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靜思、智慧、愛
證嚴法師
24/06/2016 07:3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卷一 靜思

  1.清涼月

  菩薩心如清涼月,
  常遊太虛畢竟空。

  明心

  佛教中有一句話:「菩薩心如清涼月,常遊太虛畢竟空。」我相信大家的心都像月亮一樣,那麼的圓融、清涼、清靜,顯露出它無比的柔光,常常照徹大地;在黑暗中唯有月光,才能破除大地黑暗。太虛大師作詞的「三寶歌」中第一句即言:「人天長夜、宇宙黯黮,誰啟以光明……。」人生的罪惡大多是黑暗中造成的,這裡所說的黑暗,不是大自然黑暗,而是眾生心地中的黑暗——心中的那分良知被罪惡的烏雲所掩蓋,以致無法發出人人自性的良性,所以才會造成驚天動地的罪惡。

  佛教的教育,就如太虛中的凈月,能照亮眾生的心地,啟發良知,發出良能。你能說搶劫作案的人沒有能力嗎?只因他昧於良知,掩蓋了良能,卻發出了一分罪惡可怕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用真心推行佛教的教理,如一輪明月,照亮眾生心,它不但是一分光明,也是一分清涼。

  菩薩心如清涼月,常遊太虛畢竟空;希望每個月圓之夜,抬頭仰望明月,照亮我們的心地,培養我們的心地,培養菩薩的精神,普照大地迷惘中的眾生。

  如來

  佛教徒嚮往的目標就是如來的境界。什麼是如來境界呢?

  六明法數解釋:「如者,就是一心真如,自性中來。」也就是真的意思,每一個人真而純的本性就叫做「如」。一般人就是雜念心重,本來我們與佛有同樣的清凈、單純的本性,只因為受到社會上欲與情愛的薰染,以致充滿雜念的不定心,感染了貪、瞋、癡的惡習,一念真如的本性就因而被迷住了,學佛就是要喚醒內心的真如本性。

  「來」,就是「真如不守自性,隨緣顯現。」 

  我們學佛應不是為了脫自己,而是為了救度眾生;用佛陀的心來救世間的眾生才是。

  無常

  有一次我去玉里,正好碰上一件個案,案主是以前地方上有錢有勢、呼風喚雨的出名人物,而現在卻落得財產散失,車禍、重病又接二連三降臨,貧病到需要我們救濟的地步,真正印證了富不過三代的格言。這就是無常啊!父母的財富不一定能庇蔭子孫,所以千萬不要認為有錢、有名、有勢是一輩子永久的事。

  台北市有一棟十四層的大樓,在地震中變形了,甚至二、三樓已無法再使用。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人生事物都有變化的可能;有的人從無變有,有的人卻從有變無。我曾看過很多人,他們過去的生活一無所有,卻靠著勤奮而成就大事業,因此我們不能輕視「無」的人,而「有」的人也不可得意忘形。

  最踏實的事,就是今天我有多少力量,就趕快付出,做一些有利益人群、社會的事。

  服務人群

  現在的人每天都很忙碌,但也需要爭取時間,為社會做些服務工作。因為,平時事業的忙碌,與義務性志願為社會服務工作的忙碌,那種心靈上的收穫是完全不同的境界。

  肯付出心力為別人服務的人,因為是抱著義務的精神服務人群,所以無論再怎麼忙碌,也會感到很愉快,但如果是為了職業或做事業,爭取利益而忙碌,那他一定會忙得無可奈何,忙得非常煩惱。

  所以,同樣的人生,同樣的忙碌,卻有著不同的心境。

  快樂忙

  有一句話說:「閒人無樂趣,忙人無是非。」吃飽飯沒事做的人,一定不快樂,一點意思也沒有。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這世間又有誰會是閒人呢?看社會上每個人,每天總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狀,而他們忙得並不快樂,為什麼呢?因為活得很無聊,正事不做,卻忙著應酬、打麻將、觀光旅遊。這種忙,我想,在飽樂之後,一定是疲倦與空虛。人生寶貴的光陰就這樣浪費掉了,真正快樂的工作,他卻沒做到。

  什麼是人生快樂的工作呢?凡有利於社會群眾的工作,都是快樂的。但有人卻不這麼想,每天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造成了心胸不能開闊,無法接觸到真正善良可貴的本性,把自己關閉在私我私欲中,寧願空拋時光在無所事事的是非無聊中;這種人生毫無人生價值感,哪有樂趣可言?

  「忙人無是非」,的確是。因為人生苦短,而真正需要做的事實在太多,如計劃、推行……,時常都是要分秒必爭、心無旁騖,為人群、福利事業而努力。他們過得殷實而富有意義,這種「快樂忙」的人生,哪有空閒時間去惹是生非呢?

  第一步

  「路」是人走出來的,千里之路,必須從第一步開始;聖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佛陀與凡夫沒有不同,釋尊雖已成佛,但在成佛之前也和我們一樣。只是他愛真理的心比我們懇切,而且他除了愛真理之外,還能身體力行,所以能較早抵達目的地。而我們求真理的心不切,少了這分毅力、勇氣,因此仍然停留在凡夫的階段。

  但是只要我們能夠身體力行,提起信心、毅力、勇氣,凡夫也一樣可以成佛的。

  心燈

  常有人說,修行學佛要學什麼呢?就是在洗除我們的心源惡念。用什麼方法來洗除呢?用什麼方法可使凡夫的觀念,進入聖人的境界呢?那必須走上學佛的軌道;有了軌道,就不容易出軌,這也是學佛的目的。

  人生迷茫,是心迷而不是人迷。迷就是不覺,不覺就是不知。但是,知而不去做也無用,知而且又肯身體力行,才會有成就。

  佛教徒不可有自私自利的心,有的人聽說某寺院有法會,就趕去拜拜,吃一餐保平安……。其實,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須先得理;理得心安,即闔家平安。

  也有人說要點燈求光明。其實,真正的光明是要從我們的心點起來,佛前的燈你們不必刻意去點,最主要的是點燃我們的心燈。要如何點心燈呢?我們去寺院拜佛最主要的是禮佛求法,有了佛法,才能滋潤我們的慧命、智識。所以,我們如能懂得佛法,能體會佛陀的精神,才能夠身體力行。

  身體力行

  財物如能善用,除了能養家無乏外,又能救助別人,那才是真正的福利事業,福利人群。

  《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平時唸佛,這分心就是大善根,熱心於慈濟志業就是大福德。但是這分大善根、大福德若是不能持久常行,那只不過是一粒種子,把善因種子種植在心田,必須不斷地培育它。

  要如何培育呢?必須身體力行。

  有這分救一切眾生的心,有這分解救眾生的大願,就是佛陀的心,若僅有心(善根)而沒有行(福德),也難成就;所以說唸佛是善根,佈施救濟是福德,必須要善根福德並行,才能有所成就。

  以佛心為己心

  當初我設立慈濟的目的是為佛教、為眾生,希望佛教不只是挂在嘴上而已,而是要顯揚出來,把佛陀的精神以實際的行動來表現,使事(慈濟精神)、理(佛陀精神)並行;同樣的,善根是理、福德是事,善根福德具足也就事理圓融。

  我們慶祝佛陀的誕生,就是自己的心中時時有佛,每日每時都是佛陀的誕生紀念,把佛心永遠存放在我們的心中,時時勉勵己心要如佛心。

  啟發良知

  人生在世,忙忙碌碌,有人帶福來人間,也造福在人間;有些人是帶業來人間,也造業在人間。學佛就有自己轉「業」為「福」的能力。

  要如何才能轉惡業而造福人間呢?那就需要接受佛教的教育,宗教的教育力量,能把我們本具的良知啟發出來,亦即將慈悲本性——「良知」從欲塵中顯現出來。

  大乘慧心

  中秋月圓,以佛教中所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天下有很多江水,而天上只有一個月亮,但只要有水就可映出月亮。這比喻佛陀來人間,其所教育的目標,本來只有一個——成佛之道的大乘教育。唯眾生的心量與領受力不一,故不得不分層施教,所以有三乘教法,三乘就是大乘、中乘、小乘。

  小乘的佛法,教化根機淺、慧根薄弱的人,是一種獨善其身的教法。中乘是獨覺辟支佛,獨覺辟支佛的智慧較利,他只看到世間的形象,就能體悟人生無常,生命苦短而自得覺悟,這就是中乘。再說大乘,就是菩薩乘、佛乘,大乘是轉愚迷為智慧。對獨善其身者,鼓勵啟發他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徹人間的真理。對物質享受能看得淡,一切物質只是提供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利用品。慎勿被物質所利用,或受物質迷惑。

  所以說,佛陀教育我們,小乘、中乘最終的目標是大乘的慈悲、智慧。這也就是自愛之前,必須先去愛人,如同孔子所說的「己立立人」,自己要成就,必須先成就他人,也就是「己達達人」,這就是大乘的精神。

  地藏菩薩的「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釋迦佛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都是大乘的表現。

 

  大願慈悲

  我常說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拿出至誠的心,有至誠的心,何患事不成呢?何患願不了呢?我一向不談神通、怪異,但偏會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發生,這就是心力。

  學佛先從我們的心學起,修行也要從我們的心修起,救世也要從我們的心救起,如有這分慈悲周切的心,我們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薩的精神。我們禮拜地藏王菩薩,其實是禮拜我們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願;念觀世音菩薩是念出我們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

  我們如能了解拜佛、學佛的意義,即能成就這分佛教的事業,我希望大家能提出這分真誠的意願,以佛陀所教化的大乘心,來普濟一切眾生,立地藏王菩薩的願,發觀世音菩薩的心,那麼此刻的我們,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薩,個個都是觀世音菩薩了。

  聖化教育

  佛陀辛辛苦苦的教導眾生,只為了一大事因緣,故現於世。經雲:「佛陀出現人間,是為大乘作因緣。」大乘的因緣就是教一切眾生發大乘菩薩心,使一切眾生達佛的境界。這也是佛教教育的唯一目標。

  現在的人往往佛、道不分,真正的道教不是媽祖,也不是關公;佛也不是神,佛陀本已聖化,而不是神化。聖是聖人,佛陀是我們心目中的聖人,是人格至高的昇華,真實人生智慧的引導者;神則是出沒無常,空幻無蹤,牽強地說:是飄蕩的神(靈),神在佛教中是列入鬼神道,不超出三界,他的靈神不離塵,不能脫俗。我們恭敬佛陀,因為聖人是真實的存在,是真正出入世間來教育眾生的人。所以說佛不是神,神也不是佛。

  「神」是否屬道家呢?也不是,真正傳統的道家,有道德的精神及教育書籍,如老子、莊子,他們這分道德及哲學性的教育,已流傳於後世。而媽祖、王爺一切的神又是什麼教呢?我認為:他們非佛非道,而是一種民間的信仰,有信無教。是民智未開時,一種存在於人民心目中虛幻的信仰寄託。

  有人認為佛教是科學的,那也沒錯。因為佛教中說三千大千世界,人類現在所住的娑婆世界,只是宇宙間的一個世界,這難道不科學嗎?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已揭穿了宇宙的真相,大膽地說:「娑婆世界上下虛空,更有無量無邊的世界。」以科學的觀點來看,誰說地球不是虛空中的一個世界呢?現在的科學發達,只是佛教科學觀的證明而已。

  佛教同時是心理學、哲學或科學的,只要研究佛法,都能得到圓滿解答。佛教的教育,包羅萬象,如知識淵博的學者研究佛法,越鑽越深,大有精深奧妙的感嘆!而一般的學者也能受用。所以說:佛教是有教無類,老年人可以接受,年輕人也可以接受,三根普被。

  雲開見青天

  今天我們有緣能以佛教的精神來推動慈濟的志業,為人群服務,這是最純、最誠、最清凈的善念,像是晴空無雲萬里天一樣。我們的凈心愛念,就像是一片晴空,無一點雲遮住。這就是因為每個人抱著不求回報的精神,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我們的心要像明月一樣,只要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只要雲開就見青天。能像晴空一樣地寬闊,如此的人生才能逍遙自在。

  佛教中有句話,形容出家人的生活:「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多逍遙灑脫啊!在家的居士只要心無烏雲遮蔽,能看得開,任何人都可以海闊天空、逍遙自在。

  人性教育

  過去佛陀在世時,他教導眾生,可說是一種社會民間的教育。二千多年前的當時,民間教育水準低落,靠著宗教才能引導人群走上人倫智識軌道,教育人群互相幫助,發揮人性的本能及愛心。

  佛陀入滅後,他的教育變成了宗教形象化,演變至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個儀式而已。這是佛教中不幸的事,因為一般人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宗教,只是拜拜而已,有拜拜的儀式,就說是宗教,這與佛陀在世時對我們的教導完全成了兩回事。

  我一直期待佛教能恢復佛陀時代的教育,如此一定能引導眾生的心理,啟發眾生的智慧慈悲,以發揮人人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的本性。

  生老病死大醫王

  人生多苦,但莫過於有生、老、病、死四大苦。世人也許會認為生怎麼會是苦的呢?生該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其實,生是苦的,因為生的那一天就是死的開頭;有生就會有死。而反過來說,死也就是生的起點。

  凡夫生死不能由己,隨業力而舍此投彼。我們過去未受到佛陀的教育,不知造了多少業,今世依照不同的業,來人間受著不同的苦。世間人生活的形態是甜是苦,是幸是不幸,都是過去生的業力所帶來的苦或樂的業報,我們應該以一分歡喜心來承受。所以說:這生的結束是來生果報的開始。

  死是生的開頭,生是死的出發點,死是把過去的業消掉,所以死等於是解脫(只要不再造惡因)。宗教上所說的生死與社會上所說的生死並不一樣,社會上說到生就想到要恭喜,其實在佛教上來說,死才是真正的恭喜——因為它已消掉了一段業緣!

  人生的罪與福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愛的也是人。看你怎麼做,做好的,「生」便值得恭喜;如果做惡而來,「生」於人於己都是苦啊!

  老也是苦;尤其是現在的社會,老更痛苦。除了身體不自由,六根衰敗、眼睛看不清楚、耳朵聽不清楚、牙齒掉光了不說,自身的活動也無法像年輕人那麼利落,意識也無法像年輕人那麼敏捷。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慢慢退化,有人說人生七十才開始,這句話也有其道理存在,因為從七十歲開始又像小孩子一樣了。

  目前老人問題,已成了社會問題之一。過去的老人受年輕人的敬重,而社會變遷的結果,現在的老年人太淒涼了,所以我在建院時就有人提議應該建一座老年人安養院,這也是我將來計劃進行的工作之一。

  老是苦,死也是苦,病了更苦啊!生、老、病、死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然而,病是可以預防的,病是人生最痛苦的,有身病也有心病。身上的病需要醫生來治療,而心病就要找大醫王。

  誰是大醫王呢?

  就是佛陀。我們要用佛陀創立的宗教精神來醫治身、心的病根。

  珍惜人生

  佛教說六道,也就是說眾生有六個去處——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中除了天、人二道較好之外,其餘阿修羅道雖有天福,但缺天德,整天發脾氣,與人鬥氣,非常痛苦,另外的三惡道更是苦不堪言啊!

  真正對佛法有研究的人,都不希望生在天道,為什麼呢?因為那裏天壽有五百、一千歲以上,壽命很長,他們的一天是人間的五十年或一百年以上,以人間的歲月來推算他們的壽命實在很長,真的是活得很枯燥、無味!而且在天道沒有富貴貧賤之分,想要幫助別人、做好事也沒機會;天天沒事做,多無聊、多乏味啊!所以,天壽在佛教中也是八難之一。

  反觀人道,人間雖然是苦,但是卻很有趣,有富有貧、有惡有善。看到貧苦的眾生,我們付出愛心來幫助他,這種行善帶給我們快樂!比較一下困苦的人,再看看自己,也會覺得目前所擁有的已經很多,的確也很滿足了。

  所以我們不要求長壽,就因人間壽命短暫才顯得珍貴有價值。難得來一趟人間,應問是否已在人間發揮自己的功能才是。

  大功德

  「病」,可以說是八苦之最,尤其是當我因病無法起床時,才更深深體會到《地藏經》所說的鐵床地獄之苦,鐵床地獄中的一張床有四十里大,一個人躺在上面不覺得大,幾萬人躺在上面也不覺得小。這段文也許很多人看了不甚明白,但是你們想想,每個人生病躺在床上,只會感受到自己的病痛,無暇顧及到其他病人,所以說「一人亦滿,多人亦滿。」

  在《三國志》中,我們都曉得張飛是一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夫。有一天,孔明把一個病字寫在手中,叫張飛過來看,結果嚇得他退了三步!雖然張飛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勇夫,但是一樣也怕病來磨。所以佛陀說人生八大苦中,以病苦為最苦;而八大福田中,也以看病的功德為最大,因為能解決最痛苦的苦,才是最大的功德。

 

 2.菩薩道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修己結緣

  人們都有煩惱,而煩惱大多指的是貪、瞋、癡而言。因貪瞋癡能生障礙,人們有了貪就易發瞋,由瞋心又起癡念。人為何不創造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呢?因為捨不得付出(貪),不但不能舍,反而要爭(瞋)。為什麼要爭?因為我們不明真理(癡)。這三種是我們內心的毛病,一定要消除。

  人們要追求的,不只是福報,更要勤修智慧,才能有真正的福業。我們要修的福,應該是福緣,這是到任何地方都被人敬愛的。有了被人支援成就事業的好人緣,就是福緣,也就是我常說的「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我們如常去做利益眾生的事,就可以廣結眾生的福緣。

  依道而行

  佛陀講經就是講道,經者道也,人若能依道而行,終會到達目的地;也就是說:學佛者能依教奉行,則終至成佛。有道是:「佛法難聞今已聞。」現在既已聞到佛法,就要趕快把握。「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既已得人身,得聞佛法,如不趕快利用今生了脫煩惱斷生死,更要等到何生度此身呢?

  我們要愛惜、重視自己的力量,不拘大小,取諸社會、用諸社會。財富既然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來鋪好將來要通往菩薩道的橋梁。

  除舊布新

  我們常用「福祉與春光並茂,德業與歲時俱新」這兩句話向人賀年。

  什麼是「福祉與春光並茂」呢?學佛的人,就是要有造福人群的心,如此才能在每個人的周圍都有茂盛的福業,日日都如沐浴在春天一樣的快樂安詳。孔子說:「擇不處仁,焉得智?」他的意思也就是告誡我們:居住的地方要選擇仁德之士多的地方,那才是有智慧的人。所以我們應從自我做起,以仁以德來感化周圍的人士,使周圍的人都有造福人群的慈悲心,共同締造祥和安樂的社會。

  什麼是「德業與歲時俱新」呢?眾生在人間,大多數都在煩惱中增長惡業。我曾說過: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這是一般的人生。學佛的人就要常念知足,才可發揮充足的力量,每個人都是知足的福中人,有一分力量就去救人一分。所以我常說:你們都活在富有中,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愛心及感情,這就是知足守道。大家常行在菩薩道中,不斷向前精進,所以說:「德業與歲時俱新」。

  如我們每個人在過年前,總會把屋子內外整理、粉刷得煥然一新。學佛的人,心也要日日都像過年一樣除舊布新,從現在開始把好的、新的佈置起來,把壞的淘汰掉,讓自己每天的心地清新潔凈。

  八垢與三福田

  在佛教經典中曾說到八垢——八種悖逆情理的心理垢病——那就是:(一)譭謗佛、(二)毀滅法、(三)譭謗僧、(四)不孝父母、(五)不敬師長、(六)不看護(救)病人、(七)不救濟貧民、(八)不憐憫眾生。以上這八種該護的不護、該做的不做,就是逆理不順道。

  若能把上面所說的八種悖情逆理的心理垢病,轉善過來,順理行持,則能成就三大福田(亦稱八福田)。

  一、敬田:是尊重(一)佛、(二)法、(三)僧三寶。
  二、恩田:是(四)孝養父母、(五)尊敬師長。
  三、悲田:是(六)看護病人、(七)救濟貧民、(八)憐憫眾生。

  具備了這三種田,就是大福田,慈濟就是希望人人能親自耕種福田,以增長諸善福業,消除三災。所以我們能有今天的安定生活,就要更精進更努力的去造福人群,完成菩薩道業。

  福慧雙修

  佛陀也是凡夫所修成的,眾生只要有佛陀這分救人救世的精神,則與佛同體。所以佛陀出現在人間,也就是因為要救度眾生。儘管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出生在印度,入滅也在印度,但他卻能夠把精神遍佈天下宇宙間。因為佛陀的法身慧命,是超越時空法界、無始無終的。我們每年慶祝佛誕節,只是化跡人間的佛。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有與他同等的這分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進修慈悲與智慧,可以說是福慧兩就。

  佛教徒不但要修福更要修慧,福慧兩者不可或缺;修行如有偏差,距離成佛的目標就很遠。有些人總認為只有專心唸佛,不管世事才可了生脫死,這是不正確的。在《阿彌陀經》中有句話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是善根呢?就是慧;對佛教的教理不去追究,不透徹眾生本身的心源,又怎能得生彼國呢?眾生的心一片糊塗,要如何才能得生彼國呢?一定要有大善根;除了大善根外,還要有大福德,這個福德也就是廣結眾生緣,完成菩薩的道行。

  佈施

  佛教的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都不離佈施心。佈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世間的人為了財,造就了無量的罪,世間的天災人禍,都是由於大眾的貪瞋慾念所造成的。

  不會利用金錢的人就會被財物利誘而埋沒了,有錢而善於利用財物,則能造福人群,功德無量,這就像人要靠水分而活,但也有很多人被水溺死的道理一樣。

  人雖然不能離開水,但水也要恰到好處啊!有句話說:財慾是禍水。學佛要能利用財物,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慈悲、歡喜、勇猛的心來為善喜舍。認清世間的財物,只不過是給予我們的資生之物而已。

  凡夫到佛

  為什麼我要用慈濟來表現佛陀的精神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人間,四十九年的講經直到將入滅前七、八年間,講的是《法華經》。《法華經》佛陀講了七年,我們一字一拜,字字稱妙、句句稱寶,真是妙法啊!《妙法蓮華經》可以說是佛法之寶;佛陀出現在人間,他的本懷就是要講《法華經》,所以說《法華經》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出現在人間,也就是為了講《法華經》。

  《法華經》的內容是什麼呢?就是要教我們行菩薩法。我們每個人都說我在學佛,學佛也就是要到達佛的目標,從凡夫要到佛陀的境界,這中間要經過的就是菩薩道,菩薩道也就是凡夫與佛,此岸到彼岸之間的橋梁,也可以說是茫茫大海中的渡船。所以佛陀在人間說法教化,就是教我們行菩薩道,也就是《法華經》的全部精神。

  菩提心

  眾生都有佛性——良知,只因沒把它發掘出來,所以無法發揮良能。現在的社會,造罪作案的人這麼多,難道那些作惡的人一生下來就是惡人嗎?不是的,他們一樣有良知,只不過他們的良知被物欲所蒙蔽。

  佛法就是要啟發眾生這分良知,大家應該都聽過「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初的本性是善的,只因為受到後天環境、潮流的影響,使這分善良的心埋沒了。佛陀、菩薩出現在人間的使命,就是要啟發眾生的善心——良知。這分良知如果能確實地把它發揮出來,就是良能,就可以救度眾生。我們本身就是佛,自己就是菩薩,只要良知良能發揮出來,沒有一個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的,這分可以救人之心,就是菩提心。

  上求下化

  佛陀教導眾生要修行大直道,雖然尚有其他很多方便法門,但人生的時間不久長,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既然有一條筆直的康莊大道,可從凡夫地直通佛的境界,為何我們不走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真正的菩薩道,我們應向這條大道前進,福慧雙修。如此,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倒駕慈航

  菩薩的路是無窮無盡的,是永遠沒有止境的,縱然已走到盡頭也要再倒駕慈航。如觀世音菩薩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而現在卻又再來人間做菩薩,即是倒駕慈航而來普度眾生。所以,修行雖然已經到達目標,但還是要再倒駕慈航。所以說,菩薩的道路是永遠無盡頭、無止境的。

  四攝

  菩薩的起點必須要具備四種條件: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又稱為四攝。

  一、佈施:相信很多人都有佈施的經驗,我們有這分力量去扶助一個沒有生活能力的人,這分施捨的感受是多麼快樂啊!佈施是快樂之本,也是做人幸福的泉源。所以有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我們要做菩薩,首先就是要佈施;施,就是不斷地付出,不管是財物、是心力,或是身體勞力的付出;如擔任志工。只要做得到的,我們就要多付出,這就是最幸福、快樂的人生。

  二、愛語:要怎麼樣與人相處,才會常受歡喜呢?唯有愛語。在日常生活中使人我煩惱、生氣、緊張、鬱悶、惶恐的是什麼原因呢?就是聲與色。眼睛看到不如意的形態——色,就會引起愛憎煩惱、生氣;耳朵聽到不滿意的聲音,就憤怒、痛苦、憂鬱。既然煩惱是由聲色引起,那我們就該好好改善,做到柔聲和悅——每一句話讓人聽了都會歡喜、快樂、安定。要做到這樣,就必須愛語,愛語就是聲音溫柔,對所講的話都要負起責任,要解決別人心中的結,而不要去增加別人的煩惱。

  有一天,台北的委員陪同會員來,其中兩位家庭生活富有,房地產多得必須借朋友的名義去登記,由於土地價格飛漲,他要與建築商合建,必須這位朋友蓋章,沒想到朋友卻獅子大開口,他覺得很不服氣,再加上其他的朋友對他說:「你何必這麼傻呢?循法律途徑挖告他不就行了嗎?」於是,他打起官司來。他一見到我就說:「師父,我好痛苦啊!一星期要跑三趟法院。」我問他:「他究竟要你多少錢呢?」他說:「四百五十萬元。」我說:「假如你如數給他,那你還能拿回多少錢呢?」他回答:「當然不只這數目,而是以億計算的。」我聽了之後告訴他:「那就給他吧!你給他四百五十萬元,不但可以保持朋友的感情,而且也不必三天兩頭地跑法院。你若把去法院的時間精力用於事業,賺的錢還比給他的多。」他聽了之後恍然大悟地說:「師父謝謝您,如果早有人這樣告訴我,我就不會去打官司了。」

  另外一位也接著說:「我的情況和他的一樣,我是把土地登記在親兄弟的名下,這個弟弟是我把他扶養成人的,住的房子也是我買給他的,沒想到他竟有恩不報,還對我說他的章豈能白蓋。」我對他說:「既然是自己的弟弟,你就給他吧!歡歡喜喜地給他,他會感激你。過去,你既然已給他九十九分的愛,又何必為了一分和他計較呢?」

  他說:「師父,我竟然忘了我已給他九十九分,何必再和他計較這一分呢!」就這樣一股怨氣也都打消了,他歡喜,對方也歡喜,彼此皆大歡喜。這不就是一個清凈歡喜的凈土嗎?

  他們爭執打官司的原因,就是聽了別人的閒言閒語,而增加煩惱怨氣。所以我說,要做一個菩薩,除了培養佈施心外,還要培養愛語啊!

  三、利行:所謂利行就是一切的行動必須要利益眾生。我們要做一項事業,並不是只考慮到會不會賺錢,而是必須考慮這分事業是不是對社會有貢獻。你所做的事業如對社會人群有貢獻利益,那你所賺的錢就是功德;假如你只管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身心是否受到戕害,即使你所賺的錢都拿來做功德,也彌補不了這分罪過。比如大家樂的風行、電動玩具的充斥,不知毀滅了多少人的家庭,斷送了多少青年的前程,所以我們要做事業或從事任何職業,應該先考慮看看不是有利眾生?

  四、同事:自己有機會接近佛法,能做好事,能凈化自己的身心,也要以身作則,把這分愛心、誠心及利益眾生的行動來感化他人,使周圍的人群與我一樣有這分佈施、愛語、利行,大家同事一起來力行菩薩道。

  清凈本性

  既然我們都要學佛,就要把內心的雜念怨賊除掉,把自身的佛性顯現出來,把佛性化為菩薩的功能。我常說心凈則土凈,要一個團體美好,就必須先從個體美化,所以說,娑婆世界實在很不錯,因為有惡濁,才能襯托出菩薩清凈的行為。

  有句話說:「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沒有苦難的眾生,你又怎能做菩薩呢?就像慈濟建醫院是為了救護病人,沒有病人就不需要醫院,也就不需要醫生;醫生能夠出名,是因為有病患讓他醫治,這些都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今天我們都處在五濁惡世中,但我們應該要自己培養這分清凈的本性,希望大家共同一心,美化自己的心態,來清凈我們周圍的環境。你看人人都是菩薩,對每個人都以恭敬、信仰的愛心相待,能這樣別人看你就是菩薩,對你當然也會起恭敬的愛心,這樣的世界,豈不是最清凈美好的世界嗎?

  所以,學佛千萬莫向遠方的靈山去求。要記住,只要能夠向著自己心中的靈山塔好好地修行,如此,現生你就是活的菩薩,來生就是已成就的佛。希望大家能多用心,彼此成就、互相鼓勵,共同在菩薩道上福慧平行前進。

  萬般帶不去

  學佛必須以佛道為自己當行的道路。人都常常生死不得自在;怕死而求神、求鬼、安太歲,更有很多荒謬不合理的迷信。

  有一位老太太,拜神拜得很虔誠,可以說無所不拜。雖然已經皈依了,卻不是正信的佛教徒。兒子媳婦表面都很孝順,卻是因為貪圖她的錢。她剛往生時,尚停屍在家中,父子、兄弟就吵起來了,為的只是因為她的褲帶不見了。在台灣有種習俗,就是誰能得到父母往生時所穿的褲帶,他就會「有財有庫」。當他們爭吵不休、沒有結果時,就去問神,最後得知母親哭著說,她死後連褲子也沒得穿。雖然她一生都很虔誠地拜神,但死後仍墮入鬼道而無法超生,這是因為她平時沒有認識佛教,無法對子孫施以佛教教育,以致含恨而終。如果她在世時能看開財物,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儘量去造福人群,那麼這些福業就能由她帶去。

  經雲:「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做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後讓子孫替你做。《地藏經》亦云:七分功德,六分生者自得,亡者只得一分。

  學佛要學正見,虔誠唸佛,功夫要自己做。能發菩提心用心唸佛,就不必怕子孫不為我們做功德。如果自己不唸佛,不用功、不造福,到時子孫為我們做多少功德也沒多大用處。總之,虔誠的唸佛,多發菩提心,為社會眾生做救濟工作,如此則福慧兼修,生死就可斷,菩薩道就可完成。

3.八正道

  不依偏邪而行,
  故名為正;
  復能通至涅盤,
  故名為道。

  教育家

  佛陀是人間最超然的教育家,也是培養人間善根福德的導師。

  佛陀在世時,到處受人恭敬供養。有一位農夫生性偏激,曾當面問佛陀:「你們為何要出家呢?應該像我們一樣辛勤耕田、播種、收穫,如此對社會、對人群才有貢獻啊!」

  佛陀用很溫和的語氣向這位農夫說道:「我也是一位農夫啊!我不斷地在耕耘,也不斷地在收穫。」

  農夫問道:「你用什麼耕田?你有牛嗎?有種子嗎?」

  佛陀說:「當然有啊!一切眾生的心地,就是我的良田啊!我在耕耘眾生的心田,布撒八正道的種子,而精進就是耕田的良牛啊!」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片心田,要撒好的種子才會有好的收穫。佛陀教育弟子要行八正道,要用八種方法來修養。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正業、正念、正命、正語、正精進、正定。

  正見與正業

  為何目前的社會這麼亂?常使人心惶惶,一有風吹草動就惶恐不安?這是因為人缺少良知與正見的關係,人的觀念不正就不能正業,觀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業就會錯誤;那些作姦犯科的人是否家境困苦、乏衣欠食,或沒有受教育?並不是,有的人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背景都很好,但為何偏偏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呢?因為見解偏差、觀念錯誤,欠缺了正業所致。

  正思

  除了正見、正業之外,佛陀還教我們要正思,要有正確的思想,必須接受正確的教育。國家、社會的教育,只是教導人類謀生技能,如何與人競爭;而宗教的教育除了教我們如何建立信心、產生毅力之外,還凈化我們的思想及心念。

  正命

  除了有正確的思想外,佛陀還教我們要正命,所謂的正命就是要有正常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些人對生命的見解有所偏差,無法了解生命的價值。多數人的生活,只為了追求享受,不知人生在世有潛藏的一股能力,這股能力能創造社會的福利事業,也能自救救人,發揮人生真善美的生活。偏偏有些人只為了自己的身體享受,而輕視了生命的價值,所以佛陀教我們既然來到世間就要好好利用生命,從事正當職業,健全生活,這就是正命!

  正念

  佛陀又教我們要正念——要有正確的觀念。自己的幸福、家庭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和睦,都是在我們的正念中推行。只要我們有正確的觀念,生活就能從容不亂,行為端正不阿。我時常說,身為主婦、身為先生、為人父母,應該要具備二種觀念:一是用菩薩的智慧來教導子女,二是用父母的愛心去愛社會人群。

  如果能以智慧來開導自己的眷屬,以身作則,以這分愛的精神來鼓勵,如此家中的孩子有樣學樣,能啟發良知,教導良能,家庭就會很幸福。如果家中每個人都只在狹窄的私愛範圍內自尋煩惱,家庭中的氣氛也就因而烏煙瘴氣,永遠無法幸福。所以說為人父母者,如能拿出菩薩的精神來教育子女,把愛子女的心來愛社會上一切的眾生,這就是正念。

  正語

  每一個人都應該多注意自己的觀念、思想以及言語,而這幾項中最容易犯過,最容易造成業因的是口,因為開口動舌是非常簡單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氣力就能輕易地出聲說話。我常常談「聲」與「色」,我們出聲與人談話時,常會使人改變觀念,若以正語(正當的語言)來引導人,可以使人改變觀念,向於正道;設若有一句戲言或是不負責任的話,很容易導人誤入歧途,墮落深淵而不得自拔,這種言語真是可怕啊!

  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謹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開口動舌,必須說正確負責的話,這就是正語。

  正精進

  佛陀教育我們要正精進,好的事要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去做,不要停滯退轉。有句俗話說:細水長流能穿石。我們的能力做得到就要多做,不是短暫,而是要長久地做。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時常抱著這分善念,時時刻刻向善的方面去做;唸佛修行也都一樣,堅定信心勇往直前,這就是正精進。

  有些人可能會誤解精進是修行人的事,其實精進是進步的意思,在家人也要精進。修行是修養的一部分,出家人要修養,在家人也要修養。

  我們的心田,應該要多播種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則必雜草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不斷去行,哪怕是舉手投足也要有一分善念。比如在路上有玻璃碎片,為了怕別人踩到,把這些碎片撿起來小心處理好,這也是一分善念;在日常生活當中,這些舉動看來是很簡單的一件事,而這就是在種善的種子。

  精進是在平常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約束行為,自我反省,把好的形態教育在我們的身上,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正精進。

  正定

  學佛必須要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的心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種子

  佛陀出現在人間為了教導眾生,把眾生的心地比喻是他要耕耘的田,八正道則是他要播撒的種子,精進是耕田的牛,能精進才能耕好心田,才能建立八種正確的觀念。佛陀是位農夫,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來做農夫。除了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育外,也要接引別人來學習,一人引導一人,一個家庭影響到另一個家庭,這樣擴大出去,這個世界就可以安和樂利。

4.知足

  若欲脫諸苦惱,
  當觀知足。

  富樂安穩

  人生要怎樣才能得到富有的生活呢?佛陀在《遺教經》中教育弟子:「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什麼樣的人最快樂?其實,很少有真正快樂的人。家庭富裕,財物充足的人就算是快樂嗎?不,他還有心靈上的苦惱、還是有不足的缺憾。

  我們要常常警惕自己,時時刻刻修知足常樂,人生才無憾事,也才能脫諸苦惱。故佛陀又說:「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佛陀教我們要知足,能知足就能夠處於富樂安穩。人都是在不足中造業,在不足中煩惱。

  人生活在五欲中,永遠都有填不滿的不足感——苦惱。放眼天下看人生,又有哪個會說:「我所得到的已很夠了,我已夠滿足了呢?」人往往有了一分,還想要得另外的九分,越得越想得越多。愛欲的心始終沒有辦法滿足,人永遠都在欠缺中。所以我們如能有自我心裏的滿足,就是處於最安穩快樂的環境中。

  知足寡欲

  知足寡欲的人,一定是最快樂的人。世間的物質再怎麼追求,也沒有滿足的一天,無限的愛欲與情就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除去這些苦惱,唯有用知足的方法。一個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但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而有些人在柔軟的床上,卻還有不足的苦惱!所以人生一定要能夠知足,常找環境磨練這分知足的心理;如不知足,即使住在天堂,物質上的享受豐富,你還是不稱意,心中的煩惱仍多。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因為不知足的人,心中還有欠缺,有欠缺就是貧。相對的,知足者,雖貧而富,從形態上看來,也許他是貧窮的,但他的心中卻是富有的。什麼都不覺得欠缺的人就是富有啊!

  永遠的名

  現今的社會上,許多人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爭來鬥去到頭來又是為了什麼呢?真正要為社會、為人群做事的人,又豈需要如此的你爭我奪呢?難道人生在世只是為名與利嗎?

  真正的名是要從良能發揮出來,無形中建立在受惠者的心中,這才是永遠的名。所以名根本不需要去爭取,該得的總是會實至名歸!

  自食惡果

  報紙報導的餿水油事件,我當時就說過,這是自種其因,自食其果。自己不想吃,吃不完的東西倒掉以後,因為不肖商人的伎倆,把那些丟掉的東西再制,讓消費者吃回肚子。這不是自種浪費的因,而自食惡果嗎?

  現代人身體有病,幾乎都不是營養不良的病,而是營養過剩的病,這都是「吃」出來的毛病。

  沉迷的人生

  睡,也就是沉迷的人生。有美好的人生,有與生俱來的良能,卻不去發揮救人救世的工作,只沉迷在歌臺舞榭中,浪費在觀光旅遊中,這等於是活著在睡覺的人生,貪得一己之清閒,而不肯去服務人群,真是可惜。

  五欲造業

  從一個知足的人來看不知足的人,會覺得對方很可憐。因此,佛陀看眾生,憐愍眾生,就如同一位修行已覺悟的人,看到在迷途中昧了本性良知的人,那樣的痛心和憐愍。所以往往有錢尚不知足的人,也會被沒錢而安貧樂道——知足的人所憐愍。

  佛陀教育我們,最主要的是要顧到我們原來的本性,去發揮我們的智慧,用這分智慧去看透世間一切的物質,而世間的物質都是一種潮流。太平年代時金銀玉石是寶,而戰亂時期米糧衣布是寶,世間所謂價值的東西是要用什麼來衡量呢?其實,那完全是盲目追隨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

   擴大愛心

  人為什麼不得安穩快樂呢?比如說:一個人身邊有金錢寶物,他的心一定很惶恐不安。尤其現在這個社會,即使在白天也會害怕隨時有禍患發生。為何會有防患不安的煩惱呢?就是因為害怕有人來爭奪自己所愛的東西。

  有一位女士,她的先生是一位企業家,她說她很痛苦,過去夫婦二人白手成家,什麼都沒有,夫妻兩人聯手並肩建立家庭,創下事業。而現在生活富裕了,事業發達了,先生卻變心了。過去貧困的時候,她雖然背著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是租的,身上沒有任何裝飾,她卻感到很滿足幸福,且很有安全感。

  現在住高樓大廈,生活富足,反而讓她天天都哭哭啼啼的。到底她在苦惱什麼?她還要爭取什麼呢?只是為了爭個愛與情啊!為了爭取先生的感情。她說她女兒曾勸她,「不要去爭取,苦苦爭取又能得到什麼?不爭取又會損失什麼?」我向她說:「妳生了這麼一位有智慧的女兒,反而生她的人卻是如此沉迷不醒!」我告訴她:「妳應該滿足了,雖然現在的生活少了一分先生對妳的愛,但妳有四個兒女,妳已得到了子女的四分愛;妳該把這分母性的愛發揮出來,移給四個孩子,好好教育他們;移給整個家庭,把家庭事業照顧好,再把這分愛發揮到社會人群。如能這樣,雖然失掉了一個人的愛,卻是擴大了無邊無量的愛心。何況情、愛並不是硬爭能得的。」

  我常比喻情與愛:「它如同一個球,你愈硬碰硬,彈得愈高、越遠。一切順其自然,該來的自然會來,它不來就算想盡辦法爭取,還是無法獲得……。」她回答道:「可能是這樣吧!」先生曾向鄰居說過:「太太把我愛得太痛苦了,所以故意用冷酷的形態去磨她,把她磨得死心。」

  問情是何物呢?如能拓寬感情的範圍,放棄一對一的私己情愛,那不是會很安穩泰然嗎?

  心胸寬闊

  知足,生活才會富有;有人說出家就是要學解脫。佛教中有句話:「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出家人真正灑脫,因為他們只有三衣一缽就可以生活,而且走遍天下把佛陀的教化宣導給眾生。他們的心胸寬闊,能包容天下一切萬物,無論天邊海角,只要看得到的東西,就是我的;至於有沒有放在我身上那是無關緊要的。

  這就是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分寬闊的心胸,如能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別人的富有如自己的富有,這就是永遠滿足的人生,永遠富有的人生。

  知足常樂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真正快樂幸福的。但幸福與快樂並不是用物質衡量的,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精神上如能常常滿足,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有知足思想的人,自然心量是開闊的。有開闊胸襟的人,對人、事就不會計較。要做到如此的胸懷,那就必須走進宗教之門。能真正體會到超然的宗教思想與教育,自然所感觸到的一切事物也會很美滿。

  精神長存

  不知足,就是智慧不開的人,他不了解社會物質價值的程度,會隨著物質的表相而迷失了本性,這豈不是很可憐嗎?世間的物質本來是給人用的,而現在都變成人被物所用了。我希望大家能把父母給我們的身體能力,及無始以來就具有的本性發揮出來;找回自己,找回良知良能,為人生服務,發揮人生的作用,這樣才不枉費人生。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是使人的精神長存於人間的重要方法。釋迦牟尼佛距今已將近三千年了,但是他在人間並未消失,還是活在每個人的心目中;佛陀普愛眾生的心胸,就是廣大的慈悲心。

  生死自在

  學佛要知道「生死疲勞」。在六道之中,不是在天道就是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或地獄道、餓鬼道。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實在非常疲勞。這疲勞的事從何而起呢?是從貪慾而起,所以我們必須少欲知足;能知足的人,才有快樂。

  「少欲無為,生死自在。」所謂修行學佛,除了為社會人群謀福利,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從何處來,死從何處去,要以什麼形態去選擇、如何去進取……,直到生死自由,來去自在,如此就可達到想要以什麼形態來人間,就可以隨意來人間。觀世音菩薩可以三十二應化身,以種種形態出現人間,應人間的需要現身形,而救度人間的眾生;一切菩薩都是生死自在。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須少欲無為。我們既來人間,就應抱持——來人間是為眾生而來。為眾生而來人間,就是菩薩;為自己來人間,就是凡夫。既然我們都有一分福,也就是在過去生中造人道的福因,人道的業力牽引我們來到人間,雖然現在還是凡夫,但是,我們應該很慶倖已得人身,又能聞佛法。

  我常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既然聽到佛法就要趕快走向佛道,趕快修行。佛經不單是我們要去聽、去誦,還要把它當作路來實行。

 

 5.修養

  水動月不明,
  雲生性起塵。

  光明本性

  如果天氣不好,一直下雨,晚上看不到月亮,是不是月亮消失了呢?月亮並沒有消失,只是被雲遮蓋而已。因此有句話說:「水動月不明,雲生性起塵。」

  人人都具有清凈的佛性,只因為塵欲污染,顯現不出原來的本性。學佛就是要拭掉這層層欲塵的遮蓋,像天上的月亮必須鑽出雲層,才能顯現出它的光明來一樣。

  培養功德林

  人人原有的清凈本性,又如何生起了污染心呢?是來自周圍的物(色、情、愛)欲。所以說:浩浩欲風吹殘了功德林。

  我們學佛就像是在培植菩提苗、功德林,如氣候順適,雨水均和,樹就可以保養得很好。「心」如起無明欲染就如同一陣黑風,吹毀了菩提苗——功德之林。所以我們平常生活中,就必須好好在培養慈悲心,於待人接物要有柔和的氣質,這即是慈悲的本性起作用,於平常的形態中,自然表現出來。人如能柔和、慈悲,世間再大的困難都可以排解,能排除一分煩惱,多一分修養,自然就能成就一分功德;這也是修養的功夫,學佛就是在學這分修養。

  清凈慧命

  每一位學佛的弟子所重視的是——「慧命」,而世間人所重視的卻是「生命」。

  在佛教中所謂生命分為二種:一種是分段生死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身軀,父精母血所構成的肉體。這個身軀有生老病死,有一定的期限,幾十年,甚至百年,長短不一,這就是凡夫的分段生死。

  人在分段生死中什麼都沒有帶來,只帶來一分業,業又分為福業與惡業。就是過去的那一段生死所帶來的業力,在今生牽引著,使我們不由自主地被它擺布。

  另一種生命永無生滅的慧命,這種慧命無始無終,是永遠常存的。從過去的無始以至現在,至於無終的未來,慧命是永遠存在的。不過慧命如果被蒙蔽,那就變成污染的意識,就是現在所說的靈魂,不管是意識或靈魂都是極不自在的。我們如能把意識或靈魂凈化,就可來去自如,這就是慧命,是菩薩的智慧,也是佛菩薩的生命。

  慧命是永遠常存,沒有生死的。如諸佛菩薩來人間,只是倒駕慈航,為了人間的需要,為了普度眾生才來人間,並不是因業力的牽引,或憑命運的安排生死來人間。

  過去已受污染的靈魂,若能再一修持,鍛鍊,便可以還我人人本具清凈的慧命。就像鑽石礦未經切磋琢磨,還是一塊石頭,一旦經過了切磋琢磨,就成了一顆閃亮的鑽石一樣。凡夫原本都具有清凈與佛陀同等的本性,只要我們下工夫去切磋琢磨,就可成就這段最清凈的慧命,其清凈像明月一樣。

  不生不滅

  佛經中,常以日光來比喻智慧,以月亮來比喻慈悲,日月的光明可以照耀天下,天下有多少美麗的境界,日月皆不受其迷惑;天下有多少污染、骯髒、恐怖、險惡,日月也不受其污染。日月既不受美的東西誘惑,也不受惡濁所污染。學佛就是要學得能在惡濁的世間及險惡的人群中,不受環境潮流影響到我們原有的自性,使它保有原來的智慧、原來的慈悲。

  我們應該利用父母所生的身體,好好去追求理想中的慧命,利用這有限的分段生死的時間,來修煉成就不生不滅的良知慧命。要真正報父母恩,就要利用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發揮良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做人間事,好好的完成菩薩道業,把這分功德回向父母才是。

  點點滴滴的累積

  佛陀在世間,給我們的是一分心理上的教育,是無限無形的智慧教育,而現在社會上的教育是職業、生活的教育。佛陀所施給我們的教育是不限職業的,是超出生活的,是一種心靈的教育,不是一般人所說的「佛教是趕廟會。」佛陀對我們的教育就在日常生活中。

  我曾說過,修養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累積的,我們要抱著這分點滴的修養,以長久心,在最平凡、平常的行為中,不離開佛陀的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學佛。佛陀所教育的就是親愛、和睦、精誠、平等、美好的人性修養。

  不要傷害別人

  我常說做慈濟發心救貧困是福,但是在造福人群之外,更要進一步追求佛教的宗旨,這就是精神上的資糧。在《遺教經》中,佛陀把要修行、要探討佛法的人,比喻為牧牛人。一定要把牛看好,不可放縱於田埂上,而跑進別人的田中,踏壞別人的農作物。這也是教我們要把心理觀念控制好;人往往為了愛自己損害別人,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養的第一個要件,就是不要去傷害別人。

  共修善業

  學佛要學得身心健康,把世間的東西都看開了,不計較就不會有煩惱。所以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調節我們的心理;宇宙間要減少災難,也是要眾生的心先調治好。世間一切的破壞都是眾生的共業所致,好人多的地方自然就吉祥。佛陀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二種報:一種是正報,一種是依報。

  什麼是正報呢?佛教中說:「六道輪迴」是依各人的行為而有不同的趣向,比如你做十善業,我也做十善業,就可同生天堂;你持五戒,我也持五戒,把做人的條件做好,你我就同樣生在人間,這就是共同的正報;每個人都有到天堂、人間、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的正報。

  而依報是你我同來人間做人,但卻各有不同的享受。我們生在台灣,過著豐衣足食的生活,這是過去生中曾共同種了善因的果報。有些地方卻多災多難,這是那裏的惡業之報。所以我們要裏仁而居,同修善業。

  去除三毒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要過得快樂,就必須把心中的三種毛病去掉,哪三種毛病呢?就是貪、瞋、癡。如果我們去掉貪念,自然世間的一切物質、道理就看得破;貫通了道理,心就會很自在。瞋就是發脾氣,發脾氣是一件最痛苦的事,這也是一般人所說的賭一口氣,氣忍不住就會發為暴戾,既損人又不利己,這難到不是通苦的事嗎?癡就是不明事理,不能秉持人與人之間相持的禮節,忍不住那一口氣。

  去除貪、瞋、癡三毒,身、口、意三業就會清凈,人生自然快樂幸福。

  常行精進

  現在社會上的人,多數由於「欲」來牽引大家去造業。這個「欲」不知喪失了多少人的志節、敗壞了多少人的名譽。世人為名為利、貪求名聞而爭,不知害慘了多少人。欲,能引誘我們進入煩惱的深淵。人生的確是多欲為苦,多欲能使惡業增長。佛陀教育我們看開這些物欲,防止物欲衝昏了良知,埋沒發良能,進而學習利益人群;這是菩薩該做的,如此常行精進,才能破煩惱惡。

  直心

  佛陀在《遺教經》中教導弟子說:「當知道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這是佛陀教育出家弟子的方法,也就是說學佛要直心,不要諂曲;諂曲是心不直,以不坦誠的心應付社會,應付別人。而人與人之間,如不能坦誠相待就違背了道;換言之,諂曲的心也就是自欺欺人。

  我們既然要修行,就必須老實修行,不能形順心違。譬如朝山拜佛,當以最虔誠、最純直的心來禮拜。如此靈山就在我們的眼前,菩薩道也定能直達無礙。

  虔誠

  我們要以直心拜佛,除了朝山、拜佛要有虔誠之心念外,在日常的做人處事中也要抱著這分心念;這就是修行,如果只有朝山、拜佛很虔誠,那麼虔誠的心也只有一小段時間而已。我們把虔誠的心用在日常生活上,天天虔心至誠,終身抱持著此心道場的態度,不但佛道可成,佛教也可興了。

  誠心轉業

  在中國大陸有這麼一個真人真事的感人事跡:

  大陸的叢林寺院,大都在郊區外。在蘇州,有一位告老還鄉的老太爺,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平日在朝時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回鄉不久就病了。他女兒很虔誠地到一寺院去禮佛,祈求讓父親的身體得以早日康復。

  這坐寺院離家雖不遠,但步行至少也要三個小時才能到達。她必須要服侍父親湯藥,卻又希望以最虔誠的心意到寺中禮佛。在躑躅猶豫時,寺中的老師父最後教她一個方便法門……

  隔天,她在清晨兩點鐘起來,在庭前設一個香案,供上清茶、香花、素果,朝寺院的方向虔誠禮拜,腦海中觀想從家門出發直到寺內佛前,觀想著一路上的景物。直到一步一步地跪拜進入寺中禮佛。每天清晨三個小時的觀想:拜佛、禮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老太爺的身體果然康復了,而她仍繼續觀想禮拜。

  在當地有位年輕人考上狀元,衣錦榮歸,返鄉祭祖。他的母親很高興地帶著禮果到寺院還願。他們到達時,已是黃昏了,老夫人請求寺中知客法師燒頭炷香。隔天,一大早起來,師父們敲板打鐘開殿門後,老夫人點好香要插入香爐時,才發現爐中已有人上過香了。老夫人特別拜託香燈師說隔天她要點頭炷香,寺中的住持方丈也指示下去,任何人不可點頭炷香。隔天一早,門一打開,香燈師卻發現爐中又早已有人整齊插上三炷香了。真是怪事!全寺中沒有一個人特別早起,香又從哪來呢?

  這位狀元爺,覺得很奇怪,就決定晚上留守在大殿中,一探究竟。他一整晚都沒睡,到半夜時,眼睜睜地看到殿門未開,而一位女孩竟進來插上那三炷香,虔誠地拜佛後又出去,門還是關著哪!

  天亮,狀元向住持師父說明這個情形,師父詳細地詢問狀元這位女孩的穿著及長相。狀元一一告訴,這位老師父聽了之後,知道這位少女一定是那位縣太爺的女兒。遂解釋說,在二個月前,這位少女來請示:如何才能求得父親康復?而老師父又如何教她以最虔誠的心,才能轉業。老方丈說:「虔誠的心,並非三朝五日,而是要持之以恒的。由於她家境清寒,自己必須親自照料父親,既要虔誠又要照顧病人,那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而我就教她這個方便法門:用最虔誠的心意及最誠懇的態度觀想。佛菩薩一定會有感應的。」老方丈肯定地說:「一定就是她!」

  青年狀元爺聽了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於是他親自來到縣太爺家,開門出來的正是他所見的女孩。老夫人深被她的孝心感動,立即為兒子提親,娶她為媳婦。

  這不是故事,而是真人真事,可見有一分至誠的心,就會與佛菩薩有一分的感應。

  不違佛心

  佛陀曾說過:「入我門不貧,出我門不富。」佛陀這樣的教導眾生,尤其教導出家弟子,「你真正入到我門來,即令你不窮。」其意是:為佛弟子若能依佛之宅心,為救眾生而立業,則其力量無窮。「你出我的門,也不會富到哪。」意思是說:違棄佛心,設有世智辯聰之本領,事亦難成。

  總之,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有誠意為大眾做事,佛絕不會孤負你;如沒有誠意,即使假借佛的名也沒有用。

  修學獅子吼

  佛陀離開人間已二千多年,但佛陀的慧命——佛法,還是不斷地延續在人間,這是因為佛教受持了佛陀的教化,表現了佛陀的精神。佛陀的弟子共有四眾: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出家二眾是以佛陀的精神為精神,以佛陀的生活為生活,與佛抱著同樣出世的意志,離開小我的家庭,走入如來的大家庭。所以,僧寶是延續佛教精神的中心,承擔如來家業的中堅分子。

  我常說,出家人住持佛法,佛法要靠出家人來延續。但佛法更需要在家弟子,因為,有住持佛法的人,也必須要有護持佛法的人。所以,在家的佛教徒,是護持佛法最大的力量。今天,佛教的興衰最大的關鍵就是在家佛教徒。佛陀在即將圓寂的時候說:我最不放心的是將來毀滅佛法者並不是外教,而是自稱為佛教徒的人,就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身上肉!

  佛教徒如精神萎靡,獨善其身,不能發揮佛陀的勇猛精神與力量,佛教就會衰落。我們常把佛陀說法比喻為獅子吼,就像獅子在山林中發出了吼聲,震退百獸一樣。所以,我們稱佛陀為人中之聖,聖中之王。既是人中之聖、聖中之王,就有相當的勇氣及毅力。我們既然要學佛、做佛的弟子,就必須與佛有同等的毅力及氣魄。

  祝福自己

  常常有很多人向我訴苦,念他們的苦經。我都向他們說,舉頭三尺有神祇,我們應常常祝福自己,為什麼要詛咒自己苦呢?學佛的人即使是吃苦,也是苦盡甘來;所以,應常常為自己祝福,天神護法也會起歡心。人生在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我們只不過是十之五、六而已,比別人幸福多了。你、我都應常常為自己祝福。

  君子慎其獨

  修行不是三天五日的事,應是時時在修行,決不能剛開始修行時,很認真也很熱衷,但年久日深,就鬆懈了。

  有一句話說,第一年修行佛在眼前,第二年修行佛在西天,第三年修行佛已不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第一年修行時,覺得佛無時無刻不在我心中,因此不敢犯錯。到了第二年,修行的心力慢慢懈怠,與佛的距離,漸行漸遠。第三年,已將修行拋諸腦後,佛已不在心中。曾子說:「君子慎其獨。」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時常在警惕自己,雖然獨處靜室,但行、住、坐、臥都很注意。因此,要做個君子,必須要很謹慎,於自己獨處時也要謹慎。

  普通人都是在有人看到的時候很注意形象,真正的君子是表裏一致的。我們修行最主要的是要時時佛在眼前、佛在心田,如果修行如初,成佛就有餘了。修行要日日新;修行如能與歲序俱新,則修行功德圓滿!

  地獄五條根

  學佛要以做人為起點,而以到達佛的境界為目標;先做好一個成功的人,人格完美,佛格也就成就了。人生最大的五種病,就是「貪、瞋、癡、慢、疑」。人們貪些什麼呢?貪的不外乎是「財、色、名、食、睡」五欲;這五欲就是地獄的五條根。

  每天打開報紙看社會上許多驚天動地的殺、盜、淫……的悲慘事件,都是因貪而起的。搶銀行是為了貪財,此外,如貪色、貪名……起了五欲的貪念,就會造下種種罪障。

  為善競爭

  我們仔細算算,人們一個月有四十多小時用在吃飯,有十天花費在床上,這數字是很驚人的。真正人生的功德是由時間所累積;就如同走路,用的時間愈多,走的路就愈長。

  「龜兔賽跑」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為什麼兔子會跑在烏龜的後面呢?因為烏龜真的是花較多的時間來跑;而兔子仗著牠走得快,就用較多的時間來睡覺。所以,做人貪睡貪吃也是浪費人生。人身難得,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做人,九十歲的人不比四十歲的人命長;不會利用時間,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只能算是眾生,而不是人生。真正的人生,是要以良知良能來做人;有了良知良能,就能使人生過得豐富、踏實。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人生的成就也是由時間所累積。一個人在世間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壽命有多長。我們信佛,就是敬仰佛陀的慈悲、勇氣、智慧和他的崇高精神,相信自己與佛有同等的力量,為善競爭;這種競爭,不可稍事停頓。

  信而有教

  我們要有逆來順受的勇氣,如欠缺這分勇氣,就容易走入迷道邪信,所以大家要拿出勇氣來面對現實的人生、接受坎坷的考驗,這就是佛教的教育。佛教並不是迷信,不是去拜拜就一定得佛保祐,就業消障除了。福要自己去做,災也要自己去消,能造福人群,自然就會有這分福報;能培養這分正信,自然就會消災,這是一種感應——智慧的感應。

  沒有這分福,求也求不來;若有這分業,要轉變也不容易,唯有心甘情願地接受,勇於承受,災難自然就會消除,若不肯歡喜承受,則此業永遠也消不了。人的業並非無中生有,而是過去生中帶來的,我們要相信因果,既然種如是苦因,怎能不受如是果報呢?如能歡喜受報,業也就消了。總而言之,信佛是心靈上的教育,我們應該信而有教,不可信而無教。

  真正的佛教徒是要學習佛陀的人格修為,佛怎麼修養,我們就怎麼修養;佛怎麼教導,我們就跟著怎麼受用。如能很正確地接受佛陀的教育,自然就可以修得像佛陀一樣的人格,如此才是真正達到信而有教、依教而培養修心養性及端正行為的信仰。

  安貧樂道

  人,大多是被五欲所困,有一點成就時就想得到更多。有得就有失,這是必然的道理,佛陀時常開導我們切莫為物欲所驅使,亦莫為財利而爭奪。應得的,就該以正當的勞力方式去取得,並須取於社會用於社會。不該得的,或有損於人,即不該去取,如此就不會有得失的痛苦。

  佛陀說不能懈怠,懈怠的人是一定會墮落。佛陀鼓勵我們,內心要少欲,但決不能懈怠。亦即是:得時切莫驕狂,忘本失真,而失時更不得消沉自卑。就如同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學於孔子說:「我如果能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如何?是否就很好了呢?」孔子聽了說:「好!能夠修養到這種程度是很好的,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如若能貧而樂、富而好禮則更好!」

  在貧困中仍能樂於道業,安樂、自在,不因貧困而生自棄、自卑感。富能不驕傲,而能時時以禮待人,這才可貴,佛陀教我們的意思也就在此。人生必須要上進積極,安貧樂道,進修慧業,不因境遇的得失而喪失生存的鬥志。

  智者

  人過去是怎麼來人間的,已無法知道;現在該怎麼做人,往往也很茫然,更何況於未來!許多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做人,才可以做個真正的智者。「人」時時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起心動念,接觸到順境時就高興地得意忘形;受到逆境時則煩惱悲泣,無不受境界所牽制而喜怒無常,心隨境轉,動蕩不安;因之,智慧功力也就受阻,不能發揮效用,因而對人處事的日常生活就不得自在,這就是凡夫。

  佛陀教我們在排除慾念後,進而精神要統一起來,如此方可增加正確的智慧,才能成為一個智者。

  安排命運

  常有人問:「人為什麼會不得自主,如癡人任憑環境擺布、被命運安排呢?」我的回答是:「只有凡夫才會被命運(業力)安排,聖人自能安排命運。」

  如何安排命運呢?必須用信心志願及智慧力,堅毅地去破除煩惱的惡念,則智慧生,而業力隨轉!一切就能解脫自在。

  熄滅無明火

  《普門品》中說,如遇大火我們虔誠的唸佛,火就能熄滅,災難就可解除,這是指我們心理的無明火。我們的心理時時刻刻都會造成火災,什麼是心理的火災呢?佛教有句話說:「一把無明火,燒盡功德林。」平常我們很歡喜從事造福人群的志業,在佛教中這就是功德;平常辛辛苦苦,歡歡喜喜做好事,卻因一念無明動了瞋心、起了癡念,自作障礙……因而前功盡棄了。這是否相當的可惜呢?

  我們的心常在無明中,什麼是無明呢?無明就是人我是非、事理不明,時常爭長計短,人如不明白道理,生活就不能踏實,心靈就會空虛,整天惶惶恐恐,搖擺不安……

  我們如能常念觀世音菩薩,念得觀世音菩薩的心就是我的心,心中就不會起無明的火災,也不會沉溺於欲海。常念觀世音菩薩,除了可消滅有形的災害外,也使我們的心乎順和氣。

  一切唯心造

  有些人常問我,算命有用嗎?說實在的,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說的命運,或說是運氣,也就是佛教中所說的業力;既然相信業力,自然就會有命理。但是,佛教中有句話說:「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運所操縱,但聖人卻能操縱支配自己的命運。

  天下有二種人:一種人能轉移命運,另一種人被命運所轉。有人說:算命的說他什麼時候會死,心中很惶恐。其實,被預言會死的,並不一定真的會死,但若世緣已盡,業相現前,就是要逃也逃不掉的。

  所以說,我們要守本分,珍惜這個身體,以有用的身軀去為人間做有意義的事,這也是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的目的。取諸社會而用諸社會,今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做就馬上做,一切的命運皆操之在已。

 6.信心

  信能渡淵,
  攝為船師,
  精進除苦,
  慧到彼岸。

  救心

  佛陀所說的教理,最主要的是教人怎樣自救,同時又如何去救人。於自救或救人之前,必先建立虔誠而正確的信心。有句話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也就是虔誠的表現,而虔誠的心就是由信心起。

  佛陀示現在人間的目的是要救人救世,而救世必須先救心,把人的心態端正起來。就如孔子所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求家庭和睦,就必須從個人的修養開始,以一個和睦的家庭去教化,影響開導別人的家庭,家家和睦,社會就能祥和。

  正確的信仰

  多數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是以為普天之下唯我獨尊,唯有我能力最強,處處為自己打算,這種迷信自我、不信任他人的信念是不正確的,設若有良師益友的忠言勸告,也覺得逆耳難以接受,反而對諂媚迎合的巧言,聽得神魂顛倒,以致於誤入邪途,這是迷信的一種。

  另外有一種人不敢相信自己,完全相信他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只聽信別人,或聽信神鬼的話、迷信神鬼,卻很難相信真正的正信宗教教育。有很多人遇到人生的逆境時,動不動就去問神卜卦、問乩童、或是去算命,迷於邪途,受鬼神所操縱而轉動人生的方向,迷信於命運,而使人生陷於消極恐慌,這也是迷信的一種。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但不可執著,這就是中道——正確的信仰。人如果有正確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會有差錯。

  除我慢心

  每個人都有我慢心,認為天下唯我最大,也唯有我最了不起,時時以「我」為中心。要去除我慢心,就要從日常生活中,從家庭裏開始做起,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互相溫和禮讓,對父母、公婆要孝敬如堂上佛,不要只以「我」為主。

  我們學佛應該對人時時存有一分敬重與信任之心,佛教中說人人是佛,何況夫妻之間更應該互相敬重、信任,若敬重對方如佛如菩薩,則家庭會很和睦,擴展到對社會、朋友、親戚,也有同樣的這分心,那麼社會就會很祥和安樂。

  端正堅強

  做人就是要端正自我的見解,用佛法的觀念來透視世間一切物質的無常。只要信心堅強,用這分心自我調整,用很正確的理智、思想,來透視人生無常,那麼不管是貧、是富,也不管人間物質的生有破滅,皆會覺得安然自在,沒有得失的心理,這就是學佛的樂觀。

  克服逆境

  我肩頭的擔子很重,需要大家來幫我分擔。儘管我的身體差,然而我的信心卻絕對不差,這分信心也就是來自諸位的支援。

  曾有一位年輕人建議我說:「希望師父不要創辦大學,因為現在的孩子不好教,萬一這些孩子不受教,豈不是浪費了眾多愛心人士的金錢。」我問他:「政府培養人才,有沒有先考慮一千人當中,到底有幾個是好的?」他說:「政府培養青年學子是義務的啊!」我說:「只要十個人中有一位是好的,那一百人之中就有十個好的,我以這十個再來影響十個,不就有二十個好的嗎?一屆的學生如果有十個好的,十屆就有一百個了,這總比沒有的好啊!何況佛陀時常教誡:『人人皆有佛性。』值得互相信任與彼此尊重。」

  想當初我要建院時,我也不敢期望會有多少人來響應,但是事實證明,卻有這麼多人來幫助我。當初我也曾想過,醫院建好之後,會有醫生嗎?事實也證明了我們的醫生是這麼好。所以我相信,只要有這分誠實的信心,再艱難的逆境我們都能克服,也必定會達到目標。

 

7.啟發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靈山塔

  我常說,學佛就是要學菩薩的精神,我們都是凡夫,凡夫要達到佛的境界,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你們看過《阿彌陀經》嗎?釋迦牟尼佛在介紹阿彌陀佛時說:離此娑婆世界以外的十萬億佛國土之地,那裏有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國土。可見我們距離佛土有多遙遠!說實在的,這個娑婆世界也是佛的世界,這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土,因為釋迦牟尼佛發願要在娑婆世界建立凈土。

  你們一定聽過「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的偈文,佛在靈山,你們不必跑到十萬億外的佛國那麼遠的地方去求。

  靈山在哪呢?是否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的道場才叫做靈山呢?佛陀說:靈山就在你自己的心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靈山塔,應該向自己心地的這個靈山塔,好好地下工夫修行。

  所以說,我們要學佛,不需要捨近求遠。

  心凈土凈

  有句話說:心凈則土凈;你現在的心能清凈下來,那麼你所住的地方就是清凈的佛土了。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社會很惡濁,說的一點也沒錯。佛陀也這樣告訴我們:娑婆世界具足五濁;濁就是不清凈、污染。但是佛陀卻又進一步地告訴我們:一切的污染都是凡夫心所造,是凡夫心來造污染的共業,才使娑婆世界惡濁險難。

  我們應該清凈自身,立志把目前周圍的污染去除,化污染為清凈,在你我的周圍如能安立一個凈土,那麼我們就不必等到來生,也不必等到舍此身,才能往生距離十萬億那麼遙遠的佛國土了。我們何不就近尋找最安穩的凈土,立意建設最理想的凈土呢?

  也許你們會認為目前的社會這麼複雜,我哪有能力改變這個社會呢?其實要改變社會風氣並不難,只要從我自己先改變起。

  教化眾生

  佛陀常教誡我們切莫「愚癡生死」。凡夫愚癡,耽戀眼前欲樂,不知生死之苦。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就是多聽、多學,就能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如此一來就能教化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得到究竟的大樂。

  教化眾生有二種工具:

  一是身的威儀,也就是(色);二是口的說法,也就是(聲)。只要把身心見解觀念改正過來,行為律儀(舉止氣質)就可具足,而所表現的形態就自然而莊嚴。然後運用智慧辯才去說法教化。這就是以身(色)、口(聲)教化眾生。

  四無礙智

  說法辯才:有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這就是四無礙辯才,也可謂四無礙智。

  一、法無礙:佛陀的教法是圓融的,能隨眾生的根性去分析教法名相,使人心能通達,這就是法無礙。
  二、義無礙:通達諸法義理,能為眾生諄諄善導、細細分析,就是義無礙。
  三、辭無礙:就是說這個深妙教義,面對眾多的人群,應以什麼言辭、用何種適當的言語去分析,才能使人人都能了解佛法教義,這就是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是隨順眾生的根性所需的教法而說,能圓融無礙、毫無厭倦,就是樂說無礙。

  佛陀說法有二種方式:一、是隨他語意,二、是隨自語意。

  隨他語意是同樣的道理要看眾生的根性知識能聽什麼,就以什麼方法來教導,說方便法,諄諄善誘地勸導。

  而隨自語意,就是把佛陀自己想說的法,也就是成佛之道、奧妙的真理實相,隨著自己的心意而暢說無礙。

   不管隨他語或隨自語,都是四無礙辯智。有如此辯才,才能教化一切眾生,遠離愚癡生死。

  寂靜光明

  雖然大陸有美好的風光,以及壯麗的山川,可是我總覺得台灣也不輸於它,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片與佛同等的寂靜光明凈上。

  所謂的「寂靜」就是完全沒有受到污染之物來干擾心的境界,而「光明」就是亮麗光明、不暗味的意思。每個人都有一分寂靜光明的本性,與佛同等。這分心靈美好的大地,當然勝過大陸的山河大地啊!所以說,會享受的人,即使是足不出戶,也同樣能享受到各人心地的風光。

  清凈自我

  佛陀告訴我們,娑婆世界之所以會稱為五濁惡世,是因為眾生有貪、瞋、癡、慢、疑。貪是為自己的利益,瞋就是愛發脾氣,疑是迷失了自己,除了自己迷失以外,也使別人迷失,再來是我慢和多疑,人與人之間相處,無法彼此信任。

  在慈濟世界中,人人都能做到清凈自己,對自己有信心,也相信他人,彼此坦然相愛,誰說這不是最清凈的佛土呢?所以說,我們不需要經過十億萬佛國去找佛土,娑婆世界中就已有清凈的佛土,我們也不用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求菩薩,在我們的心靈上,人人都是活菩薩。

  感應

  菩薩不是木刻、土塑、石雕的偶像才是菩薩,才會有感應,我們彼此的心能和睦,相互溝通,即是最親切而有效的感應。眾生共業,僅僅一個人做善業仍不夠,必須要很多人共同來行善。當初我要做慈濟,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讓每個人都能有行善的機會,人人都來共修佛法,把凡夫心行,轉為菩薩心行。

  只要是利益眾生的人都是菩薩,在我面前,你們都是我心中的菩薩。我在你們面前,我也是你們心中的菩薩,所以我們要彼此的心靈溝通。我講的話你們聽得進去,而且能發生效用,這就是感應。

 

卷二 智慧

  8.覺悟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

  覺悟的必要

  人生茫茫,如浮沉在無際大海中的小船,失去指南遠離了燈塔,何去何從?任何風浪飄浮,隨境轉向,毫無自我中心定力。如此人生常受業力——命運所牽制,任由安排——由不得你。

  佛陀憐愍眾生,顯跡人間,為引導我們尋求自我中心定力,他先以身作則,撥開浮世榮華,尋思宇宙真理覺性,終至透徹心源,萬有業力起點,從此解脫了業力的牽制——命運的安排——在茫茫的人海中,去來自在。

  我們有與佛同等慧根、同分量的覺性,只要朝向同一目標,無不到達與佛同等境界。

  人生必定要有覺悟,如沒有覺悟,永遠都在生死迷茫中,糊裏糊塗地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上打轉。佛陀為我們開啟一條康莊覺道,叫醒我們的迷茫,教我們增加智慧,再以這分智慧去選擇清凈明朗的道路,這就是佛陀對眾生的教育。

  覺悟能讓我們認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觀自性發掘良知,尋思分別世態事相:什麼是我該盡力而為,什麼是我該盡力防止而不可為的,都能了解於心。
無常的覺悟

  有許多考古學家,他們研究世間物質景觀的結果,發現了一切的大自然現象曾是倒山為海,移海為山,幾千年前的海底,說不定是現在你我所居住的山區,或是陸地。地質天天在變,時時都在移動,山海也無不在變動中。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說是佛門的勝地,但歷經了幾世紀,許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風沙中。所以科學愈是發達,愈可體會出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真理。

  世間的物質固然無一不在成、住、壞、空變異之中,而眾生的心性,也難免流動於無常、虛偽、生住異滅的妄想裏。

  就以人來說,過去的恩愛,甜言蜜語,一日一情盡,反目成仇,因愛生嫉,終變成恨,這也是無常啊!

  愛情、事業、財富,的確是無常的。有一句話說:「富不過三代。」這句話也正代表了財富的無常。

  人生在世是苦多樂少。沒有人敢說他這輩子都很如意、滿足、快樂。物質缺乏有物質缺乏的煩惱,物質太豐富又有太豐富的煩惱,缺少了感情也有煩惱,而這些煩惱的痛苦又從何而來呢?

  生於世間,何時災難要來,我們都不曉得,一分鐘前絕不能預料一分鐘後的事,這就是佛教說人生無常的道理,也是我們必須具有的一種覺悟。

  莊嚴雄壯的敦煌石窟建築,幾千年後會被風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會變成滄海,尤其科學發達的現代,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卻毀在戰爭中,這在在都顯露了國土危脆、人情、事物、世態無常的真理。儘管我們看到了,也聽到了,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會迷迷糊糊地混過去,沒有人會仔細地去體會,唯佛陀能縝密尋找透徹它的謎底,開導我們發掘智慧,去尋求世間無常的奧秘!

  享受犧牲

  人類多數的罪是由我們自身所造的。人為了享受自身私欲,為了保護自己而做了很多傷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把身體看透徹,就可以盡此報身,為眾生求安樂,也為自己尋求覺道。引用現代的一句話,也就是「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閒人無樂趣」的無聊人生,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捨不得把身心貢獻給社會。為了過分保護自己,這些人一點也不快樂,可以說是「富中之貧」。這一類的人生,他雖在物質上無缺,但在精神與情感上,卻貧乏得可憐,他捨不得付出感情與愛心。相對的,別人付給他的,一定也是表面應酬,得不到愛人與被愛的幸福,這種人生,也實在沒有樂趣。
看開人生

  人體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風」,人生辛苦忙碌到最後,大限到時的那天,四大散壞,風歸風、火歸火,土(地)歸土,所以又有什麼好計較的呢?世間的苦,是苦在哪呢?是苦在我們太看重自己的生命、身體。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苦空,所以我們應利用現在的身體,利用四大組合的人生,看開自己,追求愛的真諦——良知。盡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達到人生快樂的境界。

  無分別心

  人們往往因為太執著而有分別心——你的、我的,這是我喜歡的、我討厭的,劃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愛的,拚命去爭、去求、去嫉妒,心胸狹窄。也正因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樂業報。我們應該靜思體認愛的價值觀,如你真正地愛一個人,你必須也要去愛他所愛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愛的和睦中。這就是大愛,它沒有嫉妒與仇恨。

  佛陀教我們要大愛,不要把愛局限於某個人或某些範圍,那是短暫而虛偽的。古來聖賢,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耶穌基督,他們的愛是徹底的,是廣泛的,把愛恒久地延續下來,付給眾生無限的愛心。

  同樣的一分愛、一分情,為何我們要把愛與情弄得如此痛苦,如此悲哀呢?為何不把這分愛,化為清凈、快樂而堅固的愛呢?

  大智大聖

  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際關係中,世間上唯有兩種人能真正快樂、無是非紛擾,那就是「大智」與「大聖」,他們沒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勞磨難也是自己情願的,這就是超凡入聖。他們不受世間利害得失的影響,他們的任務是為人群而生活。釋迦佛是為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總之,唯智賢與聖人才能擺脫虛偽、是非、無主的假相。

  我們既已發心學佛,就應緊迫聖賢芳蹤,修學解脫之道,不受世間事物的影響,開闊心胸,心無一物,放下慾念私心。這並不是不管世間事物,而是能夠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是虛空,任鳥飛遊而不留一絲痕跡。

  寬大客人

  人為何有是非呢?是因為心太狹隘,無法容納一個人或一句話,一天到晚都在話中挑毛病,時時刻刻猜忌別人會說他背後話,心中一點也無法泰然。

  一個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寬大,才能容納別人的一言一行。人生本來就是變異無常,如果認不清、弄不好,這一輩子一定「閒」無樂趣,「忙」也是非。

  爭取時間

  人身難得,真正說要完成道業,一定要有人身。人的壽命是時間累積而成的,要知道人生壽命,是以時間長短來造就生命過程,完成事業的。有人來人間,隨即又消失了,所以有壽命才能算是人生。

  道業是由難得的身命所修成。修道業要利用人生,所以我們不要浪費人生,應爭取時間。但是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既生為人,就必須利用人生盡情地享受,趁還走得動時趕快享樂,等到不能動時才來做善事,這些都太遲了。

  心是惡源

  人的心為何是惡源?因為心無定力。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與佛性同等——智慧、善良。只不過我們的心性不定,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搖動而去做壞事。

  報紙曾報導警察搶銀行,警察本身肩負治安的責任,為何會去搶銀行呢?這就是他們本身的業力移轉。

  本來受過警察的訓練後,他們的職志就是維持治安、保家衛國,為何他們會做這些事呢?這是因為他們心無定力,被業力所牽引。可惜他們沒有機會入佛門,如果能信仰佛教,接受宗教的教育,就可看清人生的世相,不受物欲誘惑。若能在佛門中了解人生的智慧,而能自戒、自律;有了戒與律,自然就會有定力,而不易被過去生中的業力所轉了。

  多欲為苦

  人們因多欲而苦;有財慾的苦,錢越多,越想要賺錢;事業越做越大,煩惱也就越積越深。有利欲的苦,每人都想佔優先,想去追求利益,造成心不自在,而產生痛苦。又有名欲的苦,為了求名不辭辛勞。總之,財多也苦,子孫多也苦,有名也苦,真是無所不苦。所以佛陀說:多欲為苦。

  貪得無厭增罪惡

  凡夫心常常是無厭足的。財產多,還要更多;權勢大,還要更大;男人既有嬌妻,還想擁有美妾;先生好,還希望他百依百順,比別人家的還要好;孩子乖,還想要他樣樣得第一,以光耀門楣。名利、物欲、愛情、親情……永遠都在無止境的追求中——在多欲多求的生活中,的確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構成罪惡行為。

  你們可曾在你四周圍的人群中,聽到某人為了追求某種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這些悲慘的經驗,正是無窮盡追求利欲的下場。

  惟慧是業

  菩薩的感情是廣大無有邊際的,他能包容宇宙,他能無限量地愛一切眾生,但絲毫都不求眾生感情的回報,因此物質並不影響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貧樂道,所追求的只是智慧。

  人的生命只有幾十年,但我們的慧命是無窮盡的,我們要學菩薩追求慧命,惟慧是業。切莫只追求名利、愛欲,受盡苦惱折磨,這實在太不值得了。

  智慧之門

人生總是心多慾念,求不厭足,常被慾念所拘束。心裏很空虛,常常煩惱,在心不厭足中造業,這就是凡夫。我曾說過菩薩跟凡夫,不同的就在此;菩薩常念知足,凡夫多欲不知足。看看目前的社會如此混亂,百惡叢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多欲多求不知足。

  菩薩意念常在慧業。其所追求的就是要如何才能開拓智慧之門?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我們如何透徹了解物欲的價值觀,掙脫「惟得多求,增長罪惡」之苦。

  多欲之人確實是苦,惹惡造罪者,都由多欲引起,菩薩之所以能成為菩薩,是因為他少欲知足,安貧樂道,有信心、有智慧、有毅力。因此能不受物欲左右,能得身心解脫自在。

  知足精進

  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不管,而是對善的我們要積極去做、求進展,不要為日常的生活事物、是非患得患失,而痛苦、失意、消極。

  我們不但要少欲知足,更要精進,不能懈怠,一日一懈怠必定會墮落。人必須與時日競爭,切莫使時日空過。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更可以充足我們的功德。

  魔

「魔」的意思就是會使人心恐慌、愚暗迷亂、苦惱,魔字分開即是「麻」與「鬼」。麻是一種很容易生長的植物,種子落地即生密密麻麻的枝蔓,進入麻叢中分不清方向,心中就會產生驚慌恐怖。疑心生暗鬼,就變成魔。魔並非指青面獠牙的惡鬼,而是指人的心地產生了太多的雜念疑慮、諸多煩惱,而產生了恐慌的心理。

  天魔

  天魔的意思就是欲天的煩惱。欲天的天人不但物質豐富而且壽命長,既無佈施造福的對象,更無聞法聽教的機會。

  就如有些富有人家,物質富有享受多,名氣愈大,本有的良知就被物欲層層地蒙蔽一樣。所以說天魔就是欲界的魔,為了貪圖享受去追求慾念,這種人生就會荒廢道業。人生無常,社會上需要你時,就必須趕快去做,今天能走得動,就要趕快起步去走。總之,做任何事情均要把握現在,如有慾念纏心,道心就無法精進,不要以為福報、健康永遠都跟隨著你,設有此想法,即受天魔所控制而不得解脫。

  死魔

  「人」最怕的是「死」,但人既有生就必有死,人究竟能活幾年呢?並沒有人知道。到底到了哪種年齡才算是死的標準時間呢?也沒有任何人可以解答。不過佛陀曾對弟子說:「人命在呼吸間。」只要一息不來,此生即告終了。這也是令人最恐慌、煩惱的事。怎能不把握這呼吸的瞬間,為自己、為人群多做些福業呢?

  煩惱魔

  有些人經濟很富裕,時間也很多,但卻一直像蠶一樣的作繭自縛,這些煩惱的來源均來自貪、瞋、癡。所謂的煩惱並不是以物質生活做標準,而是心意狀態分別,人如不能知足就永遠都在煩惱中。

  接受本會幫助的低收入戶,有些清寒人家的精神生活過得比一般人還自在,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一向在貧困中過慣了,很知足;在他們的觀念中已失去了一分與社會爭鬥的煩惱。反觀蕓蕓眾生都不知足,有了財富還想要更富有。在社會中有很多使人眷戀不休,於欲愛中造業的陷阱,這就是煩惱魔。

  五陰魔

  五陰是色、受、想、行、識。一切看得到的物質都叫做「色」,包括我們的身體。「受」是在日常生活中,於人、事、物,時刻所感受到的喜怒哀樂的感覺。

  而「想」這個字,上面是「相」,下面是個「心」字,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形相牢牢印在心上,便成了這個「想」字。也就是說:一切人、事、物、色、形相,都常在心中起貪、瞋、癡等煩惱的念頭,常令人愛戀不捨,造一切罪惡。

  「行」是一切的動作,從生至死之間,看不到的生滅,它時刻都在起滅、生長、老化。而一切物質無時不在敗壞中,只是使人毫無覺察。它也稱為「行蘊」,其運行變化極其細微,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識」就是識別,感觸人、事、物而生喜、怒、愛、厭。學佛者,所學的就是要把意識轉回到本性,能這樣,智慧門開,光耀明凈,屆時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業力、創造命運,就不會被三界魔王牽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

  橫結惡緣

  眾生都是受業力牽引而來的,沒有業的眾生不會來人間。業有善業、惡業,惡業的眾生如無善緣,這個惡業的種子就會生生不息,所以有很多業障重的人,時常苦不堪言,一切的災害接連不斷。

  人在貧中當然是苦,而且往往在貧苦中再造惡業,因為人都受了業力的牽引,心會不由自主地「橫結惡緣」。例如有一位男子因家貧又不守家業,竟然為了太太生產沒有錢,向母親要錢,母親不給,一氣之下殺死母親,這些都是貧窮造的業。

  菩薩佈施

  台北有位女士,拿一百萬元交給我,她說這筆錢是她一生的積蓄。她告訴兒子:「兒子啊!這一百萬元是我一生中的積蓄,本來要給你的,但我不希望給你有形的東西,我要留給你無形的功德。」她認為贊助建院比什麼都重要,一百萬元給兒子所用的時間範圍都有限,但醫院卻是千年百世都在發揮愛的功效,永遠都在放出愛的光輝。因此,把一百萬元轉為建院基金以兒子的名義捐出,這就是菩薩的佈施,愛的教育。

  我常向委員說,希望大家把這分菩薩的精神用在家中,再以媽媽的愛心推廣於社會——人間。把世間哀嚎苦難的眾生當做是我們的家人一樣地愛他,這就是菩薩;如能把菩薩的智慧用在家中,發揮這分愛的教育,這就是先生事業中的知識賢婦,亦是兒女心目中的慈愛良母。

  菩薩除了財施以外,還要法施(就是精神教育)、無畏施,受災難的眾生時時都在恐慌中,使他們離開罪惡、受難的險道,如此就是無畏施。

  無怨無尤

  慈濟就是本著「誠」與「正」,以誠懇、公正的態度去救助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眾生。無怨無親,一律平等視之。菩薩只有愛,永遠都沒有憎怨的心。無論過去與人結了什麼怨,我們也要放棄這分怨心。古聖賢教人要以德報怨,何況我們是要學出世的菩薩法,怎可有怨恨在心呢?既然是菩薩平等的心,當然就無怨親之念,也就不念舊惡了。

  釋迦牟尼佛受提婆達多生生世世的迫害,但佛陀在《法華經》中還為提婆達多授記。他成佛的時間,依報、正報都比其他的弟子莊嚴,這就是以德報怨的精神。所以說「不憎惡人」,我們不可對惡人起憎怨心,這就是菩薩的平等心。  財利物欲

  很多人看到我時,就說:「師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難,請您開示。」他們所謂的困難,第一,總離不開最近事業不順、最近被倒了一些錢等,因為事業不順,因此有了苦惱;第二是家庭問題;第三是感情問題。所以說人生忙忙碌碌,只為了財利物欲而苦患無窮。

  目前有很多大企業家,本來事業很成功,但突然宣告倒閉,進而影響到一般事業,世間接影響到私人儲蓄,這些都是財利物欲所引起的煩惱。

  財利可造就世間的罪業,但也可以造福人群,如能把這些財利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就功德無量了。

  名利權欲

  記得我未出家前,在我的故鄉豐原,當時有一位要競選鎮長,選舉前幾乎每天他都挨家挨戶地拜訪選民,晚上回家又和智囊團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進進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車水馬龍來形容當時他家的盛況。投票結果他是當選了,可是就在他當選的當天,竟因中風而死!想想他為了名,辛苦奔波,結果最後的下場是人死、財盡、名空。這又有何用處呢?

  社會上類似這種例子太多了,有些極具知名的人士,他們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爭名利、權欲之心過強,所以說名利、權欲也是眾生的一種過患。

  男女色慾

  社會上有很多驚人的血案,都是為了「色」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慾。一個家庭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如果其中一人心另有所屬,這個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機。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問題;所以說男女的色慾危害自己身心之外,也會破壞家庭,進而造成社會問題。因此男女色慾可以說是五欲中最嚴重的一項。

  尤以現在的社會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好、住得豪華,也因此產生了非分之想。孔子說:「飽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飽穿暖了,心就想向外境尋樂,但卻不去尋找正當的娛樂,往往尋求一些旁門左道的樂子。

  有很多人向我訴說苦惱時,往往離不開家庭問題,有時我覺得「問情是何物?」

  每個人在結婚前總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又曾幾何時,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實在太傻了,人生來世間難道就只為了情而活嗎?如為了感情而犧牲,那就等於抹煞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的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我到台北時,有位年輕的小姐來找我,她告訴我曾為了感情自殺過,第一次自殺時男友陪侍在旁,照顧得無微不至;第二次自殺時,他只到醫院探望一下;第三次自殺,他連去探望也沒有。我問她:「那妳現在還要自殺嗎?」她搖頭了。

  問情是何物呢?老實說感情最不可靠。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感情而殺人毀己,甚至抄家滅門的事層出不窮,這就是色慾的禍害。

  美味食欲

  以前有一位老人問說:「世間有什麼坑永遠填不滿?」有人說是海,有人說是深谷。他說:「你們都猜錯了,那就是鼻下橫——嘴巴。」現在社會有很多的殺業,除了殺人外,就是殺害一切生物;殺害生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一個小小的嘴吃盡了天下眾生。

  佛陀在世時,曾有弟子問佛陀:「等到何時才能天下太平,戰爭停止,刀兵劫盡呢?」佛陀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古時候的戰爭是騎馬用刀用槍,相互殘害,而現在的戰爭已發展成為核子戰爭了,只要電鈕一按下,世界就會在瞬間毀掉,多可怕!看看現在屠宰業也都改為電動,從這個門進去,從另一個門出來時,已都剝好皮、拔好毛、剖好胸,把一切內臟都清理好了。這麼進步的屠宰究竟又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吃、為了口腹之欲。其實人只要兩碗飯就可飽腹,又何必為了貪圖美味,而去殺害那些生物呢?

  現在的家庭都不像家,以前每戶人家都有煙囪,煙囪一冒煙,就知道這家子已經在做飯了,多溫馨的景象啊!而現在都改用瓦斯,甚至不用廚房設備,或不下廚,而天天上館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有一天能源發生危機時,那生活又將要如何呢?所以我常說若能保持平常粗菜淡飯的生活,那該是最幸福、最健康的。

  自救之道

  人一定要自救,要自救必須看淡五欲。把財利、物資,取諸社會,用諸社會,造福人群,這就是功德。把名利權欲換作無代價的付出,隨分隨力地奉獻、把事業的精神換成志業的精神、把男女間的愛換成普利眾生的愛、把迷情換成覺情(覺情就是覺有情,把眾生癡迷的染情,換成凈覺的情悟)、把懈怠換成精進、把睡眠換成工作、把美味換成粗食淡飯來修行;能這樣實行便是功德。

  分段生死

  六道的眾生,都處在分段生死的階段,什麼是分段生死呢?就是一段一段的生命期,比如我這段人生的生命,如只有五十年的壽命,到了五十歲死了,這就結束了一段。死了之後,是否一了百了呢?不,還是有下一段的生命延續,若問將是怎樣的生命體呢?那就要看我此世人生五十年間到底做了什麼業。

  善升惡墮

  這輩子如能十善具足,這股業力就會引領我上生天堂。靈魂舍離身軀就可稱為「死」,但往生天堂又是「生」,所以說死是生的開始。假如我這一生沒做善事,但也不犯做人的規矩,守身清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不犯;此生結束,舍掉了身軀,這股業力就會引我投胎為人,這也是生。世間千萬年來,沒有不死的人,人生是幾十年一段的生命體,因此說是分段生死。

  為善升天堂,做不善不惡的還是在人間,那麼做惡的到何處去呢?舍人身墮地獄!慳貪不捨的人,舍了人身墮入餓鬼道;不守婦道,不守人倫者,墮入畜生道。所以善道與惡道還是以做人為中心,為善的上升,為惡的下墮。

  發大乘心

  佛陀教育眾生要自救之前,必須兼具救人的願力;要發心,需發菩薩心,菩薩心就是大乘心。所以佛陀說:「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去救助一切眾生,普天之下的人得救,自己也一定會得救,抱著舍小護大的精神,則天下眾生都可得救。

  還要發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一切眾生的苦都讓我來代為承受;看到別人得到快樂,就如同我感受的快樂。所以說菩薩要發心,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要有這分心,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同體大悲。不但要代眾生苦,更進一步要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希望眾生能得到最究竟的快樂,這就是「無緣大慈」。

  地藏王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願力,也是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精神,我們學佛也要學得這種心境。

  學佛如不肯發普濟眾生的大乘心,則是「慈心不周」,如此學佛,就是學得不夠究竟;假如不肯代眾生受苦,那就是「悲心不切」。

  若有人問你,怎樣的人才算有慈悲時,那就要先問他:當看到別人快樂時,是否自己也欣喜快樂;看到別人苦惱時,是否有如自己受難、遭困般痛苦?如果能有人傷我痛之感,就是悲心至切;別人得救,我能感到很歡喜,這就是慈心周遍了。

  覺有情

  菩薩也叫做覺有情,就是已經覺悟的有情;一般的有情是污染,菩薩的有情是清凈、是覺悟的。凡夫的情是有色彩的,而菩薩的情是無色彩、也無界限的,是自無始以來至現在,還可以延續於無終無盡的未來。所以說菩薩的感情最長,無始無終無邊際。

  菩薩與眾生之間有一分不解之情,菩薩跟著眾生在六道中生生滅滅、去去來來,是為什麼呢?只是為了救度眾生。

  我常說菩薩與眾生之間,已結了不解之緣,永遠聯結在一起,無論眾生到哪,佛菩薩也跟著到哪,這是因菩薩已覺悟真理而發大乘心。我們即使能夠覺悟,也只是少分的覺悟,無法真正普遍去體會到人我眾生本性平等、同源同體的道理。而菩薩已透徹了悟宇宙人性的真理,愛心就能廣大無邊。

 9.修行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

  所作未辦

  假若有一天,我們的親人說:「啊!可能再沒有幾日我就要『走』了!」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很痛苦,這就是親情難斷、親情產生的煩惱。別說親情難斷,有時候我若說:「我覺得自己最近身體很不好,到底我還剩多少時間……?」有的人一聽眼眶就紅,這也是情未斷啊!這就叫做「悲感」,雖然時間尚未到,我只是這樣說說而已,你們就產生一種「此時就將要舍離我」的感情,這都是「所作未辦」——修行的境界尚未很透徹,還無法解脫。

  修行就是要修得來去自在,連親情都要看得很透徹,緣聚的時候,大家相處在一起,互相鼓勵,彼此敬愛;該去的時候,我們也要灑灑脫脫、自自在在地去。

  有的人會問我如何解脫舍離親情的痛苦?我就說:「只要看得開,就能夠解脫;若不能看開,還是一樣痛苦。」我也有親情,但是我的看法與你們不同,你們用感情把病人拖住,既割不斷又靠不近,對他本身而言也是很痛苦的,設若我們能灑灑脫脫地說斷就斷,以智慧的利劍斬斷情絲,該斷之時不要藕斷絲連,就能彼此解脫了。

  留不住的生命,若勉強用情將他綁住,不僅對方痛苦,自己也被情束縛。

  例如在我的生父往生後,經過兩個多月,我的一個弟弟也忽然往生了,我並沒表現出異樣,大家也不知道某人怎麼了,即使是精舍裏也無人知道。當時我接到電話傳來的噩耗,還很平靜地對家人說:「該來就來,該去就去,你們要看得開。」去者無法挽回,看不開又能怎麼樣呢?誰人無親?何人無情?但是這分親情我們必須看開,一旦看開,就能放下、祝福他;看不開的人,哭哭啼啼影響了全家人,陰氣沉沉的,對往生者到底有什麼好處?就佛法而言,一面希望他解脫,一面又用煩惱情縛拉住他;像這樣,如何解脫呢?

  放掉依賴心

  有一種人在深入佛法後,即能接受佛陀的教導,用心體會人間萬象,雖然還有一些疑惑,但是一見到佛將入滅,他們能夠忽然覺悟——人生無常。佛陀常常說「無常」,但是他們沒有親眼見到這種境界,所以無法了解無常的境界究竟如何。不過一看到佛將滅度,他們就馬上能開悟——凡是有此人身,即使是修行高深如佛陀的境界,也會有寂滅的情形。

  另外,也有一種人,佛陀還在他身邊時,會有一種「常」的依賴感——即使今天沒聽懂,明天佛陀再繼續說就可以再聽到了;今天修得不好,還有明天、後天,甚至下個月、下一年……,所以他們仍有一種依靠的心理。直到佛將入滅時,他們一看到佛陀在彌留時期,就振作自立起來,佛陀對他們做最後的交代時,弟子們才深深覺悟,不敢再有依賴心。

  所以說:「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好像晚上忽然看見一道電光,點亮他們心中的慧燈。過去內心的慧燈一直無法點亮,為什麼無法點亮?就是依賴心,

  有依賴心的人一定很多,這些人認為反正佛陀在自己的身邊,今天沒有聽到佛法,還有明日。當佛將臨終、快咽下最後一口氣時,他們才趕緊自我警覺;此時此刻若不好好聽法,好好奉行佛法,一旦時機過去,以後就沒機會了。所以,他們內心的慧光忽然間發亮、覺悟了。

  因此,佛陀說眾生業重啊!他無法現身長留人間,否則佛將永遠住世,因為眾生業很重,又有依賴心,所以他寧願縮短年齡,與我們相同的壽命,如此大家才會知道佛是寶貴的。

  有時候我也會感嘆地說:「讓我去了再來吧!今生此世沒有人需要我,說不定來世之人會需要我。」這與佛陀當初寧願縮短年齡的心境一樣啊!

  珍惜眼前

  世間人常常在人往生後,才在口頭上歌功頌德,要不然就是用文章來表揚他,而他在世時卻不知珍惜。

  人就是這樣,物以稀為貴,得不到的東西才會覺得寶貴;若常常看得到、聽得到,就不覺得寶貴了。

  所作已辦

  有一種人已經修行至深刻體會無常的道理,因為跟隨佛陀已久,佛所說的教法他都了解,世間有生就有死,死是一種解脫,所以他視死如歸,不覺得佛陀入滅是一件痛苦的事,他已經把感情之事處理得很妥當,所以不會感到非常痛苦。

  「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他只是覺得佛為什麼這麼快就滅度了。其實,佛並沒有滅度啊!佛陀會倒駕慈航,這一期的壽命舍去之後,他還是永遠住於人間,即使去了,又會再來,佛並沒有滅度。

  聖人

  佛與我們一樣也必鬚生活,肚子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服、疲倦時要休息、壽命終了就要離開人間。我們不可將佛陀神化,不要認為佛是神,事實上佛不是神,那佛是什麼呢?是聖人!佛是真真實實的人,只是他的境界與凡夫不同,因為:

  第一、佛有智慧。
  第二、佛有仁德。
  第三、佛陀福慧具足。
  佛是位完人——完美、圓滿的人。

  和而不同

  聰明與智慧不同,聰明的人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愛自己,不愛別人;他只會對人不滿意,不會原諒他人、容納他人。所以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君子的心量很大,能夠包容普天下的眾生,只要看到別人歡喜快樂,他時時刻刻都能表現一分和氣的形態,這就是智慧,也就是寬宏大量。

  而小人卻是「同而不和」,所謂「同而不和」是說他只在乎自己,認為只要能使自己高興,不管是否利益眾生,只顧自己興趣就要拚命去做,不斷爭取;完全都說自己對,別人絕對是錯的。自以為是,所以無法與大家和睦相處。

  利人利己

  相信很多佛教徒都會認為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了生脫死」,為求往生西方,離開三界,脫離六道;其實學佛如只抱持這種觀念,那就不算是真正學佛了。學佛是要學不計較、有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觀念、正確的見解,因為有正確的思惟,才會有正確的行動,凡事要學得一切正確,就必須尊師、敬師、從師而學。

  現在是末法時代,現代的人世智辯聰,滿口高論,做起事卻又斤斤計較,多數人只懂理不懂事,他們所知道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與事時卻又無法調理應對,這就是凡夫心。我們應該要有聖人包容萬物寬大的心胸,才能心境超脫,如果沒有這分寬大的心胸,儘管再怎麼拜佛,還是會墮入魔道。

  什麼是魔道呢?也就是一個人雖然修行得很認真,表面上看來甚有修持,但他的心還是無法離開執著煩惱,這就是魔道。修行並不是為了逃避,也不是為了自我,我常說佛陀是為眾生而來人間現相修行而成佛的;如果沒有眾生的苦,他不用去修行;如果不深入人間救濟眾生,也無法成佛。所以,要修行必須先去利人才能利己;要利己就必須先利人。

  持戒

  戒分好幾種,有在家五戒、菩薩戒;出家沙彌十戒、式叉摩尼六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甚至五百戒。而在所有的戒當中,最根本的是五戒。五戒是佛教徒共同持守的戒。戒者,能生防非止惡的功德。

  攝持五根

  佛陀說:「比丘啊!你們既然都已聽聞佛法,受持戒法,就應該好好攝持五根。」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眼能看一切的境界。我們的心念是因為眼著色,眼睛看了色(外相)而起分別心,一切的煩惱苦果,也就由此而生。眼根著色,欲心就沒有止境,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控制眼根。

  耳是用來聽的。起心動念的另一因素是因為常聽到一些外在的聲音。如能常聽聞佛法,就可陶冶身心,使它清凈。如常在歌臺舞榭中,心念就會受到污染,鼻、舌、身同樣也容易受到外境的感染。

  學佛的人一定要控制眼、耳、鼻、舌、身,不要放縱五根。放縱五根,就容易受染著。所以,佛陀常告誡我們:「勿令放逸,入於五欲。」什麼是五欲呢?就是色、聲、香、味、觸。五根對上五塵易生執迷,所以我們要好好警惕自己。要知道,身等諸根是要給我們用來完成修行功德,如果貪於五欲,就容易造惡業;相反的,如能利用它來發揮良能,那麼就是服務人群,行菩薩道。所以,佛陀一再教化我們,既然住於戒,就要常常制止五根,把握自己,身與心要常調伏,生活規矩不能有絲毫放逸。

  守持規矩

  「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牧童放牛時,常要拿一支鞭子在旁邊看顧,不讓牛只去侵犯別人所種的稻苗。

  佛陀常把比丘(出家男眾)比喻為牧牛的人。因為,比丘是一位大丈夫,出家是「大丈夫事」,一定要有毅力、勇氣,除了要自修之外,還要擔起如來的家業。而這支木杖是比喻戒律;要成就大丈夫相一定要持守戒律,戒體一失,慧命就難成。所以,佛陀教我們要遵守規矩。在日常生活中,奉行佛法,好好守住自己的修持,不要侵犯自他的福德善根。

  濟貧教富

  佛陀出現在人間是為了一人事,是什麼大事呢?「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開示真理,讓眾生知道,人人都有與佛平等的佛性。眾生煩惱的業報是來自一念無明,才會遭受很多苦難。佛陀慈悲諄諄開導示教,令人人啟發大愛的精神,提起慈悲的意念,來救度眾生。

  約略而言,「慈」是給富有的眾生,「悲」是給貧困的眾生;這就是濟貧教富啊!看到貧窮的眾生,要能拿出同體大悲的精神,視他們的痛苦如我們的痛苦,設法去救助、幫忙,這就是悲憫心。相對的,我們對富有的眾生要生出慈心,了解富有之因是由於過去生中曾做福業,既然存了這粒福業的種子,更要鼓勵他,長久延續這分福業。

  福就像是一把種子,我們要讓他有再播種的機會,有播種才有收成。人生要存有這分助人為快樂之本的胸懷。富有的眾生,往往在人間醉生夢死,有這分力量,卻沒有機會去做,為了延續他的福業善根,我們不惜辛苦地勸勉。所以說,慈是教富的方法,悲是救貧的力量。

  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慈悲的念力,用慈悲的願行鼓勵一切眾生;如此,他的善因功德才能延續。所以,要時時警惕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的善根,培養別人的功德。

  敗亂之始

  佛陀說:「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假如放縱了五根,貪著五欲,眼看不當的色相,耳聽靡靡之音,就會造成社會、家庭的不安,導致人心惶惶,危機四伏。

  曾看到一則新聞——有位年輕人向他父親說要結婚,他父親說:你才二十齣頭,事業尚未有基礎,要結什麼婚呢?要知道,娶妻容易,養妻難。」這個年輕人又說:「那麼,給我錢做生意。」他父親說:「你一點社會歷練也沒有,應該先去讓人家雇用,學一些經驗再說。」這個年輕人因此對他父親懷恨在心,有天晚上愈想愈氣,竟趁父親熟睡時,連殺了他二十三刀。

  人倫、道德何在?不但社會亂,家庭親子之情也亂了。到底亂在哪呢?結論是心亂啊!心為什麼會亂呢?因為放縱五根,貪於五欲的緣故。

  所以說,五根一旦放縱,不僅貪著五欲、犯了五戒,所有的罪也無所不犯。人生前途茫茫,何去何從都不可知,彼岸無涯,所以不可不制啊!

  收心

  放縱了五根,就像牛只沒看好,會侵犯別人的苗稼;又像野馬沒挂馬轡一樣,將會使人墜入陷坑。人若收不住慾念之心,就會像野馬一樣,人騎在馬背上很危險,隨時都有墜地的可能。所以佛陀說:「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於坑塹。」

  寶藏

  人的心念如果沒有戒,就像遭竊一樣。每個人的內心中都有一個寶藏,可惜常遭到內賊把它搬走。

  凡夫與佛無異,內心深處的寶藏都一樣,只是佛的礦山寶藏已長期挖掘,得寶石不斷提煉,成就很多發亮、發光的玉石寶藏,而凡夫的礦山卻不知開採,即使已開採,卻未經琢磨。

  凡夫所蘊藏的寶礦不會比佛少,而佛能發揮的力量我們也具備。為何我們的福德智慧,卻不及佛呢?因為我們每天都在消磨自己的功德,而消磨功德的創子手,就是自己內心的賊。世間的賊,他所做的罪、所受的法律制裁,也止於這一世,而五根的賊所造的罪則殃及累世。世人做錯事,來世還會帶業而來,所以,所受的罪是一世又一世的。這就是:「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

  業力隨身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這一生帶著過去世的業而來,而來世又必須承受這一世的業果,所以說,生生世世都受業力的牽引。

  命運、運氣,總說一句就是業力,業力是由過去生中所做的一切舉止動作而累積起來的,為害十足,不能不慎重。

  以心轉境

  有智慧的人應好好控制五根,不隨著欲心而浮沉;要用心去轉境,千萬不可心隨境轉。我常說學佛修行的人,除了要了解罪業的來源外,更應具備兩種工夫:一種是借事修心,另一種隨處養心。把心念看好,就像在防賊一樣,絲毫放鬆不得。

  調心

  罪業並非五根所造出來的。會利用五根去造業的主因是心,一切的作為完全是由心所左右,所以佛陀說:「心為其主。」因此,佛陀要我們好好控制自己的心,只要調伏得好,身就不會去造罪。凡是眾生的痛苦,只要我們看得到、聽得到,就要去救。去做救人的工作,也是由心所主導。

  佛陀一再教我們要把觀念好好運轉過來,要把恨人的怨嫌之心,轉化為愛心、寬心,時時刻刻能寬恕別人,發揮愛念。可見,做好事是由心去指揮,做壞事也是由心去做主。

  人心可畏

  世間最可怕的是人心。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使認識一個人,卻無法洞悉他的心。人心行惡時,可怕到什麼程度呢?像毒蛇、猛獸一樣。國家混亂,社會之所以不安寧,都是人造作出來的。

  所以,一個人的心若含毒,心就像大火一樣,一燒起來就無法收拾。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心火,儘管平時很有修養,拜佛也很虔誠,做事也很熱心,但卻容不得別人對不起他;一念之間,心火一起,說變就變,而使平日的修行前功盡棄。

  有些人不只對別人有恨心,更煽動其他的人也用同樣的心去怨恨對方,這就是「大火越逸」。所以,佛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毒蛇、惡獸、怨賊、大火,來比喻人的心。

  慾望輿陷阱

  人心也像一個人手中拿著裝蜜的杯器,心裏喜躍若狂。高興時得意忘形,不能自己,就地團團動轉,眼中只看到手上的蜜,卻沒看到身後有個深坑。人在追求慾望時,就像這樣,為了財、色、名、欲而團團轉,不知自身的安危。

  生命價值

  人的生命價值並不在於年齡長短,而是在於做多少利益眾生的事,如何把時間及身心的功能發揮於社會上。

  有位長庚醫院的醫師陪著太太來精舍,與我討論生命的問題,我向他說:「談生命,你當醫生,應比我更了解,但宗教者對於生命,卻有著另一種詮釋。以宗教的觀點來看,命是以時間、工作來分辨它的長短。怎麼說呢?一天是二十四小時,但有人一天只活八小時或十幾個小時不等。生命最寶貴之處,莫過於能工作,有工作能力的人,就表示他有生命的存在價值。人身的價值在於能勞動,能在社會上發揮良能。所以說,生命的長短是看生命功能發揮多少而認定。」

  有些人每天都無所事事,不事生產,不做利益眾生的事。這種人的生命價值又有多少?有些人只一味地追求五欲和享受,這種人,他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菲律賓政變,馬可仕當了二十年的總統,最後的下場卻是那麼悲哀,他的人生又有什麼價值?

  心亂難制

  佛陀又把人心比喻為一頭酒醉瘋狂的大象,無人能制伏。象的身體寵大,力量又大,如能調伏好,可做多種用途,如調伏不了,那就無法制伏了。人的心沒調伏好,不但像大象狂奔,也像猴子攀在樹上,跳來跳去,捕捉不了一樣。所以,佛陀說:「當急挫之,無令放逸。」要研究佛法的人應先把心猿意馬制伏下來,如此學佛才有所成。所以,佛陀一再警惕學佛的人,要心專,不要損人,也不要被損。

  不貪求

  飲食只是為了調養身體,維持我們的生命而已,要把飲食當成是延壽的藥,不管是好吃、不好吃的,能夠支援身體就好,千萬不能好吃的就多吃,不喜歡吃的就不吃或少吃。人們為了飲食造了很多業,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這數十年的時間,不知吃掉了多少生物之命,所以說人的肚子不知做了多少屍體的墳場,難怪佛陀說:「天下要太平,眾生要平安,必須等到沒有屠殺動物的哀叫聲。」

  佛陀說:吃東西是要醫治饑渴,要像蜜蜂採花粉一樣,只採取花粉,而不影響到花的形及色。佛在世時,出家人以托缽維生。對在家人而言,能供養托缽的出家人是一種福分;而出家人也一定要抱著歡喜心來接受佈施,千萬不能多求,否則影響到在家人的生活,那就害了善心。

  譬如: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要用牛來拉車搬運東西之前,必須視這些牛有多少力量而定,絕對不能超過牠的能力範圍,以免因力竭致半途而廢。

  佛陀啟發我們的智慧,希望人人有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要貪念多求,對別人要以歡喜心相處。在社會上,人與人是相互對待的,今天的成就,是眾人付出心力的成果。生命最要緊的是發揮我們的良能,假如每個人都抱著我來人間是為「學聖人、利群眾」,那就樂在其中了。

  不貪睡

  佛陀教導弟子,不管是白天或夜晚的時間都要好好利用,不能貪睡。「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因為睡多了,會讓我們空過一輩子。

  以目前的醫學及平常人的觀點而言,休息是為了走更長、更遠的路,做更多的事。而佛陀卻教我們不要貪圖睡眠、休息,因為人命不久長啊!我們要修的道業、要做的事還很多,不要因貪睡而浪費了時間。

  我常說:一個人幾十年的生命,真正在做事的時間實在很少。有些人平常無所事事,讓時間空過,讓自己的良知良能睡著了;其實,沒有發揮功能作用的生命就叫做「睡中人」。佛陀教我們要時時刻刻愛惜生命,多利用生命的功能。

  自我警惕

  大自然的地、水、火、風,能侵襲損害世間、破壞宇宙,人的身體也會遭四大損壞。「四大不調」會使人的生命面臨垂危,甚至死亡!所以,人的身體需要四大調和。人的身體像個小乾坤,而大千世界就是大乾坤;同樣的都隨時會遭遇到無常的侵襲,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知道。因此,佛陀教導弟子須先覺悟無常,好好地深思細察,透徹這些道理。早求自度、反觀自性,切莫讓良知良能睡著!

  煩惱賊惡

  目前的社會,讓人惶惶恐恐,極為緊張;每天早上,一打開報紙,常可看到殺人、被殺的事件發生,這個世間實在是危機蘊伏、處處難安。但是,佛陀說:再可怕的事情也比不過我們心中的煩惱賊。「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

  自我心中的煩惱賊很兇,比冤家更厲害,冤家是我們與他人發生衝突時,他才會對我們不利。而自我心中的煩惱於毫無防患的情形下,不但會毀了自己,也會毀了別人。所以,當我們靜下來想一想,善能自救,惡能毀己,生了一念善,不但可以自救,還可以救人。起了一念惡,不但毀人,也會自毀。惡念起時,就是煩惱賊生,他會毀掉我們的善根慧命。

  很多人做人做得很苦,這是為什麼呢?怨人者一定常被人怨;不受歡迎的人,一定是自己缺乏付出愛心。常聽人說:別人欺侮我、別人怨我、別人對我有所不利——說實在的,這往往是因為自己先去怨恨人、不喜歡人、搬弄是非,像這樣,自心起了貪瞋癡的毒念,就是毀了自己,造成了怨人、被怨的煩惱,這種人最可憐。

  佛陀說:我們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切莫使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種種罪業都會發生。

  煩惱毒蛇

  佛陀比喻說:「煩惱毒蛇,睡在汝心。」煩惱就像一條毒蛇睡在你的心中,一旦動了它,蛇就會咬人。如果房子裏有一條毒蛇,你應該趕緊拿起鐵鉤,把蛇趕出去。不然,怎能安心?也就是說我們應時時警惕自己,以持戒的教法來防護,譬如用鐵鉤來對付心中的這條毒蛇。

  因之,佛陀教我們要持五戒,不讓毒蛇入侵。又說:「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佛陀說如果把蛇趕出去了(驅出貪瞋癡),才可以高枕無憂。修行就要像這樣,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癡煩惱去除,才可安心修行。

  慚愧心

  每一個人都要好好警惕,一旦被蛇侵犯就會毀掉終生。所以佛陀又說:「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我們的煩惱不除去就要休息,那就是沒有慚愧心的人。要修行的人,應該時時刻刻慚人慚己,修行而不精進、不反省自己,就是沒有慚愧心的人。

  修行不會好好利用時間,就如同一生都生活在睡眠中一樣,一無所得,空過一生。一個人要怎樣才能莊嚴此生,才能自尊己靈呢?唯有二字——「慚恥」,慚恥也就是有慚愧的心。

  我們既然要學佛,即使沒有與佛同等的修養,但也要有同等的勇猛心,佛菩薩是從凡夫開始的,他們能成為佛菩薩,我們當然也可以,目前我們雖是凡夫,但起碼也可以學進賢位,所以應該好好與佛菩薩看齊,這才是莊嚴第一,尊重自己。

  佛陀又說:「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慚好比是一支鐵鉤,那一條毒蛇一旦跑進來,就馬上把它鉤出去;一個人即將犯法時,只要生起慚愧心,自然不敢做喪理敗德的事,所以修行學佛一定要先學慚愧,知羞恥,如人穿著衣服莊嚴第一。如無慚愧心,做錯事、犯了法,他也不肯認錯;即是無慚愧人。

  所謂的「慚」就是我有錯,要趕快認錯,而且以後不會再犯錯,這才是真正有救的人。反之,錯了之後,怕人知道,知道了又不肯認錯,這就表示不悔改,還會再犯。所以說持戒,就是要勇敢認錯,認錯後才能常常警惕,可以制人非法。

  有了懺悔的心理,他一定不會再犯錯,所以,慚愧心就是人格的保護。人若沒有慚恥之心,與禽獸並無不同,人之稱為萬物之靈,就是有別於禽獸。娑婆世界本是個堪忍苦難偏多的世界,意志稍弱、背離慚恥,便會沉淪苦海;永難出離。

  假如每個人都有一分純真、美好的善念,以及慚恥之心,那麼堪忍苦難的世界就變成西方極樂世界了,也就不會有災難發生。世間的災難是人的共業所造成的,要把娑婆世界變成極樂世界,是人人都做得到的,只要不讓自己的良知睡著,不把良能埋沒,時時反省,相互勉勵,就能把堪忍的世界變成為極樂世界。

  忍耐

  生活在這個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相處在一起,難免會起人事上的煩惱,遇到這些煩惱就必須要忍,好好照顧自心,千萬不要讓心起了瞋恨;不但要護心,而且也要護口,不止心要忍耐,口也不能出一句惡言罵人。

  我去醫院時,有些患者一看到我就說:「師父!我好難過哦!開刀的傷口好痛啊!」我告訴他們:「你要痛得很高興才對,因為痛一次,就消一分業啊!」也有人會問我說:「師父啊!我已盡了全心全力在做事,為什麼他們都不能諒解我,還要時常罵我呢?」其實,碰到這些情況你也要很高興才對,因為人事的艱難,彼此互相的琢磨,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就像一把劍一樣,要有磨刀石來磨,劍才會利,一塊璞玉要有粗石琢磨,才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有句話說:「豬背金山」,這是一句很明顯的比較,誰都知道豬是很臟的動物,牠的身上背載了一些金,更能顯出金的光耀來。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有純正的心就不怕別人譭謗;我們如做得正、做得誠,任人如何譭謗,反而更能昇華我們的人格。

  所以別人罵我、不諒解我、譭謗我,反而應興起一分感謝的心理,感謝他們給我修行的境界,在逆境中千萬不要阻礙了道心。

  忍痛

  有位好人好事的代表在他的兒子發生車禍死亡時,把兒子的器官捐出來而救了八個人。他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得知兒子車禍死亡的消息,真是痛不欲生!但是,看到兒子的器官竟能使八個人恢復健康,心中也感到很欣慰,像這樣就是心能忍痛。

  有很多佛教徒發心——一旦一口氣接不上來時,要把器官捐贈出來,甚至也到法院公證了,沒幾天后卻來見我說:「師父啊!我很害怕。」我問他怕什麼?他說:「我去聽經,有法師告訴我說:人死後十二小時才可移動,而捐贈器官必須在兩小時內切割,我聽了很害怕,我該怎麼辦才好呢?」我回道:「假如你會怕苦、怕痛,可以取消啊!人如發一分菩薩心,雖然尚有一口氣存在,讓人來『節節支解』,尚能不生瞋恨,何況一息不來?如能把器官捐贈給需要的人,移植在別人的身上,亦如延續自我的生命,那是何等有價值啊!」

  菩薩是生活在願力中,他有一分願心,雖然會痛,卻是痛得「痛快」,如果沒有這分願心,那就會很「痛苦」。現在的人常說,活在世間好苦!我問他說:你苦什麼呢?錢也有,地位也有,孩子又乖巧,你又苦什麼呢?而說的人,總是有許多理由叫苦。有錢也苦、無錢也苦、閒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說苦的人是因為他不能堪忍啊!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清凈行

  所謂堪忍,就是要沒有瞋恨的心,心無瞋恨,身與意就可清凈;心如果受到瞋恨的影響,就無法再精進,如此在修行的路上就無法完成那分清高無代價的付出。

  慈濟所做的一切利生工作都是無代價的付出,這就是清凈行;假如所做的均要求有代價的回報,那就不清凈了。因此一定要訓練這股堪忍的精神,心胸要開闊,任何針對我們的風雨、是非都不會傷害到我們心中的這棵菩提樹;一棵大樹如受不了風雨的摧折而倒下,豈不是很可惜嗎?所以,應該要很堅固地把它種在我們的心田深處,讓八風吹不動,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因此,要相互堪忍,擴大心胸,建立起正知、正見、正思和正行。

  三業清凈

  有些人,平日不是東家長,就是西家短,甚至滿口罵人的話,但這些對別人影響不大,因為大家總認為他們就是這種沒見識的人。但是佛教徒就不一樣了,如果不小心說了一句損人的話,就會退了別人的道心,一齣口就謗佛、謗法、謗僧或是壞了佛教的名譽,這都會造成整個佛教團體離異的嚴重後果,所以我們應時時警惕自己的心和言行,多修口業、修心業、修意業。

  貧富

  有錢的人不一定幸福,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呢?能愛人又能被人愛的人最幸福。人的貧富可分成兩種:一種是貧中之富,另一種是富中之貧。

  富中之貧的人是指有些人雖然很有錢,事業做得很大,物質也很豐富,但他卻很貧困,哪方面的貧困呢?當然是感情上的貧困,因為他不能付出愛心給別人,別人當然也不肯把開心付給他,因此他很孤單,得不到人生的溫暖,這就是富中之貧的人。

  而貧中之富的人,他的物質生活雖然很貧困,但卻充滿了人情味、富有愛心,觸目所及的都是一張張親切可愛的臉孔,所聽到的也是充滿了人情、關愛的聲音,他生活得非常快樂充實,這就是貧中之富的人。

  柔和善順

  要保持幸福的人生,就必須要注意「心」,不要動不動就發瞋怒氣。每個人都愛看溫暖的笑臉,也都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形象,隨時挂著慈悲的微笑,講話的態度要注意柔和善順。開口動舌無不是在教育,對自己、對子女、對周圍的人,我們都要隨時注意形態、聲音,我們的舉止行動都是由心在指揮,所以好好的控制心念是很重要的。

  忍辱

  一切的道業都必須由忍做起,忍可以說是培養功德最殊勝的力量,能忍才能殷勤精進地修行,欠缺了忍,就會妨害我們的精進。

  忍是幫助我們做好事、修精進行的大力量,所以能忍辱的人,我們要讚嘆他。再者,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佛法目前在台灣很流行,常可看到一些人剛開始信佛就說「我要受戒去了」;是不是受過戒的人都能忍呢?倒不一定,也許在七天的受戒期間,上戒壇、聽法師說法他還可以記住忍這個字,也認為很有道理。可是,說不定哪一天為了座位、拜佛與人發生口角,那時就把忍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所以說持戒的人不一定能忍辱。

  能忍辱的人一定能持戒,被罵不會起瞋心,看到物質不會起貪念,一切的人事是非,他會冷靜理智地分辨。我們修行的目的是在學佛,從凡夫到佛的目標,中間這條路就是菩薩道。菩薩道要具足六種條件——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六度中能持忍者,沒有什麼事辦不到的,所以說忍辱比持戒的功夫更大。

  能忍辱的人,也一定能精進,能精進的人才能莊敬自強——冷靜。正定也叫做禪定,有冷靜禪定的工夫,那一定是個有智慧的人,所以有了忍就能修身,進而普濟眾生。

  一個人道德的昇華關鍵就在是否能忍;事能夠成功,也是在於忍。假如每個人都有這分寬大的心量、忍辱的精神,絕不會有斤斤計較的事情發生,所以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的威德是持戒、修苦行所不能及的。

  有人問我說:「師父啊!看你這麼瘦弱,卻真的把慈濟醫院蓋起來,真是不可思議,」也有人說:「師父你真了不起,能把這麼多人的力量結集起來。」我說:這是靠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的。只要心胸寬大,什麼事都能忍,自然有事化無事,一切事業都可以成就;去掉了人我是非,人我集合的力量就是很大的力量。所以說,忍是我們成就事業最重要的依據。

  千錘百煉

  一塊廢鐵要製成精利器具,必須先經過洪爐烈火的熔燒、鍛鍊;同樣的,別人對我們的惡罵就像洪爐烈火在燃燒一般,如經得起燒、經得起打,那麼縱然是一塊廢鐵,也可以煉製成一樣精美的利器,一個成功的人是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

  所以周圍的人如攻擊我們、陷害我們,千萬別起瞋恨心,應該起感恩的心,沒有壞人顯不出好人的好,沒有苦難的眾生也就不能顯出菩薩的精神,如果我們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就不能說是入道的人,也不能說是個有智慧人。

  瞋心猛於火

  要知道瞋恚會害人,它能破壞我們的善法。為了一時的不能忍,不但會破壞了我們的好名譽,也破壞了過去一切的功德及修養。所以佛陀說:「今世後世,人不喜見。」每個人都希望遇見好人,也希望看到溫柔的態度,不喜歡見到動不動就發脾氣的人,不只是今世令人討厭,甚至你今世種了令人討厭的種子,來世也得不到別人的喜歡。

  佛陀又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要知道瞋怒的心比猛火還厲害,猛火燒掉的物質,可憑努力再失而復得,但一個人的人格如自我破壞,即使再多的錢也買不回來。所以說我們要「常當防護,無令得入」,時時預防保護自心,不要讓瞋火攻入。

  人人都能成就功德寶藏,但如有一分瞋火,即令前面做了許多大功德,也會化為烏有。所以心的無明,莫過於瞋。世間的盜賊偷東西不一定會把東西偷光,但心中的賊,只要一念瞋心起,就可把一切功德偷得無影無蹤。

  行道冷靜

  修行的人如發脾氣,就「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冬天氣候冷,我們很少聽到雷聲,同樣的道理,人心如果能冷靜,遇事就能莊敬自強,不會亂了我們的形態。

  我們要做個受人歡迎的人、做個被愛的人,就必須先照顧好自我的聲和色、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大家都是求道心切,有心做好人、做好事;做好人必須要忍,做好事更須要忍。有一分忍辱的心,自然人格就會昇華,家庭就會幸福;家庭幸福,對子女就會有好的教育作用;有好的教育,對社會就會有好的貢獻。

  不可諂曲

  有些人表面上看起來唸佛念得很虔誠,拜佛也拜得很虔誠,但要他去做愛人的工作,去付出他的所能,他卻不肯去做。他們所拜的只是求佛保祐,希望能求財得財、求名得名,這種拜佛是對佛有所求,並非正確的佛教徒。所以佛陀的教育,是教育我們要踏踏實實地付出,不可有虛偽的心。

  我們信仰佛法,是以接受教育為目標,這就是直心,所以佛陀說:「諂曲之心,與道相違。」信佛不只是求佛保祐,而是要使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培養自己的毅力、發揮自己的勇氣,訓練自己能夠讓別人依靠,而不是去依賴別人。因此,佛陀一再警惕我們不可有諂曲的心。

  「是故宜應質直其心」,我們應該要有質直的心理來信仰佛法,用質直心去為佛教發揮教育的精神。

  儘管你唸佛拜佛很虔誠,念珠也念得發亮,但卻無法拿出這分佛心、菩薩心,這就是在欺騙自己,自我欺蒙是個佛教徒,卻只會唸佛而沒有佛心,不會去做真正救人的工作。

  無所求

  若要生活得幸福快樂,就必須去掉煩惱。佛陀出現在人間,說法四十九年,無不是在教導我們進入幸福快樂的境界。即使佛陀在滅度之前,還是不斷地教育眾生,能多付出就是福,能無所求就是慧,若只求取而不付出就是煩惱,也是最痛苦、多障礙的人生,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多付出、無所求。

  慈濟的委員、會員,他們願意付出這分愛心,割捨其他私欲、私愛,發揮了無盡無限的大愛。記得當初要建院時,很多人為了響應建院,割捨小愛而完成大愛,紛紛把數十年珍藏的寶物及積蓄捐獻出來,他們捐出這些財物並不覺得可惜,反而感到無比的快樂。

  這些捐獻財物的人,當他們看到醫院完成後,能發揮救人的功能,都紛紛向我感謝,感謝我給他們造福的機會,他們認為將幾十年辛苦之所得佈施出去,並不覺得可惜,這就是功德啊!

  坦蕩光明

  多數人為了追求名利,所以對人都不坦誠,不坦誠則會諂曲逢迎、處處巴結(諂媚)別人,巴結別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人若不能互相坦然相待,那是多麼苦惱啊!想要沒有這些痛苦,就必須少欲,慾念少就不必去諂媚奉承別人,把這分心轉為誠實的愛心,但然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取得有意義的錢財來做有意義的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不是很快樂嗎?

  少欲的人除了不必巴結、奉承別人之外,也不會被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所牽制。人為何會多欲呢?是因為眼睛看到了好的東西,耳朵聽到了好的聲音……,如此便會樣樣比較高下好壞,煩惱也就自然產生了。人往往由於六根的牽制,常常與自己過不去,嫌自己樣樣都不如人,慾念增多,煩惱也就來了。

  培養氣質

  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長得不漂亮,沒有人緣。其實要有人緣並不是在於色身,而是在於氣質,氣質是由修養培養成的。人的形貌不一定能讓每個人都喜歡,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修養,多結人緣,以培養好的氣質。什麼是好的氣質呢?就是有知足心的人,少欲知足就會常常覺得幸福快樂,這分笑容也會感染別人,使他人自然對你產生好感。

  感恩

  真正的少欲,是除了無欲無求外,還要有一分感恩的心。佈施出去,並不是要對方來感謝你,而是你要去感謝他。因為有缺乏的人,才能顯出知足的人格;有多求的人,才能顯出無所求的偉大,所以應該時時培養感恩的心。

  要感恩到何種程度呢?即使有人罵你,你也要忍受;有人罵你,才能顯出自己的修養到什麼境界。不但要訓練到能付出,而且要不執著於我是能付出的人,甚至要訓練到心無所求,這才是真正佛陀所說的涅盤境界。涅盤的境界是無所住著——心無所住亦無所染著。

  把握因緣

  佛陀的教導,就是時時刻刻鞭策弟子——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因緣消逝才想做就來不及了。反過來說,因緣到時,不管力量是多是少,只要能趕得上這分因緣,就是大福。

  有些人會認為我要做好事,就必須等到我有錢或有機會時再去做,須知人生無常啊!只要有因緣,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力量,也要趕快去做,力量、因緣會合起來,就是無量功德,千萬不要等到有大力量時才想做,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莫輕小善而不做,更莫貪積財物而不施。

  精神滿足

  現在的社會中,有很多富有的人,雖然在富足的環境中,不愁吃也不愁穿,卻有很多苦惱的問題,其實人生的快樂幸福並不是在於物質上的享受,而是在於精神上的滿足。物質帶給人們的快樂,只是在剛擁有的一剎那間,短暫地滿足人的虛榮心而已;真正的快樂是無限量、無形與永恒的。

  所以,佛陀才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知足的人即使住在簡陋的地方,睡在地板上,也會覺得很安樂;不知足的人,雖處在富麗堂皇的房屋中,他也會覺得苦惱。

  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大企業家,經過一道道的門禁,一重重的關卡才見到他,使我有一種感慨,他真像處在銅墻鐵壁中,而我比他來得自由安然,因為我兩袖清風,既無名之累,亦無勢之爭,奔東或往西,隨處皆自在。

  不動心

  佛陀說:如果想追求寂靜無為的安樂境界,就必須離開雜亂吵鬧的地方,選擇一個比較清靜的處所居住。

  人何時最安樂呢?心靈境界能安靜時,就是最大的安樂。我們生長在台灣,可以說是生活在一塊豐衣足食的安樂凈土,我們應該用寧靜的心境,去接受這分安樂的境界,這樣就是福啊!如果在這麼繁榮富庶的地方,還不能安分守己、不知足的話,就是靜無人處,也不得安穩閒居。

  佛陀常常教導我們,要安分守己,時時守在清凈無為的心境中,讓心時時寂靜,心靜自然能安分而過著安樂的日子。

  大家可千萬別誤解佛陀要每個人都離開鬧區,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是叫我們的心要安定在寂靜的境界中,雖然外在的環境鬧又亂,但我們的心卻要不為所動。

  不受干擾

  修行要先舍離自己六根的境界,比如說眼睛看到週遭的一切,看到別人比我富有,食衣住行都比我享受時,千萬不要讓這分視覺亂了我們的心,應該要反觀自性,別讓一時的虛榮誘引,使我們心亂。耳朵聽到好聽的聲音,應該以理智分辨是非,千萬別因聽覺而迷失了自性。

  總而言之,六根對著外界六塵時,應該要念無常、拿出定力,千萬別受外界所誘引,自己的思想成見必須舍離,不可執著,否則六根就會迷亂本性。

  待人接物必須抱持「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觀念,與人相處時必須常常自我反省,學習別人的長處,不要被外界的人事擾亂我們的心靈與生活環境。

  反省

  有位桃園的委員來健康檢查,我們談話時,她告訴我說,她非常苦惱,萬分無奈。我問她原因,她回答:「我要做好事,甚至到寺中拜佛,先生都會反對。」我告訴她:「拜佛是好事,學佛也是一件好事,為何妳先生會反對呢?一定是妳自己做得還不夠好。如果妳一天到晚不是忙著到這家寺院去聽經,就是到那個道場拜佛做法會,整日往外賓士,不好好照顧家庭,先生當然會不高興啊!如果連自己的家人都照顧不好,而想去外面幫助別人、照顧別人,當然是本末倒置,不合乎情理的。妳不對家人付出這分智慧的愛,只想對外付出,難怪先生會唱反調。」

  我又告訴她:「妳回去以後,要徹底改變自己,對先生要有一分身為女人的氣質,而女人的氣質就是柔和善順,女人最美的形態就是溫柔,這才是成功的女性。」我叮嚀她先以學佛的智慧料理家庭,再用媽媽心來投入社會。

  經過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有位桃園的委員告訴我,那位委員從花蓮回去之後,整個人生完全改變,逢人便說她這一生中,從來沒有如此快樂過。一個家庭的幸福就是要從這裡開始做起,夫妻要相敬如賓,做人必須盡本分,如此自我的人格就會昇華。

  從自己做起

  所謂「空閒獨處,思滅苦本」,是說要常常處在寂靜的環境中來反省自己,想想應該如何才能滅掉煩惱痛苦。佛陀說:「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相信每個人都想要幸福;想得幸福,就必須種幸福的因,而幸福的因必須從自身付出,這與「你要人家對你好,必須先去對他人好」的道理是一樣的。人生本來就是相互的對待,如果能彼此多付出,多對人家好,自然可以消掉這分苦果。

  造福脫苦

  一個人若常常喜歡湊熱鬧,就會招來很多煩惱,就好比一棵長得很茂盛的大樹,如果在陽光、空氣都很充足的地方,這棵樹一定可以活上百年千年;反之,如果處在土壤貧瘠、空氣陽光不足的地方,又有眾多鳥群在此樹棲息,那麼這棵樹一定很快就會枯敗。

  相同的道理,目前我們的社會非常繁榮、富足,但是應該要維持社會人群的秩序,社會才能長期保持安樂。佛陀教育我們是要我們了解——整體的幸福須從個體做起,一個人的修養好,家庭就會圓滿;家庭安樂,社會也會因而和睦。

  佛陀譬喻說,眾生貪瞋癡的煩惱如果不能去掉,就像一隻大象踩入爛泥沼中,愈踩愈深,無法拔出一樣。

  「象」是表示眾生的煩惱很重,此處所說的煩惱就是愛欲,人就是捨不得愛念,貪念重、有瞋恨心、愛發脾氣,不但如此,還不明道理,看不開一切世事,不斷爭執、計較,這就是煩惱啊!世間多陷阱,一旦踏下去就無法再爬起來。

  自謙禮讓

  「功德」由修養而來。對修行人而言,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便是「德」;我們要好好修心,修到時時謙虛。須知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在於貢高我慢、誇大自滿,修行主要的目標就是縮小自己,把自己看淡一點。

  佛教最高的境界即是無我,因為能縮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別人,別人也一定會尊重你。假如社會上的每個人都能互相尊重,彼此接受,則人人皆能和睦相處了。

  所以要學佛,接受佛陀的教育,必須先學如何自我謙虛,學會尊重別人,這就是本性的修養,稱做「功」。

  外能禮讓則是「德」,一個人的修養是存乎內心而形之於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足以表現內心本性的修養。能把內心修養得很好,表現於外在的行動就會很合宜得體。

  所以說功是內在,德是外在,功德就是內修外現。想得到功德,必須靠時間的累積,精進不懈怠,凡事能精進則天下無難事!

  細水能穿石

  人心為何無法專一呢?是因為有了愛欲。人往往為了愛欲而生憂愁,無愛無欲就無憂無愁,現在的社會的確是豐衣足食,在飽暖之餘形成了諸我怪力亂神的風氣,比如「大家樂」的風行,造成了很多家庭妻離子散,多可怕也多可悲啊!

  如果我們都能接受佛陀的教育,自然不會走上邪道,生活就可安然自在。佛陀是宇宙間了徹真理的大聖人、大哲人,他的教育千經萬卷,都是在教我們待人接物、做人修養的方法,因此應該天天用心追求佛陀的教理。

  如果能天天精進,就像是細水長流一樣,即使再硬的石頭,也可以被穿孔。現在的科學最新研發分割硬物體的最佳利器——水鋸,而佛陀在距今將近三千年以前,就已說過「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的道理,可見他真是一位偉大的智慧者啊!

  有禮有愛

  人懵懵懂懂來人間,也糊糊塗涂地生活,到底人生的去處何在,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欠缺智慧。

  佛陀是超越世間的智慧者,他透徹了宇宙、人生一切事物的道理,所以他開示了很多的方法,能使我們懂得做人、順利解脫,過一個很圓滿的人生。

  什麼是圓滿的人生呢?就是對上有禮、對下有愛。對人如果慈悲無怨,相信雖人對我們也一定會敬愛;能夠人我互相敬愛,就是圓滿的人生。有埋怨的人生就是有缺憾、不圓滿的,因為你對人既然心存怨恨,卻又要求別人對你敬愛,怎麼可能呢?

  或許有人會認為做一個圓滿的人很困難,其實,只要能看清道理,一切就可圓滿。我常說: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能愛天下的人,當然普天下的人也會愛你啊!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既然能原諒普天下的人,還有什麼可埋怨呢?普天之下沒有我不相信的人——既然能相信普天下的人,當然別人也會以你為依歸,也會相信你!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三點,則人與人之間彼此就不會有怨恨。

  不忘念

  我們要如何才能看清道理呢?唯有在佛陀的教育中多親近善知識、多聞教法,聽了之後若能好好思惟、拳拳服膺善法,身體力行,自然就能了解道理,如此就不會有煩惱,心無煩惱則智慧也就啟發了。

  但是多聞時,若是此耳進、彼耳出,那也沒有用啊!所以佛陀要我們聽了法之後,還要用心思惟,看開了、想通了就不會去計較;一切善法忘失,心中所有的煩惱也就煙消雲散了,每天就能生活得很快樂。生活得快樂,臉上就會現出歡喜的面相,別人一看到你就會覺得你很可愛,所以的話別人也會覺得很受用,這就是功德。

  所以聽經要聽入心中,要記在腦海中。假如聽了馬上忘掉,就如同一個裝水的盒子,要裝滿水就必須盆面朝上放正,如果把它傾覆放置或是盆子有漏洞,那怎能裝水呢?因此聽法之後,要用心地把它帶回去,並且常常拿來應用,這才不枉費聽經聞法!

  「慈」就是透徹的愛——真誠的愛是出自內心,發諸於行為的,聽經的目的,就是要發揮這分功能,去幫助病急貧困的眾生及苦難的人群。有人說:施比受更快樂。我們有能力付出,應該感到歡喜,因為能幫助別人表示你有力量,助人為快樂之本,有力量又能護助人的多麼幸福、快樂。

  真功德

  我們學佛要有一個原則:為盡本分而做好事,並不是為了求功德而做好事。有些人身體不好,人家就會告訴他:你應該佈施,要施棺、放生啊!其實就是錯誤的觀念。要知道棺木是死人用的,為了我們的身體好而希望別人死,這是好心還是壞心呢?

  談到放生,你們看看鳥兒在天上飛翔,多麼自由自在;魚蝦在水中游,又是多麼消遙!但是卻因為你求長壽、求功德放生,所以一些人就去捕捉飛鳥魚蝦。看看,為了自己的功德,反而損傷了多少眾生的命?這並不是真正的功德!要放生倒不如護生,保護生靈不受傷害。若能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功德。

  有些人也許會說,那我就把這些錢拿到功德會濟貧,希望明天病就會好。這也錯了,真正的功德是無所求的,我只能啟發你們的愛心,種下健康的種子,將來一定可以得健康的果報。但是,並不是今天播種,明天就會結果!

  所以做好事要存有求得回報的心理,只要我們把種子播撒下去,種到良田上,一定可以發芽。但是,千萬不可今天播種,明天就把土挖開,看看發芽了沒?

  惜福修慧

  人生在世,一切的業都是在生活中所造作的,今生承受過去生所造作的果報,過去生造福,才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好好地惜福,用這分「有」的力量幫助「無」力的人,這就是佛陀來人間苦口婆心為眾生設教的主要原因。

  我們現在是有福的人,更應進一步再求慧,要求得智慧必須多聽佛法。看看國外,有很多地方不是兵荒馬亂,就是天災人禍,那些人居不平安、食糧缺乏,哪還有時間和機會去求佛法呢?我們生活在台灣,豐衣足食,應知足惜福,還要珍惜機緣學佛、造福、修慧。你們每天面對的都是最親愛的人,既然面對的是自己的先生、太太、兒女、親朋、好友,那還有什麼好計較呢?希望大家能在福中修慧。

  戒定慧

  戒、定、慧,是佛教中所說的「三無漏學」。戒是守規矩,若能守好人生的規則、禮節,就不會犯錯;身行不犯錯,內心就能安定自在。

  大多數的人想要心定實在很難,常常有人問我:「師父,我有心想要虔誠地拜佛、唸佛,可是不知道為什麼,當我在拜佛時,心就想到別的地方去了,唸佛沒多久,心就不能專了。」也有人說:「我明明在唸經,眼看著經文,口中也念著經文,但心卻不知飛到哪去了?」

  我想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有,因為我們的心無法統一,一旦心亂了,內心的思想及所看到的事與物,就無法分別得透徹清楚,智慧當然也就不能開通了。

  修習佛法並不是要學聰明,而是要學得智慧。智慧由定而生,如能專心一念,從事入理,則能產生智慧。比如:我現在在唸佛,就要念得佛心即我心,唸經也要念得文從眼入,句從耳入,理從心得,如在佛前聞佛親口說法,這才是真智慧!

  平時我們做人做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得無過失,這就是智慧,你能觀機逗教,引導人向善的路上走,沒說錯一句話,不傷害到任何一個人,這也是智慧。說話時要專心說話,做事時專心做事,這叫做定心,也叫做智慧。所以佛陀教導弟子要攝心,心能攝在一起,就能得定。

  持心不亂

  人常會懈怠,也因為懈怠而迷失了真心,佛陀教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心不散亂,如此,自然就能了解世間生滅的法相。

  「生滅」就是無常,眾生因為顛倒,所以常把「無常」誤為常,把不樂認為樂。而且,往往因為心性顛倒而造成了一些墮入地獄的惡業。

  孔子與魯哀公談論教育時,哀公說:「要把精神集中在很難啊!人常會忘記事情。」他舉一個例子說:「越國有一個很健忘的人,帶著自己的太太去某個地方,竟然忘了太太在哪?」孔子回答道:「忘記自己的太太在哪還算是小事,有些人甚至會把自己處在何地也忘掉了。」這就是迷失了自我。

  在這個社會上,迷失自我的人很多,不只是現在,就是在數千年前的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人。

  在夏朝時,有位國王說做做桀,他就是一個迷失自己而導致亡國的人。一國之君要領導天下百姓,必定要有仁慈的愛心,而夏桀正好相反。他不但暴虐無道,而且貪得無厭,使得全國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

  這時比鄰有個小國,除了進貢很多的財物之外,又進貢一位美女,名叫妹喜,生得國色天香,桀王看了滿心歡喜,從此沉迷於美色中,妹喜向他要求什麼,他無不百依百順。她要求桀王重蓋一座王宮給她住,宮殿必須全部用紅玉、寶石為磚,桀王也都答應。這座宮殿完成後,非常富麗堂皇,當時的人形容它為「傾宮」。

  傾宮落成那天,宮內的美女全部都表演歌舞取樂於桀王和妹喜,妹喜在品嘗美酒,欣賞歌舞時,向桀王說,她希望看到三千美女,身著五色錦鍛衣來表演歌舞。桀王因此下令全國美女三千人進宮,加以訓練。這三千美女呈現在妹喜面前時,她又說,她喜歡聞濃郁的酒味,所以每位美女跳完一支舞,就要喝一杯酒。

  這還不夠,她又要求在宮外挖一個酒池,以酒當水為池,而她和桀王坐著小船、泛舟於酒池中,一邊玩樂、一邊喝酒,極盡奢侈靡華。但這還是不能滿足妹喜的慾望,她又進一步提出要求,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用鍛子把肉捲起豎著,如樹如柱,稱之為肉林,桀王了博得美人的歡欣,無不百般奉承。
 過一段時間後,妹喜又說:「這些歌舞、酒池、肉林我都玩膩了,希望聽到錦鍛撕裂的聲音。」桀王因此下令全國的婦女日夜趕工,織錦緞送到宮內,命人一塊塊的撕裂。像這種浪費奢靡的生活,惹得全國百姓怨聲四起,人心思變。而桀王竟還誇大地說:「普天之下沒有人奈何得了我,普天之下亦無人可以勝得過我,除非天上出現兩個太陽。」

  也真不可思議,某一天,天上突然從東邊升起了一個很光耀的太陽,同時西邊又有一個太陽像染血一樣搖搖欲墜。當時在殷國有位湯王,看到天上有兩個太陽,就召集全國人民說:「你們看東邊的太陽無比光亮,而西邊的太陽卻搖搖欲墜,並非我要謀反,而是桀王該敗了。為了要拯救水深火熱的百姓,我們每個要同心協力討伐桀。」夏朝因此就被滅亡了。
 夏桀也好、秦始皇也好,在他們統治國家的時候,為什麼百姓叫苦連天呢?這是因為他們迷失了自己!

  什麼樣的東西最美?什麼樣的東西最毒呢?最美的是善良心,最毒的是色慾心,桀王是敗在色慾心啊!其實,真正的美,人人都有,心如能清凈就是美,內心有一分善念愛心,就是真、善、美的人生。

  佛陀告訴我們說:「心如有定就能啟發智慧,有智慧當然就能透徹世間的生滅法相。」夏桀就是不了解世間的生滅法相,所以才為非作歹,只沉迷在自己的快樂中,而不考慮到別人生活的痛苦,所以招惹民怨,終於滅亡。

  修無漏智

  我們要學佛,應該常常精進,好好修習心的定力。定力要怎麼修呢?只要能把專心變為習慣,我們的心就不會散了。

  為了擁有智慧水,就得好好修習禪定,自然心智、慧性就不會漏失。我們學法一定要學無漏法,什麼是無漏法呢?無漏即是不漏掉佛陀所說的任何善法,而能身體力行用在日常生活上,學以致用。

  「學」必須如何學呢?當然要用眼睛看、耳朵聽了之後又能用心思考、理解,然後活用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上,這就是學會了無漏。

  希望大家在聽法之後,能將之發揮效用,就像掘井一樣,井掘好後會源源不斷地涌出水來,不論有多少人來提水取用,它還是泉涌水斷,永遠也不會減少。即使使人取用,它也不會增多;同樣的道理,聽聞佛法如會活用,就如同水井出泉一樣,不增不減。反之,若不會活用,就如同盆中的水,洗過一次臉或手之後,就臟了不能再用。所以,要看我們用什麼心來學,就會得什麼效果。

  幸福的智慧

  一提起冬季,就會令想到過「年關」,其實,人生應該是過「秒關」。一年是十二個月,一個月是三十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我們實在要分秒必爭,利用時間,把握生命,好好發揮生命中的光明。真正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這分功能的發揮。

  佛陀曾問弟子:「人命何在?」有人回答,但佛陀不滿意,一直問到最後一位弟子才回道:「人命在呼吸間。」佛陀說:「汝答對了!」呼吸就在分秒間啊!所以說,人生的確真是在過分秒關。我們能抱著過「秒關」的心理,就會愛惜生命、珍惜人生;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時時快樂,這也就是幸福的人生。
 自省解脫

  有些人曾說:「我沒做錯事,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再去行善呢?」但是,善事就是從心好而表現於外的行為,比如說一個需血的人,你只說:「我好愛你,好關心你。」但卻又不捐出血來,這樣的心好有用嗎?既然你那麼愛他、關心他,正好你的血能運用、能救他,就該捐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心好啊!

  所以我們應該要常常反省自己:我有這分愛心、好心,但是,有沒有把它發揮出來呢?我的言語行為是否有違失不檢點呢?如果能常常反省自己,不讓行為有所偏差,不讓觀唸有所錯誤,那就絕對不會有缺失錯誤了。

  圓滿的功德

  什麼樣的功德才能圓滿具足呢?福與慧雙具才是圓滿的功德。有的人單修智慧而不去發揮助人的功能,則不能算是圓滿的功德。

  就如同讀書一樣,有些人從小學、中學、大學……成績都拿第一名,學識非常豐富,等到畢業後,卻不把這些知識發揮效用,這又有什麼用呢?多可惜!

  所以說,學了之後必鬚髮揮效用,才能造福人群,才能得福。福並不是用嘴巴說說即可,也不是用頭腦去想想而已,而是要身體力行地去做,能福慧兼具才是畢竟圓滿的功德。

  生活的佛教

  社會上有很多人一聽到佛法,就以為佛法很深奧,認為這並非一般人所能接近的,所以退避三舍。其實,佛陀的教法如果只著重深奧的道理去研究,那只是文學遊戲,會越鑽越深而不能自拔,這是錯誤的。反之,若以平易近人、日常生活的教育來接受、利用,才是真正合情合理的人間佛教教育。所以佛陀告訴弟子們:「我所說的教法,你們不要只是聽聽,也不要只挂在口頭上談論而不實行道法,如此反會亂了心思。」

   平等心

  佛陀是個實行者,是個平易近人的教育家,他是做過之後才來說法教化;他是先放下、看開之後,才來教我們放下、看開。世間的名與利、財與欲,有誰能看得開呢?但是佛陀在未出家之前,就已把名利財慾看開了,他有父有母,也有妻有子,他也有責任啊!可是他為了讓普天下的眾生都能得到解脫,所以辭親割愛,放棄名利地位,苦修十一年。這段時間真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啊!

  佛把一切的煩惱從心中完全驅除,視天下的一切眾生如他的父母,把自己的父母也奉為天下的眾生,這就是平常心、平等心。他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回過頭來教育大眾,希望人人達到與佛同樣的解脫自在。因此,佛陀的每一句話,都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施行教育,他不是用口戲論,而是用身體力行去實踐真理於人事中。

  舍雜亂心

  佛陀說:修行千萬不能停滯於戲論,要趕快舍離亂心,把煩惱心轉為清凈心,舍離世欲心,回轉為佛法智慧心。如能言行一致,則必能感受無限快樂!

  比如說,我一再呼籲醫院需要血,希望大家能提出愛心來捐血。身外捨身、身內舍血,能把身內的熱血抽出來流在別人的身上,救人一命,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歡喜的事!這也是一分功德啊!你說你很有愛心,若只在口頭上說「我有愛心」,而不能行以動來表現愛心,也是和戲論法無異。

  堅定不移

  佛即將入滅時,問弟子有沒有疑問,但是都沒有人回答。這時有個弟子叫阿(上)樓馱,他是佛陀欲家的堂弟,他起來看眾弟子的臉,大家都顯得很平靜,他知道大家都無疑,因此就向佛陀說:「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他又說:「佛啊!有人看到中秋月是那麼地光亮,說月是熱的,也有人看到天剛破曉時的太陽光那麼柔和,而說它是冷的,但是佛陀所說的四諦法是真實不異的。」

  在《藥師經》中,阿難也曾向佛陀說:「月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意思是:阿難曾代表大家向佛陀說:「即使月這從天上掉下來,須彌山也傾動了,但您所說的教法,我們是堅信不移。」

  這是對佛陀所說的教育有堅定的信心而做的比喻。

  歡喜承受

  人生為什麼會若呢?佛陀曾告訴我們:「欲知今世果,前生作者是。」你這輩子會苦,是因為過去生中了苦的因,苦是從惡而生的。所以,要知道來世會得到什麼果報,今生所做的一切,就是來世的果啊!

  有些人問我:「師父,為什麼我們一看到你就會很歡喜呢?」我回答道:「因為過去世中我看你們都很歡喜,你們也不討厭我,所以今世我們相見了,彼此都很歡喜,這一切都是因果。」

  「因滅故果滅。」——你若不種苦因,就不會有苦果。

  也許有些人會說:「我這輩子苦得要命,要如何才能消業呢?」我都同樣一句話說:「歡喜去承受一切,業就會消啦!」

  開啟心門

  眾生由於無明迷惑,才會做很多的錯事,說錯了很多的話,等到反省時才來懊悔自己、責備自己,這又是多痛苦呢?甚至有些人不但不會反省自己,反而責備別人、怨恨別人,而發生了種種情殺、仇殺、財殺。

  看看現在的社會,有人為了情而惹火燒身;有人因看不開,處處與人計較,互相怨恨以致傷人、自殺,甚至惹來殺身之禍;更有些人因為貪念,不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為保護自己的財產而丟了生命,這都是因為被無明所迷惑!

  自殺或被殺的人固然可憐,殺人的人也是終身遺憾與可悲啊!他不但無法逃避法律的制裁,更逃不掉殺人惡業的因果,這就是眾生一念無明、心地黑暗所招來的災禍。

  佛陀出現在人間,就是為了開啟這些道理,我們的心門一旦開啟,就能知已知彼,所做的一切都是眾善奉行之事,對人、對事也一定都能充滿愛念。

  信佛學佛

  常常看到很多人信佛、拜佛,但是只信佛而不去學佛,那就是迷信了;學佛就要學得像佛一樣,在未成佛之前,稱之為眾生,如能學佛的修養、慈悲,學佛的智慧,認清自己,體會宇宙的真理實相,如此就是佛。

  有些人問我說:「師父,我想安個佛像,但不知要供奉在哪個位置?也不知道哪個時辰比較好?」

  其實家中安置了佛菩薩,是要啟發你、告訴你——身為佛教徒,面對佛像時要常生恭敬心;並且提醒自己要虔誠唸佛,念得佛菩薩的那分慈悲心就是你的慈悲心。

  最靈感的佛是活生生的人,你要求佛救你,更不能忽視身邊的良師益友。因為人真會救你啊!人會糾正你哪錯了,教你如何改正,要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在迷失的時候能及時點醒你,這就是我們人生中的貴人。

  再者,若要求身外佛的靈感,倒不如來求自身佛的靈感。更進一步要做到別人有困難時,你能有求必應,如此你就是現代活生生的菩薩了。

  別人來求你幫助,你能成全他,這就是感應;想有所感應,就必須要有一分「信」,信佛陀給我們的開示,依照佛的教法,循著佛引導的路去走,那你就是最有靈感的佛菩薩了。

  離苦得樂

  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佛陀講四聖諦,是主要的就是讓大家都能了解到世間是苦,而要脫離苦就必須有「滅」的方法。

  要如體力才能各到滅苦的方法呢?首先必須找出苦的根源。苦的根源就是集,集種種的人我是非與貪、瞋、癡等三毒,還有集財、色、名、食、睡五欲。因為集了這麼多習氣,人才會有苦啊!既然知道苦的根源是由集而來,就必須找出滅苦的方法。

  佛陀一生所說的道理,就是為了要不得解開心夫苦的根源。

  及時行善

  人生的業是由時間累積的,在未接觸佛法前,我們的身、口、意不知已造了多少業!現在知道佛法之後,才開始要把習氣改過來,趕快積些善業,做我們來生的福業,但是又有多少時間可讓我們累積呢?時間真是無常啊!

  有一次我去台中正覺寺,寺中住持老師父一向很關心慈濟。他身邊弟子中有一位身體很健壯,那天還親切地和我打招呼,當我回花蓮之後,就聽台中的委員說這位尼師往生了。我問:「他的身體不是很好嗎?」委員說:「向來是很好,但那天中午他在廚房炒菜時,感到兩腳酸軟無力,旁人便拿了張椅子給他坐下;他一坐下,頭一低就去了!」人生就是這樣,實在可怕呀!

  愈是了知人生無常的道理,愈是對生命的危脆感到緊張。佛陀一再告訴我們「人生無常」的道理,所以行善要及時,把時間用來累積一切善業,千萬別讓時日空過而徒留遺憾。

  放寬心胸

  台東有位會員來訪,跟我說她很苦,由於和她很熱,所以我知道她為什麼而苦。我告訴她:「你要把眼光放低一點,如果要比較,要往下比,不要往上比,看開一點,裝傻一點,不就沒事了嗎?」她說:「我就是看不開啊!但我已經夠傻了。」我答道:「你就是還知道自己傻,所以才會痛苦;如果你傻到不知道自己傻,就不會有痛苦了,解鈴還需繫鈴人啊!」

  既然過去自己所造的業是這麼苦,回過頭來就要好好地自我檢討。了解了人生無常,人生又何苦去計較它呢?放寬心胸也就是至道!

  遊戲人間

  「菩薩遊戲人間」,菩薩決不會把救人所付出的一切當成苦事,他認為像在遊戲人間一樣。

  慈濟有很多委員常去調查貧民,不管是天煎地迫或是天寒地凍,總是歡歡喜培地爬山涉水。每次我向他們說:「辛苦你們了!」他們就會說:「我們應該感謝師父才對!如果不是去看貧戶,有好多地方我們都不會去過。我們每次要出門,總是帶著便當、茶水,就像要去遠足的小孩一樣快樂。」這不就是菩薩遊戲人間最好的寫照嗎?

  這也是智慧,用這分智慧遊戲人間,自然就不會被癡迷的感情所束縛。如果有感情的癡迷,就會心地黑暗,所以必須以智慧點亮心靈之光,去除種種癡暗。我們如能把感情擴大,就不會有癡迷,也就是菩薩清凈的感情——覺有情。

  及時造福

  佛陀告訴我們:「世實危脆,無堅牢者。」世間實在很危險脆弱啊!沒有一樣東西是可以永久不壞的。

  發心修行絕不能等到下個月,或是等到明年、等到退休、等到……,這都會來不及的,到時你想做不到了。也不要以為:我目前很富有,財產很多,福已經足夠了,又何必急著要造福呢?要造福,須等到我沒有責任負擔的時候——這是錯誤的想法。

  有慈濟所救濟的個案中,有好幾位過去曾是董事長、總經理,甚至也有過去在大陸當過縣長的。他們都曾顯赫過,但曾幾何時,卻淪為被救濟的對象。所以說,有福的時候更須及時再造福因,不要等到「有時間」才想做啊!時間是不可靠的,今天能做的,就趕快去做;做了之後,內心歡喜的這分善念最可靠,也是最現成的福。

  大解脫

  佛陀即將入滅時,看到弟了們依依不捨的悲痛之情,就安慰他們說:「我今得滅,如除惡病。」大家都有離開的一天,今天我要離開塵世,可以說是一個大解脫,就像是有大病即將痊癒一樣,所以你們應該很高興地接受這個事實才對。

  「此是應舍,罪惡之物」,這個身體應該要舍,因為身體是罪惡的根源!我們每個人都很愛惜自己的身體,為這個身體爭取享受,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個身體在享受之前,它已做了多少損人利已的事情呢?

  人就是有了這個身體,才會在生死大海中浮沉,這是多麼痛苦的而又危險的事啊!

  擒拿心賊

  盜賊,不只是世間到處都有,連我們自己的內心也都有賊。外面的賊雖可怕,但內心的賊更可怕啊!

  可是一般人只會防著外面的賊,卻任內心的賊滋長。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對自己內心的賊能加以擒拿;隆伏內賊之後,心才會安穩歡喜。

  心無二志

  眾生之所以會迷茫,是因為有凡夫心存在,學佛一定要把凡夫心轉為佛心,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千萬不要把路分成二或三條來走。要知道人生苦短,既然已選擇了一條路,就必須一心向前走去。

  我們要有正確的方向,不要「雙腳踩雙船,心思亂紛紛。」若能時時刻刻抱著一心一志去精進,就能平安地通過人生的道路,超越心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境域。

  動不動法

  佛陀說:「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這段文字也就是佛陀一生中不斷告誡我們的話,世間本來就是苦空,不管動或不動的法都是敗壞不安。什麼是動呢?動就是欲界,在欲界中的粗相煩惱。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沒有定而不變的,所以說人生無常,動輒不安。所謂的敗壞不安,就是無常不定!

  眾生有欲心——貪、求……等煩惱,所以造就了無數的業,這也是動。有引起人認為「我求福應得福」,沒錯,福是由你的心去造福,而業也是由你的心去造業。業是不定法,是由我們自己心動而去造業,所以說,業完全是由慾念、貪得等心起「動法」。

  色界、無色界就是不動法,色界與無色界的欲都已經比較淡泊,而且修練定境,是不動法。有些人說:「修行必須趕快坐禪、唸佛,看看能否求取不生不滅。」其實修行坐禪到了色界、無色界,還是敗壞不安!因為即使禪功深厚,心一動搖,業還是會現前。這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分無明未斷啊!所以說,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面對現實

  有句話說:「金不經火煉,雜質不去。」金子是很貴重的東西,但它在還沒煉成金之前,在礦石中夾雜了很多沙石及其他東西。要把金提煉出來,唯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用火煉。火能燒燬一切雜質,到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純金了。

  同樣的道理,人心若沒有面對人與事的磨練,則私欲就無法完全去除,逃避現實並不是真正的修行。我們應當在人事中好好磨練,面對人與事時能用心來轉境,千萬不要被人與事的境界轉動自己的心。我們在世間中如能排除面對的煩惱,今生此世就能成就,心不會受環境動搖,這才是真正的安定。

  煩惱存在人與人之間,能在煩惱中解開煩惱,才是真正沒煩惱。

  佛陀應化來人間,與我們過同樣的生活,與一般人一樣有生、老、病、死;他在弘法時,也有疲倦、勞累之時。這是一種教育,敬惕眾生說:即使他已成佛了,但是他的壽命也只有八十歲,我們又怎可貪心地要求活多久?壽命要多長呢?佛教有無常的一天,我們又哪能常住世間呢?

卷三

  10.慈悲法愛

  以愛一切眾生的心,
  來救度一切眾生,
  護持一切眾生。

  救護的精神

  佛教中說兩種愛:一種是餓鬼愛,也就是欲愛;一種菩薩愛,也就是法愛。我們如能身心得到解脫,所表示出來的愛,就是菩薩慈悲無我的大愛。

  又解脫的愛,另有一個名詞——「救護」,以愛一切眾生心,來救度一切眾生、護持一切眾生,這分力量叫做法愛。我們如有救護的精神,則在世間所做的一切皆無畏懼。愛是人生最幸福的,是菩薩道的基礎。

  我們如能發揮這分無我的精神、清凈的愛心,則在人間所做一切皆是利世事業,毫無畏懼之慮;這就是信心、毅力與勇氣。

  善心愛念

  經云:「佛口所生子。」父母所生的是肉體,是父精母血結成的身體,是不清凈身。而佛陀也會生子,他用什麼生呢?是用口生,《法華經》中雲:「佛口所生子。」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都自稱為佛子,也就是佛從口生出的法身之子,法身是什麼呢?

  父母所生給我們的是四大假合的身體,有時限,有生、有病、有老、有死;而佛陀所生給我們的法身是清凈的,無生無死、無老無病,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力量不分老幼,老人有豐富的愛心,孩童也有充足的愛心。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生出來就有這分善心愛念,這也是我們的良知。佛生子是從他口中說出道理,來啟發我們的良知,如此我們的良心及良知善念才能夠發揮出來,這就是:「佛口所生子」——清凈法性身。

  除私愛成大愛

  什麼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呢?就是大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很有意義。

  佛陀的教育是要轉換我們的心念,把貪念轉為知足,把知足的心念化作慈悲;不但自我滿足,而且還要發揮「把慈悲給予別人」的那分愛心。

  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再轉換為愛,所以不發脾氣就能保持柔和的心、培養愛心。如此,這個世間就會很完美。

  佛陀還教育我們要把癡迷轉為智慧,去掉私愛換成大愛,這就是菩薩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菩薩,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光明清凈的世界,也就不會在天災人禍發生了。

  平常心

  社會上有些人總以外在形象來分別身分的高低,佛陀卻教育我們要用最平等、最質直的心待人,把這分愛心平等地發揮出去,不可有人相的分別,這就是正直、無諂的心,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人性平等並非只是口頭上講的平等,而是實質上的平等,不要有虛偽諂曲的心。

  原諒他人

  我們的心如要常常保持快樂,那就不要把人事當成是非。有些人常起煩惱,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地接受,動不動就說別人在侮辱他、譏諷他。我們如果能把是非當成一種笑話,不要把事情當作是非,那麼事情很快地就會過去。

  所以我們應該培養一分愛的精神,即使別人罵我,也該以這分愛心去原諒他,這種日常生活就會過得很快樂,這也就是惜福啊!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所以說福慧雙修並不難啊!

  時時吉祥

  我們每個人都要求吉祥如意、發財,那就應該先對別人好,以愛心待人,如此你的周圍都是貴人,自然就會事事如意了;若欠缺愛心,就會有障礙而不得如意。

  我們如能時時救人,自然就會吉祥、好事臨門。求發財,倒不如求自己的心常滿足,滿足就是快樂。既然取諸社會,也就要用諸社會,不需為子孫積多少財產,應該用菩薩的心來地教育子女,用媽媽的愛心來愛社會上的眾生,如果能抱著這種心態,就會時常感到滿足。

  如能把一切眾生當做是自己的子女,看到別人的孩子成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成功一樣,不必只為栽培自己的子女而苦惱。普天之下的孩子,我們也都應該去栽培,如此我們豈不是常常快樂?常常在發財嗎?

  所以要發世間財,倒不如求法財,多接受佛陀的教育,並且把它用在日常生活上,那一定是天天如意,時時吉祥,處處發財了。

  覺有情

  我們要實行人間的佛法,就必須身體力行地凈化人間;當然,要凈化他人必須先凈化自己。什麼是凈化呢?就是培養清凈的法愛——普愛天下的眾生,並待之以情。

  對人的感情不要一對一,因為感情如果只對一個人,就容易生煩惱,我們不如把感情昇華擴大,即使一個人孤負我們,還有其他無數的人不會孤負我們,這種感情才有保障;必須遍佈一切的愛心,「愛」千萬不要縮小範圍,不能只愛我自己,也不能只愛與我有關係的人,只愛自己而不能得到別人的愛,那一定會痛苦的。

  總而言之,我們付出的愛一定要無所求,愛得很普遍,這才是法愛。菩薩是放長情、擴大愛,所以說菩薩叫做「覺有情」,也就是已覺悟的有情人,所以覺悟的有情,不只是今生此世而已,是承接過去的情,銜接現在而延續到未來的長情,因此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都跟我們有斷不了的情,所以諸佛菩薩常「倒駕慈航」來人間度化事業,故菩薩名為覺有情。

  記得曾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來精舍,他們問我說:「法師啊!在您修行的這條路上,有否碰到困難的事?」我問他們:「什麼叫做困難,因為我從來沒有時間去想到困難。」他們回答道:「在人與人之間,你的心態上難道沒有遭遇障礙嗎?」我答道:「修行是我們自己心甘情願的,就是因為要脫離人我是非,我們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還要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平易近人

  什麼是最富有呢?最平常的人最富有。他沒有事業的野心又有知足心,他有時間去關心親友、關心社會、平易近人,因此可以得到真正的情誼,這種生活最富足。

  富有,應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慈心、愛心去關懷別人。

  廣慈悲濟

  觀世音菩薩,數千年來,一直都是民間社會中造福人群的精神堡壘。他不但以慈眼視眾生,聞(尋)聲救苦(追蹤救濟),並能身體力行,諄諄善誘,導引眾生建立信心、培養意志毅力,充實廣慈悲濟的勇氣,群策群力去造福人間,成就人人是觀音、個個是菩薩的美好世界。這股精神堡壘,數千年來都一直延續不斷地蘊涵著教化的力量!

  菩薩永不寂寞

  學佛者切莫以為脫離人間才有佛法,其實離開人間就沒有佛法可聞可修。無始以來,諸佛菩薩都是在人間成就道業。人間需要佛菩薩,眾生才有機會接受佛法。

  在六道中,「天道」只重享福,在快樂的地方自然就不想追求佛法;而地獄、餓鬼、畜生道太苦了,他們不僅苦無間斷,同時沒有智慧,也無法接受佛法。唯有人間苦樂參半,有警惕的機會,有接受佛法的因緣。

  所以說佛法一定要在人間,人間離不開佛法,學佛必須以人間佛法為目標,培養我們的慈悲心,從自身做起好好的培養自己的氣質,發揮愛心普愛周圍的人;關愛親近的人,也關愛普天下眾生,所以說菩薩永遠不寂寞。

  孔子也說:「德不孤,必有鄰。」有這分寬廣的慈悲心去愛一切眾生,就絕對不會寂寞,因為一定會有人響應這分愛的工作。

  不求代價的愛

  「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捨,能「捨」也就能「得」,能常常抱持喜捨得心理,就會能得無限的快樂。我常說不增不減,只要有清凈的愛心,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心靈上的快樂,甚至是無限量的收穫。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捨」就是「得」,而能不求代價地付出愛心,那真是功德無量啊!

  而「得失」呢?在做一件事之前就想有所得,那必定會有失。人的心如能常常接受宗教的教育,就能得到身心的清凈,身心清凈就是快樂。

  聰明與智慧不一樣,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才能捨得。所以,同樣的心念,卻有不一樣的形態;同樣的付出,卻有不同有心理。

  假如能抱著捨得的心態去付出,你會很快樂;反之,如抱著我要得到多少才肯付出的心念,這種期待心也就是得失心。看看現在社會,多少人因貪得而慘遭損失,這就是最好的警惕。

  佈施愛心

  若常常歡喜目前已擁有的一切,勤儉惜緣,就能發揮溫暖於社會。世間有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有物資能力的人,就奉獻物資的力量;有時間的人,就奉獻時間參與愛的工作。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就是無量的福慧功德!

  有些人沒錢也沒時間,卻以捐血來發揮愛的功能,這也是悲智啊!及時捐熱血能及時救人命,捐血不但有益身體的代謝迴圈,也可以發揮救人的功能,這也是佛教所說的慈悲善行。

  佛陀曾說過:「頭目髓腦悉施於人。」現在科學證明,只要肯佈施,皮膚可以移植在別人身上;眼睛可以運用到別人身上;甚至連骨髓、肝腎、心脾,都可以移植捐贈。既然身體上的器官都可以佈施,那身外之物還有哪一項捨不得的呢?如能做到這樣,就是無貪,所以佛陀說:「若有智慧,則無貪著。」

  愛心消共業

  佛陀說:眾生的災難,來自眾生的共業。眾生的惡業,可造成三種大災難:

  (一)兵荒馬亂(戰事):目前世界許多地方都無法平靜,在電視上真人實事的悲慘戰爭畫面,到處可見。很慶倖的,台灣人民卻能夠安居樂業地過生活,可以說這個地方很有善業、愛心。

  (二)天災:衣索匹亞鬧饑荒,有多少饑餓的眾生在受苦?而台灣卻能豐衣足食,這也是我們的福業,因過去曾有佈施的善業,今世才能衣食無憂。所以我們應鼓勵所有的人,及時共同來耕植這塊福田。

  (三)瘟疫:也就是傳染病。人如缺少慈悲心,多造殺業則將來所受的苦果,就在瘟疫病亂中受報。

  世間無常,今天能平安和樂,卻不知明白會如何?我們應把這分受心及時發揮,並且永遠保持,更要影響更多的人把愛心擴展出去,才消除災難。

  救濟人群

  佛陀於人間施行教法,是為了救濟人群。也許你們聽到「救濟」二個字,會有所疑惑,為什麼我會說是「救濟」呢?因為人生是苦,不止貧困的眾生苦,富有的眾生也苦。平常我們都知道人生有四大苦,其實以佛法來分析,人生不只有四大苦,還有三界的三苦、人生的八苦。三苦有:苦苦、壞苦、行苦。

  一、苦苦:苦上再加苦,這是在欲界中。眾生在人間,除了身體上有四大苦(生、老、病、死),還有精神上的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除了身心這八大苦外,生在欲界中,因為有物質的存在,所以有不斷追求的苦,還有敗壞無常的苦。

  二、壞苦:謂長期享受於富樂之中,一旦突生變故,樂相壞時,苦相即至,名為壞苦,亦稱為樂極生悲。

  三、行苦:是說諸法不住,變易無常,四相遷流、異滅,不得安穩。

  在色界中,有「成、住、壞、空」之壞苦。無色界雖已無物質,但卻有心識變異之行苦。總之,三界中就是有這三苦。

  五蘊熾盛苦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也多是心理形態的痛苦。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救濟眾生,使貧困之人得到愛心人士的幫助,獲得物質上的支援,解決物質缺乏的痛苦。

  而富有的眾生,因為心靈上有不斷追求、不知足的痛苦,所以佛陀創立教法,以宗教家的精神來教育眾生,充其愛心、富有感情,使人人生活於身心富樂中,所以說佛陀施教是為了救濟人群。

  看病的愛

  在慈濟醫院中有一幅大壁畫,是關於探病的故事——

  佛陀有一個弟子,別人生病的時候,他既不照顧也不關心。到了年老時,病了也沒有人要去看他,無人倒水給他喝,全身臟兮兮;佛陀知道後,便親自到他的房間去看他,為他洗澡,照料飲食。這時,佛陀就向弟子說:「看病的功德為第一。」

  人最痛苦、最無奈的時刻就是在病苦中,別人生病時,如能表現出一分愛心、一分親切,這分恩德是很大的,所以說看病的功德為第一。

 

11.慈濟心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
  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

  慈濟是良田

  要救人必須要先救心,人的心地就像一畦田,心地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就長不出好的果實來。佛陀的教育,是以八種正確的道理來教誡我們,要把八正道放在心上,從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改變自己。

  在佛教中有句話說:「心凈即土凈」,在慈濟也有一句話:「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慈濟是一畦良田,而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凈的蓮花,無量的智慧——良知,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儘管世間是五濁惡世,但心中的良知就像心蓮的種子,在污泥中開出清凈美麗的蓮花。「慈濟世界」是美麗的世界,也是菩薩的訓練道場,在「慈濟世界」外有很多眾生需要我們去幫助,貧困的眾生給予物質上的濟助,富有的眾生給予心靈上的教育,佛教的精神育也就是在此。

  我們不只要行善,還要培養福德、善根。福德是從爭取機緣佈施而來,而善根要在佛教的教育中求得。希望大家能共同來耕種慈濟這畦良田,為社會人群盡一分心力;為佛陀的好夥伴,學做大農夫,為天下眾生心田而耕耘,化荒蕪成大福田!

  出世入世

  有很多人常常會這麼說:佛教只是教人唸經拜佛,或者在寺院做法會替人消災而已。佛教真的只是這樣嗎?

  其實,佛教是用出世的精神在做入世的事業。什麼是出世的精神呢?出世精神是與世無爭,所作所為不為名種,也沒有人我是非。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凈則世安。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也就是那分與人、事、世無爭的安祥;能平安過日子就是幸福啊!

  但是,我們千萬不能消極,絕對不能因為要求得與世無爭,而獨善其身。佛教是積極的,對自己而言,要好好反省自己,對人、對事不要去爭你長我短,於人事不計較就能圓滿。佛陀教育我們要有寬大的心胸,有這分寬闊的心胸、無私的愛心,自然就能不去爭執計較了。能利用人生的功能去發揮愛的工作,就是做入世的事業。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慈濟就是以佛教出世的精神,走入世間來做世間事,我們不斷地在接受佛陀的教育,並且把這分功能發揮出來,去救度那些需要救度的眾生。

  凈化人心

  慈濟的志業除了救急、救貧、救病之外,還要達到教育、文化的目標。佛教的整體是由三個因素構成,那就是慈善、教育、文化。慈善是每一種宗教所提倡的,何況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教所說的愛遠比其他的宗教還超然。

  其他的宗教所說的愛只是對人類,但佛教所說的愛包含一切蠢動含靈的生命。佛陀在世時,弟子曾問:「要怎樣才能天下安寧沒有戰爭呢?」佛陀回道:「如要知道怎麼才能沒戰爭,就去聽聽暑門夜半聲。如果夜半沒有殺豬的聲音,那就天下太平沒有戰爭了。」

  有人問:「世間怎麼會有水災、火災、風災呢?」佛陀就說:「是由貪瞋癡三毒所引起!」貪念重就會發生水災,台北遭了一場大水災,你們是否感覺到社會上的貪念太重了?大家樂、炒股票的事件層出不窮,這都是源於人心的貪念!由於眾生的共業,大家一念貪心起,以致遭遇了大水災。

  佛教有句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把愛欲的心態比喻為千尺的浪潮,所以說水災多的地方,是因眾生的貪念所引起的,「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就是形容貪著的痛苦。

  為何會有火災?久旱不雨呢?是因為瞋心太重!愛發脾氣、心火大,共業一來就會造成久旱不雨、天干地燥。大陸地區曾發生森林大火災,大火燃燒了黑龍江最大的森林區,這是因為大陸人民自我鬥爭,瞋恚心招來了不可收拾的大火和戰爭的禍害。

  為何會有風災呢?雖因為眾生的無明、愚癡;要知道愚癡是無明的黑風,不明道理、愚癡的人共業在一起,就會感招風災。

  總而言之,佛陀來人間教育眾生除掉貪瞋癡,使得人人生活和睦,人與我無爭,我與人無怨,彼此關愛,這豈不是與菩薩相處在一起了?

  慈濟希望能以人間事引導人群,凈化人心走入和睦的世界。我們如不建醫院,哪有機會讓我走出靜修的境界和大家接觸嗎?你們又哪有機會來關心我呢?所以說,慈濟的橋梁引導我們來凈化自己的心地。

  善多就吉祥

  善業盛,地方就可吉祥;善業象徵著光明與祥和,邪惡代表黑暗與陰險;一分善就有一分心的光明,一分惡就增一分心的黑暗,這是必然的道理。雖然每一分心光都是那麼微弱,但聚集多數微光就可變成無量光了,善人多的地方,自然該地就吉祥。

  當初我成立慈濟,除了為佛教與眾生之外,也抱著一分心願。因為過去的花蓮不但交通不方便,一切都較為落後,而且颱風、地震頻繁,我希望能化災難為吉祥,因此鼓勵地方上的人士向善。

  古人曾說過:「一善破千災。」善念一起,很多災難就可破除。你們是否曾注意到,近幾年來花蓮地區風調雨順,好幾次颱風都直撲花蓮,但最後卻轉向了,這即是善的聚合力足以抵抗天災。

  孔子說:「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一個人要選擇居住的地方,怎能不選擇好人多的地方呢?

  永恒的慧命

  有人問我:建醫院的功德大呢?還是救孤兒的功德大呢?我說:「都大!」但是我們在慈悲中要帶有智慧,要用智慧來分析。孤兒是何原因產生的?

  每個人都由父母所生,父母無法養育他們,使之變成孤兒,不外有二種原因:一是父母病故或意外死亡,二是因病而家境困難無法養育他們。意外死亡是猝不勝防,但是病殘卻是可以防患的,慈濟醫院就是要濟貧救病。如有設備好、醫術好的醫院就可救病人,復健生命,如此這個家就能得救。父母俱在,改善經濟,就不致於家散人亡,讓孩子變成孤兒了。

  慈濟醫院是慈濟工作的志業,我們投注了自己的心力,把自己的精神慧命永遠流傳人間,不斷發揮救人的功能。即使數十年後,我們的身體從這世間消失,但幾百年、幾千年後,這座醫院仍然屹立在世間,延續我們這分愛的功能,流傳著永恒的慧命。

  寸寸心血寸寸愛

  假如心血有形的話,則慈濟醫院中寸寸土地都抹遍了滴滴的心血;磚如果能用心血去雕刻的話,則每塊磚也都雕滿了我們的心血。醫院是大家的,是每一位善心人士的愛心所建立起來的,今天能有因緣播種善因,將來必有善的果報;今天播下了一顆健康的種子,將來就會有健康的果報。

  慈濟因緣

  只要你真心發願行菩薩道,實在一點也不難。你們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幸福呢?既然知道自己很幸福,就應該好好珍惜福緣。「緣」能成就一切道業,而我們的道業也要把握因級才能成就。

  因緣是什麼呢?當然是慈濟的造福人群;救貧——修福;教富——修慧。「慈濟」可以說是我們修行菩薩道最好的因緣。

  雖貧而富

  高雄地區有位幫人糊紙袋的年輕婦女,家境並不富裕。她從錄音帶的開示中得知慈濟在建醫院,心中覺得無比感動,便將挂在脖子上的結婚紀念項鏈和孩子彌月時的金帽徽,連同現金一萬元,托委員帶來給我,響應建院善舉。這位年輕婦女靠幫人糊紙袋維生,說她富有嗎?其實她的家庭並不富有;說她不富有嗎?她卻有能力響應建院。

  慈濟醫院的建築物中的每一把沙、每一塊磚都是無數人的心血;只要你付出一絲一毫的力量,就是醫院的主人,這難道不是富有嗎?富有的人才有能力建院啊!所以說知足的人,雖貧而富。

  家庭教育

  有很多人問我:要如何才有資格當慈濟委員?我都說,先做好家庭主婦的工作及做好具足愛心的媽媽後,都可以學習當慈濟委員。而當她們進入慈濟以後,常會問我:要如何做好慈濟並兼顧家庭?我都會告訴他們:以菩薩的心處理家務,教育孩子;以媽媽的心來奉獻社會。把愛孩子的私愛,擴展到社會上;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整個家庭,引導子女們邁向智慧之路。

  智慧與聰明是兩回事,如世智辯聰、投機取巧,聰明能使人做好人,也會使人做壞事。總之,聰明還不離貪、瞋、癡;而智慧是能把人生的事理看得透徹,把是非善惡判斷得明白,所以說聰明仍需要導師引導。

  愛的教育

  我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援,不管是老人或小孩,大家所給我的支援,都增添了我的信心。

  有位委員告訴我,有一位十一歲的孩子以他父親的名義捐款六萬多元作為建院基金。據委員們告訴我,這個孩子十一個月大時,父母就離婚了,但他的母親卻以愛的教育來灌輸孩子;在孩子的心目中,他的父親是偉大美好的,他非常崇拜父親。直到今年四月間,他的父親往生了,這孩子知道了很傷心。他曾聽人說應該要幫父親遺愛人間,為紀念他做最好功德,因此他捐了這筆錢。

  隔天,媽媽帶他來聽經,我問他:「為何要用爸爸的名義捐款呢?」他說:「因為我愛爸爸。」我又問他:「你把全部的錢都捐出來,怎不留一點呢?」他說:「媽媽已經給我很多了,要什麼就有什麼;而建院的機會不多,我利用這個建院的機會,以爸爸的名義捐錢,讓爸爸的精神永遠與醫院在一起,發揮救人的功能。醫院的存在,就像我爸爸永遠存在一樣。」

  一個才十一歲大的孩子,就能體悟建院的機會不多,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另外,在台北有一對年輕夫婦,育有兩個孩子,分別是十歲、八歲。有一天,這兩位兄弟都分別向父親開口借二萬元要響應建院。父親說:「你們自己有錢,為何還要向我錯呢?」他們說:「我們的錢是存定期的,有利息,等到期滿後,錢領出來再還您。」父親問他們:為何不等期滿再捐呢?他們說:「等期滿時,醫院就蓋好了,也就不需要錢了。」父親便很樂意地借給兩個兒子——兄弟兩各二萬元,這些赤子情都是給我最大的精神鼓勵。

  不求回報

  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是功德無量的。佛陀在世時,出家人無處可住,佛陀成道後到處講經,很多人都隨著他出家,過著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的修行生活。佛陀覺得這並不是辦法,應該要有住的地方,因此呼籲大眾護持僧伽;如能獻出愛心蓋精舍,讓出家人不受風吹雨淋,這樣的功德是很大的。

  當時,僧團以托缽維生。有一天,佛陀與弟子們出去托缽乞食,本來缽是裝食物的,但是有一個小孩子,正在玩沙,看到佛陀遠遠而來,就抓了一把沙放在佛陀的缽內。佛陀問這孩子:「這些沙要做什麼呢?」孩子答道:「這些沙是要讓您蓋房子的。」佛陀抱著歡喜心,把缽中的沙帶回去放在沙堆上,蓋了一座塔。

  因此在佛教中成了一則很有名的「童子獻沙」佳話。這段公案表示:即使孩童的一把沙,功德也很大,連佛陀也為他祝福。所以只要以最虔誠、最歡喜的心來捐獻一塊磚、一把沙,也是功德。慈濟是一方福田,邀天下善士共同來播種,讓福的種子在福地中生長。

  永不後悔

  慈濟這項工作,並不是為私人利益而工作。我一再表示:不是為建醫院而建醫院,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企業家,既不為名、也不為利,我是為佛教的精神、為眾生的需要而建醫院。佛教的精神既然在我心中,我就有責任把佛陀慈悲的心懷錶現出來,呼籲佛教徒及社會人士群策群力來完成它。

  醫院建在花蓮,是因為東部的醫療水準普遍落後。東部的民眾有病須到西部就醫,飽受病苦的折磨,也受到生命沒有保障的威脅。有鑒於此,我才提出信心、毅力與勇氣宣佈建院,雖然曆盡艱難,我卻不後悔!

  無愧於心

  我曾經多次向大家表示:以我這一生的生命,用我這一輩子的人格,盡形壽、獻身命來保證,絕對不孤負大家對我的愛護和信心;只要我有一口氣存在,甚至這口氣斷了之後,不管是何年何月,我都能夠絲毫無愧地對你們有所交代。

  踏實快樂

  慈濟工作就是一項服務人群的工作,很多人一看到我都會問:「師父,你是不是很忙?為什麼愈來愈消瘦呢?」這是大家對我的關心。事實上,我真的很忙,也很疲倦,但卻覺得很踏實也很快樂。這就是用服務的精神,抱著對人生盡一已之本分,為社會服務所得到的快樂。

  康莊菩薩道

  我們不是為建院而建院,是「為佛教、為眾生」而建院,這個目標永遠不變。慈濟是一條康莊的菩薩道,人人都能走上這條路,締造清凈極樂的人間凈土。

  慈濟世界是由萬蕊心蓮造就而成的,世間多苦難,人人都有責任儘自己的一分力量救人濟世,因為我們都是佛的弟子,而救自己、要自己得吉祥平安,你必須先去救人。救人先要救心,把慈濟的精神擴展給社會群眾,讓無數人都有慈濟的愛心,如此這個世界就是清凈的世界,也就可以減少很多災難。

  現在是末法時代,人類多災難,但是這些災難可以免除嗎?當然可以。只要大家凈化人間,提出愛心,自我教育、自我鼓勵,然後以此心態鼓勵別人,人人都向善,這個世界就會很平安。

  嘉惠貧病

  慈濟醫院籌建之初,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因為我既無錢也無力,既無名也無勢,但是我抱著誠心為貧病的眾生投注力量,終於把不可能化為事實。

  人生四大苦在醫院中都可解決。比如,我們的醫院婦產科有最好的設備,可以減輕產婦的痛苦,也可保護新生兒生命的安全。

  而老呢?也真是苦!記得醫院剛開業時,有位老先生被送來後,兒子一直不曾再出現過。每次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病房中,我就問他:「誰照顧你啊?」他說:「我有錢,也有兒子,但是有什麼用呢?他也不來看我!」想想人老時由誰來照顧呢?這也是社會上的一個大問題。

  不只是目前的社會有這種情形,即使佛在世時也有同樣的情形發生。在佛教經文中有一段記載——

  佛陀住在王舍城中,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乞丐,身上穿得又臟又破,佛陀走向前問他:「你為何如此狼狽?難道你沒有兒子嗎?」老人回道:「我有兒子,有田園,出有房子。兒子出生時,我很高興,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兒子小的時候,我為了他認真工作,奮鬥事業;兒子大了,我為他娶妻,建立家業。但是媳婦卻嫌我老,兒子嫌我囉嗦,他們不要我,我只好離家出門要飯吃。」佛陀就問他是否想回家?老人說:「我怎麼不想回去,但是有家歸不得啊!」佛陀說:「我教你念一首詩,你走到哪就念到哪,保證你兒子一定會帶你回去、孝順你。」佛陀便念道:
   生子心歡喜,為兒聚財物;
  復為子娶妻,舍自家外出;
  邊鄙田舍兒,違負於父命;
  人形羅剎心,逆棄舍老父;
  曲杖為最勝,為我防惡牛;
  杖能劫惡狗,扶我暗處行;
  避深坑空井,全仗此杖力;
  杖能制一切,唯難制逆兒。

  老乞丐就把這首詩背誦起來,直到哪念到哪;別人聽了,都認為這個兒子太過分了,有人跑去罵他,也有去勸他。兒子聽到父親的心聲後,感到非常慚愧!他趕緊把父親背扶回家洗澡換衣服,孝順地供養他。

  所以說,「老」實在是苦啊!古代之世即有逆兒棄父,況今世風日下!

  再來是病,建院是為病苦的眾生,因為人生一切苦,病是最痛苦的。慈濟醫院除了有一流的設備外,還有親切、醫術精湛的醫護人員,可以減輕他們的苦,挽回他們寶貴的生命。比如開腦手術,以往在花蓮是不可能做的,現在我們都能做到了,這些都是眾人愛心的成就。

  真善美的世界

  人心如果都能清凈,即使在這五濁惡世中也能不受污染,像蓮花之出於淤泥一樣,那麼,朵朵清凈的心蓮就可造就人間的凈土。希望大家都能時時保持清凈的心,一同來凈化我們的社會;這不但是佛教的教育,也是慈濟的目標,更是您、我、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世界!

  (全書完)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