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生活
聖嚴法師的話
法鼓山智慧隨身書
21/11/2016 06:07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慈悲關懷
  
  以寬恕的心、以原諒的心、以慈悲的心來對待不平衡、不公平的事,做到以後盡量公平。(叮嚀·021
  
  自愛愛人愛一切眾生,自救救人救一切眾生。(人生月刊011·009
  
  要「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來增長自己的慈悲心。(禪門·016
  
  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智慧是富有彈性的理智。(禪門·103
  
  用慈悲關懷人,用智慧照顧自己。用慈悲處理人、待人;用智慧處理事、對待事。(人生月刊135·002
  
  要「識己、識人、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凡事不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來開發自己的智慧心。(禪門·016
  
  以利他的存心,達成自利的目的。(禪門·103
  
  用慈悲心關懷他人,乃至遍及於一切眾生。(禪的世界·277
  
  少以私利、近利為著眼,多以遠利、公利來著想。(法鼓山的方向·121
  
  慈悲是什麼?是無條件的關懷、體諒、協助。(法鼓山的方向·121
  
  先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健康快樂,才有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為眾生解困救急。(禪的世界·277
  
  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增長了自己的慈悲心。(平安·049
  
  隨時隨地心存感激,以財力、體力、智慧、心力來作一切的奉獻。(我為你祝福·032
  
  慈悲是奉獻自我,而為眾生帶來幸福;快樂是奉獻自我,而解除眾生的災害及苦難。(禪門·032

待人接物
  
  有的不需拒絕,不該有的不需非得到不可。(聖嚴說禪·011
  
  凡是遇到困擾的問題,不要把它當作可怕的、討厭的、無奈的遭遇,而要把它當作歷練、訓練、和幫助。(法鼓鐘聲·058
  
  不動心並不等於木頭、石頭,它的意思是不住心,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聖嚴說禪·017
  
  「忙」沒關係,不「煩」就好。「忙」不是問題,「煩」就變成了苦惱。(禪門·182
  
  「凡事要趕,不要急。」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急,則可能造成麻煩及亂。(心靈環保·156
  
  我們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卻太多。(法鼓山的方向·109
  
  煩惱是自己的,如果感覺到這個環境有煩惱、有問題,應該先檢討自己,不要責怪他人,埋怨環境。(法鼓雜誌007·004
  
  人不可能離開群體而獨立,既然生活在群體中,就必須顧及群體的利益,彼此守望相助。(心靈環保·127
  
  世間事沒有一樣沒有困難,只要有信心去做,至少也可以做出一些成績。(春夏秋冬·109
  
  認真生活的本身,就是在重重困難中展現生機的過程,不斷的努力,也會不斷地遇上挫折及困難。(聖嚴法師教禪坐·107
  
  要想得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必先完成自我肯定,有了自知之明才能自我肯定,才會建立起自信。(聖嚴法師教禪坐·146
  
  遇到好事不必驕傲,遇到壞事也不必煩惱,及時努力求進步,求改善,才是最好的決定。(禪與悟·177
  
  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身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禪鑰·178
  
  幫助人,而別人真正得到物質上、精神上的利益,將來他們也給我回饋、來幫助我。(拈花微笑·029
  
  做人要為人著想,要通情達理,要思前想後,不可傷到別人。(拈花微笑·098
  
  人類能夠互相包容,人間就還有希望,不會絕望。(心靈環保·047
  
  勤於照顧週遭眾生的苦難是大福報,善於處理你、我及他的問題乃深智慧。(東南西北·085
  
  提的起,放的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法鼓雜誌037·001
  
  「多聽多看少說話,快手快腳慢用錢」,第一句是增加智慧的妙法,第二句是種福田的良方。(教育·文化·文學·109
  
  放下而無所求,提起而能接受。(人生月刊135·036
  
  心中要常常保持沒有事,也就是腦子裡沒有憂鬱、不滿的事。(法鼓山的方向·135
  
  以智慧時時修正偏差的方向,以慈悲處處給人方便。(法鼓山的方向·120
  
  好人應從對自己好,而後對別人好,最後使得人人都是好人。(拈花微笑·068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人,也就會在時時處處你最幸福。(四眾佛子共勉語·029
  
  智慧是不用私情及感情等情緒來處理事情,以純客觀的態度和超然的角度來面對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修行在紅塵·043
  
  智慧本身必須放下主觀的自我,同時要靠經驗的累積,心胸廣大,看的遠又看的準。(叮嚀·043
  
  面臨困難時,勇於接受困難,便是對治困難的妙法。(法鼓雜誌007·004
  
  唯有體驗了苦的境遇,才會有精進奮發的心。(法鼓雜誌007·004
  
  一個人如果沒有苦難的感受,便不容易對自己警惕,更不容易對他人同情。(法鼓雜誌007·004
  
  以智慧照顧自己,以慈悲關懷別人。(心靈環保·206
  
  生活中,多保持一份寧靜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內看的心,就會少一點被外境困擾的可能。(智慧一ΟΟ·058
  
  如果有智慧,不但自己不起煩惱,而且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智慧一ΟΟ·260
  
  世上最可貴的是「智慧財」,最貧窮的是因為愚蠢而貪得無饜。(智慧一ΟΟ·260
  
  常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諒解人、包容人、幫助人,你就是一個能夠生活在如來智慧中的人了。(智慧一ΟΟ·040
  
  世間處處是完美的,如果你能給予幸福,而不是摘取幸福的話。(拈花微笑·128
  
  在謀個人的利益的同時,也應該想到群體大眾的利益,那才是真正可靠的利益。(法鼓鐘聲·178
  
  凡事要知己知彼,通情達理,不光是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平安·049
  
  世間事沒有一樣沒有困難,只要有信心去做,至少也可以做出一些成績。(春夏秋冬·109
  
  踏實地走一步路,勝過說一百句空洞的漂亮語。(禪的體驗·禪的開示·245
  
  有信心、決心、恆心,不畏艱難險阻,不怕失敗挫折,勇往直前,最後一定成功。(禪的生活·058

四種環保
  
  (禮儀環保、生活環保、自然環保、心靈環保)
  
  環保最簡單的概念就是「簡單」,大家的生活能夠回到簡單一點,就是環保。(心靈環保·016
  
  環保的原則,就是佛教徒的生活原則,也就是簡單、樸素、整齊、清潔、衛生、健康。(聖嚴說禪·114
  
  因為我們的心被污染了,以至於環境也被污染了,如果我們的心不受污染,環境也會跟著不受到污染。(心靈環保·036
  
  以智慧莊嚴我們的心,即心靈環保。(心靈環保·064
  
  環境保護衛生還是得從我們的內心做起,如果我們少一點物質的追求和享受,多一點精神生活的話,可能我們會對環境保護得更好一點。(心靈環保·145
  
  少丟一個塑膠袋就是一個功德。(心靈環保·023
  
  除了必須用的,不要多用,更不要浪費;對我們擁有的生活環境,要知福、惜福、保護。(禪的世界·162
  
  少欲知足,便會珍惜天然資源,養成惜福的習慣,等於推動環保。(心靈環保·049
  
  關懷他人,便不會因一己之利,而造成整體環境的破壞。(心靈環保·049
  
  多為他人設想,少為自己貪求,人間淨土才可能實現。(心靈環保·049
  
  若能照顧到環境的整齊清潔,才能照顧到你的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259
  
  要得到心的清淨並不容易,但在耐心地把環境照顧得整潔之後,心也比較能夠清淨與平靜。(禪的體驗·禪的開示·259

 

心平氣和
  
  身心常放鬆,逢人面帶笑,放鬆能使我們身心健康。(法鼓山的方向·106
  
  見到任何人也都不要怨、不要厭、不要怕、不要擔心、要面帶微笑。(法鼓山的方向·106
  
  可以釐清是非時,以法、以理,據理力爭;萬一無法釐清是非時,只有以情、以慈悲心,任其自然。(心靈環保·223
  
  人與人之間,彼此信任、互相尊敬、互相幫助,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本道德。(四眾佛子共勉語·038
  
  能夠心平氣和看待世間的一切境遇,就能不計得失,自然時時身心愉快。(耕耘心田·057
  
  遇到煩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法鼓雜誌082·001
  
  在被煩惱所苦的時候,學習著暫時放下自我,也會有益於身心的健康。(智慧一ΟΟ·072
  
  遇到無法突破的困境時,告訴自己:「虛空廣大,何必分別」你就覺得是處身於海闊天空的內心世界。(智慧一ΟΟ·030
  
  建設人間淨土是從每個人內心做起,每一個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禪與悟·112
  
  如果我們能隨時隨地心存感恩,祝福的誠意,能從內心發揮出來,那麼我們的家庭與社會都是平安的。(我為你祝福·056
  
  如果你的心清淨,那麼你在任何地方都是清淨的。(佛心眾生心·026
  
  當心中感到歡喜愉悅時,所見到的世界也比較美滿。(禪與悟·093
  
  如果我們平時情緒穩定、思想開明、心胸豁達,對自己、對別人,自然都會有安定的作用。(禪與悟·118
  
  身心平安的尋求,從內心的平安做起很重要。(平安·004
  
  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都不要患得患失,就能活得愉快一點,自在一點。(聖嚴說禪·010

 

知書達理
  
  工作及課業能優則優,不能優也並不等於走投無路;能擁有健全的人品,健康的身體,愉快的心境,才是人生的資本。(禪門·122
  
  攝心專注於所做的事上,如此可節省時間,提早完成你所做的工作,而且比你胡思亂想時做的更好。(禪的生活·326
  
  若能多讀書、多動腦筋、以明智的觀念推行利益民眾、造福社會的政策,不僅使現在的人民蒙利,更可以使未來的全民後代也可以得到好處。(法鼓鐘聲·192
  
  學生對於老師要致禮敬,並且深深體念老師的教誨。(佛教入門·061
  
  老師對學生當以懇切知心,將自己的技能和學問,盡量地傳授並給予愛護。(佛教入門·061
  
  知識學問,貴在學以致用,不用便無用,無用便無益。(智慧一ΟΟ·054
  
  凡事劍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智慧一ΟΟ·054
  
  求學要常親近、請教、請示博聞強記的人,或見多識廣的人,由此獲得智慧的啟發和學識領域的開拓。(智慧一ΟΟ·026
  
  求學有兩個要訣,一是常親近善友,二是遵守真理。(智慧一ΟΟ·026
  
  各人有個人的才能長處,若不明白這層道理,硬要拿某些世俗標準來比自己、比他人,必是自尋煩惱。(心靈環保·094
  
  盡其在我地從品德、才能、知識等各方面不斷努力,充實自己,成長自己,但求耕耘,不論收穫。(禪門·122
  
  除了必須具有謀生的知能外,進一步也要有經國經世的學問,才能自安安人,救國救民救世界。(禪門·144

 

謹言慎行
  
  「話到口邊想一想,講話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說,而是要惜言慎語。(法鼓鐘聲·072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是做人的美德。(法鼓鐘聲·070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需要溝通,溝通不成則妥協,妥協不成時,就原諒和容忍他吧。(叮嚀·093
  
  群體活動的禮儀,是以禮儀來統一彼此的歧見,促進彼此關懷,達成一體共同的成長。(人生月刊133·010
  
  人的淨化是從心的行為淨化起,從身體和語言的行為表現出來淨化人間。(修行在紅塵·085
  
  在任何一個團體中,都難免會有是非,若能夠在是是非非的環境中,保持平靜與和諧,這就是個人的成長。(心靈環保·112
  
  有益於眾人的事必須做,有益於眾人的話必須說;有害於眾人的事不要做,有害於眾人的話不要講。(智慧一ΟΟ·266
  
  以禮儀來改善社會風氣,造就文質彬彬,富而好禮、禮尚往來、共存共榮的社會型態。(人生月刊133·011
  
  以禮儀來保育社會生態,減少彼此間的摩擦,消弭彼此間的怨恨。(人生月刊133·011
  
  在個別接觸的禮儀中,要以禮讓對方來成就自我,以尊重對方來化解敵意,以稱讚對方來增進和諧。(人生月刊133·010
  
  我們不是叫別人來尊敬自己,而是先要健全自己,奉獻自己去關懷別人,才可能被人尊重,才可能影響他們。(修行在紅塵·054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有時卻會變成破壞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殺手。聽到流言之後,如果變的心浮氣燥,流言的殺傷力就會更大;如果能保持理智,才能好好打開這個結。(法鼓鐘聲·092
  
  個人的禮儀,主要在提昇自我的品格,化除自我的積習,從而達到自我尊重、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以及自我消融。(人生月刊133·129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上。(禪的世界·341
  
  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佛教入門·182

 

歡喜自在
  
  在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的想法,便能轉苦為樂,便會比較自在。(智慧一ΟΟ·113
  
  與其爭取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不如善自珍惜運用自己所擁有的。(心靈環保·094
  
  做一天人,就應勤勤奮奮地努力,盡人應盡的本分,至於有沒有回饋,有沒有收穫,不用計較,不用執著。(修行在紅塵·074
  
  少生煩惱,廣結善緣,修福報,是淨化人生不變的原則。(法鼓雜誌049·002
  
  擁有名位財富,並不即是痛苦的根源,如果貪欲不已,不擇手段而唯利是圖,便是諸苦的原因。(智慧一ΟΟ·212
  
  每當心理混亂困擾之時,告訴自己,不要接受環境的擺佈,不要接受煩惱的作弄,對人要存慈悲心,對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來,也就不致於那般的痛苦和煩惱了。(智慧一ΟΟ·129
  
  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要把爭名奪利的心放下;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敗得失的心放下;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禪的世界·251
  
  要用誠懇虔敬的心,去對待一切的人與物。(聖嚴法師教禪坐·096
  
  要時時把握現在,處處活在當下,盡量避免造罪,努力種植善因。(聖嚴法師教禪坐·104
  
  恩惠就像流水,自上而下,順流而行,因此,感恩的方法,就是承先啟後,把從前人處所受的恩惠,再施予後人,綿延不絕。(聖嚴法師教禪坐·074
  
  人生有些波折,才能有些成長,所以不論順逆,凡是成長成功的助緣,都應該心存感激。(聖嚴法師教禪坐·089
  
  以智慧和慈悲來看人間社會,人人都會尊重個人的權利,不會互相奪取彼此的權利。(禪門·174
  
  一個好人,不但對自己好,而且處處替別人著想。假使人人都對人好,我們這世界,便不會讓你遇到壞事。(拈花微笑·080
  
  在安定和諧中,把握今天,才能走出明天來。在明確的方向感中,時時踏穩腳步,步步站穩立場。(法鼓山的方向·119

 

知足常樂
  
  在你生命的過程中,必須先要清楚自己的立足點,然後再加上認清方向,才能走出一條正確而安全的路來。(禪門·136
  
  人的煩惱都是從情緒、情感產生,一碰到情一定會有煩惱。(佛子共勉語·026
  
  任何事的原動力,都是出於人心的取捨及向背,只要有心,雖僅一念,也必有其影響的功能,如能善用心念,則念念趨向成功。(智慧一ΟΟ·115
  
  不用牽掛過去,不必擔心未來,踏實於現在,就與過去和未來同在。(智慧一ΟΟ·026
  
  為了個人的私利,應當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為了眾生的福利,要盡心盡力安他人的心。(法鼓山的方向·110
  
  人人有拒絕誘惑的權利,人人有婉謝回報的權利,人人有忍苦耐勞的權利。(禪門·167
  
  人間沒有真的壞人,只有偶爾有人動了壞念頭,做了壞事;壞事可以改,壞心可以變,如此淨化的人生或人生的淨化,方有其實現的可能。(修行在紅塵·089
  
  一般人認為煩惱是外在的環境帶來的,其實,真正的困擾,是來自各自內心的掙扎。(聖嚴法師教禪坐·067
  
  現在的台灣,流行著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是放逸頹廢、不負責任的觀念。(智慧一ΟΟ·266
  
  過去是虛,未來是幻,要把握現在。(心靈環保·289
  
  如果你能把自我中心的執著放下,把事實真相釐清,外在的環境就干擾不到你了。(聖嚴法師教禪坐·067
  
  我們的心,容易受環境影響而波動,我們自己常常跟自己過不去,自己找自己的麻煩。(禪的生活·031
  
  在生活裡和生命過程中,越挫越勇,是成功者必備的條件。(拈花微笑·026
  
  用「情」可以使我們的環境和諧,用「理」可以使環境公平,二者執一不可,也缺一不可。(禪與悟·050
  
  所謂「理性」,就是多為他人著想,多站在客觀的立場設想,多為大眾的利益著想。(禪門·041
  
  懺悔和慚愧都是反省的作用。慚愧是發覺自己的錯誤;懺悔是在承認自己的過失之後,願意承擔責任,並著手修正自己的錯誤。(禪的體驗·禪的開示·270
  
  如果偶爾受到人攻擊或刺激,就無法忍受而退縮躲藏起來,那就永遠也不會有成功的可能了。(拈花微笑·026
  
  很多人天真地認為,懂得很多知識,就是成長。事實上,不經過實際生活的經驗,是不容易成長的。(禪門·159
  
  責任是本分事,你是什麼身份的人,就應該做什麼身份的事。(禪門·163
  
  你是站的什麼立場,擁有什麼地位,就得盡你該盡的責任。(禪門·163
  
  面對許多的事情,如果你只管處理,而不擔心它的利害得失,就不會有煩惱了。(禪門·182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