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生命觀
21/06/2012 18:47 (GMT+7)
 我們普通所說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到死亡為止,有着生命,也就是活着。這是從自然方面所說的肉體上的生命,這是眼所能見的生命。但是能使我們作為人而生存,使每個人能生存的原因,它的起源,則是眼所見不到的。
竺道生思想之理論基礎
14/06/2012 08:01 (GMT+7)
竺道生(?——四三四),俗姓魏氏,原籍鉅鹿(河北省平鄉縣)人,而寄居彭城(江蘇省銅山縣)。大約十歲,即依名僧竺法汰出家。曾隨僧伽提婆研習有部之學,並受學鳩摩羅什深得般若之旨。本文即就佛性觀、感應觀、涅槃觀三方面,探就其思想的理論基礎。

佛教與西方環境倫理學之整體論的對比
——以深層生態學為例
14/06/2012 07:58 (GMT+7)
 當有倫理學家呼籲我們必須要對非人類個體生命負起道德責任時,他們或是從作為一個個體的道德地位之判準的證成著手;在另一方面也有人主張人與環境以及其中的生物與非生物所形成的一個整全的環境整體是更基本且更具優位,整體論者是如何證明這種整體的意義呢?其倫理學內容如何?
佛教之生命倫理觀──以「複製人」與「胚胎幹細胞」為例
28/05/2012 21:16 (GMT+7)
 宗教界與一般社會對於生命醫學的發展,在宗教與倫理上,反應下列幾種問題:(1)侵犯神的領域(創造權,生死主宰權);(2)冒犯人的尊嚴(生命「唯物化」、「商品化」);(3)對傳統生殖與家族關係的挑戰;過度狂妄的優生政策。

依佛法以觀人類胚胎(胎兒)的地位
04/05/2012 19:06 (GMT+7)
由於生命科技發達,人工流產已更為便利,人類胚胎的利用價值也更為各方之所覬覦,因此本文中將依佛法觀點,討論與人類胚胎相關的倫理爭議。
中國佛教與倫理建設
27/04/2012 18:56 (GMT+7)
佛教倫理體係是包含理想、準則、規範以及哲學基礎等內部諸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系統,含有倫理的準則和規範構成的一定的層次序列。倫理的準則和德目是佛教倫理的基本內容。

佛教後設倫理學初探--從實然的現象與法則,到應然的原理與原則
21/04/2012 20:36 (GMT+7)
本文探索佛教系統理論的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以佛法之倫理判斷與道德原則本身為研究對象,探究道德語詞或道德語句是否能予以定義,並追問其道德判斷的客觀真理。
從《佛說善生經》看佛教的家庭倫理觀
23/11/2011 05:40 (GMT+7)
《佛說善生經》一作《善生子經》,是佛教集中論述家庭倫理關係的一部重要經典。佛教實行出家制度,但並不完全否定世俗的家庭和社會倫理關係。釋尊在各種場合曾多次論述過佛教的家庭和社會倫理觀。《佛說善生經》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

佛教《六方禮經》之倫理觀探析
04/11/2011 05:24 (GMT+7)
《六方禮經》乃佛教倫理學的重要經典之一,其內容係就親子、師生、夫婦、親友、主從、僧俗等「六方」人際相互對待之「應然」關係,提出行為準則。
佛教生命治療觀:由《圓覺經》的禪定修證展開
06/09/2011 05:23 (GMT+7)
「禪定修證」是眾生具體實踐佛法的修行功課,經由通透而精準的內觀自心,使生命潛能得到更高、廣、深的開展。相較於初階的「四禪八定」,《圓覺經》的禪定修證屬於更高層次的禪定教授,關鍵在於《圓覺經》的禪定修證皆立基於「圓覺妙心」,也就是眾生之佛性、如來藏。

中國佛教與孝道──從唐代佛教論起
22/07/2011 07:47 (GMT+7)
佛教傳入中土以後,作為外來宗教,它與本土的思想文化有著天然的相異相別。佛教在中土的發展過程,實際上也是它與中土固有的傳統文化不斷衝突、融和的過程,即其中國化、世俗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佛教與中土傳統的忠孝觀念有著激烈的衝突。歷代統治者和士大夫階層對佛教的排擠、打壓,乃至禁絕,其理由除了政治和經濟上的原因以外,主要的便是佛教對儒家視為立身、立國之本的忠孝觀念的衝擊和「否定」。
無聲的哭泣
──從佛教倫理學觀點論墮胎
14/04/2011 05:45 (GMT+7)
當此墮胎合法化逐漸成為世界性潮流之時,佛教面對這複雜的倫理課題,不能只停留在從「不殺生」的誡命,來下簡單的倫理判斷。因為,墮胎除了直接牽涉到「胎兒生命權利」之論辯以外,還牽連到諸如子宮自主權、母親權益優先、人種優生論,以及生命品質理論等倫理觀。並且,墮胎合法化與否,是在為情慾解放、代理孕母、活用胎兒組織甚至複製人等潮流「把關」,其重要性值得吾人審慎對待。

前世今生談愛情
24/01/2011 07:04 (GMT+7)
前世今生之後,我們會有什麼愛情?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會成為夫妻,除了愛情,也需要緣份。在世間尋尋覓覓,怎麼會遇到他?是否在冥冥之中,姻緣天已註定?不僅眾生迷惑,連學佛人也一樣迷惑。
佛教道德哲學基礎
13/06/2010 01:01 (GMT+7)
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 界。”《淮南子.齊俗訓》雲:“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可 見“宇宙”、“世界”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因此,宇宙觀也就是世界觀,它是指人們對於宇宙的構成,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根 本看法。

關於以佛教倫理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探討
22/04/2010 11:22 (GMT+7)
人類社會本身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要正常健康地運 行,必須要有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目前的中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各種社會要素都處於不 斷的分化和重組之中,社會關係日趨複雜和多樣化。
儒釋道的孝道觀:圓融無礙的生命情緣
05/04/2010 21:05 (GMT+7)
中華文化以儒家、道家、佛教為主流思想,對於孝道最為 崇尚。自舜以大孝的資格,得到堯的禪讓而成為天子後,孝道便 十分的受到重視,以致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政治觀。 《呂氏春秋.孝行》談到"孝"是治理天下的妙術:"夫 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從者,其惟孝也。

佛教戒律與中古家庭倫理
05/04/2010 21:04 (GMT+7)
世界上的宗教大都具有很豐富的倫理思想資源,佛教也不 例外。西方社會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受到基督教及《聖經》的影 響固為眾所周知,伊斯蘭教及其《古蘭經》影響到阿拉伯世界(還有其他伊斯蘭教國家)的倫理價值取向更不待言。
佛法與家法
——試論中古佛教對於家庭倫理的影響
05/04/2010 21:04 (GMT+7)
世界上的宗教大都具有很豐富的倫理思想資源。佛教也不例外。今天西方社會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受到基督教及《聖經》 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伊斯蘭教及其《古蘭經》影響到阿拉伯世界(還有信仰穆 聖的其他伊斯蘭教國家)的倫理價值更是無庸贅言的。那麼中國文化或者東亞文化圈的倫理觀念受到受到什麼影 響呢?

佛教淨慈觀的倫理闡釋
04/04/2010 23:46 (GMT+7)
在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活動的急速擴展,社會經濟活 動滲透於地球的每個角落,生態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一大焦點。中國在日益融入國際社會的時代進程中,同樣面臨著嚴峻 的生態環境考驗。當前中國社會需要“建設生態文明”,以使“生態文明觀 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佛教倫理與社會道德建設
04/04/2010 03:35 (GMT+7)
倫理一詞,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與道德並稱,即處理 人與人相互關係所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所謂的佛教倫理學,即泛指構成佛教理論體系的學說。佛教作為古老的哲學體係與宗教團體,它的產生是時代環 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 [2] 3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