看著倉央嘉措,又慢慢地看向最後一個舞者,那是一個臉色緋紅的藏族女孩子,她並無特殊之處。但是,她的眼睛那樣溫柔,有著如月亮一樣的光芒。

  沒錯,她就是瑪吉阿米。

離殤

六月的金蓮花啊,

  你爭豔鬥芳多不容易啊,

  如果深秋的冰霜落在了你的身上

  那凋謝的花朵該多麼可憐!

  ——西藏情歌

  倉央嘉措直直地站著,仿佛從亙古以來,他就一直這樣未曾改變過姿勢。眼淚不經提醒,就忽然從眼中飛瀉而出。這是夢麼?還是現實?多少個夜晚,他夢到過無數同樣的場景,心愛的人跨越了千山萬水,真的就來到了他的眼前。

  瑪吉阿米微笑著看著他,並不說話。她不想告訴他,相思的苦痛已經折磨了她多少個日夜。從家鄉一別之後,她再無他的消息。不是打聽不到,而是她情願從心裏把他徹底忘掉。可是不行啊,那麼多個夜晚,她一個人悄悄走到寺院門口,在他曾經住過的房子周圍一坐就是一晚。很奇怪,她不再怕鬼了,如果真有鬼來,她願意和它談一談,在這世上,還有比失去愛人的女人更心痛的人麼?她想問問它,這樣的孤單,是不是連孤魂野鬼見了都覺得淒然呢?阿旺嘉措住的房間已經沒有燈光了,更不會有人了,但是,至少還有他生活過的痕跡,那扇木門,不就是他的手常常觸摸過的麼?想念至深了,瑪吉阿米會把臉貼在那冰涼的門扇上,閉著眼,仿佛這樣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溫暖……

  哎,我的瑪吉阿米,你什麼都不需說,你想說的,我都明白。不管我們分離了多久,我的心從沒有離開過。我的心,我的魂,在每個夜晚,都要到錯那宗反複遊蕩,我看到了你的身影,你的每一滴淚水都仿佛滴在我的心上,讓我在夢中也會痛醒。

  現在,你就站在我面前,可是我依然無法走過去。你看見了吧,這沉重的僧袍提醒了我,拽住了我,我不能動,因為我是達賴喇嘛。我只能這樣高高地看著你,卻不能擁抱你。

  周圍一片寂靜,也許是太靜了,都能夠聽見情人心中悲傷的啜泣,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桑傑嘉措看著年輕的達賴喇嘛,表情複雜。幾位蒙古官員,特別是王子拉藏汗對此更是大感興趣。他之前還一直陰沉的臉慢慢舒展開,就仿佛一隻利凖忽然發現了獵物一樣欣喜若狂。思索片刻,他也站起來,大聲說道:佛爺好像對這個舞者有話要說,可是責備她跳得不好麼?”桑傑嘉措馬上站起來:絕不可能如此,今天是個這麼吉祥的日子,慈悲的佛爺是絕不可能怪罪任何人的。賞這個姑娘,讓她下去。

  倉央嘉措一下子緩過神來,他想張口說什麼,卻被桑傑嘉措嚴厲的眼神制止住了。還來不及對心愛的人說上一個字,瑪吉阿米就被隨從連請帶拽地送走了。

  拉藏汗遺憾極了,不過,他還是能夠在臨走前悄悄地對倉央嘉措耳語道:您太聽第巴的話了,這一年多來,您好像從來也沒有按照自己的心思過生活吧?”倉央嘉措猛地回頭,眼神冰冷地盯住他,沒有說一句話。不知怎地,這眼神讓拉藏汗打了個冷噤,他聳聳肩,施施然地離開了。

  雪頓節並沒有結束。准確地說,現在剛剛進入高潮。但是,從藏戲表演之後,年輕的法王就再沒有參加任何活動。侍奉他的喇嘛對外說:活佛偶感風寒,身體不適。

  整個拉薩都在悄悄議論,或者是第巴壓在年輕活佛身上的弦太緊了,以至於他不堪重負,一點點疲累都可能讓他病倒。

  這個傳聞讓桑結嘉措很滿意,至少,沒有人再談論藏戲表演時,六世達賴喇嘛的失措舉動。他不知道別人看到了什麼,但他至少明白,拉藏汗那獵狗一樣的鼻子已經嗅到了什麼不尋常的氣息。他必須小心再小心,決不能讓自己辛苦培養起來的雪域繼承人有絲毫的差錯。

  一想到這個,第巴桑結嘉措不能自已地長歎一聲。當然,這歎氣中不乏滿意的成分,他覺得自己做得非常出色。從成功地尋訪到轉世靈童,把他秘密安置在山南巴桑寺院長達4年無人知曉,直到最近把他舉上無畏獅子寶座。每一步,他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和縝密的思考。既要防備到蒙古人的窺探與野心,又要考慮到大清皇室的關注與警惕。這計劃中的每一步,他都事必躬親,直到現在六世達賴喇嘛成功地坐上寶座。這其中耗費了他多大的心血啊。就算是五世達賴喇嘛在世,可能也會對自己的能力贊歎不已吧?

  但眼下,他還是需要和那個年輕的活佛談一談,畢竟,這個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到最後,還要他們兩個人配合得當。桑結嘉措就是帶著這樣輕松與自信的心情走進了倉央嘉措的寢宮。

  藏曆7月的拉薩,天氣異常暖煦。桑結嘉措早就換上了最輕軟的絲綢長袍,然而,當他走進寢宮,卻不禁大吃一驚,年輕的佛爺正病怏怏地倚靠在杏黃色的錦墊上,臉色蒼白,侍從正在幫他取一件稍厚的袈裟披在身上。

  桑結嘉措忽然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件事情,他看起來比草芥還小的事情,可能會影響他的全盤計劃。

  果然,倉央嘉措沒有客套,直入正題:那個舞者,她去哪裏了?”桑傑嘉措沉默了一會:她不是這裏人,只是為您獻舞的,之後自然是回家了。倉央嘉措沒有應聲,只是把頭轉過去,不再說話。

  桑傑嘉措也沉默了。他無話可說,因為他發現,這位年輕的活佛在得知那個舞者已經離開之後,竟然滿臉淚水。沉吟片刻,他方才緩緩地說道:您的這份心情,我十分理解。在下也有過年輕的時候,也有過非常愛慕的姑娘。卻因為誤會情意不在了,而不得不分開。也是因為那件事情,我慚愧自己沒有資格再穿僧衣,只有還俗。不過,您與我不同,您的地位至高無上,沒有人能夠配得上您,您也決不能因此還俗。

  桑結嘉措這番話有軟有硬,然而,中心意思只有一個,你是法王,你的身邊決不能有女人,你也決不能因為任何事情還俗。

  倉央嘉措沒有回答。終於,桑傑嘉措輕輕歎了一口氣,轉身離開了。

  那一夜,倉央嘉措真的病了。不管穿多厚的衣服,他都感到徹骨的寒冷。

如果不曾相見

自幼相愛的情侶,

  莫非是狼的後裔?

  盡管已經同居,

  還想跑回山裏!

  ——倉央嘉措詩歌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倉央嘉措沒有等到瑪吉阿米的消息,卻意外地迎到了一個故人的拜訪。他的要求馬上就得到了恩准。此刻,別說是人,就是一隻從錯那宗飛來的鳥,都是倉央嘉措的貴客。

  他竟然是央吉。

  見面的寒暄過去之後,倉央嘉措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可知道瑪吉阿米的消息?”

  央吉呆了呆,他躊躇良久:我們聽說她費了很大功夫來這裏尋找您,然而,回去後不久,她又離開了。

  倉央嘉措愣了,他下意識地問道:那麼,她去哪裏了?”

  央吉沉默了很久,才輕聲說:她嫁走了,據說新郎的家在理塘。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震得倉央嘉措登時呆住了。他一下子站起來,緊緊盯著眼前的央吉,想在他臉上找到更多的訊息,他實在不能相信這是真的。

  央吉的臉上只有悲傷和無奈。這是無法偽裝的表情。

  倉央嘉措只覺得頭嗡嗡地響,他一下子想起了多年之前,也是央吉告訴他,瑪吉阿米要嫁人的消息。初聽消息那一刻,他只覺得仿佛有一把利刃一下子穿透身體,此刻,那種血淋淋的回憶再次湧上心頭。只是這一次,他的心依舊無法設防,再一次倒在了血泊之中。

  央吉看著眼前的佛爺。他的心裏有一點點害怕。他依稀記得,多年前,當倉央嘉措得知瑪吉阿米要嫁人的消息時,臉色也是如此的蒼白可怕。只是,當年他是無心說了一句實話。而今,他在有心說一個謊話。

  只是一句話而已,不會怎麼樣吧?央吉模糊地想著,他站起來,看著仍在發呆的倉央嘉措,只說了一句,佛爺,保重。說罷便匆匆離去了。當然,在他離開這個屋子不久,就會接到一份來自布宮的禮物,這是第巴桑結嘉措對他表示的感謝

  午後的陽光斜斜地照進屋子,偌大的會客室一點聲音也沒有。年輕的達賴喇嘛淚流滿面。

  這是他第幾次為瑪吉阿米哭泣了。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哎,我心愛的姑娘,我們曾說過如此多的誓言:除非死別,活著永不分離!我的心還在這裏,而你,怎麼可以離我遠去了呢?哎,我的姑娘,我該恨你麼?或許應該恨,但是,為什麼一想到你,都是往昔的甜蜜呢?你的微笑,你的期待,你深情地凝視,你緊緊的擁抱……這一幕幕不舍的回憶,都如不速之客般,每一夜都要進入我的夢鄉。也只有在夢裏,我才會與你反複纏綿,不離不棄。

  可是,現在想這些又有什麼用呢?倉央嘉措呆望著眼前,似在透過窗楞觀看宮外的風景,其實眼裏空無一物。

  原來,佛經說的真沒有錯。得到的時候多快樂,失去的時候就有多痛苦。

  我的愛人啊,已經離我遠去了……

  入夜,整座布達拉宮如死一樣沉寂,所有的人都入睡了。倉央嘉措卻像鐵鍋上的煎魚一樣翻來覆去。不知怎的,他就是覺得冷。如同在雪地裏睡覺一樣渾身發抖。睜開眼睛時,瑪吉阿米就坐他的床邊笑語盈盈,閉上眼睛,瑪吉阿米融入他的懷抱不離不棄。可是,當你真的想抱住她,留在懷裏的,卻只剩下空寂的月光。

  忽然之間,他想起了巴桑寺的那個午後,第一次聽到叢林裏飄來的那首若有若無的歌曲:

  在那碧波蕩漾的河面

  我還是第一次放下小船

  風兒啊,我請求你

  千萬不要將我的小船打翻

  在美好的初戀階段

  我還是第一次嘗到甘甜

  戀人啊,我請求你

  千萬別將我的愛情折斷

  那是倉央嘉措第一次聽到如此溫柔而憂傷的曲調。他想看一看那位歌者是哪一位,而唱歌的女孩卻像精靈一樣悠忽不見。現在想來,或許,她就是一個精靈,以這首幽婉的歌曲暗示他,這將是一段悲傷的愛情之旅。

  這註定是一個無眠之夜了。我想,倉央嘉措大約就在這一晚,寫下了下麵的詩句。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這就是著名的《十誡詩》,有人說這是佛語,有人說這是情詩。世事無常,人心易變,愛情有時是最好的修行,如果沒有這許多的如果,也就是說,不曾造下,那麼,就不必品嘗這愛而不得的苦果了。不管怎樣,處於同一心境的人們看到這首詩,都不能不為之拍案叫絕。未曾經歷過得到卻又失去的人們,是永遠也無法體會到,最美好的東西、最美好的人失之交臂的沉痛與無奈。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