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比較宗教學12
聖嚴法師
06/10/2018 06:52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第六節 隋唐八大宗

天臺與三論

天臺宗以《法華經》為中心,以《大智度論》、《涅槃經》、《般若經》等做依傍,宗本中國傳統的「大一統」思想,將大小乘一切經教做了「矛盾的統一」。

天臺的得名,是由於智顗(西元五三八~五九七年)住於天臺山,智顗所創的宗派,便稱為天臺宗。他曾應晉王楊廣(後之隋煬帝)召為授菩薩戒,被晉王尊稱為智者大師,後來即以此號及天臺大師之名通行於世。

智者大師被譽為東土小釋迦,他有卓越的宗教經驗,更有淵博的學識基礎。他自成一個體系的佛學思想,組織精微,又富說服性及感化性。所以他對中國佛教的貢獻之大,在這一方面,堪稱獨步古今而無與倫匹。

智者大師的學說既是思辨的,也是實踐的。他對《法華經》的講述,由其弟子灌頂輯錄而成的有「天臺三大部」:《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止觀即是佛教的實踐方法。他以五時八教的教相,判釋釋尊的一代時教。所謂五時,是將釋尊一生說法分成五個時期,說出五類經典,此有一偈:「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這是說,初時二十一天說《華嚴經》,其次十二年中說《阿含經》,第三時期八年中說方等經典,第四時期二十二年中說般若經典,第五時期最後八年說《法華經》與《涅槃經》。所謂釋尊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的過程,就做了如上的分配。

其實,五時的分判是由於四教的要求而出。所謂四教就是藏、通、別、圓。將四教分隸於說法的儀式及教法的深淺,便成了化儀四教及化法四教,共為八教。把全部大小乘經分成四等,以藏教最淺,以圓教最深最高。高深的《法華經》包攝了一切教義,所以稱為圓教,所以《法華經》是經中之王。智者大師就以《法華經》來大一統整個的佛法。

再說三論宗,南北朝時,即有僧肇等的三論學者,到了智者大師同時,又有吉藏(西元五四九~六二三年)出現,他住於嘉祥寺,故號嘉祥大師。他著有《三論玄義》及《大乘玄論》等書,發揚三論宗教。此亦多少受了中國文化的影響而產生,因於印度未嘗有此宗名,而嘉祥思想之中,亦不乏中國色彩。此宗以不立一切法為主旨,破邪即表顯正,所以唯破不立,基於諸法緣生即是性空的道理,不假空有,中道是從,掃盡諸妄執見,便顯諸法本性。

吉藏大師也有教判方法,稱為二藏與三輪。小乘的聲聞藏與大乘的菩薩藏,是為二藏。他以《華嚴經》及《法華經》的地位最高,故稱《華嚴經》為根本法輪。自《華嚴經》到《法華經》之間的一切大小乘經典,稱為枝末法輪。稱《法華經》為攝末歸本法輪,是為三輪。這種分類教判的看法是否恰當,自然尚有討論的餘地,因諸宗各自站一崗位,多少均含有褒自貶他的意味。佛陀設教本係一味,當初似未有高下之判。此實由佛教思想史的發展而出現的差別之爭。

華嚴宗

隋朝祚短,統一不到三十年,即亡於唐。初唐最盛的兩大新宗,一是玄奘所傳的法相宗,一是賢首(西元六四三~七一二年)大成的華嚴宗。

賢首本名法藏,他先參與于闐三藏實叉難陀(西元六五二~七一○年)的華嚴譯場,這是《華嚴經》第二譯本,稱為新譯。譯成,即奉勅開講,先後達三十多遍,並著有《華嚴探玄記》,以及《五教章》等一百餘卷。因與天臺大師並稱為兩大哲人,尊為賢首大師。

天臺宗主張諸法實相,華嚴宗則倡說唯心緣起。唯心,也即是一心,或真心。認為差別的諸法,不外乎一心的實相所現,這是絕對的唯心論。不論宇宙的現象或本體,無不由此一心出,亦無不還此一心中。

在教判上,立五教十宗。所謂五教,即是小、始、終、頓、圓。此實與天臺的四教無多差別,僅將天臺的別圓二教,化成終頓圓三教;甚至可說,頓圓二教的性質,不出天臺圓教的範圍。天臺以法華的位置最高,賢首則以華嚴高出一切之上。十宗是將五教內容的廣說,分大小乘的性質,共有十種類別。賢首以圓教攝盡大小乘一切法,因為差別的諸法,不離一心的實相,所以在現象有差別,於本體則統一。若以圓教的立場看,一切差別並不存在,故說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既云事事無礙,故在華嚴法界(宇宙)觀中,乃是重重無盡(無始無終、無邊無涯)的境界。此所謂事,即是宇宙現象;理,即是宇宙本體。

賢首的弟子,有清涼澄觀(西元七三八~八三九年)。澄觀又傳宗密(西元七八○~八四一年)。在學統上說,他們是一脈相承,在思想上卻又有各自的創獲。此宗到了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八四五年)滅佛之後,即趨於衰弱不振,但仍不絕如縷。

唯識宗

唯識宗又名法相宗,此係玄奘所傳,但由他的弟子窺基(西元六三二~六八二年)的條理組織而大成。

玄奘是中國譯經史上第三位譯經大家;以成績而言,卻是第一位大譯經家。以中國譯經史乃至翻譯史而言,他是空前的,雖不敢說是絕後,但是迄今尚未能有一人可望奘師的項背。

玄奘三藏留印十七年,回國後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以及《瑜伽師地論》、《大毘婆沙論》、《成唯識論》、《俱舍論》等大部頭的經論,總共七十多部一千三百餘卷。他是譯經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他以前的稱為舊譯,在他以後的稱為新譯。他使中國的佛教文化達於頂峯狀態,他手著的《大唐西域記》,與法顯的《佛國記》,以及此後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同為研究東方史學上的珍貴文獻。

唯識宗的宗義所本,號稱六經十一論,實則是以《成唯識論》為中心,這是玄奘三藏接受窺基的建議,站在印度護法論師的立場,兼採其他九家之說,糅譯而成。印度的唯識學系,是由世親菩薩的《唯識三十頌》為源頭,對此三十頌而作的釋論,連護法在內,共有十家。奘師在印度留學的老師戒賢,乃是護法的傳人。所以,《成唯識論》的主要立場,是護法系的唯識思想。

大成中國唯識學的,是玄奘的弟子窺基大師。他不但開講《成唯識論》,並作有《成唯識論述記》、《成唯識論樞要》等書,號稱百本論主,可見其著述之宏富,非同尋常了。他以《大乘法苑義林章》及《成唯識論述記》兩書,奠定法相唯識宗的基礎。又因窺基大師住於慈恩寺,號為慈恩大師,唯識宗也就另名為慈恩宗了。

法相唯識是一體兩面,由識所現的一切世出世法,總名為法相,故又名法相宗;一切法相,無非唯識所現,所以稱為唯識宗。《成唯識論》主要是講八個識的能變與所變。吾人生命的主體,不是固定的靈魂,而是變動不已的識。識有八個: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賴耶。生命現象的表達是靠前六識,善惡業的出納經理是第七識,善惡業的倉庫則是第八識;第八識是生命的根源。在凡夫,是虛妄染污的,稱為識;至成佛,是真實清淨的,稱為智。如要轉識成智超凡入聖,便得修行五重唯識觀:前四重是觀唯識相,第五重是觀唯識性。相是虛妄的,性是真實的,此觀修成,便是轉識成智的工夫。

此宗的思想綿密,非有高深的哲學修養,不足登其堂奧,故於窺基之後,雖有智周繼起弘揚,不久即告衰落了。

律與淨土

在佛滅度以後的印度,在部派佛教的時代,差不多各派均有其傳誦的律藏。這些律藏的原本如是相同的,但此原本今已經不傳,所傳的僅是各部派的律藏,那是多少已加入了各派自己的色彩,譯成漢文的,即有五個部派六種不同的戒律。此所謂不同,是指各部的取捨及釋義,而非根本的條文。我國的律宗,不過是根據曇無德部的《四分律》而開出。

在唐代,研究《四分律》的,分有三派:

    *
法礪(西元五六九~六三五年)系統的相部宗。
    *
懷素(西元六二五~六九八年)系統的東塔宗。
    *
道宣(西元五九六~六六七年)系統的南山宗。

其中以道宣律師的一系最有內容,後來所說中國佛教的律宗,也即是南山宗;其餘兩系均未見發揚。此亦有其原因,因為道宣律師乃是唐初有數的大學者之一,他除對於《四分律》的闡揚,著有「南山三大部」之外,同時也是一位唯識學者,尤其是一位偉大的佛教史學權威。

南山律宗之較受中國人的歡迎,除了道宣的博學,尚有另一原因:中國文化的心胸開闊,拒小不拒大,所以小乘佛教在中國始終推展不開。《四分律》原係小乘教,道宣則以唯識學的觀點解釋《四分律》,認為《四分律》並不限於小乘,而是通於大乘的。因此,此宗的宗脈,相續迄於南宋之際,始告中絕。

再說淨土宗,早在梁武帝世的曇鸞(西元四七六~五四二年),嘗被武帝敬為肉身苦薩。後遇菩提流支,授予淨土法門,是為淨宗之始。到了唐代,又有道綽(西元五六二~六四五年),繼承曇鸞的思想,講《無量壽經》達二百遍,每日稱念彌陀佛號七萬聲,盛弘淨土。至道綽的弟子善導(西元六一三~六八一年),即大成淨土宗,他以長安為弘化中心,皈依者道俗雲集。因為天臺及華嚴等理論的佛教,對一般群眾無法契機;淨土的信仰,只要學會稱名念佛,便得信仰的受用,所以極受民間歡迎。

善導的主要著作是《觀無量壽經疏》,鼓勵末世造惡的凡夫,但能皈心淨土,念佛求生極樂,必可如願往生。後代以為稱名念佛起於廬山慧遠,實則慧遠的念佛是念佛的相好、佛的法門、佛的實相。

因此,淨土宗老早就有了分流:第一是慧遠流,第二是善導流,第三是慈愍流。

慈愍三藏名為慧日(西元六八○~七四八年),他曾留學印度十三年,回國後即傳念佛往生之說,他的思想大致與善導相同。

淨土宗的主要典籍是三經一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以及世親所造的《無量壽經論》(即《往生論》)。

禪宗與密宗

禪宗始於梁武帝時菩提達摩的來華,因武帝不投禪機,所以達摩入嵩山面壁。但是禪法之東來,應該始於後漢時的安世高譯出的禪經,不過那是小乘禪,大乘禪則始於佛陀跋陀羅(東晉羅什時自印度到長安)譯出的《達磨多羅禪經》。

現在我們所知的菩提達摩,他的主張是二入與四行。所謂二入:是指入禪的門徑可有兩條,一是由理而入,二是由行而入。理入是擺卻一切妄想計執,達於實證「真性」的一體無二之境,面壁作觀的修行法;便是訓練自心凝注一境,不作自他之想,不見凡聖差別,入於寂然無為的狀態。所謂行入,便是四行:1.報冤行,2.隨緣行,3.無所求行,4.稱法行;此乃從生活中求體驗的四種觀想工夫。

達摩系的禪學,經過慧可(西元四八七~五九三年)、僧璨、道信(西元五八○~六五一年)、弘忍(西元六○一~六七四年)而發揚光大。其他各宗,大抵是以首都為弘化中心,禪宗則以山林為修道根據。

自五祖弘忍以下,傳出惠能(西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及神秀(西元?~七○六年)二人,分裂為南頓、北漸二派。北方的神秀,活動於洛陽及長安一帶;南方的惠能,化導於廣東、廣西等地。他們兩人均為弘忍的大弟子,都是禪宗第六代的身分。但到後來,由於惠能系的思想,契合中國文化的本質,在南方的弘傳,特別繁盛;神秀一系,未數傳即歸於絕。所以佛教史上只承認惠能是衣鉢真傳的禪宗六祖。

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直指心源,雖在不得已時也要假於言說,然那僅是標月之指、求魚之筌,行者不當以指為月、抱筌作魚,道理盡在不言不語之中。心源無色無相,不落言詮。一切的教理語文,是思辨的東西,不是當下的本體;頓悟的禪,乃是直覺的、會心的實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禪境,唯有親驗,才能領會其中滋味,無法用任何符號來表達它的。

這是活潑、生動、簡樸、實在、自由的一種宗教信仰,所以它能在中國盛行千百年,而不受政治成敗及社會治亂的影響。在惠能大師門下,出有南嶽懷讓(西元六七七~七四四年)及青原行思(西元六六○~七四○年)兩大高足,又分張為兩大禪統。南嶽之下,出百丈懷海(西元七二○~八一四年),制定《百丈清規》,開了叢林農禪的先河。唐末會昌法難及後周世宗的破佛,各宗均遭摧殘幾盡之後,獨禪宗仍能藉山林而繁興不替。故於唐末五代之際,禪宗大盛而分為五門,那就是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

最後介紹密宗。以上諸宗,均係中國僧人所開,唯獨密宗,乃為印度來華的僧人所創。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七一三~七四一年),有印度的善無畏(西元六三七~七三五年)、金剛智(西元六七一~七四一年),以及金剛智的弟子不空三藏(西元七○五~七七四年)來華,合稱為開元三大士。尤其是不空三藏,譯出了一百一十部一百四十三卷的密教經典。善無畏譯出《大日經》及《蘇悉地經》等,傳授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智傳授金剛界曼荼羅。不空譯出《金剛頂經》,加上《大日經》及《蘇悉地經》,完成了密典三大部。故在開元天寶之間(西元七一三~七五五年),密宗盛極一時;但至武宗滅佛之後,此宗在中國就一蹶不振了。

當以上的隋唐大乘八宗相繼成立之後,以前的毘曇宗、俱舍宗、攝論宗,均附於唯識宗而流傳;涅槃宗寓於天臺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成實宗依附三論宗。因此,大小各宗開合的結果,僅成為大乘八宗了。

第七節 發展的趨勢

各宗的盛衰

唐朝經過二百九十年而亡,其下則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約五十年間,稱為五代,以下便入宋朝。

中國佛教史上,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的破佛運動,稱為三武一宗的法難。在後周世宗破佛不久,即為宋太祖起而修建佛寺、保護佛教。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西元九八○年),又有印度的法天、天息災、施護等來華譯經;自太祖開寶四年(西元九七一年)起至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止,中國的第一部雕版《大藏經》五千零四十八卷,刊行完竣。

至於教學方面,各宗之中可述者有禪宗、天臺、華嚴、律宗。到了元朝,由於朝廷崇信喇嘛教,各宗遂趨於衰途。

天臺宗有山家與山外之諍,兩派學者輩出。

華嚴宗在此時代再興,但與儒學思想交涉,吸收了儒家的若干成分。

律宗出有允堪(西元一○○五~一○六一年)及其法孫元照(西元一○四八~一一一六年),尤以元照靈芝律師(西元一○四八~一一一六年)最為傑出。

禪宗,由五門而開出七派,稱為五家七宗,即是由臨濟宗的義玄(西元?~八六七年)一系,又出了黃龍慧南(西元一○○二~一○六九年)及楊岐方會(西元九九六~一○四九年),分別稱為黃龍派與楊岐派。楊岐第三代為圜悟克勤(西元一○六三~一一三五年),著有《碧巖錄》。

此時期中,曹洞宗有天童正覺(西元一○九一~一一五七年)及萬松行秀(西元一一六六~一二四六年),倡導「默照禪」;雲門宗有雪竇重顯(西元九八○~一○五二年)及其弟子大慧宗杲(西元一○八九~一一六三年),倡導「看話禪」;法眼宗有永明延壽(西元九○四~九七五年),主張禪淨雙修。

禪宗本以不立文字做標榜,為了方便接眾,不免有開示的法語。在此時期,禪門大德的法語,多被記錄成書,稱為語錄。率真的語錄文體,竟為中國文學史上帶來了文體的革新運動。同時,由於禪宗思想的清新悅心,所以又啟蒙了宋明儒家思想的再造,那就是宋明的理學。

佛教與儒道的交涉

當三國及南北朝時代,佛教利用老莊學說以解釋佛經;到了宋代,儒者周茂叔(西元一○一六~一○七三年)作《太極圖說》,基於《易經》之語而說明宇宙生成的過程,但他的思想是受了《大乘起信論》的影響。程明道(西元一○三二~一○八五年)及程伊川(西元一○三二~一一○七年)所創的易經哲學,特別是伊川,接受華嚴的影響至深。集周程之學而大成的朱熹(西元一一三○~一二○○年),同樣受了華嚴的啟發。明代的王陽明(西元一四七三~一五二九年),同樣是受了佛教(尤其是禪宗)的影響。結果,他們接受了佛教,又攻擊佛教,效仿禪宗又攻擊禪宗,所以近人批評他們是「坐在禪床上罵禪」。

南宋河北的新道教全真教的興起,主要也是受了佛教的影響。在佛教史上,雖與道教的關係常常不甚愉快,但多係站在民族自尊心的立場,所表現的排外事件;此與儒家的韓愈、歐陽修、朱熹等人所表現的心態,完全相同。終究,學術文化乃天下的公器,不論是明取或暗吸,儒道二家實際上均對佛教做了價值上的肯定。同樣的,佛教自輸入之初,就已設法投合中國文化的型範;天臺、華嚴、禪,在印度是找不到它們的。當然,它們的根源基礎是產生於印度,卻是經過中國化了的宗教。因此,到了明代,儒釋道三教同源之說,便自然地成熟了。

三教當然各有其分際,所謂同源之說,不過看出中國文化的容受性罷了。所以到了近世,由於歐美新知的輸入,又把此一三教同源的觀點推翻。但是,佛教文化已促成了中國文化的壯大,已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大主流,乃是不爭之論。

佛教國際大勢

佛教發源於印度,未幾即因阿育王(西元前二七二年即位)的護法,派遣高僧及正法大官做國際的宣化;南方至錫蘭島;北方至敍利亞;西方遠達埃及等地。此後,南方的由於文化環境單純,未有太多的變化;西、北方則由於希臘等其他文化的感染,佛教也就由單純而至於繁複。

事實上,國際的佛教分成南傳巴利文系、北傳梵文系,均是發展的佛教。佛滅百年之後,小乘的部派漸次分張,由小乘的分張到大乘的綜合,綜合為空有兩系,這是印度境內北傳的發展。大乘是發展佛教,小乘也是發展佛教,均為原始佛教的發展成果。

南傳的範圍,以錫蘭為中心,今日的緬甸、泰國、高棉、寮國、越南之一部,以及中國雲南邊境的擺夷族,均屬這一系統,一向被稱為小乘佛教。北傳的是通過西域的橋樑,以中國為中心,今日的韓國、日本、越南之大部,均屬這一系統;直接由印度傳入而略與中國有點淵源的西藏佛教,乃是北傳的另一系統,其範圍則以西藏為中心,延伸至蘇俄境內的貝爾加河,至西伯利亞,至尼泊爾、不丹,至新疆、蒙古、滿洲,元朝時代則遍及中國大陸。這兩大北傳系統,均為大乘佛教。今日全世界的佛教徒約為六億人口,佔世界三大宗教的第二位,少於基督教的九億人口,多於回教的四億人口。至於世界各國的佛教內容,已非本書所能介紹,可請參閱本人所編的《印度佛教史》、《西藏佛教史》及《日韓佛教史》等書。

近百年以來,由於交通發達,彼此接觸頻繁,所以佛教已在走向大小乘統一化的途徑。大乘佛教圈中以日本為中心,他們在明治維新之後,從各地學會了梵文、巴利文、藏文,並且利用歐洲的語文及新的治學方法,將各系的佛典,做了細密的比較研究和整理發掘的工作。現在日本的佛教,有短期大學二十九所,大學十六所,大學附設的研究所有八所。單是第二次大戰結束以來,所授專門研究佛學的博士學位的人數,已超過了一百大關。他們在美洲各地的傳教工作,也有了輝煌的成果。

小乘佛教圈中,以錫蘭為中心,他們出了不少人才,他們給印度佛教做了反哺,同時也接通了走向歐美弘法的路;泰國的佛教,現在是南傳國家中最盛的一支,他們有兩所佛教大學。

我們中國,現在尚未創辦起一所佛教大學!實在說,自清末以來,國家多難,佛教也受到多方面的摧殘,所以元氣大傷,立於今日的世界佛教之林,頗有衰退落伍之感。因此,民國初年以來,即有太虛大師倡導革新運動,由於應興應革之事太多,所以迄今尚未達成預期的目的。但是,一般有識的佛子,無不在努力於革新的事業,所以近年來派有好多僧尼,赴日本及泰國留學,國內也辦了很多佛學院和宣傳用的刊物。到一九六七年十月為止,臺灣的各大專院校中,也有了二十一所的同學,成立了二十三個佛學研究社,它們包括臺大、師大、政大、成功、東吳、中興、輔仁等各著名校院。

從這些跡象,都已顯示了佛教在國際間,正在面對著新時代的新現實,加緊腳步,做著適應與復興的努力。


比較宗教學索引

一劃

  • 一元

  • 一切祠

  • 一味蘊

  • 一神主義

  • 一神教

  • 一體三身

  • 一炁化三清

二劃

  • 二元論

  • 二分法

  • 二乘人

  • 二神教

  • 二十一地獄

  • 七條善行

  • 七眾

  • 七陸七海

  • 七項信德

  • 七禍

  • 七層天

  • 九丹

  • 九鼎

  • 九還丹

  • 九疇

  • 人文科學

  • 人祠

  • 人神同形主義

  • 人道主義

  • 人體犧牲

  • 入楞伽經

  • 入團式

  • 八仙

  • 八正道

  • 八卦

  • 八宗

  • 八部神王

  • 十二生肖

  • 十二因緣

  • 十二門徒

  • 十二門論

  • 十地經論

  • 十車王生經

  • 十事非法

  • 十奢王緣

  • 十善

三劃

  • 三十三天

  • 三山不死之藥

  • 三五曆記

  • 三元

  • 三世因果

  • 三世流轉

  • 三光

  • 三位

  • 三位一體

  • 三官

  • 三武一宗

  • 三法印

  • 三界

  • 三皇經

  • 三乘共法

  • 三教同源

  • 三清

  • 三無漏學

  • 三業

  • 三魂七魄

  • 三論玄義

  • 三國演義

  • 三國志.張魯傳

  • 三論宗

  • 三輪

  • 三藏十二部

  • 三寶

  • 三寶三洞十二部

  • 上帝

  • 上帝造人

  • 上座部

  • 上清經

  • 上樂輪

  • 于吉

  • 士師

  • 大日如來經

  • 大日經

  • 大主教

  • 大目犍連

  • 大自在天

  • 大金字塔

  • 大迦葉

  • 大利烏

  • 大乘不共法

  • 大乘玄論

  • 大乘佛教

  • 大乘法苑義林章

  • 大乘起信論

  • 大衛王

  • 大明度經

  • 大衛.平.穆爾望

  • 大衛.房.吐利道

  • 大唐西域記

  • 大般若經

  • 大屠殺

  • 大眾部

  • 大智度論

  • 大戰書

  • 大戰詩

  • 大藏經

  • 大羅天

  • 大毘婆沙論

  • 女先知

  • 女巫

  • 女英

  • 女神

  • 女神崇拜

  • 女媧氏

  • 小柳司氣太

  • 小乘佛教

  • 尸解

  • 山海經

  • 工巧神

四劃

  • 方士

  • 方舟神話

  • 方廣

  • 分別說系

  • 孔子

  • 孔特人

  • 世界史綱

  • 世界宗教史

  • 世界歷史一瞬

  • 毛來遲

  • 五教意

  • 五摩字真言

  • 五行

  • 五斗米道

  • 五戒十善

  • 五戒

  • 五誓

  • 五大責任

  • 五蘊

  • 五乘

  • 五乘共法

  • 五時八教

  • 五教十宗

  • 五家七宗

  • 比提脫

  • 不蘭迦葉

  • 不空

  • 中古時代

  •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

  • 中國道教史

  • 中華五千年史

  • 中道主義

  • 中論

  • 中觀

  • 丹鼎

  • 尹老先師

  • 元始天尊

  • 元照

  • 允堪

  • 內丹

  • 六十二見

  • 六度

  • 六度集經

  • 六派哲學

  • 六師外道

  • 化身

  • 卡利

  • 匹拉斯基

  • 匹達神

  • 天女

  • 天文學

  • 天父

  • 天主

  • 天主教

  • 天主經

  • 天后

  • 天使

  • 天房

  • 天師

  • 天師道

  • 天息災

  • 天神

  • 天宮

  • 天神譜

  • 天國

  • 天堂

  • 天啟祭

  • 天啟經

  • 天童正覺

  • 天園

  • 天臂城

  • 天臺宗

  • 太虛

  • 太上太宵琅書

  • 太上感應篇

  • 太平御覽

  • 太上老君父母恩重經

  • 太平經

  • 太清經

  • 太陽派

  • 太陽神

  • 太陽教

  • 太陽盤

  • 巴比侖

  • 巴杜兒

  • 巴沙

  • 巴特氏

  • 巴勒

  • 巴勒斯坦

  • 巴斯太托

  • 巴爾加魯耶

  • 心性

  • 心經

  • 心靈研究學會

  • 支亮

  • 支婁迦讖

  • 支謙

  • 支曜

  • 文化人類學

  • 文昌帝君

  • 文藝女神

  • 日神

  • 月神

  • 木乃伊

  • 木主

  • 木村泰賢

  • 木拉陀羅

  • 比屋根安定氏

  • 比較宗教學

  • 比較神學

  • 水神

  • 水銀派

  • 火居道士

  • 火神

  • 牛主外道

  • 牛神

  • 王治心

  • 王舍城

  • 王重陽

  • 王浮

  • 王莽

  • 王陽明

  • 王褒

  • 王嶼

  • [//(*)]

五劃

  • 主教

  • 主教大會

  • 民法

  • 丘處機

  • 丘長春

  • 以色列

  • 以西結

  • 以笏

  • 以利亞

  • 以利沙

  • 以撒

  • 以賽亞

  • 加特力教

  • 加巴拉派

  • 加利利

  • 北道派

  • 占卜

  • 占和爾

  • 占星術

  • 可蘭

  • 可利休那

  • 司法神

  • 古迦勒底人

  • 古爾蒙開

  • 古朗士

  • 古魯

  • 古魯各文迪

  • 古奧義書

  • 古蘭經

  • 右道密教

  • 右脇降生

  • 左脇而生

  • 左道密教

  • 左傳

  • 史記.封禪書

  • 史記.周本記

  • 史記.龜策列傳

  • 史記秦始皇本記集解

  • 句龍

  • 四十二章經

  • 四大

  • 四大翻譯家

  • 四吠陀

  • 四姓

  • 四洲

  • 四庫全書

  • 四聖諦

  • 四福音

  • 四種完善

  • 四攝

  • 外丹

  • 尼八

  • 尼殃

  • 尼格羅人

  • 尼祿

  • 尼乾陀若提子

  • 尼布甲尼撒王

  • 尼尼波

  • 尼夜耶派

  • 尼赫魯

  • 巨靈掌

  • 布施

  • 布咸

  • 布利哈德奧義書

  • 弘忍

  • 本生

  • 本生譚

  • 本事

  • 未曾有

  • 未名王生經

  • 末伽梨瞿舍利

  • 末日審判

  • 正見

  • 正思惟

  • 正命

  • 正定

  • 正念

  • 正理派

  • 正業

  • 正精進

  • 正語

  • 包達耶那法典

  • 幼發拉底河

  • 永明延壽

  • 玄元皇帝

  • 玄天上帝

  • 玄奘

  • 玄嶷

  • 玉皇大帝

  • 王壼遐覽

  • 生人崇拜

  • 生死法

  • 生氣遍在主義

  • 生氣說

  • 生產之神

  • 生殖器崇拜

  • 白山宗

  • 白衣派

  • 白衣大食

  • 白帽回

  • 白雲觀

  • 白蓮社

  • 白蓮會

  • 目犍連子帝須

  • 立尸

六劃

  • 乩壇

  • 交換神教

  • 伏羲氏

  • 任昉

  • 光耀篇

  • 先生氣主義

  • 先知

  • 全真派

  • 共工氏

  • 印度佛教史

  • 印度河

  • 印度哲學研究

  • 印度教

  • 印度通史

  • 印度歷史故事

  • 印度宗教史

  • 印度之宗教

  • 印度兩大史詩

  • 印度哲學

  • 印契

  • 印順

  • 吉丁斯氏

  • 吉利索斯頓

  • 吉祥女神

  • 吉祥天女

  • 吉藏

  • 同事

  • 同類相生

  • 同類相治

  • 吐木

  • 吐迦龍

  • 吐納

  • 因陀羅

  • 因陀羅尼

  • 因緣

  • 地母

  • 地神

  • 地獄

  • 在理真經

  • 多妻主義

  • 多伊森

  • 多神教

  • 宇井伯壽

  • 安世高

  • 安玄

  • 安休

  • 安期生

  • 安那金

  • 安哥拉

  • 安息日

  • 安得烈

  • 安提阿喀城

  • 安格拉馬伊尼亞

  • 安琪兒

  • 安蒂考斯.愛辟芬史

  • 安慧

  • 成吉思汗

  • 成唯識論

  • 成唯識論述記

  • 成唯識論樞要

  • 成實論

  • 托烏斯

  • 托達斯人

  • 有為法

  • 有修

  • 有情

  • 朱士行

  • 朱元璋

  • 朱彼得

  • 朱熹

  • 牟子

  • 牟尼

  • 牟尼伯陀羅

  • 百丈懷海

  • 百本論主

  • 百論

  • 老子

  • 老子八十一化經

  • 老君

  • 老子.中經

  • 老子化胡經

  • 老子大權菩薩經

  • 自然神

  • 自然崇拜

  • 自在天

  • 至元辯偽錄

  • 色目人

  • 行氣

  • 行蹻

  • 西方淨土

  • 西南亞史

  • 西溪叢語

  • 西奈山

  • 西門

  • 西頓

  • 西藏見聞錄

  • 西藏佛教史

  • 艾利斯

  • 艾羅斯

  • 牝羊族

  • 死神

  • 死亡女神

  • 死者之書

  • 伊息塔爾

  • 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義續五十講

  • 伊突斯干人

  • 伊利亞特

  • 伐彈摩那

  • 托拉

七劃

  • 佛性

  • 佛陀

  • 佛陀跋陀羅

  • 佛國記

  • 佛教

  • 佛經

  • 佛雷則氏

  • 佛祖統記

  • 佛圖澄

  • 何士亞

  • 何仙姑

  • 何烈山

  • 何秦

  • 何祿

  • 伽那鉢提派

  • 伽耶

  • 伽毘羅

  • 但以理

  • 伯利恆

  • 克利持族

  • 克倫威爾

  • 兵解

  • 利牟斯

  • 利行

  • 利雷敬

  • 劫波經

  • 劫說

  • 呂光

  • 君士坦丁

  • 吠舍

  • 吠陀

  • 吠陀天啟主義

  • 吠檀多主義

  • 妖術

  • 孝經

  • 巫術

  • 巫覡

  • 希伯來人

  • 希伯來文

  • 希伯來法典後篇註解

  • 希利奧斯

  • 希拉

  • 希臘人

  • 希臘正教

  • 希臘教會

  • 希臘哲學

  • 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

  • 庇里牛斯山

  • 志磐

  • 忍辱

  • 戒律

  • 李憂氏

  • 李譜文

  • 李杕

  • 李璲

  • 李學曾

  • 杜克大學

  • 杜爾嘉女神

  • 沙姆

  • 沙門

  • 沙門團

  • 沙特

  • 沙維特

  • 沙羅尼尤

  • 沐英

  • 牡牛

  • 言行錄

  • 貝川那人

  • 貝爾

  • 貝爾加河

  • 身外的神

  • 身內的神

  • 身毒

  • 車匿

  • 那提

  • 那羅延天

  • 坂井尚夫

  • 肘後方

  • 呂洞賓

  • 酉陽雜俎

  • 別旨

八劃

  • 亞甲王

  • 亞多尼雅

  • 亞伯拉罕

  • 亞克那頓

  • 亞里斯多柏拉

  • 亞里斯多德

  • 亞哈

  • 亞洲種族地理

  • 亞美尼利

  • 亞倫

  • 亞索士山

  • 亞當

  • 亞當米

  • 亞頓

  • 亞歷山大

  • 亞歷山卓

  • 亞諾

  • 供養祭

  • 來世思想

  • 叔本華

  • 咒印

  • 咒法

  • 咒術

  • 咒語

  • 呼羅珊

  • 和尚

  • 和修吉龍王

  • 周易

  • 周易參同契考異

  • 周易參同契真義

  • 周祥光

  • 周禮

  • 夜叉

  • 夜柔吠陀

  • 奈伯君

  • 奈婆

  • 姉崎正治

  • 孟喜

  • 孟斐斯

  • 孤頌

  • 宗派

  • 宗密

  • 宗教心理學

  • 宗教定義

  • 宗教哲學

  • 宗教起源

  • 宗教意識

  • 宗教儀式

  • 宗教學

  • 宙斯

  • 屈原

  • 居魯士

  • 底格里斯河

  • 彼拉多

  • 忠經

  • 念真主

  • 性力派

  • 性力崇拜

  • 性空唯名論

  • 怛特羅

  • 怛密耳

  • 房中術

  • 房龍

  • 所耳

  • 所羅巴伯

  • 所羅門

  • 所羅門王

  • 拉比

  • 拉克辛蜜

  • 拉哈

  • 拉脫麗

  • 拉寧托

  • 拉夢

  • 拔示巴

  • 押沙龍

  • 抱朴子

  • 拘尸那羅

  • 拘羅

  • 易經

  • 明使摩尼經

  • 明堂

  • 明暗教

  • 昊天上帝

  • 服食

  • 枕中書

  • 東正教

  • 東塔宗

  • 東漢宗教史

  • 東嶽大帝

  • 果報識

  • 林惠祥

  • 武當山

  • 河神

  • 河川女神

  • 河圖

  • 波里尼西亞

  • 波斯

  • 波爾斯伐那多

  • 波婆

  • 波輸鉢多派

  • 法天

  • 法利賽人

  • 法性空慧宗

  • 法界圓覺宗

  • 法相宗

  • 法相唯識宗

  • 法苑珠林

  • 法提瑪

  • 法琳法師

  • 法華

  • 法華文句

  • 法華玄義

  • 法華經

  • 法經

  • 法礪

  • 法蘭西

  • 法蘭克

  • 泛神論

  • 牧羊神

  • 牧場之神

  • 社會科學

  • 社稷

  • 空界之神

  • 竺大力

  • 竺法蘭

  • 竺法護

  • 竺朔佛

  • 舍利弗

  • 舍衛城

  • 虎飛耶派

  • 初夜權

  • 邵雍

  • 邱儂

  • 邱瓊山

  • 金丹

  • 金牛犢

  • 金字塔

  • 金律

  • 金剛手

  • 金剛頂經

  • 金剛智

  • 金剛經

  • 金剛薩埵

  • 金翅鳥

  • 長安經

  • 長行

  • 門官

  • 陀耶難陀薩羅斯薄底

  • 阿卡地亞

  • 阿布伯克

  • 阿布沙羅斯

  • 阿弗羅底特

  • 阿立

  • 阿劣曼

  • 阿托姆

  • 阿至洛依

  • 阿利烏

  • 阿吠陀

  • 阿含經

  • 阿育王

  • 阿姆梨多沙

  • 阿拉

  • 阿拉伯人

  • 阿拉伯語

  • 阿拔斯

  • 阿明

  • 阿波羅

  • 阿奎那多瑪

  • 阿洪

  • 阿迪米斯

  • 阿修羅

  • 阿息息爾

  • 阿耆尼

  •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 阿脫爾

  • 阿提緻

  • 阿斯赫大訶迦

  • 阿訶羅

  • 阿訶羅莫他

  • 阿須雲

  • 阿爾求恩

  • 阿爾賓斯

  • 阿摩司

  • 阿摩爾陀斯

  • 阿賴耶識

  • 阿彌陀經

  • 阿薩姆人

  • 阿羅邏迦藍

  • 阿難陀

  • 阿蘭若書

  • 阿毘曇心論

  • 阿闥婆吠陀

  • 青原行思

  • 非即非離蘊我

  • 非婆羅門主義

  • 使徒

  • 帕栖

  • 兩大史詩

九劃

  • 信念派

  • 信度

  • 信經

  • 信德經

  • 俄佐巴律部落

  • 俄康達

  • 俄陀聶

  • 俄斯曼

  • 剎帝利

  • 則洛基人

  • 南山三大部

  • 南山宗

  • 南海寄歸內法傳

  • 南華經

  • 南道派

  • 南閻浮提

  • 南嶽懷讓

  • 哈狄勒耶派

  • 哈里發

  • 哈紐曼

  • 哈該

  • 哈爾脫門氏

  • 威爾斯

  • 封神傳

  • 封建

  • 封禪

  • 屋大維

  • 帝釋天

  • 帝嚳

  • 幽鬼

  • 弭曼差派

  • 律宗

  • 恆河

  • 拜火教

  • 拜功

  • 持戒

  • 施洗約翰

  • 施設論

  • 施護

  • 春秋繁露

  • 星斗崇拜

  • 星宿

  • 星象

  • 查理大帝

  • 柏拉圖

  • 柏拉圖派

  • 柳克理細阿

  • 洪水神話

  • 洪滌塵

  • 派里斯

  • 洛美斯達德

  • 洛書

  • 皇帝神

  • 相部宗

  • 看話禪

  • 袄教

  • 祈禱

  • 祈禱主

  • 科多馬法典

  • 科旁

  • 紀年

  • 約書亞

  • 約瑟

  • 約瑟夫

  • 約櫃

  • 美拉尼西亞

  • 美索不達米亞

  • 美蒙派

  • 耶戶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已發布文章: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