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伎樂盛境
佚名
04/06/2014 07:31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佛教樂舞,源於印度的無遮大會。無遮,即謂佛法平等,寬容無阻,不分貴賤眾民皆能參與。歷時七十五天,有盛大的歌舞戲劇演出。南北朝時傳入中國,梁武帝不僅搞無遮大會,還舉行盂蘭盆會。梁代三朝設樂,共有歌舞、百戲四十九項。由於佛教興盛,伎藝開始走向寺廟。凡遇神節或佛慶,許多寺院都有伎藝表演,除了音樂活動頻繁外,還有大規模的樂舞。據《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長秋寺,四月四日行像。辟邪獅子導引其前。吞刀吐火,騰驟一面彩幢上索;詭譎不常。奇伎異服,冠於都市。景明寺,八月節,京師諸像皆來此寺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此。景樂尼寺,至於大齋,常設女樂。歌聲繞梁,舞袖徐轉,絲竹咳亮,、皆妙入神……召諸音樂,呈伎寺內,奇禽怪獸,舞忭殿庭,飛空幻惑,世所未睹。宗聖寺裡,妙伎雜樂,亞于劉騰,城東士女多來此寺觀看也。在這些盛大的樂舞表演中,節目既有印度佛教梵音及梵音的漢化形式,又有民間的百戲、幻術和雜耍。

 

  盛唐之時,西域來音,胡舞劇瑚。天絲樂中著名的《天曲》就是一種舞曲。唐玄宗據《婆羅門》改為《霓裳羽衣曲》。公孫大娘舞的《劍器舞》也是一種出於龜茲佛曲《蘇莫遮》的渾脫舞。而《羯鼓錄》中所錄食曲32首,則是專門用於法會道場演出,而且以假面伎樂為主,其中毗沙門龜茲大武,就是一種戴假面具跳的金剛力士舞。


  唐懿宗時,佛誕之日,于宮中結彩為寺,宮廷音樂家李可及嘗教數百人作四方菩薩蠻隊作菩薩蠻舞,如佛誕生,整個宮廷,似乎都變成了節日的寺廟。 


  唐代的舞蹈也一直保留到宋元,著名的如拓拔渾脫菩薩蠻等,皆由仿唐而來。宋舞中夾雜有情節性的故事,既舞蹈又表演,後逐漸放進唱、念、做、打的程式,可以說是中國戲曲的前身。 


  宋代寺院的伎藝演出也是相當興盛的,著名的東京大相國寺內獸戲、雜伎和戲劇女樂的表演,直可以與勾欄、瓦肆的繁盛熱鬧相呼應。


  繼唐代俗講而起的講唱伎藝,如寶卷、參請、渾經、彈詞、鼓詞等,在宋時極盛一時並一直綿延到明清,影響了近世多種戲曲及曲藝音樂。


  俗講之外,寺院還有自己獨立的音樂舞蹈。一般來說。用於寺院慶典、廟會活動的佛教樂舞多體現佛教的通俗性,而用於法事道場的樂舞則要體現佛教的莊嚴性。


  現在還留存的大理佛教舞蹈,歷史悠久,淵源流長。不論在舞名、曲調、器樂方面都保留著佛教的傳統。據《唐會要》記載:


  騾國在雲南西,與天竺國相近,故樂曲多演釋氏詞雲。……袁滋、都士美至南沼,並見此樂。


  大理佛教舞蹈一般都是在寺院大殿或信徒家中做法事時表演。寺廟的表演主要在上元、中元、彌勒會、觀音會、龍華會等宗教節慶時進行。信徒家的法事,一般設在正房堂屋,時間多在傍晚至午夜。


  大理地區現存的佛教舞蹈有五種:


  繞壇舞,是類似序幕的小舞段,旨在掃清污穢,躬請神靈降臨道場接受供養;
  瓶花舞,用以敬佛獻佛,亦用於為做齋人家祝福、祈安; 八寶花舞(又名散花舞),供養神佛,表達舞者和主事人崇敬佛的虔誠心情


  蓮花燈舞,旨在宣傳佛教生死輪回,四大皆空的教義;


  劍舞(又名斬是風),意在掃除魔障,逐妖祛邪。


  大理佛教舞蹈多用唱誦、伴唱或樂器伴奏。樂曲幾乎全為佛曲,如《皈依佛》、《小開門》、《仙家樂》、《老老畫眉》、《菊花心》、《二合仙家樂》、《釋教應門》、《混江龍》、《三旺依》等,有50餘首。


  演奏樂器有法鈴、方鑼、銅鋩、堂鼓、鈸、木魚、南胡、竹笛、蕭、佛管等等。表演時,分打擊樂、管弦樂、唱念交替出現。或混合進行,或打擊樂、管弦樂分別演奏某段樂句等幾種形式。舞蹈中出現的一些手部動作造型與佛教中的手印多有相符。

來源:www.jcedu.org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