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佛詩佛詞—
歸隱南山,采菊東籬
13/12/2013 07:03 (GMT+7)
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非要你窮盡所有去分解。就像一個謎,你明明知曉答案,卻非要你經歷那個繁複的過程,才肯揭曉最後的謎底。我們喜歡把情緣歸結給露水,把名利託付給紙硯,把隱世放逐在山林。一切的前因,都有相應的結果,看似懵懂的人生旅程,卻不容許有任何的差錯。
解讀佛詩佛詞—
放下包袱,即可成佛
11/12/2013 07:14 (GMT+7)
 想起一個叫布袋的和尚,據說他是彌勒佛轉世,來人間度化眾生的。布袋就是他生命中的道具,那是身上的包袱,放下包袱的人,就可成佛。他有偈語:“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解讀佛詩佛詞—
茫茫世海,廣植淨蓮
09/12/2013 07:11 (GMT+7)
人生,就是這樣刪繁就簡,棄假留真,舍恨存愛。如果可以交換,那麼讓醉者醒來,讓醒者醉去。或許這樣,就可以彼此相融,像一壇封存的窖釀,兌了半杯花露,淺嘗一口,濃淡相宜,素淨清芬。
解讀佛詩佛詞—
人間花木,莫染我情田
06/12/2013 07:17 (GMT+7)
喻吟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禪。 此生還可喜,餘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裏,魂清有象先。 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唐?齊己

解讀佛詩佛詞—
雲林深處,結一段塵緣
04/12/2013 08:41 (GMT+7)
 小小的時候,就在課本裏,讀過這麼一首詩。後來再不曾在書裏相逢,卻記得好清晰,啟唇就能念出:“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解讀佛詩佛詞—
劍舞落花,流水千行
02/12/2013 06:30 (GMT+7)
正覺,覺悟緣起之法,證得解脫。只是世象蒼茫,要真正地覺悟,實在太難。縱是生長在佛前,只汲取經語梵音的蓮,以它的潔淨無塵,也未必可以做到徹底地覺悟。

解讀佛詩佛詞—
不辜負,世味熬煮的茶
29/11/2013 06:46 (GMT+7)
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禪佛,都會覺得,那是一種虛幻縹緲的境界,有著不可領悟的玄機。卻不知,深刻的底蘊,表達的即為樸素的道理。而樸素的外在,卻寄寓深沉的內涵。我們總把佛界看作是謎,費盡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後的謎底。
解讀佛詩佛詞—
三生石上,姻緣幾世
27/11/2013 07:25 (GMT+7)
三生石,一塊寫著前世、今生與來世的石頭,年年歲歲佇立在奈何橋邊,張望著紅塵中那些喝孟婆湯,行將輪回投胎的人們。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因果情緣,都會銘刻在這塊三生石上,無論我們轉世多少次,在三生石畔,都可以找到舊時的精魂。

解讀佛詩佛詞—
日月兩盞燈,春秋一場夢
25/11/2013 20:37 (GMT+7)
 做一個平凡而簡單的人,這樣或許有些貧寒,有些淺薄,但是可以不去執著自己的來去,不詢問註定好的生死。這讓我想到了一個高僧的名字,拾得。
解讀佛詩佛詞—
寒山,隱沒了千年的僧蹤
22/11/2013 07:39 (GMT+7)
 “一自遁寒山,養命餐山果。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究竟是什麼,可以讓一個凡人,甘願放下人間富貴,不住高牆庭院,而居山野荒林,不吃佳餚美味,而食菜根山果?

解讀佛詩佛詞—
請和我,在紅塵相愛一場
20/11/2013 07:25 (GMT+7)
許多故事,真實地在歲月裏存在過,因為清規戒律,這些僧者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苦痛。這些僧人,都有著非凡的悟性與禪心,可宿命裏註定斷不了孽緣情債。
解讀佛詩佛詞—
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18/11/2013 07:45 (GMT+7)
人生一世,如同浮雲流水,過往是覆水難收,我們有的就只是現在。做一個忘記苦難的人,在殘缺和破碎中學會感恩。在生命空白的書頁裏,我們填充著自己,漂染不一樣的顏色,塗抹不一樣的煙火。直到有一天,靈魂寧靜如拂曉的幽蘭,那時候,我們就真的圓滿了。

解讀佛詩佛詞—
山水,那段宿命的前因
15/11/2013 06:55 (GMT+7)
 一生一死,一起一滅,永隔一方,各自安好。多麼渺小的生命,在流光的滄海中萎落成泥,一絲痕跡也不留下。不知道,塵世的暖意,是否可以穿過黃土的涼薄,傳遞給他們不死的靈魂。可終究有不會消散的,他們將一生所悟的圓融境界、奇妙的禪思,寄與萬世不改的青山綠水。
解讀佛詩佛詞—
茶緣,一個從容不驚的過客
13/11/2013 07:17 (GMT+7)
 喝茶,自然會想起陸羽,他是茶業之祖,被世人稱為茶仙、茶聖、茶神,著有《茶經》,其間涵蓋了太多的茶文化以及壺文化。千百年來,歲月的爐火一直燃燒著,青翠的茶葉在山泉水裏綻放著經年的故事。

解讀佛詩佛詞: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11/11/2013 07:17 (GMT+7)
我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相信前因的,已經記不得。我曾無數次地想像,我的前世到底是什麼,是伶人?是詩客?是繡女?直到有一天,我走進禪林古刹,與佛祖邂逅,才知道我的前世,一定是佛前的一盞油燈。
禪意化境
11/10/2013 06:41 (GMT+7)
宗白華說,中國繪畫裡所表現的最深心靈究竟是什麼?它既不是以世界為有限的圓滿的現實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無盡的世界作無盡的追求。它所表現的精神是一種“深沉靜默地與這無限的自然,無限的太空渾然融化,體合為一”

禪者的包容
30/09/2013 08:04 (GMT+7)
所謂禪者只是一個對於禪法思想有所領悟的人,當然在禪學的修法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很多次的開悟。所謂小悟千萬次,在每一次的小悟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很重大的表現,那就是他的心量會越來越大,智慧會越來越高。我們看,這樣一種包容它具體包括哪些表現呢?
略論佛教本體哲學
23/09/2013 06:47 (GMT+7)
本體是一切存在的終極本質,因而一切學術都有其與之相關的本體觀念,佛教的主旨在於究竟諸法實相,這個實相就是一個本體。不過佛教的本體觀與一切世間學術之本體觀大有不同,正因如此,佛教才稱得上與世間法不共,才稱得上是究竟圓滿的本體哲學。

空山松韻
——用心要領——
21/09/2013 06:54 (GMT+7)
古人說:“青山無語歎人亡,朝露風燈閃電光;人歸何處青山在,總是南柯夢一場”!讀來令人心傷淚落。“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生,自己生;死,自己死;生生死死無有窮盡,輪回路上獨自傷悲;因緣果報如影隨形,悠悠歲月何時轉身?!
生活的藝術(2)
31/07/2013 06:41 (GMT+7)
佛法究竟是什麼,我們必須先要認識清楚。中國古人,無論在文字上,在言語上,都喜歡簡單,所以一個名詞中,其實省略很多。如果具足來說,「佛教」即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而是教育。

 向後     回首頁      頁面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