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人間世
聖嚴法師
11/09/2015 07:09 (GMT+7)
字級設定:  縮小 放大

〈自序〉
  
  祝願人間平安多
  
  這本小書,是我的意外之作,沒有計畫,未作準備,但卻花了我不少的時間,耗了我相當多的心血。
  
  記得是二○○一年春天的一個下午,旅居巴西經商的張勝凱居士,回台灣到北投的農禪寺看我,他告知我要在台北辦一份立場超然而有益於台灣社會的週刊,定名為《開放》雜誌(Open Weekly)。我便承諾,可以比照《天下》及《康健》雜誌曾為我開闢的專欄,每週提供一篇採訪稿。結果,便從當年六月二十日的創刊號開始,一個取名為「社會專欄」的採訪稿,就跟讀者們見面了。
  
  這個專欄,每篇只要六百到七百個字,每期都以中、英兩種語文對照刊出。那是由該週刊的總編輯許淑晴女士派遣記者,來到農禪寺錄音採訪所寫成的文稿;每次採訪兩小時,可以向我提出五至六個當時社會大眾所關心的話題,要我做疏導式的回應,以期有助於社會人心的安定,以利於人生視野的開拓、生命品質的提昇、生活態度的調整、人際關係的改善,以及對於生活環境的重新認知。目的是讓社會大眾,都能有突破各種挫折阻礙的勇氣,也有接納各種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意見、不同立場的雅量,並且發起自利利人作無限奉獻的大悲願心,使得生活在這個地球村中的每一個人,大家都能轉大好運。
  
  但是,到了今年(二○○三年)春天,張勝凱居士再度到農禪寺探訪,一則對我提供的專欄致謝,二則告知我,由於某種因緣,他已決定要退出《開放》雜誌的經營了,因此我的專欄,維持了一年半,到第八十期刊出最後一篇,便結束了。
  
  在這期間,擔任採訪執筆的是蕭仲淳女士,以及李德芳、王孟倫先生,成稿之後交由果禪法師及胡麗桂女士潤飾,我則偶爾過目了幾篇,亦未暇細讀。既然累積了七、八十篇,為了敝帚自珍,也為了紀念張居士的一番用心,便計畫編輯出版,並將稿子交到法鼓文化叢書部,經過篩選,便是現在本書的六十一篇短文。
  
  到了今年七月,稿件又回到我的手邊,當我仔細校閱之後,發覺行文不統一、文字不流暢、內容不嚴謹,甚至表達也不夠明確,如果就這樣印成一本書,未免太粗糙了。原因是當我在口述之時,用的是普通談話的方式,沒有注意到遣詞用字的重要性,也未兼顧題意的周延性與文意的結構性,執筆者及潤稿者對於我的東西,又不敢對之增減什麼。
  
  於是等到把稿件帶來紐約之後,在老病繁忙之中,起早載晚,抽出時間投注到這本小書之中。直至本年十一月下旬,總算完成了。除了少數幾篇,不需做多少修改之外,其餘各篇都經我逐段逐句的刪修增訂潤補。
  
  原先發表之時,很少談佛法的修行,趁這機會,也讓讀者們淺嚐一口可以實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佛法。由此可知,本書主要是寫給一般人士看的,初機學佛的佛教徒們也不妨拿來作為參考。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聖嚴寫於紐約東初禪寺

 第一篇 新時代宗教觀
  
  怎麼樣才算是佛教徒呢?
  
  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徒?我經常有機會與各界人士相聚,見面時,他們常會主動表明說:「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還沒有準備信佛。」一旦我問他們:「究竟什麼樣才叫做佛教徒呢?」他們也無法回答。
  
  也有人跟我說,他信仰基督教。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那麼,不同信仰的人就不能成為朋友嗎?究竟什麼是「道」?「道」一定是對大家都有用處,大家都應該遵守、願意接受的事實,而且都願意照著去做,也做得到的。倘若彼此所信奉的「道」是背道而馳的,但只要是不以擾亂社會為宗旨,無論信奉任何宗教,彼此應該都可以成為朋友。
  
  事實上,許多人的行為和佛教徒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不做壞事,也不會影響他人成為壞人、惡人,能夠安分守己的努力奉獻自己,這樣的人,雖然尚沒有機會皈依三寶,只要運用佛法,能與基本的佛教倫理相應,我也承認他們是佛教徒。所以,在中國人的社會中,許多人並未有過任何的皈依儀式,但也承認他們自己是一個佛教徒。我有很多朋友不是佛教徒,但他們也都接受了佛法;因此,我認為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正直的、是相信因果的,那也可以算是佛教徒。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皈依呢?皈依的用意究竟為何?皈依主要的用意是承認自己是佛教徒,從此以後就要依照佛陀所說的觀念和方法去實踐。佛法有一定的標準、一定的方向,如果沒有皈依,雖然具備與皈依類似的方向和觀念,一旦周遭環境有了另外的因緣變化,很容易就會放棄,而改變了原有的方向、原則。這即是皈依和沒有皈依的差異。
  
  那麼,佛陀所說的觀念和方法為何?譬如「八正道」、「四聖諦」和戒、定、慧,這都涵蓋了佛法的觀念與方法。但在新世紀的今天,我特別提出「四安」,也就是安心、安身、安家、安業,這是我多年來提倡「心」五四啟蒙運動中的一項。除了四安外,「心」五四運動的項目,尚包含了「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四感」(感恩、感謝、感化、感動)和「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四安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運動。
  
  因為我相信沒有人不願意身安、心安、家安和業安的,所以若能引導人們從安定身心、安定家庭及工作這四個方向來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導正人們對於科技文明、物質享受的過度依賴,回歸勤儉素樸的生活,建立清淨少欲的人心,這才是解決當前問題的根本方法。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接受這個觀念,其實就等同於在推行、響應「四安運動」,如此一來,無論有沒有皈依,只要願意接受這樣的觀念和方法,就是已經在修行的佛教徒了。

 

 穢土化為淨土
  
  佛教的修行其實是相當積極的行為,因為它能夠改變過去所造的業力,淨化身心,將穢土轉化為淨土。
  
  但是,許多人認為佛教的修行是消極和厭世的,這種看法源自於宋朝以後,儒家對佛教的曲解,而佛教徒自己也甘於和社會脫節,消極的避居到山裡修行,自然給人消極和逃避現實的印象了。
  
  事實上,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並非如此,他為解救眾生之苦而出家修道,在他成道之後,並沒有逃避現實的人間,仍然留在世間弘化了四十多年;佛陀當時的阿羅漢弟子們,也多半是以遊化人間為主要工作的大宗教家。但是後來的演變,讓一般人對佛教有很大的曲解,而這種曲解到了二十世紀初,因為佛教界的幾位大師,特別是太虛大師,開始提倡「人成即佛成」的「人生佛教」及「人間淨土」,佛教徒們才開始漸漸回歸到佛陀的本懷。
  
  我們法鼓山所提倡的淨土思想中,就包含了「人間淨土」的思想,這和《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一樣:修淨土不是只念阿彌陀佛、發菩提心就好了,也不是一直躲在西方極樂世界。而要在尚未往生之前,在人間勤修三種淨業、福業,即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還要倒駕慈航,再到人間來度化眾生,然後才能成就佛道。
  
  修三種淨業、福業,是為了淨化我們過去所造的種種業。「業」大致上可分為定業、不定業,共業、不共業,輕業、重業等。如果是定業多半不容易轉,但也並非完全不能轉;靠著先天帶來的福報與業報,如果經過後天的修行,是會有所改變的。歷史上就有像袁了凡那樣的人,因為精進努力修行,再加上有善知識指導,結果壽命延長、功成名就、家庭圓滿的實例,這都說明了業報和修行的因果關係。
  
  但有人會懷疑,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都在做壞事,總是鑽法律漏洞,造了很多惡業,卻子孫滿堂、事業順利,甚至還能壽終正寢?而有的人一生做了諸多善事,救了很多人,但卻沒有壽終正寢,反而是招致橫死、慘死?
  
  對於這個問題,總是不斷有人來問我,我的回答總是說:你只要相信,人有無量無數的過去世與未來世,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如果你不相信有過去世的業、有未來世的果,這些問題當然就會困擾你。
  
  其實,這都和過去世的種種業力有關。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這一期的生命只是冰山一角,是短暫的、是一閃而過的過程。然而我們卻不知道,在過去無量無數的時劫裡,曾經造了多少惡業、善業,等到業力成熟時,自然會受報。這就是佛教所謂的「因果不可思議」,也是一生之中,為何有人受惡報,有人受福報的原因。

 

 話說鬼月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是所謂鬼門開的日子。這其實是民間的信仰,要追溯其思想源頭,大約是在上古的商周時期。當時,每到了七月,天子便會祭祀祖廟,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而大家也相信人死之後,會回到祖先的身邊。這種對祖先的崇敬是一種美德,《禮記》中也特別強調這種孝道的精神,這種思想到了漢代,便慢慢轉變成為民間的習俗。
  
  漢文化的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就是要回歸來處,而「鬼」與「歸」恰好又是諧音,因此到了陰間的人類就變成了鬼,一年之中的中元節則是敬鬼的日子。因為陽間的人只有在中元節才能與陰間互動,亡者也只有此時能回到陽間探視親人、享用供養,所以人們都在此時祭祀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感恩,而中元便成為清明以外的另一次祭祖大節日。但因為人們害怕無主的孤魂會來騷擾,所以也會舉行各式祭儀,來普度遊散的孤魂野鬼。
  
  在印度的佛教恰巧也有類似的信仰,根據《盂蘭盆經》所述,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因為擔憂生前慳吝的母親過世之後的下落,便以神通觀看,結果發現母親墮落在餓鬼道,受盡飢餓的痛苦。於是運用神通力想幫助母親脫離苦痛,無奈即使是神通第一的他也使不上力,只有向釋迦牟尼佛請示解救的方法。
  
  由於在當時的印度,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是長達三個月的雨季,所以釋迦牟尼佛制定在此期間,出家人必須結夏安居,於定點禁足修行,不能到外面行腳托缽,一直到七月十六日解夏為止。而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僧自恣日」,散居於同一區域內的僧眾必須集合在一起,做一次坦誠的檢討和報告。由於經過三個月的密集修行,有很多人得到很大的進步,甚至證果成為聖者,而供養初成道的聖者或剛修行完成的行者的功德很大。所以佛陀告訴目犍連,可以選在這一天,藉著大眾聚集在佛前的機會,以飲食供養這些出家眾,以此功德超度母親的罪業,這樣母親便能脫離飢餓的痛苦。
  
  因此,以後每到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便會供僧以救度餓鬼道的眾生,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而梵語的盂蘭盆(Ulambana),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除地獄之苦的意思。這部《盂蘭盆經》傳到中國之後,正好與漢文化的「鬼月」傳說相應。
  
  當然,所謂的鬼門開,並非真有一道鬼門會被打開,鬼道的眾生便跑了出來;必須是人們為陰間眾生做功德的心念與之相應,他們才會來接受祭祀;若是沒有人為他們超度或祭祀,他們也不會出來。因此,認為鬼月諸事不宜的想法,其實是心理因素;其他非漢民族的地區,既然沒有鬼月的傳說,也就沒有這些禁忌了。
  
  若從精神層面來看,漢民族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順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稱農曆七月為「教孝月」。但是,孝順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做子女的平常就該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才想到要來供養超度,那便是輕重顛倒了。

 

恐怖主義與宗教
  
  一般人提起恐怖主義,大多會想到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之後,不定時、不定點的攻擊行為,更加深了人們的恐懼和仇視。其實恐懼和仇視多半是覺得不公平、不安全、以及因宗教的偏見而產生的,如果我們能真誠的瞭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種種因素,就能以慈悲心來看待他們,進而運用智慧來徹底解決問題。
  
  伊斯蘭教,過去我們多半稱之為回教,它是國際性的宗教,興起於西元七世紀時,教主為穆罕默德,他的宗教信念傳播至今已經超過一千三百年。初期發展的相當快速,從中東到西南亞、東南亞,然後再傳到非洲,現在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口約十三億、三十多個國家,僅次於天主教,可說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蘭教國家彼此間關係密切,但有些比較開明,有些比較激進。開明的能夠接受宗教多元化的觀念;激進者即基本教義派,他們的言行較偏激,認為全世界都該由阿拉所統治,都是阿拉的子民,凡是不信奉阿拉的人,都是邪惡的危險分子,特別是和猶太教及基督教國家間的歷史冤仇難解,便經常造成激烈的衝突。
  
  這種思想非常可怕,但並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這樣,我就曾經遇過不少開明的穆斯林,他們非常友善。所以根本的問題是在於少數比較激進的教派,他們較不容易參與其他宗教的活動。事實上,目前世界宗教界的許多領袖們也都在想辦法,要和激進派做朋友,雖然大家非常努力,但是成果仍然有限。
  
  例如現代的天主教,他們不僅反對戰爭,也希望與全世界的宗教進行對話。全球很多宗教都十分響應天主教羅馬教會的號召,譬如東正教、佛教和印度教。伊斯蘭教中屬於開明派的領袖,還有地方性的宗教,如日本的神道教、中國的道教,也多少會參與這樣的活動。唯獨伊斯蘭教及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派很少參與。
  
  進入二十一世紀,現今人類社會的發展已朝向多元化,大家應該要尊重所有的宗教,不要做出違背人類社會基本倫理道德的事。凡是主張相互敬愛的宗教,都應該視同自己的宗教;換言之,宗教的產生都是為了愛人、愛眾生,根本不可能鼓勵信徒去殘殺人類、毀滅世界。而且無論是要上天國也好,要生淨土也好,其先決條件一定是要對人、對眾生有慈悲心,這是必然的道理,也是共通的趨勢。因此,認為殺人會增加升天的機會,或是殺了敵對的異教徒愈多,自己在天堂的功德就愈大,這種觀念已違背了二十一世紀人類思想的大趨勢。
  
  置身於民主化、多元化的二十一世紀,一般伊斯蘭教徒對此都有了共識,只有少數基本教義派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以暴力排斥其它宗教。但是未來仍是充滿希望的,因為只要基本教義派的國家能多瞭解多元文化,這種狀況就會改善。為防止我們的地球因宗教衝突而毀滅,讓激進的宗教徒們認知、瞭解二十一世紀寬容的宗教觀,乃是所有各宗教的責任,也是所有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徒等應該努力的事。
  
  對於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在美國紐約及華盛頓發生的恐怖攻擊,我們應該以沉痛的心情為罹難者哀悼和祈禱。但這起事件,並不全是宗教信仰的問題,尚有長期以來的民族偏見及民族仇恨。面對如此複雜的狀況,以暴制暴、冤冤相報,只會讓事情更混亂,只會把世界帶向更恐怖的局面,一味地訴之於武力來殺戮恐怖分子,將會製造出更多的恐怖分子。所以還是應該從根本問題來化解與疏導,待之以寬恕及慈悲,並用高度的智慧來處理,否則人類的命運將不堪設想。

 

佛教對占卜的看法
  
  不論在西方或東方,自古都有占卜、星相這個行業。他們給人的指點,聽起來好像都很有道理,因此不論學識深淺、地位高低,有不少人士對此非常著迷,就連一些唯物論者,表面上雖說不信,實際上多少也是半信半疑。
  
  不過,占卜本身不全是純精神現象,甚至可說是一些物理現象;它是經驗的傳承,是自然規律的呈現。因此,佛教也不會說占卜完全是無稽之談,唯我個人卻不會迷信。
  
  因為即使紫微斗數、八字命盤、麻衣相術等,真的可以算出一個人的命運,可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其命運會完全相同嗎?就算是同一秒鐘出生的人,也會由於出生的家庭背景、地理環境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未來。何況對於以往的命相,算得再準也沒有什麼用處,因為未來的命運是可以隨著個人心行的調整而改變的。
  
  另外,如果凡事依賴算命,也會讓人的生命失去彈性,很可能每天出門前都要先算一下:幾點鐘出門比較好?要向南走、還是向北走?如果是相信方位的人,每天還必須把桌子搬過來、搬過去,睡覺的床位也一再變更,弄得疑神疑鬼,生活變得綁手綁腳。這樣的人便是自己困擾自己。
  
  我這一生也算過幾次命。曾有一位精通紫微斗數的居士幫我推算,他排好命盤後,告誡我在某一年,不要靠近火,在某個方位不可以靠近水。我想這糟糕了,因為電燈也是火,打火機、手電筒、火柴、燒香、點燭、廚房、電風扇等等,都是火;水必須喝,洗臉、漱口、上廁所、洗衣服、洗澡也一定要水,不能靠近水,那該怎麼生活?他就說,那靠近小火、小水就好,不要靠近大火、大水。事實上,真要因為火及水而死的話,不論大小多少,都會死。所以我並沒有因為他說的話而緊張害怕,只能感謝他幫我算命,給我忠告了。
  
  後來又有一位高人幫我算命,他說我只能活到六十多歲,因此六十歲之後,一定要收斂,不宜再到處奔走,好好頤養天年。但是我還是一樣到處奔忙,今年我已經七十多歲了,超過六十多歲已有十多年了。
  
  幾年前又有人來幫我算命,說我未來的命應該已經沒了,因此懷疑我的生辰八字是不是弄錯了。照理說我應該是個死去的人,怎麼還健在呢?我開玩笑地對他說:「可能是閻羅王忘了我的出生年月日吧!」
  
  由我的經驗可以知道,算命就算很準,也幫不上什麼忙。所以我奉勸大家,不一定要算命看相,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的毅力、努力來主宰,命運是掌握在自己心中的。

 

如何看待預言
  
  曾經有一陣子到處流傳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預言。事實上在我們的記憶中,每隔幾年就會有個大預言出現,這些預言講得繪聲繪影,可是到了預言的當天,卻都沒有兌現。
  
  一九九四年台灣出版了一本書名為《一九九五閏八月》,作者根據世界史及中國史的蛛絲馬跡,推衍出台灣在一九九五年的閏八月時,會遭受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攻擊。這本書問世的時候,媒體大幅報導,洛陽紙貴,幾乎人手一本,連我也看了,但現在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了,那個大預言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以美國九一一危機事件來說,在爆炸案出現之前,並沒有傳出有人預言會有恐怖分子出現,也沒有人預言恐怖分子會從哪裡出現,如果預言家有這種能力,早在恐怖分子炸毀紐約世貿大樓之前,就應該要說出來了。
  
  至於事件當天,有很多奇妙的因緣,例如,有一個人原本要搭乘九一一當天某一架失事的班機,後來陰錯陽差沒有搭乘,而換了另一個人上了那架班機,然而他並不是靠著任何預感的能力才躲過這次劫難,只是碰巧如此。
  
  另外,在幾年前,有一個屬於某新興宗教的一批台灣人到美國的一個小鎮,等待飛碟的降臨,希望搭著飛碟升天,許多媒體也都湧到那個小鎮,等著拍攝他們升天的鏡頭;這個團體的領導人及他們的信徒,都相信這個預言一定會發生,可是到最後卻沒有兌現。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明朝時代的劉伯溫,很多人說他們兩人除了能夠往前推算以前的事,也能往後推算以後的事,但這只是傳說,未必是真的;諸葛亮和劉伯溫都是大軍事家,只能說他們很有先見之明。這就像一個人如果能熟讀《孫子兵法》,並練習得透徹,運用自如,就能用兵如神了。
  
  只要在某個時代出現一位有高度幻想力的人,多半都會有預言出現,但是這些預言通常只是推測或想像,除了增加茶餘飯後的聊天資料外,對於實際的生活,不會有什麼幫助。一般人若相信預言並且加以渲染、傳播,那就變成了謠言。所以在我們聽到新的預言出現時,可能只是謠言,把它當成趣談的話題是可以的,信以為真則不必了。

 

死後的世界
  
  大家都貪生怕死,原因很複雜,簡單來說,人們總是貪戀身體、眷屬、財富以及名位。其次,對於死後的世界全然陌生,就像是出遠門,要到一個遙遠而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也未見到有人來迎接,也沒有親自收到相關的資訊,因此便對死亡心生恐懼。還有,對於死後世界那個屬於靈或精神的自我,是否存在,也無法確知。在這多重的未知與恐懼下,許多人便不願面對死亡。
  
  曾經有一位居士的母親在彌留之際,有許多人前去幫忙誦經念佛,沒多久她往生了,兩、三個鐘頭後,在場的很多助念蓮友,包括這位居士,都聽到她母親參與念佛的聲音。幾天後,她弟弟甚至夢到母親現身摸著他的頭說:「我現在很好,你不用掛念。」有類似經驗的人,對人死後仍有精神存在的信心就會很強烈,對死亡也不再恐懼。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類似的經驗。
  
  依照佛教的說法,往生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跟隨業力往生,一種是跟隨願力往生。跟隨業力往生,是隨著這一生所造的業力,加上累生累劫所造的業力去投胎,其中以這一生的業力最明顯,過去生的業力仍然存在,只是力量較弱。另外有一種情況是跟隨願力往生,這又分為兩類:一是發願再回到人間來修行,以人身來度化眾生;在人間有修行慈悲的機會、有持戒的機會、有修定的機會,人間的環境比較容易修福修慧,所以很多修行有成的菩薩都發願再來人間廣度眾生。
  
  但末法時期的眾生,善根不夠,很多人沒有把握下輩子能不能再生到人間,害怕墮落到三惡道中,也擔心即使再到人間會忘了曾發過的菩提心願,而不能繼續親近佛法;所以釋迦牟尼佛開了另一個方便法門,就是鼓勵大家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第二類的隨願力往生佛國淨土。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在彌陀經典裡提到,只要有人在臨命終時,願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論你在世時修行如何,都能往生極樂淨土;到了那裡蓮花化生,見佛聞法,繼續修學,等到修行有成,位階聖品之後,不再迷失退墮,才重返娑婆世界,廣度眾生,直到悲智圓滿,完成無上的佛果。不過極樂世界仍是個過渡的進修園地,在那裡修行成功後,還要化現種種身相,利益救度一切眾生。
  
  人間有水災、火災、風災、地震、刀兵、疫癘等災難,極樂世界不會有這些災難,那是一個沒有生老病死苦、沒有天災人禍的淨土。那裡的佛,稱為「無量壽佛」,不但佛的壽命無量,眾生的壽命也是無量,因為眾生都是蓮花化生,所以不會生病,也不會衰老、死亡,同時在修行的路上也不會退步,可說是成佛的保證班。
  
  除了西方彌陀淨土,尚有許多不同的淨土,例如兜率內院的彌勒淨土,只要發願往生,死後便即往生,得以親近彌勒菩薩,待彌勒菩薩下降人間成佛之時,便隨同來到人間,同在人間建設佛國淨土。

 

正信的宗教
  
  一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通常與他的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若有要好的親友信仰某一種宗教,自己多半也會跟隨去信仰;有些人則是從書本接觸到宗教,有的是從新聞報導中獲得宗教的訊息,如果覺得某一宗教和自己投緣,便會接受此種信仰。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信什麼宗教,一旦因緣際會接觸某種宗教的人士向他宣導之後,使他覺得這大概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也是值得信仰的宗教,於是就接受了。
  
  宗教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健康的宗教能使人建立自利利人的人生觀,能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能對人格健全與道德養成,提供啟發性的訓勉。因此,只要符合「對社會大眾有利」、「對家庭和樂有益」,「對身心淨化有助」這三項條件的宗教,就是健康、正確的信仰。什麼是不健康、不正確的宗教信仰呢?就是違反自然規律、違背社會道德、有損身心健康的信仰,就不是正信的宗教。
  
  然而一般人對宗教的認知,大多是不太正確的;例如當你遇到疑難雜症,遇到霉運連連時,便去求神問卜,或向所謂的仙人、異人、奇人、高人請求指點迷津。他們告訴你,要幫你如何如何地消災解厄,這算不算是健康的宗教呢?值得商榷。這些神異之士,多少有些神祕力量,譬如說會看三世因果,預知未來等事。如果十個人中能說中二、三個,就會有很多人來參拜;如果十個案件說中五個,大家就會認為他能料事如神了。
  
  但是這些人的話,實際上並不可靠。依賴這些人,便無法培養你的自主性,也失掉自信心。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有用,卻非絕對有用,也非永遠有用,只是暫時對若干人有用。所以這種信仰是不健康的假宗教。
  
  宗教並不否認神通,也不否定「感應」的存在,不過真正有神通的人並不多,而正信的宗教也決不會以此來招攬信徒。有些修禪定的禪師是有神通的,但他們的日常生活如同普通人一般,不會靠顯神通來教化眾生。就我個人來說,我沒有神通,但許多弟子希望我有神通,也感覺我有神通,其實那只是修行者和弟子之間有心靈上的若干互動,決計不是真有神通。修行的目的,也不在於心靈上的互動。
  
  有些宗教師,對宗教的理論觀念不太清楚、不夠深入,也無法以正確的修行觀念和修行方法來指導人們修行,就只好賣弄神奇了。像這樣的宗教師,如果不為財色名利,沒有欺世惑眾的邪念,危害尚不大;否則只要有人遇到他們,必將大受傷害。所以在選擇宗教信仰時,還是小心為是。是否正信?可以用前面提到的三項條件來檢驗,那就是對社會、對家庭、對身心,必須是有益無害的。健康的宗教,是人格及精神的修養,不是靈異神奇的迷信。

 

恭迎佛指舍利的省思
  
  二○○二年,佛指舍利從大陸被迎請來台灣,供民眾禮拜瞻仰約一個多月,具有多重意義。首先,是藉此說明宗教是無國界的,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印度,他的佛法傳到中國,由於教義的偉大,產生了普遍的感化力,不僅使人們對佛陀產生景仰,並對佛陀的舍利禮敬供養;但這舍利信仰,並不等於一般宗教的聖物崇拜,而是代表著佛陀的偉大人格。
  
  第二點,佛指舍利雖然埋藏在中國大陸西安法門寺地宮內一千年,現在由於佛法已遍布全世界,人們為了緬懷佛陀教化的恩澤,印度的佛陀遺跡以及傳到中國的佛陀遺物,也成為佛教徒致敬的中心,成為佛教聖地及精神信仰。
  
  然而,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印度或中國大陸瞻仰佛陀遺物,巡禮佛陀遺跡。這次佛教界恭迎佛指舍利來台,能使台灣人近距離感受到佛陀確實曾經存在我們世間。過去,他將智慧財產給予我們分享,但是我們並無法直接對佛陀表示感恩,平常禮佛也只能禮拜泥塑、木刻、銅鑄、石雕的佛像;但是當佛指舍利來台後,人們好像親近到了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本人了,對佛教倍感親切,同時也藉由這個機會,使我們知道見賢思齊,堅固我們對信佛學法的信念。
  
  第三點,佛教雖然在中國大陸有悠久的歷史,從古至今出現過不少傑出的大師,然而佛法在現今的中國大陸並不普及,多數民眾分不清佛與神的差別,去看佛指舍利也是抱著求福報、求感應的心態,那是屬於民間信仰的層次。但是趁此次佛指舍利來台的因緣,兩岸佛教界也一再強調,不宜將舍利當成神格的圖騰來膜拜,不該向舍利求神蹟、求靈應等,這種觀念多少糾正了迷信的風氣。
  
  第四點,中國大陸分批派遣了七、八十位護法的僧俗工作人員,護送舍利來台,使他們見到台灣民眾對佛指舍利的信仰熱忱後,再透過媒體在大陸的報導,對大陸正信佛教的成長,一定很有助益。
  
  不過,當佛指舍利在台灣巡迴展示一個多月,送返大陸之後,對台灣的佛教徒,也應有一些反思。因為宗教信仰有一部分是來自感性,如今大家在感動之餘,必須向前進一步,從感性而落實到佛陀遺教的實踐,那便是「以慈悲待人,以智慧處事」,否則光是頂禮崇拜佛陀的舍利,仍然停留在民間信仰的層次,那是絕對不夠的。
  
  其實,釋迦牟尼涅槃之後,他遺留給人間的,有兩類舍利,一是肉身舍利,一是法身舍利;佛的遺骨是肉身舍利,佛的遺教是法身舍利。一般民眾只知道供養肉身舍利,以求福報,學佛弘法的人,則更應實踐佛的遺教,那便是供養佛的法身舍利了。

 

後現代佛教
  
  許多人對我的學佛之路感到好奇,想知道我為何在最困頓的時候,甚至在軍中期間,仍不放棄學佛的理想?
  
  我之所以學佛,和我生長的環境有關。在接觸佛教之後,由於佛法讓我受益良多,因而死心塌地追隨佛陀的腳步,一步一腳印,希望朝成佛之道邁進。
  
  但我並不是個盲目的跟隨者,當我二十多歲的那個年代,很多人對佛教採取歧視及批評的態度,連佛教徒自己都誤解因果的道理,以為未來是無法改變的,命運是無法掌握的,把佛家的因果觀,說成了宿命論,使得佛教的人生觀變得非常消極、厭世、逃避。但當我理解了一點佛法之後,才知道這是變了質的信仰,並非佛陀的本懷。真正的佛教應該是活用、實用、積極、入世且為關懷人間疾苦而設的,尤其是大乘的佛教,除了要自利外,更強調要利他,要有利益一切眾生的心願。因此我在二十至三十五歲這段青年期,寫了不少文章,批判那些抱持逃避主義的居士與出家人。
  
  時至今日,台灣的佛教已不是當年清末民初或是傳統叢林式的佛教。現代化佛教的發軔,是因民國初年太虛大師大聲疾呼「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人間淨土」,他的學生印順導師,也根據《阿含經》提倡「佛在人間」,以呼應太虛大師的「人成即佛成」的理念。我的人間淨土的思想,雖跟他們略有不同,卻也深受他們的影響。事實上,包括今日台灣的佛光山及慈濟功德會,也受太虛大師以及印順導師理念的影響所及,以活潑、積極的方式宏揚佛教,將佛法融入人間大眾的生活中。當然,現代化的佛教,在運作方式上也向天主教、基督教學習了不少,例如推展慈善事業、創辦醫院,以及設立各級學校、運用週末弘法等,都是現代化佛教的面貌。
  
  佛教有各種層次,有屬於信仰的、有屬於理論的、有屬於禪修的、也有屬於哲學觀念的;各類不同的人,都可從佛教獲得各類不同的利益。因此佛教是有教無類的宗教,是遇深則深,遇淺則淺的宗教,任何階層的人都能從中獲益。
  
  以此可知,大乘佛教的彈性是很大的。不過,佛教的基本原則是不能離開因果論及因緣觀的,也不能離開慈悲心與智慧心的。相信因果便不會怨天尤人,相信因緣便能夠積極努力而又能看破放下;關懷普天下的眾生,卻不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便是悲智雙運。這就是現代化的佛教所要實踐的,而這也正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
  
  現代主義的西方社會,強調個人與自我;所以後現代主義是以個人為立場,對社會提出批判與解構。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佛教則是以無我為立場,一旦解構了每一個立場,豈不就是無我的立場呢!佛教教我們要不斷打破舊有的框架,不斷融入現代不同文化的社會,這似乎就跟後現代哲學接軌了。

 

宗教與新興宗教
  
  許多人以為,凡是有崇拜儀式的行為,就是宗教信仰,對於宗教的類別,實則並不清楚。又有認為,凡是宗教,都在於勸人為善,對於善的層次,也不清楚。其實宗教的種類可區分為國際傳統性宗教、地方區域性宗教,以及民族民間性宗教。又有多神的、一神的、二神的、無神的不同信仰,其間善的認知及善的層次,也不相同。另外,幾乎每個時代、每個地區都有通靈的人士會自創宗教,他們不論是否有修行,或是有沒有受傳統宗教的影響,學術界都將之稱為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也有很多種屬性。有一種是與傳統的國際性宗教結合,假借傳統宗教當外殼,宣導他們自創的信仰,就像海邊的寄居蟹,借用貝類的外殼作為自己的防護工具。多半的新興宗教,都屬於這一類,都會依附傳統宗教的若干經典或經句,創造出適合他們所需要的詮釋。
  
  另有一種新興宗教,不借用傳統宗教而自創一派。他們創教的教主,很可能自己會降神、降鑾,以透過神靈附身及附物體來獲得神的啟示,這些人通常自稱是某某大神、某某大仙、某某佛菩薩或某某歷史名人。而他們的經文都是透過口述,也有透過乩童降鑾記錄成文,稱為聖書、道書、聖訓。至於民間宗教與新興宗教的界限,在於民間宗教只有信仰崇拜,沒有宗教哲學的理論架構;新興宗教除了具有宗教的信仰中心之外,也會傳達自己的哲學架構。
  
  新興宗教好不好?事實上宗教不能以新舊來判別好壞,任何宗教在剛創教時,都是新興宗教,包括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時代,相對於印度的古婆羅門教而言,釋迦牟尼佛的沙門團便是新興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相對於當時的猶太教來說,也是新興宗教;伊斯蘭教對天主教、基督教及猶太教來說,也是新興宗教。
  
  新興宗教理論化之後,如果對人間倫理社會道德有正面的輔導功能,時間久了就會成為正統的宗教派別;但如果被有強烈權力欲望的領導人利用,很多問題就會隨之而來,例如幾年前發生在日本的奧姆真理教鼓勵殺人或自殺,就是非常危險的新興宗教。
  
  宗教信仰原本能為人類帶來幸福,但是一些投機或野心份子,會利用宗教做掩護,圖謀私人利益;或者是只肯定自己的信仰,否定他人的信仰,因而製造宗教上的衝突和族群間的矛盾,這樣的信仰便為人類帶來傷害及災難。
  
  所以,不論是哪一類的宗教,應該要在不同信仰的族群之間,互相尊重,彼此諒解包容,不應猜疑敵視,應該要彼此觀摩,取長補短。唯有如此,宗教才能為人類文化灌注活力,人類也才能真正從宗教信仰中,得到共存共榮的和平與幸福。

 

 如何處理民族、宗教與政治的糾葛
  
  長久以來,有部分宗教徒彼此之間,經常處在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中。其實,所謂的宗教聖戰,多半有政治因素的涉入;僅僅是宗教與宗教之間,尚不至於大動干戈,一旦宗教與政治權力牽扯上關係,就可能有彼此殺伐的戰事發生了。
  
  很不幸地,在歷史上,宗教經常受到政治野心家們的操控,這是因為宗教的生存發展,需要政治勢力的保護和協助,政治人物為了權力的鞏固與擴張,往往會利用宗教的服從性,以及對神與天國的絕對信心,做為對不同族群、不同國家、不同宗教,用兵征討的藉口。
  
  即使是宗教本身,有時也會由於不同宗教、不同教派之間,為了自求生存,或者希望強大自身的勢力,而借重政治權力來對付異己,因而導致戰爭。戰敗的一方,往往會被征服、消滅,而被迫接受勝利者的宗教信仰。
  
  人類歷史上不乏宗教戰爭的例子,甚至在同一種宗教的新、舊教派之間,也有戰爭。如果牽涉到政治、宗教與民族的生死存亡,問題就更形複雜,因為自身若不壯大、發展,隨時就有被侵蝕、分化與滅亡的危機。特別是部分民族與宗教的依存關係,緊密不可分割,他們沒有所謂信仰自由的空間,民族與宗教是一體的兩面,政治與宗教也就不容易分出界限來了。因為政治是管理民族的事,宗教是民族根源的信仰。一旦宗教沒有了,民族也就跟著滅亡,所以為了民族的生存,宗教徒必定抗爭到底。
  
  縱然全世界只剩下一個宗教,也不一定就能保證沒有宗教戰爭。只要大家對於神的認知、對聖典的解讀不同,即使是同一宗教,也會有衝突。因此可以說,宗教本身沒有問題,神也沒有問題,而是有人就可能有問題。人的問題則與各種不同的政治體制、民族特性和文化背景有關,這包括了宗教徒對信仰的理解及認知的歧見。
  
  對佛教徒而言,原則上是關心政治,而不運用政治勢力的;雖然佛教也需要政治的保護,但不會以左右政治來壓迫非佛教徒。宗教應該是超越民族界限及國家界限的,尤其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這全球多元文化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必須是宗教歸宗教、政治歸政治、民族歸民族。不要把宗教當成政治的工具,也不要把宗教視為一個民族生死存亡的依據。
  
  切勿將宗教的信仰與民族的存亡、政治的興替纏綁在一起,因為民族屬於血統的,宗教屬於信仰的,政治屬於管理的;民族是傳承的,信仰是自由的,政治是必須經常興革的,三者屬性完全不同,豈可糾葛不清呢?

 

第二篇 心靈與環境的對話
  
  開放的心境
  
  一般人思考事情時,總是喜歡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所以遇到挫折時,若不是怨恨他人,就是覺得自己很差勁、沒有前途,心情因而變得很沮喪、無奈,意志也跟著消沉;但是,遇到順境時,又覺得自己的福氣好、能力強、貢獻大,彷彿有著三頭六臂,可以呼風喚雨、八面玲瓏。
  
  其實,這兩種極端都是錯誤的想法。無論在得意或失意時,都不應該忘記環境的力量,畢竟事情的成敗必須靠全體環境來配合。當然,會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和過去所累積的功德及所造的惡業,脫離不了關係,但是我們不能只思考到過去的功德或罪惡,而忽略了目前的現實狀況。
  
  以我個人為例,最近因為經常和宗教界、政治界、工商界等世界級的大人物一起開會、座談、對談,很多人都將之歸諸於我的成就。但我並不以為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如果現今的環境仍然像過去那樣,是非常封閉的時代,是威權偏執的社會,我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公眾人物。我之所以成為公眾人物,完全是由於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大環境需要像我這樣的人,大時代允許我有奉獻心力的機會,於是我就應運而成了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宗教師。
  
  因此,我應該感謝大時代、大環境的改變,我的成功與成就,不應該歸功於自己,而是屬於這個時代環境中的全體大眾。所以我相信「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這句話,因為有時代環境的需求,所以有適時的人物出現。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環境的關係,而用上了我的心力。能如此想,我就不會驕傲、自大、自以為是,以為自己能力很強了。所以我們每一個人,不論身處哪個行業,都應該要有遠見,要有遠大的看法和心胸,不能只就自己眼前的狀況或利益去考量,這樣才不會老是在自卑與自滿之間擺盪。
  
  所謂心胸廣大,眼光看遠,就是open mind。雖說「開放」,但並不代表沒有原則,也不是空口說大話。而是要先確立大方向和遠目標,為眾生設想,為長久打算,然後放開心胸待人,腳踏實地處事,這才是真正的開放。
  
  目前台灣正面臨一場大考驗,有很多人都因失業而陷入失望之中,甚至到了痛苦的谷底。在這個時候,我們除了思考是否是出於個人的問題外,更應該思考大環境的因素,別忘了逆境也是因為環境的關係而存在,所以不要覺得自己太失敗、太失落。即使是因為沒有好好把握機會用力、用心,並且太大意、太驕傲,那也只要自我反省,立即改進就好,不必耽溺在悔恨的痛苦中。
  
  無論發生了好事或壞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壞事不必焦頭爛額,那都是由於因素機緣所促成,不如面對它、接受它;並以客觀的角度來反省,找出問題形成的因素及思考因應的辦法,進一步運用一己的所有及所能來處理它;處理之後就可以放下它了,讓一切都成為過去,不必沾沾自喜,不用耿耿於懷;這就是我常講的「四它」哲學。其實只要擁有「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心,就能夠在順境及逆境中遊刃有餘,自由自在地向前看、向前行了。
  
  我經常是以這種方法來幫助人,因為我也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雖然我經常遇到失敗,但也好像經常是成功的,成功與失敗不是絕對的,當遇到失敗時,卻往往也是成功的轉機。

 

化混亂為祥和
  
  每個社會都會因為民族、宗教、政黨、行業的差異,造成想法、做法、表達意見方式的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生活在同一個大環境中一定會產生妒忌、猜疑、衝突等狀況。同時,世界的潮流是多元的,每個地區也都會受到世界環境影響而變動,如此種種都容易造成社會的動盪,台灣自然也不能倖免。
  
  如果分析台灣社會動盪的原因,會發現其實很多事件都是亂中有序,事出有因、週而復始,而使得環境一直在變,這是「動」,不是「亂」。
  
  如何因應這種變化快速、複雜的社會環境呢?我的建議是,能夠不動就不動。例如:大家一窩蜂說某部電影好看,非看不可,自己沒看過就顯得落伍;哪首流行歌曲好聽,自己不會唱,甚至也不知道有那首歌曲,好像就不夠時髦。如果因此而跟著大家追逐流行,就不免心浮意亂了。其實,只要自己不為所動,就不會被捲入類似的漩渦中。
  
  風氣是創造出來的,因此人們可以想出新的觀念,或新的風格來取代、改善現實混亂的環境。譬如我們法鼓山提倡「心靈環保」,強調觀念轉變、心靈健康、心靈淨化,這對大多數人都有用,不論是不是佛教徒,不限定哪一種宗教,如果能從自己著手來改變混亂的風氣,社會亂象就會少一些。
  
  心靈環保是一種內心的反省,反省自己的內心世界。例如,凡是自私的想法,便會跟別人衝突,到頭來也會讓自己受到衝擊,讓自己不舒服;所以,為什麼要使自己痛苦而不讓自己快樂呢?最好是放棄自私,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他人,化解痛苦轉為喜悅,不要讓自己的心被污染、受傷害,這就是心靈環保。
  
  一般人通常會以自私心來保護自己,但這是不可靠的,反而因此會受到更多的傷害,感受更多的痛苦。心靈環保不但可使自己快樂,也會令他人快樂;使自己健康,也會使他人健康;使自己平安,也會使他人平安。
  
  面對台灣的未來,我們不必太悲觀,因為事在人為。「心靈環保」的觀念提倡以來已有十多年,至今已廣受肯定,受用的人很多,許多人也在接觸後,改變了人生觀,獲得勇氣面對現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互動,也不再只有無奈、失望、失落、沒有安全感等,而是和諧、溫馨、寬容、體諒。這些事實證明了,我們的社會仍有向上提昇的力量。
  
  要化混亂為祥和,應先從小團體開始,慢慢擴大到大團體。換言之,從個人、家庭再到社會,個人的心理健康、觀念正確,家庭就能和樂,社會也能平安。

 

健康的飲食觀
  
  健康的飲食觀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活環境不同,飲食習慣也隨之不同。
  
  每個人都必須瞭解自己的狀況。什麼飲食對自己最健康,應該要弄清楚,而且自己的體重、血糖、血脂肪、腸胃、皮膚的反應等,各種指數所代表的意義,最好都要清楚;以此為根據,知道自己什麼食物可以多吃,什麼食物必須少吃,或是搭配著吃,能自己做自己的營養師最好。當然,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所以應該多吸收相關知識,或向專家請教。
  
  現代人若能素食是最好的,原則上,素菜比葷菜健康。再新鮮的肉類食物,都是動物的遺體,再新鮮的遺體,怎麼吃都不衛生,因為動物體內各有致病的毒素。這不是說吃素就完全不會生病,但吃素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發生,譬如膽固醇過高、血管硬化而導致中風等。
  
  有一本美國人寫的《新世紀的飲食觀》一書,書中指出肉食沒有素食好。原因是,當動物死亡的時候會因恐懼而分泌毒素,這些毒素雖然無法化驗,卻會殘留在動物的屠體內,因此吃肉的時候,便會吃進這些毒素。當然,吃素也有吃素的問題,所以需要有吃素的常識,尤其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素食者若能善用營養食譜,配合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調理,就不會有營養不良、體力不佳的狀況發生。
  
  現代社會流行所謂的健康飲食,有人將純粹沒有魚肉的素食納為健康飲食,但素食店的食品,並不就等於健康飲食,因為部分素食的製成品中,還加添了防腐劑、調味料、香料、香精、色素等,容易造成人體的負擔。
  
  還有,吃飯的態度也很重要。飲食的時候,要以歡喜心來吃,用欣賞的心吃,不要以貪婪的心吃;吃的時候也不可以囫圇吞棗,要細嚼慢嚥才能幫助消化,最好能慢慢體驗飲食的滋味。此外,暴飲暴食很不健康,最好每餐吃八分飽,不要過量。
  
  現代流行的一邊吃飯一邊開會的餐會,其實並不健康,若一定要舉辦餐會,可以先吃,告一段落後再討論,討論到覺得餓的時候,再繼續吃;邊吃飯邊說話,是會妨礙腸胃消化功能的。

 

彩券賭博的省思
  
  最近,樂透彩券在台灣造成風潮,從民間的立場來看彩券有三種功能︰
  
  第一種功能是娛樂。好比過年過節,大家拿一點小錢出來買幾張彩券玩玩,碰碰運氣。
  
  第二種功能是公益。買張彩券幫助弱勢族群或社會福利,自己則無傷大雅。
  
  第三種功能是賭博。容易使人沉迷,這就相當不健康了,為了貪圖一夜致富的暴利,可能會讓一個人傾家蕩產。一旦沉迷到不願從事生產工作,只想求明牌,中大獎,變成賭徒心態;嚴重的話會影響善良的民風,對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我們不要漠視類似的賭博風氣,從過去風行的大家樂、六合彩等的經驗來看,許多人在開獎前一日就放下手邊工作;這些人雖然不見得有宗教信仰,卻四處求神祈禱;若是求得了明牌,僅以簡單的方式答謝,若是「摃龜」賭輸,就氣憤地拿神像出氣,以暴力搗毀神像。
  
  再從政府的立場來看,政府不該鼓勵賭博,不斷地有立法委員建議在離島設置賭場。這些人表示,就算政府禁止,民間還是有人會偷偷摸摸地賭,不如統籌由政府管理,也好增加稅收。但這是缺乏深思遠見的說法,民間偷偷摸摸地做,受害者少;光明正大由政府鼓勵,受害者就多了。就好比有人建議開放吸毒,雖也可以收稅,但卻會亡國滅種。
  
  由於許多人多少帶有賭徒性格,一旦公開設置賭場後,許多原本不是賭徒的人,最後也有可能成為賭徒了。社會生產力將因此降低,治安狀況也會變差,犯罪的案件相對增加。因此,不論就社會立場或宗教的立場來說,都不宜贊成提倡賭博的行為。因為,促進社會的繁榮,應該鼓勵生產經營,而不是鼓勵賭博。
  
  彩券亦是如此,如果政府鼓勵民眾大量購買彩券,目的是希望得到稅收,這便值得省思,因為鼓勵民眾將大量資產投入彩券購買,便等於變相鼓勵民眾賭博。增加稅收與社會成本之間,其實等於是挖肉補瘡。
  
  此外,企圖以彩券中獎致富的人士,也不妨推想一下,雖然每期頭獎的金額可觀,中獎的機會則相當渺茫,有的人花了幾十萬元購買彩券,很可能只換來幾千塊錢的獎金,這划算嗎?特別是迷信明牌,迷信哪個投注站買的彩券中獎機率高,這是相當不理智的。因此不論是政府也好、民間也好,對於沉迷彩券的風氣,應持冷靜的態度。

 

好運大家轉
  
  不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當人們遇到失敗而不知何去何從之時,便會想到以求神問卜來指點迷津。西方人會去找吉普賽人看水晶球;中國人則會去找算命仙、去神前求靈籤,如果算出的結果不好,就請人做法術、誦經、持咒、畫符、卜八卦等。術士們會向你索取一筆錢,結果你的運可能尚未好轉,倒是你幫術士開了運,讓他賺了一筆錢。
  
  或許這些行為在心理上是一種慰藉,但是當人在走投無路時,還是要以自己的力量開出一條道路來。站在宗教師的立場,我不否定鬼神及命理的存在,他們確實能知道我們一小部分的過去與未來,但他們沒有能力扭轉我們未來的命運。所謂「窮算命,富燒香」,窮人算命並不會愈算愈富,如果真要開運,先要瞭解因果的道理。
  
  所謂因果的道理,就是「自作自受」。由於這輩子的時間太過短促,無法確切見證每一件事物從因到果的關係,很少人知道一生的命運是怎麼形成的。從因果的觀念來講,現在的命運都是過去所造,未來的命運則是現在所做。現在的命運已成事實,無法轉變,但可以透過智慧的判斷和努力而改善,未來的命運便可以轉變。
  
  有人向我抱怨老天不公平,不論怎麼努力仍然是希望落空,我總是告訴他們,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財力、社會關係、性格、興趣。如果不瞭解自我的優點和缺點,只是盲從地跟隨風潮,是不會有好處的,因為你和他人的條件不同,因緣際會也就不同,盲目地依樣學樣,那就是自討苦吃。所以命運是由自己擁有的各項條件所組成的,條件不具足,努力不正確,就很難成功。
  
  因此,想要轉好運,最好的辦法不是求神問卜,而是體會生活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簡單地說,便是多存好心、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多結他人的善緣,自然能處處遇貴人,處處交好運了。

 

心靈環保
  
  人的心境,往往會因為受到環境的誘惑、刺激而產生情緒的波動,輕者覺得困擾,重者喪失自主的能力。如果有了心靈環保的措施,遇到狀況發生時,便可淺則保持平靜、穩定,深則自主、自在。
  
  依據心靈環保的原則,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三個層面的修養,那就是保持身體、心理、精神的平衡與平常,通稱為身、心、靈的健康。然而一般人僅在意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卻忽略了心理是否健康,尤其會疏忽了保持平常心的精神修養。因此,在順境中尚能揮灑自如,似乎沒有不能克服的難題,一旦遇到逆境當前,便哀聲歎氣,不知如何自處了。這必須透過「心靈環保」的修為,才能做到「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順境及逆境。
  
  佛家強調因果觀念,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種瓜、種豆,不得其土,不順其時,不如其法,那麼種瓜未必能得瓜,種豆也未必能得豆。因為,從「因」至「果」的過程中,尚須有其他條件配合,稱之為「緣」。所以,事物的成敗,都必須「因、緣、果」三者具足。
  
  「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才是正確的現象論。從因到果,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個人主觀的因素固然重要,外在客觀的因緣能否如我們所希望的,也極為重要,不論是自己的因素或外在的因素,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只能做最好的努力,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否則,過份樂觀或過份悲觀,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態。
  
  如何培養這種成熟健康的心境呢?有四個步驟:
  
  一、遇事要作正面的評估,避免作負面的預測。人生的旅途總是起起落落,「起」是前進的過程,即使是「落」,那也是人生另一種前進的過程。
  
  二、要能逆向思考,如此才能勝而不驕,敗而不餒。當在成功的顛峰之際,便要有走向下坡的準備;當因為失敗而跌落至谷底時,也要有攀登下個巔峰的願景。
  
  三、凡事應當進退有度、收放自如。古人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也就是說如果一展抱負的機會來了,應該當仁不讓;萬一時運不濟,此路不通,就要養精蓄銳、候機待發。
  
  四、不論成敗,都要抽離自我的私利與私欲,都要肩負起奉獻自我、利益眾生的責任。這便是一個有智慧、有慈悲的人了。
  
  然而,如果你只在字面上理解,只知在道理上認同,心靈環保的力量不容易產生,必須輔以方法的練習,才能奏效;禪修就是相當有效的方法之一。剛開始時,可先練習放鬆身心,等到不再心猿意馬時,就可練習體驗身心的覺受;觀照自己呼吸的大小、長短、深淺、涼暖等感覺,這能讓內心平靜、安定、清明,若於此時忘卻身心的負擔,就能夠進入身心統一乃至身心與環境統一的境界了。禪修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對立及統一,那便是無我無相而又不離諸相的境界。
  
  在這個境界中,你除了能夠掌控自己的身心,更能包容他人的缺點,尊重他人的優點,同時能夠感受到個人的小我,是不能脫離大環境而獨立存在的,個人是有限的,大環境是無限的。如果能再進一步放下身心,不執著環境,就能達到《金剛經》所說「無相」的境界,如此不但能適應各種狀況,而且只要是對眾生有利益的事,都能盡自己的力量去做,那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心靈環保的最高境界了。

 

將心靈環保推向世界
  
  我曾經參加二○○二年在泰國曼谷召開的第一屆「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理事會」(World Council of Religious Leaders),主要是為了討論如何解決宗教衝突的問題。開幕典禮吸引了四千多人參與,世界各宗教領袖代表總共有七十多人與會,大家共同為世界和平而祈禱。泰國王儲也於大會開幕典禮中致詞,肯定大會宗旨。
  
  理事會召開後,所獲得最具體的結果就是,將這個原本不定期的會議組織,確立為常設機構,總部分設在紐約及曼谷,每年召開一次年會,並確立未來執行的方向與目標,負責協助聯合國致力於宗教相關的議題。
  
  在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三天會議期間,分組討論了四個主題:防止及緩和種族衝突、恐怖主義,貧窮與發展,以及環保與倫理問題。我參與了環保小組的討論,擔任共同主席;此外,我也參加了貧窮與發展小組,並於會中發言。
  
  環保是備受全球關心的議題,然而,許多人在談論環保時,只強調不要浪費自然資源、要重複使用自然資源,永保青山綠水的自然生態;可是如果人的價值觀沒有改變,人與宇宙的一體觀不能建立,永遠都只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會完成環保的終極任務。
  
  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因為人類的過度開發與浪費,已造成自然資源的急速損耗,與生活環境的全面破壞。為了徹底、有效解決問題,環保工作應該先從內心做起,也就是倡導我所主張的「心靈環保」;否則雖然解決了某一些問題,卻又會製造另外更多的問題。人的價值觀如果不能從個人的擴大為全體的,從眼前的延展到永遠的,環保是無法真正做好的。
  
  人類總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的多、享受的好,貪圖眼前的利益。其實,除了自己之外,應該想想地球上的其他眾生也有求生存的權利,包括全人類,以及一切動植物生存的權利,也應該多留一些自然資源給我們的後代子孫。我們應該透過廣大久遠的時空,來謀求利益的著眼點,應該和一切眾生共同並且持久的享受地球上的資源。有一位印地安人的西雅圖酋長比喻,大地是人類共同的母親,所以我們在吸吮母乳之時,必須保護母體的健康。
  
  如果我們經常有布施心、有照顧環境健康的心,以彼此奉獻取代相互掠奪,以保護換取報酬,讓當代全人類以及後代子孫、一切眾生,都能過得平安快樂一點,我們自己的健康、平安、快樂才有保障,這就是心靈環保。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環保工作。
  
  更進一步說,如何落實心靈環保?可以用「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兩句話做為準則。也就是說,存慈悲心便不會製造敵人,如果能夠把天下蒼生都看成自己的親友,就能夠保護自己,也能夠保護環境了,大家都能自保保人,大家都能少煩少惱,這便是落實心靈環保的境界了。
  
  我在那一次的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的理事會議中,也提出了「心靈環保」的觀念;隨後,和我共同主持「環保小組」的另一位主席 Rabbi Israel Meir Lau,是國際「地球憲章」(The Earth Charter)的一位理事,他即表示,他會在二○○二年十月份於約翰尼斯堡召開的該會會員大會中,建議把心靈環保列入地球憲章。這項回應,等於將法鼓山宣揚的心靈環保,推廣到世界性的環保組織中。
  
  在那次曼谷會議之中,我也在另一個探討貧窮問題的會議上發言指出,現代人心靈貧窮所衍生的問題,比物質貧窮的問題更嚴重。物質貧窮雖然在生活上會有飢餓、疾病等苦難,心靈貧窮卻容易讓人們對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解決物質貧窮的方法是鼓勵布施,加強教育、生產;解決心靈貧窮,則必須提倡心靈環保。
  
  當然,這次會議召開的最重要目的,還是在於討論如何化解世界上宗教衝突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不要在乎自己與他人宗教信仰的差異,也就是求其同而存其異,不要爭論誰的宗教信仰最真最好,凡是能夠認同共同的利益,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也不要只思考個人的問題,應該從人類的共同利益作考慮,尋求互助合作的方式,便能使大家都過得健康、平安、快樂。

 

有條件的虛榮心
  
  虛榮心的泛濫,在現代社會中可說是愈來愈明顯了。原因無他,人的欲望無止境,同儕間會互相比較,看到人家要,我也想要;看到別人有,我也想擁有。所以,物質生活好的時代,人們的虛榮心不減反增。如果虛榮心不斷滋長,將使社會紊亂,人品下降。
  
  但是,如果是有條件的虛榮心,則也未必不好,例如追求成功,也可說是虛榮心。基本上,想要成功是「能力」與「際遇」的問題。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體能」、「智能」會慢慢成熟,同時也應當好好努力培養謀生的「技能」。如果這三種能力不夠,多半不會有好的際遇,一旦機會在你面前出現,你也無能為力。相反地,即使具備了這三種好條件,幸運之神也未必會眷顧你。例如由於「僧多粥少」,如果同性質的人才太多,際遇與機會就不會那麼多了。如果不能明瞭這一點,就會「人比人氣死人」了。
  
  然而,追求物質享受的虛榮心未必都是那麼壞的事,只要不是去偷、去搶,只要不是以破壞環境、損耗資源來滿足私欲。有時候,善用外在的物質條件,從事發明、生產、推銷,也會促進社會環境的改善,豐衣足食、富而好施的社會,當然很好。關鍵在於,你的能力與所具備的資源,是否足夠讓你去追求這一切?
  
  我在服兵役的時候,曾聽過一個小故事。有一位排長很快就晉陞為連長,連上的副連長卻仍然留在原職位,沒有變動。這位副連長很生氣,抱怨著對人說:「怎麼陞官的是他卻不是我呢?」後來,那位排長自己去跟副連長說:「副連長,我相信我的能力、智慧都不如你,但只有一點勝過你,就是我的運氣比你好,讓我的表現有機會被上級注意到。」
  
  至於我個人,我自覺不是很有才能,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智慧,更談不上有什麼專長、本領;但在做事時我絕對是全心的學習,全神的投入,而且會主動關心周遭相關的人,所以我到任何地方,大家都會喜歡我。而且由於多支援他人,就會多得到一些資源,就有好一點的際遇;雖然在我一生之中,交好運的機會實在不多,如果不是如此,可能就更沒有機會了。
  
  我們無法掌握運氣,但可以創造際遇。如果在工作崗位上,將自己份內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又以額外的時間去協助需要支援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此一來,擁有好際遇的機會就會多一些。如果你平日樂意配合,又有為團體奉獻的精神,一旦別人有好的機會,就會想到找你合作,際遇自然是歸於你的。
  
  但是要謹記在訓練能力、創造機緣的同時,絕對不要傷害他人。即使追求物質生活,也要時時刻刻考慮到別人的權益,這種追尋才具有建設性,才是健康的。因此,如何把握際遇,在獲得物質的同時也為社會創造利益,便是現代社會任何人都應思索的課題。

 

呼籲偶像藝人應以身作則
  
  近來,青少年們群聚在搖頭店裡,服用搖頭丸、吸食大麻及海洛因的違法事件層出不窮;日前更傳出某知名藝人服用搖頭丸,當場被警察抓到的新聞,令人感到相當惋惜!
  
  首先,站在同情的立場,我們要瞭解,雖然偶像藝人們外表看來光鮮亮麗,帶給人們歡樂;實際上,他們的內心可能非常空虛。他們忙著工作,急著趕場,灌唱片、錄廣告、拍戲,經常都在趕通告、做節目之中,總是馬不停蹄,忙到晨昏顛倒不分晝夜;除了名利,不知生命的目的為何,不知健康的快樂是何物。縱然擁有許多崇拜者,但空虛的內心,還是希望藉由刺激來宣洩緊張的壓力、紓解苦悶的情緒。在這樣的狀況下,不能自我約束的人,便會被毒品陷害了。
  
  站在社會成本的角度來看,偶像藝人要懂得潔身自愛,因為他們對青少年的影響很大,應該對青少年的崇拜者有更多的責任。因為年輕的追星族很容易有樣學樣,所以他們必須要像學了佛的張學友、張國立、李連杰等那樣,以身作則,當好的榜樣。另一方面,偶像藝人除了對青少年有責任之外,對自己也是有責任的。行為失檢,小則引起負面的風評,尤其,經過媒體大幅披露報導之後,對其聲譽及身價將有決定性的損傷,勢必影響到自己的事業前途;大則觸犯法律,招惹牢獄之災。
  
  針對此一事件,我想藉此提醒大家一句我常說的話:「工作要趕不要急、心情要鬆不要緊。」工作要趕才會做得多,心情要鬆,才能把工作做得好。如果工作的態度太急,就容易出狀況;如果工作的心情太緊,就不能保證工作的品質。
  
  同時,我也要勸勉年輕人,學習著隨時隨地放鬆自己的心情,不要把工作當做成就的全部,才能真正紓解身心的壓力。很多人在名利雙收的時候,就開始迷失自己,反而讓自己深陷在工作的壓力之中。如何紓解工作壓力?方法很多,但千萬不要酗酒,千萬不要用毒品。因此,我要呼籲,偶像藝人不但自己絕對不要接觸毒品,也要勉勵每一位青少年朋友,拒絕使用任何毒品。除了毒品,凡是對身心健康有害的習慣,凡是無益於社會風氣的行為,都應以身作則,碰也不要去碰。

 

世界末日何時降臨
  
  佛說世事無常,無常就是變化。世間事物,無不是在不斷地生起、改變、消失的自然律中進行,不論何種事物聚會一處,都只是暫時的假象。擴大到整個宇宙,我們的世界是在不斷地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循環不已;根據佛經的推論,我們現在的地球,是在「住」的階段。基督徒口中宣說的世界末日,是指上帝降臨的時候,人們會接受上帝的審判。信仰主的人,會被接引至天國獲得永生;未信主的人則全數淪入煉獄,永遠受火焚燒。這是基督徒們的世界末日觀。
  
  再從科學的觀點來看,太空物理學家認為,現在的地球還很年輕,所以人們不必對世界末日的來臨杞人憂天。雖然地球何時會壽終正寢,我們還不用擔心,但以人類目前的能力,要毀滅地球是很有可能的。愈來愈多國家擁有核子武器,如果一旦爆發全球性的核子戰爭,勢必為地球帶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傷。
  
  另外,人類專注於經濟發展而忽略環境保育,如果再不努力維持自然生態的平衡,物種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土壤資源等都會受到嚴重破壞,氣候也將出現異常的變化。例如,二○○二年時,歐洲就遭逢五百年來最嚴重的水患,而台灣也出現了五十年來的最高溫;二○○三年八月法國熱死了一萬多人,荷蘭熱死了一千三百多人。異常天災與人為破壞息息相關,需要人類用心尋找解決之道,否則只會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提早毀滅。
  
  世界人口不斷地膨脹,野地的開發往往無可避免,如何能夠在開發的同時,也兼顧大自然的生態維護,便是考驗人類的智慧了。舉例來說,如果為了商業利益,就濫墾濫伐原始森林及高山的珍貴林木,無視於保存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就等於招致世界末日提早到來的催命符咒。人們除了要求自身的生存外,也必須保護自然資源的再生,以及自然生態的永續。就佛教徒的立場來說,如果希望地球能夠長壽,便要對我們居住的環境有慈悲心;除了對人類有慈悲心之外,也要盡可能讓其他一切物種都有生存下去的空間。
  
  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留心自然的保護,否則世界末日真的會提早來臨。為了兼顧經濟發展,我們必須找出方法來,既能發展生產事業,又能保育自然資源。以能源議題來說,石油用盡就難以再生,而用風力、水力、太陽能發電,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類似的問題,只要肯用心,便可以找到替代方案。

 

人與生存的環境對話
  
  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不論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都已日漸瞭解環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或多或少已投入了環保工作的行列。不過,仍有兩個觀念,尚待加強落實。
  
  首先,就珍惜資源來說,多數國家都知道保護境內資源的可貴,卻無視於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也應當受到保護。地球資源是全體生命所共有的,不可能因為個人掃好自家門前雪,就算是做好了環保工作。因為海洋資源、大氣資源及地底資源,雖有每個國家的領海、領空、領土區分,然而資源卻都是同屬於地球全體而不可分割的。如果保護自己國家的資源,而希望大舉開發破壞其他國家的自然資源,這還是加速破壞了地球環境的安全。
  
  在我們減少破壞環境資源的同時,也應思考地球永續發展的課題。農業時代,人們的需求少,需求與供給之間尚能保持平衡,人類從農作物獲取養份,然後又將廚餘物的堆肥,回饋給農作物,大自然因此能夠生生不息。
  
  此外,就環保的意涵來說,除了大自然需要保護之外,也應該重視社會環境的保護。所謂社會環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而社會環境破壞的原因,就在於人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政黨與政黨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甚至在同一個團體內也會因為理念不同,運作不一,形成對立的摩擦。
  
  如何加強落實對於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的保護?只有從減少人類的貪欲著手。對於物質的欲望,多數人總是不能滿足的,哪怕早就超越了實際的需要,依舊貪得無厭。於是,社會環境和自然資源就難免要受害遭殃了。當人們用心於你爭我奪、爾虞我詐的伎倆時,其實就是對社會環境的摧殘。而明知自然資源有限,人類卻不以智慧來保育、維護、生產,反以權謀、暴力、殺雞取卵的方式加以鯨吞和蠶食,必然會對我們居住的環境造成無法補救的損害。
  
  但從各方面來看,如今的環境生態已不復以往,要想保護自然與社會環境,必須要更進一步改變行為與觀念,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回歸根本,從環保觀念的改善著手,這也就是法鼓山要提倡「心靈環保」運動的原因了。

 

心靈環保是全球性的運動
  
  多年來,法鼓山一直在推動心靈環保,除了在國內提倡之外,我也在關係著整體人類未來的全球性會議,包括「千禧年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和平高峰會」(The Millennium World Peace Summit of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eaders)、「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以及二○○二年在曼谷召開的「世界宗教暨精神領袖理事會」(World Council of Religious Leaders)中,提出心靈環保的理念。心靈環保的內容指出了什麼是人的正確價值觀念,也就是人生的責任是盡責盡份,人的功能是從奉獻中成長,人的意義是隨時消融自我而經常喜悅自在,人的生命是融入於無限的時空而又超越於無限的時空。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瞭解這些,就不會茫然無序,就不會空虛無聊。
  
  從生命的存在來看,每一個生命都具有「將來性」,雖然這個將來性的發展因人而異,但一定有其價值。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都相信生命有永恆的未來,稱為終極的關懷。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應該體認每一個人的存在,是與國家、民族、整體人類,甚至與全宇宙的存在,密切相關。
  
  我們的肉身雖然只有短短幾十年的壽命,卻與歷史的生命和社會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永遠不會、也不可能脫離宇宙時空的整體生命。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是非常偉大的。
  
  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如果具備這樣的想法,就不會有生存的恐懼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不會有疏離感,當然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衝突、對立。我們只要心胸開闊,隨時隨地就會有一種平安的感覺,對於人格的穩定及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不過,如此偉大的生命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那需要先從觀念的建立、方法的練習,漸漸地才能有所體驗。因此,我一向提倡在生活中,盡量練習運用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使我們的心念,盡可能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誘惑、刺激而產生困擾。
  
  基礎的禪修觀念是讓我們知道,人人都有機會開悟成佛,只要消融了自我中心的執著,立即就是禪悅和法喜。入門的禪修方法就是體驗呼吸,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體驗上,頭腦裡就不會有複雜的情緒;或者情緒依然複雜,但經由體驗呼吸,可以讓情緒漸漸穩定下來,這是可以隨時隨地練習的一種方法。此外,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不管是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或其他宗教,透過冥想、持誦、禮拜、祈禱,一樣也可以達到內心的安穩與平靜。
  
  在二○○二年九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法鼓山舉辦的「心靈環保全民博覽會」中,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也應邀出席,與我們共同推動心靈環保。從立意與方向來說,心靈環保與天主教推動的心靈改革,是彼此相呼應的;而從心理學來看,心靈環保與情緒管理及心理分析,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心靈環保不僅超越人我對立的自我,也超越全體統一的自我,不論是什麼領域的人士,希望超越人與人、人與環境對立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因此,我們提倡的心靈環保,是在推動一個超越宗教、超越民族、超越國界的大運動,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心靈提昇運動,乃至於不論有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一同分享。

 

珍惜生命照顧自己
  
  二○○一年九月份,法鼓山舉辦了一項宣導「大好月」的運動,邀集了台灣十大電視公司及各大平面媒體,在每天主要的新聞節目時段,報導一則好人做好事的新聞,由主播帶動說好話,並且持續播出一個月名為「大好月」的一支公益廣告。這些做法不僅在台灣傳播且得到肯定,在海外,包括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地區,也都獲得很大的迴響。
  
  「大好月」運動的核心就是心靈環保,內容是練好心、做好事、說好話、轉好運。二○○二年九月,我們繼續推出這項運動,邀請資深廣告人王念慈小姐製作一支三十秒的公益短片,內容主要是我的勉勵話,希望以佛法觀念作為引導,讓大家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能夠勇敢地面對,安然度過困境。
  
  例如,我曾經提出一個「四它」的觀念,就是在遇到任何狀況時,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個觀念對很多人都很受用,並不一定局限於有宗教信仰的人士才能夠接受。
  
  另外,我也提出,當遭受重大災難或困境危機的衝擊時,只要體會到還有一口氣在,就表示仍有無限的希望。生命是無價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不僅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如果尊重生命,就會捨不得自殺,也不忍心傷害他人;如果知道生命是非常珍貴的,就不會傷害別人,也不會懲罰自己和傷害自己了。
  
  懲罰自己的行為有很多種,有些人雖然沒有自殺,但卻折磨自己,使自己失去健康,影響親友家人的生活,也使社會失去一個健康的人,而增加家庭與社會的負擔。表面上看來,折磨自己好像是個人對待自己生命的權利,但實際上既是自害也是害人,是增加自己的惡業,也增加身邊人的負荷。若能思考到這一層,就知道我們是沒有權利糟蹋自己的身心,應該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平安。
  
  「大好月」活動推行以來,獲得社會大眾普遍的迴響。有些人在非常痛苦的時候,因為聽到我們的勉勵,觀念因此改變,而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動力。例如,就有人原本非常痛苦,想要自殺,但是在聽到這些觀念之後,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在二○○二年九月二十一、二十二日法鼓山所舉行的「心靈環保全民博覽會」中,我也與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歌手陶喆及作家吳若權舉行了一場大型座談會,主題就是尊重生命;會中討論到自殺、殺人、墮胎等問題,與會者共同呼籲社會上的每一位成員,都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大好月」活動雖然已經過了,但還是希望大家延續這股精神,時時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我們推動以說好話取代惡語,但這不是拍馬屁,也不是歌功頌德,而是隨時給人勉勵、慰問,使得每個人都能尊重生命,照顧好自己。因此,說好話、做好事應該不受時空限制,而是不論何時何地,都應該身體力行的。

 

 孝道倫理與新道德律
  
  孝道思想不一定是中華文化中所獨有,例如佛經中就有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但是中國的儒家思想確實對倫理孝道特別重視;漢時曾有以孝立國之說,也有「拔忠臣於孝子之門」的風氣,以及舉孝廉的制度。在西方文化中,孝道觀念則是很淡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瞭解東西方倫理觀的差異。假設有一對夫婦帶著年邁的父母及年幼的子女同船出遊,不料途中發生意外,轉眼間船就要沉了,年輕的夫婦自己可以逃生,而且還能救兩個人走,這時候究竟是救小孩,還是救父母呢?
  
  我曾以這個問題問西方人,所獲得的答案多半是選擇搶救小孩。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老人已經老了,小孩則有無限前途。但在問到東方人時,特別是中國人的時候,答案一定是先救父母,因為兒女死了可以再生,但是父母去世後卻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這就是孝道精神。
  
  從前在中國人的族群中,孝的觀念是從小由父母與社會共同培養建立的,所以大家知道要孝順父母,孝道很重要。但在現代社會,家族倫理已被功利思想所取代,如果有人一談到孝道,就好像在嚇唬年輕人、壓迫年輕人,甚至被年輕人視為一種挑戰。
  
  造成這種倫理觀念的消長,是因為在一個新的時代之中,新的家族倫理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而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則在逐漸消失中,我們的社會便是處於這種青黃不接的混亂期。
  
  我們的社會很少在「敬老」觀念上用心著力,其實不僅在台灣,在整個漢民族圈,儒家的文化傳統已在消逝之中,而新的倫理價值觀卻尚未建立。處於這種情境,不要說是年輕人,連中年人、老年人對於「尊長」的想法,也不容易調整過來。雖然有些人口頭上對先進前輩表示尊重,但在心中卻未必真的這麼想。
  
  台灣就像走在新舊倫理觀的十字路口,新的倫理未見成功,舊的倫理卻又在褪失之中。該何去何從?努力的方向,首先應建立人人能夠接受的新秩序,珍惜每一個人的生命、尊重每一個人的身分、尊敬每一個人的人格,形成一股各守其分、各盡其責、各尊其當所尊的風氣,新世代的道德律自然就產生了。

 

我們都是相互依存的地球細胞
  
  「地球村」的觀念,大約是在上一世紀末被提出來。那是由於交通工具發達與網路資訊便捷,使得空間感縮小了、時間感縮短了,處身千萬里外,也能隨時互相交談。人們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知道世界各地剛才發生的事,感覺上不論居住在地球的哪一個地方,就好像是住在同一個村莊的隔壁鄰居。
  
  過去人類的生活範圍,局限在家族鄰里之間,能夠雞犬相聞。而現在,我們雖然把世界比喻為一個村落,但在這個「村」裡的六十多億人口,一輩子雞犬不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人,可說太多太多了。
  
  不僅如此,我們也常看到同一棟大樓的住戶們,有些人或許還會在鄰里集會或電梯裡偶爾碰面,有些人則因為生活作息及職業的不同,加上人口流動率高,根本難得一見。疏離的人們很容易產生封閉自鎖的習慣,形成強烈的自我保護,很少能夠培養起守望相助的感情。
  
  於是,在大樓公寓裡,住戶將樓梯間占為己有,成為舊衣、舊報紙、舊雜誌、鞋櫃,以及各類廢棄物的堆置場,早已不是新鮮事了;為了爭占樓梯間所引起的住戶糾紛,也偶有所聞。我們很難期望每個住戶放棄私人的便利,來為整個社區的公共利益設想;更遑論要求座落在地球村的世界各國,建立起全球性的共識,放棄領海、領土、領空的設限與優勝劣敗的堅持。所以在國與國之間,由於各種主權的爭執,所導致的對立與衝突,更不知凡幾。
  
  假設住在同一棟大樓的住戶,都無視於公共空間的維護,而成為垃圾堆置場和有害細菌的傳播站,受害的肯定是大樓裡的全體住戶;擴大情況來看,世界上大小國家、不同族群間的互相征伐,其影響的層面,也一定是全球整體的。如果像一座大樓這樣小的環境,我們都無法共同愛護、彼此照顧,又如何能奢望出現一個和樂的地球村呢?
  
  如果我們無法體現地球村的襟懷,那麼,人類的災難恐怕將會愈來愈多。因此,我要呼籲大家,應該尊重各種多元民族的文化差異,為共同的利益互助合作,為他人、他國、他種異文化的立場著想,同時也應該尊重彼此不同的宇宙觀及人生觀,在不妨礙他人利益的原則下,大家是可以自由自在、各是其是的。
  
  我們不妨體驗一下,生存在大地上的每一個眾生,都是生於斯、死於斯,食衣住行無一不是共同仰賴大地的供給,包括每一個眾生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地球給我們的。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一個眾生,不僅都是兄弟姐妹、骨肉同胞,根本就像是血肉相連、聲氣相通的連體嬰。地球不僅是我們地球眾生共同的母體,根本就是每一個眾生自己的身體,住在地球村中的每一個住戶,根本就是地球本身許多相互依存的細胞。我們必須相互包容、相互支援、相互信賴、相互尊重、相互適應、相互忍讓,才能營造一個和樂幸福的人間淨土。
  
  如果依據佛教徒的信仰,盡虛空界,無一微塵不是佛的法身;盡虛空界,無一眾生不是未來的諸佛,我們豈忍相互傷害,彼此糟蹋呢!

 

第三篇 勇敢面對挫折
  
  聯考的「得」與「失」
  
  很多青少年朋友十分擔心聯考會考不好;雖然我沒有參加過聯考,可是依照我過去參加考試的經驗,考前一定要有準備,但是因為我的程度不好,很多科目根本無從準備起,所以參加考試的時候,往往第一次都考不取,但是我會從中汲取經驗,努力幾次後便會考取了。
  
  除了考前準備外,影響考試結果的因素很多。有一種情況是,自己沒有興趣,不想參加考試;但是由於父母、親友的逼迫,不得不參加。結果考的時候覺得很痛苦,心理有排斥感,這樣當然不容易考取。
  
  另一個因素就是,平常擔心恐慌久了,以致於考試的時候,精神不能集中,看著考題好像懂,又好像不懂。這些人通常考了好幾次,也不容易考取。就像古時候,很多人參加科舉考試,最多只能考上秀才,要再考舉人就考不取了,更不用說考中進士了。
  
  不過這些人也不必失望,因為考試考不好,並不代表書讀得不好;有的人一遇到考試,就有心理障礙,常常只是因為緊張,等到臨場時,就全都忘光了;或是信心不足,心想大概考不取,結果真的沒考上。也有的人是到了考場,頭腦就不靈光,出了考場又很清楚,這就是所謂的考運,考運和過去世的福報有關。但是福報也能夠經由後天培養而累積的,存好心,不要害人,多奉獻,不要斤斤計較,甚至一個笑容、一句好話都是廣結善緣的方式。總之,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命運就會轉變。
  
  然而,聯考的目的,就只是為了考上第一志願的好學校嗎?我認識兩個人,他們二十多年前都是某所中學的學生,兩人是好朋友,經常一起到台北市立圖書館準備課業。後來大學聯考放榜,其中一位順利考取第一志願,另一位考上名氣不高的私立學校。當時這位考取私立學校的同學,自認本身的實力不錯,既然學校沒考好,乾脆不走升大學這條路。
  
  二十年之後,這兩人的交情依舊很好。當年選擇不升學的同學,如今已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而考上第一志願的同學,畢業之後又赴海外深造,最後成為這位董事長的屬下,擔任他公司研發經理一職。
  
  這個真實的故事,十分值得我們省思。聯考的得失並不能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因為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學位的高低,而在於你能不能放下得失心,把握當下,努力以赴。就像這位董事長,雖然當年沒有選擇升學,但後來憑著自修讀了很多書,英文也說得相當流利,即使沒有文憑,最後也憑實力成為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而那位考上好大學的同學,雖然沒有當上董事長,但也發揮了專業研究的長才,將所學貢獻給社會,也是很有意義和價值的。
  
  參加聯考的重點不在於考不考得上,也不在於當不當董事長,而在於你對自己瞭不瞭解,有沒有對自己的成長負責,無論在榮辱、毀譽的狀況下,都要用同樣的態度來努力。如果真能這樣,我們的一生一定會非常順利,而不會有太多的煩惱了。

 

如何走出感情的陰霾
  
  我認識一對戀愛中的情侶,最近分手了,他們交往了三年,兩家的來往也很熱絡,原本看起來不可能分手的,但最近一下子就分道揚鑣了。原來是有一位男性朋友和他們很要好,常常做他們的中間人,在他們吵架時幫忙調解,三人總是同進同出。
  
  相處久了,女孩反而跟這男孩成為一對。因為她和交往三年的男友常常為了小事鬥嘴,女孩總會跟另外一個男孩訴苦,那個男孩就會安慰她、鼓勵她,於是女孩認為這一個男孩比較好,而且兩人從未吵過架。原本那位男朋友分手後心情低落到幾乎要自殺,認為他的朋友很可惡,也後悔自己沒有事前預防。
  
  主動拋棄人的一方,可能發現觀念上和舊情人不夠契合,遇上第三者出現,就覺得第三者比第一者要好,於是喜新厭舊。在他眼中只有新情人的優點,一旦和舊情人吵過幾次架、不順心意之後,就覺得舊情人很可惡,將熱戀時種種的好都拋諸腦後;只記得、甚至誇大可惡的部分,這樣一來兩人是無法有好的結局。
  
  移情別戀的人,之後若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也可能會再一次移情別戀,因為他永遠在期待美好的另一半。
  
  對於男女情感與兩人相處問題,不要太天真。不能只要求對方樣樣配合自己、照顧自己,而是雙方都要配合,相互照顧;不要將對方當成自己的分身,不期望對方百依百順。多一分關懷、愛護與照顧,少一分計較、管教與占有,衝突就會減少,這樣的感情才能持久彌新。
  
  如果分手,剛開始一定是很痛苦的,有的人甚至會想乾脆出家了事,再也不願跳入火坑,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適宜出家。失戀的人應該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尤其一定要放下它,告訴自己這個失敗的經驗是一種成長,未來不要重蹈覆轍。對象還可以再找,沒有也沒關係,但千萬不要因為失戀而失落自己的一生,那就太愚蠢了。

 

悲智雙運破除煩惱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見有人帶著一隻狗,狗看到我這個老和尚,也許是陌生吧,就對著我猛吠,一面虛張聲勢,一面又害怕地往後退,身體不停顫抖,因為牠不曾見過身著僧服的出家人,便起了煩惱。為了安撫這隻狗,我輕聲地對牠念聲阿彌陀佛,並說:「不用怕!不用怕!狗寶寶你乖。」這隻狗就不吠了。
  
  人類有煩惱的時候,往往也和這隻狗相仿。煩惱,來自於自我中心的膨脹和沒有安全感,兩者互為因果。因為覺得遇到了危險,為了加強自己的安全感,所以要虛張聲勢、先發制人,看來是自我膨脹,其實是膽小懦弱,驚恐害怕。
  
  不論是金錢、愛情、事業、地位、名望和觀念,都是形塑自我中心的元素;人類在失去保障時,便會以攻擊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他必須挖空心思和自然戰鬥、和人搏鬥、和周遭一切的情況拚鬥。很多人以為一旦占居高位,就可以安全無虞、高枕無憂,所以拚命往高位爭取。追求社會名位向上攀升的手段,現在人稱為「卡位」;但當你卡到高位時,想要扯你後腿、將你從高位上拉下的人卻又多得數不清,所以一旦登上高位的人,也沒有絕對的安全感。
  
  近來發生全球性的景氣蕭條,人們不論有錢沒錢,都失去了財富的保障,導致人心惶惶。雖然現代化的社會有保險制度,不少人也申辦壽險、產險,但當大災難降臨時,這些保險也無法讓人的生命財產失而復得。投保火險,卻無法保障家園免於大火的肆虐;保了壽險,也必須在你死亡的身後才能使家人受益。保險其實意味著不保險,這是人們沒有安全感的佐證。
  
  事實上從古至今,任何時代都有大災難發生,也不可能沒有意外事件,戰爭、疫疾、天災、人禍更是未曾停歇。人類就是在與大自然的適應及掙扎中代代相傳下來的,所以生命中的自我只是一個過渡的現象,要遠離煩惱,就要認清這項事實。先撇開身外之物不談,人的身體本就是過渡的現象,《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菩薩能以超越的智慧,因應身心問題。凡是不受環境困擾的人,就是觀自在,就能擁有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慧。以這種智慧,覺照到我們的身心,發現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是過渡的現象,不論在物質面或精神面都是空的;換言之,自我中心也是過渡的,也是空的。如果人們能具備這種智慧,洞察這些現象,觀察到身與心的現象都是幻有的,就能從所有的痛苦危難中,獲得煩惱的解脫。
  
  為何一般人體會不到這種空慧?因為人們執著「我」的存在,認為自己的身體很重要,自我所擁有的東西最重要,一旦遇到利害得失的考驗,自我中心便受到困擾。倘使人們能將身體以及所有的財物名位,視為生命過程中的現象,本來沒有,未來也會消失,巧妙地運用這付幻有的身心所構成的自我,以此來修福修慧、自利利人,那就是悲智雙運的菩薩了。

 

面對問題才能走出憂鬱
  
  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的問題,更是困擾著許許多多的現代人;據說,今日台灣已有上百萬的憂鬱症病患。憂鬱的產生,有的是求好、求完美,怕失敗、怕做得不好;有的是無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天災、人禍、經濟、政局、家庭、工作等種種因素,不清楚將來會如何變化,所以憂慮恐慌。過份的憂慮恐慌就會導致「憂鬱」,因為憂鬱而迷茫,更不知如何去面對排山倒海似的種種狀況。
  
  今日台灣的人心,由於長期生活在缺乏危機意識的環境之中,一旦出現危急的狀況,就不知如何處理,無形中也成為憂鬱症的誘發因素。因此「居安思危」便顯得格外重要,平日就應該有準備,當險惡的狀況來臨時,才不會慌了手腳,才不會無力面對。
  
  例如,十多年前,我曾經見過一位營建公司的老闆,他因為怕鈔票有很多細菌,所以不敢用手摸鈔票;如果要數錢時,就用夾子一張張數,或請助理來幫忙。這位一直恐懼鈔票有細菌,擔心摸了會中毒的老闆,他最後死去的原因竟然僅是因為一場小病。那是由於他過份恐懼、憂慮,不願碰觸可能有細菌的東西,長期下來,造成他的體內缺乏一般人所應該有的免疫力,使得他的抵抗能力極差,反而更容易受到有毒病菌的感染。
  
  過份的焦慮、憂鬱,而不知如何面對現實的壓力,會使得所面臨的狀況變得更加嚴重複雜。但是,對於還沒有發生的麻煩事,也不要太恐慌,很多人經常莫名其妙地擔憂下一個問題的發生,或是掛心已經發生過的問題,會不會持續再發生。例如大地震之後,就怕不知何時會再來一次,結果這也擔心、那也擔心,讓自己陷入永無止境的憂慮中,這些都是杞人憂天。世間事物,本是無常,本來多變,平時要有應變的準備,臨事只要因應得當,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如何避免憂鬱、走出恐慌呢?我提供四句祕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說,當問題發生、狀況出現時,不能逃避,不能視而不見,要積極運用我們的資源與智慧來處理。如此,原本遇到不好的狀況,就有可能變好;在盡力處理過後,不論結果如何,都不要老是掛在心上,要能夠放下它,而且凡事盡心盡力就好,不必要求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壓力其實都是自己給的。過度的擔心及憂慮,均無法改變事實,唯有積極面對問題,運用智慧處理問題,才能克服困難、解除壓力。

 

如何運用生命的低潮
  
  有很多人因為不知道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所以總把人生過程中的高潮與低潮、得意與不得意,當作好壞的標準。得意順利的時候就慶幸自己交好運;不得意不順利的時候,就哀歎倒楣。如果真的瞭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就沒有所謂得意與不得意的問題,也不會有所謂低潮和高潮的問題了。逆境當前未必不好,順境當前也未必真好,但看我們如何面對、如何運用而定。
  
  以我個人而言,一生經歷走得比一般人辛苦。小時候,同年齡的孩子們可以上學,我卻沒有這樣的機會,這算是低潮。之後,我就讀佛學院,沒多久爆發國共戰爭,寺院遭受破壞,許多同學還俗去做工,而我為了日後能夠繼續出家,只好選擇暫時離開寺廟去從軍;那段時間,和我同年齡的人在讀高中、大學、研究所,而我必須在軍中當兵,這可說是我人生的另一個低潮。
  
  當我再度出家後,終於有了進修的機會,我到日本留學,留學期間卻沒有經濟支援,日子依舊苦悶。取得學位後我到了美國,時運不濟,我便在美國街頭流浪,這也算是人生過程中的又一個低潮。但是我就在低潮之中,運用那些低潮時期,不斷地學習、大量地閱讀,從見識、學問、心性的成長來充實自己,雖然一無所有,可是並沒有浪費生命。
  
  在我十多歲時,因為環境的關係,而學會運用生命的低潮期來充實自己,從那時起我開始摸索著寫文章投稿,二十多歲時便有作品發表;為了寫作,我必須自修看書,因此雖然際遇顛沛動盪,但我並沒有讓生命留白。即使在軍中,我也把握自我成長的機會,除了完成長官交代的任務,也隨時利用時間看書、寫作、禮佛。當我退役之後再度出家,有機會到山中掩關修行,雖然沒有信眾供養布施,我卻一住就是六年,真是人不堪其憂,而我仍能樂在其中。那段日子,竟是我第一個佛學著述的盛產期。
  
  尤其當我在日本留學的那段日子,雖然沒有人接濟我,卻是我生命中自我成長的黃金歲月。即使在美國街頭流浪,每天仍然忙得不亦樂乎,從不感到徬徨、空虛與無奈。因為我已經習慣了面對逆境,如此一來,縱然有點挫折感,卻不會覺得是倒楣。
  
  對於這些低潮的經驗,我把它視為我生命過程中的必然。我現在也活到晚年了,已有許多的經歷,也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團體;從旁人的眼中看來,可以算是我生命中的最高點了,但我還是把它當作只是一個過程,並沒有什麼高點或低點。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過程總是起起落落,只要自己沒有糟蹋浪費,每一個段落都是有其價值的。如果我們的心情會被起伏的遭遇所左右,將會活得缺乏意義,生命也無價值;如果生命只要高峰而不能善用低潮,人生的可觀處大概就只有一點點了。

 

人身可貴不得自殺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無庸置疑,殺人不是慈悲的行為,佛教也不允許自殺,因為自己也是人;所以殺人犯罪,而自殺既不慈悲也無智慧,也是有罪。
  
  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以自殺來作為解決問題的途徑呢?因為當一個人在面對極度恐懼、無奈、厭倦之時,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對未來充滿不確定,對命運沒有把握,看不到自己的將來;或者已預見未來將有大禍臨頭,覺得既然已無希望,生不如死,便會選擇走上自殺的絕路。看似被迫走上絕路,其實是不願意承擔生命中應盡的責任。
  
  殊不知,即使是一個最卑微的人,他的生命也有崇高的價值與份內的職責。除非意外死亡,或是自然死亡,否則只要活著,就有功能、就有責任。即使是絕症病患的生命,仍舊有其功能和責任,可以有念佛的功能、隨喜讚歎好人好事的功能;也有接受病痛的責任,面對生命這個事實的責任。因此只要有一口氣在,身而為人的功能就存在、身而為人的責任就存在,豈可輕言自殺。
  
  我曾經認識一位重病久臥在床的老太太,她的女兒很孝順,每天都去醫院探望她、陪伴她。經年累月,老太太的病況既沒有惡化,也沒有好轉,對女兒如此辛苦的照料,很過意不去,她覺得自己如此活著,只是增加女兒的負累,不如早早結束生命。有一回我去探望她,告訴她:「念佛的功德可以消除一切障礙,仰仗佛力,惡業亦可以化解,但也不必期望死亡,人只要活著,就有他的功能和價值。」老太太回答我說:「我活在世上,對我女兒來說,只是一塊絆腳石,她每天都來探望我,我已虧欠她太多了,我想早一點死。」女兒在一旁噙著眼淚說:「我只有一個媽媽,妳活著的時候,我還有媽媽,為了我,妳一定要努力活下去。」這時老太太豁然開竅,原來她發現自己活著還是有價值的,之後就聽從我的勸告,開始念佛了。
  
  又有一回,我遇到一位服毒自殺而被救活的先生,自殺的念頭依舊在他腦海裡盤旋。我告訴他:「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選擇以死亡作為生命的終結,這是逃避現實,在未來世,還是必須為此付出代價。即使今生現世,我們也是為了還債而來,逃債的結果仍將被追討,甚至必須付出加倍的利息;但是,我們可以轉變觀念,把還債的態度轉為『還願』。也就是說,吃苦是自己心甘情願的,那麼,既對我們虧欠的人有所交代,也會使自己更有尊嚴,即使必須因此多吃一點苦頭,為了利人又能為自己培福,日子就會好過得多了。」
  
  我又告訴他:「無債一身輕,選擇自殺的人,債尚未還清。因此不可能就此解脫,甚至在死亡之後,自殺當時的情景與苦痛仍會不斷上演,因為在我們的心識裡,問題並未真正解決。即使超度,最好是在活著的時候多修行,自己超度自己,否則自殺死後,盼望親友做功德超度,力量是有限的。」聽完我這一席話之後,他便決定好好活下來了。
  
  倘使大家發現周遭的人有自殺的傾向,就可以用這種觀念來告訴他。只不過多半有自殺念頭的人,旁人不易察覺,因此,最好每個人都能在平時就建立起三世因果的生命觀,珍惜生命,努力發揮自己這一生的價值。佛說人身難得,若不積功累德,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如何面對意外的生離死別
  
  每當發生天災人禍,造成意外傷亡,當然是令人悲慟的事;但活著的人,除了哭訴及怨天尤人之外,應該還有很多事等著完成。
  
  面對生離死別,人們之所以如此哀傷,主要是不瞭解人是為何而生的。依佛法的認知,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兩個任務:一是還債受報,償還過去多生之中恩怨情仇的債務,接受福報與苦報;二是還願發願,人們在過去無數世中曾經許過的心願,必須逐一完成,在受報還願的同時,也可繼續發願。當在這一生中的債務及願心告一段落時,便算任務結束,就可以安心的離開世間了。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這一生的任務,有的人年紀輕輕就走了,有的人則到八、九十歲,甚至活到更高壽。最難釋懷的是因意外事故往生者,在外人眼裡看來相當悽慘,在《藥師經》中稱之為九種「橫死」之一,但是對當事者自己來說,或許要比久病死亡者,少受了點病苦的過程,也未嘗不是好事。當然,這些人走得突然,許多事情尚未來得及交待;但縱使留有遺憾,他們在這一生中的任務畢竟已經結束。
  
  曾有些在空難中往生者的家屬表示,亡靈曾托夢給親友,說他們泡在水裡很冷。這種情形是因為亡者過於執著那具遺體,誤以為浸在水裡的遺體還是自己,遺體是冰冷的,便以為自己很冷。其實死亡之後的遺體,已沒有神經的感覺,是不會感到冷熱的。死後仍覺得冰冷的情形,常發生在投水自殺者及空難落海的意外死亡者身上,他們不知道自己已死,又過於執著自己那具浸在水中的遺體。這時家屬必須引導亡者,告訴亡者︰既然已經死亡,就不要在乎遺體的冷熱了。
  
  對亡者的親友來說,悲傷固然難免,但更應該做的是幫忙亡者誦經、念佛、做善事,以一聲聲的佛號,祈求、幫助亡者往生佛國,也可以讓家屬的心靈獲得平靜。既然意外已經發生,無法挽回,家屬一定要化悲傷的心情為慈悲的力量,慰問、勉勵這些亡者,幫助他們往生佛國淨土,這樣才是對他們最大的幫助。
  
  平常日子裡,一般人總認為這種不幸的事情,大概不會發生在自己或是親人身上,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其實,大家最好在心理上都要做最壞的準備,每次出門之後,能不能平安回家,會不會造成生離死別,都是未知數;每天晚上就寢之後,會不會一睡就不再起身,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因此,人們最好有宗教信仰,
  
  才知道如何隨時做好面對死亡的準備,遇到意外時,才不致太過恐慌而不知所措。當然,生命是相當珍貴的,除了作最壞的準備之外,也要有活過百年的打算,才不至於辜負這一期的生命。

 

善用失業的空檔
  
  什麼叫做成功?沒有一定的標準,我認為不論是健康、事業、家庭、金錢、專業技術、各種領域的長才及知識等,如果能夠保持在各自所能做到的最佳狀況,都算是成功。但人生的旅程是不斷向前走的,是經常變遷的,有些狀況看似保持不變,其實是在漸變之中,所以任何狀況,都是無法永久保持的。我們可以練習著保持良好的心情、堅持自己的原則,增長自己的人格修養,但對於個人的事業、家境,對於身體的健康,要想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況,不但很不容易,而且根本是不可能的。
  
  佛教常提醒人要觀「世事無常」,因為世間的任何現象,都會起起伏伏。人生如同爬山,一定會有高低起伏。或許在愛情的路上、人際間的關係上,可以一直維繫好狀況,但在人生其他的境遇中,要永遠維持巔峰狀態是不容易的。例如所謂的「富貴不過三代」,歷史上也沒有不會沒落的王朝,因為有起必有落,當登上頂峰之後,走向下坡是必然的事實。不過,當下坡路走到谷底,無路可走之際,只要打起勇氣向前,必又能開創另一個巔峰。這就如同法國大文豪雨果所說:「黑暗來臨的時候,黎明還會遠嗎?」
  
  目前國內外的失業率都很高,很多人處於失業又失意的狀態,看不到未來的遠景。如能換個角度看,這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這段人生的空檔,正好給我們重新出發的契機,使我們得以轉換至更好的軌道。雖然失業了,但是任何時候都要給自己一個希望,即使覺得自己處於被環境遺棄的狀態下,也不要向命運妥協。
  
  我的大半生經常是在走下坡路的過程中度過,我也經歷過看不見未來的日子,但是我充滿信心,抱持著人生的大方向,不斷地充實自己,隨時做好奉獻自己、利益他人的準備;即使在挫折中,即使我一無所有,也不會喪失我的大方向。所以建議大家,應把挫折當做歷鍊,把失業當作重整步調的空間,只要不因失業而失去生活下去的自信心,什麼正當的工作都可以嘗試,例如去做義工,也能有一份成就感的幸福。
  
  停下向來的工作,並不表示失敗,也並不等於賦閒,因為正要人做、沒有人做的事,可謂俯拾即是。即使擁有高官厚爵,也很少能夠永遠享受尊榮富貴,所以能屈能伸是大丈夫。要知道,當一個階段的任務達成後,就要有轉換下一階段跑道的心理準備,如此才能不斷地欣賞到一個接一個的人生好風光。

 

如何紀念九二一
  
  台灣處於地震、颱風頻繁的地帶。一般人在災難剛過時,總是會深切檢討,但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逐漸淡忘了。對於未來還會不會發生類似的情形,則多半採取逃避的心態,不願多想,總是心存僥倖、得過且過。因此當下一次再遭遇災難時,依然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這個日子,對台灣民眾有著特殊的意義。不論九二一過去多久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百年,大家都仍應保持警覺,做好災難可能隨時降臨的心理準備與應變措施。例如,房子不要蓋在斷層帶上,定期檢查舊屋,避免在河道流經處或溪谷出口附近建屋居住,以防範地震或土石流的侵襲等。唯有從慘痛經驗中記取教訓,才能遠離災難。
  
  我認為紀念九二一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檢查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以及居住環境中是否有安全上的顧慮,提醒大家時時刻刻保持危機意識,凡事未雨綢繆。雖然災難無法完全避免,天災尤其無法抗拒,但如果預防工作做得好,安全係數就相對提高,傷亡與財產損失就會減少。所以,紀念九二一,最有意義的方式就是正面思考,積極面對,而不是只辦一些紀念集會,回想事件當年,重複一次傷心難過。
  
  另一方面,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法鼓山立刻投入災後的人心重建工作,在災區成立了安心服務站,希望以「安心」做為起點,進而達成「安身」、「安家」與「安業」的效果,幫助災民早日走出傷痛,重建社會信心與善良秩序。雖然幾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持續在做,沒有間斷。因為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大地震發生後的五至十年間,地震的後遺症仍然存在。表面上看來,房屋倒了再蓋,校舍已經重建,孩子們也恢復了昔日的笑容,大人也不再那麼愁雲慘霧了。然而地震所留下的看不到的傷痕還是存在,沒有完全撫平。
  
  居住在台北或是其他地區的民眾,因為距離九二一災難現場較遠,很難體會在災民的心底,仍有難以痊癒的創傷。別以為他們已經度過難關了,法鼓山的安心服務站到現在仍在災區提供關懷,因為我們關心的是災區民眾的心靈重建工程。也希望大家能夠共同來重視,協助他們真正走出大地震造成的陰霾。

 

失業時怎麼辦
  
  失業在今天,幾乎已是全球性的問題,只是各國失業率的程度有高低不同而已。失業的人通常非常苦悶,因為必須面對兩種損失:一是收入沒有了,只能坐吃山空,不免覺得憂慮;二是心生挫折感,覺得自己很沒有用、很沒有面子,心理上無法平衡。
  
  「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不僅做學問如此,對於各行各業的工作也是一樣。特別是在今天科技發展快速的社會,工作上必備的技能,如電腦操作及對資訊網路的瞭解,一旦離開職場一段時間,可能就會生疏,也就更不利於尋找新工作,更容易被時代的大環境淘汰。所以許多人在失業後,由於職位的陞遷中斷,職能的技巧也日漸退步,情緒便陷入憂鬱和無力感中。
  
  人在失業時是痛苦的,失業者應該如何安身立命?我建議可以先休息一段時間,到想去的地方走一走、把想看的書看一看、與想念的朋友見見面,或者把有興趣的計畫,趁這段時間以悠閒的心情,好好完成。我就知道曾經有人,在失業期間到圖書館看書,利用這段難得的閒暇做有系統的閱讀;也有人趁這個工作上的空檔,努力於學佛和禪修,當作精進於精神修養的充電時段。
  
  如果現實生活沒有問題,則不妨把失業當成提早退休,力行最簡樸的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處處節省,利用空閒的時間,到非營利事業團體做義工。當義工還是會碰到挫折,但會有成長。目前法鼓山為義工安排有專業課程,讓義工在觀念、技術和人際關係處理上都有成長。因此,當義工也可視為失業時身心安頓的方法。雖然未必要失業了才來當義工,我們的許多義工,並不是由於失業,而是為了奉獻。
  
  或者,也可以重回學校學習。不過讀書也要付學費,如果還付得起學費,就去讀讀書吧!多學會一種專業,或者多一個學位,對於再出發找工作,自然會多一些機會。景氣變差以後,職場上更喜歡用雙學位及多學位的人才。
  
  如果失業之後真的沒有錢,那就要考慮過更簡樸、務實的生活了。然而有些人放不下身段,恐怕才是找不到新工作的原因。擁有博士學位、曾是老闆、經理的人,去當小弟或雜工,乃至撿垃圾、做清道夫也沒有什麼丟臉,工作即是工作,只要不偷、不搶、不做壞事,都是好工作。學以致用、適才適任是平常時期的想法;在高失業率的情況下,有什麼工作能做就先做,騎著一匹馬去找千里馬,才是最務實的生活智慧。
  
  就像美國紐約有一對姐妹,她們大學畢業後失業,於是一方面讀研究所,一方面在紐約曼哈頓的富豪家當褓姆。兩個女孩年紀輕、學歷高,很受雇主歡迎,不但解決失業問題,還把當褓姆的過程與經驗寫成書,那本書後來還上了暢銷書排行榜。這個故事正好說明了,萬一遇到失業,如果能夠面對事實,善加運用,便是人生旅程中的大好轉捩點;幸與不幸,沒有一定,但看如何因應處理。

 

當被癌症撞上時怎麼辦
  
  生存在現代社會的人類,罹患癌症的可能性相當高,因此每個人都要有被撞上的心理準備和高度警覺。這不是觸人霉頭,而是先有居安思危的心防,才能臨危不亂。不過,也不必杞人憂天,過多的擔心和焦慮,只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有礙健康。致癌的原因很多,有些也尚不明確,應該定期作身體健康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平時則應保持飲食正常、作息正常、心情平穩,加上禪修等的精神修養,罹癌的可能性會減少一些。
  
  一旦罹患癌症時,該怎麼辦?只有面對事實,積極治療,試著放鬆自己的身心來面對,並且接受癌症的事實。如果可以做到這一點,病人就會比較輕鬆,也不會讓家人陷於恐慌悲苦的絕境中。我經常勸勉罹患重症的病人:「把病交給醫生,把命交給佛菩薩(或者是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此一來,自己就是沒有事的健康人。」而且我會鼓勵發現患了癌症的人,想做什麼有意義的事、想學什麼有興趣的東西,就去做、就去學吧,只要不太勉強自己的體力。
  
  曾經有一位篤信佛教的醫師罹患了癌症,他不但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把身上的癌細胞稱為「癌菩薩」。意思是說,罹患癌症反而幫助他更積極地修行菩薩道,培養出更深厚的慈悲心與智慧心來。因為他在接受化療的過程中,深刻體會病痛的苦,因而生起慈悲心,治療後當他回到工作崗位上,便以無我的慈悲心看護所有的病患,一改他原本浮躁的脾氣,變得溫柔友善,樂意主動呵護病人。
  
  罹患癌症本不是件好事,若從正向的角度來看待,也可以善用患病的機會來自利利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能夠提前預知死亡,所以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多做自我淨化的工夫。人的一生之中,說的好話通常不多,做的好事也不多,卻還覺得自己是個好人,但在患病的過程中,病人的人生觀多半會改變,態度會轉化,心靈會變得澄淨-雖然身體患病,但是人的素質卻提昇了。何況罹患癌症,縱然已被醫生告知要準備後事,只要不怕死亡,也不等待死亡,說不定還有奇蹟出現。所以有不少人都說感謝癌菩薩使他們懂得人生,也度他們進了佛門。
  
  但這並不表示我們要樂於罹患癌症,而是勸勉癌症患者及病人的家屬,應當做這樣的正面思考。對家屬來說,既然家中有人生病已是事實,就要坦然地接受它,除了細心照顧,自己不要也跟著急壞了、累壞了。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大苦事,平時卻很少意會得到,如果不得已罹患了癌症,或家裡有人罹患了癌症,雖是大不幸事,但不妨就把它看作是現身說法的菩薩吧!癌是菩薩,患者是菩薩,是在共同宣說「苦聖諦」的無上佛法。要處理、要治療、但不用怨怒憤恨,不必憂悲苦惱。

 

 第四篇 生活的指引
  
  紓解壓力的法寶
  
  我有一位信徒的親人因欠下龐大債務逃往海外,他卻因為資財是和那位親人共有的,債主便將他的積蓄、家當都搜括一空,同時他也被限制出境。由於他的公司關了、房子沒了,他只好幫別人做工,但不論他到哪裡工作,總是被債主發現,並拿他的工資來抵扣債務。後來他來找我訴苦說:「師父,我已經走投無路,那個人太可惡了,我想殺了他,然後自殺。」我勸他說:「你殺掉他就是殺人,如果再自殺,就殺了兩個人。」
  
  他會有這種想法是出於無奈,因為那筆債務可能到死都還不完。還好他有朋友收容,三餐也有著落,於是我告訴他,還有這些就很萬幸了,同時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四它的心來開導。如今他的問題雖然仍未解決,但也已平安生活了好幾年。
  
  通常人在稍微懂事後就有壓力感,有的人抗壓性很強,能把壓力當成鍛鍊,但這種人很少。另一種人懂得化解壓力,讓頭腦沉澱後再出發,或是與有智慧的朋友談談話,彼此激盪出解決的辦法。也有人互相發牢騷,或更等而下之的就是跑去狂歡、喝酒,心理的壓力可能獲得一時的紓解;但這是麻醉,酒醒後壓力又回來了。
  
  最好的辦法,是用正確的觀念疏導,不要抗壓,應該要減壓,將壓力化為無形,就像太極拳的四兩撥千斤,利用輕微的力量,借力使力,讓千斤般的壓力自然消失,「以虛待實、以無待有」,既然自己是虛、是無,對方是實是有,壓力便自然化解。
  
  實際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發生任何狀況,必須去面對;遇到任何危機的壓力,不能逃避,不要裝做不知道;然後運用我們的各種資源,包括智慧、經驗、技術、體能、時間、財物及社會關係等,盡力處理;有的人資源豐富,有的人資源有限,有些問題容易解決,有的狀況在處理之後,還是解決不了。就算問題解決不了,至少還留有一條命,所以我們必須學習放下心中的無奈感,不要耿耿於懷,不要為這些事垂頭喪氣、抬不起頭,不要以為因此就做不了人,老是活在悔恨之中。
  
  心煩事雜時容易出錯、容易氣急敗壞,遇到這種狀況時,靜坐是最好的法寶。每天只要靜坐五至十分鐘,頭腦就能沉澱下來;頭腦休息,便可減少心理的壓力,輕鬆面對煩躁的狀況。同時,也要放開心胸,靜觀世間萬象,壓力便找不到自己。
  
  總而言之,遇到壓力大時,千萬不要走上絕路,不要毫無頭緒地想著「完蛋了!完蛋了!」要告訴自己︰「天無絕人之路」,縱然天塌下來,總有辦法解決。

 

如何種植福田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鉢,農夫卻對佛陀說:「我耕田種穀,所以有飯吃;你不耕田種穀,何以要飯吃?」
  
  佛陀說:「我也耕田種穀,我是在所有的眾生心中種田,播下善種子,善根會發芽茁壯;而你布施給我,就像是在種福德田,當我度眾生時,你的供養便在其中。」
  
  有些人為求五福臨門而求神拜佛,認為三妻四妾、兒孫滿堂、華廈百間、良田千畝就是福;其實如果有福而不惜福,只是享福揮霍,這是浪費自己的福報,福享盡就沒了。從佛教的觀點,對福報有四種態度:惜福、知福、培福及種福。知足常樂,稱為知福;需要的東西夠用就好,不浪費,這是惜福;福報不足的人繼續培福;沒有福報的人努力種福。
  
  福少的人,雖然自己擁有的資源少,但也能造福。布施一毛錢,隨喜一句美言、一句關愛的話、一個同情的安慰,都是在造福;所以即使在窮途末路的時候,多說感恩、感謝的話,這也是種福田;看到別人做好事心生歡喜,心裡沒有忌妒,也是種福田。因此,種福田不在於錢多錢少,有錢沒錢,有勢沒勢,力量大力量小,凡是能給人方便、給人無畏、給人安慰,都是在種福田。
  
  一般人認為自己所擁有的,都是憑自己的資本、頭腦、雙手、血緣關係、社會關係,以及身分的人際關係獲得的,所以應該是自己的福報,沒有理由要和別人分享;他們認為所擁有的是憑自己本領賺的,別人沒有本領是活該。會有這樣想法的人,多半不知培福、種福,一旦福報享盡,便是無福的人,所以有「富貴不過三代」之說。有力量的人,應該藉此來照顧他人,照顧一個也好,照顧兩個也好,除了被照顧的人會感謝你,你也會因此得到福報。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我們出生以後,不論付出的是智慧或勞力,其實都極為有限,所擁有的知能、福報,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創造的,是屬於同時代中的大家所促成的,所以有福的人,應該分享給大家,而不是自己獨享,這才稱為真有福報。如果能體認到,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其實都是社會大眾所共有的,自己是在為大眾管理財富資源,在管理階段應該要讓大家得到福利,這就是種植福田。
  
  有些企業家被員工罵、被員工鬥,老闆們覺得員工很可惡、忘恩負義,養他們還被欺負,這其實是雙方面的問題。員工可能得寸進尺,不顧老闆的經營成本;老闆也要自我檢討,是不是對員工太過苛刻,給的福利太少。懂得經營的老闆,會厚待員工,體貼老闆的員工,會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身為老闆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是替大家在做管理,要和員工同甘共苦、共患難,有了盈餘則要和員工利益同享;而員工跟經營者之間,也要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體認唇齒相依、血肉相連的道理。勞資雙方能同甘共苦,為整體社會做出奉獻,這就是合作來種福田的方式。
  
  今天的社會,除了特殊地區的特殊狀況,多半的人都還沒到三餐不繼的地步;所以在知福、惜福的過程中,更要懂得培福及種福。將每月所得做妥善的分配,經營者在不影響營運的範圍內,應該要將一部分財力作為慈善公益之用;一般大眾,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原則之下,應該積極投入種福培福的活動,那就是最快樂的事了。

 

經營婚姻的法寶
  
  根據統計,近幾年台灣的離婚率節節高升,婚外情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這讓許多人的婚姻狀況亮起紅燈。因此,夫妻如何維繫、經營婚姻關係,已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現今社會,離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會結構的變遷,另一是家庭價值觀的改變。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之後,原本的生活結構產生巨大變化,現代社會的夫妻,兩人都在外面工作的比率很高,很容易因忙碌奔波於工作而疏於經營彼此的感情,不僅平日很少交談,有的甚至連假日都沒有相聚的機會。這時候如果在工作環境中有談得來的異性,就容易產生相互的傾慕和誘惑,如此便衝擊到婚姻的基礎。
  
  而且過去的農村社會,對「家庭」十分重視,從中國人講求「落葉歸根」的觀念就可看出。但是現代人對家庭價值的體認正逐漸淡薄中,以前的夫妻即使感情不睦,仍會顧慮到親子等家庭結構而不會輕易離婚,現代人卻可以在親子與夫妻之間,有分別的選擇,也導致婚姻關係愈來愈脆弱。
  
  我曾經遇過一個例子。有一位女士的婚姻亮起紅燈,她說她的先生不體貼、脾氣不好,恰巧這位女士在職場遇到體貼的男同事,就展開了婚外情,因而陷入苦惱,於是來問我該怎麼辦?我告訴她,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個性,就好像有人喜歡吃辣,有人喜歡吃甜,妳不能要求對方和自己一模一樣。也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的優缺點,為了維繫家庭,夫妻之間必須相互尊重、體諒對方,否則任何男女之間的婚姻和感情都難以延續。何況作為一個佛教徒,佛教所說的「不邪淫」是必須遵守的。這位女士後來便回心轉意,和她外遇的對象分手,與先生歸於和好。
  
  站在佛教徒的立場,我認為維繫婚姻關係必須運用兩件法寶,那就是「智慧」和「慈悲」。用智慧化解夫妻間的困難,便是清楚判斷問題的根源所在,千萬不要只因為細微的性格不合、意見分歧而輕言分手。用慈悲的態度愛護、關心另一半,包容、寬恕對方的缺點,肯定並且學習對方的長處,這樣才能使婚姻關係長長久久維繫下去。
  
  過去中國社會對婚姻的觀念是三從四德、夫唱婦隨、嫁雞隨雞,當然這對女性不公平,也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標準。所以我並不完全反對離婚,但仍希望兩人既然選擇結婚、組成家庭,就不要輕率地離婚,因為這不僅影響夫妻兩人,對雙方的家族和小孩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也讓社會付出了不安的成本。因此,夫妻間必須運用智慧與慈悲,多一些寬容及體諒,少一些計較及猜疑,以彼此的愛護與關心,來努力經營幸福的婚姻。

 

邁向家庭和諧之路
  
  由於社會型態的轉變,也影響了傳統的大家庭制度,許多新的小家庭問題,便因而產生。新的家庭問題主要來自於夫妻間思想、性向、性格、認知角度的不同、生活習慣的差異等;乃至於心力、體力等的不同,婚後便容易出現溝通不良的情況。
  
  夫妻間容易有隔閡,親子之間也有代溝。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減少,孩子年幼時送去托兒所,或交由褓姆照顧,父母則在職場上賣力工作。親子關係的疏離,已成為現代小家庭中的常態,現代人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大家庭生活了。
  
  所以,現代家庭和諧的維繫之道,就顯得格外重要。先說最容易有紛爭的婆媳之間,通常婆婆都希望媳婦像自己的女兒般乖巧,或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標準。但每個人的標準不同,為人媳婦者固然應盡可能體貼孝順婆婆,不過她仍是別人家的女兒,所以婆婆對媳婦應該要多體惜、多包容。
  
  此外,兒子既已結婚,就交給媳婦照顧了,不要一天到晚嘀嘀咕咕,要求兒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兒子成家之後,最好讓小倆口有自己的天地,當他們回家探望父母時,大家很歡喜地相處,若能如此,親子間就會減少很多糾紛。
  
  至於夫妻之間,不要將對方視為自己的財產,而要視為共同相攜而行的伴侶。在情感上可以將對方當成自己的另一半,可是不能要求對方凡事都要順從自己;如果要求對方以自己的想法思考,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強求對方變成自己的化身,這樣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應該讓對方回歸他自己,依各自的性格、方式做事,同時尊重彼此的想法與習慣,相互都願意做一個配角,學習對方的優點,原諒對方的錯誤。
  
  至於對小孩的照顧,夫妻雙方也該多留心,要多瞭解小孩的心理,知道他們的希望與需求是什麼,當孩子的朋友,做個從旁協助的顧問,而不是一個威權的操控者。孩子從小到長大成人,會產生很多的改變,尤其到了青春期,是一個重大的轉變期,生理上的成長,會導致心理上的變化,千萬不要指責他們是叛逆。父母親在瞭解這些之後,應當站在孩子的立場幫助他們走過青春期的成長路,引導孩子辨認是非,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不懂是非,如此便能降低親子間的衝突了。

 

退休生活是另一種風光
  
  凡是在工作上奮鬥過的人,退休雖然是一生中必經的過程,可是有些人一旦退休,在心理及生活上就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以宗教的觀點來看,人生在世本無所謂得失,人生就是一個接連不斷的起伏過程,如同登山者爬到山頂之後,還是必須下山;上山時欣賞大好風光,下山時也可欣賞另一種風貌。既然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為什麼不能瀟灑一些呢?
  
  退休是個人對社會責任、對家庭責任的告一個段落,卸下職場的重擔,又可以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若能作如此想,就不會有失落感了。其次必須認知,退休的人並不等於無用的廢物,退休的人也不等於失去人生的價值。因此應該在接近退休年齡之時,做好更上一層樓的準備。
  
  由於醫療保健的進步,現代人能活到七、八十歲已不是難事,從一般退休者的六十五歲算起,還有五至十五年的光陰。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七十歲之後,乃是人生的黃金歲月,不要說成是黃昏歲月,應該要好好享用。如果身心條件還好,可以開創事業的第二春,例如從事社會公益慈善工作的服務,或是從宗教的信仰和實踐中自利利人,也可以發展文藝、運動、旅遊等的興趣。有些人在退休後才開始念大學,參加讀書會,有些人則在退休後開始學佛參禪、學畫畫、雕塑、書法、練拳等,這些都是能讓老年人身心健康、安定、踏實的活動。
  
  但是人生的終點站一定會到來,因此退休的人,應該早些開始有宗教生活的修養日課。雖然說不論是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需要有宗教信仰,但對於退休之後的人,信仰更顯得重要。有宗教信仰的人,最好也要安排宗教生活,所謂宗教生活,包括每天晨昏誦經祈禱,定期到寺院禮佛共修或上教堂做禮拜彌撒等。尤其退休後的人,這樣的宗教生活最好要多安排,例如學佛的人每天要做固定的課誦,每個月要安排一些時段參加宗教的團體活動,每年要安排某些時段在寺院裡精進修行及做義工。尚未退休之前,時間很難控制;退休之後沒有事業上的束縛,時間比較容易安排,因此可以多參加念佛、禪修、誦經、抄經、弘法、助念、關懷以及宗教服務等活動。
  
  宗教上的修行有相當的用處,它是對生命的一種體驗,有了宗教的生活,面對人生的最後,可以坦然、喜悅地迎接最後一秒鐘的到來;不再是一種恐怖經驗或末日來臨,而是另一個希望的開始,讓生命再度升起安全感,這種觀念一定要透過宗教生活才能體會。尤其佛教徒相信,只要平時的信願行具足,臨終時必感諸佛菩薩的接引,那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無限的延伸,還不歡喜嗎?
  
  人世間的環境只是一段旅途,當我們走完這個階段後,就是另一個菩薩道階段的開始。這些都是藉由宗教信仰、宗教生活的體驗,為退休後的生命注入新希望的力量。

 

成為「是」的父母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現代人需要好好反省這句話的意涵。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指養育、照顧自己的後代很重要;另有一句話說:「養不教,父之過。」則是強調父母對兒女的慈愛、培養和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好好教育下一代,父母親是有過失的。
  
  在中國古代的祭祖典禮上,長輩甚至讓年齡最小的兒孫坐在祖先的位子上,被當成祖宗祭祀,稱為「立屍」,意指對兒孫的培養就是對祖宗的回報。因此,現代孝道的精神,並不是單方面要求兒女對父母的孝敬,而是父母也要付出對兒女的關懷;只有這樣才能心無愧疚地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然而很多現代人,在生完孩子後,就交給媬姆照顧,無暇親自教養,這是未盡父母全責;盡責的父母除了給養孩子,還要以愛心照顧、培養親子感情,從潛移默化中陪孩子成長。時下有些父母,原本不想生孩子,不小心懷孕有了孩子,只好勉強養育,潛意識中認為孩子是個累贅,更不用說真心疼愛了。也有家長因為自身的精神或心理有問題,或是生活及家庭有問題,因而棄嬰、虐童,甚至凌虐致死的新聞也時有聽聞。所以說現代社會中,很多的父母不像父母。
  
  當然絕大多數的現代父母,還是把小孩當成寶貝來疼愛的。根據統計,把一個小孩栽培到大學畢業,光是費用就需要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負擔相當沉重。也有的父母為了籌措小孩的教育費、生活費、醫療費等,只好到處兼差拚命工作,結果缺少時間陪伴小孩,使得孩子感覺不到親情的溫暖。而且現在多半的家庭,都認為孩子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點上,所以除了上學之外,假日及晚間都要送去補習學科及才藝,不但小孩很累,父母也很累。可見得要成為「是」的現代父母,真是很不容易。
  
  因此,結婚後有計畫的生男育女是應該的,如何栽培孩子,也應該有計畫,例如分多少時間給孩子,賺多少錢供孩子做生活費及學費。然後別忘了古語所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必為了孩子的成家立業操太多的心,要留多少錢給兒孫,那是沒有底的,所以也是沒有必要的。盡心盡力把孩子帶大,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為孩子作參考性的規勸勉勵,和他們做朋友,但不需要幫孩子安排他們的人生,庶幾可以算作「是」的現代父母了。

 

健康的工作態度
  
  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類,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為了生活。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跋山涉水,畜牧牛羊,都是為了生活。現代人上班下班,勞心勞力,還是為了生活。
  
  由此可知,工作的基本目的,就是在於糊口,為了取得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所以大家需要有工作。現代人的工作類型很多,古代中國有三百六十行之說,現代人有千萬行業,其共通點都是在證明,要付出辛勞才能生活。
  
  如果說工作是為了生活,其實,要生活就必須工作,但工作則未必是為了要拿薪水。很多地方的義工,或稱志工,沒有拿薪水,卻也工作得很忙碌,我們不能說他們沒工作,他們只是在做沒有拿薪水的工作。如果希望生活得快樂,縱然是為了薪水,也不要時時刻刻在算計,工作一小時可以拿多少錢?錢少工作多划不划算?與其他人的工作量比較,自己是不是吃虧了?領一樣的薪水,自己的工作是否比他人更加忙碌?若不從「工作就是工作」這個角度出發,無論做什麼,工作一定都不會快樂。
  
  健康的工作態度,不僅是為了薪水而已,除了是為生活,更是為了服務他人,奉獻社會,使社會進步,也使自己的生命品質成長。工作的質量和薪水的多寡,不一定能成正比,唯有好好運用工作的機會及工作的環境,讓自己成長,也使他人受益,自利利人,工作才會愉快。
  
  如果把工作當作為社會大眾提供的奉獻,便是透過工作而將個人和社會大眾結合在一起,甚至也與現前的環境及未來的歷史,結合在一起了,這便是化自私的小我為無私的大我。如果能達到這種地步,你的人格,便與宗教家及哲學家的層次相當了。

 

新時代的工作態度
  
  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因為交通工具不發達,從鄉間到城裡走一趟,往往得花很長的時間,更別說是遠赴異國了。然而對現代人來說,縱橫、跨越、往返於地球上的任何兩個端點,早就變成簡單而且稀鬆平常的事了。好比台灣與紐約兩地,有時候我甚至覺得美東的紐約比台灣的高雄還近一些,因為我平均一年去高雄一趟,去紐約則至少兩次。因為往返頻繁,對空間的距離感便縮短了。
  
  同樣地,我們每天接觸到的人、事以及資訊的數量,是非常驚人的,所以現代人的時間感也變短促了。例如,台灣每天約有幾百本新書問世,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新書數量,更是難以估算。莊子曾說:「生有涯,知無涯」,相較於古代人,現代人要學習的知識就更多了,怎麼學也學不完。資訊擁塞,知識爆炸,相對於我們所擁有的時間,就顯得格外短缺了。
  
  因此,現代社會中出現了許多身兼數職的人;有能力的人,一個人可以兼任數項職務,時間當然不夠用。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還非得在限期之內完成職份內的工作,當然就會緊張。有些人白天做不完的工作,下班以後還得帶回家做,而明天一早起來,又有新的進度要趕。在這麼忙碌的工作中,如果不擅於支配時間,不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情與心態,就很容易害病。面對繁重的工作,最好是練習著「要趕不要急,要忙不要亂,要鬆不要緊」。
  
  我自己也是非常忙碌的人,我的經驗是:「要趕不要急」。工作要趕,但是心不要急。心一急,身體一定跟著緊張;身體一緊張,就會影響到工作效率,不僅工作品質不好,對身體健康也不好。忙,沒有什麼關係,但是「要忙不要亂」,如果急急忙忙地趕工作,很可能因忙亂而造成錯失。
  
  如何才能不急不亂?那就得練習著「要鬆不要緊」,便是要使身體放鬆,平常可以練習著讓自己的臉部肌肉、眼球以及小腹放鬆。如果眼球無法放鬆,臉部肌肉一緊,小腹就會跟著緊;長時間下來,就會感到身心疲憊,做事容易疏漏,也容易生病了。隨時隨地練習著讓自己作幾分鐘的休息是很重要的,在辦公室也好,在交通工具上也好,只要一有時間,就要掌握機會練習將身體放鬆,這是小小的休息;如果更進一步,練習著隨時可以睡著,隨時可以醒來,哪怕只有三兩分鐘也很有用。許多大忙人都必須練成這個本領。
  
  人必須認真工作,卻不要變成工作狂。所謂工作狂,就是有工作的時候拚命做;沒工作的時候覺得無聊,非得多找事情來做不可,把自己逼得非常忙碌,才能過日子。實際上這是因為心不能安頓,由於無處安心,所以要找工作來填補空虛。
  
  如果把工作當成是一種奉獻的機會,是一種藝術的把玩,是一種生命的欣賞,就能在輕鬆的身心狀態下,把工作做好了。

 

不要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絆倒了
  
  由於工商業社會的競爭激烈,使得許多父母存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想法,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有出息,長大之後能夠出人頭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擁有成功而且令人羨慕的美好的人生。
  
  但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卻未必都能成為父母預期中想塑造的那條龍或那隻鳳;甚至由於父母的期望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導致親子之間感情的對立。曾經有一位事業有成的父親,為了讓兒子繼承自己的事業,從小就培養他往特定的方向發展。但是這孩子從小叛逆,凡是父親要他學的,他一概沒有興趣,後來還離家出走,四處流浪,成了街友。可喜的是,這孩子並未迷失自己,後來他靠自己的力量,重回學校讀書,也培養出自己的專業。可是跟他父親的關係,卻再也無法改善了,而他的父親很後悔,本來想栽培兒子成龍,結果卻失去了他跟兒子之間的親情。
  
  西方社會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通常抱持另外一種態度。我有一位西方弟子,在小孩五歲時,慎重地為孩子選擇了一所幼稚園。他挑選的是不教讀書的幼稚園,不會整天逼著孩子記單字、讀書、背書,而是陪著小孩玩各種各樣有趣的玩具和遊戲。孩子在幼稚園天天玩得很快樂,也學會很多東西,到了上小學後,便成了一名資優生。
  
  今天台灣的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為小孩安排過多的學習課程,每天學校的課業已經夠多了,放學回家及週末假日,還要送他們到各種補習班和才藝班,結果父母花錢又耗神,苦了孩子卻未必有多大用處。做父母的應該盡量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應該讓他們自然而然走出一條路來。
  
  我知道有一位年輕的女鋼琴家,從小就對音樂展現特殊的天賦。她的父親是位音樂老師,只為她買了一架鋼琴,並沒有急著同時送她去學其他樂器,而是默默觀察她對勤練鋼琴的興趣。結果這孩子在十幾歲時,一舉奪得國際音樂比賽的大獎,站上了國際舞台。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於孩子的前途,須有對的環境,適當的天資,自發的興趣,加上勤奮專心的努力。
  
  身為父母的人應該謹記,不要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給絆倒了!起跑點並沒有所謂的輸贏,只是一個摸索、一個開始,不要把這個點看得太嚴肅。在兒童期培養孩子的興趣,瞭解孩子的天資及性向,再提供一個對的環境,其他的就毋須斤斤計較起跑點上的得失了;否則盲操瞎練,只會在起跑點上把孩子絆倒而已。
  
  當然,只有少數的孩子,自幼便展露某方面優異的天賦及興趣,多數的孩子,不容易看出他們有什麼特殊的資質。有的孩子對什麼東西都好奇,似乎樣樣東西都有興趣;有的孩子看來就是呆呆笨笨的,似乎對任何東西都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就要靠父母的引導及安排了,從最容易學會的項目安排起,學會了一項,專精了一項,再學第二項;如果第一項學了一陣子不想學,便換第二項;萬一安排任何一項,都不願學,父母就得付出耐心,培養孩子的興趣了。
  
  我認識一個青年畫家,從小喜歡亂塗亂畫,不喜歡讀書識字,使得父母非常失望。結果這孩子長大後卻成了一位知名的暢銷漫畫家,你說他是由誰在起跑點上栽培的呢?

 

 怎樣看待貧富差距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低迷狀況之下,台灣社會出現了所謂的「新貧階級」,貧窮儼然已成為國人心中的隱憂。為什麼我們對貧窮如此憂懼?因為貧與病往往相連、貧與困常常分不開,所以「貧病」、「貧困」成了貧窮的寫照。事實上,貧窮不一定是壞事,寒門出狀元,窮人也不一定沒有未來。古今中外,許多影響時代的大人物,多數是從貧困中成長過來的。像我從小就是在清貧的環境中長大,一直到五十多歲,身上經常是沒有錢的,也沒有人願意借錢給我,生活雖困頓,但還是快樂自在地活過來了。
  
  我真慶幸我是出生在二十世紀三年代中國大陸的一個貧農家庭,那是一個兵荒馬亂、旱澇不斷的年代,家中經常斷炊缺糧,依照通常人所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我的父母應該是生活在愁雲慘霧的深處了。可是,也許我的父母已經貧賤慣了,反而不知道要悲哀什麼,倒是常常聽到父母安慰全家大小說:「天有好生之德,地無絕人之路。」多走一步算一步,多活一天算一天,船到橋頭自然直,好好地努力活下去最重要。憂悲愁苦沒有用,想想辦法最要緊。有啥子辦法?有糧食很好,沒有糧食的話,樹皮、草根、觀音土,也可以果腹!我們家就真的吃過一陣子榆樹花、楊柳葉、茅草針,以及河邊的馬蘭頭、野外到處都有的鵝臥藤;這些原來都是餵豬飼羊的草料,所謂飢不擇食,大家還是吃得開開心心。在那個年頭的農村裡,家家都貧窮,包括極少數的小地主家,由於租糧收不到,生活條件也好不了多少。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指物質貧窮並不是最糟糕的,心不平衡才是痛苦的原因,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分配不均。從當事人的角度來說,貧與富所造成的階級差距,主要是來自社會地位的評比。窮人與富豪一經比較,便顯出彼此間的差距,這是許多人之所以無法忍受貧窮,甚至盡其一生都在賺取更多錢的原因。因此有人說,資本主義的社會有政治自由、經濟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就是沒有貧窮的自由。因為貧窮會讓人失去社會地位,失去親戚朋友,連家人也可能看不起你。這主要是由於大家的心靈貧窮,倒不完全是因為物質生活的貧窮。
  
  台灣近幾年來,由於已有非常多中小企業關門歇業,失業人口大幅激增,而過去被民間視為理財管道之一的銀行存款,也在趨向零利率化之後,更加深民眾對財產貶值的恐懼,這便是造成新貧階級的主因。
  
  新貧階級的激增,是不是說富豪人家也一併減少了呢?並非如此。部分科技新貴、資訊寵兒與轉型企業,在這一波全球不景氣的風浪中,仍創造了可觀的財富;反倒是中產階級則可能因為被裁員或減薪,而讓原本過著小康生活的家庭,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所以,真正的狀況是「富者自富,貧者自貧」。
  
  如何能夠抑止貧富差距的繼續擴大?我對於此當然是外行,所以不敢置喙,我只以一個宗教師的身分認為,若能促進財富的流通,便可拉近貧富的差距。任何財富的創造,並不是單靠某些個人的能力,而是由整體社會所共同促成,無疑也是整體社會的共同財富。富有的人,是以自己的福份、智慧及專業,為社會經營財富,故應該建立布施的觀念,將財富分享給社會大眾,從事公益的福利及文化等事業,或協助政府共同改善弱勢團體及貧窮者的生活環境,以作為回饋。
  
  不過,人有勤惰、智愚、賢不肖、殘障與健強等的不同,要徹底彌平貧富之間的差距,在現實社會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從佛教的觀點來說,造成貧富差異的原因,是與每一個人在過去生中曾否多結眾生善緣有關;或是菩薩為了示現貧窮相,而以窮人之身於今世之中現身說法。貧窮本身不是罪惡,窮人也不需自卑。如果具有大福報的富人能夠布施,把財富分享給社會大眾,貧富之間的差距或許就能減少一點,社會也會祥和一些,自己的福報也會更加成長一些了。

 

第五篇 生命的智慧
  
  原諒的智慧
  
  法鼓山有一位女信眾在榮民總醫院工作,有一天她騎著腳踏車在路上被機車撞倒,結果肩胛骨、下巴、腿部都受了傷,傷勢十分嚴重。幸好一位好心的路人幫她將肇事的車輛攔下,並且報警處理。後經警方調查,才發現這位肇事的車主,是無照駕駛的年輕人。但這位信眾並沒有要求他賠償,只請他送她到榮總去接受治療,並且勸導這位年輕人,不要再無照駕駛。
  
  這位年輕人看起來相當乖巧,不但應允了她的要求,同時也聽從她的開導,還到農禪寺皈依三寶,受五戒、菩薩戒,甚至打了禪七。過了一陣子,有一天年輕人告訴她,他需要一筆錢進學校唸書,這位女信眾信以為真的借了他二十萬元,從此之後,這位年輕人就再也沒有出現了。後來這位女信眾跑來找我抱怨,我告訴她:「原諒人不是不好,但是需要有智慧,如果能先瞭解他的背景,或許就會發現他來寺院參加活動的目的不在學佛。」
  
  但是,要有智慧地原諒他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會上有的人犯錯之後,會表現出很有悔意的樣子,但他並不是真的感到愧疚,他的道歉只是想要尋找第二次傷害人的機會。如果輕易就原諒了他,不但對受害人不公平,被原諒的一方,也會因為沒有得到警惕而繼續傷害他人,並習以為常。不過,大多數人做錯事之後,會打自內心認錯,並且不犯第二次,這種人當然就要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因此,寧可相信犯錯的人有心改過,不要不給他們機會。
  
  另外,當別人犯錯的時候,我們心中不要記恨;反而要記取教訓,感謝能學到一次經驗。記恨只會讓自己心裡受到更多的傷害,一直處於哀怨不平的情境,認為自己受了委屈、不公平,心中常常耿耿於懷,老是惦記著「對方欺負我」。不能釋懷是痛苦的事,明知痛苦,何不放下!
  
  因此,面對別人的過錯,不要以怨恨心去報復,或是心懷要對方接受懲罰的念頭;而是要以智慧找出一個能使對方受到制衡的方法,這是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必須付出代價。給予原諒,也是給予教育的一種方法,藉此機會不但可以改變犯錯者的人品,也可以改變犯錯者和別人相處的心態,使犯錯者受到感動而引發自我約束的動力,這才是有智慧的原諒。
  
  曾經有社會大眾針對在校園連續強暴女生的「華岡之狼」,是否應該獲得假釋,讓他回到學校就讀的問題,引起廣泛的討論。我們的社會當然應該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不過,那些受過他侵害的人,會怎麼看待呢?回到學校之後,同學們怎麼看待他呢?「華岡之狼」所牽涉的是心理問題、生理問題、家庭問題以及社會問題,這些都是有待處理的問題。因此在他回到校園之前,必須採取妥善的措施和準備,才會對他有幫助,也才能使社會得到平安;否則對社會、對當事人都不一定是好的。

 

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話似乎給人很樂觀的感覺,但其實也暗藏了灰暗的一面,那就是成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樂主義,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心態。
  
  從正面來看,天長地久是一般人的希望,也是古老的哲學思想,認為天與地是有始無終的、是永恆常住的,卻不知道天地本身也是無常的。「天」原是非常抽象的,乃是形式上的存在,若就有形而具體的天體來說,太空中的銀河、星辰就是天;一般人所接觸到的天,則是指自然界的現象,例如寒、熱、冷、暖、陰、晴等,是天氣的常態。但是春夏秋冬在變化,風雲雨露也在變動,這就是無常;天在變,地也在變。所謂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高山變大海、大海變高山。既然天地萬物都不斷地在變,天長地久的期望,根本是不存在的。
  
  那麼,暫時能擁有的究竟是什麼?通常人們想到的是美眷、兒孫、物質、財富、名位、權勢,以這些來代表幸福快樂與成功。但是,擁有了這些東西,也會產生變化,擁有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消失。此外,所擁有的東西,不見得都是美好的,譬如,颱風正在侵襲的時候,你可以說擁有一個颱風;正在地震的時候,可以說擁有一場地震,因此,擁有也可能即是苦難。
  
  前一陣子有人告訴我,他很慶幸在去年捐款給我們法鼓山,假如當時未把那筆錢捐出來,現在也不是他的了,因為他的股票都在最近一年內賠光了。他曾經擁有很多錢,捐出的當時,雖然少了些資產,但是,內心卻有了滿足與歡喜。因此做這件好事,並沒有讓他失去什麼。所以說物質只能暫時擁有,而精神上的擁有,則可以保持長久。
  
  很多人在當了官之後來找我,我經常跟他們說,當官之後要多制定便民政策,官位的變動是很快的,但是你所做的好事,會留下來惠及後代。事實上不論是當官、做生意,只要在你的職務上留下功績,縱使職位會隨環境變動,但是你對這個社會的幫助、貢獻、成長,卻可以流傳長遠。抱持這種觀念,人們就不會產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了。

 

互信的建立
  
  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建立在誠懇的基礎上,有誠意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無法彼此互信的人們,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懷疑別人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傷害自己。尤其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只要一牽涉到利害關係,包括金錢利益、地位名望、男女感情等的爭奪之時,為了保護自己,無不時時提防別人、處處懷疑別人。
  
  偏偏人很善忘多變,幾天前被人欺騙後還很生氣,今天他給你吃幾塊糖,你又覺得這個人不錯,心想可能是自己弄錯了,又與這個人和好。但這幾塊糖可能是誘餌,讓你再次上當。這種多變的人到處都有,防不勝防。這樣說來,在現代社會中想要建立互信的習慣與風氣,似乎很悲觀。
  
  其實倒也不必悲觀,只要我們不期望得到非份的利益,別人怎麼講、怎麼說、怎麼玩,我們都不會受騙,也就不會損失。金光黨專門針對人們喜歡占便宜的心理而行騙,只要有非份之想的人,就會受到欺騙。就像是修行禪定的人,如果希望很快能得到神通、感應,就很容易招致奇怪的身心反應,甚至引來鬼靈附身,靈體把你當成媒介來控制;如果你的心無所求,放下自私心、執著心,用這種態度修行就會百邪不侵。
  
  雖然目前社會上很多人不可靠,但也不用太過擔心,自己仍要以誠待人。誠懇不是傻瓜,坦承的意思是不要欺騙,但也不需要把自己的全部告訴不相干的別人,人家想知道的,你能說多少就說多少。例如每到選舉的時候,我絕不會表達我的政治立場,人們問我投票給誰,我不會說,也不會主動向任何一位候選人表白。
  
  保密不是不坦承,坦承的意思是不欺騙。以我而言,我不會告訴對方假的訊息,真訊息能告訴對方的,我就說,不能說的,就不說。這讓人覺得跟我相處是很平安的,至少認為跟我相處,我不會傷害他。不管對方是否讓人信任,至少我們要做到讓人信任,如果每個人都能這麼做,就不會有人受害,也不會有機會讓人害人,彼此間的互信就很容易建立起來了。

 

理直氣「和」
  
  近來發生許多的社會事件,都是由於當事人的情緒失控,而鑄成了大錯,令人感到相當惋惜。其實每個人都會「生氣」,但表現方式不同,有些人生氣時悶悶不樂、有些人變得脾氣暴躁、也有人選擇訴之以暴力,結果是自害害人,也造成了社會的不安。
  
  生氣真的很不好。從身體來看,因為不如意而生氣,血液會很快的往腦部衝,危害健康;由於情緒失控,於是非理性的言語、粗暴的肢體動作就會出現,結果傷了人,更傷了自己。因此「氣」還是少生為妙。
  
  古人說:「和氣生財」,這裡的「財」,除了物質上的財產,尚有精神上的財產。很多人因為常常生氣、情緒失控,不僅賠上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損失更多。所以要隨時保持「理直氣和」的習慣,不要相信俗話說的「理直氣壯」,否則就會有生不完的氣了。
  
  只要是人,都難免會生氣。以我個人為例,當我遇到弟子做錯事,或見到他人犯了很嚴重的錯誤時,也會有生氣的感覺出現;但我不會生氣到讓自己痛苦,更不會讓對方感受到我的情緒失控。想要情緒拿捏得恰到好處,這便需要用智慧來化解,用修養來消融。
  
  一旦生氣而控制不住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如果在生氣前已經感覺有預兆時,佛教徒的做法是口中多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來尋求心情的平靜;若是非佛教徒或一般人,可以調節自己的呼吸來緩和情緒。如果是突然控制不住而生了氣、動了怒,最好能馬上想到和自己有衝突的對方,一定也有他的原因,轉而以慈悲心看待他,向他說對不起,不論對方是妻子、丈夫、孩子、朋友、工作夥伴等,都應該如此。
  
  曾經有一個例子,有位媽媽心情不好,又聽到自己的孩子不停地叫「媽媽」,使得她心情更煩,就打了孩子一巴掌;當孩子難過得正要哭的時候,媽媽突然覺得自己不對,馬上向孩子說:「對不起!剛才媽媽情緒失控,不是故意的。」這個孩子也很有趣地回答說:「那以後可以打輕一點嘛!」可見得自覺性的自制,能夠適時化解衝突和對立。試想,如果這位媽媽沒有向小孩道歉的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會造成多大的創傷,可能一輩子都不容易平撫。
  
  面對生氣,要學會「反觀自照」,也就是照一照自己的心念,問一問自己為什麼要生氣?一旦常常照這面反省的鏡子,就會發現,根本是可以不用生氣的。很多人把小事當大事,其實,天下根本沒有事-沒有大事,沒有小事,更沒有需要生氣的事。

 

生活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
  
  大多數的人,並不明瞭生活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一般人在小的時候渾渾噩噩;長大之後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然後孩子長大了,自己退休了,便等待老死。另外有一些人,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當大人物,要賺大把的錢。
  
  有些聰明人懂得規畫自己的生涯,他們在有了人生閱歷之後,便確立好將來的生活方向。譬如說五十歲的人,希望未來的十年能夠做些什麼;到了六十歲,如果身體還健康,又為自己規畫另一個十年計畫,但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何在,卻仍舊不太清楚。這些人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卻不曉得生活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在哪裡。
  
  生活的意義在於自我的成長,生命的價值在於與他人分享。生活是個人的成長,生命是個人與群體、個人與歷史關係的互動。個人的成長,在於安身立命、培養人格、奠定自己立身處世的道德規範;生命的分享,在於社會責任及歷史責任的承擔和延伸。因此,生活的規範有限,生命的價值無限。
  
  生活的意義,不僅是肉體的生存,更在於心靈的成長。成長的過程起起伏伏,不是金錢數字所能衡量,有形的物質層面和無形的精神層面,不一定成正比。當一個人的人格墮落之時,也可能正是他的財富權勢快速增加之時,當一個人的人格昇華之時,他的生命價值就相對提高。
  
  人的價值,往往在人際互動之時彰顯出來。人際互動有兩種,一個是「接受」,另一個是「付出」。接受是受報,付出也是受報,但受報是被動的,感覺上似乎是身不由己,如果換個角度思考,把它當成是主動的還願,那就是心甘情願的了。接受的項目包括接受親屬、接受老闆與部屬、接受技能及智能的培育,從生存的環境、人類的歷史,接受各種各樣的資源。接受不是壞事,人際間的互動關係,很多時候就是建立在接受上。
  
  至於付出,可以是痛苦的,也可以是愉悅的,付出自己擁有的智能、時間、技術,及各式各樣的財物資源、社會資源,因為付出,而顯現出生活有意義、生命有價值。但有時候我們必須因付出而接受飽嚐痛苦的經驗,這時不要沮喪,想想我們總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別人,或許已經事過境遷,但我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這種付出雖然痛苦,卻能使生活更充實,生命更豐富。因此,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付出時,不妨把它看作是過去生中所許的悲願,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便可將這種痛苦轉化為快樂。正像是父母為兒女做數十年的牛馬,都覺得是樂在其中的事。

 

如何不生氣
  
  現代人強調EQ的培養,其實EQ就是情緒管理的人品修養。有些人外表看似平靜,但內心卻充滿矛盾與掙扎;有的人在公開場合脾氣很好,但是回到家後,就將內心的怨怒完全發洩出來;有些人為了達成某種目的,在某些場合中表現得文質彬彬,一旦目的得逞就原形畢露。
  
  這些表面和善的人,比起無法控制脾氣的人還危險,因為他們藉由外在的偽裝,掩蓋內心的矛盾衝突;有些人甚至可以將惡意邪念隱藏許多年,一旦他們所要謀取的東西到手之後,就立刻翻臉,變成了另一個人。反倒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比較不可怕,和他們相處也不一定有衝突;這種人的煩惱通常不會很多,反而是那些偽裝壓抑私欲的人,煩惱比較多。
  
  不過,這並非鼓勵大家直接將情緒寫在臉上,或遇到不滿時便立即表達出來。心直口快、情緒不穩定的人,其實是不適合擔任教育、關懷、公共服務,以及各項領導工作的。因此宗教師、教育界人士、政治人物、企業家等管理階層人士,更需要做到情緒管理的功課,否則不僅自害,也會害了部屬、家人、親友乃至社會大眾。
  
  然而,情緒穩定並不等於壓抑情緒,尤其現代社會變化快速,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化解負面的情緒。首先要學習轉變自己的觀念,當有逆境現前時,或在遇到瓶頸時,或在遇到不順遂的挫敗時,不妨告訴自己,在戰場中,擅於用兵的人,不宜輕易動怒;看過武俠小說的人,也都知道,武功高強的人,不會輕易生氣。因此,真正要解決問題,不是光靠發發脾氣、耍耍性子就能完成。如果錯誤在對方,應對他生起憐憫心,哪裡還會生氣;如果錯誤在自己,應該馬上改過,怎麼可以生氣。
  
  但是,僅有不生氣的觀念,還是不夠的,必須輔以方法來練習配合。當發覺自己生氣時,可以把注意力的焦點轉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欣賞呼吸的感覺,體驗呼吸的進與出,並且告訴自己,即使受到委屈,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就是享有完整的生命,生命既然尚是完整的,又何苦生氣。
  
  此外,生氣之時,也可以到戶外散散步,或看看窗外的風光,或觀賞一下周遭人事物的或動或靜,都是一幅一幅的畫面,都有一則一則的故事,不用多少光景,你的氣就消了。
  
  可是有些人是藉由猛喝酒、猛抽菸、睡悶覺來躲避情緒的衝擊,但是當你醒來之後,只要一想起受氣之事,痛苦的情緒又很容易復發,所以,那不是解決生氣問題的好辦法。

 

怎樣才能成功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夠產生活力;如果活在絕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沒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人都必須有的。
  
  多數人都有夢想、都有企圖心,不過,只有少數人能完成夢想、實現企圖,事與願違者比比皆是。有些人汲汲營營於名利的追求,然而命運捉弄人,意想不到的阻礙卻經常發生,於是便產生了「求不得苦」。佛陀曾說人生有八苦,其中有「求不得苦」與「壞苦」;「求不得苦」很容易明白,至於「壞苦」的意思,是指即使求得自己所想要的東西之後,雖然很歡喜,卻無法永久保有它,這時就會感到煩惱痛苦。得而會失、成而會敗、起而會落,便是壞苦。
  
  曾經,美國有位獲得高額樂透彩金的男子,當記者第二天去採訪他時,他卻開始發愁,因為突然獲得這麼大筆的財富,讓他不知所措,擔心被搶被偷,竟然在攝影機前嚎啕大哭;之後,這個人便憂鬱而死。看來,即使一夜致富大有所得的人,也未必幸福。
  
  能不能成功,可不可以心想事成,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跟各人所處的時空環境等條件有關。除了自己的條件與善根福德外,還需要機緣配合;也就是說,過去自己投入的努力及培植的善根福德,只是成功的「因」;想要獲得成功的「果」,仍需要配合時、空、人、事、物的外緣,若有外緣的配合,加上你自身屢世累積的福德為因,便能成功。例如,在需要你的機會中,你恰好出現,便能水到渠成;否則機會在你面前,你還再三猶豫,或者根本弄錯方向、緣木求魚,任憑你怎麼祈求,都是很難如願的。
  
  事實上,在每一個時代中的大多數人,聰明才智都是差不多的,卻是有人幸,有人不幸,成功的關鍵便在於能不能遇到機緣和把握機緣了。
  
  曾經有很多人問:「像聖嚴法師這樣的人是如何培養出來的?」我在我的文章中也一再提及,我在青少年時代錯失很多就學的機會,即使出了家,也曾面臨無人接濟與流浪街頭的困境。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現在這個時代需要我、環境需要我,而我就把握機緣,配合時代,適應環境的需要,努力奉獻我一己的心力。我從未刻意要培養自己成就一番大事業,因為我知道,如果沒有時空環境的因緣配合,我可能只是一介老死桑下的凡僧而已。
  
  常言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環境不好、時機不對,走錯了方向、選錯了行業,可能都是成功的障礙。很多因素不是你自己能掌控的,也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因此成功的人,並沒有什麼好驕傲的;因為你的成功並不代表你有三頭六臂、有多少能耐,如果不是生長在適當的時空裡,你也不一定會成功。失敗的人也不必氣餒,不需要怨聲載道,應該在工作陷入低潮的時候,好好培養自己,等到機會來臨時,才有東山再起的資糧。而且,就算是一輩子都不能出人頭地,只要生活得身心平安,在自利利人之中度過一生,便是一個成功的人。

 

如何改掉壞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從知道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開始。所謂好習慣,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應對言行,不失儀態,不讓他人不便,不使他人不舒服,對家人關心,對公共環境愛護,舉手之勞做好環保。從觀念、心理、口頭到肢體動作,都能考慮到自我的品格以及他人的利益,至少不讓他人覺得不舒服,這就是好習慣。
  
  如果將生活安排得亂七八糟,那是對自己的傷害。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不檢點,吃無吃相、站無站相、坐無坐相,行無行相、臥無臥相;與人相處時粗言惡語,以暴戾之氣對待周遭的人,不愛護公共環境的事物;跟同事相處則妒忌排擠、爭功諉過、懷疑怨恨;或是處理事情毛毛躁躁,不細心、不踏實,沒有自我反省評估的能力,或是根本不想花心思自我檢點,一昧地任性放肆,自害害人,便都是壞習慣。
  
  習慣是一種日積月累的態度,是反覆出現同樣的想法、語言、動作。常常有人對我說:「我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做事粗枝大葉,不拘小節,容易在無意間讓別人受到傷害。」我的忠告是:「既然你已經知道自己的缺點,就不要一錯再錯了,應該練習著慢慢改進。」但是願意改掉壞習慣的人很多,有恆心時時檢點、日日改善的人卻不多;所謂積弊成習、積非成是、積習難改。其實,只要發願改善,就可做得到的。
  
  也有人對我說:「師父,對不起,我什麼壞習慣都沒有,就是有點小嗜好,喜歡喝酒抽菸。」他有酒癮、菸癮,除了造成身體的負荷之外,也可能會酒後傷人,二手菸害人,這還不算是壞習慣嗎?但也不用擔心,只要勇於發願,戒酒戒菸,也不是難事。
  
  我曾遇過一個人,他有口吃的毛病,我告訴他:「你可以自我矯正,不要急著一下子想把話說完,自己在家的時候,多練習朗誦,或者也可以安排到學校去上矯正的課程,改掉口吃的毛病是一定辦得到的。」至於我自己,年輕時說話速度非常快,經常有人向我抱怨我說話太快,讓人聽來吃力不舒服,於是我就不斷地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改掉說話太快的習慣了。因此,要改掉一種習慣,決心與毅力相當重要。
  
  有些人出口就是罵人的話,或是不說粗話就開不了口,縱然常常被人譏諷為「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也不在乎。對這些人來說,能夠練習著少罵人,少說粗話,就是好習慣。要改掉這種習慣,可以在每次說話之前,先念一句佛號;在想罵人的時候,先做一下深呼吸,感覺自己呼吸的進出,可以讓自己的壞習慣緩和一下。如果發覺自己罵了人,說了粗話時,立即對人致歉、對己慚愧;久而久之,說話粗魯的壞習慣就會改過來了。
  
  要改掉壞習慣,首先要下定決心發願,同時要隨時勉勵自己,以免不留意時老毛病又犯了。這是要付出恆心的,因為壞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當然也不是兩、三天就可以改掉的。

 

勿把可敬的對手當做敵人
  
  「對立」不見得是壞事,有時候相反的兩個立場,往往能激發出創意的火花。例如做學問,因為理念不同,彼此腦力激盪,反而能使真理愈辯愈明;即使是商場上,合理的同行競爭,往往能使消費者享受更多的利益。
  
  但是,如果因為對立而產生仇恨,那就不是一個好的狀況了。選舉期間,我們常聽到政治人物說:「這是可敬的對手」,或說某某人是「可怕的對手」,甚至說是「可惡的對手」。在「可敬的對手」之間,兩者雖然相對立,卻不是敵人;在「可惡的對手」之間,就充滿敵意了。對立是一種彼此的立場,而敵對則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真正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是沒有敵人的,因為競爭的一方既然是可敬的,怎麼會是敵人?
  
  台灣有兩大知名的高科技大廠:台積電與聯電。有一回我與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先生見面,我半開玩笑地對曹董事長說:「有人說台積電是你的敵人。」他卻回說:「不,台積電是我可敬的對手。」又一回我遇到一家食品公司的負責人,請問他與另一家食品公司的關係,他卻苦笑著告訴我說:「那是我的敵公司。」因為他就經營層面來看,客戶有限,多一個競爭者就少了許多行銷的對象。
  
  當一項產品成功開拓新市場後,自然容易吸引其他競爭對手來分食大餅。如果遇到旗鼓相當的競爭者,我們要學會反向思考,要提高產品品質,增加產品種類,競爭力也會隨之提高。而當大餅漸漸變小,也就是自己要考慮進行產業升級的時候了。過去台灣代工商品外銷到海外,如今有愈來愈多其他地區的代工,以更低廉的工資與台灣競爭,消費市場又未見擴大,因此台灣必須從傳統產業轉型進入高科技產業、知識密集的產業。如果各行各業都隨時隨地準備轉型,開發新科技,雖然很辛苦,社會卻因你的辛苦而能日新月異地進步。
  
  面對商場的競爭如此,政治人物之間亦應該如此。曾經有位政治人物說過:「我沒有其他敵人,我的敵人就是我自己。」不把對手當敵人,只要糾正自己的缺點,便能天下無敵,這是相當有智慧的一句話,有智慧者就不見有敵人。激烈的選戰中,如果還能將對方視為「可敬的對手」,這就是充分表現民主的風範。政治人物之間的競爭,不一定要你死我活,而是要彼此互補。
  
  不論是宗教人物、政治人物、各型公眾人物,以及各行各業各種職位的人士,都該提倡「我沒有敵人」的想法;特別是公眾人物,因為他們的言行,會對追隨者及仰慕者產生巨大的影響,不只是口說沒有敵人,內心也要確實做到沒有敵人。

 

利人便是利己
  
  在我當小和尚時,有一天廟裡來了一位行腳僧,他病得很重,身旁沒有人照料起居,我師父就告訴我:「有一天你也需要四處去行腳,若是病了也需要有人照顧。」師父的意思是要我去照料那位病和尚,因此在那一陣子,我除了把自己的功課做好之外,也幫忙清洗打理那位行腳僧的衣食、湯藥和大小便器。
  
  剛開始,我覺得這份多出來的工作很討厭,但是後來慢慢得到助人為善的樂趣;而且經過那段時間的磨練,我除了學會照顧他人,也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就這樣,我多了一項看護病人的新技能。
  
  一個人的一生,只要願意奉獻、學習,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這些成長,包括人格的與心理的兩種層面;但是如果不用心,恍恍惚惚過日子,人生很快就在磋跎中逝去。記得在我十來歲時,我的二哥在軋棉花,這種工作很辛苦,需要不停地用腳在機器上踩踏著,因此他希望我也能出力幫忙。當時我還小,只想玩不想幫忙,我二哥就告訴我:「小弟,在草地上被放養的牛不久就會被人殺來當食物吃,但那些幫農夫辛勤耕田的牛,人們會說牠們是人的伙伴,一直飼養到老而捨不得殺來吃。你要當哪一種牛呢?」被二哥這麼一說,我開始認真幫他工作,一有空就分擔他的辛勞,把幫助二哥的工作當作玩耍,也是很快樂的。
  
  例如我出版生平第一本書,也是肇因於我的好管閒事。本來我在軍中,只需做好本份工作就夠了,但當時有一位法師和一位基督教的牧師大打筆戰,我為了幫那位法師的忙,於是加入戰局,讀了許多書,寫成數萬字;這事件又促成了我日後研究宗教學,寫了一冊《比較宗教學》。透過勤勉的寫作,從此使我的思路更為清明,也練就了一支多產的筆。
  
  很多人抱怨軍中生活乏味,但是我的軍中生活卻相當充實。我把份內的工作做好之外,只要有機會幫助人、服務人時,我也不會錯過,結果自己所得的收穫反而更多。例如,當時我參與軍中刊物的特約採訪工作,雖然別人玩樂時我還得工作,但因為多一份付出,也使我多了一份進步。
  
  身而為人,就要不停地求進步,其方法與原則,不外乎除了做好自己的本業外,也要多參與服務他人的活動。如此不但能調劑生活,同時也能拓展自我的深度及廣度,為自己創造更寬闊的際遇,所以我要說︰「利人便是利己」,從我的人生歷程來看,的確印證了這句話。因此奉勸大家,尤其是年輕人,在努力於本業之餘,也要多多協助他人,多參與公益的活動,自己才會有多層面、多角度的成長。

 

為自己的人生許一個好願
  
  有一陣子,美國許多著名企業的執行長被質疑做假帳,造成軒然大波。雖然事件發生在美國,但也值得台灣反省,我們是否或多或少也迷失在紙醉金迷的世界裡?難道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就是為了賺錢、為了求名位、為了爭權奪勢而不擇手段地明爭暗搶嗎?
  
  多數人都貪愛名利,在追求物質欲望的過程中,渾渾噩噩過日子。尤其台灣社會很容易有一窩蜂的現象,一旦流行什麼東西,許多人都會不加思索地就跟著流行走;無論任何場域,凡是被炒成搶手貨的,大家就會擠破了頭去購買,事實上那些東西,真的適用於每一個人嗎?
  
  既然生而為現代人,就應該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要用常識去瞭解,要用智慧去判斷,究竟什麼東西是適合自己需要的,什麼東西是可要可不要的,什麼東西是根本不需要的。如果能具備「我要的不一定是別人要的,別人要的不見得是我要的」這種獨立的判斷能力,便不會在現代物欲充斥的環境中迷失了自己。
  
  可是,有許多人就是喜歡跟著大眾瞎起鬨。如果人的一生,只是順從著多數人的時髦,盲從而沒有自主性的判斷能力,生活便成了真造業、活受罪。
  
  究竟我們該怎麼活著,才有意義與價值呢?就佛教徒的立場來說,凡夫來到這個世間,是來受報、是來還債;佛菩薩來到這世間,則是為了發願,為了還願。我們每個人都有數不盡的過去世,也有不可數的未來世在等著我們。過去我們所思、所說、所做的,會影響我們這一輩子,因此有人卑賤有人高貴,有人貧窮有人富裕;我們現在世的所作所為,也將影響未來世的尊卑與貧富,健康及福壽。
  
  如果能從三世因果的角度來看人生,我們就能明白,何以有人可以一帆風順、左右逢源、一生富貴;有人則是歷盡滄桑,到臨終時還是一無所成。有的人埋怨世間的人海浮沉,沒有道理、沒有是非,只有奸詐權謀。若從眼前的狀況來看,確實是無法求得公平的;但若追溯到往世,知道我們也曾經為善為惡,對於今日的種種際遇,應該就能釋懷了。
  
  但什麼才是我們該追求的呢?成為大企業的老闆?成為受人崇拜的明星級人物?成為公司的高階主管?成為有名望的政治人物?還是成為家財億萬的富豪?
  
  我們必須瞭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不是銀行帳戶裡的財富,不是股價的高低多少,不是政商資源的多寡,不是受人崇拜的表象。豈不見到或聽說,有的人曾經名震一時,卻利用這些資源圖利自己,到頭來不但毫無價值可言,甚至帶給社會,帶給自己家人種種負面的後果。所以人生的價值,應該建立在社會生命及歷史生命上,對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做好本份中事,便能對自己的生命有所交待了。
  
  如何才能夠做得到呢?就請你為自己的人生許一個好願吧!你可以許這樣的好願︰「希望我這一生之中,不說謊、不造假、不投機取巧、不損人利己;我願盡份盡責、隨份隨力,使自己健康平安快樂,也使他人健康平安快樂。」

 

大家都可以成為富翁
  
  所謂富有,多半是指物質金錢的富足。例如美國著名財經雜誌《富比士》,每年都會公布全球富豪的排行統計,主要就是從這些人所擁有的資產財富來排定名次。換句話說,就是以擁有金錢的數量來判斷一個人富有的程度。
  
  早期台灣社會,也曾經歷過貧困的年代,經過數十年經濟的穩定發展,才有今日社會的富裕繁榮。但是物質的財富,真的讓人幸福快樂嗎?事實上,任何一個年代,都會使人感覺幸福或不幸福、快樂及不快樂。時至今日,物質的財富能為人帶來便利,同時也有可能為人造成煩惱。
  
  所謂:「飢寒起盜心」,似乎意味著物質生活改善之後,整體社會就能夠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可是,另外也有一句話說:「飽暖思淫欲」,指出物質財富的成長,並不一定能強化人的倫理觀及責任心,反而可能使得人心腐化,生活靡爛,造成社會的不安。
  
  我不懂經濟學,我只知道人心如果偏向任何一種性質的極端之時,就會有問題。況且人生的快樂和幸福,並不等於物質財富的擁有,也不能從經濟條件的貧富來論定一個人生命價值之貴賤。也可以說,真正的財富不一定是金錢買得到,真正的財富在於我們內心世界的寬廣、豁達與包容。如能心包宇宙,財富即等同宇宙;如果能以大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的財富,就等於是自己的財富了,全宇宙的財富也等於是自家的寶藏了。
  
  以護持法鼓山的信眾而言,捐款支持法鼓山,看起來他們個人的財富好像變少了,其實卻是更加富有了,因為,他的財富與社會的財富進行了整合。就好比一小滴水流入大海之後,融入於大海,而與大海等量,一滴水的力量極其有限,大海創造的生命力則是無窮盡的。因此,懂得奉獻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資產管理的人。
  
  現代社會中,雖然每個人的機運與聰明才智不一定成正比,所能創造的財富也不一定,但是如果有機會時,不妨就奉獻多一些;如果沒有機會,就奉獻少一些。布施是財富,知足也是財富,因此不論機會多與少、有或無,也等於是恰到好處地在增添財富了。
  
  以個人的聰明才智,加上努力,並適時掌握機遇,便能為個人創造最大的財富。如果人人都發揮各自的長才,善用機運,不計較你我多少,如此一來,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快樂的富翁,我們的社會也就是富裕的人間淨土了。

 

無常與創新
  
  近年來的台灣青少年,都被「哈日」、「哈韓」的風潮所捲動,從髮型、服裝到手機等生活用品,處處呈現日本及韓國偶像明星的風格與造型,甚至在西門町也能看到把臉塗黑、頂著厚底高統靴的辣妹裝扮。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股風潮呢?禁止是沒有用的,反而應該正視流行的原因-因為它有創意、有嶄新的內容,所以才能帶起新的風潮。
  
  日本的創新能力源自於「歐風美雨」。歐洲的工業革命、美洲的民主政治,一波波的新思潮東傳到日本之後,掀起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影響所及,不僅是政治,也滲透到文化生態。日本可說是接受西化程度最深的國家之一,譯介歐美著作也不遺餘力,歐美的每一本暢銷書出版後不久,日文版很快就上市。日本人廣泛吸收歐美文化思想以及科技的開發,一如唐朝時代派「遣唐史」到中國取經的精神。
  
  諸如社會學、政治學、現代美術以及現代舞蹈等,都不存在於日本傳統文化中,而是大量吸收歐美的藝術及其思潮的成果。此外,我們知道故總統蔣中正、將軍何應欽等人曾到日本學習新軍事,然而日本的現代軍事也是向歐美學來的。
  
  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難免與本土文化產生磨擦。有磨擦不一定不好,只要能夠融合本土文化的內涵,再加以創新,就可能成為新的特色。曾經來台演出的英國阿喀郎汗舞團,編舞者本身是印裔人,幼年時到英國學習芭蕾舞,他的舞蹈結合了印度的古典舞以及英國的現代舞,運用幾何、數學的元素,成就獨樹一幟的舞蹈創作。而台灣的林懷民,早年到美國向舞蹈大師瑪莎葛蘭姆學習西方現代舞,回來之後他所創辦的雲門舞集,舞作之中富含了中國文化的儒家、道家與佛教的精神,每次在東西方各國演出,均受到高度的評讚。這就是創意與各種文化融合的成功之例。
  
  雖然技術可以被學習,但創意本身卻無法複製。哈日、哈韓的風潮,代表的是對創新的嚮往與欣慕-因為內涵具有新意,因此容易被新世代的青年共同接受;如果缺乏創意,那就無法蔚為風潮了。
  
  佛法所說的無常,正有日新又新的涵意,也有不斷變異的意思。如果能以智慧來因應,便是不斷地適應,從適應中創新,就能經常保持活力;如果沒有智慧,便成抱殘守舊,終究淪為被時代淘汰的命運。法鼓山之所以被視為社會的啟蒙運動者,原因即在於警覺到隨時有被新時代淘汰的危機,與其憂慮危機的來臨,不如開創新機以帶動風氣,便能於老態尚未出現之前,已有另一股新生的氣象呈現在世人面前了。

來源:www.book853.com

 向後      回首頁        友善列印       寄給朋友        建議
Xuân Nhâm Thìn
» 影音
» 圖片
» 佛學辭典
» 農曆