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新菜根譚——佛教文化與生態旅遊
黃西元
17/07/2014 23:00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華夏迄今已有二千年歷史,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發展,並與華夏文化逐步交融滲透,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要研究中國文化,誰也不能無視中國佛教文化。生態、生態旅遊、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旅遊等雖然都是現代的用語,傳統的佛教文化中沒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確實也蘊含著這方面的內容,二千年的中華佛教發展演進過程中,也創造了不可不輝煌的佛教生態文化,留下了豐富寶貴的佛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在生態文化旅遊成為時尚的今天,開發這一資源,不僅可以促進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還可以推動精神文明的建設,更有利於實現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天下名山僧建多

  用現代的語言說,寺院是佛教文化產品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佛教緇素信眾建寺修廟可以說是佛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的一種開發活動,僧人堪稱佛教文化旅遊資源最早的開拓者之一。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建多,許多原本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經不畏艱辛、勵志修道的僧人們披荊斬棘,努力開拓,修起了寺廟庵院,並鑿井引水、開路造橋、建亭築台、砌塔立幢,還在寺院內外植樹造林、栽花種草,使一處處道場成為莊嚴刹土,人間淨域。一些大的佛教寺院又稱佛教叢林,正是反映了這些地方往往是古木參天、雲蒸霧繞中殿宇巍峨雄偉、生態環境寧靜的好去處。而且高僧大德往往富有超凡脫俗的般若智慧和審美情趣,頗會擇地選址,寺院一般都選擇環境優美的風水寶地,或在依山臨水處,或在深山幽谷間,周圍層巒疊障,林木蔥蘢,泉水淙淙,恍如人間仙境。即使在平原無山地區,一般也挑河渚之間,遍植樹木花卉,營造起一方淨土——一個幽雅清淨的生態小狽境。僧人們一般都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美化,非常注意建築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協調,使佛教寺院文化與生態環境相互一致,並相得益彰,正所謂寺因山而鐘靈,山以寺而聞名。一方面,優越的生態環境既是孕育佛教寺院文化的重要條件之一,還內化為特定的佛教寺院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種因素,而且與佛刹梵宇的各種建築、佛菩薩造像等一起共同構成為佛教寺院文化。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則賦予自然生態環境以濃厚雋永的文化底蘊和鮮活的靈魂,從而使其成為寶貴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

  許多旅遊勝地如果缺少了佛教文化內涵,即使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良好,也會遜色不少,甚至不成其為文化旅遊名勝。試想杭州如果沒有了靈隱寺、淨慈寺、六和塔、保?塔等佛教文化遺跡,杭州的旅遊特色不就失去了一大半嗎?天臺山若沒有國清寺、方廣寺和佛教天臺宗文化,它能這樣名聞海內外而吸引大量遊客嗎?普陀山、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之所以成為四大名山和國家級旅遊景點,是與其作為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的道場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嵩山名聞天下,正在於它有中國禪宗祖庭少林寺和威名赫赫的少林武功等豐富的佛教文化。此類例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有些在歷史上曾經頗為著名的景點後來衰落以至湮滅,就是由於佛教文化遺跡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影響被破壞的結果。如地處浙江天目山東南餘脈的徑山在宋時曾盛極一時,帝王將相、文人騷客、普通百姓都競相上山進香賞景,遊客如雲,蘇軾等文化名人曾留下了大量詩文,徑山風景優美固然是吸引遊客的一個原因,但遊客香客雲集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山上有曾被評定為禪宗五山十刹之首的徑山寺(興聖萬壽禪寺)。元時寺衰,遊客亦隨之稀少。明清時寺院得以重興,徑山又熱鬧起來。民國時禪寺再度衰敗,徑山的旅遊價值也逐漸喪失,此後更因年久失修,禪寺大殿在1964年傾圯,文革中更被破壞得蕩然無存,徑山風光不再,現在已很少有人知曉徑山昔日的盛名。盡避近年重建,並初具規模,但遊人依然寥落。徑山要恢復元氣,重振名氣,提升旅遊價值還有待時日。此類例子亦非個別。

眾生平等、莊嚴國土

  佛陀言教的一大宗旨就是說明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並指明種種成佛(覺悟)的途徑(所謂八萬四千法門)。佛教認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覺者即是佛,不覺即是眾生,凡與聖不二,佛與眾生在境界上雖有差別,在佛性上則是平等的。而且,佛教所講的眾生,雖然主要是指人,但不僅僅是人,而是包括人與動物等在內的一切有情眾生(當然還有自心眾生一義是指凡夫心中的妄念)。眾生平等是佛教的一個重要理念,杭州淨慈寺就有弘一大師手書的具平等相的匾額。大乘佛教更是力倡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慈悲救世,普度眾生,利樂有情。佛教信眾在修持時都要發菩提心為利有情願成佛,要發大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將所有功德普皆回向一切有情眾生。這些理念在某些方面與現代所提倡的人與人平等相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生物多樣化和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是相吻合的。佛教徒以同體大悲之心愛護一切生靈,史載得道的高僧有為動物說法打皈依的,能與猛獸和諧相處的。

  茹素吃齋,戒除葷腥,放生護生是漢傳佛教的一個重要特色。佛教五戒中首戒即是戒殺,一般寺院都辟有放生池。蓮池大師留下了著名的《戒殺放生文》,近現代的佛教大居士豐子愷先生則有《護生畫集》問世,都在歷史上、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種主張與目前國際上的一些素食主義者、動物保護主義者頗有某些共同之處。這對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顯然是有積極意義的。

  莊嚴國土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念。這裡的國土(又稱淨土、淨域等)有多重含義,既指佛國淨土,這又有自心淨土與他方淨土兩義,佛教認為,自心淨土與他方淨土非一非二;又指人間國土,佛教力圖通過教化使之轉化成為(莊嚴成為)佛國淨土(人間淨土)。創造人間淨土、回歸自心淨土是根本目的。人人的自心清淨了,整個世界就會無限美好。佛教經典講到十方微塵數世界中有無量佛國淨土,如無量壽無量光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消災延壽藥師佛的東方淨琉璃世界、當來下生彌勒佛的兜率內院等。處處佛淨土都是依正莊嚴,美妙絕倫,令人神往。這是給眾生一個追求的目標,樹立一個理想的榜樣。通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將人間國土也建設成為人間淨土。僧人們則以身作則首先把寺廟庵院等弘法辦道的氣氛營造成為一方淨土,為此就要有一個利於一心向道,離苦得樂,並能吸引廣大信眾的美好環境。所以,他們就尋找選擇如上文所說的風水寶地,創辦生態環境幽雅清淨、寺院建築宏偉壯觀、佛教文化底蘊深厚的莊嚴道場。因此也就留下了許多極其寶貴的佛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

                 佛教文化生態旅遊資源潛力巨大,亟待開發

  開發佛教文化旅遊資源除了發掘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資源潛力之外,還可以考慮在沒有或缺乏佛教文化內涵的生態旅遊景點增設有關的內容。當然,不管遺留的或新增的,都要有所規劃,不能盲目濫建,而且要有宗教部門和佛教僧侶參與,如理如法施行,切忌胡搞亂來,弄得不倫不類。寺院一定要有正信正行的僧人住持,按釋迦聖教律儀嚴謹,道風純正,開展規範的宗教活動。一方面必須剔除附佛外道的迷信成分,堅決抵制腐朽落後的東西和商業化風氣的影響和侵蝕。佛教文化不能變質串味,否則佛教文化生態旅遊也就失去了其特定的文化依託,不成其為佛教文化生態旅遊了。另一方面,又要按利樂有情的菩薩精神的太虛大師、趙朴初大居士等宣導的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佛教革新思路,善於吸收現代科學文明進步的新內容,貼近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為發展旅遊事業,繁榮社會主義經濟,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服務。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